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夜读的文章

2022/12/16经典文章

关于夜读的文章(精选7篇)

夜读

文/潘玉毅

我最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抱一本书,一个人坐在书房里,翻书做做笔记,有时写写文章。

不光是我,很多人都有夜读的习惯,因为相比于白天,晚上要安静许多。到了晚上,马路上的车流少了,院子里只有几只野猫偶尔出来活动一下。夜静了,心也更安静,可以通过书中的文字与作者更好地进行交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好,“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也罢,共鸣是读书的妙趣之一。当文字发笑时,我们多半也在笑着,当文字流泪时,我们估计也已掩面难忍了吧。

其实,夜里读书和白昼读书没有本质的差别,因为不管什么时候读,书中的文字不曾变化,读书的人也不曾变化。所谓的不同,无非是前者需借着灯光阅读而后者不必费电。

夜里读书,有时只为求一个痛快。白天,学生要上学,成人要上班,饭后或有片刻闲暇,但常常被一些琐事干扰。虽然忙里偷闲读书也是一件极有意思的事情,但遇着自己喜欢的书,总是被打断,难免会觉得不过瘾。如果将读书时间放在夜里,则可避免白昼的许多干扰。

白日里忙了一天,还甘愿拖着疲惫的身体将夜晚的时间交给书籍,这无疑说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读书是很有意思的。书由人写就,藏着思想和智慧,所以对于读者来说,读书就是学习,是汲取营养的过程。倦了,累了,拿着书看上一眼,内心里无比满足。

读书又好像整容,能将人的眼界打开。未读书时,世界就只有平素的见闻一般大,而读了书,世界的疆域就拓宽了,增加了许多好玩的我们先前未知的东西。书读得愈多,我们的世界也就愈大。

读书灯

文/陆曼玲

爱书之人大多喜欢夜间阅读,较之白天,夜间心更静,更容易进入书本里。

在散散逸逸的灯光下读书,不及凑着灯阅读有趣。散逸的光再明亮也不专注,读书的灯是要专注的,灯光专注,人的精神自然也专注了。读书最好是独处一屋,细细地品味美文佳句,看到精彩处,可大声朗诵,可手舞足蹈,可击节称赞。

读书的时间最好是夜深人静,周围无人喧车驶,纵有几声虫鸣蛙叫,也如临睡前的催眠曲一样,不是噪音而是和谐的伴奏。

说起读书灯,现时的台灯又不及古时的桐油灯有味,“一碗读书灯”的“碗”,总叫人浮想联翩:用来盛饭盛菜盛汤的碗,却盛着“读书灯”,岂不趣味无穷!

最喜欢那个飘着雪的黄昏,郑板桥“烹茶扫雪”后,用碗装着豆油,点燃卧在油中的灯芯 。窗外雪花飘飘,屋里一杯热茶,一卷书籍,一碗读书灯,伴着一个亦书亦画亦诗的书生,这是 雪夜读书的最美图画。

中国文化的神韵,亦隐藏在这些古老的物件中。品茶最宜“瓦屋纸窗”,修禅最当“青灯古佛”,夜读则最合“一碗读书灯”。卧在碗里的灯芯悠悠地燃着,微风吹过火苗轻轻摇曳,燃着燃着结了灯花,正给你一个稍事休息的时机。你用针挑去灯花,喝口茶,甩甩手,在斗室里走上几步,再坐下来读书,就更心无旁骛了。

当然,如有红袖添香,这书就读得浪漫了,温馨了,甜蜜了。像李清照赵明诚夫妇,“赌书消得泼茶香”,书香之中有茶香,还有俏皮的闺阁之乐,该是多么的清雅精致又韵味无穷。

“夜深衣薄露华凝,屡欲催眠恐未应。恰有天风解人意,窗前吹灭读书灯。”这诗,是清代女诗人席佩兰所作,描绘的正是娇媚的妻子和迟钝的丈夫夜读的情景。夜深露重,添香红袖已有几分寒意,丈夫的书却读得专心致志,妻子多次想催促丈夫上床睡觉又恐丈夫不悦,正在郁闷之际,一阵好风解人意,吹灭了窗前的读书灯。这是一幅多么生趣盎然的夜读图啊,妻子的娇羞妩媚,丈夫的不解风情,“窗前吹灭读书灯”的天公作美,多么鲜活生动,叫人怎能不羡慕这种诗意的夜读呢?

