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适合朗诵的端午节散文

2023/11/22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适合朗诵的端午节散文(精选10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适合朗诵的端午节散文 篇1

我恨粽子,因为它曾差点把我噎死!

小时候,粽子只有在端午节前后几天才能吃到。粽子的花色也单调,大多都是纯糯米和碱水糯米做的,如果在米中能搁上几粒豆子,那熬煮出来的粽子就称得上是粽子中的“上品”了。

启蒙5年连拼音都没学会,我就乘坐“教育闹革命”的时代列车来到了离家十多公里外的公社中学,成了一名寄宿制初中生。学工、学农、学军再加大批判,成了我们那一代学子的几乎全部的教学内容。乡村中学,学工无厂,学军无营,只好学农了,每天半读半农开荒种地。我们学校的老师应该算是“作业承包”的鼻祖,全国人民在吃大锅饭的时候,老师们就懂得按人分派劳动量,完成的早走,完不成的即使日薄西山你也别想回校。十三、四岁正长个,有限的粮食定量本来就填不饱肚子,再加之超强度的体力劳动,同学们无一例外面黄肌瘦。男的都是豆芽菜,女的全是平板胸。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它可不管人世间的风雷激荡,该来还是照样来。天仅一算,人有十算。学校把星期六的课程调到了星期五,让寄宿生下午回家拿菜和回去过端午夜。但星期天却取消休假要突击开荒。同学们想到家里能放量吃的粽子无不欢欣雀跃,全无心思理会星期天那即将到来的劳作艰辛。我因上几天劳动时被荆棘刺伤的脚底板正在化脓,自然无法完成那二十多里山路的跋涉,只好托要好的同学帮忙带菜。

第二天一大早,同学们犹如归巢的鸟儿吱吱喳喳地返校了。母亲托同学带来了10只粽子,我手掐着那绿色粽叶下瓷实的糯米团,肚里的馋虫如犬奔狼突似地腾跃,涎水也涌满了一口腔,我太想一口把这10只粽子全吞下去,以填塞我那总是半饥不饱的肚腹。

少时,我过了春节盼端午,端午之后盼中秋。因为只有在这几个传统节日里,我才能饱饱地吃上两顿净米饭和平日难得一见的荤腥。我家很穷,房子逼仄,临近节日的前几夜,晚上醒来总会听到父母为节日的花销无着而长吁短叹。即便这样,父母秉着“空时不空节”的古训,东挪西借也要为我们兄弟姊妹备上一顿平日难得一见的吃食。

母亲患有肺结核,因穷,始终没有正规治疗过,其症状常常是随着天气的变化而时重时轻,母亲性格柔弱但从不轻易接受别人的帮助。端午期间天气时雨时睛,母亲的咯痰声也随之时断时续。每年五月初三天刚蒙蒙亮,母亲都会顶着拂晓的清凉,到禾坪上烧化两捆稻草,小心地用水把稻草灰浸上,然后用抄箕滤了一遍又一遍,把借来的糯米用这稻草灰碱水泡上。包粽子看似简单,实则它不但需要娴熟的技巧还要有足够的臂力才能把粽子包得既好看又瓷实。自母亲患病后,每年五婶都会提前同我母亲商量帮她忙,可母亲都婉言谢绝了。母亲把扎粽子的绳一头绑在竹椅上,包好一个,用双腿蹬住竹椅,再用牙齿咬住绳的另一头,脑袋尽量后仰把绳子拉紧。每包一个粽子她都要“呼哧、呼哧”地喘上好一会,额头上的汗珠层层密密。

我朦胧地觉得:母亲是在用她病弱的身躯顽强地负起养育儿女的责任!

