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喝茶的散文

2023/02/08经典文章

关于喝茶的散文(精选12篇)

有茶相伴时光好

文/筱静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开始爱上了喝茶,一有闲暇,总会泡上一壶清茶,邀朋友一起小酌。在袅袅茶香里,静听琴音流淌,笑看日影横斜,浅笑低吟中,只觉时光缓缓,岁月静好。

我很享受这样的时光。我想,没有什么比一盏清茶更能体现人生的悠闲与舒适了。一如于丹所说:“无论如何忙碌,手边总可以有一盏茶,除了解渴,还可以养心,在某一个瞬间,如坐草木之间,如归远古山林,感受到清风浩荡。”

有茶的日子就是一段好时光。喝的不仅是茶,更是一种心境,一种人生的况味。看着小小的叶片在沸水里上下沉浮,由起初痛苦的挣扎到最终快乐的舒展,就好比我们的人生,总是有酸甜苦辣的交织与缠绕,当我们能够像茶叶一样,在尘世这杯滚烫的茶水里忍受浸泡的煎熬,我们最终也定能够以轻盈的姿态释放出人生的甜美。

尤其是在现在这个生活节奏愈来愈快的社会,我们常常会在没完没了的忙碌中迷失自己,如果能时时拥有一份喝茶的心境,我们前进的脚步就不会太匆忙,就不会在滚滚红尘里,跟自己的心灵走散。

很喜欢周作人在《喝茶》里精彩的描述:“我的所谓喝茶,却是在喝清茶,在鉴赏其色与香与味,意未必在止渴,自然更不在果腹了。”他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断不可少。”淡泊的语言,勾勒出一种理想的境界,一种悠然的人生态度。

其实说到底,喝茶还是需要精神的东西来支撑,喝茶喝的不仅是心境,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情趣。人们常说“以茶会友”,友不需多,就那么两三个,清浅的知已,找一处清净所在,看着茶叶在沸水里上下沉浮,就那么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会心的微笑着,在或浓或淡的茶香里,人生的种种况味,就在这一品再品里,流于无痕。

一杯清茶,十年尘梦。于浮躁的尘世间,静下心来品一杯茶,在茶香的浸润里品读人生的闲适与安然,在茶香的浸润里静守一份流年的安好,这便是人间最好的时光罢。

雨中,去夹关喝茶

文/詹义君

婉君打开雨刮器:“看来这雨一时半会不会停呢,还去不去夹关喝茶?”

我看了看车窗外细细的雨丝,心想,雨中的夹关镇该是另一番风情吧。我略微犹豫一下,说:“还是去吧。”

车子驶出临邛古城,五十分钟后,我们已置身古儿山古蜀皇茶生态体验园。

站在半山腰的茶寮打望,只见四面青山围合,一畦畦整齐的茶树从足下一直铺到谷底,又从谷底沿着山坡逶迤上对面的山顶。被雨洗过的茶树显得越发翠绿,一股凉幽幽的清新味,穿过弥漫于山野的薄薄雾气,迎面而来。此情此景,让我突然想起唐代诗人陆希声的诗句:“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茶寮的服务员端上来两杯竹叶青。我回头找婉君,却见她早已一个人走上茶园的小道,一会儿便隐身在几丛开满白花的樱桃树后……待她重回茶寮时,鞋子上粘了一小片湿树叶:“可惜没有带伞,不能去对面的山坡走一走了。”

还有不怕雨的。在旁边的一处空台地上,一群人正在忙着摆放桌椅,原来,是《格律体新诗》诗刊主编晓曲和新都诗人谭宁君等人,在张罗一个以夹关百恒茶为主题的诗歌颁奖活动。晓曲和宁君都是我的朋友,没想到今天在这里意外相遇。说来太巧,两年前我第一次与谭宁君见面,恰好也是三月,恰好也是在夹关,那时,我们分别从不同的地方赶来参加第五届采茶节活动,而我们坐在一起喝茶、谈诗的地方,也恰好就是这处茶寮。两个人不约而同说起这份“茶缘”,颇有些感叹老天的刻意安排,各自心里对夹关以及夹关茶就又添了些情分。

颁奖典礼结束后,大家围坐于茶寮雨棚下,一边喝茶、朗诵诗歌,一边看茶艺表演。表演茶艺的美女名叫王欢,是到茶园来体验的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学生。治器、纳茶、候汤、洗茶、冲泡、刮沫、淋壶、烫杯、斟茶……整套程序在美女的手中从容淡定,颇具美感和仪式感。末了,美女用一个托盘盛上数盏,款款移步,将茶奉到大家面前,据说这茶是刚刚手工烤制的有机鲜茶。我轻轻端起一盏,抿了一口,清芳之间,竟也生发一缕齿颊生香的意味。

我素来羡仰古人之茶集,飘烟的竹林、雪夜的茅庐、早春的梅林、秋天的水边……佳茗配佳人(良朋),更兼有绝佳的场地,一壶茶可以品得雅到极致、美到极致。今日,在雨中的夹关喝茶,我的俗身似乎竟也浸染上了一点风雅味道……

时光在绵绵细雨和悠悠茶香间飘去。

不觉已经过午,到夹关镇上吃了午饭,大家相约着回古蜀皇茶生态体验园继续喝茶。

本想再陪诗友们喝会儿茶,一起到茶园转转,但婉君有其他事,我得搭她的车回邛崃市区。彼此都有些意犹未尽,临离去,再次回望一下,茶园仍在烟雨蒙蒙中。心里算着时日,等雨过天晴,就该开始采摘春茶了,那时,就能听到茶山汉子和采茶姑娘对唱夹关味的《茶山情歌》了。

