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关于新年的散文

2022/12/17好文章

关于新年的散文(精选19篇)

童年里的新年

文/陈英

不知从何时起,我早已丧失了对新年的企盼和兴奋。随着年龄的递增,岁月的变迁,我成人的世界里,“年”不再赋予它神奇的光环和特殊的意义,唯独留在童年的新年依然记忆犹新,弥足珍贵。那个年代,流行一句“大人盼栽田,细娃儿盼过年”的俗语。那时的新年,对一群懵懂无知的小孩是多么快乐和幸福的时刻!

新年的脚步总是伴随着孩子们急切的心跳一起来临。从腊月开始,大人们都要叮嘱小孩说话要格外小心,不能像平时一样轻举妄动或“出口成脏”骂人,不能摔坏东西,更忌讳提到一个不吉利的“死”字!从年三十辞旧迎新到正月十五,小孩子们个个都沉浸在好吃、好喝、好玩的喜悦兴奋中乐不可支,直到正月十六开学后才渐渐平息。

大年三十一大早,我便早早起床,围着忙碌张罗着准备团年饭的父母。虽然帮不上什么忙,但往红红火火的灶台里添柴火,给忙着杀鸡宰鸭的大人舀一瓢滚烫的开水,也有着说不出的开心。大人们也在这一天才显得慷慨大方,把平日里舍不得吃的鸡鸭鱼肉炖了满满一大锅,慰劳辛苦一年的家人。待这些活色生香的大餐摆上满满一桌时,谁都不得先动筷子。

这时,我那慈祥的爷爷就会端来一个大簸箕,里面放着一些糖、水果,再盛一碗饭,倒上一杯酒,装上一碗从桌上各个盘里夹进的腊肉、香肠,然后吩咐父亲带上香、火纸、火炮,领着我们小孩一起去祭祀过世的祖祖和奶奶。那个中午,整个旷野持续不断地响起一阵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当那些饭菜被原封不动地带回家时,爷爷总是分给我们晚辈吃,说吃了就不会做恶梦,还会得到祖先们的庇护。

接下来便是大年三十的守夜了。守夜也称守岁,一般要在晚上12点过后才能睡觉。传说“守夜”能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逐,这样来年就会吉祥如意;还有一种说法,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而年幼者守岁,则是为父母长辈延寿,因而显得特别慎重。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台黑白电视机都是极其稀罕的物件,可惜我家没有。晚饭后,一家人围着红彤彤的柴火烤火聊天,其乐融融。这时,母亲就会端来一个装满花生、瓜子和糖果的花瓷盆让我们吃个饱,还找出新年初一要穿的新衣、新裤、新鞋子交给我们。

正月初一,还在温暖的被窝就被一阵“噼噼啪啪”的爆竹声惊醒。这是新年第一天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预示着真正的除旧迎新开始了。这时,勤劳的母亲早已在天刚蒙蒙亮就去井里挑回了满满一缸“银水”。据说谁先挑到第一桶“银水”,谁家就会在新的一年里财源广进,顺顺利利。

我和姊妹们赶紧起床穿上新衣,迫不及待地去和院子里的小伙伴们玩耍,刚一会儿就被母亲喊回来吃“元宝”了。所谓的“元宝”,就是一个个又大又圆、雪白晶莹的“汤圆”。咬着用花生、芝麻、核桃和猪肉炒成的汤圆芯子,满嘴又香又甜。有时,母亲还会别出心裁在汤圆里包一枚硬币,舀在谁碗里,谁就会在新的一年里有好运气。尽管我一次也没吃着,但是我有我的“小幸运”,那就是爷爷的压岁钱总是如期而至!

我揣着爷爷给的压岁钱,满心欢喜地和小伙伴玩去了。那时最热闹的便是看“车车灯”和“电影”。所谓的“车车灯”是由村上一位具有领导才能、能说会道、才艺双馨的人,组织一批性格开朗、爱唱爱跳的年轻人成立的文艺演出队。他们不惧严寒,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排练,在初一这天大张旗鼓地粉墨登场。

“车车灯”里由一个身材高挑、容貌姣好的女子,双手提着用竹竿结构糊上五颜六色的花纸,裁剪出不同花样点缀而成的“大花轿”。只见女子在里面迈着轻盈的碎步,在“打钱棍”的姑娘们簇拥下,随着韵律一进一退,“车车灯”在女子的舞动下风姿招展,格外醒目。

而那些“钱棍”则是由一根手臂长短的竹竿,两头破了一个洞,用红毛线或红绸布分别系上一个个“麻钱”(古代货币,相当于今天的硬币)。“打钱棍”的姑娘用灵巧的双手从左肩到右肩,再到脚,挥舞着“钱棍”,像踢毽子一样灵活,发出“啪啪啪”清脆的声响。

然后就是“扭秧歌”。“扭秧歌”是抗战时期广大人民群众庆祝解放的一种舞蹈,逐渐流传下来成为了那时农村新年不可或缺的拜年节目。这个舞蹈不分男女都可参加,他们身着五彩服,腰系长飘带,精神抖擞地边唱边跳,最为熟悉的唱词是:“正月里来是新春,赶着了猪羊出呀了门,猪呀羊呀送到哪里去,送给那英勇的八呀八路军……”

还有一个熟悉的节目便是“打快板”。“快板”由两片手掌般大的竹片用毛线串在一起,夹在食指与拇指之间上下翻转,边说边打,类似于现在快节奏的“单口相声”。当然,说唱内容都是些反映当时社会发展的新面貌,同时,节目中还穿插一些搞笑的小品。

一阵倾情演出,再说上一堆恭维主人家的祝福话后,主人们就会将茶、烟、糖果、瓜子呈上。还有一些好客的主人会煮上一锅甜酒点心(醪糟汤圆)端来招待他们,主人的红包也是少不了的。当“车车灯”队伍浩浩荡荡地移步下一家时,我和小伙伴们还意犹未尽地跟着,直到下一场演出结束才恋恋不舍回家。

除“车车灯”热闹新年外,我心里还惦记着看大礼堂的电影!那时,我们村的学校有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平时用来全校师生开会、节假日开展演出活动,一到过年就让给公社电影队放电影。院子里的石头爸就在电影队里负责检票,我家的亲戚来了,爷爷总会掏钱请他们去看电影。我跟着表哥、表姐们一起不用买票,只要甜甜地叫上一句“石头爸爸”,他便朝我们会心地一笑,说“进去吧!进去吧!”我们就嘻嘻哈哈地推搡着走进大礼堂。院子里的小孩见我们进了电影院,也就如法炮制学着我们的招数,甜甜地喊了一声“石头叔叔”,也就不用买票。可是由于人多拥挤没有座位,放映的电影通常看不清银幕,只能听到银幕上的对话和歌声。

时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需求应有尽有,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早已不存在过年与平时的区别了。我常常在想:在这丰衣足食的日子里,为什么我对新年期盼的感觉越来越淡化了呢?也许是每天的日子天天如年,也许是我辈的新年只属于那时候的童年吧!

