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钓鱼的文章

2023/01/10经典文章

关于钓鱼的文章(精选12篇)

钓趣

文/施光华

我的父亲是位裁缝,他的最大业余爱好是钓鱼,受其影响,我十几岁时也扛上了鱼杆。那时的鱼杆简单易取,不用花钱买,从附近的竹园里砍下一根2~3米长的小竹子,简单加工一下就成了。至于鱼线、鱼漂和线砣,也分别是用缝纫机线、鹅毛管和牙膏皮做成的,只有鱼钩是买来的。

家乡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大河,南北向,穿镇而过。小集镇河段两岸大部分是一人多高的芦苇,为了安全起见,若那天父亲有事不同我一块钓时,我便约上1~2位钓友一同前往。钓鱼必须要起早,赶在太阳出来前,拨开芦苇丛确定水面位置后就可以打窝了,然后大家坐在一起聊聊天,半个小时光景就可以提竿垂钓了。我们钓的大多是鲫鱼,运气好的时候也能钓到一两斤重的鲶鱼和黑鱼。

俗话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有时候我们连钓几个小时,鱼漂动都不动一下,这鱼儿究竟啥时候吃钩呢?这个真不知道。每遇到这种情况,父亲就开导我说,垂钓是一项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务必做到三心:耐心、细心、安心,性急吃不了热粥,有付出就有收获,你以后长大了,干任何事情也应该这样。你还别说,我在职时能够比较圆满地完成集团公司安排的繁杂后勤管理任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小时候钓鱼养成的良好心态。

农村人没有清晨吃过早饭才干活的习惯,一般是乘早先到地里干上几个小时活后才回家吃早饭。我当然不能破例,况且也破不了例,因为清晨除少数家庭有老人在家将锅灶烧得热气腾腾外,其余人家都是冰锅冷灶的,待生产队下工回来后现烧现吃。一天临近中午还未钓着,肚子饿得咕咕叫,正准备打道回府,一提竿拎不动,坏了,挂着水草了,可慢慢拎上来一看,我的乖乖,是只近两斤重的老鳖。我既高兴又心慌,生怕跑掉。那时钓鱼很简单,一顶草帽、一根钓竿、一罐蚯蚓,裤兜里装着几把米,钓到的鱼摔在草丛里,临回家时用柳条将鱼穿在一起拎在手上,仅此而已。哪里还有捞网呢?见也没见过。故只有硬着头皮铆足劲,将鱼杆一直往上提。刚将老鳖拎到岸上,鱼线就断了,只听“咕咚”一声,老鳖四脚朝天仰摔在草地上,接着用腿一顶翻过身径直往芦苇丛的水边逃跑。我慌了,顾不得许多,急忙跑向水边猫下腰,下意识地用右手向老鳖下水的位置猛抄一下,嘿,算老鳖倒霉,竟被我抄甩到岸上,随即被我踩紧逮住了!有惊无险,那个高兴劲甭提了。

退休后,我又重操旧业了,垂钓的地点也在不断扩大,如滨湖地区、肥西、长丰、巢湖等处,沐浴阳光,置身于湖河塘畔,呼吸大自然新鲜空气,欣赏湖光山色的美丽风景,真是令人流连忘返,乐不思蜀(老家在肥东)啊!

但刚开始垂钓时,收获都不大。一打听,原来现在的钓具和饵料林林总总有数十种之多,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也就是说,时代变了,鱼儿也与时俱进,一般的饵料根本不吃,且精得要命,稍有动静,溜之大吉。它们喜欢吃的是渔具店出售的各种精配的袋装鱼饵和下窝材料。钓鱼的手竿长度一般需要7~12米左右,离岸太近,鱼儿不敢吃钩。我原先的钓法,鱼儿好比现在有的姑娘相亲,刚得知男方无房无车就立马走人。好在“高手在民间”,我虚心地向钓友请教,并购买了上千元的钓具和饵料等,慢慢地掌握了现代的钓鱼技巧了。

之后我的钓技不断长进,也时有可观的收获,有时钓得多了,还送给亲朋好友、孩子的同事和生活区门卫共同分享。

我看垂钓:钓鱼莫若观鱼

文/严笏心

垂钓起源于何时,我不得而知,妄加猜测,大概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渔猎吧。如果按这个思路继续猜测下去,当时的垂钓应该是作为人类谋生的手段之一。

随着人们谋生手段的多样化,垂钓逐渐淡出谋生手段的行列而被上升为雅好、雅趣,其兴也蓬焉,其势也勃焉。古代文人学士更是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吟咏垂钓或借以抒发情感的诗、词、文、赋等,在我狭窄的阅读空间里就俯拾即是。譬如唐朝那位自命为“烟波钓徒”的张志和,在那首着名的《渔歌子》中描写到:“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作者陶醉其中的心情溢于言表。陆游曾作一篇《闲中偶题》,其中有“花底消歌春载酒,江边明月夜投竿”一句。陆放翁在明月之夜,仅凭手感、听觉,投竿垂钓,其钓技可见一斑。而唐朝的另一位诗人孟浩然“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之句把诗人对河边垂钓者时有渔获赞羡不已心痒难忍抑或技痒难忍的心情描述的淋漓尽致。被孔子评价为“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的《诗经》里就有“藋籊竹竿,以钓于淇”的句子,由此看来,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对垂钓亦是持赞赏态度的。正是由于这些人的推波助澜,才使得垂钓这项活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发扬光大如火如荼,令附庸风雅之人趋之若鹜。君不见春雨蒙蒙的池塘畔,夏日炎炎的小河旁,秋风瑟瑟的波涛里,冬雪飘飘的湖泊边,依稀模糊着垂钓人的身影。钓公们或坐或站,长时间凝视鱼漂,旁若无人,那样专注,凝固成一座不变的雕塑。

