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关于汤圆的文章

2022/12/25好文章

关于汤圆的文章(精选18篇)

寻找儿时的年味记忆

文/李晓

腊月里,一个网名叫“老平头”的男人和我一起回味旧时光里的年味,他对我咂巴着嘴说,哎呀,过年了,我最想念妈妈那时做的红糖芝麻汤圆,汤圆里,还包着小小的惊喜:一枚5分、1角钱的硬币,正月初一早晨,要是家里哪个幸运的人吃到了包有硬币的汤圆,预兆着来年有财运。

那些年春节吃汤圆,也有习俗哟,叫做吃双不吃单。有一年春节我和我妈去走亲戚,几户亲戚热情,我一天吃了30个汤圆,旁边有我妈在记数,绝对没错的。那次可把我撑傻了,望人的眼神也有些怪怪的。

那些过年吃的汤圆,可是纯手工制作啊。用腊肉做汤圆芯子是奢望,只有“土豪”人家才吃得上,比如我们老家村里的大户王胡子家,王胡子家的三个儿子都在工作,其中一个还是局长,偶尔坐着吉普车很威风地回家,那些年一辆吉普车开到山里,俨然一架飞机落地的巨大惊喜。一般人家做的汤圆芯子,是白糖或红糖加芝麻、桂花、桔红等制作成芯子,捣碎的红糖芯子吃到嘴里,常常流出来,满嘴生香。我爸那时也在城里机关工作,过年的汤圆面、花生可用单位发放的粮票、过年券购得。所以那时我在村里,也勉强算个“富二代”。

小时候过年最想吃什么呢?肉啊,是食野菜长大的牛羊猪,我们那个村庄的野菜,野草一样蓬勃,不管春风吹不吹,朝哪个方向吹,它照样齐刷刷生长。大年三十,全家人吃一条猪尾,你想一想,不发扬一点高风亮节的精神,10多口人吃一条猪尾,吞到嘴里,就一条蚯蚓那么大吧。大年初一,我爷爷把煮熟的腊猪头放在一个钵子里,他面色凝重如坐主席台的领导,把钵子端到院坝中央,双膝跪地,嘴里喃喃有词,像是迎接从天而降的神仙。原来,我爷爷下跪的方向,山脚下有一座石头菩萨,他是在求来年全家老少平安,在农业生产上风调雨顺。

大年三十吃猪尾,正月初一吃猪头,预示着一年有头有尾。大年初一早晨吃汤圆代表团团圆圆,大年初二吃面条,代表长寿……正月初一上坟挂纸祭奠祖先,这可是最大的年俗了,一年开头,百善孝为先。我8岁那年的大年初一,跪在我祖先坟前的“要求”是:求祖宗保佑,我长大了当一个乡长!哎呀,我今年都48岁了,乡长的梦想,还在云端。

说说我们童年的春节零食。春节到了,将炸成花儿样的苞谷泡儿,还有用猪油水浸泡后煮熟的豆腐干、炒黄豆、炒葵花子这些零食,大年初一早晨,放入孩子们新衣服的口袋中,孩子们雀跃着奔向村庄山野,一路嚼着这些清香美味的春节零食,充满了节日的喜庆和幸福。

我们村里的张二娃,春节期间陪恋人去县城看了一场爱情的电影,回来在村头黄葛树下拥抱学浪漫,被生产队长撞见,破口大骂。城里的公园,尤其是遇到有灯市的春节,人山人海,也成了那些年春节一景。那时保洁意识也没现在这么强,人们一路欢声笑语,他们穿着节日的新衣裳,有的女人脸上还涂抹着胭脂,一群人一群人走在马路上,嘴里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吐壳,加上烟花爆竹的纸屑,马路上积了厚厚一层。那些划彩船、舞龙狮、扭秧歌等节日的歌舞活动,热闹欢腾,大地上飘动着春节的祥瑞气息。

儿时春节的年味年俗,其实最早在腊月时大地上弥漫开来:熏腊肉、打年糕、买年货、打扬尘(清扫房屋灰尘)、祭灶神、搭舞台、挂灯笼、洗水井……这些慢镜头浮现在我眼帘的旧日过年习俗,我忘情地喃喃自语:“别,别那么快就消失了,至少,星星一样,挂在天幕上朝我闪烁……”

回不去的年味

文/songlinbandao

坎坎坷坷几十年,过年累了,特别喜欢夜晚在氤氲如梦一般的夜色,一个人,一杯茶,静静地坐着,回忆着童年过年的情景,那情景悠悠地浮出记忆的海,那是一幅浓浓的中国画,大红的色彩,粗简的线条,勾勒着清浅的忧伤和简单的快乐……题记

随着过年的味道越来越浓,许多过年的往事也堆积起来,记得最令人口馋的,就是小时候母亲做的掐掐汤圆,用那是她亲手发酵的醪糟,用手推石磨磨出的汤圆,那浓浓的香,那抿抿甜的味,从遥远的童年发酵起的浓郁香,从心灵深处甜润着老去的我。图片

掐掐汤圆,就是将湿的成块汤圆面,用手掐掐成小块,放入烧开的水里,形成的形状各异的汤圆,是充满各种想象的形状。就是做汤圆的过程“掐掐”的形象描述,顾名叫掐掐汤圆。也许,掐掐汤圆,今天根本算不上什么神奇的山珍海味,也比不上鸡鱼虾蟹的生猛够味,但它却占据着从小到今的年味的半壁江山。

那时,汤圆面也是家家户户自己完成的,母亲是用泡上几天的粘米和糯米,那泡米水得每天换水,每天都要用手捏一下,直到可以捏粉为止,那时物质匮乏,一般是很多人家共用一个石磨,节前有很多家都到青石磨前排队,石磨旁也成为备置年货,家长里短的消息集散地,成为过年的情感交流的平台,说说谁家的面比去年的白了些,谁家今年的汤圆心准备用什么做什么的。那时候没有春晚,一个院子里的人在石磨前的热闹的期盼,是那些年春节的一道少不了的风景。

那时用石磨推汤圆面,有的家庭是一个人添磨,一个人推磨,有的却是一个人添一个人推,一家人的几斤糯米大概要推一两个小时,用小勺将一半米一半是水倒进磨眼,随着转动的石磨,白生生的糯米浆顺着转动的石磨缝里流出来,流入石磨盘的嘴上套上一个白布的大口袋,水沥干以后就成了汤圆面。

那时我还很小,推不了几下那个磨胳膊没力了,每年,母亲坚持不懈推动石磨转动着,为全家人推出过年的汤圆面。今天看来,石磨转一圈还出不了一个汤圆的面,但人们依然耐心坚韧地转动着石磨,那转动的是艰苦年份年的希望,磨出的是过年期盼的心愿,累的酸楚背后是过年的美,苦的艰辛后面是过年的甜,更是今天超市买的机器磨出的汤圆面没有的味道。

