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优秀方案 > 正文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

2025/04/08优秀方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精选6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 篇1

资源收集及环境创设:

1、每人两个杯子(内装水和牛奶)、花片、塑料盆一个;

2、人手一块抹布。

3、各种器具:塑料玩具、小筐、漏斗等。

4、每组一个大的塑料盆(供幼儿玩水用)

5、教室周围粘贴有关水的各种图片。

活动流程:

一、 组织幼儿玩水,激发幼儿对水的兴趣。

幼儿可以自由地用各种器具玩水,启发幼儿说说水是什么样的。

二、幼儿尝试,找出水的特性。

1、 让幼儿观察牛奶和水,比一比,说出水是什么颜色的?牛奶是什么颜色的?从中知道水是无色的。

2、 让幼儿分别品尝水和牛奶,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味道的`?从中知道水是无味的。

3、 让幼儿分别在水和牛奶中放入花片,让幼儿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从中知道水是透明的。

4、 请幼儿将杯子里的水倒进盆子里,让幼儿观察水怎么样了?引导幼儿感知“流动”。

三、 小结水的特性,自由观察教室周围的图片或自由玩水。

预期目标: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幼儿对水非常感兴趣,因此在此活动中主要目标是让幼儿用各种感官去感知、了解水的特性,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 篇2

设计意图:

在贯彻《规程》、《纲要》的过程中,我们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改革从常识教育逐渐过渡到幼儿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改变了以往一味地灌输、传授的方式,让科学教育赋予孩子们以操作和探索,让科学活动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活动,但是科学探究并不是盲无目的,而是要适当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以引发幼儿既动手又动脑,通过自己探究去解决问题。

本次设计的活动就是遵循这样一种教育方向。活动前让幼儿初步感知球体、圆柱体能滚动的'现象,然后在本次活动中抛出一个需要幼儿去解决的问题,就是让不能滚动的东西,也能滚动起来,这就需要幼儿将已有的形体认识运用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将已有的动手能力发挥出来。而在探究的过程中,也将会生成出新的问题,这个新问题也就是下一阶段孩子们可以探究的内容了。如此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解决不断的生成新问题,就可以不断地引导幼儿深入地探究学习。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运用各种方法,使长方形的牙膏盒和纸张滚动起来。

2、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幼儿的探索欲望。

准备:

1、教具:

易拉罐、皮球、牙膏盒、纸张、记录表

2、操作材料:

牙膏盒、纸张、VCD光盘、圆形玩具、彩色卡纸、小球、铅笔、剪刀、胶带座、

过程:

一、引题

1、老师依次出示易拉罐、皮球,复习滚动的概念。

2、 2、出示牙膏盒、纸张,引导思考皮球和易拉罐为什么会滚动?

二、提出问题:

请小朋友将不会滚动的牙膏盒和纸张变得也能滚动起来。

提示:可以改变它们的形状,也可以用老师提供的卡纸、小球、VCD光盘、圆形玩具、铅笔帮忙,让它们滚动起来。

要求:可以先帮助牙膏盒,也可以先帮助纸张变一变,做好一个后要放在地上滚一下,如果成功了,就放到自己的椅子前面,然后再去拿另外一个。看谁今天想出来的办法最多。

三、幼儿操作,师巡视指导。

四、集中分享:

1、依次请有代表性的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成果,根据他们出示的作品记录。

2、同样作品的幼儿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悦

幼儿园大班环保教案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小猫搬家的原因,树立保护水质等环境意识.。

2.培养幼儿爬,走平衡木等动作的灵敏性。

3.对幼儿进行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

二、活动准备:

1.小猫头饰若干,自制钓鱼杆,与幼儿人数相等。

2.木马(代表小山),平衡木(代表小桥)体育器材。

3.电话机(玩具)、录音机

4.“保护河水,此处严禁堆放垃圾”牌子一块。

三、活动过程:

(一)引导入题:

1.师问:小朋友,小猫最喜欢吃什么(小鱼)

师:小鱼生长在哪里(水里)

2.师问:老师带小朋友到××河和×河边看到什么

(幼儿答:河水清,有小鱼,树木,居民住房,×河边堆放垃圾,河水混浊,没有小鱼……)

3.总结幼儿回答情况,问幼儿,小朋友,×条河边被居民倒垃圾,水变脏了,小鱼没了,小猫钓不到鱼吃怎么办?谁能替小猫想办法(加以总结)(幼儿讨论:给小猫搬家,买小鱼给小猫吃,爬到树上去让爸爸开大卡车把垃圾运走,找环保叔叔……不让倒垃圾……)

(二)进入游戏活动

1.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知道××河里没有垃圾污染,那里的鱼多,我们先帮小猫把家搬到那条河边去住,好让小猫能钓到鱼吃,小朋友扮演小猫,把钓竿子带上好不好(好)待小朋友的爸爸把×条河边的垃圾运走后再搬回来。

2.向幼儿讲清游戏规则玩法:全班分成6队,每队人数相等,每队第一个幼儿头戴小猫头饰,手拿钓鱼竿,要翻过小山,走过小桥(注意安全)鱼竿和头饰不准丢,到小猫新家后站好(每队前一个幼儿到“家”后,后一个幼儿才能“搬家”。看哪队幼儿搬得快,先结束的一队是优胜者,选出前三名)