课堂上,脑海里除了搁在宿舍里的粽子,我还想起了家乡的赛龙舟。耒水河道上最为陡急的河滩就在我家屋后,“哗哗”的浪击声白天清晰可闻,到了夜晚更如万马奔腾般地喧嚣不已。我自小忱着这滔滔不息的浪声入梦和渐渐长大。每逢端午节,河滩就成了家乡人们赛龙舟的天然竞技场。五月的端午水,使平日狭窄的河道一下子增宽了二三倍,但却丝毫改变不了河滩湍急的天性,二十多位精壮小伙子,在时疾时徐的鼓声锣声的指挥下齐心协力划着龙舟逆水抢滩。平日里七八位纤夫拉一艄空驳船上滩都要小半天,可这插着彩旗的龙舟,在两岸人们的鼓劲和欢呼声中不消一会就能冲过险滩。最精彩的还是四五只龙舟从滩头一齐顺流冲滩,这不仅考验着划船手的体力,更考验着艄公的智慧和技巧。同一滩水,也分急流和缓流,哪只龙舟若抢到了急流肯定能加速前进独占鳌头。这不仅需要艄公能辨水性还要会搬橹,橹一旦搬急,船就会打横,弄不好龙舟也会翻个底朝天,好在划船手都会游泳,即使翻船也是有惊无险。赛龙舟,其实最紧张的还是两岸的观众,家乡有句俗话:“船上急死岸上人”。岸上的一些中年汉子,他们大多都是刚退下来没几年的艄公和划船手,自觉经验丰富,对龙舟的驾驭各有见解,一旦发现自己生产队里的龙舟稍一落后,他们就会在河岸边追着龙舟大喊大叫训斥艄公或某个划船手,而龙舟上的人压根就听不清奔跑的人在说什么,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急得这些汉子跺着脚直骂娘。而小媳妇们总是喜欢扎堆在滩下的湾船处,当她们瞧见自己的老公高举桨片欢呼胜利而完全忽略了湿漉漉的短裤里那一跳一跳的“小弟弟”时,脸上都会情不自禁地漾起两片羞赧的红晕。

终于熬完了上午最后一节课,同学们带着咸菜敲着碗去食堂吃饭去了,宿舍里静悄悄的。我剥开粽子,一股稻草灰浸出的碱味和着粽叶的清香扑鼻而来。嘴里吃着粽子,脑海里不由浮现出母亲额头上层层密密的汗珠。为了包这些粽子,不知母亲费了多大的劲?又流了多少虚汗?我多么渴望好好学习出人头地,初中、高中再大学,成为一个作家,赚很多的钱,治好母亲的病,帮父亲……。吃了三个之后,我渐渐觉出了粽子的淡味,在家粽子都是要蘸糖吃的,可学校哪来的糖?我从衣箱里拿出一本残破的长篇小说,打算边看书边吃。这本书无头无尾,破烂的书脊上印着<<苦菜花>>三字,书中讲述的是胶东半岛抗日的故事。那年代这类书都属封、资、修的毒草,见一本焚毁一本,谁看谁犯禁,轻者训斥,重者重罚。我父母都是文盲,家里找不出半片有字的纸。这本书是我堂兄随造反派从人家家里抄家时偷偷昧下的,我从五叔家偷的。对知识的饥渴,使我见书就想读。为这,上学时可没少吃苦头。

书中的很多字我都不认识,遇上不识的字常常是连猜带蒙囫囵吞枣,一本书看完只能懂个大概意思,就这样我也很知足了。正在我吃着粽子,随着书中的主人公驰骋在胶东抗日战场时,猛地有人把书从我膝盖上一把抓了过去,抬头一瞧,天呀,又是学校革命委员会的x主任!上个月查寝时,他把缩在被窝里打着电筒偷看<<红岩>>的我逮个正着,勒令我在全校课间操时作了两次检讨,还严厉警告:下次再犯就开除!可恨的粽子此刻正在嗓眼里,我只觉得口里干干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十四岁的我被强烈的恐惧震慑得全身颤抖,连吞咽都不会了,堵在嗓眼里的粽子噎得我剧烈呛咳,哗啦,把刚吃下去的粽子全都呕了出来。x主任看见这样,不知是怕出人命,还是他尚存难得的恻隐之心,把书摔在地下走了。

几十年的岁月,卷走了生命中的无数快乐和忧愁,可这件事却因为常常得见的粽子而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版上。直到现在我也搞不清是真该恨粽子?抑或是其他?

适合朗诵的端午节散文 篇2

小时候,特别喜欢听布谷鸟的叫声,因为有了布谷鸟,院子里的那棵石榴树就开花了。石榴树的叶子格外晶亮,在初夏阳光的照射下,熠熠闪光。橙红色的小花在绿叶间开的很是醒目。红花绿叶,真是漂亮。

石榴花开的日子,妈妈就开始准备收麦和过端午节的食物了。这时候,一向节俭的妈妈也变得奢侈起来。去镇子上的集市上买回醋和白糖,以及包粽子用的蜜枣、芦苇叶。回来后,把从自留地里锄回的大蒜的蒜苗切掉。把蒜头的老皮剥下,用水洗干净,控干装进坛子,把和着白糖的醋一同倒进坛子。

我家还有一个坛子,妈妈会把近两个月攒下来的鸡蛋放进去,和溶解了大盐的凉白开倒入坛中,把鸡蛋盐起来,到收麦子的时候才能吃,因为那时候人工割麦、打场,根本没时间炒菜、做饭,大家都在全力以赴地抢收抢种。其实我们这些孩子并不考虑收麦子的事情,只是因为嘴馋,想着那些好吃的罢了。

