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春节的文章

2023/01/10经典文章

关于春节的文章(精选11篇)

过年

文/arking岁月

满心欢喜地迎来了2016年春节,真想让这个美好时刻就这样凝固着。却也明白,时光会永远向前,永不止步。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生活有不停变化的魔力,让我们可以带着更多的期待,发现未来的惊喜。在这个春节即将变成过去式的时刻,带着一点不舍和希望,为她画一张素描。

这个春节,从年二十八上班的路上,就让自己的脑海里想到了以前的深圳市过年的场景,一个移民城市的春节就是空荡荡的城市。现在,中山市也差不了多少了。随着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高铁、飞机渐渐变成飞入百姓群体的便捷交通工具,在这个全世界最大的人口流动节日里,巨大的交通压力圆了许多归心似箭人们回家乡团圆的心愿,也让许多大城市陷入了空城的尴尬。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外来人口对每一个城市的巨大贡献。更能说明中国人根的观念一直以来都是如此强烈,对亲人和故土的牵挂也依然如此强烈。想到自己早已定位在新中山人这个概念,把心留在这片土地上,把根深深地扎在这片土地里,早已不再去念想太多。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不辱使命,不断争取荣光,奋力前行。祖籍地的记忆只在老父亲从家乡去西藏当兵那一刻起,渐渐变成如今我们这样的漂二代的人生经历,只刻在我们的脑海里。如今,连潮汕话也讲不地道了,但传统精神还会在这片热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延续下去。

路上的人稀少了,做生意的人们不见了,心里感受到的是一种冷清。此情此景,才体会到什么叫热闹。其实,中国人口多的优势,就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妹妹一家年初一过来玩,在我们来说,操心的份更多过高兴。往年春节照常开业的食肆,今年居然有些停业,让员工回家过年,让我们操心在哪里招呼他们吃饭。就算在家里自己操持饭菜,也会因为买不到肉菜而烦恼。且不说菜价奇高,买得到也是幸运的事情了。好在还是幸运地在他们入住的汇东酒店旁边找到了正常营业的德富酒楼,真是满心欢喜。遂把其当做初一初二两天的饭堂,好好招呼妹妹一家每天的餐饮,解了燃眉之急。据说,此酒家也面临员工回家过年的矛盾,最终以请一帮临时工在春节期间,由一名老员工带几个临时工的方式正常营运,效果不错,在其他食肆暂停营业的期间找到了机会。这间平时被评价为喝茶的茶点不够新鲜,不够热气腾腾的酒楼,在这个春节无疑成了我们家的救星。我们在那里帮衬了两天的早茶和午饭晚饭,连前台的靓女都认得我们了,一味谢谢。对于还在努力奔小康的我们,趁着这个美好的节日,难得一次机会为社会做一点贡献,大力消费一次,既方便了自己,又帮助了别人,也是很应该的事情。

在国家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的今天,经济的发展速度有所减慢,直接影响到今年与往年的经济大不同。但是,我们生在一个强大的国度,心里始终有一份安全感。大环境变化了,但落实到个人,也不至于太差。据超市的说法,今年的生意比往年差了,我们去买东西不再像往年一样排着长队,像不用钱一样买单。不过,那其实是每个家庭对自己的消费水平适当的调整而已,最重要的是我们依然有足够的存款,依然可以安稳地生活。这不,春节依然该回家团聚就回家团聚,该买的东西依然可以爽快地出手,网购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意量。放眼世界,生活在这样的国度,幸福感油然而生。

虽然已是年初四的值班,有些惜春的念想,到处都是每斤十元左右的蔬菜和稀少的行人。但是,我们都在期待春节后劳动成果的大爆发。“一年之计在于春”,美好的生活在新的一年里必将如山花浪漫,让社会充满希望。

躁动

文/郭德诚

过去到了年终岁尾,我都异常“躁动”,因为这是一个十字路口,面临着选择。明年是去是留?是换工作?或是换行业?心中的目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远远望去,一山更比一山高。于是在选择中徘徊,在对比中思量,在权衡中斟酌,在更深夜静中圆睁着双眼,被一种烦躁重重地包围着。

这种焦虑的躁动,源于追求的迫切,至于目标具体是什么?倒是不很清晰。就像狗撵兔子的游戏,更快、更好的就是前面那只机械兔子,于是就拼命地追。可惜的是看得见,却永远也追不上。其实那目标原本就是更快、更好,于是便处在疯狂地奔跑中。这种为了跑得更快的奔跑,既缘于前方,也源自本身。被焦躁不安包裹着,啥也不想,只为狂奔,不仅失去了理性的选择,也忘记了出行的目的。

人在狂奔的路上,是看不见沿途风景的。记得那年临近春节,大家都忙碌着准备回家,我则为一个更高的岗位积极备战,给家里打电话,说单位忙,春节不回去了。大年初一,偌大的厂区,除电线在寒风中的呼呼嘶叫声外,就是车间门上被风撕开的封条在抖动。

