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姐弟的文章

2022/12/09经典文章

关于姐弟的文章(精选8篇)

有一种眼泪,叫姐弟连心

文/陈昕昀

小倩,是我今年春节期间到贵州荔波,公益走访拍摄15名贫困生中单独走访拍摄的最后一位苗族贫困生。她住在离茂兰镇25公里的偏远高山上。寨里只有10户人家,留在寨里的也只有10多人,其他的都外出打工去了。

小倩,21岁,一个典型清秀的窈窈淑女,寒假回来一直在奶奶家生活。她说妈妈已出走外地,爸爸在建筑工地打工,她和弟弟留在了奶奶身边。当我问及她弟弟的情况时,她倏地泪流满面(图一)说,弟弟今年19岁,小时发烧没及时到医院就诊,虽有听力,却一直不会说话,神志有时也不清楚,经常出走不归家。坐在旁边的奶奶插话说,前天她弟弟又出走了,至今未归,小倩哭了好一阵。

“我毕业后要努力赚钱,把弟弟的病治好。”小倩说,她是东北某大学大二法律系学生,假期陪着失语的弟弟一起生活。每次开学返校,弟弟就成了她的牵挂,隔三差五她就会打电话问弟弟的情况。

上个寒假,小倩把在学校做了几个月兼职赚来的钱给弟弟买了一个手机。本来想给他买一个老人机能打电话就行了,可是他也知道智能机好玩,在手机店里不断指着一款vivo的黑色智能手机。虽然这款手机要九百块,小倩还是咬牙买给他了,可怜弟弟19年来从来没有要求买过一件东西,这对于他来说是人生第一件奢侈品了。买到手机后他很开心,还经常跟着手机含糊不清地大声唱歌。小倩很高兴,她没想到弟弟居然还会唱歌。可惜没多久,他的手机就被别人偷去了。这个学期,小倩在学校的超市打了两个月工,月初她在网上给弟弟又买了一个手机寄回去,奶奶说不要买了,他话都不会说你买给他干什么,可是小倩觉得,即使听着弟弟嗯嗯呀呀的,也是一件惬意的事。

小倩说起了她五岁时的一段回忆,令我一阵酸楚:她说:“大约是我五岁的时候,那时候爸爸对妈妈很不好,经常拳打脚踢,把妈妈打跑到广东打工去了,后来爸爸也不知去了哪儿,爷爷奶奶又不在,家里就只剩我和弟弟。第一天我把晒在外面的稻谷收回家里之后,用辣椒水泡了点剩饭吃,幸好我俩从小就什么都不挑,冷水冷饭都能吃得香。可天黑后,电闪雷鸣,雨水顺着瓦片的缝隙流下来打湿了我们的床,那时候的农村一下雨就停电,除了闪电什么也看不见,我非常害怕,弟弟也哭得声音都哑了。一片漆黑中,我只能凭着感觉用尽力气抱着弟弟往没湿的地方移动,然后把自己的衣服垫在浸湿的地方自己躺在上面,继续哄着弟弟,一直哄到他哭累睡着了,我还是无法入眠,那可能是人生中第一次失眠吧,当时感觉那个夜晚真是太漫长了。第二天早上醒来后,饥肠辘辘的我想自己做早饭吃,可是忙活了好久屋里已经乌烟瘴气的,眼睛也被熏出了眼泪,火就是燃不起来。好在村里一个曾经当过老师的爷爷路过了我们家门口,帮我把火点燃了。弟弟吃着被我炒得发黑发苦的青菜,还吃了两碗饭。”

