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短文阅读

2022/12/21好文章

短文阅读(精选18篇)

启蒙时代

文/柯云路

整理书籍,发现一些纸已泛黄的旧书,马克思的、黑格尔的,还有几本文学名著。书扉上有自己学生时的签名,并注有购书时间,1963年,1964年,1965年。看封底,有旧书店的印戳,填着打折后的书价,以今天的眼光看,便宜得不可想象。忆起当年在北京101中学读高中,立志于思想理论,拼命在课余读书。钱不够,便大多光顾旧书店。到1968年底去山西农村插队时,简单的行李外,居然带了皮箱、木箱、纸箱共四箱子书。那些书后来大部分送给了同村的插队知青,小部分几十年跟随我到今日来勾取回忆。记得在晋南山村的土窑洞里点着油灯夜读,还给一起插队的知青讲点哲学、政治经济学之类。

高中时开始的经典阅读对我有启蒙作用。当思想打开之后,求知欲之旺盛现在想来都有点匪夷所思。当时的北京图书馆在北海公园西侧,高中生凭学生证便可办阅览证,虽不能借书回家,却可在阅览室尽情读书报期刊。我每逢周日上午必去,寒暑假则尽可能天天去,摆出架势博览群书,想成为思想大家。那种阅读除扩展了思想,还锻炼了阅读能力。首先是速度,以有限的时间,读更多的书,获更大收益,这是每次阅读的追求。再有是记忆力,要多读当场便来不及做笔记,于是强迫自己全记在脑子里,回家后补做笔记,常常一做几十页,用的都是无格白纸。

高三时我的同桌姓曹,是位善良宽厚的学友。每天两堂的晚自习,我差不多都在读《资本论》《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之类,按那时“为革命努力学习”的要求,在课内这样读太远的课外书有些“犯规”。曹学友发现了,不止一次用眼光提醒我。终于忍不住了,极小声地要我注重课内。我点点头表示听见了,仍接着看我的书。曹学友瞥瞥我便不好意思再说。现在回忆起来,他那温和小心欲言而止的神情让我体会到满满的善意。记得曹学友的父亲是搞原子能的,有一定级别,家里有内部发行的《参考消息》。我那时早已不满足于阅读挂在教室后面的《人民日报》等,便试探着向曹学友提出请求。他只略犹豫了一下便答应了。我们那时住校,每周六下午放学便各自回家,周日傍晚返校赶上两堂晚自习。晚自习一入座,曹学友就会从书包里拿出卷好的一周《参考消息》悄悄递给我,我收起,又会将上一周的《参考消息》还给他。这样交接很静默,从未引起其他同学注意。不仅因为一个高中生在校读“参考”有点另类,而且因为这样随意扩大当时算很内部的《参考消息》阅读范围,多少有些“违禁”。这个世界有两种迥然不同的关系,一种,助人者总念念不忘自己的善举,而被助者却毫无记忆;另一种相反,助人者早忘了自己的善举,而被助者却终生难忘。我与曹学友的关系当属后一种。他当年的友善我至今常和家人讲起,但我想,对这些曹学友大概已没什么记忆。

1966年夏,临近高中毕业,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因为“文革”前的那些阅读,我从运动一开始就保持了一点独立审视。当时阅读书籍与阅读社会对我都进入一个特别时期,那是青春的阅读。而青春的阅读常常会有青春的伙伴。又一个同班的王姓男生成为我读书读社会的伴侣。在一次彻夜长谈后,我们开始一同背着书包在全北京、后来去多省市搞调查,书包里装着马列毛著作和其他一些理论经典,跑大学,跑工厂,跑机关,看大字报,找人聊,想探究“文革”与社会真实面貌。每晚则读书与思考。我与王学友看书都习惯批画,但两人常常只带一套书共用。于是,他画他的,我画我的。两人画书习惯有不同,很容易区分。他习惯将横线画在两行字的中间,而我习惯紧贴上一行字画线。我们的批画有时会一致,两条横线画在同一段话下面;有时则不一致,彼此侧重不同。这种同异也常常成为我们讨论的起点。

王学友的父亲是社科界一位资深学者,解放初期举家从国外归来时曾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欢迎。他的专长是西方哲学,家中存书很多,一半是外文原版书,我读不了,还有一半是中文书,这就成了我第一个借用的“家庭图书馆”。我向王伯伯借过不少书,也常常和他讨论哲学。他戴着眼镜,笑眯眯的,很愿意和我对谈。作为在“文革”中被批判的对象,能够有一个跨代的哲学对话者,似乎使他很有些兴奋。常常谈得时间长了,还要留我吃饭,饭后接着谈。我对克尔恺郭尔、海德格尔、萨特等人哲学的兴趣,始于与他的交谈。他那带有外地口音、不时夹杂几个外语单词的普通话很温润,很哲学。

我不能在北京图书馆借书,却在这个“家庭图书馆”找到了借书的条件。如果说王学友家的藏书成了我的第一个“家庭图书馆”,接着我发现了第二个。这是我的另一个同班男生,在此不得不披露全名,他叫李向南。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中,主人公就直接取用了“李向南”这三个字。我写小说,给人物起名一向郑重其事,名字起得好,符合人物性格,叫得响,对作品攸关重大。

阅读让我的人生更精彩

文/欧正中

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我的家乡在大巴山腹地,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在我成长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衣不保暖,食不果腹,充塞着我的记忆。由于家里兄弟姊妹多,父母整天忙于生计,也无闲暇照顾我们,我们就在哥带弟,弟带妹的虚寒日子里慢慢长大。上小学后,由于没钱交学费,每学期都要等大队讨论减免后,才能走进教室。但我在艰难中,仍没忘记努力读书。

我所学的知识,几乎都来源于课本。那可怜巴巴的课本,内容实在太少。上中学后,我终于知道了除课本外,还有很多的课外书。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他们会带来文学书籍,由于我没有可以和他们交换的课外书,加之他们都把书视若珍宝,所以,尽管我心里馋得慌,却没有一睹芳容的机会。只是每晚在睡觉前,听听他们绘声绘色地讲述书中情节时,心中的羡慕之情至今都难以言说。

我跟同学走进过镇上的书店。看着那些崭新的名著,我摸摸干瘪的口袋,自惭形秽,低垂着头走了出来。后来,再次路过时,我偷偷地瞄一眼书店的大门,便落荒似地加快脚步朝学校走去。

作文课上,同学们的美文总是在刺激着我的神经,既羡慕,又自惭。我暗自苦恼:我什么时候才能写出那样的美文来呢?

改革开放后,随着哥哥的成年,我家条件慢慢变好。在还清了生产队的欠账后,终于有了多余的钱。母亲每次给我生活费时,总会多给一点。我回到学校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匆匆地来到书店,选购一本自己满意的小说。先后购买了《外国精短小说选集》《巴黎圣母院》《少年维特的烦恼》等十多本外国小说,并用这些书籍从同学那里换来了一些文学名著。那段时间,我每天课余时间都沉浸在阅读的喜悦中。阅读,开阔了我的视野,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我过去觉得枯燥的语文课现在也变得生动精彩了。特别是作文,可以说是突飞猛进,我渐渐地走进了班里语文优生行列。就连那些从初中同我一起走进高中的同学也有些惊异于我的变化。他们问我是怎么做到的,我告诉他们,是阅读。也许是语文的进步带给我的自信,我在其他学科上也有了不小的长进。

考上大学后,我选择了中文系。我又开始了疯狂的课外阅读。学校图书馆是我常光顾的地方,在这里我阅读了大量中外名著。并开始有意涉猎诗歌,比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泰戈尔的《吉檀迦利》《飞鸟集》等,阅读让我感到了无比的充实。

