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泰山散文

2022/12/24好文章

泰山散文(精选15篇)

巍巍泰山

文/蓝蓝

90年的五一,第一次登泰山,是和男朋友一起去的。那时,他还是个学生,我刚上班一年。第一天的傍晚开始爬山,天黑,看不见什么风景,只有顺着台阶往上爬。到了中天门的时候,我再也没有爬上去的力气,真想中途放弃。可是,回去的路实在太长,于是,也没有返回的勇气。加点餐,继续往上爬。终于到了南天门,到了泰山之巅。

半夜里,山顶上的风很大,冷的很。租不到大衣,我俩只好租了一床破棉被,披在身上。终于等到日出时。当太阳从大海慢慢升起的时候,我却还在往上看。终于看到日出的时候,发现它好像一块红红的布从碧绿的麦地里升起。好美!

上山容易下山难。回来时,腿酸痛的很。想乘索道或是公交车,看那人山人海,等到何时?咬咬牙,鼓起勇气,下山!

一个又一个挑夫越过我们远去了。累,也看到了希望。

终于到了山下,脚再也不敢落地。我发誓,这辈子再也不登泰山。 02年,在儿子的恳求下,又一次登上泰山。那年,儿子6岁。我们从后山出发,爬了40多分钟,就到了中天门。从中天门坐索道到了南天门。坐索道,真是害怕极了。一动也不敢动。儿子稍微动一下,或是说句话,心里都吓得要命。生怕掉到山涧,摔个粉身碎骨。一路提心吊胆。

在山顶,儿子兴致勃勃,去寺庙撞钟,给神仙磕头,听大悲咒,买他喜欢的纪念品。对于孩子,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那么好玩。丝毫感受不到疲倦。

返回时,儿子还想乘索道,看来乘一次还没够……可是,我再也没有那个勇气。干脆,还是往回走吧。路上,好多人都夸儿子:你看,人家小孩子都爬上来了,多厉害!儿子心里美滋滋的。离山下不到3里的时候,儿子再也不走了,累得哭了起来。我没有办法,我也走不动了。只好,哄着儿子,鼓足勇气,慢慢的,终于下了山。好累!

06年11月,再次来到泰山。我却没有去爬山。11月的泰安的确很冷,山上会更冷。现在的我,再也没有勇气爬山。就算有胆量,也没有那个体力。爬不动了!参观了泰安监狱。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他们在服刑指导方面,做的很好。

希望有一天,再登泰山之巅,领略祖国山川的壮美。

故乡的云

文/许培良

生长于故乡,又有幸工作于故乡,却很少用心去看故乡的云。

清晨出门,忽然下意识地仰望了街门前上方——空中的云。呀,故乡的云哦,竟是如此美轮美奂!

冬天到来,习习寒风,吹凉了我的心,吹皱了空中的云。但云毕竟掩藏不住自己的玄机,她像一团富有弹性的棉絮,在风的外力下,居无定所,变无定形,因势而变,游刃有余。

不一会儿,蔚蓝的晴空变得阴郁起来,云越来越低,似乎要亲吻大地,这是一种幻觉吗?不,云分明就环绕在我的周遭。哦,天虽高,云虽远,此时,却仿佛与我有着一种亲密关系,我与云共存,与云共舞,感谢上苍的赐予!

我瞩目远空中的云,徘徊复徘徊,云在想什么?此时此刻,虽不知云之所思,我却想到了异地的云!20年前,我到过泰山,攀援过泰山极顶,站在极顶看过云,那时,云海连绵,从我的足下飘过,从我的眼前掠过,哦,好亲切的云吆,让我大有一种人间天堂之感!往事已去,泰山的云纵然美丽,但毕竟离我太远。

其实,故乡的云,也不乏绚烂之处。晴空万里时,白云与蓝天交融,犹如一幅墨彩画;雨后初霁,那云摇身一变,与夕阳编织出美丽的晚霞;云也是壮阔的,尤其是暴雨到来之前,那浓浓的云变成黛黑色的,卷积到一起,从天边滚滚而来,气势可谓浩大!

云之变化多端,令我感慨万千。半晌时分,风稍停,灰蒙蒙的天空中,浅褐色的云拥挤在一起,似乎要将整个天幕包裹起来。此时此刻,我站在故乡的天空下,一种压抑之情油然而生,嗨,偌大的宇宙中,人类是何等的渺小!渐渐起风了,云翳破了,露出了天空的一角,仿佛生命打开了一道缺口,这里孕育着一种转机!

夜幕降临,晚风又起,云在流水般地移动,云将寄身何处?我忽然产生一种悲悯情怀。其实,人生也何尝不如此呢?一代代人过去了,一代代人来了,无论伟大与渺小,譬如秦皇汉武,譬如黎民百姓……

故乡的云啊,你是我生命的教科书!

近乡情怯

文/康然

五月的清晨,走近了我魂牵梦绕的故乡———鸡鸣山驿,她的一切与梦中的一样,是那么那么的熟悉……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雄伟高大、历经风霜的城门。门洞两边道道刮痕和地上深深的车辙,是历史留下的印迹。我轻轻触摸着它,与“古老”、”沧桑”进行着心灵的沟通。

徜徉城中,古木林立,碧草芾茂。在这蓊郁典雅中,一幢幢古朴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庙宇雄浑,回廊曲折,砖雕精美。如果说满目的苍翠是这座古城缩影的话,那么这些完好的古代建筑就是家乡人保护古迹的见证了。

途径文化博物馆,门前伫立着古时驿使和驿吏的铜像。马背上驿使双唇深抿,神情肃穆,马下小吏双手高举,弯腰接过邮件,他们是在履行神圣而又庄严的使命呵。

面对着铜像的远近都是粗壮挺拔的枣树,峭然挺拔的站姿,俨然是守护神秘古城的忠诚卫士。枣树们的皮也因风霜的洗礼,大多已成褐色,层层叠叠地皲裂、脱落,恰似一部传世经典被经年累月地翻阅后出现的磨损的卷边,让人肃穆起敬。

沿头道街往里右转,是泰山庙,供奉的神是碧霞元君。幼时,每每回老家就来到这里玩耍,本以为常事。此时,心中却多了些敬畏,生怕自己的一举一动惊动了神明。不禁“怯”感油然而生,右脚轻抬,迈入庙门。凝望着“泰山奶奶”的塑像,心生虔诚。

从泰山庙出来西行,不远处就是供奉孔圣人的文昌宫。近一米长的高香立在古鼎上,“金榜题名”大字高悬,格外显眼,像是为我们这帮即将升入高一级学府的学子特意准备。正殿的门楣上一块牌匾书有“斯文在兹”四个隶书大字,牌匾与墙面严丝合缝,浑然一体,看上去不像是钉上去的,倒似从墙里长出来一般,这种感觉刻骨铭心。

登上高高的城墙,站在东城门楼远眺。我暗叹着家乡的庄严和神秘,俯瞰着东城门脚下不远处我的老家老院。如今的老屋俨然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弓腰驼背,衣衫褴褛,但依然站立在古驿一隅,昭示着他不息的精、气、神。父辈们的童年就定格在这里,我的梦也留在了这里……

