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海水的散文

2023/02/11经典文章

关于海水的散文(精选11篇)

神游三亚

文/范子淳

国庆节期间,爸爸妈妈要带我去海南三亚旅游,虽然我没有去过,但曾听好多人说起过,三亚是一个美丽迷人的海滨城市,所以我对这次三亚之行充满了神往和期待!

说走就走,飞机在云层之间穿梭,很快就到了三亚上空。降落的时候,我俯首一看,哇!湛蓝的海水和碧绿植被相互交融,银色的海滩依偎在热带雨林和碧波海水之间,如同一条镶嵌在皇冠上的丝带,整个大地简直就是一幅完美无暇的自然风景画。

走出机场,一阵阵热浪扑面而来,潮湿的空气中夹杂着一丝咸咸的海水味道,道路的两边全是各种绿油油的热带作物,树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水果,高挑的椰子树上挂着令人垂涎的椰果,金灿灿的芒果挂满了树枝,鲜艳的火龙果象一个火球悬在枝头……所有这些水果树,一条街一种品种,目不暇接,仿佛走进了传说中的花果山一样。

住的宾馆就在海滩旁边,刚从宾馆出来,我迫不急待地冲向海滩。太美啦!站在酥软的沙滩边,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无限地向天边延伸,尉蓝的天空朵朵白云轻轻地流动,软软的细沙呵护着我的小脚丫,舒服极了!从近处远眺,海的颜色由浅变深,慢慢地融汇在一起,海天一色,感觉天就在海里,海就在天上。天空中几只海鸟轻轻掠过,浪花从我的脚趾缝间穿行,海鸟、海风、海涛的声音交汇在一起,仿佛在听一首舒缓的自然交响曲!

我把衣服一甩,一个鱼跃,直接冲进了大海,暖暖的海水紧紧地把我裹在中间,象躺在冬天里的电热毯上一样惬意,我伸展开臂膀,象一条自由的鱼儿在水中游荡,浪花一个接着一个轻轻拍打着我,象在按摩一样舒服。越往中间游,海浪越大,但并没有影响我展臂向前的节奏。

感觉时间过了好久,突然回头一看,周围全是海浪,我出发的地方看不见了,爸爸妈妈也消失在了我的视线之外。我大吃一惊,大脑一片空白,两眼直冒金星,大声呼喊着爸爸妈妈,拼命往回游……

“孩子,孩子,怎么啦?怎么满头大汗啊?快起床了,我们过一下就要出发坐飞机去三亚了!”

我一下惊醒坐起来,擦着头上的汗水,看着床上乱糟糟的被窝,心有余悸地呆呆盯着满脸疑惑的爸爸,长长地呼了一口气。哦,幸好,原来我躺在自己的床上!

我一下跳下床,高兴地大叫:好的,马上出发!

秋意“ 太平角 ”

文/韩嘉川

太阳在礁石上涂抹了一些金黄,海水很蓝,蓝得比天空还深了几分。浪花也白,白得比云朵还亮了些。

我挎着一只篓子走过来,里面有几条褐色的海带和一些翠绿的海菜,回家可以让姥姥在上面裹了面粉蒸吃。这是困难时期养成的生活习性,粮食不够吃,政府号召大家用瓜菜代替粮食,人们简称“瓜菜代”。大海的馈赠,让我们的肠胃不仅有了些着落,而且还有了记忆,时常要温习一下大海的味道。

湛山村西南有一道伸进大海里的海岬,人们称之为“太平角”。岬角的西侧是养殖海带的湾子,由于潮汐的作用,在湾子的岬角一边形成了旋流,据说那里的水很有货。邻居几个青年人晚上曾潜水下去捞过,说下面一堆一堆的小海螺,用手往兜子里捧就行了。两三米深的水下,憋一口气也就是三两分钟,一次能捧多少也是有限的。

海岬上绿树葱葱,绿丛中掩映着驻军的雷达站,岗哨很严,“军事重地”的牌子不许老百姓靠近。倒是中秋前后的晚上,有用嘎斯(乙炔)灯照蟹子的,远远看去,岬角的岸沿儿上点点灯火跃动。

在湾子波光粼粼的海面上,等距离的漂浮着一些玻璃水漂,从海岸上看,就像游泳者的脑袋随着潮涌浮动。在海水浴场,我见过进行游泳训练的军人,他们全副武装,下水后相隔的距离和那些玻璃水漂相隔的差不多。不过那些士兵的脑袋总是左右不规则地摆动,显然是在躲避涌浪。督阵的军官在小舢板上不时地用手上的喇叭发布各种指令。