那时也没听说过冰箱,好在春节过了阳光日渐灿烂,家家又将多余的汤圆面板成小块,在太阳底下晒干以便保存,春暖花开时,家家的簸箕晾晒着白白的汤圆面,仿佛向过往的人们说着那些过年的故事。

母亲亲手自己做醪糟的往事,过去几十年了,至今想起来,那种浓郁香味道似乎仍颊齿留香。大冬天做那个醪糟,须得用厚厚的棉辱捂几天,有条件的话,放到附近的锅炉房,神秘放几天,哪个醪糟发酵捂得暖烘烘的,才会捂出那个香甜的年味。

每次,看着老妈把用厚厚的棉絮包裹的白瓷盆,像变魔术样一层层慢慢打开,那醪糟的香味也慢慢浓郁开来,原来一粒粒的米粒,白胖胖地粘结成一个圆盘,浮在醪糟水面上,中间有一个圆圆像人微笑的脸庞的酒窝,发出油亮眼馋的色泽,阵阵令人口馋的味道。

记得,小时候母亲做的掐掐汤圆时,首先要把她劳累了一天的手洗干净,将白白的汤圆粉搓成条形,待锅中水烧开,用小勺将醪糟合着水舀一小点进锅里煎,煎出香味,然后将汤圆面掐成小块放入锅里,待各种形状的汤圆块从锅底漂浮在水面上时,跳着快乐过年的舞蹈时,再加几勺白糖,待一两分钟,再将秋天采集的桂花或是春天的月季花做成的糖,用筷子头沾一小点,放在锅里,顿时,在醪糟的香味里又飘出花的清香,然后家人每人一碗,其乐融融,吃起来满嘴流香,郁馨心扉,香浸大脑,情满全家,而母亲却在一旁舒心看着我们吃着,流露出欣慰的笑容,那场景一到过年便萦绕我脑际……

如今,母亲已经年事已高,吃着年饭的我,面对琳琅满目的山珍海味,面对花色繁多的南菜北汤,面对油亮奇香的蹄髈酱肉,面对林林总总的肉味酒香,总有一种迷失的味觉,有一种失落的情怀,有一种错味的心灵,不经意间却泪潸潸了。没有了母亲做的醪糟香味,没有了母亲推出的汤圆面的石磨味,没有那掐掐汤圆的甜味,心里的年总是欠缺了什么一样,年的味道,只有靠回忆去醇厚它,那是浓得怎么化也化不开年味。

年味,其实是有生命的,随着那些熟悉的事,那些熟悉的人逐渐老去,渐渐失去了回忆中的那份感动,衍生出有些说不出来的忧伤,有时很淡,有时很浓。年味也在记忆中变老,老得到最后只剩下些记忆,老到我再也找不回,回不去了。

熬豆沙

文/吴俊生

以往过年,面食大多是自家动手做。从腊月到正月,有馅心的没馅心的都要做上一点。而豆沙馅的面食则是我的最爱。

豆沙(亦称豆泥)是用红豆制成,主要用于包子、汤圆、凉团、八宝饭、春卷、炸糕、老婆饼、米糕等。不过要制作出香甜可口,细腻入味的豆沙,需花时间、下功夫“熬”,否则制作出来的豆沙其味就不美。

传说豆沙起源于唐代。杨贵妃嗜食甜点,但宫廷里御厨做的甜食千篇一律她吃厌了。御厨们为讨好娘娘用尽心机,一天有个御厨煮红豆时由于时间较长豆子煮烂了,导致豆沙沉淀在锅底,御厨急中生智,便在沉淀的豆沙中放入熟荤油、糖等作为馅心做了一些汤圆献给娘娘食用。杨贵妃食用后赞不绝口,奖赏了这个御厨。后来豆沙的制作方法便传到了民间。有一首民谣说的就是这则传说:“娘娘喜爱吃甜食,御厨忙着换花色,美味豆沙熬得好,流传民间乐逍遥。”

要说熬制豆沙的好手,我老伴可以算一个。她熬出来的豆沙色如重枣,光泽艳丽,香溢扑鼻,不仅鲜甜可口细腻入微,且食后回味无穷。

老伴知道我喜欢吃甜食,尤其是豆沙包、豆沙汤圆、八宝饭。差不多每年春节都要煮上二斤红豆熬成豆沙包汤圆。熬成的豆沙冷却后会凝固,但煮熟后就成为液体,食用起来如同汤包,美不胜收。亲朋凡尝过她做的汤圆都赞不绝口。下面就说一说我家制作豆沙的方法。

将煮烂透的红豆倒在淘米箩里,在淘米箩下面放一个容器,在淘米箩内用手揉、擦、碾,使豆沙漏在下面的容器内,把淘米箩中的豆皮取出另放,最后将所有淘过的豆皮再全部倒入淘米箩用少量的水冲下,把未淘净的豆沙冲入容器内。这时将容器里带有水的豆沙连同荤油一并放在锅里(含水量约为锅的容积三分之一)熬制。熬制时要不停地用锅铲兜底翻炒,待豆沙呈九成熟糊状时改为小火,将糖、桂花、麻油放入锅中,再熬几分钟即可。豆沙冷却后即由原来的红色变为黑色,香溢扑鼻,美味可口。

母亲的元宵

文/魏益君

每年元宵节前,是娘最忙碌的时候,她又要精挑细选地备料,忙忙碌碌地做汤圆了。

娘做汤圆备料极为细致,先是把糯米一遍遍淘洗,而后浸泡在水盆里,一粒粒膨胀得又白又胖,然后按照水和米的适当比例,倒入石磨打浆。随着磨盘转动,白色的米浆便从石磨的缝隙间缓缓流淌。那时我最开心的就是陪着娘推磨,因为我知道,这白色的米糊,可以做成可口的美味。娘见我推动得卖力,就说,石磨要慢慢推的,这样磨出的米浆才细腻滑润,透着清香,做成的汤圆也才色泽清亮。娘的话让我干得更欢,石磨的声响“吱吱呀呀”,像动听的歌儿。磨完糯米,娘开始用一块布包袱把米浆吊起来沥干水分,放进盆里揉搓成糯米粉团。

接下来就是做馅了,汤圆馅就更考究,娘把炒好的花生、芝麻、核桃等加入白糖和桂花制成喷香的馅心。调好了馅,就开始包汤圆了。我最喜欢看娘包汤圆了,娘包汤圆的姿势很美,像魔术师一般,拿起一团糯米粉,灵巧的手指边捏边旋转,很快就捏成了汤圆皮,而后包上馅料,一转眼就揉捏成一个筋道绵软的汤圆。我也喜欢包,只是我包的汤圆个头大小不一,还形状各异,惹得全家人哈哈大笑。

