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工作总结最新
老地方整理的科室工作总结最新(精选4篇),希望这些总结范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室工作总结最新 篇1
紧张而充实的一学期又悄然而过,在本学期里,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继续立足于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学校的中心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充分发挥教科研在课程改革中的先导作用,围绕“科研兴教,铸造名师,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题,以争创智慧型校园、争做智慧型教师为目标,继续构建适应我校教育发展和学校特色的教科研体系。
一、科研扎根于日常教学每一天。
为了使教育科研稳步、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并逐步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使教科研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继续施行比较完善的科研工作管理体制:正常运行着“教科室、教研组、课题组”组成的三级科研网络。科研与教研工作相交叉,做到科研中有教研,教研中有科研领路,使科研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学习、例会、活动、汇报制度,形成科研工作的责任制,定期召开会议,学习教育理论,关注教改热点,收集先进的教科研信息,并做到时间、内容、地点、主持人、记录五落实,而且强调过程化,努力使教科研的过程成为转变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的过程,以此带动教师参与教育科研。
二、学习与培训是提升教师素养的大抓手。
教科研工作的基础是广大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的科学有效开展,必须有一支具有一定科研理论水平,勤奋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为了帮助教师在课程改革实验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我们把教师的培训与理论学习作为学校教育科研最重要的环节。
本学期,教科室先后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研培训,如:组织教师观摩“市青语年会”;观摩“省小学数学年会”;组织多名教师参与“新基础教育实验活动”;组织全体班主任参与“省班主任工作远程培训”,组织教师参与“建立班级网站”等培训活动。本学期还组织教师积极参与校内外教研活动。xx年xx月xx日学校组织教师前往盐城秦南小学进行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参与了秦南小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效的补差”“有效的作文教学”主题沙龙活动,还送上了英语、数学、语文三节课和“打造科研基地特色,涵养艺术文化内涵”的科研讲座,与秦南小学的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探讨。通过组织和参加这样培训与研讨,引导教师对所听到的观念、做法及时进行梳理与传达,由此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此外,还以学校新基础教育实施为切入口,以发展和创新为动力,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思想。教师每学期精读理论书籍不少于一本,撰写并上传有个性化思考含量的读后感,参加读书沙龙活动不少于1次,每月上传研究资料不少于1篇,学期末进行考核与评比。
三、扎实展开科研活动,丰收科研成果。
1、强化教研和科研活动。
在教育科研活动中,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和课题组长的作用。每个教研组长、课题组长认真组织集体备课,每星期活动一次,定时间、定地点、定主持人。采用“教研组、课题组定内容,个人钻研备课、集体讨论、深化吸收,形成共识”的操作程序,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以点带面,使教育教学研究的理念和精神落实到具体教学过程中去。
2、务实课题研究。
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努力使课题研究与培养教师两轨并行。在学校主课题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对课题资料的设计与数量将加以调整,使课题研究轨迹的展示更加富有个性化,也使课题组成员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本学期学校在原有1个省级课题和1个国家级子课题的基础上,继续申报1项课题,形成较为系统的课题研究网络,使我校的课题研究结构更合理,内涵更丰富,重心更突出。在课题研究中心组当中,要形成工作例会制度,理论学习制度和评价考核制度,推动课题研究的深入。
课题组每周集中学习一次,针对研究课题,制定好学习计划,有选择性地收集资料,做好学习笔记。及时了解教育动态,接触最前沿的信息。通过以点带面,分层推进,使教师们掌握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增强科研意识,善于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老师们都能以课题为抓手,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把科研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
3、展示课堂风采
本学期教科室不局限于对“备课、批改、辅导”等常规工作的指导,还把相互听课,努力取长补短作为一项教学常规工作来抓,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这学期教科室通过深入课堂,展示了32节教学研讨课和5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的示范教学公开课,让教师多方面展示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也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教与研的平台。全体老师能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并提建议,自我反思,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履行服务职能,搭建舞台,推广研究成果。