而今,垂钓被誉为雅好、雅趣,倍受有如此雅兴的人们所推崇,不同地域的垂钓协会如雨后笋层出不穷,各地举办的钓鱼比赛此起彼伏。窃以为,钓则钓矣,没必要“钓”出有名。我丝毫不反对垂钓这项活动,也不反对吃鱼。然而,把垂钓视为雅好、雅趣,把垂钓的功能美化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我却不敢苟同。鱼儿是供人食用的,人类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蛮可以捕而杀之,完全没有必要这样钓来钓去(有些钓翁喜欢把钓到的鱼放回水里然后再接着钓出来,借以显示自己的钓技)。说到底,垂钓只不过是捕鱼的手段之一,只有技术优劣,无关乎道德高尚不高尚,更没有必要以此为乐。

不只怎的,每次看到钓鱼的场面,每当看到在水里自由自在游泳的鱼儿被鱼钩钓住,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鱼儿那呲牙咧嘴、浑身抽搐的身子像西班牙斗牛场上鲜血淋漓的斗牛一样时常闯进我的噩梦。民以食为天,为果腹而捕杀一切可以果腹的食物,也没有必要这样鲜血淋淋。现在,人类倡导“安乐死”,据说某些城市尝试人道屠宰让猪“安乐死”,意义恐怕就在于此,很值得以钓鱼为生的渔翁们借鉴。至于无食鱼之忧,专以此为乐的“钓客”们就更应该三思而后行。

其实,垂钓就是一种活动,没有必要贴上“雅”的标签,也并不见得能够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历史上以垂钓闻名的人物其垂钓目的算不上多么高尚,相反大有沽名钓誉之嫌。姜子牙渭水垂钓,钓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位;严子陵反穿皮裘在富春江上招摇,目的是求得一见汉光武帝,然后闻名海内;更有唐朝诗人孟浩然“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一首含情脉脉诗,道是无欲却有欲,明眼人一看便知。

我以为,如果非要从鱼儿身上挖掘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资源的话,钓鱼莫若观鱼。记得庄子《秋水》中有一段话,拿来作为诠释:

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惠对话,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哲人最高级别的对话,如此对牛弹琴,似我等闲之辈不懂也罢,不过,照葫芦画瓢,我们照着做就是了。

悲伤的七月

七月对于我的童年来说无疑是快乐的,因为迷上了钓鱼,也是放暑假的时候,每天一大早便拿着一两条鱼竿然后挖好一个罐头蚯蚓出去河边钓鱼,即使天气再热,皮肤晒得再黑,我都会在河边守着鱼竿,看看有没有鱼来咬钩, 有鱼来咬钩,一条一条地钓起,便是最快乐的时光。即使钓不着鱼,热了便光着身子往河里跳,凉个痛快。有时候在河边对着天空唱歌,或者听着河流的声音,一直到夕阳西下才回家。

长大以后, 到了七月,即使看到小孩子在河边钓鱼,我再也提不起童年的那种 乐趣,心里只有回忆只有感伤。

当然七月也属于我的悲伤季节,尤其是九六年下学期,我参加毕业考以后我便回家放牛,也经常被邻居称为“劳模”。在放牛期间,也遭到一些同龄人的白眼,因为他们会玩,会上街去追女孩子,而我只会老实放牛,也跟他们不合群。有时候遭到一些冷笑话:“天天放牛,牛都胖多了。”说实话我不喜欢放牛,我只是暂时帮家里,我还想再好好读书,不想再那么后悔下去。

放牛的这些日子,我想了很多很多,尤其是中考成绩公布出来以后,我听到了一些同学考上了中专,心里只有羡慕,而自己早早成了可悲的放牛劳模。

从那时七月起,我的人生开始崩溃、悲伤到了极点,每每在河边钓鱼,眼泪时常夺眶而出,本身自己就没有什么优点,无论我怎么要求父亲,父亲也不会在乎,加上妹妹还在读书,父亲更承受不起学费。

后来,我毅然选择了跟姐姐去深圳打工,在找工的日子我处处碰壁,每天都是带着汗流夹背的身体回租房,因为没有文化没有技术,我三四个月,有时候半年没得进厂,即使进得去,也做不了多久,我只有用眼泪和悲伤诉说,恨自己白白虚度了三年初中生涯。

今日我毅然在工厂做个普工,也混得不怎么样,依然延续我的打工生涯,延续着……

第一次钓鱼

文/周健瑫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玩荡秋千,第一次打羽毛球,第一次做家务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第一次钓鱼了。

那天,爸爸对我说:“儿子,咱们去湖边钓鱼,怎么样?”正感到无聊的我立刻欢呼雀跃起来,于是我们带上渔具出发了。

不一会就来到湖边,湖的景色真美,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阳光照在湖面上显得波光粼粼。湖边一排一排的杨柳,长长的柳枝垂在水面上,随风荡起阵阵涟漪,真是美不胜收。我们在阴凉处放好钓具,串好鱼饵,将钓线抛到水里,便开始等鱼儿上钩。我等了许久,也没看到有鱼上钩。再看旁边的爸爸,不一会就钓了一条,接着又是一条。怎么会这样?

慢慢地,我急躁起来,我生气地把鱼竿丢到一边,对爸爸说:“我等了这么久,结果一条鱼都没钓到,我不钓了。”爸爸笑着说:“傻孩子,钓鱼要讲技巧的,鱼要吃草,大都聚集在草下面,得把钓饵抛到有水草的水里。最重要的是,钓鱼要讲究耐心、恒心,没有恒心,什么事也做不成。”我听完,决心“东山再起”。我串好鱼饵,将长长的钓线远远地抛到水里,便开始静静地等鱼儿上钩。突然,我的鱼竿动了一下,我大喜过望,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把鱼竿提起来,“哎呀”,鱼脱钩了。我有点泄气,但一想到爸爸刚才说的耐心,我再次静静地等待。我的鱼竿又一次动了,我没有冲动,等到鱼钩沉下去了,我赶紧收鱼线,一条鱼蹦蹦跳跳地离开水面。呀!我钓到鱼了,我高兴得跳了起来。爸爸也高兴地说:“不错,有进步!”随后,又不断地有鱼上钩,我开心极了。