也许是阅读打下的基础,参加工作后,我闲来无事时总忘不了写作。从新闻报道,到散文、歌词,再到诗歌、小小说,一路走来,看着一本本从全国各地寄来的样刊,虽说不上有骄人的成绩,但至少也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

这一切的获得,都离不开我曾经辛勤的阅读。是阅读让我的人生更精彩。

“悦读”时光

文/凯文

幸福是什么?有人说是婴孩躺在母亲怀里的微笑,有人说是年轻恋人相互依偎的甜蜜,也有人说是人到暮年老伴间的相濡以沫……由此可见幸福没有固定方程式,每个人的解读不尽相同,于我而言,幸福便是属于自己的阅读时光。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阅读,印象已有些模糊,只记得从上学伊始便开始喜欢看书,纵然岁月变迁而习惯未改,20多年来乐此不疲,看书阅读成为平生一大乐事,亦成为个人业余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今的我,仍时常迎着晨曦朝露,到公园的草地上看一下书,感受清风湿润、草虫切切——来自大自然的那份赐予,看早起的人们在身旁晨运,不逊于一幅动人的画景。“清风明月本无价”,何况还有书相伴,感觉幸福就包围在身边,一触手便可及。

工作之余,我喜欢泡杯清茶,放上一段音乐,在跃动的音符里捧读一本好书、一篇妙文,感觉是人生一种享受,一种福份。良辰,香茗,古韵,诗文,一切仿似王勃《滕王阁序》里之“四美具”,这样的阅读亦成了“悦读”。白居易有诗云:“起尝一碗茗,行读一行书”,“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或饮茶一盅,或吟诗一章”,道尽了清茶伴读、吟诗弄词之乐。

夜里翻阅书本,思绪仿佛穿越过时光的隧道,上下千年、纵横万里,远离尘劳的纷扰,忘却生命的无常,沿着时空的轨道尽情神游。那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畅达无阻,随心坐卧、无拘行止的遂意洒脱,让灵魂在书里得到憩息。正如朱天文所说:“生活这么重,而阅读使我们变得轻盈”。

我平素涉猎的书籍比较多,尤喜古典诗词,那凝练的文笔、深厚的意蕴里散发出来的墨香,让人沉醉。每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在书里,仿佛聆听到他们的低吟浅唱,感受到他们真诚的呼吸,恍若与他们进行一次心与心的交流,仍能触及到他们闪光的智慧和滚烫的心灵。遇到好书、好文,必要慢慢研读、细细咀嚼,方能感悟其中之味。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要把旧书再翻出来重读,“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温旧知新,好书就像好茶,每品一次必有不同的感受。“最是书香能致远”,好书之所以千百年流传,或许也是因此吧。

以前有句名诗说:“你站在桥头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在书里看别人读书也别有趣味:闻一多“醉”书,张广厚“吃”书,曹禺假洗澡真读书,吴侃误把墨汁当小菜,如此等等……因为阅读,平生结识的也多是书墨之人:有的爱文,有的能书,有的喜乐,有的擅画……而每一位良师益友又像是一本好书,从他们身上能汲取到诸多教益:或高尚的品质,或深刻的思维,或达观的人生,或悲悯的情怀……书是友,友亦是书,书与友相映成趣。

人生仰俯一世,浮生倏忽如梦,而阅读使我抓住了梦的手,在滚滚红尘中,不让光阴虚度,亦为生活增添诸多亮色。

今夜,愿化作唐宋诗篇,在月浅灯深之间,携一缕书香入梦。

阅读:寂静的丰美

文/沈慧敏

喜欢阅读的人,大多是安静的,或者说,有一种安静的能力。尤其是读书入境之人,一如老僧入定,乍看犹如呆傻小儿,一脸“不知今夕何夕”的恍惚,难免被人哄笑为“书呆子”。哄笑之人或许不知,在那静静的书桌前,“呆子”表面所失之魂魄,正欣欣然神游于书境之中乐不思返,他所经历的锥心刺骨之痛与酣畅淋漓之喜,便是由手中这本寂静无言的书创造的丰美之境所产生,让人难以割舍,这便是阅读所独有的魅力吧!

在一个做任何事都要问“有何用”的时代,阅读难免也会被追问一番。古人早就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代的寒门学子可以通过读书参加科举考试来改变命运,一展生平抱负,而今成就人生的道路并不只有读书考试一条,阅读的目的和意义由此看来尤需追寻。我认为,书中所指的“黄金屋”和“颜如玉”倒并不一定都代表着金钱加美人的功成名就,它很可能说的是由阅读而获得的一种精神上的富足和美感。所谓的“改变人生”,不仅仅是指升官发财抱得美人归,还包括对自我内心世界的启迪和改变。就像很多人说过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只能建立在已读过万卷书的基础之上,否则脑袋空空地行过万里路,是无法体会在读过万卷书后,以那个装满许多优秀先人的经验再加上自我思考后的大脑所体验到的“行万里路”的感受,这是一种对照,也是一种验证,更是一种独有的自我发现的过程,唯有如此,“行万里路”才具有意义。

由此可见,阅读的真正用处,在于修身和养心,能够养生、养颜、丰富心灵甚至惠及子女。阅读质量越高,阅读量越大,心胸就越广阔,做一个心意通达的人,少有是不长寿的,故曰:阅读可以养生;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一句屡试不爽的真理,心灵的舒展带来了气质的脱俗和容颜的清丽,故曰:阅读可以养颜;读好的书,是能够让人的内心生出固土的根系来,有了根基,才有营养的输入,精神的枝丫才能壮大成材,才不会被这世间的“东南西北风”吹得到处疯跑,才能够成为一个心静、有节制、不追求极致物欲享受的人。故曰:阅读可丰富心灵;现在的图书每日成百上千地发行,只有优秀的读者才能够慧眼识珠。现在的孩子课外阅读时间有限,只有真正懂阅读的家长才能引导孩子,选择对孩子有益的读物,为他们日后的阅读习惯和品味打好基础。故曰:阅读可以惠及子女。

阅读的好处这么多,真正的核心还取决于怎样才算得上是一个优秀的读者。正所谓:书海无垠,人生有限。只有懂得阅读经典的人,才算是一个好的阅读者。所谓经典,不妨引用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说法——如果你没有追问过自己一些人生意义,生与死,爱与孤独等命题,没有这种代入感,可能就读不了也读不进这些经典着作。要关注自己的灵魂生活,才有可能与大师产生共鸣。当你被一本书开启了未知之门,你的灵魂如同被初春的温暖与潮湿唤醒了,发芽了,生长了,你突然发现了自己本就存在的,但以前却从未发现的东西,那么恭喜你,这说明你读到了一本有意义的经典读物。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精神食物决定了一个人在精神上生长的高度和强度。当我默默捧着散发着墨香的书籍,发现屋子里坐满了老师、挚友和知己,那是一种令人多么欣喜的时刻!是的,阅读就是这样一种神秘的体验,把外在的空净清明与内里的丰美繁盛合为一体,它培育我们生长出无数最细密最敏感的触角,于无声无色处去细细感受这个有声有色的美丽书世界。

宅在阅读

文/圆梦

一个人寂寞了,就想找个人说说话。但很多时候,你想说话时,却发现所有的人都在忙碌!于是,阅读,成了不错的一种选择,直至成为习惯。

我是线型动物,直线式思考,不会转弯,只会跑直线,要是有人在前面挖坑,我就一定会崴脚,但阅读不会。或许你不知道,简单有简单的好处,就像阅读。阅读的最初或许只是为了排遣,但渐渐地,在一个新的世界里的一种新的交流方式就悄然占据了日常生活的大半,“宅”应运而来。