我出了办公室转向宿舍,一下愣住了。我的宿舍门前,父母在寒风中蜷作一团,以抵御猎猎北风,花白的头发,在寒风的肆虐中零乱不堪。

一千公里的路程,还是在春节期间,家里出啥事了?原来父母认为我出事了!我说明原委,他们不信,认定我欠了外债,不然不会这样急切,连春节都不回家。任我怎么解释,他们还是再三追问。我每每想起这件事,心,都忍不住得疼。

事后我想,一路狂踩油门的做法,是因躁动造成的极端,被这种情绪裹挟,在弯道时也不踩刹车,不仅没有了选择,后果也是很严重的。在人生路上,固然有远方,但也有诗一样的生活,到岔路前点一脚刹车,擦亮心灵的风挡玻璃,看清了自己要去的方向,静静神,再踩下油门也不迟。这样既能气定神闲地上路,也能享受沿途的无限风光。

源远流长的春节习俗

文/鲁先圣

春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是一年四季中最隆重的日子。尽管我们民族众多、幅员辽阔,但是千百年以来,还是逐渐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

贴春联,这是中国人过春节第一重要的。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贴春联的同时,还要在屋门、墙壁、门楣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春节贴年画也很普遍,古朴稚拙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压岁钱,自古就有。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也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化凶为吉。

守岁是春节最重要仪式。守岁的说法,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互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现在中国人的守岁,已经渐渐为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取代,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守在电视机前看节目,其乐融融。

爆竹是春节中最具有过年味道的标志,每当进了腊月,听到各处集市上不断响起的爆竹声,人们常常会说:有年味了!春节的凌晨,家家户户开门都要燃放爆竹。爆竹是中国特产,起源很早,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在因环保,已大多不放了。

向长辈磕头,也是春节习俗中一个重要的习俗,这至今在我的家乡鲁西南依然十分流行。春节凌晨,晚辈先在自己的家里向自己的长辈磕头拜年,然后,由家中的长兄率领自己家的男性晚辈,去村里其他人家向长辈磕头拜年。这个习俗,有很多优点,一是体现了我们民族尊老的美德,再是促进了邻里的和睦。如果平时,家庭之间有了些小矛盾,春节凌晨人家的晚辈都来拜年了,这家也就一笑泯恩仇了。

初二走娘家,是我国春节习俗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已经出嫁的闺女,到了年初二,就带上烟酒点心,去看自己的爹娘了。新婚的夫妇,初二是小丈夫最重要的考试,老丈人会叫上本族的同辈兄弟作陪,检验女婿的酒量,检验女婿的礼数。已经结婚多年生儿育女的夫妇就不同了,因为大家都已经了解和熟悉,往往就不再拘泥于礼数了。

初五的时候不走亲戚,在我们国家很多地区都一直是严格恪守的清规戒律。民间关于这一点有很多说法。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封建时代的皇帝在这一天要走出宫门祭天地,下旨要百姓回避,时间久了,就演变成了初五不出门的习俗。

因为地域和民族的不同,各种各样的春节习俗还有很多,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所有的习俗,都是为了表达人们对于亲情的珍惜,对于自然的崇拜,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淡写轻描过春节

文/梦海晴空

【淡写过年街景】

过年的喜庆,驱散严冬里最后一场寒流。

过年的渴望,淹没街头巷尾的如潮人流。

一批又一批,一波又一波,刮起了购物的狂风,席卷了各大商场的每个角落,大街小巷成为车流,人流,物流的海洋。

懂得掏光顾客钱包的商家,此时此刻,布下了天罗地网,打折,折后赠送购物劵,购满几十元即有赠品相送,各种各样的技俩,施展得天衣无缝。也只有在过年时分,顾客购物的欲望才会发挥得淋淳尽致,尽情地穿梭于各个商场,任自己忙碌的身影在诱人的夜色下,倾情演绎一场最华丽的传说。

归心似箭,盼望团圆。每一个在外打拼的游子都朝夕暮想着春节的到来,渴望在这个全家欢聚的时节,与家人围成一圈,在推杯换盏之间,享受难得一见的天伦之乐。

站台,站满了翘首相望的游子,在饱受思乡念亲的煎熬后,他们渴望长出一对健壮的翅膀,能够翩然而至,飞回慈母温暖的怀中。

人流涌动的银行,自动吞卡吐钱的柜员机,尽职守责的保安们在极力维持秩序,忙前忙后,帮助一位位茫然不知所措的顾客,填写取款通知单,汇款通知书。认真负责的工作人员,则在柜台后面有条不紊地打印数据,完成一次又一次的业务。

平日宽阔畅通的公路堵塞,平日宽敞无边的超市堵塞,平日人烟稀少的菜市场堵塞。

街上,路上,到处可见维持秩序的交警,喇叭声,口哨声,叫嚷声,汇成一曲热闹的交响乐。

过年了,年夜饭,一道红红火火的过年大餐。海鲜类,肉类,蔬菜类,各种山珍海味挤满了团团圆圆的餐桌。平时吃惯了油腻的大鱼大肉,过年时最想吃的却是清爽可口的绿色蔬菜,这究竟是时代的进步,亦或是人们饮食习惯的后退?

