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小河的文章

2023/01/07经典文章

关于小河的文章(精选10篇)

春天的期待

忙碌的神经跳跃着怅惘的脉搏,

烦躁的心情充斥着记忆的烙印。

翻开工作日记里的每一页悸动的篇章,

都浸透着你我奋斗的历程,

拾遗起久远模糊的点滴,

每一个梦幻里闪烁着你我曾经的缱绻,

抚摸河边静静的垂柳,

试问我心君知否?

谁能抚慰我期待脆弱的心?

斜风依旧,

小河依然,

元街的牌坊被阳光照耀的更加璀璨 ,

南来的熏风拂煦着我的胸膛,

伸开双臂迎接春天的到来,

期待春暖花开的日子,

期待和你携手踏青的时光。

记忆中的那些往事

文/海西正东

春节大年初六,去乡下小叔家随礼。在参加完堂弟结婚宴后,又顺便到我老家宅基上转转,看着那久无人住略显凄凉的老房子,寂寞孤独地(原来的附近邻居因为村里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规划全搬迁到小河西新建的集体农庄小区去了)立在寒冷的风中,再抬起头西望,小时候村西小河上的青石板桥也不见了,岸边的河柳、芦苇因河道拓宽疏浚给掩埋殆尽……儿时的踪迹几乎无处可寻,心头莫名泛起一些伤感,年少时的往事片段不由又浮现眼前。

我的老家就在有“苏北黄浦江”美誉的灌河北岸不远处的一个小村落里,一条直通南北的小河叫一帆河从村子中间穿过。关于一帆河名字的来历,《灌河史话》上还有一段美丽的神话传说:“传说河神王彦章使用铁船铁篙,只要船行走之后,就会有一条河流。王彦章开完灌河之后,要北上与山神李成孝约定在八月十五会战,于是来到陈集,把船头一拔驶上北方。王彦章站在船头,望着一望无际的农田,心想这里多么需要河道。过去他都是开挖东西河,南北河几乎没有,眼下这河是第一道,就叫一帆河……”

小时听我的祖父讲,原来我们家先人祖居海州,到他的祖父(即我的曾曾祖父)那辈,有一年遇黄河发洪水决堤改道海州,淹没他们原来居住的村庄,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他们兄弟三个背井离乡从海州举家南迁,当时就是顺河而下至此地落户的,休养生息繁衍再至今约百余年,这才有了我们如今的这个有几十户人家的村落,所以村子里几乎没外姓。站在村北不远处新沂河南大堤的高坡上朝南眺望,村寨中的房屋就像一串珍珠散落却又错落有致分布在小河两岸。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连接村东和村西的,是小河上一个用青石板铺成的小桥。桥宽仅约半丈许,小桥不高,所以当夏日雨季里河水暴涨,小桥便没入水中不见了踪迹,遇到数日洪水不退,浸泡在河水的青石板桥面上便长满苔藓,非常滑腻,很不给力。人行走其上多摇摇晃晃,须十分小心谨慎方可通过,稍一疏忽,多半就会跌入河水中。好在此时人穿的尽是些裤衩背心之类的,湿透了也并无大碍。有时若有顽皮的小伙伴在身后,趁前面的人不备故意推一下,前面的小伙伴往往反应不及掉入深深的河水里,狼狈样子同落汤鸡似的,接下来落水的小伙伴会不甘心一个人在水中,来个“反戈一击”,在水中或拉或拽或溅水,于是最终演变成全都泡在水里进行一场酣畅淋漓的“水战”后而方休。

那时候管村叫生产队,我们生产队的队部就建在小河西边不远处地方,队部里养了十来头牛,我的祖父就负责给生产队喂牛。自小时候有记忆起,我就喜欢从小河东的家里尾随祖父去小河西队部的牛棚那里玩耍。夏秋傍晚时分,祖父便会牵着领头公水牛的缰绳在前面慢悠悠的走,把我放在牛背上,沿河岸把牛一字排开让牛儿吃岸边丰美的水草,夕阳斜照中的人和牛都是那么怡然自得;数九寒冬我们则躲在牛棚里足不出户,用事先准备好的树枝生起火堆,祖孙俩围坐在火堆旁烤火取暖,再吃着放在火堆里烤的喷香喷香山芋头,那简直是神仙都不曾享有的快活和惬意。这时看到祖父的双手上布满老茧,童年不经事的我问及缘由,祖父他就讲,他年轻力壮时,恰逢乱世,为躲避抓壮丁,离开家四处躲藏,迫于生计,弹过棉花、贩过私盐、扛过石头挖过煤,真是吃尽苦头所以到老才这样的。那时不懂事,不停的说些诸如不要做这些事啊、怎么不带手套啊,抹护手霜不就得了嘛之类的话!现在想来的确是天真又可笑。

回想小时候的夏日晚纳凉,那时村里好多人围拢团座在小河西生产队的晒麦场四周,听中间说书的讲唱,内容大多是些如灌河口二郎神大战花果山美猴王、洪水绕走龙王庙的典故、河神王彦章激战山神李成孝的故事,封神榜哪吒闹海--这些的神话传说都是我童年的最爱,至于后面说书的还把解放前在我们灌南一带活动的土匪头目周法前、仲兆贵等人的凶残编成评书、快板数落一番,再穿插诸如像民国后期张店巨人颜小龙(据说身高超过姚明,只是现在无从考证)民间的奇闻趣事……小时候的我就不甚关注了,但却还会留在场中,在人群里穿梭玩耍一样是畅快得不亦乐乎!印象里决没有提前返家的字眼,所以每每总是要等到人群散尽,这才恋恋不舍极不情愿回家。不知不觉中此时已是月上西山,归来途中还沉浸在那些神话传说美妙的意境之中,路过小河上的青石板桥,对着水中倒映的月影总会傻想,此刻广寒宫中嫦娥姐姐如若也没睡,她会在干什么呢?