“文以载道”文章之所以能称“文”成“书”,传承数百年乃至数千年,自有其涵养化育的功能。更何况在阅读的世界里,虽有分别,但很少成见;少有回避,但无需隐瞒;没有尔虞我诈,少了世态炎凉;可见微知众,少误己误人。可以直抒胸臆,更可以自娱自乐!着者更是来者是客,尽心尽意诚尽地主之谊,没有客套,没有虚应,没有扭捏,更没有顾忌,你可以大快朵颐,也可以细拢慢捻。在阅读的世界里,你可以暂时忘记自己,代入是一种很好的感觉,会让你远离单调和唯一。

游弋在文字般若里,你就是世界,世界就是你。这里,没有孤独,更没有猜忌,虽然只有一个演员,却绝对不是独角戏。

阅读,是一种极度的深入,也是一种平静的远离。文字世界里,是一不是二。柴米油盐酱醋茶成为一种逸趣,一种诗意,不一样的烟火人间,一样的忧愁欢喜!阅读,可成人所难成,汲人所不及;让人沉静,让人即能坦然的面对现实,又能高于生活的处理问题;阅读,是隔空对话,使你不断提升自己,使你是你又不再只是你。阅读的脉络,是灵魂的轨迹,这里的每一次对话,都是一次跨越,都是一次洗礼,不断敏锐你的触觉,丰饶的视野,让你含蓄,让你厚重。

阅读,是思想的碰撞,是智慧的撷取,是使岁月静好,仁心永驻的秘密!或许“宅”这个字在人们的意识里有一丝孤僻,一缕不合时宜,但宅在阅读里的人各得其趣。走近书籍,有的不是逃避,更不是疏离,是一种积极进取,是更近距离地走进世界和自己。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忙中偷闲看会书,和下盘棋是一样的可以忘忧,可以解愁!文章千古事,善读得其益。真的是:其云所出,一味之水,草木丛林,随分受润。

以书为伴

文/杜学峰

小时候,我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至今,阅读兴趣依旧浓厚,每天以书为伴,我度过了一个个宁静祥和的快乐时光。

小时候,在乡下,家里可看的书不多,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本《三国演义》《革命英雄的故事》《童话故事精选》,不知翻阅了多少遍。稍长大后,经常随大人去玩耍,我才知道乡里有个书店,柜台里摆满了连环画,靠墙的书橱里放满了故事书。走进这家书店,我仿佛走进了书的世界,流连忘返。

有次,奶奶让我去买火柴,进了书店,我掏出所有的零花钱和奶奶给我买火柴的钱,尽数交给老板,一下子买了五本《三国演义》连环画。那蓝色的封面,精美的图案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心满意足地回了家,奶奶问我:“买的火柴呢?”我才恍然大悟,不但忘了买火柴,我还把钱都买了连环画。很少生气的奶奶,狠狠数落了我一番。之后,奶奶却和蔼地说:“买了书,就要好好读,不能白买呀!”奶奶的话我一直铭记于心。

后来,我陆陆续续买了不少连环画、故事书,有古典名着《红楼梦》《西游记》等,有童话故事《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还有一些表现革命英雄题材故事的《刘胡兰》《半夜鸡叫》《高玉宝》等。当时,家里经济比较拮据,全家人都是省吃俭用过日子,但大人对我买书却很宽容。就这样,每天除了作业之外,我就沉浸在书中,在书中畅游,领略书中的奇异风光,和书中的人物对话,与他们同忧乐。是书籍伴随我度过了幸福快乐的童年时光。

后来,我考进了师范。学校有图书馆,有阅览室,我接触到更多的书刊。我没有午休的习惯,在人家酣睡之际,我在享受阅读的乐趣。晚自修时,完成作业之后,人家在高谈阔论时,我又埋首书中,自得其乐。我喜欢古文、古诗词、先秦文学、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它们让我着迷,我惊叹古人那么早就能洞明人生,说尽了为人处世的哲学;我惊异于他们的锦心绣口,那一篇篇文采斐然的文章,是怎么吟咏得出来的呢?这时候的阅读,让我情绪激动,让我思绪欢腾,让我神采飞扬,我常常处于一种兴奋与满足之中。

师范毕业后,我又回到了乡下,成了孩子王。我依旧喜欢阅读,但阅读的范围更广了,我接触到了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叶圣陶等教育着作,还迷上了写作,经常写些教育叙事,教育随笔,生活散文,小品文等。我不再满足于个人阅读,我还喜欢和孩子分享我的阅读乐趣,孩子也喜欢听我讲。为了让孩子接触到更多的书籍,我每周都带孩子进图书馆。一名学生在《与老师为友》一文中这样写:“每个星期三,老师就会带着我们去学校的图书室看书并让我们每人都借一本书看。他给我们介绍好书,渐渐地,同学们都喜欢上书了,知识也增加了不少。每星期最开心的事,就是跟老师去图书室看书借书了。老师也常常借一两本留着自己看,他老是说小时候他是多么喜欢看书,一本书总会看好几遍。我最喜欢听老师说这些了。以前,我总以为图书室里也就只有故事书好看,别的都太乏味了。现在,只要手中有书,我就觉得很快乐。我能懂这些,全归功于我的老师。”

如今,不少孩子在我的潜移默化影响下,爱上了阅读。每天早上,看到孩子们在校园的树荫下捧读,在教室里书橱前静静地翻阅,我不禁会心微笑。记得有教育学者说过,喜欢阅读的孩子,再坏也不会坏到哪里去。我信。“腹有诗书气自华”,喜欢阅读的人,心是沉静的,是明敏的,就连目光也是深邃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阅读将永远伴随着我。

夕阳红于烧

文/刘小明

年近古稀,生命已明摆着进入了倒计时,本应该轻松自然,潇洒自由,保持健康地活着,喝喝茶、打打牌、钓钓鱼、跳跳舞、游游山、逛逛景。年轻时上班挣钱是为了吃饭,现在退休了,能活着多吃一天饭,国家就会为自己多发一天退休工资,许多退休老人都是这么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人各有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我却一直坚持读书学习。

梁启超说得好:“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如果你觉得生活无趣,一定是读书太少。为了在生活中讨趣,我从早到晚,一天除了随妻子出外购物、吃饭、睡觉之外,其余时间我都在专心地读书,读过去收藏的书,读新购的各种获奖之书,读自己订阅的报刊。读报纸,可以了解眼下的国内外形势;读新出版的杂志,可以了解眼下的文化动态。

我退休之后有九乐,其中一乐就是读书学习。书籍是了解自然、了解社会的眼睛,阅读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在阅读中有创造性地塑造自我,成长自我,享受自我。不管是把自己读哭的,读笑的,读气恼的,每一种结果其实都是心灵在阅读中获得的享受。

退休8年来,古今中外我不一一列举书目了,除报纸杂志及手机阅读之外,我至少又认真读了150本书之多。每当读书入迷,将自己沉浸在书的气氛中时,有时会独自哈哈大笑,有时会独自抽泣抹眼泪,有时会独自跳起来拍桌子,真是淋漓尽致得大快人心。这种心灵的感受,使自己感知到了更广阔更丰富的世界,胜似喝茶者又品了一杯良茶;胜似钓鱼者钓到一条出奇的大鱼;胜似打牌者又奇胜一局;胜似跳舞者又博得众人喝彩;胜似游山玩水者又奇遇一处盛景……

用一位作家的话说,他们的文章是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说,对天地说话,与天地精神往来。我们读书,其实也是在听撰文者与天地的对话,岂不愉悦?有人说写作是一种最酷的生活方式,我觉得读书也是一种最酷的生活方式,写作能让作者在思考中不断地进步、成长,读书同样能让读者,在阅读中跟随作者的文字不断进步与成熟。认真阅读与闲玩相比,却是一种超级的精神活动和精神享受,它可以滋润心灵,增长知识,提升素养。有书的陪伴不会孤独,不会痛苦,能够忘记年龄,所以我乐此不疲。

作家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一个退休的老人,读书是为了什么呢?夕阳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我觉得老人读书是为了充实自己的生活,消遣自己的生活,愉悦自己的生活,健康自己的生活,使即将落山的夕阳更加红艳。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多大年龄,一个伏案读书的人,都是这个世界上一道最好的风景。

掉进读书的坑里

文/支贤

世界读书日之后,你在想什么?

