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年的文章
关于十年的文章(精选10篇)
沉默了四十年的往事
文/秋天的随笔
时光飞逝,一愰,从正式离开中学到现在已有40个年头了。当年的少男少女如今已是老男老女了。虽然时间不饶人,虽然40年没见面了,有幸现代技术,可及时沟通,照片传递,虽不能当面握手,拥抱,但也可天天交流。在这里我要首先感谢虞同学,是他通过多种搜索,终于把我这个搬过无数次家的,也不在中国的人找到,带入班群。在这里,说声谢谢!让沉默了40年的往事又回到了脑海面上,勾起了种种回忆。
中学生了
我们是中学生了。第一天是多么的兴奋,自然几个弄堂里的原小学同班的几个男生一大早约着,斜挎着书包,一同去中学了,华东师大一附中。一路上个个都自豪地喊“我们是中学生啦!!!“ 觉得自己长大了。可到了学校,看到高年级的同学,哇,自己还是小不点!
四条汉子
毕竟是中学生了,上课不用像小学生时要集体排队去学校。我们可以三三二二自己去,自己回。久而久之,我们住在一个弄堂里的四个男生自然就一同去学校,也一同回家。我们这四个男生小调皮就得名“四条汉子“。
说我们调皮,其实我们是很听话的。记得有一次,四人早早吃完午饭就到了学校。教室的门是关着的,我们进不去,发现有一扇窗是开着,我们就爬了进去,四个人像木鸡一样坐在了自己的位子上,傻呆了几十秒钟,觉得无聊,又爬了出来。开始捉迷藏,二个藏,二个找,我和另一“汉子“先藏,当然是去乱,脏的地方。一会儿来了一位穿着工作服的师傅向我们喊道:“你们在干什么?““师傅,我们在捉迷藏“, 我回答,“这里是校办工厂和仓库,危险你们不能过来“。听了这话我们立马出来了,而且一直遵守了这个规则。
毕竟还是孩子
学农,这对我们这些大城市的孩子来讲太新鲜,太好玩了。我们几个男生的任务是割草,每人一把刀和一个篮子。第一天很新鲜,个个非常认真,每个人都割了好几篮子的草。可第二天,就无聊了。记得那是春天,风和日丽,让人懒样样,我们几个看到一块草坪,就躺下了,傻呆地望着蓝天白云。
“有癞蛤蟆!“ 突然有人叫起来,“有小蝌蚪“,这下全部都跳起来了。哇,边上的小河里黑呀呀的一片,不下百万个(有点夸张了)。这下大家劲头来了,个个拿着篮子往河里撩,哇一蓝子蝌蚪。
向班主任马老师鞠躬敬礼!
做老师的不容易。学农,二星期在外,50个半大不懂的孩子,每天24小时都要对这些孩子们负责,为他们的吃住,冷暖,安全,是否生病……而操心。马老师向你敬礼!
向我们的老师们敬礼!
我们77届有18个班,900位同学,每个都不同,都是半大不小,似懂非懂。我们的老师们要对付这么多不同性格,不同脾气的半大不小,太不容易了。
在那个年代,全民不重视读书的年代,我们的各位老师,都尽心尽力给我们传递知识。数学,马老师教我们解答方程;物理,张老师给我们做电磁感应试验;化学,李老师“嘣“的一声氢氧结合;语文,姜老师带我们朗读课文和诗;历史,李老师当讲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时,非常气氛,落后竟如此被打,被欺,感到窝囊;英语,周老师,清澈的嗓音,大家都喜欢跟她一起读英语课文。 还有一位,不知是哪位老师(对不起)。那时我们每周五下午是全校读报和学习文件的时间。这位老师通过学校广播给我们读文件和新闻。一般来讲,这是很枯操的课时,但这位老师读报的艺术,没让我们打瞌睡,反而精神灌注。最让我不忘的是他那半普通,半上海话“不要急慢慢来,你办事我放心“。如今每当我遇到难题时就会对自己学那半普通,半上海话说:“不要急慢慢来,你办事我放心“。
时间是加速度地流逝,40年过去了,但中学时代却牢牢记印在脑海里。老师们,你们是伟大的,向你们敬礼!同学们,我们之间的友谊是纯正的,向各位拥抱握手。让那美好的时光永远永远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常常浮现在脑海里。
(写于2017年9月8日)
花开枝上又十年
文/荷塘青青
阳台上的茉莉花幽幽地盛开。我摘下一朵别在衣袖上。今夕何夕,恍惚间,自己竟是化作了爱茉莉的二姨。二姨离开我们十年了,天堂的茉莉定然是尘世间没有的芳菲与纯洁吧。
二姨喜欢茉莉花。初夏时节,二姨总爱摘下一两朵茉莉别在衣衫上。洁白的茉莉,清香馥郁,人还未走近,余香袅袅,紧紧的缠绕而来。
外婆和外公结婚数年,一直未曾生育。于是,听从亲友们的劝告,从育婴堂里收养了大姨。几年后,外婆生下了二姨。等到二姨初中毕业,母亲方姗姗出生。
母亲读小学的时候,二姨已经参加了工作,在镇上的一所医院上班。二姨嫌乡下的学堂教学质量差,带着母亲一起住进了她的宿舍。母亲和二姨的情感实质上就是母女情结。
二姨夫是个中学政治老师,当了一辈子的校长,性格有些偏执,古板。二姨不喜欢二姨夫,据母亲回忆,二姨原来读大学之时,喜欢上一个年轻高大的军官。只是外公不愿意二姨过两地分居的生活,硬是把二姨许配给了同在一个镇上的二姨夫。性格温柔的二姨不得不夭折了那份爱情,与二姨夫结了婚。婚后的二姨寡寡的。母亲说,爱笑的二姨从此就看不到了笑容。细想想,至我懂事以来,始终没见过二姨笑的模样。二姨整天紧锁眉头,淡淡的忧郁,倒是让二姨多了些文艺的气息。
千岛湖水库建设大迁移,外公带着全家一起迁居到江西。二姨因为工作的缘故,独自一人留在了浙江。