听着小倩的述说,有泪不轻弹的我,眼泪很不听使唤地流了出来。好在我用相机挡住了自己的眼睛。

没有妈妈的日子,小倩知道生活就是一道菜,只有自己认真去做,才会成为一道佳肴。虽然缺失了母爱,小倩却学会了用坚强去烹饪着生活的岁月。

吃中饭时,出走的弟弟又回来了,一言不发地坐了下来。小倩忙问他到哪里去了,睡在哪里,一边问一边流着眼泪。失语的弟弟成了小倩沉重的心病,她说她大学毕业后挣了钱,一定要把弟弟的病治好。因为弟弟三岁的时候还发生过一件令她心惊胆战的事。她说:“有一天弟弟突然失踪了,发动全寨人到处找,上山喊,最后是在一片离家很远的森林里找到的。从此之后我特别怕弟弟再走失,每天都看着弟弟,只要弟弟不在我的视线内,隔一会儿我就会出门喊弟弟的名字,喊到他回应,如果没有回应我就要出去找了,这个习惯一直保留至今,尽管弟弟已经长得比我高大,现在放假回家,只要一会儿看不见弟弟,我还是会出门吆喝。”

吆喝,我以为不仅仅是习惯,而是小倩对失语弟弟的慈母之心。我们刚吃完中饭,到家才10多分钟的弟弟,就赶紧把我们的饭碗拿去洗,将剩余的饭菜收到了碗柜,令我感动不已。失语的弟弟,虽然不会说话,可做事很主动、很能干、很吃得苦,无论是家务事,还是到山上烧木炭、找野菌(图二),完全看不出是一个失语智障的孩子。

自从小倩上大学以后、弟弟所有的衣服都是小倩兼职买来的。因为小倩一年只能回一次家,寒假返校时,小倩连夏天的拖鞋都帮弟弟买好。小倩考虑得很细致,返校时,卫生纸牙膏等一些日常生活用品,都给弟弟准备好。除了关心弟弟,小倩也会给爷爷奶奶爸爸买几件衣服。其实刚来东北的时候,小倩人生地不熟也不敢出校园做兼职,有时候她爸爸工地结不到钱,会晚一点给她生活费,她就用同学的迷你电煮锅,跑到超市买一袋五块钱的挂面来煮,一袋够她吃好几顿。后来人熟地熟了一点,她就敢到处跑了,东北的天气很冷,她曾经在零下三十度的室外发传单,在烈日下晒一天做促销,也曾坐来回四个小时的公交车去当家教,虽然挣不了多少钱,但是她特别开心。小倩也知道现在还改变不了家庭什么,但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给家里减轻一点负担,她才觉得心安。

小倩思忖着:工作后,要把弟弟的病治好,给弟弟一份关爱,但对母爱的渴望,却一直折腾着小倩。于是乎,她常常身不由己地站在村口,望着对面的大山……

艰难困苦压不垮小倩们幼小的心灵,但没有父母的爱,却让他们撕心裂肺。眼泪,有的是伤感、有的是激动,小倩的眼泪,却是姐弟连心、是仁慈大气的担当。

家乡的秋天

文/芳草青青

窗外,雨滴滴答答的下个不停,听起来像是落在了田野里庄稼苗的叶子上,我的思绪也随着雨声飘向了远方,弥散在了家乡的田野。这个季节,家乡的田野里到处是一派丰收的景象。

玉米头上顶着伞,倔强的立在那里,向人们炫耀着自己丰硕的果实;高粱像一个卫兵,在守卫着这片丰收的家园,几只麻雀调皮的站在它的头顶上,嘴巴不停的在啄理着它的发丝,它痒痒得晃动着身子,想把它们赶走;稻谷低着头,思念着远离家乡的阿哥快快回,把它赶快接回家;那红薯秧已经把它的领地铺的满满的,你用手拨开它厚实的叶子,就会发现它的根部鼓鼓的,等待着人们把它们从泥土里刨出来;花生的叶子已经开始凋零,它谦逊的把果实埋在了地下。《落花生》一文似乎对花生的这种精神给与了肯定,只是我觉得,人们对于美的标准似乎已经发生了变化,谦逊也好,有时张扬也更富有了自己的个性。

