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得失的文章
关于得失的文章(精选12篇)
再难以释怀的得失,都会随时间流逝
文/念念
有时我们只是经历得多了,心就变得更强大。
以前看起来天大的事,慢慢想通后,便觉得也不过如此。以前以为过不去的坎,咬牙向前走,竟已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就连以前觉得绝对不会原谅的人,经历了时间,也变得可以理解,并没有那么十恶不赦。
“花自向阳开,人终往前走。难熬的日子总会过去,时间终将教会我们怎么去释怀。”
世上没有不带伤的人,但也没有不能治愈的伤。
行走在时光长河,经历过该经历的故事,熬过该熬的低谷,也就练就了一颗坚强豁达的灵魂。
我们无法修正过去,却一定会在阅历中明白,该如何与过去的自己握手言和,迎向未来。
看到一段话:“如果一些东西,我们一时难以放下,那就给予它时间和距离,相信隔着一程山水后,自会有水落石出的答案。”
人的很多痛苦,源于不满意自己。
在那些遭受挫折的时光里,我们总是对自己充满了失望,怪自己选择不对,眼光不好,能力不够。
但其实,这就是我们独一无二的人生。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不经一难,不懂一人。
每个人都是在摸索中成长,谁也无法保证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对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正确的。无论对人还是对己,期待太高,皆为负累。
所以,不要频频回头看,更不要过分指责自己,急于勉强自己做出改变。承认有些事,自己暂时做不到,并不是失败。
相反,它是一种直面现实的勇敢,一种自我接纳的智慧。在智慧不足时潜心等待,才能在时机成熟后顺势而为。
至于曾心心念念想要的东西,历经光阴打磨后选择坚持或放弃,本就是生活别有心意的安排。
再难以释怀的得失,再轰轰烈烈的往事,都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成为遥远的故事。
也许,终其一生我们想要的东西,还是得不到;心里喜欢的那个人,还是等不到。拼尽全力,我们还是活成最平凡的模样。
可那又何妨呢?
时间扑面而来,我们终将释怀。
岁月带走了纯真,阅历成熟了心智,沉淀下来的便是一份淡泊从容的心境。
顺顺利利固然很好,起起伏伏也自有滋味。纵有三千烦恼,亦可拈花一笑,与这世界握手言和。
没什么过不去的,如果有,只是你的心不让它过去。心放宽了,天地变大了,一切也就释然了。
总有一天,我们会明白:成熟的过程,就是一个接纳遗憾的过程,一个人真正变成熟,往往也就是从失去开始的。
你不一定要逆风翻盘,但一定要向阳而生,带着遗憾往前走。能够健康地活着,平静地过着,开心地笑着,适当地忙着,就很好。
时间里失去的,总会以另一种形式在时间里收回。
有位作家写道:“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异常艰难的时光,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失意,学业的压力,爱的惶惶不可终日。挺过来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挺不过来的,时间也会教你,怎么与它们握手言和,所以不必害怕的。”
就做个勇敢的人吧,在岁月征程里,踏歌而行。
得失尽在人生间
文/孙志昌
我们的人生每一步,都会面临着许多种可能,其中的每一种可能都会成为我们人生的选项,不管我们选择那一项,最终,只能得到一项,其他的你只有失去了。比如,你穿衣服的时候,看上了好几件自己喜欢的衣服,但你最后也只能选择一件来穿。再比如,找工作时,你也有许多选择的机会,但只能选择一个工作来做。人生就是在得与失的权衡中,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人生转变。
我们在生活的每一瞬间,时刻品尝着生活的快乐,感受着生活的乐趣。同时,也要忍受着失去的无奈。有的时候,我们为了守住自己的失去,而踌躇不决,前思后量,迟迟不做决定。可是,时间不会等着我们,生命也不会等着我们,甚至于我们稍有不慎就会有更大的失去,到时候,连最初的选择权也没有了,更不用说决定权了。这样的情况下,还谈什么发展与进步,更不用说人生的辉煌与能力的发挥。
我们往往为了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不择手段,尽释浑身解数。同时,也对失去的东西会有所留恋,感觉可惜。就是得到的东西,时间一长,也会认为“不过如此”。
