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心情故事随笔

2023/12/14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心情故事随笔(精选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心情故事随笔 篇1

重阳节那天,我到洛浦公园赏秋。

时令虽属深秋,园内却无草木摇落的萧瑟之气。但见枫叶如丹,银杏叶明黄,李子叶泛紫,香樟叶透出点点猩红,映衬着四季常青的绿篱竹丛,呈现秋光胜春朝的怡人景象。

园内游人如织,仔细观之,多数是耄耋老人,成双成对,相互搀扶,或行或坐。沐浴着深秋暖人的阳光,欣赏着园内的景致,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欢度属于老人的节日。

当经过园中广场时,灿然如金的菊圃边,席地坐着一对身着戎装的军人夫妇,透过老花镜,在念诵毛主席《采桑子·重阳》的词。表情严肃认真,当念到“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时,两人的脸上,同时浮现出自豪的神情。胸前佩戴的奖章告诉我,他们有着不平凡的军旅生涯。

洛水边,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荫下,好几位鹤发童颜的老人,在讲述着他们与这岸边柳的故事。原来,他们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从上海、长春、北京等地奔赴中原,支援洛阳建设的老工人。那时,新中国成立不久,洛阳工业还不发达,他们来洛后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不少困难。为了表示扎根洛阳的决心,到洛河滩参加植树活动时,他们特地在近水岸边,栽下了一棵棵柳树,称为扎根柳。

公园的椅凳上,花圃边,喷泉旁,堤岸处,不时传来老人们舒心的笑声。我想,这满园的老人,每一位都有着献身建设新洛阳的动人故事。面对今天洛浦的如画秋色,他们怎能不发出由衷的欢笑声呢?!

九九重阳,大自然呈现胜似春光的绚烂秋色,多么美好。但我觉得,比洛浦秋色更加美好的,是满园老人心中,被成就感、幸福感滋润着的风景。

洛浦秋色,风景这边独好!

心情故事随笔 篇2

做一把泥很好,好在你可以习以为常,好在你可以不露声色。

做一把泥难得,难得的不是哪一种生命都能够永存于世,不是哪一种灵魂都具备唤醒沉梦的能力;难得的你尽可以在这样的世界里焕发蓬勃的生机,在不变的日升月落中坚定你的一往深情。

无论身在何处,无论怎样装着,是择岩石水岸而居,或者依山傍海而栖,纵然是一把,是那么的一小把泥,你和他们一样具备着存在的价值以及存在的全部意义。

这样的泥,与阳光为友,可以助芳草展开希翼;与溪水为伴,可以替青苔呼吸尽力;与朝露为伍;可以为花儿芬芳倾心,同样,与种子结为亲密,更可以芳华世界,收获惊喜,因此,一把这样的泥,纵然不多,纵然是那么地微不足道,只要一如既往地做好自己,定然可以培育万物,滋养生命。

做好一把泥是这样:与山川河流身心相依;听凭树木花草自由地舒展心灵;任由飞禽走兽平地而欢卿,喜看所有的城市与乡村依依而矗立,与此,守望世界的一切美好因万物而丰盈······

做一把泥很好,好在五谷丰登,香飘万里,好在所有的一切皆注满一种灵魂的香气,饱含希翼,好在万千生命因此生生而不息,好在他们的力量永远载着你的梦境。

做好一把泥,香花草木不会因为你的平易朴实而离去,人间万像更因一种博大而绵绵不绝,一望无尽。

做好一把这样的泥,你不会因此妄自非薄,自甘堕落,因为,所有的生命与价值首先是来自于一种自我的认知与确立,如若持一种蓬勃的,奋发而努力的精神与气概,即使你的分量在别人的眼里微乎其微,有谁可否认你不是一种生命,不是一种可以体验活着而非死去的载体,一如你自己,将灵肉和世界揉为一体,与岁月栉风沐雨,岂不是何等的波澜壮阔,何等的美丽?

做好一把泥无需成名,只要朝来晚去,花开遍地,托起他人的鲜亮,贡献应有的自己,难不成不是一种无言的壮举?做好一把泥,无需谁来惦记,只要灵魂丰盈,身心不惧,广袤的天空何处不会飘来“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身影,天涯尽处,怎不会激荡起一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足音?

谁能说,这样的泥,不是一种生命的起点和缩影;谁能说,这样的泥,不是所有归去来兮最好的证明?

也许,谁都无需想起,亦无需忘记。只要愿意,在滚滚红尘之中做好一把这样的泥,一如成就你独一无二的、最好的自己!

心情故事随笔 篇3

亲吻着故乡的泥土,眺望着炊烟下的村庄,我循着那缕缕炊烟,沿着蜿蜒的黄土路,推开了老家熟稔的柴门。蹲坐在厨房老灶台前,一手拉着风箱杆,一手往灶膛里添柴火的母亲,看到我回来,脸上的每一道褶皱间便充满了温馨的笑意。

厨房在小院的东侧,一间由土坯垒砌的泥瓦小屋,案板和米面瓦瓮朝着东北方向安放,灶台临着西面的小木窗而造。灶台后墙和两边的山墙上都留有释放烟雾的灶烟洞。灶台出火口面东,一侧靠墙壁的地方安放着一个木制的风箱。灶前放着一个被磨得光亮的木头墩子,后边是堆放整齐的庄稼秸秆和劈柴。母亲如拉锯般来来回回地拉动着光滑的风箱杆,风箱唿哒唿哒地响着,灶膛里的柴火在风箱的鼓吹下,旺旺的火焰舔舐着乌黑的锅底,琥珀色的火光辉映着母亲红褐色的面容。