回来的路上,我想,下次乘兴来夹关,不知道是否还会有另外一场偶遇。可以肯定的是,茶山定然还是一幅美丽的容颜,在路边站成等待的姿势,满山细白的茶花依然会散发着淡淡的幽香,而用夹关的山泉冲泡出的新茶,自然有可人的味道。

不可断的茶忆

文/刘军

母亲别无嗜好,唯钟情于喝茶,她觉得茶既提神又解乏。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桩事是烧水泡茶,空腹先喝上两杯。

母亲是真正的喝茶而不是品茗。品茗有那种伸出兰花指掀盖碗茶小抿一口的优雅,而母亲则是双手捧杯“咕嘟嘟”连喝几口,每喝下一口嘴里便发出“咝咝”声,就像久渴逢甘霖那样惬意,很香很香。

母亲每每拿起香茶,仿佛世间的一切烦恼都烟消云散了。无喧嚣闹市之奢靡,无庸庸碌碌之沮丧,无漂泊异乡之凄楚,无宦海浮沉之感叹。每次看到母亲孩子般的表情,我都能被她的那种幸福所感染,渐渐的我也变得爱茶、嗜茶、离不了茶。

其实并不是什么好茶叶。当时父亲已去世,我们姐弟几个尚未工作,家境困难,喝的茶叶不过是壹角钱一大包的花红茶,或是一些价格便宜的茶叶末。

母亲曾经告诉我,品茶如品人生,百味茗茶,个中滋味,没有三五十年的阅历,很难品出茶味的心意。原来不理解母亲,后来渐渐长大了,对母亲的话才有了更深的理解。茶是越新越香,可是这香没有苦尽甘来的经历,没有沉沉浮浮的生活,是很难体会的。

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几个抚养大,我们孝敬她老人家的唯有香茶,然而母亲未能享受几年便患上了老年痴呆症。母亲病重时大小便都不能自理。天热时还好办,天冷了我们不得不控制母亲的用水了。特别是冬天的晚上,我们只能给一点点水让她喝。母亲捧着这一点点水像捧着佳酿似地一小口抿下去。此时,母亲当年捧杯大口喝茶,喝茶后发出极有味的“咝咝”声的神态一一浮现在脑海,而这些已都成为往事,只能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了。

我们抱怨的只能是岁月和疾病的无情,把母亲的健康和理智剥蚀殆尽。腊月里的一天母亲患重感冒卧床不起,就像快要燃尽的蜡烛,在北风中摇曳,随时都有熄灭的可能。我守在母亲床前,母亲已不能言语了,一丝气息艰难地悠悠游向人生的终点。我用茶匙将一点点水送到她嘴边,她却一点也咽不下去了。母亲常用的那只茶杯在母亲病重后便受到冷落,杯盖上蒙上了厚厚的灰尘,寂寞地倚在墙角。

时至今日,母亲去世已一年多了。我们又一次聚在母亲的墓前,献上一杯茶,茶水碧绿,香气缭绕,九泉之下爱喝茶的母亲,您能感受到儿女的一片心意吗?

气定神闲一杯茶

文/王征桦

看看闲书,下下闲棋,自然就生出些闲情来,有闲情就一定要有茶。楼上煮茶,推窗看屋外柳绿桃红,觅得了一丝闲适;杯茶在手,口齿弥香,更是能生出许多闲趣来。

我年少时不知茶滋味,看一眼茶都嫌多;到了中年,烦恼的事一桩接一桩,心浮气躁,无甚乐趣。偶尔的闲情,让我居然和茶有了缘。饮茶时间长了,慢慢地也看出杯中的气象来。一注热水冲下,玻璃盏内,云卷云舒,波起浪涌;而后再看,指掌之间,竟能看见丝丝绿芽在盏中似青衣水袖,霓裳曼舞。端坐桌前,细细品一杯好茶,不觉气定神闲起来。

某日,我到一家茶艺馆喝茶,这次喝茶让我明白,茶不仅可以给你以闲趣,还可让你见识雅艺。在茶艺馆,几个娉婷少女,绕指提壶,煎茶之时,将头一遍茶水倒掉,再慢慢地冲泡,茶具、水温、火候、仪态都大有讲究。

绿茶如同青花瓷般,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红茶呢,似艳丽的牡丹芍药,洗遍香肌粉未匀。惊叹之中,表演结束了,娉婷少女走下台来,纤手一送,一小杯绿茶端到了我的面前,果然“从来佳茗似佳人”,端茶人和杯中茶交相辉映,令人陶醉,让人赞叹。这样的茶艺熏陶,不仅使得品茶人见习了礼仪,更感受到美的意境与诗意。茶道,因为慢、柔、玄妙,所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它适合独坐之人,适合咏诗之人,适合会心佳客。

茶带来的闲趣,除了喝茶,还有采茶。我曾在春寒料峭时爬到山顶的茶园采茶。山顶的茶,因远离俗世,它是洁净的;因人迹罕至,它是寂寥的;又因为无时无刻不在吸收雨的灵气、雪的精魂,它又是飘逸无尘、清香袭人的。喝茶风雅,品这生长于云雾之中的高山茶,更是让人浮想联翩,向往那羽化而登仙的境界。

让生活慢下来,以一份闲适之心,气定神闲地品杯好茶,这是对忙忙碌碌的自己的一份犒赏。

最爱茶滋味

文/周紫红

人生中初次品尝的那杯茶是佛手茶。那时,我还只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那个春日清晨,有喝早茶习惯的父亲给站在旁边的我倒了一杯刚沏好的茶,说:“喝吧,这是佛手茶。”我也便听话地喝下了那杯茶,那杯茶究竟是什么味,如今的我早已忘了。