通过这次钓鱼,我明白了:只要有恒心,做事情就能成功。

和父亲一起钓鱼的时光

文/温房酒窖

每到周末只要天气合适,我都要在网上看着地图找个最好是之前没去过的郊区山野,或徒步或骑车漫行游玩,给平淡的生活添点儿新鲜气息。春天总是雨多,已经在户内沤了一周,很幸运这个周末天气非常合适,我们可以出门玩了,这次是去一个叫做“角洞水库”的郊区水库。

站在水库大坝上向前望去,只见一泓清水在风中泛着涟漪,四周群山环绕,树木苍翠,确是一个非常清静的地方。沿着水库的岸边,三三两两的钓鱼人在静静地垂钓。我走下大坝来到一位钓鱼人身后,和他攀谈起来。他也是刚到,正在做着准备工作。看着他在加水搅拌饵料,我们就谈起以前没那么多的名堂,通常都是用蚯蚓作钓饵。他说,他小时候用大头针一弯就当鱼钩用,在村边的小河沟里钓得很开心……说着说着,我不禁想起小时候和父亲一起去钓鱼的情景。

最早是在我6-7岁的时候,那时住在茂名,周日父亲经常会出去一天,傍晚时才带着一些大小不一的鱼儿归来,我知道又是去钓了一天鱼。有一次我缠着父亲说我也要去看看,父亲征得母亲同意后就骑车带上我到郊区的小东江。来到江边,父亲气定神闲地钓鱼,我则在浅水边玩,看水波摇动下小鱼小蝌蚪们互相追逐嬉戏,看岸边的青草野花,呼吸着野外清新的空气,自由地展开各种幻想……真开心啊!从此,几乎每次我都跟着去玩。

后来,父亲的工作单位支援大西北到了陕西关中地区,我们全家都一起搬了过去。父亲同样是除冬天以外几乎每个周日都带着我去乡间钓鱼。不同的是,这时我自己也拿起了一根钓竿学着父亲的样子开始正式上岗钓鱼了。夏天的时候,有时为了能在黎明时分就到达钓点,父亲半夜两点多就起来做准备,3点左右就把我叫起来。没睡够,眼睛睁不开,直反胃,但还是坚持要去。那时还真是够辛苦的。

父亲钓鱼很有耐心,不敢说像余秋雨笔下那位“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那么伟大,却也是经常坐在一个地方纹丝不动。我就经常换地方,尤喜钓小鱼,主要是觉得有鱼不断咬钩才有意思。在钓鱼的同时,我们也在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日朗风清之时,微风阵阵,水波涟涟,青莲袅袅,荷香淡淡,真让人心旷神怡、安详惬意。不过,有时碰上暴雨,那就非常狼狈了。

记得有一次暴雨之后,在回家的乡间泥路上我不知道滑倒了多少次,浑身上下都是泥水。因为怕碰上同学看到我这个样子,一路上有意放慢脚步,父亲推着自行车走在前面,很快就看不见了。父亲回到家后因久不见我担心出事叫我哥哥出来找时,我还站在家属区旁的玉米地边上想等天色完全暗下来再走。

那段时间真是钓鱼的黄金时代。当地人基本上不吃鱼,各处水塘、湖泊里鱼都非常多,钓鱼的人却不多,每次都可以说是满载而归。其实,父亲并不是很爱吃鱼,主要还是喜欢钓鱼那种等待时的清净悠闲和钓起时的兴奋愉悦,在大自然中彻底放松平时工作带来的紧张,释放生活的压力。当然,每周的鱼获还是大大丰富了家里的餐桌。

后来,文革开始了。起初并没有大的影响,父亲依然是每周日带着我去钓鱼。不久,运动最终还是冲击到了我家,父亲因为所谓历史问题进了“牛棚”。此时,工厂停工,学校停课,钓鱼人也大增。很快,有人嫌钓鱼太慢,开始下水捞鱼了,更有甚者用农药毒鱼。一时之间水臭鱼净,一片狼藉。那段时间,我有时跟小伙伴一起去叉青蛙、打鸟,也下水捞鱼,为此,脚上留下了多条被水下破瓦片划伤的瘢痕。

在十六、七岁的时候,我离开家参加襄渝铁路修建,之后进了汉中的一间工厂,再后来又到西安上大学。在大学期间,曾回到少年时钓鱼打鸟抓青蛙的地方怀旧,但是都已经面目全非了。可能由于之前曾发生过多少年一遇的旱灾,再加上农业学大寨,平整土地,在“敢把山河重安排”的口号声中,把大部分水塘湖泊都填平了。

我在汉中工作期间,父亲又调到湛江工作,退休后就住在那里了。九十年代中期,有一次我从工作的城市回湛江探亲时,哥哥找到一位认识的鱼塘老板,安排我们到他的鱼塘钓了一次鱼。实际上,久不钓鱼我早已没什么瘾头了,主要是陪老父亲。看着已经70多岁的老父亲钓起鱼时咧着掉了几颗牙的大嘴开心的样子,我们心中也同样欣喜不已。这是最后一次和父亲一起钓鱼了。除了这一次,我工作后几乎没有再执竿,不过,每当我路过江河边见到有人垂钓时,常常不自觉地停下脚步静静地观看一会儿,和钓鱼人一起期待着。

父亲已经不在了。和父亲一起钓鱼的时光,可以说是最让我怀念的,是一份非常温馨和难忘的回忆。通常,爱好钓鱼的人都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父亲和我都是这样。现在,不必再为生活烦恼,而且,我居住的城市周边山清水秀,有太多的地方可以去钓鱼。看来,应该考虑去置办些钓具了,最好是等儿子放假回来,也带上他,就像当年父亲带我那样。一想到这里,我不禁开始想象着,一竿在手,悠然于山水间,轻松自得地融入大自然,享受那一份宁静安详和美好的期待……

一竿风月

文/知梅

清明过后,村东头的老洼渠水已不再冰冷,渔草被清澈的渠水冲洗的鲜绿明亮,草节忽然间长的又粗又长,细细的叶子像紫菜叶一样在明静的水中随水流咨意飘摆,一些小鱼小虾和泥鳅也不知从哪儿钻了出来,或在水草中毫无顾忌地游嬉,或吞吐着浸水柳枝,显得灵动宜人,是那么的生机盎然。春余夏始,洛水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开始了。

