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企业帮扶工作总结
老地方整理的下沉企业帮扶工作总结(精选4篇),希望这些总结范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下沉企业帮扶工作总结 篇1
上半年以来,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在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中,与殷都区南士旺村结成对子,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结对帮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将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
加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和有效组织形式。中心高度重视,成立以徐江红主任为组长的驻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办公室主抓此项工作,分工具体,职责明确。
二、制定计划,落实帮扶措施
制定切实可行的结对帮扶计划,理出帮扶工作思路,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各项帮扶活动。积极扶持村图书室建设。为村里捐赠图书100多册,包括农业科技、儿童读物、百科知识等,购买乒乓球等体育用品,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新兴社区免费提供活动场所,开展家庭教育讲座 。
三、精心组织,坚持做好精神文明帮扶
在工作中,坚持既扶贫,又扶志。不仅从物质上给予帮助,更从思想上进行帮扶,帮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自强、自立意识。 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学习教育三是利用各种培训形式。如开展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政策法规培训和法规法纪、科技文化培训以及精神文明培训。
今后,我们将以巩固提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为动力,以改善结对帮扶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工作标准,改进工作方法,努力为村群众办更多的实事、好事。使“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在农村开花结果。
下沉企业帮扶工作总结 篇2
今年以来,我局严格按照市局工作要求,以服务全民创业、服务项目建设为主题,以服务重点龙头企业、重大农业项目为重点,以创优农业创业发展环境为目标,在全局领导干部中开展帮扶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全县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帮扶基本情况
我局领导干部共帮扶企业6家,其中粮食种植大户一家、蔬菜种植大户一家、甲鱼养殖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三家。通过开展帮扶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种养大户的科学种养水平,提升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农增收能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主要开展工作
1、确定帮扶对象。局领导按照分工确定了帮扶对象,并通过联络员将上级精神传达给帮扶对象,使双方产生共鸣。
2、与企业召开对接座谈会。局各位领导通过不同方式与帮扶对象召开了多次对接座谈会,明确服务内容,与种养大户签定了技术服务协议,并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3、深入现场开展帮扶服务。在帮扶上,局领导能够带领有关技术人员深入服务现场,开展调查研究、良种推广、技术培训、政策咨询,并提供种养规划指导,帮助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4、开展电话回访服务。坚持与帮扶对象保持联系,及时掌握他们动态,对帮扶对象提出的.问题和急需解决的事情,实行超前服务、预约服务、全程服务。
5、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在帮扶付坊乡梅林村蔬菜种植大户上,帮助解决了资金、生产技术、品种搭配等问题;在帮扶南丰县京丰甲鱼有限公司上,一是聘请南昌大学洪一江教授指导进行中华鳖良种选育试验,二是“态河中华鳖”的商标注册,三是中华鳖选育试验的项目申报。在帮扶农民专业合作社上,帮助规范财务管理与利益分配建章立制、规范民主管理、增强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产品品牌观念。使他们合作意识、财务管理水平、管理合作社的能力均得到提高。
6、引导鼓励帮扶对象反映意见和建议。经局各位领导耐心细致的工作,使服务对象给农业部门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如加大物质扶持力度,提供技术资料和培训机会,参与产品销售平台、接洽,希望加强和其他种植户多交流,帮助规范建账等。
下沉企业帮扶工作总结 篇3