后来,每天早晨,等我们刷牙洗脸后,父亲总会唤我们喝杯热茶再去读书。父亲说,茶可提神,还可润喉。茶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一种提神醒脑,润喉生津的饮品,那时的我还不解茶滋味。

长大后,我从父亲的口中得知了佛手茶的名字由来——永春佛手茶叶形酷似佛手柑叶,其茶香又恰似佛手柑所特有的香气,“佛手”之名便因此而得。到郊外爬山时,在父亲的指点下,我懂得了分辨各种茶树,甚至还知道了制作茶叶的工序,我开始惊异于小小的一片茶叶,居然包含着这么多的学问。

渐渐地,我喜欢上了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回味甘爽的佛手茶。佛手茶汤色橙黄明澈、清气幽沁,啜饮一小口,喉吻生津,茶韵醇厚,喝下一杯,五脏六腑便了无尘埃。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迷恋上了茶这种充满禅趣的饮品,我迷恋上了喝茶,成了不可一日无茶的“茶仙”。而所喝的茶叶除了最爱的佛手,还有安溪铁观音,漳平水仙,台湾高山茶等乌龙茶。此外,还有诸多品种的红茶、绿茶、白茶和黑茶。在不知不觉中,我和茶结下了牢不可分的缘分。在心浮气躁或是愁绪难解之时,只要香茶一杯在握,便可使人忘却万丈红尘中之种种烦忧。苏轼说,“人间有味是清欢”。什么才是“人间清欢”?苏轼说是“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是“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而对于我来说,能够随时静心泡杯茶,静心品杯茶,这就是人间清欢。一杯清茶一本书,有此二物,人生便不会空虚寥落寡淡无味。

近年来茶道盛行,不少人醉心于茶艺小姐姿态优雅、动作娴熟的茶艺表演。但我拒绝茶道。我并不是拒绝茶文化的精髓和茶道的宗旨。我只是觉得喝茶不必流于形式上的表演。虽然,品茶需要有优雅恬静的环境,但更需要有高雅、澹然的心境。真正懂得喝茶的人不是茶艺表演精湛的人,更不是只会欣赏茶艺表演的人,而是真正能够用心品茶的人。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用心品茶,他便也得到了喝茶的真谛了。“此心安处是吾乡” ,只要安下心来喝茶,那么,又何必拘于种种复杂且烦琐的形式呢?!

中国茶、酒文化历史渊源久远。酒源于水——所以,酒从水旁,茶则源于草木——茶为草头,下有木。于丹曾经诗意地称“茶是人行草木间”。啜饮一口清茶,仿佛是置身于萋萋芳草间、阴阴嘉木下,这或许亦算是天人合一了。

闲饮茶

文/胡竹峰

明朝断园居士在友人山居,泉茗为朋。喝的是什么茶,人家没交代,但景况不恶。晨推窗:红雨乱飞,闲花笑也;绿树有声,闲鸟啼也;烟岚灭没,闲云度也;藻荇可数,闲池静也;风细帘清,林空月印,闲庭悄也。此番风致比周作人喝茶当于纸窗瓦屋更具风韵。

一直喜欢喝茶,有幸喝到天南地北那么多品种的好茶,前世修来的福气。四方之茶,异色异香异味而同乐。茶之乐,乐在隐逸,乐在闲适,饮啜间发现人生与自然的情致。写茶的风气古已有之。陆羽《茶经》后,中国多的是讲茶著作。一壶乾坤,茶天地里山山水水,一言难尽。

生性好旧,唯喝茶贪新,当然说的是绿茶。普洱、黑茶之类,越陈越好。都说酒也是陈的香,奈何肚无别肠,饮不得那物。

饮食饮食,饮在食前,皆为人生大事。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茶尤如此。喝茶殊非易事,不易有闲,不易有心。喝茶光有闲暇还不够,更要有闲心。

三分茶三分水三分闲心,剩下一分闲情用来写喝茶的文章。偶有所感,遇则记之,得文若干篇,非醉非醒,或实或虚,连同以前写过的有关茶的随笔,新篇旧作醉醒虚实团圆在此一册叫《闲饮茶》的小书里。

小书比大书好读,轻省。小文章比大文章好读,简洁。芥小纳须弥,一千字是我的长篇。这是旧作《手帖》中的一句话。粤西有修蛇,蜈蚣能制之,短不可轻也。清人廖柴舟选古文小品,有序辞道得好:

大块铸人,缩七尺精神于寸眸之内……言及者无繁词,理至者多短调。

中国文章之美正在此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欲辩的兴致早已没有了。文章的事,多说无益,一门有一门家风。齐白石清白家风,凝练如明人小品,最让人向往。

中国写茶的文章那么多,自忖写出了一点不同的地方,好坏不论。书中文字,皆由茶生长发芽。清水淡茶,一杯水,一团香,一片叶,以记实、回忆、想象、幻觉交织而成,与茶有关也与茶无关。

袁于令给《西游记》题词,开端即说:“文不幻不文,幻不极不幻。是知天下幻极之事,乃极真之事;极幻之理,乃极真之理。故言真不如言幻……”袁先生是我前世知己。

文章实难。近来写作,想说的话越来越少,行文越来越短,心到意到即可。琐屑的这样一本册子,怕是辜负了那一抹案头的茶香。平凹先生题签,祥夫贤友作序,冯杰尊兄插图,三美咸集,点睛之笔压卷压惊,有小儿得饼之乐也。