水漂的作用是将种有海带苗的绳子牵系在海面上,使庄稼一样成长的海带不会随着潮汐流失。然而,流失是不可避免的。刮台风的日子,在海边可以捡到玻璃水漂与海带,那是被狂风涌浪从绳索上打散了推到岸边的。靠海的湛山村有早起者,沿着海边便会捡到玻璃水漂。拿回家后,将一种圆形铁器烧红,放在水漂的位置,把密封的水漂烫开,就成了一只漂亮的鱼缸。我也曾经在台风过后的早晨,在海浪翻腾的岸边捡到过挣脱绳索的海带,但没有捡到水漂,不复有些失望。

捋着“秋老虎”尾巴的秋天渐渐深了,日子的颜色一天天浓了起来。尽管岸上的风有了些凉意,可是海水却是温暖的。那时我刚学会游泳,总有到海水里扑通两下的欲望。

从养殖海带的湾子沿着岸际线往西走大约100米,有一块嶙峋的礁石向海里漫延出二三十米,礁石尽头的海水干净透明,是游泳的好地方。攀着高高低低形态各异的礁石往里走,快走到头的地方,竟然发现礁石上赤裸裸地躺着几个人,他们身上的肤色与礁石一样,甚至连三角裤也是褪尽了本来的颜色,与礁石融在了一起。旁边放着几只葫芦,三两只系在一起为一组,堆放在一起,也是与礁石一色。旁边干净的石头平面上,晾晒着大约有二三十只海参。

几个人都是光头,且头皮也都与礁石一个颜色。有一位看不出年龄的人坐了起来,从身旁的葫芦堆里摸出一盒葵花牌香烟,抽出一支用打火机点燃,深深地吸了一口。那烟并不马上冒出来,憋了大约半分钟,才从鼻子里冒出少许,也许融入了蓝色的海风,分辨不出来了。

这里的海参生长在二三十米深的水下礁石上,那里的海水平缓稳静,潮汐的冲击不明显,而且水质很干净。捞海参的人需要有高超的技能,先推着葫芦游到差不多的海域,然后一次又一次地潜水,腰上还要捆绑沙袋,不然潜不下去。

显然,捞那些海参耗费了很大的体力,他们便躺在礁石上渐渐恢复体力……

开始涨潮了,海水扑打着礁石溅起层层洁白的浪花。远远的海平线上有白色的轮船在航行,太阳也开始向西沉落。我在干净透明的海水里扑通扑通一会儿,便爬上礁石穿上衣服重新挎起篓子的时候,刚才躺过几个人的地方已经空了。在夕晖的光线中,礁石的颜色也变得更深重了。

太阳沉入大海,这时村子里开始弥漫起炊烟的气息,空中的云朵也在由白转黄再转红,仿佛也浸入了炊烟的气息。

大海情缘

文/罗少斌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听老师讲《海鸥》,当时感觉大海苍茫,想象海面飞着海燕、海鸥,还有“狂风卷集着乌云”。朦胧中,我对大海有了向往和渴望。那时,没机会看海,我就一遍又一遍地看单学鹏的长篇《渤海渔歌》,印象深刻的是渤海的沙软、水蓝、风大还有渔民斗敌的故事。工作后,看了电影《碧海蓝天》,对男主人那种热爱大海的情缘产生了共鸣。从此,看海成了我的梦想。

真正第一次看海,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那一年,我与单位领导和同事一道出差到深圳,特地去看了一次海,现在却记不得那儿地名。当时正是夏天,海边的太阳白白的、火辣辣地照得刺眼。我顾不了同事的劝阻,急忙脱下鞋袜,一步一脚地涉进海水,感觉海水有些微凉。我轻轻拍着海水,舔了舔手背,感觉海水好咸涩。向远眺望,蔚蓝的大海,浩瀚无边,碧波荡漾,与天长共一色。近看,一波又一波的海水翻卷着雪白的浪花涌上身来,打湿了裤卷,送来了惊喜。我竟然想做一回海中的鱼,自由自在地在海波中游弋、跳荡;也想做一次海燕,“在乌云和大海之间,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我更想做船长、水手或渔家子弟,与海同生,患难共荣。

