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寻梦的文章

2022/12/14经典文章

关于寻梦的文章(精选10篇)

寻梦,在烟雨江南

文/雨袂独舞

烟雨里,只为你流连。此生,我愿为你褪去红尘的华裳,把我的最美留在江南。

——题记(文:雨袂独舞)

走过岁月的长廊,细数流年里一季又一季的花开花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依在五月季节的枝丫,用双手捻下一片花红,心中默念:烟雨江南,无你何欢?

作别前世的云彩,今生,我披一袭烟雨,为你而来。一川烟雨,几世缠绵,如今,我守一世素心如兰,只因你枫桥上的那一个回眸永远是我记忆中的惊鸿。我撷一朵清水素莲,去找寻我江南的遗梦,只因你曾许我一句:“为了你,我可以舍却整个天下。”

君,你是这世上最懂我的人。曾经,我把自己最隐秘的心事包裹得严严实实,不留一丝缝隙,我把自己最真实的心语囚禁心底,在外,从不留一丝痕迹,然,那年在江南的烟雨路上,你我不期而遇,在你面前,我的一声幽幽叹息,和眼里一闪而过的一缕幽怨,就让你破解了我的内心秘密。

从此,我弹一曲《高山流水》,只为你且歌且行。你的那一抺浅浅笑容,让我沉醉深迷,无论季节怎么轮回,我再也走不出你眼眸里的海。

我们在一起是何等的默契和幸福。你谱曲,我填词;你吹箫,我歌舞;你书画,我写诗。我执你之手,你吻我之眸,你陪我看遍了江南的风景,我们的足迹遍布了江南的每一个角落。与你在一起的六百多个日子里,你我盈一袖花香,握一手温柔,放任那一场花事在风中流转,呢喃……

那时,我们一起漫步在雪色倾城的琉璃世界中,共赏满数“梨花”,我们一起逍遥于木棉花开的春天里,共看风吹柳舞。你心思一动,为我写就阕阕《蝶恋花》,我青丝飞扬,为你流泻万千柔情。我为你素手抚弦,琵琶弦上说相思;你为我邀约月影,挥袖吟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人生何求?有你足够!我清楚地知道,此生,我的美梦,在江南。

君,我不管你是不是我城外的客船,不管你是不是我最后的港湾,今生今世,只要你我心有灵犀,只要你我精神相依,哪怕一路凄苦,我也甘愿为你风雨兼程。哪怕你我永远天涯两端,我也会在长夜的杯中斟满相思,然后饮尽,为你弹一曲《一生无悔》,用尽生命去守候。

此生,我有很多很多梦,但最美的梦已留在了江南。

耳边,是谁在歌尽惆怅,引发我心中的执念疯长?今夜,满腹心事诉于谁?唯有笔端寄情思。我痴恋的远离的江南啊,何时才能回到你的怀抱?

记得你曾对我说:你是我手心里的掌纹,时时都与我相伴随,所以,不管我身在哪里,我都不会独行。

当我想你的时候,我常常会望着我的掌纹发呆。当我感觉寂寞寒冷的时候,我常常会用掌心轻轻摩挲脸庞,这样我就能感受到你隔空传递的温暖,于是,寂寞也就不再是寂寞了。

君,你知道么?你曾为我吹的曲,唱的歌,一直是我最爱的单曲循环。尽管在离别的日日夜夜里,我时常会轻拾一片片飘落的花瓣,或是一枚枚干枯的枫叶,在季节的画板上写意情愁,但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此生,你是幸福的!因为,你有一个美丽的江南梦。”

是的,我很幸福。虽然秋风可以吹起秋的惆怅,但秋风永远都吹不走我心中对江南的向往;虽然冰雪可以催发冬季的苍茫,可冰雪永远都无法冰冻我对江南的忠肠。

君,请你等我,等我再来江南,与你共沐烟雨。但愿再次见到你的时候,你能情怀依旧,一切,依然美丽如初。到时,我们十指相扣,一起穿越古意的黄昏和黎明,一起抚琴煮茶,捻词吟墨,用清音就狂饮,抛开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用我们心灵的絮语,挥就一幅红尘的浪漫爱情绝图。

到时,让我们一起,寻梦,在烟雨江南。

我的情注定被你的眸光捆绑。君,今生,让我们心魂相依,让,此爱至死不渝;让,此情纤尘不染。

愿,一生的梦里,有你,有江南;