3.老师作示范表演后,幼儿开始游戏,不该“跑”的幼儿喊“加油”。

4.第一次搬完后总结发奖,这时电话铃声响起,教者接电话:

内容:小猫原来的家小河的垃圾运走了,居民们不再倒垃圾,河水清了,小鱼又游回来了(表扬小朋友环保意识强)

5.把消息告诉幼儿后,再把“家”用同样方法搬回去(放音乐,增加幼儿高兴的气氛)

6.总结游戏情况,出示“保护河水人人有责,严禁乱倒垃圾”的牌子,课程结束。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 篇3

活动时间:20xx年4月14日(星期六)

活动地点:XX休闲山庄

参加对象:中一班的幼儿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春天里的花、草、树木等的变化,感受春天的季节特征,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给孩子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孩子交往能力的发展。

3、通过活动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及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促进家园同步教育。

4、通过组织幼儿外出活动,营造孩子和家长们交往游乐的机会,增加家长和幼儿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孩子、家长、教师的良好关系。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教师提前查看地点。

2、提前查询星期六的天气预报,请家长给幼儿穿上适宜的服装。

3、事先通知家长做好相应的`准备,并请家长在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4、教师带好照相机,创口贴、湿毛巾、卫生纸。

三、活动重点:

1、活动前一天班级教师对幼儿进行春游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本班三位老师全面负责组织好出游的安全工作,上车之前点名,每个环节前检查有没有落队的家长和确保幼儿安全。

3、活动时要做到井然有序,带队教师要教育幼儿不拥挤、不追跑、不打闹。上下车有序。

4、游戏时督促家长和孩子遵守游戏规则。

四、活动过程:

(一)、稳定幼儿情绪,做好准备工作(上厕所、检查衣物、所带物品),家长签点名。

(二)、带领家长和幼儿上车,安排座位,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三)、到达目的地后带队老师组织自家长和幼儿一起进行律动热身。

(四)、律动完后,带对教师带领家长和幼儿进行游戏。

1、游戏:抢板凳。

2、游戏:两人三足。

3、玩幼儿自带的玩具,如:皮球、风筝等。

4、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周边的花、草、树、木,让幼儿感受春天的变化。开拓幼儿视野,增长知识,亲近自然。

五、午餐

六、下午时间幼儿自由活动,教师和家长负责幼儿的安全。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 篇4

一、研讨背景:

教研组将继续深入学习《纲要》精神,加强教研组的范式管理,以有效教学为抓手,以教师的发展为根本,坚持在幼儿科学教育研究中落实反思性教学策略,强化教研活动过程,提高教研活动实效。在研究中,我们将以教学活动作为基点,围绕不同年龄段科学活动进行有效教学的研究;同时积极学习相关理论,提升教师在科学领域教学方面的基本素养和技能;关注科学区域活动的开展;并注重教研活动过程中成果的收集与推广。

二、活动安排:

1、活动主题:幼儿园科学领域

2、活动目标:

(1)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熟悉本学科的'活动目标、指导要求。

(2)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写出一篇优秀的科学教案,并在教学中运用。

(3)注重研究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导与幼儿学的关系,探索发展幼儿思维的有效途径,让幼儿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活动时间:20xx年11月7日

4、活动地点:多媒体室

5、活动主持人:张波

6、参加对象:全体教师及行政人员

三、研讨内容:

1、现场观摩科学活动《好玩的报纸》。

2、科学活动的目标、教育要求。

3、科学活动的组织。

四、活动过程:

1、通过理论学习,巩固科学领域的目标及教育要求。

2、以报纸作为主要材料,各年级组老师探讨出一篇优秀的科学教案。

3、分组3个小组讨论

(1)教师在组织与指导科学活动时,需注意哪些?

(2)探讨有效的指导策略促使幼儿自主探究。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 篇5

预设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小动物头饰,用绉纸编成的“尾巴”,吸吸果冻瓶4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捉迷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我数1、2、3小朋友躲起来。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师小结。

二、隐身妙招

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

师:小动物们也在捉迷藏,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然后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

(观看课件: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的动画。)

2、 身体表演:枯叶蝶飞到树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钻到草丛中。

3、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

小结:隐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启发幼儿讲述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

三、讨论动物的防身绝招。

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2、观看课件。在观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讲出一种,点击出现相应字宝宝和相应动物的头像)

盔甲:乌龟;硬刺:刺猬;快跑:鹿;自切:壁虎;臭气:黄鼠狼;装死:狐狸

3、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四、表演防身术。

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朋友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来了,怎么办呢?你就要用你变的小动物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看谁模仿得最像!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发现磁铁都有不同的两端,磁铁间存在相吸、相斥的有趣现象。

2、能用较恰当、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3、学习实验记录的'方法。

活动准备

1、长条形磁铁、环形磁铁各17块,柱形、园形、 蹄形磁铁各一块,、纸盒16个、纸板一个,小汽车与幼儿人数相等;

2、集体记录表一张,幼儿记录表16张,记号笔17只,√ ×标记各一。

活动过程

一、魔术表演,激发兴趣。

二、尝试操作,发现并提出问题。

三、大胆猜想,学习记录方法。

四、探索记录,验证猜想。

五、再次操作,进一步感受有趣的磁力现象。

六、游戏:奇妙的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