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的散文
关于端午的散文(精选11篇)
短信过端午
文/庞进
以手机短信祝福节日,可谓当今一大时尚。
前年的端午节在公历的6月16日,15日就有短信频频发来。“万水千山粽是情,糖馅肉馅啥都行。青丝捆着祝福意,粽叶包着真感情。糯米缠绵红枣香,雄黄醉人龙舟行。鸡蛋伴着艾叶煮,平安健康永一生。”这是一首七言诗,首句利用谐音,改曾广为流行的港剧歌曲《万水千山总是情》词一字,由“总”而“粽”,让人心领神会不禁莞尔。不仅“粽”,雄黄、龙舟、艾叶等属于端午节特有的民俗元素,诗中都一一涉及,且组合自然,读来有滋有味,情趣悠然。
如此短信,好是好,但属于一人创作,全民使用,不知出现在多少人的手机上。相比之下,那些因不同的时、地、人、事而创作的短信,对发者而言,毕竟要费一定的心思,对收者而言,就得仔细阅读、认真领会了。
15日一大早,就收到了大学同学、现为解放军某部少将的李伟发来的短信:“献上藏胞的白哈达,送去高原的格桑花,李伟在玉树祝你端午节快乐!”看到短信,眼前便浮现着我的这位昔日同窗,正率领着子弟兵们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情形。于是,想了想,回复道:“以戈壁滩上九千年的胡杨向李伟祝福!”胡杨是生长在荒漠沙地上的唯一能成林的树种,有“不死三千年,不倒三千年,不朽三千年”之说。——几个小时前,我们到达新疆哈密,一出火车站,就看到了对面楼房上的广告语:“领略大漠胡杨九千年风韵!”
手机短信缩短了空间距离,真所谓“天涯若比邻”了。比如这条短信,就是从遥远的海南发来的:“用一份健康的绿豆、一份开心的花生、一份美丽的红豆、一份快乐的调料,包成一个开心的粽子送给您……”发信人小胡,是一家公司的员工。内容如此丰富,于是,赶快回复:“谢谢,我在新疆,这里有生命顽强的胡杨,它们也姓胡哦。”小胡很快再发一条:“啊,您在新疆过端午呀?有粽子吃吗?需不需要给你捎去海南的粽子?”人有情之,须得领之,于是再复:“好啊,相信特别好吃,尤其是你做的。”这后一句,把一个“阳光80后”给难住了:“啊啊,我还没学会包粽子,让您见笑了。您发个地址给我,我给您寄海南的特色粽子吧。”……
到了16日,短信更是接二连三,有复不胜复之感。其中一条是志明先生发来的,他作了一首诗:“汨江润雨翠柳烟,楚使琴瑟寒千年。棕香俄倾百龄梦,诗到嘴边忆屈原。”对这样一首下了工夫的诗,当然也要下一番工夫回复了,斟酌片刻,和其韵道:“万马狂奔大漠烟,胡杨阵列九千年。一脉苍凉志士梦,恰逢端午叹屈原。”——此前,14日下午,哈密当地文化名人王喜明先生自驾车,引导着我们一行人到位于哈顺戈壁中的雅丹魔鬼城参观、体验。但见大漠起风,风卷沙尘,呼啸速行,如万马奔腾。而胡杨,如前述,既是自然生态的奇迹呈现,也是一种生命精神的象征。那么,广袤的戈壁,给人的感觉,除了辽阔,便是苍凉了。这样的苍凉,可不可以与中国历代志士生命末年的心态相比呢?比如屈原,比如司马迁,以及嵇康、袁崇焕、王国维、吴宓、陈寅恪……
端午是浸在艾香中的乡情
文/张宏宇
“五月五,午端阳,家家户户插艾忙。把艾插在门外边,驱虫辟邪又吉祥。”每年端午听到这首儿歌,便会勾起我浓浓的思乡之情。
在艾香弥漫的日子里,慢慢剥开往事,仿佛整个故乡包裹苇叶之中,便会有一种清香的味道。我喜欢闻艾的香味,这香,是从儿时就浸在心里上的。不管漂泊多么远,不管过了多少年,艾的香味都会浸在我的记忆中。尤其是当端午节来临时,艾的香味就会从遥远的故乡徐徐而来,熏醉了我思乡的梦,用心倾听艾叶散发的宛若天籁的乡音,那是一种美好的思乡之情。