我想我更喜欢朋友圈里有人晒书。背景可以模糊,街角小店、阳台一隅;但主角必须清晰,一杯清茶,两块糕点,几丛花枝,一本摊开的书……

过去的一年里,我虽然给出了书单,但也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读书的内容和方式。年轻人晒出他们的阅读记录,有的读书数量很大,一年20本,但细看,他们读的基本上都是网络玄幻、言情、娱乐和心灵鸡汤类。在这里我不想点评这些书的优劣。但阅读这件事,确实有好坏之分。

从数量上来衡量,阅读不在于多,而在于精,阅读的质量比数量重要。挑选有价值的内容、好的作者、优秀的出版社;除了纯文学之外,史哲经的书也要涉猎。

从方式上,新媒介阅读趋势给青少年阅读带来新的可能,碎片化阅读对于获取信息等“浅知识”很有用,比如热点新闻、八卦娱乐、生活百科等。但对于需要沉浸式阅读的书籍,比如教材、专业的书和经典文学,还是需要一段完整的不被干扰的时间,才能让自己思考和吸收。

过多地接触手机等数字媒介,或只是单一喜欢新媒介阅读,容易受到娱乐化内容和碎片化思维的影响,让人信息负荷过重,失去专注阅读和深度思考的能力,并产生自己无所不知的错觉,却感觉脑袋空空。浅阅读,甚至可以说还没进入真正意义阅读的门槛。不是越浅白的东西就越好,有价值有深邃思想的东西注定不会很浅白,而我们缺少的正是后者。再者,要过滤粗滥类的书籍和内容,这类书读得越多,对自己的妨碍越大,读了不如不读。

碎片化阅读因其方便快捷但浅薄而比较像网红食品和快餐。它让人免于饿死,但一直吃的人会营养不良,更可怕的是吃到有害的垃圾食品,不如不吃。

在数字化阅读流行的时代,纸质阅读依然很重要,它对于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阅读习惯、深度思维和专注力,都具有数字化阅读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当然,有价值书籍的阅读,同样需要思考和对文本信息的筛选。作者也只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看法和思想诚实地展现出来,不强迫读者接受他的观点;读书时必须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书中吸收自己成长需要的营养,不断在这样的去伪存真的过程里,变得越来越丰满。人类文明,也正是用这样的方法得以不断前行和壮大。

进阶到深度阅读阶段,就是一个良好的内输入的过程。当你质地优良,足够强大成熟的时候,你自然而然就会变成了输出有价值思想的人。许多困扰、问题已迎刃而解,你的阅读已不被文字所限,目之所及皆是信息。穿越表面透视本质,有强大的自愈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颇迥异于别人。你的思想汩汩滔滔,流于笔端,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如果只是浅阅读、求多不思考,无意中掉进了读书的坑,变成了坐井观天,眼光和思想局限于四隅。有这类的疑惑就不足为奇了:为什么我读了这么多书,写作和考试成绩没有提高?为什么读了这么多书,过后脑袋还是空空的?

现在的社会从来不缺信息,无数的信息总透露着一种焦虑。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有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和互联网接触时长为1.5万分钟,而纸质书报刊的阅读时长均有所减少。远离书的生活大概是大同小异的:每天刷手机上瘾,看着电子书会忍不住诱惑,手指一滑就去了网页,几个小时如泥牛入海;闲暇时每个人都沉浸在手机中,所谓的吃饭聚会就是坐在一起玩手机。

除了年轻人,我们成年人何尝不是这样,不自觉已经掉入了读书的坑里。五十步笑百步,赶快打住了。

人到中年阅读正当时

文/任艳

时光如白驹过隙,还不曾留意,已经人到中年。经过岁月的洗礼,面颊多了几道浅浅的痕迹,内心却较往时恬淡了许多。此时,再次捧起书才发现,人到中年,阅读正当时。

说起书,以前的我不爱阅读,连上学时的成绩都不好,“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去冬来真迅速,收拾书包过新年。”正是我年少时的真实写照。唯一有印象的一次认真看书,是读初中时。那时正流行武侠与言情,男同学捧着金庸的武侠小说看得津津有味,我们女生则是琼瑶阿姨的忠实粉丝。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就迫不及待地抱起书看,一直到家人喊了无数遍关灯休息后,我一头钻进被窝,打亮手电筒继续沉迷在“烟雨濛濛”中,如遇周末,那必是通宵达旦。

除此以外,我再没有这么投入的阅读过。后来,大学毕业走上社会,忙着工作,忙着生活。结婚,孩子,家务如海浪般一浪一浪涌来,我更是懒得翻书,甚至看上两眼,就会眼皮打架。我离书越来越远,书失去了阅读功能,却成为摆在书架上的装饰品。

如今,再手握一卷书读,已是人到中年。抛开懵懂与轻狂,渐渐地我发现,此时阅读别有一番滋味。小时候觉得拗口晦涩的文章,现在读来竟有一缕隽永难忘的味道;以前躁动不安,读书常常难以安坐片刻,现在手揽一部书,不知不觉一下午的时光便消逝不见。“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原来,经历了半生的漂泊,累积的经验与阅历,正是为这中年的阅读而备?从此,我愿与书相伴,不论晨昏,不管春夏。

翻开书籍,如同乘坐一部时空穿梭机,古今中外,随心所欲停靠在任何你想驻足的地方,“画楼西畔桂堂东”也好,“半烟半雨溪桥畔”也罢。不管是哪位大家,只要你愿意,便可以与他面对面展开一场心灵的对话,思想的交流。氤氲着茗香的小屋窗前,你只在文字中徜徉。此时,无关名利,读书只是一场妙趣横生的旅行,撇开俗世,丢掉烦恼,只看云卷云舒,如此岁月静好,人生已足。

人到中年,寻觅自己喜爱的书籍,与它们来次约会,那况味也许正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般美妙吧?

我读《四书五经》

文/贾载明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四书五经”是南宋朱熹编辑古代文献时定下的名。

我首先读的是“四书”。巴蜀书社1986年2月版,影印,保持了原有古朴风貌,厚厚的一个小本。我为什么购买“四书”呢?可能是有求知的欲望吧。

购买的具体时间已遗忘,但是买来后,十分珍爱,并不时阅读。1991年冬,我患了重病,两度进医院,前后住了数月,其间下了几天大雪。躺在病榻上十分无聊,便慢慢咀嚼“四书”。越读越有兴致,感到里面有许多话语对于修身立人大有好处。如“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与行”、“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等等,太多太多,对指导人的学习生活很有裨益。

后来,我又买到了杨伯峻先生的《四书译注》,16开本,排版很疏朗,字也很大,便于阅读。我后来研究孔子,就是翻阅这个版本,不知翻了多少遍。因为不是线装,翻阅的次数多了,难保书页散架,于是我用铁钉打孔,用线将书页重新牢牢装订。

在“四书”中,读得最多的是《论语》、《中庸》、《大学》,《孟子》次之。在阅读过程中,我忽然将孔子和毛泽东两个文化巨人拉在一起。撇开政治的因素,毛泽东也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我竟然写了一篇比较两人的文章《孔子与毛泽东》,认为孔子和毛泽东都是中华文化的两条大河,一条平静的流淌,一条滔滔奔涌;气质上,一个以阴柔为主,一个以阳刚为主。

