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读书的散文

2023/12/01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读书的散文(精选9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读书的散文 篇1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良师益友,书是知识的海洋。古人曾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坚持每天读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我却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每次路过书店时,看到各种各样的书,便会拉着妈妈的手央求她给我买几本,有时看到同学手里的好书,我便会记下书名,然后回家后让妈妈给我买,当我得到书后,我便会如饥似渴的去品读,放学回家一写完作业,我又会捧起书,晚上爸爸妈妈一再催我熄灯睡觉,我仍捧着书看,简直是爱不释手。

我家有本《唐诗三百首》,有首诗使我受益匪浅,“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首诗给我了一个启发:做事不能一天拖一天,今日事,今日毕。以前,我经常把回家作业留到晚上写,而且还得让妈妈陪我,第二天又起不来床,白天上课迷迷糊糊地,学习成绩也提高不了,平时放假的作业也是上学前一天晚上才开始做,总之以前我就是一个让爸爸妈妈头疼的孩子,读了这首诗后,我彻底改正了做事拖拉的毛病,现在每天放学回家,第一时间就写作业,做完作业还有许多多余的时间看看课外书,补习补习英语,使我的课外生活更加丰富。

读书也让我更加的自信,有一次,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同学们来回答,全班就只有我一个举起了手,因为这道题我在课外书上看到过,老师还表扬了我,夸我见识广阔。现在想起来心里还美滋滋的。

书,一位无声的老师,他让我懂得珍惜时间,使我知识丰富,视野开阔。还让我的语言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书,点亮了我的人生。

读书的散文 篇2

书是我们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不仅是人类发展的驱动,更以焕然一新的方式给我们一方畅想未来,渺若星辰,扑朔迷离的幻想之境。也许就在我与它心与心的触摸中,我已展开了一对以智慧为羽翼的翅膀,在忘我的书海中飞翔……

生命的形式不仅仅是满足于在平实的陆地上默默无语的度过空虚的寂寞时光,而应该在潜移默化中升华自己的肉体,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灵魂的高尚情操。我思故我在,人只有在读书中思索,在思索中读书,在不知高深的湖水中漫溯,从而达到另一种生命形式的诞生。也就因为这样,灵魂才能从混沌的尘世中超脱出来。

《爱莲说》中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浑浊之,不受污染,以洁身自好的品格自足于尘世中,亦称之“君子者也”。在不尽的书海中,无数倾吐芳香的荷花,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更显其高贵从容之色,也就在文学气息的充溢之间,这个十几万的纷繁事物都被净化了,丝丝渺渺浸润着这香气四溢的空灵之境。

人在书中,也就更像是飞翔,毫无束缚,随心所欲,在不尽事物大自然中也能嗅之清灵之气。在书中的一隅,奏响了春之声,绵柔细滑,清新怡人,恰似一位出浴的少女身着粉裙,在柳叶间翩然起舞。

我不是一棵干枯的芦苇,而是在书香的雨露中沐浴长大的青翠欲滴的幼苗。我在不断地畅想中飞翔,又在不断飞翔中升华。只有与书心与心的交流,才会感受到生命竟是如此丰富多彩。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这种境界恐怕只能在徜徉于书海时,才能真正体会,也因为如此,生命才能在卓越中的飞越。

读书的散文 篇3

书是知识的海洋,书是知识的源泉,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当我看到这些大小不一的“朋友”知时,就会被它里面的内容所吸引。此时,我便成了它们忠实的伙伴。

小的时候,我便结识了书这个忠实的“朋友”。书中是一个布满彩图与拼图的世界。在书中我得到了一个又一个道理:如果不按规则办事,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原来一个很平常的事也蕴含着这么多的道理!我觉得读书让像我这样的孩童变得好高大,仿佛举目四望,一眼就能看见中国的历史,发现新大陆,看到埃及的金字塔,直到我不舍地合上书,脑海中还像放电影似的浮现出各种画面。我有一种幸福的感觉:读书真好!我爱读书!

