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贾府过年经典美文

2023/12/15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贾府过年经典美文(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贾府过年经典美文 篇1

贾府的过年是从年前一个月拉开序幕的。

那个时候,替贾府看管田庄的乌进孝带着满载礼品的车队辚辚的驶出黑山村,走在上京的路上。

历时一个月零两日,乌庄头才抵达宁国府。

红禀帖呈上,先道万福金安,然后再呈上进献物品的单子:大鹿三十只,獐子五十只,狍子五十只,暹猪二十个……

物品太多,我不便一一例举,倒是曹公,列清单似的一件件写来,我想曹公文笔细腻,也不纯粹是为了告诉读者这贾府不是一般的荣华富贵吧。

如果书中的故事真的是曹雪芹的记忆,那么对于晚年贫寒到“举家食粥酒常赊”的他来说,这文字里一定还有复杂的感情在吧。我们今天很难体会作者的感情,是因为我们没有经历家道中落的沧桑,我们读的是别人的故事,看的不过是别人的热闹而已。只有那些红迷,读得久了,就成了故事里的人,故事里的人都成了他的故人,才能情同一处情发一处,也会像胭脂斋一样,拿起一支笔,缓缓批道:伤心笔,坠泪笔,批书人同一哭。

正当我们看得眼花缭乱,感叹物品之多之丰之时,只听贾珍道:“我才看了那单子,今年你这老货又来打擂台来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送这点东西,够做什么?

每次看到这里,心里都会那么酸涩一下,穷人跟富人,王侯跟平民,这过年的差距真不是十八条街的距离,简直是云泥之别天壤之别。

贾府过年经典美文 篇2

宁府是贾氏长房,贾氏祠堂自然设在宁府,所以,临近春节,宁府这边,开宗祠、请神位、供影像,准备春节的祭祀。

先是贾蓉到光禄寺领了皇上的祭祀赏银,皇恩赐福,何等荣耀,用贾珍的话说就是“咱们哪怕用一万两银子供祖宗,也不如这个体面”。

书房里有人提前拟定了主子吃年酒的日子,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生怕两府重复了有人说闲话,有人去打造金银锞子,有人在打扫宗祠和上房,有人在换门神,联对,挂牌,油桃符,两府是张灯结彩,焕然一新。

尤氏也在打点送贾母的.针线礼物,丫头捧了一茶盘压岁的金锞子来,有梅花式的、海棠式的、笔锭如意的、八宝联春的,大约一个不足一两,因为用了一百三十五两六钱七分的碎金倾了二百二十个。

锞子在《红楼梦》里出现不只一次,刘姥姥第二次来贾府,临走时送姥姥的东西里有两个荷包,荷包里装的就是笔锭如意的锞子。王熙凤第一次见秦钟送表礼,也有两个“状元及第”的小金锞子。这锞子样式好,寓意也好,贵族讲究的是面子,就是给小孩儿的压岁钱也不是一把碎银子。

披着猞猁狲大裘的贾珍,负暄给本族那些贫寒的子弟们分发过年物品。在这里,你尽可以想象猞猁狲大裘是什么模样,你尽可以跟宝玉的那件雀金裘做对比,只是苦了我这穷人家的孩子,没见过没穿过甚至没听过,想象得有点吃力罢了。在这里,曹公还用了“负暄”一词,我很喜欢。画面很温暖,场面很温馨,这里是对贾珍描写最为增色的一笔,读者也想不到这个贾珍还会在声色犬马的空档履行一下做族长的职责,除了分发东西还顺便教训了不长进的贾芹。这让一向被读者厌弃的贾珍也显示出他人性中温良的一面。

贾府过年经典美文 篇3

(一)团圆合家欢

团圆,是我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不变主题。无论天涯海角,老家门上那红红的对联,母亲村前喃喃的呼唤,都在急切的召唤着游子的心。这不,大年三十,我们一家三口从城里兴冲冲奔赴十里之外的乡下,和公婆一起过个团圆年。