每到五月初五,母亲便会割一大包野艾回来,插在大门两旁。说能辟邪,也是风俗。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药,在农村,很普遍,它生长在田间地头。艾有浓烈的香味,酷似中草的药味,浓浓的艾香便沁满我的心扉。粽香和着艾香,便组成了故乡的味道。
每逢端午倍思亲,故乡的端午,总是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味道,点起长长的艾香,包好精致的粽子,做好香甜的糍粑,在艾香的熏陶下,感受着别样的节日氛围,那种感觉,是乡味,更是家的感觉。在家乡,每年端午来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采集艾叶,艾叶都是整条枝干剪回来的,悬挂在门框上,艾叶打上了故乡的标签,刻在了我记忆的深处。
故乡的端午节,有吃粽子,吃鸡蛋,赛龙舟等风俗,但都远不及家家大门两旁插艾,那是必不可少的。端午节那几天,整个村子里到处弥漫着艾的清香。遥想故乡的沟边地头,那一片片,一丛丛的野艾随风摇摆,在田野里,在阳光下,是故乡一道美丽的风景。每至端午,我眼前便会浮现家乡的艾草,艾的香特别醇厚,乡愁浸泡在其中,我知道那种叫做乡思的情愫,就是乡情。
离家很多年了,远在外地,每到端午节时,浓浓的艾香便勾起我想家的念头。故乡的山水,故乡一草一木,时常会萦绕在我的眼前,只要有艾香的味道,让我仿佛间回到了故乡,那种艾的香气是来自我心底的,永远也不会变味,那是故乡独有的味道。端午对我来说,就是浸在艾香中的乡情,一叶叶的艾香,一片片的乡情,端午节的香味在绿色的粽叶间荡漾开了,艾香在心中了。
端午, 我缅怀的诗行
文/浦景东
只因你纵身一跳,那条江在历史的五月就成了一个生日。江水哇地一声哭了,石破天惊,就像一个初生的婴儿,汨罗江睁开了你的双眼,哭出了你的声音!有人在你的眼中撒网,却捕来了水中的叹息,人们没有找到你的身躯;可有人见你在深夜,借着月色从江心踏水而来,在菖蒲之颠抱头痛哭。
你成了江水的一部分,江水一下深了两千年,你在江底摸索了千年;世人在你眼里,也摸索了千年,一种文化不断繁衍。你的脚步生成不屈的信念,那些浪漫而忧愤的诗句,如花般绽放,只需一瓣就能将你忆起!朦胧间,我仿佛看到了你正在慷慨激昂地演讲着爱国的诗篇。人们斟起一杯黄酒,洒入江中,哦,原来今天是端午!
历史有发展也有回望,汨罗江畔那个英魂,不正凝望着我们今天的富强吗?千百年的抗争与梦想,有多少忠烈的热血流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不就是所有爱国者的追求吗?一个不朽的灵魂,永远感召着中国,一种精神在浩荡的空宇间传唱!
昨晚我不是在做梦,是因为端午节的到来,那个傲骨英风的诗人也翩然走来,“离骚”向“天问”,大地吟“九歌”。伟大的屈原,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我捡起片片激越的灵感,为永生的英魂,把缕缕艾香写入缅怀的诗行。
端午遐思
文/杨剑文
一片粽叶划开夏日。
一枚红枣馨香晨光。
一粒粒糯米是谁昨夜的泪水?晶亮!晶亮!
一艘龙舟从记忆中驶出,划向未来与冥想。
船上端坐着瘦削的你,还有你饱满的思想。
而你的忧愁,漂浮在云端,凝结着诗歌的气势。你的楚辞呢,你的诗歌呢?你写满愁绪与感怀的楚辞,端坐在书中,等待翻阅的手指与诵读的唇齿……
你端坐在端午,迎接祭奠。
还有,今天这个日子,端坐在日历的中间,横亘在四季的中间,是在等待你的脚步,还是在聆听你仰首吟出的那首诗句?