后来,外婆因病去世,为了更好照顾外公,母亲和父亲搬回了外公家。随着我们姐妹仨相继的降生,外公小小的房子就显得有些狭小。二姨和外公商量着搭建新房。做房子的钱,二姨愿意出一半。就为这,二姨夫生了二姨一辈子的气,始终耿耿于怀。也难怪二姨夫不高兴,其实,他们自己经济也是非常的紧张,三个小孩陆续读书,光靠两个人微薄的工资,省吃俭用的,二姨夫还想着拥有自己的房子呢,他们全家一直寄住在学校的宿舍。
儿时,最快乐的事,莫过于年底,收到二姨寄来的包裹。每一年的年末,二姨都会通过邮寄,给我们全家添置新衣。二姨的手极巧,她编织的毛衣,针脚匀称,细密。线衣的花式新颖,直教人赞不绝口。八十年代时期,五彩的糖果很珍贵,在农村,根本看不到,并且大家也买不起。三分钱的盐,农民都是东借西挪。我们姐弟仨是在村人羡慕的眼光中长大的。
十二岁那年,外公潸然而去。母亲含泪给远在浙江的二姨拍去电报。等到二姨匆匆赶到,外公的尸身已然冰冷。二姨抱着外公僵硬的身体,痛不欲生。闻讯而来的大姨还未等着外公的棺材下葬,急着要分家产。大姨和她的几个孩子堵在门口,一把鼻涕一把泪,囔着母亲把外公的财产交出来,不能一人独吞。母亲和父亲躲在房间里,默默地叹气。一向温柔的二姨推开大姨,厉声说道;这么多年,你身为长女,照顾父亲多少。家里那一点东西,给了你陪嫁,早已所剩无几了。我都不会和你计较,你又凭什么争呢。大姨瞪目结舌,被二姨说得羞愧地低下头。
二姨的性子相对于母亲比较安静。每一年,二姨都会请假在我们家里住上一段时间,她和母亲共一个枕头睡着,两姊妹悄悄地说着一些体己的话。二姨喜欢和母亲一起下地干活,一起上山采茶。闲暇之余,她一双灵巧的手,宛如翩翩的蝴蝶,飞舞在毛线之中。织完了衣衫,又织毛裤,手套,帽子之类的。遇到我们姐妹仨做错事情,母亲气得直操鸡毛掸子。二姨总是抢过鸡毛掸子,劝母亲静心静气地和我们说道理,二姨对母亲说,好的孩子是夸出来的,而不是骂出来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教育。棒下出孝子,是个过去式,是不可取的。我们喜欢二姨留在家里,不论犯下多大的错误,都不会挨母亲和父亲的打,顶多是罚抄写课文罢了。二姨鼓励我们多看些文学书籍,不要把视角死盯在书本上。自打我们上学后,二姨不再邮寄糖果,她总是寄一些文学名着和文艺杂志。受二姨的影响,我们姐弟仨读书时期,语文和写作总是考得最好的。
二姨退休后,一年的时光,她一半留在浙江,一半生活在江西。
我结婚的那年,恰好是二姨退休的第二年。我的婚期定在三月,父亲早早地接了二姨回家。二姨掏出带来的2000元钱,交代母亲要把我的婚礼操持得风风光光的。
老家的风俗,结婚的时候,女方定得穿上男方的衣服上花桥。我和外子一直忙于工作,直到结婚的前两天,我们才想着请假筹划婚礼。我和外子商议,婚服就去不远的县城挑选。
吃过早饭,二姨和母亲送我们到马路上上了车。车子开到半路,我突然想起来问外子,带了多少钱购置我们的婚服。外子心地宅厚,不会撒谎,老老实实地回答我,袋子里只有280元钱。我的无名火忽地窜上来,大声地让司机停车。等不及车子停稳,我跳下车,转身招手打车回家,任凭外子在车后叫唤。我坐在车子里,一路流泪。和外子交往以来,我没有花他一分钱。连结婚的彩礼也没有提过,结婚用的床,家具,一切东西都是自己娘家倒贴。临了,一生一次的婚服他竟然准备用280元打发。我越想越觉得委屈,泪水湿透衣衫。热恋中的人是盲目的,像一只飞蛾扑向爱情之火。但是在那一瞬间,我开始思考生活与爱情,想着外子家庭的贫穷,我甚至揣想着以后捉衣就襟的日子。我踯躅其中,有些后悔自己轻率地接受外子的求婚。
车子停靠在路旁,母亲和二姨还未离开,在马路上说着话,见到我回来,诧异万分。母亲慌着拉我的手,急切地询问,怎么就回来了。我甩开母亲的手,一声未吭地往家跑去。回到家,我“嘭”的一声,关上房门,蒙着被子大哭。随后赶回来的外子站在门外,不停地赔着我的小心。二姨推开房门进来,坐在我的身旁,轻声地问我;“青儿,你喜欢他是因为他的钱吗?你们两人自由恋爱,你认识他,就知道他家没钱,何必到现在才追究钱呢。两个人在一起是缘分,有情人能走在一起是幸福。青儿,你应该珍惜这一切。”二姨说着说着,声音哽咽;“二姨命苦,你别学二姨。后悔一辈子。”我止住哭泣,凝望二姨,心疼二姨。二姨从钱包里拿出1000元钱,塞进我的裤兜。“都快做新娘子了,别为了小事闹得不愉快。”
婚后,我与婆婆两人时不时地起一点摩擦。婆婆是旧式的农村女子,勤俭持家惯了。而我,生性马大哈,对钱一向没有概念,有钱就喜欢逛街瞎买东西。婆婆看不顺眼我,我骨子里瞧不起婆婆做事的派头。幸好,性格使然,我不会与婆婆争辩什么,受了委屈就跑回家哭诉。母亲生来不会劝解人,她只会喋喋不休地絮叨我的不是。二姨不像母亲,她总是等我气消了,才细言细语地劝慰我;女孩子嫁到男方家,理当尊敬婆家的生活习性。不该像从前一般任性,我行我素。日子是长远的,老人家的话都是历经时间磨练而来。家有老人是一宝。何况,爱屋及乌,没有婆婆的艰辛,哪有你的爱人。
二姨的话像三月的春风,一种小小的暖意,慵懒地钻进我的心底。二姨教我编织毛衣,当我坐下来一针一针编织毛线时,心里真正的安静如水。我的第一件毛衣织好,送到婆婆的手里,婆婆的眼里浸湿了泪水。我与婆婆一笑泯怨仇。
老家的门前有几棵茉莉。蔷薇花谢了,茉莉花绽放。小小的洁白花朵一瓣重叠着一瓣。二姨爱摘下茉莉花别在衣衫上。我知道二姨喜欢茉莉花是因为她那一段过往的风烟。年轻的她是在茉莉花旁邂逅了爱情,也是在茉莉花凋谢之际结束了那点薄凉。二姨说,也不尽然。年轻喜欢茉莉花是为了回忆那段年华,后来随着年岁的增长,却是爱上了茉莉,把尘世间的种种散落在风里,在幽微的岁月中,静静地释放出厚实而温润的香气。
二姨,你不就是一朵茉莉花吗?
