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故事的文章

2023/01/10经典文章

关于故事的文章(精选10篇)

我也曾在春运的故事里走过

1

此时,正逢全国大中院校的学生放假回家时候,全国的交通客运场所里,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和朝气蓬勃的样子,真的让中国悲壮的春运的景色里显得勃勃生机、非常给力。

我的女儿也置身其中,走出校园,手拖拉杆箱,肩扛着大挎包,正坐在长途火车的硬座上。她和一群大学生挤在拥挤闷热的车厢里,吃着简易的充饥零食,喝着一斤重的塑料瓶装矿泉水,欢喜而兴奋。女儿在电话里告诉我,她的口袋里只有60多块钱。我知道她剩下的这点钱根本就不够用。其实她得了一笔不大不小奖学金,完全有条件坐飞机和卧铺。可是,她还是放弃了这种享受,因为,她很想尝试自己的生存能力。

从北京到新疆乌鲁木齐这条近万公里、中国最长的铁路线上,一群新疆的大学生,正充满着一股傻乎劲,艰难地回家。

2

关于孩子们一身臭汗挤在春运大军里,和民工大潮一起回家过春节的新闻很多。其中,就有一位大学一年级的孩子竟然骑着自行车,从湿冷的南方到河南周口市,风餐露宿骑了十七天。他每天骑车十多个小时,硬是咬着牙让自己坚持着,从学校一路骑着单车回到了地处农村的家里,第一眼就看到了揣着手、坐在门前急切等待的父亲,一路没有流过泪的孩子,好像此时,一下子落泪哭了。

这样的场景为什么能够时时地感动我?因为我很小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了读书上学,小小的就开始住校。为了节省几块钱,能给家里买一些实用的油盐针线,我选择了走路回家。还有几次,口袋里穷得没有了坐车的钱,索性一咬牙走着回家。一个人在戈壁滩上,需要走上整整一天。从学校走回到家,疼痛的双脚和大小腿都似乎不是自己的了。所以,人一到家,所有的恐怖胆怯、所有的委屈和劳累,一股脑地扔在身后。整个人像散了架,一觉睡过去就像死去了一样。

------我就是从那个故事里走过的孩子。

3

记得,我上中学时,身高不足一米二、三,根本就不像现在的孩子们人高马大、发育齐全。我在兵团连队长大的。当时兵团的连队没有中学,半大的孩子往往要住校。新疆地广人稀,每个连队的住地都非常偏僻,与有学校的团部距离很远,我家所在的连队就离团部有二十多公里。而且,这条上学的路上要经过没有人烟的戈壁滩,涉过水流滚滚的乌伦古河和河岸两边的连绵的参天树林,还有一片一人多高野兽出没的湖草地。我们这样的孩子人在其中,除了脚下的小路像一条细细的白布条那样曲折蜿蜒之外,整个人站在草丛里,只能露出一串小小的脑袋瓜子来,一晃一晃,起起伏伏,了解的人知道是上学的孩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穿行在草丛中的一串葫芦头。

所以说,我非常熟悉每一个急于回家的孩子,也知道他们心里那一份渴望结束恐惧、闪身进门的强烈感觉。

我自己就曾经被凶恶的狼盯梢过,远远近近的跟了几公里,甚至都扑到了我的面前。好在我早就习惯和不害怕了。这只狼的来回盘旋和试探扑腾,也被我用柳条筐子结实地挡了回去。在抵挡之中,我清楚地看到它肮脏发黄的长牙和流着涎水的舌尖,还有它尖锐乌青的爪子。幸亏我命不该约,在狼准备把我放血的关键时刻,恰逢别的连队的马车拉着货物路过,甩长鞭子、尖声吆喝,才让这只不甘心失败的狼恋恋不舍地走开。在回家的路上,我也因为好奇和饥饿,抱着试一下的心情,被路过生长的毒草中药放翻在地,眼直口沫,不省人事。更多的时候,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在空旷的大地上飞快地行走,简直就是一副拼命逃跑的样子。在这份特殊的状态里,时光被凝固了,生命被安静地制伏了,我听得见自己巨响的喘息声,那种惊讶,令我至今难忘。

