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元宵的散文

2023/02/09经典文章

关于元宵的散文(精选12篇)

元宵记忆

文/任随平

关于元宵节,最易出现在人们脑海中的是“逛庙会”,“采花灯”,然而,元宵之于我的记忆,首当其冲的便是踩高跷了。

那时候,不论是在村庄,还是小镇,踩高跷作为元宵节的重头节目,是人们相当重视的。高跷的彩排与演出地点如若在村庄,一般是安排在村庄的核心位置,要么是整个村庄的空闲场所,要么在村庄的中心——巨大的公共场院。演出当天,人们会早早地起床,三五结伴而行来在场院中心,领头的“团长”开始安排工作任务,上了年纪的长者坐在木凳上相互交谈,观看年轻人忙活,必要时指点一二。年轻人你给我绑,我给他扎,靠着草垛的,撑着围墙的,着戏装的,描花脸的,《水漫金山》,《八仙过海》,应有尽有,好不神奇。我们这些小孩子,便乘机在草垛之间穿梭追逐,嬉戏打闹,又调皮的,鱼贯穿梭在高跷之间,躲躲闪闪,惹得大人们一阵责怪。不过,就在我们玩闹的空当,高跷很快就装扮结束,接下来便是等待演出了。

演出的场面更是盛大。首先是“接高跷”,这“接”的仪式形同“接社火”,在孩子王的带领下,到每家每户收集油饼、花卷、麻花,不论有啥吃食的不管多少只要给了就行,大家就图个吉祥,除了这些,富裕人家还会装几个暖锅,供大伙演出完毕一起饱食一顿,其实,更重要的是感受集体的温暖与快乐。等这些收拾停当,大伙分成两队,一队是演出组,一队是迎接组,演出组由高跷队员和服务人员组成,迎接组人员庞大,关键的人物是仪程官,仪程官手摇蒲扇,身着袍衣,走在迎接队伍的最前面,紧接着的是锣鼓。正式迎接是在两队见面之后,锣鼓喧天,炮声如雷,仪程官将蒲扇在空中向后一摇,锣鼓停止,仪程官高声诵诗,每诵一句,锣鼓有节奏的伴奏一阵,诵诗一般有四句,或者六句,对仗工整,内容句句喜庆,或与节目有关,或与场景有关,或与仪程官眼见有关,不是机械背诵,而是随机应变,由仪程官脱口而出,诙谐幽默,常常引人捧腹大笑。一次诵诗完毕,双方队伍前行一段,好热闹者便再次回首聚集,高声呼喊要求诵诗,仪程官不得已再次作揖诵诗,众人再次高声欢呼,热闹非凡。就这样边走边闹,将高跷队迎进演出场地。

正式演出的时候,男女老少围在场地四周,表演者按照剧情装扮,按照出场顺序次第出场,向观众微笑示意并热情表演,时不时向众人招手,姿势诙谐,表情幽默,孩子们哈哈大笑,老人们掩面而笑,年轻的妇女们则面带羞赧,相互扯着衣角,扭作一团。

待到演出结束,人们已是满心欢喜,三三两两或坐在场院边上闲聊,或领着孩子回家去。而节日的喜庆与快乐却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心里,那样真切,那样恒久。

古诗词里话元宵

文/李晓萍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而古诗词里的元宵节则丰富多彩。

《青玉案·元夕》是南宋着名词人辛弃疾所作。“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东风拂过,数不清的花灯晃动着,仿佛催开了千树花,焰火纷乱着往下坠落,又像是空中的繁星被吹落了,宛若阵阵星雨。华丽的豪华马车在路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凤箫那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月亮在空中发出明亮的荧光,光华流转。热闹的夜晚里,龙形的彩灯在翻腾。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身上穿着多彩的衣物,在人群中晃动。她们面带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这首词把元宵节描写得多姿多彩。

《生查子·元夕》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这是首相思词,写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话,饶有韵味。词的上阕写“去年元夜”的事情,花市的灯像白天一样亮,不但是观灯赏月的好时节,也给恋爱的青年男女以良好的时机,在灯火阑珊处秘密相会。

《上元竹枝词》是清代着名诗人符曾写的。“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听说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做得好,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全诗把元宵节写得十分美丽。