开在光阴里,不论沧桑如何,安静地为尘世带来一缕缕暗香。素白白的,一切纷扰与你无关。
那年冬天,二姨被姨夫接回浙江。母亲送了又送,二姨紧紧拉住母亲的手,舍不得分开。冥冥之中,或许有感应。二姨回家不到半月,一场风雪,摧残了茉莉花。第二年,茉莉花枯萎。自从茉莉花死后,母亲就一直念叨着二姨。第二年的三月,二姨夫开车接走了母亲。二姨检查癌症晚期,住进了杭州肿瘤医院。半个月后,母亲哭着打来电话,二姨已去。闻此噩耗,我们悲痛不已,黯然伤怀,二姨生前的点点滴滴,仿若昨日。
心头的枝叶上,茉莉花开了又谢,待打拼香魂一片,守得个花开枝头又十年。
天色近晚。
摘一朵茉莉,闻着它的潮湿与苍茫。
二姨在茉莉花丛中静静地立着,散发着初夏茉莉淡淡的气息。
十年相聚
文/杨艳峰
年聚会,匆匆而过。犹如绚丽的烟火,虽已落幕,但斑斓多姿的记忆,仍遥挂天边。
看着彼此略微发福的身体,眼睛里闪烁的依然是不变的情谊。举杯换盏时,嘘寒问暖间,尘封的记忆如春之江水复苏了生命,涌动出韵律,一切都鲜活起来。来时准备的无数方案和腹稿,没有了用武之地。因为发现,在时光流转的今天,我还是曾经的我,我们还是我们;不用开口,彼此心已了然。
走在当初的校园,回到曾经的宿舍,用相机尽力捕捉这可贵的瞬间。一边感慨容颜已老,回忆十年之前;一边畅想未来,重逢在某年某天。原来发现,一切未曾远离,一切就在身边。它只是深藏在了内心深处,不断蕴藏发酵,等待香飘四溢,醉人心田。
生活还要继续,岁月高歌向前。让我们在拼搏中把握幸福,幸福中咀嚼思念,思念中细数下一个十年。他日相聚,定当青春不老,风采依然。
珍重,永远!
赋得十年忆
文/叠嶂雪峰
郭建斌文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十年的时间不长但也不算短,题目是管理部葛专员出的,故名赋得,文章是我心甘情愿作的,因此不是八股。
十年前的那个秋后,我和很多人一样追随南下打工的潮流来到了深圳。辗转千回最终海丰公司接纳了我这个刚落稚羽的游子。这是一家中型台资厂,记忆中旧工厂的厂门是铁柱焊制而成的,连接成栏杆的铁柱上悬挂着“海丰”两个大字,透过这扇铁门可以看到里面对峙的两栋旧楼,这就是当初的海丰厂房。走进厂门,左楼的第一层是生产车间,摆放着数十台橡胶成型机,远远地你就可以听到从里面传来的各种声音,足以让人感觉到工作的忙碌;第二层是公司白领的办公室,那时候只有这里才有为数不多的几台计算机;办公室的隔壁是修整课,每天下午在这里都可以听到一些轻柔的音乐,这是公司播放给这些工作压力比较大的检修员听的。记得任贤齐的“心太软’’吧?这首经典的流行歌曲曾在这里创下连续播放數天的的记录,优美的旋律至今记忆尤深,多年来每当听到这首歌时我总能回想起在旧工厂经历的一幕幕,温馨而又充满感动;三楼则因工作人员不多而显得比较宽敞,这里是当时总检和包装的工作区域,比较清静,透过窗户还可以看到远处的街市的风景。与这栋楼对立的另一栋楼则相对显得新一些,其第一层是混料车间、员工食堂以及当时被称之为。的高科技之地----开模房;二楼则是毛边区,三楼的右边是台干宿舍,隔了一道门的左边是两间厂内仅有的员工宿舍,一间住男的,一间住女的。那时候厂内住房很紧张,除了部分干部可以在食堂后面分到半间铁皮房以外,其余的员工大部分都租住在厂外。我有幸被分到厂内的员工宿舍住,每天上、下班少走了不少路,应该算得上是件欣慰的事情。但话又说回来,毕竟这里与于我而言还是个陌生的地方,加上没有什么朋友,除了隔三岔五地给远方的同学和亲人写写信,谈谈初入社会的感受外,我基本上就没有别的业余活动了。因此有时候也感觉很无聊,于是每天下班后搬张凳子坐在宿舍的阳台上看看进进出出的人便成了我的必修课。我用眼睛和心灵静静地审视着我们这群打工人,我似乎想从这个打工群体中读到一点什么,或许是生活的态度,或许是对未来的憧憬,或许又是希望,或许又是失望,或许又什么都不是。
我干了半个月的啤机工作后被调去做了抽验员。当时的抽验班长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年青人,他常在腰间挂个CALL机,每天下班后就着骑一辆黑色的嘉陵摩托车到处狂奔,简直就像是干巡逻工作的。我就是在他的培训下渐渐掌握了橡胶生产的一些工艺流程。他看起来很凶,但实际上他是一个善良、心细而又富有激情的年轻人,每当上夜班的时候,下半夜大家都容易困,他就把自己的音响搬到车间播放一些有斗志的歌曲来给大家提神,这样就没有人打磕睡了。
随着在公司里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渐渐习惯了打工的生活。闲暇时邀上几个同事出去看看投影、打打台球,日子过得倒也轻松。几个月下来,我迎来了在外面度过的第一个春节,逢年过节时公司都会给员工加加餐,大鱼大肉的,这是比较幸福的事情;尤其在过年时,公司还会有摸奖的活动,这个活动从我进厂一直持续到今天,只可惜我天生对中奖的事情不感冒,每次只能摸到洗发水、毛巾或安慰奖之类的东西。