4

中学时代,周六晚上回家去拿下一周的食品。一个人独自回家,出了中学大门,我才知道了黑夜的可怕。

那一份始终跟在身后的恐怖,那一坐沉重背在身上的颤栗和害怕,还有在铺满了黑色的背后小路上小兽蹑手蹑脚路过时的细碎声响,回声是那样的巨大。走在回家的路上,前方的太阳一点点地落山了,小鸟们一只只地归巢了,蛇虫们也回洞里憩息了。而在行走中的我,还在没命地夺路而逃,就像一名被时光之影紧紧追赶的天涯逃犯。黑色的绝望坠附在沉重的双腿上,始终走不到连队的家里。直到今天,我也忘不了少年的绝望是一种什么的感觉,就是独自一人埋没在粘稠状态的黑夜之中,无能为力地从气管里呛出水来的滋味;就是在一眼望不到边的惊恐中,一路狂奔才会有的那份惊魂不定。

所以,我始终害怕在黑夜里行走,那怕是在城市的街巷上。如果要独自回家,非紧急情况宁可不回,不走夜路。然而,尽管我从小就开始怀有这样的理想,可惜,在现实的生活里,在压力忡忡的生存挤压下,为了那一口饭,那一份养命养家的薪水,这份算不上崇高的理想,总是一一落空。

5

这就是我们一代人的故事。在年轻人回家的路途上,都会出现很多说难以预测的事情。就像我们的孩子在从内地的大城市里放假回家的路上,可能也一样会出现虽然小心防范,却时时难以避免的一些事情一样,生活让孩子们在问题之中,一点点地学会了应对的本能。回家,对每一代人来说,折腾和反复,预防和应对,渴望和艰难,都是对一种能力的细细培养。

每一代人都是一样的,都有着自己时代不同形式的春运,并且在回家之路成长着。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自己的春运里,涌出学校的大门,坐在敞蓬老解放牌汽车的绿色斗子里,头发和眉毛上都持满呵气形成的冰花。我们也身背着大包小包,放声地唱着歌曲,走在回家的路上。

当然,所有人回家的意义都是一样的。

就在回家的路上,我和你们找到了共同的话题,在奔波回家的过程里产生着年轻人的共鸣。同样,我和我那一代所经历的那些个故事,也在那个不同的时代,始终跟随在生命背后的荒凉中,远远地走过。

纷扰的游离

最是斜阳依依下,时光盛开的暖意绚丽着一曲温润的清音。行走在萧索的古树林,感受着季节弥留的余韵。

飘零的树叶,垂直的落下,解语着岁月老去的痕迹,不知不觉这城市的天空已捡拾了岁月里繁华背后的荒芜,阵阵微风翻飞的黄叶,让此刻安静的心湖荡起淡淡的感怀。

雁行低度,数声凄啼,风中的回音,那么绝美。望苍山孤岑落寞,看古树虬枝盘根,凭添几许颓败的气息,风带起鬓角飞扬,翻飞的长发牵引着那场多情的年华。

追忆往昔,我们就像是携手行走的羁客,任凭尘世南来北往的风轻轻吹拂;时至今日,恍然如梦,回首已是经年。随风飘去的过往,带着生命最初的感动,在流水般的故事里,浅奏着一曲沉默的乐章,凄美而又伤情。

纷纷红尘扰攘,静看岁月将往事搁浅。缭乱的心境,独自书写临风的忧伤,可有一种感受,触景伤怀,心旌悸动,热泪盈眶?其间纠葛,怎般箴度?心向静栖,为何浮华却未曾疏离?缘何?卿一人尔,命也。