所有的一切与你相关,都在今天回想着你怀念着你。而你,涉水远行了,随水而去了,乘雾归去了……
惊起的涟漪,还在濯洗着今天的灵魂与明天的思想。
你是一江水。你是一座山。你是一座碑。
你是年年抽出新叶的芦苇。你是年年散发馨香的艾蒿。你是年年划走的小船。
你已经离开很久很久。
但是,你也正在走来,很近很近。
想起一种节操,就会想起你。想起一种忧愁,就会想起你。想起一首诗歌,就会想起你。
你是诗人。你的人生就是一首诗歌。
你是哲人。你的人生就是一句哲言。
你是悲伤的人。你是爱国的人。你的诗句里种植着一种精神,生长着一根脊梁,贯穿着一些血脉……它们依旧渲染着今天的浓浓哀思,像河一样,从远方流出,流向更远的远方。
远方是无涯的时光。
在时间的源头,数一数所有粽子中的米粒,它们有多少,就代表着你对国家的忧愁有多少;它们有多少,就代表着人们对你的思念与敬仰有多少。
你的忧愁从来都与你自己无关。因此伟大。因此厚重。因此,我们用无数粒糯米,堆积出对你的景仰与思念。将对你的景仰与思念用甜蜜粘起,用永恒的绿色包裹,用火热的追思与缅怀煮沸,捞出水的热度代表一种久远的寄托……
生命没有永恒,而你却是永恒。端午永恒。就是一种精神永恒。
端午记忆
文/张彦梅
五月,端午未至。可大街上随处可见摆地摊和推车叫卖香包的小贩,那各种色彩鲜艳、玲珑精致的香包总是吸引着行人忍不住驻足。我和孩子也在摊前细细欣赏挑选……香包散发着特殊香味已将端午的气息弥漫开来。
孩子嘛,记忆中有趣的节日就是端午、中秋和过年。有得吃、有得玩,还有好听的故事。牵着女儿的手,我给她讲屈原,给她讲我小时过端午的趣事。女儿却对我童年的趣事更感兴趣。
追溯到我最初的记忆,我还在父母怀里抱着,爸爸用筷头蘸着雄黄酒给我的小嘴里抿上一小口,大概是因为我的小脸因为酒的味道拧巴成了核桃,全家的哄笑声,这在我的记忆中还有印象。再大一些,对端午的印象就更清晰了,端午节那天,等我们从睡梦中醒来,才发现自己的脖子上挂了南瓜、小粽子等样式的香包,手腕上、脚腕上、脖子上都缠上了五彩线,非常漂亮。据说,五彩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降妖魔鬼怪。妈妈说这个不能摘掉,等什么时候下雨才能摘下来,让它顺着水流的方向飘走,可以辟邪。
中午妈妈做一桌子丰盛的菜,还有煮鸡蛋。爷爷坐上席,一脸严肃,面前是两杯雄黄酒,我们兄妹会排了队,爷爷依次会拿筷头在其中一杯里蘸一下,我们张开小嘴,抿一下筷子,又辣又苦,可是很安静,没人哭喊或是不配合,虽然不明白这是为啥?爷爷再拿筷子在另一杯里蘸一下雄黄酒点在我们的耳后、胸口、肚脐……点完雄黄酒,才可以上桌吃饭。吃完饭就可以跟在哥姐的后面开心地玩耍去了。哥哥会拿了煮熟的鸡蛋去找别人顶蛋玩儿,看谁赢,鸡蛋先碎的就输了。
姐姐牵着我,在村子里找小姐妹去玩。这时才发现,几乎家家都在门前插了艾草,挂了纸葫芦。那纸葫芦五颜六色的,下面垂着丝线穗在房檐下随风摆动,再配上一束艾草就觉得很有节日气氛,为什么要挂纸葫芦呢?据妈妈给我们讲,从前,有个昏庸无道的皇帝听说用十万个人的头祭天就能长生不老。于是就派一个叫贾胜的大将带领御林军去杀人。贾胜领旨冲出城去,不管老弱妇小,见人就杀,可一点人头数,还是不够十万颗。这天正是五月初四,贾胜正走着,忽然看见一个农妇背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手里领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累得跌坐在地上。贾胜追上去问道:“你为什么背着大的,却领着小的呢?”