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家乡的清明节作文

2023/12/21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家乡的清明节作文(精选10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家乡的清明节作文 篇1

清明节的那天。早晨,我们一起床,看天正下雨在我眼前晃动,时间大概在六点十三分左右,爸爸问我要不要与他一起去扫墓,我爽快的答应。在路上我突然发现爸爸手里比以前少拿一样东西,呦!是少鞭炮,我大声说:“爸爸你好像少带鞭炮啦!”

爸爸听我的话,回过头来,亲切的对我说:“是啊!爸爸今天确实没有带鞭炮,”爸爸的话音刚落,我立刻接上来说:“为什么不带呢?”我带着疑问看着爸爸,爸爸摸着我的头,温与的对我说:“那是因为今年的火灾太多,所以不准放鞭炮,难道你不知道吗?”听爸爸的话,我脑海中立即浮现出张告示牌:上面确实有“禁止燃放烟花爆竹”那几个大字。

没想到爸爸听遵纪守法的呢!

在扫墓的时候我看到许多来扫墓的人,他们好像没有把高是放在眼里,在墓前噼里啪啦炮竹放个不停,他们跟我爸爸比起来,真是不如我爸爸呀!

看到此时的情景,我心里想到社会上有许多不遵纪守法的人,虽然这只是件小事,却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品德,要是人人都能遵守法律的话,我们这个文明的社会就会更加文明。

家乡的清明节作文 篇2

每年的四月五日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清明节。清明节又叫鬼节。

过清明节的时候,我和爸爸回家乡扫墓,坐车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上一年的清明节,上一年的清明节是我和妈妈去的,不知道上一年的清明节和今年一样还是不一样。

我和爸爸到了家乡以后,就和爷爷奶奶还有爸爸和我上山扫墓了,我们慢慢的走在小路上,而小雨一直在下着,这让我想起了一首诗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等我们到了墓前的时候衣服全都湿透了,还好我们的供品还没有湿,我们的供品有水果,有鸡、鸭、肉、猪头、鱼,还有一些酒。我看见了一棵野果树,爸爸就爬上去要了一点野果,放在老祖先的墓前,还把那些鸡、鸭、肉、猪头、鱼和酒放在老祖先的墓前供给老祖先,我们不要为墓地除草、培土、修排水沟。

爷爷从一个袋子里面拿出了一些鬼钱,有一元的,十元的,一百元的,一万元,一亿元的,五亿元的。拿出来烧,我问:“爷爷,为什么要把这些鬼钱拿去烧?”爷爷说:“因为要把这些钱给老祖先用。”我不知道为什么死人也会用钱,我们扫完墓了,回到爷爷奶奶家的时候我们衣服全湿了,鞋子全脏了,我们把湿衣服换了,把脏鞋子脱出去了。

我最喜欢家乡的清明节了,反正就是喜欢清明节,每一年的清明节我都回家乡去过的。虽然很累,可我还是很开心。

家乡的清明节作文 篇3

每当清明节到来的时候,好多大人就会拿着铁锹还有黄纸与冥币到先人的坟墓上烧纸、送钱。好让亡灵在阴间也有钱用;上学的孩子们也会被学校组织起来到烈士林园扫墓,通过扫墓,让我们知道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多少年来,这个清明习俗一直保持着。

不知道为什么,每到清明时节,天空总是阴沉沉的,大多会下起雨,不由得让人们想起大诗人杜牧那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种感觉让人的心与天气一样。

家乡清明的另一个习俗是,在清明节那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两旁都要插上柳枝,锅里煮上好多鸡蛋,听长辈们说,这是在纪念一位名叫介子推的人。

据说,当年皇帝微服私访,不料饿昏在一户人家的门口,这户人家的主人就是介子推。他见到有人昏倒在家门口,就想办法救活这个人,当时老百姓很穷,介子推家也一样。皇上的这次微服私访,使他解到民间疾苦。

