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描写一个场景的随笔

2023/11/22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描写一个场景的随笔(精选3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描写一个场景的随笔 篇1

土耳其地跨亚欧两洲,土耳其史称突厥,8世纪起由阿尔泰山一带迁小亚细亚,14世纪建奥斯曼帝国,16世纪鼎盛。 20世纪初沦为英、德半殖民地。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之间,土耳其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在安卡拉的安那托利亚文明博物馆里,你会看到约公元前7000年的世界上最早农耕群落的复制景象。罗马人建造的宏伟的水道桥,使得城市更加集中。由SINAN和其他奥斯曼建筑师所建造的桥梁星散在乡间,历经数百年,至今雄风不减。各种古文化遗址可谓不胜枚举。安那托利亚内陆的古文明区域,流传着许多相同的传说:富裕的利迪亚国王克利萨斯、点物成金的国王麦德斯和名将亚历山大王。伊斯坦布尔、安卡拉、伊兹米尔是土耳其最引人注目的大都市。

美丽的首都——安卡拉

安卡拉位于安那托利亚中部、广阔的安那托利亚高原的东端,海拔850米。安卡拉市是安卡拉地区的中心,这一地区有非常肥沃的麦田,在东北方分布着广阔的森林。这一地区的历史是从青铜器时代的哈梯文明开始,又继承了公元前2000年的西泰特人、公元前10世纪的菲尔吉斯人、利迪亚人、波斯人的文明。其后,继葛拉特亚人之后,公元前3世纪盖鲁特人在安卡拉建设了最初的首都。安卡拉从那时起被称为安求拉,是锚的意思,这是热爱海洋的盖鲁特人的盖鲁特语的最古老的单词之一。

安卡拉是土耳其的首都,但并不是第一大城市。所有外国使节官邸、土耳其著名学府、政府枢纽机关等均集中于此。但与伊斯坦布尔相比,旅游名胜相对少一些。安卡拉的旅游点多集中于Ulus区附近,只须步行,便可到达。

城堡是安卡拉的主要旅游点,位于旧城的山上,从长途巴士站,或火车站附近,出车站后不用过马路,搭乘16或64号巴士,在山脚下车,车程约10分钟,然后朝着城堡的方向向山走,即可到达。从城堡上可俯瞰安卡拉市的全景。

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旧称君士坦丁堡或拜占庭,是土耳其的古都,最大的新型城市与港口。她位于黑海与马尔马拉海交界的伊斯坦布尔海峡西岸,地处西亚北部及欧洲东南角,故为欧亚两洲交通的十字路口及枢纽。最著名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联接欧亚两洲,为欧洲最大吊桥,全长1560米,宽33米,桥身离海面64米,能通过各种船只。夜晚,桥上华灯齐明,宛如巨龙凌空,美不胜收。

该市是土耳其旅游重镇,既有沿海峡地形蜿蜒曲直的古老街道,又有现代化宽敞的土耳其大道。大道两旁建有现代化大厦。市内建筑颇具特色,非常引入注目,尤其是哥德式建筑的红屋顶及古色古香的伊斯兰屋宇,间有现代化洲际旅馆。市内拥有著名的伊斯坦布尔大学等高等学府。旅客还可观览辉映的古罗马的狄奥多西城墙,它已有千年历史。此外,尚有新老共存的城墙,例如马尔马拉海滨城墙等。旅客还可参观艾哈迈德三世喷泉与新砖阁景点,著名游览地还有托鲁卡珀博物馆、卡帕多西亚石窟、哈图沙什城、内姆鲁特山考古遗址及多尔恩赫切宫等。值得旅客浏览的1461年创建的市中心古老的巨型市场,占地3万平方米,开设店铺4000多家、20家客栈、65条街道,每天车水马龙,人如潮涌,繁华热闹。

伊兹密尔

伊兹密尔是土耳其第三大城市,位于安纳托利亚高原西端的爱琴海边,是土耳其重要的工业、商业、外贸、海运中心之一,同时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胜地和军事要塞。从伊斯坦布尔到伊兹密尔很快,只要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在伊兹密尔我看到了以弗所古城遗址,这里曾是古罗马帝国在亚洲的一个重要省份,面积十分大,在全盛时期这里曾经居住过25万人口。现在遗留下来的仍然还有可以容纳二万五千人的露天剧场,气势恢宏,让我对当时土耳其人民的智慧称赞不已。让我有些奇怪的是,整个以弗所古城里养着许多猫,它们都慵懒地躺在地上、屋顶上,许多游客都和它们合照,它们也毫不害怕生人,在阳光下打着盹,晒着太阳。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当地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的感觉。

伊兹密尔的绮丽风光每年吸引数百万外国游客到此观光度假。青山碧水映衬着棕榈树下宽阔的海滨大道,爱琴海泛起微澜,拍打着长长的海堤,凤尾、银箭等鱼类频频跃出水面,一群群海鸥飞掠于浪花之间,水天相接,景色美不胜收。