那天可真是个好日子,天气晴好。到家已是正午,婆婆欢喜地迎上来,见了可爱的孙子,很是疼不够。公公正忙着贴正堂上的对联。丈夫赶紧去打下手。我凑过去一瞧,呵,“金牛开出丰收景喜鹊衔来幸福春”红底黑字,笔走龙蛇,潇洒飞扬,公公的书法好漂亮!红红的对联贴起来,干净的小院立时亮堂起来。

我呢,快快地洗手,束上围裙,搬个凳子,进厨房,与婆婆一边拉着家常,一起包饺子。听婆婆讲,今年地里收成不错,公公的教师工资又涨了,这不,家里新添了电动车,电子炉,日子也好过多了,今年年货准备的可齐全了。我欢喜地听着,也把自己在单位编写的诗朗诵获奖之事说给婆婆听。旁边的煤气炉上,“滋滋”熬煮着一大锅新鲜猪肉,香气扑鼻,诱人十足。

五岁的儿子,这会象个撒欢的小牛犊,也顾不上身上新买的衣服,在门外与几个小朋友一起疯跑,比赛放小炮仗。“砰”脆脆一声响,惊的旁边转悠的小狗,“呜”一声,扭身走远,又回头惶惑的瞅一眼地上花花绿绿的小东西。大家一齐笑起来。

暮色四起,家家户户都飘起了浓浓的饭香。传说中,年是一个头长触角,凶猛异常的怪兽。而在我看来,年该是一个活泼讨巧的孩子。从村前张贴着福字的大树上,从母亲亲手蒸的雪白的馒头枣山里,从手机里丁零的祝福声中,更从脆脆的鞭炮声中……在神州大地上,轻轻巧巧地走来,让人一不小心与它迎面撞个满怀。

这会,它该在我们一家人团团围坐吃年夜饭那举起的美酒中。饭菜简单可口。鱼,是年年有余,稀饭是蜜枣稀饭,甜蜜生活。公公高兴,与丈夫爷两要对饮几杯。这几年,同是当教师的丈夫,与公公一样工资没少涨,爷两干劲十足,有理由喝个尽兴。我依次恭敬地给辛劳的公婆敬酒,感谢两老对全家的付出与关爱。

窗外,墨漆一样的夜色,屋内,是融融的灯光。遥远的地方,不时有鞭炮声隐隐传来。在春晚赵本山《不差钱》小品诙谐笑声中,新年的钟声悠悠响起,我沉醉于甜蜜的梦乡……

(二)声声拜年忙

“噼里啪啦”阵阵欢快的鞭炮声把我从梦中唤醒。绵延不断的鞭炮该是村庄不眠不休的歌唱,悠扬或者婉转,雄浑或者纤细,一声声,把新年象新嫁娘一样迎进农家。哦,新年第一天!

勤快的公婆已经准备好可口的饭菜,热腾腾的水,要我和儿子快快洗脸吃饭去给大家拜年。当然,我第一位要拜年的自然是可敬的公婆。乖巧的儿子已经“扑腾”一声当真双膝着地跪下来爷爷奶奶磕头,小嘴甜蜜地说着:“给爷爷奶奶拜年,祝爷爷奶奶牛年吉祥”。公婆欢喜地擦着眼泪心疼的拉起他,忙准备好大大红纸包的压岁钱。

拜年,是我们这里过年最隆重的仪式,全村无论老少,都要出去给乡亲拜年。晚辈的要给长辈拜,长辈的见了小孩子五块十块的是要给压岁钱的。这无疑是小孩子最喜欢的`时候,很多小孩子嘴巴甜甜的,自然多得些,那些木讷的扭捏着,脸一红也就算打招呼了。过年乡里乡亲问声新年好,该是听到的最美的祝福了!

