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性散文
故事性散文(精选17篇)
细语摇鞍
文/杨立芹
到摇鞍,已是深秋。
离家不到400里,走高速,过南和,经平乡、广宗、威县,一路辗转。沿途的风景变换似乎没能说明我在渐行渐远,路过之处还是有数不清的树、望不尽的田。
摇鞍,一个听起来有些古老又有异域风情的小镇。寻找这样一个地方,有些期待。抑制不住自己的心情,没有去考究它的由来就想竭力去给它编织一个故事。
硝烟四起,战乱兵燹,男儿投军,枕戈达旦。佳人新婚,空守楼阁,织布耕田,只身遥望。帘外雨潺,灯下做鞍,塞外孤风,胯下战马。独自倚楼,灯影摇曳,君在鞍上,可要安好。
一个没有来由的故事,我记在了心底,将它掩藏在一个少有人能触及的角落,不为人道,但为人念。
故事里的故事终究是故事,摇鞍的土地养育着52个乡村,4万多百姓。这是一个偏远小镇,被当地人称为“临西小西藏”,由此也能略知此地之远、之偏、之困。不知道是少有外地人的缘故,还是其他原因,当地人都会这么说:“离家这么远,来这个穷苦的地方受罪啊”,惊讶的语气中能听出其中的同情。
除了玉米、小麦、棉花之外,辣椒称得上是这里的特色了。走出落脚的大门向东约300米,有一处加工稻草的场地。我去那儿是一个下午,暖暖的秋日夕阳斜照着探头的麦苗,一片大红的辣椒整齐地排列在田埂上,裹着围巾的村民蹲坐在场地上,低头默默地择着手中的辣椒。虽说来自农村,但这个场景我从来没有见过,在我看来这应该是丰收、是喜悦。
拿起一棵辣椒,嗅一下,淡淡的,辣味并不浓郁。身边的大妈告诉我:摘一斤4毛钱,一天基本就是摘四五十斤。算这样一笔账是再简单不过了。
转身离开,身后依然是金黄、浅绿、大红……无论如何,丰收之中还是该有一份恬淡的满足。
月·扇·席
文/燕歌
月亮,扇子,凉席。将这三件东西联系到一起的,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避暑。
月
自我懂事起就一直喜欢月亮,尤其喜欢夏天夜晚的月亮。
夏夜月亮的美,是相对于天气的。在经过一天烈日灼烧,热浪奔涌之后,赫然挂上一轮冰盘似的明月,消散了暑气,洗净了夜空。它远远地静止在那里,带给人的是安宁、静谧与无尽的遐想……广寒宫中应该没有暑气吧,那棵月桂树想必也是挂满了寒霜,吴刚的斧头斫落,一同碎下的,除了树皮以外,想必还有泪珠凝成的寒冰。
月升,是美;月落,仍是美。
而我之所以喜欢月亮,因为月亮是与故事联系在一起的。
很小的时候,没有空调,没有电扇,那时的夏夜,人们还是睡在外面的,而我就经常在奶奶的身边,两只手托着下巴,看着天空的月亮,听奶奶讲故事。
嫦娥的故事,仿佛就是在奶奶那里听来的。
可以说,很多人在看着月亮的时候,都可能会想到自己小时候听过的故事,和做过的梦。
有月色的夏夜是凉爽的,蓝色的月光可以抚去每个人头上蒸腾的燥热,洒落一片寒凉。这个时候,孩子们无疑是最兴奋的,他们成群结队,在村子里奔跑,呼喊,捉迷藏……
当然,这种情形如今再也看不到了,电视电脑和网络游戏取代了这一切。
月亮更加寂寞,因为很少再有孩子托着下巴仰望她,孩子们的眼睛,都在盯着游戏中的嫦娥,在我看来,她虽然美艳无双,但却没有了愁绪,也就不再有遐想。
月亮更加孤独,因为连李白这样邀她对饮的诗人,也已不在,如今的人们大都躲在空调房里,吹着人为制造的冷气,不再享受她所带来的凉意。
月亮更加哀愁,因为她的故事,已经很少有孩子愿意听,喜欢听……
然而夏夜的月,仍旧明明亮亮的悬挂在那里。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扇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水浒传里的这首诗,把两个阶级的差别写得甚是深刻。
而体现出这种差别的,应该就是那把扇。
公子王孙手里摇的,应该是折扇,这种扇做工考究,文雅轻便,是身份的象征,而农夫也是摇扇的,因为他们夏天里他们更热,但他们摇的扇,是蒲扇。
折扇流传了下来,而且越做越考究。
而蒲扇也流传了下来,可是一如千年以前,没有什么改变。
同样流传下来的,还有那股无边的热浪。
在中国的文化里,扇子可以作为很多的象征,而且这些象征,多半比避暑的意义要大得多。比如诸葛亮先生的鹅毛扇,那是一年四季都在摇的,还有很多达官贵人,扇子上有名人字画,顿时“雅量高致”,官商变成了文化人。
在我看来,他们的扇子,是身份的象征,并非看重它的实际意义。
而普通老百姓,才是真正使用扇子的。
小时候,田间地头,总会看到不少人坐在树荫下乘凉,摇着蒲扇。树荫下经常飞起一串串的笑声,有男有女,健康的,不太健康的玩笑,让农忙其间的人们可以扔掉一身疲劳。
在笑声当中,扇子除了作为乘凉的工具以外,还兼职做起了武器,拿在手中是单刀,扔出去是飞刀。
于是乎,笑声与蒲扇齐飞,汗水共骄阳一色。
而这种乐趣,现在也没有了,越来越多的工厂和住宅侵占了耕地,于是树荫下再也没有人乘凉,也就没有了笑声和蒲扇。
农夫的家里,也安装了空调,于是蒲扇便收了起来。我甚至有了种可笑的担心,农夫丢掉了蒲扇,是否也开始丢掉质朴?