皇上回到京城以后,决定重赏救命恩人,但是当圣旨到达的时候,介子推吓坏,误以为皇上要杀他,于是乘天黑,背着八旬老母躲进深山老林里面。皇上派人找三天三夜也没有找到,于是想一个办法,就是用火烧树林,他想用这个办法逼介子推出来接受他的封赏。然而不幸的是,介子推与他的老母亲被活活烧死在树林里,当人们看到大柳树下这对母子的尸体时候,无不叹息落泪。

皇上知道以后也后悔不已,为弥补自己的过失,下令每年到清明时节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插柳枝,煮鸡蛋,让已在天国的介子推母子能吃饱饭,不饿肚子。

时间过去许多年,习俗保留下来,但是对习俗的来历,知道的人已经不多。我想,也许清明节就是要告诉我们要时刻不忘感恩亲人,感恩恩人吧。

家乡的清明节,我永远难忘。

家乡的清明节作文 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知从何时起,清明节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清明节又俗称踏青节,在清明节那一天,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亲人。也可以出外踏青游玩。

清明这一天,天气晴朗。我早早的起了床,跟着爸爸妈妈来到了我们家乡甘沟。我们与四伯、还有很多家务的人和亲戚聚集后,拿着烧纸、祭奠的酒肉,一起上山拜祭爷爷。我们翻过一座小山,终于到了爷爷的墓前。我们个个累得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落下来。但我们都怀着一颗对爷爷无比思念的心。只看见,在爷爷的墓前长满了高高的野草。爸爸、四伯把野草拔掉,又在坟上添了些新土,坟头上压了黄色的烧纸,虽然很累,但爸爸仍坚持着。可见爸爸是多么牵挂着去世的爷爷啊!锄完草后,我们开始放鞭炮、插蜡烛……

我怀着一颗对爷爷无比思念的心,走到了爷爷坟前,我轻声的对爷爷说:“爷爷,请您保佑我们全家健康平安,保佑我考上名牌大学。”说完我跪了下去,对爷爷磕了三个响头。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给爷爷烧纸钱。我拿起一大把纸钱默默地往火堆里丢去,飞舞的纸絮就像一只只黑色的蝴蝶,带着我们的虔诚向天空飞去,有的落在我的头上,衣服上,前方滚滚而来的热浪也让人受不了,可我还是坚持把纸钱烧完,好让爷爷在地下不用担心钱的问题。

烧完纸钱,大家坐在一起吃肉、喝酒,这就是我家乡的清明节,它用扫墓,烧钱等一些活动表达了人们对去世的祖先的一种深深的怀念。

家乡的清明节作文 篇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朝诗人杜牧描写清明的名句广为传颂。

不过今年的清明节没有下雨,虽然天气那么晴朗,但是天空却显得憔悴,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气氛。也许是因为今天是向天国的亲人祭拜的日子吧,每逢清明,倍思先辈啊!

往年的清明节,都是爸爸和爷爷去扫墓,而今年不同了,爸爸早早地就叫醒了我,说要带我去给祖先上坟。我带着新奇的心情,和爸爸拿起已经准备好的祭品出发了。前行的路上不断看到祭拜的场面,有人给亲人焚香跪拜,坟地周围都是烟气,平添了几分肃穆;有的默哀祈祷,盼望天国的先人一切安好。而我和爸爸来到祖先坟前,按照传统的规矩,先清扫一番,爸爸把准备好的东西摆上了,我也在不停帮忙。可是我的脑子里还是忍不住在胡思乱想:祖先在哪里?他们生活的好吗?这些问题我当然不知道答案,可我还是控制不住思绪。

回家的小路曲折蜿蜒,一眼望去,田野中长满了金灿灿的油菜花,粉红的桃花,真美!我问爸爸,清明节是个伤心的日子,为什么会有如此美丽的景色呢?爸爸说清明节是个伤心的日子,这美丽的景色会让人忘记悲伤,会让人想起远在天国的亲人。天涯永别,愿他们在天堂幸福!