最近一次看海,是今年7月,我和妻子一路,专程看了青岛、蓬莱、威海等地海滩、海岸和海景。每到一处,我都要赤足踩沙戏水,吸吮潮湿的海风,聆听海的沧桑,享受海的抚摸。也许是爱海了,不再觉得海水那样咸涩,甚至想到海水如泪之咸,是因为她接纳了人间的苦难和悲伤,是有《我的泪落进你的海》,由此让人感到有些酸甜。在我们身旁,一群孩子在沙滩上追逐,时儿跑进水里打着水仗,时儿跳进沙坑埋着身子,童稚的嬉闹和欢笑,让人感到是那样天真和快乐,甚至把我带回儿时的天地。看到这景、这情,感觉海浪又激起了我的心潮,涤去了我心中的不平与烦闷,拾回了我的激情和快乐,也让大海的平静和宽慰汇入了我的心海。我难以忘却这一回的海滨之旅,更忘不了大海给我的慰藉和爱的勇气。

海,一直是我的梦,我的路,我的情,也是我的快乐之源。二十多年来,不论是因公出差还是度假旅游,只要就近有海,我像逢见心上恋人一样,急切尽情地去拥抱、凝望和欣赏、想象。我曾在北戴河学习疗养,那一周,我享受了海的热情和温柔。我先后两次登上厦门鼓浪屿,留宿一夜,看了海上日出和晚霞。我看过杭州钱江的大潮,想象汹涌巨浪是海的愤怒;我站立在威海刘公岛海边,以为滚滚波涛是海的激情;我走过青岛海湾的栈桥,看出碧波荡漾是海的温柔。我爱海南岛天涯海角的婆娑椰林、珠海港湾的澄碧海水、大连金石滩海岸的篝火烧烤;我忘不了上海东海大桥至洋山深水港的跨海之旅、深圳到珠海一路的海上观光……

我喜爱大海,她犹如母亲,伟大、无私、博爱、奉献;她给了我人生启示,让我学会宽容、乐观和搏浪前行。

沙滩

文/小行星

海水在这里留下了深情的吻,就将一片美丽永久地刻在这里了。

天空与大海拥有共同的蔚蓝,风和白帆在旷远的天边缓缓驶来,带来凉爽的湿润和燕鸥们快乐的歌唱。细浪如春雨来时迎着霞光开放的鲜花,满山遍野,无穷无尽。

白色的沙滩上,珊瑚或珠贝的白被随意地丢弃着,细碎而且晃眼。椰树和红树林总想将影子拉得更长,去贴近那些阔大的海,它们的幼稚和单纯,给海滩带来了安静和想象——在这片水天相接的大海的怀抱里,人人都可以拥有花前月下,拥有牛郎织女般的生活。

你可以期待,风从你的发梢或指间轻盈滑过,将一种舒适的关怀移植在你的心房;你可以期许,从头顶飞过的那只燕子来自遥远的北方,它带来的不仅有乡音,还有家乡那稍一触动就疯狂生长的思念;你甚至可以看见,你曾经作为新娘,将头依靠在你所爱的人肩旁,同他一起坐看落霞孤鹭、星光明月,或邀一群智慧的萤火虫儿,一起分享烛光晚宴。

白色的沙滩上,小青蟹的房子就建在海水清洗过的湿地上,那细细的窗台后面,摆布着它们探究世界的眼神,它们用惊奇与羞怯看游人们从身边来来去去,带着笑,带着哭,带着欢天喜地,带着死去活来,而它们自己的日子,冬去春来,平平静静,吉祥安康。

不知道那些蘑菇似的太阳伞已在这里生长了多少年;也不知道那些被人们挂在脖子上卖弄的珠链究竟有多少与大海有关联,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就象我们从来也弄不明白,为什么来这里追风逐浪的人,大多头发越长越稀,肚子越晒越大,衣服越穿越少,老头们身边的女孩,年纪越来越小?

不知多少年了,沙滩除了略微消瘦,没有太多的改变。光顾这里的阳光依然很温柔;在沙滩上觅食的小鸟还那样神情淡定,心无旁骛;清凉的海水依然保持一如既往的胸怀坦荡——喜欢干净,也善于藏污纳垢。它的坚持,不温不火,已保留了数不清的世纪!

