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作家的文章

2022/12/09经典文章

关于作家的文章(精选12篇)

早春随想

今天早早地出了门,闻到了一股泥土的芬芳,这是早春的气息,春天正在悄悄走来。

一路上到处都是去上班的人群,我也在其中。今天的天气极好,阳光一片,连日的阴雨也该告一段落了。多日来,一切都是湿漉漉的,地板、玻璃、墙等等都是冒着水蒸气。上海的冬天是湿冷,不过,不管是冬天还是其他季节,湿也有湿的好处,让江南的景致中多了一份微微的薄物缭绕的感觉,多了一份江南水乡的妩媚。

我虽生在江南,长在江南,有了几分江南的柔韧,却还有几分豪迈,几分顽皮,几分粗枝大叶,但难免有时也会有一丝忧郁。

在这早春的清晨,我和大家伙儿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征程。这一路,人们都在赶时间,一切都是匆匆的,这匆匆就像人的一生,在历史的一瞬间。我也已虚度了几十年的光阴。与大多数人一样,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在人群中,一点也不起眼。或许又很多人会有和我一样的感觉,难得时心里有个小小的声音在呐喊:“再去做点什么事吧!努力啊!做个作家、或记者、或画家、或别的,反正是做个事业有成者,至少比别人强,这样就可以出人头地,让人刮目相看……”

在我们周围,有些人看到别人过得比自己好时,便愤愤的,却忘了自己并没有努力,或者并没有看到别人的艰难,没有看到自己也有比别人强的地方。我也一样,有缺点也有优点,但我常常拿自己的所长与别人的短处比。缺点自己必须要心知肚明,能改则改,能藏则藏,不能改不能藏的(比如身体有残疾),就尽量不去想,最后一种做起来是最艰难的,也是最不易的。我做不到,所以我成不了张海迪,成不了那些不平凡的人,但我知道自我反省,自我净化,经常如此,久而久之,就会有一颗清净的心,我相信,我也会尽力去做……

这世上决少人能成为朗朗、陈逸飞、张海迪、姚明、史铁生……我们不是大师,更不是仙风道骨的修行者,那么何不安下心来,与大多数人一样,做个平凡的人?即使是大师,修行者也来自凡人,大师也有七情六欲,也有陷入低谷的时候。真正做到仙风道骨,“物我两忘,物我合一”的境界,那就更少了。

忘记了恨,留下的就是爱。当心灵已经不能承受恨带来的负担时,我们就应该拆卸下心中的恨,让心灵变得轻松而灵动。当时间静悄悄地滑过,恨的感觉已经随着时间而慢慢走远,此时,心中留下的,是一种叫爱的东西。”——摘自《人生中的加减法》。

“这一刻的我,轻轻放下了手中的笔,看看窗外明媚的阳光。蓝得纯粹的天空。轻轻的释放掉以前的忧伤,然后淡淡的笑了”——摘自李晶晶的《用激情点燃未来》。

尽管还是早春时节,但风已很温暖,新绿探出了“小脑袋 ”,春来了,地醒了,到处是新绿,到处是鸟语,到处是花香,人们也换上了春装……写到这儿,我想起了张志和的一首词《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让我回想起江南水乡的春天,江南的雨季,他写出了江南的雅韵……

当大家看到这里时,有没有闻到春天的气息?在这早春的阳光里,请静静地坐下来听——春天正在悄悄向我们走来……希望每个人的心中都如同春天……

最后说两句题外话,一、马德《在一位父亲的箴言》中说:“一个人要赢的另一个人很容易,那就要学着吃亏。孩子,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喜欢爱占便宜的人,但所有人都喜欢爱吃亏的人。你想着吃亏的时候,就会赢得别人;那个懂得以更大的吃亏方式来回报你的人就是你的朋友”二、贾平凹说:“不管你当不当作家,一定要有三个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这样,这样,如果将来当作家的话,会是好作家;不当作家,也是语文水平很高的人。”

在塔桥

文/王卫民

初到江西贵溪塔桥农场,高大浑雄的两个华表式的门柱,最先映入眼帘,仅那一左一右的对联,就是以标明这里是以农为本的地方。“霜降结霜寒气来,播麦点豆种油菜。”多么工整的对子,偌大的广场两边是密扎扎的桔园。打小,关于桔子的记忆是昂贵、好吃,和北方满山遍野的柿子有截然不同的馋人。偶尔吃一个桔子,还要把桔皮珍贵的留着,年节煮肉用得上。要是村子有人过事、待大客,主家会满村子挨家挨户讨桔子皮,还要赔上笑脸。待客做甜八宝饭,若少了桔皮,会大减其色而少味道。

那一阵,本来的旅途劳顿,口有些干,当看到水灵鲜艳桔园里的桔子时,不免馋涎欲滴。墨绿色的桔叶,衬托着一嘟噜一嘟噜的桔果,别说吃,就是看,也够享受了。

我和另一个作家假装着拍照,有点儿蹑手蹑脚的样儿溜进园,哇,树下落了一层,没虫、没伤的多可惜。拣一个瞅瞅没有人管,再把手伸向空中,捉着桔子了还往外看,当再次证明没有看园人了,才摘下来。树上的和地上的就是不一样,新鲜、多汗、恁甜。须臾,他们都进来了,偌大的桔园里,作家们的身影象一群彩蝴蝶。那一刻,饕餮狼狈样儿虽小有不雅,却过瘾了。几十年间,挨饥受饿或吃辣喝香,哪有过如此在曾视为“贵物”的园子里敝怀大啖。

我家房后有一株铁苈树,叶子、树干和桔子相同,每年秋季铁劳果也是黄色、形同小桔。我明知不是桔子,却要把它拿在手上,当桔子。剥开了,里边全是籽儿,用舌尖添一下,满嘴涩苦大半天。这可能就是屈原笔下《橘颂》里桔子的性格。

从桔园出来,正午的太阳还有些晒。太阳照在桔园,一眼望过去黄澄澄的桔子压着枝头,一派生机。我找不出合适的赞美词,“玛瑙”、“珍珠”、“桔黄玉”等等,都无法形象或描述那一刻内心的概叹。不住的“啧啧啧”,我只有这种最简单发自肺腑的原始单词。有一大片更新移嫁的梨园和橘园相邻。我努力想象着这里的春天,梨花盛开,香飘四野的时候,这里一定比此时还要美。雪片般的梨花落英,在春风中恣意荡漾,铺天盖地,用春天的歌把塔桥妆扮,把贵溪的天往上推的更高。

下午的座谈,再回这里的知青大哥、知青姐姐,早早的坐在会场。满脸的凝重里透着往昔的痛楚。我和他们原本是同时代人,却是回乡青年。他们在塔桥的时候,我也在农村怀揣着梦,一次次失望,却没忘追求,一次次跌得鼻青脸肿,也不改对未来的向往。知青们,有人管,有人问,回乡青年谁问过一声。青春岁月在苦难中渡过,正如当年塔桥知青所说,曾经的苦难,成为了今天的营养。倘若没有那段炼狱般的经历,今天的成功就会打折扣,更感觉不到生活的幸福。塔桥成就了一代人,知青岁月,谱写出了另一部人生的乐章。