渐渐地,我告别了娃娃书,步入了文学的殿堂。书从一本本连环画变成了豆腐块一样大,变得更加深奥了。我不在仅仅沉浸于童话世界,我常常不由自主地陷入历史中。当商鞅变法成功之后,我禁不住大声叫好;当可怜的小女孩冻死街头知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当科学家拉曼发现了“拉曼效应”时,我快乐无比……读书真好,我爱读书!培根在《论求知》中不也有相同的感想吗?读书不仅开拓了我们的视野,而且还进化了我们的心灵,使我们的灵魂得到了升华。

后来,我与书成为了“青梅竹马”。我从课外书中所了解的知识,远远地超过了课本。我爱读书!在读书的时后,我会把自己想象成书中的主角,体会一下主人公的喜怒哀乐。有时,我还会像一叶渔家小舟,带着一天的收获满载而归。在我看来,读书便是一种享受,一种人生的乐趣。因为它陶冶了我的情操,丰富了我的情感。我曾为被黑暗社会所吞没的小音乐家杨科流泪;为“鞠躬尽瘁”的诸葛亮病故五丈原而惋惜;也为有水泊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的侠义之举而激动不已……

现在,我接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马克·吐温笔下的汤姆是多么了不起!契诃夫为什么要塑造一个可怜的凡卡?张天翼刻画的大林与小林是多么的有趣!饱经风霜的小三毛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母亲的怀里……读书使我过得充实,读书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美丽善良,什么是狡猾丑陋。

每当我看一本书,总会把书包上书皮,看完以后再放入书箱中。就这样,我看了很久的书依然那么新,像刚刚才买的一样。为了加深我对每本书的印象,每看完一本书,我都会把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的感悟写成读书笔记。

不同的书把我带向了不同的境界。童话书,把我带到了令人神往的仙境;科技书,在我面前展现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智力测验,使我绞尽脑汁,冥思苦想;战斗故事,把我带入了枪林弹雨的战场。吃饭之时,捧着它;睡觉之时,恋恋不舍地把它放好。我看完了一本又一本,总是贪婪地看不够,看不厌。书包里,经常放着一本《四库全书》;书箱里,堆放着《论语》与《水浒传》等各类书籍。

书,是我最亲密又忠实的伙伴;书,使我对未来无限向往;书,使我知识更加丰富。

书是我知识渊博的师长;书是我行为的指南;书是我一生最好的伙伴。读书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激起了我对知识的渴求。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吧,书给了你光明。当我真正理解这话的时候,我更加喜爱读书了!

读书的散文 篇4

你们喜欢读书吗?我就是一个喜欢读书的学生。其实多读书对我们今后是有帮助的。我们应该“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接下来,让我告诉你多读书有什么样的好处。

多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读书多了,就可以培养“一目十行”的阅读能力。这样,在预习课文时,就可以快速了解课文,复述课文。

背课文很难,但是只要多读书,这一问题就解决了。为什么呢?一次看一自然段,多读几遍,直到记会每一词、每一句就行了。

多读书对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在读书时,往往会出现一些好词佳句,我们把它积累起来,用在自己的中,何乐而不为呢!我的小学老师就说过:“世界上的美文上千篇,就看你会用不会用。”这句话使我受益非浅,我的有了很大的提高。

“标点符号是基础,用错它们要出丑。”所以,多读书就是对使用标点符号的提升,这样,在今后的写作中,你就不会“闹笑话”了。

多读书也会提高你对社会的见解。如《论语》中就有一则是这样写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觉得孔子说得很好。三个人中,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看见他的长处,我就要向他学习;看见他的短处,看看自身有没有这种毛病,如果有,就要想办法改掉。这就很好,在我们的人生中就多了一面镜子,改掉自己的短处,发扬自己的长处,这不好吗?

我们也要读好书。书当然也有好坏之分,读了好书,有了理解、感悟与体会,这才算读了一本好书。读了坏书,可能会走上人生的歧途,所以,今后不要读不健康的书。

多读书还有许多好处。生活中有许多知识都是从书中引来的。

饭堂中,张贴着一条显眼的标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告诫我们要节约粮食。

校园中,也有这样一条标语:“此言可以终身行者之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而在公交车上,又有一条标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请大家读书吧!读书对我们今后都有好处!让我们享受读书的快乐吧!祝大家爱上读书!