每次站在海边,我都能感觉生活的真实。天空的宽广与大海的辽远就象人生,有时波光潋滟,有时暗流涌动,有时宁静洁白,有时摧枯拉朽。

当海风抚摸我的脸,当海水亲吻我的脚,当天际那片云帆由远而近,当夕阳开始染红海面的波涛,当天女开始将星星一样的鲜花撒落人间,我都觉得我是一个幸福而忐忑的人——我幸福是因为怀揣生活的理想;我忐忑是因为我活在不可预知的现实中。

拔蛏子

文/苗红年

潮水在继续退却,泥沙混杂的黄沙岙滩头上。记得很小的时候,借着落潮,我曾与父亲深一脚浅一脚地向着潮头挺进,只是为了拔蛏子。

嵊泗的蛏子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它们形状稍长,青翠的外壳光洁莹亮,本地人称之为“沙蛏”。

“快来看!”父亲惊喜地大叫起来。顺着他指的方向,泥涂上突现着几个小孔隙,芦苇杆大小,不时有泥沙进出。这就是蛏子的洞穴。我们蹲下身子,父亲拿出准备好的汽水瓶,叫我去灌些海水来。之后,他从口袋里摸出一团香烟锡纸,我好奇地问那里面裹着什么,父亲神秘兮兮地笑着,没有搭腔。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些精盐。他将锡纸微微一折,顺着折痕“刷”的一声把精盐倒入装着海水的汽水瓶里,瓶盖已被洋钉戳破,瓶子倒过来,一绺水丝喷洒而出,成了一把自制的小水壶。

父亲一边乐呵着一边对准洞穴喷注盐水。这时候,奇迹出现了,我看见洞穴溢出水来,一只蛏子艰难地突破着泥沙的束缚,露出头来,吸吮着我们喷洒的盐水。它是如此放松,也许是潮水退得太久了,干渴的身体无法抵挡这突降的甘露的诱惑,而却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己马上就要被人从沙里拔出。

我伸出小手拔出那只既愚蠢又可爱的蛏子。忽然,它向我喷出一股海水,吓得我急忙闭上眼睛。

很快,我掌握了这种“滴卤取蛏”的技巧。我和父亲展开比赛,与潮水抢时间,看谁拔的蛏子多,在一阵手忙脚乱之后,我和父亲的脸上、衣服上都沾满了“快乐”的小泥点。

柔软的洱海

文/安建雄

每一次走近洱海,看到白帆点点、碧浪层层,迎着清透的海风,心中便升腾起丝丝缕缕柔软的欢喜来。

洱海,是润泽我生命的一汪柔情。她没有巨浪滔天,没有广阔无边,但苍山十八溪里涓涓而下的溪水,抚过秦时明月,漫过唐诗宋词,包容过历史的弥漫硝烟。千年之后,她依然温婉地在滇西高原之上滋润着一方安宁的福地。

很小的时候,就听过洱海玉白菜的故事。再大一点,又被望夫云深情地守望所感动。洱海,是一个有着浪漫故事的“海”,是一个神奇的“海”!那时,幼小的心里就已经充满了殷切的向往——长大后,一定要去看看她的容貌,亲亲它的肌肤!

“下关风,上关花,下关风吹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

忘了是在何处看到的这句话,那时还在上小学,但几乎是过目不忘。多少年后,在苍山脚下深情地面对洱海,总还能轻轻吟诵起风花雪月妙曼的句子。

其实,我家就住在洱海东面宾川县境内一个叫大营的山间小坝里。只是那时家境贫苦,出一趟几十公里远的门,对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家乡宾川与洱海的血肉联系,始于一个叫“引洱入宾”的伟大工程。

宾川是有名的老旱区,基本上十年九旱,许多土地种不上庄稼,老百姓苦不堪言。还在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宾川知州周钺眼看万亩禾苗因干旱而枯黄,心急如焚,当时,他就有志于将洱海水引入宾川,但终因高山隔阻、生产力低下而搁浅。而后,工程几度开工,但都因经济、技术条件等限制而辍工。1987年3月5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准备,引洱入宾工程再次正式开工,经过七年艰苦卓绝的努力,1994年4月17日,清亮的洱海水缓缓流入宾川,热区大地万民欢腾,激动的泪水流啊流……

引洱入宾,对宾川人民来说,就是一部神话。洱海水,就像一双神奇的手,被她抚摸的土地,一夜之间便生机盎然、一片葱茏。如今的宾川,葡萄甜美、橘果飘香,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如果没有洱海水,这一切,几乎是不可能的!

热区绽开幸福花,令人长谢洱海水!我想,这应该是宾川35万老百姓的心声吧!