我是秦岭丹江河畔的汉子,性格倔强,坚强、顽强,可每每想起那段日子,不由我伤心的软弱到泪流满面。那是人生中多么珍贵的时段啊,却在不堪回首中渡过,无数次回头,火热的青春和梦一般的理想,早就被水月河淹没。

贵溪市罗卫国副书记,自采风团到贵溪,就一直陪着采风团作家们,介绍贵溪这几年的发展,那份真诚深深感动了作家。与再回塔桥知青坐谈会上,罗卫国副书记始终就在会场。对文化的重视,是贵溪快速发展的动力。知青大哥大姐们的发言,对那段岁月的重新考量与评价,于我有极大的启发,以往的痛心、抱怨,是给不了正能量的。他们和千千万万知青们一样,人生成功了。回望走过的路,也许会做出准确的诠释。如果没有那段日子,“也许”今天不会成功。没有那一阵子苦,“也许”今天感觉不出甜,“也许”昨天没受过饥渴,“也许”今天站在何里也觉得渴……

毕竟,他们有从上海来;从北京来,无一不是“大家闺秀”。一堂课啊,海蓝蓝把话筒推过来,发言中我赞美了贵溪,感谢了知青,更多的在昨日的回望中找到了力量。

临别贵溪时罗卫国书记和毛会长、梁会长我们共同拟定了一个话题。塔桥的过去和塔桥今天,有巨大的商机和方向,以原基础条件的利用,打造筹办“知青节”,会成为贵溪的明天嫁接点,一定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回到商洛山,突然有些不习惯。先是萧瑟寒风,再是冷。河畔、山涧,地坝子上的柿子,除了没有树叶外,咋看还是柿树上结橘子,亲切温润而馋人。噢,是贵溪的情愫和情怀在缱绻在缠绵。

文学趣谈

文/许子东

有一个规律性,现代作家的启蒙老师大都是母亲。中国现代文学里面说父亲好的极少。曹禺的戏剧里面写出来的父亲都是周朴园那个德性。巴金《家》里的高老太爷,也是个反面角色。这些作家写的父亲,要么去世,要么很坏,但他们笔下的母亲都是好的,比如鲁迅的“鲁”,就是用了母亲的姓。母亲被作家恨的大概只有张爱玲。

张爱玲后来的小说主题就是“男女战争”——就是男女谈恋爱。但这个“恋爱”是打仗,是计算,是猜疑,是提防,是博弈,从头到尾是在“打仗”。而这种爱情战争最早、最佳的人物原型就是她的父母。

现代女作家有两类,一类是一夫一妻,婚姻稳定;一类是五彩缤纷的感情,惊心动魄的小说。套用《安娜·卡列尼娜》的第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女作家的幸福家庭也都是一样的幸福:冰心、冯沅君、凌叔华、林徽因……一般都是嫁给学者。冯沅君写的小说《隔绝》,也是“五四”时“娜拉出走”这一类的小说。她的丈夫陆侃如写《中国诗史》,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教授,非常有名。林徽因不为徐志摩的爱情所动,理智地嫁给了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是古建筑学家。她后来从事美术、建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就是林徽因参与设计的。

鲁迅不是说过吗,娜拉出走以后,要么回去,要么堕落。回去的故事就是子君,堕落的故事就是陈白露。陈白露故事的开头,很像张爱玲小说《第一炉香》的结尾。

文学是比任何东西都更能泄露作家内心秘密的——真正的文学,比宣言、日记、情话更能宣泄心底的秘密,包括作家自己意识不到的东西。

陈丹燕采访过上海的老黄包车夫,你们当初拉人力车是不是被欺负?那些老人说,是被欺负,坐在后面的洋人都不跟我们说话。要右转也不说“turn right”,只拿一个手杖,在我的右肩一敲,我就得往右转,在左肩一敲,我就得往左转。这个故事很有阶级压迫的内容,作家就继续挖掘,那你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是不是想推翻这些有钱人,然后大家平等,建立新的社会?老车夫说,我当时是真的想,我立下志气,一定要改变命运。那你做什么?我要坐在车上,让别人拉我。这就是阿Q的革命。他的革命不是要平等,而是要享受成果。

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大概就是讲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故事:一个男人非常喜欢女主人公,她却喜欢另一个男人,但这个男人对她并不是真心,所以女主人公把他也抛弃了。这不只是《莎菲女士的日记》的故事结构,这也是丁玲一生感情道路的基本结构。甚至也可能是现在很多人的感情道路。

也许香港的读者会比较接受沈从文。香港的新界比较像沈从文描写的理想乡村,到现在还是传丁不传女。岭南大学旁边的乡村,一有大事就插很多三角的狼牙旗,像《三国演义》《水浒传》里的景象。有一次,我请王蒙来岭南大学演讲,车子开到学校边上,他就问我,这里在拍电影吗?我说,不是在拍电影,这旁边就是新界的村庄,他们就是这样,很像中国古代。这在内地是看不到的。

作家有两种,一种是年轻时一举成名,最早的作品就是一生的代表作,比如郁达夫、张爱玲、曹禺。另外一种作家是劳动模范,写很多,改很多,不断地变化,做很多不同的尝试,比如老舍、沈从文。人们说沈从文的《边城》好,但他在《边城》之前走了不知多少大城小城,转了不知多少圈,才走到这《边城》,而《边城》之后长夜漫漫,又走了很多路。曹禺最好的戏都是二十几岁写的,张爱玲也一样, 她最好的小说也写于二十三四岁。

我与大哥

文/忧伤如诉

十二月的天很冷,清瘦的我身上没有一点脂肪,所有的冷都是熬过去的。喜欢冬天里温暖的事物,比如火苗、热水,比如那些静悄悄占满心房的感动。庆幸生命里多出一个大哥,隔着冰冷的手机屏幕,他暖暖的,一直走向我。

三年前的一次投稿,我接触到了《新锐散文》,这是一个优秀又不失水准和档次的散文平台,也因此汲取了很多来自于文学的熏陶和影响。读到那些灵魂与情感碰撞的文字,我沉默的喜欢,将孤僻的自己远离喧嚣。我在文字里游走,也在文字中相遇。

在众多刊登的散文里,透过充满生活和深情的文字,我注意到了新锐散文的一位作家,他的文字像一条涓涓细流温润着尘世的心,他侃侃述说着烟火岁月,他把暗淡无光的生命活得熠熠生辉,他的文字不做作、不牵强,他对世界充满感动和感恩。我记住了作家的名字——李东辉,廊坊师院教师,中国作协会员,盲人。发表小说散文三百余篇,百余万字。散文随笔集《黑暗中的触摸》获全国盲人优秀文学奖,廊坊市第七届“文艺繁荣奖”,散文集《在看不见的世界中》获浩然文学奖,廊坊市第九届“文艺繁荣奖”特等奖。多篇作品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征文比赛一等奖、河北省第一届散文大赛第一名。其作品被一些省份选编初中语文辅助教材,被选为中考语文阅读试题。他是黑暗中用心书写的作家,他让我充满敬慕。他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悲悯着世事沧桑。忽然生出一些冲动,我有话想对那双二十三岁就看不见的眼睛说,我想把真诚的问候和祝福给他。酝酿的心绪推到笔尖,一篇《看见》成文了,我写下来了结心愿,算是不辜负曾遇见他。热心的主编刘莉老师亲自把此文转给了李东辉,一切发生在意料之外。

