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元宵的文章

2023/01/09经典文章

关于元宵的文章(精选11篇)

元宵散记

文/马也恋歌

一年的所有节日中,我最喜爱元宵这个佳节。那一夜,辉煌灯火,照得人心里亮堂堂;一家人围着热气腾腾的炉子火,吃着汤圆,心里的那一份甜蜜呀,洋溢在心间!

我的记忆中,在我们登高山,一直都有送灯的习惯。小时候我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每年的元宵节。父亲总是早早的准备灯笼、蜡烛、香纸,带着我们上山给去世老人坟前亮灯。那时候我根本不知道这些,亮灯的“灯”和人“丁”是谐音,有灯就表示这一家祖坟是有后人的。那么给祖坟送灯,其意义就是这一家的祖坟有后,灯火年年有。后来看书知道,其实在一些地方还有这样的送灯习俗。就是哪一家姑娘出嫁多年未生育。多子的人家也可以在元宵节送灯给他们家,就是送“丁”给他们家。现在想如果在我们登高山,那一个在这个晚上送灯给这样的人家,一定脱不了手。人们肯定这样想,送往坟山死人地方的灯火,送往我家里,不是欺负人不是!

送往坟山上的灯我送过,送往人家的灯我没有送过。月圆的元宵夜晚,静静的夜空下,我出发了。我们家来登高山的时间不长,祖坟就只有胡家大坡、白岩脚、沙湾都。先前的时候,是父亲送,父亲的脚因为古驿路走多了,毛病多,爬山痛苦。后来我长大了,所以这一光辉的职业就是我的,我按照从远到近的方法,一一走去。在老祖坟面前,灯点上、香也点上、纸烧了、一棵红红的蜡烛在山村的乡野亮起。然后就在老人的坟前敬酒一杯,之后就开始和老人喝两杯酒。一块拜台石上,阴阳两界的人对饮起来。这就是我们山乡的送灯,这就是我们家人的送灯。

现在我每次送灯,我的女儿都跟上,她说是她是灭火队的队员。我弯下点灯、点香、纸烧的时候,她像一个忠诚的卫士守着,肩扛松枝,时刻待命。准备扑灭熊熊的火焰似的,一定要等到火熄灭她才走开。我知道这是女儿接受学校教育的良好结果。作为我,也是知道的,如果发生火灾。我们家赔不起,当然还得去派出所里面温馨几天,所以我也很小心。

在我们登高山,元宵节还有游百病的说法。就是元宵节的这天,可以到很多地方去游玩。说是游玩之后一年身体安康,不会有病。所以在我们当地,那一天就要去对山歌游百病了。我记忆中,目前最热闹的要算绿化的大海子、羊场的大岩洞、雨朵的大箐坡。每年这些地方人山人海,尽是唱山歌的男女青年。

这样看来,元宵节唱山歌游百病,是多么具有诗情画意呀!所以这一天男女青年,相约上山游百病。因为相约这一天,不知不觉中这一天就形成情人节,有古诗作证: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诗中的那个有情人,再也没有遇到“去年人”,只有“泪湿春衫袖”了。无限的惆怅和伤感。那年我走入大海子,那里元宵山歌是那样的多情,是那样的美丽。当地青年小伙们,穿上节日的新装,怀抱口琴。站在悠悠的湖水两面,就放开圆润的歌喉唱了起来。歌声是那样的优美,又是那样的迷人。也许他们都遇到“去年人”,才那么的高兴。

元宵那天人们最喜欢吃汤圆,我小时候也很喜欢。说真的,我一路走来,越觉得现在的元宵节越冷清。人们说这一天也是过年,也要穿新衣。我小时心里想的是能不能再得第二次压岁钱。可是压岁钱没有,只是照常放鞭炮,照常玩烟花。现在的我,就是缺乏那么一分激情和喜悦。走上街去看看,只不过人多几个而已。几个灯笼在商家的门前闪闪。那个时候的农村,家家户户门两边一定是春联,门的正中是门神,门的上面是灯笼。如今呀,这些东西都不见了。就是贴对联的,也是商家的公告纸一份,没有那一手写得有情调的毛笔字了。因此对于元宵节,现在早我心里没有那些年热闹温馨了。

就说吃汤圆吧!那年月母亲元宵节这天,起得非常早。先把火弄然,洗脸、烧水、和面。每一年母亲都非常讲究。她还要讲究做汤圆的样式。母亲是讲究的,在周围的十里八里。母亲不只是汤圆做得好,而且其他的菜也很有名气。可是现在吃的元宵,多半是市场买的,要吃撕开塑料纸,放在锅里煮熟,就是汤圆,那里会有那一份情调呢?