新年之新

文/邓荣河

新年之新,是一种标新立异的新。三百六十五个日子,三百六十五只形态各异的小鸟。很多鸟儿没有半点的耐性,啁啾着,在或翠绿或光秃的枝头蹦跳。跳累了,唱倦了,便箭一般冲向记忆的山林,性急的你我,还没有来得及细看它们的身影,一只只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唯有一只鸟儿与众不同,不急不躁,静静地,伫立在最高的枝梢。

新年之新,是一种灿然一新的新。在南国,冷风吹着响亮的口哨,和正在逼近地平线的春天赛跑;在北方,瑟瑟的杨柳轻轻仰着期盼——脚下或粗壮或纤细的根须,已经悄悄扎根新的自豪;在西域高原,喜马拉雅倾起海拔最高的快乐;在东海之滨,万顷碧波期待着新年第一缕阳光的照耀。

新年之新,是一种新陈更迭的新。淡淡的云在头顶盘旋,那分明是些岁月无语的心音,那分明是些你我无需说出口的语言。是荣,是辱,是悲,是欢,该蒸发的早已蒸发,该沉淀的早已沉淀。一切的一切,都让你我借助流云的秀手,悄悄播撒于每一个逐渐远去的细微间……新年,是个坎,是个从记忆走向遗忘,又从遗忘走向新生的坎……

新年之新,是一种恭贺新禧的新。把阳光和瑞雪,晶莹成七彩的火球;把歌声和欢笑,融化成汗水的奋斗。新的一年开始了,让你我继续新的拥有。假如你是一位饮者,那就斟一壶烈性的浊酒,新的一年,新的期盼,一仰脖,一口气豪爽地把它喝干!假如你是一位歌者,那就选一曲最强悍的节奏,火热的激情让严冬也会颤抖!假如你是一位画师,那就爬山最高的山头,整个世界都会匍匐于你的胸口……

新年之新,是一种万象更新的新。听啊,欢声在回家的车里荡漾;看啊,笑容在高速公路上招摇。又是新年到,或相识或陌生的你我,会越来越好……

一年复始话元旦

文/钟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元旦,新年的第一天,她从《诗经》中款款走来,载着五千年的祝福,载着五千年的憧憬,充满着诗情画意。

古往今来,元旦诗歌,名篇佳作,脍炙人口。站在新春的门槛上,面对这新日子的亮丽洁净,伴着天地间欣欣向荣的景象,我啜饮着绿茶,品读着诗歌,感受着新年的如意吉祥、快乐喜庆。

元旦古称元日、元正、元辰、元春、上日等,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它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古时候,元旦有宫廷贺岁之礼,规模宏大而隆重。三国时曹植《元会》诗:“初步元祚,古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描写了宫廷元旦贺岁的场面。晋朝的傅玄《庭燎》诗也描述了当时的欢庆情景:“元正始朝享,万国执圭璋,枝灯若火树,庭燎继天光。”

至唐代,迎春贺春的习俗盛行,诗人赋咏情浓,在这些诗篇中,有记录传统习俗的,有抒发情怀的,有描写喜庆气象的,真可谓多姿多彩。白居易以“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的诗句来表达自己虽已过60岁,仍不惧衰老,昂首挺胸进入新一年的风貌。厉元在《元日观潮》诗中曰:“玉座临新岁,朝盈万国人;火连双阙晓,仗列五门春。瑞雪销鸳瓦,祥光在日轮;天颜不敢视,称贺拜空频。”寥寥数句,清新流畅,生动地描绘了达官贵人新年尽兴狂欢的热闹情景。卢照邻《元日述还》就写得更妙了,他写道:“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但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这一首诗以记述人歌、花舞、岁酒、草色风光,形象地描绘出新年欣欣向荣、灿烂缤纷的景象。

“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爱国诗人陆游,于元旦日触景生情,把酒写联。宋伯仁《岁旦》:“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桃板随人换,梅花隔岁香。”这首诗也写到了古人元旦贴春联的习俗。

明代着名诗人陈献章看到邻居家欢度新年的喜悦,不禁诗兴大发,写下《元旦试笔》:“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这首诗不仅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字里行间更洋溢着人们喜庆佳节的动人情景。

纵览以元旦为题的诗词,我最喜欢的则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于1930年元旦写的《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上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欣赏这首词,犹如走入一幅壮阔的风景画。全词淋漓酣畅,清新自然,充满了乐观、昂扬的革命气概,读来令人振奋。

年味

文/杜爱民

每逢年关临近,总觉有些忙乱和慌张。街市上人流比往日拥攘了许多,丰庆路一带的批发市场更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遇上年关口迫近,心绪反倒不宁了起来,人们急匆的脚步,让我心里感到怆然。时间于我在这个交结处,愈益变得紧迫。我在生活里身不由己的漂浮。我感到时间与我擦肩而过的强烈感受,使我更加凄惶。我看见自己走在路上,佝偻着腰背,生活的手一再将我拒绝。