结束了旅程,倚车窗回望,望着古城望着家乡渐行渐远。———好想,好想,好想再奢侈的享受一次,享受一次故乡温情的抚慰。

坐看云起

文/杨福成

看到老同学将刻的一枚闲章“坐看云起时”发到微信圈里,不仅就扭头看了一下窗外的云。

这时候的云很低,灰蒙蒙地扣在山的顶端,看样子是要下雨了。

我家后面的山小,这样的天气这样的云若是挂在泰山上,那就壮观了。

前两天我刚爬了泰山,泰山的云海是一大奇观,二十多年前我就见过。

那时我才上高中,也是第一次登泰山,和同学们坐在日观峰的旁边,看云像小狗小猫一样在院子里嬉戏。

对,云海就像我家的院子,有的云长成了院前杨柳的样子,有的云长成了院子里歪脖老枣树的样子。

时光如白驹过隙,现在再登泰山,又来到日观峰旁,只感觉是云在脚下走,人在空中飘,那俏皮的小狗小猫和歪脖子老枣树再也寻不见了。

云海还是那个云海吗?我还是那个我吗?

似乎一切都没变,又似乎一切都变了。

在下山去坐索道的路上,看到一位妇女坐在地上号啕大哭。听人说,是她和家人一块来爬山,刚到山顶,丈夫就突发疾病离她而去。

悲哉!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有开心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伤痛,还有像云一样无迹地散去。

在索道站前,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终于可以下山了。

云一直还是环绕在身边,索道一颤一颤地往下冲,一朵朵的云吓跑了,又立马聚拢来,就像影子一样寸步不离地尾随着我。

下得山来,我忽地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朵云,坐在天外村的石阶上,看山上的伙伴、空中的伙伴无所欲无所望地飘来飘去。

“山上一片云,无脚亦无根。随风四处飘,烦恼不挂身。”像云和云一样没有争闹的世界,实在是令人神往!

人心齐,泰山移

文/吕孟琦

最近,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读完了美国作家塞尔登的《塔克的郊外》。这本书主要讲了蟋蟀柴斯特放弃了在时代广场声名显赫的生活,回到了大草原。可不久之后,大草原也要被开发了,小动物们将失去家园。于是,柴斯特邀请住在大城市的塔克老鼠和亨利猫前来出谋划策,拯救草原。塔克老鼠最终想出了一条妙计,草原得救了。后来为了感谢塔克,小动物们将草原命名为“塔克的郊外”。

在这本书中,我很欣赏柴斯特和塔克。柴斯特是只有责任心的蟋蟀,它为整个草原而担忧。塔克聪明机智,又有点小孩子的脾气,十分可爱。但如果只有它们俩的话,大草原也不会被拯救。俗话说:人多力量大,草原的拯救靠的是大家的智慧和努力。

我不禁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个父亲,有一些孩子。孩子们经常吵架,父亲很苦恼。一天,父亲拿来了一扎木柴,对孩子说:“你们试试掰断它。”他的孩子一一试了过去,但都没成功。父亲抽出了一根,让孩子来掰,木头一下子就断了。是啊,人多力量大,木头也是如此。不管干什么事,都要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塔克的郊外》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心齐,泰山移。一滴水微不足道,可千千万万滴水汇聚在一起,就变成了浩瀚的海洋。

旅游是一种品格

文/付秀宏

旅游的感觉,难以比拟,那是把心灵搬到异地的行为。我登泰山的时候,衣服上的汗水几透几干,终于登上泰山极顶。站在泰山极顶,面临天地江河,太阳从灵魂中升起,万丈豪情随风张扬,孔子的睿语“登泰山而小天下”声犹在耳,杜甫的千古绝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声遏行云,能不感动?

海德格尔说,诗人通过诗把永恒固定起来。我想,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把最高层次的快乐,在泰山之巅固定起来,然后将激情装入前行者的身体里,而把懦弱、懒惰丢弃在攀登的路上,使登顶者的魅力展现于对追求高度的精神获得层面上。

旅游的样子,表面看就是走走动动,但内心渴望却是饱满充沛的。对于四肢来说,旅游必定时刻甩开脚步和臂膀。假如旅游者害怕睡不足、身体受累,那是不宜长途旅游的,尤其难于体验有荆棘与有静寂的旅游。

有一位朋友对我说,他在云南虎跳峡与其说是体验旅游,不如说是体验胆量。18处险滩最险处江面仅20余米,江中有巨石曰“虎跳”。他凭自己双脚、双手,一步一步爬过下虎跳、中峡,再过虎跳28道拐。那绝对不是走山路,那是在爬,一路上手脚并用,不敢坐下来。在惊险处一坐下来,身体会在不自觉中往下滑。28拐还没有到,人已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然而,他后面的话,又使人痴迷:一路上瀑布、溪流、峡谷、农舍,美得让人心都会化掉,那种山中的静谧,仿佛几个世纪都没有人打扰过。一个人在山里静静地听风过林梢的声音,感受到了世界上最好听的音乐。

这就是旅游的品格,把人生跋涉与享受——来一个“快进”播放。只有苦苦地徒步爬行,才能领略到虎跳峡的气势磅礴、惊涛拍岸。从而,产生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震颤。

旅游,有些像搏斗,与自己的内心搏斗,然后和自然的脉搏贴合。我有一位表叔,数年前在海南和人结伴登五指山,半路上有一块草地,每一片草叶子上竟然都有一条山蚂蝗。这些昆虫闻到人汗味儿,都竖立起来,密密麻麻的,很像是一个个铁甲士兵保卫着山门。这场面怪吓人的,同去的人不敢再登了,怕前面会遇到毒蛇拦路,只好打道回府。

表叔不死心,没登上五指山非常遗憾。三年后,表叔又来到海南,从海拔800米的地方开始爬,路非常难走,有的地方是九十度的悬崖,必须手脚并用。离山顶还有四五十米的时候,表叔的大腿抽筋,肌肉绷得硬邦邦的。只得停下来,揉,再走。走了没多远,又抽了,又停下来,揉,继续走。再抽,再停,再揉,再走……终于登上了五指山的第一峰。但第一峰不是最高峰,第二峰才是。同行的人问表叔,还登吗?表叔咬着牙说,登!站在第二峰顶上,表叔极目遥望,蓝天浩瀚,白云悠悠。真是无限风光,令人心旷神怡。

如果你认为表叔是平白找罪受,那你的旅游就缺少了一种品格。在名山大川那里,只有超越自己的懦弱,才能与它们对话。每一处旅游地,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理由,来拒绝、排斥你的到来和进入。但真正的旅游者,可以凭借毅力、适时休整、不断锤炼,使自己变得伟大。

旅游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向大自然宣告自己的精神品格。只有将旅游当成品格锤炼,无形之中,旅游地的灵气、深韵,才能写入你的筋骨和心灵中。

那山 那水 那人

文/姚林宝

前几日,我慕名踏上了齐鲁这块神奇的土地,被这里的秀美山水所吸引,我痴迷倘徉其中,感叹其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名人荟萃,宛如天工神笔绘就一幅瑰丽长卷,使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物以稀为贵,泰山真容哪能轻易让人看到。到了山顶固然是云烟氤氲,神秘的面纱迟迟不肯去掉,山峦和景物变得隐隐约约,宛如人间仙境。被历代称为“五岳之尊”、“天下第一山”,源于泰山平地拔起,山势雄伟,更重要的是泰山在政治、文化历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秦汉以来,先后有数十帝王登临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祈求国泰民安。

微山湖湖面壮阔,水质清澈,几乎是原生态,半湖水来,半湖荷叶,淡雅素装,静得像一位内敛女子。天色蒙蒙,越往湖的深处去,越觉得微山湖端庄秀丽、甜美!

