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城的散文
关于长城的散文(精选10篇)
古堡晚韵
文/秋水伊人勋儿
古堡晚韵
记得年少时,在老师的带领下拖曳着长长的学生腔吟诵着“……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词句时,脑海里浮现的图景便是这里“大漠边关凄清的冷月”,许多年后,当在山西师大文学院重新研读范仲淹这首大手笔的边塞诗词时,翩然飘入思绪的更是故乡的这道原风景了。这些年,工作使然,几乎日日与古堡擦肩而过,却无暇真正走近古堡去触摸历史的云烟,感觉总有些缺憾。终于得闲在这静谧的黄昏里独自行走在古驿道——敞路坡上,和着苍头河潺潺流水的轻音,去静静地凝望被战争和岁月剥蚀的斑驳残缺的古堡——杀虎堡了……
太阳沿着天际徐徐滑向西边的山巅,“犹抱琵琶半遮面”时,用夕阳的最后一抹绚烂给绵延的远山和蜿蜒起伏的万里长城勾了一道金边,落日的余晖透过长城垛口将金橘色的光芒洒向长城内外,晕染了长城脚下的原野和村庄,也晕染了这座历经萧杀、繁荣、落寞,而今又从容的古堡。
日暮中,古堡似一位沧桑的老人静谧安详地端坐在长城脚下,青石板铺就的通顺桥链接着历史的沧桑和现代的繁荣,广义桥下的歪脖子老柳沙沙作响,似乎还在诉说着饱经风霜的历史,袅袅炊烟在牧人的青青柳笛清韵中扶摇而上,破壁残垣间比邻的青砖黛瓦在朦胧烟雾中依稀而现,老屋飞翘廊檐下钻出的棵棵枯瘦的蒿草,竭尽全力摇曳在夕阳下的晚风中,卷帘的老妪拄着拐迎回牧归的老翁,老翁牵着的黄犍牛“哞”出了长长的低音……古堡晚韵,安静祥和。任凭我怎地抚着古桥的兽头雕花凭栏望,也再难觅“两堡一关”“犄角互援”的英姿雄风和马市互贸的熙来攘往,古堡只独坐在历史的遗迹上淡看着岁月红尘。
惊异于古堡繁华落幕之后的冷清退场和退场后的安然从容,不禁撩起岁月的青衣、轻触着思想的灵光遥想……莫不是累年征伐的兵卒之战、苍头须眉的沙场厮杀和背井离乡的怅然凄凉让它学会了看淡红尘?
游走在古堡的小街,我想循着拱门石桥、破庙残垣、老瓦碎砾、努力去找寻答案。然而,遁入眼帘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残破的旧堡已种了庄稼,紫的胡麻花、黄的油菜花和那红根绿叶的荞麦开得正艳,长得正旺。原本单秀的花儿密密匝匝叠靠在一起,铺成一帐锦绣的纱幔,在夕阳的映照下,如撒过金一般,在清风拂过时,轻舞飞扬。新堡里,打扮入时的少妇正坐在老柳下爽朗地谈笑,身边的拴马桩上,MP3播放着周杰伦的《青花瓷》、《兰亭序》……浸透着现代文明的古堡已使历史显得更加的遥远。我只能机械地把史志的记载叠加在这历史的遗迹上,去窥视白发将军征夫的叱咤风云、辉煌税关的“日进斗金斗银”和明末清初“西口潮”的凄婉哀怨。
沧海桑田,衡阳雁去,我已无法透过历史的烟云,真正触摸到古堡最原始的本真。好在古堡亦如一部被岁月尘封的古籍,用它的缄默诉说着历史……我恍然明白,缄默不是沉默,缄默只是另一种诉说。正如这古堡安然从容于现代的繁华之中,诉说着历史,淡看着岁月红尘。
走驿道、过石桥、穿古堡,亦如穿行在连接历史与现代的时光隧道,历史的车轮从未停息,滚滚向前,古堡也由历史走向未来,但曾经的岁月却永远凝固在这古堡里。走出古堡,我回首凝望,敞路坡上沉寂的草木山石似乎还在遥想着千年征战的金戈铁马、倾听着漫漫商旅途中的驼铃悠悠、回望着悲切西口路上的“执手相看泪眼”……遥远却似在眼前。
与古堡作别时,日复一日见证了古堡历史变迁的夕阳也与古堡作了今天最后的话别,恋恋不舍地隐没在远山的背后,留给天边一片红彤彤、金灿灿、瑰丽无比的晚霞,映红了天际,映红了苍河,也映红了古关。更映射得此时的千年古堡如一位俏丽的古代新娘,这让我想起了出塞昭君的娇美。
长城·夏梦
文/张沫末
关于长城,我一直在做着一个绿色的梦。几何时,它承载着我童年乃至成年的遥想和遐思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穿梭。这个梦四季苍绿,青翠葱茏,永不褪色。
但事实上,我几乎是没有真正抵达过长城的,至少没有亲自登上长城眺望一下长城内外绵延起伏的青山秀水。即使那些近在百里之内碎石垒砌的墙体也未曾与之零距离接触过。有时觉得,生命少了体验,人生或文字会黯然失色。