最迷人的是棉花,有的棉花桃青青的圆乎乎的挂在腰间,有的棉花桃已经裂开,露出了洁白的棉花,有的完全绽放,露出那雪一样白的花絮,整着个棉花地绿白相应,很是壮观。

学校放秋假了,我们姐弟几个就帮妈妈摘棉花,每个人先在腰间系上一个装棉花的兜,弯着腰,双手忙乎着,一籽籽的,把那已经冒出来的棉花从棉花桃的壳里抓出来放在腰间的兜里,这个时间是我们姐弟几个聚在一起聊的最开心的时刻,手里一边忙着摘棉花,一边谈论着学校发生的事情,母亲高兴时会唱上一段《朝阳沟》,看我们都在干活,父亲似乎就享受他少有的片刻轻松,他在地里来来回回的踱着,走到母亲跟前,会顺手摘几把棉花,然后放在母亲的棉花兜里,父亲会对我们说,你们几个好好摘,回家给你们摘的棉花用称称一下,一斤给一分钱。我们几个干活就更起劲了,因为这样从父亲手里得到的钱花起来很自由,可以随便买自己想要的小东西。

我不知道父亲心里是怎么想的,每到放假农忙的时候,他不像别的家长让自己的孩子在家里呆着学习,而是让我们姐弟几个全到地里干活,谁也不能在家里看书学习,午觉时从来不让休息的,在中午最热的时刻,父亲会亲自带我们姐弟几个去玉米地里拔草,他把这段时间的任务给我们分了,我们谁也不敢偷懒,想赶快干完活回家干自己想干的事情。玉米叶子上的毛刺划得我们身上一道道红印,身上的衣服一会儿就被汗水浸透了,每个人的脸晒得又黑又红,我们姐弟几个谁也没有一句怨言,因为我们知道,父母每天就是这样在干着活,我们谁先干完自己的任务也不会先走的,总是给小弟帮忙,他年龄最小,身体最弱,我们都心疼他,我不知道父亲平时很宠小弟的,但是到地里干活时,父亲从没有特殊照顾他。

晚上回到家里,吃过晚饭,爱学习的弟弟就开始挑灯夜战,我实在是困得不得了,刚刚躺下来,眼睛就打起架来,品尝过劳动的艰辛,姐弟几个心里似乎都暗暗较劲,下决心要好好上学,要不然一辈子也要过这样的生活了。

父亲有时看我们特别累时也会说一句,不让你们干活,你们就不知道当农民出的苦力,也不知到地里的活都是怎么干的,现在去了地里自个什么都知道了,到学校自然就知道学习了,只要你们好好上学,我和***再受累也不怕。

现在想想父亲的这种教育方式似乎对我们的学习有很深的影响,他不想让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和自己一样受苦受累!如今我们姐弟几个都离开了家乡,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家庭,只是能像以前一样完全聚在一起畅谈的时间太少了,我们就在心里彼此默默的祝福吧!

读书的记忆

文/单秋荣

在我的印象中,读书是妈妈几十年不变的主题。

童孩时,父亲患病撒手人寰。妈妈是小学老师,她用微薄的工资独自养活了俺姐弟四人,生活很艰辛。妈妈却把从牙缝里省出的钱,买了儿童文学、古诗、宋词等书,她要求每一个孩子必须认真读书。妈妈的心愿就是希望儿女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通过读书学习做人的道理。每当姐弟几人眉飞色舞读书的时候,妈妈那花朵般的笑脸灿灿,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晚年时光,妈妈依然用自己的方式发光发热,书桌上总是摆放着各种书刊和她的书画作品。那年,杨柳吐绿春光明媚,她微笑着拿出书卡交到我的手中,让我陪她去逛书城。当我左挑右选精心择书、品书细读时,妈妈舒心的笑脸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只要给妈妈读一段书的内容,她就会静静地听,眼睛都不眨一眨,那挚爱读书的神态令我感动不已。如今90岁的妈妈没有什么嗜好,可仔细观察她的生活,不难发现,读书、书法、散步,已成为陪伴她终身的良好习惯,并在无意中延缓了衰老。