读书的散文 篇5

读书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生存法则。正所谓“穷不读书,穷根难断;富不读书,富贵难久”我们这天就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联想。

何为“穷不读书,穷根难断”呢?我想很多乡下的小孩子都能够感受到:没有新衣服,食物粗糙。对他们来说,读书是唯一的出路,所以名牌大学有一部分学生都是来自乡村。正所谓有正必有反,一些乡下的小孩子觉得自己不是出生在贵族人家,以为注定自己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的,所以自暴自弃,寻求刺激,弄得自己一事无成。

何为“富不读书,富贵难久”呢?我想很多富贵人家的家长能够感到:儿子,女儿越来越叛逆,越来越不爱学习,经常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刚刚相反,对他们来说,读书只是他们的游戏,能够学,能够不学。但又相反,有一部分富贵人家的孩子借助家庭的经济实力,多去上一些补习班,多去买课外的名著等有益书籍来看,使得自己见识广大,为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我想对大家说:“读书是我们人生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是成功的保证;是理想的垫脚石。没有利用好读书的时光,就没有我们完美的明天。来吧!同学们,让我们为完美的明天而读书!”

读书的散文 篇6

看到这个题目,或许很多人会觉得很好笑:到今天才看《西游记》,会不会太幽默了。说起来我很惭愧,虽然我在很小的时候已经接触过少儿图书版的《西游记》,也看过不少于十次的`电视剧,动画片,对其中的各个角色的性格和曲折有趣情节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但真正品读整本书,却是近段时间的事情。我曾经认为,看电视剧多好啊,既简单易懂,又有充分的视觉和听觉享受,何必拿起一本厚厚的书去钻那些自己不懂得文字。现在看来,我当时是大错特错了,一样的故事,一样的人物,书中比电视剧更精彩更扣人心弦,让人恍若进入了一个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全然忘记了身外的世界。书中主要讲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四师徒历尽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看完这部小说,有很大的感悟,我觉得学习唐僧的全心全意,孙悟空的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这本书把一个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泼猴勾勒得栩栩如生,写它从天不怕地不怕变为一个恭敬的猴子,为了师傅的安危他奋不顾身,他并不像猪八戒那样好吃懒惰,也不像沙僧那样憨厚,作者更是借助他这一点勾勒出孙悟空的大智大勇,自从唐三藏把孙悟空从五指山解救出来到取得了真经,这期间经理九九八十一难,每次劫难都是孙悟空全心全意去解救师傅的,最后才圆满的取回真经。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读多了总是有好处的,在当今的社会里没有文化是不行的,会被社会淘汰,从我们呱呱落地,父母就教我门说话,识字,等大一点儿他们又教我们怎样做人,我们在学校里不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做人,只有学会了怎样做人,才能学会更多的知识,才能广交益友,可见书何其的重要。

从书中我们会悟出许多真理,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

读书的散文 篇7

朱自清是一个大散文家,他为人学问均表现出中国知识分子正真的节操,他的文章令人佩服、羡慕,他是公认的现代散文和现代汉语的楷模。我很喜欢读他的散文。他的文章很抒情,很有艺术魅力。朱自清的早期散文,可分为写实议论和叙事抒情两大类。后期的更是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真是脍炙人口的佳作,代表了他的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

最近,我在教学生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它又引起了我的共鸣,我再次翻开《朱自清散文集》看了起来,这篇《春》引起了我更深的理解。朱自清在文章中这样写道:“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读到这一段,心中充满欣喜之情,这五颜六色,鲜艳夺目的色彩多美!

这美之所以能打动人心,是因为人们希望生命的形态也像五颜六色,鲜艳夺目这样。有的人有大志,希望做大科学家;有的人安于平凡,希望安分守己,过家常日子;也有的人愿意东奔西跑,不断变换工作环境,虽无大的成就,但却充分体会品尝工作的乐趣。有的人外向,言语滔滔不绝;有的人内向,轻易不向人表露内心。但所有这些,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生命都像这些花儿一样鲜活,饱满,充满生命的芬芳。

你不能用一种生命形态去规范另一种生命形态,你也不希望这样,犹如你不能因为喜欢桃花红得像火,你就让杏花、梨花都改变了颜色。你也许会说,我在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这些。是的,你在理性上不可能想到这些,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些景色描写却潜在地符合、迎合了你生命形态的趋向。

还有这几句:“‘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这是一种充满生命鲜活的温情,足以使你饱受创伤的心灵、情感得到抚慰。人在现实社会中生活,总难免要受到许多委屈、伤痛,因此,特别希望得到一种温情,这也是你读到这段文字感到特别舒意的原因所在。

