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九月的随笔

2023/12/13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九月的随笔(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九月的随笔 篇1

风雨过后,眼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在这个世界,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

——题记

人为什么要喝水,为什么要吃饭?因为他要生存。人为什么会活在世上,为什么会有七情六欲?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心中的梦想。梦想是我们生活的指挥棒,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动力,是我们需要的洒脱和自然,是坚持到底的信念。有了梦想,我们的一切才有意义。

梦想是心中的动力。古今中外,那个成功的人士心中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司马迁心中因为有“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梦想,他才能在监狱中放弃功名权力,依然选择了宫刑。即便是成了一个不完整的男人,他依然坚持他的理想。终于,“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流传于世,司马迁这个名字最终家喻户晓,《史记》也成为中国二十四史之一。

梦想是洒脱和自然。唐代诗人李白,一生人称“三分剑气,七分侠气”。他因为心中有遨游天下名山大川的梦想,毅然放弃了了在宫中的豪华奢侈的生活,毅然选择了过清贫无依的生活,走进大山,“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给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浪漫唐诗。

梦想是坚持到底的信念。中国著名铁路设计师詹天佑,在中国的设备和技术非常落后的基础上,自己和工程队一起勘探铁路,即使在外国人挑衅的基础上,他也不放弃不抛弃。攻克各种难关,克服各种困难,终于设计完成了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路,詹天佑从此被载入史册。

梦想的最高境界是奉献。中国现代科学家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给世界上被疟疾所困扰的人们带来了实惠可信的治疗办法,给无数的人带来福音。但她的付出最终的得到了回报。因为太无私地付出,终于光荣地获得了诺贝尔医学或生物学奖,这是中国人的骄傲。

有了梦想不一定成功,但没有梦想的人一定不会成功。因此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树立我们的梦想,从现在开始为了我们的梦想奋斗。

九月的随笔 篇2

珍珠放射出奇异的光彩,真是人见人爱。然而珍珠由何而来?蚌要吸收沙子,让自己痛苦得流泪不止。然后用分泌物把沙子层层包裹起来。经过几年孕育,珍珠才得以形成。

蚌是这样,人便是如此,只要经过生活的风风雨雨,才会闪现出七彩的光芒。古今中外像这样的事例还少吗?

张海迪从小患有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可是在厄运面前,他乐观面对,不被病魔压倒,勇敢的同命运挑战;她坚持自学,不断超越自我,精通多个国家的语言,她克服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张海迪用她的坚韧与执着战胜困难,走向了成功,谱写了一曲身残志坚的赞歌。

美国著名的作家—海伦·凯勒,她从小失语,失聪,失明,在残酷命运的打击下,他不懈地奋斗,他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最后他让自己的生命放出了奇异的光彩。海伦·凯勒本来生活在一个优裕的家庭里,试想他的生活一帆风顺,没有经历这么多风雨坎坷,她会成功吗?

孔子周游列国希望得到仁政的实行,可是屡遭排斥,倍受打击,最后遭受困厄潜心著书讲学才得以编成《春秋》;屈原忧国忧民,哀痛民间疾苦:“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为帮民强国却遭到排斥,最后被遭受流放之苦,在这期间写成了不朽的诗篇《离骚》。

还有许许多多历经艰难困苦的磨炼,最后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如爱迪生,贝多芬,运动健儿,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不会永远走在平坦的大道上,一定会碰到坎坷曲折。在前进的途中遭遇困难并不是坏事,正如孟子所言“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一个人只有经历风雨的洗礼,才能变得坚强成熟起来,因为欲 火的凤凰更美丽,风雨后的彩虹更迷人!

九月的随笔 篇3

挥手作别酷热难耐的八月,经过几场秋雨的洗礼,我们带着秋天特有的清凉,走进了九月。

刚走进九月,暑假以来一直宁静的校园就热闹起来。到处是人声鼎沸,到处是洋溢着朝气的笑脸。哦,又开学啦!