一抹木香萦绕心间

文/韩谢诗

生活,总能让人在些微处体味感动与幸福。

回农村老家过年是家庭惯例,而围桌烤火、听爸妈讲述年轻时候的故事便是年三十晚上的重要主题。今年亦不例外。对于久居都市的人来说,乡村生活纵然存在诸多不便,却总能让人觉得轻松和舒畅,大抵是因为它的原始、纯朴和缓慢节奏。

为了晚上的烤火,老爸从亮叔家借来电锯锯圆木。伴随着“吱吱”的木锯摩擦声,细碎的木屑木灰从切割处翻飞,就像顽皮的孩子,争相粘到老爸的头上和身上。锯到囤积时间长久的陈木(里面可能被虫子侵蚀),灰尘四起,让本在老爸身后固定圆木的姐弟俩不自觉地“舍弃”圆木,逃离“毒害”,老爸则回头淡淡地撇了我们一眼,手托圆木前移,用脚固定着继续锯木,膨起的木灰落在他的头发上,似乎穿越光迹,让我和弟弟看到了十年后的老父亲,既心疼又羞愧,于是俩姐弟又“偷摸”地回到老爸身后,固守岗位。经过将近一个小时的通力合作,圆木终于锯好。这时,老妈从里屋端着热水出来,将毛巾递给老爸,让他擦擦身上的木灰,我和弟弟则被她指挥着用竹篓将锯好的木头搬到屋里去,以及清理现场。听到指令,我和弟弟相视一眼,不觉哭笑不得,老妈果然“重色(老公)轻友(儿女)”!所幸,我们搬好木头后,老爸自觉帮忙将现场清理干净。

吃过晚饭,我们围桌烤火听故事时间到。从红衬衫白裤子(老妈第一次见到老爸时候,老爸的着装)到每隔三两天的上门叨扰(老爸追求老妈的古老桥段),从小碎花两小辫(老爸第一次见到老妈)到山间砍柴迷路(老妈嫁到老韩家惟一的一次上山砍柴经历)……老爸意气风发,老妈眉飞色舞,姐弟俩哈哈大笑。聊着聊着妈妈突然讲道:“你们晓得吧,今天锯木灰的味道好好闻,让我想起了当初和你爸刚结婚的时候,那时候你爸爸每天晚上下班回来,身上就是这种味道。”说着,俩人都似短暂陷入回忆中,很美。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刹那我竟觉得分外感动,似乎透过二十七年的光阴,看到了一个刚刚步入婚姻的女孩,夜晚时分忐忑地等候下班归来的丈夫,然后伴着木灰的清香味道安然入眠。那画面虽未亲眼所见,却足以让人体会到幸福,并分享这幸福。

那一抹木灰清香,让人追忆年华,感恩而今的相伴。

追忆母亲

文/鲁自强

转眼间,母亲离开我们已经8年了。在这近3000个日子里,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母亲。每当全家团圆或是孤独寂寞的时候,每当我开心满怀或遭受挫折的时候,便越发思念母亲。

母亲是独生女,做中医的外公家境殷实,因此倍受呵护和宠爱,是他们的掌上明珠。然而随着外公的中年早逝,家道中落,少年时代的母亲只得与外婆相依为命。为了生存,只得从师学缝纫。与父亲成家后,6年间我们姐弟3人相继出生,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父亲工资不高,为了养活我们,母亲起早贪黑,养鸡喂猪、割猪草、拾棉花,忙里忙外,但从不叫一声累。母亲是个裁缝,冬天,冒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走家串户,一步一脚泥,为人缝制棉衣棉裤及过年的衣物,赚钱贴补家用和购买孩子的学习用品,常常是双手双脚冻得又红又肿;夏天,母亲会带着我们哥俩捉青蛙、鳝鱼,然后拿到城里换钱,买回一些日常用品。

母亲的勤劳、朴实和善良,让我们从小就懂得了责任二字的含义。无论是身处逆境或遭遇挫折,都要肩负起神圣的使命:养育儿女长大成人。这是责任,这责任重如泰山!