端午节的前几天,邻居家手巧的奶奶就会给她的孙女做荷包了,妈妈没时间,还要下地。我就会去邻居家看着奶奶用五颜六色的碎布头和绣花用的彩色的丝线做各式各样的荷包,我特别喜欢奶奶做的荷包,也羡慕小伙伴有个心灵手巧的奶奶。当然我是不会白去的,奶奶也会把她孙女挑剩的送我两个。我们戴在手腕上,奶奶说荷包可以驱病辟邪,到端午节的早晨天不亮就要把戴了几天荷包扔到村边只用来浇地的井里。奶奶嘱咐我们,到了那天,千万别睡懒觉。

端午节前一天,妇女们就不用下地了。我们在院子里的石榴树下,听着布谷鸟的叫声,帮着妈妈烧火,煮粽叶。妈妈泡米,洗枣,泡花生,泡小红豆。吃完午饭,妈妈就把吃饭用的小方桌摆到了院儿里,我们几个小的围着妈妈,帮着捋粽叶,妈妈负责包,院子里的那口大锅,一直装到三分之二处,有百十来个。到天黑时,才算包完,妈妈点火煮粽,我们等啊等啊,直到困得趴在炕上睡着了,也没吃上盼了很久的美味。第二天早上,我和三姐从睡梦中被妈妈叫醒,我们沾着白糖吃上两个,然后妈妈把装着粽子的篮子递给我们,让我们给大姐送去。

端午节那天,我们除了粽子以外,不会像其他的的村子还有别的好吃的。到五月初七这天,我们才会隆重的过节,沙河包围着的这几个村子和沙河沿岸的村子是都不过五月初七的。妈妈说:“五月初七,是我们村专属的节日。”旧社会,我们村有户地主,雇着好多长工。有几个长工是离我们村几十里外的杨村的,五月初八是杨村的庙会,地主心眼儿好,每到初七这天,就会给大伙儿改善伙食,让长工们吃了饭后回去看家,顺便把家里的事情处理一下,回来后,好开镰收麦。地主家还会把上年存下的余粮分一些给吃不上饭的穷人。地主的好心感动着村子里的乡亲们。每年的五月初七,村子里各家各户都会买上些猪肉,包饺子,炖粉条。然后投入到收麦的战斗中。

小的时候,初六下午。村子里的肉铺老板就会走街串巷,把肉送到乡亲们的家门口,各家各户都会称上几斤,初七这天,村子里炊烟袅袅,飘着炖肉的香味儿。空气里还包裹着粽叶的芬芳。

参加工作后,离开村子,再也没有过过与众不同的端午节。但是每每想起来就特别怀念。更多的还是想念生我养我的村庄和我的亲人。

适合朗诵的端午节散文 篇3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一个流传了两千多年的民俗节日“端午节”,走过了浩瀚历史的烟云,传承着一种歌唱民族和爱国诗章的文化气息,在风风雨雨的岁月洗涤中,如一道绚丽的彩虹,映照着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最早记载于《荆楚岁时记》,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端午节还有很多的别名,如“浴兰节”、“女儿节”、“菖蒲节”、“天中节”等,都是和民间习俗有关的一些生活细节而来。

而“端午节”能在泱泱华夏流传至今,最大的因素却是因了一位受人民敬仰的伟大诗人——屈原。他的爱国忧民的情怀,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与意志,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首开新诗体——《楚辞》,后人将其与《诗经》并称“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他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一部部文学瑰宝在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如日月辉映,流光溢彩。在他有限的一生中,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以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为己任。当他的祖国面临灭亡的时候,他悲愤难捱,于农历五月初五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历代的文人墨客,到了端午节都要写诗作赋,以表达对屈原的缅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代文秀《端午》诗歌让人在节日的扼腕叹息中多了一份怀念。唐代褚朝阳也有“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的诗句,深切地表达了人们对一代爱国诗人的尊敬与纪念。

而民间的纪念活动更加丰富多彩,逐渐形成了一种遍布全国的文化习俗。流传至今的主要有“赛龙舟”,“吃粽子”等纪念活动。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江河荡舟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故称“赛龙舟”。而“吃粽子”,则是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演变为现在的每逢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也。

“赛龙舟”和“吃粽子”,说明了中国人民对屈原的道德观念和人生理想有着高度认同。因此“端午节”也是中华民族表达对优美诗歌、伟大诗人崇高敬意的一个节日。

感时怀古,抚今犹叹!伟大的诗人虽然在行走在遥远的古代,但他的从“小我”走向“大我”的思想及人生理念,他那壮丽辉煌的诗篇,却穿越的时空,以一个浓郁的民族节日的形式,与我们相连千秋万代。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穿越千古的荷风又吹过屈原故里,田野,麦黄杏熟,河畔,棕叶飘香。一个与诗歌有关的节日——“端午节”,又在疏疏的“黄梅时节家家雨”中向我们走来。