现在,想要去看洱海,从我所居住的宾川县城出发,一个多小时便可以到达。公路在橘果园和葡萄园间穿行,一路果香飘溢。车爬上一个叫“甸头”的大坡,路边的松树渐渐多起来,再前行,清凉的海风从山顶漫过来,翻过坡顶,蓝汪汪的洱海一下子便扑面而来。

多少次了,明明知道她就在那儿,但每一次见到,还是情不自禁地激动!

为了亲近洱海,初中毕业,我便报考了大理的一所中专学校。真是天遂人愿,学校就在苍山脚下、洱海之滨。每一天,站在教室的走栏上,都能够深情地凝望洱海,然后一遍又一遍,品味那些神奇美丽的故事。周末,我们便骑上租来的自行车或坐马车到洱海边去,挽起裤脚,在海边捡贝壳,希望哪一天,真的见到公主(望夫云)的猎人丈夫变成的石螺。

传说终究只是传说,但它却让洱海变得更加神秘美丽。也正因为有了这些撼人心魄的传说故事,使得更多的人在爱慕洱海的同时心生敬畏,不由自主地加入到保护洱海的行动中来。

因为有洱海在,大理便是经常要去的地方。那蓝汪汪的洱海水,让人疲惫顿消、内心宁静。

洱海月湿地公园、才村码头、双廊小镇、小普陀、金梭岛……都留下了孩子快乐的笑声,也留下了我无端地遐想。那些柔软惬意的时光,在平凡的日子里显得安宁而又尊贵。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最好的馈赠。

万物有灵!就如这洱海,她和人类之间,热爱是相互的,呵护也是相互的。你爱她有几分,她会加倍地把她的爱给你!

洱海清,大理兴。

但愿千年万年,这洱海依旧是蓝汪汪的洱海,依旧是人们内心深处柔软的洱海……

看海听涛

文/姜华

清晨,我去看海。

旭日在银亮的海面上铺洒一道烁目耀眼的金光。海浪从碎金里泛起,一浪逼着一浪,白色的泡沫在静穆沙滩上散开来,退下去。在砂砾与残贝间我发现了几枚蓝色的小彩贝,蚕豆瓣大小,两瓣相连微微张启,让人想到花露丛中矜持的蓝蝴蝶。我把手里精拣细选石子丢在了海滩上。这些石子,也许经受了千百年的砺练,磨光了梭角,改变了形体,变得玲珑,惹人垂怜,才得已从海底世界里一显头面。可是,我更喜欢这小小的彩贝,感觉这彩贝此时此刻仍未放弃飞翔的梦想。

我沿着沙滩往北走,看到大片的礁石丛,礁石侧面附着白亮的斑点,蹲身细看:是贝壳。有比母指肚大的,也有比小指肚小的,凸凹错落,斑驳参差,呈现浪花的记忆。我试着用手抠,粘贴的竟然那样紧,如果不是颜色上的黑白反差,你会把它们当成是礁石的一部分。

礁石上没有蓝色的海贝,我意识到那蓝色的小东西,应该属于蚌类。半浸在海水里的礁石上像是附着了一层苔藓,近看才知是绿植,正是被海浪卷上沙滩的那种。

在晨光里,两只海鸥在搏海者的头顶翩飞,似乎为他们加油喝采。一位男士肩荷闪亮的水珠踏浪归来,守候在海滩上的女士举着相机抢他出海的镜头,男士缀步,收臀缩肌,连着摆出几副“健美”架势,可惜做作的有些滑稽。女士频按快门,笑得几近摔倒,幸得男士抢 前一步搂在臂弯里,两人近乎重叠的身影,被我及时捕捉。

坐在礁石上,看海听涛。接天之处,如云似雾。海水透亮、朦胧,海天一体,天那么近,海那么远,浪那么白。白浪成排起落、奔逐,似狡龙潜水跃然而出,似骏马出栏奔腾咆哮,似赛场健儿齐头并进奋力冲刺。浪峰跌落,波涛向近礁的海面漫涌,细浪从礁石间突兀窜起,不绝于耳。

海,有意掩饰真实,无意显露神秘。若非坐在海边,真就无法企及大海深处的波澜壮阔,无法感受搏海者的惊魂动魄,感觉夜之海既像一个倾诉者,又像一个倾听者。随手撩起的每一滴海水,都有可能见证混沌初开、生命衍生的奇迹,大海有足够的资格以狂涛巨浪式的语言倾诉。相比而言,沧海一粟的你我经历过的磨砺和苦楚是多么的微不足道;然而大海如同向慕已久的圣者,敞开心胸无烦无怨地接纳心灵的诉说。

