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长河不息文化散文

2023/11/28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长河不息文化散文(精选10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长河不息文化散文 篇1

生命无价,脆弱而短暂。一场车祸,一场溺水,会让人丧命,是不是很可惜?当国家失去了宝贵的物资,亲人朋友伤心欲绝,他们会因为没有欣赏过祖国的美景而感到难过。

现在,我在一家大型克隆技术公司担任主要专家。面对人们的极度恐惧,我睡不好觉。我决定为人民和祖国克隆生命。和几位医生研究讨论后,决定今晚做前期工作。经过几个小时的工作,我终于克隆出了生命。我把它们装在一个玻璃盒子里,这样如果有必要,我可以立即把它们举起来,拯救每个人。

克隆生命成功的消息迅速传开,很多医院争相购买。

“贝尔.贝尔……”一个急促的电话响了,原来第一医院接收了一批死伤人员,他们都是地位很高的人,为中国做出了很多贡献。这样,我们死了,国家就少了几根柱子,很可惜。幸运的是,我们克隆了生命,可以利用。我举起玻璃盒子,冲到第一医院,给了他们新的生命,把他们从鬼门关拉了回来。看到人死而复生真的是一种享受。

有了新的生活,我们不用担心死亡,可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死亡”在这个时候已经不再是威胁,到处都是笑声。

不光是人兴高采烈,就连地球母亲都在笑,因为它也充满了生命,它会成长壮大,绿色的植被充满了生机和无穷无尽。在这个世纪里,人是幸福的,一切都是无穷无尽的!

长河不息文化散文 篇2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扬颂着这样一则古训:“自强不息。”

2008年,是我们中华民族值得喜悦也值得悲伤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发生了多少令人心痛的事?雪灾、火车出轨、奥运火炬遭人劫……

最为严重的是—5月12日大地震。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夺去了多少中国人的生命?许多人在与死神抗争的过程中,重伤布满全身。这一次,我们失去了太多太多,人类死伤无数。

一个母亲死死地护住孩子,在自已的手机上为孩子留言:“孩子,如果你还活着,请记住,妈妈永远爱你!”,一所学校里一位疼爱学生的教师谭千秋用自己的身体换来了几个孩子的生命……这些故事多么感人,深深的刻在了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

这样一场天灾,难道我们要座以待毙吗?电视上播放着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时时刻刻都闪着八个大家:“抗震救灾,众志成诚。”各个公司、单位、学校也都发起了捐助灾民的活动。大家都康慨解囊,捐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一个老乞丐在路边看见了人们排队捐钱,他便走近看了看。街上摆放着许多地震时救灾的场面,老乞丐不禁心中一颤,站到了队伍中,他将自已口袋中的五元钱投入救急箱中,他有着一颗善良纯洁的心。

志愿者们纷纷来到灾区人民的营地里,帮助他们,给他们水、食物等,让他们生活没有困难。志愿者们还为灾区小朋友们上课,教他们画画,教他们唱歌,让小朋友们增长知识,让他们忘记曾经有过的烦恼,开心起来,国家的领导主席也亲自去灾区看望灾民们,动员人民为他们重建家园。如今,孩子们又可以正常上学了,大家都有房子住了。

一场天灾、一个母亲、一位老师、一个乞丐……无不在昭示着中华民族永世不灭的奥秘——自强不息,永不低头!

长河不息文化散文 篇3

“滴答——滴答”时间一分一秒地走着,好像没有尽头,又好像到了终点。顾悠从书海中抬起头,扫了一眼表,一点了,夜早已深伸手不见五指,这也使她书桌上的灯显得格外刺点,已经是深宵了,但她却丝毫缺不敢放松,墙上的倒计时已经从三位数变成了一位数——离中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第二天清晨,顾悠早早地起来,梳了头,大声地开始早读,读到一半,门铃响了,是自己的朋友,也是邻居,娜晚。“真刻苦啊,跟原来一样,我都比不过你。”顾悠笑了笑:“再坚持一下,很快就过去了。走吧,上学,不然要迟到了。”来到了学校,一幅别样的场景映入眼帘,教室里不再吵闹响成一片,而是安静得出奇,但表面虽静,却暗流澎湃,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即将收获自己的果实。或是鲜桃,或是草莓,都罢,顾悠和娜晚都明白,管它是什么,对得起自己就好。