村妇哀求着说:“大的是我弟妹的,这小的是我的!”说着就跪在地上哭了起来。贾胜觉得这个村妇太善良了,就对她说:“我看你心眼儿挺好的,决定放你们回去。但是那么多人家,我们也不知道哪个是你家呀?”贾胜灵机一动,“明天你在你家房檐下挂一个葫芦,我就知道是你家了。”村妇千恩万谢地走了。第二天,正是五月初五,贾胜带领人马来到这个村子一看,每户的房檐上都挂着葫芦。贾胜一看恍然大悟,知道是好心的村妇回村后把消息传开的。于是,贾胜就对士兵们说:“兄弟们,哪个村子的人不像村妇那样善良呢?咱们不要再杀人了……”妈妈讲着讲着,眼睛不禁就有了大雨后的湿漉。
小时候当大人们端着兑了雄黄的酒细细品咂的时候,我也期望着将来的某一个端午,也能细品醇香,可真正成为大人的时候,却不敢尝试它的辛辣和甘苦。恍然回首,爷爷、父亲已不在,而今的端午再也没了点雄黄……有的只是无香无味的饭菜,不甜不淡的粽子。
端午
文/李建荣
艾草。经过春风春雨的洗礼,在五月的风中摇晃。
站在河边,或者江边,望一路而去的江水,诗意染在水上,烟雾飘眇,树影朦胧,一幅寓意深远的水墨画跃然大地之上。
水鸟轻叫,划过水面;船影随流移动着,岸上的人们匆匆行走在路上,只有风咏出《离骚》的词句。
在这个季节。父亲从芦苇荡采回长长的叶片,母亲在水中反复给叶片洗了把脸,熟练地将苇叶卷成筒状,然后将洁白如晶的米粒放进去,加上红枣等,包成粽子,在锅里煮出诱人的香。
父亲扛着初升的太阳,在露珠里割回艾草,母亲从中拣了几枝,放进锅里的水中,把刚收的鸡蛋放进水里,添柴加火,水滚了,鸡蛋也有了诗意。
风轻轻拂着。
人们的思绪浮动着。
我似乎看见,汩罗江水,尽是屈原留下的遗恨在飘动。一行行屈原留下的诗,站在一个又一个浪花上。
粽香融进了江水。
感伤留在了岸边。
怀念书写在人间。
年年端午,年年粽香弥漫,年年祭拜大诗人。
一身的愁,被江水洗了多少年,也没有洗去。
唯有诗行,经过水的清洗,日月的阅读,字字清晰,明亮。
端午怀想
当街头巷尾婶子大娘手推车上五颜六色的香包阵阵飘来奇香,当田野垄上郁郁葱葱的艾草蜂拥到达集市一同喧嚣,红红火火的石榴花在绿叶婆娑的枝头欢笑着吹起喇叭,五月的暖风撩开麦穗的金黄,时令悄悄告知着一个重要节日——端午节的来临。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从最初百越地区图腾崇拜的部落祭祀活动,到战国时期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汨罗江自尽报国,楚人争相划船追赶拯救,继而沿袭到后来的龙舟竞渡,以此来纪念祭奠屈原,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写出了龙舟赛的壮观场面,震耳的号子声吼出了中华传人的爱国热情,也展示了人们祈福求安的美好心愿。
经年的过往撒落满地的记忆,儿时有关端午的点点碎片如粒粒珍珠,在眼前跳跃着闪烁着,令我久久留恋着捕捉着……
儿时对于节日总有一种期冀一种渴盼,节日会有小惊喜,节日会有大收获。端午节香包会有的,粽子会有的,鸡蛋鸭蛋会有的,五彩线也会有的……妈妈还为我们做香包,各式各样,生动鲜活。有个宝贝“扳脚娃娃”,那含笑的眉眼,扳脚的姿势,沁脾的香味在我脑海里一直飘到今天。
端午节还要包粽子,用苇叶把泡好的糯米花生红枣卷起来,缠上线绳上锅蒸熟备用。端午前夜,妈妈便会洗上半盆子甜鸡蛋咸鸭蛋,剥好新鲜的大蒜,合着粽子、艾叶一块儿放到院子的方桌上,说是经经夜里雨露润泽可以防病去灾。
第二天一早,打扫庭院,插上艾条,煮好备过的食材,全家都用露过的清水洗脸,耳朵点上雄黄酒防蚊驱虫,孩子们挂上香包,一家人围在一起热热闹闹,开始像模像样过端午了……