在得与失的选择中,我们懂得了,一个人只能选择一种生活。我们要抱定 “尽可能丰富人生也只有一种人生”的态度,那骚动不安的心才会就此宁静下来。我们最终要屈服于生命的局限,在这一次屈服面前,我们才会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才会体会到人生的那种味道。
得到的同时意味着失去,失去的同时意味着得到,二者是并存的。得到的在得到中消失,失去的在失去中获得,当我们满心倔强、不甘愿承认这件事实时,我们空虚、彷徨、无奈,面对可供我们选择的世界不知所措,对得到的一切还有不满情绪,因为每一次得到都在加重我们的失落感。
如果我们真正认识到失去也是得到,得到也是失去,没有失去同样也不会有得到的存在。我想,我们就要在选择的道路上,珍惜得到的机会,抛掉失去的烦恼,轻装前进,现在的失去是为了将来更多的得到,用自己的努力与拼搏来丰富自己的人生内涵,让人生更加张扬,让生命更加富有活力。
人生得失
文/孟岘嶙
人生的旅途伴随着成功与失败;人生的得失酿造着痛苦与欢乐。
因为有失败才有痛苦;因为有成功才有欢乐。
谁都期望成功,成功却迟迟不来;谁都不愿失败,失败往往在人们意料之外。
闲暇时,总幻想成功;奋斗中,又无需顾忌得失。迟到的成功无法预测,期待却一天天增长……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现实的残酷终于把幻觉击碎,失败的痛苦竟在满怀希望中光顾。
痛苦替懦弱者寻求解脱,让人丧失信心,妄自菲薄,从此一蹶不振;痛苦又给勇敢者赋予责任,磨砺意志,催人振作崛起,结果愈挫愈奋。
失败的阴影还未褪尽,成功已悄然降临。
追求后的成功更珍贵;失而复得的成功更久远。
成功须努力争取,失败则唾手可得。最终胜利总属于那些败而不馁奋斗不息的强者。
人生就是不断的期待和希望;人生就是不懈的探索与追求。
每个人都应准备着——
迎接成功,收获失败。
孟岘嶙
得失的意义
文/我欲乘风
得失的意义
原文地址:http://user.qzone.qq.com/273779028/blog/1332030668
2012,深圳。
夜深,未眠;忆前事,乱思绪;忧伤小调,万物皆空;时空交错,道法自现。
注:21世纪的今天,笔者相信各位读者因该能在很多地方看到关于“得”与“失”的文章,在此笔者不做过多讨论,只简要说明笔者心中“得”、“失”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待“得”、“失”正确的心态。希望大家在看过这篇文章之后能够在看待事物的时候,学会从事物本身所存在的客观角度出发,祝各位在人生的道路上可以走得更远。
众所周知--人类是自私的,任何人在看待任何事物的时候呢,首要出发点必然是自己,所以就会以主观的思想去看待事物。当然,主观并没有错,可以说世间万物对待事物的出发点都是自己。只不过,主观意识往往会让我们在看待事物时会忽略很多事物本身存在的客观因素,让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变得无比复杂,使人觉得扑朔迷离。
在“得”与“失”的对比上,很多人认为“得”要小于“失”,或者说是“回报”小于“付出”吧。那为什么会这样的认为呢?因为在这些人的想法中,“付出”是为了“回报”,他们比较看重“得”。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得”要大于“失”,这部分人更看重的是“失”。所以,在此笔者希望大家能先暂时放下“付出”与“回报”之间的等号,跟随些许事例来正确看待“付出”和“回报”。
事例一:想像一下自己正站在一个路口上,在你的面前有两条路,可你并不知道这两条路哪一条能通到你的目的地。好了,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思想来走这两条路:
1)当你走在一条平坦的道路上时,你觉得这条道路如何?是不是很顺利呀,是不是感觉很轻松,你会不会认为道路就是如此的平坦呢?
2)当你走在一条崎岖的道路上时,你又觉得如何呢?是不是认为很艰难呀,是不是感觉到很疲惫,你是不是了解到原来道路会是这样的崎岖呢?
相信换了是谁都愿意走那条平坦的道路,包括笔者也不例外。现在请把我们自己抛开,从客观的角度反问一下自己:
1)当你走在平坦的道路上时,你能想像到道路有多么的崎岖吗?你能想像道路上会有很多石子、很多水沟、很多陷阱吗?你以后要是遇到了这种崎岖的道路,自己该如何去面对呢?
2)而至于走在崎岖道路时,你能想像到原来道路可以很平坦吗?虽然这条路很难走,但你是不是比走在平坦的道路上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呢?
3)最后再让我们问下自己,你知道到达你目的地要走多久吗?可能我们会被眼前的崎岖所吓倒,但如果你走过去了呢,你看到的还会是崎岖吗?