这不,几个半大的小伙子起的早,已经嘻嘻哈哈挤到我家来给公婆拜年。公婆早已准备好瓜子、糖、烟、水果等等,。一边笑脸迎着,一边抓起烟啊什么的让他们进来。他们恭敬地说着拜年,寒暄几句就忙着告辞,因为还有好多家要去呢!

身患中风半身不遂的邻家大伯也颤巍巍的走过来了,他嘴巴含混不清地说着话,我忙迎上来,给大伯道声新年好。大伯一见儿子,喜欢的很,哆嗦着掏衣服里层层包裹着的压岁钱。我的眼泪几乎要流下来,忙让儿子给爷爷拜年。这个大伯自前年患病,看病吃药花了好多钱,又没什么经济来源家境十分困难。公公同情他,年年都要接济他点。这钱说什么也不能要啊。可我又得收下,因为是大伯的一片爱心,不收他会伤心的。

我带着儿子也开始出来拜年。青石板上,斑斑点点的,一地落红,是鞭炮的碎屑。我小心的踩上去,好象踩着春天的花瓣。前面。邻居三子家新盖的楼房前,外出打工回来的堂哥一身新衣正自得地听着手机上的歌曲,和几位乡亲侃大山,讲他的打工奇闻。早听婆婆说,堂哥上几年一直出去打工,苦没少吃,钱却没挣几个。去年在南阳建筑工地打工,他很勤快吃苦,老板很欣赏他。听说今年又要接个大工程,怕又可以多挣些钱,堂哥期望着自己勤做苦扒,挣钱好盖房娶媳妇呢。我热情的和他们打招呼。大哥一见我,眼睛一亮,说,我给你带回的还有礼物呢,这就回去拿。

大哥满头大汗的跑过来,拿过来几个精致的小盒子,他这次过年,给亲人每人捎回来几个当地的玉镯子。他让我挑选一个。我小心打开,仔细的看,都很美。我挑选了一个白绿相间的玉镯子,轻轻地试戴。果然好看!

谢过大哥,走啊,戴着乡亲的祝福与爱意,给各位乡亲拜年了!

(三)希望的田野

拜年回来。信基督的婆婆去附近教堂守礼拜,公公与丈夫与祖人一起上地里墓地给先人祭祀去了。小院子里非常安静。半晌午的阳光爬过邻居新盖的两层楼角,斜斜的照过来,小院子也因此象油画一样半明半暗。几颗玫瑰花的干枯的枝条在依然清冷的风中稀疏着静默。

我好奇的走过去,惊讶的瞥见长长枝条上依次潜着褐色的蓓蕾。轻轻地打开一个看看,嫩红的芽儿,宛如婴儿般沉睡的脸,令人砰然心动。哦,这是春天的牙儿!在做着美美的梦,春风很快就会把它唤醒。

这样的天气,让人忍不住想出去走走。带着儿子沿着曲曲弯弯窄如一线的小路,踩着柔软的枯叶,沙沙,穿过一个不大的树林。记得夏天时,我在这一碧葱绿里,或站或斜,摆造型照过相呢!此刻的树林,安静的似乎被过滤过一样。突然,几只小鸟,唧唧喳喳,热烈的交谈,自在的在林间跳上跳下,谁说树林这会没有叶子呢?这些鸟儿可不就是会唱歌的叶子?

迎面,一个老人也在林边走着。老人步履蹒跚,穿着棉布裤子,袖着手。和他热情的打个招呼,原来他是刚从地里看麦苗回来。是的,麦苗是农人的希望,孩子一样宝贝着,一日不看,怎么放得下呢?

麦田,已经油绿的海一样呈现在眼前。也许是还没睡醒,小小身子,匍匐在地上,睡眼迷离。有露珠儿亲昵的滚动,阳光下熠熠闪着光。我怜惜地望着望着,轻轻地俯下身子,小心的捋一下麦苗嫩嫩的叶儿。我回来了,你还认识我吗?