在元宵节吃元宵,不是我们当地特有,古已有之,很多地方都有这一种习俗。古诗中有“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这首诗中就可以看出,古人游玩之后,在风雨中还听到卖汤元的声音,那么这一天肯定吃汤元了。

元宵是春天了,真正的春天了。“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古人就是这样认为的。元宵灯火下,人们欣赏灯,也欣赏月,月光是那样的美好,还一边吃着汤圆。搞不好还会遇到辛弃疾元宵的那一片惆怅,“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唉!去年的今夜,元宵灯火圆月下,我的那个“灯火阑珊处”的她还在吗?

元宵佳节话偷青

文/张艺

偷青,是元宵佳节难以忘记的往事,是儿时过年最为期盼的美好时光。元宵一过,意味着热热闹闹的新年戛然而止,所以每次偷青过后,总是一番意犹未尽,对年味仍旧充满着一丝丝无形的眷恋。

偷青,顾名思义,与“青”有关,而“青”则指的是青色的蔬菜。记得小时候,白菜、青菜、小葱蒜苗、豌豆尖等小菜总是栽满了每户乡亲们的菜园子,娇嫩欲滴的一片片,甚是惹人喜爱。元宵节前夕,村庄里的小伙伴们总会挨家挨户悄无声息地“搜索”起来,以选择最好的菜地作为偷青对象。

元宵之夜,舞龙舞狮的鼓点进入尾声,夜,渐渐静了下来,小伙伴们按照预定的计划各就各位,偷青准时开始。趁着蝉翼般透明的月色,一名小伙伴隐蔽在风口处放哨,我和其他伙伴们牵着手,学着偷偷摸摸的样子,全力屏住呼吸半蹲式前进靠近那块向往中的菜地。大家快速分散后,蹲在菜丛中,快速地摘取一些上好的菜品后,又沿着老路轻手轻脚地返回,整个过程一般不超过五分钟,总是怕被主人发现。

记得有一年,我和小伙伴们看好的一片豌豆尖与众不同,郁郁葱葱十分茂盛,竟然长得一人多高,那是隔壁二叔家的。二叔在村里是出了名的“爱串门”,都想着元宵之夜他肯定又到哪里看热闹去了。

那晚,我们来到了那片菜地,刚准备下手,菜地中央突然传来几声轻轻的咳嗽声,吓得我们赶快往回跑。慌里慌张中,头上戴的帽子掉在了地里也没敢来得及回去找。凭着自己的直觉和伙伴们的判断,那是二叔在元宵节守地,肯定发现了我们。

第二天一大早,二叔竟然给我们家摘来了一小篮子新鲜的豌豆尖,声称给我吃,并将捡到的帽子悄悄放在了柜台上。听二叔讲,原来,他家那片长得高高的豌豆尖是试种的最新豌豆品种,是专门栽种来卖钱的,不能掐尖的。在隔壁门缝里听着二叔和母亲的对话,我一阵愧疚,暗自庆幸二叔的咳声制止了我一次酿成大错的偷青。

偷青的对象虽然都是田土里的农作物,然而历来却有着独有的寓意,偷到“菜”,寓意“财”;偷到葱,寓意“聪明”;偷到蒜,寓意“会算数”,如此种种,往往让偷青富有了更加神秘的色彩。

“哥哥嫂嫂你别吵,青菜白菜我来讨(摘),他一把来我一抱,稀饭吃得呵呵笑……”儿时,菜偷到手了,我们怀揣着无比的喜悦,一路唱着童谣回家。

在某个伙伴家里,我们按照事先的分工,有的洗菜,有的淘米,有的烧火……将白菜洗净,细细地切成碎片,和着大米熬起一大锅稀饭,一边搅拌一边玩耍。一直到夜半三更,稀饭煮熟了,一人吃一两碗,各自才在大人的呼喊声中回家。

其实,民间广泛流传一些关于偷青的说法,偷与被偷都会带来新年的好运。那时,我们会去偷别家的菜,也希望自家的菜被别人偷,就是图个好玩和吉利。因此,元宵偷青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偷,偷菜的数量也并不多,就算是种菜的主人碰见了,也最多就是装作咳嗽几声,不会破口大骂更不会下地逮人。

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偷青也为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们打开一扇约会之窗,成为了乡下农村人的“情人节”。元宵之夜,他们通常会利用这样的大好机会,在尽情偷青之余,与心仪的对象表白自己的爱慕之情。

就在十多年前的一个偷青之夜,我和一位女孩也在村口的一棵枣树下情投意合地牵手,月夜下也立下了懵懂的山盟海誓。如今,下地偷菜的已不再是枣树下牵手的我们,而是我们的下一代。古老的习俗,仍旧在每年的元宵之夜上演和传承。

相隔数十载,偷青永远藏在了儿时的记忆里。

闹元宵

文/黄孝纪

春节期间的湘南乡村,亲情浓浓,走亲访友、迎来送往的过年日子流光飞逝!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故乡,舞龙灯、耍狮子、演古戏的乡村娱乐十分盛行,乡人在这难得清闲的日子里,暂且可以将生计上的忧虑放一放,于酒足饭饱之余,参与或观赏这些文娱活动,身心快乐,日子就过得愈发迅捷。对于孩子们来说,每日有吃有玩,又少了挨打挨骂,巴不得一年四季天天过年才好!

