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苏州游记散文

2024/01/02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苏州游记散文(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苏州游记散文 篇1

初遇苏州,是在古龙小说里。那碧波荡漾,画舫畅游,总是勾起自己的向往:画船之上,吴侬乡音的女子,身着青衫红衣,抚琴轻唱的忧伤,仿佛淡妆素容,纤手细握玉萧,低声诉说离情。仿佛月上栏杆,枫叶荻花,卓卓目光的羞涩,抱着琵琶,不愿轻易视君的低眸与温柔。

如果那时化身香帅,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会是怎样的自豪与惬意。别去江湖的争斗,别去仕途的坎坷,独自前往,沉身于此,安然恬静的过活。

我说,这可以是梦,如果不去顾及其他。我说,这也可以是现实,当车已在去苏州的路上。

我不知道,三月是否是樱花最美的季节,我只是看见车窗外那片片的花海,开在路径,开在画桥深处。洁净的白,不似孤傲的梅,俏凝霜雪,也不是银妆素裹,处处留有自然的雕琢。它只是开在枝头,让我们驻足,欣赏,赞美。细看之下,那舒展的花瓣,细嫩的花蕊,竟让我找到与桃花的相似--洁然不染纤尘。

探身向前,沿岸绕行,那伸出来的树枝仿佛相连,一弯一弯的遮拦,我眺望的目光。如果花瓣,簌簌的飘落,是否会让你想起日本漫画里那唯美又伤感的画面,男孩与女孩最后分别的拥抱。只是花开盛时,又岂会轻易飘落。

路到尽头,渡河而去,近处的木船,布帆紧收,古朴的打造,仿佛还闪烁着熤熠的光泽,让人感到古时征战的雄壮,可是这样的小憩,却不会让游人登攀。

终于,我们的轮渡起航了,看见渡头慢慢的从视野里消失,连同那湖岸蔓延的樱花景。凭栏远眺,忽然就想起那些个口号:扬帆,嗨嗨哟,排桨,嗨嗨哟。不是粗鲁的叫嚷,而是豪迈的呼喊,是如临战事的紧张和勇敢。

此刻,湖水汤汤,雾气茫茫,远处湖心停泊的战舰,船帆招展,可惜没有阳光,去照射,哪怕是一丝的波光粼粼,去反衬古朴的美,和伤痕累累。

即岸,却不会迅速跳下船来,因为绕岛一圈也极为耗时。若是溶于山水,最适不过拍照,与湖光,与山色相合,纪念这少有的良辰美景。

站在岸边,看着不断流动的湖水,忽然就想起了赤壁赋里的词句: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是怎样美丽的畅叹,诗人抚桨,诵唱,寂静于色的感怀。

怀带着欣喜去感悟,就仿佛春暖花开,即便此刻细雨骤降,小风料峭,也可以洒脱地去接受,宠辱不惊。站在船上,去想象那些青舟,竹筏,摇橹,撑竿,击水的声响,以及月下伊人含情的双眸,都显现在美好的故事里,情节生动。

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在太湖之上,不去触及其它,不是单纯的追寻白落梅的足迹,是否也会有这样一场红尘里的邂逅。不去孤守青灯,不伴香烛,不敲木鱼,不诵经文,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寻找擦肩而过的',前世的缘。捻花问佛,渡与不渡,是否都会到达彼岸,那莲开,那菩提,那参不透问不明的禅,是否都长伴于我?

我想我是太眷恋红尘,书里的香客,施主,都不曾打动自己,佛理万变,抱残守缺,又当如何?逝者如斯夫,子在川上所云,是否想让我珍惜时间去结一场姻缘?