我们这些来客打破了这里的宁静,此时此刻,微山湖仿佛沸腾了,变得热热闹闹。当地渔民不乏热情,划着木舟载着我和同伴,沿着当年微山湖铁道游击队的踪迹前行。听惯了城里车水马龙的喧闹,凝视眼前的静谧湖水,寻得回归自然的片刻宁静。体验水乡风韵,感受湿地风情,愈发觉得微山湖的亲切!

曲阜位于山东中部,即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都城,也是儒家学派始祖、春秋末期着名思想家孔子的故乡,他曾在此着书讲学。

孔子一生都在传播仁爱为人的思想。每年9月26日至10月10日是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因此,在大成殿前我们见到了按古法进行的祭孔仪式,祭孔乐舞一唱三叹,意蕴悠长,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先师讲学时的情境之中。

参观孔府、孔庙、孔林,谒拜孔夫子,让我们感受到孔子的襟怀和情操,以及儒家思想的精髓。

泰山游

文/楚洪利

泰山游

文/楚洪利

若你没亲身登临泰山之巅,你就感受不到泰山的高度,若你没亲身登临泰山之天阶,你就体会不到泰山的陡峭……

走到泰山脚下的那一刻,感觉自己是那么渺小,泰山是那么高峻,挺拔,雄伟,厚重,和它的气势磅砣。当仰望它的峰巅,膜拜它的神奇,它好像和悠悠的白云接近。

当你竭尽全力登到泰山的玉皇顶,欣喜若狂,鸟瞰泰安市的街景,哪怕是一条很宽很宽的柏油马路,此时也变成了一条隐隐约约的羊肠小道。泰山天阶的陡峭,不敢说是90度,也得在70度左右,特别升仙坊至南天门这一段,每登一步台阶,都能听到自己气喘吁吁的声音了。汗水顺着额头滴落,在异彩纷呈的阳光中,晶莹剔透。尤其攀登这么陡峭的台阶,上身稍往前倾,左脚站稳上一个台阶当支撑点,并带动右脚迈上上一个台阶,然后右脚当支撑点,带动左脚再迈上上一个台阶,但是不能急迫攀登,避免滑倒,注意台阶的方条型青石磕到自己。在这我想说的是,在没登泰山之前,先运动运动,活动活动筋骨,要冷不丁去登泰山,至少回来三四天,从膝盖骨到胯骨之间的肌肉,抻的生疼。

五月中旬的泰山,风光旖旎,气候宜人,当置身于山中,置身于山中的奇松异柏、山槐花飘香的郁郁葱葱的遮荫处,观摩着清澈的泉溪潺潺地往山下流淌,听着鸟儿鸣叫的清脆,当阵阵微微的山风拂来,比6月吃着冰淇淋还爽,此时,再感觉登泰山艰难,心中也有那份无比的惬意。

泰山之美,不只在于山峦叠嶂,巍峨起伏,苍松翠柏蓊蓊郁郁 ,密密麻麻;泰山之美,不只在于扇子崖独特,云桥飞瀑在深谷茂林丛生之中如同霖雨,还有那神奇变化的佛光;泰山之美,不只在于月观峰的亭中,静静观赏群山在娇美的月色中婷婷玉立,山脚下的百里万家灯火五彩斑斓;泰山之美,也不只在于峰雄岩壮,怪石嶙峋,有的被山泉打磨得纹理光滑如镜,波澜壮阔的云海在山中缥缈缭绕,和那精美木鱼石的传说会唱歌;泰山之美,也不只在于万仙楼(清代建筑)跨盘路阁楼,门洞之上三间矗立,而且楼前古柏三株,枝枝相依相偎,情同手足,苍翠凌云。它东靠中溪之水,涧水萦带,清秀飘逸,如在幽地仙境。不愧那里圆雕浮雕,所塑人物神采各异,栩栩如生;泰山之美,也不只在于桃花峪谷幽静,洞宇闭门不见日月,或在于它的神奇神奇的闺密,那山,山中的岩石,如同一位微微笑意的青春美女,显露她蹈之舞之的,那白白嫩嫩的完美的肌肤。

其实,泰山的壮丽自然风光与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融为一体。它东临黄海,西襟黄河,总面积426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545米。泰山成山距今25亿年前的太古代,古称岱山、岱宗。曾有雄,奇,险,秀,幽,奥,旷之赞誉,并以“五岳独尊、天下第一名山”闻名遐迩古今中外。从山下的东岳神府岱庙到山顶的碧霞祠;从岱东春秋战国的齐长城到岱西海内第一名刹灵岩寺等;古树参天,树影婆娑,楼阁庄严肃穆,而到处都有美丽动人的传说,与琳琅满目的石刻,或立碑记载,筑成了古老、文明、神奇的泰山。然而,多少帝王自古以来到这里封禅祭祀,黎民百姓顶礼膜拜,文人墨客登临抒怀,和宗教繁衍兴盛的信仰。

五月中旬的泰山,石径通天婉转,山麓芳草萋萋,山花灿漫,和那溪,那潭,那泉,那瀑纵横交相辉映,渲染着浩瀚的林海,连绵起伏,绿意盎然,勃勃生机,好一幅美不胜收的、壮丽的画卷。

从泰山开山口到南天门的盘道统称十八盘。共有1633级台阶。其山径狭陡,石阶登升,在充足的阳光照耀下,远眺如同白金色的天梯高悬,悬挂在壁立万仞的翔风岭与飞龙岩两峰之间。最险峻处,从升仙坊到南天门,是十八盘的特指,被称为“天门云梯”,旧称云门。游人到此如登天际,是泰山的一大景观,也是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

从泰山的中天门登到峰巅的玉皇顶,大概需要3、4个小时左右,其实到了拱北石 ,也就算登上泰山了。我们从中天门到云步桥,五松亭,朝阳洞,对松亭,升仙坊,南天门,象鼻峰,青云洞,碧霞祠,瞻鲁台,大观峰,青皇宫等,每一站都要歇息一小会,喘口气,喝一口自带的矿泉水,然后继续往上登。如果你不自带水,那只有买水了,每瓶矿泉水5元,冰红茶都10元。如果你不想喝水,想在山上吃西瓜解渴,那你要是出手大方,摆个阔气,只好花8元钱一斤买吧,可是谁愿意吃那么贵的西瓜呢。