岁月暗转,秋去冬来;枕夜不眠独守的日子里冰雪不语寒夜的冷瑟,谁在宿命里遣散你那远去的光采?此生无悔恪守至死永恒的爱恋,却让流浪的脚印在孤独的海洋里写下永久铭心的印记。

茫茫天涯走遍,寂寞心酸,每当离别的风声拉开帷幔回忆睡在胸前,我飞扬的思绪在无涯的时空里回转,恬静的心怀在相遇的初心里醒来,那些挥毫诠释整个过往的笔迹是岁月深藏的激情与你温柔的心语。

红尘几度落花红,若干年后,如果还能再度相逢,是否还会记得仍有人为你默默守着那个承诺,是否还会记得记得昨日遗失的旧梦,记得曾经最初的懵懂?

曾执手相看的身影,而今可曾回望一下我渐渐苍老决然的容颜在故事轮回中谁的话语里徘徊?世人万千,容我,慰我,谤我,嘲我者有之,虚情假意的劝解背后是否也会疯长着某种不屑?背负万般的宠辱与辛酸,笑我痴情这凡俗的世事终难解与你的关怀。天地间,佛祖以拈花的姿态为世人普度自在之法尚有迦叶尊者以微笑做一次神会的回应;无人能懂的沉默无人能懂的我,我的世界被故事淹没,而故事早已湮灭在我的笔下…

此后,冷漠的眼神再也望不到底,许多的世事在心里也激不起一丝涟猗,虽然我知非我本意。苦短人生,纵有高才雅量,又有几人能看淡世事的消长,多少暗淡的心事与逐梦中隔夜风雨遗旧迹,坐看云烟散飞灰。

烟雨江南,百树腊梅,傍水曲斜,竞相绽放;那风姿带凄的琼枝,那暗香扶风的芳瓣,何须笔墨的雅缀,已然是诗意醇酣。秀影粉嫩,絮雪穿盈,而此刻娇艳的花朵又绽开了谁心底深藏的容颜?走去踱来枝间徘徊寻觅的花容幻想的全是你的笑脸…

回首伫息,敛眉幽叹;走在匆匆流淌的时光里,寻觅的足迹散落在曲径通幽处曾经走失的过往风景里。今生,我愿做一阵冬日的暖风,在尘世中孤独地漂流,带着今生的夙愿,带着隔世的容颜,只为你一拂的温婉。知否,知否?烟雨江南,无你何欢…

老去的是岁月,优雅的是自己

文/云霞

或许在将来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当青春,暮云都渐渐地远离我们而去的时候,当我们再也看不到我们的老友故旧的时候,我们也许就这样优雅地老了。那时的我们,就那么安详地端坐在夕阳下,听古风陈语,道沧桑岁月,该是一种多么的别样风味,凝聚在心头……

作别的不是岁月,岁月永远如梭,来来往往,永不断绝。作别的只能是我们的少年,只能是我们的青春,和我们的日子里曾经发生的故事。故事里的情节,大都应该都已模糊;故事的结局,早就不太在乎了。注定一辈子里,能够记得住的都是珍珠,永远珍藏在心底;在这一辈子里,记不起来的都是浮云,过去了,就永远过去了。

我们都不喜欢回忆,不论是喜是悲。总觉得一回忆,人就老了,岁月就苍凉了。其实,偶尔回身,朝过去的岁月之河里打一个水漂,未曾不是一件乐事。偶尔的一个回眸,也会激起一串串的涟漪。我们就这么静静地坐着,回味一下曾经的自己,重温一下曾经的故事,也不失为人生的一个雅趣。

当我们优雅地老去时,我们不必叹息,也不必冲动,更不必后悔。因为我们早就明白了,人生本该就是从容的、淡定的、优雅的。该做的,都做了;该想的,都想了;该忘的,都忘了;该记的,永永远远铭记在心底。只要这样,就该知足了;只要这样,就足够了。如果还有什么想法,就趁着自己还能动的时候,拿出自己的行动,做一个优优雅雅的自己。