如果梦回前朝,化身乞丐,蓬头垢面,破衣烂珊,而不是身着袈裟,手摇破扇,是否会有人把自己看做禅师。

还是跌落太湖,去轻听,数千年前,西施对范蠡说了什么。那是怎样的深爱,让如此才俊,舍弃荣华,又是怎样的厌倦世俗,才让这样的伊人归隐田园?还道是君子博爱,放船千里凌波去,却念伊蒿旧隐。

车在路上行驶,暮色渐浓,窗外即景,看不清却,高屋楼房,闪烁弥虹,都不能触及心中最平实的眷恋。行至渡口,便见到苏州河,曾经紧连京杭运河的前身,让它多了历史的积淀,那一江向东的豪迈,穿达各县的广博,让当下的我不禁慨然而叹。只是坐上游船,却又多了几分惋惜。为何不是画舫,为何没有雕廊画壁,机器的轰鸣声和船后排桨的流水声,增添了太多的喧哗。船在湖面穿行,通透的灯光让两岸的建筑看得分明。古朴与现代的对比,让我想到古时苏州的繁华,在夜晚,也如同卞京,如同钱塘,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远眺之外,空旷的画幅,让我幻想古时的人们是否也渡船于此,去听一场夜戏,那会是岳父传,会是杨家将,会是三国争斗,无论什么,都会显得多姿多彩。在这样的夜色,月光皎洁,星辰明亮,舞袖笑唱。。。

想起社戏,月下平桥,一群孩童,划白篷的航船,远去赵庄,去看一场水上的幕剧,会是怎样的欣喜与开心。

而我已回不到年少无邪,天真烂漫。

逝去的,如梦。仿佛昨夜,仿佛今宵,仿佛明朝,无论身处何处,我都要以灿烂的微笑去迎接不断变化的世界。

苏州游记散文 篇2

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我有幸游览了天堂之城苏州。

到达苏州的第一站是狮子林。狮子林、拙政园、网狮园和留园一起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狮子林是个私人花园,有1.1公顷。林内长廊里铺着京砖,京砖十分珍贵,在皇室贵族家里才有。长廊尽头是”燕誉堂“,就是男女主人接待客人的客厅。进入**,仿佛踏入了世外桃源,神仙的居所。亭、台、楼、阁样样俱全。抬头一看,一块巨大的扁额上写着”真趣“两个字。说起这两个字,还有个小故事呢!故事要从**的假山迷宫说起……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假山迷宫走了两个时辰4刻都未能走出来。走出来后,丞相想让皇帝为亭子取名,皇帝觉得那迷宫十分有趣,便取为”真有趣“亭。丞相认为此名太俗,便说:”皇上,你写的‘有’字比王羲之还好,能否赐于我?“乾隆听后高兴坏了,就把”有“字赐于丞相。亭子的名字就变成了”真趣“亭。

很快到了去下一个景点的时间了,可我还意犹未尽。寒山寺特别小,但因为一首《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伴钟声到客船而变得有名。

接下来我们坐船观光江南水乡的风景。一路上,船经过了胥门、仓门。当年林黛玉就是从仓门离开苏州,前往荣国府的。

最后一站是皇家园林---盘门。盘门内仍留存着当年吴国修建的城墙,这城墙分内外两道。内外城墙的作用就是可以把敌人引到内外城墙之间,然后一举歼灭。城门上还有个“品”字型的”灭火器“。只要敌人烧城门,城墙上的士兵就可以通过那个“品”字感觉到,然后把护城河的水引入城门上的凹槽浇灭火。古人真是好聪明啊!!

苏州的行程匆匆结束了,下次如果有机会,可以继续深度游玩一次吧!

苏州游记散文 篇3

秋日里,我与友人相约去登金山岭长城。

金山岭长城位于北京密云县与承德滦平县的交界处。距北京与承德各110公里,坐汽车只须三个小时。那天途中正赶上了一场雷阵雨,到了金山岭下,白云还恋在山头。远望长城,在山岭中盘旋,如巨龙一般,它的头枕着高高的卧虎岭,尾拖在长长的潮河边。云雾中它的身子忽隐忽现,忽上忽下,浩浩荡荡,气势磅礴,恰似一幅无比雄浑的云龙图。