一学期来,学校教科室注重创建教师展示研究成果的舞台,先后组织老师参加常州市各级各类比赛活动。在学校教科室组织参加的各级论文评比中,有二十余篇教师论文获奖发表。其中,在省师陶杯优秀教学论文评选中,;在市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年会优秀教学论文评选中,我校韩莉亚撰写的《创设读书氛围,让心灵快乐成长》获三等奖;在区教海探航论文评选中有9位教师分获一、二、三等奖;区教育学会论文评选中有6位老师喜获佳绩,其中韩莉亚老师、唐剑老师、来蕾老师荣获一等奖;丁晓红老师、李波老师荣获二等奖;在市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设计评选中,王芬老师撰写的《秋天到了》荣获三等奖。
学校的“书画艺术校本课程”本学期扎实有序地正常开展,并且在书法教学科研上又有新的突破。在杭州举行的全国规范汉字书写实验教材审定会上,作为我市唯一教师代表,我校唐剑老师设计的`教材样章被教育部规划汉字委员会选中,现已作为范本在部分省市推广,为常州市书法教育增添了荣誉。这一成绩的取得与我校实施的校本教材开发思路是分不开的,自我校开展书法校本课程以来,我们本着眼中有学生、心中有课程,重视摸索中积累,反思中成长,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将着力点放在在学情的分析和经验的反思上。正是有了这样的积累,编写教材时对学生的需要把握就准确,现在我校正在积极参与部编写字教材的编写,以此为基点的校本课程教材值得期待!书画组老师共同研究,由李波老师执教的书法教学视频案例获得了市一等奖。纵观一学期的教科研工作,在广大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群体科研的氛围有待提高;教育科研论文获奖发表的面还不广。回眸过去,我们思绪飞扬;展望未来,我们任重道远。新的一学期中,我们将发扬优点,克服不足,迎难而上,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大力开展教育创新,努力使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科室工作总结最新 篇2
光阴似箭,岁月无痕,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收获了不少成绩,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队伍建设。
教务科绝大多数老师工作热情饱满,工作能力、责任心、进取心较强,本职工作尽心尽力。像付科长、王永平、李秀华、林志娟、邓守义、高宝婵、高伟、及体育组老师等等,在学校工作需要的时候,都能抛开自己的利益,以大局为重,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但个别老师责任心、大局观不强,工作中有应付、推诿、拖沓等现象。对此,教务科采取教育引导、检查督促、通报整改等措施,具体是:
1、定期召开科室会、教研组长会和文化课教师会,一方面组织引领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共同学习:学习学校发放的资料书籍,学习上级相关文件,研讨教育案例,探索适合学生实际的文化课教法。一方面结合学校要求及师德建设活动,总结阶段工作,查找问题,提出讲实干、讲奉献、讲正气的工作要求,不断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力求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执教能力。
2、建立检查制度,依据学校管理规定和《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组织专人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进入教研组、课堂,对教师的工作纪律、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督导,保证教学工作的规范有序。
3、发现问题,及时和教师沟通,通报整改。
二、常规工作。
认真履行教务科职责,本着“整体协调,周到服务”的原则,以大局为重,以服务为宗旨,早动手、细策划,保证常规工作的正常运行。
1、青年教师培训工作。自上学期接受青年教师培训工作以来,教务科有针对性制定了“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及三年活动配当,建立了青年教师成长档案,抓住机会创造机会给青年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本学期,按计划召开了新教师会,依据“青年教师培养活动配档”,启动了本学期青年教师培训工作:3月份听取了8名新教师的汇报课,并集体讲评,针对新教师的课堂教学指出了问题,提出了要求。其中刘佳、李琳、房俊静等老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较快。4月份组织青年教师观摩了刘承伟老师及12名区优质课参评教师的示范课,并进行了座谈交流,大部分青年教师积极参与,诚恳好学,进步很快。5月份按计划,3—xx届青蓝工程徒弟教案展评于12周进行。逄玲、李秀敏、房俊静、张书涛、李、臧伟、李琳等老师教案环节齐全、设计合理,得到好评。同时配合进修学校对8名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检查点评,促进新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6月召开了新教师教学工作总结反思会,8名教师对一年的工作、成长情况述职交流,并联合专业科对新教师进行了试用期满考核。综合考核成绩房俊静、刘佳、李琳名列前茅。
2、继续加强教学研究,努力探索适合学生专业学习需要的文化课教学模式。各教研组针对科目特点、学生实际和专业需要,集体备课,定期研讨,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大胆尝试。本学期,教务科组织教师在三次系列研讨的基础上,围绕学生专业学习需要基本确定了各科目授课内容,以课堂授课观摩、讲评、研讨为主要形式,组织观摩了6名文化课教师的公开课,进一步探索授课模式。本次活动中,授课教师以“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高效有趣”为标准,精心备课,课堂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无课教师主动观摩学习,课后进行集体讨论,谈看法、提建议,有力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其中,李树清、黄伟、单志晶等老师在区优质课评选中获奖,黄伟老师被推荐参加市优质课评选并获奖。政治组牵头组织的文化课系列研讨之四于6月按期举行,全体文化课教师参加。会中黄伟、刘振中、李振波、李长林、林志娟、侯伟等老师就德育课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交换意见,谈了体会感悟,大家受益匪浅。
