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描写花的散文

2023/12/10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描写花的散文(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描写花的散文 篇1

入秋后的天气渐渐地凉快了起来,今天的天气显得格外凉爽,微风轻盈地在空中回荡,吹在我的脸上让人感觉舒服极了。乘着凉爽的天气和开学前的空隙,我和爸爸妈妈兴致勃勃决定乘着凉爽的微风一起去观赏六月西湖的出水芙蓉——荷花。

809路汽车穿过隧道飞快地行驶着,不一会儿就把我们安全地送到了西湖边。站在湖岸上,向湖中远远望去那千姿百态的荷花,非常美丽,真让你不由自主想奔向那里。我迈着轻快的步子来到湖边,想和荷花靠近一点,只闻一阵阵淡雅的芳香扑鼻而来,沁人肺腑,让人感觉心旷神怡。

白的、粉红的,一朵朵、一簇簇的荷花被那绿色的花萼托着,鲜艳的花瓣更显得分外美丽。

一朵朵的荷花千姿百态,好似一位位美丽的姑娘。近处是一朵已展开花瓣的荷花,长在绿油油的荷叶上,远远望去像是一位身穿粉红长裙的姑娘,在绿色的地毯上优美地跳舞;远处是一簇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侧身看去仿佛是一个害羞的女孩坐在草地上羞涩地用双手蒙着脸颊;旁边一个个莲蓬像一个个用宝石镶嵌而成的小鼓,荷花姑娘们在这绿色的舞台上唱歌、跳舞,用小鼓伴奏在举行小音乐会……

荷叶又大又圆,绿荧荧的,像一块碧绿的翡翠盘;又像把插在水中的大伞,一片接一片。怪不得宋朝诗人杨万里在《晓初竟慈寺送林子方》中对荷花有如此的赞美:“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阳光的照射下,清澈的湖水与荷花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荷花图”,好看极了。

荷花真美啊!大自然的万物真是充满生机!

描写花的散文 篇2

我们家乡的早春,盛开着粉红色的迎春花。

在诗人中留传着“岁寒三友”,是松、竹、梅。梅花漂亮而耐寒,虽然我的家乡没有梅花,但是有一种可爱的花儿可以与南方的'梅花媲美。这种花儿就叫达子香,因为她是所有花中最先开放的,所以就有一个很可爱的名字——迎春花。

三月末,冰雪刚刚消融。在这个时候,迎春花开放了,挂满枝头的紫红色的小花蕾似紫水晶般耀眼,在万木萧疏之中显得特别俏丽,为这刚刚冰雪消融的世界添了一抹暖暖的色彩。盛开的花朵是粉红色,蕊也是粉红色的,而蕊的顶部却是黑色的,叶子是紫红色的。

到了四月份,迎春花开得十分茂盛。远看,黄土色的山岗被一片粉红覆盖,好像披上了一条粉红色盖头的新娘,为这了无生机的初春带来了生命的欢愉和绚丽的美。

近看,高高的树丛上找不到叶子,只能看见一簇族粉红的花,春风吹开花千树。相比周围枯萎的树和花,只有这一抹粉红向我们呈现出了生命的色彩,那是一种让人喜出望外的感觉。

家乡的迎春花为什么叫做“达子香”呢?因为在以前,我们称蒙古人为达子,他们来到这里,看见了这种花,便采了一大束握在手里,当地的居民看见了,便把这种花称做“达子香”。

迎春花的品质是高贵的,初春时节,咋暖还寒,而迎春花不畏春寒料峭,傲寒怒放。她的这种迎春怒放,不畏寒冷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初春的阳光是极其珍贵的,迎春花十分珍惜阳光,吸收热量,努力成长。我们难道不应该学习她这种品质吗?