适合朗诵的端午节散文 篇4

搁笔有一段时间了。每天都是庸庸碌碌的,吃一点苦,有一点收获,思想便满足起来,懒惰起来,懈怠起来。朋友相约的文题也未曾写出来,偶尔爆出来的火花也瞬间熄灭。空间也没有更新,有朋友问我,该写点什么了吧。我也一直用“在想”,“在构思”,“语不感人不提笔”这样的借口找托词,为自己开脱。时间一久,脑子生锈,更是无从写起了。看到朋友每天更新的散文诗歌以及精美动人的帖子,再看看自己,想起来真的是惭愧不安,令人汗颜。

时光匆匆,一晃而过。这不,父亲节,端午节,说到就到了。这期间,我思接千载地空想了很多念头,却没有留下一点笔墨。感觉愧对父亲,愧对朋友,更是愧对自己。

时间是有生命,有感情的。这一秒过去,便成了回忆。过去的记忆,像黑夜的路人遇见的远处的灯火一样,在脑海里隐隐约约,时隐时现。

我最忘不了的,是小时候父亲的肩头,我可以说是在父亲的肩头上长大的。

在那个轰轰烈烈的年代末尾,尽管生活很苦,但是人们也能得到革命化的、朴素的艺术享受。敲锣打鼓,唱样板戏,每到一处,都是人山人海。母亲是文艺宣传队的骨干,经常到各村进行文艺演出,同时还要带着比我小两岁的妹妹。照顾我的任务便分摊给了父亲。

父亲在公社小学教书。学校离我家大约有三里多路。每天父亲扯着我去学校,我蹒跚的脚步怎么能跟得上父亲匆匆的脚步。父亲便把我背在肩头,于是,我也有了和父亲一样的速度。有时候,我趴在父亲的肩头,被父亲一晃一晃的脚步弄的很迷糊,不知不觉的就睡着了。小孩子这样子是很容易进入睡眠状态的吧。等父亲把我拍醒了的时候,学校已经到了,周围有几位老师都在笑,我还奇怪他们干嘛那样笑我。再看看父亲,父亲的脊背上湿了一大片。我的天呐,原来我在睡梦里,把父亲的脊背当作床被给尿湿了。父亲也会装着生气,但是也没办法。虽然那时候我很淘气,也会捂着通红的小脸在老师们爽朗的笑声里跑开了。有时候,父亲背我的时候,也教我数数,也教我小儿诗歌。数数我不行,数着数着,“1、2、3、4、5……”声音越来越低,就又睡着了。

背小儿古诗,我就无法入眠了。父亲教我一句,我学一句,一遍,两遍,三遍……父亲的声音很响亮,也要我大声的跟着念。我呢,就趴在父亲的肩头,一边东张西望飞着的蜻蜓,翩然的燕子,发亮的树叶,轰隆隆一闪而过的涂着绿色的小卡车,一边嘟囔着教我的诗歌。这样的居然也学会了几首唐诗。到了学校,惹得那些老师逗我,我稚气的背出来了,他们就笑着夸我,拿几颗小糖豆奖励我。偶尔的,我吭哧了半天,也想不起来下一句了,眼巴巴的看着他们,涨的小脸绯红。他们也就哈哈的大笑起来,然后告诉我下一句,再拿几粒糖豆安慰快要哭鼻子的我。

还记得有一年,过年之后下起了大雪。路上的积雪足有一尺多厚。我已经长“高”了,一脚踏在雪里,雪还足以盖过我的大半小腿。正是走亲访友的时间,大雪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父亲也要去给老爷姥姥拜年。

姥姥家离我家很远,现在我知道有20里地了。小时候,我怎么能知道呢。夏天去一趟姥姥家,都是妈妈用板车拉着我们去,妈妈拉一路,我们睡一路,拉到家了,我们也睡醒了,也没感觉有多远。