今晚是我新学期的第一次晚坐班,一路上,满是带着笑容散步的人们。人们在尽情地享受着这份秋天的凉爽,他们的脸上更有收获的季节里丰硕的成果带给他们物质与精神上的满足。

走在充满无限活力的校园里,我的心也无比地愉悦、放松。没有那种暑气蒸腾中的急躁、憋闷,也没有左一抹,右一抹,还是一把汗的痛苦,只有凉爽的天气给我带来的无限惬意,就这样不急不躁、安闲自在地走着。

“哗啦啦……”一片水的响声惊动了我,原来学校的喷泉开了。那一个个喷泉仿佛是争着展现自己的风采,或如银蛇狂舞,或如白莲盛开,或如激流飞泻,水花四溅……在不断地挤压、挣脱中,一个个不厌其烦地赛着绽放自己的美。

对于教师来说,走进九月,不是意味着收获,而是意味着新的开始,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我的心里总有一股难以抑制的工作热情。走进教室,面对这批稚气未脱的孩子,“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觉油然而生。六月,刚送走一批,孜孜以求的,终于露出了笑脸,大步迈进,向着更高的追求继续冲锋;懒散安逸的,躲在一旁,独自饮泣,暗暗地流下悔恨的泪水。这样的情景如在眼前。眼前的孩子,明年的他们的命运又会如何呢?未来在他们自己手中,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同时我也感到自己肩头的压力,但耳畔“哗啦啦”喷泉的水声仿佛在告诉我:没有压力就没有活力,压力越大越出彩。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挑战未来!

静静地坐在教室后面书桌上,明亮的灯光下,与同学们一起奋笔疾书。那种久违了的和谐有序的学习气氛,弥漫在宁静的教室里。教室的墙壁上贴着新的催人奋进的标语:有“再苦再累都要坚持,永不掉队”的鼓励,也有“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人生”的鞭策,也有“多复习,勤巩固;多思考,勤发问”的善意提醒……

这里没有灯红酒绿,没有繁华喧嚣,也没有柔情似水的浪漫,只有质朴无华,只有静谧和谐,只有一颗颗奋发向上的进取之心。时光如果能定格在这书香弥漫的教室里,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九月里的这种幸福真的让我陶醉,让我痴迷!

九月的随笔 篇4

过去如果不是过去,那未来怎么能是未来。

——题记。

不经意间,时光已快告别阳光温柔的九月;我站在九月的末尾,徘徊着,期待冬天早一点来临,那是我的归期。却又特别不舍现在荏苒的时光,不舍现在如此清新的风景!忙碌的九月,让人喘不过气来,堆积如山的作业,让人头痛的考试报名。日复一日的操练着,我好像一个战士,就快奔赴属于我的战场,在日光灯渐渐暗淡的午夜,我却害怕明天的阳光会早一点塞满窗台,是呀,劳累孤独的九月。

黑夜来临了,天上的星星才能看得更加清楚,我们期待着,在浩瀚的夜空中,有一颗小小的星辰能够承载我们大大的梦想。在送走每一天的夕阳作别最后一抹金辉的时候,它能在遥远的夜空中,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我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絮絮叨叨的问心灵深处的那个自己,你为什么要坚持着,后来连他也给不了我最初的答案,于是我很狼狈的为自己找了一个我很不想放弃的借口;这确然是一个好的借口;我没有给自己长久的带来什么,也没有让自己长久的失去什么,这些固有的生活,仿佛给了我一望无际的挫败感;我竟然呆呆的驻足在九月的梦里无法醒来;原来简单的生活也会让人厌倦,原来单调的日子也会让人乏味,原来彩色的青春竟然也能饱含泪水,原来我们都曾弄丢了自己……