生死牵挂

文/烟雨苍茫

这是一件真实的故事。

当一辆卡车满载一车苹果,从山村驶出,运向山外时,由于司机不了解路况,车速快了一些,出了重大交通事故。要说这位司机的技术应该还是很不错的,当他发现前面路段有急转弯时,紧急收车,车辆速度降不下来,要么就照直开在悬崖下,车毁人亡就可能发生;要么就向右打方向,翻到一米多深的坎下,或许会保住性命。

司机依然在瞬间选择了翻车。

翻车了,车辆真的是翻倒在公路旁的坎下了。

车上就司机和他的爱人两个人,司机爬出驾驶室,还在车周围转了一圈,想自个救出爱人,却是无能为力。爱人在驾驶室右侧被困,当听到他的呼叫时,她放心了,爱人没有事,还好,性命都保住了。

随即,打122报警,打120呼救。122和120都先后赶到了现场。

司机焦急万分,让交警赶紧救出自己的爱人,说:“我没事,快救我老婆。快!警察同志,快救她。”司机坚决不离开事故现场,他说要看到爱人救出来,一起去医院。

他爱人在驾驶室里,对警察和救护人员说:"我不打紧,快看看我老公好着没有。"

俩人在危难时候,都牵挂着对方。

谁说“大难临头各自飞”?现场的干警和医护人员在紧张的施救,也同样被这份真情感动。

医护人员给司机简单地包扎了外伤,他一再地说自己没事,就是着急牵挂爱人的身体受伤状况。

当大家奋力抢救他爱人时,司机悄悄趴在一个小土丘上休息。

交警和医护人员都在快速搬开苹果箱子,奋力撬开驾驶室,救出这位女性时,发现她已经死亡了。就在她死亡的时候,她还牵挂着爱人。

交警和医护人员很伤感,没听见司机说什么?看见他趴在土丘上,就打算让急救人员接回医院,一叫他,没声音,等去检查时,发现他已经也死亡了。

两口就这样走了,走的时候,心却是在彼此身上,完全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危。

这是真实发生的一个故事。就发生在我的身边,去参加救护的急诊科主任感慨万千,去参加救护的护士流泪了,很伤心,很感触。多次讲到这件事情,深为感动,也同样感觉遗憾,一对鲜活的生命,一对恩爱的夫妻,就这样没了。

现在社会,大家都在向钱看,对家庭的观念,对夫妻间的责任,似乎在悄悄地减退,在变化。然而,他们两口子却是这样坚守忠贞和本真。

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试问,在危难时刻,我们能做到吗?能做好吗?应该是大大地打一个问号了。虽然他们逝去了,虽然他们是很平凡的普通人,没有感天动地的伟大爱情和故事,但他们的故事足以告诫我们,平凡的生活,平淡的生活,一样很幸福快乐,危难时刻,平凡的人一样会爆发最美的火花,他们的爱是感人的,是真诚的,是弥足珍贵的。

现在,时常会听到一些消息,因为有钱了,因为升迁了,就抛弃糟糠,寻花问柳,朝三暮四。还记得同创业共患难的夫妻之间的故事和艰辛吗?还记得五千年封建文化传统的精髓吗?爱是相互的,爱是负责任的,爱是真心实意的。

一个温馨的家庭,一个负责人的男人,一个忠贞的女人,就自然会有一个缺点相对很少的孩子。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但起码会有一点正行,会有理想的。言传身教,家庭熏陶的工程是长期的。

那两个相爱的人未必是同日生,但却是同日死了。我不是说要每个人去向他们看齐,但是,终归是他自己在这起事故里是有责任的,是责任的主体。但他们的行为却是值得称赞的,在危难时刻牵挂自己心爱的人。关心他(她)的安危,是真诚的。逝者如斯夫,愿他们一路走好,祈求来生吧!