在一次盛夏的申奥采风活动中,只在人流攒动的大境门下愣了一下神儿,还没来得及抚摸那沐浴了一天日光的古老的砖石的温度,太阳就西沉了。古老而年轻的月光从垛口的缝隙间筛落,清辉覆满了渐渐沉寂下来的广场和街道。呆立在张库古道的起始处,借着雕琢的茶马古道的文字牌匾造型,借着古城墙黝黑墨绿的缎带的剪影,那个悠远的梦又在心中复活了。
这个梦是上小学时,在语文课本的彩色插页上第一次看到长城的摄影时就出现的。长城曲折跌宕的雄姿一下子盖过了我敬畏了十年之久的脑包山,割断了坝上草原无边的辽阔和牛粪火的气息。重叠的绿,汹涌的绿将一个十岁孩子一直单调的心野填得满满。在那个初生的梦里,长城没有花开花落,没有秋虫呢喃,更没有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漫天飞雪。在梦里,长城永远是花季少女,她葱郁着,挺拔着,芬芳着梦的长夏。
在我用文字码起文学的城墙之前,我的神思甚至心灵曾经千百次攀上长城,跳跃的灵感随着古北口处高悬的明月漫过金山岭逶迤苍茫的秀色;流转在八达岭的风轻轻一抹便拂去了几千年的风烟与创伤;大境门上空的玄月,照着古人的离愁也映出现代的繁华与祥和。仿制的古院落内琴声哑然,那一座座红漆的木门内可曾容得下张库古道的盛景与匆忙?历史在某些时候会出现许多心痛的断裂或转折。但是长城不会,它自诞生那天起,就不可篡改,不可嫁接,甚至不可复制。也因此它才永远不会被世人淡忘,成为茫茫宇宙中一条绶带飘逸在中华大地的脊梁之上,逶迤于华夏文明的历史画廊中。
在西太平山顶幽静的月色下,长城像一个身着青纱的少女,尽管岁月的风霜雪雨也曾使它的容貌遭受过不同程度的伤害与侵蚀,但是它依旧坚韧地婉转于山城的背部,静静地用自己的身躯遮挡着自高原南下的寒风与尘沙。长城上每一块青色的条石在2015年7月31日的那个夜晚与山城儿女,与亿万中国人共同感受申奥成功时那万众沸腾的喜悦。
历史的河流悠远漫长,但总有一些东西会在时光的河床中沉淀下来,变为山势与长城相依相挽,变为柔韧的三河源头的水草,与清清泉水相伴,浸入土地与万物生灵一道生长。
据专业人员考证在张家口境内现存长城达1800余公里,有保存相对完好的燕、赵、秦、两汉、北魏、唐、金、明等多代长城。张家口被誉为历代长城博物馆,蜿蜒于张垣大地各县区的古长城是张垣儿女的骄傲更是张家口联合北京迎冬奥的信心与力量的源泉。最初,长城的存在或许只是为了抵御外敌入侵。而千百年的屹立,千百年的沧桑传奇,它用执着的守望见证了新时代的和谐与荣光,汇聚成奔腾于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信念之河,友谊之河……
在长城的生命里是没有季节变换的。从它被无数双手铸就在那里开始,它就用每一块砖石的相连与凝结刻画着自己的盛夏,那种溶入骨骼的坚毅和勤奋是烘托起长城永远年轻的基石。毋宁说是为了抵御战争,不如说是为了告诉世人,它的存在是在催促和鼓励更多的同胞执着、勤劳、携手、向前!
我由衷敬佩并缅怀那些为修筑长城而逝去的勇士,仰慕那些为了留住长城美貌和风骨不惧险阻,用镜头、用画笔记录下长城风姿的艺术家。更深深爱戴诸多为了维护长城而长年累月奔波于长城一线的长城保护志愿者。他们牺牲了节假日陪亲人一同度假的欢愉时光,将时间无限制地放逐于山野沟壑。如果将长城比作中国人的脊梁,那么这些无名的保护长城的志愿者都是这脊梁上的一块块硬骨,是他们的存在才有了长城千年不变的夏梦的延续。而这些爱护长城,用自己的汗滴和脚步丈量长城,记录长城忧虑与期望的人们是行走在中华大地上全新的、铿锵的脊骨!
今天在这里,我只能用自己简陋的文字向这些最可爱的人致敬!谢谢你们用博大的爱心与恒久不移的毅力守护着长城的绿色,绵延着祖国家园的秀美风景。谢谢你们将长城文化谱写成一朵最为瑰丽的梦之花。这花不是开在梦里,而是开在长城的垛口上,烽燧上,开在万里巨龙的肩膀上,开在每一个热爱长城,热爱生活的人心坎上!期待并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同胞加入你们的行列,与你们一道共同守护和浇灌出美丽的长城之花,奥运之花!