我记得那是一年前秋天的深夜,刘莉老师转来李东辉的微信原文,他真诚致谢,没有一丁点疏远和冷漠。他像记忆里熟悉的故交老友,他加了我这个最平凡的小粉丝。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各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偶尔有交集。

上个月是女儿的十六岁生日,由于工作和时间冲突,我没能给她准备生日礼物,作为母亲我是遗憾的。十天前趁着休息日,我去了新华书店,想给女儿补上迟到的生日礼物。书店的书实在太多,向工作人员咨询却不如人意,她们推荐的书要么女儿已经读过,要么已经添置在家。两层楼的书店竟不知道该买什么?忽然灵光乍现,不如问问李东辉老师。是的,相识以来我一直这么叫他。消息发出去,却并不抱希望他能回复,也许我的信息早被他的众多书友淹没,也许他并不能想起我,也许此刻他还在午休,也许我有些唐突和冒昧。算了吧,我继续在书架前寻找,首先选定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史铁生的书其实我没读过,但曾在李东辉老师的朋友圈浏览过,我下意识的记住了他多次提到的史铁生。

手机的提示灯闪了,李东辉老师很快给来回复。“雅心,方便语音吗?”我礼节的回过去:“可以,我听您说。”语音通话的铃声想起来,接通时听见了他真实的嗓音,那声音很温和,让我提起来的忐忑和不安慢慢缓下来,老师说:“很难得有人喜欢到书店买书,无论你是给女儿还是自己挑选,我都非常乐意推荐,我们先聊书吧……”从史铁生到余秋雨,再到卡尔维诺,我们聊书、聊写作、聊生活。老师没有一点儿架子,我告诉他女儿并不信我,不信我能认识一名真正的作家,他在电话里笑得很爽朗,他说下次出书时一定亲自署名给我寄来,那样可以向女儿最好的证明。他还说认识我并不以一个作家的身份,我们该是千万人中没有错过的缘分。如果我不曾注意过他的文字,不曾留心一个盲人,如果我没有写那篇《看见》,如果刘莉老师不曾转给他,如果他没能及时的读到,如果还存在很多变数,我们都将无法相遇。当老师说这些话的时候,他在我眼里真不像一个作家。我相信人格的魅力,像此刻我们该是相互吸引的,这种情愫干净而圣洁。东辉老师提了一个要求,他希望我们可以兄妹相称,喊出“大哥”的时候他已经是我一辈子的兄长。哥说过几天是他新书的作品研讨会,会上的发言只想说一件事“我的写作无关名利……”。忽然想起曾读过他的一段文字:“真正的写作,是内心的呢喃,是心魂的投奔,是自我修炼的过程,自我修炼的过程不是昂首挺胸,勇往直前,而是在左右苍茫间拨开迷雾,为生命的行走明确一个方向;真正的写作,是在虚无与绝望中给生命找出活下去的理由,是在现实与梦想,黑暗与光明,怀疑与信仰之间为自己寻出一条路来……”是的,我坚信,命运蒙上了他的眼睛,却赋予他格外通透的内心。

短短的82分钟语音通话结束了,哥说他此刻正在书房,天气晴朗,阳光暖暖的。挂电话时哥说了最后一句:“世间最美的线条不是画出来的,而是流淌出来的……”我琢磨着,哥何尝不是那根生命流淌出来的线条?我又忘了刚才他推荐的书名,他说一会儿重新发来,想着暗示他发语音,他却大咧咧说发文字也不麻烦。这通电话打破了我们之间所有的疏离,我眼里的他没有作家的光环,他只是我的大哥,一个眼盲心亮的人。

把生活咀嚼透

文/高深

文学艺术的第一源泉是生活。人民是生活的主动脉,是生活大舞台上无可替补的主人公。作家艺术家若真的想把生活嚼透了,咀嚼出生活中苦辣酸甜的真滋味,把生活的营养化为创作的血液,只有深入生活,扎根到人民群众之中,才可能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从而激荡人心的作品。文学艺术离不开生活,离不开人民,就同五谷、花草和树木离不开土壤与阳光一样。

文艺界虽然喜欢争论,但是对于作家艺术家要深入生活这一点,好像没有人站出来反对。当然有没有人心里反对而嘴上不公开讲出来,那就不得而知了。应该肯定绝大多数作家艺术家,近年来或有组织或自发地纷纷投入到生活的漩涡中去,直接感悟时代的脉搏,深度地体味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从“第一源泉”中打捞文学艺术的“第一范本” ,从而给读者讲述了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中国故事” 。

作家艺术家们深入生活的目标基本一致,而深入生活的方式就不尽一致了。新时期以来文学艺术界深入生活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走马观花” ,如巡演、采风、访问、参观等;另一种是“下马观花” ,如到一个基层蹲下去,一蹲数月或几年。后一种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挂职”深入生活,如到某地挂个副书记、副县长、副厂长、副乡长等;另一种是一竿子插到底,就是去当工人、农民、战士,与普通群众同吃同劳动,真正了解到人民群众思念什么,企盼什么,反对什么。这种方式在衣食住行上可能要艰苦一些,对身体弱的或年纪大的作家艺术家,或许适应不了,不一定强求。挂职深入生活可以介入到班子内部中去,对于从宏观上把握生活和洞察领导层的“内宇宙”更方便些。我的一位文友曾挂职在一个县级市里生活两年多,有很大的收获。但他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又总觉得那两年仍有一些缺憾,究竟缺憾在哪些问题上,又似是而非,弄不太明白。

他最近偶然读了何其芳同志1945年写的一篇《记王震将军》 ,心头豁然开朗。何其芳写当时“鲁艺”有几位文学家艺术家要到359旅去深入生活。王震对他们说:“这次我已经替你们想好了去的方式,不要像过去一样,用文学家、艺术家的资格去,那样是不能和战士们打成一片的。这次你们就是去当几个月的兵。除了团部知道你们是鲁艺的学生而外,就是连长也不让他知道。我们这样介绍你们到连队去:补上新兵一名。士兵们问你们,你们可以说是延安机关精简下来的人员,转入部队生产的。 ”他接着又说:“这样你们一到连队去就可以学得一课,你们看八路军的老战士是怎样对待新兵的,旧式的军队,老兵总是欺负新兵,而我们八路军,老战士却是从各方面帮助新兵。 ”

王震为文艺家们设计了一个彻底的深入生活方式。他的设计不无道理。以什么身份出现在群众之中,群众才能真正与你打成一片,与你无话不谈,你才能真切地咀嚼出生活的味道,确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不仅作家艺术家如此,各级领导在深入群众时也值得深思。我的那位文友深入生活那两年多,虽然大家都知道他是作为一个作家到市上的,可是由于他戴着一顶“副书记”的帽子,许多群众还是把他看成一个“官” 。什么事情都怕比较,对比我50多年前下放在一个翻砂车间劳动时,群众对我的感情态度、接近程度、交谈方式,都有很强烈的普通化与大众化。为什么呢?恐怕主要是由于我是来劳动改造的身份的缘故。老百姓跟一个作家艺术家在一起,本来就有了某些距离,再跟一个戴着各类头衔的作家或艺术家在一起,距离还能小吗?