正月十五晚上,娘开始把包好的汤圆分批下锅。水沸时,可爱的汤圆就漂浮起来。待热腾腾的汤圆上桌,我馋涎欲滴,迫不及待地就用小勺子盛起一个放到嘴里,烫得我啊啊大叫,咽也不是,吐也不是,引得一家人哄堂大笑。娘笑得更是开心,拍了下我的头说:“傻小子,小心烫掉舌头。”

看一家人香甜地吃着汤圆,娘动情地说:“汤圆,汤圆,就是开开心心,团团圆圆。”在娘的眼里,元宵节吃汤圆,就是一家人的幸福团圆。

然而,有一年的元宵节却没有吃上汤圆。那年春节过后,父亲感觉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原来是老毛病又犯了,需要立即手术。一个星期后,大哥从市医院传回信息,说父亲可能在元宵节前出院。娘听后异常高兴,那几天里,拉着我开始推磨备料做汤圆。

元宵节那天,娘早早地就包好了汤圆,就等着父亲回家下锅了。可是,过了中午,不见父亲回来,一直等到天黑,还是不见父亲的身影。直到天完全黑下来,才得到大哥的信儿,说父亲这两天有些发烧,出院要推后几天了。我问娘,今儿还吃汤圆吗?娘摇摇头说,等你爹回来再吃。

三天后父亲回来了,娘就包了新的汤圆。娘把第一碗汤圆端到父亲跟前,喜滋滋地说:“汤圆汤圆,团团圆圆!”父亲吃了一粒,一颗眼泪就掉进碗里。

尽管现在市场上的汤圆花样繁多,娘却从不去买。在她的眼里,元宵节只有吃着自己包的汤圆,才是幸福团圆的味道。

关于磨盘的回忆

文/刘干

很多年前,在老宅屋檐下有一只不起眼的石磨。石磨大多时候较冷清,可一进入腊月,便渗透出一股忙碌的气息。

小时候我最喜欢忙碌的腊月,借着大家来我家磨房磨面的机会,总要露几手,讨讨大家的赞许。一会儿挤在大人中间抱着磨棍推磨,一会儿又为推磨人唱一两首儿歌或变几个鬼脸,再撒着欢儿跑了。

如果老天眷顾,整个腊月都是阳光明媚,那小村里便天天飘荡着石磨碾糯米的“吱扭吱扭”声和人们的欢笑声。那段时间,家家户户的小院里,都会摆满圆圆的大簸箕,里面晾晒着洁白的糯米汤圆面。在冬日的阳光下,小村、老宅、石磨、汤圆面、腊肉、炊烟……构成了一幅和谐唯美的乡村画,让人老远就看到那“年”的模样,再把满满当当的年味,飘进每个人的心里。

但要吃到汤圆,光磨面是不够的,还得等到除夕晚上做好汤圆馅。吃完年夜饭,母亲会把花生米、核桃仁、芝麻、红小豆、红糖等五香食材,一起放进石磨里,碾成粉末状。然后放在砧板上,洒些猪油搅拌均匀,堆起来醒一夜。待猪油和其他食材充分融合后,第二天早上再包入汤圆,那样糯糯的香香的才叫够味。

年前的所有准备,似乎都是为了正月初一大清早的那顿迎春汤圆。因为除夕有守岁的习俗,小孩也会很晚才睡。每当初一早上,母亲总会天不亮就轻手轻脚地起床,开始烧水,和面,包汤圆。因嘴馋,爱睡懒觉的我们,这时也会比平时起得早,围在母亲身旁,瞅着母亲包汤圆。这时母亲总会吩咐我们找几枚一分两分的硬币,洗干净包在汤圆里。包着硬币的汤圆并不做任何记号,如果谁在众多汤圆里吃到包着硬币的汤圆,则预示着新的一年里有个好彩头。

而我们往往是等不到和全家人一起吃的,母亲会包几个较大的汤圆,拍成巴掌大的饼状,往火炉边上一贴,不一会儿汤圆饼的表面便会冒出气泡,偶有糖馅从烤裂的缝隙溢出,待糖馅全部溶化,也就差不多熟了。接过母亲递过来的汤圆饼,兄妹几个边吹热气边下口,馅烫到舌尖唇齿,也毫不在乎。待全家人一起吃汤圆时,我们早已填饱了肚子,只在乎谁能咬到那枚代表吉祥的硬币了。

而今,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想吃汤圆,超市里就有速冻的,方便得很。只是不见了石磨,听不到石磨旋转时发出的声音,看不到磨面人那张喜庆的笑脸,总会让我有点惆怅。

小小汤圆总关情

文/王永清

汤圆又称“汤团”“浮元子”,是我国传统小吃之一。宋人姜白石有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每逢元宵佳节,软糯香甜的汤圆就成了家家户户餐桌上的主角,只有甜甜蜜蜜地吃过汤圆,才算把春节圆满地过完。每年这个时候,我总会想起儿时母亲亲手做的汤圆,心里涌起无限温暖。

小时候,从元宵节的前一天,母亲就开始张罗食材,准备给一家老小做汤圆了。她先将糯米淘好放在清水中浸泡一整夜,第二天一早,再将喝饱水的糯米用石磨磨成米浆。磨米浆是个累人的活儿,母亲使劲摇动磨把,石磨慢悠悠地一圈圈转起来,磨出的米浆从磨齿间细细流出。母亲说,石磨得慢慢推,磨出的米浆才细腻滑润。一次,我见母亲劳累疲惫,便自告奋勇地帮母亲推磨,结果喂多了糯米,导致石磨“消化不良”,磨出的米浆粗糙干瘪,害得母亲返工重来,她将糯米一小勺一小勺地喂进磨眼,嘴里念叨着:“勤推懒磨……”

磨好的糯米浆被装进布袋子,扎好、悬挂、沥干水分,然后放进盆里揉成韧性十足的糯米粉团,再将黑芝麻、花生、核桃仁等炒熟舂碎拌糖制成馅,接着就可以包汤圆了。只见母亲揪一小块粉团放在手心边捏边旋转,转眼间便变戏法似地捏成了汤圆皮,包上备好的馅料,收口,再旋转,不一会儿一个白白胖胖的汤圆就做好了。

汤圆有很多种吃法,蒸、煮、煎、炸皆可,全凭自己的喜好和口味。蒸汤圆有个小窍门,蒸之前要在盘子上均匀涂抹少许油,这样蒸熟的汤圆不会粘盘;汤圆还可以油炸。哪家添了宝宝,就用炸汤圆招待客人,炸好的汤圆金灿灿的,外酥内甜,寓意添了金宝贝。我家的汤圆通常会煮着吃,烧开了水,母亲便将汤圆下锅了,用一个木质的长勺轻轻搅动,免得粘锅。我们几个孩子围在土灶边,在氤氲的热气中期待汤圆出锅。不一会儿,那些可爱的汤圆便在沸水里欢腾地起起伏伏,锅中升腾起缕缕清香,馋得我禁不住口水直流,待汤圆全部漂起来后,可以加些米酒和白糖让口感更好。

煮好的汤圆端上桌,绵甜醇厚的米酒飘香,白白胖胖的汤圆一个个圆如珠,洁如玉,泛着纯净优雅的光泽。我迫不及待地盛上一个放在嘴边咬,烫得我咽不下又吐不出,顷刻,香甜可口、细腻软糯的滋味便在唇齿间四散开来,让人久久回味。母亲见了怜爱地说:“不要急,不要急,锅里还有呢!”