小河虽不大,却一年四季都能带给小时候的我乐趣,这不:春来浅滩垂钓;夏至深谭戏水;秋到两岸剥柳;冬临河面溜冰。不过我更爱的还是春天。少年读书的时候常常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一个人沿着河边静静的走,边走边读,累了就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河边,河岸上常常有着不知名的野花随意从容地绽放着,舒展着春天的笑魇,有蜻蜓偶然轻盈地掠过,薄薄的翅膀振动着阳光的色彩,我于是有了想飞的理由,从那时起我开始眺望远方。去努力想象外面的世界是如何的精彩!成长的过程就在希望中日复一日地平淡过去,一个可以随意撒欢的年代渐行渐远,似乎生命中最初的纯真也在那样恋恋不舍地留在当初那纯粹的心性里了。

更大一点后我离开伙伴离开家,独自一人到省城读书,艰难地行走在都市的人群里,当面对这世界层出不穷的复杂时,终于忍不住在眼神里注满了无奈,我这才领悟懂得了少年时那段时光的可贵。尽管白天往往迷失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在夜晚偶尔睡不着的时候还会觉得特别孤立无助,这一刻往往爬起来在夜幕里仰望星空,想象着曾经少年时一起玩闹的伙伴现在在哪一片天空下漂流,想象他们是快乐着或者悲伤着?后来临近大学毕业把自己的这些思家纠结、儿时童趣、生活感悟胡乱凑合整理成一段文字,不知是不是当时编辑眼花,居然也让它在师大的学报上发表,那也是我的习作第一次变成铅字见报,为此还“踌躇满志”好一阵子呢,现在想来仍然觉得脸红红的。

往事里也不全是美好的回忆,也有伤感的。在我六岁那年,一个和我一般大小,玩得最要好的一个乳名叫二狗小伙伴不幸溺水身亡,因为那时太小,不知道什么叫悲伤,也只有当和别的小伙伴玩得不开心的时候,才偶尔想到他的好处。现在想来他小小的生命那么早就夭折了,甚至连个正式的名字也没能留下,着实是遗憾!我的祖父因为犯病也在我高三那年很不情愿的走了,老人在临走时断断续续的说唯一遗憾,就是没有能亲眼看到他最疼爱的长孙我考上大学。祖父的离去已经二十五年了,如今我早已大学毕业且工作多年,若他老人家泉下有知,也该欣慰了吧!随时间的流逝,老人曾经的笑容只有在我记忆里依然生动如昔。其实人的生命真的是很脆弱的!所以在生活里,请朋友务必记住:要善待自己,善待亲人,善待朋友,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那怕就是不曾谋面的网友,这是对生命最好的尊重!

时间如小河中的涓涓细水,一刻不停的在向前流淌。年少的往事已渐行渐远,具体的情节片段愈来愈模糊,但那些真情却始终留在记忆的深处,被牢牢定格在大脑皮层里,无论什么时候,永远都抹不去删不掉,反而是变得越来越清晰,愈来愈浓厚。

故乡的小河

文/荷塘青青

弯弯的月亮下,一条小河静静地流淌着。老家的小河,隔着光阴,悠悠地唱着阿婆的歌谣,像一个黑影,咻咻地嗅着,循着原路,闯进黑夜的乡愁中。

小河,在旷之野,在天之蓝。

老家的小河,河面窄窄的,不足五米宽,清澈见底的河水常年不息地流着。河面像一面镜子,风起时,河水微微地涟漪,呢喃了一河酽酽的缱绻。河底水草丰盈,涉水,不经意的,水草就缠住了脚踝。小河里的鱼,极其的鲜美,有河鲫鱼,乔白鱼,窜条鱼,还有一些小小的虾米,鱼儿和小虾在水草中自由地游弋。藏在水草密处的是密密匝匝的河螺。河螺没有田螺大,尾部尖尖的,田螺个头大,但是田螺的味道却是稍微逊于河螺。两岸的草木葳蕤,细瘦的竹子间杂在芦苇丛中,紫薇花,野蔷薇怀拥在一簇,繁葩密缀,顾盼生姿。

小河于村里的阿婆而言,是生衍不息的希望。在那个饥荒的年代,到处是一派荒凉的景象。独有小河的两岸,绿草萋萋,村民们挖草根,吃野菜。依赖着这一片丰饶的草地度过了艰难的岁月。

流年里的光阴仿若一块旧铁,慢慢地生成了绿锈,而故乡的小河,恰若一块金子,日子越久,反而愈发的亮起来。

四月的江南,河水的温度逐渐温暖,两岸的竹笋冒出了小芽尖。竹笋炒腊肉,笋的鲜味加上腊肉的香气,直教人垂涎三尺,美味无穷。傍晚放学的我们,急匆匆地倒出花布书包里的书,钻进了蔷薇、芦苇之中。四月的蔷薇还来不及绽放,芦苇枯萎的叶间偶尔露出一点猝不及防的青翠。肥硕的竹笋欣然然地从沙地里冒出,躲在荆棘里,像是和我们捉迷藏。蔷薇带刺的枝干划伤了我们的手臂,头上扎的辫子散落在肩上,一个个披头散发草丛中乱窜。夕阳隐于一黛青山之后,霞光四射。残阳如血,河水泛起了一层红红的波光,波光潋滟,染红了两岸。蔷薇花满架,粉红的花朵恣意地摇曳在风中。竹笋长成了一棵小小的竹子。我们采摘下蔷薇花,把竹子新长出的嫩芽头轻轻地掐了,斜插入细碎的蔷薇花。那个季节,家里的厅堂和房间,哪里都是我们插花的杰作。