写到这儿,我想起了一位19世纪的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他曾经是个很孤独的写书人,他既不能成为生命之剧中的一个演员,又不愿充当一个观众,于是决定做一个观察力敏锐的评论员。作为评论员的霍桑,并没有写出他自己和读者都感到满意的作品,后来他不自觉地在一家农场扮演了一个角色,他放下了笔,拿起了搂草耙子。他不在纸上涂墨水了,而是在田里撒肥料。他大约过了一年这样的劳动生活,在田野和农民中找到了一部生动精彩的小说,这就是很有名的《欢乐谷的情史》 。这部作品的人物同他其他作品中充满忧郁的人物不同,而是一些沐浴温暖阳光的人。这个并非精心设计的深入生活方式,似乎对今天的作家艺术家不无启示。

需要做一点声明,我并不是一概反对作家艺术家采风或挂职深入生活。前边说了,文艺界喜欢争论,我无意与任何人争论,只作为关于作家艺术家深入生活方式的一家之言,甚至是一孔之见。世界上很多事情都像一句广告词说的那样,“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 ,或许某一种方式更适合某一类文艺家,也未可知。

文字里的美绘

文/完美

读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书《别样的色彩》,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切都沉降下来,浮躁了一天的心也沉下来,点一盏橙色的台灯,摊开书,双手散发着刚刚洗漱过的香皂的味道,一切准备就绪,从容地走进帕慕克的世界,那里有他的女儿如梦,有垂死的海鸥,有树木中的小路,有伊斯坦布尔的街道。每一篇文章就是一幅写意图画,感觉自己就像在展览室中站在一幅画前,静默地久久地凝视,直到心满意足,再缓慢地踱到另一幅画前,开始重新享受画的诉说与表达。这是一本由碎片组成的散文集,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一名普通的土耳其平民的倾心诉说。

书中一篇《凝望窗外》,帕慕克把我领到窗前,和他一同凝望他的童年,那个爱收集名人卡片的男孩,和他玩游戏的哥哥,还有爸爸离家出走前塞给他最后的硬币,外婆老屋里发霉凝浊的空气和母亲在过马路时静静地流泪。透过那扇窗,我看见了一个真实存在的帕慕克,清楚得能看见他穿的套头毛衣和厚花格羊绒长袜。

这就是读帕慕克作品的感觉,清楚得犹如身临其境,他细致的观察力,引导着我的目光,不漏掉一丝细微的东西,一切如同在放大镜下的影像,逐一表述下来,似乎只写表相,却又深藏含义。

看文章有赏画的感觉,这也许和帕慕克曾经热爱绘画不无关系。早期帕慕克的理想是想当个画家。二十二岁那年,他说:“我不想当画家,我要成为一个作家。”于是就有了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奥尔罕·帕慕克,事实证明,画家与作家并无太大区别,只是前者用线条后者用文字来表达作者的观察与思想,而文字和线条的背后是炽烈的文化热爱和浑厚的思想根源。

帕慕克本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别样的色彩》是他的第一部“碎片式组合集”,帕慕克将小说无法表达的记忆、遐想、素描、访谈和旅行的片段和影像,以散文的优美形式表现出来,为读者展现了平凡世界里别样的美丽。欣赏帕慕克的美,帕慕克也同样欣赏别人的美。在书中他形容纳博科夫文章的美犹如一盒良药。的确如此,我深有同感,能读到一篇美文就像服下了一盒良药,药效或是抚平哀伤或是醒脑提神又或是净化心灵。作为读者我应该感谢为我们呈现美文的作家们,也许他们自己又会说:不用谢,写作本不是为了读者,只是为了倾诉内心的声音。帕慕克说:“我写作,就是为了快乐。”仅此而已,越自然越美丽。通读了《别样的色彩》,发现所有的美原来就在我们身边,它无处不在,甚至包括死亡。而我,也开始重新审视身边的一切,我的世界出现了别样的美景。今天的街道似乎有别于昨天的街道,它安静的延伸在我的眼前,赋予了生命。今天的傍晚也似乎有别于昨天的傍晚,初冬的夜幕被橘色的街灯笼罩,朦胧温情。今天的我似乎有别于昨天的我,多了一份欣赏“平常”的心情,一切皆美好。《别样的色彩》让我拥有了一份别样的心情,正如帕慕克所说:“如果再次回到那条小路,那个地方,回到那片我曾驻足品味美景之地,就站在那里等候,我的生活也许就会步入迥然不同的道路。在内心深处,我明白,这条道路会将我带至完全不同之处,而一旦我抵达此处,就会体味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

散文领域的“潜伏”者

文/温亚军

最早接触吕向阳的散文,是从他的乡村与军营记忆开始的,如《烧书》 《麦收时节》等。从这些作品中不难看出,作家以非常确定的主体性进入创作之中,将看似普普通通的那些切身经历,赋予了以抚慰灵魂为核心的精神动力,让我们从文中能感受到无数被作家的目光深情注视、触摸过的事物,使人们感同身受;也正是这些看起来稀松平常的事物,经过作家认真的思考和探索,以细腻的情感和朴素的表达方式,唤起了我们内心的波澜和悸动。

直到看到吕向阳的另两篇作品《润德泉探秘》及《麟游的味道》,发现他的笔触已经深入到另一个表现层面,他的创作领域不是我们看到的那么大众。从这两篇散文中不难看出,吕向阳借用两个地名,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与剖析是准确有力的,他抓住了现实世界的几个特征,比如社会、环境,在看似不经意中却作出了敏锐的阐述。我们都知道,以任何形式对现实的追问都要面临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的艰难抉择,可吕向阳驾轻就熟,在关键之处落笔老到,耐人寻味,且又不失散文的美妙精深。

也就是突然之间,看到了吕向阳的散文集《神态度》,翻开这本厚重的书,发现吕向阳已经从记忆叙述中脱身,一头扎进了关中地区的民间传说之中,通过他的文字让民间每个传说中的神灵表明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态度”,让人读来耳目一新,且回味无穷。无疑,《神态度》是作家最大胆的尝试,可以说,也是一次成功的书写,而且没想到他会写得这么别出心裁。每个神的“态度”都值得细细玩味、品咂。

对于吕向阳来说,《神态度》似乎还不能够完整表达他内心的文化积淀和久远的精神向往,他又一次将笔触伸入民间习俗的深处,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紧接着又写出了一系列关中民间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事物:戏楼、门楼、祠堂、拴马桩等等。作家从这些具象的存在中,既写出了民间文化的传承,还写出了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作家写关中的这些字里行间,能领略到民间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顽强存在的精神力量。吕向阳作为报业的一个领导,长期在新闻战线,在散文领域“潜伏”这么多年,大家只知他是新闻工作者,却没对他的散文创作有所关注,引起足够的重视,但他依然默默地深入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从传统文化中开掘出这么一片精神领地,写出这么多文化底蕴深厚的美文,这个,值得散文界汗颜。