家乡的清明节作文 篇6

贾平娃说过,胃是有记忆的,也是有感情的。

——题记

前几次回老家,路过西安,朋友在碑林博物馆西门的面辣子酒楼请我们吃饭。一看到“面辣子”几个字,我就很佩服老板的精明独到,用这个陕西著名的小吃作为酒店名称招徕客人,真是费了一番苦心。虽然分别多年,朋友一如既往地热情周到,叫人感到温馨。当然,在酒楼吃饭,不只是面辣子,还有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酒楼里有陕西各地的各种特色美食,只是最后一道主食是面辣子,一人一小盅面辣子,外加一个巴掌大的小馒头,可以蘸着吃,或者直接把馒头泡到面辣子里,馒头的香气加上开胃的面辣子,吃起来有滋有味。

面辣子,勾起了我对家乡的回忆。其实,我的家乡合阳是叫蒸辣子,或者叫蒸辣子沫糊。小时候家里没有菜吃,用来就着馒头吃的。那时做法很简单,只要家里蒸馒头,就会蒸一碗或者两碗。具体的做法是:先给碗里放一把或两小把面粉,剥一些蒜,将蒜切成薄片,然后加点盐、辣椒粉、花椒粉等调料,加点食用油当然更香,一边倒开水,一边用筷子搅拌,直到将碗里的食材搅成糊状,注意水不能加得太满,距离碗口两三厘米,蒸辣子在蒸的过程中会有点发胀,太满了会溢出来,然后放进锅里和馒头一起蒸,等到四五十分钟后馒头蒸熟了,蒸辣子也就熟了。出锅后,用馒头蘸着蒸辣子吃,新出锅的馒头加上蒸辣子,非常美味可口。特别是里面的蒜片,蒸熟之后有一种特别的蒜香味,更是我喜欢吃的。直到现在,我都喜欢吃炒肉炒菜里的蒜头,也许是那个时候喜欢吃蒸辣子的缘故吧!

小时候,我特别盼望蒸馒头的日子,那一天中午,不仅有平时吃不到的蒸辣子,更是一家人难得的能在一起干活一起聊天的时候。因为我还小,只会拉风箱烧火,姐姐和母亲一起发面蒸馒头,一边烧火,一边听着母亲和姐姐聊天,这时候我不用一个人呆在家里,厨房里特别热闹。很小的时候,我还不敢吃辣子,母亲就和姐姐商量要给我单独蒸一小碗不放辣子的,姐姐总是说:“不放辣子,那不是糨糊吗?吃了会变得迷迷糊糊的!”我想真会变得迷迷糊糊吗?可究竟抵挡不了面辣子的诱惑,等到吃饭的时候,就顾不上什么会不会变迷糊的事了。

我现在在广东工作,这里是没有蒸辣子。即使外面开了那么多的陕西饭馆,依然没有蒸辣子。我家也经常蒸馒头,可是没有老家那样的大锅,每次要蒸的馒头都要挤一挤,也没有空间蒸面辣子,但我的心里却时时想着蒸辣子的美味。其实,不只是我,实际上很多人都有这种秉性,好多海外华侨,都说是中国心,还不如说中国胃,小时候吃什么东西,长大以后他的胃就有这个记忆了,还是喜欢吃那种味道。他吃什么东西,就产生什么人种,不光这里的环境气候,还有它的饮食。有人问我,陕西人为什么长得都像兵马俑一样,我想就是这个原因。当然陕西人做的面特别筋道,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所有人一说到面食,都高兴得很,因为他们的胃对面食有特别的记忆。