前几天见到几幅梁启超手书诗卷,墨迹苍茫,纸色苍茫,字字透着旧气,雄厚饱满,仿佛饮冰室的文章,又硬朗又温润。偶遇劫后的文采风流,大吉祥也。

老派人认为笔墨牵涉福祸,最忌讳不吉利的文字,怕一语成谶,坏了命途,这些我信。近年来,读书写作,喝茶吃饭,日子清闲,人生难得清闲。日子清闲一点好,文章清闲一点也好,作者吉祥,读者如意。

小集自2006年晚秋陆续写来,十年光阴过去。十年磨一剑,无剑可磨,且来磨墨。人磨墨,墨磨人,墨越磨越短,老了少年。

往昔读书作文,残卷孤灯,不离杯茶,以为休闲,故名《闲饮茶》。这是我“饮食三书”的最后一本。先前两部是《旧味》与《不知味集》。

将进酒,闲饮茶。茶有茶道,茶之道是通往内心的花园小径。茶是老调,书是新词。

清茶一杯笑红尘

一直喜欢喝茶,一个人时,经常为自己泡一杯清茶,看那几片小小的茶叶在杯中一点点地舒展,开放,将清澈的水渐渐晕染,轻呷一口,唇齿留香!

我不懂茶道,也参不透,几次和朋友去茶楼,看小姑娘用柔软洁白的手表演茶道功夫,心里惊叹,喝茶居然会有这么多的学问,只是由于每次去都是一帮人吵吵闹闹,不能带着一颗纯静的心,因此每次也只是泛泛地听听,茶道一直理解的不透。罢了,参不透就参不透吧,如果世人都能参透岂不都成了高人了,人生本来就充满了未知数,谁都无法看透,正是有了那么多的不确定性,人生才丰富而精彩!我只是喜欢清茶入口那一瞬间的清香,喝下一口,神清气爽,从身体到灵魂都在那一刻安静下来。

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喝茶的,好像是幼年时在农村的老家,在奶奶家的老院子里,夏天,院子里开满了各种颜色的花,四周是高大的杨树,风吹过,有树叶沙沙的声音。坐在杏树下,抬头仰望蓝蓝的天,有金黄色的杏会从树上落下来,偶而会打到头上,引来我的一阵尖叫。黄昏,小山村家家户户的烟囱飘起了袅袅的炊烟,爷爷扛着锄头下地归来,在院子里的井台旁边会用晒得热热的水清洗沾满灰尘的脸和手,这时候,奶奶就会微笑着走出来,端出一壶刚泡好的花茶,放在树下的小方凳子上。爷爷会轻唤我的乳名,让我坐在他的旁边,陪他喝一杯茶。

最开始,调皮的我是不愿意喝的,每次爷爷让我喝都皱着眉,喝一口草草地应付完,之后蹦蹦跳跳地跑开,和街里的一帮小伙伴去玩游戏,每次玩得渴了,我就会跑回院子里,把爷爷杯子里的茶一饮而尽,居然有些甜甜的,爷爷笑眯眯地对我说:里面放了几块冰糖,可以去火,多喝几杯不闹毛病!

渐渐地,在爷爷的影响下,我也喜欢上了喝茶,很多年只喝花茶。后来,去外地上学,参加工作,结婚,生子,离开了家乡,离开了爷爷奶奶,离开了那个老院子,很少有时间回去,只是在梦里,我经常会梦到我和爷爷坐在杏树下一起喝茶的情景,梦醒时总是无限地惆怅,泪湿两腮。

现在爷爷老了,很少喝茶了,奶奶去世了,对他们的想念一如那浓郁的花茶,清香的味道一直隐藏在我的心里。很多年,许多好的不好的习惯都丢弃了,只是幼时喜欢喝茶的习惯一直保留到现在。春天时,我会喝一些绿茶,在透明的杯子里,放几片绿色的茶叶,看那茶叶一点点地旋转,下落,绽放,浅喝一口,有种淡淡的清香。夏天时,我会喝一些菊花茶,喜欢菊花,也许是因为欣赏陶渊明,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和清幽,因此偏爱菊花,希望做个淡然如菊的女子!深夜,坐在电脑前写字时,我会在细腻的白瓷杯子里放几个菊花,之后,加几块冰糖,入口,有种甜甜的菊花香,之后在它的陪伴下,在键盘上敲打出美妙如花的文字!秋天时,会喝一些铁观音,喜欢铁观音那种香郁的味道,更喜欢它的名字。观音本是慈眉善目心肠柔软的,加上一个铁字,就多了一丝刚硬的味道,它是自我矛盾的吧。往杯子里放几粒铁观音,一会儿的功夫,那几粒茶叶就泡满了一杯子, 叶子尽力伸展着,似乎在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妖娆和妩媚。喝铁观音,头遍茶太浓烈,有些苦,二遍和三遍的茶才最好喝,你需要慢慢品味。这多么像一个美丽的女子,二十多岁太青春靓丽,身上也多了一丝骄傲和锐气,待到年纪稍长,脸上有了岁月留过的痕迹,人也变得淡然安静了,这时候的她,才是最美丽的!冬天时,我会喝一些红茶,刚开始有些喝不惯,入口感觉有些苦,可是有朋友告诉我,女人还是多喝一些红茶吧,暖胃,对身体好,女人就要懂得心疼自己!于是听了她这句话,我也尝试着喝些红茶。冬天,外面天寒天冻,回到暖和的家里,为自己泡一杯红茶,喝一口,瞬时感觉从里到外都是热热的!红茶,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有一种温暖,它似乎专属于女人的,真的是上天在冬天送给女人的一件很好的礼物!