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
请把性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
席
席子这东西,古代是很常见的。
当然,席子也分凉席和暖席,大概夏天坐的,就是凉席,冬天坐的,就是暖席吧。而我小时候躺过的,则是草席。
那时夏天的夜晚,还可以看到满天的繁星,还可以看到匹练似的银河,我并不爱好天文学,因此也没有数过星星。更多的记忆,则是在草席上翻来滚去的折腾,让草席上那股天然的草香沾染上身体。
那是真正的自然。
我一直觉得,没有什么东西比真正的自然更加令人向往。
草席是用一种不知名的苇草编成的,由于睡的时间长,草叶已经软软的、顺顺的,躺上去非常舒服,而且透气。这种席子据说是从白洋淀运来的,为此,长大以后特意去看了孙犁先生的作品,还去过白洋淀,亲手摸过那些苇草,然而却再也闻不到记忆中的那股草香了。
而我长大一些后,家里就有了竹席。
这种席子很平,很凉,却很薄,不像草席那样厚,而且躺上去时,也不像草席那么舒服,而且睡得多了,腰背会发挺,因此还是怀念草席的。
于是我不禁在想,千年以来,农夫们铺着草席,摇着蒲扇,躺在一地白花花、清凉凉的月光下面,谈论着收成,贵人们卧着竹席,摇着纨扇,对着明月谈论神仙的时候,他们应当同样感觉到快乐,因为暑气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因此对于百姓来讲,只要有月光,只要有蒲扇,只要有草席,就可以渡过一个炎炎夏日了。他们的要求并不高,一直都不高。
我可以肯定,在将来,月光仍旧会有,蒲扇仍旧会有,草席仍旧会有,在某个月白风清的夏夜,仍旧会有白发苍苍的奶奶,摇着蒲扇,对着草席上躺着的小孙子,讲着月亮的故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我与竖笛的故事
文/屈思岑
去年,我校五年级的学生要参加顺庆区教育局艺术素质技能检测,我被“不幸”的抽中了。幸好我的好朋友肖思涵也和我“同甘共苦”,要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你一定会想,检测有什么嘛,尽全力就行了。可是,事情远远不是那么简单,第一只拦路虎很快就“大摇大摆”的出现了———吹竖笛。
音乐课上,邬老师拿着竖笛悠扬地吹着,那笛声清脆而婉转,我们仿佛看到了白云悠悠地飘着,太阳灿烂地笑着,鸟儿在倾听这动听的乐曲,我竟听得入了神,心想:太好听了,如果我也能吹到这“出神入化”的境界,那该有多好啊!一曲完后,邬老师说:“大家看,吹竖笛要两只手一起用,这中指按这个孔,无名指按那个孔……”邬老师手把手地教着,可我的手指就像被冰封了几百万年一样无力、僵硬。我反复地尝试着要两只手并用,可我左手一按键,右手就松开,两只小手怎么也不听我的使唤。我又尝试了很多遍,还是失败了,我真想放弃了。好朋友小肖看见我沮丧的样子,鼓励我说:“这样吧,我把你右手按住,你先用左手,然后我按左手,你又用右手,这样反复练习,一定能行!”我们马上尝试,果然,这样的方式真有用,我可以双手并用了,我开心极了。
下一只拦路虎虽不像第一只那样大摇大摆,但它也悄无声息的来了。邬老师让我们把《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曲子的谱子吹会,并背下来。每天下午我们俩很早就来到学校背诵乐谱,一周后终于熟练地记了下来,可是一到吹时,就忘了一大半,而且还吹得结结巴巴,比锯床脚的声音还难听。必须边吹边练才行。“坚持,不能放弃!”每天中午2点半,教学楼里总会传出竖笛声,一天比一天流畅和悦耳,勤学苦练终于有成果了。在检测的那一天,我胸有成竹地走上台演奏,悠扬的笛声在教室里回荡,台下是老师和同学赞许的目光。
学习吹竖笛,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坚持,不放弃,有毅力,什么事都会成功的!
借米
文/王月冰
我不知多少人借过米,反正我是借过的。那是快30年前的事了,我10岁左右吧,也许不到10岁,记不太清了,但借米的那种感觉,刻骨铭心。
那时可真穷。刚过了年,家中就青黄不接了,年成不好时甚至连过年米也要借。家中是有田的,而且父母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在田间劳作,每年也收获满粮仓的金灿灿稻谷,可不知为何,就是会年年少粮。或许是因为母亲喂了太多的猪,因为它们是我们家唯一的经济来源,那时又不喂饲料,需要大锅大锅的大米和青菜煮猪食。我们三姐弟也不像今日的孩子有牛奶、曲奇等应有尽有的零食,哪怕廉价到一分钱一粒的糖粒我们一年也难吃上几次,因此我们每餐都能狼吞虎咽吃几大碗饭。
母亲面子薄,总是打发我去借米,她说我嘴甜,比姐姐和弟弟能借到米。
每次借米前,母亲头天晚上会在床上辗转到半夜,考虑该到谁家去借米。
四叔婆家我去借得最多。我端着篾筐走到她家院子外,甜甜地喊“四叔婆”。四叔婆便会出来,看看我,看看我手中的篾筐,说:“月儿,给叔婆讲个故事。”我于是欢快地进门,搬个小板凳坐下,开始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四叔婆说,一个故事可以借两升子米。他们家有个量米的竹筒,叫升子,一升子米大概有一斤八两。我总是很积极很卖力地讲故事,讲完这个迫不及待接着讲下个,生怕四叔婆要我停止,因为我讲的故事越多,就意味着我可以借到的米越多,母亲便可以少些日子的烦恼。为了多借米,我想尽办法到处搜集故事书来看。那时村里书本来少,弄到故事书非常不容易。有时实在没故事了,我就自己编,四叔婆也有滋有味地听着。我后来能写些文字变成铅字,大概也得益于这样特殊的借米经历,真应该感谢四叔婆。
当我抱着米踉踉跄跄地出了四叔婆家的院门,早就忐忑不安等在那的母亲,便会欢喜地飞奔过来接过米。米很重,但母亲的脚步无比欢快和轻松。
可是,四叔婆家并不是每次都有米借,毕竟他们家也有一大家子人要吃饭。于是没办法,我便只好去别人家借。
大部分人家都会借给我,多多少少而已。那时大家几乎都困难,能借给你米,是莫大的恩惠。可也有借不到的时候,那种失望,至今记忆犹新。
记得有一天,母亲看到堂叔从打米厂挑着沉甸甸的大米回家了。她开心地对我说:“快去堂叔家借米。”我抱着篾筐蹦蹦跳跳地去了堂叔家,好远就稚声稚气地喊“堂婶”,进了屋,堂婶坐在火塘边煮饭,饭香四溢。我乖声乖气地说:“堂婶,我妈说想跟您借几升米。”堂婶几乎连看都没看我,板着脸孔说:“我家也没米!”好长时间我都愣在那,小脸滚烫。出了她家的门,我便飞奔回家了,丢下篾筐,伏在床上大哭起来。母亲叹了口气,紧紧地抱住我。