今年以来,面对工业持续下行,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等严峻形势,市政府开展了针对工业企业的“五帮扶”措施,根据市安排部署,我县迅速行动,大力完善和推进对企帮扶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全县工业经济出现企稳回升态势。今年1—11月份,我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81.4亿元,同比增长27.1%;工业增加值完成19亿元,占全年任务的115%,增长26.5%;实现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32%。预计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___年全年可实现产值92亿元,同比增长25.8%;完成增加值21亿元,同比增长24.5%;实现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25.6%。可顺利完成市定各项任务目标。
一、制定专门制度,建立企业帮扶工作长效机制
今年以来,为不断加强对企业的帮扶力度,我县制定并实施了县级领导、经济部门、金融机构三级捆绑对企帮扶制度,县领导及部门一把手和金融部门负责人分别组成专门帮扶小组,每个小组分包2—3家骨干企业,每周到企业进行调研巡访,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送温暖。根据企业的规模、经营等不同情况,有所侧重、有的放矢地进行帮扶、监控,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实际困难,确保满负荷生产。全年巡访企业117家次;县工信局实行“一巡视一报告”制度,截至目前共编制工业快报12期,为广大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参考,协调解决问题,100件以上,受到企业业主及广大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
二、帮扶企业融资,缓解要素制约
今年以来,经我局积极组织,我县多家企业与市、县金融部门进行了对接洽谈活动,其中宝彗制管公司获贷款支持1亿元,龙港化工、赛强重工、恩溢纺织等企业获得贷款支持1、1亿元,全年为企业协调贷款2、7亿元以上。积极协助企业申报项目,争跑资金。今年以来先后带领赛强重工公司、付东纺织公司、天姿家纺公司、永裕纺织公司、宏茂纺织公司等企业多次到国家、省、市工信部门及中小企业局申报项目、争跑资金,现已争取到位各类专项资金2235万元,无论是项目数还是争取资金额均位居东部县之首,有效地缓解了企业的融资难题。
三、抓好人才培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针对我县部分企业存在的经营管理滞后、人才综合素质亟待提高的现状,工信局联合有关部门聘请经济专家、大专院校学者对当前经济形势、产业政策、企业管理等诸多方面内容进行宣讲授课,指导我县企业科学发展,促进企业管理者开阔视野、了解信息、增长经验、提高素质。20___年共举办4次重点培训活动,受训企业管理人员在300人次以上。
四、精简各项手续,清理审批和收费事项
建立“行政审批事项定期清理”机制,出台《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联审联验实施方案》和《邱县行政审批事项目录》、《邱县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由县纪委、监察局牵头,依照法律法规对政府各部门设立的有关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事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事项及标准进行集中大清理。全县原有行政许可事项182项,其中保留44项,转变管理方式78项,暂停37项,停止23项;全县原有行政事业性收费事项97项,其中暂停收费32项,降低收费标准36项,保留收费标准29项。
五、简化办事程序,切实为企业减轻负担
一是严格执行核准制和备案制。对于不使用政府资金的投资项目,均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备案制,按要求提交申请报告,不再经过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的审批程序。
二是简化规划环评。建设项目只要符合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的,其环评工作简化评价内容(法律法规有规定的除外)和缩短审批时限,并减免相应费用。
三是精简前置许可条件。对新设立的企业投资项目,除娱乐场所外,取消工商注册登记时消防、环境影响评价的前置许可条件。放宽企业出资条件,允许注册资本分期缴付和非货币财产评估作价,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下的.内资有限公司设立零首付登记。
四是实现一枚公章对外。凡具有审批权力的单位一律整合职能,一个部门有多个审批事项向审批服务科(室)集中,各单位审批服务科(室)向县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并严格执行一枚公章审批制度。
六、着力优化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严格执行企业生产经营“无干扰期”制度,每月1—25日,除安全生产、食品安全、质量安全、环保事务和刑事案件外,县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入企业检查、收费。各部门开展的常规检查要实行总量控制,一年内同部门对同一企业的检查,原则上不超过两次。严禁强制企业参加有偿培训班和征订各类报刊。确需办培训班的,必须报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审批,到县物价部门办理临时《收费许可证》,并报县监察部门备案。任何单位不得强迫企业征订部门或行业报刊。
下沉企业帮扶工作总结 篇4