事例二:想像一下自己正在做一件事情,比如工作或爱情,而你非常的努力着。当你很简单就完成工作或得到爱情时,你会不会认为工作很简单、爱情就是这样呢;而当你最终付出很多之后,工作没有做好、爱情也没有得到,你是不是会认为“回报”给你的远远比不上自己所“付出”的呢。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结果和过程哪个重要?其实,结果就是我们想要的“回报”,所以对大家来说,结果很重要,不然就没有动力了。而“过程”就是大家的“付出”,笔者认为过程比结果更加的重要,因为没有一个正确的过程,又如何能够保证结果就会是你想要的呢。
当我们在为了“回报”而不断“付出”时,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的,关键是你能不能看到。我们需要学会把自己过多的目光从“回报”上面收回来放到“付出”上,因为在你不断“付出”的时候,“付出”也在不断的向你反馈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才是你真正需要的,你需要从这些信息中去学会分析产生这种结果的客观原因。
人生百年,匆匆而过。相信没有哪一个人是可以不需要经过磨练却能一成而就的,每一个人都需要经过不断的“付出”才能换来一些“回报”。但请不要忘记,你的人生还很漫长,道路上的崎岖为的只是磨练自己、改变你自己、成就自己。
试问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很多人会认为是事业或是爱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什么让你得到了你想要的事业和爱情,正是那些你所认为的远远比不上你所“付出”的“回报”啊。正是因为这些“回报”你才学会了工作因该怎么去做才有效率,而不是盲目的工作;也正因为这些“回报”你才懂得什么爱情,怎样去对待爱情,才能换来你想要的真正属于你的爱情。
每个人最宝贵是其一生的人生经历和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悟,因为这些东西才是真正伴随你一辈子的。经历不同,你所领悟到的也不同,最终你所成就的“回报”也各不相同。
事业、爱情可以暂时得不到,只要这些经历和感悟还在,相信你也能再找回来;但如果你丢失了经历和感悟呢,就算你有事业、爱情那又如何,只怕你还是要重头再摸索一次。
注:当你认为“得”小于“失”时,说明你太过于主观的看待“得”、“失”;当你认为“得”大于“失”时,也说明你太过于主观,只是你把目光从“得”转到了“失”;而当你明白“得”等于“失”时,说明你学会了客观的去看待“得失”,才真正明白“得失”的真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注:真正“回报”给你的必然不是一时,而是一世。
注:“得”、“失”-----“得、失”-----“得失”;“得失”即“因果”。
注:站的高,才能看得远。试着把自己从惯有的思维中退出来。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源一物,何来尘与埃。
黄焰锋
3/17/2012 1:55:22 AM
人的一生,总是在得失之间
文/n4218cfxxq
贫穷时渴望财富,孤寂时渴望爱情,年老时渴望青春年少,死亡前又留恋生命。痛苦伴随欢乐,健康与疾病并行。如同有朝阳的升起,就有夕阳的落下;有天上的月圆,人间就注定有月半。聚散离合,忧患得失,全是一念之间。
有得必有失:生就男儿身,便失去了女儿态;得到了成熟,就失去了天真;选择了某种职业的艰辛,却体会不到另一种职业的责任;拥有了喧嚣的城镇,就丧失了寂静的山村;有了安全的港湾,就没有求索的漂泊;想要小溪的清澈,就看不到大海的磅礴……
失去也意味着一种得到:磨练换来成长,辛勤带来收获,泪水领略人生百味,挫折引领成功之路,遗憾又不失为另一种美丽……!仗义疏财,得到人心;肝胆相照,得到知心;淡泊名利,得到安心;清心寡欲,得到舒心。
世人总以为天下什么都可以得到:得江山,得财富,得佳偶。却不知失远远大于得:七十二行,能择几行?满天飞鸟,能逮几只?天下美景,能览几处?
总有人长嘘,得不偿失;总有人短叹,失之交臂。人生在世,顶天立地,秉承天地之精华,是一种莫大的得。人的一生,坎坎坷坷,不如意事常八九,是一种无奈的失。
年轻的时候,不懂的得;中年的时候,舍不得失;只有到了暮年,才知道有些东西,当你完全拥有时,才觉索然无味;有些东西,当你永远失去时,方知珍贵无比。
人生苦短,要来得阻挡不了,要去的挽留不住。在这得失之间,只要你耕耘过,播种过,浇灌过,收获多少不是成败的唯一标准,重要的是藏在细枝末节里那种使你痛、使你恨、使你爱、使你终身难忘的一次次痛心疾首、刻骨铭心的经历。
得之,乃幸!失之,乃命!丰满人生全在得失之间。
心自在,人生就自在
文/念念
常言道:心境顺逆,在乎一心。
生活中的种种境遇,说到底,都是对我们心态的考验。心宽则路宽,心静则福来。
心自在,人生就自在。
遇难不悲观
人生起起伏伏,没有谁能一帆风顺。
学会理性地看待困难,迎接挑战,对于每个成年人而言,都是一堂必修课。
做人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但不必过分悲观,否则,只会日渐消磨掉自己的斗志,到头来活得满心疲惫,又一事无成。
那些生性乐观的人,并不是不会遇到困境。而是他们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懂得对过程尽力而为,对结果顺其自然。
其实很多事情,本身没有好坏之分。
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困难,乐观者则在困难中看到机会,全取决于一个人怎么想。
把事情看淡,多怀揣希望与信心,就会发现,愁苦的心又将拨云见日,重新装满阳光。
遇利不计较
生活需要由各种各样的关系所组成。
而一个人处理关系的方式,将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个人的生活状态。
有些人之所以活得累,就是因为时常深陷于各种人际纷争中。
对手间的输赢得失,同事间的利益纠葛,朋友间的言语矛盾,总之,只要感觉到有一点吃亏,就容易为之心理失衡。
殊不知,一个人越在意这些,就越会为其所扰。
锱铢必争的结果,往往是让自己的心胸越变越狭窄,日子越来越难过。
可能有人会说,我计较的不是那点利益,而是要争一口气。
那就更本末倒置了。
想想,为了所谓那点心头气,坏了心情不说,还毁了人缘,伤了人品,有什么意义呢?