我至今不知道堂婶为何不愿借米给我,这也早就不重要了,可那种失望,几乎缠绕我至今。后来在学习和生活中,当我有偷懒行为时,父亲都会很严厉地指责说:“偷懒!不记得借不到米时哭脸了?”我当然记得,于是发奋。直到今天,我仍旧经常用父亲的这句话来鞭策自己。是的,借不到米,不是别人的错,是你自己,你为何要去借米?要彻底摆脱这种失望,那就让自己成为不要借米的人。
实际上,我以后的很多人生轨迹都受借米经历的影响。比如,我当年会发奋读书考上大学,就是想吃上所谓的“国家粮”,摆脱借米;后来,我又给我的儿子上了农村户口,心中隐隐想的竟然是这样他就可以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最不济可以凭着勤劳享受口福。我几乎每年秋天都会赶回乡下帮父母晒谷,坐在金灿灿的稻谷前发呆,觉得无限满足。我舍不得丢弃任何一粒粮食,不能吃的剩饭剩菜都会晒干拿回乡下喂猪,或者用桶装好送到附近的饲养场……
借调趣事
文/兰草ygl
1975年,我被县武装部、县知青办和市知青办先后借调工作近一年的时间。当时我的知青身份有变,每月按误工补贴的标准发给我工资。所以无论碰见什么人,我都特别强调自己是借调来的。
一
我记不得是一个什么样子日子去县武装部报到的,径直找到武装部接待我的又是位什么模样的军人,这些事在我的记忆中没有留下什么深刻印象,只记得公社武装部长通知我去县武装部,武装部要编一本民兵故事,我写其中的一篇,题目自己定。
我被安排在县招待所住下。招待所是幢红砖瓦房,我住的那个房间窗子临街,汽车、拖拉机的声响清晰入耳。特别是县广播站的大喇叭就挂在房顶上,每天十多个小时不停地播颂新闻、音乐,吵得人心很烦。
和我同去的有一位农民作家,至今我还记得他的名字。他四十
岁左右岁,挺单薄的身子,罩着一套蓝褂子,五官长得很紧凑,戴着
厚厚的眼镜。当时他在县里已小有名气,《吉林文艺》等文学期刊发表了不少小说。他的字写得不错,写字的时候眼睛都快贴到纸上了。
说实在的,我从来没有写过故事,也没有编故事的才华。我在招待所闷了两天,冥思苦想想出了个带有当时政治色彩又有些离奇的故事,名字叫《嫂子兵》。大致情节是:下乡女知青在农村结婚生子,她被批林批孔运动所感染,把不满周岁的孩子交给婆婆积极参加民兵训练,引发了一些自以为很感人的故事,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嫂子兵》。由于后来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这本民兵故事化为泡影。
当时我把这个故事说给农民作家听,他象一个评论家,评头品足地发表了一番意见,听后对他油然而生敬意。他还滔滔不绝地给我讲写作技巧以及他的作品。尽管他肚子里有很多墨水,可还是个长着老茧的农民,在离县城很远的乡村有他的妻儿,所以他在招待所住了几日,就匆匆回去了。从此以后再没有见到他,但他朴实而又十分自信的样子事隔20多年仍记忆犹新。
二
我把故事《嫂子兵》交给武装部就去了县知青办。县知青办听说我在武装部,就直接找到我,还有两名知青一起借调上来搞报道,我们仍住在招待所。我们的领导是一位中年男子,因为没有官职,我们都称他老师。他在知青办可以说是个笔杆子,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材料,他的思维经常活跃在先进知青典型之间。他这个人一碗水清澈见底,走路大步流星,说话开门见山。他经常给我们布置任务,然后我们下到集体户去采访,再分头去写稿。
每次我把写的稿子交给他时,他粗略浏览一下,就挥笔删改,一会儿功夫本来抄写得工工整整的稿子变得乱乱糟糟,返还你时他三言两语地说明改动的理由。当我与他那十分自信的目光相遇时,我常常想,怎样才能让下篇稿子少些他的墨迹呢?
也有的时候是他龙飞凤舞地写,我和其他知青在一边一笔一划地抄写,或是用复写纸誊写一式几份。当时比较兴奋的事,莫过于县广播站的大喇叭里播音员播放我们动笔写的稿子的声音。广播站的大喇叭不止一个,朝着不同的方向,走在县城的街上大都能听得见。
转眼到了一年一度推荐上大学的时候,我下乡已经两年多还入了党,有被推荐的可能,上大学是我镀金和回城的最好选择。我心里有事,饭吃不香,觉睡不着,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去找他谈。谁知他几句话就把我多年来梦寐以求上大学的欲望给熄灭了。
那个场面我记得太真切了,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办公室他正在看材料,我走进去坐下,满怀希望地述说着,他回答的态度很坚决,无非是干什么都是需要。从办公室出来,我的眼泪就象天上的小雨滴落下来。冷静下来一想又有点自责,被借调才几个月就跟组织讲价钱。可能这自责仅仅只源于我,第二天见到他时,他什么询问的话也没有,跟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或许正因为如此,我有点怨恨他,我由此失去了一次上大学的机会。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还是听组织的话的,如果当时真的被推荐上大学,或许对人生事业的选择是另一种情形。
后来我到省城工作后,他来看病时特意找过我,说话不再是当年居高临下的口吻,好象我这个学生成了他的老师,这反倒让我不安起来。我随便问了几句他后来的工作,好象不太顺利和愉快。对此他都不在意了,他实实在在在意的是自己的身体,隐约中透着对生命的珍惜和渴望,我的心一下子软到了极点,时间让我溶化了我对他的不解甚至怨恨。我不知道他当时是不是就知道上大学不是我惟一的选择,还有新的机遇在等着我?事隔一年后听说他就病逝了,我心里着实难过了好几天。我知道他这个人是真实的,工作执着,为人坦诚,他的形象在我心中越来越清晰高大起来。
三
初冬,市里要开知青代表大会,市知青办又把我借调去筹备会议。开知青代表大会,工作报告是重头戏。那位个头不算高,说话嗓音大的科长是知青办的大笔杆子,起草报告的任务理所应当地落在他身上,听说他写的材料领导都认可。记得那次我和另一位同志去给市主管知青工作戴着眼镜的老领导送材料,他先是问材料是不是那位科长写的,然后才戴上眼镜慢慢地阅批起来。
起草报告的时候,领导为了锻锻炼炼我,让我也跟着滥竽充数。科长写材料给我的印象是一丝不苟,他的字有板有眼很有形体,如果不是后来一个劲儿地改来改去,根本不用抄写。他每写过一页稿纸,大致用眼溜一遍,然后用力扯下来放在一边。更多的时候是他领着几个人坐在一起讨论题纲,标题怎么立,每部分怎么写,用什么观点,举什么例子,然后分头去写再由他统稿。一篇报告反反复复折腾了好多天,常常是后半夜才睡觉。我纯属凑数帮着抄抄写写打个下手,坐在那困得直打磕睡,躺下又精神得翻来复去睡不着。我后来有时失眠,想来多少与这段借调时光有关,是一种心理、能力不适应的结果。