迎春花开了,告诉我们寒冬已经过去和生活这般美好,开出了她那美丽的心灵和卓然超群的勇敢,使我们的生命美了起来并焕发出一种精神。

迎春花开了,开在春天,开在生活中,开在我们的心里。

描写花的散文 篇3

农历八月一到,天气凉爽了许多,平常走过的小路旁,深绿的林荫里便会悠然飘出沁人心脾的芳香。

不用细想,便知道那是桂花散发出来的香味,浓而不熏,随着秋日的凉风送入鼻孔,肺腑一下子清新了许多。若不细心观察,那浓密的叶子间,你很难看见桂花的模样。那些细碎的花瓣簇拥在一起,素雅的鹅黄色被墨绿色的叶子遮挡着,似害羞的少女,半遮半掩着容颜。在茂密的林子似乎看不见她的存在,然而,那醉人的馨香告诉你,她实实在在地就在你的身边,容不得你有半点的怀疑。

我着实迷上这八月的桂花了,不仅仅是她远远可以嗅到的特有的香味,更因为她不张扬的恬淡与幽雅,还有她生长环境的质朴与随意。想想看,玫瑰能从容地生长在寻常的路边吗?我想应该不会,那稚嫩的妖身弱不禁风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只能在园丁的精心呵护下长出娇姿欲滴的媚态招揽风情,然而,与桂花的香味比起来差劲许多。牡丹倒是挺大方的,只是我觉得,她的花朵开得近乎夸张,多了几许炫耀的成分,而且牡丹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苛刻很多。我以为花的美要恰到好处的才行,如小家碧玉,欲说还羞的清纯便是极致的好。梅花,也是我喜欢的物种,只是她的冷峻与孤傲,似乎与其他物种格格不入的孤僻,不免让人敬而远之。如此种种理由,自然而然的,我对桂花情有独钟。直白地说,我爱上桂花了。

细品起来,花的美,应是外表的含蓄幽雅,内蕴暗香,不必娇气地择地而生,如此才能进入平常人的心里,桂花因她的质朴而笑傲在八月的时空里。

八月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秋高气爽,风轻云淡,气温不冷不热,万物成熟,一派丰盈的世界。这样的季节时常会勾起我对乡间的眷念,那里到处都是秋的痕迹。最为朴素的风景都可一览无余地看见,闭上眼便可想象出秋的韵味。无需修饰,秋的美与成熟就在眼前。也无需用心寻觅,秋已入了你的心扉。这样的感觉恰好如桂花幽然飘来的香味相辅相成。

今年盛夏季节,我把倒塌的老屋翻新一下,也算是旧貌换了新颜,白色的墙,高高的平顶,比起以前的老屋神气了许多。新式的门窗,干净整洁的前檐后廊,摒弃了旧宅老态的模样。老屋潦倒的踪迹变成了回忆,唯有后院几棵桂花树依旧葳蕤地生长在故居的土地上,散发着淡淡的香味。

春夏秋冬在时光中轮转,人生经历了生命初始的雍容,随后步入成熟。人之中年,早已看淡了浮华。曾经引以为自豪的旅程,都如风云一般的清淡。心不再躁动于生活中沾沾自喜的所得,把得失珍藏在心里。不去追星赶月获得身外的浮名,不用殚精竭虑地渴求生命的辉煌。心安了,独自拥有自己的快乐。

此时,忽然感觉人到中年,有了桂花一样的品质。不会竭力追寻阳光明媚下释放的芳菲,不会在意花房内得天独厚的沃土,也不会因无人亲睐黯然神伤。活出自己的精彩,我想这就足够笑傲人生了。

我在桂花的香味里闻到生命的表白,已是中秋的季节,如果说秋应落黄遍野,为何她却如此优雅从容的绽放异彩。看似含而不露素白的碎花却能释放惊人的香味,在八月的时空里独占鳌头。或许可以诠释出,生命未必在最美好的时光才能达到人生的辉煌。心中执念,风霜奈何。

我不仅倾心桂花的香味,更欣喜于如同人类一般低调的情怀。春天里,百花竞放,一束束姹紫嫣红,如同一首诗句里那样“乱花渐欲迷人眼”可谓热闹非凡。然而能有几人辨别出他们的名字,又有多少能让人铭记于心,最终不过是哗众取宠短暂的虚荣罢了。