紫薇花花开河岸,河水上涨,迎来了漫长的暑假。夏天,祖母爱喝小酒,爱用河蟹,小虾下酒。清晨,气温比较凉爽,我约上几个伙伴,带着小桶和渔网。上游的村妇洗衣淘米,我们在桥底下,网河里的小鱼。石桥上三三两两的村民荷锄下地做农活,偶尔还有牛儿踢踢踏踏的声音回响在桥底下。桥旁边有一棵年岁已久的柳树,树干虬髯,柳枝倒垂在河中。清风拂过,柳叶在河水里随波婆娑,荡起一圈圈鱼鳞般的波纹。鱼儿在河底忽而孤单地游荡,忽而一群游戏水中。我们跳入河中,头天下午,我们就在河底放上了几个编织袋,袋子里撒了一些死了的小鱼,麻绳随意地捆绑着袋口。河蟹比较愚笨,闻着鱼腥味进编织袋,却绝对不知道自己爬出来。我们捞起水里的编织袋,袋子里总会有数只小小的河蟹爬动着。河蟹的颜色橘黄,呈方圆性,四肢长着浓浓的细毛,河蟹也会用螯足夹人,我们用手死死地钳住河蟹的前足和后足之间的空隙处,然后扔进装满水的桶里,河蟹惊慌失措,藏匿在桶底一动不动的。而此时捡河螺的伙伴们,早已捞了满满一小桶的螺蛳。他们匀出一部分的河螺,放进我的桶内。太阳照在洗衣的石埠头上,洗衣的村妇逐渐的少了。盛夏的太阳火辣辣地照射在我们的身上,河水沸热,冒起了白烟。白鸟躲在芦苇丛间,咕咕直叫。不远处就是我们的瓜地,据说沙地种出来的西瓜格外的脆而甜。我们飞速地爬上岸,直奔瓜地。慌不迭地挑一个西瓜,爬上了岸边的柳树上,蝉热不住了,喘着气聒噪。空气里的热浪一层又一层扑上来。河风裹着河水的腥味,吹乱我们的头发。西瓜黏黏的甜味刹那间消除了酷暑。我们抹了抹嘴,拎着小桶满载而归。

劳累了一天的牛儿,终于得以休憩。傍晚时分,我们牵着牛儿,散放在小河的两岸,牛儿温驯地吃着草儿,我们一个个扑通跳入河中,河水淹没了我们的膝盖,我们学着狗爬式,在水里扑棱着河水。等到牛儿吃饱,我们拉着牛儿下水,刷洗牛身上厚厚的泥巴。牛儿在水里不停的转着圆圈,不一会儿,河水变得浑浊。天色近晚,不远的村庄炊烟袅绕,风里传来了母亲叫唤回家的声音,我们骑上牛儿,踩着田埂晃晃悠悠地行走在暮色里。

海子说;芦花丛中,村庄是一只白色的小船。那么,芦花丛中的小河呢?秋日的天空下,芦苇花像老朋友般光顾了小河的两岸。“江水青云挹,芦花白雪飘。”芦花飞舞的时节,一蓬蓬一簇簇一片片洁白的芦花,清雅飘逸,风舞翩跹,像是凝出了一把把的诗意氤氲在空中。野菊他乡酒,芦花满眼秋。小河安静地躺着,阿婆带着我们割着芦花。乡下人把芦花绑成扫把,赶在中秋前夕的庙会上卖上几个钱,添置家里的油盐等生活用品。宋人张一斋写道“忘却芦花从里宿,起来误作雪天吟。”我们欢喜地睡在芦花里,烟青色的天空,阿婆嘟囔的声音如同耳语。“很久以前,一个小女孩长得非常得漂亮,肌肤就像芦花一样白皙。她的父亲远在他乡做生意,她与母亲相依为命。小女孩八岁那年,母亲生重病死了,不久父亲新娶进了后娘。后娘有一个和女孩一样大小的儿子。后娘十分疼爱自己的儿子,自从父亲出门做生意去后,后娘从来不给女孩吃米饭,小女孩吃的是菜叶子煮着糠,后娘还时常鞭打着小女孩下地做粗活。而后娘和她自己的儿子整天地躺在家里,每天吃喝玩乐。一年秋天,后娘吩咐女孩把田里的棉花摘回家后,又吩咐女孩到河边割了许多芦花。寒冷的冬天到了,后娘和她的儿子穿着厚实的棉袄烤着火。小女孩穿着单薄的棉衣在雪地里拾柴火,棉衣夹层里裹着的是芦花,芦花怎么能抵抗寒冷呢。小女孩哆嗦着,冷死在雪地。她的魂飘着空中,化作了白鸟,小女孩想念父亲,她啼哭着,啼出了一滴鲜红的血。至今,白鸟长长的嘴角都有一撮红色。“阿婆的故事令人遐想无边,风动,芦花如回雪清扬,叫人心旌摇荡。芦花丛里,一只如雪的白鸟,在空中盘旋着,盘旋着。

多少年没有去看望老家的小河了,故乡的小河,与我坐忘于光阴的两岸。想念小河,只能趁着薄醉,对着月儿,一壶清茶,染绿了时光,隔着一程山水,隔着光阴的苍茫。

六九河柳

文/轻风东东

强势的寒流过去了,天气逐渐变暖和起来,忽然想起数九的谚语了,心想着:今年的三九四九真是名符其实“冰上走”的感觉,时下应该是六九了,应该是“沿河看柳”的时节了,不知道河边垂柳该是何等样子。

说起“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想必我这一带的人不会有太多雅兴,毕竟五九六九天里,天气依旧是寒冷的,河柳几乎依旧是昨日的枯褐,微微泛青绿的枝条上,虽然孕育起了一个个小苞,但几乎还是寒风“刷、刷”吹哀柳的味道,总是比不过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意境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的河多不像河了,河柳也稀缺了,要想沿河看柳着实不易。