雨后的山峰苍碧如洗,城墙随山起伏,时而如流,时而似瀑。走到近前,才发现城墙是以条石为基,上面是青砖所砌。城墙上有马道,很宽,可容六七人并肩行走。两侧加设了一米高的女儿墙和二米高的垛口墙。每隔二、三米远处都有一个排水沟,排水沟外端有吐水嘴。城墙上有上、中、下三层射击孔,可供士兵以立姿、跪姿、卧姿射击敌人。有趣的是这里的吐水嘴、射击孔,都雕有桃形,箭头形、刀把形、云钩形、锯齿形,漏斗形的'图案。我想不出这些图案蕴涵着什么。

沿着城墙向上攀登,一、二百步间。就有一座碉楼。这里的碉楼十分密集,仅二十多公里的长城上,就有158座。这种密集情况在整个万里长城中,也是少有的。这里的碉楼不但多,建筑上也很巧妙。有方形、圆形、扁形、折角形等;碉楼的顶部更是变化万千,平顶、穹隆顶、船篷顶、四角钻天顶、八角藻井顶等;楼内部也各不相同,单室、双室、田字形的,日字形的,川字形的,还有回字形的,不觉心生疑问,不知此楼的设计者如此别出心裁,是出于何因呢?

这些碉楼不仅形美名也美,桃春楼、仙女楼、将军楼、獾窝楼、戏台楼、猫眼楼……听名观楼,还真有趣。“猫眼楼”真如蹲在山头上的一只小猫,仙女楼呢,犹如身居山腰花木丛中的仙女。在敌楼中最美的要数花楼了,上有汉白玉卷门,门上刻着花卉浮雕,异常精美。如此美的建筑出自谁之手?流涟在群楼中,谁肯相信这是御敌作战的碉楼,简直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了。

当然最为壮观的要属望京楼了,望京楼在群峰之巅,北观敌阵,南眺京城,是长城的最高点。站在望京楼,晴朗的早晨可见北京城廓;入夜可见京城的万家灯火。

据长城上的碑文记载,金山岭长城系明朝戚继光(蓟州总兵)和谭纶(蓟辽、保定总督)等人监督修筑的,时间是隆庆元年至六年间。据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那时京城东的古北口是少数民族进犯北京的必经之地。金山岭是前沿,此防线一旦攻破,京城必如倾巢。因此在金山岭长城上筑有三道城墙,并增加了碉楼,且派重兵把守。修后的长城,伏奇藏险,十分坚固。在戚继光任总兵期间,此线上“数年无虞”,这说明终无敌人能突破这道防线。

然而,长城修得无论多么高大坚固,必竟是砖石砌成的防线。真枪真刀的敌能防得住,不持刀枪的敌人就难防了;外部的敌人好防御,内部的敌人就难防了。明末吴三桂引清兵从山海关而入,把大明朝送到了尽头。戚将军奈之何?金山岭长城奈之何?

站在长城感慨万千。如今长城做为御敌工具早已失去了作用。然而,伟大的建筑艺术却不会消失。据说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从月球看地球表面的人工建筑,最明显的是中国的万里长城。

长城自清代起就停止了修建。因为清朝的皇帝是不赞成修长城的,康熙就认为“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意思是说巩固国家不能只靠山川险阻,主要靠施德政,修明政治。尽管如此,他仍然将敬仰的目光向长城投去。他每年到木兰围场打猎,途中经过金山岭长城,曾作诗一首:“峭石天成险崖多,年年秋(xian)此经过,大漠明王皆属我,但留形盛壮山河。”说得是国家统一,长城已失去了御敌的作用,但它那雄伟壮丽的身姿,装点着祖国山河,山河就更加壮丽。