素朴,是一种美;矜持,更加迷人。能进入寻常百姓内心的美,未必需要大紫大红的招摇。仅有一缕缕漫过枝头的暗香足以让人在流年深处回味。

八月桂花香,我在秋的深处守候着。

描写花的散文 篇4

办公室多了些花花草草,平添了不少生机,自从老郭来了以后。

老郭是一个热心人,在来后不久的初春,她在盆盆罐罐里撒下四季梅的.种子,不久那嫩芽就拱出土面,小豆芽菜似的,煞是心疼人。

老郭人精瘦,可她侍弄的花草向来都绿油油的,叶面流光溢彩,都说是花草吸收了文印室的油墨味,但我更相信她的精心焕发了草木不一样的气色。

嫩芽般的四季梅在她的文印室里不久就长出了枝干,似入豆蔻芳华。她把自己培育出的小苗移栽在不同的花盆里,苗儿就有了自己独立的地盘。我向她索要了一盆,她毫不吝惜花儿和声音,一如既往地高嗓门向我传授侍养的技巧要求:要使四季梅好看,最好在主杆长出一定高度后适时地把它剪断,迫使长出旁枝侧叶来,这样花就有了型……

“哦,哦。”我有心无意地听着。

四季梅喜水,我养花也只会给花儿浇水。在仅有的浇灌下,放在朝阳窗台上的四季梅张得疯快。我没有忘记老郭的“秘籍”,可眼看着绿生生的枝叶,根本不忍心“戕害”,结果它主枝独擎,扶摇直上。似乎不负人间四月天的召唤,四季梅不久便绽放出粉红色的五瓣花。枣型的绿叶片片密集成丛,点缀朵朵红花,更显自然娇媚。有几次,老郭来看过继给我的“孩子”,直嚷我不会养,枝叶太多,看不见花的形状。我在心里暗暗思量,莫非养花的实践让老郭和龚自珍笔下的文人墨客有穿越时间隧道的共识———“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真可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在心里暗自佩服老郭。可一直责备我的老郭怎么知道,我并非蠢蠢求钱之民,怎能忍心“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呢?

从最初受办公室同仁的影响到现在,已有了几年养花的经历。在过程中,渐渐悟到养花实际是在养性,所养之性,不只是人的性情,也包括人对花草虫鱼这些自然之物的天性的尊重与崇尚。否则,只能是事与愿违。故此,任凭老郭高嗓门嚷嚷,我是不会做龚自珍笔下那些“夭梅病梅”者。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就是我信服启蒙思想先驱龚自珍的结果。也许,爱屋及乌,我把龚大师的写意诗句,奉为至理名言。我不仅吝惜护爱枝叶上每一朵粉红色的生命,就在它零落在水泥窗台之后,我都要把它捻拾放入花盆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诗句,本是当时离京返乡龚大师对朝廷表明的赤胆忠心。相信今天的落红已经没有龚自珍当年那么多情,可我依然迷茫于“理”而不能自拔,执着地把每一朵落红放入四季梅的根部,让它们有化作春泥的献身情愫,有“更护花”的深情厚意,尽管天长日久的时间也未让我看到“春泥”,只见到一层层干枯萎缩失容掉色的花尸,我还是乐此不疲——————人,总要有信奉!

四季梅的花期真长,从初春一下红到了秋末,难怪叫四季梅。

相信美是多种多样的,否则,我怎么会喜欢上别人放在花坛边上晒太阳的四季梅呢?那盆梅,围绕着主枝,很匀称地长了旁枝侧叶,确实有欹疏之美,我宁肯相信它不是人为斫删的结果。本着孔乙己读书人窃书不为偷的信条,我顺手牵羊,把别人的四季梅就“顺”到自己的办公室(后来也知道了花的主人,打了一声招呼)。放到哪呢?窗台的阳光地带已经有了一盆梅,再放一盆上去就显拥挤。“瞻前顾后”,我就把它放在穿衣镜前的花盆架上。也许放在室内会让它在冬日里温暖些,我心里暗暗思忖。真好,通过镜子的映照,竟然有了一花两像的效果,不由得暗自得意自己的创意。