元宵情浓

文/毛本栋

“元宵牵着年离去”,元宵是年的尾巴,元宵节一过,年就真正画上了句号。因此,元宵节历来格外受到人们的看重。元宵节风俗除了吃元宵,还赏月观灯,舞龙舞狮,热闹非凡。所谓“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千百年来,元宵节曾以各种姿态出现在文人笔下,虽然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但整体色调都是明亮的,读来趣味无穷。

写元宵节的诗词,我最喜爱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词文笔华丽,层层铺陈渲染,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夜晚,挂满花灯的树像一棵棵开满花的树,漫天的焰火如星雨,宝马雕车,月光流转,鼓乐声声,游人如织。层层的铺陈渲染都为最后一句点睛之笔,苦苦寻觅,才发现要找的那个人并不在这流光溢彩的长街上,而是站在灯火寥落的暗影里。辛弃疾笔下的元宵节,表层繁华,内里忧伤,只是这忧伤隐藏在文字之下,需要层层剥开才能看到。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笔下的元宵节则是伤感和怀旧的,她在《永遇乐·落日熔金》一词中写道:“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首词出自李清照晚年手笔,虽然写的是元宵节,但通篇并不见元宵节的字样,格调依旧一如往昔的婉约、忧伤,这里又多了一层怀旧的氛围。整首词最打动我的,是最后一句:“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一句,有小女儿家的俏皮,也有一个上年纪之人的淡泊,或许也有无奈,或者说是委屈自己。从前的元宵节和如今的元宵节,交替出现,形成对比,繁华不再,感伤来袭。

明代文人唐寅笔下的元宵节,意境优美感人。他在《元宵》一诗中写道:“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这首诗不落俗套,取材农村,绘声绘色,元宵景物毕现眼前。灯月辉映的乡村是美的,灯月映照下的村女则更美。她们青春焕发,喜气洋洋,尽情欢笑。明代张灯的日数,自太祖始增为十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成为了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最爱“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一句,整首诗至此,已将“良辰”“娱人”“笙歌”“开口笑”“消良辰”连成一线,组成了一幅元宵喜乐图。

今宵元宵

文/刘腊梅

村人对于元宵节很忽略,它的意义涵盖在春节里,似乎从正月开始,一直都在过节。春节的汤圆不仅是裹腹与飨味,自然较平日里多了热闹圆满的意思。

初一早上,也是一年的开头,头开得好不好,关乎着一年的运道,因此,这天有很多讲究:早上起来不能乱说话,要拣吉利的说;小孩子们格外小心,不能讨骂,更不能做错事;这天所有生活用水都不能倒掉,否则会泄了财气。所以,头天晚上,大人们就会备好空桶空盆以备用。

一大早,奶奶和妈妈起床和糯米粉,糯米粉是头天现磨的,乳白色的米浆盛在布口袋里,滤了水,放在柴灰里吸干水分。揉面团是个功夫活儿,太干了藏不住馅儿,太湿了不成团,功夫不够没黏性,全凭着经验。馅儿是黄糖的,奶奶将它细细切了,剁成末儿,和上白沙糖,简单美味。

也有不计麻烦的乡邻,和了黑芝麻、花生仁、核桃仁、白砂糖,搁一大勺新炼的猪油炒香做馅。火候是关键,过了,糊了,欠了,生涩,却是些挑剔而讲究的人家。奶奶会洗好一枚硬币,随便包在一个汤圆里,如果谁吃着了,就会一年好运。

搓汤圆的力度也是有讲究的,大了,皮会破,小了,不成圆。水沸,下锅,待汤圆皮儿变得透白,奶奶尖着食指摁两下汤圆肚子,肚子软了,就熟了。孩子们则趁此讨压岁钱,女孩子扯一条红绸绳,男孩子买两挂鞭炮,大人们总会大方地纵容这种喜庆的热闹。吃也有技法,不会吃的一口咬下去,准保嘴巴烫掉一层皮。得用竹筷将其一分为二,白玉的皮儿,橙黄的馅儿,像被铀上了一层亮色,晾一下,入口,你的唇齿间搅动的是一种叫做幸福的味道。爸爸不爱吃甜食,但这天却是破例要吃上几个的。我在姑妈家吃过一种猪肉馅的汤圆,将熏制过的咸腊肉细细剁了,拌上炒香的黑芝麻,还有白糖。这种咸甜掺半的汤圆要好吃多了。从磨汤圆粉到吃汤圆,是技术,更是艺术,期间充满期待的过程,更会增加了味道的鲜美。