此时的班级仿佛进入了一种“冷漠”的状态,身边的伴侣不再是伴侣,而是成了一位位竞争对手,这种秩序,是无情的,是残酷的,但是是必须的,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卓越的成绩,这是我们呕心沥血的果实,每个人都应该收获它。

命运的十字路口,他们终于走到了,现在,只需要手一挥,心一横,你的命运就会落入你的手中,不管是什么,用好它,人生就是成功的。

当然,不要辜负了自己。

长河不息文化散文 篇4

提起虎门销烟这个故事,我们就会想到民族英雄林则徐。他领导的禁烟、抗英运动,揭开了中国人民抵御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序幕。林则徐是近代中国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身上集中体现了许多中华民族的美好品德和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生命力和顽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民族,五千年的磨难、五千年的磨砺,铸就了中华民族龙的精神。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我们的民族之所以历尽了五千年的沧桑,现在依然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我们是一个不畏惧一切困难,自强不息的民族,靠着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祖国在不断壮大、繁荣、昌盛。

做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要继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从小要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要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这又让我想起了一个8岁小女孩的故事。她从小就失去了爸爸,妈妈又生病卧床不起,而她却没有向命运低头,她以她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做到学习和照顾妈妈两不误,以她优异的成绩评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她靠的是什么,就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自强不息是我的信念,我永远不会向困难低头。我要像临危不惧的海燕,永远向着太阳飞翔,向着目标在奋发前进。

长河不息文化散文 篇5

地震发生14天了。时不我待,飞逝之间,又带走了多少曾经鲜活的生命?!时光的洪流可以洗刷伤者的鲜血,可以冲淡地震的哀恸,甚至泯灭人们关于死者的记忆……

可是,有多少已逝的人们,在临死前与凭着意志与死神奋力抗争,在生命的尽头为人生写上最后一笔无悔无憾;多少有幸还活着的人们,以他们的爱和行动,为自己的生命增添了几分厚重。

当历史的灰尘被拭净,百年之后,千年之后,永远光耀万丈的,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丰碑!

国家有难,要我干什么都可以。

他刚从峨眉山火速赶来。旅途疲惫的风尘扑面而来,却未能掩盖他脸上坚毅的神色。从峨眉山到这里,一路上他回想起几个小时前,他坐在家里看着电视里灾区的情况,心里干着急。当他决定要到灾区当志愿者时,身上只有80元钱。他觉得不够,就去向朋友借了一两百。他还没想过当志愿者要当多久,凑合着钱应该还够用,就这样过来了。

确实已经没有多余的心思去想自身上的事情。到达这里后,他没有停下来休息。走在去往当地民政局的路上,看到了地震后大地裂开的伤痕,经受着凛冽的风吹雨打。他的心好痛好痛。他是农民,对大地有着特殊的眷恋之情,更何况,这是天府之国的土地,曾经哺育了那么多的巴蜀子弟。倏地鼻子一酸,眼眶里浸满了浊泪。

他家徒四壁,不能捐多少钱物,唯有怀着一片赤子之心,以百倍于耕作时的努力,来为受苦难的人们做点什么。

到了民政局,正遇上招募志愿者。他排了很长的队,不时踮起脚尖看看排到哪里了。到他的时候,工作人员告诉他名额已经满了。他很着急,说:“您再想想有没有别的事儿?要我干什么我都可以的!”正好有一个需要20人的临时小组,现在需要培训一下。他二话没说就走进去了。

于是新的征途开始了。每天他跟着救援人员跑进跑出,与医护人员一起赶着来来回回地抬伤者。刚开始的时候,快步奔波在瓦砾凌乱的土地上时,看着抬出的伤者满身满面的灰尘,他的心总是被这遍地的瓦砾刺痛。可是工作是一万分的忙碌,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由不得他多想什么。有时他实在累的时候,坐下来歇歇脚,寻思这救人的工作,跟平时种田一样,都是本分的事情。他作为一个国民,他觉得自己应该这么着。他渐渐地觉得心里很充实,有种不同于种田时的踏实感。有天晚上他被调去附近的灾区支援,第二天中午回来。工作人员给他递上了志愿者的工作餐,他谢绝了,他说:“我刚从那边回来,今天没为这里干活,我怎么能吃这里的饭呢?”