事后我知道,这次借调有点先试后用的味道。果然代表会开过之后,我被转为机关干部。那年我刚好20岁,每每跟科长去农村集体户调研,比我大的或是比我小的知青也称我为老师。
后来的一切平平淡淡,行云流水般自然,借调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是从零起步的过程,但终因我的悟性太差,没有练成耍笔杆吃饭的本领。借调是我人生的一个铺垫,也是一个转折,它向让我初涉社会渐渐地成熟起来。
珍惜与你发生过的每个故事
文/秋阳
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的学习成绩在全班里是公认的老大,又是少年先锋队中队长,左臂上戴着两道杠的臂章,这小小的中队长臂章,曾引起好多同学的羡慕。但是,臂章给我带来的骄傲却不能平衡我内心的妒嫉与愤懑……
有一次队日活动,我们的少先队女大队长珍批评我说,作为少先队中队长红领巾系得很不规范,既丢脸又辱没少先队组织的尊严!会后,她又居高临下地给我布置几项任务。
我内心里对她的姿态很不以为然——大队长算老几?毛丫头的学习成绩相差远着呢,她的名字和我的名字中间还隔着十几个人!隔着这十几个人等于“万水千山”,毛丫头有资格做我的顶头上司吗?但她却凭着一张伶俐而甜脆的嘴,最终比我多5张选票胜岀,夺取了三道杠的大队长臂章!我永远不会忘记男子汉的耻辱,我要凭我的智慧让她在我面前跌几个跟头,那样才显岀我的英雄本色……
男同学们不乏我的死党,他们怂恿我给珍点儿眼色瞧瞧,课堂上坐在珍后位的同学小乐挺身而岀说:“扬扬,如果你不好岀手,我情愿为代劳!”于是,我开始默默地设计着一场恶作剧……
两天后,班主任老师讲课时,小乐按照我的设计轻而易举的给珍安了一条尾巴——用别针把一根布条别在了她的后衣襟上,长长地垂到地下。那“尾巴”不时随着珍的动作而晃来晃去,真是滑稽至极,招致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珍发现自已长了“尾巴”后,趴在课桌上哇哇地哭起来!小小的把戏得逞,我心里的那种惬意无法形容,我觉得我确实是个天才……然而,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恶作剧的结果却很糟糕。在班主任老师的训斥下,小乐那嚢包最终当了“叛徒”,把事情的经过和盘托岀,我这个主谋者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班主任老师不仅对我进行了严厉批评,并“勒令”我向珍赔礼道歉……
下场很惨。咎由自取,自食其果……
事情过去一个星期后,那天课余珍找到了我。珍把我拉到操场角落的垂柳下,一脸微笑地对我说:“扬扬,还对我有意见吗?我真的不明白你为什么对我有意见……其实,我很喜欢你……”
珍说了很多,我在心里喑笑:算了吧大队长,我不会向你投降……
高小毕业后,我和珍同时考入县城一中,高中毕业后我回乡做了小学民办教师。珍不知为什么没参加高考。我和珍从此天各一方,相互间已成陌路。
第二年夏季的一天,我突然收到珍的一封来信,信写得很简短,末尾写道:“扬扬,我请求你到我家来一趟,我有话要对你说……”望着信笺,我的心中顿时涌上一种莫名的惭愧,我觉得珍无论过去和现在都比我懂事。这一刻我真的感觉到自己真的长大了……珍的真情邀请,我很感激、感动,但我当时实在不能脱身,一个人教着三个年级的复班,星期日还要参加乡中心学校组织的集中学习。于是,我给她写了回信,告诉她放暑假时我一定去看她……
时间过得很快,放暑假的第二天,我几乎是一路小跑赶到珍的家里!但我还是来迟了——珍在半个月前已离开了这个世界……我的两眼泪水潸然,一个人来到一条小山沟里,面对荒草中一丘小小的坟冢久久地沉黙,心里在暗暗地发问:“珍,你想对我说的话全说给我吧……”
清风拂过,荒草摇曳,坟冢黙默……
那些天里,珍的话一直在我的耳际萦绕:“我有话要对你说……”
有一次,我去镇上办事,偶然遇见了同学小乐。不待我说什么,小乐便劈头盖脸地斥责我说:“扬扬你太不够意思!珍邀请同学们到她家里去,唯独你没有到场,珍伤心极了!”
“去了,我去了,但我去晚了……”我一脸伤感的说,“珍要对我说的话已成为永远无法破解的谜了……”
小乐一脸伤情地说:“其实珍给好几个同学写了信,每封信上都是那样写的——‘我有话要对你说’……”
我惊愕地望着小乐,急切地问道:“这样说,珍想说的已不是什么‘谜’了,快告诉我吧,珍到底说了些什么呢?”
小乐一脸凄然地告诉我说,珍患了不治之症,她知道自已在世间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所以,她特别珍惜短短的十八年里与任何人之间发生的一切,愉快的与不愉快的,甚至是嫉恨的。她说,人与人之所以有缘、有感情,就是因为他们之间曾发生过什么……什么也没有发生,“缘”从何来?又何以生“情”?
我浑身颤颤地抖动着,泪水夺眶而岀。我愧悔不已——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不是不懂,但我麻木不仁……
珍已经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来我一直把珍留给同学们的话铭刻心底,我永远珍惜我和任何人之间发生的一切:愉快的与不愉快的、亲情与仇恨、挚爱与怨艾,它们同时磨砺着我、规范着我、塑造着我,像一面忠实的镜子清晰地映照岀我的形象、我的灵魂……
感受梁祝
文/华杉
我是一个地道的乐盲,早就听说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如何美妙,却始终无缘聆听。
然而,梁祝的故事我从小就知道。孩提时代,在夏夜的星空下,许多故事从外婆的唇齿间流淌出来,其中梁祝的故事令我如痴如醉。外婆讲了又讲,我是百听不厌。我笑梁山伯是个书呆子,同窗三载,连祝英台是男是女都分辨不出。最后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双变成了蝴蝶,会飞。我吮着手指头无限向往,他们是多么的幸福啊!后来在野地里玩耍时,看到成双成对的蝴蝶,我再也不会用树枝或网罩去捕杀它们。要知道,它们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啊!