让我们的世界多一份真诚,多一份关爱。未必像大雁、天鹅那样去孤守终生,但也起码是一个有责任的人,一个有爱心的人。

从今天起替她讲故事

文/彼岸花开绚烂

今天没有什么特殊地方,北京的雾霾随着小范围的降雨终于有所缓解,依旧盯着电脑一遍遍刷就业信息,在挣扎了很久终究没有迈出屋子。倘若非要说出点自己高兴的事,就是不再观望,果断取消了久久没有出库的京东订单,就是始终怀着一颗平静的心对待我。一直理解他,却无法理解自己暴躁的根源,跟所有异地的人一样,我们经受着各种各样的考验,我一直扮演者悲伤的角色,乐此不疲地传递着我的负能量,幸好今天尝试着改变。还有一个计划终于要开启了,从今天起,我要替她讲故事,给自己听,给她听,给大家听。

喜欢文字很多年,但我不会讲故事,爱分享自己对成长的感悟,却始终不会援引生活的例子,所以那些年我写出的东西大多是空洞的、虚化的,朋友说很难从我写的文字中读懂我的真实想法,这大抵与个人性格有关,有的人毫不隐藏自己,恨不得将自己的一切暴露在世人面前,而有的人从来不愿意让别人走近,我属于后者,天生的喜欢将自己包裹,所以我擅长倾听,不习惯倾诉,自认为对人生、对生命有过最深沉的思考,便常拿那些所谓的道理规劝迷途的人群,这种看上去似乎什么都懂的人其实是最危险的人,因为我们心里是孤独的,人为地将自己与世界割裂,依然可以在人群中来去自如,却只有在一个人的之后才能直面内心。我不擅长讲故事,但我在三年前萌生了一个特别强烈的冲动,特别想用文字去记录一段故事,用心去记录一段故事,那是二零一二年夏天做的决定。那是个燥热的季节,可我一点也感觉不到,那段记忆是安静的、冰凉的,我记得的只是狭长的医院走廊、单调的病房、她的昏睡,还有一个个绝望的眼神。病痛耗尽了她最后一丝力气,那是她在人间的最后一周,她拉着我的手对我说,抽屉里有一本书,书上有她留给大家的信。那种桥段竟然真实存在在生活里,你时常怀疑真实性,却不得不告诉自己一切都是真的。那个夜晚,灯火阑珊,那个世界是嘈杂的世界,所有人都用尽力气为她准备一场华丽的告别,我的心是凉的,背对着墙坐着,面前她安详地躺着,只是一层玻璃便隔成了两个世界,我找到那本书,翻看着每一页的每一句话,那写了几张便没再继续的自传,那一句句在绝望中挣扎、挣扎中又绝望的日记,那一封两封留给世界最后的文字都像针深深地刺痛着我的灵魂……那么多话来不及说、那么多事来不及做,命运这般竟无情剥夺了她存在的可能,就是在那一刻,我好想替她说没有说完的话、看没有看过的风景。

二零一二到二零一五,三年过去了,我经常会想起童年院子里的梨花,经常会梦到平淡幸福的生活,可我始终没有敲下我想敲下的字,就连曾经那般喜欢的文字都成了自己排斥的对象,那是内心深处的害怕,每一次害怕便加深一层排斥,我想我不是一个坚强人,始终无法直面自己走过的路。我会想起她假装坚强的安慰,会想起她痛苦时的呻吟,会想起那天下午她告诉我她看到地板上长出了一层绿油油的小草,一会儿就长了老高,会想起她在世间说的最后一句话……那么多那么多的细节让我无法饱有平静,那么多次试图开始记录只言片语,每每以泪如雨下收场。不知从何时起,习惯上排斥过去,排斥想过去的事、排斥见过去的人。后来渐渐地可以提及这个话题、渐渐地明白经历的意义,不想再因不去尝试而后悔,所以这是一个开始,我想替她讲故事,然而无法站在她的立场,她生命的前二分之一我没有参与,后二分之一也无法替她承受,由此还是只能在自己的立场记录那段故事,为自己,为她。

她是我的母亲。

女孩(黧沝)与男孩(栦菍)的故事

文/丽子

女孩(黧沝):一个以学习为主,个子娇小可爱,喜欢开玩笑,自尊心强,自信,活泼的典型小女生!