如果阳光是有声音的,那九月必然是一场盛世的音乐会;日子每踏过一天,这温柔的光便渐渐少去,我们的小小世界会渐渐变得灰暗,寂静,直到某一天的第一片雪花悄然而至,打破这安详冷漠的深秋,我们才会知道秋天已经离我们远了,而九月的影子确是要很久很久才能见到了。冬天如果来了,我决然的不会喜欢,每每想着冰冷的寒风拍打着我红彤彤的脸庞,然后又毅然的从我的袖口跑进去尽情的洗刷着我的脖子和身躯,最后让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我便会不开心。青岛的冬天是可恶的,让我们整天就埋在套子里,翻来覆去的等待着时间静悄悄的溜走,直到快上课的前十分钟匆忙起床假装很忙碌的去教室,这样的生活一过便是一冬,我们也曾挣扎过,可最终都是妥协,我们不管鼓起多大的勇气,都没能在闹钟响起的那一刻,勇敢的掀开被子,去真正开始一天忙碌的生活,是的,在严寒面前,我们都是脆弱的。久而久之形成的这种坏习惯,即便是在寒冬已经走了好几个时日甚至更长的日子,我们都不曾可以清醒过来,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们总是羡慕别人,羡慕他们起的比我早,也嫉妒他们;可正由于我们的懦弱,是不是就要我们永远是自己,却不能成为让人仰望的那个他们?我想不是,也不会是。每个人都渴望成为心目中那个百般优秀的自己,我们总是沉溺于幻想渴望着,可却又驻足于现实不愿朝着梦想的方向努力奔跑;我们曾嘲笑别人做每一件小事都像抓住救命稻草那般,直到最后别人抓住了一棵棵参天大树时,我们却还是一个可耻的旁观者……

我们总是矛盾着,既要屈居于当下的生活,却又不满足于当下的生活;看着每一天的日光踏云而来,又匆忙乘风而去;每一天我们总在期待,总在失望,或许青春注定会有一段时光要用来迷茫,用来荒废,用来后悔……

九月好似我们这一波人青春的三八线,往前一段是我们逝去的火红而疯狂的雨季,往后一段却是我们将告别青春作别雨季最后不得不安心所归的安宁;九月的开学季,有人会佯装成熟地离开这片美丽而祥和的校园,然后下一批稚嫩的脸庞迅速涌进来填补了前人留下的空白;纵使草木可以年复一年的在校园里生长,而我们却是注定很快将会被别人代替的。原来,是时光做了坏人……

冬天还不曾来到,九月也还不曾离开,我们所期待的还一如既往被我们所期待;这是九月送给我们的礼物,再告别两个九月,我们要作别的,却是我们这个小小的世界了。当我们可以在时光面前无奈地鼓起勇气挥手告别两个九月,在下一九月未来临之前,我们就可以佯装成熟地成为那一批被代替的人,然后离开……

再见,孤单的九月,再见,就快佯装成熟的我们!不管我们在读大几,陪伴我们的九月总会越来越少,不管你曾不曾注意到,有一天我们会遇到那个我们没有开学的九月,以后的以后,我们再也不会遇到曾经的九月君了。

如果过去不能成为过去,那未来怎么是未来?九月如果走了,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以后日子当做每一个九月去生活,因为在大学,九月是我们每一个学年梦想起航的地方,就算我们快成为离开大学的那一批人,我们也要做生活在九月的人,因为九月给了我们羞耻感,给了我们勇气,给了我们坚持,给了我们干净的梦想!

九月的随笔 篇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九九重阳节,它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爸爸端起他泡好的菊花茶,啜饮了一口,告诉我:“重阳节有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习俗,其中就有赏菊并饮菊花酒,因为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的时候。据说赏菊花、饮菊花酒这个习俗啊,源自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他不是写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吗?但重阳节赏菊的风行应该是北宋的时候,当时在京城开封的菊花有很多形态。民间还把九月称为‘菊月’。除了赏菊饮菊花酒,还有很多习俗如:登高、吃重阳糕、插茱萸和簪菊花等……”听了爸爸的话,我钦佩地点点头,爸爸懂得可真多啊!