一个电视台的记者采访了他。镜头里的他皮肤黝黑,皱纹重叠,毛孔粗糙,眼帘低垂。问他为什么要来当志愿者的时候,他没有看镜头,只低着头说:“家里很穷,孩子读书的钱给免了。国家帮助过我,现在有困难,我应该帮助她的。”说完,嘴唇抿了抿,眼眶泛红,他赶紧把目光投向了别处。

他又开始了劳碌的工作,坚实的背影里,有一颗热烈的丹心……

长河不息文化散文 篇6

《文化苦旅》写的是作者余秋雨到全国各地的旅行后,结合历史写的一篇散文著作。其中大多数都是自然景观加上一些纯朴的当地特色。最让我难以忘怀的就是《白发苏州》。

之所以称之为“白发”苏州,是因为,就在前些年,苏州悄然过去了自己2500年生日。虽然它如此的古老,但却没有什么名气。只因它没有一份金陵王气。它不愿换件衣裳,领受那份王气。但当政府腐败之至时,却是反抗的最为激烈。一向柔婉的苏州人,变得凶狠起来,提着脑袋,踏着血泊冲击着皇帝最信任的九千岁魏忠贤。的这次浩荡突发,使整个中国史都对另眼相看。可再看他们,只笑一笑,又变回原来那个柔婉的苏州。

“做了……同义”只是因为这里缺少一份金陵王气,就如此的不公平,可见中国古代会因为这封建主义思想害死多少人那。为什么就去注意一点点美中不足,而不放眼全部,那么多优秀的地方,为中国做出了多少宝贵的贡献,却不能得到了一个公平的对待。

苏州,与世无争,一直默默地矗立在那块地上。同时它还培育出无数才华横溢的戏曲家,增添一抹亮的光彩。

《文化苦旅》一书,不仅展示了余秋雨那优美的语句,还有着相当多的历史知识可见一斑。

长河不息文化散文 篇7

再过些日子,要去江边了。离别,沐浴江边的风浪,听着细沙的流动,还有帆船的呜呜哽咽。她要放流一盏孔明灯,去前行,那路途上是一片繁花。

她迷失在大漠中,风沙茫茫。云飞扬,她的马儿系着铜铃,扬起鞭儿,打着赛马的节奏,兜旋着,蹬起了脚跟,从后背拉出了一支箭,使出全身的劲儿,引弓射雕。那是鸿雁,蓝天白云里的一声洪亮,划过天际,她听到了竟折断了箭,迂回刺破了手心。一场赛马,她知道了有个弯弓射大雕的故事,美丽的草原是她的家。那点点滴滴洒落在滚烫的沙石上,染红了,凝成了鸡血石。

她辗转在草原上,湖水清清。蓝蓝的天上白云飘,骏马奔腾驰骋,跑马溜溜歌,那对歌,一声声在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天竺少女的玲珑,如羞答答的玫瑰的色彩,陶醉了。她记得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打着祝酒歌变换着,跳起了舞蹈,篝火架上炙烤的是风味,胜利的喜庆。手拉手,唱起歌,头上的小银铃哗哗响,脚踹进柴火上,仰头间一轮上弦月,变更着下弦月。那点点滴滴跳进了青草的经脉上,风化后,刻在了石头上。