让梦想营养人生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些梦会给人以警示,有些梦会给人以启迪。我有一个梦,尽管成为人家的笑柄,却营养了我一生。

读初中二年级时,正遇上饥荒,饥饿中的我偷看小说,以打发难挨的时光,想不到小说竟如此有吸引力,甚至可以缓解饥饿的痛苦。

我非常敬佩作家,心想要是能写小说,就不枉为人生。可是,我的语文成绩极差,作文从未没超过3分(当时是5分制)。这天, 与我共铺位的同学在教室里说,“哈哈,昨晚陈怀生在梦里说要当作家……”这个梦我也记得清清楚楚,因此没作任何辩解。很快,我想当作家的梦话在校园里传开,成为同学们的嘲笑对象。

经常被嘲笑的我,不知流过多少次泪。还好,中考时,我以物理、化学、俄语三科的优势,被重点高中录取。虽然感到学业负担比初中重,但看小说的爱好没有泯灭。高尔基、约翰·克里斯尕夫等作家的小说将我的枕头垫得很高,我睡在双层床的上方,又正好在窗子边,晚上就着从走廊里射进的路灯光,津津有味地阅读着。尽管阅读了如此多的名着,作文成绩却一直低劣。

不可思议的是,当我看到“人生有七尺之躯,死为一杯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巧,其次莫如着篇籍……”这段文字后,初中的梦话竟然变成我的理想。但看看自己的作文成绩,便赶紧将想法深埋在心田,不敢有半点流露。

然而,越是被抑制的欲望,生命力越顽强。为了自己的梦想,我强行将对理科的爱好转移到文科上来,暗中努力一年后,题为《父亲的酒盅》的作文,被齐伯元老师评为5分,我第一次敢将作文薄放在课桌面。齐老师是全校的语文权威,也是同学们心目中的作家,他给我的作文评5分,仿佛是将我扶上作家的宝座,幻想迅速变成美梦,当晚就梦见自己的文章刊登在报纸上……从此,那个“着篇籍”的想法,经常出现在梦中萦绕。

这是个做了许多美梦的暑期,出乎意料之外的事突然降临,我高考落榜!这年,许多成绩很优秀的同学,得到的却是一封“安慰信”。好在当时没将上大学作为唯一的出路,到家乡当社员也没有人嘲笑。我坦然自若地领取《人民公社社员劳动手册》,不久就随生产队社员去挑赣江大堤。我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分解成4小本,附在四卷《毛泽东选集》后面,随身携带着一卷,休息时,拣个偏僻的地方坐下,专心致志地看起书来。

艰苦的劳动不仅没有击退我对美梦的追求,反而认为是人生历练,是成为作家的必经之路。怀抱美梦,纵使连壮年社员也叫苦连天的时候,我仍满怀信心,争着去做最脏最重的事。很快,我认真学习毛主席着作,扎根家乡作贡献的事迹传遍全公社。1966年3月8日,我在公社大礼堂向800多社员代表作过题为《扎根家乡,建设新农村》的“学用报告”后,被破格任命为大桥人民公社农业中学教师。

没想到,不到一年学校就停课闹革命,教师带着学生去串联造反。“着篇籍”的美梦一直纠缠着我,不愿因冲冲杀杀浪费青春,但又不敢当“逍遥派“,便与几位一贯好学的教师商量,组织“革命宣传队”。

1967年9月9日,由20名师生组成的“6799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成立。我主动担任“编剧”,负责撰写演唱脚本。这是很艰苦的工作,每到一个公社或大队,就要提前去了解当地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写成固定格式的小剧本,连夜排练,针对性很强,演出深受干部群众欢迎。在10来个月的巡回演出中,撰写的小演唱脚本不下50篇,大大提高了我的形象思维能力。县革委宣传部对我们“6799”演出质量评价很高,工人出身的宣传部长还在大庭广众说,“陈怀生是我们清江县的革命作家”。

第一次享受被领导干部称为“作家”的幸福,尽管我还能清醒地认为人家只是鼓励而已,但那种愉悦感至今还会在心头荡漾。从此,我努力模仿保尔、克里斯尕夫等大作家,克服各种困难,刻苦阅读中外名着,偷偷练笔。那是个蔑视文化,嘲笑知识的时期,我却由于作家梦而苦苦地追求,生活得比其他人辛苦却感到充实,又因充实而感到愉悦。

我一直担任中学物理教学课程,授课任务相对轻松些,为我追寻作家梦提供了时间,1979年,我的第一个中篇小说《戴上手铐的前前后后》在《花苑》双月刊登,并被推举为宜春地区文协会理事,1985年被《赣中报》聘为特约撰稿人。1991年调入市教委负责编辑《樟树教育》月刊。工作变了,环境变了,但作家梦没变。这个梦很甜蜜,富含各种营养。我将一切工余时间都用在文学写作上,乐此不疲,两年后,出版发行《人生拾贝》、《人生履痕》、《人生情缘》三本散文集,2002年吸收为省作协会员。2006年我退休,学会使用电脑写作,写作变得更加轻松愉悦,出版发行中篇小说集《人道世道天道》,长篇小说《苏家庄屋》、《情义档案》、《仁山义海》。三年中,由我主笔编辑《樟树市房产志》、《樟树市农机志》、《樟树市军事志》相继问世。

写作,对一个无名小卒来说,只是一种爱好者,是消磨时间的好方法,没有得失的担忧,乐在其中。

岁月流逝,美梦依旧。

作家(网络作家和传统作家区别重要吗)

文/齐健轲

作家(网络作家和传统作家区别重要吗)

在现代社会里,一个真正成功的作家,你能说得清楚他是传统作家还是网络作家吗?就拿韩寒来说吧,韩寒骂人是用来以炒作,是吸引眼球,是因为写不出作品憋的,而且还有点东施效颦的意思。因为早就有人骂了,而且比韩寒骂的级别高。

记得2009年全国就兴起过一场关于"网络文学是不是主流文学"的大讨论,一时间,各大媒体各位作家争得是沸沸扬扬,莫衷一是,结果呢?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压倒不了谁。传统作家还是写他的传统文学作品,网络作家还是发表他的网络小说,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各有各的拥趸和粉丝,各有各的阵地和沙龙。因为,在这样一个多元化、多彩化的时代,我们既不能逆潮流而动,也不能放弃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追求,我们既不能否定网络小说的欣欣向荣之势,也不能否认纯文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只是有一点变化我们应该看到,有许多的传统作家也开起了博客、微博,写起了网络文字,有许多的网络作家也出版了纸质书,也加入了作家协会。