随着年岁的增长,对于年节的兴味也比从前寡然了。年节永远属于童年。我记得小时,曹伯叔总是在年三十天麻麻子黑的时候,送来一只“叮当”和两根镶在麦秆上的老刀糖,摆放在我的枕头旁。曹伯叔有一手做“叮当”制老刀糖的手艺,除夕上,一年的生意就算做到了头,余下的时间为街坊邻居的小孩赶制些新年的耍货。大年初一醒来,因为有曹伯叔前一夜送来的东西,新一年的开头就有了欣喜和亮堂。郝旗、晋安和王正的“叮当”,大约在年初三未过,已被吹破了。老刀糖也基本没了踪影。我的“叮当”,在正月十五打灯时还是崭新的。老刀糖我也舍不得吃,通常插在我家过年备用的冻豆腐上,一天舔上几口,这样从初一到十五的年节里,嘴里天天都是甘甜的。

我们家的孩子多,新年里不可能都添置新衣服,但我妈每年都要为我纳一双新鞋。她让我双脚踩在报纸上,取下我的新鞋样,就开始打糨糊,把旧衣服的袖口、领子和破损的地方剪掉,一层一层贴糊在南墙上,每天还不忘用一只木棰在上面敲打,来回滚动上好几遍。等到那些“被糊”干透,贴得更加老牢实,我妈就从墙上一块一块将它们揭下来,照着我的鞋样剪裁,在上面蒙一层新白棉粗布,一针一针缝纳。有好几次,半夜里醒来,看见母亲仍在灯下为我纳鞋底,她还不时习惯地把手中的针头,在自己的头发里磨搓几下,并让我安稳睡觉,告诉我新年定有一双新鞋等着我穿。

我新年的衣服绝大数是用我大哥的旧衣服翻新的,身量的合称劲,毫厘都不差。有一年穿的蓝褂子,胸前的口袋特别大,布料的颜色也不一致,我穿着丝毫不觉怪气,只是口袋不能装东西。

我穿上用我爸的呢子中山装改制的短大衣,心里很是牛气。有几年,走亲戚时,我妈就给我穿上,回到家又让我脱下,叠起来放在我家的樟木箱子里,怕弄脏。学龄前唯一的一张照片就是穿着那件短呢子大衣照的,也是在新年里,我父亲的一位同学,路过西安,我们全家一同和他去的大芳照相馆,算是一个留念。那张照片我现在还保存着,从中能看到那时我家的生活虽然艰难,但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却被我妈收拾得干净整洁。

我不是爱怀旧的人,但我的生活留下的仅只有回忆了。往事与我有了割不断的丝缕。我在其中见到的第一个人是我妈。她已辞世多年,而我仍然觉得她还活着。这些年,每当我难受的时候,我便独自搭上长途汽车,到长安杜曲的塬下去看她,在她的坟头坐一个下午。她不说话,我每次却能从中得到宽慰。今年的腊月二十七,我们几个孩子去看她,这已经成了规约我们几个生命路向的坐标:她领着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我们不会让她离我们而去。每一年的起始,我们都要回到她的身旁,再从她身旁重新上路。

我们兄弟姐妹生在普通人家,过的是平常日子,但我妈是个好强的人,生活再艰难和辛苦,她都不会松劲,不轻易放弃自己的想法。有好几年,父亲下放农村,她一人带着我们一群孩子,老家的亲戚劝她回到乡下去住,她宁是不肯,年节上把屋里上下和我们几个的吃穿打理得井井有条,还要为街道居委会义务工作,帮助巷子里孤寡老人的生活,大半夜还同几个居委会干部巡察治安。尽管那会儿生活平淡简单,有我妈在,年节来临前,我们总还没有失去期待。

我们家有口大生铁锅,是我妈拿她娘家给她结婚陪嫁的金戒指,在南大街寄卖行当出的钱买的。它放到我家的大灶炉上正合适,为的是给来西安串联的“红卫兵”烧开水喝。我记得那会儿一到黄昏,巷子里就停下一辆辆的解放牌汽车,一队队外地串联的“红卫兵”从车上下来,要在我们巷子住宿。我妈引着这伙人,一家一户地安顿,剩下跟在她身后的几个,是要在我家留宿的。她事先已把我家另外两间大房子拾掇停当,只等他们来住。这时侯,我和大哥在风箱灶炉上烧开的一锅水,正好也派上了用场,之后,又由我拉风箱烧水,我大哥提水添柴火,将我家四个大暖水瓶灌得满满的,我妈提着,引着我,再去串联的“红卫兵”的住处挨家巡察一番。

我小时侯生得白胖,脸圆圆的,头又大,讨人喜欢,做完我妈分派的活儿,我还爱钻在这些外地人中间听他们说话。他们也爱拿我逗乐。听他们说说笑笑我心里高兴,想着有朝一日也要去外面走走。我当时觉得这些串联的“红卫兵”人蛮好的,他们在我家住一宿后,有的把自己的毛主席像章从胸前取下来,悄悄放在我家桌子上;有的留下自己的照片作纪念;一个女孩,跟我妈道别的时候还哭了,她大概是见我妈一人带着五个孩子,又为他们忙活实在不容易。我妈没有文化,也不识字,平时话又不多,只是劝人家莫哭,临了,那女孩将她的红格子围巾系在我妈的脖子上。这些人有的后来还给我妈写过信。有一年过年窜门子,我家从前的老邻居还说过,时常有外地模样的人,在我家原来住的地方打问我妈的去处。

我有一顶崭新的军帽,是在我家住过的一位姓孙的北京“红卫兵”给的。帽子里的红章子盖得十分清晰规整,章子的空格处,端端正正写着一个“孙”字。它上面有一种好闻的味道,耐得住闻,味也幽长。平日里,我舍不得戴,也不敢戴。西安那时侯街上抢军帽的人多,我只在家里的镜子前戴,在过年的时候戴,在晚上睡觉时戴。也是过年,我妈出门送客人,我戴上那顶军帽,又裹上我妈的头巾,趁着夜色,走在巷子的马路沿子上。我太喜欢那顶军帽了,以致于从小就梦想着成为一名军人。这当头,一只手已将我的头巾撕拽掉,一把抢走了我的军帽,黑影儿,在我眼前晃动了几下,便没了踪迹。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什么都不干,每天都站在院子大门口,看过往的人头上戴的东西。

世事和人生,从那个晚上起在我头脑里有了灰暗的颜色,直到我长大上学,干了工作,凡事遇上了,都认了扛了,躲得远远的自己疗伤,忧郁的个性愈发突出,不可救药;直到现在,在年关口上,竟然会有莫名的惆怅。