长城秋雨夕
文/贾宝泉
雨中登长城,秋风萧瑟无限意。
雨是今天的雨,长城是昨日的长城。
北国深秋的雨,点点滴滴,点点滴滴,温柔缠绵亦如南国梅子黄时雨。雨催开伞的花,红的,绿的,黄的,叫不上颜色的,八达岭的长城之上、长城之下,便蔚成伞的花圃;伞下面是人,黄皮肤的,白皮肤的,黑皮肤的,徐色皮肤的,满世界各色皮肤的,都来了,都来到这长城之上、长城之下,一起笑着,嚷着,用手指点着,谁也不肯让心神稍歇。十月的潇潇雨不曾邀来雷声,人们的欢声笑语便是轻奏的雷鸣。
长城又称紫塞,长城外又是塞外。幼时夜读古典诗词,“塞外”的字眼时常让我惊心休目,拖两行细长的清泪,点点滴滴,点点滴滴,落在线装书上,湮湿一片宣纸的黄土地,为筑长城的流民,为哭倒长城的孟姜,更为去国怀乡的戍边将士。微风轻摇豆油灯焰,把亡故的帝王后妃、才子词入、离人思妇一起投影到我的心幕,这几千年的电视连续剧得播映多少个时辰?像我这样读长城哭长城的少年一定不少,从古以今到未来,泪水积少成多,就连绵成代代秋雨,打湿秦时天空,汉时天空,元明的天空,直到中山服牛仔裤的天空,直到几千年以后红男绿女们美丽的天空,远古的气息就这样给代代秋雨闪回,闪回到长城还在人世的时候。
不再是“风萧萧兮易水寒”,不再是“沙场白骨兮刀痕箭癖”,不再是“将军白发征夫泪”,不再是“胡儿眼泪双双落”。如今一统了,紫塞内外飘扬的是同一面旗子。远近的烽火台还在,东一座西一座结成抗风林。长城上依然有汉家兵将,头载金盔身着恺甲,不过并不出征,而是笑容可掬地为中外游客导游。
秋雨越来越浓,转眼间就密似珠帘了,而游人并不减少,反倒越来越多。
一朵又一朵的浓云依恋在长城垛口上,随着长城追随到目力不到的远处。雨中看不远,但我推断得出,浓云下面一定是人,黄皮肤的,白皮肤的,黑皮肤的,棕色皮肤的,满世界各色皮肤的;而云朵外,依旧是长城,长城的前方,还是云……
长城外边是花是草是树,塞外的花、草、树。高挑的白桦挺起胸脯做着雨中浴,绰约的美人松虽然给秋雨琳湿了头发,依旧练着舞功,柿和枫执拗地持守霜重色愈浓的性子,分别着一身淡黄、轻红;特别是枫,岁岁年年云鬓样,秋雨不改旧时妆,云雾重了它是轻红,云消雾散它是深红,我行我素地自甘寂寞地守在立着长城的山上,年年的云雾没有漂白了它,倒是它把云雾染红了。
树间安谧地饮食的牛羊,有牧童吹着竹笛来往。他不用鞭,笛声依约是他流动的鞭。人和牛羊都做着雨中浴;牛蹄下的草,绿得深,绿得重,发射翡翠的冷光,俯俯仰仰迎送旅人;草间的野花,虞美人们,波斯菊们,蓝鸽子花们,静静地编织一片云,翌晨挂在天上就是朝霞了;花下的蘑菇一柄柄都是白绸伞,我想,这些伞下一定有许多小甲虫躲雨,那些年长的甲虫们,一定会展开薄翼遮在小儿女们头上的。
树外的古道两旁,小桥流水隐约,竹筒人家宛然画图。古道上有汽车竞赛长跑,在山腰写着一个又一个“之”字。古道用它久历风雨的肩膀扛起现代文明。
当年筑造长城的流民和兵卒,未必想得到他们给后世留下珍宝,更不会想到几千年以后有个农民的儿子叫毛泽东的,说了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话,给人勃写碑上,竖在长城边侧;也不会想到还有个尼克松,有个撒切尔夫人,有个伊丽莎白女王,还有无以计数的海内外游人,万里迢迢来看他们的杰作;他们当初想的无非是尽快造好长城省去一些战事,然后回家与亲人团聚,一起饮陶雄里的低度酒。
往往,举世服目的古迹,就是在深重的苦难中建造的。它要求建造者准备几百吨的血,几千吨的泪,几万吨的汗,不计其数的生命。它的挺立,意味着一些人要倒下;往往,古迹的设计者和建造者只是出于一个并不繁复的设想,却在无意间为后世留下珍宝,进而为一个民族制作了图腾。
秋雨渐渐地停了,云晾间透出蔚蓝的天光,湿重的云团躲进山谷里养神,轻纱似的云缕还留在长城上擦拭游人的履痕。夕阳已走到山村,它的光芒并不离开,依旧穿过云阵照着八达岭的群山,以及我足下、头上的长城。长城两侧的山峦上,最美的是枫,是柿树,一株枫就是一个红火把,一株柿树就是一个黄火把,这千千万万的火把,把紫塞内外的长城烧得黄中透紫,有如一簇簇沮度不等的火焰。长城是伸向云天的旗,枫是它的红缨;长城是万里关山上的万里路,云是它的骚站。
游人前方是云朵,云朵下面是人,黄皮肤的,白皮肤的,黑皮肤的,棕色皮肤的是长城;长城的前方,满世界各色皮肤的;而云朵外,依旧还是云;云下,又是人……长城望不断。长城的前方是长城。长城赖以存身的,是我的—我们的黄土地。
走过长城
文/杜鹏霄
那一道残断的城垣,从沙梁和草丛中向我眼前走来。许是过于苍老吧,一路走得踉跄,当横亘眼前的时候,看到的是一幅苍凉的晚景,早已不见的伟岸,让人平地生出许多悲伤。几千年风雨,竟也不肯留情,把这样一位历史巨人,侵蚀得如此消瘦,在近距离中第一次看得真切,定边的长城如此地残败不堪,让人唏嘘不已!