一杯清茶,汇聚了人生所有的情绪,喝一口下去,喝出的是浓浓淡淡的情谊。为自己倒一杯清茶,在安静的红尘中,在岁月缓缓流过的旧时光里,轻笑烦忧,感慨万千!

遇见茶

文/龚梅松

几年前,一次随同学去一茶楼喝茶品茶间,看到茶艺师小姐芊芊玉手舞弄着茶盏,举手投足,婉约成韵,甚是优雅、宁静。自己从不喝茶,更不懂茶,就这一次遇见便喜欢上了茶。

回到家,翻箱倒柜找出前些年同学送的茶,本来有好多,因为不喝、闲置可惜,加之一向是豪气干云、穷人大甩手,送出去了好些,已所剩无几。幸好有俩铁杆的同学在产茶区,有求必应,一个还经营着茶庄,为我爱茶提供了近水得月的条件。

从此,自己在家备了一套简单的茶具,浏览一些关于茶的书,学一点关于茶的知识;闲时也学着舞弄茶具泡泡茶,认真感悟每一种茶的性格特性,把不同的茶对比着泡,或浓或淡、或深或浅,琢磨着如何能泡出好味道的茶,怎样能将每一款茶表现到最佳——慢慢悟出茶道中的一二、茶艺中的二三。

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儒家哲学将精神和物质所做的严格划分,前者属精神层面,后者属生活层面。在这里茶只是作为生活必须。是茶道、茶艺将茶推向了精神的高度,使其作为一门艺术,成为一种精神享受。

喜欢独自一人,静静享受周末闲暇时光,捧一本闲书,煮一壶香茗。特别在下雨的周末,听着窗外淅沥雨声、隔着窗外如烟雨帘,在喧嚣之外品尝难得的散淡从容。看茶汤缓缓流连于杯间,让丝丝苦香,慢慢淡去,把茶喝到无味、喝到心境像茶汤一样透亮——只觉得简单最好。

一次跟同事去他一朋友的茶楼喝茶,年轻的女老板泡出的茶和她清新的气质大相径庭,又浓又酽、又苦又涩,实在难以下咽,便不顾班门弄斧之嫌,自荐泡茶。喝惯了浓茶的同事一喝这清淡、甜香的茶直夸好喝。

弄得漂亮的老板甚是不悦,品评说,这样手法泡出的茶,好茶、歹茶都好喝,都是米汤味,品不出茶的优劣,说自己要是这样泡茶还不得亏死了。

的确,品茶有品赏和品鉴之分,品赏是欣赏、把玩,可以不着边际、云淡风轻,可以不管它来自哪里,去向何方。品鉴是品评、鉴定,更专业、更实际,它关乎那座山是古树还是台地、是纯料还是拼配、是湿仓还是干仓,采摘时间是(清)明前还是(清)明后,价值空间有多大,有多少人喜欢,需求者有多少,可以销往哪里。我勉强属前者,漂亮的老板属后者更专业,更老道。

很多人爱喝茶而有了茶瘾,所谓早茶一盅,一天的威风。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对茶上瘾,我想我这样是不会对茶上瘾的,爱它而不依赖它,欣赏它而不亵玩它,这是需要理性的坚持。我何尝不明白,你一旦对某样东西产生依赖,便不能理性的面对它。

因此,更喜欢泡茶而不是喝茶,喝茶可以喝出茶的五味杂陈,泡茶能够泡出茶的精神灵魂。人人会喝茶,但不一定人人会泡茶。同一款茶,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的人,泡出的茶味、茶气、茶韵不尽相同。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心境泡出的茶都是不一样的,更别说不同的人。有如茶道里面讲的“月映千江水,千江月不同”。

不同的茶,对茶具的选择、投茶量、过水时间、水温高低要求均不一样。须针对其气质、特性,因势利导、用心呵护才能将其最好的一面引导、表现出来。特别是泡绿茶时,水温高低是极为讲究的,高一分茶香欠清纯,低一分茶滋味显淡薄。为此,便分外珍惜每一泡好茶的来之不易。

遇见一款好茶不易,需轻品浅啜、细细体味、用心待它。曾遇到过一泡上好龙井,难得的清新淡雅,无味之味至纯至真。终于明白,因为龙井、因为碧螺春,润泽了吴侬软语,滋养了才子佳人。因为有了普洱茶,才有了边陲汉子的坚韧和豪迈。

经常会被人问起喜欢喝什么茶——春天喝绿茶,那清新鲜活的生动,像春风拂面、似春雨沁人心脾;夏天喝普洱生茶,大山大水、大森林,寂寞空谷幽远之气,奇香馥郁氤氲其间,袅袅不散、绵绵不绝;秋天喝铁观音,高远的香气、悠长的韵味,天高云淡;冬天喝红茶,红艳的茶汤以及带着玫瑰气息的甜香,是古城堡壁炉旁一份温暖的陪伴。绿茶、乌龙、红茶、生、熟普洱各有千秋。

我喜欢泡竹叶青时,茶在杯中上下沉浮的飘飘然,似竹影婆娑;喜欢红茶的明艳、温暖;喜欢普洱茶变化多端、不可触摸的历史感和岁月的味道。

喝什么茶,需由心境而定。

有时候泡茶并不为喝茶,拾一款存茶,用或高或低的水温、或长或短的时间、或硬或柔的手法,泡出清澈明艳、晶莹剔透的汤色,品出温润绵柔、浓郁醇厚、顺滑香甜的口感,感受平和心境下岁月留存其间的陈香、陈韵,这便是与它惺惺相惜的缘分了。