【轻描山村除夕】

火花银树,美丽的天空挂满了燃烧的喜庆。

恰似火中凤凰,获得重生后的绚丽身姿,又如百花开放。提前完成春天的使命。这是一个寂静的山村,这是一个热闹非凡的除夕夜。

熊熊燃烧的火焰,点燃了除夕夜最激动人心的高潮。山村夜色笼罩在明亮的火光中,蜕变成一幅祥瑞的动人画卷。

月娘在空中舒展云袖,倾洒点点星光。夜在喜气洋洋中旋转,转出耀眼的光芒。鞭炮声此起彼伏,充满节奏的鼓点里,回响着乡亲们渴望丰收的美好心情。

无限美丽的憧憬,踯躅在通向外面世界的乡间小路上。孩童一年到头渴望的过年心愿,满足了;可父辈们一年到尾,在外辛苦打工的口袋里却依然很羞涩,拿不出向样的装饰,只有空洞的眼神隐藏在孩子们接到红包后欢天喜地的脸上。

冷风阵阵,却阻挡不住过年的渴望。大寒的时令里,我们的热情早就淹没了冰冻的双脚,透明的忧伤暂时烟消云散,耳边响起幸福的声响,就让一切烦恼溶解于葡萄酒中,一饮而尽,饮下旧岁的悲伤,迎接龙年的吉祥。

伫立在缤纷五彩的山村,思绪在家乡与思念中飞翔。弥漫的夜色早已经被烟火熏亮,快乐的烟雾在时间的流逝中变浓。

抵住神秘的诱惑,转让给虚拟的对象,让他对影成双,让他日益疯狂,让他的坠落变成恶梦里的一幕瞬间即逝的画面。

咄咄逼人的猜忌不会再出现,春风拂过牵挂的梦湾,虽然还带着料峭的寒意,但却足以温暖被爱包围的心扉。腼腆的心事写满新年的首页,愿来年的心海充满诗意的生机!

【飞舞祥和春节】

元月,走近凤凰台,聆听一曲离经叛乱的灵魂之音。

义愤填膺的爱国热情被冷漠无情的抢白逼得无路可退。真想解剖那张不怒不悲的平板画面,想要看清楚里面是否隐藏着真心?

掀开龙年的页码,郑重写下“愿祖国的明天更加强壮!”美好祝愿。充满羞耻与落后的一页已经被我们撕碎,踩在脚下,如果可以,我们宁愿中国的历史上没有写满侵略与背叛。

目睹祖国各地蒸蒸日上的祥和画面,目睹祖国母亲焕然一新的容颜,内心预期正义的力量必定代替丑陋的一面,团结就是力量,只有聚拢所有国人的心,我们的国家才能够坚定地屹立于世界之林,让奥运健儿的金牌精神成为鼓励我们上进的巨大动力。

把委屈莫辩的心事写入旧岁的历史,今夜只想珍藏邂逅的这份缘份,今夜只想重拾瑰丽的心情,让美妙的音乐陪伴心灵飞舞一曲祥和的春节之音。

我想把你写进我的文字里,哪怕带着灰色的过去,我想把你放在我的心里用心呵护,哪怕你的过往充满了神秘。是的,我什么也不是,我只是一个最愚蠢的女人,我只知道要对每一个人好,唯独不会珍惜自己,虽然如此,但我身上流淌着与生俱来的爱国热情,请别用你那专横跋扈的谬论武断地为我判刑。

梦海里没有隔夜的仇,忘记昨夜那些不愉快的谈话,惦记今天你的主动示好。姐姐永远是傲然不屈的小龙女,你依然是那只浴火重生的火凤凰。愿我们带着释然的心情,快乐地迎接我们美丽的新年!

聚焦春节,回顾过去,让我们以感恩的心过好2012年!祝愿所有的朋友过好年,行好运!