游以弗所罗马古城遗址

艾菲斯古城遗址在伊兹密尔以南75公里,这里是目前全世界保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罗马城市遗址,是圣经中曾提及的“以弗所古城”。据说这里曾经是古罗马的国都,鼎盛时期人口达到25万,面积2000公顷,是意大利庞贝古城的8倍,而如今,当我们走进古城入口,却只见一片片废墟。蹲守在残壁上的一排石雕十分引人注目,这动物似绵羊、又似乌龟,俯首贴耳,无比虔诚地守候着眼前这片古老文明。古代文明的辉煌最终就以这种废墟的悲壮呈现在我们面前,古城中的残垣断壁无处不在,它们似乎正在向到访的每一位游客诉说着几千年前的都市繁华。胜利女神的石雕惟妙惟肖,而很多人像雕塑却都已身首异处,刻意保留着那一份历史的神秘感。式样各异、纹路精美的门廊展示着当年罗筑的骄傲。

描写一个场景的随笔 篇2

今春又路过故乡江苏宜兴县,热情的主人在匆忙中陪我去看灵谷洞。天微雨,主人感到有些遗憾。车窗外,雨洗过的茶场一片墨绿,像浓酣的水彩画。细看,密密点点的嫩绿新芽在闪亮;古树老干黑得像铁;柳丝分外娇柔,随雨飘摇;桃花,我立即记起潘天寿老师的题画诗“默看细雨湿桃花”,这个湿字透露了画家敏锐的.审美触觉。

湿,渲染了山林、村落,改变了大自然的色调。山区的红土和绿竹,本来并不很协调,雨后,红土成了棕红色,草绿色的竹林也偏暗绿了,它们都渗进了深暗色的成分,统一于含灰的中间调里,或者说它们都蕴含着墨色了。衣服湿了,颜色变深,湿衣服穿在身上不舒服,但湿了的大自然的景色却格外有韵味。中国画家爱画风雨归舟,爱画“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境。因为雨,有些景物朦胧了,有些形象突出了,似乎那位宇宙大画家在挥写不同的画面,表达着不同的意境。

我自学过水彩画和水墨画后,便特别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但我不喜欢英国古老风格的水彩画。我以往的水彩画可说是水墨画的变种,从意境和情趣方面看,模仿西洋的手法少,受益于中国画的成分多。西洋画中也有表现风雨的题材,但西洋画是将风雨作为一种事故或大自然的变化来描写的,很少将阴雨作为一种欣赏者自身的审美趣味来表现。西方风景画之独立始于印象派,印象派发源于阳光。画家们投靠阳光,说光就是画面的主人,因之一味分析色彩与阳光的物理关系,甚至说“黑”与“白”都不是色彩,而中西画家大都陶醉于阳光所刺激的强烈的色彩感,追求亮、艳、丽、华、鲜……多半是从“晴”派生出来的。

曾有画油画的人说,江南不宜画油画。大概就是因为江南阴雨多,或者他那油画技法只宜对付洋式的对象。数十年来,我感到在生活中每次表现不同对象时,永远需寻找相适应的技法,现成的西方的和我国传统的技法都不很合用。浓而滞的油画里有时要吸收水分,娇艳的色彩往往须渗进墨韵……人们喜欢晴天,有时也喜欢阴天,如果说阴与晴中体现了两种审美趣味,则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

又画油画又画水墨,我的这两个画种都不纯了,只是用了两种不同的工具而已。头发都灰白了,还拿不定主意是该定居到油画布上,还是从此落户在水墨之乡!

描写一个场景的随笔 篇3

冬日里的一天,下雪了,纷纷扬扬的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给柳树披上一件白色的纱衣,松柏树倒是不怕,仍然挺立在那里,雪给房屋戴上一顶白色的帽子,给大地盖上一层厚厚的被子。

再向远处看,田野里,厚厚的雪用身体给麦苗遮住了冬日的寒冷。一阵风吹来,雪又在田野中四处游荡,看上去似乎还在下雪。雪花吹在脸上,凉丝丝的。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大雪预兆着明年的丰收。因为雪融化成水后浸到土壤中,可以滋润麦苗。

山上的雪景更加美丽,瞧,山尖全白了,远远望去,就好像是一座雪山。山上的矮松上挂满了晶莹的雪花,只有在叶子下面才能看见一些绿色。竹叶上也落满了雪,竹茎上粘着一层层的霜。一根根竹子组成一片竹林,就好像一群站士在守护自己的家园,奶奶常和我提起“岁寒三友--松、竹、梅”无论在多么寒冷的冬天,它们依然挺立在那里。

最高兴的还是可爱的孩子们,在雪后的冬天,他们可以尽情地玩耍,滚雪球,打雪仗,堆雪人,这都是他们所喜欢的。有时侯高兴起来了,抓起一把雪向天空中扬去,落在手心里,瞬间融化成水滴,冰冰凉凉的,有趣极了。

冬日的雪给明年的大地带来了丰收的景象,给家家户户的孩子们带来了欢声笑语,虽然她们的生命很短暂,但是人类却又不能没有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