岁岁元宵,今又元宵。多少年过去了,我们在母亲香甜的汤圆中渐渐长大。如今,各式汤圆琳琅满目,可荤可素,不必等到元宵节随时都可以吃到,可吃来吃去,怎么也吃不出当年的味道。细思量,母亲亲手制作的汤圆,香甜在口,温暖于心,那是亲情的味道,是爱的味道。

儿时的元宵节

文/徐小粉

元宵节,大街小巷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各大商场、超市贴满了灯谜,家家户户弥漫着汤圆的香味,吃着香甜的汤圆,望着天空的圆月,我又想起了儿时的元宵节。

儿时,我最喜欢元宵节。不仅因为元宵节有我爱吃的汤圆,有我爱看的耍龙灯,而且过了元宵节,假期就结束了,就要开始上学了。

我最喜欢妈妈煮的芝麻花生汤圆。元宵节,妈妈会煮一锅热腾腾、香喷喷的汤圆,全家人围着桌子,一人一碗,热热乎乎,开开心心地吃汤圆。边吃,爸爸妈妈总会把自己碗里的汤圆再分给我和弟弟几个,一家人,其乐融融。那时,汤圆只在元宵节前后有卖,多是手工制作,汤圆馅也较为单一,多是黑芝麻、花生碎、白糖和在一块,并不像现在的种类繁多,但吃得格外香甜。

除了吃汤圆,我最爱看村里的耍龙灯。村里会有好几条龙灯进行比赛,每个龙灯队由十几个个头不一、服装统一的小伙儿组成。耍龙灯的小伙儿个个身强力壮,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有的是龙头,有的是龙身,有的是龙尾,每个人都拿着木棒顶着扎好的龙灯,在锣鼓喧天中,开始了比赛。于是,在大人小孩的叫喊声中,在烟花爆竹的噼里啪啦中,龙灯缓缓起舞,一条又一条的火龙你来我往,到处翻飞。此时,一个个高昂的龙头此起彼伏,让人目不暇接,一条条翻飞的火龙,旋转着绚丽的色彩,把围观的男女老少带进了五彩缤纷的世界,人们追随着火龙欢呼雀跃,兴奋不已!

最后人影散乱,烟花逝去,鞭炮声消,龙灯渐熄,而我和弟弟也不再到处跑,又困又累,我坐在父亲的肩头,弟弟困得躺在妈妈的怀里,打着瞌睡。我们一家人在月色中缓缓向家中走去,斑驳的月光,高高低低的人影,一片安详静谧。

元宵女儿借汤圆

文/朱凌

那年正月十五,天很冷,不仅天冷,而且还是阴沉沉的。当然,在当时我已然忘记了那天是元宵节——由于工作上的事情,以及家里的杂事,我与老公吵了起来。冷战也由此开始,女儿躲在沙发的一角,不停地哭着,那情形至今想想,都让人很是心酸。

不知不觉天整个都黑了下来,一整天,女儿只吃了两个馒头,而我和老公则滴水未沾。那时的我非要把是非对错弄个清楚,偏偏老公又是个不会说话的人,几句话说得不中听,矛盾便由此产生。我们两个人谁也不肯退让,就这样一直僵着。

靠在床上我在想,与其这样过下去,倒不如分开。可是一想到女儿,我的心就被揪得疼,小小的她,如若成了单亲孩子,势必会很可怜。我是那样舍不得她,如果真要分开,今后的日子又该怎样过下去?就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女儿推门进来了,手里居然端着一碗汤圆。

女儿说:“妈妈,你吃点吧,你一天都没吃东西了。”看着懂事的女儿,我的眼泪不停地往下流。问她这汤圆从哪里来。女儿轻声说:“我找对门的李奶奶借的,李奶奶本来想跟我一起过来,但是我让她不要来,我怕她说你和爸爸。”

再一看,老公也回来了,一脸的愧疚。他说:“别生气了,都是我不好,我不该用话气你,看在孩子的面上,以后咱不吵了好不?”泪水如决堤一般,女儿边给我擦眼泪,边喂我吃汤圆,汤圆混合着泪水,吃在嘴里,那滋味我一辈子都无法忘记。

那天老公也对我说,他也想了好长时间,觉得不该凡事与我计较。以前可以凡事争个对错,可是现在有了孩子,就该多为孩子想想,为这个家想想。他将话说开,我的心情也好受多了,我也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两人和好如初。

几天后我碰到了李奶奶,她对我说,当女儿找她到时,哭得很是可怜。李奶奶说:“以后啊,无论什么时候,在吵架的时候想想孩子,别把孩子给吓着了。再说了,大过节的,你们吵架总得挑个时间吧。你们也真是不懂得惜福,一家人能在一起是多么幸福的事,有什么好吵的呢?”一番话说得我脸红了起来,我说:“您放心,今后我们一定尽量不再吵架了。”

那年的元宵节,此时想想仍然记忆犹新。在那之后,我和老公相约,今后尽量少吵架,吵架也不要伤及到孩子。

那年那碗借来的汤圆,同时也让我明白,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天大的幸福,这幸福于李奶奶来说,就是一种奢望,因为她的儿子在一次意外中离世,每年的元宵节,对她来说,注定是无法团圆的。

母亲的汤圆

文/谢祺相

每当元宵节临近,我总会想起母亲搓汤圆的情景。母亲搓汤圆极其认真极其细心,先用温水将糯米粉调匀,然后拍成圆圆的小饼,再把研碎调配好的芝麻或豆沙作为馅包进去,最后慢慢地搓,直到汤圆圆润细密。我曾跟母亲学过搓汤圆,由于没有足够的耐心,搓出来的汤圆总是不太圆,而且比较粗糙,锅里一煮,很容易散开。因此后来不再上手,吃母亲搓的汤圆,对我来说,就是无可比拟的美味。