一次出差到成都,在书店里发现了中华书局出版的《四书五经》,一共三册,我如获至宝买下来,这样几种文本就全了。

而《诗经》,我买了好几个不同的版本。因为爱好写诗,在读《诗经》上也花了不少功夫,并将里面经典的篇章反复诵读已达到背记。

《周易》,也买了好几个不同的版本,后来作为研究阅读的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的《周易译注》。在研读《周易》上,也花了不少精力。

而《书》、《礼》、《春秋》只是泛读,没有花太多的功夫。

我的体会是,读书贵精忌泛。特别是对厚重而古老的经典,必须反复阅读,方有收获。读得久了,才能理解,才能记住,才变成了藏在自己身上的东西。浮光掠影的泛读,就像跟旅游团看风景一样,名胜是看了,可是能永远记住的不多,这样便没有多大收获。

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我写了大量关于孔子文化的文章,如《我对“中庸之道”的新解》、《我对“中庸之道”新解的补充》、《谈政治的孔子与文化的孔子》、《把孔学向世界传播》、《孔子和孟子的比较》、《孔子和董仲舒的比较》等长篇文章,在网络发表后,影响较大,引起广泛争论。

现在,中国有一股全面否定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潮流。很明显,这部分人出于政治的考量,他们认为儒学维护了封建政治,推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有碍于民主政治进程。用心是良好的。但太简单化了,有因噎废食之嫌。我们何不换个角度想想,文化具有独立的特征,在时空取舍上很具有灵活性,封建政治可以倡导民众学习儒学,民主政治也可以倡导民众学习儒学。儒学不是特定为哪个政治集团服务的,何必与儒学如此誓不两立呢?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存太重要了,如果否定了儒学,中华民族就找不到自己的特征了,就有可能被其他强势民族吞噬。如果一个中国人还有点民族自立心,就应该好好想想,当然,那些甘愿当洋奴的人除外。

心灵的放牧

文/蔡立鹏

阅读和写作是现今生活的一种重要能力,和歌唱、演说、绘画等技能一样,在阅读与写作中享受文字的美感和表达的愉悦,也是心灵自由的放牧。

母亲和父亲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高中生,在那个时候算是个乡村文化人了,受他们的影响,我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

记得小时候最受欢迎的当然是小人书了, 《呼家将》 《铁道游击队》 《杨家将》等,是那时向伙伴炫耀的资本和自己的真爱。我看的《少年文艺》大多是从大孩子手里流传下来的,基本不是缺页就是卷边,很少有完整的。后来,由于有个在县城工作的大舅,我有机会每个寒暑假去城里玩耍,为了表现爱学习的一面,我把极为有限的零花钱都花在了去新华书店买书上,尽管有限,却起了很好的效果。大舅看我爱学习,就时常带我去买书,我的视野里有了《故事大王》 《童话大王》的身影,当然也有了优秀作文选和作文大全之类的。像所有人的故事一样,后来,这些书籍都莫名其妙地不见啦。

后来喜欢文学——汪国真、席慕蓉的诗歌,琼瑶阿姨的言情小说,古龙、金庸的武侠,我和所有那个时代的孩子一样,都迷恋这些。

再后来,当兵到边疆部队,看书成为奢侈的事。能有书看就不错了,哪还有机会挑选,看得比较杂—— 《军旅文化天地》 《解放军报》 《人民军队报》 《中国青年报》都是那时的最爱,还有《辽宁青年》和《读者》 ,有些现在还留存着。到地方参加工作近二十年了,本性喜欢加上工作需要,零碎买了不少书,但是在单身时五年十一次搬家过程中大多流落各处了……

喜欢读书的人,大多有一个根深蒂固的书房梦,我也一样,从心里一直都幻想有个书房,有无数的书籍供我翻阅。

等到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妻子,于是我将装修的所有感觉都倾注到了我的书房——拿出一间房间,做了两面墙的书架,将书摆上去后,忽然有想哭的感觉——一个小孩子终于实现了拥有自己书房的小小梦想。

在我们成长的旅途上,要四处奔波,觅得口腹之饱,要东拉西扯,说些应时之话,要身体力行,承受生命的单调与复杂,能做的和要做的事情很多,阅读和写作大抵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好读书,自然就喜欢写作。

我的写作特长应该是在初中时候被语文老师发现的,因为爱读书,当具备初步的写作能力后,我喜欢上了这种“描述”的感觉,因为我发现自己居然可以把外婆和父亲给我讲过的神鬼故事大概记录下来。感谢我的中学语文老师,让我发现了自己的特长,也鼓舞了我的写作勇气,使我今天还能选择书写的形式和读者交流,也给了我一辈子吃饭的技能,否则,我很可能现在百无一用。

参加工作以后,从事的也是和文字有关的营生,看的书更多了,更杂了,写的东西也更多了。

最初上班那几年,我对自己的名字能出现在报纸上还是很看重的,经常出神地盯着报纸上自己的名字,想象着某个角落里,某个陌生人看到这篇文章或这个名字时候的样子,我把所有见报稿件都认真地剪贴下来,保存起来。

后来,新鲜劲过去了,写作不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其谋生和糊口功能日益凸显,在体制类的写作更多了条条框框,也失去了激情。自己每天写很多文字,记住的不多,麻木和机械取代了兴奋和愉悦,文字和我自己好像是两张皮,一个在成长,一个在老去,我从刻板的新闻写作里一段时间读不到自己的心。

好在,疲于奔命的日子很快过去了,我成了一个“老记者”时,工作写作已经不能占据我全部时间了,我可以在午夜的灯光下,下雨的黄昏,写点情感性的、言为心声的东西,慢慢地,文字曾带给自己的快乐似乎慢慢又找回来了。

这时候,我的阅读变得广泛和“复杂” ,在人文社科的大框架内,我既阅读提高专业水平的工具书,也阅读名人传记,还读些哲学和历史,当然也会应景地买些市面上热闹的畅销书。

现在的我,写东西也是一种习惯,一种交流的方式,一种自己和自己的私语,自己与世界的沟通管道。就像有的人习惯用拳头和这世界抗争,用掩饰的笑脸与这世界周旋,用吃零食排遣压力,在购物中心寻找满足,用烟酒麻痹自己同世界讲和,用文艺青年的架势挑战规则……没有明显的错和对,只是一种行为方式而已。

此刻,是一个好的季节,春暖花开,一切绽放希望。

同样,这是一个适合阅读和写作的季节,夜半时分,一杯香茗,几页书册,从书本里倾听先贤的话语,铺开稿纸或者打开电脑,留下一段真切的文字,在真实内心的草场上放牧,记录、分享,感动,不好吗?

阅读像一场失忆

文/黎武静

在接触网络之前的日子里,阅读是一种摸得着的回忆,有真切的实感。

趴在床上,翻一本有意思的小说,一页一页,适逢肚饿,捧着一块方便面,嚼得咯嘣脆,那一股又清又淡的纯纯的面香,和着书页里无限离奇的传奇,缓缓交织。

图书馆里借的书要到期了,怎么办呢?搬过一张椅子对着窗口,迅疾的风从窗口奔涌而入,坐在椅子上心无旁骛地读着,超极限地速读,一本厚厚的书迅速地翻过,又不跳过任何一个情节,急急地在故事里行进,直奔结局。风吹书页哗哗作响,这声音清晰地停留在了时光里。

有时,又读得慢,反复地翻一本书,每一个字都这么珍贵,重复再重复也不会厌倦。偏爱的某一个作家会偏爱许多年,从童年到青年,从过去到现在,阅读的口味总是不会变。那时爱的,如今依然还爱着,这一种文字的韵味,清而淡,隽而永,这一笔笔白描里,是一幅回味悠长的画。

爱上网络之后,阅读像一场失忆。囤了的电子书,早忘了从哪里开始的第一面,是在谁那里看了一句推荐,是在哪里看了一篇书评,是在哪里看了一段摘抄,通通混淆在一起,成为一团乱麻。