慢慢地,我们姐弟相继长大成人,各自成家,母亲毕生的积蓄也为我们花光。我和哥哥下岗后,各自与人合伙买了一辆长途卧铺车跑客运。每次从外地回石首时都是凌晨3点左右。远远地,我们就会看到门上的一盏电灯亮着。我们知道,母亲没睡,她在等儿子回来,我们上楼睡了,她才休息。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感受到母爱的伟大。这就是母亲,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一个包容大爱的母亲。世界上什么最深?母爱最深,深不见底;世界上什么最大?母爱最大,无边无际。

人生的启蒙老师是父母。母亲身体力行的教导我们,做人要好好学习。多读书,要诚实、谦虚,要勤俭节约,要合理规划,遇事冷静,不冲动,要考虑后果。母亲的谆谆教诲,伴随着我们姐弟3人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一生受益。

然而,本该安享晚年的时候,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子欲养而亲不在”,世界上什么事都可以等,唯有感恩不能等啊!这成了我们此生最遗憾的事。

日月如梭,岁月轮回。母亲坟头上的草枯了又青,青了又枯。正如古诗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每年的清明节,我们都会带着孩子们去看望母亲,向母亲诉说我们的喜怒哀乐。母亲,您的儿孙们定会好好活着,孝敬父亲,努力工作,造福社会。这是您最大的心愿,也是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唯一要做的!

母亲,如果有来世:我们还做您的儿女!

奔跑的父爱

文/杨国华

有人说过: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教师。可见,父亲在家庭中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个好父亲,一定是孩子的楷模,是航标,是巍峨的山峰,是润物无声的清泉,更是儿女一生的财富。

我很幸运,我的父亲杨银堂就是这样一个人。记得小时候,我们家住在河南街的一处门面房里,每天清晨,父亲便叫醒我们姐弟四人,一起出去跑步,从家跑到松花江边,再折返回家,吃了饭后再背上书包去上学。吉林的冬天多冷啊,一出门风就把衣服打透了,嘴里哈出的气不一会儿就在睫毛上、头发上结成了“雾凇”。但父亲坚持督促我们早起跑步,他说,再冷,只要人动起来,就不会感到冷了,小孩子不要从小养成懒惰的习惯,见硬就往回缩,那样只能长成一个温室的花朵。在父亲的教育和监督下,我们越来越热爱上了跑步这项运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逃课”。在跑步中,我们不但获得了无以言表的快乐,还使身体越发强健,意志品质更是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在我们姐弟心中,没有任何困难是不能攻克的。

由于从小的熏陶和培养,我们姐弟长大后都酷爱体育运动,中长跑更是我们的优势项目。弟弟杨晓冬和侄女共同参加了吉林市全民运动会,父女同场竞技的新闻被媒体报道,两个人的照片还上了报纸;今年吉林市举办国际马拉松比赛,我们全家除了80多岁的老母亲,几乎全都参与了,弟弟、妹妹两家更是举家上阵……

我虽在天津生活,但从小培养起来的体育情结却从没改变,曾参加过天津的蓝球甲级联赛,后来又当上了蓝球裁判,并连续晋级,成为国家级裁判,曾在全国五运会中执哨,退休后还成为老年蓝球俱乐部主任兼裁判长;姐姐把我的外甥培养成为一名出色的足球教练;弟弟、妹妹更是带动全家、邻居、同事等积极投身体育运动之中……可以说,体育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了许多乐趣,它不仅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健康了我们的身体,更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每每在享受这些人生成果的时候,我们都不由自主地想起父亲,想起他对我们姐弟的教诲。