酸甜苦辣都是年

文/张松

说起过年,每个人心里都有话说。在微博上,酸甜苦辣都是年成为网友讨论的热门话题。

过年的心酸。一个朋友家庭贫困,不得不入赘当上门女婿。平时关系很好,就像亲哥们一样,不分彼此,只要有空都会在一起,要么看书,要么打牌。总之,关系很铁这种。他有了心仪的对象。可是,对方喜欢他的人,不喜欢他贫困的家境,只有分道扬镳。后来说了几门亲事因为家里没有房子无疾而终。正好有媒人给他介绍叫他去做上门女婿,他二话不说同意了,毕竟年龄不小了。那天,我们聚在一起,他把自己灌醉,伤感地说,今年过年很心酸,我要去别人家过年了。尽管我心里有些失落,但还是安慰他,既然选择了,就用心去爱吧,我们来日方长,有的时间相聚。那种心酸的感觉我感同身受。

过年的甜蜜。他是一名新进员工,今年才加入公司。以前他工作的公司过年是不放假的,因为一到年底订单不见减少反而增多。以春节不能回家为由,他炒了以前的公司。他很珍惜这份工作,加班加点的,别人问他累不,他憨厚地笑了笑,说一点都不累。他的勤奋赢得了公司的一名女孩的关注。几次交往后,见时机成熟,他果断地牵了她的手。春节前,他们早早地准备了礼品,盘算着先回女友家再回自己家。他感慨地说,这是我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感受到过年的甜蜜。他和女友十指相扣,甜蜜写在脸上。我相信,这个年他们一定会很幸福甜蜜。

过年的苦味。一到春节,报纸上、电视上会看到很多打工仔早早排队买火车票,当挤到售票窗口的时候才知道,车票已售完。记得电视屏幕上有一个揪心的画面:一个中年男人捂着脸,嚎啕大哭,他动情地说,他在广州有好几年了,每年春节都没有抢到车票,他想回家。家里有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他很想念他们,想回去看看。这种苦味我深有体会,以前,在广州打工时,春节买不到车票是常有的事,一连几年回不了家。

过年的辣味。春节回家了,跟朋友一起打牌聊天,问起在外面工作的情况。我说,还是一个公司的小职员,收入很低,说了每个月的工资后,立即引来朋友的不屑。有人说,这点钱还不够他一月的饭钱和烟钱。也有人说,这点工资还不如不上班。朋友的热情程度大减,我沮丧地回到家。妻子指着我的脑袋说,你笨呀,不会“吹牛”吗?我想了想,说多少工资合适呢。妻子说,在后面加个零,“吹牛”不会犯罪,但他们会对你另眼相看,春节一过,谁也不知道谁。果然,我给另一些朋友说了我的工作环境好,还坐办公室,每天不用日晒雨淋,收入可观。还真有的毕恭毕敬,端茶敬烟。我突然觉得心里辣辣的,有些难受。

酸甜苦辣都是年,不管是心酸还是甜蜜,回家了,陪陪家人;没有回家,好好工作,给家里打个电话报平安。今年春节有遗憾,来年争取圆满吧。

春节滋味

文/杨晓升

对我来说,儿时的春节是一年中最令人激动的节日。那时候是“文革”,物质极度匮乏。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无法离开的粮油猪肉布匹肥皂等物资,都是定额供应、凭票证购买。居民每月定量的口粮根本不够每餐吃米饭,只能每餐用少量的米多兑些水煮粥。粥当然是稀粥,水多米少,煮出的粥近乎米汤。好在那时候农贸市场上还有廉价的红薯。红薯切成块煮成红薯粥,粥不那么稀了;红薯还补充了大量营养。及至如今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们才知红薯原来含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以及二十多种微量元素,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甚至有“抗癌之王”和“蔬菜冠军”美称,我才聊以自慰,感觉物质生活极度匮乏时的那种万幸。

还是回到儿时的春节。一年漫长的365天,除了元宵、端午和中秋等不多的几个节日或平日里偶尔来了重要的亲戚朋友,最幸福的时光莫过于春节,因为春节可以天天吃白米饭,而且可以连吃数天,从除夕到正月初五,天天如此。重要的是还天天开荤,一年中难得一见的鸡鸭鱼肉蛋,还有潮汕民俗中拜神祭祖准备的各色祭品(都是潮汕特色糕点、各色菜馅的米粉馃和各种水果),春节期间也天天可以吃到。馋疯了的人们,仿佛报复性地选择在春节期间大吃大喝,直吃得满嘴流油、饱嗝连连才甘愿罢休。也许是因为春节意味着吉祥,孕育着希望,再穷的人家也都要竭尽全力、倾尽积蓄买回各种年货,让自己的家人吃个心满意足。仿佛这么吃,才会有好头彩、好兆头;仿佛不这么吃,就会被世人小瞧为时运不济。