前几日,与妻一起开车出城散心,城东大约三十华里处有座大桥,跨一条大河,桥的东头即是一片山岭,风景不错,就于此处下了公路,将车子放在离大桥不远的小山脚下,顺小路来到大河边。惊奇的是此处居然有一片河柳,意外成就了我那许久向往的“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了。不过此处之柳,虽树干斑驳粗大,但柳条却像是全由树干顶部突然生出,而且通直向上,并不像他处之柳,枝杈交错,枝条“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莫非是其它品种之柳树? 莫非是这些柳树进行过“头木作业”?就是等柳树长到一定高度时,就截去树冠,促进新枝萌生,而新生的枝条都是通直向上的,这样,每隔几年就可伐取枝条使用了。还有一种可能,因为这些柳树临水太近,甚至直接浸在水里,根部沙土太松软,为防止树头太大,风大时被风吹倒拔起,故截去树冠的,无意中进行了“头木作业”?还真有了点“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味了。

再看这临水的河柳,枝条的梢多带有干枯的一段,从地面上散落的干枯枝条可见,树上的枝条原也是柔长的,本也该潇洒摇曳的,只是严冬里天寒地冻,柔长的细枝经受不住摧残,而枯萎,而风吹折断,而依依不舍,演绎出真正的“折柳”惜别。所以,眼前之柳,虽少了垂柳的潇洒,但多了另样的坚强,显示出了一种坚定和力量,一种任由风雪欺压,任由层冰摧残,依然笑傲挺立,无所畏惧的力量。依旧迷人。

忘记在哪读过这样一段话:柳树不是匠人的树,而是文人的树,诗人的树,是情人的树。我太佩服说此话的人了,柳树确是不愧为最迷人的树之称号的。不是吗?不管是沧桑寒柳,还是妖娆春柳,还是浓艳夏柳,还是缤纷秋柳,都透着迷人的洒脱。无论是漫天飞雪中的柳,还是风雨交加中的柳,还是烟云绕缭中的柳,还是明媚春风中的柳,又无不是迷人的潇洒。远不止这些,柳有翠柏苍松的挺拔刚劲,又有仙子般拂袖飘逸的柔美。柳似凛然壮士,如柔弱书生,恰睿智长者,犹天真少年。数九天里,晨雾过后,缕缕银丝垂挂如鹤发银须,柳就是梦幻老人,盛夏里,喜雨过后,串串甘露滴落,如丝滑秀发出浴,柳就是那美丽天使。柳枝抚水戏鱼如顽皮少年,柳影临水舞动如梳妆少女。好一个风情万种的柳!

说起河柳,自然少不了蝉,在一棵河柳上,居然发现一只蝉,一只早已死去,却仍然紧抱着柳枝,不愿离去的蝉,一只历尽风霜雨雪拍打侵蚀,终于迎来温暖春风的蝉,一只没有变成脚下泥土的蝉,几乎风化无形的残躯紧抱着河柳,迎着西北寒风的方向,决绝的孤勇气概,令人惊奇生叹。蝉与河柳应是最亲密的伙伴了,盛夏里的河边柳林,总是蝉鸣震耳的,拍一下树,或制造个大的声响,树林里即会瞬间安静下来,鸦雀无声,片刻,在一两只大胆的蝉的几声“吱吱”声的带领下,树林就又会恢复片刻宁静前的嘈杂,一浪高过一浪,永不停息。集市上常见到成袋子卖蝉的,就是从这河边柳林里捉到的,晚上天黑后,在柳林里生一堆火,火旺明亮后,用开山炮锤砸周围的树干,受惊吓的蝉就会向着火光飞去,一人砸树,一人在火堆旁用袋子捡蝉就行了,捡蝉的人总是火光映红笑脸的,只是可怜那些扑火的蝉,和被砸的河柳了。我留意过,眼前的这片河柳,没有锤砸的痕迹,可能是能够成片保存下来的主要原因,是远离村落的原因?不得而知,不过总是值得庆幸的,对于赏柳的我,对于树上的这只蝉,对于身边的这条大河。

宽阔的河床里,河水由西北方向流淌而来,在这一行河柳边,慢慢转了一个弯,沿那刀劈般的山脚,向南而去。河水很宽、很清,远看波光闪闪的,大有一江春水向南流之意味。水深平缓之处,河水蠕动着,是那样的静,那样的清澈,像一大块玻璃,或什么都没有。而当河水流经浅滩乱石时,又发出清脆的流水声,清澈的河水又泛起浪花,让你感受到都市中无法享受到的美妙。似有遗憾,对,水面上少了鸭,春水已暖,连河柳都开始萌动,泛青吐嫩,你那“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鸭,怎么还不来呢!不只是水中少了鸭,水面上还少了河柳的倒影,水色里少了远近山林的绿。可能是太心急了,鸭应该就在不远处,正欢快地奔向这大河,而那更向往的绿,也正在眼前河柳这鹅黄色,犹如雏鸡小嘴的嫩芽里孕育着,不消多时,就会铺天盖地迸发而出,挂满枝,映碧水,映满山,炸出一个绚烂春天的。

潇洒多情的柳树越来越少了,老柳树们渐渐枯朽而去,飞絮扎根的幼苗也在无尽险恶中难以成荫。紧挨着城北有条小河,一条已经没人知道名字的小河,记得小时候,每到夏天,经常到小河里洗澡、摸鱼、玩水、纳凉,那时河水是清的,水中鱼儿成群,河边柳树成荫,蝉鸣鸟啼。现在,小河早已不是河的样子,河道用石头砌成笔直的岸,河床也用石头水泥砌底,只在河床中央砌出一条加着混凝土篦子的沟,以容纳那浑浊的污水,柳树自然也就难得一见了。其实小河是有名字的,而且很雅,清朝年间,本地出过不少进士,是个小有名气的文化城,城里的文人墨客常在这小河边,吟诗弄墨,以文会友,故就称小河为“子墨河”了,“子墨河”,多文雅的名字,小河的名字如此文雅,足见小河当年之景象定是柳浪闻莺、美不胜收了。

真是应该感谢那些文人墨客们,起了“子墨河”这名字,让吾等后人还能回味小河往日的容光,也让吾等用这个“子墨河”之名字真正体会到了“折柳”之意。不过,“子墨河”的名字反倒使我那原本洋洋自得的数九赏柳打了折扣,或不满足?或一种莫名的期待?