愿,一生的梦里,有烟雨,有笑声……

寻梦

文/朱佩君

秋日的南丰,阳光温暖,惠风轻柔,湛蓝的天空白云悠悠,目光所及,美不胜收。无论是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丰傩舞,还是那甜香溢口有着丰富故事的南丰蜜橘,或是那碧绿清澈的大自然氧吧潭湖,都散发出一种别样的情致。走进千年不老村庄曾巩故里,去探访我心目中南丰先生的前世今生。

曾巩何许人也?他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刚进曾巩故居,看到一群忙碌的人们正在打扫庭院,原来是曾家后代刚刚做完祭祀祖先的仪式。曾巩出身儒学世家,其祖父和父亲都是北宋的名臣,他天资聪慧,记忆超群,十二岁就能够写文章了。曾巩在文学方面成就斐然,被世人称之为“南丰先生”。除此之外,曾巩还喜欢结交好友,并且对朋友很真诚,在他尚未得中进士之时就向欧阳修大力举荐好友王安石,后又在神宗面前夸赞王安石,这得有多么大的胸怀啊!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纵观曾巩一生,他为人刚正不阿,正直宽厚,襟怀坦荡;为政时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众疾苦,打匪除恶,奖罚分明,为老百姓做实事;他的散文记事翔实而有情致,论理切题而又生动。著名的《墨池记》和《越州赵公救灾记》等作品,堪称是散文的鼻祖,所写诗歌《城南》《咏柳》等作品风格质朴,精深工密,形象鲜明,称得上宋代近体诗中的写景佳作。他的传世书法孤品《局事帖》,共124字,竟然拍出两亿多的天价。至于曾巩的文学成就有多么高,书法作品为何价值连城等等自有专家去评说,我自知才疏学浅,不敢妄加评论,于我而言,他刚正不阿的性格,不同俗流的耿直风骨,以及在道德修养上的自我约束都时时刻刻触动着我的内心深处。我想,如果用他的故事创作一部舞台剧、电视剧,或者更多的艺术形式,来大力传承和弘扬他的廉洁文化和文学精神,借古喻今,以此来激励后人,都是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遗产。

从南丰到抚州,短暂而又宝贵的三天时间,我们收获了知识,凝聚了友情,带着大西北的秦韵秦声我来到了此行最期待的地方——汤显祖纪念馆。“汤显祖是明代的戏剧家、文学家。他出身书香门第,不仅精通古文诗词,而且通晓天文地理、医药卜筮。他做官时政绩斐然,却为人性格耿直,看不惯官僚腐败,直言上奏而令皇上震怒,便被贬到浙江遂昌县去任知府,又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上司非议和地方势力反对,最终愤而弃官回到故里,潜心于戏剧及诗文创作。”讲解员小田如数家珍地介绍着……不觉间,心已渐渐走进他的世界。

这里环境优美,古朴雅致。馆藏丰富,格调高雅,集中介绍汤显祖一生的政绩以及他的艺术创作成就。素有“东方莎士比亚”之称的汤显祖一生创作了“临川四梦”,其中最著名的当数《牡丹亭》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被永久地传颂。不管是爬满绿色藤蔓的院墙,还是那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抑或是那幽静清雅的竹林,还有那荷塘里出泥不染的荷花,都在静谧的时光里留存着历史的温度,让我仿佛感受着古时的风花雪月。走过庭院,穿过长廊,我仿佛跨越千年,渐渐地走入那柳绿花红……“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溅!”那熟悉的经典名段仿佛响于耳际……我轻移莲步,柔摆柳腰,做一幅腼腆含羞的情态,又恰似情思睡昏昏的娇慵姿态,轻轻地一抖袖,表现出一番思怨缱绻……“小鸟儿不住檐前叫,比喻双飞绕树梢……金鱼金鱼真堪羡,成双成对水面玩,心中暗把佳期盼……”我不由得轻吟浅唱,将秦腔经典剧目《火焰驹·表花》带到了南方这幽静雅致的庭院,给令人敬仰的汤翁做一次汇报表演。我全情投入的表演引来在场作家们的围观,大家纷纷叫好,热烈的掌声再次将我的梦想点燃。

