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年糕的散文

2023/02/13经典文章

关于年糕的散文(精选6篇)

年糕

文/孟宪丛

每到春节的时候,我就想起了年糕,想起了家乡那盘青色的石碾。

我的家乡是在坝上一个小村,村中央有两间土坯垒起来的没有门的小屋,那就是碾房,碾房里面有一盘光滑圆润、阅尽沧桑的大石碾,做年糕的黄米面就是在石碾上完成的。

在我们村里,石碾主要是碾糕面,我们叫“推黄米”。据母亲说,碾子推出来的糕面比机器磨出来的好,颜色黄且筋道。那时候,黄米糕对于人们来说是稀罕物,只有过年过节,或者有亲戚客人来,才有机会吃油炸黄米糕。

我感觉人们把油炸糕作为待客上品,主要缘由是黄米、麻油稀缺,做工费时费事。我们村里主要种植小麦、莜麦,种黍子很少。秋天先把黍子用碾米机去皮变成黄米,做糕需经过掏黄米、把黄米碾成黄米面、拌黄米、蒸糕、搋糕、捏糕、包糕、炸糕等工序,加上人们每天忙于生产队的营生,所以吃一顿油炸糕实属不容易。我影响最深刻的当属搋糕,蒸出锅后的糕要放在盆子里,一个人双手握拳边沾凉水边一上一下轮流摁糕面,一会儿就把熟散的黄米面揉成黄灿灿一块,然后在上面用食指扎一个洞,里面倒上麻油,叫“油卜儿”,铲一片面心糕在“油卜儿”里沾上油,吃在嘴里那个香,得咂吧好一阵子。

记忆中,在碾房里拉碾压糕面有时候是用生产队的毛驴,有时候是人拉或人推,叫“推碾子”。如果是毛驴拉碾子,要把驴的眼睛捂上,要不它看见碾盘上黄米想吃,不会拉着碾杆前进,把眼捂上后,毛驴就会一圈一圈地走下去。如果是人拉碾或推碾,力气大的一个人推,力气小的两个人推,或者一个人拉一个人推。其中一个推的人一手推着碾杆,另一手拿着笤帚,往内扫那些轧挤到碾盘边上的黄米。推碾不仅是力气活,也是一个技术活,一次往碾盘上倒多少,碾多长时间开始筛箩,都是有讲究的。随着碾磙一圈一圈地碾轧,碎了的黄米被一遍又一遍地箩,直到剩下极少量渣子为止。就这样,在一静一动的两石之间,人们不停推碾,推过一个个漫长的日子。

每到过年的时候,村里人们就会拿着笤帚、箩子、簸箕、笸箩到碾房里碾糕面。尽管这时推碾的人家多了,人们也不争不抢,总是按先来后到,把笤帚、面袋、箩子、簸箕等放成一排挨着排号,轮到谁家就谁家碾,很少有人乱插队。石碾从打早一直到转到半夜也不停。记得在碾糕面的时候,母亲总是先用铲子、笤帚把石碾打扫干净,再沿碾盘转着将金灿灿的黄米慢慢倒在石碾上,用手均匀地摊开,然后吃力地推着石碾走,我也蹦蹦跳跳地帮着推,母亲推碾微笑的神情和被汗水打湿的蓝布衫让我至今难以忘怀,那石碾就像沉重勒勒车木轮,在我的记忆深处经久不息地转动着。

斗转星移,寒暑易往,岁月悠悠,世事沧桑。时间也和石碾磙子一样转个不停。如今,石碾在农村很难见到了,但石碾上压糕面千回万转的情意将永远滋润着我的心田,无论光阴如何变幻,我也时常忆起那盘寂寞而又温馨的石碾,那黄灿灿的油炸糕依旧香甜在我除夕的梦景中,辉映出那个年代生活的艰辛以及我和伙伴们鼻涕连天的美丽童年……

母亲做年糕

文/山嵘

如果说人世间有让我百吃不厌的食品,那就是年糕了,尤其是母亲做的,更是可口。

祖宅里有个年代久远的石磨,陈旧而又沉重,好似驮着千年的心事。然而,农历新年来临之际,石磨就会被母亲仔仔细细地洗得干干净净,然后,推动石磨,雪白的米浆小瀑布般地缓缓流出来。刚磨出的米浆,有一种淡淡的香味,非常好闻。每次闻到这种香味,眼前总会浮起满地金黄稻穗随风起舞的美好景象。

母亲在蒸年糕前,会专心致志地为年糕裁剪绿色的新衣裳,将嫩绿的蕉叶剪出合适的尺寸后,再把蕉叶折成平底圆形的碗状。可别小看了这道功夫啊!万一折得不好米浆就会漏出。母亲手艺极佳,三下两下便为年糕制作出一个个精巧结实的“绿衣裳”。白白的米浆,穿上了绿绿的衣裳,快快乐乐地等着进蒸笼。