秋末,四季梅的花渐渐凋谢,绿叶发黄了。在严冬,我按时给花儿浇水,放在窗台没有身型的那盆,毕竟能享受冬天阳光的煦暖,虽然少了花叶,但明显能看到枝干的青绿色;放在镜子前的那盆,寒假过后日渐萎蔫了,皮干色枯,不管我怎么挽救,也难于起死回生。

窗台上的,平安过冬,到了初春,更显生机了———————三月初,就按捺不住怀春的律动,早早在枝头,开出满脸的喜悦。看到它,我突然对镜前干枯的四季梅有了一丝愧疚—————它本有优美的身姿,有无限的活力,有它喜欢的环境,可就是我一己的贪婪喜好,把它锁在远离太阳光的室内,致使它香消玉损。

相对于龚自珍笔下那些“蠢蠢求钱之民”,我这不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吗?

真是羞愧难当,后悔不已……

描写花的散文 篇5

又到了万点黄金,幽香闻十里的金秋,每年八月十五前后,各种桂花竞相开放。桂花,确实是惹人喜爱的一种植物,素有“叶密千重绿,花开万点黄”的美称,入秋后各种植物开始衰败,有的树已经开始落叶,但是只有桂花,仍然生机盎然,像涂了蜡似的叶子,墨绿墨绿,绿叶丛中的金花、银花、发出阵阵幽香。春天的丁香花也很香,也受到人们的喜爱,但丁香花香味太烈,香气传的也远不如桂花,桂花的香味是一种幽香,传得远,桂花又被称为“九里香”,被赞为:“自是花中第一流”和“世上无花敢斗香”。

宋代描写桂花的诗很多:“月待圆时花正好,花将残后月还亏,须知天上人间物,同禀清秋在一时。”指出了桂花开花的基本规律,即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月圆时,桂花盛开,半个月后花凋谢了,月亮也亏缺了。宋诗赞桂花:“人间植物月中根,碧树分敷散宝熏。自是庄严等金粟,不将妖艳比红裙。”宋词又赞:“人间尘外,一种寒香蕊。疑是月娥天上醉,戏把黄云挼碎。”这些诗词太美了,看着诗词有种被桂花熏醉了的感觉,恍惚间,又好像看到月中嫦娥赴蟠桃宴,醉酒把黄云搓碎,嬉戏洒向人间。瞬间,这些黄云又变成了粒粒金灿灿的桂花,散发着幽香,飘落下来,这就是人们俗称的“桂花雨”。

这些诗人赞的都是南方的桂花,只有南方才有大片桂林,才有那些描写桂花雨的情景。全国出名的桂花产地有桂林、成都、杭州、武汉等地,而北方很少看到桂树林,即便是单株的桂树也比较少,所以那些优美充满传奇描写桂花情景,北方人是体验不到的。单位里有个年轻女同事,我问她喜不喜欢桂花,她居然一脸茫然,不知什么是桂花,可见北方桂树之少。在青岛地区,一般在公园里才能看到桂花,中山公园的桂树已经很成规模了,桂花苑里有大约30株金桂、银桂和刺桂等组成了一个方圆20米的桂树林,树高约三——-四米,成灌木状,而南方的桂树能长到十多米高。这些桂树至少三十多年了,这大概是青岛地区最大的桂树林了,每年桂花盛开的时候,会吸引很多游客。

颂扬桂树的诗词和传说都和月宫、嫦娥、玉兔有关,杨万里的诗:“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诗句很美,让人充满幻想,又好像看到满山桂树,花香扑鼻而来。白居易也说桂花是从月宫来的:“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可见自古以来,桂花就不是一般植物,充满了神秘。在现代园林中,充分利用桂花枝叶繁茂,四季常青等优点,用作绿化树种。其配置形式不拘一格,或对植,或散植,或群植、列植。传统配置中自古就有“两桂当庭”、“双桂留芳”的称谓,也常把玉兰、海棠、牡丹、桂花四种传统名花同植庭前,以取玉、堂、富、贵之谐音,喻吉祥之意。

