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夫妻的故事

2023/02/26经典文章

关于夫妻的故事(精选5篇)

劝架

文/王国梁

老爸和老妈都是急脾气,两个人年轻时经常吵架,老了依然“争端”不断。

我调侃他们,真是活到老吵到老。老爸说:“天下哪有不吵架的夫妻?”老妈说:“夫妻本就是上辈子的冤家嘛,谁家都是吵吵闹闹过日子。”老爸老妈认为夫妻吵架天经地义,没什么大不了的。

老爸和老妈的心态倒是不错,所以我对他们的小吵小闹也就视而不见,全当是两个急脾气的人的一种交流方式。可是,最近我发现老爸和老妈的脾气见长,吵的次数越来越多,而且规模逐渐“升级”,甚至上升到摔盘子的地步了,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通过观察,我总结出,老爸和老妈年纪越大,越感到很多事力不从心。他们都风风火火忙活了大半辈子,不甘心这样过下去,于是心中便郁结了很多不快。这些坏情绪总得有个发泄渠道,于是就找个理由跟离自己最近的人发泄。一个人发了脾气,另一个人正愁火气没处发泄,老两口的“家庭大战”便一触即发。归根结底,是他们的心态出现了问题。

那次我刚回到家,老妈找茬和老爸吵起来了。老爸说:“***的脾气越来越让人受不了!想吵架,天天有茬可找,大事小事都找岔。我买棵葱她嫌我买的贵了,我想吃点肉嫌我馋,我出门找老伙计玩嫌我不干正事,我在家呆着嫌我碍眼……”老妈一听这话,声音立即提高了八度,如法炮制数落起老爸来:“我看你是越来越看我不顺眼,我出门走亲戚你说我就知道到处逛……”

我赶紧让老妈打住。然后,我开始给他们讲道理:“爸,妈,人老了应该学着心平气和,你们总这样吵,情绪激动,伤身又伤心。首先你们得端正态度,不要认为吵架是寻常事,每天好言好语对彼此,温声细语说说话,身心都愉悦,不是更好吗?还有,你们俩总是针尖对麦芒,吵起来就没完,一个肯少说一句就吵不起来。”老爸老妈像小学生一样,低着头听着。我接着说:“老爸,你得让着我妈点,以后她再唠叨,你就少说一句,行吗?”老爸说:“行!”

给老爸老妈“劝架”,还需要解决根本问题,就是让他们调整好心态,找到喜欢的事做。老爸和老妈有许多共同爱好,比如交朋友、听戏、赶集等等。我悄悄给他们的老伙伴打电话,让他们多来往。老爸和老妈喜欢热闹,也乐于款待朋友,这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我买了不少戏曲光盘,让老爸老妈看。附近村里有的集市、庙会也唱戏,我让爸妈一起去看。总之想办法让爸妈的生活充实起来,让他们的心情好起来。

一段时间以后,听不见老爸和老妈的吵架声了,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和谐。

诚实守信乃成功之道

文/李业陶

中华民族历来有诚实立身、守信处世的传统美德,关于诚信,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多有着述。墨子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程颐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晁说之说:“不信不立,不诚不行。”诸如此类经典名言,都说明诚信是社会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反映了事物发展存在因果关系的客观规律。

所谓诚信,就要求真实、守信、遵循道德规范。诚信不但可以看做是一种品德、一种情操,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智慧,很多时候,诚信关系名节声誉,甚至关系成败生死。

能不能诚信,往往面临利益冲突的选择,只有不计私利、宽宏大度的人,才能正确取舍。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诚信故事。譬如商鞅立木为信、曾参如诺杀猪、韩信厚报漂母、晏殊坦言获誉、孟信不卖病牛、尾生抱柱守诺、宋濂连夜抄书,季布诚信免祸等等,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有达官名人,也有布衣平民,他们都是诚信的典范,为世人做出了榜样。

历史发展到新时期,诚信依然是重要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把诚信作为修身、立身之本,处世为人要诚实、诚恳,讲究信誉、信用,履行承诺,遵守约定,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和谐可靠的关系。

诚信既是个人修养的内容,又是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文明和谐的基石。讲求诚信不是某一个人、哪一群人的事,而是全社会道德修养的课题,无论从政、务工还是经商、种田,存在于社会的任何人,都应该通过思想品质的修炼,占领诚信的道德制高点。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诚信故事也多不胜举。