不如把胸怀放大一点。遇到纷争了,若无伤原则,就让一让,退一退。
这样既成全别人,也彰显了格局,何乐而不为。
当我们把自己的心态修炼得沉稳大度时,就会明白:人与人之间,贵在相互成就。
平时相处中,大家多一份互相理解,你帮我一把,我助你一臂,互惠互利,方能各得其所。
否则,争赢了道理,却丢了人心,得不偿失。
做一个不较劲的人,生活也会因你的宽容而变得更和谐,更圆融。
遇事不勉强
到了一定年龄,就不得不承认:有一些事,真的无能为力;有一些人,真的只能错过。
如果想不开放不下,一味沉溺在过往种种得失中,那留给自己的就只有无尽的遗憾和痛苦。
任何人与事,但凡强求,都是辛苦。
有句话说得好:人生很窄,得失只在方寸间;人生很宽,成败犹在千里外。
没有人喜欢失去,但也没有人可以不经历失去。
走过的路,做错的选择,爱过的人,这些,本身就是人生的一部分,是我们必须接纳的过去。
做人,要练就平常心。
世事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坦然面对种种得失,随缘自适,随遇而安就好。
总有一天,所有的失去以另一种形式归来,在不经意间,赠你满怀欢喜。
从现在起,把心放大一点,把事放小一点。
从容做人,淡然做事,不悲观,不计较,不强求,在平和与快乐中,过好每一天。
得与失论
文/王敬礼
得与失就像是各置于天枰两端托盘中的物品。一旦取出一端的物品,另一端就是下坠。得失相依,是世间万物的自身规律。
古人云:“你赢得了一步,也就失去了一步,你拥抱了晨钟,又怎可能拒绝暮鼓呢?”所以,心宽一寸,路宽一丈。生活需要的只是一种态度,得失只是一种心境。聚散离合,忧患得失,也只是一念之间。因此,得失两难全,取舍需三思。做到凡事不必太在意,凡事不必去强求。以随缘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得与失,就是人生的真谛。
生命中人们常常会被一个“争”字所纷扰,争到最后,原本阔大渺远的尘世,就只剩下满身的伤痛、数不尽的懊悔和一颗自私的心了。或许到这样时候,才终于懂得,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有无数个不争的理由,因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拥有了多少身外之物,而在于能否拥有一颗快乐的心。一句问候,一杯茶,一朵花,也许都会让你感动,那,就是人生的快乐。满足多一点,快乐就会多一点。既然如此,我们何不,让心胸开阔一些?把得失看轻一些呢?不让得失之念累了身,垮了心。“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尽管古人早有此言在先,但功名利禄终归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得之不易,失之不难。因此说,芸芸众生虽未必都能成为不计个人得失的圣贤,但为人处世起码还是不要把名利,把得失看得过重,不应该更不必终生为其所累。 让一切顺其自然,一生沉浮自如。如此,读懂了生命之重,才能看淡得失之轻!失之桑榆,收之东隅。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有时得到何尝不是一种失去:得到了成熟,也就失去了天真;拥有了喧嚣的城镇,也就丧失了寂静的山村;想要小溪的清澈,就看不到大海的磅礴!同样的,有时失去也是另一种得到:仗义疏财,得到人心;肝胆相照,得到知心;淡泊名利,得到安心;清心寡欲,得到舒心。 一句简单的“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又何尝不是包含了人生的处世智慧与道理呢?