我崇拜汤显祖,欣赏他心灵深处无拘无束的自由世界,和他那至情至性的最佳境界。正因为有这样的格局,汤显祖才写出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样动人心魄的千古绝句。要说四梦里最著名的应当是《牡丹亭》了。剧情主要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写的是致情关。而《紫钗记》呢,则讲述的是才子李益与霍小玉历经磨难,最终共偕连理的感人故事。也是汤显祖四梦中的第一梦。

再看看他的《南柯记》,话说书生淳于棼在梦中来到了大槐安国,被召为驸马,和瑶芳公主成婚。淳于棼后来当了南柯太守,很有政绩。不久外族入侵,公主受惊,不幸死亡。淳于棼被遣回乡,于是大梦方醒,淳于棼从此皈依佛道。说的是南柯一梦,讲的是佛情。在最后《邯郸记》里,那个叫卢生的人在梦中娶了有财有势的妻子崔氏,中了状元,为朝廷建立了功勋。奸臣宇文融虽然不断地算计、陷害他,但奸臣最终被杀。卢生做了二十年宰相,享尽了荣华富贵。后来睡醒,才知道是一场黄粱美梦。说的是道情。所以说他就是因情生梦,由梦生戏。这就是汤显祖的四梦四情。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情与梦的交织,不管如何演绎,“临川四梦”,不仅让后世人看到了瑰丽华美的文辞的魅力,更是彰显着汤显祖的精神世界。曲折离奇的事物不在梦里,它就在现实生活之中。好的作品不会因为年代的更迭和岁月的变迀而流失,它温暖而有力,它善解人意,触碰灵魂。它的经典形象和情感体验陪伴一代又一代戏剧人的迅速成长。

应该说,抚州是一个有诗歌,有故事,有文章,有梦想的地方。我到此来寻梦,亦来圆梦。那花团锦簇的舞台,华美雅致的妆容,慷慨激昂的音律,还有那余音绕梁的汉韵秦声……是否又将成为我新梦开始的地方……

寻梦周原

文/乔仁卯

天,蓝得透彻;云,白得轻盈。蓝天白云下,我们的车缓缓行驶在秦川大地上。南面是连绵起伏的群山,经年不化的皑皑白雪在深秋散落的阳光里熠熠生辉;北面,就是那令人魂牵梦绕的周原了。山,越来越高;树,越来越清晰。岐山周公庙,已经露出了庄严的风貌。

一种感动扑面而来,不可遏止。

莽莽苍苍的岁月,就像这亘古的周原,雄浑起伏,波涌浪翻,带走了我们这个沧桑民族的许多重要信息。

关于混沌初开,关于三皇五帝,关于大禹铸鼎,只留下了一系列的神话传说故事。因为史料缺乏,所以直到目前为止,还有一些学者否认夏的存在。商代因为甲骨文的发现,历史脉络逐渐清晰,但还是有许多文化记忆消失在历史的深处,让一代代专家、学者皓首穷经。

好在,还有这周原,还有这里大量的青铜器、陶器和一系列文物的出土以及考古新发现。关于先周和周王朝初期的那些埋藏在幽幽地下的真相,已经露出了真实面目,令人感叹不已。

岐山周公庙和洛阳周公庙、曲阜周公庙并称全国三大周公庙。这里最早是周人的故乡,后来是西周与西周建立之前先王们的陵寝之地,也是姜嫄祠、后稷祠以及文王、武王、召公、姜子牙等西周重要人物的纪念祠堂所在,再后来就建起了周公庙等。

高大粗犷的汉槐与唐柏拔地而起,拱卫着庄严的山门。爬了无数个台阶,伫立在飞檐直冲九霄、斗拱盘旋三秦的元圣殿前的平台之上,注目四望,只见云海苍茫,四周皆山,渭水玉带,周原茂林,真乃风水宝地。周人选择岐山做为生养之地,可见其高明之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岐山周公庙坐落于周原之上的凤凰山南麓。我们一行三人先参见了文王、武王神殿。周文王统治时期,先后东征西讨,准备克商,同时也在周原及其周边地区采取了种种政治措施,为创建西周进行着积极准备。

后来,随着领土的扩张和侯国的壮大,文王率部众沿着渭水向东,将周国的都城从周原迁到了丰(后来的镐京),以便更有利于灭商,同时也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武王克商后,大周王朝宣告诞生。东西二都(成周洛邑、宗周镐京)的建立,让周原彻底成为周人的老家。在以后的岁月中,周原逐渐成为周王朝的王陵和贵族墓葬之地,更是王室和部族祭拜祖先的祠堂所在。