前些我买了新车,听说小商品批发市场有家汽车装饰美容店刚刚开业,于是驱车赶去。店老板是一对年轻的夫妻,男主人姓王,老板娘姓李,两人看到顾客上门很高兴,耐心地为我介绍装饰业务和销售的商品,被他们的热情打动,我不但安装了倒车雷达、买了几样饰品、预订了座椅套,还约定请他们为我的汽车贴防晒膜。

几天之后,我再次来到装饰美容店,小夫妻俩便忙活开了。也许汽车贴膜本身就是技术活,夫妻俩很认真地测算,拿报纸剪了小样,又贴又熨忙活了多半天,其中前后挡风玻璃上的膜还重做了一遍,直到红日西斜才完工。

膜贴完了,夫妻俩却不怎么称心如意,指点着前挡风玻璃膜上的褶皱和气泡,左看右看,一副心有不甘的样子。汽车贴膜嘛,无非是遮挡太阳光,于是我安慰他们说:“没啥,能挡太阳就可以了。”然后结过账回家。

又是几天之后,我接到小李的电话,要我抽空再去一次。这次应邀前去,夫妻俩又是一通忙活,重新为我贴了前挡风玻璃上的膜。看到他们这么真诚、细心,我便夸奖了他们几句,夫妻俩连连说:“贴不好俺自己也感觉不过意呀!”

本以为贴膜的事情就这样完结了,可在两年之后,我又接到小王的电话,他说最近店里新聘了几名专业技术员工,要我再去换换前挡风玻璃上的膜。毕竟是经过专门培训,这次贴膜用时很短,质量却显而易见的好。

小王告诉我,如今小店的业务很红火了,但刚开张的时候,很多人信不过他们,商品销量小,来装饰的更少,像我这样不挑剔的人不是很多,所以他们夫妻俩一直忘不了。我明白,这是几年来我在他们店里买东西从来不需要讲价却一直得到优惠的原因。而我也常常把他们的店介绍给亲朋好友,宣传他们的热情,宣传他们的诚信,极尽可能帮助他们。

当初我请他们装饰汽车,并没有想到会成为他们的老主顾,但是他们为顾客认真负责的态度,却使我成为他们的回头客。

诚实守信乃成功之道,以诚实换得信任,成功也就在情理之中。

最恩爱的夫妻

文/婷婷

居委会要在所辖的街道内评出一对最恩爱的夫妻。几经筛选后,有三对夫妻入围。于是,居委会通知这三对夫妻,叫他们星期六的上午去居委会办公室,参加最后的评比。

三对夫妻如约来到,他们一对对相拥着在居委会办公室外的条椅上坐着,等待评委的召见。

评委将第一对夫妻请进了办公室,叫他们说说他们是如何恩爱的。

妻子说,前几年她瘫痪了,卧病在床,医生说她能站起来的可能性很小,她绝望得几乎要自杀。但她丈夫鼓励她活下去,多方为她求医,对她不弃不离,而且几年如一日地照顾她,任劳任怨。在丈夫的关爱下,她终于站起来了。她的故事十分感人,评委们听了,都为之动容。

随后进来的夫妻,他俩说,结婚10年,他俩之间还没有红过脸,吵过架,他们一直是相亲相爱,相敬如宾。评委们听了,暗暗点头。

轮到第三对夫妻,却很长时间不见他们进来。评委们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就走出办公室看个究竟。只见第三对夫妻仍然坐在门口的条椅上,男人的头靠在女人的右肩上,已经睡着了。评委当时就要上前喊醒那个男的,女的却用手指放在唇边做了个噤声的动作,然后小心地从包里拿出纸和笔,写下一行字,交给评委。做这些动作时,她都是用的左手,而且动作轻柔,生怕惊醒了自己的丈夫,她的右肩一直纹丝不动,稳稳地托着丈夫的脑袋。

评委们看那字条,因为字是女人用左手写的,所以字迹歪歪扭扭,但是大家还是看清了:别出声,我丈夫昨晚没有睡好,一个评委在后面续了句:但我们要听你们夫妻俩的讲述,不叫醒你丈夫会影响我们的工作。女人接过纸笔,又用左手歪歪扭扭地写下:那我们就不参加评比了,没有什么能比让我丈夫美美地睡上一觉更重要的了。