那一年,也不知怎么的,我哭着闹着,非要跟着父亲去姥姥家走亲戚。大雪封路,拉不了板车。尽管大人一再说没法去,我还是坚持要去。因为是过年的缘故吧,父亲本来会很生气,可是却忍耐住了。面带愠色,说:“要是去,你必须自己走,不许让我背你去。记住没?”我不顾一切的答应了。父亲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我的棉裤腿上很快就沾满了雪泥。开始还能跟上,慢慢的,慢慢的,就一点一点地拉开了距离。我也顾不上看雪地的美景。看我落下的远了,父亲就停下来等我。就这样走了大约有五六里地,我实在是走不动了。走的很慢很慢,后来我是一边抽泣,一边迈步。父亲骂我,“不让你来,你非要来,这样慢,什么时候能走到啊?!”没办法,最后父亲只好腾出手,把我背在肩上。这时候,我更感觉父亲的肩头是多么的舒服,多么的温暖。答应的事情也都忘记了。反正父亲是不会丢下我不管的。就这样,背一段,走一段,到最后都是父亲背着我走了。那时候,我不知道父亲会不会累,我是累的走不动了。现在想来,父亲背着我肯定也是累的不得了,只不过他不说罢了。我看到父亲的头上冒出来的热气像馒头开锅一样的升腾。等姥姥看见我的时候,睁大了眼睛,一把把我搂在怀里,心疼的喊:“我的小乖乖,这样的天,你咋跟来了呢?”“累坏了吧!嗯,来了就好,来了就好,快来烤烤火,冻坏了吧,我的小乖乖……”然后给我刮去雪泥,烘烤湿了半截腿的棉裤。

现在回想起来,父亲的肩头托起了我生命的童年,给我的童年时光带来许多的幸福和快乐!

在端午节到来之际,我回家和父母团聚。看着父亲闪亮的银发,额头深刻的皱纹,脸边褐色的斑痕,慈祥的眼眉,感叹岁月的匆忙。一晃,人就老了,一晃,我也成为了孩子的父亲。

父亲给了我童年厚重的温暖的肩头,我却没有给父亲些许的安慰,内疚之情油然而生。在端午节、父亲节来到的时刻里,父亲,父亲,我亲爱的老父亲,您的儿子在心里默默回忆你的恩泽,心头升起无限感激!

我亲爱的老父亲,爱子之情,舐犊之恩,孩儿今生难以为报,一定尽力孝亲,不辜负您的养育之情,栽培之心。孩儿一定好好做人,不辜负您对我人生的期待。

适合朗诵的端午节散文 篇5

粽子的香味氤氲在城市的街头巷尾,绿绿的粽叶里包着白白的糯米,里面还有花生核桃枣子甚至腊肉之类的食品,一看就让人垂涎三尺。妻子买下一大串带回家,我们一家三口就完全进入了节日的氛围里。

端午节的来历有不同的版本,什么屈原投江、勾践练兵、曹娥跳海、子胥悬目、越族祭祀等等,这些故事中我觉得纪念屈原的传说与城里的端午更加契合,清清白白的粽子不就是屈原一生的真实写照吗?但我以为这些传说都带有强加的痕迹,带有文人墨客强说愁的味道。中国农历的节日大多与时令结合在一起,如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不过是时令到来的提醒,端午又叫端阳,应该说是太阳从斜射变成了直射,红日当空照,炎热正式来临,这对我们的生活将产生新的影响,我们每个人都要对季节的变化引起注意,否则将受到自然的惩罚。

但是节日一旦形成就不单单只是一个时令了,每逢节日,时令的基础上加之以亲情,好比时令为弦亲情为谱,人心就能弹唱出美妙的节日乐章,每个人对节日都可以有不同的情怀,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去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慨。我觉得,那绿绿的粽叶好似浓浓的情意,洁白的粒粒糯米好似一个个纯洁的愿望,吃着这样的粽子,可以任由思想和情感的野马尽力驰骋……

家乡的端午节母亲总要做一些清凉的食物,提醒一家人在炎热的夏季要注意避暑,食品上以素食为主,但我印象最深的主要是喝雄黄酒和割艾草,这习俗伴我们度过了很多年。

到了夏天,家乡的蛇是非常多的,人们对那弯弯曲曲带有毒性的动物有一种忌惮,把蛇都当作了邪恶的化身。父亲早早备下了雄黄,到了节日那天,便把雄黄倒进一些白酒里,他用小刷子沾起雄黄酒,把老屋内外都要刷遍。据他说,蛇一旦沾上雄黄身子就会腐烂,所以蛇一闻到雄黄的味道就会逃走。刷完院子内外,他就会把剩下的雄黄酒拿出来给大家喝,据说人喝了雄黄酒,蛇也就忌惮人了。这些说法我们从来没有验证过,不知道是否真的有效,不过孩提时的我们都要照着父亲的要求郑重其事地做,心中有一份神秘,所以绝不会应付了事。现在想来,雄黄酒的效用不过是父亲对大家平安度夏的一种祝愿罢了。