一路登升,其实感触很多很多,都有叫不上来的山花野草,果木嘉禾,可是山石屏障悬空其间,蓝蓝的天空点缀白云朵朵,那一片片挺立的松柏如同士兵,那种精神的神态像是守护泰山的勇士。或许没走几步,就能看到石径两旁的树木挂着一条条、窄窄的、红红的绫罗,在山风摇曳的飘逸中,那些又都是谁向山神祈求的“全家平安”“财源滚滚”“爱情甜蜜”等等。如果你想祈求“一帆风顺,”你就在山路旁摊主那请条“一帆风顺”绫罗,禅意的挂在你想挂的树上,祈求山神保佑你“一帆风顺”吧。

一进五月,可能就是泰山森林防火的热门话题,是凡进山登泰山的人士,都不许吸烟,到处都有监控,一旦被发现吸烟人,被泰山管理人员揪住,就要进行严重罚款的,如果实在憋不住,想吸烟的话,那只好找WC,去里面偷着抽烟了。

当我们登到西神门,回过身来,站在门洞往右看,山坡那一片长满了秋海棠,秋海棠正花色纯白,娇艳,像是小小的白蝴蝶,在那里群舞一般,炫人眼目。而左边,坐落在山巅边缘的白云亭,正好和那一片秋海棠斜对,当你坐在白云亭石凳,平视前方,似透明非透明的,浅浅显显的,白白的云雾,不正好和那一片秋海棠花相媲美吗?

好像还没有到西神门的时候,左手商业亭门前,有两个山东大汉,一家拿一个大木锤,在厚厚的铁盘里砸什么,你砸一下他砸一下,却吸引了我的眼球,我很好奇,并上近前观看,把里面的东西砸的扁扁的。但我用眼睛的余光扫到牌子上写着:姜糖木锤酥。姜糖木锤酥?我从前根本没听说过,也没吃过,但很想买一袋品尝品尝,可是心里没有底,到底是什么做的?心中有疑问。师傅,你们这是做什么?“姜糖木锤酥”,一位光着膀子大汉边砸边回答我的问题。“哦,那都是用什么做的呢?”“里面有姜汁,红糖,芝麻,花生,核桃仁等。”听到这些,我心里才有了底,不过他们旁边确实还摆着花生与核桃仁等,我顺手从包里掏出20元钱,买了两小袋。当我把一小片姜糖木锤酥放在嘴里,慢慢咀嚼和品味,的确很酥、软、香,稍有点甜。但是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原本泰山的土特产,听说姜糖还可以爽神开胃,生津活血疗效。

泰山,也有养蜂人,抬竹子轿人,也有用竹扁担往山上送货人,也许都为了生计,才迫不得已干这样的苦差事,俗话说,靠山吃山吧,总得一方水土养着一方人。

当从泰山脚下买了门票,还得一路要乘车十多分钟才能到达中天门。而这一段山路,风光迤逦,蜿蜒崎岖,在肘弯与坡度缓陡之中往上迂回盘旋,两旁的树木倒退,越来越深沟壑往后飘移,可是心情也在摇哉,悠哉,悦哉之中跌宕起伏……

说泰山神奇,毕竟要说泰山之中的“飞来石”。飞来石位于五松亭南,巨石如屋,明万历年间盛夏遭遇暴风雨,石自山巅坠此。柯绍皋题“飞来石”。其石横卧在登山道旁,景观奇特。《史记》载,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登封泰山时中途遇雨,避于五松树下,因树护驾有功,而封《五大夫松》,在五松亭东侧,旁有乾隆皇帝御制《咏五大夫松》摩刻。然而,八仙中的吕洞宾认为秦始皇焚书坑儒,严刑峻法,他封的松树不配留在泰山上,于是做法招来这块如卧牛石的巨石砸毁了秦松,这只是传说。其实,明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于慎行在《登泰山记》中云:“松有五,雷雨坏其三。”剩余两棵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被洪水冲走。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负责整修泰山的丁皂保又补植了五株,后又毁两株,在1983年又枯殆一株,今存两株。虽不是原株,但已有270余年,其松龙干虬枝,蟠蜿屈展,抚松盘横,让人赏心凝目,感慨万分。在这里,还可以下望云步桥,溪水清清,陡然入涧,溅花泻珠,涧水波光潋滟,而之秀丽之清幽无以言表。

登泰山看祖国山河之壮丽(泰山石刻)----邓颖超1984年6月。

书于河北涿州2012年5月18日。

风景这边独好

文/吴东林

想起小长假,总觉得是颇为纠结的几天,似乎这几天不出去游历一番名山大川,就失去了难得自由的意义一样。可是,刚刚有了这样一点出行的念头,那心头幻化的五彩画面就被曾经经历的泱泱人流给涂抹得一塌糊涂。

背上行囊,踏上远行的旅途,为了什么呢?无非是换上一个传说中的美丽环境,放肆一下锈化的肌体,放松一下郁闷的心情,恐怕很少有人跟余秋雨先生那样,去探寻历史的足迹,叩问文化的内涵,揭示文明的嬗变而发古之幽思。

无论是体味北方冰雪世界的妖娆,还是欣赏南方绿水青山的妩媚;无论是搏击东海汹涌的波涛,还是感悟西北高原的神秘——其实,这都是一次心情之旅。心情的旅行要的是怡情悦性,然而,如今要是跟从旅人的脚步去纵情山水,恐怕也未必皆如人愿。

记得1994年去过一次泰山。那时候我不要说没去过泰山,就是真正的大山我都没有见过,所以心情是颇为亢奋的。在大巴车的飞驰中,我在想象着爬山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从电影里看过《智取华山》,以为爬山可能像当年解放军一样,沿着崎岖的山间小路,踏着青草与荆棘,攀着嶙峋突兀的怪石,听着山间飞流的瀑布,向险峻的山顶攀登。如果是那样一个场景,也算是一个刺激的人生体验。可真的到了泰山,看到的却是拥挤的车流与人流。我们随着潮水一样的人群,匆匆地看了看岱庙,就带着那份亢奋与新奇开始爬山了。然而,真正体验爬山却跟我起初的想象是迥然不同的。在那宽宽的阶梯之上,涌满了观光的人流,熙熙攘攘的,就像是大家约好了,要到高山之上去参加一个盛大的节日一样。这难道就是爬山?这跟爬楼梯不是一样吗?不过就是把昔日办公大楼的楼梯,搬到了高山之上,只不过多了一些石头和绿树,多了一些石刻和庙宇,多了那些从四面八方聚拢来的乌泱泱的人流。尽管有些许的失落,但是我终于见到了山,而且还是五岳之首的泰山,我还是期待感悟那“一览众山小”的壮丽画卷。

泰山是因历代帝王的“封禅”而名满华夏的,它崛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东邻烟波浩渺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极目远望,还是能够感悟到大山风景的壮丽,重峦叠嶂的山势,厚重雄浑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和云烟奇幻的变化。我们感悟雄浑却又不乏明丽,我们感悟静穆却又透着神奇。自古名山,必有文人雅士来凑趣,于是就多了不少的诗文和碑刻。山川有名,也自有美丽的传说生发流传,于是就有了盘古的神话和东岳大帝、碧霞元君的仙踪。不过当时,我们只能让这些美丽的传说,定格在那一张张照片里,除此之外,那滚滚的人流也不允许我们在这里释放过多的浪漫情怀。