当然,得失无情,取舍有义。我们所说的不计较得失、淡然得失是指,你可以放弃眼前利益,但不可放弃人生的追求;你可以不要名利地位,但不可不要人格尊严;你可以失去荣华富贵,但不可失去人性良知。倘若对不该失去的随意舍弃,那才是真正的得不偿失 ,因此正确地做到有进有退,有得有失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生。
慢慢的行走于历史的长河,你就会发现,人活一世,其实重要的不是得到,而是学到。水,看似清澈, 并非因为它不含杂质, 而是在于懂得沉淀; 心,看似通透, 不是因为没有杂念, 而是在于明白取舍。 因此,让心思澄明,让言行磊落;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永远不要去碰;流真诚的泪水,露真诚的微笑;如此以往,便不会内疚,不会抱憾,便能坦然处事,生命便会充满阳光!
季节,总有花朵的盛开,总有落叶的飞舞;人生,总有明媚的清晨,总有黯淡的黄昏;生活,总有得到的喜悦,总有失去的忧伤。所以,那些失去的风景,走散的人,等不来的渴望,其实全都住在了缘分的尽头。如此我们又何需去执着呢,该来的会来,该走的你留不住。 人生修养,贵在明心,原谅时光,记住美好,删繁就简,定格岁月的片段,任得失的潮水涌动,我心自安然。路,总会有几道沟坎;味,总会有几分苦涩。 心境,也同样随着得失的波浙,在饱受折磨。生命实在太过短暂,世间的一切功名、利禄、恩怨、更不过是这短暂中的一瞬。所以,有些事,无能为力,就顺其自然;有些人,不能强求,就一笑了之。 没有阳光,我们可以学会去享受风雨的清凉;没有鲜花,我们可以学会去感受泥土的芬芳。 如此放开了得失的执念,你就能体会到,随缘将是最好的生活。
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心尽力,在阴霾中尽心找寻温暖,在暗夜中尽力探求光明。得到是一种幸运,得不到也是一种幸运。因为尽心,我们总有收获,因为尽力,我们总有进步。生命是一段旅程,活着是一种心情,生活是一种态度, 得失是一种心境,做到无悔就行!发明家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时,曾试验过一千多种材料,但都没有成功,有人说他失败了,他却说,我至少知道这些材料不适合做灯泡,最后他终于发明了惠及全人类的电灯。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努力去做一个不计较得失的人吧!淡然于心,从容于表,优雅自在地生活。 咀嚼平淡如水的日子,领略四季起伏的风景,走着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学会在得失中找回自我,舍得下,放得开,便自然是春风得意,月明清高。
人生的得与失
近读一则故事,说的是风浪中,船沉了,惟一一位幸存者被风浪冲到了一座荒岛上,每天,这位幸存者都翘首以待,希望有船来将他救出。然而,他盼到“花儿都谢了”,还是没有船来。为了活下去,他就辛辛苦苦地弄来了一些树木枝叶给自己搭建了一个“家”,每天,他默默地向上帝祈祷着。然而,不幸的事发生了。一天当他外出寻找食物时,一场大火顷刻间把他的“家”化为了灰烬,他眼睁睁的看着滚滚浓烟消散在空中,悲痛交加,眼中充满了绝望。
第二天一大早,当他还在痛苦中煎熬时,风浪拍打船体的声音惊醒了他——一只大船正向他驶来。他得救了。“你们是怎么知道我在这里的?”他问。“我们看见了你燃放的烟火信号。”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感悟:人的一生,总在得失之间,在失去的同时,也往往会另有所得,只有认清了这一点,就不至于因为失去而后悔,就能生活得更快乐。
生活中,人都是欢喜得,不欢喜失,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句话说:失之桑榆,收之东隅。所以《佛光菜根谭》说:有得有失的人生是非常自然的。有时候,失去了金银财宝,但得到了一家人的安全;失之固然可悲,得之也能可喜。有的人得了一些酒肉朋友、冤家债主,失去了道义之交、有情有义之友;如此得失,也甚感不值。周文王得到姜太公而建立周朝,奠定八百年基础;刘备得卧龙、凤雏而有天下,可惜凤雏早逝,卧龙忠心为国,也能造就三国鼎立之势。唐三藏玄奘大师得到窥基,而能将唯识宗大为发扬;惠能大师得到神会,而使南宗的大法弘传全国。
可见,只要正视人生的得失,月亮即使有缺,也依然皎洁;人生即使有憾,也依然美丽。那么,如何正视人生的得失呢?