男孩(栦菍):一个比女孩大一岁的高个子男孩,性格比较随和,开朗,爱讲故事的男孩!

经过高考的洗礼,女孩由一名高中生成长为一位大学生。带着将要进入大学的那份喜悦,女孩在家人的带领下,在2009年9月的某一 天来到了这所大学。由于女孩的家距离学校较远,因此在晚上才到达学校。也许是在朦胧的晚上,这所大学带给了女孩一种前所未有的神秘感。当汽车停在校内时,车门外站满了前来接待的好心师姐。当脚跨下车的那一刹那,女孩知道,这就是她将要度过四年的地方。看着师姐们忙里忙外的替自己张罗,女孩非常的感动,也与师姐亲密交谈起来。

然而,就在这时,师姐接到了一个紧急的电话,变把女孩丢在了校道,并嘱咐女孩别乱跑,在原地等着。

不一会儿,师姐没有来,一位黝黑的高个子的男孩来到了女孩眼前,那就是栦菍。男孩和女孩说明了师姐的情况,便帮女孩提着行李往宿舍区去了,由于女孩的宿舍没有安排好,所以女孩只能和不同专业的大三的师姐住在一起。待女孩的行李摆放好之后,男孩叫女孩出宿舍门口,叫女孩把他的电话留下,如果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打电话给他,他的名字叫栦菍。随后,男孩便离开了女孩的宿舍。女孩在大学的第一晚就是和家人挤在一张床上过的!

三月里的故事

文/懦夫

窗外一棵高大的广玉兰树上,密密匝匝的叶片下住着一对杜鹃,俗称子规鸟。

也不知它俩从何处何时来这里安的家,印象中,来了好几年了。平时也不太关注它们的存在,偶尔会看见它们飞来飞去不知忙些啥,倒是晨岚里传来略带伤感的布谷——谷,布谷——谷,布谷——谷,告诉我春天已经来到。

窗下书桌前,我在看一本关于人生哲理的闲书。歇息间,抬头看到它们正在忙碌。好奇心起,它们在干嘛呢?

噢!原来是昨晚刮过一阵狂风,把它们的家毁咯!只见地上散落了一片枯枝,它们正用喙一根一根地往树丫上衔呢!

昨晚的狂风中,我想,它们是多么的悲伤,看着自己温馨的家,在无情的狂风摇曳中抖落,是多么的无助和无奈!它们是否在废墟旁相望无语凝咽?它们昨晚是否一夜无眠?

现在想起来,它们的家被毁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记得去年的春天,那棵树长得要触碰高压线了,电力工人过来把搭建有它们巢的那根枝桠锯掉了!那次是在白天,也许它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化为乌有;也许它们觅食回来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家了!

那次,我怀疑它们另觅新居不再回来,可是,第二天清晨,略带忧伤的布谷——谷,布谷——谷,布谷——谷,……,依然在早春里响起。

所以,我坚信,昨晚的风可以吹散它们的家,但吹不散它们对生命的执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它们可以两手空空,可以一无所有,但心志不失,凭着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毅力,坚持到最后,还有什么过不了的坎呢? 布谷鸟还在忙,我却无意再看这书了,就看它们构筑春天里的梦想吧。

年关记忆之霜花

文/石钟山

小时候,那会儿的冬天很冷,深冬一到,每天早晨醒来,睁眼便能看到窗玻璃上结出的霜花,在晨光中缤纷着奇妙的构图。

一进入深冬,便到了放寒假的日子,早晨醒来总是赖床,目光被吸引的往往是自家窗子上的窗花。那是怎样奇特的图案呢,像雪花晶莹剔透着,还有的像森林、树叶以及奔跑的马匹……在北方单调的冬季里,眼前的窗花无疑是给我们的童年展开了另外一个世界,让人浮想联翩。