又想起儿时,因听过古人“囊萤映雪”的故事,便于夏天傍晚来到资江河边的镇南廓,一只一只地捉萤火虫,捉了满满一玻璃瓶,回家后拿纱布包着,做了个“萤火虫灯”,意欲学古人用这灯照着读书。不想几百只萤火虫挤在一起,光亮并未聚集,而是互相遮挡,用它来照着读书委实太暗了。一边惊叹古人视力的超常,“囊萤”尚能苦读;一边可怜这些提着小灯笼的昆虫挤在纱布里的难受。于是解开结口,让这些虫子带着它们的光亮飞向夏夜的草丛和天空。这也是最诗意的“读书灯”,现在回忆起来,似乎还看见那些尾翼放着光的可爱的小精灵。

由“一碗读书灯”进化到一盏煤油灯、一座台灯、一屋灯光,光照的亮度在逐渐增加,读书的乐趣却似乎减少了。太多的功名,太多的利禄,赋予了读书太多的辛苦,太多的目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时读书人悬梁刺股追求的功利现在更变本加厉了。莘莘学子挑灯夜读,只是为了应对小升初、中考、高考;在职之人苦读通宵,只是为了第二天的面试、竞选或就职的演说。通过阅读明晓事理、增长知识、提升气质,已不是读书的主要目的了。而不读书的人则更多地聚集在电视机、游戏机前或握着手机,看着冗长的电视剧,玩着疯狂的游戏,聊着一地鸡毛的家常乐此不疲。读书灯呢,早就随着学业的结束与书本一起被丢进了杂物间。

一个没有阅读的民族就没有未来。当文学廉价地嫁给了电视,当美妙的文字变成粗浅的迎合感官的镜头,思想就在快餐文化的泛滥中板滞,精神就在感官刺激的作用下物化,传统民族文化的精彩也消散大半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无论怎样的镜头都难以体现其精练之美、意境之美、音韵之美;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任何的二度创作都无法表现其精髓。文学的最好载体是纸质书,一页一页地翻,一行一行地读,一字一字地琢磨,这中间跳动着阅读者的思维和领悟,是一种站在别人思想上的思想,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眺望。人类的发展,就是在书籍承载的经验和教训中创新前行。由此看来,读书灯照耀的不仅是卷卷书页,更是人类思想的精华,是社会发展的历史。

夜幕降临时,真希望家家都亮着读书灯。不仅为考个学校求个前程,不仅为谋一官半职养家糊口,也为“腹有诗书气自华”,也为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就像莎士比亚说的那样:“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我那夜读的女儿

文/刘春宇

昨夜下夜班后,行至小区时,看到自家的灯还亮着,便抬手看了看表,正好零点整。匆匆忙忙上楼,开门,掀起门帘的一瞬间,看到甜宝坐在沙发上,扭过脸来睁着朦胧的睡眼轻轻地叫了声“爸爸”。我知道开门声惊醒了她。

她的身边照常放着几本书,一旁的桌子上摆放着课本、试题卷和草稿纸。这样的场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已经不知多少次了。完成作业和自学的任务后,往往时间不早了,甜宝肯定想在睡前再阅读几页书籍。不承想,太困了,一挨沙发便睡着了。作为父亲,每到此时,除了心痛孩子外,就是在心中不断地督促自己加倍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父亲,做一个让女儿骄傲的父亲,否则,连孩子的那点刻苦都对不住。

没想到在深夜里迎来凌晨的,除了我,还有我亲爱的甜宝。“甜甜,到里屋睡吧!”心头不落忍的我轻轻地说道。孩子迷迷糊糊地应了一声,起身进了里屋……

想想从来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取得好成绩,就像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一样。上小学以来,孩子大考从未下过班里前三名。我见过因丢了一分回到家里哭得哇哇的甜宝,见过一道题翻来覆去一定要弄明白的甜宝,见过错了不该错的题挨父母训斥的甜宝,也见过做了不对的事不敢告诉爸爸而悄悄打电话给妈妈的甜宝……有时,孩子真的是父母的老师,让我们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我的成长。

清晨,睡得昏昏沉沉的我,听到了甜宝的晨读和甜妈的嘱咐声。过了一会儿,开门,关门。随即,楼道里响起了母女俩熟悉而急促的脚步声,由近及远……

我知道,新的一天开始了!