压岁钱则是孩子们春节中的另一种惊喜。贫穷人家,钱对孩子们来说非常奢侈。平日里,孩子们可不像今天的孩子这样幸福。如今的孩子钱可以随时找父母要,即使孩子不主动要钱,做父母的也会随时关爱有加地问孩子需不需要钱,唯恐孩子没钱出门受委屈,甚至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那时候的孩子,平日里衣兜里很少有零花钱,偶尔有几个一两分或五分面额的硬币,那已是父母的极大恩赐,肯定是孩子做了什么好事或父母高兴时偶尔的奖赏。那时候普通百姓的孩子,春节得到的压岁钱也不像如今的孩子,动辄数百上千甚至上万,父母给的压岁钱少则几毛,多则几块,一般都是事先在银行换好的新票子,一角两角五角,一元两元五元,崭崭新新,整整齐齐,不留半点褶皱。如此崭新的钞票,孩子们拿了大都也舍不得花,大都小心翼翼地藏着掖着,唯恐丢失了或被别的孩子偷了,抑或生怕被大人们无意间拿走。有了压岁钱,春节里穿着新衣的孩子,底气更足了,情绪更加高涨了,笑容也更加灿烂。孩子们在一起耍闹追逐嬉戏的笑声,无拘无束,清澈爽朗,让“文革”压抑贫穷的日子有了难得一见的生机。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是大人们日复一日的节目,当然是要带上自己的孩子。潮汕地区,春节串门走亲访友,给对方的老人小孩压岁钱是必不可少的礼节,当然双方必须是沾亲带故,要不就是平时来往较多关系较好的挚友。上门做客时,须事先备好红包,红包里装两角四角两元四元不等,多少都有,但必须是双数,意为好事成双。客人给主人家的老人小孩送红包,主人也需要给客人带来的孩子回送红包,礼尚往来,这是人情世故中的一种平衡,也是一种悠久的民俗文化。假若有谁敢打破这种平衡,比如只收礼不回礼,轻者背后会被责骂自私不懂规矩,重者会被世人鄙视冷落直至断绝来往。所以,春节串门带上自家的孩子,既是聚会凑热闹的需要,更是利益均衡的需要。假如上门做客红包只出不进,那可就亏大了。所以,春节上门做客的人一般都会带上自家的孩子,而且对方有多少孩子,自家一般也会带上数量相等的孩子。跟着父母串门做客,孩子们当然也乐意,好吃好喝、热热闹闹不说,还会收到装有压岁钱的红包,何乐而不为?

春节过后

文/南郭溪

在极其无聊中一个春节过去了,明天是正月初八,又要上班了。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我参加工作以来最忙碌,最敬业的一年。这一年,真正是倒下身子忙了一年,全身心投入业务工作中。这一年,读书最少(除了业务性文字资料),写作、练字等个人业余爱好基本上全部放弃了。本来想把这最忙碌的一年回顾总结一下,但元旦前没有,春节前没有,过年的这几天仍然没有。大年三十那天我还全天在单位上,虽然那天心再也沉浸不到县志编纂当中,但还是也没有写几句旧年总结、新年感慨之类的文字,倒是兴致来了给单位三个办公室门上各写了一副对联。当时一则来了兴致,二则想到这个地方可能是我们最后一年上班的地方了,2014年可能要搬个地方上班,对于这个工作的故地应该有个告别的仪式,用这方式算是一个吧。

明天,将又要恢复正常的上班生活了,虽然是新的一年,实际也就是一周,连同值班去单位查看的算上,还不到一周。党中央反腐败、转变工作作风的力度之大,势头之猛,效果之强,是毛泽东时代之后所未有。这对扭转各种歪风邪气、狠刹奢靡腐败之风大有好处,但是里面有些细节,却也让人难以适应或难以执行。新的一年里,工作任务更重,形势更严峻,压力更大。原计划春节期间在家里扎扎实实干些工作,结果从大年初一到今天,始终没有工作的状态,不爱看书,懒得打开电脑文件。天天下决心,天天偷懒,一天又一天,一晃就到了这最后的时刻。心里疲惫和懒惰较往年为甚,自己都感到诧异。

春节结束了,悠游度日的时间结束了,从明天开始,要认认真真地投入工作,开始新的工作和生活。大量的工作任务在堆着,需要埋头苦干一番。

鸡年春节我去哪儿

文/李晓

春节,在我心里,是我喜欢的一个名词,其实更是一个动词。在这鸡年春天的节日,一个中年男人的本命年,我虚度光阴,享受一个人的孤独,还是在人群中狂欢,话语滔滔中却眼神呆滞。

我想了想,还是在漂泊的人潮中,为自己找一个停靠的岛屿吧。

去年春节一些亲友相聚,发现抬头的时候并不多,几乎都是在埋头看手机,我也只有无趣地看手机了。一个手机,已经绑架了我们的生活,已经把人心世界切割去了很大一部分。鸡年春节,我决定放下手机,一头扎入这世俗的生活里,好好完成几件事。

在春节,首先,我要去一条河流边独坐。我要好好看看它,这样一条河流,是多少涓涓细流汇聚而成?所以,一个人感叹自己的人生有多少坎坷磨难,在河流边,最多也就是一滴水的命运吧。我在河流边,和自己娓娓谈心,接受一次来自河流的洗礼。我能不能让自己的人生,上善若水,苍茫博大,这得看我和一条河流到底有多少交情了。