南方的天气向来很炎热,夏天的夜晚宿舍的天楼便成了我们乘凉、聊天的根据地。凉凉的风,轻轻地吹,足以驱赶一天的工作疲劳。一点亮红、几个烟圈,透过那薄薄的迷雾便可以看到远处街市那霓虹灯从各个角落散发出来的多彩柔光,这时候偶尔也会发现脑海中有乡思的影踪,那一盏盏的霓虹灯仿佛记忆中母亲那慈祥的目光,透过空间的距离正深深浅浅地点缀着这座年轻而又美丽的城市。
不下雨的夜晚我们几个死党会经常跑到宿舍的天楼上去睡觉,因为这里既没有炎热的骚扰,也没有蚊子的袭击,一床凉席,一个枕头,便构成了一张休息的大床。我热爱清晨的曙光,于是会经常早起观赏日出那道和楷而又安谧的晨景。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喜欢上了诗歌。简短而又押韵的词句,总是那幺充满无限的情深。后来自己也开始慢慢学着涂鸦,自以为乐。
在旧工厂工作了一年后,公司因发展的需要搬到了现在的新厂,除了大机器外,其它的小设备都是由我们这些员工一件一件亲手搬来的,浩浩荡荡的搬家队伍经过七八天的苦战终于完成了搬迁任务。来到新的工作地上班,让人感觉很愉悦。慢慢地厂内的空地又都铺上了草皮、种上了花,还挖掘出了鱼塘、修建了篮球厂,各种规划日臻完善。面对窗明几凈的办公室;洁白如雪的宿舍楼;还有花坛里那正在旋转喷水头下轻轻点头微笑的花朵及厂门外那一群群应聘工作的靓女俊男们……一切都让我百感交集,当想到自己是这里的员工时,心里不由自主地又多了一种归属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公司从湖南某大学招来了数十名大学生,分配在公司的各个部门,这无疑成了公司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看着他们轻松的工作,顿生羡慕之感,于是我决定让自己也去充充电。
很快我加入了当时非常流行的电脑培训班。我在飞西村的一家新开的培训班报了名,当时我选科模具设计班,先学习AUTOCAD绘图。或许生平就没有什幺好运,摸奖不中也就罢了,可偏偏就在这节骨眼上这个新开的培训班的老板携带着我们这些学员的学费跑了,使得我花了八百元就只在AUTOCAD里认识了几个绘图工具。我这人还算想得开,一个月后带上刚发的工资又去了离公司两公里之远的另一家老牌培训班。还好这家培训班的老板始终没有跑,于是我每天一下了班就有了往这家培训班跑的机会,虽然每次都是深夜才回来,很苦也很累,但感觉很充实。几个月后因为有点电脑绘图知识被领导推荐到我前面所言之的高科技之地----开模房上班。
千禧年,我有幸在一本名为《飞霞>>的杂志上发表了一首诗,并获得了优秀奖。从此便更有信心重新拿起了丢失在学校里的笔。那年春节放假我哪里也没有去,把自己关在宿舍里写了整整七天七夜的字,完成了自认为是的小说,我为其取名曰《飘过异乡的云》。然后把它寄给了杂志社。可惜一个月后我收到了杂志社的退回来的稿件,拿在手里同心里一样沉甸甸的重。打开一看里面多了一张复函:不符刊意,恕不采用,文笔不错,望继续发扬。 湘北子-----沈岳明。有时候开心和沮丧仿佛就是刹那间的事,至今我的箱底仍然尘封着这份七天七夜的情愫,我能想象到那些纸张在时间的吞噬中是怎样渐渐发黄的。
春去春又回,又是一年。公司方方面面的体制都在不断地变化中,一个良好的势头印在每个人的心中。通过努力我也拥有了“工程师”的头衔,从此开始了四年的模具设计、编程工作。回头想想自己能进入这个领域倒也颇感欣慰,在此感谢公司的培养。
如当代诗人白帆所说,很多事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比如年轻迷人的缪斯。我则觉得缪斯也是不期而遇的,不是吗?公司为了发展企业文化又开辟了周刊,也就是现在的季刊。这不我又可以写写自己喜欢的东西给这份刊物添添边了吗?记得在公司第一期刊物上我发表了一首小诗,题曰“告别不算是遗忘”。出刊前一个女孩子拿着排好了版的样刊找到我,说总经理讲这些句子中有个错别字让我自己找出来。我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问那个女孩子,她却说,“写的是什幺朦胧诗,看都看不懂还怎幺帮你找错别字”。于是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当这期刊物正式出版后,我将刊物上的字和我原稿上的字一个一个地对,结果发现其中一句中有个词“须臾”我写成了“须叟”。我后来分析为什幺找不出这个错别字的原因为自己根本就不认识这个字,只是在很多书刊上读到“须臾”这个词,连成句子便能领悟到“须臾”的意思,于是自己在用这个词的时候写错了也发觉不了。再仔细一想,那个女孩子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自以为是地写一些朦胧的句子就认为是诗了,别人看不懂,那就只好留给自己看了。于生活也一样,许多事情在定论之前何尝不需要考究呢?