随着年岁的增长,美丽的蝴蝶不会再引起我的遐想,外婆的唇齿间也不再流淌出动听的故事。这一切的变化是那么自然,我浑然不觉,也从未细细咀嚼过外婆的故事,直到我第一次听到《梁祝》。
在我四十岁生日时,朋友送我一盘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磁带,在烛光中我第一次聆听到这令人心碎的旋律。乐曲终了,我内心深处的那一根弦被拨动了,童年时的记忆又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讲梁祝的故事时,外婆的泪水会打湿我的脸。我觉得那泪水苦而涩。
美丽的蝴蝶,美丽的谎言!但所有善良的人却宁愿相信人可以化作蝶。因为人们希望梁山伯与祝英台厮守今生来世,希望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岁月使人苍老,却带不走记忆。外婆的身世就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外公年轻时当兵去了,留下外婆和还在吃奶的妈妈,从此再没有回来。外婆带着孩子苦捱,日夜盼望爱人突然出现在眼前。岁月使外婆由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变成一个满脸沧桑的老太婆。
外婆八十大寿那天,我回到她身边,带着那盒《梁祝》。我打开录音机,外婆显得局促不安,嘴里念叨着,别逗外婆了,我哪会听协奏曲。然而,随着音乐的流淌,外婆渐渐平静下来,目光变得柔和而专注。当年,外婆讲梁祝的故事时,就是这副神情。
他们在玩耍,他们约会了。外婆喃喃地说,她沉浸在如泣如诉的乐曲声中,双眸忽而闪闪发亮,忽而暗淡无光。外婆的脸竟泛起了红晕,仿佛年轻了许多。从外婆的脸上,我看到了几十年的人世沧桑,看到了不朽爱情的光芒。
乐曲终了,一切归于平静。外婆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两行浊泪顺着她的脸颊悄然滑落。外婆如梦初醒,破涕为笑,幽幽地说,他们飞了,飞上天去了。
我不得不承认,外婆比我更能理解《梁祝》的内涵。我凭想象去听《梁祝》,外婆则用她不渝的爱情坎坷的人生经历去感受《梁祝》。
一瓶矿泉水的故事
文/王不了
我有一瓶与众不同的矿泉水,它的来历有一个小小的故事。那是在西哈努克机场我用自己的能力免费换来的,在柬埔寨这个国家,又特别是机场,一瓶水是很贵的,至少比我们国内贵好多。
今年暑假的一个晚上,我和妈妈回国要经过西哈努克机场,由于时间有点晚,当时已经是北京时间11点多了,忙着赶飞机,我肚子有点饿了,办完登机手续后,在候机室,我发现很多大人和小孩子都在吃当地的一种方便面,看样子很好吃,黄黄的,油油的,我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我就很想吃,一旁的妈妈说:“想吃就自己去买,我不会说英文。”因为当地主要是讲英语,我想了想,虽然还从没有自己独立用英语交流去买过东西,心里还是很慌的,但是由于太想吃那面了,“走,不管了,豁出去了”,
我走到了小卖部柜台前,柜台里是两位长得很帅的大哥哥,我用英语问他们说:“ l ll take this我要这个(指着方便面说), how much is the fare(请问多少钱)? Does it include tax and service charge? (这个价格包含税和服务费吗)”其中一个大哥哥听到我用英语问他们后,很吃惊的看着我,也逐一用英语回答了我,在其中一个哥哥递给我方便面的时候,我说了声,thank you very much(非常感谢),最后方便面以美金3元成交。
当我吃完方便面,回去还碟子的时候,其中一个大哥哥叫住了我,他用英语说,让我稍微等一下,正在纳闷的时候,我看见他从冰柜里拿出了一瓶矿泉水,顺手递给了我,我一下子懵了,当我反应过来时,从他的英语中明白,他们要送我一瓶水,由于我表现太好了给我的奖励,还竖起大拇指,对我说,Very good Very good,我真是没有想到他们会送我一瓶水,我感动极了,我不会忘了那瓶水和卖东西的两个大哥哥!
收藏故事老茶壶囤子
文/代德寿
因爱好收藏,没事的时候,总喜欢去古玩市场转转。最近,我收藏到两个不同材质的茶壶囤子,现实生活中很难再见到的老器物。
童年时的一个冬天,我在邻街一家富户的炕头上见过一个藤子编的茶壶囤子。在过去,对这种物件,即便是曾经家家户户都有过茶壶的家庭,也很少将茶壶配上囤子。为此,现在好多人对此物件很陌生。茶壶囤子也叫茶壶套子,它就是旧时庄户人家自己发明的能使茶壶水保温的一个生活器物,也可以说是暖瓶的祖先。其材质有竹编、草编、藤编、木质等,外形以圆形为主,也有扁圆形、方形的。
茶壶囤子的做工很讲究。南方人以藤编草编的居多,据说藤编茶壶囤子最早是在清朝时由广东人发明的。这种物件的编织,充分反映了南方人心灵手巧、做工细腻的特点。把收割好的藤条经过清洗、剥皮、打磨等工序后,用来编织。出于对饮茶的讲究,除了结实耐用外,茶壶囤子的装饰也十分考究,既体现它的使用价值,也很注重观赏价值。因此,现在能看到的藤子编制的茶壶囤子,周身都镶有铜饰件。而图中木头做的那只茶壶囤子,在盖子提把上设计巧妙,只有转动一头的销子才能将横担提把拿下,之后才能取出盖子。
茶壶囤子主要用途是保温,所以要在茶壶囤子里做一个正好能装下茶壶的棉套,形状与茶壶的外形相一致,正好可以把茶壶包裹起来,包括茶壶嘴的部位做出一个凹陷,保证茶壶放在里边恰到好处。茶壶放进去后,严丝合缝,没有任何空隙,既保温,又可以防止茶壶在里面活动和碰撞。茶壶囤子制作,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随着岁月的流逝,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盛水的器具花样不断翻新,保温的方法更是层出不穷,曾经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茶壶囤子便永远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高粱的故事
文/乔盛
村里的老年人言,向阳坡地最好,宜种谷子、糜子、高粱……尤其是土质松软的向阳地种植高粱最合适。那些年月我家的自留地就是一块向阳地。我亲眼见父亲把高粱籽撒在这块地里,再撒上肥料,而后用犁耕过。撒籽容易埋籽亦容易。只是高粱苗出土后锄草费力气,一般锄草技术差的人和体质不太强壮的人是很难支持下来的。第一遍锄草还好,破一破幼苗,砍一砍小杂草也就行了,高粱长到高至人腰,开始拔节,锄二次草。高粱的二次锄草,一是锄砍杂草,二是用锄头刨土往高粱的根部培。砍杂草,不花多少力气,而一锄头一锄头刨土往高粱根部埋是够累人的。双手握锄把要稳要轻要用力平衡。腿成弓步,腰杆直立。锄刃既不能太深伤了高粱根,也不能入土太浅划个地皮,刮一层瘦土挖到根部应付了事。有经验的庄稼人始终认为,庄稼锄一次草就有一半的收成。锄草不全是为消灭杂草与庄稼争水争肥,更重要的是为了保墒抗旱。那时,集体统一劳动,大伙看一个人有没有吃苦精神,首先看他能不能一个上午锄完一亩拔节高粱地。若能在一上午的时间里高标准高速度锄完一亩高粱地,那么这个人就一定是个很有献身精神的男子汉。相反,则一定是个懒汉,或者是叫媳妇讨厌的无能丈夫。村里有人逗笑,在农村有四大活计干起来最累人最吃苦最熬人。一是下河游泳,二是攀高柳树,三是锄二次高粱地里的草。凡是游过泳、上过柳树、锄过高粱地草的男人,都深有体会。而第四大累人的活计,听了叫一些年轻人脸发红发烧……
高粱扬花吐蕊,花朵淡绿得迷离。有乳汁从穗子流淌。坐到地畔,一股股的香气钻入鼻腔。在高粱穗由开花到成籽的那几日,整个高粱地里显得特别紧张。全村家家户户包括集体的所有高粱地里,从早晨太阳还未露头直至傍晚太阳落山,整整一个白天,都有男女老少在轮流值班。他们灵活而且十分恼火地在追赶一种高粱的天敌——麻雀。这麻雀一旦等到秋天庄稼成熟了,就不再捕食蚊子,专挑刚成熟的庄稼糟害。麻雀最爱吃正在结籽含乳汁的高粱米粒。籽粒两个指头轻轻一捏,溢出白白的汁,不稠不稀,似女人的奶水。指头沾一滴往嘴里抿一抿,直甜人心窝。麻雀这鬼鸟真能和人类作对。争食不要命。不管人们在高粱地里装扮披着衣服的假人巡视,还是活人真人拿土块追赶,麻雀总是成群结队地从这块地里飞到那块地里叼食个没完没了。我傻问过村里的一个光棍汉,麻雀为哈爱吃不成熟的高粱?光棍汉笑着说:“高粱水水全是甜酒酒,麻雀喝了成仙鸟,变成七仙女,就能和牛郎结婚了。懂不懂?”