历史从一个个古色古香的端午,时光交错着绵延不尽流淌到了今朝。难得它还在,为了让我的孩子们还能回忆艾香和棕香,我们能做的就是记住端午,记住我们的节日,传承我们的节日,让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永远焕发青春活力……
我们的端午不是这样过的
文/苗君甫
端午节临近,我问女儿打算怎么过节。女儿很随意地说:“随便吧,去超市买几个粽子回来得了。”
我一时有些无语,也是,现在的端午节,已经简化成去超市买几个冷冻的粽子了,这成了最便利、最快捷的过端午的方式。
可是我们的端午不是这样过的。
我们的端午,乐事之一,是去采艾蒿。得到大人指令的小孩子们,像撒欢的小马驹,一路呼啸着奔向沟渠去采,端午的喜庆气氛,被我们这群孩子渲染得到处都是。
我们的端午,乐事之二,是挂艾蒿。蹦跳着,在门上,柜子上,蚊帐里挂艾蒿,能想到的地方都被我们插满了。一屋的艾蒿味,微苦。大人们说,辟邪。小孩们却看着自己插上的艾蒿,生出成就感。
我们的端午,乐事之三,是看母亲包粽子。母亲一手托粽叶,在空中翻卷,陀螺样的粽叶小洞便形成了。然后将糯米放进粽叶里,把余下的粽叶卷起来,一个带着尖尖角的粽子便托在手掌里。母亲包粽子的情景像是一幅画,透着和谐安宁,透着对我们的疼爱和怜惜。
我们的端午,乐事之四,是吃粽子。清香四溢软滑可口的粽子放入嘴中那一刻的感觉,无法用言语来形容。那时候的粽子,嚼起来有弹性,入口有爱的味道,黏黏的,甜甜的,让人无法遗忘。也常常把糯米吃得满脸都是,但因为是端午节,通常是不会受到责怪的。
我们的端午,乐事之五,是佩戴荷包和五色丝线。当我们穿戴一新,往人前一站,就成了小模特,把巧手母亲的女红手艺展现在别人眼前,也把小小的骄傲和自豪展现在别人跟前,因为有母亲爱的味道顺着那些配饰恣意弥漫。
我们的端午,乐事之六,是看龙舟比赛。水面上龙舟竞渡,水手们同心协力,岸上观众们齐声呐喊,锣鼓声、呐喊声、喝彩声,声声入耳,端午的氛围浓得化不开。
可是,现在的端午呢?采艾蒿,没地方去采,女儿甚至不知道艾蒿长什么模样,龙舟无处可划,防盗门也没有缝隙可以插艾蒿,我自己也没有耐心去包粽子或者缝荷包了,超市的冷冻粽子嚼在嘴里,没有以往的甜糯味道。
突然,我如此想念我们的端午节。想要告诉女儿,“我们的端午不是这样过的”,却没有语言去描述为什么我们渐渐失了端午的六大乐事,这真是一种遗憾。
乡里端午色缤纷
文/郭华悦
时至端午,老家的油菜花,方如火如荼。
那一把把油菜花,像一束束火把,斜插在家乡的田野上。老家的油菜花,开得晚,片片金黄如火星一般,在风中开始飞舞。乍一看,令人心醉。
这片黄灿灿的色彩,带着古老的味道,温婉娴雅,平静安宁。油菜花这种亲民的植物,也有着亲近土地的特质,带着当地的特征。有时,大风挟持着铺天盖地的黄,带着狂野的气息;无风的时候,则似乎沾染了这片古老土地的雅韵,如温婉碧玉,宠辱不惊。
金黄,来自于油菜花,也来自于麦浪。随风起伏,起起落落,无边无际,颇为壮观。麦香撒欢般蜂拥而来,鼻中闻到的是一股股熟悉的清香。这一片片端午的金黄,映在农人的脸上,是农忙的忙碌与丰收的喜悦;映在游子的脸上,是念念不忘的乡愁。
与金灿灿的黄相伴的,是明亮亮的蓝。
这蓝,是老家的水。江河滚滚,载着古老时光里的土地和人们,飘荡至今。水声潺潺,水色是明亮的,仿佛被天空渲染而成的蓝。抬头看天,是蓝色的;低头望水,也是蓝色的。而这一高一低的蓝,中间却夹着金黄。