一道大浪喧嚣而来,我下意识地起身想要往后退却,借着浪头的银光,看到一位长发女子丝毫没有为眼前大浪所动,似乎也没看见礁石上还有别人,依旧保持原前的坐姿面朝大海。其实,我也清楚海浪不会漫上礁石,只是担心飞起的浪花把我给打个落花流水。这一发现,许多的疑问掠过我的脑海:这女子为何能做到波澜不惊的面对海的风浪?是不是承受了太多的孤独,来向大海排遣寂寞;是不是经受了太多的失落,来向大海寻求慰籍;是不是心中有太多的困惑,来向大海探寻命运的密码?

今天的故事,注定由未曾相识开始,到未曾相识但已然知己而结束。

我微笑着和长发女子作别,抬眼看到前方奔跑的小男孩,从一对相拥而行的恋人身边越过。男孩每遇浸满海水的沙坑便停住奔跑,蹲下身子一把一把地沷洒着海水,等那对恋人走近,重又开始奔跑,跑出一段距离又蹲下来,小小的手臂扬起,一弧晶亮的水珠呼喊着大海碧蓝的波涛。

我受男孩感染,不由得伸出双臂,深深呼吸着海的气息,聆听大海深处,那厚重、隽永的低吟……

海的畅想

文/张晓晨

似乎从刚刚记事开始,“海”就成为了我字典中最为神秘的一个字眼,直到今天还未改变。

第一次见到海,是一个夏日的早晨。朝阳打着转儿消融在迷茫的晨雾中,周围的一切渐渐地被那耀眼的光芒笼罩,海浪似乎也从沉睡中醒来,翻腾着,嬉戏着,快乐在空气中蔓延。我接受着海浪与阳光的洗礼,心灵似乎已经在那天使般温柔的光芒下得到净化,得到了安抚。

习习的微风吹来,夹杂着海水与沙子略带苦涩的气息,触碰了我心底最深处的柔软和感动,心中漾起了一股无名的酸涩。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触景生情”吧!

闭上眼,远处海鸥的叫声时不时响起,海水在我的脚下翻腾。殊不知,我的内心起了涟漪,如风吹水面扬起的细碎波纹,如石子落入水中激起的层层浪花。心中的那根弦被海风若有若无的手拨动着。那一次,在大海面前,我的心震动了。

最爱海的颜色,蓝得那么透彻。天与海似乎已经没有了界限,天在海的怀抱中,海也在天的怀抱中。远处,已分不清哪里是海,哪里是天,只剩下蓝蓝的一片。

海是我的梦,海是我的心,海是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太平洋东岸的落日

文/查泠然

去过海南岛的人可能都会对那里松软而又金灿灿的细沙、碧蓝碧蓝的清澈海水和郁郁葱葱的热带植物记忆犹新。在我的经验中,到海里玩就意味着在气温30多度的热带海水里嬉戏,而美国的OceanShores,太平洋的东海岸,是我见到过最“冻人”、最深邃、最烟波浩淼的海,且拥有最美的落日。7月19日的这次“赶海”,让我大开眼界,也会终生难忘。

穿着凉鞋踩在绵延数百米的沙地里,灰棕色不算细的沙砾不时漫过脚背。这时已临近黄昏,看看手机上显示的温度似乎已降到了13摄氏度。出门匆忙只在吊带的沙滩裙外面罩上一件针织衫而已,我冷到甚至想当场哭出来,却还是打起精神来和同学开玩笑:再这样下去就能习惯日本女学生的穿着了。看海并不是那么轻松的事,但听老师们说落日很美,为了更近距离地欣赏落日,我们迎着冷风,继续向前。

短短的一段沙土路像是走了很长一段时间,终于到了近海处。海风湿湿的、凉凉的,拂在小腿上如刀割似的,冷。无力地耷拉着头,看到的是被海水打湿的泥沙,岸边不远处只有吉普车碾过的车印,混杂着海鸥不小心落下的羽毛以及各种猜不出是什么的杂物,显得脏乱不堪。海水深深的,灰灰的,一望无际,散发着古老深沉的气息,就像是一个苍老的灰袍老人。