清茶一杯 人生几许

文/浮生未歇

茶,是一种人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乐趣。

茶在口中旋,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茶入口,不同的人品出不同的意境,或鲜醇爽口,或清和鲜甜,或香馨醇厚,或香郁味甘,尽在不言中。

喝一杯好茶,平和一下心境,收获一份淡泊的心境,平淡中享受生活的乐趣,此为品茶之趣了。

一个人若在茶中有品位,自然对生活有感悟;对生活有感悟,自然对情感有真诚;对情感有真诚,对生命自然会热爱。

我不是品茗大咖,偶有上等好茶,太太喜欢笑我牛嚼牡丹。品茗,是运用茶道通过品茶的过程和环境将人的精、气、神融合到茶文化,喜欢喝茶的人则更注重茶形、香气、汤色和回口。

对英德绿茶情有独钟,特别的清醇,但在英德和在广州泡茶喝起来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何故?水质使然。

英德绿茶之鲜,有点特别,去油腻、易饿,荡气回肠。

日前,故乡老同学给我一包野菊花,是连南县三排瑶胞在山上采摘晒干,特别的清香。望着金黄色的野菊花,还没有泡,就有梦里依稀回故乡的感觉了。放在普洱中泡,有清肝明目之功效,因普耳属发酵茶类,浓馥持久,回甘醇正,让人留齿含香。

最近,间中也泡些连州山楂茶喝,茶很便宜,十多块钱一斤,茶无分贵贱,喜欢就好。小时候,经常喝,有解渴、减肥、降血压的保健作用。山楂叶香气,胃肠感觉好。山楂叶,经久耐泡,叶形瘦薄,汤色呈金黄色,香气清淡,口感清淡,多了粤北山区的清新、温润,对增进汤色、耐泡、滋味醇和、香气熟化等有很好效果,算得上是茶之中的极品。

正如苍山牧云的《茶赋》所云:人间有仙品,茶为草木珍。浓茶解烈酒,淡茶养精神。花茶和肠胃,清茶滤心尘。

和尚喝茶是一种禅,道士喝茶是一种道。

我等老百姓喝茶,是需要而不是无聊。

清茶一杯,一杯清茶;人生如茶,茶如人生。

人生如茶

文/谭永强

不知从何时起喜欢上喝茶,想想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每每饭后与妻茶几前对坐,没有电视的嘈杂,没有舒缓的音乐,只为体会品茶时的那种悠然和闲静。

喝茶最好的意境自然是在茶楼,欣赏着茶艺姑娘精湛娴熟的技艺,看那茶叶在透明的杯中翻滚腾挪,兰花指在杯丛中留恋往返,实在惬意。

除却茶楼,我更多的是在自家与妻子对饮,虽只有洗茶、泡茶、倒茶、喝茶的简单程序,也颇有点小资情调。看茶叶在水中缓缓沁出气泡,心情随着枝叶尽情舒展,或清雅或醇香的气味便在鼻息间浮动。一茶入口,轻声细语中增进感情,加深了解;品甘啜露间化解愁绪,开阔心境。

喝茶也有独饮之时。茶海之上,茶杯一字排开,像将军检阅士兵,如君王临幸美色。第一杯涩,第二杯香,第三杯醇,第四杯雅,第五杯淡……禅意正浓!待关公巡城六遍,俺发微信,朋友便虐笑道:独自喝茶喝到这境界实属不易,无人可及。

茶如人生,清幽中夹杂着恬静,醇香中回味着苦楚;人生如茶,繁华落尽,甘于平淡,归于宁静。

情绪下的焦虑

文/东山峰人88

我留念儿时街头巷尾人家门前摆放的茶摊。一个小桌或一个小櫈摆上几个或十几个玻璃杯子、扣上平板玻璃盖,一杯杯桔红色、桔黄色液体在玻璃杯中晃动,像极了当时最时髦的饮料,挑逗着年少的眼球和渴望,然后透着一股清凉诱人口渴的馋咽。

小时候,在无处可藏的炎热中,有种茁壮成长的无限潜力,活动量大,体内水分蒸发快,常常会因此感觉喉干舌操,一分钱一杯或两杯的茶水便成了我止渴的最佳饮料。而今,随便你怎样寻觅,却再难发现它的痕迹了。那种消声匿迹的街头玻璃杯茶摊的印记,恐怕变成了80、90后们头脑中一种久远的传说。

现在,高节奏的社会发展,意味着过往的终结和新生活的开启,因此,人们已习惯于出门自带水杯以求卫生、方便、解渴。而且街头的超市和商店,各种饮料及冰茶比比皆是,早已取代了昔日的茶摊,如果说还能寻找茶摊的印记的话,只能在街边茶馆找到,但那都已经面目全非了。

曾经,那些不被正视的压力,都被压缩在毫无心理准备的现实中,日益收紧退休后的生活上升指数,高昂的房价,带孙、送孙读书、做饭。把伤疤当成勋章的我们,都被一点点吞噬了梦想的空间。让人变成为一个被钉在屋内的玩偶。

而城市茶摊现象,用一种文化为我们构筑起了精神乐园,讲透了恒久不变的人性。在这个精神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超凡脱俗、光怪陆离,但其实又跟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熙熙攘攘,三五成群的喧哗声,小商小贩的叫卖声,在清晨时分再度响起。嘈杂的吆喝此起彼伏,搅动着初夏躁动的清凉。茶瓶、茶杯放在折叠桌上,躺在靠背的塑料椅上,扒开双脚,盯着往来的人群,盘算起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让人脸颊不由得泛起了微微红晕。那些挑担小贩、菜农的瓜果蔬菜在清晨的阳光下洒着一层诱人的五颜六色,让人不由得想要俯下身,拿起来凑在鼻子下闻一闻透着水汽的清香。卖黑市香烟和男性秘方药的小贩,拿着铅印‘六合彩’信息买吗的市民们都穿梭在各茶桌边,舞动着城市市民心态的欢乐。