西周建立后,推行了一系列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的举措,传承了后稷到文王的传统,将农业作为立国之本。《诗经》中的“南山有桑,北山有杨”“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滮池北流,浸彼稻田”等,都反映了西周初期的农业、商业、林业、染织等都发展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度。西周时期尤其是前期的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不论是生产、生活、林业、商业,还是水利、科技等莫不发源于周原之上。

离开文王、武王神殿,沿弯弯曲曲的山道到了半山腰,拾阶而上,就到了元圣殿,殿里的周公像神采奕奕,庄严肃穆,平和慈祥。

周公是西周初年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为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之弟,姓姬名旦,又称叔旦,谥文公。因其采邑在周地(今陕西岐山),又因其为太傅,系三公之一,故尊称为周公。周公曾先后辅助周武王灭商、周成王治国。其政绩,《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在武装镇压商纣王之子武庚及东方各国武装反叛以后,“制礼作乐”,制定和完善宗法、分封等各种制度,使西周奴隶制获得进一步巩固。

周公,可谓道德的化身,是成就大周八百年基业的奠基人。但是,在他摄政期间,曾经流言四起,说他企图篡位。他的亲兄弟们甚至伙同商纣王之子武庚发动了大规模叛乱。这令周公十分不爽,但又无可奈何。平定叛乱之后,他归政成王,一世英名,终得千古传颂。

夕阳西下,倦鸟归林,到了告别周原的时候了。行色匆匆,没有时间去参观出土何尊“宅之中国(洛邑)”的遗址和大量青铜器的遗址与3000多年前的周都城墙遗址了。

千里寻梦,一两次光顾周原,只能是了解周文化的皮毛而已。老家,是一定要常常回来的……

让雪花在指尖跳舞

文/刘晔宽

忙碌,好不容易有这样大块的时间,好轻松啊!这会儿可以漫步在初冬的黎明,漫无边际地行走,漫无边际地思想。轻松,依恋,幸福。

雪花飘逸地散落下来,在我眼前飞舞。这是那种细细的雪花,吝啬的、一点一点地飘洒着。我也闲情逸致,伸出手指小心翼翼地去接那慢舞飘飘而下的雪花,让这精灵在我指尖跳舞。我爱这飘逸的雪花,可雪花总是短暂停留后恋恋不舍地飘走。

飘渺的雪花幽幽走过,将每次颤栗每次欢颜都刻于寒风的版图,刹那的轻舞都旖旎着漂泊的馨香,留下永久的思念。

雪花,你在这短暂的舞蹈间,荡涤了我的灵魂,仿佛有萨克斯吹奏出那迷人低沉的乐曲,无疑是世间最委婉的声音。

寒风掠过,雪花飘来,就像一首迷婉的小诗,让我和这小诗一起沉醉。雪有她的纯洁伟大,有她的欢乐光华,也有她的苦楚辛酸,她包容了人间爱意。记得我在我的散文《雪花——冬之魂》中引用张岱的《寻梦看雪》之作。品读佳作被淡淡的笔墨折服,我的心也被折服,被感染,被洗礼了。宠辱不惊,沉稳镇定,却又饱蘸着对这个世界深刻地对视与回望,然后带着生命的气息流落在历史的烟尘里,这就是我理解的寻梦。

寻梦,泪眼看花,依稀往事尽在不言中。

寻梦,缘起缘灭,似飞雪入尘,花自飘零随江河。

寻梦,无边思绪的自我放逐,拾敛生命的碎片,走向重生的炼狱。

无事,闲暇,逍遥啊!难得的闲暇,我感谢这悠闲。让我有幸欣赏这美丽的雪花。怎奈,今天的雪下得太小。

我伸出手指,迎接雪花,让雪花在指尖跳舞吧。

寻梦

文/泪痕

昙花一现,只为绽放那属于自己一刻的美丽;雄鹰翔空,只为圆自己心中的那份梦想;鱼翔浅底,只为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惬意生活 。

穷尽一生所能,只为圆心中的这个梦。

昙花为了这个梦,而甘愿用一生来等候;苍鹰为了这个梦,而甘愿忍受千万次的折翅之痛;游鱼为了这梦,而甘愿承受漫漫寻求路的孤寂。

只因心中有梦,才成就此生。阅物思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为梦而搏,为梦而行。或有曲折,或有磨难,或有消沉,或有失败,可你又何时曾甘心认输?在冲向梦想的彼岸途中,没有风雨相伴,是不会呈现出艳丽的彩虹。

心中有梦,苦难何惧,仰望天空,踏步向前。

别问结果如何,只为曾经拼搏。或许寻梦路途艰辛而遥远,或许会跌的伤痕累累,但这些都不会阻挡你寻梦的脚步。它们的阻拦只会更加激起你的斗志,只会更加坚定你寻梦的信念,只会更加?增添梦的色彩。

昂起头,挺起胸膛,迈开步伐,为你心中的梦而战,不论结果是喜是忧,只为心中无怨无悔!