随着时间推移,公司招聘到了更多的人,这也就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同事,有的最终又成了好朋友。记忆深刻的是那时候每逢请假回乡或过生日时大家都会相互赠送一些纪念品,诸如小帆船、精品盒、手表、钢笔或笔记本之类的东西。虽然礼轻,但情谊真。我曾把一些纪念品带回老家,摆放在书桌上,后来每次回到家里看到那些陈年之物便会心生怀旧之感。现在很多同事、朋友已从这里离开,在此惟愿他们在另一方水土生活得美满、幸福。
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我在这里也收获了爱情。有了家庭必然也就多了一份责任,不能再像二十出头的那个年龄段那样放任个性了。我努力让自己的脚步在打工的道路上变得从容而坚定。在做模具编程工程师期间,我一边工作一边努力地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和模具有关的新知识,只想让自己在这条路上能走得更远些,虽然这样一来比较辛苦,但比起能在工作中换取一些成就感而言这又微不足道了。
又过了一年,随着品质体系的日臻完善,研发技术的不断提高,公司正处蓬勃发展时期。在这个阶段,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讲,公司更加注重团队凝聚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团体活动也在这时开始了,溪涧飘流,沙滩烧烤,登山赏景,旅游拓展等,无不让人心存感动与感激,感动是因为我们能组成团队,感激是因为公司为这个团队的组成提供了平台。
从工程师到管理职是我在这十年里工作的又一次转型,但愿这是一个转折。初涉管理,公司给我们这批新上任的干部安排了许多培训课程,有不少还是外训,这足以证明公司对员工的重视,体现了企业以人为本的人文政策。我想这也是在这里工作的长工龄员工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吧,因为他(她)们真正融入了这个大家庭,和这个家庭有了深厚的感情。记得我写过一篇关于卷柏的心得,其实哪里的工作都一样,你永远也找不到能让自己百分之百满意的工作,于工作而言,更重要的是你要怎幺去适应它才是最重要的,也只有这样你对工作才会有激情,才不会被工作所抛弃。
如今我仍守候着管理职的工作,只是我这份管理职比较多元化,还好在工作的风浪中我已学会了换着姿势游泳。闲暇时我仍然愿意做做爬格子的动物,随着年龄的增长惟愿我的文字也能多一点老辣。
不知道从什幺时候开始爱上了咖啡。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喜欢邀几个好友到咖啡馆坐坐,聊聊各自喜欢的话题,随着时间的深入,我会发现心情渐渐平静,甚至会有些感动,所有的理由都很简单----随兴。喝咖啡我也习惯了不加糖,因为不加糖的咖啡才是最醇美的,虽然入口比较苦,但慢慢地就会苦尽甘来,不加糖的咖啡就像人生,忍耐后是广阔的天空,所以不要给咖啡加糖,不要让自己在甜味中放纵,别给自己向苦难低头的机会。
十年了,一路走来既有光风霁月的旅程,又有阴霾漫天的路。感谢曾经和现在喜欢与不喜欢我的人,因为有你们的陪伴我对生活才如此充满感激,因为有你们的陪伴我对生活才有这样的乐观。眼看又到了金风送爽﹑霜林染醉的时节,如果乐意的话,找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请大家喝杯咖啡。
母亲的十年
文/小lu的梦
5岁时,母亲对我们说:“我们再辛苦10年,10年后,我们就可以过上好日子了。”10岁时,母亲还是对我们说:“孩子,我们再坚持一下,10年后,我们就可以过上好日子了。”可又一个5年过去了,母亲还是说在辛苦10年,她就可以享福了。可是我知道母亲的10年只是她在艰辛的生活当中给予自己的生活希望罢了。
生活的压力与艰辛早已压垮了母亲的内心,面对身体伤痕,她的10年只不过是她对自己的未来的一个渴望,一个憧憬罢了。身体已经垮了。如果内心没有一点点的憧憬,母亲是无法活下来的。
可是母亲的10年是多么的心酸,蕴含着多么的无奈苦楚!孩子一个好不容易毕业,可小的孩子又马上跟上来,母亲根本就可不敢休息,因为她知道一旦自己休息了,那担子只会越来越重,只会更加压垮自己。是的,母亲就是一个活在幻想当中的鱼儿。可是,我不敢我不敢刺破母亲的幻想,我害怕一旦刺破母亲的幻想,母亲将失去精神支柱。我也知道即使我们都毕业了,可母亲还是过不上她的好日子。因为当我们还不容易长大了,可母亲还要养孙子,仍然要操心,还要不断努力。也许只有正真在死的那一刻开始,我的母亲才会正真地有好日子了吧!
其实我母亲的10年又何尝不是中国千千万万母亲的10年缩影?每个母亲都想有那样子的10年后出现,可现实又有多少只可以将幻想变成现实的?生儿育女,养活家人,操劳一生。可是自己一直追求的10年却一再拖延。可上天又可以赋予母亲多少个10年?她们又有多少的10年人生去消耗?
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劳动人民又有多少10年的时光去奋斗,去等待?我不知道,也许,这个问题只有我用一生的时间,经历才会弄懂,才会领会到!而现在两个10年过去了,我仍然不能让我的母亲过上好日子,母亲还是要与土地打交道,还是要为那生计发愁。母亲安慰我说:“没关系,在等10年,你一定让我过上好日子的。”可是我真的可以吗?我真的可以让母亲的幻想成真吗?可我的母亲还有多少个10年来等待儿女给予她的好日子呢?她还有多少个10年去享受女儿给予的10年呢?
母亲的10年是心酸的,是无奈的。可是我不能再停留在10年上了。我可以等,但母亲已经没有时间等待了。我必须从现在开始。10年的好日子太远了,我在从现在开始,感恩自己的母亲,孝顺母亲。我想,母亲10年的真正含义也是如此吧。
结婚十年
文/萤火虫
今天是我们结婚十周年纪念日,我真心的感谢你和我一起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同甘共苦度过了十年的青春时光,感谢你为这个家所做出的贡献,感谢你给予我无私宽容的爱。写这篇陋文以纪念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
岁月匆匆,太匆匆!十年前的那天,我牵着你的的手一同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而今,儿子已上小学二年级,日子温馨而融洽,生活其乐融融。十年光阴,说长不长,不过三千六百五十天而已;而说短不短,人生到底能有几个十年?!十年来有过风雨、有过挫折,但更多的是感动和快乐。这段日子,我的心一直不平静,甚至夜不能眠;我无法控制自己激动的心情。回忆起和你一起走过的艰苦而又美好的十年,过往的一幕幕从脑海中一一翻过,真的有太多的感慨!想想这一路走来的时光竟然掺杂了那么多的酸甜苦辣,回首十年来共同走过的那些细细碎碎的日子,我们没有太多浪漫的故事,只有平淡的生活。婚姻是需要经营的,我们都用心去经营的我们的婚姻,为了我们共同的家,为了我们日益深厚的感情,为了我们聪明可爱的孩子……
十年了,时间过得真快,仿佛只在弹指间,回想这让人感慨万千的十年,才真正体会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话的深刻。看着彼此的容颜一天天地在发生着改变,这岁月留下来的痕迹却让我越来越爱你,越来越珍惜这前世修来的缘分。记得有人这样说过:“结婚的时候,都希望能白头偕老,相爱永远!可是家不是个讲理的地方,而是个讲爱的地方……”颇有感触,是啊,婚姻需要经营;婚姻需要感悟。有的夫妻一辈子也没红过脸,我不清楚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至少我和你达不到那种境界,当然,这与我的些固执有很大关系,结婚十年,我们争过、吵过,但是就在一转眼,一切又会和好如初,就这样一路牵手走来。而今,我们之间更多的是宽容、理解、互敬、互爱、体谅和体贴。
就在昨天,突然很想写一写这十年。拿起笔,眼前、脑海满是生活的一幕幕,只觉得思绪乱飞,却无从下笔。友人经常讨论什么样的婚姻才是真正的幸福婚姻,我觉得就是当你感觉不到婚姻的痛苦那就是幸福的婚姻,恋爱是浪漫的,婚姻是现实的;恋爱是激情的,而婚姻却是平淡的!我们没有所谓的轰轰烈烈,更多的只是平平淡淡!融在心底的是温情,留给对方的是牵挂和惦念!不求爱情多么轰轰烈烈,只求与你一生斯守,相伴到老!