翻过新年,我就四十岁朝上了,黄土埋过身子半截了,正所谓的不“惑”了,而我时常却在迷惑中。生命于我更像是一种无法言喻的东西。我对它的所知,便是我仍然对它有所不知。长久以来,我也像所有人一样,在日子里日复一日地工作劳动,并且在劳动中有所期待,而寂寞和孤独更像是我最忠实的朋友,在迂曲漫长的时间回廊里,常跑来照看我,守护我,伴随着我的左右。

今天夜空高而又阔。我不知为什么又坐在夜空下独自发呆。世界变得安静下来,安静得让我能听见自己的心跳。我感到我的身体的温软,内脏也显得十分柔弱。我清楚地触摸到了我的内心对身体的察觉,还有从前年节里发生的事情。它们敏感细微,响动的时候像瓷器一样松酥易碎。我还感到了自己的呼吸,它在身体的表层收放,源于内心的伤痛和回忆。

年味在我看来更多的蕴涵着盼望,这盼望也只是盼望本身而已,就像我曾经在上世纪末热切盼望着千禧年的到来,就像我小时候盼着过年。我在期待里,也让我看到周围人们的相继离去,包括我的母亲。时间可以改变一切,而无法更改死亡。我除了怅然,心里总觉得空空荡荡。生命就像击鼓传花,轮到谁,谁就得起身,在多米诺骨牌的效应里,都一个一个倒下,身不由己。

在生命的轮回里,光明与黑暗的象征交错形成的力量关系,支配操纵着人们的行为,死亡则于终结处守侯。我在光明之中所感到的透明的黑暗,让我在这二十几年里,像一根鸡毛在半空里,飞呀飞,飘呀飘。没有份量,也没有根基,随风窜升,落在地上也摔不死。

我已经被时间打磨得光亮油滑,气力和心劲于我也变得距离遥远。大道理不是我这样凡俗的人能讲的。在年关上,只是还没有丢失记忆。那些过往生活之中的小事情,还有一些微暗的热量,让我不致在这北方寒冷的冬季里冻得发冷。我还念想着那顶我所珍爱的军帽。那些简朴、单纯的生活所让我明白的事理,我母亲持家的本领,所有这些我还记得的人事,让我在纷扰的年关口上变得安静。让我觉得以往的日子与我之间的牢靠。让我在新年的第一天推开房门,感到雪后的天气和我忧郁的本性,原本就是生活本身的意味。

元旦礼赞

文/鲁庸兴

新年已经伴着冬天的童话与浪漫,携着元旦、春节的企盼即将登场,2016年淹没在了时间的天空。一年又过去了,让我们轻轻地挥挥手,对逝去的日子说声再见!让我们张开热情的双臂,拥抱美好的2017年。

站在新年的门槛前,迎新辞旧,感慨万千:过去的一年,不管是忧伤,还是快乐,是失意,还是辉煌,是失败,还是成功,都已成为历史,如过眼云烟,而现在完全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新的历程,新的起跑线,新的景象,新的感受,新的机遇,新的思路,新的计划,新的局面,新的挑战……但愿时光的风雨洗涤去昔日的迷惘与怨咎、但愿良辰的霞绯招引来今朝的生机与清遒、但愿元旦的曙光照亮辉煌的前程、壮美的神州。翻开日历的扉页——元旦,我们应该知道怎样用汗水和心血撰写簇新的卷首。

元旦带给我们的永远是一种“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心境。站在2017年的窗口前,亲吻那第一缕阳光,把我们里里外外照亮,把世界洗刷个干干净净,我们把快乐保存、把痛苦删除。元旦充满生机和希望,元旦充满生气与风流。新年是一幅幅欢快的油画,每一笔的涂抹,都充满一种温暖的气息;新年是一行行押韵的诗句,每一句灵感的迸发,都饱含一种殷切的心愿;新年是一首首动听的歌谣,每一段的吟唱,都凝聚着一种给力的精神;新年是一篇篇精彩的故事,每一次的讲述,都在传递领悟到的思想的升华。

元旦的豪壮献词给人以生活的温馨、奋斗的鞭策、进军的鼓号。挥手2016,我们的心情感慨万千:总有一种过去的拼搏,让我们无怨无悔;总有一种汗水的流淌,在海纳百川的胸怀中延续。拥抱2017,我们的内心豪情万丈:总有一种未来的展望,让我们信心满怀;总有一种梦想的绽放,飘动在感恩生命的坦荡路途。

新的一年开始了,我微笑着,歌唱着,祝福着,迈着大步走向春天,去迎接又一个盛世华章。

新年第一赞

文/周芳

阳阳正准备去教室,手机响了,打开一看,吓一跳,怎么是自己的号码,再仔细一瞧,与自己的号码只差一位数。接通后,那边传来一连串急促且命令的话语,原来对方在手机上充了三百元话费,最后发现号码输入错了,充在了阳阳的手机上。他催促阳阳立即返还话费。

阳阳感觉可笑,耐着性子解释道:“我并没有收到三百元话费的短信通知,如果确有短信来,我会还你的。”那边不答应,话语火爆,脏话连篇。阳阳也火了,但仍是强压着怒火,说道:“我是一名学生,我马上要上课了,我没空理你。再说了,现在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我收到你误存的话费,我凭什么给你三百元!”说完,他就挂了电话。为了避免对方的骚扰,阳阳将对方号码拉入黑名单中。

孩子心宽,事后就忘了这事。第二天,“嘀、嘀、嘀”地传来三声手机提示音,阳阳一看,是三百元话费到账通知。这怎么办?想到昨天那人一嘴的脏话,阳阳心中就来气。但气归气,他还是从黑名单中找出那人的号码,打过去,说:“你好,你的话费到账短信刚刚收到,我马上用微信给你转过去。但是,我只还299元,扣你一元的话费是让你记着,当你自己有过失时,你更多的应该是反省,而不是怪罪别人;当你请求别人办事时,态度必须诚恳,而不是命令;最后,请你相信,这世上还是好人多!”