这之后,开始走亲迎客。奶奶将煮剩的糯米粉掰成不规则状,在太阳下暴晒,遇上天气不好,也要用柴火烘焙。从初二开始,家里陆续来了客人,奶奶会在正餐前再做一锅甜酒汤圆。甜酒是年前早早备下的,发酵了两个月,刚刚好,这种做法适合人多待客,方便快捷,又不失礼仪。

那些旧时滋味,蠢蠢在心念间搅动,那不仅是一个时代的味觉,更是一份原汁原味的情感,一份良善美好的祝愿。

团团圆圆话元宵

文/袁文良

元宵节民间也称“上元节”。有关史料记载,正月十五这天,全国各地普遍吃一种用糯米做成的带馅的圆球形食物,或煮、或炸、或蒸,起初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汤圆”“汤丸”或“元宵”,有团圆、甜蜜之寓意。

南北朝时梁代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中就有“正月十五作豆糜加油膏”及“正月半宜作白粥泛膏”的记载,这种“豆糜加油膏”及“白粥泛膏”,自然是元宵的前身。

元宵作为正月十五的节令食品,自然也成为诗人作家创作的题材,墨客骚人少不了吟诗作赋,从而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舌尖文化。唐代文学家段成式所著的《酉阳杂俎》中就有元宵节“食汤丸”的详细记载。

到了宋代,这种“汤丸”有了进一步发展。周密所著《武林旧事》一书中也有“节食所尚,则乳糖圆子,澄沙团子……一般糖之类”的记载,可见当时的元宵馅已经是多种多样了。南宋自号平园老叟的诗人周必大还写下了一首《元宵煮浮团子》:“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这就生动逼真地再现了白色的元宵在汤水中翻滚的情景。

到了明代,元宵作为正月十五的必备食品已十分普遍,制作也更加考究和精致。在清代,北京已出现了制作元宵的“专业户”,其中一户马姓人家做的元宵颇受欢迎,诗人符曾为此专门赋有一诗:“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到了民国初年,袁世凯当上了洪宪皇帝后,因“元宵”与“袁消”同音,便于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改称“元宵”为“汤圆”。但他还是在人民的唾骂声中,只当了83天的皇帝就一命呜呼了。有人以此为题材创作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现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制作元宵时,用料更加考究,有五仁的、枣泥的、豆沙的、山楂的、三鲜的,也有各类肉馅的。而人们吃元宵也早已不限于正月十五这天了,只要想吃,随时都可以从超市买回而一饱口福。不过,正月十五这天,一家人围坐一起,品味着自己精心挑选的元宵,还是别有一番滋味。

正月十五闹元宵

文/华杉

正月十五元宵节,亦称“上元节”、“灯节”。古时,道教把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古代把正月称作“元月”,“夜”在古语中又称“宵”,所以正月十五被称作“元宵节”。因为旧时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在门前屋内挂五彩缤纷的花灯,供人观赏为乐,故这一天又被称作“灯节”。

元宵的风俗颇多,吃元宵、看花灯,舞龙灯、舞狮子,耍社火,不一而足。正月十五,家家户户要煮食元宵。元宵也叫汤团、汤圆、圆子等。为什么正月十五要吃元宵呢?相传,春秋末年,楚昭王在归家途中发现长江中漂浮一白色圆物。船工捞起后剖开,只见此物瓣红如胭脂,香味扑鼻,食之甘美适口。昭王问左右大臣此为何物,大臣中无人知晓。昭王心中不悦,令人请教孔子。孔子说,此为浮萍果,主复兴之兆。此时正值元月望日,即正月十五。楚昭王心中大喜,便命人每年这一天用面粉及山楂、枣汁做馅,仿制此果煮熟食之,以图圆满吉祥。从此,正月十五吃元宵的习俗流传至今。