到了端午,山野里已经是一遍郁郁葱葱了,花草都透着一份特异的清香。母亲说,端午节这天,百草都是药,过去乡下缺医少药,割艾草就成了不能撂下的事情。母亲背着背篓,带着我们来到茂盛的艾草丛中,她蹲下身子割艾草,用艾草茎捆成一束束,招呼我们把艾草抱进背篓里,一会儿就割下一大背篓。回到家里,母亲捡出几束,在几道门的左右各插上一束,表示防止病魔对家庭的侵入,一连几天家里都氤氲着艾草的清香。母亲把剩下的艾草熬成黑黄色的水,把孩子们一个个放到盆子里洗澡,用她的话说,洗了艾草水,一年都不生疮害病。现在想来,艾草水是否有这功效也令人怀疑,不过倒有一件事是绝对真实可靠的,那就是艾草水对皮肤很是有益,洗了艾草水,皮肤几天都滑腻如鱼。故乡的人普遍皮肤白皙,我想这跟艾草乃至当地的食物用品大有干系吧!

在城市里生活惯了,对农村的一些习俗就变得不那么在乎。记得有一年回老家过端午,母亲又要拖着她那病弱的身体去割艾草,我便要阻止她,说她封建传统,艾草真有那么神奇,您这会儿怎么就病了呢?母亲被我将了军,有些生气地对我说:“艾草也不是你们说没用就没用,我看着心里舒坦,以前用它给你们洗澡,这是我对你们的一点心意。你们现在大了,长本事了,对祖宗传下来的规矩都可以不要了。似这样,你们就不用回来过节了。”原来母亲是把割艾草当做心理安慰和对亲人们的祝愿!我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耐着性子陪父亲弄那雄黄酒,陪母亲一起去割那些艾草,尽量让父亲母亲把节日过得欢乐些。

可惜这样的端午情节已难以再有了,想起来恍如隔世。而今父母都八十高龄,身子颇为不便,我们都离开了他们,一年很难得回去一次,家里常年只剩下他们两位老人,父亲也就没有心情去弄那雄黄酒了,母亲更是只能望艾草兴叹,她已无力去弄回那些艾草了。温暖的端午节对他们却凭空增添了些凄凉,想来竟有几分感伤。

故乡有一个说法:“月怕十五,年怕中秋”,意思是过了这两个日子,一月或一年就快差不多了,这是对时间易逝的感伤。我在想,从时光的角度,端午意味着什么呢?这时候,百草都生长到了最为旺盛的时候,从开花的阶段转入孕育果实的阶段了,人生有个“三十而立”的说法,而立之时,一切都应该比较成熟了,人生也进入了孕育果实的阶段,所以,我将端午比作人生而立是否妥当呢?

而立之前的人总对时间没有多少概念,但过了而立呢?你会突然感到时光的飞速流逝,你会发现,这一辈子还没做出什么成就人生就快过去一半了,你也会有“子欲孝而亲不待”的感慨,所以端午对于人们来讲应该是个值得警觉的日子,这一天,假若你仔细盘桓一下,你基本可以判定这一年的最终收获情况,而立之年,假若你认真思索一下,你会觉得有很多事等着你去完成,而人生又是这么短暂,这时候赶紧警觉起来,兴许还能有所弥补呢!

感怀端午,珍惜光阴,珍惜亲情,让人生少一份遗憾,多一份踏实和快乐!

适合朗诵的端午节散文 篇6

飘过的流沙,像清风明月般的细雨。深深落在那一纸情深似水的相遇里,雨落的冰冷,像忧伤的痕迹。一字一幕一离一别。散落在红尘中的深深浅浅,带着咋日的过往,滑落微语飘落指尖。

情深的彼岸,一路扮演者天荒。以为时光不老我们不散,不知何时,你我竟是人海中相遇又擦肩而过的天涯过客,注定与你两两相望。你说人生不必执着,过去的就应该像清风一样。洒脱的散在曾经的美好里,我却始终认为。一颗心停留在原地,是彼此最好的相守。

时光过去多年,很多事都在流年里,来来回回周而复始,年年如此。人生的旅途,总是相逢相遇,相聚相散。岁月的流沙总是一路风吹雨打,今此别年。那些在时光中失去的。那些在离别中聚散的,仿佛都在红尘的渡口。早已风轻云淡纸落成伤。

雨落的深夜,是一个人最容易想起往事的时刻,这个时候没有喧嚣。没有人群的吵闹,只有自己一个人。一颗心,一个世界。静静的思绪者。关于曾经所有的一切,刹那之间窗外的大雨。如烟如雾,无声地飘洒在那,空地上的瓦砾堆里。秋雨的到来,淋湿了地。淋湿了房。此时此刻,也淋湿了我的内心。