夜读

文/周玉荣

在越来越快节奏的生活中,阅读,几乎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只有在夜晚,当一切的琐琐碎碎都暂时放下,一切的嘈嘈杂杂都暂时归隐。此时,天地宽柔,人烟俱净,在床头橘黄色的光影里,择一本书,享受一段阅读时光,让身心舒展。

一位友人曾经算过,每天睡前阅读30分钟,一个月900分钟,就能读上一至两本书,一年下来就能读20本书,一生就有可能读千本以上的书。计算的多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 也曾提倡读书“三上法”,马上、枕上、厕上。由此看来,无论是快节奏的当下,还是以前那个车马邮件都慢的年代,要想看点书,零碎的时间都是要用起来的,细流成河,跬步千里。

这几年,陆续在网上买了一些书,大部分都是在睡前读完的。今日复明日,新年接旧年,原本随性而为的阅读,在时间的土壤里,不知不觉长成为一种习惯。现在每天睡觉,无论都晚,总要翻上几页书,才能安心地关灯睡觉。

床头对面墙上,挂着一幅画。一个身着浅黄色衣裙的少女,正盘腿坐在地毯上,读着一本书。当初,在一位女友家看到这幅画,一眼就喜欢上了,或许这就是眼缘吧。向女友要了网址,上网买了一幅一模一样的,挂在床头对面。女孩一袭浅黄色的衣裙,一如床头橘黄色的灯光,有一种让人心安的力量。而阅读,恰好需要这样的心安,沉下去,再沉下去。

作家陈村在《躺着读书》中说:“读书的最佳姿势不是在课桌前,而是枕上。凡读书人都知此诀窍。身体安静了,脑瓜才活跃得起来。初读此句,暗暗叫好,无疑写出了枕上读书的精髓,真味也。

关于阅读,与心境是紧密相连的。年华正好时,手里有大把的时间,涉世未深,心里干净透明,尤其喜欢读大部头的书,刀光剑影的江湖里,缠绵悱恻的爱情里,睥睨人生,快意恩仇。人到中年,像一壶煮沸后冷却的茶,经历了翻滚腾挪的人生,舒展了,沉稳了。这时候的阅读,更多的是一些札记、随笔、杂文,还有一些中短篇小说,一般文字简短,内容独立,一晚上少则两篇,多则十几篇,非常适合睡前阅读。

偶尔心血来潮,也会埋首长篇。最近,又读起了梭罗的《瓦尔登湖》。这本书是念师范时,老师开出的必读书单。彼时,书是买了,只是二八年华,少女情怀,怎么都读不进去,一本书翻了几页就被搁浅了。而今再读,就像走对了路,找到了门似的,一头就扎进去了。或许,这就是格雷亨﹒格林所说的“通常的人生回声”吧。一个在生活里过活的人,阅读另一个在生活里过活的人,关于生活的文字,如有一座天然的桥,引渡读者走进作者的文字,阅读因此更容易引起内心的共鸣了。

“三更有梦书当枕,半床明月半床书”。夜半央时,灯半明时,一书在手,于阅读中安抚身体,慰藉心灵;于阅读中寻得一处桃花源,觅得一方水云间。

小城夜读

文/唐宝民

最喜欢的读书时间,就是夜里,当白昼的一切喧嚣都隐去之后,只留下夜的宁静。在这种氛围中展卷阅读,从文字中感受生命的有限、宇宙的无涯;感受春花秋叶、生命轮回,一种苍茫的意象便浮现在脑海中,使人对生命有了更多的感慨和体悟。

白天是忙碌的,心也静不下来。但晚上就不同了,晚饭后的时光,完全可以自由支配,用来读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我在冀东的一座小县城居住,我家是顶楼,紧邻着一条街道,书房的那扇窗子就对着街道。窗下放着一张书桌,书桌旁边放着一把木椅,每天晚上,我就临窗而坐,静静地读书。

夜间,街上的车流虽然不似白天那样多,但还是会有一些车开着照明灯驶过。也会有一些路人在街上行走或散步。读上一段时间后,我就会向窗外望去,看街上的车来车往、人聚人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而我的生活方式,就是守住一盏孤灯,静静地读唐诗的博大、宋词的精深,读哲学家的理性和诗人的浪漫……在当下这样一个时代,独守书斋让我守住一份清静,在清静中守望人类的精神家园。

夜渐渐地深了,街上已几乎不见了车流,行人也都回家了,整条街空旷而安静。我坐在书桌前,沉浸在夜读中。夜风轻轻吹过,送来一阵清爽,令人心旷神怡。读书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月落乌啼,带来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留不住西去的斜阳。书籍承载了人类文明的轨迹,使流逝的岁月定格为一种永恒。当我们阅读这些书籍的时候,收获的是会心的欣喜。前人的智慧之光,在我们眼前组成了一幅无比灿烂的画卷,不但令我们倾倒,更丰富我们的身心。

街道两旁的路灯都熄灭了,整个街道漆黑一片。对面那些楼宇中家家户户的灯光,也一盏一盏地依次熄灭了,当最后一盏灯熄灭的时候,小城进入了深夜,我知道,此刻的小城,已经睡着了。