寻梦路上

文/筱荃

女人天生爱做梦,或许这是女人的天性。然而,我的梦,是寻梦之路,非风花雪月,而是切合实际的生活、生存之梦。

我感恩上苍,感恩给了我这个七零后,以足够的时间,培育辅导女儿,陪伴孝顺父母。于是,通过梦的路径,我和女儿一同成长着,一同起步于人生那学习的起跑线上,可以堪称为比翼双飞。

通往梦之路,我一边培育女儿、陪伴父母,一边设定了自己人生那梦之目标。女儿从起始学步到认字,直到上小学,整个童年时期的过程,是我作为孩子的母亲,磨砺自己文笔的过程。女儿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了小学生活,并考入初中重点班的历程,是我这位母亲积累下了文与字那篇章的过程。女儿从初中考入重点高中的这三年,也是我作为母亲,与女儿比着赛着学习的三年,女儿向我交待考入了大学,我为女儿分享了节辑成卷。

我觉得,作为母亲,我一定要把母亲的职责与义务,以慈爱般的行为付出,留给我的女儿。作为母亲,应该做的,能做到的,我都会尽力去做。因为,这是我的父母传承给我的。我尽量为女儿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争取让女儿成为书香门第之闺秀,为女儿留下真才实学,让女儿早期教育就感受到良好的家风,修为好的家教与修养。

中国最光荣最古老的优良传统,都是从家风开始的。曾国藩家书,就是最典型的家风。于是,我大量读书、习字。我把《曾国藩家书》、《菜根谭》、《读懂人生》这三本书用手抄,再用电脑输出,印于脑中,铭记于心。

我与女儿一同成长、一同学习的过程,可以说是收获的过程,女儿终于长大成人了,也算是成才了。作为母亲,我欣慰与女儿的比翼双飞。女儿如今大三了,成绩还算优秀,成为了学生会干部,而女儿这三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也是我为作母亲,刻苦勤奋、专注苦读的三年,我荣耀地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以此带动女儿,只要肯努力,只要爱学习,就能攀登人生高峰,前提是以真才实学,对这种学习乐趣,所达到的至高点。

在外人面前,我只是一位普通的孩子的母亲,但在女儿面前,我们却是朋友。我和女儿,皆作为学子,共同努力前行着,并肩前行于人生路上。女儿,成为了我的动力,我,也成为了女儿的动力。女儿看到我这位四十多岁的母亲,仍在学习,仍在努力,自然地更加努力起来,因为,她才刚刚二十岁。

我告诉女儿,学习不怕慢,就怕不坚持,只要肯坚持,承载韧劲,就比妈妈多赚了二十年,妈妈学习的二十年,你等于学习了四十年,是妈妈的一倍人生时间。如此那般坚守学习,早晚会成为优秀的人才。女儿一直铭记着我这位母亲的话语,同我这位母亲一样,如同老牛一般地学习着。

我还告诉女儿,人生当中永远记住一个“正”字。横是横,竖是竖,横平竖直,才能写正,歪不得一丁点儿,哪怕有了错误,及时纠正,勇于克服,都会写出规矩的人字。

这个学期开学的前一天,女儿与我交流了思想,我再次感受到了母女间的心灵交谈。女儿和我,再次制定出了下一个目标。女儿作为大学三年级的学生,报名参加了考研学习班,而我作为母亲,在家自学着,准备考研前期的学习。

能够与女儿一同学习,我感到了精力充沛、劲头十足,是女儿带给我的希望与力量。因为,未来本就是属于年轻人的。女儿,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让我感受到了青春的朝气,让我感受到了时代的气息,让我感受到了当代的思维。其实,女儿的成长,也在影响着我的成长,也给予了我启示。

前行的路上,有女儿一同比翼双飞,我感觉到自己也年轻了许多,不仅圆了我人生的梦,还令我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我建议女儿读一读余华的《活着》。

