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老地方整理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和最隆重的一个节日,对于每个孩子来说,春节都是值得期待的。20xx的新年,梅岭小学将开展“1+N”寒假综合实践活动。希望每个孩子能通过亲身实践,把假期中的经历记录下来,因为生活才是成长本身,寒假是一种美妙的无可替代的生活。
二、活动口号
我的寒假我做主
三、活动安排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参与到“我的寒假我做主”活动中来吧!本次活动采用“1+N”的方式,这里的“1”是一种推荐,学校每位学科的老师都不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假期推荐,你可以选一个(或多个)自己感兴趣的去尝试;“N”是一种自主选择,可以用各种方式呈现自己的假期小研究、假期小发明、假期旅行、假期聚会或者假期自己最得意的事,等下学期开学的时候和小伙伴们分享。同学们,假期就要开始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一种推荐”
●语文老师的推荐:一种阅读(各年级推荐书目见附录1)
读一本好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
(呈现方式:可以是阅读笔记、阅读卡都可以哦!)
● 数学老师的推荐:一份清单
完成一份家庭年货大清单的制作。制作完之后,可以在下学期第一次班队会
上展开一次讨论,讨论如何让清单“瘦身”。
(呈现方式:一份清单表)
● 英语老师的推荐:一场英文电影
看一场纯英文的电影,让你的.英语口语快速提高,看过的也可以多看几遍哦。
推荐影片:
《狮子王》、《小王子》(低年级)
《花木兰》、《里约大冒险》(中年级)
《星球大战》、《夏洛特的网》(高年级)
●美术老师的推荐:一张贺卡
1.创编一份春节或元宵节的“节日小报”。通过收集节日资料,学习节日文化、参加民俗活动,通过自编的“节日小报”,展示节日收获和感悟。
------推荐五、六年级参加(五年级为春节,六年级为元宵节)
2.制作一张“新春贺卡”。动手制作一张新春贺卡,可参照市面流通的贺卡,添加自己喜欢的元素,反映对新春的一种期盼,一种祝福。
------推荐三、四年级参加
3.拍一张“新春图片”。利用手机、照相机,在家人聚餐、外出活动时拍摄一张饱含团圆、喜庆气氛的新春图片,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推荐一、二年级参加
● 音乐老师的推荐:一首歌曲
学唱一首新年歌曲,在开学的班队课上展示给小伙伴听。
● 体育老师的推荐:一种运动
坚持每天半小时锻炼身体。
附录——推荐书目
一年级:
《君伟上小学——一年级鲜事多》
《小熊温尼菩》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二年级
《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特务足球赛》
《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
《绿野仙踪》
三年级
《时代广场的蟋蟀》
《魔法师的帽子》
《神笔马良》
四年级
《孩子们和野鸭子》
《妈妈走了》
《青鸟》
五年级
《彼得潘》
《我要做孩子》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六年级:
《草房子》
《城南旧事》
《鲁滨逊漂流记》
《希利尔讲世界史》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2
一、 活动背景及主题的提出
重阳节是我们中国独有的传统节日,虽然每年都过,但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铁门、铁窗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友情、亲情也随之而疏远,像敬老、爱老等这样一些传统美德也随之被淡忘.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根本体会不到父母、长辈的辛劳,尊老、爱老更是无从说起.因此了解重阳节,既是丰富学生对社会感知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需要,同时也是学习、传承敬老、爱老传统美德的一大契机.
二、 活动目标的定位
1、通过了解重阳节的习俗,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通过学做重阳糕,了解重阳糕的做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开展、参与敬老节的活动,激发学生关爱老人、孝敬老人的情感,培养爱老、敬老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4、通过搜集资料、观察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方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运用信息、资料统计等能力.
三、 活动的时间安排:
两周
四、 活动的准备
1、了解、调查同学们身边的有关重阳节的信息.
(1)家乡的重阳节风俗是怎样的?
(2)过节的'时候家里做重阳糕吗?谁做?怎么做?