让我对亲人们说一声,我爱你们。

我发觉,我和爸妈之间,似乎变得有些陌生了。这些年来,我越来越沉默地坐在他们身边,他们一旦唠叨,常常没了闲心,起身就走。而今我也是一个在孩子面前爱唠叨的中年男人了。我明白了,爱就是在心里扎了根,才有了唠叨。爸妈,尽管我有时对生命也有轻微抱怨,笑容背后,也有憔悴哀愁。但我对生命的本质,是热爱的,血在我的血管里依然滚烫。爸妈一天天老去,其实也是带着我,最终朝某一个方向投奔而去。这一生,我们是亲人,下一世在哪儿呢,没有的。想起那天,老卢对我说,他想在春节,给他爸妈包一顿饺子吃,但如今成为了梦,老卢的爸妈,多年前就相继走了。鸡年春节,爸妈,我要在你们身边,多听听你们的唠叨,相守就是福。

春节了,我还要去看望几个老朋友,摸摸老城墙。在一个城市生活了这么多年,我在老城里还有几个老朋友,和他们的交往,平淡如水。一年之中,其实也很少见面,相信他们一直在那里,不是石雕也不是塑像,和我一样,都在日子里喘息,在光阴里老去。去年的一天,我去火车站为一个人送行,看见一个男人站在铁路边,他在风中抽烟,猛一回头,那不是同城一个多年没见面的朋友么。走上前去,相互递了烟,望着火车轰鸣而去,原来,都是来送行的。一看他,已两鬓飞白。春节了,我得抽出时间,去看望几个老朋友了,少吃油腻的东西,喝上一杯清茶,随便聊一聊就好。还有老城里健在的老城墙,让我去摸一摸那上面长出的绿毛,柔软地护佑着我的灵魂。你看那老城墙,都在岁月里站成了亲人的模样。

在春节,请让我用纸写一封信投寄给远方,留存岁月。纸上的阅读,依然构成我主要的精神生活。春节里,我要再次潜入到光阴的深水里去,和一些先人约会,神交。春节里,我在纸上写了一封信。我把这封写在纸上的信投寄给谁呢?没有准确地址,它周游了一些城市和乡村,在邮局因查无此人而被几次退回。好了,我就不寄送了,留给自己吧,许多年以后再打开,自己和自己的重逢,肯定是不小的惊喜。

春节里,我还有其他一些事儿要做。为那些即将消失的生活、老作坊老行当、艰辛讨生活的小人物、石头缝里的草、山坡上的牲畜和庄稼,用春秋笔法写一个小传。去老祖宗们墓前走一走。为惦念去叩为惦念去叩开一扇门。和亲爱的人去品尝一道小吃,看一场老电影,读本城文人自费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请老街坊的老邻居们一起吃个饭,去寻找多年前在小镇上住过的一家老旅馆……

春节念老师

文/梁建军

每逢佳节倍思亲。年节时想起一些故人,其中就有我上高中时的班主任赵荣甫老师。

那次同学相聚,听说赵荣甫老师去世了,大家心里一沉,眼睛都有些湿润。

1972年春,我从并州路学校“戴帽”初中毕业,升到太原27中上高中,分到了高二班,赵荣甫老师就是我们的班主任。报到时,赵老师穿一件立领铁灰上衣,旧蓝布裤子,头发稀疏的大脑袋上戴一顶旧的灰色解放帽,不大的眼睛炯炯有神,操一口太原普通话,一脸严肃,感觉很有气质。

赵老师教我们英语课,他是那种学历不高水平高、实战能力强的老师。当年,外国友人来了省城,缺乏英语翻译,曾请他去“救火”。他不仅在本校授课,还到十八中等学校进行示范交流。成立太原师专后,他被选调去任外语科主任,还常去太原师范学院讲课,足见其英语水平的造诣。

他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很严格,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我们是“文革”恢复高中教育后27中的第一届高中生,有的来自中学,有的来自小学“戴帽”初中,基础参差不齐。教学既要讲授高中课程,也要兼顾补习初中课程,难为了老师。英语背单词、记语法、练口语是基本功。一次,课堂上老师要我读英语课文,结果有的发音不准,有的单词没记住,吭吭哧哧地闹了个大红脸。那天还有几位同学也读得不好,下来补课是必不可少的,赵老师给我们起一个诙谐的名字:“梁(凉)团”,激励我们发奋学习。对一些思想和学习出现波动的同学,他常去家访了解情况,做思想工作,让他们轻装上阵。为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老师组织我们观看英语电影《半夜鸡叫》,学唱英语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北京的金山上》等,有些歌词至今还能哼几句。

赵老师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要求我们积极向上,遵守纪律,强调集体感和荣誉感。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去双塔寺祭奠先烈,回来时横穿建设路东的铁路,只有十来米宽的桥洞人来车往,拥挤不堪,有的同学就爬上了洞顶的路基跨铁路而过,我也随流而上,这样许多男生就都爬了上去。回来后在教室里赵老师对我一顿狠批,搞得我脸红脖子粗,真想有个地缝钻下去。下课后,老师把我叫到他办公室,说:上课批评重了些,但你是班干部,表率作用非常重要,一言一行影响着其他同学,批评的是你,教育的是全班同学,如果火车过来怎么办?老师的教诲终身不忘,严于律己成为自己一生做人的准则。那以后,班里再也没有出现过大的不守纪律状况。