于是忙不迭地丰富收藏夹,如果没点收藏,下次再开机一定忘了上次的文章看到哪里。上网的过程成了一个作标记的过程:收藏、收藏、藏。

千变万化中,唯一不变的还是:阅读。即使不记得来路,即使不记得来自谁的挚诚推荐,这一本书,有缘的终是有缘,不会错过。不在今天相遇,也会在明天重逢。

尽管去读,心爱的书一本一本,各有各的好,难分轩轾,平分秋色。有触感的纸质书,无触感的电子书,不变的是文字,沉浸在文字里的奇妙感觉,是一种漫长岁月里宁静的幸福。

“别人都在遨游世界,你在遨游书海。”这是我上小学的小侄子对我的金口玉言。畅游此间,精彩无限。忘却所有,拥抱世界。

阅读伴我成长

文/王新如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小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书为什么有那些东西。那时候我还不认识字,我父母工作忙把我搁家里怕我搞破坏就给我两本小人书全是画,没几行字。我就拿过去看着画中那些图,有美丽的美人鱼、愚蠢的国王、漂亮的公主。等父母回来后,有空就给我读书里的内容,我一边看着书里的内容一边长大。

在上小学时因为正是好玩的年龄,所以没再读书。不过在上三年级时因为一次机会我喜欢上了看书,不过看的是作文书,我喜欢那些把自己身边的大小事记录下来,这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在上初中后,班主任很喜欢读书,她说应该培养阅读的好习惯,用班费买了100多本书还有些是班里同学从家里自己带来的。不过班里的同学虽然爱读书却不怎么爱护图书我看书时总是发现有些书损坏了,每次我都拿胶布把它粘好。

书是人类精神食粮,人不应该只注重物质享受,应该多去图书馆,多去那里坐一坐,挑上一本好看的书静静地坐上一个下午。回味以及思考书中的内容,让这精神食粮进入脑中,让思想更上一层楼。

读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在午后的阳台上坐在椅子上手里捧着一本好书,在阳光的照射下细细的品读,是件很惬意的事。

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当你枯燥郁闷,读书能使人心情愉悦;当你迷惘惆怅时,读书能平静你的心,让你看清前方的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的美好事物,让你更加懂得享受生活。

自从我开始阅读后,我发现书中有很多有趣的知识,引得人不断深入、挖掘。所以我现在的知识面比以前扩大了不少。知识面一开阔,写东西也顺畅了许多。自从看书后自身的变化是巨大的,从一个不安分的改成了一个安静的人,那是因为我从书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读书的好处和乐趣,大家就在书中寻找吧。

放下手机,拿起书

文/殷君发

科技能改变人的生活习惯,亦能颠覆人的阅读习惯。通信科技的不断创新,让一个小小的手机,成了生活必需品。轻轻一点,尽在掌握,是当今阅读的“潮”,公交车上、等待开席的餐桌上、亲人聚会间隙,大部分时间都是沉默的,大家拿着手机,这个网站看一看,微信朋友圈浏览一遍,好像这个世界就真的在掌握之中了。难怪有人感慨: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看着你,你却在看着手机。

如果你已经习惯了这样的阅读,并能从里面得到很多有益的信息,本也无可厚非。因为,手机阅读最大的优点是不但有文字,还有音乐,有色彩,随时随地想看就看,不打搅别人还能安安静静打发无聊的时光。但就目前来看,有一些信息未能得到有效的印证,还有一些信息违背科学道理和生活常识,被广泛传播,以致报纸和电视台这样的权威媒体专门开设栏目,以实验的形式去验证网上的传言,让专业人士站出来辟谣、澄清,实在是让人不知所措,难免产生被愚弄的感觉。

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多样化的。有人喜欢快餐文化,有人喜欢关注社会热点事件,也有人喜欢经典阅读。对经典的阅读,需要境界,需要与作者有思想碰撞、有精神交流。说实在的,在看了一段时间的微信朋友圈、QQ空间之后,我还是回归了传统阅读,放下手机拿起书,沉醉在一个个作家的精神世界里,细细品味经典作品的喜怒哀乐人间百态,找到了阅读的乐趣,回归阅读的本意。

捧着书,与拿着手机,于我来说,是不同的两种感受。书,能给我厚重、馨香、沉醉的感觉;而手机,只能是感官的阅读,过目即忘,好像了解了许多,回想起来却啥都没真切地记住。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读王跃文的《大清相国》《爱历元年》,都能在书中找到生活的影子,能深深地、静静地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挣扎、快乐或者痴迷。特别是在读姜戎的《狼图腾》时,我反复品味、反复想象一群狼如何追赶、围剿一群品种优良的战马,直至最后将战马全部驱赶到冰湖之中的。动物界的惊心动魄和智慧超群的群体作战,每个人脑海里都有不同的理解,这就是文字的魅力,不是声光电和特技效果能够体现出来的——即便是根据小说改编的、由著名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的电影《狼图腾》,也未能完全演绎出来,至少没有将我脑海中想象的场面演绎得那么生动,那么惊奇。

阅读需要境界,需要思想,也需要想象。对经典的作品,我采取传统的阅读方式,并非我食古不化,也不是因为守旧,而是一种习惯,一种理解。所以,我经常放下手机,拿起书!

手机哪有书卷香

文/刘刚

靛蓝的天幕上,一轮满月缓缓飘移,时而跃过远山的轮廓,时而扯起一片白云作面纱,是那般自在,是那般悠然。山村夜晚格外静谧,皎洁的月华从林间撒落,晚风轻拂,树影婆娑。屋内灯光成为夜色中最耀眼的点缀,谁家少年在窗下手持书卷,认真阅读,淡雅书香与晚风相融,弥漫着整个村庄,此情此景,为山村的夜晚平添了几分诗意。

这样的画面如今只能在记忆中浮现,曾几何时掌上阅读改变了我们的看书习惯,尽管便捷许多,却没有了当年的诗情画意,也没有了当年的文艺雅趣,完全是为了打发时间和应付式阅读,或躺在床上,或斜靠沙发,走路在看,吃饭也在看,低头族给人的感觉要么是硬生生的,要么是随心所欲的。不再把读书当作神圣的兴趣爱好,也没把读书当作高尚的消遣方式。

又一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世界上已不缺少阅读者,只是阅读形式发生了颠覆性改变,手捧书卷的传统阅读模式已渐行渐远,深感惋惜的同时,也为青少年的不健康阅读方式捏了一把汗。时下,“四眼人群”呈上升趋势,且蔓延至未成年儿童,这是因为手机亮度刺眼,视网膜长时间受到刺激而出现近视。另外,肩颈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人群逐年扩展,同样趋于年轻化。这是因为“低头族”阅读者们长期保持一种动作,肩颈变得僵硬,甚至压迫血管时间过长,血脉不畅,大脑供氧不足,而导致心脑血管和肩颈发生病变。

阅读,是一件非常美好悦怡的事情。真正有效的阅读不仅让人获取知识,还能陶冶情操,一举两得。然而,有些人的阅读没有任何目的,随心所欲,时间一长就会变得枯燥无味,甚至无聊至极。阅读,还是要有目的,还是要讲方式方法。我想,多数人都怀念曾经端坐捧读的那些醉人时光,无论是朝霞冉冉的晨曦,还是月华如水的夜晚,一盏茶一卷书就能让人在文字的海洋里徜徉,缕缕书香从指间飘散开来,弥漫房间,弥漫窗前,弥漫在读书人的世界里,那是多么的温馨和惬意啊!

手执书卷,能让人气宇轩昂;身染书香,能让人神清气爽。反之,看社会上个别蜷缩在公交站台或佝偻在草地上埋头看手机的人,是找不到一丝文艺气息的,更别说如诗如画的景致。这话说得尖锐了些,但是健康和气节是不容忽视的事情。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不学习,不能不读书,也不能没有健康和气节。打起精神,端坐阅读,这是我一直在坚持的美事。试问:手机哪有书卷香?!