2010年掀起巨大风浪的作家声讨百度的活动似乎尘埃落定。在我看来,为这场维权活动赢得道义胜利立下最大功劳的是韩寒。他的两篇博文指挥着舆论的万门大炮,轰开了百度傲慢的高大城墙。可是,我有些担心,韩寒的生花妙笔在唤起大众支持的同时,会带来一些误解。而这些误解可能会伤害到"作家"这个职业的声誉,因而有必要做些澄清。

(北京晨报2011年8月5日)读到一则《传统作家网络作家"结对交友"》的新闻报道:曾经颇有距离甚至隔阂的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近两年来却不断呈现融合趋势。昨天,一场独特的传统作家与网络作家一对一"结对交友"见面会在中国作协举行。包括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周大新在内的18位著名作家、评论家,与天蚕土豆、骷髅精灵等18位年轻的网络作家结成对子,将在今后加强交流,相互启发、学习。近两年,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以中国作协为代表的传统文学界在不断向网络文学敞开大门。

多好的和谐景象啊!多好的融合趋势啊!多好的消除隔阂啊!真正是值得中国作家们高兴!特别值得网络作家们欢呼!更加值得广大文学爱好者们庆幸!然而,我却从这则新闻中没有看出什么值得兴奋的地方,反而读出了悲哀!读出了凄凉!读出了片面!读出了偏见!

要我说,写的都是中国文字,而不是火星文,发表的都是中国文学,而不是外国文学,那么,有必要将传统作家与网络作家孤立起来,产生不应该有的隔阂吗?有必要将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对立起来,产生不应该有的争论吗?

什么叫文学?文学是用语言、文字表现出来的艺术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戏曲等等。既然同是艺术作品的范畴,就只有文学体裁之分,并没有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之别。既然同是作家的范畴,就只有诗人、散文家、小说家、剧作家、文学评论家、杂文家等等之分,而没有传统作家与网络作家之别。

只要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只要是大众认可的艺术作品,只要是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学作品,用纸质还是网络作为文学载体有什么区别呢?只要是写出了人们喜欢的文学作品,只要是写出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只要是能受到读者的欢迎,你是传统作家还是网络作家有什么区别呢?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文人相轻的不好习惯,那么在现代社会里,我们能不能消除成见,不要人为地区分传统作家与网络作家,让作家们融合互补,相互尊重,互相欣赏,文章为先,能者为师,和谐共处呢?

要说中国文学的出路,应该在文学作品本身的质量,而不在文学载体的区别。真正好的文学作品,是要经得起历史考验的。要说作家的出路,应该在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而不在发表载体的区别。真正优秀的作家,是那些能够深入生活,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写出震撼人心的好作品的作家。

有了好的文学作品,你还要管他是传统作家还是网络作家做什么呢?你还要管他是发表在纸质媒体还是网络做什么呢?

荆楚作家专访:彭书锦

文/中华网

张丽芬(以下简称张):学弟你好啊,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够跟你面对面地进行一个交流采访。首先呢,我们确实是挺好奇的,你作为大数据专业的学生,为什么会有这么浓厚的兴趣去进行创作呢?

彭书锦(以下简称彭):我觉得这并不矛盾,因为文学是贯穿一个人一生。我们无论在初中还是在高中,都积累了浓厚的文学底蕴,直至再到大学再选择专业。当然,我并不是说,我是大数据专业,所以跟文学就没有关系。再者,比如我学经济学,亦或是学法学,也都只是多了一个看待世界的眼光,多了一个观察世界的视角。你可能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有了另外一片天空,有另外一个观点,这些会更有助于你的创作。所以,我觉得这都是互相促进的,而不是矛盾的。

张:如此看来你读的书也是挺多的啊,涉及各个方面,这么才华横溢!那你目前作为一个大一的学生,对你来说刚进入大学,肯定是对大学有很多的憧憬,我们想问问你,你对自己大学四年有什么规划或者期待吗?

彭:我觉得大学四年说是四年,其实很短,一晃就过了,就如像刚进大学在接受长江大学记者团采访时,我说的那样,我觉得大学生活就是在步入社会之前的一个过渡阶段,能够有不断试错的宝贵机会,所以我们可以很多机会尝试各种社团活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我觉得第一点就是我们首先要勇于尝试,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立足自己所爱。参加各种的社团活动也好,实践活动也好,都要好好地把握当下,做好每一件事情,充分地享受这段美丽青春的年华!

方佳佳(以下简称方):好,学弟,我们看你才大一就已经对文学有这么浓厚的兴趣,那你有喜欢的诗人或者是作家吗,可以给我们分享一下吗?

彭:读了很多书,也深知世界上并没有一个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有他的特点,他的风格。只要是好的,我们都可以学习,如果这样说的话,我就列举几个吧,比如闻一多、卞之琳啊,或者说海子啊,冯志先生啊,这是中国的一些诗人;还有外国的诗人,比如叶芝、歌德、莎士比亚啊。我为什么喜欢这些诗人呢?他们不仅在诗中传达了一种美的感受,而且,他们的诗词创作非常具有思辨性,散发出哲思美。一个优秀的作品光是只有有美,远远是不够的,还要能够发人深思,启迪人,引导整个社会向好向善,能够指导我们日常生活实践,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比如说海子,海子的诗歌,我们可以看到,海子从前是一个农民,然后他考入了北京大学,这就构成了他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青春远行。因为从小生活在乡下,对故乡有浓厚的感情,所以,他的诗歌大部分也都是关于土地啊,家乡,大麦这些,还有一个主题就是他有四个喜欢的女人,然后就构成了爱情诗,这也是它的一个主题。还有一个主题,他有远大的理想,但是他那个时候没有让人们看到,他也向很多地方投稿,但是别人还没有认可他,这就是他内心的一种纠结,理想不被实现的一种内心的感慨吧,当然像李白、杜甫这些也都是这样,真正的伟人是要经过一定的历练的,不会说人生道路上总一帆风顺,就像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方:哦哦,那你可以跟我们说一下,就是你读了这么多诗,可以谈一下在你心中你认为诗人是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吗?

彭:我以为,人类栖居在这一片大地上,我们必不可少的要有物质条件和精神活动,而文学就是一个精神活动。通过写作,文学创作者给人以心灵上的抚慰也好,不断奋进的力量也罢,这都是一种美的感受,让你们心灵变得更好,修养变得更高,道德变得更高,精神世界更加丰富。每个人之所以有本质上的区别,就是他们的精神世界,主体思维不一样,我们生于人世间,都有一个脑袋,两个眼睛,一个鼻子,真正的不同是学过的东西,走过的路不同,是认知与思维方式上的不同。但光是有美还是不行的,还需要体现世间的普遍规律与人生的道理,让更多人能够在我们的帮助下,更好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同时我们时刻都要肩负起整个社会的道义担当,我觉得这才是我心中的诗人。

张:嗯,好的,谢谢学弟!还有,就是刚才学弟你也说到了,作为一名优秀的诗人还是要向一些伟大的诗人去学习,才能更好地成就自己。像我们社团的话,也会收到许多来自各方面的一些诗歌作品。但是,质量也不是很高,那么你能够跟我们分享一下从你写诗到现在如此高的成就的一些经验吗?让大家学习一下。