是啊,尽管今日的我生活在城市,可我知道,自己的根在乡村,与眼前的麦苗一样,汲风饮露,是一颗行走在城市里的麦苗。我的心依然与脚下这片土地休戚与共。这里的贫穷、疾病、磨难、希望、梦想依旧牵扯着我的心。如今,农业税已经不收了,乡里孩子上学的学杂费也不收了。是的,我欣喜地发现,我们的乡村变得更富裕了,更美了!

一阵风掠过,麦田里碧波荡漾,似乎有雄浑的大合唱隐隐传来。不远处,成排的树木,剪影一般,淡蓝色的雾岚笼罩着梦一样的乡村,我不由醉了。转身,领着孩子,大踏步地走进我可爱的乡村!

贾府过年经典美文 篇4

春节到了!阵阵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我循着香气来到了饭厅。饭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饭桌旁充满了欢声笑语。那一对对金黄喷香的油炸鸡翅,一个个肥嫩鲜美的卤水鸡腿,一只只油光闪亮的椒盐草虾,一瓶瓶五彩缤纷的饮料,看得我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开动了。我的嘴里塞得满满的,却还不停地夹菜。家人看见我狼吞虎咽的样子,哈哈大笑。

吃饱了,喝足了,满意的我打了一个响响的饱嗝,突发奇想,问起了母亲:你小时候怎么过年啊?

母亲望望天花板,好似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羡慕地看了看我,苦笑道:我小时候啊,家里穷,我7岁就自己赚钱了,每天就只能用点咸菜,混着饭吃。只要有个豆腐呀什么的,那简直是‘千载难逢’啊!所以一年到头,就只有春节才能闻到肉的味道,而且我的新衣服都是过年的时候才有的,我穿三年,接着给你三姨穿,哪像你?从来不会因为没有新衣服穿而发愁过,也从来不会因为好不容易有了一件新衣服穿就高兴得活蹦乱跳。

我猛然惊觉:不是吗?在二十、三十年前,我的父母也是坐在饭桌上,也是一家老小,但是,他们没有大鱼大肉,也没有洋酒、饮料,他们只有一点点的肉,些许小菜,但是他们却已经满足了。而我呢?我却在到处挑三拣四,说这个不好吃,又说那个不合自己的胃口,还经常因为伙食不合胃口而浪费。衣服呢?他们只有布衣服、棉布裤、破布鞋,但这些在他们的眼中,却是只有他们在春节里才能得到的享受。而我却从来不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凉风习习,皓月当空,意犹未尽的我正回味着母亲说的话,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吗?

贾府过年经典美文 篇5

说真的,随着年岁的增长对过年的期盼越来越少,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味貌似也越来越淡。尽管年货照样准备、亲戚朋友之间照样要互相拜年,但是个中的滋味貌似程序化了不少,总觉得缺了一份温情。不过不管怎么说,从小就在大脑中深深刻下热闹欢乐祥和团圆的过年情节总是盘旋在我的骨子里,挥之不去……在昨晚之前,因为工作繁忙,对已经翩翩来临的春节还木有什么反应,但是昨晚去超市的采购经历,一下子将年的身影直挺挺的拉到了我的眼前,原来年真的很近很近了……

一直不喜欢说过春节,总觉得春节这样的字眼太过于官方、太过于书面化,太过于清淡、……一直喜欢说过年,呵呵,也许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的缘故吧!在小时候、在农村,人们用来计时间的只有农历,互相之间如果问起一般都是问;“今天初几?或者是今天是哪天?”而回答者也从来不会出现几号这样的字眼。

用几月几号计时一直到了读书以后才开始有印象,但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不习惯,对元旦一直就是没有感觉,从来就没觉得过了元旦就是新的一年,直至现在,元旦给朋友的祝福中,也还是很不习惯用“新年好!”这三字眼,一般偶的祝福语是:“元旦快乐!”新年这样美好的字眼,俺是坚决滴留给了被官方定名为“春节”的节日……

原本不想这样啰哩啰嗦的写下上面的几许文字,是这张信纸上这副温馨画面感染了我,这缤纷大雪中徐徐而行的归家汽车,载着如此温馨的:“回家过年咯!”心底深处被一袭思家的暖流深深击中,想着回老家过年的种种幸福,忍不住放下手头所有的事情,在这个人们正匆忙在归家路上的日子中,写下心头感慨、祝福几许。祝福偶滴所有友友们:“新年快乐!新春快乐!蛇年大吉大利!”也祝福那些一不小心进入我空间的'未来友友们:“新年、新春快乐!”