其实,登泰山未必就一定能领略到泰山日出、云海玉盘、晚霞夕照和黄海金带,就是我们登上玉皇顶也很难感受文人墨客描摹的蓬瀛仙境。如果脱掉泰山厚重历史的“圣”衣,不如实实在在地享受那万里清风、松涛阵阵、云雾缭绕、霞披峰峦的自然美景,这样想来,放松心情也未必都要去名山大川了。

今年夏天和朋友一块去了一趟附近的天河山。天河山被冠之以“中国爱情山”,尽管有如此美名,但和泰山的名气比起来,自然要小很多。要说山的高度,天河山并不逊色于泰山,她的海拔比泰山还要高出二百多米,也不可谓不巍峨。我去游山,已经不再看重她的名气了,我要的是能否让我的心情舒朗轻松。那一天的游人不算太多,这便给了我很多的自由徜徉。上得山来,迎面就是一团团化不开的绿雾,一阵清风穿过那满山的碧树,顿感一阵清凉。山路边的荷池,清水见底,簇簇红红的鱼儿在荷花中穿梭。远看天河湖,绿水荡漾,那清澈的水流,漫过迎宾大坝,泻下一抹水帘。往山上走,四处都是飞流的瀑布,在绿树叠翠中撞击出串串珍珠与白雾。山间狭路,怪石嶙峋,攀岩而上,险峻崎岖。天河壶穴,清流曼妙,小鱼浮游,空灵奇幻。松林草原,树木葱郁,松涛阵阵,犹如碧海波涛。真没想到,就在我们的身边,竟有如此美妙的去处,早知如此,何必跋涉远行去寻名山呢!

俗话说,游山玩水。旅游嘛,就是“玩”。既然是玩,就不必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大家朝着一个方向,为“名”所累。只是为图一个我去过那个有名的地方,就葬送了自己追求轻松愉快的心情,这才是真正的没有什么意义。

前年的秋天,朋友约我去他山里的新家做客。我们驱车六十公里,颠簸在山间公路上。起初天上还是灰蒙蒙的,快要接近目的地的时候,天空不知什么时候变得瓦蓝瓦蓝的。此情此景,自然心情大好。我想,有这样的蓝天,朋友的新家一定是一番令人心醉的景象。

朋友的新家,就背倚在青山之上。一座朴素的二层小楼,一个不大的农家小院。院门口是一棵合抱粗的柿子树,柿子大部分已经摘掉了,还剩了几个红红的柿子像小灯笼一样在高高的枝头上迎风舞蹈。院子里有几棵不大的山楂树,叶子绿绿的,紫微微的山楂密密地点缀在那葱绿之中,十分的诱人。院子的西面山坡上,是他开垦的一小片一小片的梯田,夏天的蔬菜已经收获,还留下几只没有摘走的南瓜。新栽的白菜、香菜、萝卜绿油油的,充满了田园的风情。后山是一片柿子树,前山又是一片核桃林。出了大门,越过门前的公路,就是一条小溪。那清清的泉水,从山中缓缓流淌着,穿过树林,越过青石,哗哗地从眼前流过。我们坐在溪流中的青石上,吹着凉爽的山风,听着叮咚的流水,仿佛走进了陶渊明老先生描绘的世外桃源。我在想,如果去旅游,不妨找这样的山中人家小住几日,白天去山坡锄锄菜地的野草,晚上在溪边看看天上的繁星,吹一吹四野的松风,听一听溪水鸣响,再做上几个自家栽种的青绿小菜,三五知己围坐,明月之下浅酌,在如此的风景里沉醉,岂不美哉快哉!

谁是我的山水

文/一切与风有关

前几年的大街上,随处可以听见“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的唱调,庞龙先生特有的音质,金属般地撞击着许多人的爱情梦想。也正是因为这句歌词,我常常想象着春暖花开的某个日子,有蝶有花的梦境之中,再有相爱人的人在身旁,终是幸福之极的快乐。也正是因为这首歌,我常常沉缅于“漫步”这个词的美好状态,漫步于温暖的午后或是朦胧的清晨,漫步于山水之间,也漫步于文字之间,写着大美大爱,也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山水佳境。

几十年的生命历程,走过了诸多的山水,却鲜有让我愿意再次登临的,唯有九寨沟例外。

我喜欢九寨,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被誉为九寨沟“五绝”,单看这些景色的名字,已让人神往,更况实景的美仑美奂。但我更喜欢的是九寨沟的水,姿态各异,妖艳参差,或如流盘弯月,或如翡翠珍珠,即使再小的水也称之为“海子”,这便有了些对月撒娇的味道。九寨沟的水无色,又有色,无色到透明,透明及至静止;有色到可以称之为墨或者是彩,这些彩、墨或浓或淡,在轻风中舞着摆着,如含羞少女,更像婀娜飞天。那些侧卧在水中的老树新藤,让我们弄不清谁是谁的根,谁是谁的叶,那些纠缠与撕裂是生命演变、时空转迁的象征,自然的鬼斧神功似乎改变了乾坤定律,也改变着此时与彼时之间的生命感受。在九寨沟,如在仙境,没有人间烟火的俗陋,只有神游九洲的渴望。

人们常说,“黄山归来不看岳,九寨归来不看水”,这句话的后半句我是信的,对前半句却深为不屑。几年前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字,发誓今世不再登黄山,原因两条,一是管理混乱,不配名山的地位;二是以己之短示人,有些东施效颦的味道。黄山的美在于她的自然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恣肆,云的恬淡,松的奇巧。如果拿她的历史或者文化去作宣传,无论如何是比不过泰山的。而黄山的经营者们却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非要拿黄山的文化说事,这便有些弄巧成拙了。在石门峡景区,一个大大的“缘”字刻在一块巨石上,问及作者,说是本地的一位着名书法家。本地再着名,也着名不到能与黄山相配吧?本是有水有石的天然之作,却用近乎张扬的红色,写了一个丑陋的大字。如此,便显露出是管理者的无知以及书法家的浅陋。

我由此也想到了泰山的种种,比如历朝历代的皇帝,来泰山封禅或是祭祀,他们都是以神灵眼中的一个卑微灵魂来朝拜的,祈求的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沿诸皇帝封禅的中路拾级而上,似乎每一块砾石都闪着历史的光辉。那些被磨得没有棱角的石块,有多少只脚走过,贫穷的或是富裕的,木屐或是赤脚,皇辇或是土车,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生命的虔诚走过,都积累着历史的厚度,也让每一丝光滑,变得更加神秘而亲切,譬如无所不在、求签则灵的“泰山老奶奶”,仅这一句称谓,就让你近且远着。加之过往的山路上,那些随处可见的历史遗留,比如“虫二”,谁能想起这是“风月无边”的奇思妙想?