彭:首先我对大部分同学给予积极的肯定,同学们非常积极地投稿,首先不论质量如何,他们创作的热情我们应该给予肯定,其次,如何创作一篇优秀的诗词或者诗歌,我觉得首先你要学会欣赏诗,要有一双学会欣赏的眼睛,你要看出来什么叫做“好”,是什么叫做“不好”,是什么叫做美,什么叫做丑,在心中要有一杆秤,要有一个标准,符合当下时代潮流的就一定称得上伟大吗?尼采的超人思维至今才被人赞赏。你要识别得出来?你只有识别出了,你才能够创作出一首好诗,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向历史学习,向经典学习,向优秀的传统学习,多看名家与大家的作品,被时代认可的作品。从最经典的开始,因为,经典是大浪淘沙的,是经过世人认可的,最后历练过来的,所以我认为要熟颂经典,把这个基础打牢。再者,一个诗歌创作,它一定是符合某一个时代,符合某一个历史的,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产生的,所以我们不仅要学会欣赏经典,还要结合当下的一些著名的诗人,反映我们这个时代有什么特点,训练我们的洞察力,结合当前的一些时代特点,当下的诗人,比如张二棍,他是一个煤矿工人,他写的诗就有哲思美,并且符合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处境,能够更好地达到共情。

方:好的,我们觉得你在诗歌方面很有成就,那么你觉得写诗对你的生活以及学习有哪些影响呢?

彭:比如你喜欢舞蹈,你就去跳舞,你喜欢音乐,你就去听歌,你喜欢看风景,你就去拍照,这都是源于你对美的一种追求。诗歌,当你读进去的时候,它也是一种美的享受,你不能说,你除了学习,就不能够听音乐,所以,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个是一种必要的文化活动,甚至是一种娱乐活动。我觉得这并不矛盾,一个优秀的人各方面都是互相促进的,你不可能说连续学12个小时同一个科目,效率未见,这是不行的,就算是你非常喜爱的活动,你一直重复最后也会乏味,比如我们同学们可以先学语语文,然后过了一个小时再学数学,然后放松的时候呢,就可以读一下书,可以听一下音乐,要学会劳逸结合。

张:嗯,我们文学社除了来自文学社的同学,也有很多来自其他学院的同学,他们的专业和文学并没有太大的关系,那么这两者有矛盾吗?

彭:我觉得专业更多的是对一个领域的深刻探究。比如研究文学,到了博士阶段,就只研究一位伟大的作家,比如像鲁迅,非常专业,这就要求我们对某个点要研究非常透彻。并不一定是说,专业生在本专业的所有领域都会比非专业生强,就像我开头说的,可能非专业生比专业生成就更高,他们可能有更宽阔的视野,这都是不一定的。

张:我们看到你也加入国家级文学协会,还有发表过很多具有影响力的作品,那你觉得对你来说文学是兴趣爱好更多还是专业更多呢?

彭:我认为不论是兴趣创作,还是专业创作,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我们身为一个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要跟随国家的发展,为国家做贡献。我最近就有看到国务院颁布了首个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的白皮书,上面就说,我们中国青年生逢盛世,我们要全面地发展,我们要把我们的综合素质提高上来。所以说我们不能仅仅局限在一个专业的知识,还要拓展到各个领域,比如演讲,写作,歌唱等方面。我们中国青年无论做什么,都要担起这个时代的一个担当。所以说专业与非专业,其实并不重要,我觉得重要的是能为国家做贡献,那就是最好的,最后是要胸怀世界,拥有广阔、开阔的远大视角。

张:我们就是聊了这么多关于专业学习还有一些文学创作方面的内容,那么针对你个人来说,你作为一个创作者,肯定会遇到一些瓶颈的时候,或者说是没有灵感的时候,那么这时候你是如何去突破自我的呢?

彭:是的,我每个人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有灵感,好诗一定都是经过慢慢打磨的,是经过长时间的沉淀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灵感的时候也有很多,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没有灵感的,如何去突破呢?我觉得应该是学习吧,因为学习也是一个“知新”的过程,其次,当你学到更多东西之后,就会激发另一个知识点,知识点也都是互相串通的,灵感慢慢就会有了,还有一点就是,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下狠劲,不是说轻轻松松地等着事情自己做好。比如前几天神舟十三号返回,上面就统一要求大家积极创作,如果说没有一个人去逼你的话,你就会非常懒惰,所以说不管是自己逼自己,还是借助一个团体来逼自己,都是需要逼一逼自己的。话说回来,我也不是特别相信灵感这个东西,无论是奇迹还是灵感,我觉得都是从一件件小事积累的,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

方:嗯,我们也读过你的诗,然后我们也都有自己的一些感受,可以说学弟你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所以说我们也很荣幸可以有此次采访到你的机会,然后关于我们文学社和每个社员以及所有的文学爱好者,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吗?

彭:我觉得文学爱好者首先要怀一颗谦虚的心,因为只有你把自己放低,你才能够潜下心来去学习更多优秀的东西,才能够有所成就。其次,我们不管是做什么,包括文学创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有恒心。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就说过,人做一番事情,需要沉潜十年。他也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然后还要有一颗宽广的胸怀,你的目的还是在提高大家的文学修养,结合当下时代的特色,促进大家团结向上。但是,我们也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进行创新的时候,我们身为一个文学创作者,我们要引领好这个社会的风尚,我们要严于律己,恪守职业道德。对于文学社的话,平时可以多举办一些活动来促进文化宣传,进行文学的熏陶,提高思想道德,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广泛地向社会各界学习,共同宣传我们长江大学长江文学社。同时,为大家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如果有更好的机会,后期还可以请一些专家,一些学者经常性地进行讲座以及交流会。

张:非常感谢学弟给我们带来的分享,就听了学弟这么多肺腑之言,可以说学弟你是一个年少有为的人,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那最后,特别感谢学弟在百忙之中能够抽出宝贵的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最后希望学弟前程更加明朗。然后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坚持自己心中的一个文学梦吧!

彭:好的,最后,非常地感谢这个长江文学社,以及各位老师、各位学子们。最后,引用一下我们长江文学社的这个社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张(方):好的,非常感谢学弟的分享。那么我们此次采访就到此结束了,希望后面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可以邀请到你跟我们进行文学上的交流!