元宵发展到今天,花色品种繁多。元宵馅有山楂、枣泥、豆沙、五仁、g玫瑰、芝麻、奶油可可、巧克力、咸味肉等二三十种。各地元宵更是风味各异,武汉的五芳斋汤圆清白晶莹,香味甜美;浙江宁波汤圆馅多皮薄,肥糯不腻;上海的鸽蛋汤圆小巧玲珑,清凉甜糯;四川彭水的心肺汤圆鲜香可口,风味别致;湖南长沙的姐妹汤圆制作精细,滋润香甜;而安徽蚌埠的混汤酒酿元宵质地柔黏,馅心多样。此外,台湾的菜肉汤圆、京津的甜馅元宵、齐鲁的桂花元宵等,也风味别具。

元宵节吃元宵虽是重要的风俗,但这一天人们更为看重的是上街观花灯、踩高跷、舞龙灯、耍狮子等。元宵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始于东汉永平年间。我国的彩灯十分丰富,民间艺人能制造各种各样精美、奇异的花灯。现在除了有传统的宫灯、走马灯外,不少单位还应用光导纤维、激光、声控、光控等新科学技术,制作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彩灯。在冰城哈尔滨等地,还有多姿多彩的冰灯。自宋以后,元宵节放灯时,有人把平时制作的谜条,贴于彩灯之上,供人们猜测,又称射虎。猜谜者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元宵节这天,人们纷纷走出户外,耍社火、舞龙灯、踩高跷、玩狮子、跑旱船、扭秧歌。激烈的锣鼓一响,催得人心头发热。神州大地处处展现出一派正月十五闹元宵的热闹场面。

自做灯笼过元宵

文/陈延禄

春节的气味意犹未尽,元宵节的脚步已悄然而至。

孩子们都有对元宵节十分迫切的盼望感。节日前几天,在大人们的帮助下煞费苦心地做自己心爱的手提灯笼,有圆的,有方的;有秸秆的,有玻璃的,有木头的,有纸糊的;有的做成鲤鱼形,有的做成胖猪样,有的做成金鸡状……自己不会做大人又不肯帮忙的,就只好找个玻璃罐头瓶,在里面竖根半截蜡烛,用细绳系好,挑在木棍上。

乡村渐沉黄昏了,盼望着就跌入了夜色,有月亮探出虚光来,夜就愈发显得清冷。当整个小村笼罩着大人张灯结彩的热闹气氛时,我们全村的大小孩子们欢天喜地的出动了,提着各种灯笼满街地走,略有显摆的脸上灿灿地笑着。有的没有灯笼的,就找块废旧的胶皮车圈点着迎风而动;还有的没有灯笼就袖着手跟着走,偶尔接过别人的施舍,提下灯笼过把瘾。到处是灯花怒放,光与色满街流淌。

村街走腻了,就聚到一起,大孩子们就提议,去野外玩耍。于是乎,孩子们振奋起来,大的领着小的,男的照顾女的,人声鼎沸,欢呼雀跃。疯狂地奔跑在村外的荒郊上。春寒料峭裹挟着的寒气不见了,不一会儿我们的头顶冒起热气,身穿的棉袄被汗水濡湿,喘息声里飘荡着欢乐,幸福的热能向着寒夜四散,这里成了伙伴们销魂的世界、欢腾的海洋。

有一次,我们正徜徉在欢乐中,我却出了个意外,一个跟着我的大哥哥一直哄叫着,要用他手中的正冒着浓浓黑烟的橡胶车胎,换我心爱的大公鸡灯笼提一会儿,看他那唯唯诺诺,毕恭毕敬的样子,我于心不忍,就换过他的橡胶,我玩着玩着就单臂如圈一样摇起来,越摇越快,犹如巨大风火轮团团飞转,迎风的火舌,呼呼作响,不料,一粒火种偷偷地飞到了我的破棉袄上,当我知情剧痛的时候,已经燃大了碗口粗的洞,伙伴们毛手毛脚扒下我的棉袄,用脚跺着狠劲的踩,可那火星就是往里面钻,一直按到雪地里,才完全扑灭。可是,衣服已经碎破不能穿了,我光着羸弱的上身,眼泪在眼圈里转,冻得瑟瑟发抖。

