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风的文章
关于家风的文章(精选11篇)
有一种家风叫读书
文/温亚军
古语有云: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即一个人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读书学习,同样最重要的事情则莫过于教育孩子。能把人生至乐与至要完美融合的,莫过于让读书走进千家万户,这是家风建设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百忙之余“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因为“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有一种家风叫读书。父母很重视读书,家中崇尚读书的风气很浓厚。自我懂事起,父亲就经常带我到新华书店去读书。在那个资讯匮乏的年代,为了一本书人们常常托关系、彻夜排队,大概都是对读书的喜欢和渴求吧。我读的最多的书就是世界名著和连环画了。第一本世界名著《简·爱》买回来后爱不释手,放在枕前灯下细细端详品味。这样的感觉是现在好多年轻人体会不到的。对于连环画的喜欢则在于那一幅幅精美的图画配上极简的文字,仿佛人在画中,穿越了时空。一本本连环画成为我少年的记忆。直到现在,我还一直保留着收藏连环画的习惯。
有一种家风叫读书。如果说父母的言传身教决定着家风建设的“定量”,那么读书就是家风建设的“变量”。一个爱读书的家庭,一定是一个有智慧有修养的家庭。从上小学到大学,读书不仅让我学习知识,更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大家都会觉得学哲学很枯燥,但其实哲学孕育着大智慧,比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读通了哲学的基本理论,可更好地掌握社会的发展规律,这样,一切复杂的事情和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你知道,做什么对做什么不对,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是塑造人格的基本方法,也是家风传承的榜样和力量。在实际工作中,待人要信他,待人要为善,待人要求真。这些为人处世之道都是我从书中学到的。
有一种家风叫读书。作家梁晓声说过这样一句话:最好的家风,一定是有读书传统的家风。一个堆满书籍的书架就是一个家庭最有价值的不动产。我在书店工作,只要是有意义有帮助的书,我都会买回家让女儿读。有时候,我会去求一些作家亲笔签名的书,这样会让女儿感到作家一直在身边,一直在激励着她。在信息碎片化的当下,我有时也感到很忧郁。人们寻求知识的途径变得愈来愈简单,对网络的依赖程度愈来愈大。前不久听到一个故事,我一位朋友亲戚的孩子,是某大学的博士生,听取朋友的建议去读四书五经之类的书,读完却把不懂的字词句拍下来发给朋友让其解释。朋友问:为何不自己去查?答:太麻烦了!朋友无可奈何笑之。这难道是孩子的问题吗?非也。有的朋友问我如何让孩子爱读书?其实大家都知道,自己先学着放下手机多读书,孩子自然就会爱读书。但是很多父母都做不到。
“师友肯临容膝地,儿孙莫负等身书”。这是民族英雄林则徐故居的一副教子联,告诫后代只要勤奋读书,便能成为有用之才。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这样,让读书变成日复一日的习惯,让读书走进每一个家庭,那么就会提升每个个体的品性修养,就会创造每个家庭的美好生活,从而实现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中国梦。
所以,有空的时候多带孩子去书店读读书!