久违的街头茶馆,这种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的茶摊,是在城市街边、树林、空地中开发出来的,几张折叠桌和塑料凳子就支撑着城市市民的生活休闲方式,三五好友、街坊邻居、同事同学在这种休闲方式下集聚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打法一上午时光,有的回家还不忘记捎上一把小菜,真是把市民生活过到了极致。

三、四元钱一杯的茶逗留半天,付费不大,平民消费的起。这种文化生活的形式,就是城市存在的意义。这种以市民休闲方式的街头茶馆,构成了和谐社会的氛围,正是为了让人们可以更好地生活。城市是因人而创造出来的,而非人为城市而生,是人赋予了城市以生命力。

在这个物质横流的时代,许多人以财富扫出一片天下,却在街头巷尾的茶摊里,凭着“有趣灵魂之人”的集散地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的,恐怕这是要算一个。

人的一生中,都有自己的欲望和生活环境,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与生活对弈。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明白在成年后,越过层层心理屏障将对世界的认知碎骨回炉、淬火重生的滋味。其中多少苦辣辛酸,冷暖自知。只是,不一样的经历,注定了不一样的人生结局,好与坏,都得照单全收,不管你愿不愿意。这也许就是常说的‘命运'

搁在往年,我是不大出门的,喜欢宅在家里自娱自乐,外面的喧闹,同学的邀请,慢慢地我也涉世到市民生活尚浅中,了解一些外边的世界,感知一些间接的人生。因为沉浸,因为思索,而外面的热闹又容易成为我个体的经验,常常读书宅在家中往往容易让人耽于想象。如是我便成为混迹于城市的市民生活中的常客了。

街头茶馆的涌现,折射出许多市民心态,在焦虑的时代下,每个人都会感觉有一种生活的压力和对社会诸多的不满意,并且会有意或无意地将这种情绪传导开来。大家谈到更多的是当今的人与社会关系,众口一词的破题思路在于;找到制度性利益平衡的关系,找到经济平稳发展模式,希望;公共服务到位,希望实现政府角色转换?希望;民主法治、社会公平,建立有效的公平博弈机制?希望;社会循环,能在平稳发展中完善自我纠偏机制,形成新的凝聚力。希望退休后取消双轨制,大病有保障;这种情绪下的震撼观感,能引起每个公民的情感共鸣。这不是略微’乏善可陈‘,而是’善莫大焉。‘。

一晃,已经六十五年了,寻寻觅觅、兜兜转转,眼看这人生就要过去一大半了。生活其实都不易,生命本多磨难。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美国有个畅销书作家叫芭芭拉•艾伦瑞克。在1998年,她为了体验底层人民的生活,决定亲自尝试在六个城市打不同的工。她隐瞒自己记者的身份、断掉了以前所有朋友的联系,只留下了1000美元作为启动资金。结果她发现,穷人的生活只有两个字:权衡。权衡消耗了太多的精力、脑力和动力,变富基本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最终,花了太多时间、太多精力去打工的芭芭拉只会沦为一个工作机器,她无力去想、去做任何其他事情,直到情绪崩溃。六份工作的结局,皆是如此。这就是穷人的生活,他们不是不努力,而是很难从这个循环中突破。

纵观我自己几十几年的变化,我一直在寻找分享过去了的历程。曾经那种天生的冲动导致我在少年,中年和心灵上许多遗憾。而退休后出现的空余,使我更进一步有了怀念的提升,青春与无知第一次可以在1972年,“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但是,生活会把每一个成年人打回原形,乃至我退休后又重新交换思想。

偶尔,与朋友在上档次的茶馆喝茶,扯到一些有关’品茶‘之事,就略知一些这方面知识了。切一杯茶,茶叶内含物质被开水冲泡出的汁液所呈现的色泽叫汤色。汤色有深浅、亮暗、清浊之分。以汤色明亮、纯净透明、无混杂的为好;汤色灰暗、混浊的为差。红茶以红艳明亮为优,绿茶以嫩绿色为上品。如果茶水泡好后放置久了,里面的茶多酚就会被氧化变色,呈深褐,茶水颜色变深。人们饮茶的目的就是借助茶叶的苦味刺激消化腺,促使消化液分泌,以增强消化机能。再就是利用茶的寒凉之性,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茶叶中含有机化学成分达四百五十多种,无机矿物元素达四十多种。

但是,在街头巷尾喝茶就没有这么多讲究了。茶馆的茶叶一般就是一二十元一斤,冲泡的水也是平常的自来水。然而老百姓喝它,喝的是一种叫过日子的状况,喝的是一种心态。茶摊上人手一杯茶,很是惬意,也很契合他们慢日子的调性,喝喝茶,打打牌、搓搓麻将,日子实在是太闲适了。

茶水钱也从过去几分、几毛涨到几元、几十元不等。看日子品质是提高了,大家也是愈加的会享受了,许多人点评这种街头市民文化都说是用茶水泡出来的城市,此处,随眼可见带杯、端杯的人。喝茶,喝出了人生的个性,从一些人手中的拿的茶杯就能看的出来,他虽不是一个精美的品茶人,但他喝茶是为了解渴聊天,有些人喝茶便是日子的品质和寻求,茶文明也是深化到了每个长沙市民的心里,有人调侃;假如你在大街上找不到的人,能够去街头巷尾茶摊上或茶馆试试,保不准他们都泡在茶馆里头了。