刚才的大哥哥毫不犹豫脱下他的棉袄给我穿上,他则光着上身和停止活动的伙伴们一起簇拥着我往家赶。二三里的路程大家轮流脱换着自身的棉袄。

跑到家,母亲一边噙泪搂着我,一边连声感谢着伙伴们。

元宵节灯火交映,烈焰腾飞,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有着自然纯真的生长和释放,它在我的记忆里一直发酵和飘香。

小城良宵

文/魏益君

如果说盼年是为阖家团圆,那么最热闹的年味当属正月十五元宵节了。能够牵动人情肠、抚慰人记忆的莫过于山乡小城的良宵了。

“元宵景色家家乐,萧鼓喧天处处春,上下楼台火照火,往来车马人看人。”这是对家乡小城元宵之夜的传神写照。

记得去岁元宵节,在广东工作的大伯回乡省亲过年,元宵节相约逛小城元宵灯会,大伯的孩子气竟把我们逗得前仰后合。

那一晚,莲花山前,浚河岸边,人如潮涌,沸沸扬扬,几无插足之地,大街上彩灯缤纷,靓女如云,商城内张灯结彩,春花映月。

礼炮声震元宵夜,焰火花开莲花山,夜幕降临,莲花山公园前的广场上,焰火晚会开始了,但见漫天焰火,如天女散花,千姿百态。前来观赏烟花的人摩肩接踵,难以计数,人们把喜悦写在脸上,把祝福装在心中。

元宵的繁华热闹之处以板桥路和商城大道为最。在这里,满街鼓乐齐鸣,倾城男女老幼,浓妆艳抹的、淡雅秀媚的、腼腆的、风流的、鲁莽的、斯斯文文的无不涌上街来,尽情的唱呀、笑呀、闹呀……一年蕴积心中的情愫,都在这狂欢之夜得到宣泄,一年劳作的艰辛,都在这美好的一刻得到补偿。人们相约结伴,喜气洋洋,赏月睇灯。老年人边看边讲,抚今追昔;小朋友手提花灯,蹦蹦跳跳。人在穿梭,灯在交织,。灯的品种多种多样,有龙灯、荷花灯、鲤鱼灯、对虾灯。龙灯二龙戏珠,荷花灯月藕莲心,鲤鱼灯鲤跃龙门,对虾灯对虾戏水。人们把对新年美好的憧憬,都在那一盏盏花灯里默默诉说了。更可乐是大伯,她一手拎一盏灯,借着一点酒劲,在人群中扭来扭去,很多人看着他直笑,大伯也对人家笑,所以便都开怀大笑了。

闹完花灯,来到城西护城河边,放眼远处宁静的村落,那里灯火荧荧,闪闪烁烁,那是农家在上灯,在期盼又一个丰收年。我问大伯,广东的元宵节好玩,还是家乡的元宵热闹。大伯说,外面的元宵节再好,也没有家乡的元宵亲切啊!大伯说这话时,一脸的眷恋。

是啊,这有花有月、使人难忘的小城良宵,只要你来过闹过,就不会忘记,成为醉美的乡愁!

岁岁元宵

文/景力颖

今儿翻看日历,元宵佳节眨眼间就到了——这个始于汉代,盛行唐宋,沿袭至今的传统佳节。

按照农历,正月又称元月,而宵,是夜晚的意思,元宵节是新年里的第一个圆月之夜,但凡和月亮有关的节日,总让人感觉温情和诗意,今年的元宵节和情人节携手,翩然而至,更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民俗活动的最大特点应该就是“闹”了吧。按照我国民间的传统,这天在明月高悬的良辰,人们踏月走桥、观灯彩、猜灯谜、放烟花、舞龙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沉浸在热闹欢腾的气氛中,如醉如痴。有民谣唱到“元宵节,闹花灯,人们个个都欢腾。大街小巷做花灯,满街都是红灯笼。”明代杭州人更把元宵节比为“放魂日”:“少年游冶,翩翩征逐,随意所之,演习歌吹。或投琼买快,斗九翻牌;博成赌闲,舞棍踢球,唱说平话,无论昼夜,谓之‘放魂’”。总之,元宵节的夜晚是被皎洁如轮的圆月、异彩纷呈的烟火、千姿百态的花灯照亮了的,是被此起彼伏的爆竹声、锣鼓声、欢笑声唤醒了的,元宵节的街道是被杂陈的百戏、精妙的歌舞、游观的人群充实了的。中国诸多传统节日中再没有一个节日像元宵节这样流光溢彩,声色交映。