我从内蒙古的草原走来,从宁夏的盐碱地走来,走进王圈梁,蓦地与长城不期而遇。我想,这是当年秦始皇督建的秦长城么?抑或是大明年间在秦长城的基础上再度辉煌的秦长城?我一时难以说得清楚,能够说得清楚的是,望见这一绵延数千里的残垣断壁,不由得千年云烟奔来眼底,思古之幽情涌上心头。
那是一个名叫孟姜的女人啊,不知夫君身死长城脚下,念夫心切,于是从千里之外,蹒跚而来,找寻夫君。没有人告诉她夫君已经身死荒漠,没有人告诉她和她一样的夫君遭到和她夫君同样的命运。这女人哭天怆地,日夜不息,泪流如雨。苍天为之动容,大地为之动情,于是城墙倒坍,看到了夫君的森森白骨。一曲人间悲歌从二千年前,直写到了现代,让多少人为之落泪,洇湿了册页。
之后,又一个女人从关内走出关外,回首望着生她养她的土地,禁不住大放悲声。是那个出生于秭归的女人啊,名叫王昭君的,从金碧辉煌、美轮美奂的汉宫走出,肩负着与匈汉和亲的历史重任,告别了美丽的中原故土,走向深深的大漠草原。原是故土难离的,当她看到茫茫荒沙、孤雁哀鸣、草寂人稀的草原,回望着父母所在,生长的热土,怎能忍得住一腔热泪长流不断,积为一处淖儿,竟是带了红色的呢!一群鸥鹭,循迹而来,盘旋在女人泪水积成的湖水边,长鸣不已。于是,那个地方,那个远离汉室千里之外的红碱淖,便被多情的后人称之为“遗鸥之乡”。多么美的女子,当走出这道绵长的城垣,内心深处的悲哀,定是无人体验的,也定是能被后人体验的,那番儿女之情千般柔弱,那番勇气,却能与男儿比肩!于是历史留住了这个女人的芳名,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那长城边发生的故事,岂止只是由女人演绎的,那些个堂堂男儿们也都有一曲又一曲血写的壮歌。男儿们书写的慷慨悲壮之歌,感天动地!
似乎是那个叫蒙恬的大将军,在史称上郡的地方,镇守着秦的疆土,扞卫着秦的尊严。闲暇之时,用兽毛制成了一个流传至今的书写工具——毛笔,写下了大美的中华历史,绘出了灿烂的华夏文明!汉朝的飞将军李广,在雁门关下,成就了一个传奇般的英名。还有那北宋的杨家将,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大战金沙滩,更是让人荡气回肠。时间抵近明代,那个镇北台上,更是热闹不凡。一座镇北台,巍巍乎耸立在上郡北地,那是大明的威严,那是中原的威仪,长城内外两厢来往,恭敬如宾。那个叫“款贡城”的城中城,不是浪得虚名,进贡来的,镇北台守将代以皇上名义,款待这些远方来仪的使臣们,那般威仪足以让外族敬而仰之。统万城头,旗帜猎猎,号角连连,黄沙征战,怎一个威风了得!万里长城,烽燧相继,演绎出了多少悲壮的历史故事,记录着多少荡气回肠的英名。
随意走过长城,都能捡拾到闪光的历史碎石,在阳光下透视,碎石会幻化成一章章灿烂的篇章,让人激情澎湃。这是三秦大地的殊荣,别无选择!我从遥远的思绪中回到现实,车也从王圈梁穿过城垣,不意却穿进了一段尘封的历史。一排低矮的城墙上,残留着一眼眼窑洞,岁月的侵蚀,使得这些窑洞残败不堪,萋萋荒草将城垣和窑洞遮盖得严严实实。但是拨开浓重的尘埃,看到的却是一段闪光历史,令人肃然起敬。一九三七年,一支部队从南泥湾开进定边,驻扎在长城脚下,面对着一片白花花的盐池。那些走西口的商人们,从东部的山西境内,常到这里,把盐巴带回去,再捎带些羊皮茶叶,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在这条路上,不断演绎。这支部队是赫赫有名的三五九旅部,旅长是威震敌军的王震将军,在长城脚下,驻扎了两三年,为抗日的八路军部队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军需供应,也成就了三五九旅的威名。七八十年过去,这里已经人去窑空,只留下一排坍塌的窑洞,似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向路人默默地诉说着一个遥远的故事。我们似乎不能忘记!