待到元宵节临近,心头都会猛地一惊,这年都快过完了!元宵节预示着春节的结束,预示着原本丰盛的油糍粑、兰花根、套花、油豆腐、油炸肉、圆子、饼干、糖果、花生、瓜子等年货已所剩无几,预示着舞龙灯、耍狮子、看戏这些娱乐的收尾,更预示着即将迎来繁忙的春耕备耕,学生也快要开学了,生活又将复归到寻常日子。

旧时的故乡,元宵节也是迎接女子回娘家团聚的节日。小时候,我的舅舅有时在元宵节这天会来我们家,接我的母亲去过节。母亲换上干净衣裳,开开心心地提着几封草纸包裹的片糖,带着我,走十里山路,去舅舅家住上两三天,走访那边的亲属和旧交,叙旧长谈,情意切切。

不过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元宵节最令人难忘的,还是夜里的龙灯倒灯。村人常说,“龙要归大海”。一年一度的稻草香火龙,自正月初一诞生后,就要在元宵节当晚的子时前,到村前的江桥上倒灯,让它顺着江流,回归大海,并将这村庄的一切厄运、晦气和邪祟都一并带走,保佑乡村安宁,乡人吉祥。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早早就备办好了纸香蜡烛和鞭炮,等待着夜晚的来临,最后一次在家门口迎接龙灯,祈佑平安。而整个春节以来,村里龙灯每天扫宅收香所积余下来的香烛,几筐几担都归集到了一起,甚至龙灯贺新年所得的钱款,也都买了香烛和鞭炮,这一切,将全部用于晚上这场举村欢腾人人参与的重大节庆。

当夜色降临,圆月初上,村前的朝门口响起了高亢的锣鼓喇叭之声,吃过晚饭的人们,纷纷赶来。月光底下,群山轮廓分明,田野广阔,青砖黑瓦的村庄已然浸泡在闹元宵的欢庆氛围里。长长的稻草龙,又浑身插满了香火,红光璀璨。与往日有别的是,这次高举香火龙扫宅的都是舞龙灯的好手。香火龙的前后两端,还各有一名年轻力壮者举着摇钱树,摇钱树是下午刚从山上砍来的,从前是用楠树,大小适中,密集的绿叶上倒挂满了点燃的香火,略一摇动,无数红亮的香火头在树叶间闪烁,宛如繁星,煞是好看。

元宵之夜的龙灯扫宅,队伍更长,比往日更热闹。昔日村里的四个房族,都各有一套响器,这会儿全派上用场了。当蜿蜒的香火龙从朝门口进入村庄的石板巷子,一时铙钹锣鼓齐奏,喇叭劲吹,整个村庄和大地都为之震撼,响彻天宇。巷子里,各家的门口都点燃了香火与红烛,人群跟随着龙灯,将石板巷子塞得满满当当。香火龙缓缓前行,挨家挨户扫宅,送去吉祥,带走邪气,接龙的鞭炮声此起彼伏,连续不断,巷子里硝烟弥漫,人与人之间面影模糊,各种说话声,吆喝声,笑闹声,全都淹没在响器和鞭炮的喧嚣里。龙灯缓缓前行,家家户户趁机都要从龙身上拔几支香火,插在自家的门户上。而龙灯队伍里管香火的人,也会每隔些时候,又点燃几大把新的香火,补插在龙身上,在缓缓而行的扫宅游行中,蜿蜒灵动的香火龙始终红光闪闪,熠熠生辉。

全村挨家挨户扫宅完毕,香火龙最后一次回到村前的朝门口。这时,村前石板路的两旁,沿途全部插满了点燃的红烛,村人按照传统,依然叫做放河灯。红红的烛火倒映在石板路两边的水圳、池塘和水田,蜿蜒曲折,一直通往村前江流上游的石桥,美轮美奂,在圆圆的皎月下,简直是一个神话世界。

在高亢的鼓乐声中,香火龙在朝门口舞动起来了,或转圈,或舞东南西北四门,或窜花,或盘龙……尽管都是乡人熟悉的传统套路,依然精彩纷呈,百看不厌。

皎月高悬,子时已到。香火龙辞别朝门口,在摇摆舞动中,沿着香火与烛火夹道的石板路,向着江边蜿蜒而去。一村人都依依不舍地跟随着,给龙灯送行。快到江岸时,龙灯掉转身,头朝村庄,尾向江流,一边舞动,一边慢慢后退,一直退到石桥上。长长的香火龙在石桥上舞着,舞着,仿佛带着万千留恋。突然,舞龙的队伍一齐爆发出一声震耳的高喊:“噢吼!”随即反手一甩,将整条香火龙抛向桥下的江流。热烈的锣鼓之声,戛然而止。