渠岸上总会出现一些残弱的闲散人员和我们这些不安分的孩子。大人们常常或蹲或坐在渠沿边、桥墩上,捉着自制的鱼竿,一边吧嗒着汗烟,一边静默地像打瞌睡似的望着水面的浮子,小孩们或三或五的围在他们身边,都自觉地屏着气,不动,不吭声,只是目不转睛的盯着浮子,在鱼虾钓出的一霎时,都雀跃地围上去拉丝线,取鱼虾,并把拍死的蚯蚓段挂在鱼钩上,那一景,真可谓“静如处子,动如狡兔”。

这些钓竿是极其简单的。较为讲究的人用家里夏天撑蚊帐的竹杆作鱼竿,用尼龙丝作鱼线,用麦芒针(即大头针)制作鱼钩,剪几段公鸡毛的粗梗作浮子;其他大多都是找一根芦苇,或是一根较直的树条来做鱼竿,用几根洋线搓合在一起当鱼线,把小洋针用火烤红后,弯曲成鱼钩,鱼浮子则用几节高粱穗的细杆或剥了皮的大蒜杆制成,用破碗或瓶子盛着从粪坑边挖来的又黑又红的蚯蚓。现在看来,这些钓具是极其短小而粗糙地,然而就是这种原始的渔具和原始的方法,居然钓到了成桶成桶的鱼。

没有钓竿的我也不会闲着,偷偷地从家里拿出一个小竹篮,在篮鋬上拴一根绳子,跑到水渠边,把篮子扔到水里,再慢慢地拉出来,每篮子也总能捞获些小鱼小虾,把小鱼抓出来装进玻璃瓶中;把青青的小河虾,捏出来,学着大人放在嘴中一咬,腥腥地,咸咸地,别提多美了。遗憾的是没有钓具,不能满足童趣,想拥有一根钓竿,竟成了儿时的渴望。

转眼就到了入学的年龄,农村也开始包产到户了,村里已少有闲人在渠边垂钓。而我在上学之余,也总要帮家里做些家务,干些农活。这样,捕鱼之趣也就慢慢地淡忘了。

入伍后,来到了红土高原,滇东北山区有许多小溪流,也就汇聚成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水塘,常年有水。

我的班长是个军龄十余年的老志愿兵,是云南的哈尼族。他野外生存能力好像是与生俱来的,上山随便转一圈就可采到鸡枞、黄菇、干巴等许多鲜美的菌类,到稻田或小溪中走一走,也能轻松地捡到成筐的田螺,摸到成桶的鱼。但我害怕那比大拇指还粗的蚂蝗,巴掌大的蟾蜍和水面上如箭而奔的水蛇,总不敢下水。但鲜美的鱼香,却勾起了钓鱼的期望。

于是我到镇上百货店买了鱼线、带倒刺的鱼钩以及花花绿绿的塑料浮子,但老班长却不让我买伸缩式的鱼竿。回来后,老班长早已到礼堂后面那片竹林砍了两根细长柔软的毛竹,在那里用碎碗片刮着毛刺,我才明白原来他早已“胸有成竿”了。我学着他,笨手笨脚地剪了丝线,穿了浮子,在鱼线端头系上了三个鱼钩,又学着老班长把他用铅丝敲打出来的坠子,卡在了鱼钩上面的丝线上,看着自制的鱼竿,周身都沉浸在愉快之中,似乎已钓到了成桶的鱼,实现了多年的愿望。

终于盼到了星期天,我俩早早的起了床,携带干粮和渔具到了营区后面的山坳中,那里没有人家,却有一个自然形成的水塘,约有十多亩大,水质清澈,渔草肥美,每年春节前当地百姓都要从塘里打出许多鱼分给村民。

老班长先是围着水塘转了一圈,选了两个水草少的小水荡,熟练的撒下鱼食,打好窝子,撑起鱼竿。我学着,挂了鱼饵,放下鱼钩,调整好浮子,满心欢喜的的享受着钓鱼之始。然而结局确是令人失望的,到了中午,饿得肚子咕咕直叫,晒得手红脸疼,站得两腿发软,急得两眼冒火,之间与老班长交换了两次钓位,两次鱼竿,然而终无所获,一条小鱼小虾都没有钓到,老班长却悄无声息的钓了一桶大小不一的鲤鱼、鲫鱼或鲢鱼。自恨无钓技,自怨无运气,果真如当年和绅为解乾隆爷空竿之囧,而奉承“鱼畏龙颜不上钩”吗?来时的兴奋和期待已荡然无存,归途中伴随的却是满腹的颓丧和失望。

几年后,高校毕业,来到了圣地拉萨。拉萨水源丰富,由于人口稀少,藏胞也从不吃鱼,少有打扰,鱼类有着难得的清静。在拉萨河,在拉鲁湿地,在城郊的沟沟洼洼,到处都可以看到成群游弋的鲤鱼、鲫鱼、拉萨鱼和蹦来跳去的泥鳅。天气变暖,门外的小水沟两侧随时都可以看到垂钓者在尽享钓鱼之趣。但我不钓也不近观,首次钓鱼之败,使我对钓竿仍心存怨望。

直到前年,已达不惑之岁,岁月的年轮、人生角色的不断变化无不改变着人的爱好和趣味,影响着人生轨迹,概莫能外。忽一日,不知哪一根神经牵出了想钓鱼的念头,于是驱车到拉萨最有名的渔具店,花去了好几千元,购置了收缩鱼竿、轮式鱼竿,太阳伞、遮阳帽,捞海、支架、拌食盘,还有十几种窝食、鱼饵等等,有些装备到现在我也说不准名字,也不知怎么用,但必竟置办齐整了。