对方估计有些发懵,半天才低声地说道:“谢谢,谢谢,昨天是我不对……”

阳阳是我的儿子,元旦放假一回家就告诉了我这件“大事”。在他的描述中,我开始的心是悬着的,担心他遇上的是坏人,担心坏人对他不依不挠。听到最后欢喜的结果,我笑着对儿子说:“你这一元钱扣得相当绝妙,当初有没有想到就扣他三百元,让他长长记性,谁让他那样的态度!”儿子惊讶地说:“如果按你这样想,那他以后对这个社会岂不更仇视?自己有过失,不但不去反省,反以为是别人欠他的。你没觉得,我这样做可能改变了他?”

我愣住了,孩子的想法和方式让我惊讶又欣慰。这新年的第一赞,非他莫属!

又是新年

文/李庆高

一年的光阴不经意从指尖滑过。女儿在作文中写道:“一年里,我们在成长,而我们的父母却在变老。”是的,我们每个做父母的人都会变老,惟一不会变老的是时间。

新年,总是踏着她亘古不变的步伐悄然而至。只要有新年,就有世世代代的期盼;只要有新年,就有生生不息的希翼。 过去的一年里,你也许和我一样,有许多烦恼、忧伤和不如意,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忘掉忧郁,抛开那不如意,让所有的烦恼随着新年的钟声消逝而飘远。

站在新年的门槛上,远去的人和岁月与我们擦肩而过。穿越日历为我们编织的透明栅栏,在新年里,用一方沃土种植我们执着的追求;用一阵春雨洗礼我们崇高的理想;用一束阳光朗照我们坚定的信仰。

为了365天的等待与期盼如愿以偿,让执着无悔的步履攫住沮丧与迷惘,用我们的激情、智慧和汗水,去谱写最新、最美的乐章。为耕耘的幸福,为收获的欢乐,拉着岁月的缆绳,让我们一起敲响2016年新年的钟声,我们要赶在太阳的前边奔向工厂、奔向田野、奔向哨位……我们要从分分秒秒中追问生命,让缤纷的更加缤纷,让壮丽的更加壮丽;我们要在新年的第一缕晨光里学会热爱一一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故乡、热爱我们的朋友和亲人。

新年不是凝重的结尾,而是轻松的开始。让我们从一张张笑脸中去体味新年,让我们在一声声问候里感触新年。

你好,2014!

文/陈越

零点刚过,屋外鞭炮声此起彼伏,手机短信不时响起,这一切都在宣告:2014已经到来!

早上6点半,老公和儿子还在熟睡中,我悄悄起床,来到客厅,白板上的倒计时牌显示:离高考还有157天。说实话,自从儿子进入高三,每看一眼这个牌子,心里都会掠过一丝紧张,这是儿子坚持要挂的,说要和教室同步,保持紧迫感。此时,墙上的挂钟显示已是7点,这也是儿子特意调快了半个小时,说是怕迟到,搞得我每次看钟,都要在心里计算着时间,为此,孩子爷爷戏称我家的钟为“跃进钟”。在这样的氛围中,我默默地问自己:这就是高考生的家庭生活吗?

新年前一天,儿子和同学用班费和奖学金为每位任课老师购买了鲜花和绿植,给每位同学分发了糖果,好有爱的孩子们!这是他们在高中阶段迎来的最后一个新年,理当庆贺和珍惜。相信这段紧张、充实还带着一点小小快乐的生活定会成为他们人生旅程中弥足珍贵的一段记忆。

元旦一天假期,儿子早作了打算,从学校附近的租房回到家里,好好放松一天,玩玩电脑,跟初中同学聊聊天,回来后,备战即将到来的一模考试。我很赞成,孩子学习十分辛苦,需要有适度的放松。于是,我们在轻松、自由、慵懒中度过了新年的第一天。

新年前后的这两天,QQ群和朋友圈里充满了祝福的话语,家长和老师们纷纷表达了对孩子们的美好祝愿,也表达了和孩子一起面对人生大考的坚定信念。看着这些,我心生感动,也很感慨。一个家有高考生的父母,其心境和经历,可能是那些没有经历过的家长无法体会的。来自社会、学校和亲友的关注,加之自身对孩子的期望,都会让你焦虑、不安,无法保持淡然的心态。尽管我们都明白,高考无法决定孩子的一生,但它却会改变孩子人生的轨迹。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只能做孩子坚强的后盾,让他们乐观、从容地面对未来的考验。

昨天已然过去,它很好;今天已经来临,它会更好。你好,2014!

红灯盏盏映新年

文/郝再富

儿时的记忆中,在闲房的屋梁上悬挂着两个灯笼架子。听父亲说,这是他的父亲在年轻时亲手做的,一直使用到现在。

大年三十的前一天父亲会早早地架起了梯子把两盏灯笼等距离地挂在老屋的屋檐下,到了夜晚父亲把点燃的油灯固定在灯笼里。顷刻之间,角角落落都豁亮了起来,整个饱经沧桑的院落也靓丽了许多。红光透过窗户填满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老屋,老屋的土炕亮了,橱柜上摆放的瓶瓶罐罐也成了红的,像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就连老屋正面土墙上挂着的一幅幅年画儿上娃娃的脸也润色了许多,个个红扑扑的活灵活现。

站在大门口凝望山村,小小的山村在家家户户的大红灯笼的映衬下沉浸在一片红色海洋之中。天红了、地红了、就连空气都被染成了红色。整个村落充盈着一种喜庆、吉祥、温暖的气氛。我和伙伴们跟着哥哥姐姐们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地去欣赏各式各样的灯笼。男男女女、大大小小的人们站在下面指指点点地观赏着。一盏盏灯笼在微风中不停地晃动着,摇曳出恍恍惚惚的光晕,把我们的身影虚化为一个个卡通样的图案,如置身于梦幻之中,令人陶醉。那跃跃闪烁的灯光像一颗颗跳动的心,充满一种生命气息的韵律,我们仿佛看到了大地回春的婀娜舞姿。那红红的、柔柔的红光照亮我们的心房,映在每个人的脸上,充溢着一种从心灵深处透出由衷的兴奋和愉悦。大姑娘们花枝招展的身姿,小伙子血气方刚的体魄在灯光下闪烁着青春的光环……大人小孩就着幸福的光亮互相祝福、笑语欢天。让人深深地体味到什么是山村最真实、最朴实的欢乐。