元宵,又是一个浪漫的节日。那些养在深闺的女儿们,唯有今天,金吾不夜禁,任人游玩,这样的日子实在是太难得了!于是少女们如同出笼的小鸟,振翅飞出,让灯节的夜晚更加风光旖旎。历代文人墨客也为之妙笔传情,最爱稼轩的那首《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上半阙把元宵佳节盛况浓墨重彩渲染,但到精彩处笔锋陡转,戛然而止,特别是最后一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留给后人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回味无穷,久吟不衰。元宵节,即使没有玫瑰和巧克力,有诗歌和脉脉的眼神就足够了。

元宵,还预示着团圆,预示着希望。料峭的春寒还没有退去,缤纷的礼花已在元宵的夜空里开出五光十色的花朵,比春天更早。这是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日子!元宵节吃元宵,和中秋节吃月饼同一用意,元宵形如圆月,在南方叫做“汤圆”“汤团”,取意合家团圆、和睦安康。这天,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元宵,共度一个美好的夜晚,其中充盈着的是对亲人的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盼。

岁岁元宵,岁岁吉祥!

诗词中的元宵节

文/夏爱华

正月十五闹元宵,这是一个喜庆的日子。皓月当空,彩灯高悬,结伴赏月,燃放烟花,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全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于诗词中游走,感受诗意元宵,颇有兴味。

元宵节一定要吃元宵的。来看符曾的《上元竹枝词》,香味扑鼻:“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晶莹美丽的江米,这样做出的元宵香甜美味,谁不想尝尝啊!

元宵节不能无酒。且看唐寅的《元宵》:“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灯月交辉,吉日良辰,不喝点美酒怎么行呢?

元宵节情韵悠悠。欧阳修的《生查子》,道尽痴情女子的相思之苦:“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一年前的良宵,有情人相约于此,温情缱绻。一年后场景依旧,只是不见了有情人,怎不让人伤感?记忆如风,更深夜寒,人生本就是这样不尽如人意吧!

元宵良夜,也自有重情之人,能够甜蜜地相逢。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读来温馨感人:“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海中,遍寻无着,偶一转身,原来真爱就在不远处。

花灯如昼的元宵夜,在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一诗中灿烂生辉:“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看,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绵延不绝,与天穹连成一片。远处的灯光恍若点点繁星坠地,近楼的灯光恰似明月高悬。为这节日增光添彩的,当然还少不了美丽姑娘的欢声笑语。

元宵节抒怀

文/王涛

新年浓郁的喜庆气氛撩人心弦,美味佳肴,美酒飘香,亲朋相聚,生活的温馨令人陶醉。美好的时光似乎总是匆匆,在新年的尾声中,传统的上元佳节——元宵节又展现出她曼妙的姿容。美丽的礼花升上天空,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狂欢的场面把新年掀向顶峰与高潮。华夏民族以她特有的文化气韵走向新的一年,迎接春天的回归。春的气息正在扑面而来……

正月十五到来了,新年的喜庆也即将结束,这是新年里第一个月圆之夜,她再次把欢乐和喜悦送到人间。“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古诗词对元宵佳节的描绘,把节日的欢乐和吉庆展现无遗。这是人们对来年幸福的祝愿与企盼,是人们走向春天的崭新容颜。“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一年年的过去,人生的步履向前,几多变幻,几多变迁,但变化的是时间,不变的是追求,是人们对幸福生活永恒的向往。元宵佳节起始于汉代兴利除弊的事件,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变,成为中华民族年年追求美好,走向繁荣昌盛的起点。

元宵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狂欢节,她以我们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显示出与西方世界狂欢的不同。节日里那燃烧脆响的爆竹,那满街长长的高跷队伍精彩的表演,那活泼欢跳的舞狮,那飞舞的冲天巨龙,还有那夜晚五彩斑斓的礼花,显示了我们追求幸福的独到精神,显示了我们热情、含蓄、把决心藏在心中的无可比拟的气慨。有了这些民族的精华,我们前进的步伐会更有力量,我们迎来的春天一定会更加绚丽多姿。