她来到高山雪原,白色片片。高山的积雪,如一条条白色的丝绸,打结放下流苏,成了瀑布。有了泉水丁冬响,有了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澎湃。她乘上一叶小舟,见到了黄鹤楼,烟花三月的扬州柳如烟,春雨如酒。琼楼玉宇,把酒临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还有动人的诗篇,沈园里壁垣上留下了红酥手,黄藤酒......那点点滴滴流过滔滔的江水,大江东去,成了岁月里的歌。

她停息栖居江边,浪淘沙了。曾经,她和同行的小脚丫一起逐浪,那天她穿着一身粉色,在江面波光闪闪下,对着江对岸呼喊,喂,喂,喂。瞬间侧过脸笑了,岸边芦苇在摇晃,小螃蟹爬上了岸,一阵浪涌上岸,冲击小脚丫像挠痒痒,浪花卷在脚背上有种清凉的感觉。那是她在嬉戏,捡起江边的软石,揉在手心里,像一块墨。小脚丫泼起了水,跺着脚跟上了岸。对岸是蒙上了一层纱,依稀有水杉的影子,如绣在屏风上的画,远处点点帆船成了点缀的一笔,卷起的千堆雪是画中浓墨,那是一个借东风的故事。她,竟是千年后的一场穿越。

那江边不在了,没有了岸。有的是大堤缔造,那是生命的系靠。消失了江边,风平浪静了。一场梦啊,她醒了,要去江边了。于是,她听到了浪奔,浪淘,万里江海点点星光耀。那现代的音乐,旋律每变换一次,她知道了自己是走千山,绕千道,天上万里云霄。若一朝看透了,一身清风争多少,她竟是从大漠而来,天上万里云霄,那是小鸿雁一声惊叹,扣在她的心上。她驰骋草原上,化成了一轮新月,眉间笑,雪山的莲花不再打坐了,那闲池阁里是一声琵琶,对月凝望,十面埋伏惊风吹,叹息间是琴声悠悠,幽静深巷里。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那酒在巷子里,成了撑着油纸伞的姑娘。那淡淡的忧伤总是如江河水,淘声依旧成了一张登客船的票,只是现在不需要扬帆了,那一叶扁舟也消失了。

她默默地祈祷,有一盏孔明灯,在天际里,飘摇,微弱的光是一丝,一缕。那一纸柔情,跃上了。江边不是冷风吹,那楼最好是阁楼。阁楼边上是池阁,一轮新月初上就映在池阁里,后面是江水的拍打的声音,那岸不会决堤的,有风车在那里转呀转,像是抖空竹,如仙女的绸带一样飘飘,轻柔。放流一盏孔明灯,聆听着春江花月夜,挥挥衣袖,带走那清愁。

长河不息文化散文 篇8

初一看,校园文化是有形的。漫步于生机勃勃的中学校园,每时每刻我们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校刊上分明显的稚嫩的思想偏要故作高深,课桌上淡淡的笔记中依稀可辨无名诗人“佳人依旧在”五言短诗,圣诞节时雪片般飞来的贺卡及那千篇一律的祝福…校园文化似乎包罗万象,却又很难准确的描绘它。

或许它更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五彩缤纷的精神世界。歌声阵阵,依旧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流行歌曲曾经是教育人者口诛笔伐的对象,然而倘若没有了这些直抒胸怀的字字句句,忙的无暇读报,无暇看中超联赛,无暇静下心来想想过去和未来,中学生们又有什么更哈德方式来稍稍发泄一下自己积郁已久的感情?渐渐的,我们都习惯将歌声为伴。外语学习同样是校园文化的焦点,几所以出现的外语教学而闻名沪上的夜校里,总能找到许多佩着重点中学的校徽,争分夺秒的做“托福”模拟试卷的少年人,校园文化氛围中外语学习的热情也是丝毫不减。

然而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校园文化更接近于一种无形的意识形态,它早已超越了传统上的吟诗作文开Party,整个社会的文化大环境中,它不再是孤立的,它时刻受着大环境的影响,也时刻体现着这种影响

长河不息文化散文 篇9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有诗、词、曲、赋;有京剧、曲艺、书法、国画;还有对联、灯谜、歇后语等等。其中,最为有名的就要数中国的茶文化了!