茶与家风
文/KaroXP
谈及家风,即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我试着从父母和亲戚们身上提取出最明显的共同点,是拼搏?是随和?这些总是带着那么些牵强。而唯有一物,却能把家族维系得那么牢靠,也唯有它才能最好诠释我们的家风。它,即是茶。
是的,作为地道的闽南人,茶与家族每个人的生活密不可分。从祖母一辈人到父亲母亲,再到我们八九零一代,族人几天不喝茶简直不可想象。从自饮自酌到朋友小聚,再到家庭大聚会,唯一不可或缺的便是泡茶。茶,泡出了家族的生活,泡出了家族的情感,也泡出了闽南人的家风。
闽南人泡的是功夫茶。功夫茶最为讲究,读者们且坐下,与我品这道独特的茶与家风。
这第一壶茶,泡出的是从容。从烧水淋杯,到纳茶洗茶,再到冲茶品茶,这样又细又慢的步骤,一个也不能少。不熟悉的人,抑或是急躁的人看了定会觉得繁琐。而泡茶的人,却能在如此的慢条斯理中静下心来,在冲茶和品茶中,陶醉和沉思。家人生活在海边,生活对我们来说不会是永远的风平浪静,印象深刻的更多是波折。无论惊涛骇浪,家人一定先是围坐起来,泡上一壶茶,静而思之,再大的波澜,在茶的一冲一饮中,也便化为了内心平静的涟漪。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这便是茶的从容。
第二壶茶,泡出的是对美好的向往。曾经看过这么个观点,说茶是有钱人的专属,我想以祖母的苦茶谬之。祖母年轻的时候,家里一贫如洗,族人也是食不果腹。在这样最穷的时候,家里人一样可以在温暖的冬日,在晨曦初照,团聚品茗,这是如何做到?茶具买不起,祖母便挖田土,自己烧制了最为粗糙的陶茶具。茶叶自然也是祖母自采,采的是野生的苦茶。就这样,在最困难的时候,家里人没有放弃对美好的追求。粗糙的陶器和苦涩的茶叶,陪伴了老一辈人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茶无关金钱地位,茶的美好,是所有闽南人共同的追求。这样的追求让闽南人从不绝望,也激发了拼搏和斗志。
第三壶茶,泡出的则是家人乃至于所有闽南深厚的情感。走在闽南的大街小巷,你很难看到喝茶的是一人独品,更多的是几个好友围桌而坐,在谈笑中品茶。家人也是如此,亲戚好友上门,迎接他们的一定是最好的新茶。在清亮的淡黄色里,族人团坐谈笑,这样的氛围最轻松不过。茶成了家族情感维系的纽带,这条纽带系牢的不仅有我们家人,还有千万闽南同胞。闽南人爱拼搏,祖辈多少人出海漂泊,他们在东南亚,在彼岸的台湾。我们有着一样的乡音,泡着一样的功夫茶。多少回乡寻根的华侨和台湾同胞,在回到祠堂的那一刻,在喝上家乡人递上的那杯热茶后,留下了思乡的泪。茶对于千万散落于世界的闽南人来说,是最深厚的同胞情。
亲爱的读者,生活太急,脚步太快,且慢下来,坐下来,让我拿出我珍藏最好的铁观音。与你泡上三壶茶,细细品味最普通的闽南人,最独到的家风。
腊八传家风
文/马亚伟
我们民族的节日,都与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厨房也是传承民俗文化的好地方,很多习俗正是在厨房里,由父母教给儿女,代代相传的。在这样的传承过程中,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形成了不同的家庭风貌。所谓“家风”,其实都是在生活细节中体现出来的。
在我的印象中,从小父亲和母亲就教育我们要吃苦耐劳。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总觉得没有谁比父亲和母亲更吃苦耐劳了。他们的言传身教,影响着我们姐妹。久而久之,吃苦耐劳就成了我们的家风。
记忆中,每到腊八这天,我们一家人都要忙活起来。一大早,母亲就催我们起床,说是要熬腊八粥。父亲在院子里忙着收拾柴火,本来家里冬天用煤火,根本不用烧柴火,但我家每年的腊八粥一定要烧柴火熬出来,而且全家人都要参与进来,热热闹闹的,类似今天所说的“仪式感”。父母都很重视节日,在我的记忆里,那么多的节日装点了贫穷的生活,让日子活色生香。