3、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规范教师教育行为。教务科认真履行对课堂教学的监督、检查、评价、指导作用。本学期至今督导室组织深入课堂听课45节,面对面评课21节,参与了各级教学评选、研讨活动,对文化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教案、作业、校验记录进行全面检查评比。经查绝大部分教师都能按照教学常规要求,上好每一节课,总体情况良好。其中李长林、高伟、李琳、史丰娟、黄伟、单志晶、郭兰翠等老师备课授课认真,教学方法灵活有效,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规范有序,课堂气氛较活跃,授课效果较好。孙淑琴、单志晶、张丽洁、史丰娟、杨尊功、高伟、解瑞斌、杜爱莲、李琳、王松霞、黄伟、李振波等老师能深入钻研教材,对教材内容的重难点、教学任务目标把握准确,教案环节齐全,被评为优秀教案;孙淑琴、单志晶、张丽洁、高伟、史丰娟、杨尊功、侯伟、李琳等老师布置的作业量、作业次数合理,作业形式多种多样,并及时认真批阅,评语准确有激励性,被评为优秀作业。
另外,针对课堂教学中问题,教务科按学校要求,组织学生对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统计,针对问题,与学生座谈,将汇总的。问题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并联合专业科分析问题,查找不足,规范课堂教学。为提升体育课质量和安全,专门召开体育教师会,提出课堂教学要求,并与每位教师签订了“体育课安全管理责任书”。
4、精细策划,做好各类考务工作。本学期教务科牵头组织了全国自学考试、英语等级考试、部分学生应知应会考试、学校期中、期末考试及学生的补考。各类考务工作得到了校领导的指导、各部门的帮助和老师们的支持,均顺利完成。考务组织中,教务科严格落实精细化管理要求,考务工作各个环节分工细致、责任明确。把可能预见的情况和问题想得多一些、细一些,积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防微杜渐。考试进行期间,教务科全面协调、层层把关、逐一落实,各环节都有专人负责,保证了考务工作的有序运行。
5、协调服务,做好其他工作。为迎接各级教育督导评估,校领导高度重视,全面指导,教务科与专业科、办公室、招生办、总务科等相关科室通力协作,对检查材料早动手,细筛选,逐一审核落实,顺利通过了市督导检查,取得理想结果。虽然最终省检查组没到我校,但大大推动了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也展现了我校精诚团结的良好工作作风。本学期,在王校长的指导下,对我校教学管理规定进行汇编,现已校对完成,正在印刷中。还有课程安排、教材图书报刊征订发放、学籍管理、毕业派遣等工作,教务科职员都能各司其职,主动思考,圆满完成各项工作。
科室工作总结最新 篇3
本学期,学校教科室继续以教育科研“三个服务”为宗旨,围绕上级教科研部门和学校工作要求,结合当前课程改革精神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切实履行教科研管理职能、重点课题研究职能、培训指导服务职能,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作用,推进教育行动研究,努力促进我校各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培训为载体,加强学校教科研队伍建设。
利用省级课题研究的机会,邀请市教科所、区教科室领导对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作指导,并对学校教科研骨干进行教科研专题培训,进一步提高全校教师教科研骨干的科研水平理能力;另一方面,采用走出去的方式,积极组织学校教科研骨干参加市(市级德育课题:《和谐德育的策略与路径研究》、省级装备课题:《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校本化设计与应用的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参加结题培训)区组织的教科研培训和学习,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并请他们在校内开展相应的二级培训,开阔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教科研理论,提高教师参与教科研的能力。
二、进一步完善学校“金字塔”课题研究模式。
继续深入进行省级课题《“三组联动”校本教研的实效性研究》的研究,学校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重新梳理了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条理,对各级各类课题研究的学科组、备课组进行更为合理地调整,使得“三组联动”这一教科研管理模式更为合理地运转,做到了人人有课题、课题研究人员不集中于部分老师,学科教学类课题的研究兼顾各学科、各年段。
这一调整为学校“金字塔”课题研究模式的顺利运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更为今后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以规范为前提,确保课题有效管理。
课题的管理工作将直接关系到教科研的研究方向和学校的内涵发展。本学期,我们进一步规范教科研管理工作,在课题申报、课题方案制订、论证、课题的实施、阶段总结报告、研究报告和课题结题初审等方面严格规范,督促指导,密切关注学校各级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引导教师真正通过教科研促发展。
1、加强了省、市教科研规划课题的常规管理工作,配合市区教科所(室)专家通过调研,检查、指导各课题研究的开展。
2、加强对市区级课题研究的管理,强化对校园网“课题研究”栏目的监督管理。