光阴荏苒,世事变迁。科学与和谐的光辉已在我们的头顶照耀,历史正在抛给我们一个巨大的机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愿我们每一个人珍惜这美好的光阴,尽情地挥洒我们的聪明与智慧,追求幸福,追逐春天。让我们借着这元宵佳节的气氛,迈开大步,走向明天,走向辉煌。

圆香精美的元宵,是我们对幸福的品尝;光照夜空的焰火,是我们美丽的理想;欢快行进的步伐,是我们对未来的向往;霹雳震天的锣鼓,是我们满腔的豪迈……让真善美浩瀚的光华,照出生命的经纬脉络;让宇宙间不灭的明星,照亮我们心中的赤诚,祝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灿烂辉煌的前程。

正月十五看花灯

文/人生如水

欢乐总是短暂的,羊年春节的盛宴很快成了过眼烟云,人们又开始了新的一年的忙忙碌碌。今天是羊年的元宵节(正月十五)。闲来无事照照镜子,60多年的风霜悄悄在额头刻上几条皱纹,而今天的元宵在我心中已不仅仅是节日了,而是一种念想,让我思索让我欣赏。虽然随着物质生活的丰裕,我已看到了足够的花灯、足够的焰火、足够的繁华,但心中却还是时时想起儿时的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我的家乡在吉林省的东北部的舒兰市,是个煤炭资源枯竭的矿区,最繁盛的时期,这里居住着10多万矿工和家属,而棒槌沟是舒兰矿区的一部分,远离矿区中心。小的时候,在这座的偏僻的矿区中,元宵节在我的记忆中就是吃元宵。

那时的棒槌沟矿区,居住着万名矿工和家属,因为是新开发的矿区,生活条件不好,方圆2平方公里,只有一座食品商店,很少有人家买元宵,即使想买也很难买到。家家都是自己做元宵,那时我还不知道什么是汤圆,只知道元宵,我们吃的元宵基本都是白糖馅的,好吃倒是谈不上,味道比现在的汤圆可差远了,不过,这也是一年才能吃一回,所以吃起来还是很香甜的。

那个年代什么都凭证凭票供应,北方城镇居民很少供应糯米,只有过年这个月才每人供应1-2斤糯米,每年快到元宵节的时候,母亲就把这几斤糯米磨成水面。先把磨成水米粉用纱布凛干,然后揉成团,再把白糖加上点面作成馅,在母亲的两只巴掌间一个个大小均匀,白白圆圆的元宵就做成了。

自家做的元宵和东北的粘豆包没有太大的区别,区别就是元宵是粘大米的,而豆包是大黄米、粘苞米或粘高粱的,元宵比豆包小,可以煮着吃,粘豆包的馅是豆沙的,元宵的馅是白糖的。慢慢地,生活好了起来,现在没有人作元宵了,超市里一年四季都有现成的汤圆,价钱也不贵,自己做元宵过节也渐渐淡出了我的记忆……

岁岁元宵,今又元宵。元宵节前我特意到春城的大街上采风,春城的大街小巷两旁早早地挂起了各式的红灯笼,为节日增添了几分喜庆。漫步灯下,想象着如潮的人流和春节期间才开始的花展,拍下很多的花卉和各式的灯笼。正月里短短的十多天,我们吃罢年夜饭,又是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接着就是闹元宵,不到这个时候,这个春节的欢乐就算没完。一晃我都跨进了人生的花甲之年,许多关于元宵节的事总会在这个时候勾起我的回忆。

按照中国的传统,过元宵节,灯应该是主角,但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矿区的元宵节似乎灯笼从来没有当过主角。只有一种灯笼,那是珍藏在我心中的一盏明灯,随着岁月的变迁愈发变得明亮,照亮了我的童年,也照亮我的奋斗历程。早些年,居住棒槌沟的我,是那般向往城市人的生活。在我的印象里,棒槌沟太宁静了。棒槌沟的夜是如此漫长,没有电视看,没有文化生活,即使在元宵之夜,也不过听几串零散的爆竹噼里啪啦响过,看几许零星的烟花在空中散开,然后,就是孩子们的世界了,他们提着自己扎制的灯笼疯跑到半夜才回家睡觉,在我们这嘎达,过了正月十五,年也就基本结束了。