元宵节是最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唯一以所吃食品命名的节日。我们节日特色食品很多,例如春节吃饺子,但春节就不叫饺子节;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它们也都不叫粽子节和月饼节,可见元宵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每次看着母亲搓汤圆,那不仅是一份感动,也是一种享受。母亲微微弓着腰,手掌伸平,恰到好处的力道,不疾不徐的动作,总能让我感受到生活的安宁和温馨。即使后来长大,离开了母亲,但每到元宵节,想想母亲搓汤圆的情景,便能体会到元宵节的节日气氛。

当然,汤圆也不都是在元宵节才吃,小时候,糯米收获以后,母亲照例会搓一顿汤圆给我们解馋。只是那时生活条件不太好,汤圆是实心的,里面没有芝麻花生之类香甜的馅料,但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吃得很香甜。并且,这种纯粹的汤圆里,更能吃出糯米本来的粮食味道,那种软软的、黏黏的口感,让人在贫瘠的生活里找到一丝情感的慰籍。那时经常会想,糯米,本来是一粒粒的,晶莹剔透、修长饱满,可也只是一粒米而已。经过母亲用水浸泡,然后上石磨慢慢磨成米粉,再搓成汤圆下锅煮熟便成了难得的美味。也许糯米是无知觉的,但加入了人们对生活的爱,对亲人的关心,这不能不说是糯米的一次生命升华。搓汤圆的一个“搓”字,是那么亲切、那么传神,永远留在我的脑海中。我没有问过母亲,搓汤圆时心里想的是什么,但可以猜得到,母亲在搓汤圆时,那温柔优雅的手势,那庄重投入的神情,恰如在抚摸儿女的小脑袋,把那被风吹乱的头发轻轻理顺。

过完元宵节,春天临近了,这是个让人无法安静无法拒绝的季节,很多儿女因为生活或工作原因与父母分别,我也不能例外。分别是伤感的,是揪心的,特别是母亲送别时恋恋不舍的神情和她头上渐多的白发,总让我心中不是滋味。这时口中还在回味汤圆的味道,感觉春天就是从汤圆里迸发出的一点绿,加上母亲的期望,加上对未来的向往,加上生活的激情,再点缀上点点思念,于是,每一个孩子都跟春天一起,在母亲的注视下花红柳绿五彩缤纷。

闹元宵

文/徐晟

“年小月半大”。农历正月十五是春节后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十五闹元宵,“闹”是重点。元宵节的热闹,堪比西方的狂欢节。

“一年明月打头圆”,在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春节的余兴未了,又掀起新一轮欢乐的高潮。人们张灯结彩,放烟火,玩龙灯,舞狮子,踩高跷,逛庙会,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尽情欢乐。

“灯已阑珊月色寒,舞儿往往夜深还。只因不尽婆娑意,更向街心弄影看。”夜深了,仍意犹未尽,恋恋不肯回家,古人元宵节玩得“嗨”,一点儿也不逊于今朝。

“三十的火,十五的灯。”踏月赏灯是元宵节最重要的活动。元宵放灯始于汉代。汉明帝崇仰佛法,下令上元日寺院须张灯祭祀,皇帝亲往寺院燃灯以示虔诚,后来逐渐形成元宵放灯的民俗。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唐代元宵放灯,可谓盛况空前。唐玄宗“置百枝灯树,高八十丈,竖之高山,上元点之,百里皆见。”并命宫女数千人和长安城少女灯下歌舞“三日夜”,皇帝在御楼观灯,与民同乐。

“九陌连灯影,千门遍月华。”这个时候谁还在家里窝得住?就连平素不出深闺的女子,元宵佳节也会相约出门。 “花艳艳,玉英英。罗衣金缕明。闹蛾儿簇小蜻蜓。相呼看试灯。” 或许,还有一场不期而遇的邂逅,“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猜灯谜是逛花灯的进一步发展。谜语在我国历史悠久,据传早在春秋战国时已经有了口头谜语,当时称作“隐语”或“庾词”。南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自魏以来,颇诽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这是谜语的最早定义。

把谜语搬到灯上,已是宋代的事了。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上说:“时有以绢灯剪写诗词,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猜灯谜不仅给元宵观灯增添了无穷乐趣,还可以锻炼思维,增长知识。时至今日,不少商家,在元宵到来之际,也会挂出各式灯笼,内藏谜语,有奖竞猜,引得不少顾客流连。

元宵节自然少不了吃“元宵”。元宵也叫圆子、 汤圆。因“元宵”与“袁消”谐音,袁世凯在1913年下令改“元宵”为“汤圆”,汤圆之名才逐渐流行。

吃元宵的民俗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始于晋,盛于宋。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节食所尚,则乳糖圆子、科斗粉、豉汤、水晶脍、韭饼,及南北珍果,宜利少、澄沙团子、滴酥鲍螺、酪面、玉消膏、生熟灌藕、诸色花缠、蜜煎、蜜果、糖瓜蒌、煎七宝姜豉、十般糖之类,皆用镂装花盆架车儿,簇插飞蛾红灯彩益,歌叫喧阗。”这里销售的元宵节令食品,首推元宵,只是那时还叫“圆子”。

由于饮食文化的差异,我国南北各地,汤圆各具特色。宁波汤圆甜滑油润,糯而不腻;兴义鸡肉汤圆独树一帜,“众家皆甜,唯我咸鲜”;苏州五色汤圆甜咸皆备;山东枣泥汤圆油润绵软。“一碗汤圆满又满,吃了汤圆好团圆”,不管什么汤圆,吃的都是一份团圆,寓意团圆幸福。

闹完元宵节,“年过了,月也过了”,人们卯足了劲,带着新的希望启程。

军营汤圆别样情

文/白俊华

这么多年,无论身在何处,境况如何,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喜气洋洋的元宵节。但细细地回想起来,还是军营的元宵节情调丰韵,特别是当新兵那年的元宵节,让我在欢愉的同时明白了,在部队,汤圆还有更深的含义。

我入伍时是冬季。连队七八十号新兵,来自天南地北。第一次在部队过元宵节,连队搞了一次包汤圆比赛。消息刚一公布,我们这群新兵就欢呼雀跃起来,说比就比。正在大家比得起劲的时候,站在旁边“观战”的指导员说话了:“你们不要光顾着比赛,我问一个问题,这汤圆在部队还有什么深层含义?”“汤圆就是汤圆,还有什么含义。”几个新兵小声地嘀咕着。“是呀,汤圆不就是过元宵时吃的东西吗?”我心里也在想。

“在我们部队,汤圆还有更深的含义。”指导员见我们听得认真,接着往下讲。“对于军人来说,‘汤’乃‘赴汤蹈火’之意,就是在人民最需要的关键时刻勇于冲锋陷阵、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圆’乃‘万家团圆’之意,就是我们每天站岗放哨,为的是千家万户更好地团圆!”