读书种子

文/刘大先

很小的时候我就爱读书,乡里的邻居有时候与我父母闲谈时,往往称赞一句“这是一个读书种子” 。那时候也知道这不过是一句恭维之语,不可当真。后来随着读书增多,发现“读书种子”这个说法居然是个文人古语,最迟在北宋黄庭坚那里就用过这个词,大致的意思不外乎指喜欢读书之人,引申为文化的传承赓续,连绵不绝——书在世间流转,如同种子落入地里便会蔓延发芽,滋生繁衍。乡民敬惜字纸,依然葆有了对文化的神秘感和敬畏之心,不知这个“读书种子”何时何地被听到,流播人口,传承至今。

但书有其自己的生命,并非都是那么的幸运,它们诞生之后,甚至称得上命运多舛,焚书坑儒这样的偶发性事件不算,水浸火燎,兵燹蠹蚀,都是可遇不可避的常规性灾难。逢到那些强作解人的还有可能妄行校改,曲解原意,搞得鲁莽灭裂,支离破碎;或者变乱旧式,肆意删改,弄到谬种流传,贻祸后人;鲁迅还曾经嘲笑过今人标点古书,往往佛头着粪,是水火兵虫四大害之外的三大厄。最可悲的是知音难求,有时候呕心沥血之作出来,可能泯然无闻,一腔壮志满怀激烈的热情很大程度上就付诸东流了。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更多是美好的愿景。在出版业兴盛便捷、信息大爆炸的当下,被埋没的可能性倒是最大的,这个时候就端赖读书种子的出现了。

我倒并不认为自己是读书种子,但是读书确实是从小养成性的爱好,这个可能与个人的气质禀赋有关,不是强求得来。事实上,在我成长的年代,已经盛行读书无用论,不再是汪洙《神童诗》中所谓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了,人们更感兴趣的是怎么挣到更多的钱。世事棼然蝶变,读书作为一种阶层攀升的手段,日益失去了科举时代乃至恢复高考初期的那种改变命运的功能。即便是那些没有别的路可以走,只能指望读书升学来改换门第的人,往往也更倾向于那些实用性的学科,以便将来在社会上能够方便地将读书获得的象征资本和功利价值进行方便的转化与变现。时势所趋,人们的趋利避害是自然选择的本能,并没有太多可以指责的地方,而在这样的时候,读书种子的非功利性的读书就显得尤为弥足珍贵。

回想我个人的经历,最快乐的时光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那里提供了一种让人沉醉的气场和氛围,让人浑然忘我地沉浸到书籍所构成的知识世界之中。大学时候我可能是全校里面在图书馆待的时间最长的学生。图书馆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让人能够在一个没有干扰的、安全而又宁静的环境中,完全投入到思想与精神的交流,这是一种私密的体验,其幽微精妙之处,难以用语言表述。它就像一个微小的宇宙,古往今来中土异域的群星隐去光芒,聚集在那里,暗暗发射出心灵的热力与能量,它们似乎难以捕捉却又触手可得。对于我而言,那真是一个奇妙而充满魅力的地方,能够在这样的地方与人类历史上最精粹的灵魂交流简直是世上最幸福的事情。做过图书馆长的博尔赫斯在失明之后曾经说过,他想象中的天堂应该就是图书馆的模样,我觉得这才是一个读书种子的话。

记得大学时候某一个中秋节,图书馆只上半天班,我从上午坐到中午下班,沉迷在一本书中无法自拔。图书管理员是一位苛刻凶狠的老太太,但是对我挺友善,可能因为来这里读书的人并不多,总是看见我,虽然没有怎么说过话,也算是熟人了。我埋头在书桌前,没有注意到老太太下班走了,等她招呼我才发现她已经吃完饭回来了,还给我带了一个盒饭。她一脸肃穆说,我不锁门了,你看完替我锁上,然后就自己下班了。虽然她面无表情,这个事情可能是我对那个大学最温暖的回忆了。

工作以后虽然单位图书馆并不能让人满意,但依然是我厮混时间最多的地方。在北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说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无疑是有国图、首图和各个区图书馆的存在,虽然北京的图书馆也几乎都是人满为患,但它们让喧嚣的街市、拥挤的交通、污浊的空气、激烈的竞争压力都有了可以忍受的微薄理由,至少于我而言是这样。读书的时间与空间隔离了外界的喧嚣,似乎是一种逃避,然而不计功利的阅读岂非是人之为人、超越于汲汲于稻粱谋的根本?即便是为了更好地谋生,功利性的阅读岂非也是获得基本技能的途径?

不过喜欢读书的孩子似乎真的在减少, 2012年我在良乡住过几个月,给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开了两门课,采用的是工作坊的方式,每周就一个专题提供一批中外文平均四百页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指定一个发言人就所读材料作主题发言,其他人讨论,最后总结。这是国外培养研究生的常见方式,我准备得很认真,每次都将选择好的经典论文和书籍节选扫描成PDF文件发到学生的信箱里,并就所要讨论的主题做一个简单的线索提示。但是在实际的进行中,我发现几乎没有一个学生读完了所有材料,有的学生甚至拿百度来的大路货色敷衍了事,而缺乏自己的见解,一听就是没有真的读原作,这让我颇为遗憾,因为高强度的阅读是建构基本知识框架的必备条件。当我苦口婆心地对他们说认真地读完康德三大批判,会感觉到智力都会得到提升,望着那些无动于衷的面孔的时候,心中充满了沮丧。

这并非孤立的现象,也许我们时代的阅读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更年轻一点的孩子都愿意通过电脑手机网络来获取信息,喜欢轻松的娱乐而规避艰难的沉思。我一度固执地认为,只有严肃而深度的阅读才能传达与汲取精深的智慧,没有难度的阅读永远只会是浮光掠影。后来想想,这也许有些狭隘,阅读也分为专业阅读和业余阅读,我可能更多从精英的角度考虑了。也许情况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糕,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模式,人们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知识接受与生产方式,读书种子可能永远只是少数人要扮演的角色。

后来我在四川大学兼职带语言学和人类学专业的研究生,因为在异地,不常见面,学生让我开书目。开书目这种事情因人而异,我给学生罗列的不同的书,但不再要求他们定期写读书报告了——读书的事情强求不得,顺其自然最好。每个人本身的材质不同,性格各异,也不必强求一致,不爱阅读的孩子可能有其他的方式来获取知识、砥砺思想。读书是书写文化的产物,在印刷文化普及的时代最为兴盛,在如今多媒体兴起的语境中的衰落情有可原。一方面工作方式的改变与生活节奏的加快很难保证阅读的静谧时光,打破了宁静悠长的阅读反刍时间;另一方面,影音图文乃至动态变换的新媒体形式,也挤占了原本用来阅读的空间和方式。这使得我们时代的阅读更多呈现为碎片化、高频率、低沉浸和浅层面。但换个角度来说,可能阅读行为本身因时代发展而发生了变化,它可能转换为更为轻松、便捷甚至娱乐化的形式。阅读不是教化的,它在我们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日益成为一种个人自然而然的修为。

古希腊、古罗马的典籍在欧洲的中世纪一度遭基督教世界的压抑而沉寂不见,但是因为有8世纪后期到10世纪初阿拉伯人的百年翻译工作,保存在伊斯兰世界,在中世纪后期又重新回译到欧洲。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人的哲学著作,希波克拉底和盖伦等人的医学著作,欧几里德、阿基米德、托勒密等人的数学、天文学著作……这些人类文明轴心时代的遗产经过起伏不定、兜兜转转的命运,再次焕发生机,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养料。王夫之深閟固藏,其身长邀,其名寂寂,其学不显, 《船山遗书》埋没不彰二百年,但终究有后学邹汉勋、邓显鹤、曾国藩兄弟发幽抉秘,使之重见天日,并蔚为大观。时间最终会还给书与读书者一个晚到的公正。因而可以乐观地想象,新媒体时代的阅读纵然改变了印刷文化中的阅读方式,但读书种子依旧不会湮灭,就像落地的种子无论是在有机腐殖质的土壤里,还是在化肥与水培植的科技农庄里,只要它具备活力的素质,同样都会如期发芽,葳蕤生长。