于是,我琢磨着,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能做出蒸辣子呢?经过思索实践,我终于找到了一种更方便更快捷的.方法,把所有的食材放在有盖子的沙锅里,不过比在老家做的时候还可以多加一些东西:如泡好的粉条、木耳、香菇等,喜欢吃肉的话也可以加一点。其实能放的东西不固定,你喜欢吃什么都可以放进去,只是不能太多,但是蒜是不可缺少的。倒上开水搅拌均匀,盖上沙锅盖,放进微波炉烧十分钟左右就好了,这样蒸出的面辣子,照样美味可口,香气四溢。当然,吃的时候配上馒头,才有原汁原味的感觉。

据说蒲城县有一官员去北京,看望杨虎城将军的儿子、原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杨拯民先生,问老人家喜欢家乡的什么。老人家说别的没有什么,只希望从家乡给他家找一位厨师,这个厨师只要会做一种面食就行,这个面食就是陕西著名小吃:面辣子。可见,对家乡的思念,并非只是一种抽象的念想,而是包含在对家乡的亲朋好友、一草一木、饮食风俗的具体人或事物的记忆之中。

家乡的清明节作文 篇7

我的家乡风景优美,其中家乡的一条小溪是最值得家乡人留恋的地方。

春天,在茂密的森林中,小溪“哗啦哗啦”地唱着,欢乐的歌儿流向远方。小鸟在小溪上空“叽叽喳喳”,是在向小溪姐姐问候呢!快看,春风婆婆也赶来了,正在给小溪梳头呀!那泛起的层层波纹,就是小溪姐姐的纱衣。这时,我们也赶来了。我们给小溪姐姐送来了一束束美丽的鲜花。

夏天来到了,小溪又唱着欢快的歌儿,来迎接夏姐姐。火红的太阳照在郁郁葱葱的森林里,蝉在树上叫着,好像在给小溪姐姐说话。小溪流到庄稼边,看见小苗都快渴死了,于是,就给了点水喝。小苗就马上精神起来了,有弯弯腰,像是在给小溪姐姐致谢呢!小溪高兴地走了。秋天来了,小溪流过庄稼,看见农民伯伯今年又是一个大丰收,心里美滋滋的,因为她帮助过农民伯伯呀!小溪又来到果园,看见我们正在摘果子,她淘气地给果子洗了个澡,果子高兴地笑了,看,笑得脸都红了。小溪快乐的走了。

冬天,小溪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就成了我们的“乐园”。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在上面滑冰。“看,下雪啦!”我们欢快地叫着。一会儿,雪停了,我们就在小溪上堆了一个大肚子雪人。雪人笑得多开心,看它那么开心,连我们也开心地笑了。

家乡的小溪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呵护着我们。我爱你,家乡的小溪!

家乡的清明节作文 篇8

清明节,让人们哀思死去的亲人,或令人悲叹,或令人振奋,这里面蕴含了许多的令人难忘的事迹。又一年清明节,我们该如何哀思呢?

如果按照旧的清明习俗,我们应该去扫墓,携带祭品、纸钱等到墓地,将祭品供祭在亲人墓前,焚烧纸钱,叩头行礼祭拜,等等等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几千年来,杜牧的这首诗似乎成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的唯一写照。但是,我们家不以为然。早晨起床,全家一致通过,去乌鲁木齐市文庙,参加“春思。春颂”——清明祭颂诗会,祭奠亲人。