现在人们品茶是一种休闲方式的享受,也是快节奏生活下的一种自然产物,或是一种解压方式。虽然喝茶人的心态各异,但我觉得还应该含有;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等。我现在变得喜爱喝茶了,喜爱在茶馆里头听听朋友论国事家事,论自己的沧桑,谈奇闻异事。喜欢在街头巷尾的茶摊上看看路旁边行走的人,看花遛鸟,看人生百态,感触城市市民文化和气味,也是观察到文化层次留白边缘上的笔触。

  在喝茶当中,我看到许多鬓角染上雪白的人,看见在眼尾皱纹炸开了花的人,就此感叹,时光伴随我长大,也在催我变老,还使我变得更加成熟了。

如今,我敬佩简单的快乐,那是复杂的最后避难所。我常想;人活着,多研究人性,少试探人心。研究人性,你会看淡很多事,看清很多人,你会越活越明白,越活越通透,而试探人心,多半会让自己失望,寒心,乃至痛苦。我们经常说,社会复杂,人心难测,这说的就是人心会变。社会由人组成,社会的复杂,其实就是人心的复杂,人心的复杂,其实都是人性在作怪。

由年老而成熟,由成熟而悟出许多人性的本质,但不知茶友们是否赞成这样的说法呢?每个喝茶的人又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态坐上茶桌呢,端起一杯茶的呢?

喝茶,真想选择一个优雅的环境、叫上几个知心朋友泡上一壶茶,说古论今谈天说地。纵观人生百态,不由得使我想起支配中国两千年来的儒家人生哲学,它的理论看起来是建立于“不自私”上面,话皆说得美丽而典雅,甚至表面上还仿佛很高尚,但实际上却是有许多问题的。它的缺陷最明显就是对老百姓的不公证。它规定了作人的许多义务,却不大提及他们的权利。一切义务仿佛都是必要的,权利则完全出于权贵以及天上神佛的恩惠。然而,当这些空洞和虚伪的教训束缚不住人心时,国民意识和道德便自然会堕落崩溃。现实早已把这种儒家人生哲学思想驳得体无完肤。

人群中、茶馆里、聚会的交谈中,大家议论最多的还是当今社会结构与利益的博弈。事业单位,国有大型企业,公务员与非正规就业市场在工资待遇、福利保障、就业与失业指标等方面的分化非常突出,造成了许多社会结构性矛盾。

在谈论茶摊后扯上这些事,或许是反映市民中间对社会矛盾的真实看法,它会使你内心受到煎熬,并透支着你对社会的希望。这种想法,并不代表我是一个极端主义思想的人,我也没有那么卑微低贱,只是匍匐在现实的尘埃中,较理性客观的发表了一些看法,因为,单级的思想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吞噬所有观点的价值。是否招来了一些人无端的攻击,不得而知?如果是这样,’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

什么叫成熟?有人说;明亮而不刺眼,柔软却很有力量。我承认,在情绪下有许多焦虑。但有幸接触到街头巷尾的人群,也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进了思想上的盛宴。’焦虑‘这个名字就那样静静地躺在那里,你从不刻意去翻动,他却已经在你心上千回百转,如影随形,让你避无可避,心痛到无法呼吸。

哲学家桑塔耶纳有一句名言:“我们的尊严不在于我们做什么,而在于我们懂得什么。”然而,真正看穿世界的人,必定是一个悲观的人。

往来无闲事,谈笑书与文 2020.6.9草

喝茶

文/谢永帅

今晚注定成了不眼之夜,22点半左右想睡,可将近1小时过去,确毫无睡意,辗转反侧,脑子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想想反正睡不着,还是写点东西,也好久未写,不是不写,只是这段时间有点忙。

白天很早,在杭的几位好同学好朋友就约晚上去西湖边喝茶,许久未曾谋面,也许久未碰在一起聊天,大家都有点想聚一起畅所欲言。本来周一是休息时间,可下午安排了加班,把手头工作忙忙完,就迫不及待地去西湖边茶室,由于没车,从丁桥坐地铁到西湖到也快,等我到时,几位好同学都巳点了满满一桌吃的东西,每人一壶茶。

对于我这不擅饮酒的人来说,这再好不过了,养生。几位同学也是都有开车过来的,都秉着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酒的理念,边喝边聊天。白天在群里说一起喝茶,二师兄还说自己晚上有事可能去不了。被阿良说了句,二师兄你是这次聚会组织带头人,结课二师兄都不好意思拒绝了,来得挺早,哈时候二师兄也学会打太极了,可这太极打得也不像阿!这只不过是开个玩笑,二师兄是家里千金今年高考金榜题名有喜,所以比较忙。

还有个意外是阿汉兄弟出场感觉意外,原来阿汉兄弟的公子今年也是十年磨一剑,宝剑出鞘。孩子永远是父母亲的话题和希望,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大多是只有独苗,高级点的二胎。因为我们经历多兄弟姐妹的苦终,也深知我们父母为培养这么多孩子的辛酸,也应了那个年代生育计划,让我们没了多生的动力。根本原因也有经济条件之因素,所以我们放弃了很多,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每件事情存在都有着它的道理。

几位好同学好朋友在一起总是那么畅快淋漓,时间一瞬间就到分别的时候,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今日的分别也是它日再聚的前奏。不管聚与散,好兄弟之情永远像那浓浓的茶水之中,越喝越醇,越喝越好喝,永远真真切切,永远诚诚恳恳。

也不知道今晚怎样才睡得觉,一口气做了50个俯卧撑,感觉可以跟戈子PK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