首先,对于得失,态度要坦然。所谓坦然,就是生活所赐予你的,要好好珍惜,不属于你的,就不要自寻烦恼,此其一;其二,就是得失皆宜。得而可喜,喜而不狂;失而不忧,忧而不虑。这种态度,比那种患得患失、斤斤计较的态度要开朗,比那种得不喜,失不忧的淡然态度要积极,要有热情。因为患得患失是不理智的,得失不计是不现实的。该得则得,当舍则舍,才能坦然地面对得与失,找到生活的意义。这样的得失观才是比较客观而又乐观的。
其次,对于得失,认识要分明。在生活中,有的得不是想得就能得的,有的失不是想失就可失去的;有的得是不能得的,有的失是不应失的。谁得到了不应得到的,就会失去应该拥有的。当嗜取者取得不义之财的同时,就失去了不应失去的廉正。因此,当得者得之,当失者失之。
再次,对于得失,取舍要明智。必须权衡其价值、意义的大小,才能在取舍得失的过程中把握准确,明白该得到什么,不该得到什么;该失去什么,不该失去什么。比如,为了熊掌,可以失去鱼;为了所热爱的事业,可以失去消遣娱乐;为了纯真的爱情,可以失去诱人的金钱;为了科学与真理,可以失去利禄乃至生命。但是,绝不能为了得到金钱而失去爱情,为了保全性命而失去气节,为了取得个人功名而失去人格,为了个人利益而失去集体乃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人生,失去了金钱、资用,会有再来的时候;失去人格、道德,不容易恢复。尤其,得人容易,得人心难;得人心难,失人心容易。得失之间,富含人生哲理也。
一生得失总是零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总是有一得必有一失。爱情能够给你欢乐,但它同时也给你痛苦;财富可以给你享受,但它也会带来苦恼;成功使你快乐,但是当失败之后痛苦将变得强烈而无法忍受。
如果你期待某件东西,而你得到了,那是一种快乐。然而相对地,当你失去的时候也会感受到等量的悲伤。得到时是八分快乐,失去也会有八分的痛苦,那个总数几乎是一样的。
有人得到了财富,却可能失去了健康、家庭或感情;而有人在事业和成就少了三分,则在生活质量、身体健康或时间自由方面多得到三分。有些东西看似不公,如果你细想下去,其实是公平的。
有人认为有钱人比较快乐,这是错的。一个穷人用几百块就能得到的快乐,等他有钱后,可能要花几万块,甚至几十万才能得到同等的快乐。当你口味越重,那些东西的口感就越差;当你钱越多,那些钱的价值就越小;当你肚子很饿的时候,给你一颗馒头那是美味,但当你吃了五颗馒头,你就会食不知味。
钱太多的人怕被偷被抢;房子太大的怕打扫;吃太多的怕胖,吃太好又怕死。你看,现在有钱人都吃些什么,都在吃生菜水果、蕃薯,根茎五谷类,在喝牧草、小麦汁,这些其时都是以前穷苦人家或给动物吃的。
这让我想起一则故事。有一只狐狸,看见围墙里有一株葡萄,枝上结满了诱人的果实,狐狸垂涎欲滴,牠四处寻找入口,终于发现一个小洞,可是洞太小了,牠的身体无法进入。
于是,牠在围墙外绝食六天,饿瘦了自己,终于穿过了小洞,幸福地吃上了葡萄。可是后来牠发现吃得饱饱的身体,让牠无法钻到围墙外,担心园主抓到自己。于是,又绝食六天,再次饿瘦了身体,才从原来的小洞里钻出来。所以我说,那个总数是一样的,不是吗?终点又回到起点,起点原来已是终点。
鼹鼠是一种寄居在下水道的老鼠。一只在大河附近,天天饮滔滔江水的鼹鼠,和一只在下水道饮水的鼹鼠,并没有两样。事实上,一只小鼹鼠的腹中又容纳得了多少水?饮水过量,除了撑死之外,又有何益?
即使我们拥有了全世界,我们也只能日食三餐,夜寐一床。就算你拥有一百张床,你也只能睡一张床;就算你拥有一千双鞋,你也只能穿一双。就算你可以点上一百道菜,但你能吃多少?最多就只能撑饱一个胃,不是吗?