古朴的风箱不知在民间走过了多少个漫长的风雨春秋。风箱大多用泡桐木、柳木分解的薄板制作。一般是1米长、50厘米宽、80厘米高的长方形木匣子,木匣子前后的中下方各有一个便于回合的小风门。里边底下一侧镶嵌着一个风匣子,风匣子中间向外鼓凸出一个椭圆形的出风嘴,出风嘴中间固定着一个长条状能荡动的木头合页,以便输风。所谓的“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就体现在这里。风箱匣里边紧贴着两壁和风匣子中间有一个推拉板,推拉板有两块相等的薄木板装置,为了确保风箱有力度,两块木板中间夹裹些鸡毛、废纸、旧布,夹合起来将四角能松动的榫孔加以固定,中间穿插上一根笔直光溜的风箱杆。风箱杆外头固定一个便于拉动的拐手柄。

合上能抽拉的上盖,放置在锅灶内侧,如风箱不稳乱摇晃,在盖上压几块砖头或其他重东西压着。这样来回拉动风箱杆,小风门嗒嗒地响,灶膛里便火红火旺起来。

风箱的制作,充分体现了乡村木匠绝佳的智慧。在唿哒唿哒、循环有序的风箱吟唱中,铁锅里饭菜的馨香从锅盖周边氤氲、旋转,和灶膛后的炊烟融合在一起,弥散在村庄的上空。

风箱经常使用,推拉板松动了,母亲会适时在中间夹装些牛皮纸、布头。夏天风箱受潮不好抽拉了,她便搬到厨房外晒晒太阳。风箱沾上灰土了,便加以擦拭。风箱,好像母亲一日三餐的伙伴和帮手,叙述着农家的稼穑岁月,诠释着比树叶还稠的绵密日子。

在异地他乡,思恋故园,脑海中萦回的便是母亲在灶膛前舒缓有序拉风箱的韵致节奏,它如一支委婉的谐曲,浸润着我的乡村情感。

在乡村生活日新月异的当今,人们做饭大都用上了液化气灶、电磁炉,古朴的风箱已隐入了岁月的尘埃。而我白发苍苍的母亲,依然在老屋老灶前,如她苍老的呼吸般抽拉着她眷恋的风箱,那循环往复的唿哒声,犹似一支生命的咏叹调,又犹似一曲岁月的欢歌,回响在我的耳际,维系着我绵延挚深的乡愁………

心情故事随笔 篇4

婆婆家有两棵老枣树,粗粗的树干,大大的树冠,枝丫弯曲交错,都长在院子里的西墙边。

阳春三月,处处枝繁叶茂,花红柳绿。可老枣树总是慢半拍,好像与世无争一样支棱着干树枝一点动静也没有……不知哪一天,树上小芽萌出,长出嫩嫩的叶子,发出青青的枝条,而且越来越多。在春风的摇晃下,不几天,整个树就被染成了绿色。

枣树开花了,密密匝匝的小黄花点缀在青翠的小枝上,引来了上下飞舞的蜜蜂“嗡嗡”作响。一场小雨过后,绿叶沾满水珠,晶莹透亮,枣花落了,地上像撒了一层金粉,婆婆不舍得扫掉,想让它多留几天……枣树挂果了,小小的果子像米粒一样;在夏日阳光的普照下,青青的小枣“扑棱棱”一天天长大。

到了农历七月,婆婆总爱念叨一句谚语:“七月十五枣钻圈,八月十五晒半干。”枣熟了,枣皮像打了蜡一样亮亮的,有的泛白,有的泛红,有的半青半红,压得树枝弯下了腰。有人来了,随手摘一个,用手搓搓送到嘴里,“咯嘣”一咬,甘甜清脆。

婆婆说:“生枣不能多吃,吃多了会不消化,拉肚子。”她摘了一盆新枣煮熟了让我们吃,又软又甜。丈夫说:“在经济匮乏时期,这枣可是充饥的食品,还是我们几个学费的来源。”

收枣了,婆婆指挥我们撑一条床单,拿着长长的竹竿对着枣打起来,一颗颗大红枣滚落在床单上。邻家的孩子跑来跑去,嘴里填满了甜甜的鲜枣,笑声响彻小院。婆婆让孩子给东家大娘送一碗,给西家婶子送一碗,让她们也尝尝鲜。大部分枣要拿到集市上卖了换钱,剩余一小部分切片晒干,捎给身在外地的儿女。

秋风阵阵,枣树叶“哗哗”飘落在地,和洋槐树一起给院子铺上黄色的地毯。早上,婆婆拿着大扫把,把带着夜间潮气的树叶扫成一堆;太阳升老高了,她再拿根小竹棍把它们扒拉开晾晒……干树叶装进麻袋,干树枝堆在墙角。

孩子们回来了,婆婆爱用地锅煮饺子,她说:“水宽火大,一锅煮好,一人一碗,不前不后。”只见她撒一把树叶,用火柴点燃,放上干柴,手拉风箱,不一会儿,饺子出锅。

如今,婆婆不在了,老枣树仍像普普通通的庄稼人一样,不张扬,不争宠,默默地奉献着,静静地守候着我们心中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