……

城外有河,河中有鸭,河边有柳,柳上蝉鸣,风吹柳丝曳,细雨伴烟霞。二月春风啊,你就快些送回来吧!

家乡的小河

文/懒懒的猫咪

我的家在湖北神农架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在我家的旁边是一条四季川流不息的小河,在静静的夜里,我常常沉醉在潺潺的流水声中,聆听她的低吟浅唱。我爱这条小河,她在我的童年,承载了我们无尽的欢笑,带给我们许多的乐趣。

小河非常美丽,她沿着山谷蜿蜒游走,与山谷中的石头击拍出或激荡或轻柔的旋律。她狠狠的拍打着石头,激荡出片片浪花,宣泄着她的热情和奔放;她轻轻的抚摸石头,展现着她的柔美和优雅。当她从悬崖飞奔而下,飞旋舞动时像极了精灵。在河道宽阔水流平稳的地方,河水形成一个个碧绿的水潭,或大或小、或深或浅,潭水清澈,倒映着两岸的鲜花和树木,微风吹过,水面荡起阵阵涟漪,俨然一副精美的山水画。

春天,小河的两岸五彩斑斓。南边是漫山遍野的各种野花,微风吹过带走阵阵花香;北边是参差不齐的各种灌木,偶尔一只野兔窜过树丛,惊的林中的鸟儿叽叽喳喳四处乱飞。夏天,大片大片的高粱已经长起来了,绿油油的,和碧绿的树木连成一片,河流从上而下、像曲线一般将这片绿分割成了两半。我想着,这应该叫做"万绿丛中一线白"吧!秋天,树叶开始变的枯黄,山风吹过,树叶灵跃跳动、奏响优美的音符,像是在挑战河水的轻歌曼舞。冬天,雪花飘落,包裹了山野,冰封了河流,却依然阻挡不住河水前行的脚步,她从冰雪下穿流而过,宁静而自由。

我常梦见这条小河,梦中的河流清澈见底一如往昔,梦中我和小伙伴们在小河里玩耍,捕鱼、捉螃蟹、抓蝌蚪、追青蛙……其乐无穷。现在,我依然怀念家乡的小河,她干净、纯净、澄净,滋养着一方净土。家乡的人们也用着他们的淳朴,用最简单的方式守护着河流的美丽,始终如一。

桥水

文/小女王雨荷

也许它在别人的眼里只是一条不值一提的河沟,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河里有永远数不清的小鱼,岸边有婀娜多姿的柳树,还有在柳树上唱歌的小鸟……

风儿低低地拂过树梢,穿过花间,徘徊在高高的蓝天下,徘徊在河面上,小河平静的湖面漾起了一圈圈波纹,太阳刺眼的光线从树枝间的缝隙射在河面上,似乎给河面蒙上了一层朦朦胧胧的金色面纱,河水不说清澈见底,在水底调皮游动的小鱼也能清楚看见,它们不时吐几个小泡泡,这个举动看起来为湖面添增了色彩,但是却让钓鱼的人因此发现它们。

小鱼看见有鱼饵掉了下来,都往那个地方挤,这时,河面上又起了一圈圈略大的波纹,一圈一圈地缩小,直到没有。调皮的风儿似乎不怎么喜欢湖面了,往其他的地方飞去了,湖面又平静了一些,像一条蓝蓝的长丝带,丝带上还镶嵌着一些美丽的图案,有清秀的柳树姑娘,湖旁边的民房,还有悬在河面上的红色小桥。

长长的柳枝被风儿吹得垂在了湖面上,柳枝在湖面上画起了美丽的圆圈,就像一个画家的画笔一样。柳树那柔美的身姿总能吸引住几只小鸟在她头上安家,其他的树木十分羡慕,羡慕她柔美的身姿,羡慕她头上总会有鸟儿在那里安家。

其他树虽然没有柔美的身姿,但是它们站立地笔直,无论风吹雨打,它们仍然矗立在那儿,像保卫国家的士兵一样。

这些树木和花草为小河编织了一圈美丽又朴实的花环,让小河更加美丽;在树枝上的鸟儿们陆续为小河歌唱,让小河充满了生命力。它在我的心中,就是最美的风景。

一条小河,从我心中流过

文/沈保才

没有大海的波澜壮阔,

没有大江的气势磅礴,

只有岁月激起的浪花朵朵,

我是草原上的一条小河……

2019年11月21日,歌曲《我是一条小河》的词作者乔悟义先生在北京因病去世。噩耗传来,人们自然的想起了这首耳熟能详、经久传唱的歌曲,那歌词、那旋律似乎一直萦绕在人们的脑海里,萦绕在千里草原的上空,萦绕在大江南北广袤的土地上……

听到乔悟义先生去世的消息,我真的不敢相信,因为在前一天的上午9点25分我还收到了乔先生发给我的表情图片,这是我们的约定,他每天上午都要通过手机给我发一个表情或者图片,已经坚持一年多。

就在前不久,他还跟我说,准备年底在北京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主办单位都定好了,还邀我一起去北京。他说,他的许多书法作品都是住院期间用棉签、火柴棍、筷子写出来的,就地取材,身边有什么就用什么,效果也非常好,他拿出手机一幅一幅的指给我看,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神情。2019年7月上旬,他邀请了《散文选刊》《海外文摘》两刊的主编蒋建伟等人来霍林郭勒市采风,邀我与蒋主编见面,通过我推荐一些霍市的文化名人,让霍市的作者、作品走出去。为此,我约了当地作家卢国强一同前往赴宴。席间,我发现乔悟义先生跟我们前一次陪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一位记者就餐时相比瘦弱了许多,身体已大不如从前。