母亲早就给我们讲过腊八粥的传说:有一家人,夫妻俩吃苦耐劳,非常勤俭,好不容易攒了一份家业,还经常周济村民。可这家的儿子是个败家子,而且娶了个懒媳妇。夫妻俩去世后,小两口很快就败光了家业。到了腊八这天,小两口连吃的都没了,又冷又饿。村里人念及他们父母的好,于是都来接济他们,这家给点小米,那家给点豆子,凑成了腊八粥。村里人用这种方式教育小两口:吃了腊八粥,教训记心头。从那以后,小两口改邪归正,开始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吃苦耐劳,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这个故事,母亲每年都要讲,而且常讲常新。母亲用这个故事给我们上了“思想教育课”,父亲则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表示领会了故事的意义。母亲早已把做腊八粥的材料一样样备好,父亲让三妹抱柴,让二妹淘米,我负责烧火。现在想来,母亲和父亲并非刻意对我们进行什么思想教育,只是希望我们成为吃苦耐劳的人,所以想办法让我们懂得,人要勤俭才能有好日子过。
小屋里,欢声笑语,温馨弥漫。要开饭了,我和妹妹抢着干活,给父母搬凳子、盛粥,他们开心极了。浓浓的腊八粥,香得没法形容,就着母亲拌好的小菜,一家人吃出了幸福的味道。
如今想来,每年的腊八节,父亲和母亲不仅把节日过得有声有色,更重要的是把吃苦耐劳的家风传承给了我们。
最好的家风:不怨父母,不怪伴侣,不责子女
文/洞见onetong
一个家庭最好的样子,不在锦衣玉食,而在于一家人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
一个家庭最好的家风,大概就在三点:不怨父母,不怪伴侣,不责子女。
不怨父母
总有一些人把生活的不顺,归咎于父母,埋怨他们没有给自己创造更好的条件。如果一个人眼中只有利益,对父母百般挑剔,他就丧失了为人子女的资格。
也许有的父母没能给子女优渥的家境、不俗的人脉,但他们已经竭尽全力给了自己所能给的一切。
有人说道:“亲情,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纯净的感情了,除了爱与呵护,还应该有感恩。”
生养之恩大于天。
放下对父母苛刻的衡量标准,学会感恩,凡事体谅,是为人子女最基本的教养。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不是与父母的平凡为敌,而是与他们的不完美和解。
不怪伴侣
网上有个问题:“哪一刻觉得自己委屈得不行?”
有个高赞回答:“不是小时候被外人欺负,也不是长大后被上司训斥,而是我犯了一个错,自责难过,亲密的人不仅没有宽慰,还不停地指责。”
很多时候摧毁一段婚姻的,不是某件事情,而是伴侣面对这件事情的态度。
将过错都推到对方头上,只会激发夫妻矛盾,将对方越推越远。
最幸福的婚姻,是牵起一双温暖的手,踏实往前走。平淡中互相依偎,风雨中互相搀扶。
遇到问题时一万句“都怪你”,不如一句“我陪你”。
所谓夫妻同心,不过是一个懂得,一个大度,一个不抱怨,一个不指责。
不责子女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永不退休的老师,家长和孩子朝夕相处,潜移默化。
孩子是影子,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
有人说:“小孩子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冷嘲热讽。”无休止的指责和批评会化作利刃,刺伤孩子的心。
父母的言行能给孩子关上一道门,也能给他开一扇窗。父母以身作则,胜过千万句训斥、呵责。
看过一句话:每一个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舌尖上舞蹈。
疾言厉色的父母,很难在孩子心中撒下阳光的种子;春风般和煦的家庭,也很难养出自卑怯懦的孩子。
友爱、和善的家庭氛围,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要想孩子改变,家长先要改变。
如果你还在暴力沟通,是需要认真反思的。
家人和睦相处,生活平安喜乐,就是人这辈子最大的幸福。
母亲的家风
文/吴建
我的母亲是个心地善良、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她斗大的字不识一个。母亲虽不识字,但她有许多朴素的做人道理,一直影响着我、渗透在我几十年的人生历程中。