村里的习俗,龙灯倒灯后,不能往回看,只能朝前走。人们慢慢行进在回村的石板路上,心潮起伏,脚步杂沓,路旁烛火依稀,天上一轮皎洁的圆月高悬,村庄和大地陡然归于宁静。

花灯云影共徘徊

文/靳小倡

元宵节又名“灯节” ,是中国的重要传统节日,其历史可追溯到汉代。张灯习俗的大发展则是在唐宋时期。

盛唐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富庶,给礼俗、娱乐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都长安和西周、两汉一样,例行宵禁,唯独元宵节期间可以看灯。元宵节张灯习俗活动规模一年胜一年,极尽姿态,出现了高达八十尺,点燃后百里皆亮、光明夺月色的“百丈灯树”;还有广达二十间,高达一百五十尺,悬挂着珠玉、金银穗,描绘着龙凤虎豹,极尽绮丽和韵致的“灯楼”。花灯不仅花样翻新,品种繁多,而且在灯光下有乐舞百戏。成千上万的宫女及民间少女在辉煌如昼的灯火下边歌边舞,这些歌舞有的叫“行歌”,有的叫“踏歌”。在这灯火璀璨、载歌载舞的元宵节,文人献踏歌词,吟诗作赋,倍添雅兴。

宋代城市生活进一步发展,元宵灯火更为兴盛。宋朝灯笼制作较唐朝更为华丽奇巧,灯品繁多,有五色琉璃灯、白玉灯、走马灯、沙戏灯、珠子灯、海鲜灯、罗帛万眼灯、象生鱼灯、人物满堂红灯等多种花灯,更有兼具山林形胜的鳌山,也称“灯山”的出现。为了元宵节大放花灯,人们从年前冬至就开始了庞大的灯山制作。在灯山上,彩绘的多是神仙故事。灯山点燃后,万灯齐明,金碧四射,锦绣交辉。有的灯彩绘成文殊菩萨跨狮子、普贤菩萨骑白象等造型,特别令人惊奇的是,菩萨的手臂能自如活动,手指还能出水,喷珠溅玉,奇妙多姿。到了元宵节,月光如水,灯海深处锣鼓声声,鞭炮齐鸣。花灯上鸟飞花放,龙腾鱼跃,各种人物舞姿翩翩。人山人海,乐声嘈杂十余里,形成了红火热闹的盛大场面。

元宵放灯风俗,历宋元而不衰。明代的灯节,仍然可以与唐宋两朝媲美。

清代的元宵节依旧热闹,只是张灯的时间有所减少,一般为五天,从十三日开始到十七日结束。花灯由纱绢、玻璃制作,上绘古今故事。冰灯是清代特殊的灯品,由满人从关外带来。这些冰灯结冰为器,栽麦苗为人物,华而不侈,朴而不俗,极具观赏性。那时,民间娱乐活动增添了大量内容,元宵节期间,人们不仅舞狮子、舞龙灯,还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打腰鼓……每日社火不断,锣鼓喧天。孝义县志《清·雍正版》载:“元宵,张灯结彩,庭插松柏,门列炉火,光焰腾灼,箫鼓喧阗,男女夜游,自十四日至十六日止,凡村镇作九曲黄河灯。”

民国时期,灯节的传统习俗一直因袭下来,只是灯期又缩短为三天,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六日为残灯。新中国成立后,城乡依然要欢度元宵,就这样,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元宵灯节历尽变迁,相延至今,盛行不衰。

最爱桂姨的土元宵

文/朱小平

“最”是一个有些残酷而又激烈的字眼。它好比是经历一场场竞赛角逐之后,裁判官手里的定音锤子,一锤落下见分晓:谁最好谁最差。

我顽固的家乡胃与各种花里胡哨的元宵坨子历经四十多年的尝试,凭脑海记忆判定:桂姨做的土元宵最好吃。

桂姨是母亲儿时的同乡,都出生在农历八月桂子飘香的季节,只比母亲大两岁。母亲没有亲生的姐妹,她认的桂姐,我们自然叫“桂姨”。

母亲不擅做饭菜美食,她年轻时所有的心思全用在缝纫技业上。桂姨是能干勤劳的家庭主妇,丈夫常年在岳阳君山那边洞庭大湖里捕鱼,六个孩子的饮食起居全靠她一人操持,练就了她外在田间地头粗壮高大的骨骼身板,内在厨间灶头心灵手巧的五味谐和。

儿时的春节假期,一般要延伸到元宵节后一天,人们才开始生产工作。那年为了给桂姨父赶制次日上船的夹衣单裤,元宵节母亲破例在桂姨家提前开启“开门红”,照例带上我这个没有上学的“拖油瓶”。