走过长城,又看到一番壮美的图景:一座高山上,整齐地排列着一片片蓝色的铁板。这是一组光伏发电板,是用取之不尽的光能,造福定边;与之相伴的是一组风力发电站。这是一幕振兴腾飞的活剧,就上演在这条绵延数千里的长城脚下,想必大幕已经开启,一幕又一幕,让人心生期盼!
神奇的古北水镇
文/王存纲
端午假期,北京密云古北口镇司马台村古北水镇之旅,慕名而来,游客甚多,不禁眼前一亮,着实让人振奋,让人吃惊,让人感到神奇。
神奇之一,在北方的大山深处竟有这么大的一处水城。占地9平方公里,建筑群也是那样的宏大、精美。景区坐拥鸳鸯湖,2.5公里长的汤河平均深度在10米以上,近百条乌篷船在河上来回摆渡着游客。整个景区沿着汤河狭长地带建设,有些建筑就着两边的山势,错落有致,层次感极强。
神奇之二,这座水城紧靠着以景色秀美、山势险峻着称的司马台长城。司马台长城20座砖楼保存完整,巍巍壮观,望京楼筑于海拔千米的险峭峰顶,可遥望到北京城。着名学者罗哲文称“中国长城是世界之最,而司马台堪称中国长城之最”,这句名言镌刻在景区内的大石头上。水城连着长城,游水城、登长城、观山景,这绝对是绝佳的搭配和组合。
神奇之三,这座水城的管理绝对是国际水准的。不论是车辆的行进停放,还是游船观光车的乘坐,都有人员在指挥、引导,都很顺畅,很有秩序。垃圾桶设计的也很别致,垃圾箱外罩着一个木桶,木桶的上面还有种植花草的小圆盆,偌大一个景区很少能看到乱扔的垃圾,或是其他任何不雅的东西。给我们摇船的南方小伙介绍,景区最高峰的接待达到7万人之多,我相信这个接待能力是可能的。
神奇之四,这里简直就是一处石头艺术的大观园。所有建筑,包括道路,台阶主要用材都是石料,甚至有的房屋顶上的瓦都是用石片制成的。石墙、石楼、石桥、石台阶、石护栏、石雕塑、石戏台、石寺庙、石教堂、石酒店,把石头的作用,石头的艺术,石头的价值发挥的淋漓尽致,天工巧夺。
神奇之五,这里简直就是桥梁艺术的博物馆。有河就有桥,有桥便是景。在弯弯曲曲的汤河上建有大大小小的桥梁至少十几座,有多拱石桥,有多边石桥,有廊桥,有的桥上建有门楼。其中一座单孔石桥叫银笺桥,跨度不是很大,但是却很高、很开阔;还有一座五边石桥叫蓝桥,我问了一下向导为什么叫蓝桥,他给我的解释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吧,这两座桥很吸引人的眼球。实际上,这里的每一座桥都建设得很考究,也很精致,都为景区增添了不小的亮色,对我国古代桥梁文化作了很充分的诠释和展示。
神奇之六,这里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这里原来有5个自然村落,借助司马台长城的影响,这些村落保存了不少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实物遗迹和文化遗存。当地政府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对这些遗迹和遗存进行了挖掘、整理,化腐朽为神奇,向世人推出了具有北方军事古镇特色、山地四合院风格和南方古典水镇格调的国际休闲度假区。
这次神奇之旅,由于时间的关系,在景区逗留了也就是一下午的时光,在傍晚华灯初上的时候,恋恋不舍地离开,与我们同行的朋友一家都感觉到来得很值,很有收获,并且都有再来看看的强烈愿望。
登长城
文/任炬潮
这几天,我们学校组织参观游览北京。在众多景点里,我最喜欢的是八达岭长城。
在巍峨的群山中间,由砖土垒砌的“青龙”在群山间盘旋,不屈不挠地向远方伸展。那随山势起伏的坡度,向天际线延伸的长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的跨度……震撼着人心。
大家都听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看着蜿蜒的巨龙,也都跃跃欲试。于是在群山峻岭之间好汉们和巾帼们一字排开,扶着历史堆砌起的青砖,信心满满地向上爬。凉风习习,殊不知城垛外面曾经战火纷飞。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了最早的长城。很难想象在那个只能使用人力的年代,先民们如何把一块块沉重的石砖铺在这陡峭的山岭之间。而千百年来长城屹立不倒,一直默默守护着中华儿女。