蒸年糕的时间必须拿捏得非常准确。母亲神秘兮兮地告诉我:年糕最小气,最怕被人偷看。如果半途掀开锅盖来看,年糕一气之下,便不肯再发了。母亲说这话时,脸上那种认真的表情,让人丝毫不敢怀疑这话的真实性。没人掀开锅盖偷窥,年糕在蒸笼里膨胀出一锅的香甜气和喜庆气。

时间一到,掀开蒸笼盖,香香甜甜的热气便亲亲热热地扑得人一身一脸都是。年糕色呈朱红,柔光闪闪。母亲看着大功告成的年糕,眉开眼笑地说:“哇,年糕年糕年年高!”她内心那份坚守传统的虔诚,为古老的传说涂上了永不褪色的釉彩。

母亲常以巧思变出不同花样,椰丝年糕、芋头年糕、番薯年糕、鸡蛋年糕等等,样样精彩。她做的年糕,细致、柔滑、糯软,让我们百吃不厌。在青春焕发的年代里吃年糕,感受的是那种“步步高升”的吉祥祝福;步入中年后,品尝的是一种悠久的美好传统;而到了满头华发时,咀嚼的就是一种亲情的温馨与回忆。

春节食文化

文/谷增虎

作为春节文化的一种,在中国春节食文化有着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内涵。

旧式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因为腌制腊味所需要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开始。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惯。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腊味的种类繁多,有腊肠、腊肉、腊鸭、腊鱼、风肝等。腊肉的吃法可以是蒸熟后切片或者拌蒜苗、辣椒,或是炒青菜吃。在忙碌的年节里,辣味是最简便而可口的一道年菜。

刚腌过腊味,接下来,就该蒸年糕了。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也有条状的宁波及福州年糕,造型模仿银条,都是以形状寄寓新的一年里发财的意思。

从前的年糕制作全凭手工,前一天就要先把糯米浸泡一夜,再用石磨磨成米浆,装进布袋后,在袋子上放石头重压,等水分沥干后,再将米团取出,加上配料,调味,然后在蒸笼中以炭火慢慢蒸熟。想蒸出色、香、味俱全的年糕就丝毫马虎不得。巧手的主妇们往往可以凭着多年的经验,在每一个步骤都拿捏得恰到好处。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及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蒸年糕主要用粘高粱米加一些豆类,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蘸糖吃。

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片炒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则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再加上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传统的观念认为,蒸制年糕的成败,关系着来年运气的好坏,所以蒸年糕时有些禁忌,例如不准说不吉祥的话,不准大声吵闹等等。

北方的许多省份,过年时还要包饺子。虽然饺子早已是普及大江南北的日常点心,但是除夕夜吃的饺子却另有一番特殊的意义。旧时以天干地支来计时,除夕夜亥时一过便交子,正是新年最初的时刻,据说这时吃了饺子表示“开张大吉,万事如意”。又因为此刻正交子时,所以饺子谐音“交子(时)”。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尤其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过年应节食品外,烹调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年夜饭是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的。年菜除了讲究精致,丰盛外,好的口感也是必备的条件。如鱼因为谐音“余”也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年菜,就连不产鱼的北方,也要在桌上摆一道木刻的鱼应景,以示“年年有余”。

吃年糕,年年高

文/李俊玲

年糕的英文翻译可以是“new year cake”,意思是新年吃的一种食物。在我国,不论南方还是北方,都有新年吃年糕的习俗。每到过年的时候,几乎家家都要准备点儿年糕,借着年糕——“年年高”的谐音,表达一年更比一年高的寓意,企盼着来年的生活、身体、事业等各方面都更上一层楼。比较讲究的人家还要准备黄、白两种颜色的年糕,以象征金、银,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财源滚滚。我国的民俗就是这样,喜欢以“象”取“意”来表达吉祥与祝福。

年糕从2000多年前用以充饥的食物,逐渐演变为民俗节日中的应景食品,还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春秋时期,吴王阖闾采纳了伍子胥提出的“立城郭”的建议,构筑了“阖闾大城”。城垣建成后,吴王摆下盛宴庆贺。席间群臣纵情酒乐,认为有了坚固的城池便可以高枕无忧了。见此情景,国相伍子胥深感忧虑,他叫来贴身随从,嘱咐道:“我死后,如国家遭难,民饥无食,可往相门城下掘地三尺得食。”当时随从以为伍子胥喝多了,没理会。但后来,伍子胥遭诬陷身亡,吴国被越军横扫而灭。城内断粮,随从想起了伍子胥的话,便带领人前往相门拆城掘地,这才发现原来相门的城砖不是泥土做的,而是用糯米磨成粉做成的,就像我们现在吃的方方正正的年糕。从此,人们便在每年的第一天吃年糕,以纪念伍子胥的功绩。