评委们惊骇了,这个女人为了不影响丈夫睡觉,居然放弃评比,真是有点本末倒置。但是他们还是决定等待一段时间。

一个小时后,那个男人醒了,女人的右手终于能够活动了,她从包里拿出一张纸巾,想将男人嘴角流出的口水擦净,但手才举到半空,纸巾就掉了,男人惊问她怎么了?她温柔一笑:“没事。”这时,有个评委早就等不及了,拉上男人就往办公室走,女人这才伸出左手悄悄地按摩右肩,她见几个评委在关切地看着她,便歉意的一笑,说:“真的没事,是肩膀被他的头压得太久,麻了。”

男人被请进办公室后,评委便问他怎么睡得那么沉,男人不好意思地笑笑:我家住一楼,蚊子多。昨晚半夜的时候我被蚊子叮醒了,这才发现家里的蚊香用完了,半夜也没有地方去买,我怕妻子再被叮醒,所以我就为她赶蚊子了,后半宿就没顾上睡。评委们听了,一愣一愣地,一时间,大家都没做声。

最恩爱夫妻评比的结果,居委会增加了两个奖项:将第一对夫妻评为:“患难与共夫妻”,将第二对夫妻评为:“相敬如宾夫妻”,而真正的最恩爱夫妻奖,却给了第三对夫妻。

婚姻生活本来就是平淡的,它是由一个个平淡的爱情细节组成的,只要夫妻双方都能够将每一个生活细节都演绎得爱意融融,只要在每一个生活细节里都注入关爱的心意,那么,他们所拥有的婚姻,就是最完美的婚姻!

油豆腐塞着的青春

文/姚崎锋

要不是“二狗”在微信里突然发了一个西门“油豆腐塞肉”亲探,我可能不会再记起来那些事。

十多年前,我们五个光棍同事合租在城西的一个房子里。生活是“月月光”。大家极少去潇洒吃喝。一日,一个兄弟说西门菜场斜对面有一个很小的门面,吃的人特多,店名叫“油豆腐塞肉”。

开店的是一对老夫妻,看起来70来岁的样子。只见大娘在油豆腐上掐个口子,用一根竹篾把配好的肉馅一点一点地往里摁,直到油豆腐变得圆鼓鼓的。她塞一个要花一分钟的样子。我问大娘:你怎么塞得这么仔细啊?她呵呵笑:塞快了,口子撑大了,就不好吃了。她说着把塞好的油豆腐往另一口锅里放。她很自豪地对我说,你可别小看这锅汤,说起来还是祖传的秘方呢。

端上来的时候,油豆腐早已软得滑嫩,咬一口,五味在豆腐的每一个絮状小孔里流窜,其味无穷。只记得那年夏天的夜晚,我们隔三差五地去那里解馋,也熟识了那对老夫妻,听说她儿子身体不太好,看病花了很多钱,他们算是自己养老吧。到了那年秋天,那个店面关门了,不知去向。

不知二狗提及的店面是不是老夫妻的儿子开的。如果是,看来大家都挺好的。

一个小小的油豆腐,在传承中有了怎样的味道,似乎需要带着记忆去品尝,是它变了,还是我们变了呢?

当年的五个光棍都有了各自的生活,断续中也少了联系。从一位旧日的同事那里得知,曾经共事的单位,如今也不复存在了。回头想想,油豆腐里塞满的是我们卑微的青春岁月啊!

开小饭店的小夫妻

文/梁玉钦

城市的南面有座长桥,桥的一端是水田村落,一端是大厦林立,林立的大厦便是这座城市的一部分。沿着桥进入城市,再走600米光景,弯进右边一个普通的巷子里,就能避开都市的繁华;再沿着巷子走百来米,便看到一个小小的饭店。店面才十几平方米,墙壁简单简洁到只有白色,连门都是铁卷的。此时午餐时间,小店坐满了顾客,还有客人陆续进来,饭店的小夫妻便把一张干净的小方桌搬到里间的小院落里安放好。这片地方原来是城中村,院子还保持着农家的式样,果树成荫,舒适悦目。