母亲特别看重子女读书,笃信“书中才有黄金屋”。每天清晨,母亲都要送我到村口,一直望着我走到学校大门,她才折回身;傍晚,母亲也总是站在路口等我回家。晚上,昏黄的煤油灯下,母亲一边做针线活,一边看着我做作业。每每我有懈怠的时候,母亲总是用“树不盘不成材,人不学不成器”、“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读书各人好”等她不知从哪儿学来的“至理名言”来教导我。上初二时,我因和外校几个学生打架,被班主任处分,我一气之下跑回了家。“不争气的东西!”一向对我没高声的母亲,那天竟狠狠地打了我一耳光,勒令我跟她回学校。可学校为严肃校纪,拒绝接收。从未在任何人面前委曲求全的母亲,居然跪在校长面前,用近乎哀求的口吻请学校接纳我,还代替我向校长保证一定改过自新,绝不再犯,母亲的倔强和泪水终于感动了校长。如果不是母亲的执着,也许长大后的我和她一样在土里刨食呢。
“穿不穷,吃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这是她告诫子女勤俭持家的常用语。我的童年时代生活比较困难。但在母亲的精心操持下,日子尚能过得去。日常饮食自然没有大鱼大肉,却从不断粮挨饿,一家穿的也很破旧,衣服基本上是补丁连着补丁,可总不至于春秋露肉冬天挨冻。我和两个姐姐上学的费用从来没有拖欠过。有一次,母亲煮了一锅薄粥,外加黑面馒头,我嫌馒头粗糙,扔在地上,母亲默默地捡起来,掸去灰尘,大口大口地吃了下去。“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母亲语重心长地说:“你知道这粮食是怎么来的吗?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啊。”上课时老师讲《锄禾》,我似懂非懂,现在听了母亲这一席话,我才真正理解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实含义。
母亲虽不“知书”,却很“达理”。 祖父母在世时,母亲让他们住向阳的房间,睡温软的床铺,有好吃的总是先孝敬他们。他们生了病,母亲送他们去看医生,端茶递药,伺俸病榻。人们常说婆媳关系最难处,可奶奶却常常夸奖我的母亲:“我是前世修来的福,遇上这么好的儿媳。”虽然我家也穷,但只要乡邻有困难,母亲总是尽最大力量帮助别人,小到淘米篮,大到农具,母亲都接济过人家。因而在四乡八邻,母亲拥有极好的“人缘”。
现在看来,母亲的这些“乡言土语”虽然很俗很平常,但没有读过书的母亲能传承着这些朴素的道理,使我耳濡目染,如沐春风,是多么难能可贵。
母亲的家风,是我一生的财富。
有一种家风,叫遇事不责备
文/两忘机
1
前些天,看到一条新闻。有一对夫妻开车回老家,妻子是第一次在高速公路上开车,老公几次指责,后来干脆就让她停车换自己来开。妻子顿时觉得很委屈,执意要开,于是两人便吵了起来。最后,妻子无助地坐在车中哭,而她的丈夫下了车在高速路上暴走。
分明就是一件小事,如果丈夫选择好好和妻子沟通,可能妻子也不会固执地坚持开车,结局想必是妻子已经坐在副驾驶位上,两人有说有笑了吧。越指责越失控,事情越朝着我们不想要的方向发展。
前几天,闺蜜佩佩泪流满面地跑到我家,说是对婚姻突然死心了。原来,她带着3岁的儿子逛商场时,儿子指着芒果说想吃。儿子吃后脸上长了很多红疹,可能是对芒果过敏,佩佩连忙送孩子去医院。丈夫赶来后,不顾旁人的目光,劈头盖脸地指责佩佩:“一个孩子你都带不好,还有什么用?”在佩佩解释自己并不知道儿子对芒果过敏后,丈夫还是疾言厉色地责备:“儿子对芒果过敏都不知道,你怎么当妈的?”
孩子最后没事,可是佩佩却忘不了丈夫揪着自己的过失不依不饶、不体谅不原谅的样子,夫妻关系也出现了裂缝。
很多时候,激化矛盾的并不是矛盾本身,而是你面对矛盾时的态度。家庭关系的一大杀手,正是我无助时你没有伸手拉我一把,我犯错时你总是不休不止地责备。
2
前不久,一辆小轿车撞了我们的车,对方全责。由于对方车辆并未买全险,两辆车加起来修理费也要一万多。当对方司机的妻子赶来时,并没有责备丈夫,而是一个劲地问她丈夫有没有伤着自己,一边一直给我们道歉。
面对丈夫紧锁的眉头,她宽慰丈夫:“钱能再挣,人没事就是谢天谢地。”一场车祸,我被这对夫妻圈粉了,上一次被圈粉还是在表姐夫妻身上。