今年以来,面对工业持续下行,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等严峻形势,市政府开展了针对工业企业的“五帮扶”措施,根据市安排部署,我县迅速行动,大力完善和推进对企帮扶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全县工业经济出现企稳回升态势。今年1—11月份,我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81.4亿元,同比增长27.1%;工业增加值完成19亿元,占全年任务的115%,增长26.5%;实现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32%。预计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___年全年可实现产值92亿元,同比增长25.8%;完成增加值21亿元,同比增长24.5%;实现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25.6%。可顺利完成市定各项任务目标。
一、制定专门制度,建立企业帮扶工作长效机制
今年以来,为不断加强对企业的帮扶力度,我县制定并实施了县级领导、经济部门、金融机构三级捆绑对企帮扶制度,县领导及部门一把手和金融部门负责人分别组成专门帮扶小组,每个小组分包2—3家骨干企业,每周到企业进行调研巡访,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送温暖。根据企业的规模、经营等不同情况,有所侧重、有的放矢地进行帮扶、监控,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实际困难,确保满负荷生产。全年巡访企业117家次;县工信局实行“一巡视一报告”制度,截至目前共编制工业快报12期,为广大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参考,协调解决问题,100件以上,受到企业业主及广大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
二、帮扶企业融资,缓解要素制约
今年以来,经我局积极组织,我县多家企业与市、县金融部门进行了对接洽谈活动,其中宝彗制管公司获贷款支持1亿元,龙港化工、赛强重工、恩溢纺织等企业获得贷款支持1、1亿元,全年为企业协调贷款2、7亿元以上。积极协助企业申报项目,争跑资金。今年以来先后带领赛强重工公司、付东纺织公司、天姿家纺公司、永裕纺织公司、宏茂纺织公司等企业多次到国家、省、市工信部门及中小企业局申报项目、争跑资金,现已争取到位各类专项资金2235万元,无论是项目数还是争取资金额均位居东部县之首,有效地缓解了企业的融资难题。
三、抓好人才培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针对我县部分企业存在的经营管理滞后、人才综合素质亟待提高的现状,工信局联合有关部门聘请经济专家、大专院校学者对当前经济形势、产业政策、企业管理等诸多方面内容进行宣讲授课,指导我县企业科学发展,促进企业管理者开阔视野、了解信息、增长经验、提高素质。20___年共举办4次重点培训活动,受训企业管理人员在300人次以上。
四、精简各项手续,清理审批和收费事项
建立“行政审批事项定期清理”机制,出台《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联审联验实施方案》和《邱县行政审批事项目录》、《邱县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由县纪委、监察局牵头,依照法律法规对政府各部门设立的有关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事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事项及标准进行集中大清理。全县原有行政许可事项182项,其中保留44项,转变管理方式78项,暂停37项,停止23项;全县原有行政事业性收费事项97项,其中暂停收费32项,降低收费标准36项,保留收费标准29项。
五、简化办事程序,切实为企业减轻负担
一是严格执行核准制和备案制。对于不使用政府资金的投资项目,均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备案制,按要求提交申请报告,不再经过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的审批程序。
二是简化规划环评。建设项目只要符合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的,其环评工作简化评价内容(法律法规有规定的除外)和缩短审批时限,并减免相应费用。
三是精简前置许可条件。对新设立的企业投资项目,除娱乐场所外,取消工商注册登记时消防、环境影响评价的前置许可条件。放宽企业出资条件,允许注册资本分期缴付和非货币财产评估作价,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下的内资有限公司设立零首付登记。
四是实现一枚公章对外。凡具有审批权力的单位一律整合职能,一个部门有多个审批事项向审批服务科(室)集中,各单位审批服务科(室)向县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并严格执行一枚公章审批制度。
六、着力优化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严格执行企业生产经营“无干扰期”制度,每月1—25日,除安全生产、食品安全、质量安全、环保事务和刑事案件外,县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入企业检查、收费。各部门开展的常规检查要实行总量控制,一年内同部门对同一企业的检查,原则上不超过两次。严禁强制企业参加有偿培训班和征订各类报刊。确需办培训班的,必须报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审批,到县物价部门办理临时《收费许可证》,并报县监察部门备案。任何单位不得强迫企业征订部门或行业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