于是,人立船头,抬头低头,似乎都是看不到边际的天。不禁羡慕起那些荡舟而行的船家,穿梭在脚下的另一片蓝天中,谈笑自如。在他们的眼里,世界便是眼前所见的这一切。都那些庸人自扰的烦恼,早已被抛至九霄云外。
端午时分,归家的游子,总喜欢在蓝蓝的江边,将快捷的交通工具抛至一边,乘上慢悠悠的船只,顺江而下。一路上,尽览风情。这风情,看在眼里,烙在心上,成了挥之不去的乡愁。
黄与蓝,是明亮的;而下了船,眼前的白与青,则是淡然的。
白色,是那连连绵绵的墙;青色,是点缀在墙头上的青瓦。白墙青瓦的院落,坐落于黄花蓝水之畔。穿过蓝蓝的水,趟过黄黄的花,在风的一路带领下,来到了白白的墙边。那扇古老的大门,仿佛就是一幅画的入口。穿过其中,也就进入了画中的世界。一明一淡,更显出了层次与不凡。
而到了家,过起了端午,又是不同的色彩。
过端午,先得包粽子。包粽子,少不了打粽叶。端午前,家家户户都会划着小船,去芦苇中采一种野芦苇的叶片,用来做粽叶。包好粽子后,碧绿的苇叶包着美味的粽子,一字排开,看上去翠绿的一片,赏心悦目。端午的绿,饱了眼福,也饱了口福。
粽叶的绿,和粽子的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灰色,来自于灰汤粽。把一秸糯稻草洗净,晒干后,等到包粽子的前一天,把糯稻草烧成灰。然后,把灰放进淘箩里,用清水淋。淘箩的底下,放个瓦盆,清水冲刷过糯稻草的灰后,到了瓦盆里,就变成灰色的汁液了。把灰色的汁液过滤几遍后,就把糯米浸在水里,泡上一晚。隔天,就可以用糯米做粽子了。瓦盆里的灰汁还不能倒掉,要倒进铁锅里,等粽子包好后,就放到灰汁里煮熟。这样做成的粽子,就是灰汤粽了。
无数个夜晚,色彩缤纷的乡间端午,带着旧时的记忆,款款而来。醒来后,心中满是乡愁,阵阵惆怅。
爱意“兰汤”香端午
文/王霞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苏东坡一阕《浣溪沙·端午》,写尽端午女儿佳话。
“明朝端午浴芳兰”即沐兰汤。我的家乡是用随处可见的松、柏、桑枝、艾叶等平凡药草,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可祛暑毒、除热痱;“彩线轻缠红玉臂”是长命缕,俗始于汉代,以后相沿成习,直至近、现代,也就是今天的五彩线;“小符斜挂绿云鬟”指佩饰。旧时江浙一带端午时,妇女常佩戴的一种饰物。我想这大概就是端午特制的步摇了,真真儿是女子专用的装饰品。
五彩丝线长命缕,山花一枝代步摇。艾草月季加薄荷,妈妈为我备“兰汤”。
母亲虽从小过着贫寒的生活,可却识文断字,注重生活的细节点滴。普通日子里的每一样,都可以不考究但必须精细。那时条件差,谁家也没有浴室。年节时,携家带口去澡堂,平时都在盆里洗浴。做木匠的父亲,打了一个大大的腰子盆,专供家人洗澡。平时洗浴,家里人都是错开的,也不勤,倒还好。唯独端午不行,一家人都要药浴。尤是北方凉爽的天气,妈妈也会忙得汗津津的。
这一天晚饭通常都比较早。收拾好碗筷,妈妈就会搬出大蒸锅煮洗澡水,先烧好几暖瓶开水,再把水桶里早已泡好的草药放进锅里煮。这些药草,没有一样是买的:艾草是在河滩里拔来的,车前草是从大堤上挖的,还有桑叶、柏枝、松针,这些树随处可见。而薄荷是妈妈在院墙旁精心种的,宽敞的院子里月季是从春天开到秋了,还有茉莉、凤仙,样样都是随手可得。
印象中这一天,爸爸都会在单位洗了澡回来。饭后,妈妈煮好第一盆药汤,先让爸爸洗。没等妈妈第二锅煮好,爸爸就洗好了,在葡萄树下喝茶。
随后,我和姐姐跟着母亲进到与厨房相邻的小房间。昏黄的灯光,氤氲的水汽和浓浓的草药香混合一起,在狭小的空间里弥漫着。