乔悟义先生不仅是一位企业家,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词作家、书法家,在生活中他风趣幽默、谈吐大方,在企业管理中他满腹经纶、兢兢业业,在艺术创作上他才华横溢、思想活跃。多年来,他始终一手抓企业发展、一手搞歌词创作,很多人担心他会“丢了西瓜捡芝麻”,然而,他却在两者之间游刃有余,其结果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艺术创作成果颇丰。记得在2014年11月25日,乔悟义先生应邀参加霍林郭勒市作家协会的一项活动,并介绍了《感悟》一书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首发式暨研讨会以及签字售书的筹备情况。谈话间,他说自己在企业家群体里自称艺术家,在艺术领域里自称企业家,目的就是想让别人“换位”认识自己。由此可见,乔悟义先生在管理企业中进行艺术创作、在艺术创作中管理企业并不矛盾,并能够在不同的领域里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我和乔悟义先生的交往缘于文学艺术创作,共同的爱好让我们结识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他曾鼓励我要让自己的作品“走出去”,到更广阔的空间去发展,互相的信任和理解让我们一路走来,近三十年不曾中断联系。在他出版《感悟》(三)一书时,他约我对书稿除了进行文字校对外,还要对通篇布局、版式设计提出意见,在没有征得他同意的情况下,我把自己几年前撰写的一篇有关歌曲《我是一条小河》的评论放在书稿里,没想到他采纳了我的意见,并称这篇评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记得有一年冬天,他约我到一起交流文艺创作,并把他最初出版的作品集《感悟》、音像作品集《群星灿烂》送给我,我也把自己创作出版的长篇小说《古墓迷符》等送给了他,算是创作上的一次重要交流。此后,每次央视音乐频道、内蒙古卫视播出他的歌曲之前,他总是以短信的方式提前通知我。比如,他创作的《你的故事》《妈妈的手》《山水恋情》等歌曲,我都是在接到他的短信后按时收看的,并用相机拍了照片留做纪念。2013年6月,他作客内蒙古卫视“音乐部落”,连续两集的节目,我都看了,并在《霍林郭勒作家报》上作了介绍。尤其是近年来,他在得知我的自媒体平台“往事与记忆”的社会影响力后,多次与我沟通,合作推送了他的新歌《可汗山》《鸿雁湖》《额仑草原》《山水恋情》等,还编辑制作了《乔悟义创作歌词作品欣赏》微信公众号,及时对外推送。同时,利用央视、吉林卫视等媒体播出他的作品之际,通过微信群、朋友圈与全国各地的歌迷互动,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让更多的歌迷认识了这位才华横溢的词作家。就这样,音乐和文学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尽管他经常在短信、微信里告知我:“我在三亚”“我在北京”“我在丽江”“我已回霍”等,但是共同的爱好和追求使我们在音乐的旋律中感同身受,正如有草原上那条奔流不息的“小河”时刻相伴……

乔悟义是山西省清徐县人,颇受晋商文化影响,短短十几年,他奇迹般地把一个微型企业,发展壮大成一个形成煤电硅、煤电热产业链的企业集团。有人说他是能人、是杂家,说他是个有激情有梦想的人,也有人说他是“怪人”。他却调侃说,自己怪得有点儿离谱,怪得令人难以置信。首先,他长相很怪——个子高高,眼睛小小,大脑门闪闪发光,一抹小黑胡子横在鼻子和嘴中间,看上去有棱有角。他幽默地说,如果单看其中一个器官,可以说都是粗制滥造,但是,经过上帝的巧妙组合,马上妙趣横生,很有味道。其次,他做事儿怪——好叫板,喜欢挑战,有一种钉子精神。什么事一旦让他盯上,就像草原上的牛虻一样,不管牛皮多厚,盯不出血誓不罢休。要说最怪的还是他的思维方式。他善于逆向思维,善于盘活和创新,他曾经用“借尸还魂”的手法救活过倒闭的企业;他还能科学地预测未来,成功拦截过谁也没看透的重大机遇;他用新思路让一些难题迎刃而解。他,走南闯北,很洒脱。企业繁忙的事务堆里很少看到他的身影,但他的每个员工在心里都能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和力量,这源于他做人做事的理念。每天一块砖一块砖的积累,铸成了企业发展的灵魂。他做事专注,不但对人有情有义,而且还有诗人的浪漫,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学历,只知道他经常到大学讲课,只知道很多脍炙人口的歌词都出自他手。这是他的自我评价,也是自我认识。

2014年12月27日,他的新书《感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式暨研讨会,这是很多业余作者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我觉得,在霍市这样一座小城里,他的经验、他的智慧、他的收获,会令许多人望尘莫及。他是霍市唯一一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也是唯一一位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作者,获奖作品是歌曲《妈妈的手》。他虽然很少参加本地区的文学艺术活动,但他的创作精神、创作成果却始终激励和启发着本地文学艺术工作者们。在国内,他的知名度很高,身为全国劳动模范、著名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天津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和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客座教授,他时刻关注家乡霍林郭勒,关注本地区文学艺术事业发展,琢磨着如何让本地作者跟报刊杂志编辑“近乎近乎”,时刻想着让本地作者走出去,拓宽视野,广泛交友。这,是何等的文学艺术情怀啊,是何等的家乡情愫啊……

多年来,乔悟义先生热衷于歌词创作和富有哲理的写作,曾出版《感悟》(一、二、三),2012年出版了个人歌词作品集《群星灿烂I》《群星灿烂II》,并在北京保利剧院成功举办个人作品“群星灿烂”新歌演唱会。迄今为止,他已创作百余首歌词,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代表作《我是一条小河》更是唱遍了大江南北,用他自己的话说,“这首歌在内蒙古小火,山东中火,辽宁大火,陕西火得一塌糊涂!”