我仍在读书,书桌上的灯仍然亮着,亮闪在宁静的夜晚。阅读是心灵通往精神家园的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在阅读中抵达智慧的境界。

小城睡了,沉睡在一片黑暗中。我抬头望向苍茫的夜空,夜空中银河灿烂、星月交辉。这样的圣地,我们注定无法到达,但阅读却能使我们穿越时空,在类似的圣地中享受世界文明之光的照耀。夜已经很深了,月影已经西斜。熟睡的小城中,有我书房的窗口亮着一盏灯。望着遥远夜空中的星光月色,我忽然想到了康德的那句名言:这世间惟有两样东西使我们感动: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

我家的夜读时光

文/邓丽敏

最近在读林清玄先生的散文集《人间有味是清欢》,跟着他的笔触,走进那些微不足道却似曾相识的场景……

那是在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只要不是农忙季节,每天晚上,煤油灯点亮后,我家的夜读时光便开始了……昏黄摇曳的灯火照亮着并不算宽敞的屋子,微弱却温馨……

煤油灯右侧是借着灯光纺线的母亲。母亲坐在纺车前,右手转动纺车的轮柄,左手捻着棉筒,随着胳膊慢慢上扬,棉线也在不断延长。当左手伸展到不能再伸的高度,右手摇动轮柄的速度便慢了下来,拉线的左手开始往回收缩,将拉出的线缠绕在锭子上的缠筒上,如此循环往复……

灯的左侧,我的父亲坐在一个小板凳上,手中拿着一本厚厚的书,或是《三侠五义》,或是《薛刚反唐》,凑着那昏黄的灯光,为我和哥哥讲述着那书中的侠肝义胆、铁血柔情……

煤油灯的后面是一个小角门,门的右侧靠墙放着一张小床,那便是我和哥哥的“栖身之所”。我和哥哥趴在床上的被窝里,双手捧着下巴,聚精会神地听着,直至听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结束语。我俩总会不约而同地嚷嚷:“再读一章,再读一章……”父亲总会用宠溺的语气“威胁”我俩说:“听话儿,明天你们还要早起上学呢!不听话就没有下回分解啦!”两只小脑袋才恋恋不舍地缩进被窝里,满怀期待进入梦乡,续写书中的精彩……

这样的日子总是值得怀念的。那一天天的美好显得格外缓慢,正如母亲纺的线,在那昏黄的灯光下循环往复,随着我的童年慢慢拉长;亦如父亲那一次次的“且听下回分解”,次次相合,一片片地拼成我难以忘怀的童年拼图。30多年过去了,每忆及这个场景,幸福的感觉仍在……

悲哉金莲——夜读《水浒》

文/云淡风渡

田歌

1、

此时,我在粉色的衿帷里,透过这层纱,看着帷幔外边蹉跎的大郎,并未感到夫君就是这阳谷县的千万百姓所形容的“三寸丁古树皮”。看他笨拙的弄着炊饼,衿帷里的我竟然笑了,并且笑出了声。

但笑声却是娇柔。也有一丝知足掺杂在里面,夫君回头惬意的看我,我挪开眼睛去看窗外,千树万树的梨花。

春雨如泪,梨花似雪,阳谷县的春天里,荡净了金莲在清河县时的屈辱。虽夫君矬砣,但仍能解金莲三千愁丝。虽夫君枯似三寸丁古树皮,也会解我风情给我清明。

我是金莲,虽不比芙蓉清出于污泥,但是在大郎的眼里我仍是青莲。

我本是清河县一个大户人家的使女,年方二十余岁,姿色尽荡,却并非妖淫之人。正所以被那干瘪老员外纠缠,金莲然拒,二十芳龄的楚楚少女水嫩华韵,怎的会委身于耄耋之人。小女无一能够自保,只能求救员外婆,意下不肯依从。大户于是记恨于心,遍寻清河县丑怪男人为我择夫。却也倒赔了些房奁,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的嫁于了他。

只可惜了我水嫩华韵的金莲,无父无母之女又怎能逃脱藩篱。我于是从此便害怕黑夜,害怕在烛影摇晃之下或隐或暗的武大。我连续好几夜在梦中惊醒,武大的影子在电闪中附着在我的躯体上,像鬼。

骏马却驮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眠。

我认了。金莲认了这一生的命运。只要安息,我还能有别的索求么?