我忽然想到戚继光将军。莫非他修建的金山岭长城时就料到了今天?要不咋会将每个枪眼,每个吐水嘴,每个楼的造形,以致每一个名字都赋予了独到的美。

看来艺术是不朽的。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艺术赋予了长城永恒的生命。

苏州游记散文 篇4

小时候,老家生产的洋河酒的酒瓶标签上画着个神态自若的“飞天”,看上去仿佛喝了琼浆玉露后翩翩起舞,优雅自然。年少的自己被云霄中飘逸的“飞天”深深折服,每当大人们喝完酒后,我就会把酒瓶摸过来,用铅笔刀小心翼翼地将“飞天”从酒标上剥离出来,然后贴在书上或收藏起来。自此一直对“飞天”有着独特的情感,更想去敦煌一探究竟。

五月份,和几个朋友搭伙去敦煌。出了火车站,顿感微风拂面。远方黄色的沙山层峦叠嶂,在晨光氤氲下,柔情腼腆,像个素面朝天、揉着惺忪睡眼的姑娘。目光顺着连绵的山脉扫去,竟有一大片寻不到头的绿荫,“锁阳城”——敦煌就在这沙漠的绿洲中。

敦煌城外的田地植满了蹒跚的葡萄架,司机师傅瞥一眼车窗外的葡萄架说:“你们再迟几个月来,就能去园子里摘葡萄了。”凝视着窗外的葡萄园,沉浸在“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幻想中,正欲慨叹时运不济,师傅蔚然一笑,拍拍我的肩膀:“能来敦煌就是福气哎,几个月后习近平总书记也要来我们敦煌的,还有不少外国元首呢!”坐在师傅的旁边,几乎都能感受到师傅言语表情溢出的自豪与幸福的温度。一路上说说笑笑,很快就进入城区。敦煌城不大,却又一点不显得局促。小城的建筑布置得丝丝入扣,没有突兀的高楼,平缓的复古建筑群给人亲切感十足。一不小心,你就会误认为这就是邓丽君所唱的小城。

午饭后,在数字中心乘车赶往莫高窟。无边无际的荒野上,仅有的一条沥青公路显得很突兀。车内的人双目紧盯着窗外的沙漠高山,深怕错过莫高窟的第一面。不知是谁说了句:“那不是洞窟吗”,车内的人急忙地向右侧车窗外投去目光。破败的生活洞窟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断崖面上,似乎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过往。一代代的匠人艺师委身于简陋的洞窟内,在虔诚的信仰感召下,完成了精美绝伦的壁画和雕像。

莫高窟的外围早已修缮一新,洞窟全部安装上防盗门。参天的古树在微风中颔首,为洞窟遮挡住强烈致命的阳光。进入窟内,顺着导游的灯光,一幅幅惟妙惟肖的壁画映入眼帘。梦萦已久的“飞天”终于得以想见。窟顶藻井的“飞天”衣裙飘逸,彩带飞曳,身形曲线如行云流水般流畅,似乎朝向云霄飞去,又像在舞唱着佛歌清乐。导游打趣道:“‘飞天’很像今天的啦啦队,给修行的生活增添点乐趣。”很喜欢导游的比喻,修行修得是内在,有的时候,将筋骨空乏、体肤饿殍,陷入苦行的泥淖,并不能寻得真谛。相反,懂得生活的乐趣,才能在细微处遇见佛光。同行的好友不舍二目,呆呆地站立,竟忘记行走。又至一窟,众人都顾着墙壁上美轮美奂的壁画,没注意到墙角处的一尊菩萨的法相。待导游灯光从菩萨下颚打上去,微见菩萨露出二齿,微风带笑,双眉平高。从额头照下去,菩萨法相祥和,仪态自然。从左侧看去,左眉高,右眉低。右侧反之。惊叹著此像之工匠技艺高超,可称“东方的蒙娜丽莎”。菩萨无言,言皆在四方信众的目光中。或许,换个角度,换个姿态,事物的真相不会只有黑白。参观结束后,和好友在莫高窟前站立许久,舒缓心思,觉得身心轻松不少。

驱车赶往月牙泉,在入口处很难得见月牙泉的所在,满山遮蔽的黄沙挡住企及的目光。爬至山的高处,俯瞰见一湾清泉和柳树绿茵,滑沙而下,与好友闲坐在清泉的旁边,守着太阳一点一点地淹没在沙漠的一端。渐渐地,忘记了时间.......