穿越村落的小河把村庄分成东西两半儿,严寒的冬天将它冻的严严实实,冰面宽而晶亮,像镶嵌在乡村里的一条秀丽的玉带。夜晚,红色的灯光拖着像乡村岁月一样长长的光柱倒影在平静的小河冰面上,隐隐约约、如幻如梦。冰上的倒影与岸上款款错落的庭院虚实相间、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绚丽的图案,给山村平添了又一道靓丽的风景。

红灯盏盏,似乡亲们的一张张笑脸,闪烁着乡村历史文明的光彩。它是光明的灯、理想的灯,是蕴藏在乡亲们心中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火种。从这浓浓的节日情调中感悟到了山村父老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来年幸福生活的强烈憧憬。它照出了喜庆、照出了吉祥,映红了光彩耀人的乡村岁月,映红了乡村一个浓浓的年。

新年抒怀

文/五月红

纷纷扬扬的雪花送走了西方的圣诞老人,侧耳倾听,新年元旦的脚步声近了。

翘首东望,时间的隧道中姗姗走来一个清新晶亮的日子,让我们轻声向它呼唤:新年,你好!

新年是过去一年的终点。回首曾经的岁月,在一年三百六十五里的漫漫征途上,尽管有过挫折、有过曲折、有过坎坷、有过磨难,一路跌跌撞撞,但我们终究走过来了,而且和世人一起走到了终点。

我们就像攀爬岩壁一样,脚蹬岩石,手挽古藤,沿着陡峭曲折的山路,筋疲力尽地爬到峰顶,一种“举头红日向云低,万里江山都在望”的感觉会顷刻间扫去一切阴霾。你的心情一定是难以形容的兴奋和自豪吧!

是的,面对新年,我们都是胜利者!

回顾逝去的人生岁月,在多少个三百六十五个充满风霜雨雪的日子里,我们奋斗过、成功过、也曾经失败过;我们笑过、沮丧过、也曾经哭过。

但现在我们的欢笑和失落、我们的迷惘和困惑,都成了无比美好的记忆了,而那过去的哪怕是苦涩,也都会染上莫名的思恋。

新年也是一切事物的新起点。是时光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在元旦的这一天,我们更多的是畅想未来,展望未来的征程。祖国的迅猛崛起,国家的强劲发展,那些即将到来的机遇、美好的前景,正在前方向国人招手,以无比的诱惑力吸引着我们。 于是,我们心里又燃起了信心和希望,顾不得自己的疲惫和伤痛,又要义无反顾地风雨兼程了。

新年总是在一年最冷的时候到来,然而,腊梅报寒的隆冬来临之时,春的脚步也就近了。是的,希望就孕育在姹紫嫣红,百花盛开的春天里。

那无数的油田矿区等待着我们去开发;那条条高铁等待我们去构架;神舟号、嫦娥号等待我们去升天;扞卫祖国的重任落在了我们脚下。万顷粮食等待我们去收割;高楼大厦等待我们去建它……

人生的华章还没有完全谱就,可理想的彩霞已在梦中幻化成美妙的音符飘远了。

尽管前面的道路崎岖坎坷,尽管凛冽的寒风呼啸肆虐,但为了心中的那片彩霞,为了那点依稀的期望,我们还得毫不犹豫地迈步向前。

因为伟大的事业需要我们,强国富民理想等着我们去实现,我们顾不了太多的顾虑和牵挂,我们唯有迈步向前。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一轮红日已经在东方喷薄而出。让我们张开双臂迎接新年的到来,让我们勇敢的去走下一个365里路吧!

阳光流泻在新年的门槛

文/钱续坤

又一个新的黎明到来了。我像往年一样,早早地伫立在自家的庭院里,等待时光的暖流从黑暗中嘟噜一下钻出来,流泻到我家的门槛上,然后再融融地倾泻到我的身上。

明媚绚丽的阳光,如同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痴坐在我家门前的一座小丘上,等待着轻扬的雪花或者啁啾的鸟鸣,等待着春天闲适地背着手,打着口哨,从我的身边大摇大摆地走过。大地似乎在一夜之间变得暖和了,湿漉漉的水汽也开始从冻结的泥土里,缓缓地升腾起来,仿佛袅袅不绝的炊烟,顺着少女纤细的手指悄悄地爬过来。

这时,我总是想起飘散已久的秋天,想起那些依然在土地上布置风景的人们——他们被自己的呼声推远,又同时被自己的呼声美丽。而我,却只能把握今天,只能从晨曦中伸出手去,然后体味明媚绚丽的阳光,是怎样把漫长的岁月,绽成一株嫩绿的幼禾。

岁月恬静安然。岁月承接并延续了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而缥缈的元旦就是这故事的分界。有了这分界,我们便在年前感到岁月在一天天地缩短,直至被挥霍殆尽;过了此界,好像忽然又有了大把的日子,成了时光的富翁。

其实我一直无所作为。因为就年龄而言,我时下虽不是处在临风落泪、面月伤怀的敏感时期,但我还是比较清醒地认为,过去的四十余年,我并没有留下多少值得骄傲或令人断肠的往事,因此每年的年终也就无须把自己简单的履历,都悉心地加以整理、归类、总结;相反,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能够及时地把握前进的方向,调适每一阶段的生活方式与心情,使新的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乃至心灵充实。

追寻生命的内涵,大多数人是以自己的行动和体验来诠释这一难题的终极意义。应该说,这一切沧桑都归于始,都隐藏了各自不言即喻的深浅印痕。这印痕就是岁月用它那只无声却残酷的软蹄,践踏着人们所创造的事物及人本身,使我们不能一劳永逸地常住在明媚的阳光下,使每个人与生俱来就要隐匿无可奈何的悲观天性,我总觉得自己似乎也在为着某些虚名或薄利惶惶地度日,就如同一个盲目的炒股者,抛进了几千个日日夜夜,急急地想赚回来些什么。

带着这种功利的目的,岁月自然是很难用时光来计算的,因为时光不仅仅停留在钟楼上、日历上,也不单单行走在窗前的阳光里、绿荫下,它需要我们向前跨上一步,用心血用热汗去孜孜以求,去千呼万唤,然后再透彻地领悟:生命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一天天地翻过去。

翻过去的不再是薄薄的白纸,也不再是高高的门槛,而是千辛万苦,是惊涛骇浪,是我们虽蹒跚却坚实的脚印!