因为制作年糕的糯米原产自长江流域,所以在北京称为江米。北京人在新年吃年糕的习俗在明朝就已形成了,明崇祯年间刘侗、于奕正撰写的《帝京景物略》记载,“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以前各家都是自己动手做年糕,其中也是乐趣无穷。原来我们楼上住着家上海人,每到快过年时,便把江米泡上,用石磨把米一点一点地磨成浆,放到一个布袋子里控水,就成了江米面。这种做法免去了和面的步骤,面稍软些的时候可以做汤圆,再多控出些水分,就可以蒸年糕了。现在用这种原始方法磨面的越来越少了,一般都是用江米粉和面,但做年糕的面要和得硬些,只要能粘到一起就行,因为蒸的时候还要给面补充一些水分。蒸好后的年糕放到阴凉处,随吃随取。年糕的做法各地不尽相同,省事儿的蒸白年糕、年糕坨,要么就往面里掺上大枣做成枣年糕,放点红小豆或芸豆做成豆年糕,精细点儿还可以放果料、果仁之类,成为百果年糕,也有把豆沙或枣泥馅包进去,做成带馅年糕的……

年糕的吃法也是多种多样,像我这样的懒人系列,只是把年糕加热后,蘸点白糖就开吃。有时也心血来潮,把大块的白年糕或年糕坨切片,过油一炸,再蘸着糖吃,那粘粘的、甜甜的、香香的味道,简直太诱人了。但是好吃归好吃,要注意的是,年糕一次不宜多吃,尤其是肥胖人、有糖尿病的人,或肾脏病、高血脂的人更要注意少吃,还有特别关键的一点是,年糕一定得加热后食用,否则不易消化哦。

梦魂常回大河西

文/徐洁

那个小山村,偏僻、落后、民风极淳朴,坐落在徒骇河西岸,是我童年度过的地方。那儿,家家不上锁,也不担心被盗。曾记得,徒骇河土丘旁,班主任李老师带领我们演“琅岈山五壮士”。岸边田地里,戴着草帽,在炎炎烈日下拾麦穗,嘻嘻哈哈种蓖麻、收蓖麻、晒蓖麻。从村里往岸边扛石头,稚嫩的肩膀担起能承受的最大重量。生产队发了一角钱,是我平生第一次劳动报酬。

乡里人淳朴得可爱,实在得让人感动。我父母在公社医院工作,救死扶伤,受人尊敬,我也被称做“机关里的孩子”。父母经常教导我不要接受老乡的东西。有一年,大年初三,我去同学红梅家玩。年糕是当地有名的特产。临走,红梅的父母让我带几个回家。我死活不要,拔腿就跑。没想到,红梅抱着年糕追出来。我怕回家挨训,拼命跑,真不想要。红梅拼命追,实心实意给我。当时的我,不知道拒绝不见得都对。我只是怕沾光,却差点损坏友情。我跑呀跑,一直跑到村头庄稼地。同学追呀追,一直追到村头庄稼地。地中间,我停下,回头望,红梅抱着年糕已气喘吁吁,尽管我少不更事,但突然意识到过分了。红梅抱着年糕跑的姿势,飘逸的黑发、涨红的圆脸,像电影特写镜头,时常出现在我飘忽的梦里,二十多年,难以忘怀。记不清怎样把年糕接过来,一瞬间,两人的眼圈红了……

村民十分好客。寒假,他们把我接到家贵宾一样接待。当时家家穷,没什么好吃的。唯一值钱、舍不得吃的就是白砂糖。大婶把白开水倒进瓷缸子,用勺子使尽挎糖瓶底,尽量多放糖。自家的孩子,馋得把手指头放进嘴巴,任凭我怎么让,也不许吃。二月二,各家各户炒“棒子花”,他们总是挑爆得最好的,让我带着。正月十五,我和农家孩子一起打灯笼,一间屋一间屋照亮,到墙角找麦子、豆子一类粮食颗粒,企求来年五谷丰O。年长些调皮的男娃大惊小怪地吓唬我们“灯笼下面有虫子。”女娃实在,真的举灯笼看,烛火就把纸灯笼点着了,少不了哭一通鼻子,男娃则挨大人一场骂,然后把灯笼乖乖交给女娃玩。玩着玩着,天色已晚,就在老乡家住下。那时的我,既任性又爱哭鼻子,晚上想家,坐在土炕边哭,整宿整宿不睡觉。大通炕上一溜人(老乡有四、五个孩子是常事)就都不睡了,从没有任何人发脾气,轮流讲故事逗我,都是地主老财和长工的故事,土得掉渣,用当地话一讲,我便听得入迷,忘记想家,直到东方发白。