客人多了,身边依然贴着一个三岁多的小孩,年轻妈妈觉得对客人招待得不够礼貌,便对小孩不满地瞪几眼,还在他的脸颊上轻轻地拧几下。可孩子就是贴着妈妈,不肯好好地到一边玩他的小车,在妈妈身边磕磕绊绊地走来走去。

这时,院子的小角门闪进了一位老奶奶,她远远就向小孩喊一声:“星仔,去跟波哥吃菠萝蜜去。”小孩立时蹦过来,笑眯眯的扑到老奶奶的怀里;妈妈回头一望,也笑眯眯的,老奶奶也笑眯眯的拉着小孩走了。

老奶奶不是星仔的亲奶奶,是隔壁波哥的亲奶奶。这样时不时来帮点小忙的老奶奶,在这个小小的城中村里,有几位。她们觉得年轻的夫妻俩带着小孩开饭店,实在是不容易,渐渐都把这一家子当成了村里的亲人,私下里把帮他们看小孩当成了自己的义务。小夫妻人老老实实,小本生意货真价实,南来北往的小商贾或本地的平头百姓,每顿花五元便可以打发日子;当然也可以无限消费,可解馋的本地鸡,就养在院子的旮旯里,现宰,味道极其鲜美。五年前,新婚小夫妻畏畏缩缩的来租这里开店,这里的人并不见外,他们便安心地让小孩在这里到处玩耍;他们现在与这个村子里的人已经相当熟悉,平时都是叔伯婶嫂相称,同辈的称兄道弟呼姐喊妹。

小夫妻是农村人,家乡来自桥的那一端,但不是近端,跨过桥,还要坐把个钟头的客车。究竟在哪里,老奶奶们不知道,年轻人就很清楚。

看到小夫妻的工作配合得这样默契——男的负责进货掌厨,女的负责上菜收拾洗刷——老奶奶们都认为他们是一块儿长大的青梅竹马。

“才不是呢,”一向沉默寡言的小丈夫插嘴道,“到外面打工,看对眼了,便走在一起。”他木纳认真的样子,惹得老奶奶们大笑不已。

在夏日的傍晚,小夫妻终于可以撇开白天的琐碎繁忙,在院子里爽爽快快地摆一张小桌,沏好茶,排放好瓜子水果——便为村民们创设一个可海阔天空的天地了。黄皮果的叶子摇曳着,幽静的院子里总充满着欢快的空气,有着百米外的灯火辉煌处所不能企及的温馨甜蜜。

入夜了,小夫妻便会把抽屉的钱——今天的进款——倒在床上,看看收入有多少。他们清点着,很认真的清点着,大的有百圆额,小的一元甚至五角;钱,都清清楚楚归类,整整齐齐叠好,把该寄给老人的放到一边,回头看看孩子睡得也甜,小夫妻便满意的笑了……

时光慢慢流淌,转眼就是秋天。

巷子里,秋风凉爽的吹着,想着是收获的季节,在乘凉的几位老奶奶很是心满意足。一个瘦削的身影走在夕阳里,渐渐的靠近过来,见了人也不打招呼,两眼只滴溜溜的瞅着小饭店,似乎很不服气紧闭的店门,久久不肯离开。

“又想来蹭便宜饭吃啦,懒三?”一位老奶奶实在忍不住,就开口了。“懒三”很懒,家里排行第三。

被称“懒三”的,涨红了脸,不敢正视奶奶们,望着关闭的店门,喃喃的道:“飞哥呢,飞哥今天怎么不做事?”

“飞哥做着事呢,而且做大事啦!哪像你,整天好吃懒做,东游西荡。”

“懒三”更诧异了,望了望奶奶们。

“瞧,那便是他开的大酒店。” 顺着手势,“懒三”看到斜对面桥头处的一栋大厦,彩带飘扬,正是一间大酒店开张不久。

“懒三”呆呆的望着大酒店,似乎羡慕,也似乎无动于衷,不久就踉踉跄跄地离开了。他的身影在巷子里摇摇晃晃,越来越长,也越来越细小,最终消失在转角,几位奶奶无语地摇了摇头。

她们很快收回目光,望着飞哥新开的酒楼,欣喜着;似乎飞哥的成功,也有她们的一份功劳,因为她们的神态,也有一份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