桂姨比母亲要注重生活的仪式感。那时的好多节日,母亲会派我们几姊妹去桂姨家送节礼混吃喝。端午节吃桂姨包的粽子;中秋节尝桂姨做的月饼;吃完还要提回一篮子干腌鱼,碰上开学季,桂姨会把腌鱼煎熟装在麦乳精瓶子里,给住宿的大姐带到学校当下饭菜。

那年元宵节,因为缝纫师傅母亲和我的到来,桂姨特别高兴热情,她把元宵节办得比过大年还隆重,除了一桌子丰盛的饭菜,还做了一筛子元宵坨。

桂姨在先天夜里洗泡好糯米,鸡鸣起床磨好一大盆糯米浆,像打豆腐一样用蚊帐布包好米浆,吊在厨房横檩绳子上滤干水后,湿软的米团摊在桌子上,捏出一小坨一小块,双手搓成小圆球,我忍不住搭着小凳伏在案板上把玩这些圆球,桂姨不像外婆那样“冷傲”,外婆做吃食时,总不许我拢边,总嫌我刚洗完的手仍然脏,桂姨笑呵呵地教我:“糯米球搓久一点搓圆一点。”当我把并不规整的米团展在手心,桂姨会真诚地鼓励我:“哇!小妹做得好圆!”她对着灶间烧火的小儿子使出大嗓子:“满崽添柴,该加大火力烧开水蒸元宵了。”

桂姨做的元宵馅,是我最爱吃的肉末盐菜豆豉荤素合拌。

盐菜切得如烟丝细,与豆豉配合用猪油炒;五花肉切得如肉泥碎,用菜籽油炒。“三合一”的馅儿,舀一勺子往元宵皮子上一铺一包,再往蒸锅的篾甑格上一放,甑边开水咕噜响,热腾腾的元宵香味弥漫整个厨房。第一锅蒸出炉,桂姨抢先盛了一大盘给我。表皮洁白剔透的元宵,又软又糯,酱色的菜馅,柔嫩滑润爽口,咸淡适中。我接二连三地吃着,久久不觉饱。流溢的油香,诱惑着柴房里的月婆“大黄”。它垂着肚子上两排干瘪的乳头,迈着慵懒的步履,溜达至厨房门边。我拈了一掫元宵馅,把手指伸到大黄嘴边,大黄精神着舔了舔我的手指,这个动作吓坏了桂姨,她说月子狗婆情绪不好,怕人侵犯它的仔仔,会咬人的。桂姨把大黄引进柴房,赶紧拴起了柴房门,让我安心坐桌边吃元宵。为了感谢大黄的不咬之恩,我不安地抓起盘子里最后一个元宵,假装到外面去吃,偷偷扔进了柴房……

此时市面上各种各样的元宵,如弹珠一样又跳跃在我眼前,白的、红的、黄的、紫的、黑的,不一的颜色统一的甜馅,吃一个我就感到腻,我一直没告诉桂姨:最爱她的土元宵。

前年夏天去娘家,坐在回郴的车里,路边偶遇桂姨,她的背弓起成弧形了,穿着我买的花衬衫,一个劲地夸我重情重义,我有些羞愧,有些来不及弥补……那次去株洲游玩,顺便给母亲买了两件批发价的花衬衫,一件无意中买大了,母亲说桂姨穿正合适。母亲拿给桂姨时说了谎:小妹特意买给你的。

桂姨若是知道真相,会不会说,她当年的元宵真的喂了狗?

元宵是过年的“狂欢节”

文/刘卫

当一年一度的春节刚刚拉起结束的帷幕,看着一家老字号的美食城前排起了买汤圆长长的队伍,我这才知道,元宵节又接踵而至。老天助兴,头晚又纷纷扬扬地飘零起雪花,为元宵节锦上添花,延长着年味,再度激活出人们欢愉的心情。如果说,春节是一首浸透愉悦与祥和的叙事曲,那么元宵节是它结束前的一段快乐小插曲。只有过完元宵节,吃了圆圆美美的汤圆,春节才在人们心目中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元宵节这天清晨始,锣鼓喧天,鞭炮阵阵,整个县城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里。高跷队的男女突然比常人高出一大截,有各种神话中人物扮相,赶上猴年,毛手毛脚的“孙悟空”打头阵,他们边高空行走自如边舞动着扇子和道具,让人叹为观止;一条条金龙在广场上游走,伴随着有节奏的鼓点声,首尾配合默契,活灵活现,仿佛在腾云驾雾,显示出高超的舞技;还有采莲船,舞者一般为俊俏的女子,着红披绿,妆化得很夸张,船就“挂”在她身上,歌起人动,船就随心游弋,旁边的“艄公”划着桨,边唱着“采莲船哟哟,闹元宵,迎丰年,……”旁边的人跟着起哄,唱起“划着”逐句地应对,气氛十分热烈。观者和舞者现场互动闹腾劲至今让人历历在目,久久难忘。