一转眼,我已在省城长春生活了九年了。如今生活在一天天变好,关于元宵节的记忆也在不断更新。从春节到元宵节,走在长春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悬挂着的大红灯笼,成串、成排、成片,各种树木上挂上了彩灯,到处火树银花,煞是好看。这些灯笼虽然红火,但看来看去基本上都是一种样式,圆圆的宫灯或者是流光溢彩的电子灯。甚至上面还印有商业广告,热闹的很,把整条的大街装点如同白昼一般,这就是城市中的元宵节。

在我眼中,矿区与城市的元宵节有区别:一个是静,一个是闹。城市里的元宵节,是灯的代名词,这是我在城市中经过的九个元宵节的体验,也正是因为这种体验,彻底打破了我一直以为的,元宵节只是吃元宵的概念。慢慢地,我也喜欢上了城市里的元宵节。当夜幕降临,我和许多人一样,带上家人走出家门看花灯。缺憾的是今年长春没有灯展,没有焰火,不像往年那种整个城市笼罩在立体色彩的氛围中。

元宵节的前两天,专门跑到春城繁华地段去看灯,没有更多新奇的,只是夜晚的时候,主要街道布置的流光溢彩,元宵之夜春城的月色是含蓄的,生动的夜空,用它那梦幻般的眼睛凝视着广袤大地,观赏着人间飒爽奔放的激情。然而,白天的春城却是另一番景致,走过繁华商业区重庆路,这里的路灯别具一格,每个路灯上挂着一串小灯笼,虽然春节已过,但是街道上仍然是熙熙攘攘,当然是年轻人居多,我来这里主要是寻觅元宵夜的灯展,既然没有灯展,我还是看花去吧。

穿过人民广场,来到人民大街上的儿童公园,这里从2月16日到3月6日以“红梅踏雪、花开富贵”为主题进行花展,儿童公园的花卉展到是热闹非凡,成片的灯笼和花卉,把花卉展装扮的分外妖娆,大红灯笼和装饰的花卉,构成了一支令人吟唱不尽的春的进行曲,饱含着环宇间辉煌而灿烂的内容!斑斓多彩的鲜花装饰着元宵节的美好,使我感到仿佛走进了明媚而温馨的春天。在这花灯的世界里,洋溢着欢快,充满着浪漫,展示着美满与祥和。

因为回老家过年,刚刚回到春城,看花展的确有点晚了,雍容华贵的牡丹已经开败了,但是其他的木本、草本花卉仍然盛开着,在冬天里看这些花卉格外鲜艳。特别是那些花期较长的蝴蝶兰、大花蕙兰、君子兰、贴梗海棠、金丝海棠、梅花争奇斗艳,尤其是那小小的迎春花,泛着鹅黄,看见她就仿佛感受到春天即将来临了。温室外面依然冰天雪地,白雪皑皑,那些人造的假花和红灯笼在白雪和日光的映照下,格外醒目,中国年、中国红,在这里一览无余。

元宵的花灯是一首深情的诗,是一首欢乐的歌;是春天的前奏。元宵节,是今年第一个月圆的日子。远离家乡的我,总会在万家灯火这一刻想起家乡,尽管是刚刚告别亲朋好友,但我还是会拿起电话,问家乡的元宵节怎么样,那一刻,我的脑海里满是回忆,其实我是个恋旧的人,更是在感叹生活。这个传了千年的节日走到今天,不知道有多少事需要我们去回忆。其实,喜欢回忆也是对今天这份生活的珍重,记着那时的生活,就是记着那时的人,也就记住了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们在不同的年份对过元宵节的感受是不尽相同的。如今元宵很多传统的内容正被改写,发短信、打电话、看电视、玩电脑等新的过节方式得以普及。这固然是时代进步的标志,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不知怎的,我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常常想起元宵节的诸多往事,由衷地怀念小时候的元宵节,——这不仅因为我从中得到了许多物质和精神享受,更因为那里面蕴藏了原汁原味的传统习俗,那可是每一个华夏子孙都要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