元旦是碗腊八粥

文/张春波

公元纪年法中,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而吃腊八粥则是农历腊月初八的民俗,两者毫不相干。可是,翻开2012年的日历,元旦和腊八节却不期而遇,于是喝碗腊八粥过元旦就成了新年的迎新序曲。

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佛粥,即腊八粥,袅袅的粥香飘在古老的民俗里,送粥、吃粥,祈福增寿,喜迎新春。其实,对我来说,元旦就是一碗腊八粥,那一碗碗内容丰盛的由五谷杂粮熬成的粥,承载着新年的憧憬和美好的情愫,温暖着我的胃,温暖着我的元旦记忆……

现今,腊八粥不稀罕,想吃就吃。记得儿时,我家一年中是要吃两次腊八粥的,就当时条件而言,那叫“奢华”。母亲除了在腊月初八熬粥外,元旦节也做腊八粥,为什么呢?母亲说,“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应该早起,感受一下清新的气息,可平日睡惯懒觉的你们怎么起得来,我只好用腊八粥的香气来引诱你们了。另外,丰盛的腊八粥也祈盼我们这个家今年五谷丰登,有好日子过。”为此,母亲按照家乡的食俗,在12月最后一天的晚上就把洗净的粥料备好:红豆、绿豆、糯米、大米、红枣、花生、薏仁、莲子以及几样新鲜的水果、冰糖和橘皮丝等。

元旦清晨,母亲抱柴升火,烧水放料,在厨房里不停地忙活。母亲熬粥很有耐性,她先把不易煮烂变软的红豆、绿豆、薏仁、莲子下锅,用小火熬煮,待它们胀裂开口儿,再加入易烂的糯米、大米、红枣、花生,用文火慢熬细煮。为了防止粥稠粘锅,母亲便用长柄勺不时搅动,浓浓的粥香也随之飘散开来。这时候,不用母亲喊,我就从床上翻身而起,匆匆洗漱一下,走进厨房,一步不离地守着灶台。那自锅盖边沿升腾起的蒸气裹挟着缕缕诱人食欲的清香,撩拨得我垂涎欲滴。看到腊八粥熬得差不多了,母亲就放入雪梨片、蜜桔瓣儿和少许冰糖、橘皮丝,熄了灶火,利用灶膛里的余热再焖上片刻。这样,一锅热气滚滚、香味扑鼻的腊八粥就算熬好了。

母亲揭开锅盖,只见腊八粥晶莹剔透,红中透白,白里染黄,黄中泛绿,令人目清眼爽。性急的我手捧着粗瓷碗,踮起脚尖,不停地催促母亲赶紧盛粥。母亲伸了伸酸楚的腰,笑哈哈拿起勺子,一边往碗里盛粥,一边自编歌谣:“小孩小孩你别馋,元旦吃了腊八迎新年……”此时天色大亮,全家喝粥,新的一年拉开了帷幕。

母亲做的腊八粥好吃,香甜适度,滑腻可口,粥中又有果肉,慢喝,细嚼,味美之极。元旦品粥,可谓香甜在口,温暖于心。年年岁岁,母亲用一碗碗腊八粥为我们祈福,我们就在一个个元旦中成长。

元旦是碗腊八粥,浓浓的粥香中飘散着母爱的味道,在唇齿间萦绕,让我久久回味。

新年的芬芳

文/程应峰

时光就这么浸润着,蜿蜒着,漂染着,流泻着。日子,一晃,又是一年。在时钟分分秒秒永不懈怠的步履中,在记忆的屏幕上,有烦恼,有无奈,有忧伤,也有许许多多甜蜜美好的追忆和怀恋。

人的一生,总在追寻着,向往着。追寻着生命的快乐,事业的成功;向往着情感的圆满,生活的幸福。人生的每一步,或滞涩,或沉重,或激越,或轻快,或优雅,或悠闲……就算一步一颤,一步一颠,也绾结着情趣盎然的生命故事,谱写着荡气回肠的生命乐章。我们需要在意的,不是故事中的风雨阴晴,争夺搏杀,曲折崎岖,爱恨情仇……而是我们的生命是不是擎起甚至燃起了令人仰视的,可以照亮他人甚至照亮整个世界的火焰。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缤纷的焰火和欢快的乐曲声中,生命,铺开了新的画卷,生活,展开了新的篇章。也许,迎面而来的日子,依然免不了苦涩和艰辛,坎坷和磨难,但只要心有所系,心有所寄,心有所托,一切的艰难困苦都将不在话下,都将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新的一年,许许多多事情等待我们去完成,许许多多想法等待我们去实施,我们面临的,是新的挑战,新的机遇,新的跨越。

星光点点,闪烁缤纷绮丽的梦想;春色无边,荡漾至性至美的情愫。新年,总是醒目的;新春,总是透着新意的。就算还有几丝寒凉,又怎能敌得过心头的暖意;就算还有几分萧瑟,又怎能挡得住生长的力量。斟一杯浓酒,酿几缕思絮吧!以心驰神往的姿态,留下新春的祝福,许下新年的愿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所处的世界,每个人都有梦想,都希望过上理想中的生活,但理想的生活需要我们付出,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地行动;需要我们克服人性中的丑陋或堕落、腐朽或肮脏;需要我们克制冲动,克制欲望,营造生命的宁静、美丽、安详。

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就能到达。过去的一年,我们以奋进的姿态,闯过了许多难关,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生命历程厚实而值得回味。而新年的抵达,意味着我们的人生旅途有了新的目标、新的起点。

一个人,想成为更为出色、更加优秀的人,就一定会以进取的姿态,点燃太阳的信念灯,扶持弯月金黄的预言丰收的犁,播下星星的种子,以永不枯竭的汗泉凝结为肥,以知识拔节出的风景为撑柱,拄力的拐杖跋涉于泥潭,划恒心之桨航行于漩流,经历风雷雨电的冶炼,饱尝霜雪冰雹的雕琢,在十二个月簇新的枝桠上,自梦想的沃土,移植硕大的甘甜,展示芬芳醉人的生命哲理。