1973年学校文艺汇演时,我们班的节目是大合唱《阿瓦人民唱新歌》,赵老师亲任指挥,老师“文革”前曾任星海合唱团指挥,指挥很有感染力,我们夺得全校第一名,如今同学们每每听到这首歌还非常动情。

赵老师教育学生不仅重才更重德,许多同学工作后一直以赵老师的教导自勉,努力工作,发奋向上,在平凡工作中取得了不俗业绩,常常出现在光荣榜上。我们和老师感情很深,同学们成家后,每年正月初三是给老师拜年的法定日子,10年前还自发为他举办了八十寿诞。前几年再去看望他时,家里没人,从此失去了联系。

老师离开我们了,但他达观向上、勤奋好学、治学严谨及充满正能量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儿时春节看秧歌

文/徐凌云

看秧歌,是我儿时过年最大的乐趣。因为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型群众娱乐活动很少,扭秧歌、看秧歌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就大行其道。东北春节扭大秧歌的习俗由来已久,我老家当时有四个中小学,四个生产大队,十几个国营企业、事业单位,每年春节,各个单位都自发组织秧歌队,积极性特别高。初一到十五天天轮流有几支秧歌队上街表演。有时乡下生产队也组织秧歌队拉进镇里来献艺。

那时扭的都是东北老式大秧歌,也就是群众所说的“地蹦子”。地蹦子欢快、热烈、劲爆,一学就会,老少皆宜,只要踏上鼓点,舞动身姿,或前进后退,或原地不动,或两人面对面,怎么扭都可以。每个人扭的舞姿不同:扇子手绢玩出各种花样,腰肢扭动如风摆杨柳,脚步灵动似“穿花扑蝶”。每个人的穿着也不同:各单位都舍得投资下本钱买行头,花红柳绿的服装,流光溢彩的花冠头饰,各队打头的不光扭得最好,穿的戏装也最漂亮,都披着披风,风流倜傥。每个人的扮相也不同:个个都画着彩妆,长得俊俏的男青年还爱反串扮女装,镇供销社职工毕五子眉目清秀、身材纤细,扮上女装真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惹得不少人追着看。人们还最爱看各队伍中的古装戏人物,什么《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啦,《白蛇传》中的白蛇、青蛇、许仙、法海啦,《水浒传》众英雄啦,八仙过海的八仙啦,都是戏装戏服,光彩照人,惟妙惟肖。此外还有什么老汉推车推少妻、傻子赶驴接媳妇、打渔杀家父女跑旱船、老汉戏老婆等等。除了地蹦子,还有难度高一点的踩高跷,二三尺的高跷踩在脚下又蹦又舞,轻松自如,水平高的还能劈叉翻跟头,令人叹为观止。

汇演时,二十几支秧歌队争奇斗艳,尽情歌舞,那场面是多么火爆、多么壮观啊。镇上三里长的主街道经常是挤得水泄不通,几支秧歌队碰在一起时,免不了争斗比试一番。这时人们扭得分外卖力气,鼓手抡圆了膀子换着人擂大鼓,喇叭手腮帮子鼓得溜圆。寒冬腊月零下20多度,每个人都扭得一身是汗。各队都拿出看家本事,什么插柳穿花、倒卷帘、龙摆尾、卷菜心等等,花样繁多。还有圈起圆圈一展歌喉唱秧歌表演的,那真是歌声悠扬,响彻云霄,再加之鞭炮声此起彼伏,锣鼓声唢呐声响成一片,热闹非凡。才小学五年级的我也参加了学校秧歌队,我扮丑角老太太,头戴我奶奶的黑绒棉帽,身穿我妈妈的黑色偏大襟棉袄,耳朵上别两个红辣椒,涂着红白相间的脸蛋,一手挎着小竹筐,一手拿着小棒槌,扭着夸张逗人的舞步,引来许多人围观,也成为家人、亲友们多年取笑我的话题。

春节看秧歌伴随我的整个童年生活,记得我小的时候由爸爸妈妈抱着看,七八岁时由哥哥姐姐领着看,十来岁时和小伙伴结伴看,大家跟着秧歌队从西走到东,从南走到北,再从北走到南,从东走到西,天天看,日日看,就是看不够,瞅不腻,那真是万人空巷看秧歌,尽情享受精神食粮、文化大餐。

儿时春节看秧歌的乐趣真是永生难忘啊!