“哦!原来汤圆还有这来头呀!”我们这群新兵听指导员一讲,都觉得很新奇。因为我们大多数新兵都是从农村入伍的,对“汤圆”的这种说法,第一次听到,感到既新鲜又沸腾。是呀!军人为使命而生,军人为打仗而来。不只是一个小小的汤圆,军营中所有的人和物,都有特殊的含义。这些含义聚集到一点,就是:一切为了祖国和人民!

舌尖上的元宵

文/余炳金

幸福的年味还没有完全消失,甜甜的元宵节又要来临。吃汤圆、猜灯谜,家家户户闹元宵,欢乐的气氛堪比春节,说到元霄节最不可少的元素就是“汤圆”。那甜甜的味儿吃在嘴里,美在心里。

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南方人吃汤圆,这是一个重要的风俗习惯。可是,在过去贫穷的年代,汤圆有不同的做法,恐怕现在的年轻人知道的不多了。

六、七十年代,那时国家穷,物资供应困难,买粮食要粮票,买糖要糖票。有的人家过元霄节还是准备了一些糯米和糖精的。先把糯米舂成粉,然后放入少量的糖精,揉成一个个白色的乒乓球般大小的糯米团,再放入锅中加水煮熟。这还是比较好工薪阶层的家庭享受的汤圆,而在农村的我们,家里人口多劳动力少,大米主粮严重不足,过元霄节也要吃汤圆呀,怎么办?勤劳智慧的母亲就用干红薯丝磨成粉,或是高粱米磨成粉,加入少许糖精,用水揉成核桃大小的面团,制作成杂粮元霄来满足我们的胃口,过把元霄节“瘾”了。

到了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经济搞活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做汤圆时大家都有加馅儿,馅儿一般为香花生加白糖、豆沙加糖,芝麻加糖等。也有的做无馅儿的汤圆,但比六七十年代的无馅汤圆原料丰富多了,它个儿小、味儿甜,以白糖、桂圆、桂花、藕丁、蜜饯为佐料,又称“珍珠汤圆”。

后来,为了满足人们食用方便,市场上出现了许多现成速冻的汤圆,如思念汤圆、三全汤圆等,人们回家往锅中一煮,就能吃上可口的汤圆了,免除了做汤圆的时间和精力。

近年来,人们在钻研美食方面加大了创新力度,汤圆也不例外。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一些品牌推出创新型产品作为元宵节的主打,其中三全食品就在行业内首推水果口味的系列汤圆。

传统的黑芝麻、花生汤圆热量较高,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汤圆消费者对营养、健康的追求;80、9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个性化的需求突显,对新兴口味汤圆的需求明显放大;消费者期待新的口味、突破传统的汤圆产品去满足多样化的个性需求。而水果汤圆正是在这种需求集中爆发的时候,应运而生的创新型产品。

而像无糖汤圆、杂粮馅和荠菜、韭菜馅等素馅汤圆,由于低糖、低脂,更符合现代人的饮食习惯,销售量也在逐年上升。

除了水果汤圆和杂粮汤圆,在吃法上有所创新的“干吃汤圆”和“免煮汤圆”最近也在淘宝网上热卖。“干吃汤圆”比传统汤圆稍大、口味新颖,麻薯、绿茶、香芋都可以当做原材料,且一般是独立小包装,开袋即食,非常方便。迎合了时下的青年的需求。

舌尖上的元霄,反映了时代在不断地变迁和发展,说明了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了。

家乡的元宵节

文/彭楚怡

元宵节,顾名思义在这一天是要吃元宵的。元宵,在南方又称“汤圆”,在元宵节晚上,一家人围坐桌前,一人一碗汤圆。想到那白白胖胖,软软糯糯的汤圆,喷香四溢的芝麻馅儿,是不是口水直流呢?吃着热乎乎的汤圆,是不是暖到了心里呢?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是不是从心底里感到幸福呢?

元宵节的汤圆,现在已经不只有原来的芝麻馅了,许多厂家研发出许多新口味,如水果馅的,紫薯馅的,玫瑰馅的,甚至还有肉馅的。这些口味固然新奇,与众不同,可却让汤圆失去了原本的味道,不再是原汁原味。

元宵节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在这一天,不管在多遥远的地方工作,那些春节没能赶回来的人们,在这天也一定会赶回来与家人团圆。那些春节及时赶回来的人们,也会等到过完元宵节,再依依不舍地告别家人,乘上火车,赶回工作地。

元宵节的晚上,还要猜灯谜。在古代,字谜是写在灯笼上的,灯笼的亮光映照着灯笼上的字,肯定别有一番滋味。在现代,字谜已经不写在灯笼上了,但这种风俗仍流传至今。灯谜大多十分逗趣,比如:卖氧气,卖鲜鱼。(打一字)你猜到了吗?没错,就是“羊”字。再来一个吧:有水能养鱼虾,有土能种庄稼,加人不是你我,有马跑遍天下。(打一字)对了,就是“也”字。

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元宵节又将过去……

家乡的年味

文/冯瑶

家乡临海靠山,北边山区,南面临海,地处热带亚热带之间,长夏短冬,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境内河流纵横交错,丘陵连绵起伏,各种咸淡水的鱼虾蟹贝海味应有尽有,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物产资源,孕育了家乡独特的饮食文化。

家乡人在除旧迎新的年庆里,不但要贴对联、张灯结彩来扮靓居所,还要制作美食来庆祝,比如打粉酥(炒米饼)做酥角、煎咸水角、浦煎糍、炊发糕等小吃美食,都是过年的节庆美食。其中打粉酥、做酥角、煎咸水角等,纯粹是为了一饱口福的节庆食品,而浦煎糍、炊发糕,则还兼作祈福起愿之用。家乡的煎糍有两种,放馅、个小的称为煎糍仔,不放馅、个大的称为大煎糍。用花生、芝麻、白糖和椰丝(有的还加入叉烧粒)做馅的煎糍仔,脆皮甜香爽口,风味独特。直径约10厘米的大煎糍,则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一般用于敬神。“年晚煎糍,人有我有”、“煎糍辘辘,金银满屋”,家乡人因煎糍的形状“圆满”、油水充足,有团圆美满和有“油水”(发财)之意,而十分喜爱煎糍。发糕则取其发字,寓意发财,以寄望新一年家庭美满幸福、大发其财。