桂花,习惯上分为四个大类,即金桂、银桂、丹桂和四季桂,但通过多年的栽培,已发展到近60多个品种,杭州和桂林更是把桂花作为市花。最早对桂花的认知,是小时候经常听到的一首歌《桂花开放幸福来》:“桂花生在硅石哎,桂花要等贵人来耶,桂花要等贵客到,贵客来到花才开耶,哎……哎……贵客来到花才开耶,桂花好比苗家的松哎,贵人就是解放军嘞”这首歌很美,唱的也好,在当时非常流行,歌词把桂花比喻幸福、比喻贵人,贵人来了花才开放,桂花树是崇高、贞洁、荣誉、友好和吉祥的象征,其实那时我还没见过桂树、桂花什么样。

桂树、桂花又往往和食品连在一起,桂皮是中药,也是调味品,桂花更是食品的重要调味品,在桂花盛开的季节,南方很多家庭都会储藏桂花,用桂花做桂花饼,味道美极了。桂花也可以酿酒。毛泽东的诗词有一句:“吴刚捧出桂花酒”。吴刚伐桂的故事,更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传说中: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汉朝河西人吴刚,因学仙时,不遵道规,被罚至月中伐桂,但此树随砍随合,总不能伐倒。几千年过去了,吴刚总是每日辛勤伐树不止,而那棵神奇的桂树却依然如故,生机勃勃,每临中秋,馨香四溢。只有中秋这一天,吴刚才在树下稍事休息,与人间共度团圆佳节。“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就源出于这一典故。这桂树和嫦娥、月宫这么多牵连,大概其它任何花卉和植物也比不上桂花这么多古老优美的传说。

桂花因与“贵”字同音,仕途得志,金榜题名,谓之“折桂”,“蟾宫折桂“是一句成语,蟾宫指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围绕蟾宫折桂,不少地方还有这样的习俗:每当考试之年,应试者及其家属亲友都用桂花、米粉蒸成糕,称为广寒糕,相互赠送,取广寒高中之意。《红楼梦》里多处提到了这句成语,更有多处对中秋桂花相关的描写,第七十六回:“这里贾母仍带众人赏了一回桂花,又入席换暖酒来。正说着闲话,猛不防只听那壁厢桂花树下,呜呜咽咽,悠悠扬扬,吹出笛声来。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净,真令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都肃然危坐,默默相赏。”又:“只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发出一缕笛音来,果真比先越发凄凉。大家都寂然而坐。”在其它章回里,也有对桂花的描写,在所有名著里,大概《红楼梦》是描写桂花最多的著作,这些描写,流传千古,给人们留下美妙想象。

这么多描写桂花的诗词、文章,其中不乏精品,这些作品都是与月宫、嫦娥传说有关,或与食品、酒有关,再不就是用在化妆品上,像桂花油,是女性用的很好的一种化妆品。但是没有一首诗词或文章,把桂花和爱情连在一起,用桂花代表爱情,至少目前没看到这样的文章。可我和妻子在谈恋爱时,我曾在公园采了一小包桂花,送给了她,刚刚盛开的桂花很香,妻子曾把这些桂花放在床头,每天闻着桂花的幽香,幢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进入梦乡。我这种做法,不知是不是用桂花在表示爱情,至少时机选择的是在谈恋爱时。虽说不应该在公园采桂花,但热恋中的我也顾不了许多,我用桂花表示爱情,看来有点前无古人,用史无前例来形容大概也不过分。

我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桂花的,十几年前,在集市买来一颗只有小指粗细的桂花,养了六七年也不开花,好在桂花比较好养,四季常绿,给我了一些安慰。盆栽桂花一定要大肥、大水才能长得旺,另外还得阳光充足,终于在第八个年头的秋天,我的桂花挂了一些金豆,第一年开的不多,也不是很香,我加强了管理,又多施了一些有机肥。第二年,桂花挂的就比前一年多得多,下班回到家,一推门就闻到一股幽香,哦!我的桂花又开了。每年桂花开时,我会高兴的手舞足蹈,会长时间凝视桂花,就像看自己心爱的女人,如痴如醉。用李清照的词赞美一下我的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妻子妒忌我对桂花无比钟爱,我也确实像呵护爱人一样呵护我的桂花,现在我的这棵桂花已经长得像擀面杖一样粗了,年年开花,阳台上已经盛不下它了,真不知该把我的这颗心爱的桂花放到哪里去?!