妈妈先用温开水给我洗了一遍,再泡药澡。我们的“兰汤”和爸爸不同,妈妈早就采了好多花瓣放在浴汤里。姐姐要自己先洗清水澡。这时候,妈妈会把我的长辫子盘好,用毛巾包上,然后才细心地用药汤为我沐浴:把花瓣和薄荷叶在我的身体上揉搓,紫红、淡粉、洁白、碧绿……妈妈的手修长、柔软,动作利落,连耳根也不放过。等姐姐自己洗完,我也沐浴结束。这药浴是不冲洗的,直接抹干身体,穿好衣服,除掉毛巾。我就跑出去找爸爸,通常会有一碗晶莹剔透如玛瑙般的樱桃出现在眼前。等姐姐出来,我就会再跑回去,我要帮妈妈洗。一盆“兰汤”尚温,母亲殿后。我学着妈妈,把花瓣铺满妈妈的后背,用两只小手慢慢揉搓。那时候,妈妈的身躯已经不挺拔了,微微有些驼……
这样的节日过得不多,在父亲生病的那一年戛然而止。那一年,我才9岁。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母亲的布衣素服,在我眼里,胜似灿若云霞的锦缎;她用蕙质兰心的爱意将我浸染,以致到如今,身躯都有若有若无的草药味道,这该就是妈妈的味道吧。
想念,和父母一起过的端午;思念,母亲亲手料理的“兰汤”……
端午时节艾蒿香
文/史红
在端午节这一天,各地人们多有在家门口悬挂艾蒿的习俗。
端午时节悬挂艾蒿,最早见载于南朝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按:宗则字文度,尝以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见似人外,揽而取之,用灸有验。《师旷占》曰:“岁多病则艾先生。”
艾:又叫白艾、家艾、艾蒿、五月艾,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中医以艾入药,性温,味苦,功能是暖子宫,祛寒湿。将艾拧成绳晒干,点燃后可以驱蚊蝇。显然,端午节悬挂艾蒿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因为,农历的五月初五,时值初夏,多雨潮湿,细菌繁殖快,人易染病,悬艾蒿于门前,可以借助它挥发的气味,驱除邪气,消除病毒。
在我的家乡,还流传着艾蒿能救人的说法:在端午节前一天太阳落山的时候,如果家里刚好有人生病,就把艾草提前采回家,放置在家门后。夜半,风从门缝中吹进来,带着艾草的香味,拂过熟睡着的病人的面部、全身,令人意念香酣。
这时,病人会梦到有一仙人走来,轻轻地把病体的伤疾,一点点地剔出来。等到天露曙色的时候,仙人离去。病人从卧床上起身,走到门后,拿了艾草,来到村边的山脚下,找到那眼汩汩冒泡的泉水,俯下身去,把艾草泡一泡,然后掬起泉水,冲脸,一掬一掬再一掬,三掬水过后,仰望苍天,深深鞠揖。
这样做了之后,用不了几天,病人就会痊愈。
唐宋之际,端午悬艾与黄巢起义发生了联系。据说,在黄巢攻打河南邓州之时,为了不误伤穷苦百姓,就暗中传话给他们,让其在门上插上当时随处可采集到的艾蒿。大家于是纷纷照办。第二天,正是五月端午,义军攻下邓州,杀了贪官,开仓分粮,万民拥戴。
“庭院艾草荷包满,端午粽味又飘香。”儿时,因为有了艾草,有了粽子和雄黄酒,这端午节才过得生趣盎然。岁月荏苒,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已经很少再用艾草做菜、治病了,但是每到端午,艾草依然受到人们的青睐。
现在,城市居民也多有买把艾草插在门口者,他们不为驱蚊,也不为辟邪,只是喜欢那苦苦的清香,能使人在钢筋水泥的都市里,体味到乡村泥土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