贾府过年经典美文 篇6

盼望着,盼望着,春节终于降临了。早上,我睁开双眼,朦胧地看见窗外的天还灰蒙蒙的,想再睡一会儿。但一种忙碌的气息使我打起了精神。我穿上崭新的衣服,心里是无比的愉快。一天又开始了。

早上我掌厨

一大早起来,我本以为我是第一个起床的。想不到爸爸妈妈早起床了,他们正在拜菩萨。看见我来了,妈妈问我早上想吃什么,我说吃桂花园子吧。妈妈从冰箱里拿出一包桂花园子。由于妈妈实在太忙了,就叫我自己烧。我想这可难不倒我,野炊时我可学了几招。我把热水放在锅里,然后放在电磁炉上,一会儿,热水沸腾起来,我把园子放下去,盖上锅盖,几分钟后,园子浮起来了,说明熟了。我把园子盛起来,放上糖。哇,这就烧好了。

新年讨红包

“新年到来,红包拿来。”在走向爷爷家的路上,我听见好多人都在向长辈们讨红包,祝福他们。“叮咚。”爷爷家到了,爷爷来开门,“新年到,祝爷爷长命百岁!”我说。“也祝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爷爷笑着。我把右手一摊。爷爷一时还没反应过来,但又马上从口袋里掏出红包给我。“谢谢爷爷!”我们待了一会儿,又到外公外婆家讨红包。

今天我的收益不少。啊,春节真快乐,我爱春节!

贾府过年经典美文 篇7

过年(又称春节)是我国最传统的民俗节日。古往今来,在过年这个特殊的节日里,给了许多文人墨客发挥了想象的空间,也留下了许多美文佳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遥闻爆竹知更岁,偶见梅花觉已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如今读起仍脍炙人口,千百年来已经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购年货、准备年节器具等等,这些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辞旧迎新”。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守岁,待第一声鸡啼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新年就来到了。翌日,男女老少无论贫富,都穿上平时舍不得穿戴的节日盛装,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恭喜发财。在各家各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满街游人,热闹非凡,一直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罢休。

过年,在我国不同的区域,习俗也各不相同。老舍曾在回忆中说过:北京那地方的小孩子喜欢三件事,一是买杂拌儿,二是买爆竹,三是买诸如风筝之类的小玩艺儿。第一种买杂拌儿,其他地方的孩子们恐怕只能望之而兴叹了。到了河南,阎连科曾在文中说:走亲戚的礼肉,一条条挂在半空,这真是一种奇观。浙江要吃酱肉棕子、鱼干,还有喷香的煮芋艿(张抗抗《故乡在远方》),福建则要做白糖年糕、红糖年糕,还有“炸枣”和“五香肠”(斯妤《除夕》)。虽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终究年味儿没有变,这都能让人产生悠长深远的回味之情。

唐代的高适有一首《除夜作》中写道:“旅馆寒冷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一个“愁”字把诗人不能欲归、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当然这不能与王安石的《元日》所能比拟的。苏轼被宋哲宗贬谪到惠州,他在那里度过第一个春节时悲感交集,赋诗一首,记下了他感伤的情怀,写道:“前年侍王辇,端门万枝灯。牙旗穿夜市,铁马响春冰。今年江海上,云房寄山僧。亦复举膏火,松间见层层。”今昔对比,一盛一衰,一荣一枯,人生感慨,全寄寓在漂泊江海独处禅房的心境之中。