但泰山缺水,缺常年不断的水,似乎便少了些灵性。尤其是冬季,那些树木张开焦渴的双唇,感受到的也只是干枯的山风。

北方的山与南方的山,最大的差别在于水,有水则灵性四溢,无水则寒颜抖瑟。作为泰山一子,也不得不为泰山的冬季缺水遗憾着。

曾经与朋友谈起,何处是最美的山水,他说了句最简单明了却是最真实的观点:所谓山水,如同爱情,无所谓“最”,都只是在路途中间,所有的寻找只在一时一地,如同这个世界从来没有绝对。这句话让我沉思许久。前不久曾有朋友嘱我写一篇关于大海的散文,直至书最后定稿之前,我才把稿子交上,不是因为忙碌或闲散,而是不知如何动笔。别人笔下的大海无论怎样生动,在我,却总有一些隔膜。我对大海的认知和感受,不足以让我写出动人的文字,不如不写。面朝大海,春明花开,多美的意境和构思,对我,却虚幻得如风吹月影。朋友催得太急,我只好绕笔而行,我写一片海滩,写一串笑声,写大海之外的人间烟火,写绽于床头的一枝玫瑰,虽然这些与海的阔远无涉,却让我更能理解大海是与生命相连的诗情画意。

一个人独坐的时候,我经常时不时地想,到底何处是最美的山水,谁又是属于我自己的山水。这些明明没有答案的问题,让我伤感重重。落寞之后,我常常细析自己的占有心态,最美的,还要属于自己,这是不是普天下的人都会有的占有欲望?对美的渴望和追求,会不会让我们遗憾终生?而独占独有的私密性,似乎更让美的存在失去了理由。

偶有一次去泰山的三阳观,这是泰山上极小的一个寺观,山路不长,风景也说不上极美。但在踏进大殿之后,我浮躁的心似乎在瞬间平复下来,静得如同一泓止水,净得如月光清影,所有的奢望都凝于指间,融化在最虔诚的长长一拜。只此一拜,也似乎让我寻到了天下最美的山水,三阳观也在那个瞬间,成为我生命中最美的灵山,光彩流影地闪射着生命的灵性光芒。

由此,我终于明白,天底下最美的山水,只在自己的内心。而属于自己的,便是与生命等长的对爱的追求与渴望。

还有什么,能比生命的山水画卷,更美?

泰山后庭赋

文/张大山

岱麓花园,齐长城下,山外青山,市外桃源,净土奇葩,黄巢苑然。

四季荏苒,风月无边。雪融枝青,冰开水绿;众生萌起,暗香浮动。一日晓醒,八面春晖。乱花迷眼,酥雨润心;盘涓旋石,草堂回莺;黄蜂扑花,鱼拥香钩。依柿傍栗,梳风沐日;斜阳醉卧,酒旗风影。烟雨道苔,紫罗地衣;月出惊鸟,时鸣幽谷。一山松阵,几溪馨草;峰峰围坐,层层叠翠。池塘早市,门巷燕家;高田天梯,平田棋局。

孟夏四月,绿遍山原。远崖排嶂,近木成林;朱帘卷日,碧幕蔽阳;浓荫匝地,野蕾藏红。蜃气楼阁,蛙声十里;良田美畦,鸡犬相闻;小荷尖角,蜻蜓早立;径曲苑幽,虫吟蝉唱;蝶衣晒粉,蛛网添丝。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山岚又起,雾蒸湿地。荧光暗游,星光明悬;彩霞远岫,艳阳近丘。

物色新秋,硕果压枝;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岩前拄杖,松下横琴;晴空余照,雁行人字;雀向檐飞,霭从窗出;白云生处,停车坐爱。迢迢牵牛,皎皎河汉;天阶夜色,红烛液光;蟋蟀竹席,瑶台玉杯;月宫温凉,人间天上。仰头明月,寄情千里;落英缤纷,飘零客心;万壑有声,群峦无语。登高极目,黄巢冲天!菊花重阳,他乡故乡?

天高地迥,霜意沓至。微风摇藤,细雪下帘;萦空漫转,兔鸠隐迹。六出滤尘,雾凇夺目;银披河梁,冻裹琼枝;冰挂九光,时闻折竹;孤舟蓑笠,寒江玉柳。松涛起兴,万木竞和。踏雪访梅,蕊寒香冷;何待暖日,俏不争春。一年盛状,尽收苑中;移步异景,神斧人工。

返璞归真,憩居田园;宾以主入,我为侍从。采菊东篱,躬耕南山,泛舟西湖,信马北疆,天笼四野,尔在中央。度假养身,休闲涤心;蓄能基地,过劳疗吧;观光天堂,劳作乐园。学士词宗,将军武库;琴棋书画,刀枪剑戟。果蔬待采,畜禽备选;鸟兽野避,鱼蟹潜底;肴馔何味?欲辩忘言;觥筹交错,不知所云。

偏离闹市,亲近山水;规避喧嚣,探古寻幽。孔孟荫庇,齐鲁风韵;自然生态,特色资源;民俗醇厚,物产丰盈;黄巢尘封,陶潜犹存。人文自然,定位独特;一二三产,和谐发展;开发保护,双重并举;现代文明,批判继承;建新农村,造“后文明”!

初登泰山

文/刘万春

自幼生长在平原,从未见过山,山便对我有着巨大的诱惑力。还是在中学的时候读过李健吾先生的散文《雨中登泰山》,曾经被文章中所描绘的泰山景色所深深打动,每每想起古人“登泰山而小天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名言,对自己从未登过泰山而深感遗憾。对登山的向往也就日益渐深。

深秋时节,有幸同几位朋友到泰山一游,除饱览了泰山风景外,初次体验了登山的感受。

那日,我们从岱宗坊出发,过一天门,沿着古人开辟的登山石道逶迤而行,步步登高。我们一行人中,除我之外大约都曾等过山,而等过泰山的却是寥寥可数了。初登泰山,那兴奋的劲头是可想而知的。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甩开步子遥遥走在前面,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爬上去,快些到达山顶,去领略那“一览众山小”的景色。谁知没过多久,便感到心跳气喘,汗水早就湿透了衣衫,后面的人相继越我而过。曾经等过泰山的老张对我说,登山是一种慢功夫,是急不得的。他还告诉我上泰山有两条路,西路可直接坐车到达中天门的,然后坐索道滑车直达山顶,那时非常轻松的。我看看自己发胖的身体,心中便有些悔,抱怨老张:你要是早说我们该从西路上山呀。老张说:“那还有什么意思呢。”这时,一位挑夫肩负着重载,迈着稳健的脚步,走着之字形,赶到了我们前头。我便很惊奇,如此陡峭的山路,我们空身走起来都感到十分吃力,就别说负载了,看挑夫似乎不显疲累。老张说,他们长年累月往山上挑载惯了,也有了经验。看着挑夫的背影,我很有些内疚。便照了挑夫的样子斜了脚步走之形,果然觉得省力了许多,于是鼓足了勇气往上攀登。

过峰廻路转,到中天门,山路已走了一半,两脚却似灌了铅般沉重,早到的朋友们已等了我多时。对另外一半山路的走法,朋友们发生了分歧,有的主张坐索道滑车,有的则主张攀登,各说各的道理相持不下,最后终于折中,各随其便。于是便分成了两股上山。我虽然感到很累,有过片刻的犹豫,但那挑夫的影子总在我眼前浮现,最终还是加入了登攀的行列。

后半截的山路比前半截更加难登,整个山路似乎直立了起来,窄窄的石阶难以放下整脚,每登一级都要喘一口气。脚下愈苦,心中那登上山顶的欲望就愈强烈,乃至于竟忘了观赏沿途的风景。