在当代作家所出的书籍当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余华作家的那本《活着》。如果今生能有幸与之相遇,我一定要让余华作家为我签名这本最珍贵的《活着》。我和女儿共同认真学习拜读。

我还曾告诉过女儿,在当代作家当中,除了杨绛先生,我最喜欢的就是韩小蕙先生,她,作为作家、学者、教授,那般质朴,也是她,真正影响而改变了我。我内心非常崇敬这位为人、处事、做学问皆踏实谦逊、低调严谨的先生,我从听她讲座的那一刻起,就把她当作了标榜,来借鉴、学习。之所以对女儿讲韩小蕙这样的先生,不仅是值得学习敬重,也是意会女儿,长大了,也要成为韩小蕙先生这样的人。

我与女儿快乐地前行在寻梦的路上,有女儿一路相伴,真好!那向往目标的力量,就是以知识铺就的探索,而积淀成的美好生活与全部意义!

寻梦

人生在世界,难免迷茫。每一条走过的路,总会让我们伤痕累累。可我们就这样挣扎着又站起来,轻轻的拍拍衣袂上的纤尘,一步一步的往前走,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跌倒,爬起来,跌倒,再爬起来。一遍一遍的重复反映同一个姿态。但不管怎样的痛苦,我们总是像野草般坚韧,因为我们心中,都装怀着一个梦。

会疼。疼了!不要怕,这世上没有那条荆棘路会让你完好无缺的走过去。这个世界不是童话,我们都没有翅膀。阳关大道是留给庸人走的,我们只能走荆棘路,而荆棘路存在的本身,就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

会哭。不要怕!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微微笑的看看自己曾经走过的路、遇到的困难,然后一甩头继续往前走。再想想,曾经遇到的,被恐惧的心定义为不可突破的困难,不也在我们带着微笑的胜利中成为了历史吗?

会累。累了,不要怕!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有些肉体上的累根本不值一提。精神上的累也不要怕,当意念被外物催残,从而变得愈发薄弱时,请我们微微笑的想想,我们是为心中的梦而出发的。

会疼、会哭、会累!呵,不怕不怕。风风雨雨的伤痕,梦会帮你愈合。看!远方有个背着行囊的人,他走在路上,眼神多么桀骜!步伐多么坚定!那象征着希望和生命的阳光啊,在他的身后投射出一个长而幽黑的影子,此时此刻,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怀疑他不是带着理想去寻梦的呢?

青台寻梦

文/郑长春

韩国有个青瓦台,那是总统官邸,而我的家乡没有“瓦”,就叫“青台”。青台的一方小天地,在我的心目中就是高贵的殿堂。这里,不仅遍布着“一寺三塔八大庙,两河四寨汉桑柏”的奇迹大观,而且流传着王莽撵刘秀、岳飞大战金兀术的传说故事,与东汉光武帝刘秀有关的哑巴坑、街南街北公鸡隔更打鸣、一步三眼井、登天楼灯历史遗址俯拾皆是,与民族英雄岳飞大战金兀术有关的掉枪河、金花公主、金花城等趣闻轶事老幼皆知。每每耳闻目睹这些,我的内心就会不由自主对这块土地产生无限的遐思和敬畏。

两条弯弯曲曲的河,从中原腹地蜿蜒而来,在这里九曲十迴,变得波澜不惊,悠悠的河水在此划了一个巨大的弧,形成一个得天独厚的商埠码头。青台历来有水陆码头之便利,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水运也就成了主要路线,而青台古镇所处之地,上入汴(开封)洛(阳)连秦晋,下达江汉进湖广,加上背靠粮棉油生产的豫南平原,青台也就成了四邻八乡粮棉油交易的聚散地,也自然成为商贾们的乐园。

“五陵年少宿青台,一岁烟花几度开。”青台兴盛时,掉枪河里一年四季舟楫如林,行则鱼贯,泊则雁排,每天进出码头的船只有上百艘之多,到河街交易货物的骡车马车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商贩们的讨价还价声,搬运工们的劳动号子声此起彼伏,喧闹不歇。天色渐晚,忙碌了一天的商贩们奔向老街,或入店投宿,或呼朋唤友上酒馆小酌几杯,或上山陕会馆津津有味欣赏一场豫剧。纵横交织的老街,竟有百货、杂货、副食、酒馆、茶楼、旅店等商铺二百多家。老街路中间还保留着一条青石板路,都是些一米长、半米宽、十多厘米厚的青石,经过行人日积月累的踩踏,青石面大都被摩擦得明镜一般,那些深深浅浅的印痕见证着古镇曾经的风华。