“没有大海的波澜壮阔,没有大江的气势磅礴,只有岁月激起的浪花朵朵,我是草原上的一条小河……”1998年的金秋时节,当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一下子便被富有民族特色、乡愁情愫的旋律所打动。也是在那一年,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灌制了盒式录音带《我是一条小河》,这些年我一直珍藏着这盒录音带。

源于喜欢,便有了欣赏。每次欣赏这首歌曲都会令人耳目一新,心中感慨万千。

从表现手法上看,这首歌的歌词体现了以物咏志、借物抒怀的意境,具有较强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品质。草原上的“小河”虽然名不见经传,但是“小河”不畏艰险,能够“绕过高山、穿越大漠,征途上还有无尽的跋涉,不要说道路坎坎坷坷,酸甜苦辣都是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几句词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引导着人们在人生的里程上无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没有湖泊的平静淡泊,没有山泉的亮丽景色,只有春风荡起的浪花朵朵,我是草原上的一条小河……”在这里,“小河”没有雕琢,也没有修饰,平凡而自然,抒发了“小河”直面现实、敢于开拓的进取精神,再一次用“我是一条小河”来概括自我、表现自我、超越自我。接下来,“小河”自豪的说:“山川给我跳动的脉搏,阳光给我青春的光泽,我的生命奔流不息,远方的大海呼唤着我。”这一段是歌曲的高潮部分,展现了“小河”激荡的生命和对大海的向往,比喻人生最美好、最崇高的理想境界,把歌曲想要传递给听者的“正能量”诠释的淋漓尽致。

歌曲的曲调不仅具有鲜明的蒙古族民歌的韵味,而且蕴含着一丝淡淡的乡愁,两种元素结合在一起,恰到好处地烘托出了草原的宽广与博大、大自然的和谐与安宁。可以说,这首难得的歌曲达到了词曲协调、韵律动人的效果,使听者回味无穷,内心产生更多的精神力量。

《我是一条小河》如一缕春风,轻轻地吹拂着乐坛,在央视音乐频道、内蒙古卫视“音乐部落”栏目播出后,产生了很大的轰动效应,这无疑就是一首精品力作。从这首歌诞生的那天起,我就曾预料到了未来的火爆和传播力量,不曾想,多年后,就连这首歌的彩铃下载量都超过了500万……

没有湖泊的平静清澈,

没有山泉的亮丽景色,

只有春风荡起的浪花朵朵,

我是草原上的一条小河……

乔悟义走了,走的有些突然、匆忙;他走了,很多文友都没来得及与他道别;他走了,留下了许许多多未尽的事业。此时,正是北方河流封冻的季节,他的离去仿佛是让日夜奔流的小河凝固了,但人们知道,留在大家心中的那条小河依然奔放流淌,流向很远很远的地方……

乔先生,一路走好!

童年的小河

文/二月二

至今能清晰地记得那条小河。

那是条我们上学必经的一条小河。小河自北麓秦岭山脉而出,一头拱进南面巴山脚下的汉江。小河宽约50米左右,两岸长年生长着诸如槐树、桐树、柳树等树木,杂草纵生,荆棘遍布。天热时,她是我们的最好去处,可以躺在阴凉处避热,可以爬到树上掏鸟窝,可以脱光了衣服游泳戏水,当然,如果来了兴趣,还可以摸鱼。

小河水长年不断,最小如溪,发大水时几乎与几米高的河堤持平。一旦发起大水来,就苦了我们这帮学生,得绕道108国道,生生多走5、6里路。所以我们不愿意她涨大水,希望她一直能溪水潺潺,清澈见底,使坐在岸边的我们看水中鱼儿怎样游动。

通常情况下,我们上学可以经过两个地方。一处位于县农场。这儿河面宽敞,过河时顺着修筑的下坡路直至河床,踩着凸出水面的石头蹦过去,上得坡后,沿着田间一条弯弯曲曲的路走到学校;另一处位于白家庄。这是条近道,河面宽不过20米,有座简易钢丝桥,一晃一晃的,很有趣。每次上得桥后,见有女同学过,使劲蹬,把桥晃得如麻花,吓得女同学不是哭就是大骂。这座桥是白家庄人所建,挨着村子,为的是他们子女上学方便。大人一旦见我们晃动桥面,必训斥。所以我们情愿多走一点路,也不过这个桥。没意思。

还有一个过河处,位于农场和白家庄的交界地方。这里没有人为路径,灌木密布,蛇虫常出。河堤高出河床7、8米,上下河床的坡极陡,除了我们几个胆大的男孩,别个不敢走,女孩更不提。这段河面较之别处,还有一个具有挑战的地方,就是水深。最深处可达两三米。天热时,我们多走这条道。这是有原因的。女同学不敢走,我们便三下五除二脱光衣服,露出光腚,扑腾水里,来回狗刨。更不担心被人看见告发大人和老师。之前有几回仗着树林遮挡,去门前渠里游泳,外婆不知从谁嘴里得知,悄悄跑过来,脱了鞋,使劲朝我的光腚上就是一伙子。后来我们不去别处了,想游泳,就到这一段的小河处,或去南边的汉江河。不过最多的时候,在小河的这一块。

如果不下大雨,小河的水一直保持着清冽,能看到水底的鱼。最喜欢摸鱼的,是记存。记存兄妹5个,父亲身体一直不好,干不得重活,家里只能靠***和他大哥挣工分糊口全家,日子极难。平常饭往往是一大锅清水稀粥,即便改善伙食,也是参了大量红薯的米饭。记存给我印象最深的,每到冬天,甚至下大雪的天气,还穿着露出脚丫的破布鞋,没有袜子,两只脚冻得通红通红。所以他喜欢蹦,喜欢跳。夏天是他最高兴的季节,不但免了受冻,还能摸鱼。记存是摸鱼的能手,每次放学回来,手中提着由柳条串起来的鱼。如是大鱼,***会拿去县城卖了,换点所需;小鱼就熬了汤喝。洋县虽属鱼米之乡,可人们不善烹鱼、吃鱼,通常吃法,便是熬汤。直到后来人们外出打工,知道了许多关于鱼的吃法,才开始蒸、烧等方法。

所以记存家一年四季能吃到嘴里的肉,也就是鱼了。

小河里不仅有鱼,还有螃蟹、贝壳等。机会好的话,还能捉只鳖起来。小河鱼多,螃蟹也多。我们经常逮住螃蟹,撇断腿后塞嘴里咔嚓咔嚓咬着吃了。说不上来的一种味,但有点点咸。我们之所以生吃螃蟹,是听大人讲,生吃螃蟹长力气。我们希望多长些力气。有次不知谁说的,生吞蝌蚪能下火,几个人便从水里掬几尾蝌蚪咽进了肚子里。后来有了思辨能力,才晓得是别人日弄我们。狗日的!