这时,妈妈也在一旁说:“重阳节也叫敬老节,一定要帮老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到可以帮些什么忙呢,忽然,我灵机一动:我可以帮奶奶洗洗脚,帮爷爷捶捶背呀!于是,我就开始行动了!到了晚上,我就帮奶奶洗了洗脚,爷爷坐下休息时,我就给他捶了捶背,放松放松筋骨。爷爷和奶奶都夸我长大了呢!

这是我过得最开心的一次重阳节,既了解了丰富的习俗,还为爷爷奶奶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真是收获满满的一次节日!

九月的随笔 篇6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每年的9月10日,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普通的日子,但对于辛勤工作的园丁来说,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这一天是属于他(她)们的节日,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借此机会向灵魂的工程师们送上最真挚的祝福,敬祝老师节日快乐、康乐如意!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在学校里,每日面向着看我们,您“指点江山,激昂文字”,三尺讲台,您满怀激情,教导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却从不知疲倦,其中最令我们感动的有这么一位教师,也许我们不是她最出色的学生,但她却是我们最尊敬的老师。在每位老师只带个别班级的课程时,她却负责着全年级的生物课程,所以每个章节她几乎都要在所有的班级里一遍又一遍的讲着,也就是每一节课她都必须讲十多遍,诲人不倦却不厌其烦,最后因过度劳累体力不支而不得已离开工作岗位回家休养,多想在注视您的目光,多想再一次倾听您的讲课,这就是我的老师,一位对学生尽心尽力,对工作尽职尽责的好老师,即使她现在不在学校任教,但他的学生们依旧为她祝福,为她祈祷。

加减乘除,算不尽您做出的奉献,诗词歌赋,颂不完对您的崇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歌颂师德,感恩师魂!

九月的随笔 篇7

走进九月,时光一下子变得安然了许多。没有了酷暑的炎热,没有了夏日的喧闹。早晚的凉风,让人忘记了夏天那些难熬的日子。虽然中午的阳光还是很有威力,可是也没了夏天的那份执着。天空那么蓝,蓝得让人想入非非。云朵那么白,白得让人不忍移开目光。电线上站满了小燕子,它们聚集在一起,叽叽喳喳地吵闹着,似乎在商量南归的路线。树上偶尔飘落的黄叶,让人感觉到九月的与众不同。

一年的十二个月,每个月都有它们的特点,每个月都有说不出的感觉。九月的到来给人的感觉尤其不一样,九月是丰硕的,是丰美的,是金色的,到处都是成熟的.味道。各种在春天,夏天播种的庄稼呈现出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果园里的各种果子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庄稼人的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虽然九月特别地忙碌,特别地累,可是看着漫山遍野即将收获的庄稼,果子,觉得再累,再忙都是值得的。忙过了这个季节,就不用这么忙,这么累了。

九月是忙碌,丰收的月份。九月也是属于开学的日子,刚进入九月,孩子们就开学了。大学生,小学生,中学生,都收拾好自己的书包,离开家,回到学校,开始新学期的学习。度过了长长的暑假,身心都休息好了,也该好好用功读书了。现在的孩子多幸福,有那么长的暑假供他们玩乐。两个月的暑假整天都在家里玩游戏,看电视,百无聊赖,无所事事。早就盼望着开学,到学校里跟自己的朋友一起学习,玩闹。那才是有意思的事。