希望四十岁的时候,牵着你的手,共看累积多年的所有。
希望五十岁的时候,牵着你的手,共享夕阳西下的宁静。
希望六十岁的时候,牵着你的手,回忆度过的美好时光。
希望七十岁的时候,牵着你的手,静静坐在房间里,享受那悠闲的时光。
希望八十岁的时候,牵着你的手,用我始终不变的温柔温暖你的心你的手。
九十岁的时候,希望我们仍能牵手,相互搀扶着在人群中慢慢行走。
一百岁的时候,希望我们仍然能够在有月光的夜里,一起回忆那你我的青春。
写到这里,一首歌又在心底轻轻的唱响: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的哪儿也去不了 ,你依然是我手心里的宝。
十年的婚姻,婚姻长跑中才走过短暂的一截,后面的路更漫长,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柴米油盐,平实的生活,这就是过日子,就这样走下去吧!真的希望时空的隧道能够定格,让我永远回味幸福的每一刻,又希望岁月能够轮回,让幸福与我如影相随,生生世世!世世生生!最后让我们一起感谢,感谢上苍,让我们在对的时间相遇,并且可以相知,相爱,相惜;感谢光阴,没有带走爱情的风花雪月,又给了我们婚姻的平实幸福;感谢生命繁衍,自然传承,让我们父母安康,儿子乖巧懂事,家庭和睦美满;感谢这个冬天静谧的午后,可以让我回头细数,一路脚印,一路爱的关怀点滴,让我越来越深的明了,岁月静好,你是我这辈子的依靠。
风也罢,雨也罢。生死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所有淡淡的日子都如此美好。喜也好,乐也罢。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虽然岁月没有那么完美,那么精致。我愿就这样似水无痕,陪你走过今生今世,来生来世。
只求爱过
文/杜蘅king
已经快记不清他的摸样了,只依稀记得他第一次对我笑的模样,不像初见时的邪恶,那笑容,有点阳光有点可爱。
十年,我喜欢了他十年,却从不敢告诉他,那些感情慢慢变大,十年的时光,早已布满心脏。我同他的关系从来都只是最普通的同学关系。
第一次同他还有几位朋友去玩,我是个路痴,却对那路记得特别清楚,只走过一遍,却已刻在心里。幼儿园时,一张有他的照片,我到现在还保留着。对他的感情经过十年的发酵,沉在心底。
照片已经泛黄,已看不出当年的摸样。那路早已不见,我已早不到当年的痕迹。而他早已远离了我身边,不知在世界的哪个角落。
那些小时候未说出口的话,堵在心中,让我难受。从小到大,我留给他的永远都是背影,永远都是面无表情。我的勇气太过渺小,只能用冷漠来掩饰内心的自卑与不安。那是他第一次主动与我说话,我却只看了他一眼,面无表情的转身离开了。我想,我很坚强,因为那一晚我没有哭。
之后便在没见过,他转学走了,我却还留在这里。
这些天总是想其他,有时竟然哭了,像是要把当年未流的眼泪,都流出来。他的面容越来越模糊,我已快记不清他的面容了。
时光荏苒,我不求什么,只求他也爱过。
十年之约
十年?十年!十年…
没想到十年后再见,我的第一句话居然是“你怎么瘦成了这样”,然后就是疯狂地聊天,十年没见的我们就像从不曾分别。没有疏远,没有隔阂。两个习惯规律作息的人聊到12点多居然都还精神奕奕。第二天,七点起床,接着聊接着逛。不论是聊天,还是逛街,都是特别有默契,观点、品味都是出奇地一致。那一天结束,我俩翻翻信用卡账单,一共花了八千多。我开玩笑:你回国吧,有个志趣品味相投的朋友多不容易啊,逛街都有成就。真心是这么想的,在北京逛街其实是没有品味一致的朋友的,我嫌他们幼稚,他们嫌我老气。
认真说来,和小冯同学认识已不止十年了。99年相识到现在,十三年有余。03年毕业,分别也已十年。
其实,当年我们既不是同班也不是同宿舍,性格也不太一样,却偏偏关系很好。她是成绩很好的女生,各种优秀,各种光彩夺目;我是最最平常的女孩,喜欢小说、爬山、吃饭、逛街,成绩很是一般。最最经典的镜头便是她坐在那特别认真地听课,而我则懒懒地坐在一边看小说抄作业,考试前再借她的笔记混过考试。
毕业后,她去了米国,念书工作;我来了北京,念书工作。十年之间,不曾见面,却一直不曾疏远。过年过节不会有例行的问候,但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遇到问题我们都会在第一时间想起对方。她痛的时候会和我打三四个小时的国际长途,我困扰的时候也会在半夜给她邮件。我们互相鼓励着,互相督促着,一起走过了生命中最难的那些时刻。
盘点下身边几个最要好的朋友,现在都或东或西地散着。过节时母亲常常督促我,要给朋友们电话问候一下。我总是淡淡一笑,真正的的朋友用不着例行问候。必须例行问候的,必定成不了我的朋友。亲们,对吧?
人虽老学未央
文/唐修建
老年大学是个好地方,六十余岁的在这里就是年轻人,完全不觉得自己老了,尽情发挥自己的爱好。有的背起相机满世界的跑,有的放声高歌,有的翩翩起舞,此外,长跑者有之,冬泳者亦有之,生命里依然充满希望。
可是,衰老是人生不变的规则,学员们到七十有余时,腰、腿、眼皆会有明显退化。此时,老学员们便只能看着新进来的“年轻人”风光了。于是,七十有余者便从动向静转变。他们更多地与琴棋书画相遇——写诗文者,学历史者,研究家乡变迁者,品研家乡美食者渐渐多起来,且越学越感到学如海知无边,恨不能多学一些再多学一些。
有次, 我在老年大学图书馆读报,看见一耄耋老人在读厚厚的史书,并仔细地做了摘录,字迹工工整整。
问其何用?答曰,制作卡片资料,写文稿时查阅会很方便。又问,当今用电脑手机查资料极为便利,为何用老法?老者说,习惯了。也就是几句对话,我们熟悉起来,一见如故,谈了许多写作心得。老者临走时像老友一样与我握手告别,并约好有机会再叙。
我也曾在行走的团队中,背着个相机从北疆沙漠到南海沙滩,长城长江、黄山峨眉,拍坏了相机,磨破了皮鞋,成功的作品虽寥寥无几,却常以电脑里塞满了旅行的足迹而引以为豪。不知不觉中,我学摄影竟已十年有余。
在感到体力大不如前后,我也任性地学起了文学与诗词,不时地写点文字,发到群里凑个热闹,虽不成文,但觉快乐。
老年大学有个文学社,有一本校刊名为“常青树”,近又隆重地成立了老年大学作家协会,《京江晚报》“银潮周刊”是我们的挚友,有了这些平台,爱好写作和阅读的人走到了一起,参观、学习、讨论、写稿,一片生机盎然。
奋斗一生,每个老人都有故事,回忆往往成为最好的素材。我们一生的轨迹既印证了建国七十年,又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忆往日看今朝,诸多同学文思泉涌,晚情飞扬。
学习是快乐的,形式是多样的,只要有心情,管它古稀与“猫蝶”!