终于到达了山顶,然而我的心情却没有了在山下时的激动。初到山下,便向往着山顶。及至站到山顶,其感觉似乎也在平常之中。诚然,山是名山,景是美景,然美的是整座山,而不是一个顶。站在泰山之顶与站在其他的山顶有什么差别吗?忽然我便想到:登山的乐趣不是在到达山顶之上的享受,而是在那登山的过程中。这样想着,我便理解了老张所说的坐车上山没什么意思的真正内涵,从而庆幸自己靠双腿登上了泰山,同时也为那几位坐索道上山的朋友有些惋惜了。

下山的路上,我们遇到了一个人,使我的这个想法更强烈了。那是一个断了一条腿靠拄着双拐登山的人,他走的很吃力,每迈一步都要付出比我们多几倍的力气,那速度却是比我们要慢几十倍了,但他仍是义无反顾地埋了头努力上登。这使我很有些肃然起敬,通过交谈得知,他一不是来拜佛求愿,二不是专为观景,主要是为了体验一下登山的感受,以证明自身的意志。于是我便想,人生在世总是要有追求的,登山,也是一种追求,到达山的顶峰便是这追求的结果。追求的乐趣不仅仅在于结果如何,而在于追求的过程追求的本身。登山如此,别的呢?

雨中登泰山

文/小笨熊

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来,就觉得过而不登,象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杜甫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从山小”,我也一样有,惜乎来去匆匆,每次都当面错过了。

而今确实要登泰山了,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淅淅沥沥,不象落在地上,倒象落在心里。天是灰的,心是沉的。我们约好了清晨出发,人齐了,雨却越下越大。等天晴吗?想着这渺茫的“等”字,先是憋闷。盼到十一点半钟,天色转白,我不由喊了一句:“走吧!”带动年轻人,挎起背包,兴致勃勃,朝岱宗坊出发了。

是烟是雾,我们辨识不清,只见灰朦朦一片,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个严实。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了。我们才过岱宗坊,震天的吼声就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前面。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跃出,仿佛七幅闪光黄锦,直铺下去,碰着嶙嶙的乱石,激起一片雪白水珠,脱线一般,撒在洄漩的水面。这里叫做虬在湾。据说虬早已被吕洞宾渡上天了,可是望过去,跳掷翻腾,象又回到了故居。我们绕过虎山,站到坝桥上,一边是平静的湖水,迎着斜风细雨,懒洋洋只是欲步不前,一边却暗恶叱咤,似有千军万马,躲在绮丽的黄锦底下。黄锦是方便的比喻,其实是一幅细纱,护着一幅没有经纬的精致图案,透明的白纱轻轻压着透明的米黄花纹。——也许只有织女才能织出这种瑰奇的景色。

雨大起来了。我们拐进王母庙后的七真祠。这里供奉着七尊塑像,正面当中是吕洞宾,峡谷旁是他的朋友李铁拐和何仙姑,东西两侧是他的四个弟子,所以叫作七真祠,吕洞宾和他的两位朋友倒也罢了,站在龛里的两个小童和柳树精对面的老人,实在是少见的传神之作。一般庙宇的塑像,往往不是平板,就是怪诞,造型偶尔美的,又不象中国人,跟不上这位老人这样逼真、亲切。无名的雕塑家对年龄和面貌的差异有很深的认识,形象才会这样栩栩如生。不是年轻人提醒我该走了,我还会欣赏下去的。

我们来到雨地,走上登山的正路,一连穿过三座石坊: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阶。水声落在我们后面,雄伟的红门把山接住。走出长门洞,豁然开朗,山又到了我们跟前。人朝上走,水朝下流流进虎山水库的中溪陪我们,一直陪到二天门。悬崖峻增曾,石缝滴滴挞挞,泉水和雨水混在一起,顺着斜坡,流进山涧,涓涓的水声变成訇訇的雷鸣。有时候风过云开,在底下望见南天门,影影绰绰,耸立山头,好象并不很远;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趟过中溪水浅的地方,走不太远,就是有名的经石峪,一片大水漫过一亩大小的一个大石坪,光光的石头刻着一部《金刚经》,字有斗来大,年月久了,大部分都让水磨平了。回到正路,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住了。人走了一身汗,巴不得把雨衣脱下来,凉快凉快。说巧也巧,我们正好走进一座柏树林,阴森森的,亮了的天又变黑了,好象黄昏提前到了人间,汗不但下去,还觉得身子发冷,无怪乎人把这里叫作柏洞。我们抖擞精神,一气走过壶天阁,登上黄岘岭,发现沙石是赤黄颜色,明白中溪的水为什么黄了。

靠住二天门的石坊,向四下里眺望,我又是骄傲,又是耽心。骄傲我们已经走了一半的山路,担心自己走不了另一半的山路。去薄了,雾又上来。我们歇歇走走,走走歇歇,如今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困难似乎并不存在,眼央前是一段平坦的下坡土路,年轻人跳跳蹦蹦,走了下去,我也象年轻人了一样,有说有笑,跟着他们后头。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从下坡路转到上坡路,山势陡峭,上升的坡度越来越大。路一直是宽整的,只有探出身进修,才知道自己站在深不可测的山沟边,明明有水流,却听不见水声。仰起头来朝西望,半空挂着一条两尺来宽的白带子,随风摆动,想来头面人物近了看,隔着辽阔的山沟,走不过去。我们正在赞不绝口,发现已经来到一座石桥跟前,自己还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细雨打湿了浑身上下。原来我们遇到另一类型的飞瀑,紧贴桥后,我们不提防,几乎和它撞个正着。水面有两三丈宽,离地不高,发出一泻千里的龙虎声威,打着桥下奇形怪状的石头,口沫喷的老远。从这时候起,山涧又从左侧转到右侧,水声淙淙,跟我们跟随到南天门。

过了云步桥,我们开始走上攀登泰山主峰的盘道。南天门应该近了,由于山峡回环曲折,反而望不见了。野花野草,什么形状也有,什么颜色也有,挨挨挤挤,芊芊莽莽,要把搀岩的山石装起来。连我上了一点岁数的人,也学小孩子,掐了一把,直到花朵和叶子全蔫了,才带着抱歉的心情,丢在涧里,随水漂去。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身子扭的象盘龙柱子,在半空展开杈叶,象是和狂风乌云去争夺天日,又象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象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

不管怎么样,它们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的主人,谁少了谁,都象不应该似的。雾在对松山的山峡飘来飘去,天色眼看黑将下来。我不知道上了多少石级,一级又一级,是乐趣也是苦趣,好象从我有生命以来就在登山似的,迈前脚,拖后脚,才不过走完慢十八盘。我靠住升仙坊,仰起头来朝上望,紧十八盘仿佛一架长梯,搭在南天门口。我胆怯了。新砌的石级窄窄的,搁不下整脚。怪不得东汉的应劭,在《泰山封禅仪记》里,这样形容:“仰视天门□辽,如从空中视天,直上七里,赖羊肠逶迤,名曰环道,往往有亘索可得而登也。两从者扶挟前人相牵,后人见前人履底,前人见后人顶,如画生累人矣,所谓磨胸捏石扪天之难也。”一位老大爷,斜着脚步,穿花一般,侧着身子,赶到我们前头。一位老大娘,挎着香袋,尽管脚小,也稳稳当当,从我们身边过去。我象应劭说的那样,“目视而脚不随”,抓住铁扶手,揪牢年轻人,走十几步,歇一口气,终于在下午七点钟,上到南天门。