一九八三年,我们举家回迁泰安。告别时,班主任李老师久久拉着我的手,呜呜咽咽地哭,我几乎放声大哭。李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教了我整整五年,公社小学黑屋子、土台子,条件差,所有课由她一人教。我是班长兼语文科代表,在全县语文竞赛中得过第一名,奖给我一本作文选,李老师获得了当时最贵重的奖品――新华大字典。李老师对所有同学都极其慈爱,我亲眼见过她给家庭贫困的同学买学习用品。探望生病学生、下雨护送学生回家更是习以为常。但我始终认为,她对我厚爱有加。

临走那天早晨,我们还没起床,门外就站满送行的人。开门后,才知道大家半夜就在这儿。是因为父母曾给无数人解除过病患吧,是因为十六年结下的深厚情意吧,还是因为民风原本醇厚。卡车后送行的老乡都哭着挥手。李老师哭得像个泪人,我的同学哭得像个泪人,我哭得像个泪人。在今后的人生中,我再也没有经历这样的情深义重……这给了我生命的教育,成为生命活力的精神源泉。

好梦天天留人住,梦魂常回大河西。

腊月-张增华

文/张增华

冬至一过,腊月就近了。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路人不得不裹紧衣服,缩紧着身子,加快脚步以对抗寒冷。

屋后一株一人多高的老梅应时而开,蓬蓬勃勃地满满一树,黄色的花朵一层层铺成,蔚然壮观;梅花像打了一层蜡,花瓣张开,在这寒冷的天气里它们散发着悠然的香味,很远就能闻到。

冬至、小寒、大寒,岁月似流水一样飞速而逝。越是接近年关,村里的农人似越是忙碌。父亲就是这么个农民,我年少时,每到寒假时节,父亲一大早就把我们兄妹几个叫起,踏着如雪的白霜,荷锄的荷锄、挑担的挑担,他还美其名曰“加强劳动锻炼”。白霜皑皑中我们呼出热气,挑水施肥,路滑、道窄,需步步小心;就是除草,也要戴个手套,手、脸经常冻得发僵;一边干农活,父亲一边给我们讲解农事经验,处人接物,家长里短;有时累了、身体发酸,就竖起扁担、撑起锄头,脸朝背风方向,遥看那碧蓝的天空,天边的一朵朵白云,遥想美丽的外面世界和自己心仪已久的同学,幻想着心里的美好,羡慕公路上行走着的上街下县打年货的人。

一到年关,村里的炊烟袅袅不绝,家家户户忙着做年糕,做豆腐。村里的一架石磨吱吱呀呀地响,乳白色的浆液顺着石磨四周一滴一滴地流下,石磨声声中,老九叔碾碎烧好的石膏,舀起煮过的雪白的豆浆,在缸里不停地搅动,过一会儿,再舀到用布兜起的大木格里,盖上盖子,洁白的豆腐即将成形;家家户户把一年的幸福吉祥幻化成一块块洁白如玉的豆腐,一个个圆圆满满的年糕;更有讲究的人家,在年糕上涂上红点,象征着来年的喜庆如意;幸福写在每个人的脸上,期盼挂在大家的心头。

杀年猪是家里最隆重的时刻。夕阳西下,冬日的暮霭在将生未生之际,屠夫带着个伙计,在众人的围观与帮助下,眼看着把一头刚才还嗷嗷乱叫的猪大卸八块。夜晚在昏黄的灯光下,主家布好餐桌,端上新鲜的猪肉,蒸好的咸菜,在缕缕升腾的热气和食物的浓香里,杀猪饭开宴了,人们开始划拳行令,左邻右舍又多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冬日的天气说反常就反常,昨日还是阳光灿烂,一夜北风呼啸,今天就是阴云密布,雪花如白面一样随风而下,天地之间一片洁白,银光闪烁,远远近近的村庄变成童话世界里的仙境,缥缥缈缈,隐隐约约。

小年一过,街市便热闹起来。集市上的人越来越多,拥挤不堪。商家们此刻拼命吆喝,一位老者在街头用一张凉床占着有限的空间,现场为别人做走马灯,红红的灯笼上流动着光的暗影,一匹匹姿态各异的骏马在灯笼四周奔驰,循环往复。旁边有站着欣赏的,购买者也络绎不绝。最霸气的是卖春联的,将一副春联挂在街头的椿树上,像旗帜一样随风飘扬,红红的色彩昭示着喜庆与吉祥。

校园是最安静的地方,学生早已放假,校园高大的香樟树上整日站着多嘴的麻雀,间或一两只花喜鹊横空而过,飞向更高的树梢。春风悄无声息地吹入千家万户,寂寞的夹竹桃鼓起红红的花蕾,香樟树舞动着绿叶在风中跳舞,笑容刻在人们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