家乡坊间的炒米饼一般用炒米粉、花生、芝麻、白糖、鹅油、猪肉等材料,制作成款式为圆形、椭圆形,之后炭焙而成,有鹅油咸香粉酥,夹肉粉酥等。酥角,则用面粉、猪油或鹅油、花生、芝麻、白糖等材料经油炸而成。最地道美味的酥角和粉酥,可在城里的环城南路购得,整条街都在摆卖以酥角、粉酥、煎糍为主的节日美食,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味,让人直咽口水。在我的家乡阳江,这算是一条最具年味的老街之一,一些聪明的阳江人,则把炒米饼、酥角等家乡美食做成产业,一年四季经营,远销市内外,成为阳江一张著名的美食名片。

家乡人过年,是从一锅美味的汤圆开始的。因为除夕这天,家乡人每家每户都要煮汤圆,来寄寓一家人团圆齐整过大年。家乡的汤圆讲究汤底用料,最常见的汤底有鸡汤、猪瘦肉、瑶柱、干虾仁、鲮鱼松、腊鸭粒、萝卜粒、蒜苗等,把所有用料准备好,预先煲好鸡汤,然后起油窝爆炒鲮鱼松,直到鲮鱼松炒成微黄的散状体,装碟,趁热洒些味极在鱼松上面备用,再炒香蒜苗、萝卜粒,然后倒入鸡汤及其它一应用料,待萝卜粒熟透,放下汤圆,放下锅盖盖严,猛火烧,待汤圆一只只浦起来,就算是大功告成了,撒些葱花、香荽,这样的一锅汤圆上桌,一屋浓香钻鼻,一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享受着美味的汤圆,这就是一张祥和、温馨而生动的年庆场景图。

家乡春节期间的节庆菜式,则兴吃鸡品鹅,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几乎每家每户都吃鹅。我的家乡盛产黄鬃鹅,黄鬃鹅皮薄肉厚,甘香不腻,誉满南粤。五花八门的烹鹅技法中,最普遍的是炊鹅。炊鹅用料简单,但必备蒜苗,适量花生油、精盐、砂糖、生抽、料酒、大茴等,有的直接买现成的炊鹅酱抹在鹅身上再加蒜苗,按个人喜好,有的还在此基础上加上咸话梅等,放在锅里盖严隔水炊,具体制作程序是:将黄综鹅宰杀除毛,剖开清出内脏洗净晾干备用;用搅匀的配料均匀地涂抹在鹅身内外表面,腌渍30分钟,然后盛在大铜盆中,放在锅中隔水猛火蒸40分钟之后便可以斩件上桌了。这样制作出来的炊鹅,清香不浊、浓淡相宜、食而不腻,吃后唇齿留香……

那年,那100只汤圆

文/管洪芬

6年前,我正在离家附近的一个小公司里做着一份鸡肋似的工作,这份工作工资虽不高,但舒适安闲,以至于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自得其乐,不想摆脱。然而,也是那年年前的几天,我的一位好友却突然找到我,说是年后如果可能想和我技术合作共同承包一个项目,说着,朋友就该项目的种种向我作了详细的介绍,并要求我年后尽快给个答复。

也许是受了朋友言辞的诱惑,这个年我过得是心情异常复杂:朋友是绝对信得过的,项目也依稀很有潜力可挖,只是真要从安逸的工作中跳出来单干,未来究竟会怎样,又将面临多少的艰难险阻,谁能猜得到?

在这种复杂的心境中,元宵节很快临近了。按照惯例,母亲又开始准备各式元宵了。只是让我诧异的是,这一次母亲别出心裁地居然一边包汤圆一边给我们出起了考题。母亲对我们兄弟几个说:“我给你们出个题吧,看谁先想出答案?说有100只汤圆,要放到6只碗里,而每只碗里放入汤圆的数量必须带有一个‘6’字,你们猜猜,要怎么分?”

母亲的考题一出,我们兄弟姐妹几个立即思索开了。哥哥说:“每个碗里放入汤圆的数量必须带有一个‘6’字,那就是6、16、26等都可以……”

我插嘴说:“有100个汤圆呢,任何一只碗里放6只汤圆应该都不行,最少最少也应该每只碗放到16只汤圆以上……”

正在我和哥埋头苦算的时候,小弟突然拍手笑道:“我算出来了。你们看,100只汤圆没有要求平均分配,那么我就一只碗放60只,4只碗各放6只,最后一碗放16只,怎样?”

听着小弟的解释,我忍不住否定道:“一只碗放60只,哪有那么大的碗啊,而且说好了分给6只碗,肯定是每碗数量应该差不离的……”我的一句话让一直沉默的母亲笑了。母亲站起身子,先是伸出手轻轻地拍拍了小弟的肩膀,随后又满意地点了点头。

看我们一脸疑虑,母亲笑道:“又没说不准一只碗放60只汤圆,更没规定分到一只碗里的必须让一个人吃掉,只是一道题嘛,你们干吗想那么多?其实答案只要符合题意就是对了。”说到这,母亲意味深长地看着我道:“当然现实里,我们做一件事能考虑周全固然应该,只是有时候考虑太周全了就‘过犹不及’了,太多的考虑除了让人畏首畏尾,更是容易消磨人的斗志,而没了拼搏的精神,换来的势必也是碌碌无为的一生……”

听着母亲的话,我心中的众多纠结一下子茅塞顿开,更是瞬间明白了母亲出题的用意。也是那一年,我的人生开启了崭新的一页。事后母亲时常开玩笑,说那可是100只会说话的汤圆,我便也笑,我知道母亲说的是对的,因为那一年的汤圆不止蕴含了母亲对我深沉的爱,更完美地教会了我一种精神,一种勇敢向前、不畏艰险的精神……

至于冬

文/郑晓玲

冬至。

古代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既然重要性都提到这高度了,好歹写点吧。

已经有一年多没有更博了。毕业后瞎忙活,感觉自己没时间读书,没时间写字。只是发个微信求个赞的时间总还是有的——我把这种忍不住刷朋友圈的行为,视作自己抒发欲的表达,而非寂寞。可别人却不一定那么看,比如老徐,指不定觉着我在招蜂引蝶什么的。

所以我得改,自觉地改。

可又不能不写,那就换地方写吧。有些人把写作当任务,有些人把写作当生命,我觉得都是好事。而像我这样的,既没那么功利,又没那么大热忱,所以写写停停,浪费了不少灵感,可惜了。说句实话,微信和微博都不太适合我这种”文艺女青年+语文老师+班主任“三重身份的话唠。我知道这些社交平台的短状态,最佳是一天发一条,而有些时候,我确实还憋得挺难受。

今年的冬至已经不必再讨论”吃饺子还是吃汤圆“的问题,更不用讨论糯米圆子应该叫”汤圆“还是“元宵”,搜寻各方热点,发现讨论最多的还是”二胎“。

什么事儿都不是事儿,生孩子是大事儿。

过了年我就25了,所以迟迟不肯吃汤圆。我很赞同”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的说法,但是人生的残忍在于,死不仅仅是一个结果,它还是一个过程,我们慢慢衰老,然后才能走向死亡。岁月的无情是那样地令人心惊胆战的,让人无法鼓起勇气欢迎下一条眼角的皱纹。于是每当思考未来,总是躲之不及。因为现在只有慢慢变老,不再渐渐长大。