入夜,吃完了家宴和汤圆,几乎倾城而出,大人牵着孩子汇聚到县文化馆前的广场,看灯展,猜谜语,观焰火晚会和民俗表演。孩子们人手一灯,或在市面上买的,或是自家大人扎的,造型各异,灯火点点,一片璀璨。孩子们那会觉得眼睛不够用,提着灯笼在热闹的人群中穿进穿出,吃着糖葫芦,竞相对着挂在绳子的谜语作出各种猜测。实在想不出,就跟大人讨答案。如果猜对了,现在可以领一支铅笔或彩色气球的小奖呢!一直闹到晚上十点,人们这才意犹未尽地散去。每盏回家的灯笼里蕴含着一个孩子快乐的小故事,也点燃着人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过完元宵节,这才算“年过月尽”,没有留下一丝的遗憾。需要外出的人,又由父母打点行装,带着家人满满的叮嘱,踏上了谋生之旅。人们祈祷,日子就像这白滑酥和、馅芯甜美的汤圆,圆圆满满,顺顺当当。一家人相互间有着牵挂,都过得平安康健。

正月里来是新年

文/朱少飞

正月里来是新年。高潮从年三十晚就开始。全家团聚,济济一堂,桌上六碟八碗,各色酒瓶。有两样菜必不可少,一是鱼,年年有余;二是圆子,团团圆圆。吃罢年夜饭,一家老小围在一起守岁。或包饺子,或看春晚,或者唠嗑,茶壶沏着平日舍不得泡的好茶,“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子夜12点,全城鞭炮齐鸣,辞旧迎新,震耳欲聋。

初一早上,合肥人习惯吃元宵下挂面,俗称:“元宵下挂面,光蛋有拉扯。”然后穿戴整齐出门拜年。家家大门贴着春联,炮花纸屑铺满一地,犹如迤逦不绝的红地毯。瑞雪飘飘,满街都是“新年好”的问候声。

过年北京人爱逛庙会,广州人喜游花市,合肥好像没有一定的节目。合肥人注重的是亲情。一家人守在一起烧几样好菜,尽兴喝点老酒,再就是亲朋好友的约会,问一问近况,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往事,这年才算过得踏实。

正月大街小巷皆是走亲访友的人群。穿着挺括的新衣,提着礼品盒,小孩跑在前面,老婆挽着丈夫,冰天雪地里蹑手蹑脚走着。家家都储备了皮蛋圆子咸鸭卤菜……来客再多,也能对付。

单身青年还有一件好事——春节相亲。介绍人早将对象物色好了,初二双方见面,再去影院看场电影,逍遥津里划划船。

街头小商小贩也早早出来了,爆米花、绕糖稀、炒板栗……橘红的冰糖葫芦,斜斜插在细长的草垛上。小孩挑来挑去,瞅准一个拔下来,蹦蹦跳跳回到家中。

家里暖烘烘,煤炉火苗直蹿(主妇不像平日节省煤球)。炉膛烤着年糕,炉口垛着瓦罐鸡汤,锅盖“噗嗤噗嗤”轻跳,水蒸气袅袅如雾。房间团团转转都是人,大人嗑瓜子说话,小人放炮,麻将桌几天也不停息,五角一元的怡情玩耍,公婆妯娌大姑小叔轮番上阵。

正月十五是过年的收官。城隍庙张灯结彩,四乡村民来闹元宵,敲锣鼓、舞狮子、玩龙灯、踩高跷、划旱船……比起除夕,另有一番红火。

元宵月凉

文/完美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上元灯节,多少人正陶醉在这元宵之夜的盛世欢腾中,街上彩灯缭绕、焰火绽放,熙攘的人群和争鸣的炮竹把春寒料峭的元宵夜点燃得热闹滚烫。

这样的场面我却不能醉在其中,今年的元宵夜正值我夜班。这里远离闹市区,夜静得出奇,只有夜莺偶尔的清啼在夜的深处划出一道悠长的弧线,操作室里的电话也静守沉默。给家人打去电话,电话里是爆竹巨响、车笛悠鸣、人声鼎沸,他们用近乎吼的音量对我说:正在街上看灯,就立刻挂了线,寂寞中拿起一本卡尔维诺的短篇小说,随意翻到一页,读起来:“里贝莱索开始在马蹄莲花丛中走动。花都已经开了,喇叭状的白花直冲着天。里贝莱索往每一朵马蹄莲花的花朵里面看,他用两根手指头在花朵里拨弄,然后把什么东西藏进攥紧成拳头状的手里。玛利亚没进花坛,她看着他,静静地笑着。他在做什么,里贝莱索?他已经把所有的马蹄莲花都查了个遍。他正在把手伸向前,一只手被包在另一只手之中。

“把手打开,”他说。玛利亚虽然把手掬成窝状,但也害怕把自己的手放在他的手上。

“你那里面是什么?”