属于县农场管辖的小河堤面一直保持着很好的植被状态。从白家庄往下,就不行了,两边的树被砍光了。人们为了多种地,开始填河,小河终于变成了渠。

这是后来的事。

欢乐的小河

文/赵执中

哗啦啦,哗啦啦……我从深山老林里奔跑而来,一路歌唱,我是一条欢乐的小河!

太好了,太好了!春天终于来了,我在冰雪之下探出了头。哇,外面的世界太美了,有连绵起伏的大山,有像迷宫一样的原始森林,还有各种可爱的小虫子。最有趣的还是我的老朋友——小鱼,它们一会儿从我身上跳起来,好奇地看看外面的世界;一会儿聚在一起你追我赶,玩得不亦乐乎;一会儿又躲到石头后面,好像在玩捉迷藏。春天真是绚丽多彩啊!

夏天悄悄地到来了,热力十足的阳光照耀着我那荡漾的河水,太舒服了!正当我享受日光浴的时候,突然被几个人的声音给打断了。“咦,这几个人来做什么呢?”“噢,原来他们是来漂流的游客。”太好了,又要有人和我一起玩了!他们坐上橡皮艇,拿起手机不停地“咔嚓咔嚓”拍照片。

过了一会儿,我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心想:“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和我一起玩呀?”于是,我使出了我的独门绝技——急流!“哗”的一声,一个急下坡,水花飞溅,那些游客们赶紧把手机收起来,和我一起快乐地玩耍。他们用水瓢互相泼水,而我在他们之间淘气地跳来跳去,有时还跳进橡皮艇里。过了一会儿,游客们上岸了,我只好依依不舍地对他们说“再见”。

凉爽的秋天来了,树伯伯经过春天和夏天的生长后,有些疲倦了,他们金黄的叶子落在了我的身上,为我披上了一件绚丽的外衣。整个世界都是金灿灿的,令人陶醉。

转眼间到了冬天,雪花一片片落下,整个大地一片洁白。而我也停止了奔跑,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有时候,我也会从梦中醒来,看看那些在冰面上玩耍的孩子,他们就像一只只快活的小燕子,在自由地“飞翔”。看他们玩得如此开心,我也十分快乐,又带着笑容进入梦乡。

我没有江的博大,没有海的深邃,但我是一条快乐的小河,带给人们无限的欢乐。

网不住的夕阳

文/长笑

楼下的公园有一条小河,小河连接着一弯不大的湖水,一座五孔的拱桥骑在小河上,夕阳经常从桥拱下钻过来,把小河的水渲染的波光粼粼。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湖里有了小鱼,于是,每天的傍晚都吸引了许多垂钓的爱好者来到河边,一个小櫈,一杆钓竿,把悠闲定格在河边。突然有一天,一个拿着渔网的人来了,一网连一网的撒,招来许多议论。公园本是休闲的场所,不是渔场,来这里垂钓的人大都是为了放松,绝对不是看中了那几尾小鱼。人们说用渔网打鱼是绝户行为,和休闲挨不上一点儿边儿,只能加速小鱼的灭绝,简直大煞风景。撒网的人似乎有相当的经验,一张渔网抡得很圆,一下一下呼啸着扑向水面,扑向那些自由自在的小鱼。

夕阳飘荡在水面上,被渔网搅得碎了,碎成一片金子。突然记起家乡的小河,也是夕阳下,也有撒网的渔人。家乡小河的水很清,相比之下城里的河水是脏污的。家乡小河水清的仿佛托不住夕阳,那金色能一下子渗透到河底。河边的浅水处长满了水草,微风下粼粼拂动着夕阳。打渔的人提一挂渔网,腰间挂一个鱼篓,赤着脚,在岸边松软的河沙上把渔网抖开,一绺一绺的分成两半,然后分别抓在手里,提起来,慢步走进水里,照准渔人理想的地方抡出去。于是,一绺杂乱的丝绳终于成了一张网,对着水面上的夕阳落下去。至今想起来,那网好大,好圆,也是呼啸着扑向河面,把那轮夕阳击成一片金。稍等,水面恢复了平静,夕阳依旧,河水依旧。渔人慢慢地拉动网绳,那专注的神情昭示着他拉动的是一个美好的希望。网拉上水面后,渔人会在水里洗去带上来的泥,然后才慢慢打开网,或者有几尾小鱼,或者一两个河蚌,或者什么都没有。小鱼被扔进渔人腰间的鱼篓,其他的杂物则散乱在河岸上,然后进行下一网的准备。渔人的每一网都是照准了夕阳,夕阳也总是飘荡在河面上。

也许,渔人期待着篓中的小鱼下酒,也许,渔人什么也不期待,他所享受的只不过是那一网一网的过程,追逐着一个又一个的希望。我们也不知道在公园用网打渔的人图个什么,他肯定不会去吃在污水里长大的小鱼的。可能也是在享受过程,殊不知他干的是灭绝的事,几乎遭到所有人的不齿。

夕阳依旧,小河依旧,我们只希望他网不尽水中的小鱼,更网不住那永恒的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