深深的明白,这样的深夜。一定还有千千万万的人。像我一样未能入眠,或许都在想着自己的故事。或许都在思索着自己的人生,

年华落地,染指流年。曾几何时。那一场广阔的雪景,是你未曾路过的天空。

时隔多年,那一片时光的永夜,依然记忆犹新。却一转眼己经是天涯一岸,那年那月。一场刺骨的冬寒与那场飘在岁月中的雪花,在凄凉的夜空中落下。散去的花开终究还是在渐行渐远中别了一地,花开花落。来去无痕。再见的是时光,再也不见的是路人,

慢慢岁月,相逢是首歌绝唱到天涯。相逢是首曲弹奏到缘浅。曲终人散情深缘浅,花开花落曾几何时,仿如隔世一般,那年今日执着一往,记忆犹新却转眼已成永恒,

这一路经历了,爱与恨错与对,岁月的流逝。我不害怕这一路上有多冷,也不害怕这一路上有多凄凉,只要生命中。还有一点余温。我也会努力狂奔,直至旅途的下一个终点。

人生如梦。梦如隔世。当所有的幻梦醒来,一切都是匆匆流水。如果人生是一场戏,我愿意随着这场青春,扮演到最后。如果人海的彼岸,没有与你错过。我愿痴心守候一场,与你的地老天荒,

一直觉得,时光象一场雨。飘落在每一个季节里,正如那份走在时间里的思念。仿如细雨纷飞一般,落在了每一份岁月里。时光,那棵离别树下,模糊的身影,言尽的沧桑,如流年一花开。见证了我放在时光中的等待,

有些情,总以为可以守到最后,特不知一场,突如其来的再见。渐远了曾经所有的感动,有些人,甚至还来不及说再见。就已经云淡风轻,天涯静好,有些人,虽然赶上了离别的脚步。可面对彼此,曾经的朝朝暮暮,也是无言胜有言的场景,人生每天都在经历着,这样的事情。正所谓人生的聚散,有人进来。就会有人离开。有人到中点,就会有人走到终点。

流年如落在尘世中的古道,一渐落叶寒冬秋。那一世,冰冻的雪月悄然离去。那一别,死心的黄昏。落下了帷幕。雪过花开,言过微语。那一年,你是我流年路上,风景中的独好,那一夜,你是我岁月中一路的歌摇。绝唱千古,天荒地老。

____情若是花开花谢,爱终究沧海桑田。一纸流沙,一段过往。风轻云淡,地老天荒

适合朗诵的端午节散文 篇7

雪野茫茫,你知道一棵小草的梦吗?寒冷孤寂中,她怀抱着一个信念取暖,等到春归大地时,她会以两片绿叶问候春天,而那两片绿叶,就是曾经在雪地下轻轻的梦呓。

候鸟南飞,征途迢迢?在远方,再视野里,那是南方湛蓝的大海。她虽然很累很累,但依然往前奋飞,因为梦又赐给她一双翅膀。

窗前托腮凝思的少女,你是想做一朵云的诗?还是做一只蝶的画?

风中奔跑的翩翩少年,你是想做一只鹰,与天比高,还是做一条壮阔的长河,为大地抒怀?

我喜欢做梦。梦让我看到窗外的阳光;梦让我看到天边的彩霞;梦给我不变的召唤与步伐,梦引我去追逐一个又一个的目标

没有泪水的人,他的眼睛是干涸的;没有梦的人,他的夜晚是黑暗的。

太阳总在有梦的地方升起;月亮也总在有梦的地方朦胧。梦是永恒的微笑,使你的心灵永远充满激情,使你的双眼永远澄澈明亮。

适合朗诵的端午节散文 篇8

奈何桥边奈何泪,三生石上三生缘

相逢是注定的偶然,别离是为了下一世,在那片花海中还能见到你不曾改变的容颜。

【相逢梦中,花开无声】

夜静,静得似乎连你在前世轻轻走过这片花海的脚步声,都缕缕响彻苍穹。

五百年了,五百年来这是你第一次来到我的梦中,你还是那么的美丽、恬静。五百年我一直默默的开放在那片鲜红的花海中,静静的等待,等待着你从那一世款款走来。只待你回眸莞尔,我便会绽尽一生的璀璨,散尽三世的芬芳为你点缀瞬间的灿烂。