本学期继续加强对市区级课题组长的培训工作,充分利用每一次课题组长例会时间,对组长进行课题过程性管理,结题资料的准备、整理作具体、细致的指导。学期初要求各课题组上传学期课题研究计划,学期结束前上传学期课题研究阶段小结。每月要求各课题组(包括课题组长)在认真组织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将本组的.课题研究活动情况记载上传校园网“课题研究”栏目的相应子栏目。教科室在月底进行检查、及时反馈,并作为对课题组长考核的重要依据,以保证各课题组研究活动的正常开展,表扬优秀,激励后进。
3、加强课题的过程性管理,进一步落实、完善学校教科研制度。
管理之上,质量先行。教科室始终注重完善学校教科研制度即课题管理制度、学习研究制度、评价奖励制度和教科研保障制度。对学校的主课题进行定期检查及专题指导,加强对课题组活动的计划、措施、情况记录以及执行各项教科研管理办法等的检查,强化过程管理和有效管理,确保学校主课题研究的质量。
四、以评比交流活动为路径,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根据市区教科所的工作要求,教科室广泛宣传发动、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案例评比,在写作实践的过程中反思、提高。
注重对教师进行论文(案例)写作的指导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论文(案例)评选活动,力争有更多的教师论文获得更高层次的奖项,在提高教师论文写作能力的同时,为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本学期,学校教科室组织教师参加了市第x届“我的教育故事”主题系列征文评比,江苏省第xx届“蓝天杯”优秀论文比赛,市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暑期还将组织教师参加省教育科研论文评比,各级各类培训。
科室工作总结最新 篇4
20xx学年,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科室全体人员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树立教育发展理念,大胆尝试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团结协作,培塑出了求实作风,在优化教学常规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推行学分制试点工作以及创设优良工作环境诸多方面均取得阶段性的突破,开创新的教学局面,形成浓郁的教研氛围,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使学校教学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层面。现将本学年来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优化管理手段,做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本学期,我科一如既往,发挥综合、协调、管理的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日常教务管理工作。本年度我校在校生人数、班级数又创新高,但是招生的不确定因素亦越来越多。我科以“保证每个入学学生有书本“和”宁可多安排,不可漏一个班”的原则,抢前抓早,及时制定,下发各学期教学计划任务,提前做好多种应对变动的方案,合理调配教学资源,保障了各种教学活动正常、有序的开展。
2、强化并细化教学考勤工作。开学初就制定了教学考察人员轮班表,每天派专人负责教学考勤巡视,出现问题及时处理。采取严格的监督制度,从源头上杜绝教师的迟到、早退和旷课现象。严格执行《教师调、停课管理制度》,一学年下来收效明显,无重大的教学事故发生。
3、加强课堂教学秩序管理。能够严格执行管理规范,狠抓课堂秩序,提高了教学效能,明确了部门分工,互相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每个学期的开初、期中、期末都对教研组进行工作检查(包括对教案、教学进度、作业情况等),坚持听课制度,基础科各教研组在教师互听课方面做得很好,值得推广。在学期中阶段召开了由主管校长、教务科、督导办、各专业科参加的师生座谈会,认真听取了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态度和建议,及时整改,保障了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越来越高。同时,加强对老师管理,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学生行为规范,严肃校风校纪,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使得教学秩序有了显著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4、注重教材建设。按照文化基础课程采用国家规划教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采用具有地方和行业特色的省级教材,部分专业课程根据实际需要,鼓励教师编写反映自己教学特色的校本补充教材和讲义的原则,对所有课程教材的选定、采购和发放工作实行规范化管理。落实学校教材的公开招标制度,积极同中标单位联系,及时、准确地将教材发放到师生手上。
5、重视课业训练,狠抓学生知识技能。一是、严抓考前培训工作,促进学生等级技能生成。加强考前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二是、落实各专业学生的实训工作。做到对实训工作有计划、有指导、有考核及有序的展开,将学生的实训工作落到实处。三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期末考试复习质量。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树立学习信心;统一复习进度,以良好健康的心态面对考试等等。
6、注重考风、考纪建设。严格执行我校及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有关考试的各项规章制度,科学安排考试日程;严格考风考纪,在考试过程中,发现作弊现象,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按上级部门要求,认真及时地组织了中专、大专的英语计算机统考工作,并与相关专业科、教研组协同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开办提高班等),提升考试,取得较好效果。
二、务实教研工作,突现校本教研特色
按照学校要求,走出一条“产教研“相结合的道路,突出我校特色,提高学校教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