心还在跳,眼还在抖,人到底还是上来了。低头望着新整然而长极了的盘道,我奇怪自己居然也能上来。我走在天街上,轻松愉快,象一个没事人一样。一排留宿的小店,没有名号,只有标记,有的门口挂着一只笊篱,有的窗口放着一对鹦鹉,有的是一根棒棰,有的是一条金牛,地方宽敞的摆着茶桌,地方窄小的只有炕几,后墙紧贴着峥嵘的山石,前脸正对着万丈的深渊。别成一格的还有那些石头。古诗人形容泰山,说“泰山岩岩”,注解人告诉你:岩岩,积石貌,的确这样,山顶越发给你这种感觉。有的石头象莲花瓣,有的象大象头,有的象老人,有的象卧虎,有的错落成桥墩,有的兀立如柱,有的侧身探海,有的怒目相向。有的什么也不象,黑忽忽的,一动不动,堵住你的去路。年月久,传说多,登封台让你想象帝王拜山的盛况,一个光秃秃的地方会有一块石碣,指明是“孔子小天下处”。有的山池叫作洗耳恭听头盆,据说玉女往常在这里洗过头发;有的山洞叫作云洞,传说过去往外冒白云,如今不冒白云了,白云在山里依然游来游去晴良的天,你正在欣赏“齐鲁青未了”,忽然一阵风来,“荡胸生层云”,转瞬间,便象宋之问在《桂阳三日述怀》里说起的那样,“云海四茫茫”。是云吗?头上明明另有云在。看样子是积雪,要不也是棉絮堆,高高低低,连续不断,一直把天边变成海边。于是阳光掠过,云海的银涛象镀了金,又象着了火,烧成灰烬,不知去向,露出大地的面目。两条白线,曲曲折折,是奈河,是汶河。一个黑点子在碧绿的图案中间移动,仿佛蚂蚁,又冒一缕青烟。你正在指手划脚,说长道短,虚象和真象一时都在雾里消失。

我们没有看到日出的奇景。那要在秋高气爽的时候。不过我们也有自己的独得之乐:我们在雨中看到的瀑布,两天以后下山,已经不那样壮丽。小瀑布不见,大瀑布变小。我们沿着西溪,翻山越岭,穿过果香扑鼻的苹果园,在黑龙潭附近待了老半天。不是下午要赶火车的话,我们还会待下去的。山势和水势在这里别是一种格调,变化而又和谐。

山没有水,如同人没有眼睛,似乎少了灵性。我们敢于在雨中登泰山,看到有声有势的飞泉流布,倾盆大雨的时候,恰好又在斗母宫躲过,一路行来,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盎然。

泰山日出

文/侯智英

凌晨四点半,我穿好衣服,准备去看难得一见的泰山日出!

站在岩石上,遥望着连绵云海,我不禁闭上眼睛,想像着那壮观的一刻:旭日东升,红红的云霞……我睁开眼睛,望着遥远的云端,希望下一秒就能出现那想像的样子。

可是,看了半天,眼都瞪红了,太阳还不出来,我只好把目光转向脚下的云海。云海和日出都是泰山十景之一,自然壮观。一朵朵白云,几朵连成一片,几片便变成了我所认为的“云山”,从山顶上看,云层像高低不平的群山,有的高、有的低,最高的一座云山,我想那是泰山的影子吧!别的云或多或少都有移动,而那座“泰山”却真的是“稳如泰山”,一动不动,像个“巨人”在练军姿!看着茫茫云海,我真想扑上去洗个“棉花浴”,在我想像的太阳上“暖暖”身子。

就在我想的这会儿,太阳还真随着人们的欢呼一点点地升起来了!我愣住了,虽然太阳刚升起一点儿,可是却那么耀眼,我呆呆地看着太阳一分一秒、一点一点地升起,直到太阳露出她全部的面貌。此时的太阳光芒四射,更让我体会到人类的渺小,我就这样站着、看着,直到我双腿发麻,才回过神来。

太阳已经完全升起,我却久久站在那里,不想离开……

月夜登泰山

文/邢云

孔子曰:“仁者乐山。”眼看还剩几天开学,我们一家三口商量,尝尝“仁者”的滋味儿。既然确定要登山,那去哪儿呢?“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山之崖,水之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干脆就去孔子的老家山东行走一番吧。

我们从红门拾级而上。

沿途只听到“哗啦啦”淌着的水声,不时遇到爬山的两三游客。山风吹过,远处传来阵阵松涛。

与往日他处登山情形不同,旁边无游人喧闹,月儿如钩,遥挂长天,幽寂,神秘,柔和的月光如流水倾泻,沿着山路上行,倒怕打破了这份宁静。

停停走走,夜色渐淡,五岳独尊的泰山,仍是模糊不清的蒙蒙影像。

有妻儿作伴,倒不觉得累,渐渐接近十八盘,山路越来越陡,累得人发喘。脚步轻盈的儿子一路领先,此时已然手脚并用,爬行上山。即便如此,仍旧不断催促我和爱人:“快点,快点,别耽误了看日出!”

再无心思胡想泰山的种种,惟有一个心劲儿向上爬,过云步桥、一天门、中天门,真似个登天。悬在头顶上的便是南天门,脚蹬天梯,轻轻回望,浑身冒汗,双腿开始酸软,山风越来越紧,果然清爽提神。

天色渐渐发白,走上天街,不少游客身披棉大衣,挨挨挤挤,朝着日观峰前行。心还在跳,腿还在抖,也不知歇了多少回,人到底还是上来了。

站在玉皇顶,东西南北云海弥漫,拱卫泰山的无数小山峰或远或近,缠绕山脚的河流彩绸般飞舞。天上的星星不知什么时候隐退的,东边的天空已经发白。视线所到之处满眼都是无边妙曼,感觉整座山都笼上了一层神秘的灵气。

异彩东方!

霞光弥漫,染得山顶金黄。出来了!

红云朵朵,云缝中,桔红色的一道弧光从地平线蒸腾着,仅一两分钟的样子,羞答答的太阳便露出面容,刹那间便辉煌在“壁立万仞”的泰山之巅。

下山路上,大大小小的石刻琳琅满目,有题词的,有题诗的,有赞颂的,有抒志的。说实话,“雕词镶句”,我没记住几个,想起那么多帝王皇胄,自居天子龙种,来到泰山封禅、登顶,彼时君临天下,自认为山川成其私有,颇了不起。如今,山河无恙,徒留那满壁的文字供人赏看罢了。

巍巍泰山,青史犹高。漫漫登途,人生渺渺。

泰者,大中之大也。想起来时要做一次“仁者”,“仁者乐山”“仁者爱人”,最起码要坚守生命中最本质的信念与原则,比如基本的道德、仁义。倘若弃掉这些,那一路的名利、爱恨,终究不过是泰山一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