两忘烟水,十年情未了
一、落雨的午后。
十年前那个如烟的雨季与你偶遇,你羞涩地一笑,锁住了我不羁的情结。端午节,落雨的午后。我撑着伞,在一个没有遮雨棚的车站等车,去和小谜重新布置一下书店,准备后天开业。还有一个多月就大学毕业了,小谜从小喜欢看书,她想在毕业之后当一名教师,闲时在自家店里看书也很方便,我们就一起开了这间小小的书店。
车一直不来,不远处一位姑娘也在等车,一身学生装束,大概十六七岁,她没有带雨具,双手把淋湿的头发拢到脑后重新扎了一遍。“一人一半。”我走上前把伞伸了过去替她遮雨。“啊,不用,谢谢!”她嘴上拒绝,可是没有退避,还往我身边蹭了一步。“雨不大,但是遮上点总比淋着好。”我冲她笑,她也腼腆地冲我笑了笑。
上车后,我发现自己的衣服已经湿了一半,下车时,我回头朝那女孩挥了挥手,她向我道了一声再见。到了小谜的店里,几个同学正打算锁门回家,他们说:“小谜先走了,这么大的雨,我们都以为你不会来了,可他还是等了你一个小时才走的。”
“哦,这样,谢谢你们,不过你们不要跟她说我来过。”“为什么?”是小谜的声音,原来她就躲在门外走廊的拐角里。“不为什么,假如你真的走了,当明天得知我穿过大半个京城,冒着这么大的雨来看你,你心里肯定不会好受啦。”我半开玩笑的话让小谜的眼睛亮闪闪的,她撇了撇嘴:“切,少自作多情啦,我知道就算下刀子你也会来的,所以我一直在等你。”我心里着实地感动了一小会儿。
傍晚回家时,路过那家常去的花店,忽然想给小谜打个电话,想叫她过来坐会,告诉她这个雨天的故事,告诉她我感动而愉快的心情。“哟,好漂亮的花。”“喜欢吗,送给你。”店主是个大我两岁的姐姐,她捧着一束玫瑰送到我的面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今天是店庆,知道你会来的,特意给你准备的。”
拨通了小谜的电话,我忽然不知该说些什么。“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你知道吗?”“我知道,英国谚语,意思是一个很小的帮助或关心,就像送人一支玫瑰一样,我们自己也有收获,因为花香留在了手中。”小谜的确是最懂我的,她总是能从我不着边际的话语中体会到我的思想。“你闻到手中的花香了吗?”我笑了起来,手中真的有花香。
二、梓树花开的季节。
第二天,天气转晴,久违的阳光分外刺眼。晴暖的午后,还是那个车站,还是那个小女孩。“这么巧,又是你。”她迎了过来:“你每天都来这里等车吗,你在哪个学校?”我冲她笑了笑:“不是,我这两天去朋友那有事,所以在这里等车,我还有一个多月就毕业了,学校在联大,以前每天都在对面坐车上学,我叫王昕,你叫什么名字?”
女孩一只手提着书包,一只手将额前的几丝长发捋到耳后。她始终面带微笑地说:“你比我大,我得叫你哥哥,我在十三中读高二。我家后面不远有一大片梓树林,每年的春夏梓树都会开花。我妈说我出生在黄花遍野的时节,梓树花开香满庭,所以给我取名叫梓轩,你就叫我阿梓好了。”今天车来得真早,开得也很快,坐上车没说几句话就到站了,下车前,阿梓说明天会来祝贺我们的书店开业。
还好,这两天没有下雨,大清早就被电话吵醒,急忙赶到书店。门口摆了几个大花篮,上面都贴着几张红纸条,写着许多名字。十几个死党在店里又说又笑的,又喊又叫的,小谜也跟着他们一起疯,都跟走火入魔了一样。我正打算和他们一起疯,这时屋里一下子静了下来,大家都疑惑地望着门口。
阿梓的出现确实让我们惊讶了一翻,她今天没有穿那套别提多土的灰白条条的校服,也没有把头发扎起来,自然地披在肩上,一身淡粉色半袖连衣长裙。阿梓有着一张漂亮的脸蛋,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怎么看都那么可爱,额前长发似乎遮住了她略显成熟的妩媚。
“哥哥,送你的青竹。”阿梓手里捧着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七八根青竹枝,走上前说:“哥哥,你怎么啦,我是阿梓呀,不会才一天你就把我忘了吧。”“啊,阿梓,你怎么来了,怎么没去上课?”