人来到人世本来就是来体验的,每个人的财富地位或许有高低之分,但对快乐和幸福的体会并没高低之别。只是有钱人的快乐比较复杂,穷人快乐比较单纯,就只是这点差别。同时拥有几个男人或女人,并不会比较单纯一个的人还幸福。
当你是快乐时,悲伤便在一旁窥视;而当你是痛苦时,那随之而来的就是欢乐。到了最后,你会发觉,每一样都配得好好的,每一种痛苦与快乐,每一样你所得到的和失去的,好的与坏的,到了最后,你仔细去算算看,加加减减之后,那个数字将会是一样的。
或许有人早一点得到,有些人晚一点得到;有人先失去,有人晚失去,但那个总数将会一样。你曾经有多少快乐,当你失去就会有多少悲伤。到了死亡每件事都会变成一样。
死亡会让一切都变得公平,在死亡当中,没有富人或穷人之分,不会说有钱人死的比较舒服,穷人死的比较痛苦。死亡会显露全部,它一直都是十。有人得到十分,到他离开时候,他就必须失去十分,那将是「十分的痛苦」,这是绝对公平的。
有人得到三,有人得到七;得到三的,只要三分幸福,就可以得到七分快乐;得到七的,拥有七分幸福,却只能得到三分快乐;有人先得到,有人后得到,有人什么都没得到。
先得到的可能先失去,后得到的后失去,没得到的就不会失去。那个总数是一样。所以,人生真的不必太计较,不必刻意去算计,只要去体验就好。
得失之间
文/东来的船
年初,与龙溪生会于筑城之“鉴云阁”,鉴云阁主人置茶相待。高朋满座,胜友如云,正是“小院观春景,一盏茶香飘环宇;闲庭品世道,三杯酒味厚众生。”不亦乐乎?闲谈中,众人谈到了得失的话题,争论不休,龙溪生便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撰此小文与读者分享。
龙溪生手握一把紫砂茶壶,给大家演示茶道,提了一问:“若各位喜欢鉴云阁主这把壶,很想得到它,会用什么方法?”一时间众说纷纭,产生了两种回答:
其一:花钱买下来。
其二:拿自己的心爱之物交换。
龙溪生摇头说,都不可取。即便花重金,人家未必卖给你,你喜欢,人家或者更喜欢;拿心爱之物与之交换,你喜欢的,别人未必喜欢,为什么要和你交换?所以你还是得不到。我有一法肯定可以得到,而且不用花一分钱。满座都洗耳恭听,龙溪生接着说道:我是鉴云阁主的朋友,我只要常来他家做客,和他一起饮茶,这茶壶我既然用它泡茶,也就算得到了。不知诸位以为然否?
这段话是透着禅机禅趣的。得,并非霸占,一把茶壶,主要是为了饮茶用的,你能用它泡茶,满足你饮茶的需求,便是得。好比鉴云阁主家中挂满了名家字画,其中有范曾弟子、旅法画家慧谭的《江南烟雨图》,以及全国书协会员严君手书的《满江红》,都是很有分量的作品,若他自己是一个不懂字画的人,这墙壁上的精品又何异于十个手指头戴满了钻戒一般,除了庸俗,还剩什么呢?那他就没有真正得到。反之,一个艺术家如果把自己的作品送给一个附庸风雅的人,便是一种“失”。
对于得失的理解往往影响一个人的悲喜。我们一直困扰于患得患失,凭空生出许多烦恼,却不知可以永恒的只有一颗平常心,这一点古人境界就很高,譬如范仲淹写下了《岳阳楼记》的不朽名篇,其中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讲的平常心。再如苏东坡,可谓史上的全才,诗书画都是登峰造极的,只是在围棋上的造诣并不高,但他在《观棋》诗中留给后人一句境界很高的人生哲语:“胜固欣然,败亦可喜”。讲的还是一种平常心,排除技术的因素,他已经是大国手的境界了。直到今天平常心依然是竞技体育中的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记得2000年的奥运会,一名中国射击女选手,因为国内选拔没有进入公费比赛的圈子,自己又十分想体验奥运会,于是自费参加了比赛,这位没有思想包袱的选手,发挥出色,意外夺金,爆出当年最大冷门。在之后的2004年奥运会,我又看到了她的身影,但她没有能卫冕成功。我想只有一个原因——就是胜负的平常心,得失放不下而已。
得失,在道家看来就是“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祸福是对立统一的综合体。在佛家讲就是“随缘”,认为有些东西,你想得到,即便尽最大努力地伸出手,也未必够得着。龙溪生的一番论述,精妙之处,在于把佛家与道家对得失的看法都兼容了。他是一个洒脱不羁的人却又四处逢源的人,比方说他身上从不带钱包,身上有多少钱自己经常不知道,他可以随意解囊接济朋友,也可以坦然接受别人的接济。奇怪的是他这种行为并不会受到朋友的反感,反而受到追捧。他给学生讲课也常把自己的思想贯入教学中,且每收到奇效。他是学生们精神上的导游,可以把你的思想引出狭隘,走向开阔。他的众多弟子中不乏佼佼者,在鉴云阁我就幸会了两位,都是八零后的青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两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都是资本过亿的商界新星。令人肃然起敬的是,这两位青年俊才保持着谦虚厚道的作风,身上不带一丝金铜之气,与其师龙溪生有着同样的风范。
还是回到茶壶上去说,若失手把茶壶打碎了,或许是与另一把壶有缘了,因此不必烦恼;若得了一把更精致的茶壶,也别大喜过望,注意茶壶是容易摔碎的。得与失,最不能永恒。得而复失,失而复得,这便是得失的哲学。
苦乐随缘,得失随缘
文/乐子亮
有些事情你越想得到它,反而往往会远离你,正所谓凡事不要太过于强求。众所周知,在这个世界上,凡事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总会有烦恼和忧愁。当不顺心的事时常萦绕着我们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去面对呢?