第二天早晨,我赶到了驾驶员早已联系好的钓鱼去处。到了渔塘,早有人已准备好了“钓鱼台”,并提前一天打好了窝子。寒喧过后,又帮忙取出渔具,装好浮子、鱼钓,随即挂食甩竿,开始钓鱼,运气之好令人难以置信,一会就钓了十多条,条条斤余。坐在小椅上,上有大伞遮阳,下有帆布铺地,手一伸有人点烟,口一张有人递水,钓出鱼有人下钓,鱼取下后有人上饵;钩落时,尽是奉承之语,鱼起处,满是恭维之声。虽然眼尽俗物,耳尽俗声,然我本俗人,胸中也藏些许俗事,短暂的成就感使我一扫阴霾,总算尽了钓鱼之兴。归途自思,是我的“钓技”突飞猛进,还是因为我的“虚名”,鱼是否也会“趋炎附势”?事后方知,是朋友在我去之前就到集市上买了千尾鲤鱼放养在小塘之中以尽我兴,短暂的愉悦嘎然而止,顿觉尴尬,忽然有种被“鱼钓”的涩味涌上心头,再没有了抚玩钓竿的欲望。

前日,妻子在电话中告诉我,岳父自去年夏天以来,嗜上了钓鱼,三伏三九,风雨无阻,都会欣然接受大自然愉悦的邀请。我默然。仿佛看到在伊洛河畔,一渔翁一钓竿,收放自如,安之若素,心绪澄明,了无牵绊。

前半生的在乎与执着,拥有了一根奢侈的钓竿,却没有钓到智慧,钓到情趣;愿后半生能活的明白,感受大自然的恩泽,一如摛一缕清风,沐一身夕阳,钓一竿风月。

钓鱼

文/残缺的诗意

钓鱼

这几天转暖了,学校来了很多中老年人在湖泊边钓鱼。我闲得无事,就去看了。

他们每人带着自己的装备:几副钓竿、鱼饵、鱼饵香料,渔网,椅子等,挂好鱼饵就在椅子上坐定了。他们都是学校周围的居民,现在也是初春闲得无事,就来这钓鱼了。我上前去问问诸如“大叔,现在天气才变暖和鱼会咬钩吗”“大叔钓到多少鱼了?”的问题,他们都是用一口标准的四川话回应。呵呵呵,我哪听得懂,只是一个劲的见他们在说话间隙里使劲的点点头,说几句“嗯嗯!”,来掩饰我的尴尬。灰白发和那一张张笑脸交映着,看得出他们的那种悠闲自在。

我坐在旁边的石梯岸上,和他们一样聚精会神地盯着鱼漂。初春鱼儿是不大活跃的,在那一坐十几分钟甚至半小时,都不见得有鱼儿咬饵。这些天还吹着冷风,在岸上我是冻得直哆嗦。再四处观望了下,还是没有鱼儿咬钩的迹象。那些老人还是在那气定神闲地坐着,有时湖面发反射亮光看不见鱼漂,他们就够搂着背站起来,目不转睛的注视着鱼漂。老人们全然不顾“飕飕”的冷风,只是长时间没有鱼儿上钩,让他们有些许失望。把钓线提上来,换一次饵,他们又继续信心满满地把钓线放入水面,仿佛下一秒鱼儿就会上钩哩!这些可爱的人倒映在平静的水面上,随着微风的吹拂飘飘荡荡。最调皮的当属远方的那些野鸭子,有的在水面上从一个地方径直游到另一个地方,有的在这处钻下水面,当你猜测着它会在哪儿钻出水面时,它会出乎意料的从另一处钻出水面,然后相互间追逐吵闹着,“嘎嘎”的叫声悠悠长长地飘荡在整个湖泊上。

其实,我也算个钓鱼老手了。大概从小学到高中这些时间段的暑假,我是全身心投入到了钓鱼的行列。我的家乡有一条溪流经过,隔开水流上下游的是堤坝,上游的水大概一到两米深,下游水深就只有一米左右了。下游水很清澈,水流慢慢地淌过水底的石块,偶尔还能看到鱼儿从石块上游过。若是天朗气清,光束照射下去,就更能感受那水的纯净透明了。鱼儿有时调皮,甩动着鱼尾在石块上打个滚儿,石块上沉积的沙泥泛起,那泛起浑浊中的沙砾似乎还透射出太阳的点点亮光哩!上游水色相对来说是那种深不可测的蓝。水稍浅的地方生长着许多种类的水草,在水流抚摸下摇曳着。偶尔还会有鱼儿跃出水面在空中打个筋斗呼吸新鲜空气或是在水草间游来荡去的,甚是惬意。水深的地方底部就全都是沙泥了。最初,我们用的是自己用细长竹子制的钓竿,鱼饵是在肥沃泥土里挖出的蚯蚓。早饭过后,我们就三五成群蹦蹦跳跳地出去钓鱼了。那时溪流不像现在这样被肆意乱扔的垃圾污染,鱼儿也繁多。就连水深及腰的地方,也是有鱼咬饵的。哪些地方适合钓鱼,我们是早就烂熟于心的。将钓鱼竿搭放在溪边的灌木或草丛上,钩好饵,将钓钩放下水面,然后死死盯着鱼漂,只等着鱼儿上钩了。有时等了许久不见鱼咬钩,眼睛死死盯着鱼漂都闪出泪光,但是不盯着又害怕在你转身休息的那几秒鱼儿咬了钩,然后又溜走了。所以最后是一直盯着鱼漂,直到两眼泪汪汪,心里就越发焦急了。现在回想起来,还止不住的“咯咯”笑起来!