父亲虽然没有高深的教育理念,但他知道怎样做孩子的良师益友,知道陪伴孩子“玩”就是在教会孩子在玩耍中获得成功和满足,获得经验和情感。如果父亲活着,今年正好一百岁了。我想他看到这一切,一定会非常欣慰。我也想告诉他,正是他用奔跑的爱教会我们如何坚强、奋发、执着、果敢。

如今,“全民健身”运动已在全国掀起,我们姐弟已相继退休,我们对体育的热爱更将有了用武之地。我们都愿意带动影响周围人,使他们爱上体育运动,爱上自己。因为我们坚信,只有全民健康,才能社会和谐,只有社会和谐,才能安居乐业。

孩子们的那点事

文/顾仁洋

每到放假,儿子便整天粘着他姐,姐弟俩常常私下里嘀嘀咕咕地“商量大事”。其实,他俩就是想整出一点事来。这不,元宵节这天,姐弟俩还真整出了一件大事。

话还得从元旦放假说起。姐弟俩经过一番“密谋”,决定在小区院墙外放孔明灯。两人说干就干,立即在网上着手购买孔明灯。网店小哥尽管态度可亲,可是坚持消费满15元才肯快递孔明灯。无奈之下,姐弟俩“咬牙”付了15元,买回了17盏孔明灯。

寒假一到,姐弟俩立即跑到小区围墙外面,拉住小区的另外一个小朋友,点燃了第一盏孔明灯。想不到,放孔明灯也是个技术活。第一盏孔明灯还没完全升空,就自燃起来了,吓得这三个燃放者一身冷汗。再到路边施放第二盏。这次倒是妥妥地升了空,可是受风向的影响,这盏灯直接挂在路灯杆上了,三个小伙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孔明灯化为灰烬。施放孔明灯的“宏大计划”,就这样夭折了。

元宵节前夕,央视的诗词大会又引起了这姐弟俩的兴趣。一时,唐诗、宋词悉数登场,家里俨然要办一场诗词大会。等背到“儿童散学归来早,忙乘东风放纸鸢”时,姐弟俩忽然默契地拍掌欢庆。“哈哈哈,儿童放假归来早,忙乘元宵放盏灯”,姐弟俩又跳又笑。我知道,他们又一个“计划”诞生了。

到了元宵节下午,姐弟俩终于透露了他们的“元宵行动计划”:要在元宵灯会上将“积压”的15只孔明灯全部推销出去!原本摆在床上做功课用的小桌子,用作摊位,并制作了广告牌,又向我讨要了零钱,说是准备找零用的,还准备了好几只打火机。原来,买孔明灯还可以获赠打火机呢!一切准备就绪,姐弟俩武装整齐,冒着零下5度的低温,扛上肩包出发了。

孩子们的计划是,景区里的人多,混到景区里卖,生意会特火。于是,他们凭票进入了灯光节的景区。为了吸引人气,姑娘这次是妥妥地施放了一盏孔明灯。那盏孔明灯扶摇直上,红红的烛光忽闪忽闪的,在空中摇曳生姿,立即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随着儿子的一声吆喝,“哎,卖孔明灯啦!”,立即有个小孩缠着家长,花5元钱买了一盏灯。这边生意才开张,那边安保人员就立即赶过来了。好在来的是位年轻帅气的保安,他轻声细语地劝阻说:“两位小朋友,景区里放孔明灯不安全,不能在这里卖和放。”不一会儿,又来了一位安保负责人,给两个孩子着实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课。最后,孩子们只好乖乖地听安保人员的话,将孔明灯以及桌子等一股脑寄存起来。