前两年,表姐在同事的介绍下,盲目地花三万块钱入股了一家酒业公司,开始的两个月都能收到返款和公司的酒,表姐于是深陷其中,又将返款全部投入。姐夫一再强调天上不会掉馅饼,劝她及时收手,但表姐不信,固执己见。
没过多久,这家公司就开始不景气,表姐的本钱也全赔了进去。得知消息的表姐夫并没有责备,只是拍了拍表姐的肩膀说:“没关系,钱我能挣回来。”一句话不仅消除了表姐的心理负担,两人感情也更甚从前。
有人说,你在伴侣犯错时的态度,就是夫妻关系的试金石。你若咄咄逼人地指责,一定会影响两人的关系;你若设身处地地宽慰,婚姻才会历久弥坚。
3
年少时总觉得轰轰烈烈的爱情令人羡慕,年长些才知道,最值得羡慕的应该是那种久处不厌、深情不减的婚姻。
熟悉姥姥姥爷的人总是忍不住感叹:一辈子没见过像他们那么和气的夫妻。其实,他们的婚姻并非没有一地鸡毛,而是用爱和宽容平整了一切。
姥爷将拖把放在门外忘记收,结果被他人顺走了,心中愧疚,姥姥宽慰他说:“失财免灾,我有办法。”然后姥姥就用各种旧衣物制成一把五颜六色的新拖把,姥爷在旁边打下手,两人忙得不亦乐乎。
姥姥将饭煮糊了,姥爷为了捧场,尽吃锅巴,边吃边说:“我本来觉得男人就该多吃锅巴,身子骨才能更硬朗。”相互为对方的过失找出口,他们就这样走了一辈子。
去年我结婚,姥姥拉着我的手跟我说:“妞妞,好的婚姻不是一物降一物,而是一物容一物。”
相爱是两个人走向婚姻的起点,但只有学会接纳对方的不完美、宽容对方的过失,方能走得长远。毕竟,遇事不责备、遇事多宽慰,才是爱情的保鲜剂、婚姻的粘合剂。
愿每一个你都可以遇见一个懂你、容你、一路相陪的爱人,愿你能经得起波折、无惧风雨往前走。
清明话感恩
文/白睿田
小时候喜欢看戏,当一个新人物登场的时候,我总是忙不迭地问大人: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年岁渐长,童年无数小戏给我留下欢乐记忆。芸芸众生,好戏连台,好人终有好报!母亲时常对我说,一辈子要做好人做好事,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成为我人生的信条,指引我不断向前。
又是一年清明节,又到一年感恩季,清明,源源不断地教我做人,因为清明乃清洁、清廉、清净,清白;清明乃明事、明礼、明法,明白!清白明白之人,自有清风拂面涤心,自有明月皎洁般的真善美,清明乃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的传承。可以说,一个人受到良好家风家教的熏陶,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我常常被革命烈士冷少农家书感染,他年仅32岁就被敌人杀害。他在给母亲信中写道:“您教我孝老爱亲,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顺大多数痛苦的人类,忠实地去为他们努力。”1947年,毛泽东在给儿子毛岸英的信中写道:“一个人无论学什么或者做什么,只要有热情,有恒心,不要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个人主义的虚荣心,总是会有进步的。”徐特立教育子女:“我希望你们每一日每一时都不要只为自己着想,上半晚想自己的困难,下半晚一定要想群众的困难,以及政府的困难,机关负责人的困难。”家风的传衍有赖于家训家规的传承发扬,在当今时代有其独特价值和现实意义。革命先辈爱家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严守纪律、勤奋节俭,光照后人,也让我们的精神家园更加丰沛。这些优良家风,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德行善举,触动着社风民风的同频共振。所以,家风是一家人言行举止的精华和积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一代一代的家风是社风民风的晴雨表,凝聚为家国情怀的脉流和情感道德的教化。
梨花风起正清明,杨柳依依故人亲,最是一年感恩季,一齐弹泪心相印。作为一个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清明是人人遥寄哀思、涤荡心灵、传承家风、弘扬家风的最好时机,愿我们在这样的日子里清风拂面,感恩好人,一起追梦!