鱼也是挺有灵性的,它似乎懂得在特定的时间段是会有垂钓者的。鱼儿先会试探性的咬一下鱼饵,就会看到鱼漂缓缓地往水下沉一下,过几秒等垂钓者没有提上来时,它才会以为这不是垂钓的阴谋,才会狠狠地吞鱼饵,等到鱼漂使劲往下沉或是急速地往一个方向移动的时候,那就是鱼儿上钩了。那时只要握着钓竿往上提就成功钓着一条了。只要钓上了鱼我们心里就会乐滋滋的,别提多开心了。若是提上来的只是空钩,那就只剩唏嘘不已的一阵感叹了。我们钓到的鱼一般两个手指头并着那么大。若是钓上三或四个手指头那么大的就值得欢呼雀跃了。

其实,我不喜欢吃鱼。当年喜好钓鱼也纯粹想着消磨时光和自己的爱好罢了。那种下一秒就会有鱼儿上钩,让你全然不顾肆意流淌的汗水和腰酸背痛的喜悦之情充斥着你,那种愉悦是无法言表的,仿佛身在沙漠受着煎熬而你确定自己能找到绿洲和一泓清泉一样。等到钓鱼坐累了,我们也会直接蹦进消小溪里去游泳,相互的追逐嬉戏笑骂,任清澈的溪水冲去全身的汗水全心的疲惫,让欢笑声荡漾在这条溪流里。等到午饭时间,我们就提着钓着的鱼,欢快的回家了。

钓鱼是要注意细节的,不要穿得过于鲜艳,因为鱼儿会透过水面看到,就不会来咬鱼饵了。也不要大声喧哗,那会吓跑它们的。不要在水色过清的地方垂钓,鱼儿会被人影、竿影吓跑的。钓鱼是很需要耐心的,特别是在夏日曝晒汗流浃背而又没有鱼儿咬钩时那种内心的郁闷更是无法言表。钓鱼是个平心静气的好方法。当你能坐在那儿静静地等上几个小时而没有鱼咬钩时,说明你内心够平静镇定了。既然看淡了钓到鱼的多少,那就可以全身心投入到钓鱼这个欢乐的过程里了。静静地享受这份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回忆既然在战场上失去,我希望能够在战场上找回来。”看到眼前这钓鱼的一幕,我想起了那些年和伙伴们一起度过的时光,是很纯粹很欢乐的,就像蜿蜒的溪流静静地,缓缓地流向远方。

“呵,哟”,有鱼儿上钩了,老人发出爽朗的笑声,“这种天气也是有鱼钓的哦!”他们相互间会意地笑了笑。知道有鱼咬饵,他们似乎更起劲了,两眼直直地盯着鱼漂。夕阳照亮了一侧脸庞,他们的微笑感觉更温馨了。我想眼前这些老人既是在钓鱼,也是在钓逝去的那份欢乐吧!想着想着,又一阵冷风“飕”的吹过来,我全身都起了鸡皮疙瘩。于是我再看了会儿,就默默地走了。

垂钓

文/万红霞紫2

记得孩提时候,总喜欢去钓鱼。蔡屋围的禾田边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水圹,星期天学校不上课,我就随着大人一起到圹边垂钓。那时,禾田水圹鱼很多,只要坐到圹边甩出钓钩,不一会,一条圹虱鱼或一条鲫鱼就可以钓上来。而且钓鱼的设备很简陋,到街上买一条鱼丝线,把缝衣针烧红弯成钩,拴上线和竹杆,在线挂着一根茅草棒作浮标就可以作钓杆用了。随便到屋檐下搬动几块烂砖石,就可以抓到几条蚯蚓作为鱼饵。那时钓鱼是为了帮补家计,只要钓到鱼,家里就有菜吃了。迷上了钓鱼,一直松不了手,直到现在对于垂钓的兴趣依然未减。

后来,我把钓鱼当作一项调节身体、愉悦耳目、怡养身心的运动,总爱遭遇一下已经深藏在故乡烟尘里的童年,把自已置身于水边,融入自然,让烦恼随流水而逝,让快乐在波光中跳跃。当你望着宽阔的水面,隐藏的思绪不再蜷缩,消散的愁思不再忧郁,迷惘缓缓没入在山水间……这里远离喧嚣,没有竞争,没有概念,没有菩提树,也没有野蔷薇,只有一条细细的钓丝,牵动着的是一份放飞的心情,美不胜收。

每次来到河(圹)边,我总是先静静地坐下来,深深地吸几口挟着青草野花、透着泥土芬芳的清新空气,舒展着把自己完完全全的溶入到青山绿水、草野茫茫的那份凝重、静谧、和谐之中。然后,再轻轻地理线、系钩、挂饵、甩杆,连同自己的思绪一起随着钓丝轻轻地投入水里。

钓鱼是讲究技巧的。每次垂钓,我都会定点投放一些钓饵到水中“打窝”,引诱那鱼儿上钩。鱼类的食谱很广,荤的、酸臭的、甜的、素的都爱吃。鲤鱼、草鱼是杂食性,青草、番薯、玉米面团都是它们的美食。鲫鱼的料就不同了,我在拌料时通常会加虾粉和牛奶,它们喜欢鯹味和奶香味的食饵。鲢鱼则喜味道微重有酒糟大算味的酸臭饵。由于鱼类择食不同,只有根据其不同喜好搭配制作好钓饵,“欲取之,先予之”,你才会有更大的收获哩。

在钓鱼人来说,垂钓是寻一方宁静,钓一番风景。其最有趣味的还是看水中浮标的变化。浮标沉入水中,一条鱼上钩了,鱼竿弯腰的那一刻是钓鱼人最兴奋的时刻。夏天,烈日当空,浮标在水中起起落落、沉沉浮浮之间,你可能不免有些焦急,这时观标,急盼鱼儿上钩的思绪会特别强烈;秋天,风高气爽,心情在大自然衬托下,让你惬意悠然,以诗为马,激情满怀。白天观标,标象清晰,心如明镜;晚间观标,夜色朦胧,标象迷茫,富有诗意;风中观标,浮标在风中飘荡,眼睛受累,心中浮躁;雨中观标,雨点在水面点缀着美丽的图画,给你满是惊喜……

看水中浮标变化,除了给你与美丽的景色共醉之外,还令你观标又会更为恬淡而坦然,给你感受垂钓人生的无尽乐趣。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浮标都牵挂着钓鱼人的情感,注视着钓鱼人的目光,寄托着钓鱼人的希翼,莹绕着钓鱼人的梦想,可见钓鱼的幽趣生态。