苏州游记散文 篇5

记得那年,我再爸爸妈妈的带领下游玩了绥市国门那里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啊!青山绿水,花鸟鱼虫,一切美丽和谐,让人过目难忘。

一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绥芬河口岸”5个大字。再往里走就是一片绿地,上面有几朵五颜六色的小花,然后是水平如镜的小湖。湖中有好多鱼儿,红的,白的,黑的,花的……金鱼,鲫鱼,鲤鱼……湖底还有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的鹅卵石。把脚放进湖水里,啊……透心凉。湖旁还有一个一个的大头,石头上的那个丹顶鹤不是要欲欲起飞,直插云霄呢!

“喀嚓喀嚓”爸爸为我在鸟笼旁照了张像。那大大的鸟笼里与各式各样的小鸟,有好多种我都说不出名字呢!鸟儿唧唧喳喳,好可爱啊!鸟笼旁、还有一个大大的湖,最显著的地方是湖的清,湖的静,湖上记得那年,我再爸爸妈妈的带领下游玩了绥市国门那里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啊!青山绿水,花鸟鱼虫,一切美丽和谐,让人过目难忘。

湖的清,透过清清的湖水,看的清湖底的沙石,看的清湖底鱼儿的嬉戏,看的清湖底如同杂草一样的“小海藻”。湖得静,静的不知是一块玻璃,还是一片蓝蓝的湖水。 风儿吹来,湖中荡起微波,这才知是一片湖水。湖上的桥是红色的,桥上的红色木板虽然已被人踏掉了一些颜色,但在我眼里依然那麽美丽。

-咦!那边不是中俄交界处嘛!!!一面中国旗和一面俄国旗迎风飘拂,让我想起了革命战士,是他们用鲜血制成了这面旗,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这次国门之旅让我受益匪浅,国门不仅仅是中国的象征,更是中国人的象征!

苏州游记散文 篇6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便对南山魂牵梦萦,就好像永远也不会知道草坪上的第一粒种子究竟是风吹来的,还是鸟衔来的一样。

昨晚做了一个很美的梦,是关于樱花的。一整片的樱花开得妖冶,一簇一簇地群放,一簇一簇地散出清香,满树烂漫,如云似雪,漫天飞舞。当清风吹过,樱花纷纷飘落,像是下一场纷纷扬扬的小雪呵,地上轻软的草积上一层薄薄的花瓣。慢慢地走在绯红的花海,慢慢地消失不见……

早上六点醒来,听见细雨敲击窗户,心想坏了,下雨了。继而又想起梦中的.佳境,这些薄凉的雨,是使南山更有韵致的吧?雨中的樱花,会是宁静成什么样的女神?曾读过一篇《宁静的珞珈山樱花》,里面有这样的句子:“再见樱花,又是在雨中。那日,雨蕴春意,飘飘洒洒。珞珈山便显得格外的空灵。在樱园,在樱花大道上,满是撑着伞赏花的人。而我却瘦瘦地站在热闹的人群之外,心境如同这雨中的樱花,出奇的宁静与平和。”怀着对宁静的热烈渴望,即使下着小雨,我也要执着着去,牟琼说这是“风雨无阻”。就算是吧,毕竟这样单纯而又热烈的渴望实在不多。

我来了,南山非常好客,热情地欢迎了我。之所以这么说,倒不是因为那些迎面便送来的“吃饭不”“住宿不”,而是山,美丽的南山。她像是一位丰姿绰约的女子,迎接一位熟识的朋友。她热情地张开双臂,冲我甜甜地微笑。

车刚刚到南山脚下,抢入眼帘的便是那满山的醉人的嫩绿和零星点缀着的猩红。那浅浅的灵动的绿色,仿佛在山野飘逸流荡。它缓缓流入眸子,缓缓融入心里,眼睛和心里都舒坦极了。车驶在车道上,夹道的是高大挺拔的香樟,四野弥漫着浓烈的槐花香味。听一段舒缓的音乐,樱花应就在前面了吧?