在攀登长城的队伍当中,我发现了一位年迈却身体依然硬朗的老人。他一身运动装,头戴一顶遮阳帽,一副墨镜,一支拐杖,健步如飞地走在我们前面。八达岭长城以“险”着称。作为北京的屏障,这里山峦重叠,地势险要。依山势向两侧展开的长城雄峙危崖,陡壁悬崖上有古人所书的“天险”二字……这位老人的毅力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有他在前方做榜样,我们便一直 “穷追不舍”,如果老人一直领先我们的话,我们内心会很“惭愧”的。终于,在爬过一个烽火台之后,老人找了一个阴凉处坐下休息。我们也赶紧休息一下,好一会儿再和这位老人较量。老人看到我们累得气喘嘘嘘的样子,也忍不住“讽刺”我们只会念书,不注重锻炼身体。于是我们开始攀谈起来。老人是当地人,爬长城是为了锻炼身体,减少儿女的操心。老人曾经是军人,他喜欢讲年轻时候的英雄事迹。我们一起回顾了许多发生在北京的大事件,清军入关,晚清时各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五四运动,开国大典……老人侃侃而谈,在他的目光里,蕴含着一种力量,这力量就是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精神,它存在于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就像这屹立不倒的长城,它顽强地与敌人、与自然、与时间、与自己抗争。
万里长城永不倒,长城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它像一条巨龙,一条东方的巨龙,好长时间都在沉睡,而现在梦醒了,他已挣脱所谓山岭的束缚,正一飞冲天。
只有付出,才有回报!
文/赵佳裕
十月,秋高气爽,桂花飘香,是外出旅游的好季节。在“十一”长假期间,我和爸爸妈妈来到拥有“中国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村,一睹其芳颜!
来到华西村,一看见那近在咫尺的“天安门”,我的精神便来了。路途颠簸的疲劳也一扫而光。“轰轰轰……”头上怎么会有“噪音”?抬头一看,“哎,飞机!”我大声叫喊着,竟然是直升飞机在盘旋……我仔细端详着,原来这是“空中看华西”的旅游项目!我好羡慕啊!“佳佳,快看,长城!”妈妈的喊声拉回了我的思绪,我顺着妈妈所指的方向望去,看见了“长城”。我在心中默默念道:一定要攀登上它,我一定要征服它!
“嘿哟,嘿哟!”才走了几个台阶,我已上气不接下气,大口大口喘着粗气。一旁的爸爸看到我这样子便激将道:“才走这么点儿就不行了?那以后还怎么去爬真正的万里长城?平时缺少锻炼……”为避免爸爸的长篇大论,我不服输地说:“好,好,困难像弹簧嘛,我强它就弱!”我加把劲儿跟上爸妈的步伐,终于,我们来到了“长城”的最高处。我扶着栏杆,眺望远处,远处的青山绿水尽收眼底,整齐的别墅和塔楼全景呈现!阵阵凉风吹来真是舒服极了!向下看,此时的“天安门”前早已人山人海,许多人在拍照留念,我赶紧叫上妈妈“咔嚓”一声留下了我们在“长城”上的倩影。
这次登“长城”令我受益匪浅。看着这绵延起伏的“长城”,它犹如一条伺机腾飞的巨龙,气势雄伟,好不壮观!它使我明白:如果没有辛勤付出,哪来丰厚回报?就像我们的港城建设,如果没有辛勤付出、科学发展,哪来今天的洁净优美、繁荣兴盛!
万里长城-紫云纤月
文/紫云纤月
如今,长城已失去了最初的防御功能,更多的时候是发挥旅游景点的作用,姑且不去论它修建的功过是非。上下数千年,蜿蜒几万里,的确是世界奇迹!
八达岭一段已成旅游胜地,每天迎接来自不同国家与地区的肤色各异的人,当他们登上高台做着胜利的手势时,长城唯有静默。
长城真正的主体是那些盘桓在高山峻岭戈壁荒滩之间无人管理的残垣断壁。然野草经年不断,朝迎初露、晚送霞归,生生不息,延续着长城坚韧的生命力。
昔日的金戈铁马,刀光剑影长城依旧巍然屹立,见证了奸臣的投敌卖国,忠烈的喋血沙场;中原与少数民族的分分合合,多国争霸与江山易主。《孟姜女哭长城》、《击石燕鸣》……长城有着多少凄美的传说与令人扼腕的战争故事。
“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长城是中国文化的脊梁。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直至今日万里长城仍承载着中华儿女的梦。当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登上长城并题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时候,他的心里定生出许多的豪迈与悲壮。
万里长城是能在月球上看见的人工建筑之一,它的修建至今还是一个谜,人们猜测纷纭的感叹之余有一点是能够肯定的那就是——万里长城是古老中华民族不屈的灵魂!