“哎哟,王昕,你怎么说话都磕巴了?”陆然一手搭在我的肩上阴阳怪气地说:“我说哥们,今儿礼拜六,人家上什么课呀?咱几个天天滚在一块儿,我咋没见过这个小妹妹呀,你从哪勾搭来的,从实招来。”阿梓满面通红,不好意思地低着头将那瓶青竹递了过来:“哥哥,他们说要插在大点的花瓶里养着,两三天浇一点水,等满了就把水倒掉再重新浇水,竹子就会一直都是青青的,还会生根,会长大的。”
“好,好,谢谢阿梓,快进来。”小谜接过阿梓手中的竹子,放在了窗子下面,大家都拉着阿梓问这问那的,都好像一见如故的样子。陆然又跑了过来把我拽到一边,神秘兮兮地说:“兄弟,不是哥说你啊,人家小姑娘还有两个月才满17,你看看咱们这些女同学哪个不好啊,你比她大四岁呢,都不知道你是咋想的,未成年呢,你可得小心着点,到时候别怪当哥的没提醒你。”“嘿,怎么说话呢你,我说陆然,你丫别没事跟这瞎扯,没看人家还上学呢么,管我叫哥哥,你瞎咧咧什么呀,看住你家小谜,听说她爸妈可能想移民,把她变成老外。”
三、各自的生活。
阿梓成了书店的常客,她似乎和我的那些狐朋狗友们很谈得来,大家都很喜欢这个小妹妹。炎热的暑假到了,阿梓去了另一个城市,整个暑假都在她的外婆家度过。
毕业典礼那天,许多同学、老师都抱在了一起,扮出泪流满面生离死别的样子,我也和他们一样,望着天空假装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似乎生活是那么简单,世界是那么简单,仿佛一切理想很快就能实现。有的说不要学校分配,要自己找私企工作,比国企工资高。有的说要继续读书,有的说要自己开公司,有的要自己开个店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好像经历了四年大学生活之后大家都看破了红尘一样。
阿梓回来的那天是他们开学的前一天,我去车站接的她,提着好几包的东西。“你这都是什么呀,大包小包的这么多。”“衣服呀,还有好吃的,还有礼物给你的,回去再看。”这个繁华的都市和其他城市没有太大的区别,唯一不同的就是人多。京城里聚集着各色人群,有外来务工、求学、移民、过客,匆匆过往的脚步和汽笛声从来没有暂停过,过往的人们和生活都是一样的匆忙。
我身边的人几乎都很幸运,阿梓就是其中一个,她很幸运地考上了一所全国重点大学,知道这个消息以后我们都为她感到高兴,找了一家很有名的小吃摊大吃了一顿,以示庆祝。记得和阿梓的第一次长谈是在朝阳公园,那个雨后的黄昏,假山下的那张长椅上还刻着她的名字和我的名字。
“快开学了,我要走了,去外地上学,你会想我吗?”“会,当然会啦,你看陆然、小谜还有我们那些同学,毕业了,我一直都在想他们呢。”阿梓撇了撇嘴:“算了,不和你说了,没劲。”其实,我很清楚她的心思,人长大了,渐渐成熟了,和我走得更近了。朋友们都说“阿梓这姑娘不错,对你多好呀,每天一有空就来找你,肯定对你有想法,实在不行你就从了人家吧”。
阿梓去了很远的地方上学,之后经常给我打电话,一聊起来就没个完,不知道她哪来的那么多话。后来她买了台电脑放在宿舍里,每天晚上都要上网和我说会话才会踏实地睡觉,有时候在网上看不见我就会给我打电话来问这问那。每年放假她都会回来,每次回来都和以前不一样,个子长高了,模样也变了,越来越漂亮,越来越成熟,也比以前稳重多了。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四年过去了,阿梓毕业了,回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来我们的书店。“店里的人怎么都换了呀,我怎么都不认识了,小谜他们去哪啦?”“哦,小谜跟她爸妈移民了,把陆然也给拐到荷兰去了,再也不回来了,从此和咱们老死不相往来,你怎么没有带个男朋友回来呀,你看,我给你找了个嫂子,她叫晨雨,阿梓快过来见过嫂嫂。”阿梓顺着我的手指的方向看去,晨雨过来打了声招呼叫阿梓坐下。
阿梓站在那里没有说话,似乎很惊讶的表情愣了好一会,两个女人对视了足有半分钟的时间,我看见阿梓眼睛里含着泪水,她转过身走了出去,没有说一句话。吃过晚饭早早关了店门,我和晨雨去了阿梓家,一进门***妈就说:“哎呀,你们可来了,快把人急死了,阿梓一回来什么话也不说就把自己锁在屋里,饭也不吃,到现在还没出来。”
四、远离这座城市。
生活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不如意,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我们喜欢过一个城市,喜欢过我们的朋友,喜欢过一个游戏,喜欢过一件玩具,喜欢过一个人。但这都只是喜欢,不一定必须要得到,就像小谜曾经喜欢这座城市,喜欢这个国家,可是最终她离开了这个国家去了遥远的荷兰。陆然走的时候说,当我们无法得到的时候,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重新选择,不得以,我离开我爱的城市,我不认为我失去过什么,因为我得到了我爱的人。
花店的大姐派人送来一大捧千奇百怪的花束,格外漂亮,我们废好半天的劲,好像一辈子都没说过这么多的话,终于看见阿梓打开房门走了出来。“你们回去吧,我没事,下个月我该上班了,以后去店里的时候就少了。”
晨雨的单位在外地新开了一家分公司,她被调去任职,一年之后回来。阿梓分配到一家合企工作,晨雨临行之前,我们一起给阿梓过的22岁生日。时间慢慢过去,阿梓一直都和我的朋友们相处的很好,还是跟以前一样和我走得很近,晨雨经常在外地忙着,几家分公司都要靠她一个人去奔波。
转眼几年,阿梓始终都没有找男朋友,在她心里,我就是她最喜欢的那个,也许她始终都认为和我在一起就是她的初恋,虽然得不到,她也没有重新选择。也许她觉得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生活必然经历的东西,她说过,得不到的,也不想放弃,只要默默地看着,也是一种享受,如果这个城市没有她的牵挂,她将会选择离开这座城市。
米兰·昆德拉说“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重,人类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实。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远离大地即远离真实的生活,甚至远离人类的生命本身,这种‘轻’才是我们最难以承受的东西”。
这一年,阿梓去了国外的总公司,再也不会回来,这是她最认真的选择,也是最无奈的选择。为了一个人,她爱上了这座城市,当这个人不再是她的牵挂不再成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的时候,她只有选择远离这座城市。
那年我们刚刚毕业,那年阿梓在读高二,十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有了各自的生活,都有了各自的选择。学会选择就意味着我们已经成熟,成熟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各种经历,会遇到许多的不如意。
和阿梓的最后一次“约会”还是那个公园,还是那座假山,还是那张长椅,还是那个雨后的黄昏。阿梓说:“我将一束玫瑰放在这木椅上,将你我的名字刻在这张木椅上,无论我将来走到哪里,这上面都会有我的名字,有我的花香。”
后记。
有些美好的东西看似走远,无法得到,但正如阿梓说的一样,她就是那一束美丽的玫瑰,就像这张木椅一样,无论什么时候都依然可以看到我的名字,可以看到阿梓的名字,她的芳香始终都留在这张木椅上。岁月始终都在刻写着我们的样子,一些故事无法忘记,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保存在记忆里。生活中,你遇到过的人,你喜欢过的人,你爱过的人,就算将来离你再远,也会有你的记忆,有我们的故事,有我们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