春节琐记

第一次在异国他乡过春节,早上一起来就开始给亲朋好友打电话拜年。

昨天下午在这里一个华侨家里过春节,一对夫妻,一个老华侨和我。老华侨是广东人,虽说有三个孩子,但是儿子满世界做生意,两个女儿在美国,都已嫁人,妻子在美国和女儿们一起生活,所以老华侨最后还是孤家寡人一个。

这里的下午,也就是国内的晚上,手机开始响个不停,很多短信,谢谢这些朋友还没有忘记我,可是到了傍晚,因为信号原因,手机开始一条短信都收不到了。早上给弟弟还在电话里面问我为什么没回信息,也不知道移动是怎么了,从上个月开始就经常收不到信息了。

我们下午两点半开始吃饭,也就是国内的晚上七点半,春晚下午三点准时开始。今年春晚真没什么好看的,虽然某人和我说有看就好。陈坤一出场,眉毛还真如网友说的,技术活,绝对的技术活!今年春晚多数男嘉宾的发型估计都出自一人之手,中间厚重,两边单薄,极少例外。看了几个节目之后实在是没有兴趣就去上网了。发现网上的吐槽比春晚好看多了,原来春晚真正的意义在于吐槽!这才是真正的全民参与、全民娱乐!

上午,苏伊来访,这是来马国后,和我关系最好的学生。去年最后一游也是全程搭她丈夫的顺风车,真的很欣赏和佩服他们之间的感情,年龄的跨度并没有成为他们爱情的阻碍,相反让他们更加珍惜和彼此在一起的每一天。她发了两封邮件给我,又发了两条短信,来家里找了我两次,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我都不知道。今天看到我,她说自己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担心我是不是有什么事情。今天是中国的春节,她又特意来看看我在不在,祝我新年快乐。在异国他乡,能有一人如此,感动铭记于心。

上午和老朋友大煲电话粥,一侃就是两三个小时,谢谢老友在寒冷中陪我聊那么久,数数自己周围的朋友,这样的一个手就数完了。倾泻完心中的郁结后整个人都轻松许多,记性太好不是好事,太差也不好,我想自己属于后者。但有时莫名的情绪告诉我,潜意识是不归属任何一方的。

下午和老妈视频,妹妹说我再吃就没有下巴了。小时候,奶奶总是用手抓抓我的下巴两边,看我长胖了没有。常常想起老人的温暖,时常缅怀和奶奶最后的时光,是否因为这样的思念,所以晚上梦见爷爷奶奶,最后在哭泣中醒来?

我发现自己是个极其念旧的人,怀念旧时光。我喜欢阳光灿烂的日子,却不喜欢阳光灿烂的夏天。记忆中的美好,似乎都在秋天和冬天。在暖暖的阳光下听着音乐,看着书;在温润的气候里,和同学出游,阳光投在高大的法桐上,落了满地斑驳的光影。那些小美好在心上游弋,而今,只能和同学在qq上互诉衷肠,聊着一起做过的“坏事”。

今天同学突然说,看《那些年,一起追的女孩》想到了我,而后面那句话却打击到了我,那些年,他们一起追的我,怎么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是啊,我怎么会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也问自己。

是时光,没有把我雕琢好吗?不是,是自己的选择。这些年,回头审视自己选择的每条路。有的岔路口,我想,我是真的错了。但是没有回头路,回不去的昨天总是让我念念不忘。执着是一场冒险,我冥顽不灵。

我反问,我成了这样,你们是当年自己所期待的那样吗?接着说起当年的辉煌事迹,都唏嘘不已。过去已经永远的定格,剩下的是未来,我们要一笔一画去描绘的未来。

说到未来,在出去和驻守之间摇摆不定,这一年,已让我深知出门在外的艰辛。如果贪图安逸,我应该回去,但是在外,高额的房价,我看不到自己负担的能力。

我想要什么?什么是我想要的?

家?

一个什么样的家?有爸妈的?有另一半的?

还是只有另一半的?

也许,我很自私,现在我只想要一个有爸妈的家,是有爸爸和妈妈的家!而不是,只有爸爸或者只有妈妈。

我害怕失去,任何一样失去都会让我感伤许久。而生活却偏偏让这样的我经历了人生中最痛苦的两次亲人离别,而且来得那么早。

有时候,想要回家,和以前一样,不开心了,就睡一觉,醒来就好了!现在,竟然连睡个好觉都成了奢侈,每一次睁眼,都是从各种梦中醒来。梦中情形各异,梦境变化万千,有时,甚至觉得梦里的生活才是真实的那该有多好!真实痴人说梦!或者说,如果我们将梦境看成生活在另一个空间的真实和延续,那么梦境也未必是假的了。怎么觉得,这想法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面的案例很像呢……

分手和缠绵的故事在一左一右地上演。我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个,或者说我没能很好地看清自己现在的定位。这感情,总有一点感觉不对,可能两个人都有感觉,但是谁都不想去点破。可能是距离造成的,可能是我们现在不愿面对的原因……也许只有回去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吧!

困了,我要去睡觉,晚安,玉。

你一个人失眠,全世界都失眠;你不失眠,全世界都不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