苍凉古道春亦归
文/赵玉明
阳春三月,生机勃发,天高云淡,草长莺飞。
可当我站在古老的齐长城脚下,却怎么也无法把春天用到他的身上!
荒草淹没了古道,也淹没了蜿蜒于岭脊之上的齐长城,曾经的辉煌已让位于苍凉,也只有在咽咽的山风之中才能寻出一点雄壮。
因为我是渺小的,连他的身上抖落的一颗小石子也无法比拟。苍黑色的石头已经傲视千年,所以春天显得那么孱弱。历经两千年,历经两千余个春夏秋冬,这一切,他都已淡看。我想伸手触碰一下,他的苍老的身躯,伸出去的手,却只能悬停在半空。我无法触碰,更不敢抚摸,我应该对他顶礼膜拜。
轻轻地拨开枯草,悄悄前行,仿佛害怕一个好不容易入睡的老人的梦。荒草、劲松、野性的风,才是他的胸怀。我无法用语言对他描述,因为任何语言都是那么苍白;我不敢轻易的用哪怕一点点华丽去修饰他,因为一切点缀全都是多余。
他就是他,一个历经沧桑,虽然老迈,依然坚强站立在群山之上的巨人!
我不是哲人,无法用语言描述他的恩怨情仇,社会的沧海桑田;我不是史学者,无法用一块石头推断出他的前世今生,他的作用种种。我只是他的一个过客,一个在他生命里与之相遇的时间小于刹那的尘埃。
虔诚地仰视这破败的古墙上的每一块石头,耳边的风声已幻化成了阵阵金鼓大作、骏马嘶鸣之声。远远看到一队人马,金戈铁马,马蹄特特而来,旌旗招展,甲胄鲜亮,虎啸龙吟,气贯长虹。也许在某个枕戈待旦的夜晚,闲暇时,也会传来阵阵怨笛悲琴之声。石头上的每一条纹理也一定承载着一个故事,有些我们知道,而有些却已淹没在这黄尘古道之中,或说历史本来就是故事,就凭这些永远无法还原真实。
满目苍凉,满怀沉重,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极目远眺,群山迭出,齐长城在山脊之上霸气的傲视一切。可就在那远远的山坳里有一丛嫩黄,是什么?是迎春,是迎春!春天来了,无论他多么老迈、多么厚重、多么沧桑也无法阻挡春的到来。
低头细细看去:粉的、白的、紫的不知名的野花都开了,尽管细小,可也那么热烈;细的像针一样的草尖也不服气的钻出了他的前辈们的枯干的身躯编织成的厚厚的地毯;桃树、杏树、梨树等各种树的枝头都长满了饱满的花蕾,圆圆的花苞仿佛一不经意就会怒放而出;沟底的柳树也已然告别了冬日里硬邦邦、随时战斗的姿态,枝条也被春风轻抚的婀娜多姿。
再回首,细细端详齐长城,就在他硬朗的眉宇间多了一分慈祥,他苍迈的的身躯之上也多了几许生机。不知名的野花、野草,就从那些历经千年风霜的石块间探出了脑袋,坚强的松树也换上了青翠的新装,远远地有松鼠在林间跳跃,还有五彩的山鸡不时被惊起“嘎嘎”的飞去。这时,齐长城更像一个慈祥的老人,安详的注视着一切,静静的呵护着一切。原来,温柔也是他的心怀!
历史无法阻挡,老迈也无法阻止!可不管多晚,春天毕竟还会来到,生命也没有什么可以战胜!葳蕤繁茂,生生不息,不是岁月更迭可以阻挡的!和煦的春风春风吹起,吹走了寒冬,吹走老迈,带来了生命,带来了青春。
沧桑毕竟挡不住,春色满眼风光足。劲松顽石阅无数,黄尘古道春归处。
我慢慢地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已被春风带来温度的石块,像是抚摸一个慈祥的老人的沧桑的脸,我想用我的体温告诉他:春天来了,你的周围已是生机勃勃,不久之后他们也会把你装扮的更有生机,而你也会再次展现自己强悍的的生命力!
满怀敬畏的站在齐长城上,远远望去,山脚下的海山湖波光粼粼,齐整的农田里麦苗青青,静卧在山脚的小镇鳞次栉比。满眼的生机,满眼的希望!