(3)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策划者,你会围绕主题组织同学们开展哪些方面的研究或活动?
2、汇总同学们调查的结果.
(1)有关重阳节的风俗:吃重阳糕、登高.
(2)有关家里做不做重阳糕,情况多样:有的是年年做,有的是有时间才做;更多的同学家则是到糕团店买现成的.
(3)有关活动的策划,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活动,如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为什么要做重阳糕等;另一类是实践活动,如做重阳糕、去敬老院敬老.
3、调查情况分析.
4、激发学生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5、根据学生的调查情况和爱好进行活动分组.
(1)调查"重阳节的来历"小组.
(2)了解"重阳节的风俗"小组.
(3)了解"重阳节的祝福"小组.
(4)了解"其他相关资料"小组.
6、确定活动小组成员、组长,明确各小组活动要求.
五、活动的过程
(一)调查、研究性活动阶段
1、各小组分头准备调查、了解.
2、各小组汇报.
3、进行分析评价.
4、相关材料补充,
(二)实践活动策划、准备阶段
1、各小组策划活动方案.
2、汇报各小组活动方案.
3、指导优化方案.
4、各小组分头准备.
(三)活动延续、参与社会实践阶段
根据各活动小组的活动方案,教师、家长、社区的协同下各小组开展实践活动.
1、进行赏菊活动.
2、学做重阳糕.
3、重阳节文学作品创作(对联、诗歌等).
4、重阳送祝福.
5、服务社区敬老院、慰问敬老院老人.
(1)送一些适合老人的礼物给老人们;
(2)为爷爷奶奶们表演节目;
(3)为老人劳动.
(4)与老人谈心.
六、活动总结、评价
采用自我评价或指导老师评价以及小组成员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此次活动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3
一、课程前言
1.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生成性很强的课程。它既包括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指定性学习领域,也包括了社会教育活动、科学技术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卫生活动、团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反教育等非指定性学习领域内容。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社会,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有赖于学校整合方方面面的资源,从学校实际出发,走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办学路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有效地扎根于学校的实际,达到“学校传统”与“现化办学理念”相交融共辉映,从而推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提倡学生个性的发展。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订计划,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置于中心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师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帮助学生不断提高选择意识和能力,从而逐步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创造,初步形成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萌发创新意识。
二、课程目标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反思生活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兴趣。
2.通过活动,使学生逐步掌握、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些基本方法,如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处理与研究,探索、实验验证的方法,分析、归纳、总结、反思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合作交往能力、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3.通过活动使学生真正获取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情感体验,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乐于助人、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良好习惯,形成崇尚真理、尊重科学、尊重他人、关注自然、关心社会、关爱生命、认真实践、敢于思考、大胆探索、不怕挫折、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个性品质。
三、课程内容
本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与兴趣爱好,立足校本,开发乡土教育资源,从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出发,拟定以下活动参考主题:
一个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一般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的基本任务是:
1.提出问题,确定活动主题;
2.组建活动小组;
3.制定活动方案以及准备必要的工具和条件。(活动方案包括的内容主要有:活动的主题或课题、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具体目的和任务、方法、活动的具体过程、任务分工、保证条件等)
这一阶段的活动流程一般是:
(1)激发兴趣,产生主题
(2)围绕主题展开讨论,生成子课题研究的内容并归纳指导。
(3)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小课题研究方案
(4)交流课题方案,指导完善。
A.小组介绍自己的课题研究方案;