发源于伏牛山南麓的唐河,流经青台镇的东边,向北可到赊店镇,往南可达湖北襄樊,在中原内河航运中曾有过很长一段辉煌的历史。它的作用和贡献是巨大的,在茶叶瓷器贸易中尤为突出。由水路转陆路经三晋可直达内蒙古及张家口,水面上每天早晚均有各式各样的帆船往返停靠,抛锚补给,下货起货,两家“站房”搬运装卸工有上百人,南下装载货物的船只大多属粮食油料,如黄豆、芝麻、香油、白酒等,北上运回的货物,大多是食盐,食糖、酱菜、茶叶、干菜、桐油、瓷器、火纸、草绳、草鞋、木材、楠竹等。镇上有商会会馆,有戏班,航路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后因上游水源减少而停航,最为繁荣的南北大街连同一座规模可观的关帝庙,统统垮入河中,而不复存在。

青台寨东门外约五百米处有一棵汉桑,相传为汉光武帝刘秀所栽,树高十多米,树的直径和大碾盘差不多,树干有空洞,但枝繁叶茂,大小树杈向四周伸五六丈远,远远看去像是一把大绿伞。

至于青台在宋元时期是否已为县郡,史书无明确记载,但其古城墙的留痕遗迹历经千年犹在却是事实。此地之古老,历史之久远,可以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地下发掘出的古物和现存古墓得到验证。当时,人们发现镇内地下积有如草木灰般的“硝土”,一直挖丈余乃不见底,同时发现大批秦砖汉瓦、汉代屋墓、锅灶、各种生产工具、生活常用陶器及已腐的粮食颗粒。此地有三座汉代贵族古墓,其中青台镇东三四里处有一个村落叫塚坡,该地名字来源于其东北三百米处有座汉塚,此塚底直径长三十五米,高六米,面积达一千多平方米。1960年在塚子东南部发现有汉代房基。塚顶有盗洞痕迹。1957年生产队在此搞梯田时,发现封土内有汉砖。1960年在塚子东南部发现有汉代房基。据文物部门认定,该塚应为汉代墓葬,遂立碑以示保护。

这里还埋藏着父辈们深深的红色记忆,仅一个青台小学,就有说不完的故事。青台小学原址在青台西寨门内回龙寺,后迁至青台北寨门外的陕山庙。民国十三年至民国三十六年,这里一度成为宛东革命的活动中心。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青台外出求学的青年学子们便在开封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利用假期回家乡宣传进步思想,开展革命活动,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漫步古镇,老街南头有一座两孔古石桥镶嵌在通往街内道路中间,由于历年修路,桥面已深埋在底下泥石中,但石磙、石柱、石条、石板依然坚固挺立,威风不减当年,勇猛有力地支撑着厚实的桥面,石桥四角竖立四块凸起的青石依然有青龙吐水的斑驳造型,石桥周围古寨门、寨墙、护城河雄姿清晰可见,成圆弧状向远处模糊延伸。

夕阳下,古镇上袅袅升起的炊烟,书写着新时代的富足安详。

寻梦台儿庄

文/黄河之水

这里是江北泽国,这里是江北水乡,特有的地理环境,造就天下第一庄。

在一个初冬的傍晚,我们驱车来到这个年轻而又古老的地方。连接古运河两岸,是一座现代桥梁,在霓虹灯的映衬下就如一条彩虹横空,又似一条猛龙过江。可记的,二十年前我也曾跟随建设者的队伍在这里挥汗劳作,为建造这座大桥献出一份力量。

漫步在古运河岸边,行走在仿古的岸边长廊,坐一坐亭下的石凳,看一看水中的灯火,透过点点灯光,我仿佛看到唐宗宋祖的龙船驶过,乾隆嘉庆的谈笑多么高亢。一曲古词不由的在胸中激荡“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吹伤了这家,吹散了那家,直吹的水尽鹅飞罢。”运河与长城并称,昭示着两大帝国的辉煌。而两个皇朝又何其相似,都是两世而亡。不管你城高河深,残暴的统治下,哪能有王朝的固若金汤。