眼前的窗花,在我们的脑海里幻化出无穷无尽的另外一个世界,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曾经历的。比如,看着有些窗花的图案,你会想到森林里的一头熊;不远处的窗花,则如同暗处的枪口,接下来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呢?窗花只提供了一个抽象的开头,后面的故事只能自己脑补。于是,关于窗花的故事在早晨的慵懒中次第展开。许多时候,我的思绪会离开霜花,在另外一个世界里驰骋。有时,我一整天都会沉浸在有关霜花的某个故事的开头中——我不断地将之丰富完善,往往一个故事的开头,我会想出若干种故事的结尾。

太阳升起,暖暖灿灿地照在窗子上,那些霜花便开始模糊,最后变成一滴滴水珠落下来,美丽又神奇的霜花不见了,像刚下过的一场雨,雨滴淋在窗子上。好在第二天,又有新的霜花结出,自然又有了新的故事。

有一次,我还看见了椰林、沙滩,这些景物我在现实中自然没有见过,完全是在书本上看到的——那展现在一个北方孩子面前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呀,我想到了阳光、海浪以及远方的船。对没出过远门的北方孩子来说,眼前幻化出的景象,就像一幅又一幅的童话世界。

后来,我发现,其实那些霜花是流动的,随着你的想象,它们会变幻出各式各样的世界,异彩纷呈,走进你的内心,滋养着你的精神。

我童年的幻想是在北方深冬的霜花中完成的。若干年过去了,童心渐失,但只要在冬季早晨醒来,不时想起那些霜花,思绪便穿越到了童年。有霜花的日子必定是深冬,一进入深冬,便到了年关。岁月在年复一年中更迭着,我不由得想起唐代刘希夷那首《白头吟》: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童年不在,日子已是另一番模样了。

盛夏的果实

雨天,雨滴打在车窗玻璃上,密密麻麻模糊了视线。在车里享受着这份朦胧美。电台里的情歌一首首逝去,有哪首歌停留在你心里呢?莫文蔚的歌,总让我听着很贴心。歌曲里唱到的正是我渴望的故事,哪怕是幸福的错觉,我也要爱下去。不怕爱错,只怕没爱过。听着电台里的歌曲,我的脑海里导演了一部部MV。

闭上眼睛让音乐催情,我的眼睛默默地悄悄地湿润了。静静地坐在车里,享受着汽车疾驰飞奔,如果时间能停留在此刻多好啊!手中还握着半年前你留给我的香味,你说过只要在一起,就不怕短暂的分离,你总会回到我怀里。我安静地想你,安静的温习关于你的点点滴滴,窗外的雨越来越大,雨刷已经不能应对倾盆大雨的侵袭。我的心,再也不能承受压抑。时过境迁,一杯水也能醉。连接南北的这条公路,也连接着我和你。今天,我来接你回家!情深深雨蒙蒙!

我在雨中奔跑,涌入人群,越来越渺小。回到老地方,重温离别的车站。我们在此上演了无数场送别和相逢。每次离别,都会有一次回眸。上次的离别,我一步一回头地看着你,回首无数次,直到你在我的视野内渐渐模糊成一个光点。今天,我来接你了!再续我们的约定。雨线仿佛是一串门帘,我在模模糊糊的视野中搜寻你。终于搜寻到了那个光点,我稳步走向前,光点渐渐清晰。往事一幕幕涌现脑海。上次送别的场景和此刻的场景如此相似,只不过上次的“光点”越来越模糊,而这次的“光点”越来越清晰。

上次送别约定下次相逢,你穿着丝袜来见我。你竟然没有失约!漂泊大雨中,唯有一个穿着高跟鞋,短裤丝袜女孩在步履艰辛。我宽厚的肩膀,多想成为你避风的港湾。

你本可以拒绝我的追求,但是你给了我渴望的故事。当我能够“看见”你,我也同时“看见”负载于你身上的属于我自己的影子。若我能如释重负,你也清澈独立。

茫茫人海中盲目独自旅行,看似盲目却内心极为清楚分明。我们都在寻找一个人,寻找能够让自己完整的另外一半。不要爱得没有答案结局,就在这个盛夏,让我们的爱结成果实!