可是我还不料,对花了解甚少是我致命的伤。

吃过泉水鸡,便直接奔植物园而去。行走在樱花大道,这里哪里还有那成片的樱海?哪里还有如云的樱花?有的分明只是泥土中萎顿的落红和枝头苍翠的树叶。我终究是来迟了些,樱花已经开败了,兴味一下索然。以至于不喜欢那成群嬉戏的游鱼,对《1942》中陈道明走过的石桥也没兴趣,嗅着槐香也是觉得甚是可悲……

想着姑且就随便游游好了。直到登上施光南音乐广场,才知道这里在举行茶花节。随眼一瞥,便觉得触目惊心,被那开得正好的茶花一击即中。有的花朵似乎刚刚从绿苞中探出红晕,像睡梦中的一抹笑意。有的则完全绽放开来,像初生的婴儿脸上漾着浅笑。粉红色的花朵刚刚展开面庞,浅笑娉婷绝代;橘红色的一支独放,孤高冷艳无双……“玉脸含羞匀晚艳,翠裾高曳掩秋妍。”心情便好了起来,前面还有景致也说不一定呢。

索性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撑着伞漫步林间,猛地抬头看那高大的树干,隐隐的笼着一袭轻纱。雾如蝉翼一样轻盈透明,微风吹拂着雾,忽而移动,忽而停滞,忽而凝聚,忽而散开,“雾如顽童”真是不假。雾气缭绕,恍如仙境。正因为这朦胧的雾,才愈觉得神秘,才愈觉得前面有美景,才愈有兴致浏览这雨中的山色了。

如果不是因为败了的樱花,我不会看到那绚烂的山茶。

如果没有下了些小雨,我不会体会那海棠烟雨的韵味。

这便是南山的造化之功。不是正当时,恰是正当时。四时之景不同,览物之情不同,既有眼前灿烂的山茶,又何须孜孜以求那梦中的樱花呢?或许那樱花纷飞只适合梦中呢,抑或是现实的樱花不必那么凄美呢,又抑或是樱花本就是不属于我的景致呢?大抵也就如此而已。

苏州游记散文 篇7

重庆渣滓洞原为人工采煤的小煤窑,因煤少渣多而得名。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沟,地形隐蔽。1943年白公馆被改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所关押“政治犯”迁此,于1947年4月迁回。

1947年12月,关闭半年多的渣滓洞作为重庆行辕二处第二看守所重新关人。关押人员来源主要有1947年“六、一”大逮捕的“要犯”、《挺进报》案和“小民革”案中的被捕人员。上下川东武装起义失败后的被捕起义人员,最多时达三百多人。江竹筠、许建业、余祖胜等烈士曾在此关押过。

渣滓洞看守所分内外两院,内院有一放风坝,一楼一底的男牢十六间,女牢二间。为了从精神上瓦解革命者的斗志,特务们特意在渣滓洞内院墙上写“青春一去不复返,仔细想想,认明此时与此地,切莫执迷。”、“迷津无边,回头是岸”,“宁静忍耐,毋怨毋忧”的标语。外院是特务办公室,刑讯室。外院墙上写有讯示特务的标语“长官看不到、想不到、听不到、做不到的,我们要替长官看到、想到、听到、做到”。

白公馆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白公馆1943年“中美合作所”成立后,白公馆曾改为来华美军人员招待所,到1945年又作为特别看守所重新关人。至解放前夕,关押的除息峰监狱撤销后转移来的“政治犯”如黄显声、许晓轩等二十余人外,还有重庆行辕二处第二看守所寄押的.刘国志、周从化、周均时、张泽后等三十人。 白公馆原是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1939年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为审讯,关押的保密起见,将其选中为军统局本部直属看守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