到了九月,高粱开始走向一片红色。吸食了高粱乳汁的麻雀已成仙女升天了,面对红红的高粱籽再也无能为力。高粱收割入仓后,村里人谁都知道高粱能酿酒,且酿出的酒浓度高,好喝,味香。可村里人几乎没有一家拿高粱去酿造美酒的。对于连温饱问题也不能解决的乡下人而言,高粱只能是粗制粗吃用来填饱肚子了。记得那时,家里把高粱磨成红面粉,有时蒸着吃红窝头,有时水拌喝红汤。有时想改一改口味,往高粱面里搅入一些榆皮面,再加少许蒿籽,用饸饹床压着吃红面条。高粱的吃法种类很多。村里有些人家把高粱放在锅里炒熟后,再磨成红面,或干吃或拌水吃。本地人叫这种炒熟的红高粱面为“炒面”。意思就是说吃起来方便。就像如今商店里卖的各种“方便面”一样。也不知几时,红高粱“炒面”的内容给异变了。城里人把白面条煮熟后加上香油,用调料炒过叫“炒面”。“炒面”与“炒面”不一样,质有别,味道亦有别。又后来,有些对男人女人研究颇深的人竟然把“炒面”完全给歪曲化了,“炒面”竟然成了女人的代名词,而且是特定女人的代名词。在家乡,有时候说“炒面”,实际上是指上年纪男人的“儿媳妇”。言下之意,一个男人一旦有了吃“炒面”的资格,也就是有了做公爹的资本。
高粱不仅能制作“炒面”,能酿最美的好酒,就是那秋后枯萎了的高粱秆也大有实用价值。一根根的高粱秆排列组合好用细麻绳串起来,可当锅盖使用。高粱秆瓤还能加工饲料。高粱秆皮又能制造孩子们玩耍的乐器玩具。
小故事,大道理
文/陆烨
我买了一本名叫《改变孩子一生的故事全集》的书。在这本书中,我了解了许多道理,知道了许多名人成功的经历,我也知道了每个人的成功都是来之不易的。
我知道了:并不是每一条毛毛虫都能蜕变成美丽的蝴蝶,只有拥有想飞翔的心,美丽才会降落在你的身上。改变不了的是现实,能改变的是战胜困难和困苦的勇气,不在黑暗的命运之茧中战斗,就永远无法看到蓝天的辽阔。
我知道了:生命,在于超越。超越成就,超越自己。超越是一种突破,是一种重生,是一种创造。生命的成就不在于你站得有多高,而在于你不停超越原来的高度。人生的路,走得慢不可怕,可怕的是“原地不动”。
我知道了:如果没有目标,再精准的射手也只能被浪费;如果没有目标,再快的汽车也只是摆设。人生需要一个目标,需要一个方向。有了目标,潜力才能变成成绩,有了方向,我们才不至于在纷繁的人生中迷失。
这些道理都是我感受最深的。我也决心将它们付诸于我的行动中去,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全力以赴地学习,我相信:终有一天,我将化蛹成蝶,绽放出属于自己的五彩缤纷。
说山东快书 唱莲花落
文/丁明烨
儿歌曰:俺听快书武二郎,探兄路过井阳岗,一气喝酒十八碗,醉里打虎美名扬。俺听落子宋家庄,有个英雄名宋江,人都称他及时雨,杀富济贫好儿郎,听快书听落子,俺也学学好样子。
小时候,乡村文化生活匮乏,没有电视,看不上电影,晚上围坐在一起听说书人说唱,就成了老百姓们难得的奢侈享受。
说书,最初是盲人行乞、谋生的一种手段,后来才演变为一种民间艺术。说书人大多以双目失明的盲人居多,旧社会,因出“天花”或其它原因致盲的孩子,为谋求生存,父母在他们刚刚懂事的时候,就送他们拜师学唱。学成后,就走村串乡,混一碗饭吃,因此人们也习惯把它叫做“瞎腔”。
每逢有说书的来村上,村民们便主动接济,东家端来一碗菜,西家送上俩干粮,也有的送来一瓢粮食作为酬劳。待牛羊归圈,月上柳梢,乡村的夜晚万籁俱寂,村里男女老少便围坐在一片空地上,听说书人打板开唱。说唱的曲目多取材于历史事件的民间演义,有《黄天霸》、《五女兴唐传》、《薛仁贵征西》、《乌鸦告状》等等。说书人嘻笑怒骂,表情夸张,时而扮男,时而扮女,幽默滑稽,令人啼笑不止。村民们则听得如痴如醉,仿佛身临其境,久久不愿离去。有时夜深了,故事正到了高潮处、挂心处,说书人偏是卖个关子,到此戛然止住——要知事情的分晓,明天晚上接着咱再说。这样,人们惦念着故事的结局,明天晚上还要来听书,说书人也能如愿得到饭菜和粮食的供应。当然,也有个别的说书人,说唱的不精彩,听众悄悄相继离场,到最后场地上只有稀稀拉拉几个人陪他,这样就难以得到充足的粮食饭菜,第二天只好怏怏而去。
说书人在“正剧”开始前,往往演唱几个“小段子”,把竹板、铜锣打的呱呱响,作为开场戏,以召唤、等待人们到来,然后才书开正传。在中原地区,最受欢迎的开场形式有两种,一是山东快书,一是莲花落。
山东快书,在乡村是家喻户晓,说书人单手打着两片月芽型铜板,用淳朴的山东话押韵合辙的说上一段故事。铜板清脆悦耳,说唱形象生动,故事动人心魄。人们最耳熟能详的就是《武松打虎》,大人孩子都会唱上几句:当哩个当,当哩个当,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好汉武二郎。那武松学拳到过少林寺,功夫练到八年上……
莲花落的道具也非常简单,一个铜钗,一个大竹板,二者相得益彰。莲花落唱腔洪亮,节奏明快,一句赶一句,铿锵有力,雄壮大气,多用于说唱水浒、三国等故事题材,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如今,随着电影、电视及音像制品的普及,说书也逐渐退出了乡村舞台。有的登堂入室到剧场演出,有的则录制成唱片、录像,走进千家万户。在剧场、在影视里听艺人们说唱,虽然难有当初的兴奋激动,但依然能唤起童年许多温暖的回忆。