护城河对岸是高大的城墙,厚重的铁甲门,古风在它的辈后隐藏。阁楼参差,画栋雕梁,檐飞角斗,百格门窗,青砖碧瓦间建设者的智慧在闪光。桥圆水缓,垂柳夹巷,一串串红灯笼倒挂在天上。乘一乘小船,坐一坐画舫,品一品香茗,听一曲古调,劳碌奔波的现代人啊,请在这里歇一歇您脚步的匆忙。幽幽古城,古韵悠长,一处处雕塑有名人也有剃头匠。西装革履的现代人啊,请不要忘记,这里也曾经过炮火的浩劫,留下累累创伤。

走出古城,走不出梦的彷徨。

屋兰寻梦

文/龙巧玲

张掖城东十里外的屋兰古城,在古汉代是河西走廊的一处驿站。更早,是匈奴乌犁部屋兰王的旧居。《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屋兰,其位置在张掖县东北,东与汉张掖县相邻,屋兰得名自当地居民的称呼……部落王降汉后,汉以其地置屋兰县。”匈奴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马背民族,在河西走廊雄踞数百年后消失,她留下的蛛丝马迹,就是诸如屋兰、祁连、焉支、额济纳,这些匈奴语的谐音称谓。

到古城村是黄昏,少有人迹。屋兰古城楼坐在街心,远远地犹似打坐的佛。城楼门楣烫金的“张掖锁钥”,如时间的封印,拓叠了已古的岁月。城楼无人,无门,门洞当口横着三块石条,阻挡车辆进入。在古代,那功能的主使者该是屋兰的驿卒和守城的兵丁,只一张通关文牒便可自由出入。城楼在明朝时曾重建,更名仁寿驿,透露着村子仁义寿善的民风。无需探访什么,一座普通的驿站城楼,走了两千年不曾倒下,便是活的口碑。村里佛家俗弟子众多,怀揣城梯小门钥匙的女居士,她才是真正意义上屋兰古城的守卫。城楼上供奉的三尊佛,是村民希冀平安富贵的精神之钵。

风从黑河来,在古城盘绕,在门洞涡旋,落叶飘飞,扶摇而上,檐角的风铃泠泠作响,飞檐的红灯如一个个极致的舞娘,迎风起舞。铃声,灯舞,似是《霓裳曲》的余韵,穿越千年扑面而来,寥旷的天空,时而丢过喜鹊的叫声,恍若悲喜交加的答应。

我从城门进去,再从城门出来,从匈奴的屋兰城到21世纪的古城村,我两手空空。两千年前的屋兰,远比今天壮阔、热闹,兵马屯聚,城郭高耸。城门穿行人马,也通行军旅,有百姓的独轮车,也有屋兰王的锦帐辇。

街边民舍,四合的院落,方正的天井,檐角搭着檐角,屋脊挨着屋脊,泥巴屋顶,泛着夕黄。古城村在夕阳的昏黄里宛若一场盛大的皮影。

村南有汉墓群。狭长的河西走廊,有多少驿站,便有多少汉墓群。这些依附于驿站的墓冢,是时间的标本,和长城断垣、烽燧相伴,兀立于旷野,与古城村遥遥相望。一座村子在黄土地上站了两千年,一座墓冢在黄土下埋了两千年,活着的和消亡的,同时立在时间的两端,相互低喃慰籍。荒寂的汉墓,废弃的长城,只有风四处飘荡,像在寻找失散的亲人。那些千千万万魂魄,是何等拥挤地回旋在长城之下。当年他们从天南地北迁徙而来,从千里万里行军而来,再也回不去的故乡,是他们终生绝望的思念,刻在骨头里,带进坟墓里。河西的风是硬的,许是因了这些魂魄的骨质,永世化不掉的哀愁。可是,再硬的风,在这些黄土夯垒的墓前,也弯下腰,躬身打揖。这些碱土和着麦草,泥巴裹着夯土的墓冢,在时间面前,在摧枯拉朽的河西大风面前,只静静地站立,就是在与时间抗争。

经年之后,一切都会还给土地。鸟儿飞不动了,树长不动了,人活不动了,都会回到土里。土借助高楼大厦爬到天空,爬得再高的土也会回到土里。土地给予世界的,最终都会还给土地,归于寂静。遥远的祁连山峰顶,堆积着另一批云朵,千年的雪,遥看尘世被时间一层一层剥离,它们也是来了又去,轮换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