我哭了,躲在武大盘好的火炉的角落里,时常的独自的流着本应该是幸福的泪。

所幸大郎的本分,从清河到阳谷的炊饼叫卖声里,让我从没感受到饥饿和寒冷。

大郎也是人,大郎是我的男人。

我本不是淫荡之人,大郎和清河县大户相比,能够丰富了什么?倘若金莲从了员外,不等十年员外归西,那大片家产还不是金莲的么?可我毕竟不以华美厌弃大郎,勤俭节省着尚是能挨的过去的生计。

然而,两个男人突然掉进我这原本平静的洗浴池塘,让我这水嫩女人的原欲从幻梦走向真实。

百年水嫩身躯,千年淫荡骂名,万年窦娥冤屈。谁又能解我心中千千结?

2、

芙蓉青莲般女子,变成妖淫之人,原罪还不是二哥你武二郎么?

二哥,曾记得你第一次来我家推开我的房门的那一刹么?我虽是柔弱女子,但也会些许察颜阅色,读懂你心里的说想。名垂青史的打虎英雄二哥,但你一眼见到奴家时,还记得你心里说的话么?

你悄悄的对奴家说:纤腰袅娜,拘束的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引的蜂狂蝶乱。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

如果当时二哥你没有这些个腹中言语,我金莲又岂能暗忖春香,勾引的蜂狂蝶乱。我梦里所追寻的花样姻缘,难道不是就在这里,是你二郎么?你与武大嫡亲一母兄弟,你怎的就生的这么长大?我嫁的你等一个,也不枉为人一世啊!

“叔叔,来这里几日了?”

“到此间十数日了。”

不曾想这般打虎武威的英雄,在我金莲面前说起话来却如此委婉悠长。待我寻求二哥就来嫂嫂家住时,你不也认从了像金莲所说“人无钢骨,安身不牢”么?

阳谷县华俊男子不见得少见,也还有纨绔子弟趁大哥外卖炊饼之际来的诱惑,可我心静如止水,安得红杏过墙?但只你武二在我金莲面前时,却打乱了我的一切,让我心旌荡漾?

我的原欲复活了。

二哥,英雄只念连枝树,淫妇偏思并蒂莲。之所以如水金莲成了千古淫妇,你便是我的原罪。还记得你给嫂嫂的一匹彩色缎子么?你当然不会忘记。此后,金莲常把些言语来撩拨你,你只是硬心直汉,也不见得你怪罪。

这天,雪下的很大,一直到一更天,却似银铺世界,玉碾乾坤。一早,金莲央了大哥出去买卖,便置办了酒菜,为武二添了炭火,一直等到过午。

“这大的雪,哥哥去了哪里?”

“你哥哥每日自出去买卖,我和叔叔自饮三杯。”

二哥,我这等投怀送抱,又把前门后门上了栓的举动,你都没有质疑,那是在迁就我对你的蠢蠢欲动吧?

你竟然没有从我,你成了千年英雄,我成了万古淫妇。

你竟然如此无情无义,让金莲蒙羞。难道你忿忿的离去,就能使我和大哥平静如初了?我越来越感到武大三分像人,七分似鬼,我直恁地晦气。

3、

冬已将残,天色回阳微暖。

这天,注定是我金莲留名百世的机会。这个机会却是一根叉杆引发的奇案。既然你武二撩起了我的春心,便不能怪我金莲篱不牢时犬会钻了。也该当你家大哥命短了。

他对着我竟然笑了,更没有理会那把叉杆打在了他的头上。

“奴家一时失手,官人休怪。”

“不碍事,娘子请尊便。”

就只这两句言语,金莲的心便彭动起来,似乎有点血脉喷张。

也亏了王婆的撮合。王婆的一席酒菜,引来了一段孽缘。这也成就了多少文人历久的话题。

须知酒色本相连,饮食能成男女缘。

“不敢动问娘子的青春多少?”

“奴家虚度二十三岁。”

“小人痴长五岁。”

“官人将天比地。”

原来这就是西门大人,也不比的二哥差了哪里去了。一钟酒落肚,便哄了我;又自两个言来语去,都有意了。

……,……

4、

我做了二十三年的水莲之身,起意于二哥,终于于西门官人。

二哥,你说要我遵从妇道,然而如果,你怀揣的也是一棵将要枯死的三寸丁谷树皮,是否还会苛求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走出篱笆,难道就要金莲***?我虽有命罪,但二哥却是根源。

大宋的王法最终凌迟了我的追求。

乌鸦声破,月落丛蒿。

终究我的命还是还给了二哥。

二哥,你最后还是来扯开了我的胸脯,但是却是来挖我的心肝五脏。肐查一刀,你便割下了我的头颅,我瞬间看见我的血流了满地。二哥,死在你的手上,我不恨你。

但你把我供奉在武大灵前的头颅,却终究未能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