“一个漂亮的东西。你会看见的。”

“先让我看看。”

里贝莱索稍微松开了点手,让她往里看。他装着满手的甲虫:各种颜色的甲虫。最漂亮的是那些绿色的,然后也有暗红色的,黑色的,还有一只深蓝色的。它们有的嗡嗡作响,有的从别的甲虫壳上滑下来,黑色的脚在空中乱蹬。玛利亚把手藏在围裙下。”

多么青涩而甜蜜的爱情啊!在这个静谧的夜里卡尔维诺把我引进了那个下午洒满了阳光的花园里。我仿佛坐在花园的木椅上,静静地看着里贝莱索送给玛利亚一件又一件的“礼物”,一只癞蛤蟆、一条蛇、绿蜥蜴、蜗牛和老鱼,玛利亚一件也不敢收下,看着里贝莱索的无奈,我竟然笑着对他说:“傻小子,只要摘下一朵鲜花送给她就好了。”

立春以来,天气果然见暖,暖气充足得让室内有些闷热,不禁推开门踏出屋外,凉爽的空气裹夹着春的暖意扑面而来,脚下是薄冰破裂的脆响,一轮圆月正悬在幽蓝的夜空上,散着温润的光辉。今晚的月亮很圆,却不清澈,被氤氲的薄雾笼罩着,柠黄的光晕在四周一层一层的弥漫开来,飘散、清凉。月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沸腾的街、缤纷的灯、狂欢的人和璀璨的焰火,它被人们遗忘在了天上。而我,在远离彩灯的地方,无意中遇到了元宵夜的月亮,才发现我错失了元宵灯节,却拥有了元宵月凉。

抢来的幸福

文/杨春云

18岁以后,每年我都怕过元宵节,在超市冷冻柜前看见元宵都绕着走,关于元宵,我有难于言表的愧疚。

我家在农村,那年我高二,妹妹初三,父亲在南方的建筑工地打工,母亲在家务农,也在乡里的服装厂上班。本来比起乡里的其他农户,我们家的日子应该好过些,可是因为我和妹妹成绩好,都在县城上中学,费用是父母身上沉重的负担。

春节前,父亲突然被人用担架抬回了家,他在工地的4层楼上摔了下来,命保住了,但落下了终身残疾,全家赚钱重担都落在母亲一个人身上。经济的窘迫,逼迫父母作出决定,我和妹妹必须有一个人辍学。

整个春节,全家人都在愁苦中度过,每个人都竭力保持平静,不让卧病在床的父亲看出我们异常。元宵节临近了,我更加惶恐不安,因为节后就开学了,我和妹妹两人都面临着重大人生抉择。

元宵节,母亲照例包了元宵,对我们兄妹说:“每年是你俩谁吃到硬币谁多得压岁钱,今年谁吃到硬币谁继续上学,另一个退学回来帮我干活,一起照顾爸爸。”说完就起身去炉灶上去下元宵了。

我和妹妹各自吃着元宵,往日香甜可口的元宵吃在嘴里,全无滋味,全家人各有心事,默默无语。突然我“哎吆”叫了一声,嘴里吐出一枚硬币,大家都停下筷子看着我,妹妹“啪”地扔下筷子捂着脸冲出门。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留在城市里工作,娶了漂亮的城里姑娘。而妹妹读完初中便辍学回乡,帮着母亲种地,服侍父亲,农闲时去乡镇企业做工,20岁时就嫁给邻乡的一个木匠的儿子。我也从那年起再也不吃元宵了,甚至不能看一眼这个曾经吃不厌的美食。

知道这个故事的人都说我运气好,其实在元宵节前那个晚上我夜里起来小解,看见父母房间里还亮着灯,听见父亲长吁短叹,母亲的话飘进我耳朵:“明早吃元宵,看哪个孩子有福气继续读书吧!”我听得心惊肉跳,回到了房间。

元宵节那天我假装在房间写作业,躲在门后偷偷看准了母亲把硬币包进一个元宵,趁母亲去灶台烧水之际,用几个没有碾碎的黑芝麻粒嵌在元宵上,母亲下好元宵我看准了有记号的那碗,抢先端了过来。

我总觉得是自己抢走了妹妹的人生幸福,也给自己背上了一生的欠债。在外甥小学毕业那年,我不顾所有人的反对,把他接到城里来读书,我要把欠妹妹的债,还给她的下一代,我更希望有一天我能心安理得地重新尝到元宵甜美的味道。