近几年的暑假越来越长,长的让许多不读书的人都眼馋。现在的孩子上学多幸福呵,一周只上五天课,还有那么长的寒暑假。各种节日也放假,一年才上几天学呀。说这话的大都是年纪大的人,他们上学的时候,没有这么长的假日。看着孩子们背着各种漂亮的书包,书包里装着各种好看的文具,穿着统一的校服,那么整齐,那么亮丽,那是九月里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线。他们上学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好的条件,书包是妈妈缝制的布书包,有的还是各种颜色的布头拼接缝制的,特别佩服妈妈的那双巧手,能把不同颜色的布头拼接成一个好看的书包,虽然不是特别漂亮,跟那些黑布,蓝布,花布,格子布的书包比起来是漂亮多了。在他们的眼里能装书,装文具就是最好的书包。有的家里条件实在不好,这样的书包也没有。每天早上把书都是夹在腋下,或者抱在怀里,到学校去上课,放学也是那样拿回家。文具就更不用说了,装铅笔,橡皮的文具盒买不起,去村里的赤脚医生那里要一个盛针药的纸盒子,那还得是跟赤脚医生关系不错的人家才能要来的,不是谁都能拥有的。谁家的孩子有一个哥哥姐姐不用的铁的文具盒,就感觉特别了不起。如果再背一个草绿色的帆布书包,书包上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红字,那可是无上的光荣啊。谁看见都会露出羡慕的目光,身后跟着一群崇拜者。背这样书包的孩子,是有亲戚在城里,书包是城里亲戚的孩子用过不用的。还有家里有当兵的人,也有这样的书包,不过那书包上印着的是一颗红五星,字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样的书包在当年孩子的心目中,是最好的,背上它是最神气,最骄傲的。

铅笔,橡皮本子是上学必备的。谁都用的很仔细,铅笔都是用到手握不住了,才拿着去跟父母换一根新的,橡皮也是,用得只剩下黄豆那么一点了,才能再换。不像现在的孩子,铅笔,橡皮一买就是一盒子,还没怎么用呢,就换新的。有时候用都没用,就丢了。丢了就丢了,没有谁去找,反正家里备的多着呢,回家再拿就是了。多么高级的文具盒,也能把文具弄丢了。爸爸妈妈虽然嘴上说,现在的孩子是用文具的祖宗,一年也不知道用多少铅笔,橡皮,还有削笔刀。我们小时候,一把削笔刀能用到小学毕业,文具盒能用到念大学。

书包也是,破了妈妈给补补,照样用。现在倒好,一个学期一个新书包,还那么贵。几百块钱的书包一个学期下来,就不能用了。有过日子俭省的人家给孩子买几十块钱的书包,孩子就不高兴。人家的孩子能用上百块钱的书包,为什么我不能用?做父母的都不愿自己的孩子受委屈,现在条件好应该让孩子享受。那也跟着去买贵一点的书包吧,背着到底舒服。一个孩子念书念到上大学,家里往往积攒了几十个书包,成抽屉的笔,文具盒也有十几个。跟自己的父母小时候相比真是天壤之别。现在孩子的父母上学的时候,用本子也都特别节约,一个买来的本子,正面写完了反面写。正反面都写完了也舍不得扔,家里的父亲用来卷旱烟抽,把孩子的笔墨一起吸到了肚子里。大多数的孩子买不起几毛钱的本子,去买些白纸,黑纸回家自己装订成本子,用来写字,做习题。需要交给老师的作业本,必须得是统一的本子。那些本子用过了,再用橡皮把上面写的字擦掉,还能用来写平常的作业。能省的地方绝对的省,一点都不含糊。不像现在的孩子,上学也不知道要用掉多少本子。

现在上学的条件也越来越好,不管是上幼儿园,上小学,还是中学,都有校车接送。多么幸福的日子呵,不用风吹日晒,也不怕雨雪。每天早上坐着车走,傍晚再坐着车回来。回家妈妈给做可口的饭菜,他们还觉着累,说上学苦。他们的父母上学的时候,不管刮风下雨,天气再恶劣,也得走着去上学,能有辆自行车骑着就不错了。那也得跟父母软磨硬泡,父母才能让他们骑着上学,到家里有事要用自行车的时候,还是要走着去上学。大多数的人没有上过幼儿园,到了上学的年龄,就直接走进学校读书认字了。虽然没有经过幼儿园的教育,可是走进教室,都会把手放在背后,挺着胸脯,认真地听老师讲课。谁不听话,老师的教鞭就落在谁的身上。没有谁家的家长到学校去找老师,或者去上告。有的还说,不好好学习就得使劲打,不打不成才,不打不长记性。不像现在,老师是不能体罚学生的。学生受不了,家长也不答应。想想挺有感触的,以前认为是对的,现在怎么就不对了呢?