静美旧时光
文/杨丽琴
小时候,一到农忙季节,父母整天忙着地里的活,我就成了家里的主劳力,洗衣、做饭、喂猪……
这些家务里,我最喜欢做的是去村前的井边洗衣服。吃过早饭,一手挎着装着脏衣服的竹篮,一手拎着洗衣盆子。必须趁早,如果迟了,井边就没有位置了。井台不大,边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盆子,红的、绿的、蓝的、黄的、木质的、塑料的,在井边围成了五彩的“盆花”。村里的姑娘、媳妇、婶子们都来了,井边显得忒热闹,等得时间再长也不觉得闷,洗衣服的更是不慌不忙,一件一件慢慢地洗。等有人洗好衣服走了,才可以腾出一小块位置。
一上午的时间都耗在井边了,可并不感觉到闷,那些婶子们在一起总喜欢评价谁家的孩子学习好,谁家的生活过得富裕,谁家儿子相的姑娘长得俊,谁家两口子吵架闹矛盾等等,不时,还会爆出一阵阵笑声。
其实,村东头有一口大井,井很深,水也清,是那年干旱为灌溉农田,上面出资打的,离我们村有一里多路。因为是在空旷的庄稼地边,所以显得有些冷清。村子里的妇女们都不愿意去。
为了用水方便,村里很多人家都想在自家院子打井,可偏偏我们村这块地打不出水来。后来,村里人在一起一合计,每家出份子钱,请了一个技术好的打井队,选了村前这块位置,打了这口井。听大人们说有百来米深,内壁用钢筋混凝土井管垒砌,井内壁足足有两米宽,到了井口收拢成一米见方,还用青石板砌了井檐。
这口井的出水量很好,都说是打到了“泉眼”,夜静时分,有人还听到了井里“咕咕”地冒水的声音。水质也很好,冬暖夏凉,清澈甘甜。自从有了这口井,村里人就再也没有人去庄稼地里的那口井,虽然二十几户人家,集中用起来也不方便,但村子里的人都乐得凑这份“热闹”。
看到井边有人了,村里人都喜欢往井边凑,或者拎一个小桶去井边拎水,或者拿只盆子去洗把脸,或者随便找两件衣服去井边慢慢地搓……
村里有一位“老夫子”,喜欢看厚厚的旧书,每逢他去井边的时候,大家都会叫他讲故事,老夫子知道的故事特别多,讲起来眉飞色舞慷慨激昂,特别生动。《三侠五义》里的审奇案、平冤狱,以及侠客义士帮助官府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故事;《水浒传》里,替天行道,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一个个“义”字当头,《三国演义》里的三顾茅庐,三国鼎立,群雄逐鹿……许是那时我的记忆力特别好,这些故事图画般深深镌刻在我的心里。也是从那时起,文学的种子就在我稚嫩的心里,扎下了根。
几年前,村子里接上了自来水,水井没有人用了。前一阵回村时,看到水井边有几个老人和孩子,为了安全,水井上面打上了厚实的铁皮盖子,孩子们趴在井盖上画着画儿。我走过去,和老人打着招呼,并问孩子们在画什么?一个孩子说,他们在比赛画房子,还有房子里住着很多的人。另一个孩子接着说,还有好多好多的鸡鸭,还有在水井边洗衣服……
听了孩子们的话,望着面前有些沉寂的村庄,不知怎么的,我的眼前却浮现出那些年,那些远去的世事,那些井边欢喜热闹的场景,心里竟涌起一种莫名的乡愁。
我与书的故事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刘向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在我的眼里,书是一张飞毯,带着我们在智慧的天空中翱翔;书是一只小船,带我们在科学的海洋中乘风破浪;书是一架望远镜,引导我们在文学的宇宙中探索。
小时候,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无法持之以恒,只有五分钟的热度,尤其是静坐读书,对我来讲,那简直比酷刑还难以忍受。记得有一次放假,妈妈和爸爸都把自己闷在书房里看书,家里静悄悄的。我想让爸爸陪我出去玩,他却沉默不语地丢给我一本《格林童话》和一本字典。我刚想说些什么,这时,爸爸开口说:“不要老是想着出去玩儿,你读读书吧!遇到不认识的字,记得查字典。”说完,他又转身回书房看自己的书去了,只留我一个人在客厅里。
我想到爸妈都不肯陪我玩,泪水不禁夺眶而出,可是,就算我哭得再厉害,爸妈也没有出来安慰我。我只好停止哭泣,心想:“看来,我只能在家读书了。”我走进自己的房间,硬着头皮翻开了那本厚厚的《格林童话》。一翻开书,我便被那彩色的图片和精彩的故事吸引住了,《渔夫和妻子》的故事使我懂得了做人不能太贪婪;《进入天堂的裁缝》使我明白了世上万物不全是完美的,你要做的就是学会容忍那些瑕疵……看着看着,我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一切,最后,抱着书在床上睡着了。
现在,我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深切地感受到:书是我们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我们灵魂的指路明灯。因此,我呼吁大家:好读书,读好书,与书成为好朋友吧!