孩子们打电话给我寻求“对策”,我笑了笑,告诉他们,在景区放灯确实不对,他们为什么不到景区外的广场卖呢?那里空旷、开阔,也适宜放灯呀。于是,姐弟俩立即领回物品,在景区广场外重新摆开了“小摊子”。等了一会,无人问津。丫头的意见是,得挨着其他小贩,那里有人气。儿子给自己鼓气,做生意不能怕丢脸,得吆喝。于是,姐弟俩转移了摊位,开始你一声我一声地吆喝起来,“孔明灯卖哟——卖孔明灯喽!”还不错,一位操着大冈口音的大姐拉着家人过来了,“快快快,买个孔明灯放放,许许愿,可以心想事成呢。”大姐一下子买了4盏灯。过了一会,生意清淡了些。儿子就拿出展示牌,姑娘掏出笔,写上“孔明灯每盏6元,两盏10元”的字样。不一会,陆陆续续有了些生意。当然,人们也有讨价还价的。这个说,“那边10元3盏,你们卖不卖?”那个又说,“8元买2盏,好不好?”好不容易来了“开张大吉”,姐弟俩决定得价就卖。一时间,广场上空,一盏盏孔明灯争奇斗艳,各领风骚。放灯的人越多,大伙的兴趣越浓,想买的人也多了起来。一会儿,姐弟俩的孔明灯告罄。当又一拨游客挤来时,儿子“恼恨”地对姐姐说:“我们开始真不该贱卖啊,亏大了!”

晚上回来,丫头在微信和QQ上留言:“元宵节,去桃花园灯光节卖孔明灯。作为一个不靠谱的人,我边自己放灯玩边卖灯,有幸成为今晚那里第一个放灯的人,还成功引领了放孔明灯的潮流。真是疯狂的一晚。元宵节同乐。”

呵呵,看这姐弟俩,终于顺利实施了一项精心策划的“宏大计划”。

老家老娘

文/徐茂明

一座苔痕斑驳的石砌小院,简陋的院门外有一株老槐,虽历经沧桑,依然枝繁叶茂。一两枝探过院墙,但已遮盖了半个院落。

老槐的枝桠间新巢旧窠更替,树下则似乎总有一个用之不竭的柴草垛。

这并不是某某画家笔下充满着浓郁乡村气息的质朴画面,而是我每天都魂牵梦绕的老家。这也大概是每个客居异乡或是漂泊在外之人,一个永远也挥之不去的情结,一处心中最温暖的风景。

破旧而又狭窄的小院,并没有妨碍父母诞生一个又一个爱的结晶,因此小院日渐显得拥挤起来。然我们却丝毫不觉得,就像树上巢中待哺的雀鸟,从不嫌弃巢穴的简陋与拥挤,整天“唧唧喳喳”地欢叫,也在不知不觉中羽毛渐丰。

姐弟几个相继搬出了小院成家立业,而排行最末的我,更是定居在了异地他乡,这个石砌的小院也就转身成了我们姐弟心中的老家。

回老家,对于远离父母的我来说,便成了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每次回老家,一定是要通知姐姐哥哥们的,姐弟六人只有因我的到来,才会又齐刷刷地聚到母亲跟前。虽然小院的确是非常拥挤,但却不妨碍阵阵欢声笑语,挡不住那股浓浓温情。

父亲过世早,一想到发如雪的母亲,独自守着小院,独自穿梭在风雨黄昏中,便忍不住心生丝丝凄凉。尽管我们姐弟几人无数次劝她搬出老院住在我们任何一家,但每次都会因母亲的坚持而落败。母亲的理由很简单,说人上了年纪,不愿动弹,一挪地方觉都睡不踏实。又说她身子骨还好,还能照顾自己,也丢不下这老院子,等爬不动了再说吧。

母亲如此执着,做儿女的除了理解,也别无他法。也因为此每年回家的次数便多了些,倘有闲暇就携妻儿回家与母亲团聚。每当推开院门,叫一声“娘”;每当满头银发的老娘乐呵呵、颤巍巍地扶着门框喊道:三儿回来了,便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泪水悄然而至。

老家是一本珍藏在心中的书,永远也读不完,看不倦。虽不华丽,但总能时时被里面的故事和人物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