每每野外垂钓,我总是静静地坐着,看着,守着,在夕阳中留下生动的剪影。我始至终都注视在一脉铺展颠簸的涟漪上的浮标,期待收获的喜悦。有时轻轻的风吹来,偶尔有几只鸟儿飞过,掠过波光粼粼的水面,我的眼睛就会追随着它们,直到消失得无影无踪。河(圹)水的幽邃之中,绿绿的墨荷随着荡起的漪涟在旷达的天地间欢快地律动;岸上树影婆娑,一片片树叶闪着银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大自然的一呼一吸,是一种人生的诱惑,一种生命的感动……而钓鱼举起又放下,让人忙忙碌碌,钓的是一种超然,一种心情,一种闲适,一种释放的感受。

钓鱼还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安心等待,长久坚持。因为鱼儿很狡猾会试探几次。这时候,要沉住气。否则,你一提竿惊动了它,它就再也不会轻易上当了。有时不经意间,看见浮子在水中跳动着诱惑,我的双眼刹那间穿透迷蒙的水色,看到了贪食而又调皮的鱼儿……此时,欲望与贪婪便在瞬间涌上心头。当浮子归于平静,我的思绪也会重新在宁静中随着流水缓缓地飘动。垂钓多久,思绪就会飘多久,直到西霞漫天,醉透了天空,醉透了远山,醉透了平静的水面……

曾经听说过一个传说,讲的是乾隆皇帝与纪晓岚开了个玩笑,叫他以远处一位钓翁为题,写一首镶嵌十个“一”的绝句。纪晓岚略加思索,吟出:“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拍一呼又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的绝句来,乾隆听后拍案赞好。如今学古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坦然,用豁达的态度对待人生,这就是垂钓者的最大收获。

我从垂钓中学会了坚持,也学会了知足常乐。

垂钓之悟

文/肖同干

三个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工作成家。我和老伴退休10余年,除到儿子家小住外,就在家里守“老营”。爱好钓鱼的儿子常打电话对我说:“要是没事干,就去钓钓鱼。”

有一天早饭后,我对老伴说:“雨后初晴,不冷不热,我想去钓鱼。”老伴支持:“中餐我来送。”饭后,我背着渔具袋,大步流星地朝城南大河边走去。

春天的河水平静,澄清得像一块碧绿的地毯。我落座后,发现周边已坐了几个人。岸边的树木和花草倒映在水中,勾勒出墨绿色的轮廓,让我垂钓兴趣更高。然而,时间在急切的期盼中一分一秒的流逝,可浮子却总也没有下沉的迹象。远处不时有鱼儿蹦跳时溅起的水花,那“哗啦哗啦”的响声,透过湿润而清新的空气传过来,使我的眼睛瞪得更大。看见左边的谢和熊两人连连取鱼,右边的徐的篓里已有五六斤鱼,而鱼儿却似乎在与我较劲,有几条围在抛鱼饵的地方转来转去,溅起一阵阵水波,可总也不见咬钩,直逗得我心跳加速,手心冒汗。

坐立不安地钓到中午,老伴送饭来了。我离开钓位,坐到老伴放饭盒的石头上,揭开盒盖儿一看有酒有肉,就边吃边喝起来。

这时,我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范蠡和西施隐退后的生活。无无居士王廷讷是这样描写的:“想其洞庭橘熟,江乡蟹肥,维艇白苹渡口,垂钓红蓼滩头。友者白鹭沙鸥,瓦盏蓬窗,独斟浊酒……”觉得那样的生活简单、朴素、静谧、淡泊,有着一种古典式的诗情和浪漫。我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

我来钓鱼的本意,也就是为远离世间的牵牵绊绊,享受独处山水间的闲适,追求简单与淡泊。至于鱼,过年的没有吃完,前些时钓的也很多呢!然而,这没有钓到鱼,为什么心里焦急?原来,是由于我经不住诱惑。其实,很多东西生活本身需要的并不多,是我们的心对物质的欲望远远高于生活本身的需要,是欲望搅得我们失去了平静。很多时候,就像儿时听到的狗熊掰棒子的故事,掰一个,丢一个,忙得不亦乐乎。

想到这里,我又想到某领导违规的事闹得满城风雨。说起来,我还是他25年前入党的介绍人。我反省自己,是否失识、愚钝未按标准行事?经过认真回忆,当时我和另一位同志前去其单位找党内外同志分别座谈过,他们一致认为该同志工作能力强,各方面表现优秀。说到底,他还是思想作风没有与时俱进,经不住诱惑。

联想到自己的三个儿子,我吃完饭马上收拾渔具,又大步流星地往家里赶,打开电脑准备与他们对话,把我的垂钓之悟告诉他们,引以为戒,拒绝诱惑,洁身自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一天没有钓到鱼,思想上却有收获,一觉睡到天亮。

钓罢鱼儿钓朝霞

文/张亦斌

清晨,朋友打来电话,喊我一起去钓鱼。此时,天边刚露出一丝鱼肚白,迎着凉爽的晨风,不知不觉到了垂钓地。

公路尽头,是一座绿树掩映的农家小院。走过小院前的柴扉,穿过一片茂密的竹林,眼前突然一亮:三面青山环抱,将一泓碧水轻轻揽入怀中。清风徐来,山间田野特有的清新之气,沁人心脾。

伸伸懒腰,一行人开始了垂钓。选点,打窝,调漂,抛竿……到上午九点日头晒到水面时,我们早已收竿,一边比“战果”,一边畅谈晨钓的心得。看大家兴奋的样子,我口占一诗,“晨曦初现美如画,鸡唱鱼跳乐农家。莫道盛夏无鱼钓,钓罢鱼儿钓朝霞。”

我的钓友都是公职人员,平日伏案的日子多,一旦遇到个不加班的双休日,便呼朋唤友,背上钓具,相约到山塘、水库、小河里去钓鱼。对我们来说,能抽空到山间田野里悠然自得地走走已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奢侈,更不用说能够欣赏满眼的绿色、咀嚼满嘴的清香了。能不能钓到鱼,已变得不重要,即便钓不到鱼,心情依然是愉悦的。垂钓之余,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便有了诗句:“双休日里好钓鱼,三五知己水边坐。任凭风吹和雨打,一根丝线钓风波。” “细雨如麻风吹斜,大雨如豆溅水花。神定心静伞下坐,不钓风雨钓鱼虾。”

这种垂钓的意境,想想都美滋滋的,何况亲身经历过的呢?