蒲扇情深

文/何伟康

烈日炎炎,酷暑难当,在没有电扇、空调的年代,最普及和最实用的消暑物品大概要数蒲扇了。回想起蒲扇轻摇,就能送来凉爽的清风,仿佛让我又回到了那段无忧的童年时光之中。

蒲扇,实际上是由常绿乔木棕榈科的蒲葵亦称“扇叶葵”的叶和柄制成的。表面有很多皱褶,色泽浅碧,呈圆形状,四周用篾竹丝、丝线锁口,下面有20多公分长的手柄,质轻、价廉。小时候,记得一出黄梅季节,母亲会趁着阳光在屋檐下,在两只长木凳子上面摊一层芦帘,把所有的衣物器具在太阳光暴晒,以防物品霉蛀,其中一样东西不能忘记的那便是蒲扇。蒲扇如果年久了实在不能用了,母亲就到大队代销店买两把回家,用毛巾在温水里擦洗后晾干,到了晚上用质地较好的布条,一针一针地沿边缝好,这样既可以防止划破手指,又能手摇时增加舒适感,关键能延长使用寿命。待我上学认字了,把自己的名字歪斜地写在扇面上,以便作记号和防遗失。就是这样一把蒲扇,不轻不重,不缓不慢有节奏地摇动,扇走了夏日的燥热,使人感到无比清凉,难怪俗语说:“扇子扇凉风,扇夏不扇冬。人若问我借,要过八月中。”扇子成了人们爱不释手的消暑宝物。

夏日里,三五成群的人们到竹园、弄堂口一起纳凉,手摇蒲扇或天南地北,或情长儿女,或仰观星空,都悠然自得,生活滋润。那时蒲扇虽不贵,但也不是每家都人手一把,天热全家人须轮着使用,有时遇到来亲戚还要向邻居借扇子。印象深的是,本村有位老伯能讲《三国》故事,小伙伴为了过足瘾,边轮流为他摇扇边聆听精彩的故事。一次他讲到《空城计》,司马懿率军到城门时诸葛亮轻摇羽扇,指挥若定的时,他戛然而止。只见他用手捋一下胡须卖关子慢吞吞地说:故事今日到此,明日请早。这时小伙伴们岂能罢休,万般献殷勤,有的倒茶水,有的送甜瓜。我乘机跑回家从父亲上衣口袋里偷了两支飞马牌香烟,再赶到竹园递给他并点上火,他总算将空城计故事讲完。

那时每当月明星稀的夜晚,老老少少都坐在场地上乘凉,我们将篾席摊在水泥洗衣板上,边嚼着甜芦粟,边吃着香酥瓜,母亲手中的蒲扇时而轻摇摆动扇出的那股清凉,含着天然植物的芳香,夹着爽身粉般的丝滑感,让我们顿感无比凉意。母亲时而紧摇几下,呼呼作响,这是在为我赶走嗡嗡叫的蚊子。有时看到我们手不停脚不闲,就轻轻温柔地拍打我们几下,唠叨着心静自然凉,不要像猢狲般东张西望。有时母亲劳作了一天实在困乏了,手中的蒲扇渐渐地停下来,稍顷一阵热气过来,母亲觉察到,手又摇动了蒲扇,似乎有用不完的气力。此时,村中蟋蟀、蛙鸣声伴随鼾声在寂静的乡野上空此起彼伏。

岁月流逝,人们依赖手摇蒲扇来消暑降温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如今,城乡家家有电扇,户户有空调,可我一到三伏天,眼前闪现最多的,就是蒲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