诗话元宵节

文/张永生

元宵佳节的盛况,在古代的名人佳作中有许多生动的描写,无论是李商隐的“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还是薛道衡的“万方皆集会,百戏尽来前”,都是对元宵灯会的生动描述。

唐朝时,元宵节观灯游乐已极盛行。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无不夜游,“文士皆赋诗一章,以纪其事”。其中,被称为绝唱的是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将元宵节的盛况和游人的兴致表现得完美无遗。

宋代的元宵节更是热闹异常,北宋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结尾婉约含蓄,意境优美,余味无穷,为世人所传颂。

清代董舜民的《调寄御街行·元夜踏灯》词云:“百枝火树千金屧(xiè),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把观灯的少妇写得极有韵致,体态盈盈,半戏半嗔,不仅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还把笔触深入观灯人微妙的内心世界。

元宵灯会为青年男女提供了自由接触、表达爱情的机会。宋词中有不少这方面的描写:“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这首词写了一对情人在元宵节观灯时幽会的复杂心情,为我国古代描写爱情的佳作。

可惜,很多时候,有情人难成眷属。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中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通过元宵观灯,触景感怀,抚今思昔,表达了词中人不胜悲伤的心情。

羁旅怀人,佳节更添愁绪。北宋毛滂的《临江仙·都城元夕》:“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通过对元宵节热闹场景的描绘,抒发了他的孤独伤感之情,读来清新哀婉。

李清照的词为婉约派之宗,她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落日熔金,暮云合壁……”淡雅清丽,委曲精工,情景交融,跌宕有致。全词通过南渡前后过元宵节时两种情景的比照,抒写国破家亡的感受,愁苦落寞的情怀,堪称元宵词绝唱。

千百年来,这些诗篇为元宵节增添了无限光彩,今天读来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元宵佳节的盛况及其独特的魅力。

诗话元宵

文/王利雪

新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吃汤圆赏圆月,又称“元宵”,古时或今时都是一个全民狂欢夜。

这一夜,大街小巷彩灯高挂,流光溢彩,人们在这一晚将延续从除夕开始的庆祝活动,并将庆祝推向狂欢的高潮。这一夜之后,中国春节年俗中的最后一个重要节令徐徐合上帷幕,日子将恢复成它素日的模样。

每一个从中国人的生命里穿行而过的重要日子,都会在诗词的国度里留下重重叠叠的诗句,而那些书写于“元宵”的诗句,则让这个夜晚弥漫了浓浓的诗情画意。

这一夜,一曰上元。古时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史书《旧唐书·中宗纪》:“丙寅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观灯”,就记载了上元观灯的习俗,而唐代崔液的《上元夜》六首、苏轼的《上元侍宴》、清代符曾的《上元竹枝词》等诗词题目,体现了元宵节的名称变迁。  

这一夜,二曰元夕。元夕为元宵节的别名,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自古至今有不少以元夕为名的古诗词,如隋炀帝的《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李梦阳的《汴京元夕》、清代唐顺之的《元夕影永冰灯》、清代丘逢甲的《元夕元月》等。

这一夜,三曰灯节。元宵放灯的习俗从汉明帝永平年间开始,从宫廷流传到民间,从士族到庶民,城乡通宵灯火辉煌。唐代的灯会是“上元节前后各一日”“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时隔千年,张祜、卢照邻的这些诗句仍让我们感受到唐朝时元宵夜灯火的璀璨,人流如织的热闹非凡。

宋代的灯会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玄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姜白石、辛弃疾、元好问的这些诗句,记录了宋元时元宵夜灯火长明里的笑语狂欢。

玩灯是灯节的一个重要节目,猜灯谜则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这种古老习俗现在仍在延续。《红楼梦》中有一首《元宵灯谜》:“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今日读来,这首表现贾府元宵之日猜灯谜游戏的古诗,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作者寄寓其中的深切情感。

这个狂欢夜里,宋朝时“妇女出游街巷,自夜达旦,男妇混淆”,摩肩接踵之间,年轻的男女有了美丽的邂逅,所以才会有那情人的思念之苦。“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的这首《生查子·元夕》当是所有元宵诗词中,最浪漫最伤感的一首;暮年李清照回想年少时的元宵夜,“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而往事不堪回首,再逢元宵,她“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诗句中流露着晚年的几许凄凉。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无数个元宵之夜尘封在历史中,一首又一首承载着元宵之夜喜怒哀乐的古诗词经岁月的淘洗流传至今。三五之夜,明月又高悬。香车宝马,笑语盈盈。火树银花处,那灯火正明。

年轻的男孩女孩,“且和你离芳街,步星桥,略寻徒倚,递歌声梅落侬李,响铜壶玉漏频滴”;而不复年轻的我们,团圆月下,可以“列华灯”,可以“不论相识也相邀”,可以“有时三盏两盏,淡酒醉蒙鸿”,共享此良辰此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