再看这一段描写:“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罩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连续两三天的雨,本来是最让人心烦的,但当这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时,再配以充满生机的树叶儿的绿,小草儿的青时,就让人感到了生命的滋润。

而我们的生命总盼望着友谊、温情、情趣、理解等等来滋润我们的心灵,而这种滋润,“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式的“润物细无声”是再适合不过的了。而夜色,又在催旅人回家,光的黄晕造成的温柔,细雨给人的滋润,正是人们心灵所渴求的家园。最妙的,还有这样几句:“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稀稀疏疏”,让人感到了宇宙的大与人的小,但“静默着”,又让人感到了人因生命的滋润、家园的安宁而底气充沛、中气十足。

不同的景,蕴涵着对生命的不同的描述与理解,这正是作者选择、搭配不同景色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内在的思路,也许作者自己也意识不到这一点呢,他只是按照自己的生命感觉,按照自己的艺术理解去写的。

总之,读着朱自清的《春》,给人以启迪,让人感到韵味无穷,百读不厌。你也许会说,是作者描写的春色生动,感染、打动了你,我却说这是《春》的意境魅力所在吧!

读书的散文 篇8

我本是很少读散文的。许是初中时印象过于深刻,在我的认知中,散文多半是艰涩难懂的:它不像小说那样,所有的情节都是围绕这一条明晰的主线层层展开,随着故事的推进,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心情;散文往往给人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感觉,它总是从一些细微的角度入手,一点一滴地表达出作者的思绪,一切都需要读者去细细揣摩,而这恰恰是我所不善长的。

此次也是在室友的强烈推荐下,我才接触了汪曾祺的作品。在看他的第一篇文章的时候,我就有一种惊喜的感觉。怎么说呢,汪老的文字会让人有一种很亲和的心情。就好像冬日温暖的午后,在些许喧闹的院落里,一边捧着热茶、晒着太阳,一边听着满脸笑容的老人把他往昔的经历和想法娓娓道来,那种温馨与惬意。

《花园》是我看的第一篇汪老的散文,文章并没有十分华丽的辞藻,却能让人在脑海中清晰地描绘出在那个充满生气的小花园里嬉戏玩耍的淘气小孩。花园就是作者童年的乐土,充满了单纯的快乐,充满了自然的声音,也充满了菖蒲草的味道。他喜欢压在草上,静静地注视着倒下的草慢慢站起来,看它的努力快要成功时,又把头枕上去,嘴里叫一声“嗯!”;他会把马齿苋的瓣子套在哑巴蝉的眼睛上,一放手,哑巴就一直往上飞,绝不偏斜转弯;他认为土蜂是种蠢头蠢脑的家伙,因此常常愚弄它;他也会为了被猫吃点的小鸟而哭泣……这一切都通过朴素的文字,生动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我曾经看到过,有人这样评价汪老的作品,说:它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一种平淡的美,是一种细水悠悠的淡雅。然而在它的平淡中,又无法如白开水般淡而无味,它如一呷清茶,淡雅中带着一袭袭清香,让人久久回味。的确,在汪老的文字里我们不会感觉到激烈的情绪,一切都是淡淡的,却能轻易地引发读者的共鸣,同时容易让人想起自己所经历过的、所思考过的,并有一种会然一笑的心情。这应该就是汪曾祺文字的力量吧。

读书的散文 篇9

我很早就很欣赏散文的语言,形散神不散。使得我不由自主翻开了冰心奶奶写的散文集。

冰心说:散文可以写得铿锵得像诗,雄浑得像军歌,生动曲折得像小说,活泼精锐得像戏剧对话。读了几篇我深有同感。我挑选了一篇名为《闲情》,我感受到的不只是一种闲适的感觉,还有冰心奶奶那享受生活的境界。就如文末所说那几句:“东坡云‘因病得闲殊不恶’,我一生平善病者,故知能,闲真是大功夫,大学问。如能养神之外,偶阅《维摩经》犹妙,以天女能道尽众生之病,断无不能自己其病也!恐扰精神,余不敢及。”冰心把这种爱化为一种极为清丽,极为温婉的文笔,写成了散文。散文里有另外一个世界,有一个充满爱,也是冰心所向往的世界。

这篇读后感十分仓促,但却是内心之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