等风来

父亲在农村种了一辈子庄稼,对于天气与农作物之间的关系,他自然熟稔于心。

小时候,我喜欢养蚕。立春过后,常去看屋后的一棵桑树,枝头钻出了嫩芽时就可以捂蚕了。我常眼巴巴地望着,父亲却总是笑着说:“不急,等风来,风一来桑叶就冒出来了。”不久春风来了,暖暖的风从指间流过,感觉蛮舒服的。几乎是一夜之间,桑树枝条上就冒出了嫩芽。父亲说,春风不刮草木不发,春天是被春风吹来的。难怪父亲常常坐在田埂上,并不下地犁田,他也是在等风来呢。春风中,父亲扬鞭开犁,那一声声悠长的信天游,把春天的田野吆喝得格外生动。

父亲爱钓鱼,农闲时常带着我去水库钓鱼,而且每次去都能满载而归。常有人问父亲钓鱼的秘诀,父亲说无风不出钓。没有风,父亲宁可到田地里转转,也不去钓鱼。当时我还不明白,心想水面平静岂不是更好钓鱼。后来我也喜欢上了钓鱼,发现微风拂面水面荡起波浪时收获最大。父亲告诉我,起风时波浪涌动,水里的含氧量就多,鱼儿就爱咬钩。原来,钓鱼与风还有这么大的关系。参加工作后,周末如果有风父亲总要邀我钓鱼。父子俩在风中的水库边垂钓,“斜风细雨不须归”,画面温馨而动人。

我和妹妹都喜欢面食,特别是母亲做的疙瘩粑,总也吃不够。所以每年父亲都要种些小麦,好让我们吃上面粉。农历五月一过,小麦就灌浆了,但麦穗迟迟没褪去青色。听父亲说,麦穗黄了才能收割。我和妹妹有空就去麦田张望,巴不得一田的麦子全部变黄。“不着急,等风一来麦子就熟了,到时我就打下新麦给你们吃咯。”父亲总是安慰着我们。果然,南风说来就来,把树叶摇得沙沙直响,麦浪翻滚成好看的波浪状。说来也怪,青绿色的麦穗,不用几天全黄了。后来读书念到白居易的《观刈麦》时,对“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句特别有感触。这时正值农村双抢,又要割麦又要插秧。但不管多忙,父亲必定挑回新面粉,让我们把夏天尝得特别有味道。父亲种小麦一直坚持到现在,每年夏天新麦收成时,母亲总要打电话让我们回去尝鲜。无论是至味的疙瘩汤,还是烫手的火烧粑,都浸润着儿时美好的回忆。

等风来,是父亲在劳动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父亲在等风,其实也在等我们。

陆地钓“鱼”的启示

文/施光华

我个人爱好之一是钓鱼。多年来我去过省城附近一些河塘,每次钓到的多则3~5斤,少则半斤八两,有时也空手而归。可有一次我却在陆地上钓到了一条七八斤重的“大鱼” !你说新奇不新奇。

话说春节前的一天,我照旧冒着寒风去钓鱼,从早晨至中午折腾半天鱼鳞未见。得,打道回府。刚跨进小区大门,邻居大姐急匆匆跑过来道: 你家老伴上午阳台晒棉被一不小心弄掉到楼下了,一楼老两口到外地过节去了,棉被取不到急得唉声叹气,你回家不要责怪她啊!咋这么不凑巧呢?

进门后,我既未责备也未吭声,径直走向阳台看看究竟。老伴在旁喋喋不休出主意,教我如何从二楼阳台栓根绳子下到一楼院内,或架梯子翻墙头进入院子云云。我通过一番观察,得出结论: 统统不行。一楼住户东邻另外小区,地势低凹,地面落差一层楼高,加上院墙高度,从外看很陡峭 ;西邻众多住户,隔墙连着隔墙,紧挨的隔壁邻居因是单身早已返乡;而正南面是一排平房,墙体即为一楼院墙。故无论是拴绳而下或攀梯翻墙都存在很大风险,最关健是年届六旬不再年轻,非同小伙子身手敏捷。苦思冥想加之钓鱼困倦便坐在房间犯迷糊了,就在眨巴眨巴困眼之际,无意中看见靠在墙边钓鱼杆,凭着“职业”的敏感,我突然想起什么来了,嗨,我何不用钓鱼的办法呢?说不定这床棉被也将成为“大鱼”呐。说干就干,翻箱倒柜找出钓水库大鱼才使用的鱼钩鱼线来,拴在一节粗短鱼杆上。

鱼线在飘荡中尘埃落定,几经划拉,钩尖终于扎进棉被。往上一提,太沉了,鱼线拉得滴溜直!兴奋归兴奋,可这双手勒得受不了,吩咐老伴赶紧找双手套协助绕鱼线。这真应了那句话: 累并快乐着,可还得加一句: 大嘴干张着。就这样一个往上提,一个忙绕线,终于将这条“大鱼”钓上来了,老伴高兴得合不拢嘴,因为天气预报明天小雨夹雪呢。

有句成语曰: “一心二用”,我此举可谓“一线二用”,在这里“二” 字意为“多”也。由“一线二用”我联想到当今社会倡导的复合型人才,何为复合型人才呢?即指在专业技能方面有突出经验,在其他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能力的人。其特点是多才多艺,各个领域大显身手。其特征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这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拓展知识面,变革自己的思维,以适应当今的市场需求。当然,我什么都不是,只是“病”急乱投医,歪打正着而已。

不过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我们要结合自身实际扬长避短,量力而为,切不可莽撞行事,反之则事与愿违。我们鼓励和褒扬不断探索,追求科学的人们,去掌握更多更好的知识和本领为社会服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社会竞争中,立足本职,常钓“大鱼” ,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