B.其他小组成员评价并提建议;
C.小组修改、完善研究方案。
(5)实践活动方法的指导
(6)强调注意事项
这一阶段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主题的选择:主题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宜过大,要小、近、实,具有可操作性。
2.计划的制定: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指导学生制作可操作性强的方案或计划。
第二阶段:活动的实施阶段
这一阶段的基本任务:按着制定好的活动方案,运用一定的方法(调查、考察、收集资料、讨论、服务、宣传、公益活动、生活实践、劳动、技术设计、制作),搜集文献资料和第一手资料,进行具体的活动操作,获得实际的实践体验。这是整个课程实施中最核心、最活跃、同时也是最艰难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活动流程一般是:
(1)以小组为单位邀请指导老师或家长一起收集有关资料、采访有关人员,也可个人实践。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阶段性的资料整理和交流
(3)实践过程的指导
(4)交流阶段成果,指导完善
这一阶段要注意以下问题:
1.跟踪指导
2.关注进程
3.指导方法
4.随时调整
5.注意安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4
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智力、能力、创造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的实践中来,从而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
评价对象:1-6年级的全体学生
评价内容: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和我市这一课程实施的情况可以下列四个方面进行:
(1)信息技术教育;
(2) 研究性学习;
(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4)劳动与技术教育。其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的学校可单独考查其学习成绩。大主题单元综合实践活动和新教育“每月一事”项目主题教育活动。
评价方法:
1、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业评定可根据本学期学习的内容单独组织考查,也可结合在“研究性学习”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一起进行。
2、1—2年级主要考察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参与班级活动与社会实践的态度与热情,由任课的老师评定。
3、3-6年级都要以学校所组织开展的大主题单元综合实践活动、新教育“每月一事”项目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对学生“参与的'态度、热情”、“活动中的表现及创造力”“实践能力的发展”“合作及团队精神”四个方面进行评定。评定由自评、互评、教师评和家长评相结合进行。
4、五、六年级的学生除进行上述第2条所要求的学业成绩评定外,还须进行“作品介绍”或“一分钟演讲”的现场考查。“作品介绍”是指本学期参加的任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可以是小制作、模型作品,也可以是考察报告、主题方案等;“一分钟演讲”是指和全班学生一起交流分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收获与体会。现场评定成绩(教师也可邀请学生代表组成现场评议团打分)。平时的学习状况考核占总成绩的70%,现场评价占总成绩的30%。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5
综合实践基地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延伸、衔接和补充、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实践课堂,是服务、凝聚、教育广大未成年人的活动平台。根据丹教[20xx]28号文件精神和相关要求,特制定我校组织五年级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地点。
4月1日—4月3日。丹阳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原少阳职中)
二、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领队:
带队教师:五1:;五2:;
五3:;
葛家:。
三、宣传发动。
召开带队领导及班主任会议,明确活动意义,部署活动计划。召开全体五年级学生会议,进行安全和纪律教育。发放《致学生和家长的一封信》,得到家长的支持。
四、具体要求。
学生在基地活动期间采用“准军事化”管理模式,由学校和基地双管齐下,齐抓共管。
1、强化学生安全教育。带队领导、教师必须各司其职,全程陪同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并配合市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教师管理好学生,及时处理各类偶发事件,控制学生乱吃不卫生零食,确保食品安全。带队教师如有特殊情况要离开,必须向带队领导请假,确保本班学生安全有效完成综合实践活动。师生往返车辆由中心校统一安排。
2、强化学生团结互助教育。学生与学生、班级与班级之间要相互帮助、团结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劳动,学会合作,学会创造。
3、强化学生纪律教育。带队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表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安全、纪律教育,严禁学生私自外出或单独活动,掌握和熟悉本班学生的`人数、实践活动内容、时间安排、学生住宿和用餐分布等,全程组织和陪同学生完成各项实践活动项目,负责本班学生的考勤考绩;检查和督促学生应遵守的实践基地的各项要求,如:内务整理、就寝纪律、就餐纪律、晚间活动纪律、参观纪律及教室卫生等;组织学生写好活动小结和评优评先工作。
4、学校需带物品:校旗。
教师需带物品:日常洗漱用品、换洗衣物、运动鞋。
学生携带物品:洗脸及洗脚毛巾、牙膏牙刷、肥皂、换洗衣物、笔和练习本,穿校服、运动鞋,佩戴校卡和红领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