家风
文/杨世英
周末,我、忠兄、老沙还有美女碧荷,自驾游颇洞。
剑兄接待我们。文友剑兄,高个,壮实,热情和善。
我们游览生态农业园区。玫瑰园看看,桂花园瞅瞅,采摘几颗蓝莓尝尝,孩童般地坐坐皇家马车,然后在美食烧烤广场吃烧烤。
在附近的农家,我们见到了那爷孙俩。
一栋木屋。五柱四扇,三进。整体老旧,细看有新近修理的痕迹:房子右边屋顶换上了四根新檩子、十几段新椽条。两根立柱、三块地梁也是新的。像是扶贫攻坚中的农房改造。
院坝宽阔,青石板铺成。
小男孩四五岁模样,一头一脸的汗,双手握着一把竹扫帚在扫地。扫帚小小的,像是专为小孩定制。因长期使用,那扫帚和忠兄的脑袋一样,都快秃光了。
哇!小朋友好勤快!碧荷声如银铃。
小男孩抬头看了我们一眼,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又低头扫地。
院角桂花树下。那张栗色竹躺椅张开怀抱,一位穿着蓝色家织布侗装的白发老人,躺在那里,不知是真正睡着了,还是在闭目养神。老人一脸平静、安详。
我们发现,老人和小孩,衣服都很干净很清爽。
剑兄说,老人一辈子喜欢干净清爽。小时候,每天看到老人(那时年轻)打扫院子三四次。那时他家住的还是祖上的老屋,两层,画栋雕梁,桐油刷得黝黑光亮。后来,那祖屋卖来盘崽读书了。住了好些年茅棚和仓房,这房子是前年,从山上一个异地搬迁贫困户家买来立起的。现在老人身体不大好,前阵子动过手术。
小孩他爸妈呢?在外打工?忠兄问。
他爸在州里,当局长……
啊?!剑兄话未说完,我们一齐惊叫。
家风论
文/周洪宇
家,身之生养之舍,智之启蒙之地,性之养成之所,心之眷恋之湾,梦之萦绕之境也;风,以无形之相,无声之音,无痕之流,吹拂天地山水,遍扫城乡田宅也。所谓家风,由远祖之训,经先祖之传,受父母之教,得子孙之承,依同宗之播,使血脉相通,性格相合,操守相近,得而开枝散叶,生生不息也。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稚子无心,言其所闻,师其所见,行其所学,故闻有雅俗,而言判高下;见贤见佞,而师分贤庸;学因择类,而行成善恶。所谓生来无贵贱,风异而习远矣。“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母重教而择良地而居,毁良绸而劝学,不苦迁徙,不吝资财,孟子得传尧舜之道,扬儒家之学,成亚圣之尊,不可谓无孟母之启智,无家风之浸染。“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行克己利人之举,何来后裔辱没门楣之患?尽言传身教之责,何有子孙背德毁家之忧?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上行于下,先施于后。诗曰“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是矣。
旧时家风之盛,因聚族而居、累世同堂,乡里村落皆同源之水、同本之木,家风亦民风,民风亦社风,宗族之威权系于祠堂宗庙,始于家法训辞,施于世代子息。读书正业则家门长于科举,蜀中有“三苏”练达文章,徽地有周氏六世书香;精忠报国则世代赤胆忠心,汉有李广虎父无犬子,宋有杨家将满门皆骁勇;淡泊明志则为吏廉洁奉公,廷敬系宦途,无关儿营生,诸葛诫子书,修身不受污。或曰,今时不同往日,家族流散,谱系断裂,世路多漂泊之客,乡间少安土世家,家风式微,再无用武之地。此论谬矣!
家风无关乎族人众寡,而关乎心之向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乃家道益兹、人丁兴旺之本。宗族衰而风骨存,家道落而精神在,必得天地护佑,定有重光之日。家风如和风细雨,润泽后代,又惠及邻里。家风乃文化之沉淀、民族之传统、家国之根基,家风良善,则民风淳、社风正,则国运昌、民富强。反之,家风贪惰,则为学不勤,为人不义,为商不信,为官不廉,波及党风政风,国将危矣。故今时今日,家风之倡树,乃大势所趋,复兴之需。
“沂蒙母亲”王换于支援革命、爱党拥军,“红嫂精神”接力传承,代代发扬,影响万千人;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立家规三条,热爱劳动、艰苦朴素、不搞特殊,成“焦家家风”,再定“干部十不准”传之于今,家风促政风,政风带民风。皆如斯,则建设文明昌盛之邦大有希望矣。而贪官污吏、锒铛入狱者,莫不痛悔家风不正,骄奢无度,步步堕落,终酿人腐而家败之恶果。
天地有正气,无处不流化。家风亦应秉天地之正气,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随基因而传承,随文化而广布。一身之不修、一室之不扫、一家之不齐、一族之不睦,何天下之为?仁、义、勤、俭、信、善、厚、健之家风,于家于国于民之利,昭昭然矣。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倡树好家风,从我辈做起,从当下做起,可不勉哉!