一起读书

文/胡黎明

早就答应陪儿子一起去图书馆读书,总是因为忙于村里的脱贫攻坚工作,抽不出来时间。今天正好周末,儿子也放了寒假。吃过早饭,我便带上身份证,陪儿子一起去白河长春路读吧。

两天前就收到儿子语文老师发来的信息,要我寒假带儿子到白河长春路读吧,体验亲子阅读活动。我知道这是一位父亲应该做的事儿,我不能推辞。

儿子从小就喜欢读书。今年刚上四年级,我为他买的故事书,励志书已经有数十本了。买来的那些书,他不仅认真地读过,还能讲出书中的内容梗概来。儿子读书很投入,他专注读书的样子,很像少年时候的我,特别是看到他神态悠闲地遨游在书的世界里的时候,我就有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自豪。

白河长春路读吧距离城关小学大约二十米,属于现代先进的自助阅读模式。由于电子化系统管理,成人阅读只需带上身份证,学生阅读也仅需要办一张读者证。身份证就是钥匙。我和儿子同样,通过扫描身份证打开阅读吧的大门,进入读吧的。

干净,整洁,舒适是我对白河长春路阅读吧的第一感受。走进阅读吧,书吧里已经有好几位小读者正在安静地读着书,他们屏息凝神,孜孜不倦地读着,仿佛沉醉在一种和谐的境界里。看着他们那聚精会神的劲儿,我便有意用胳膊碰了碰儿子,示意他轻一点,再轻一点,实在不忍破坏那种宁静的诗意。

“与书为伴,此情可待追忆时。”今天算是我和儿子第一次正式在一起读书。为了存留下这份不可多得的美好,我特意请了一位来读吧读书的小朋友,为我和儿子用手机拍了一张我们的合影。照片中,儿子正在读着一本书名为《狼道》的书,我手里正拿着一本《草木》。不是特意为之,专注读书,仅仅是为了做好儿子读书的表率。从走进阅读吧,我一直是这样做的。我想,亲子阅读的意义也应是如此。

白河长春路读吧,大约有四十平方米。一进门,最显眼的地方,摆着一台电子借书设备。中间错落有致地放着十来张书桌,椅子和长凳,可以同时容纳三四十位读者。读吧靠墙的书柜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有成人看的,学生看的,还有一些适合幼儿看的画册。

不大一会儿,读吧就三三两两地坐满了人。有的是和同学朋友一块来的,有的是家长陪着来的,有的是独自一个人来的,但他们只要进了阅读吧,就会情不自禁地坐下来,默默地开始读书。这时光,这情境,不同于我曾经在乡下教书的日子,手捧一本书,依窗而立,让田野成为眼底的风景,熟悉可亲;或登上山顶,让苍莽的群山成为黄昏的底色,但都有一种不可言喻的诗意在浮动。

读着,读着,我的思想便进入了《草木》的语境里。翻开白河作家蒲大林的这本新作,便聚精会神地读起来。文如其人,生活中他幽默,妙语连珠,文章更是如此,安静含蓄的文字让一种淡雅朴素的美,充溢在字里行间。当然,这行云流水的文字更是不乏哲理,特别是信手拈来引经据典的语言比比皆是,让我这个一本正经的读书人自叹不如。

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让我不得不提前离开。《草木》我还未读完,儿子还在专注地读着手中的那本《狼道》,我一个人离开匆匆,小有遗憾。

只有那份书生的雅致,还一直停在白河长春路阅读吧中,和里面的每一个主角一样,感受文化的熏陶。

睡前阅读

文/万松

睡前阅读,已经成为我的一个习惯。

不管是呆在家里,还是出差住在宾馆旅店,晚上入睡之前,我总是喜欢拿一本书或一张报纸躺在床上阅读。说是阅读,其实是看,是浏览,最多算是默读,因为我不念出声音,怕影响他人睡觉。再说已经是成年人了,不再像上世纪我读小学的那个年代,读书多半是念,甚至是在唱。

我的睡前阅读,时间有长有短,短则一二十分钟,长则一两个小时,甚至是三四个小时,总之,要到眼皮睁不起了,想睡觉为止。

睡前阅读,读些什么呢?

以前,学习没有目标,读书没有目的,只是觉得“开卷有益”,读什么都可以。于是,小说杂志、报纸广告、文件资料、写作教材,收藏的、历史的、百家姓、菜谱等等,都成了我睡前阅读的内容。一句话,内容不拘论,又杂又广。原因是我认为不懂的就是知识,不懂的就该学。这也契合了我中专毕业时一位老师在留言本上给我的留言:你像一盒万精油,什么都学,什么都懂点,但什么都不精,建议今后学东西专一一些。

当然,这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现在的我,已经步入不惑之年,不再是那个不懂得学习、什么书什么报都花时间去看的年轻人。经过这么的生活磨砺和工作学习的积累,我也学会为“有用”而读书了,不再是拿到什么读什么,而是根据生活和工作需要的知识或是写作中涉及到的东西去选择性的阅读。比如,近年来,业余时间我在从事小说和影视剧本创作,我就去阅读有关小说和影视剧本创作方面的书,诸如毕飞宇、方方、莫言等一些小说名家或大师的小说原着,我都在读在学习。通过阅读这些名家或大师的小说,不仅让我从中感受到了精神上的愉悦,也潜移默化的学到了一些创作技巧。特别是阅读和学习一些名家编写的小说和影视剧本创作教材,比如编写的《小说创作教程》、宋家玲和袁兴旺合着的《电视剧编剧艺术》等几本书,让我增强了不少的文学创作理论,并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文学创作活动。有的时候,我也会为创作中搞不懂的一些问题而专门去寻找甚至是花钱买一些书来阅读。前一久,我想创作一本关于抗战人物的小说,就花一百七十来块钱从书店买来了郭汝瑰和黄玉章主编的《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和《战殇——国民党对日抗战实录》。书买来之后,每天晚上要睡的时候我都在翻看,试图从中找出一些创作的史证材料,让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不说或少说与历史不符的话,增强读者对作品的可信度和认知度。

可能有人会问我,你为什么会喜欢睡前阅读呢?

我不妨告诉你:第一,白天要工作,事情太多,没时间去读书;第二,夜间读书有诸多妙处。大家都知道,白天很嘈杂,人容易变得烦燥,静不下心来读书,而夜深人静的时候,周围环境都比较安静,能让人心静如水、杂念无存,在这种环境中读书,有利于思考和消化读过的东西。

这就是我喜欢睡前阅读的原因。

可以说,睡前阅读让我受益匪浅。通过阅读大量的书报杂志,让我懂得了许多生活知识,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通过阅读,也让我从中吸收了不少的文学营养,为我的文学创作提升了功底。假如没有这些睡前阅读,我的大脑里就不会装着许多文化知识,就不可能让我写出不少的工作文字和上万条新闻作品,不可能让我创作出百余篇抒发自己情感的散文,更不可能创作出几部长篇小说和十多万字的中篇小说,不可能得到让同事和朋友们羡慕的几十次表彰和荣誉。

睡前阅读固然有不少好处,但这只是我个人的生活习惯而已。因为个人的处境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我不敢奢求每个人都像我一样有睡前阅读的习惯。但不管怎么说,一个人多读点书多学点知识,总是有益无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