我与百合花的故事
文/王厚钧
我喜欢养花,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有花,我都会驻足观赏。如果那花谢过后结了种子,我都会小心翼翼地采集带回家播种。
大概在四年前,我送一个学生去村卫生所看病,在村医住所后院,见一株已经枯萎的植物立于花盆中,顶端有荚果绽开,我便采集了几粒回来。第二年春天,我把它种在花盆里,它居然长出几片狭长的叶片。就这样它一直在花盆里生长着,冬天来了枯萎,春天来了发芽。三四年也没见开出什么花。有一天,它那修长柔美的枝条引起了我的好奇,于是我拍摄了好几张图片,上网搜索各种花卉图片,仔细对比查找,才知道它叫百合。
从此,我特别珍惜地呵护着它,希望有一天能开出美丽的花,而不管它开的花是什么颜色,我都会很喜欢。漫长的等待中,有一次,阅读了林清玄散文《心田上的百合花》,被文中百合花坚定的秉性所感动,至今还记得文章结尾那段话,“不管别人如何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从此,百合花的那种坚毅与执着,为了心中信念与世俗抗争的美好形象让我再也不能忘。
也是巧合,前不久,有位六年级孩子送我一本《林清玄散文集》,我又读到了与百合花有关的美文。那是一篇题目为《百合》的文章,林清玄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了它的含义,“这世界,能爱百合花的人很多,能珍惜那纯净、优美、芬芳的品质的人很稀有,这是百合花显得如此孤独的原因……人要‘一合’都不易,何况‘百合’呢?”这篇文章,使我对百合花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知。
这个春天,我栽种的百合花终于有了绽放的迹象。于是,我几乎每天下班回家都要先去看望百合朋友,唯恐错失它绽放的时机。要知道,这株百合确实开得不易——倘若花的主人没有那种等待的心情、百合自己没有那种执着坚韧的品格,那花儿高贵典雅、娇柔圣洁的美丽将会与我失之交臂。
百合花终于绽放了!它感谢我对它的忠诚与呵护,我感谢它给了我一睹它芳姿的机遇。因为与它的邂逅,我们彼此才有了期盼与等待的美好故事。
我是“小书虫”
文/谢丰潞
我喜欢看书,只要手里有本书,我就可以安静下来。历史故事、科学故事……不管什么书,我都喜欢。
最近,我迷上了《三国演义》,读着关云长张翼德的故事,我似乎不是坐在椅子上了,而是飞到了故事里,看着诸葛亮被请出山、用智慧对抗曹孟德、联合东吴孙权……我看书的时候,就算你大叫“谢丰潞”我也是听不见的,如果你拍我一下,或许我还是爱理不理,眼睛始终离不开书本。除非妈妈“狮子吼”,我才会不情不愿慢吞吞地把书放下。这本《三国演义》已经被我翻了一遍又一遍,可我还是不舍得放下。
如果我手头的书都看完了,那怎么办呢?有时,我会缠着妈妈带我去新华书店,这时,我就可以一饱眼福了,那么多新书,平时看不到的,都可任我读;有时,我也会让妈妈帮我上网“淘书”。再不然,就把看过的好书再看上一遍,再看上一遍。
书就像是个遥控器。有时让我哈哈大笑,有时又让我泪流满面;有时让我静心思考,有时又让我激情满怀……
这就是书的魔力啊!“书是知识的海洋”,而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读遍天下好书!瞧,我是不是名副其实的“小书虫”呢!
“灶王爷”的故事
文/董道传
相传,若干年前,有一青年男子,名唤张云方,人称张郎,早年父母双亡,孑然一身,孤苦度日。后有月老牵线,娶了一位贤惠妻子。妻子名叫郭丁香,相貌出众,秀发三尺,闭月羞花,又心灵手巧,勤于劳作,手不释闲。张郎和丁香成婚后,志同道合,夫唱妇随,男耕女织,勤俭度日,家庭生活,遂称小康。
张郎自幼沦为孤儿,缺乏良好教育。而今日子富足起来,日渐忘乎所以。不但懒于作活儿,还经常借故出去结识一些纨绔子弟赌博饮酒,四处游荡。一日,张郎等一伙竟去一家烟柳巷游玩。张郎在这里结识了一位名叫王海棠的妓女。王海棠闻得张郎家日子殷实,有些钱财,便娇滴滴地对张郎说:“你若休掉郭丁香,我愿与你结为夫妻。”张郎听后,经不住美色诱惑,一口应诺下来。自此,张郎回家后,对郭丁香横加指责,百般虐待,非打即骂。丁香为了保全家庭,忍气吞声,以泪洗面。最后,张郎干脆写下一纸休书,交于丁香,逼她离家出走。
丁香离家之后,张郎即动用家中积蓄,为王海棠赎身,并把她娶进家门。这王海棠,原在妓院,积恶成习,只知吃喝玩乐,何懂桑麻之事?小两口日复一日,寻欢作乐,不事耕作,日子日渐衰败,眼见坐吃山空。也真是“屋漏偏遭连阴雨,船破又遇顶头风”,不料,张郎家中又遭遇一场天火,将家中财产烧得片瓦无存,张郎又在火灾中被烧得双目失明。
“半路夫妻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于是,王海棠毫不留恋地离开了张家,回到了她原来的烟柳巷……
却说这张郎无家可归,又双目失明,万般无奈之下,走上了沿街叫乞之路。每日里手拄一支“明杖”,沿街呼喊乞食,啼饥号寒,苦不堪言。一日,他在乞食中遇上了一位女舍饭人。只见那舍饭人移步走向张郎,柔声言道:“你这位讨饭人,请来俺家用饭。”张郎听后,喜不自禁,千恩万谢地跟随舍饭人来到家中。那舍饭人用上好白面,熟练地擀出细而匀的面条。面条下到锅里,顿时香气四溢。她盛上一碗面条,并在碗里放上自己的一根长发,双手将面条放于张郎面前,这时的张郎已是饿得急不可耐,连忙端起面条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他一面吃一面说:“自从休了丁香女,没吃过这样的好面汤(面条)。”接着张郎又从碗里吃出一根头发,他把头发拿在手中,自言自语地说:“这根头发三尺长。”舍饭人问:“谁的头发三尺长?”这时,张郎已意识到舍饭人即为郭丁香,顿时羞愧难当,无地自容,转身向灶台方向撞去。说来也巧,这一撞正撞进灶膛之中。丁香见状,急忙去拉,谁知竟拉下了张郎的一条腿。这条腿便成了农家草灶旁的“掏灰扒”。
至于张郎成了灶神,做了“一家之主”,那是后话。到姜太公封神的时候,念及张郎钻灶殒命之举,便将他封为灶神。于是家家供奉灶神,祈求平安。但是供奉归供奉,人们对这位灶神还是心有芥蒂的:因为其生前毕竟是有“前科”的。于是人们对灶神采取了“一面管教、一面利用”的措施。每逢腊月二十三日,以糖果供奉灶神,以便粘住他的嘴,防止上天胡言乱语。每户人家都在灶神像旁贴一幅“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嘱咐灶神牢记职责。每当谁家家人染疾时,便要责怪灶神看家不严,令鬼魅进家作祟。有的家中出了大事,还要请人来家“批评灶神”,数说他的不光彩历史,使他“夹着尾巴作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