文庙的“春思。春颂”——清明祭颂诗会,形式不具一格,凡是在文庙烧香缅怀祖先的人,都可以上台朗诵或表演。通过朗诵或表演,缅怀已逝的亲人,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我们一家三口到达文庙,清明祭颂诗会已经开始。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正在神情并茂演说山东快板。他自创的快板《鬼子来了》,是为了哀思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爸爸。精彩的山东快板,博得了阵阵掌声。原来啊,他就是原新疆曲艺协会会长、新疆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马爷爷。接下来,是新疆诗词协会会长,自创的《中华颂》,上部分缅怀了为建立新中国牺牲的革命前辈,下部分讴歌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成就,文采美极了。《法制人生》杂志的一位年轻资深编辑,感人泣下地朗诵了自己创作的《我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祭奠“5.12”汶川大地震中死难的同胞和亲人。原来,她的家乡就在汶川,她的几位亲人就在 “5.12”汶川大地震中遇难。今天,通过清明祭颂诗会,祭奠亲人亡灵,并通过自己的长诗,告诉遇难的亲人,她生活得很好,她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所有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很多爷爷奶奶叔叔阿姨都偷偷抹眼泪……受这种特殊氛围的感染,我邀请了四位不相识的小朋友(年龄最小的才6岁),一起上台表演了《弟子规》朗诵,告诉我们已经死去的亲人,幼小的我们没有忘记你们,没有忘记你们传承下来的忠孝礼仪!在清明时节,我们很想念你们!

清明祭颂诗会,用现代科学文化形式,替代了封建迷信焚烧行为,即进行了文化交流,又祭奠了已逝的亲人,更是给我们儿童的一堂意义深远的历史教育课!

家乡的清明节作文 篇9

我的家乡在四川成都,那里有丰富的水果,包括脆苹果、金橘子和诱人的枇杷。其中,我最喜欢的桃子是我的家乡。

成都龙泉山是中国四大桃产区之一。每到春天,细雨如碎珠,夜夜不停。各种桃树像新生的婴儿一样贪婪地吮吸着这种美味的“花蜜”,悄悄地开始绽放。新叶;清晨,这些狭长的树叶会被晶莹的露珠覆盖,在温暖的阳光下会反射出五颜六色的光…

渐渐地,桃树开花了,红的,白的,粉红的美丽。每年,我们都在成都举办“桃花节”。环顾四周,满山的桃花和熙熙攘攘的人群真的是“人面桃花相映成趣”。

慢慢地,桃花一朵朵凋谢,荔枝大小的青桃挂在枝头。果农会在这些水果上放一个纸袋,以保护这些年轻的“桃宝宝”免受昆虫和鸟类的侵害。“欺凌”。

夏末秋初是桃子成熟的季节。这时的桃皮绒是黄红色的,上面覆盖着一层浅浅的绒毛。脱下下一张,轻轻撕开毛茸茸的皮肤,露出白黄相间的肉,嫩滑柔软,像婴儿的皮肤;细细一咬,嘴唇、舌头、牙齿立刻充满了甘甜的汁液,让人爱吃多了,想吃多了。

我爱我的家乡,我更爱我的家乡桃子!欢迎大家来我的家乡,我会给你我家乡著名的桃子…

家乡的清明节作文 篇10

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

几十年来,我漂泊不定、浪迹天涯。我走过田野、穿过城市,我到过许多许多地方。

我从哪里来?哪儿是我的故园我的家乡?

我不知道。

19岁那年我离开了杭州城。水光潋滟、山色空濛的西子湖畔是我的出生地。离杭州100里水路的江南小镇洛舍是我的外婆家。

然而,我只是杭州的一个过客,我的祖籍在广东新会。我长到30岁时,才同我的父母一起回过广东老家。老家有翡翠般的小河、密密的甘蔗林和神秘幽静的榕树岛,夕阳西下时,我看见大翅长脖的白鹳灰鹳急急盘旋回巢,巨大的榕树林上空遮天蔽日,鸟声盈盈。那就是闻名于世的小鸟天堂。新会县世为葵乡,小河碧绿的水波上,一串串细长的小船满载清香弥漫的葵叶,沉甸甸贴水而行,悠悠远去……

但老家于我,却已无故园的感觉。没有一个人认识我,我也并不真正认识一个人。我甚至说不出一句完整地道的家乡方言。我和我早年离家的父亲,犹如被放逐的弃儿,在陌生的乡音里,茫然寻找辨别着这块土地残留给自己的根性。