据说春联起源于桃符,贴春联也是表达一种喜庆之意。相传后蜀主孟昶曾写过“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也可算我国最早的春联之一。说到春联,还流传着许多趣闻轶事。当年暂居于浙江绍兴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夫人的劝说下,写了一副“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的对联,张贴于门外,半盏茶工夫不到就被人揭走。他只好再写“莺啼北星,燕语南郊”,还是不能留住。这下急坏了夫人,王羲之急中生智,又写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样一副不吉利的对联没有人再揭。第二天,大年初一他又在上下联各加三字,变成“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这真令人拍案叫绝不止。如今的春节,虽然年味越来越淡,但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来说,天南地北的亲人,汇聚到一起过一个团圆年,这无疑成了一件很幸福快乐的事情。每到年节,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这种美好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

古时祭灶神仪式也是十分隆重的,中堂摆起一大桌“福礼”,每家人都要向灶神行拜礼,以示灶神上天向天宫汇报这一年来的好事,灶神的任务是“上天呈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职责。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民间叫做“迎春日”,也称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新”。在春节前扫尘,是人们素有的传统习惯。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总有贴门神的习俗,这种习俗大约可追溯到隋唐时期。据说,唐太宗李世民得了种怪病,梦中常闻鬼哭神嚎,弄得他夜不成寐,焦虑万分。大将秦叔宝和尉迟恭闻知此事,全身披挂,分站在门的两旁为之守护,这种方法果然灵验,不久,李世民就大病痊愈。为感激这两位将军,他令人画影图形,张贴宫中大门的两侧。从此,民间“贴门神”开始大行其道。这只不过是一种传说,也能很好地表达人们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其实,年节对我来说,既是浅浅的划痕,又是重重的一笔。年节怎样过纯是一种心境,来不得半点强求。钱钟书过年,谢绝来客,潜心读书。冯骥才过年,“闭关”与笔墨独家对话,这不都是一种情致吗?你也可以与家人独处,尽享天伦之乐;也可以云游四海,浪迹天涯;更可以围炉煮茗,捧书夜读。只要你觉得一个人心中有年过,不管表示他是否还年轻,感觉生活还很有滋味。

年轻时读封神演义,喜欢神仙道士的生活,也很爱读那些描写神仙生活的诗词。“烟霞深处运元功,睡醒茅庐日巳红”;“脱尘缘,万事轻”。这些诗词的意境,这几年时时泛上心头来,让我给自己减压的同时,也产生了逃世的倾向。虽然生活的地方如同当下的空气,也难免雾霭天,我却有意识地栖居起来。过了不惑之年,岁月变得急促而没有节奏,稍不留神,那流水般的日子很快从你的指间溜走。

日落不是岁月的过,风起不是树林的错。年少的时候,我们总希望拥有好多更好的东西。可是,长大后才渐渐地明白:“这世间纵有万般好,却并非都要全部拥有”。自己选择人生,和人生选择你,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命运结果。岁末年初,新春伊始。每年到了这个时节,我们心中难免总有一种难以平静的心绪,似乎总想好好的细数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仓促中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而那芥川龙之介又曾说过,“删除我一生中的任何一个瞬间,都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既然这样,得意也好,道路坎坷也罢,那终究只不过是岁月给予我们的礼物。

对于远在他乡的我而言,新年是过去一年的终点,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正因为这样,我觉得一瞬间成长了许多。对于飞速发展的今天,前面固然有机遇、有荣光,更多的是应该去面对前面的路。岁月留痕,流年在花开花落间转身,陌路旁你随手播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开什么样的花朵。世上没有不绝的风景,人要有前行的心情。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一个人的成长是永远没有止境的。所以,我们就得“活到老学到老”,学会欣赏自己,充实自己。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的人生才会充满乐趣和刻刻“镶”着惊喜。当然,这也并不是意味着成长的人不食人间烟火,而是应该让他们懂得精神和物质的`结合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