再靠近一点,微微抬头,这时沙滩像是一面灰蒙蒙有着水雾的镜子,远处的水与天相接着。同学们在互相鼓励:别怕冷,马上要能看到落日了!于是顶着寒风,轻轻地,慢慢地沿着海岸线徘徊,等待落日时分的到来。海水时不时翻滚着上前,拍打着沙滩。

忽然,我看到了仙境!我连忙拨了拨被海风吹得异常凌乱的卷发,以免视线被阻挡:被数不清的云朵遮挡着的太阳仿佛失去了热度,散发着暖黄色的光,软软的,绒绒的,正缓缓下落着。如果太阳和天空是一幅画,那么海水就只是画框而已。在太阳即将落到地平线上时,它突然迸发了,放射出万丈金光!此时的太阳又大又亮,用它剩余的短暂时间竭尽全力散发着光与热。最后,再一点一点慢慢地沉入了海水中。静默。天边依然存有一丝光亮,接着就看到了满天的火烧云。红彤彤的云彩飘来荡去,变幻无穷,绚烂至极。我感觉无法用语言形容这种雄壮的美,美到让人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渐渐地忘记了自己已经冻僵的手,忘记了冷,忘记了时间。脑海里忽然跳出了两句古诗——“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此时此景,让我透彻地领略到诗句的意境。

这个世界不是完美的,但美景却无处不在,只要你肯坚持,你肯抬起头,你肯张开两臂,去看,去听,去拥抱,去感受——这也许就是生活的真谛!

难忘太平洋东岸的落日。

松兰山看海

文/地老天荒

对于大海,我似乎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它的辽阔、壮观、美丽,让我每一次走近它时,心中充满了激情、诗意和梦想。年休假的日子里,背起简单的行囊,乘坐开往海边的火车,体验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旅途中的第一视觉是地名界牌。我记住了西店、梅林、诗房、紫溪、前童这些颇富诗意的地名。令我诧异的是,有一个地名汉字我从未见过——岙。查阅字典得知,这个岙(ào)字,是专指浙江、福建等沿海一带山间平地,见《梦溪笔谈·雁荡山》:“出南门三十里,宿于八岙。”与岙字组合的地名有薛岙、梅岙、松岙、上岙、下岙等。我们一路与“岙”相伴。

进松兰山渔村海滩入口门票是每人30元。这个三面环山的小小渔村,因海滩而兴,餐厅宾馆随处可见,清一色小洋楼错落有致,看上去赏心悦目。刚下车,便有店家热情相迎,待我们放下行李,车很快就到了,店主说来回接送都由他们负责,这让人感到一阵惬意。上车之时,“留心客栈”几个招牌大字还是让我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松兰山海滩与普陀山、桃花岛隔海相望。车主告诉我说,这里是大海的尾巴,龙卷风到此亦是强弩之末。举目张望,曲折的港湾、美丽的岛礁映入眼帘,海面上飚海的摩托艇,扬帆的渔船,海滩上逐浪的游人,构成了一幅多彩的夏日风情画。踏上久违的沙滩,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脱了鞋踩着沙的感觉真好。脚下是金黄的细沙,海水刚退下去,人在上面行走,只留下浅浅的脚印。迎着略有些咸腥味的海风,我脱掉衣饰,情不自禁扑向海面,嬉水蹈浪,放飞心情。

撩起海水打湿胸口,这是小时候游泳的习惯动作。一排海浪袭来,感觉海水苦涩而又温润,我把自己浸没在海水中,只留着头脸露在水面,仰望苍穹。海天相接处,海鸥和飞艇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令人心旌摇曳。天地对接,山海为邻,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呈现出迷人的形态,海水冲击形成的岛礁、岬角、沙滩、洞穴,千姿百态,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你可以选择下海看山、击水,也可以选择登山观海、听潮,山、海、滩构成一道美丽而和谐的风景线。

夕阳西下,海风骤然吹起,晚潮终于来了。海浪一排排席卷而来,一浪接着一浪,有一米多高,这么大的海浪还是第一次看到,带给我意外的惊喜。看着眼前起伏的波浪,听着海潮的声音,我的思绪不断飘逸升腾。大海的生命就蕴涵在潮起潮落的奔涌中,永不停歇,从容,淡定,恒久。“潮来一排雪,潮去一片金。”当潮水退去,阳光下的海滩呈现出条条美丽的波纹,犹如凝固的波浪,如诗如画,似梦似幻,浑然天成,美不胜收。