可是该来的还是总会来,比如婚姻,比如第一个孩子,第二个孩子。

今天看到一条状态,是一个母亲表达“我只想生儿子”的愿望,很多母亲看后感慨不已。

我没当过妈,所以共鸣之处在其他地方。

"所以,儿子,当你长大,要结婚时,妈妈一定要尽自己所能为你和你喜欢的女孩创造舒适的条件。妈妈感谢那个女孩,感谢她愿意嫁给你,愿意照顾你,愿意为你生孩子……要知道,她在家时,也是一个公主啊……"

身边有一些女青年,见着她们,我总是催啊催:“怎么还不出去相亲?”,“怎么都没有约会!”,“求你不要天天呆在办公室好嘛!”“抓紧啊!”……

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是真的在为她们着想。可是反观内心,我依然觉得结婚与不结婚,不过是个人选择罢了。就女孩而言,往往婚前逍遥自在,婚后事事操劳,要给他做饭,洗衣服,生孩子,带孩子……关键孩子还不跟自己姓!何必呢?除非碰上一个人,你觉得,他没了你就活不了了或不能自理了,你发自内心地想照顾他,替他做所有你能做的事情。虽然他一定没有你想得那么残障,但我相信因为这个原因而连结在一起的两个人,一定是幸福的。

所以偌大的宇宙,多找几年确实不过分。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缘分。

冬天是悄然来了,能依偎着取暖固然是好事,自己一个人……不是还有暖宝宝嘛。

我放下手中的电热水袋,一个用力总算从座位上站起,走出办公室去给养生壶加注了些水,准备自己煮个汤圆。

我妈说晚上给我煮。

我犹豫了一下,想起答应过某人不吃夜宵。

母亲的元宵

文/钟芳

“闹元宵,煮汤圆,阖家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元宵佳节,小巧玲珑、香甜可口的元宵汤圆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主角,寓意一元复始,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甜甜蜜蜜、团团圆圆。

每年过正月十五,母亲都会亲手为我们包上一碗碗热乎乎的汤圆。

在我的记忆中,每到元宵前夕,母亲开始忙碌起来。母亲先把糯米淘洗,放在水盆里泡胀,用石磨磨成米浆后,用布口袋把米浆吊起来慢慢地把水沥干,放进盆里揉匀成糯米粉团。然后炒花生、炒芝麻、砸核桃、煮绿豆,加入白糖、桂花等制成甜的馅心。开始包汤圆了。只见母亲用手拿起一团糯米粉,用手指边捏边旋转着,像变戏法似的捏成了汤圆皮,包上备好的各种馅料,又用手捏拢搓圆。一个个白白嫩嫩的小汤圆就这样在她的手上,慢慢地往下滚,入锅了,那些可爱的汤圆在沸水里欢腾地嬉闹着,待漂浮起来后,再往里加米酒和红糖。

当香气四溢的汤圆端上桌时,全家人都很快乐,那种热腾腾、暖融融的幸福感在每个人心中荡漾。醇甜醉人的米酒飘香,晶莹剔透的汤圆漂浮在上面,个个圆如珠,白如玉,惹人喜爱,泛着柔和的光泽。这种香喷喷的美食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是很难抵挡住诱惑的,所以急吵着要吃。我顾不得烫,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大口,顿时鲜嫩软糯、香甜润滑的味道在唇齿间弥漫开来,一碗下去,直到把碗沿舔得干干净净,不解馋还想吃。这时调皮的小弟见状,扮着鬼脸高兴地唱道:“汤圆,汤圆,卖汤圆,一个汤圆,三毛三。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要吃汤圆快来买呀,吃了汤圆好团圆呀……”惹得一旁的母亲笑弯了腰,并慈祥地笑着说:“多吃点,多吃点,锅里还有呢……”当时觉得汤圆简直就是人间美味,感觉自己实在太幸福了,那时的心情特别愉快。

“圆”象征团圆、美满,元宵节赋予更深的文化底蕴也就是亲人的团圆。南宋姜白石对此有过生动的描绘:“元宵争看彩莲船,宝马香车揆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读来别有一番生活情趣。清代诗人丘逢甲写道:“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而现在的闽南歌谣里唱道:“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闹元宵,煮汤圆,叶落归根是正理。”元宵之夜吃汤圆,寓意月圆人圆、家庭幸福美满,更是表达了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骨肉之情。

年年元宵,今又元宵,全家人围桌而坐品尝着母亲亲手制作的香喷喷的元宵,道一声暖暖的祝福,享受母爱的芬芳和醇香,真是其乐融融,幸福而美好。

爱不释手

文/laofu

推着汤圆去公园。返途经过报亭,买一份刚出的《婴儿画报》,递给坐在小车上的汤圆。汤圆安静地抱着“报”(她这样称呼它),并没有欢呼雀跃的举动,但开始诠释“爱不释手”。

回到家爷爷给脱大衣,汤圆书不离手,不肯放下,硬往下拿她就啊啊叫。爷爷只好先脱一个袖子,让她换手拿书,再脱另一个袖子。该洗手了,仍然是老问题,我哄着汤圆把书放在旁边的洗衣机上,洗完手立刻拿起来。吃饭了,她举着书太影响进食,爷爷奶奶一起出主意,把书立在椅子背前,靠椅子背坐着后背可以贴着书,它跑不了的。还好吃过饭后汤圆把书的事忘了,饺饺呀、蛋蛋呀的吸引力占了上风。午睡后按计划要去儿童乐园玩儿,临出门不知怎么汤圆又拿起了书。在儿童乐园里,汤圆挺显眼的,不管做什么活动,滑梯呀,攀沿呀,蹦床呀,手里都举着本书,好说歹说都不行。哪有来儿童乐园玩儿还总拿着书的,最后我烦了,说走吧,别玩儿了,回去看书吧。

汤圆当然还是挺喜欢看书的,不过她并不是只对书爱不释手。我把橡皮泥捏成小饺子,她也是把它们攥在手里走到哪儿拿到哪。偶尔把它们在桌子上摆成一排端详一会儿,离开时再拿起来,当宝贝似的,生怕别人偷走了。这时候你要是故意拿走一个,她会大叫着去掰你的手,要抢回来。

爷爷买的酸奶送一个贴画,汤圆也是喜欢得不行,捏在手里看来看去的,特别是“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贴画,更是连揭画都舍不得。

小女孩儿的特点真是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