现在的孩子有那么长的暑假生活,他们的父母小时候的暑假没有这么长。因为暑假前面有个麦假,暑假后面有个秋假,暑假相对而言就短的多了。麦假,顾名思义就是麦收的时候放的假,那假期比较短,一个星期,或是是五天。放了假的孩子,大的跟着父母去割小麦,挣上几个工分,小的就跟在大人的身后捡麦穗。虽说是放假,可是一天也不能闲着。麦收完毕,假期也就结束了。重新回到学校,继续学习。

学习一个多月又开始放暑假了,暑假里当然也是不能闲着的,每个人都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虽然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不过都是孩子,免不了在暑假里偷瓜摸桃,做些淘气的事情,让大人们无可奈何。大多数的时候男孩子放牛,女孩子打猪草食,割猪草。炎热的中午,他们把牛拴在绿草茵茵的山坡上,三五成群地跳到河里洗澡。旁晚牛吃饱了,他们也在水里玩够了,牵着牛披着霞光回家。短短的暑假很快结束,回到学校上不了几天课,就到了三秋大忙的时节,学校放秋假了。秋假的假期比较长,可做的活也多。十几岁的孩子跟着大人拾花生,掰玉米。割地瓜蔓,那些年地瓜是一年里的主打食物,种的多,收获的时间也长。十几岁的孩子都是爱玩的时候,不可能规规矩矩地干活,让他们去割地瓜蔓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这些孩子也有个领着他们干活的队长,那是些十六七岁不上学的,每个生产队派一个这样的孩子,领着他们干活。

都是些不大不小的孩子,干活的空隙里,免不了贪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能吃的东西很多。他们休息的时候,在坡地的沟里挖上一个不大不小的窝,里边放上些枯树叶,干了的茅草,里边埋上几个地瓜,几个晚熟的青玉米棒子,点上火烧着吃。黄豆,花生都可以烧着吃,还有蚂蚱,秋天里的蚂蚱,个个都大着肚子,里边满满一肚子的籽,烧着吃可香了。烧熟了,大家伙分着吃,每个人都吃得肚子饱胀,嘴乌黑,手也是乌黑的,跑到小河沟用水洗洗,才能看出本来的面目。女孩子也跟着吃,完全不顾自己的形象。女孩子还喜欢摘酸枣吃,那些红彤彤,圆溜溜的小酸枣,常常吃的牙都酸了。玉米地里不长玉米棒子的玉米秸,也是她们的最爱,拔下一棵,去掉头尾,剥去皮,咬在嘴里嚼着,甜甜的,根甘蔗有的一比。再说她们也没见过甘蔗,以为那就是最好的美味了。一个秋假,所有的人都会胖上一圈,用大人的话说,吃野食吃的。假期结束回到学校,互相交流着假期的故事,津津有味地回味着吃过的那些东西,盼望着来年的秋假早点到来,再一次领略秋的味道。那可是真正的秋天的味道,在他们的嘴里,在他们的舌尖久久不散。

又到九月,看着开学的孩子们,想起了以前的九月,想起了那些年的九月的日子。啰哩啰嗦地写下了这么多,有回忆,有感叹。现在的孩子感受不到九月的魅力,他们领略不到九月的风味。娇生惯养的他们,跟城里的孩子有的一比,也变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该是好事还是坏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