“随缘自适,烦恼即去”。其实,随缘是一种进取,是智者的行为,愚者的借口。何为随?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恨,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随是一种达观,是一种洒脱,是一份人生的成熟,是一份人情的练达。
何为缘?世间万事万物皆有相遇、相随、相乐的可能性。有可能即有缘,无可能即无缘。缘,无处不有,无时不在。你、我、他都在缘的网络之中。常言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万里之外,异国他乡,陌生人对你哪怕是相视一笑,这便是缘。也有的虽心仪已久,却相会无期。缘,有聚有散,有始有终。有人悲叹:“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既然要散,又何必聚?”缘是一种存在,是一个过程。
生活中,常有人会有这样的感慨和迷惑:“为什么有的人不喜欢我?”“为什么有的人不理解我?”“为什么会是这样?”若从随缘的角度看,不喜欢不需要任何理由,喜欢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理解不需要任何理由,不理解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缘分就是缘分,不需要任何理由。
人生的缘分,或许是早已注定的。世界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也许,每一个红尘路口,都有一个人在等你,默默的,用一生的年华,为你守候,只为一次倾心的相遇。如开满桃花的山野,不早也不晚,就那么遇见了,一个桃花面,猛然惊了心,艳了眼。你的眼,你的眉,你的酒窝,你的下巴,一颦一笑,一喜一乐,深深藏在心底,为你梦牵魂绕,心随你动。
茫茫人海,总会有那么一个人,慢慢读懂了你,把你当成知己,彼此理解,彼此懂得,那便是尘世最美的缘,即使千里万里,心也紧紧贴在一起,天涯咫尺。
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
文/王远柏
十年寒窗苦读,我于2004年考上贵州民族大学新闻学专业。这个专业注重社会实践,每年寒暑假,我都会回到家乡锦屏采写新闻,常有作品见报。
2007年,锦屏被列为贵州省9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我想,作为新闻学子,在这样重大的改革中不能缺席,何况学校向来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因此,我放弃跟同学外出旅游的约定,在2007年暑假回到锦屏。
走村访寨,我了解到有的村利用民间智慧,化解了林农在林地上的历史纠纷。这些民间方式看起来老土,但老百姓非常认可,因为他们不喜欢那种行政命令式的林改方式。比如,有的村请寨老、老林农、老党员、老村干组成“四老”,参加调解林改中出现的林地纠纷,效果就非常好。由于充分尊重民意、林农因此从最初的不配合变成积极主动参加林改。我把采访到的情况写成稿件,在《中国绿色时报》《贵州日报》《黔东南日报》等报纸发表。后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百县经验交流会上,锦屏林改先进经验被介绍给全国。
2007年10月初,我听说圭叶村通过一枚“五瓣公章”实现民主理财,效果不错。村民将村里财务章“一分为五”,称“五瓣公章”。这枚被分为五瓣的财务公章分别雕刻有“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字样,分别由村民选举出来的五个村民代表每人分管其中一瓣,组成一枚印章就是“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村里遇到财务方面的大小事务,村干部要用公款报销什么账目,就由这枚“五瓣公章”来决定:必须5个村民代表共同同意,合印盖章,方能兑现;只要其中一瓣章不同意,那这枚印章不完整,就不能生效。这种做法,有效杜绝“领导说了算”和乱花钱的弊端。
这是一种民间智慧,我觉得非常有趣,于是萌生把“五瓣公章”报道出去的想法。不过,我心中有顾虑,因为这个题材不同凡响——众所周知,公章代表着权力,把一枚公章一分为五,这种做法其实有一定风险。记得上新闻课的时候,老师对我们说:从事新闻工作,就要“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站在田埂上找感觉”。2007年10月,十七大在北京召开。大学里,学校组织师生学习十七大报告。通过学习,我心中有了底,决心好好写“五瓣公章”这个题材。我对标题、导语、文本结构,都下了一番功夫。经过多次打磨,我把稿件投给了《贵州日报》。2007年11月3日,《贵州日报》二版(要闻版)头条刊发了我采写的1800多字的通讯《一枚奇特的印章》。这篇文章刊发,“五瓣公章”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全国百余家媒体纷纷跟进报道,掀起一场关于基层民主的大讨论。《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五瓣公章”,质朴的尝试》的评论文章,称赞圭叶村“五瓣公章”;专家学者认为,圭叶村“五瓣公章”体现出的探索和创新,可比肩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安徽小岗村“包产到户”。
在改革进程中,一个小山村的探索和创新,引起全国关注,这样的“待遇”十分罕见。锦屏凭借“五瓣公章”名声大振,我凭借这篇报道获得当年“贵州新闻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