彭书锦简介:彭书锦,笔名:瑾华,湖北人,系长江大学校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楹联学会会员、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会员、青年文学家杂志社理事会理事主席。见于荆楚网、长江网、红网、中国网、中华网、中国报道网、中国焦点网、中新网、齐鲁网等报道,部分作品收录于《楹联博览》《人民日报》《诗词月刊》《河南科技报》《楚天声屏报》《江苏经济报》《珠江时报》《喀什日报》《中国文学艺术报》等。

长江文学社简介:长江文学社成立于 1983年,由原楚材苑文学社、荆风文学社、今天诗社合并组建而成,是长江大学学生社团中历史最悠久、权威性最高的社团社团之一。新成立的长江文学社秉承了原三大社团的优良传统,本着繁荣校园文化、发掘培养文学新秀的宗旨;以研究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发扬校园文化为基本要务。努力创刊,团结建社,力争成为长江大学文学原创阵地的一面旗帜。学社核心刊物《楚材苑》每年两期,面向全校发行。它以思想性、文学性、原创性为本,融合原三大社团的创作风格,共存小说、诗歌、散文、和科研论文等多种文学体裁为一体,被评为全国百所高校校园刊物 50强。

毛边书与床脚明月光

文/明前茶

早年,还没有微信,编辑与作家常结为如亲戚朋友一般常来常往的关系,约稿必须上门,编辑带着老家父母自炒的新茶,作家沏茶留饭,更捧出自己墨迹未干的小幅书画,让编辑审看是否适合做成明信片、贺卡之类的。当然,作家若是出了新书,也一定会题赠编辑,散文作家忆明珠题赠给我的话很有趣:“满纸荒唐言,送你垫床脚。”为啥谦称自己的新书只配用来“垫床脚”?形貌颇似弥勒佛的忆明珠大笑起来:“一般来讲,作者赠予亲友的书,都是摆设而已。很少有人从头至尾认真看过,还能小火慢炖读出味道来。”

顽皮的他,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薄薄的宣纸上画好一批小画,有的是樱桃与小鸡,有的是三五个毛茸茸的枇杷,与一只吃饱了的幸福鸟雀,小画裁成书签形状,统一夹在馈赠新书的第5页。半年后,他以各种借口去拜访这些老友,喝茶,弹琴,吃饭,顺便将别人书架上自己的赠书翻开,发现樱桃枇杷们多半没有移位。

从此,他便刻了两方印章,一方叫“惜书不见知音人”,另一方叫“床脚上的明月光”,他不仅大大地缩小了他的赠书范围,赠书时也会开玩笑般题写:“送你垫床脚”,以此激将法,让受赠人明白,把作者的心血白搁在书架上当摆设,多少应该感到惭愧。

在智能手机不离手的今天,受人赠书依旧视之如宝,在地铁上拉着吊环阅读的人越发稀少了。为了让读书像画扇、品茶、编织、学习咖啡拉花一样充满仪式感,作家与出版社的装帧设计师也想尽了办法。有一个法子就是出少部分“毛边本”,装订后,只裁下切口即地脚,便于书在书架上整齐站立,同时为书配上一把薄薄的牛角小刀,方便读者将书的天头与翻口慢悠悠地裁开,专心阅读。

牛角小刀并不锋利,裁出的纸边有着惺忪的、毛茸茸的触感,摸上去很舒服,裁纸边的刀平时夹在书页中,还可以当书签用。为什么在这个讲究效率的时代,还要出毛边书?其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反复看的书,书边会变脏发黑,那时,可以动大切纸刀,顺边切一刀,书就又容光焕发了”,如今,除了中小学生的教科书,哪本书还会读到书边发黑的地步?如忆明珠先生所说,只要在某月某日,瞧见“床脚上的明月光”,能抽出来读一遍,已是写作者的知音。

毛边书只不过是设置了盲盒般的障碍,让你读到紧要处,忽然要停下来花上十几秒钟裁开,这一过程不仅令纸页间蕴藏的薄薄墨香喷涌而出,而这微妙的中断,也让诗的设问,让小说的悬念,让哲学的追寻,让经济学的设问与模型设计,都变得隽永又神秘。当年听单田芳先生说书,谁不喜欢“且听下回分解”的扣子呢?舍去这些扣子,仿佛有100个盲盒娃娃一股脑儿排列在周围,你还会有挨个拆出的惊喜么?

更何况,裁书的声响是如此安定人心,就像春蚕在夜晚吃着桑叶,就像紫藤萝的花苞轻坼,露水正从草尖上掉下来,你接住了这些声响,是否意味着读出了更多意境?

不抱怨的力量

文/美灵

有一个人在春天走进一个美丽的公园,出来以后生气地说:“这地方又脏又臭,我下次再也不来了!”而另一个人也同时走进这个公园,出来后却感叹道:“简直太美好了!到处都是鲜花,到处都是沁人心脾的芳香!

为什么同一个公园会让这两个人有完全不同的反应呢?

原来,第一个人进去以后发现公园里有很多狗屎,于是他为了证明这个公园很脏,到处寻找花丛下的狗屎,注意力全部放在了狗屎上,结果只看到公园的肮脏。而另一个人却漫步公园,眼睛总是在看那些美好的植物和风景,虽然他也看到了狗屎,但他总是绕开,因为他知道狗屎会让鲜花更美丽芳香,他将注意力完全地投入到欣赏春天的生机盎然当中,尽情去感受自然与生命的美好。

这个公园,就象征着我们的世界。这两个人,就代表了抱怨和感恩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也代表了失败与成功两种不同的命运。不同思维模式会导致不同的行为模式,从而导致完全不同的人生,完全不同的命运。

有一位智者曾说:看到即得到。看到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其实不是知识与智商决定命运,而是思维模式决定命运。最简单转变自己思维模式的办法,改变自己生命的方法,就是“不抱怨”。

不抱怨的力量有多大?

美国有一位作家在打车时,无意间乘坐了一辆非常有特色的出租车。司机穿着整洁,车里也很干净。他刚坐稳,司机就递给他一张精美的卡片,卡片上写着:“在友好的氛围中,将我的客人最快捷、最安全、最省钱地送达目的地。”

看到这句话,作家眼前一亮,心想,这个司机真是与众不同。这时司机开口了:“请问,你要喝点什么吗?”作家更诧异了,问到:“你的车上难道还提供饮料吗?”司机微笑着说:“是啊,我提供咖啡和各种饮料,而且还有不同的报纸。”作家兴致来了,问到:“那我能要杯热咖啡吗?”司机从身边的保温杯里倒了一杯热咖啡给他,然后又递给了作家一张卡片。卡片上是各种报纸的名称和各个电台的节目单。

作家顿时觉得,这辆车太特别了,于是他没有看报纸也没听音乐,而是和司机聊了起来。途中,这位司机还善意地提醒作家离目的地还有条更近的路是否要走。作家觉得温馨极了。于是他好奇地问司机,为什么你的车费和其他人收取的都一样,我坐别的出租车,司机都是抱怨堵车,抱怨收入,而你为何这么喜悦,而且还提供这么周全的服务呢?

司机回答到:“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我像其他人一样,喜欢抱怨,糟糕的天气、微薄的收入、堵车严重得一塌糊涂的路况,每天都过得很糟糕。直到有一天,我偶然在广播里听到《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的观点,说到:“如果停止在日常生活中的抱怨,能让任何人走向成功。”

我突然明白:我目前糟糕的情况其实都是自己抱怨造成的。所以,我决定停止抱怨,开始改变自己。第一年:我只是微笑地对待所有的乘客,收入就翻了一番。第二年:我发自内心地去关心所有乘客的喜怒哀乐,并对他们进行安慰,这让我的收入又翻了一番。第三年:也就是今年,我让我的出租车变成了全美国都少有的五星级出租车。除了我的收入,上涨的还有我的人气,现在要坐我的车,都需要提前打电话预约。而您,其实是我顺路搭载的一个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