梦中常常出现的是江南的荷池莲塘,春天嫩绿的桑树地里透紫酸甜的桑椹儿,秋天金黄璀璨的柚子,冬天过年时挂满厅堂的酱肉粽子、鱼干,还有一锅喷香喷香的煮芋艿……

暑假寒假,坐小火轮去洛舍镇外婆家。镇东头有一座大石桥,夏天时许多光屁股的孩子从桥墩上往河里跳水,那小河连着烟波浩淼的洛舍洋,我曾经在桥下淘米,竹编的淘箩湿淋淋从水里拎起,珍珠般的白米上扑扑蹦跳着一条小鱼儿……

而外婆早已过世了。外婆走时就带走了故乡。其实外婆外公也不是地道的浙江人氏。听说外婆的祖上是江苏丹阳人,不知何年移来德清洛舍;又听说洛舍其名是早年此地曾有一支移民来自洛阳,洛阳人之舍,谓之洛舍。由此看来,外婆外公的祖籍也难以考证,我魂牵梦系的江南小镇,又何为我的故乡?

所以对于我从小出生长大的杭州城,便有了一种隐隐的隔膜和猜疑。自然,我喜欢西湖的柔和淡泊,喜欢植物园的绿草地和春天时香得醉人的含笑花,喜欢冬天时满山的翠竹和苍郁的香樟树……但它们只是我摇篮上的饰带和点缀,我欣赏它们赞美它们但它们不属于我。每次我回杭州探望父母,在嘈杂喧闹的街巷里,自己身上那种从遥远的异地带来的“生人味”,总使我觉得同这里的温馨和湿润格格不入……

我究竟来自何方?

更多的时候,我会凝神默想着那遥远的冰雪之地。想起笼罩在雾霭中的幽蓝色的小兴安岭群山。踏着没膝深的雪地进山去,灌木林里尚未封冻的山泉一路叮咚欢歌,偶有暖泉顺坡溢流,便把低洼地的塔头墩子水晶一般封存,可窥见冰层下碧玉般的青草。山里无风的日子,静谧的柞树林中轻轻慢慢地飘着小清雪,落在头巾上,不化,一会儿就亮晶晶地披了一肩,是雪女王送你的礼物。若闭上眼睛,能听见雪花亲吻着树叶的声音。那是我21岁的生命中,第一次发现原来落雪有声,如桑蚕啜叶,婴童吮乳,声声有情。

那时住帐篷,炉筒一夜夜燃着粗壮的大木棒,隆隆如森林火车如林场的牵引拖拉机轰响。时时还夹着山脚下传来的咔咔冰崩声……山林里的早晨宁静而妩媚,坡上的林梢一抹玫瑰红,淡紫色的炊烟缠绵缭绕,门前的白雪地上,又印上了夜里悄悄来过的不知名的小动物一条条丝带般的脚印儿,细细辨认,如梅花如柳梢亦如一个个问号,清晰又杂乱地蜿蜒于雪原,消失于密林深处……

那些神秘的森林居民给予我无比的亲切感,曾使我觉得自己也是否应该从此留在这里。

小小的脚印沉浮于无边的雪野之上,恰如我们飘泊动荡的青春年华。

我19岁便离开了我的出生地杭州城,走向遥远而寒冷的北大荒。

那时我曾日夜思念我的西湖,我的故园在温暖的南方。

但现在我知道,我已没有了故乡。我们总是在走,一边走一边播撒着全世界都能生长的种子。我们随遇而安、落地生根;既来则定、四海为家。我们像一群新时代的游牧民族,一群永无归宿的流浪移民。也许我走过了太多的地方,我已有了太多的第二故乡。

然而在城市闷热窒息的夏日里,我仍时时想起北方的原野,那融进了我们青春血汗的土地。那里的一切粗犷而质朴。20年的日月就把我这样一个纤弱的江南女子,磨砺得柔韧而坚实起来。以后的日子,我也许还会继续流浪,在这极大又极小的世界上,寻觅着、创造着自己精神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