我们返回渔村时,天空忽然下起了小雨。我暗自祈祷,但愿明天是个晴天,我要一早起来去海边看日出哪。

红海湾游记

文/周志明

到海边旅游的人,总想全身放松,随兴而至。在位于广东省汕尾市的红海湾,早上你可能看到还是浪潮奔涌、大有豪迈之势;晚上却安然静谧、温婉可人。正是这种变化莫测、风情万种的俏皮劲,使得红海湾成为当地每年海边休闲游的热门之地。慕名已久的我,终于如愿以偿,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感受了红海湾的美。

汽车驶进红海湾,我眼前骤然一亮:阳光下,一片沙滩呈淡淡的金黄色,微微地闪着光,碧蓝的大海与碧蓝的天空一色相连。其间,点缀着几丛黑色礁石,偶尔溅起几朵洁白的浪花。辽阔的沙滩上,游人零零散散地在冲浪畅泳、悠闲漫步,享受着阳光浴。长长的海滩舒展开来,延伸出去,被大海拉出一道优美的圆弧线条,透出一种沉静之美。我闻到了大海的气息,心中充满了渴望,或许这就是大海永恒的魅力吧。

红海湾,顾名思义,当然有红色的泥土,有蓝蓝的海水。不过,最吸引人的地方,应该是那个“湾”字。因为“湾”通常应该是静静的、浪漫的。走上沙滩,细软轻柔的沙子是不含杂质的石英质细沙,匀净得好像是经大自然的神手精心筛选过似的。踩上去,绝不陷脚,只觉软软的、暖暖的,令人不由自主地要除去鞋袜的束缚,赤着脚亲密接触。再走近些,纯净而透明的海水一卷一卷地漫上沙滩,漫上你的双脚,仿佛在为你抚去旅途的疲惫。

在浅滩,我被暖暖的海水包围着,身子也轻飘飘起来,缓缓地往海中走至100米左右,海水已到胸腹处。1米多高的浪兜头而至,瞬间的恐惧让我绷紧了神经。才擦干脸上的水,一转头,一面高高的水墙又迎面而来。红海湾的浪潮一浪接一浪,雪白浪花紧随着潮头奔涌。我们尽情享受着迷人的景观。

转过了一个半岛。突然,浪潮不见了,潮声消失了。大海又像一个温柔的少女,在你身边轻轻地歌唱。这就是真正的红海湾,两副面孔,两种情调,变化莫测,风情万种。遮浪半岛突入海面,犹如屏障似地挡住了东西两面风浪,在半岛两侧不管风向何方,景象迥然不同。一边波涛滚滚,巨浪排空,万马奔腾,另一边则风平浪静,一碧万顷,波光粼粼,遮浪因而得名。不远处就是公海航线,没有任何岛屿阻隔,就能与太平洋相望,红海湾让我第一次领略到大海的辽阔。

登上东侧岬角的礁石,撞见盛大浩淼的太平洋,白色的灯塔从海中升起。从这里可以远眺碣石湾。“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难道魏武也曾于此挥鞭?垂天之云,那是庄子的神鸟,一振翅,击水三千里,从南海飞来,羽毛被落日镶上了金边,几只白鸥在它的翼下盘旋。风越来越大,海浪滚滚如咆哮的群马,义无反顾。而此时,半岛西侧祥和宁静,渔船泊在港湾的怀抱,岸边的村舍升起炊烟。广东海上运动训练基地放出的舢板像一只只白蝴蝶,翩翩停落水面,随微风荡漾。

遮浪半岛又称岩岛,因为它名副其实是由礁岩构成的。海浪冲击与自然风化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奇形怪状、横竖各异的礁岩,巨浪扑来,激起冲天浪柱,又从空跌落,化作浪花朵朵,犹如“卷起千堆雪”。面对这浩瀚碧海,目睹这潮来潮去、排浪巨变,不禁感到豁然开朗,豪气万千,渐渐忘却枯容,抛开烦恼,顿悟“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人生至理。

晚上的红海湾,人流如鲫,到处是酒楼饭馆。你想离开这种喧闹吗?海滩上烟花此起彼伏,鸣响似雷。月亮从山的那边探出半个脑袋,海浪驮着月光缓缓靠岸,漫过码头,漫过村庄,漫过荒野和山岗,直到银色遮盖大地。

第二天,我依依不舍地离开红海湾。再见了,红海湾。你是那样的美丽动人。虽然你不是什么名山秀水,但留在我心中的,永远是你飞扬的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