描写花的散文 篇6

时间已经进入腊月。清晨出门,一朵朵晶莹的雪花晃晃悠悠不经意飘过眼前。天空灰蒙蒙的,没有一丝风,四下里枝枯叶落,褪色的草坪里已经落了一层单薄剔透的雪花,颗粒细密,透出冰寒彻骨的冬日寒气。

昨日黄昏时分,寒气席卷小城大地。一轮昏黄的圆月不合时宜的升起在东方的低空。圆月淡黄泛灰,与天空的灰暗底色相融,恬淡、孤俏……冷月静谧、安详……大地寒气四溢、幽静清远。

小巷下的山村,嘲笑的小巷。我经常骑马穿过这些偏僻的村庄。很多在柏油公路设计院农牧民是美丽大方,也没有房子,附近的堆积方黄色草堆。轻轻的一声牛羊的声音在院子深处响起,农夫和偶尔的人四处走动,但还是安静的说不出话来。烟向天空挥去,街道干净,村里很安静,很安静。有时走到巷子深处,冬天的薄雪是温融潮湿,泥泞的道路。冰的阴影变得坚实,踩上去轻微的咯吱咯吱的声音。黄河流域黄土公路浅水区。如果有人在路边行走,汽车就会慢下来慢行。不会溅起泥土,打扰行人。

无休止的冬季寒意薄,肌肉疲劳侵入骨。年轻人追求时尚,鲜艳的红色,棕色的夹克裹在早期,步履匆匆,手机旺盛刷屏的眼睛迁移运动。老人蹒跚、慢、眼长时间、悠闲、舒适,与年轻人的精神追求迫切的对比。它是休闲的代价是幸福,担心个人得失,生活的潮流,心灵的观念,心灵的鸿沟所造成的困惑和难以执着。

可怜,冰冷的雪花散落在广阔的天空中,简翔,所有的人都安静豁达……阴冷。在小区的一些柳树上依然坚守着深秋的风情,杨柳绿黄的杨柳许多不放,握着最后的残梦和芬芳不止读书,同学们也纷纷落下光明,怀旧、温情和温柔悄悄地触动了游子心中的游子。初冬的雪和寒冷的早晨化妆,棉花,让凉爽更沉默,使迅速稳定……在冬天的时候灵魂好脾气的发酵,香气徐徐升起的雪,等待雪,安乡庆祝新年好刹那芳华的电话。

描写花的散文 篇7

鲁迅钟情于兰,称之“雅而不俗,丽之不妖”。的确,自古,兰便以其独具之风韵而独抒,姿态端庄,芳郁无偶。

兰美,在其叶,不蔓不枝,蓬勃青翠,简简单单的几片便勾勒出其独具的端庄之美。

生于山谷深处,杂在野草丛中,默默无闻,但到花开之际,香透山野,故致陈毅提了“只为馨香重,寻者便山谷。

兰端庄可人,历来有不少名人墨客为之动容,以诗词歌赋相赞,歌颂之,以其为正气,文明之象征。

屈原以兰喻贤,《左传》以兰为国色,孔子以兰为才香,《诗经》谓郑人熏浴以兰,以辟不祥;有诗云:“慈祥心性气如兰”,“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固清寒而萎琐,气若至分长不改,心若兰分终不移”等,虽同名异物,却总是将兰喻为社会正气,以除邪恶。

今日,兰,对于个人乃至社会均有重大之义。于个人,学其坚强,学其正直,学其浩然,于社会,则更为需要那股傲然正气。

爱兰,不仅因其端庄朴素,更重要的是它象征的正气文明。

愿兰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