听妈妈说经常喝茶能提神,让人脑子清醒,还能补充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于是我也想试着泡茶、品茶。

说干就干,星期天的下午,我帮妈妈准备好茶具和茶叶后,就挨着妈妈在茶几前坐了下来,接下来妈妈就对我说:“首先要烧开水,然后将茶叶放在杯子里,用清水清洗一下,然后将开水倒入杯中,泡两分钟后再盖上杯盖。”

我按妈妈说的过程做了一遍。我先把茶叶放到杯子里用清水洗一遍。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开水倒入杯中,一开始我见茶叶就像小鱼一样在水底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又像一些小青蛙,在水底活蹦乱跳的。过了一会儿,茶叶平静了,茶叶一半沉入水底,一半漂浮在水面上。就像有一张高低床在水里,茶叶则像一个个小娃娃,一些在上面睡觉,一些在下面睡觉。渐渐地,茶叶都沉入水底像一丛水草,还像一片一片的珊瑚。我盖上杯盖,过了几分钟,我打开盖子,发现透明的水变成淡淡的.绿色。我觉得有一点奇怪,我问:“妈妈,为什么有一些茶叶泡出来的水是红色的,而这种茶叶泡出来是绿色呢?”妈妈说:“茶的种类不同,不同茶类的茶,泡出的颜色是不同的:如普洱、红茶泡出来茶水是红色的,铁观音、绿茶泡出来茶水是绿色的。”听了妈妈的话,才恍然大悟,原来不同的茶叶泡出的茶水颜色也是不同的。接着妈妈叫我品尝一下自己泡的茶,我端起杯子,轻轻地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顿时一阵清香扑鼻而来,那浓郁的茶香沁入心脾,苦涩中带着淡淡的甜味,真叫人回味无穷!

今天的收获可真不少!我学会了泡茶,同时也品味了茶的韵味。

长河不息文化散文 篇10

用历史的距离丈量历史,以文化的角度审视文化,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用他的一生走遍大江南北的经历,为我们讲述着这深奥的道理。

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光晕。《文化苦旅》,展现给我的是那一处处古迹,一句句的教诲,铭记在心……

生态礼貌!人们走过了多少文化的弯路,最终灰头土脸、青头紫脸地重新抱住了它。山河是人类文化的基础,是中华文化的生存底线。仅有在山河中找寻人生的路,才能用短暂的生命贴一贴这文化的嶙峋一角。

一代又一代的君主帝王争夺这河山,争得头破血流,最终还是败给了生态,一次次的无奈迁徙,一次次的荒野开拓,又一次次炊烟升起,帝王们的雄心壮志,无论如何,还是会败给这自然的力量,气候、环境的变迁,没有人能阻断,在这自然之前,人类是那么渺小,渺小到微不足道。人们按照自然的指示,生存,繁荣,一切的战争和侵略,最终还是漠于这天地之间。

跟随作者走进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日,那神秘又布满足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跟随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那细腻的笔触,丰富的词汇,震撼心灵的文字伴随着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人们总想着去违背天地意愿,从远处看地球,发现蝼蚁般的人群在星球中跨海侵害同类,是多么无趣,观察山河的大地的脸色和眼神,偶尔抬头看天,猜测宇宙是否把地球忘了。忘了就好,一旦记得,便会发生一系列骇人的灾难,因为那是对我们粗鲁的惩罚。

“报纸上说我书写得简便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我过不去的劳苦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凉,是大喜悦大悲愤,最终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千年之前的那场浩劫,绝不能只是过眼云烟。我们要吸取教训,将文化的精神永贮于华夏大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

“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走,不为那终点,只为这已划下的曲线。走,不管能抵达哪儿,只为已耗下的生命。我愿一向走下去,为了在文化的旅程中实现自我的价值,为了寻找那一切美的本源。

仅有走过万里长路,才能真正读懂自然这本书。我愿跟随者余秋生先生慢慢的走,一向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