心中不觉一阵畅快、喜悦,脚步也跟着轻松起来。
金山岭随想
文/尧山壁
提前一天住进山下酒店,晚上特意吃了一片安眠药,养精蓄锐,准备天明登山。偏偏天不作美,阴雨不期而至,热情被雨水浇湿了大半。懒洋洋走到山脚下砖垛楼,直到望见一身戎装的戚继光塑像才打起精神,戚帅一向治军严厉,不愿意看到有人松松垮垮的样子。
上山石阶窄而陡,仿佛一架天梯靠在悬崖峭壁上,旁边就是大沟深涧,必须两眼紧盯脚下。脚下云丝生起,浓而成雾,漫过脚面,拦腰绊腿,有趟水的感觉。走着走着,腿脚轻松起来,云雾渐渐稀薄,石阶渐渐清晰。听谁吆喝一声,猛抬头,已经跳出雾霭,站在云彩上面了。回望来路,云海淹没山峦,填平了沟壑,大小山头变成岛屿,岛屿之间一条整齐的堤岸,这便是雨后的长城了。面对滚滚而来云涛的扑打,岿然不动。“敌人”一次次被撞得粉身碎骨,终于偃旗息鼓,全军覆没。这场景似乎是一幕幕古代战争的回放,又好像今天世界上一次次军演,看得人目瞪口呆。
说话间,不知哪来的风把头上云帐撕破,阳光瀑布般倾泻下来,把天空照亮,把山峦染红,给原本壮丽的长城镶上了一道耀眼的金边。整个金山岭绮丽如天上宫阙,那长城更灿烂如神话中的南天门了。这般景色太少见了,真是因祸得福,让人想起苏东坡描写西湖的那两句诗:湖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心满意足,身上给力,直上长城最高处。四下张望,满目葱茏,看那长城依山凭险,曲折蜿蜒,像一条游龙,在万山丛中高低隐现,纵横盘旋,摇头摆尾,带动天上的云脚下的山,一起飞动起来。站在长城上的我,也像骑在龙背上,腋下生风,提神长气。
专家们说:“万里长城,金山独秀。”真是概括得好。我也曾差不多游览过全国各地的长城,有个比较。山海关单刀入海,引人注目的是外面的海;八达岭一字排开,看点是前后的山。唯独这金山岭,展示的是全部的自己。横空出世的气象,变化无穷的阵势,美轮美奂的建筑,精益求精的艺术,还有更多我看不清道不明的奥妙和神奇。这段长城东起望京楼,西到古北口,长度21华里,碉楼158座,一楼一点,一段一线,摆成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有角,有弧,有圆;形似一个一个方块汉字,如人,如丁,如之。凹进来的像口袋,诱敌深入,凸出去的像拳头,互成犄角之势。我没见过诸葛亮的八阵图,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如果航拍就是一串长长的外国字母,让外国人或者外星人去研究考证吧。
天工开物,事在人为,这里的奇迹与一个古代的奇人有关。民族英雄戚继光,曾是蓟镇总兵,任职十六年,督修长城一千二百里。金山岭长城是他得意之作,也是中国长城收官之作。清兵入关,康熙作了一首诗:“长城尽处海山奇,守险无劳百万师。环宇苍生归历数,当年指顾定鸿基。”再也没修长城。万历年间北方无战事,戚继光放开手脚修城备战,总结前人经验:“因地形,因险制塞。”摒弃雁门关、得胜口关城垂花门的富丽堂皇,又改进大境门、紫荆关要塞的平淡无奇,呕心沥血,集思广益,完成了千古长城由简到繁、由繁到简的演变,既符合实战要求,又完善建筑美学。二十万北方民工,三千名浙江戚家军,按照他的蓝图施工,一丝不苟,为了体现责任心,工匠把名字刻在城砖上,“延绥营造”“镇虏奇兵营万历七年造”“万历五年山东左营造”,如今大小弧顶段垛口墙,还保留着文字墙五百多米长,成为金山岭长城一道奇观。
在长城上走走停停,爬上爬下,思绪随之起伏,目光随之远去,闭上眼睛还能听见历史上种种议论、评说。有人写诗:“君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后汉王林)也有人说:“孤岛漫砖秦声里,长城自是万年功。”(明朱之藩)山海关长城,一边有想哭倒长城的姜女坟,一边有代夫守边的“媳妇楼”。我身边的两个青年诗人,一个说它是历史版图上一道裂痕,一个说是民族团结的一条拉链。一堵墙有两个侧面,从不同的角度看长城。两个侧面合在一起,长城就是一个主体——和平。长城是中华民族追求和平的象征,长城的每一块砖石都凝结着中国人民的愿望和期待。
中国的长城并非始于秦,早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都筑城,保卫一方平安。随着战争兼并,国土越来越大,边城越来越长。早期的长城并不都是东西向的,纵横都有,楚长城是U字形,称方城。公元前656年,齐攻楚,楚将屈完迎敌,对齐侯说,楚国有方城,可以作为城防,又有汉水做城池,足可以抵挡。齐侯见楚国防御坚固,只好收兵,这便是长城保卫和平的第一次实例。秦统一中国,把各国长城连起来,万里长城。汉、明两代又大规模修建长城,地球上出现了个最大的汉字:一。
今天,长城已经是一个符号,一个国防建设的代名词,国歌里写着:“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1984年邓小平题词:“爱我中华,修我长城。”有备无患,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历史上,长城和丝绸之路常常是并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