五百年前,我焚一柱檀香,合十跪于佛堂,默默的许下三生情缘。

花香悠然,蝶儿翩翩,那世你着一身轻纱含笑来到我的身旁,像一个纯真的孩子,默默的用爱惜的眼光看着我,我知道这是你第一世从我的身旁悄然擦肩。

花海中,我静静的望着你远去的背影,祈愿,无声。

【一抹嫣红,荒草丛生】

如果不是曾经相逢,我便不会在那凋尽繁华,荒草丛生的梦中守着浮生静静等待下一世的重逢。如果那世我欠了你一眼爱怜,那么今生是不是可以不再远望你离去的背影。

淡淡的风,惊醒了前世的梦。荒草丛生的此地,你再度翩翩而来,静静的用爱怜的目光望着我,却不曾记得你我有过转瞬的相知、相逢。

荒草中,我默默的望着你发髻上缀饰的一朵嫣红,忽然我静静的笑了。

清幽的小径旁,你静静的望着那蹲刻满红字的青石,淡淡扬起单薄的香唇,似乎你也曾记得什么,只是你太安于静默,我终是不曾听到你的声音。

【泪落三生,凡尘如风】

相逢岂是在梦中,红尘花开各不同,缘起三生缘似梦,一世香泪付东风。

今晚,我燃一盏青灯,翻遍经卷游走在你曾经过的每一条小径。浮尘随风,沉雾升腾,花海中你采撷一朵嫣红,轻轻插入发中,望着我脉脉无声。

月明,夜静,我默默的用爱惜的目光凝视着你的眼睛,那一刻我读懂了你的心,看到了你那世转身流下的每一滴泪水。于是,我再一次跪于佛前,只希望三生的轮回中,我依然可以见到你那世嫣然的笑脸。

淡淡的风吹乱了你垂肩的三千青丝,三生石前,你轻轻抚摸着我的名字,望着那条走过无数次的浮尘幽径,静静流下了满眼爱怜。

沉雾中望着你渐渐模糊的身影,我知道这一世你我终究只是有缘相知,相识。

【奈何桥边,彼岸花繁】

那世,你给了我一个未了的梦,于是我在佛前求得三生尘缘,只为还你那一眼深情的爱怜。今生我顺着命运的安排等待在那个花开的季节,静静的绽放着三生三世的爱恋,然而,今晚你已不再走来。

淡淡的和风中彼岸花开满了河岸,奈何桥边我依稀看得到你前生遗下的浅浅足迹。花香飘逸,寂寞的花海中我静静的凝望着那株盛开的艳红,泪落,无声。

适合朗诵的端午节散文 篇9

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季,终于,你来了。

一睁眼,你晶莹莹的身影已晃动在我的窗前,你脆生生的喉音正叩响着我的窗纸。是怎样急迫地披上衣,推开门!我迎接你。

看着你,我的目光不能有一瞬转移;听着你,我的耳膜不放过一个音节。从遥远的天际到漠漠的平川,每分每秒你都在诞生与消亡里挣扎。生的喜悦死的恐惧欢唱与呐喊的一声:丁丁冬冬。我实在是贪婪的,贪婪地想挽住你,拥有你。于是,我便嗅着你,闻着你,用我干裂的唇抚慰你。多少日子等候的`焦躁,在吻你的时候,平平润润了。

来吧,亲爱的你。和我一起望穿时光,看一看十年前的听雨少年。四月的西湖,黄|色的柳眉落了,在浅蓝浅蓝的天色湖光里缤纷。那一天,燕子矶上,我倚着“红楼”梦见六朝故都的脂香粉浓。你挹我以满颊的清凉,淋淋漓漓的,真的欲说还休吗?北上的车厢里,有一篮满满的轻愁,是你送的。从苏州到宾州,只有收音机里还说“江淮”,还说“黄梅雨”。

十年了,看了十年的塞外风景。北国的味道只在白雪铺天盖地的时候。白的枝条,白的山石,白的冰河,胡城关山的骠悍强健就尽在其中了。东北喜欢用红砖瓦盖房子,鲜艳中有一种狂傲不鹫的浮华。住了十年,我一直不习惯,只好在窗外挂一个风铃,夜里在软软柔柔的昆曲中逛一逛寒山寺,想一想记忆中的青山绿水。江南都喜欢青砖,素素淡淡地立在田野里,间或有一阵雨滴答在瓦上,漾起一片灰色*的温柔。

风铃声可以权充作我故乡的雨声吗?今夜的梦境也可以和听雨少年的一样吗?暖流从那边飘过来……

来吧,亲爱的你!给我丝丝毫毫南方的气息。不能扑进她的怀里,被她的眼波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吧。

盼望了三千六百多个日子,仍不能定下归期。

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季,剔透的你从故乡的云际落下,落在我的发梢、唇上、心底……

适合朗诵的端午节散文 篇10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楚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妈妈。所以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许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总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几十个水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加油,加油!”,场边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激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