家训家风
文/李嘉乐
优秀的家风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是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家风家训是每个人最先接触的教育,优秀的家风家训可以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
《琅琊王氏家训》有云:“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意思是说一个人的一言一行如果可以经受过反复的考量和核查,他就达到了诚信的极致。我们的老祖宗说过:“人无信则不立。”如果一个人没有信用的话是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由此可见诚信的重要性。在日本有一家餐馆,雇用了一个日本学生和一个中国学生洗盘子。酬劳是按件数计算的,每个盘子要求用水过七遍。中国学生每次都比日本学生拿到更多酬劳,日本学生就向他请教方法,原来他的盘子只洗五遍。一天,老板用专门的试纸测出盘子清洁度不够,中国学生却振振有词:“洗了五次和洗了七次有区别吗?不过少洗了两次而已。”最后中国学生被辞退了,他租住的房子也被收回,因为他的声誉对房东带来了影响,最后他不得不搬到另一个城市。
诚信带给我们机遇,带给我们成功的机会,而不诚信则只会让我们失去他人的信任,失去与别人交往的机会。
曾国藩在家训中写道:“家俭则兴,人勤则健。”一个家族只有节俭勤劳才可以兴旺健康。司马光小时候家境富裕,有一天他新得了一双蜀锦做的新鞋,便穿去给父亲看,谁知父亲要他马上把鞋子脱下来烧掉,并训斥他说:“小小年纪便只知贪图享乐,长大之后还不为祸一方啊?”司马光一生受父亲影响颇深,父亲教导他做事要勤快且一丝不苟,要愿意为穷人办事。做人要知足常乐,粗布麻衣亦可,粗茶淡饭亦可,切不可贪图享乐收受贿赂,人这一生最重要的就是正直和清白。司马光正直廉明,与其父亲的家庭教育不无关系。不管富有还是贫困,都应节俭,而一个人只有勤于做事,不懒惰,他的身体也必然健康强健。
优良的家风家训世代相传,潜移默化惠及子孙,亦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留芳万年。
把“七一”过成家风
文/魏益君
不知从哪一年开始,随着我们家党员数量的增多,老父亲就宣布成立了家庭党小组。
每年“七一”,父亲总郑重其事地召集我们回家开党小组会。在我们家,除了老母亲和几个年龄小的小辈不是党员,其他家庭成员都是。
老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老党员,思想积极。大哥二哥他们也有着二三十年的党龄。小辈们的思想更加积极,有的在大学就入了党。这样,我们家的党员结构就分了层次,党小组会既是组织生活会,又是家庭聚会。
“七一”的党小组会,是老父亲一年中最为重视的,除了每个人汇报工作和思想,就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每次的党小组会,二哥是帮助的重点,他平时好喝酒,有时还喝酒误事,耽误工作。只要父亲点出二哥的毛病,首先跟着开炮的就是二嫂,说二哥因为喝酒不仅影响工作,还耽误过孩子的家长会,家务活也很少搭手。这要在平常,二哥的炮仗脾气肯定接受不了这些批评,这种场合他只有虚心接受,努力改正。要不然,正统的老父亲不知要和他单独谈话多长时间呢。有了这样的帮助,二哥喝酒就真的会改正一段时间,对工作和家庭的责任心也有了。
第二个需要帮助的就是大嫂,大嫂好时髦,天天穿衣追名牌,弄得家里的衣柜像个商场。那次回娘家,老妈拿钱让她帮着买台微波炉,她居然因为看上一件衣服把老妈的钱也搭进去了,惹得老妈好一通怨。针对大嫂的问题,老父亲一本正经地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作为一名党员,不能奢侈浪费,更不能奢华。大嫂听着,一个劲地点头,因为她知道,如果自己态度不好,正统的老父亲会把这事说到单位。当然,这样的帮教过后,大嫂就会收敛许多。
其实,我家的党小组会并不只是这些帮教,在老父亲的倡议下,我们每个党员给灾区捐过物,给老家村里修路捐过款。
每个“七一”,在外读大学的小辈们也回来了,所以党小组会上,那些在大学入党的小辈就会得到老父亲的连声表扬,表扬得小辈们摩拳擦掌,浑身有劲。
最后,还是在非党员的老母亲的一句“别开批斗会了,吃饭”声中,结束党小组会。
吃饭时,二哥依然喝酒,只是不敢贪杯;大嫂依然滔滔不绝地说着那些时髦的话题。一家人其乐融融,把“七一”过成一种家庭文化,过成一种优良的“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