驻足回眸迎新年

文/蒋彩虹

一眨眼,新年的脚步已近。

此时,应该有一场飘飘雪花矜持而傲慢地到来。一场大雪可以隔绝过去与未来,那白皑皑的雪被下面,把过去了的夏秋春掩埋成一个梦境,那里面蕴着一个神奇的童话,藏着一个蓄势待发的春天。

过去的这一年,留给我一个错觉,就是时光仿佛驾上了飞轮,走得实在太快了,似乎刚刚还在惊诧古城脚下美艳的樱花落英缤纷的气势,转眼就到了清晨为家人煮饺子的寒冬。

这一年中,想来几乎是我工作以来最为忙碌的一年。工作上除按部就班做好新闻宣传、文明创建的本职工作,还组织开展了“书香河道魅力堤防”经典阅读系列活动,收到不少佳作;在七月流火的夏季,我们首次开展通讯员跨分局深度采访十佳段长活动,十篇佳作相继在我局网站和湖北水利网刊发,引起广泛关注和赞扬。眼下,迎新年经典阅读诗朗诵活动举办在即。这一年中,写作任务大增,年初应中国水利作协年会之邀,我在丹江口采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写成报告文学《印象丹江口》,已在《中国作家》杂志纪实版第10期刊发;五月份参加省作协与省水利厅组织的荆楚作家走乡村——江汉运河沿线行采风活动,采写的两篇报告文学已收入省作协书系即将出版;十月底我被邀前往省厅防办讲授新闻写作课,并前往内蒙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采访;接着被中国水利作协派往广州,采访广东对香港供水50年专题和水利典型张生贤,书稿将于明年夏季结集出版。

时光,就在忙碌与奔波中匆匆逝去。这一年,也是我个人和由我负责的工作获得奖励最多的一年,我的作品《府河殇》,关注河流健康,被《文艺报》、《大江文艺》、《中国作家网》等媒体刊发转载,今年被《人民长江报》选送参赛湖北省专业报新闻奖获二等奖;论文《从汉水文化的精神内涵看华夏文明发展特点》被湖北省水利厅和汉江局评为一等奖……

时光在逝去的同时,年已悄然走近。不知不觉中,腊月将至。廊檐下应该挂上腊肉腊鱼了,离家的孩子该是算着她回家的日子了,要办的年货该是有个计划了。祭祀的器物要仔细地擦亮,红红的春联别折坏了边角。人间欢乐就在流年里,在团聚中,那里面有生活放出的异彩,过去,一切繁忙、痛楚、烦恼,愿它们闪烁着晚霞样的光芒,在岁末的天际作别;明晨开始,快乐、幸福、健康与你同在。这是对新年最具普世意义的祝愿。

有一首歌唱道:“每一天,每一年,都可以是新的起跑线也可以是终点,看你怎么选?”时光清浅,岁月阑珊,如梦如幻的流年消逝,我已站在人生之秋的山峦。我不会当每一天为新的起跑线,那是年轻人的事;我亦不会将每一天当作终点,似乎还没有那么着急。昔日的同事,曾经的同窗,儿时的玩伴,不时会有一些令人愕然的消息传来,让人不得不停留下匆忙的脚步思索人生的意义,活着的意义。

回首岁月之时,我的好朋友——长江大学李玉泉教授正躺在医院与病魔抗争,在众多的朋友们,这位知识渊博风度儒雅的学者曾经将那份关爱与尊重恒久地给予过我,此刻我把那份真诚的新年祝福与祈祷给他,愿上苍保佑他那拥有杰出智慧和至诚心灵的生命得以延续直到健康!

我愈来愈喜安静,冬阳下捧一本书,懒懒地看,脚边蹲着一只猫,有落叶一片片飘在发际。或者蜷在沙发里,红红的炉火映着手中的竹针,一针一线为亲人编一双御寒的手套。这是我设想的新年最温馨的场景。如果上苍眷顾,来一场飘飘雪花,那将是我所获得的最大恩赐。我看自己,有这样一份安详平静的小快乐,足矣。

新年感言

文/浦景东

新年元旦已过,2015年揭开了她美丽的面纱,以她的温柔大方、丰腴雄健走进每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走进每个人期待平安、快乐的心灵。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含有第一和开始之意,“旦”则是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人们以蓬勃朝气来迎接崭新的一年。在元旦零点,我家乡东渡苑的钟声和那清脆优美的乐声就会响起,它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富有新意的日子,是新的一年的开端。

诚然,元旦也是365个平常日子中的一个。日子,所有的日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世界上最公平的就是日子。一年内,没有谁的日子会比谁的多,一天里,没有谁的时间比谁短。可是,365个日日夜夜,给每一个人带来的是不同的收获和感受,不是因为日子不同,而是因为人的不同。正如一首古诗中所写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样。

在越积越厚的年轮上,2015年元旦又一次开始了新的起点。冬天来了,那春天还会远吗?春的辛勤播种,夏的辛苦耕耘,秋的丰硕收获,冬的蓝图设计,都于人生无数个365个日子中,交替前行。正如多年前一首歌中唱到的“365日年年度过,过一日行一程。365里路,越过春夏秋冬,365日,岂能让它虚度……”

由此而言,许多人2015年的心愿是一个“勤”字。韩愈在《劝学》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一个人如果能持之以恒地做到“业精于勤”,无论做什么,是都会成功的。“勤”一个365天,便可收获一年;“勤”几十个365天,便收获一生。收获不是等来的,是通过努力来获得的。没有勤奋和努力,便不会有收获。所以,每个人没有让时光虚度的理由。你我同顶炎炎烈日,共度数九寒天,没有必要去仰视别人,自己,就是一道风景!每个人对于生命的价值,有自己不同的计算方式。有人以一年创造了多少财富来诠释,有人以自己一年做了多少事来衡量,有人以一年读了多少书、写了多少文章来度量,也有人以一年挣了多少钱来估量……然而,无论如何,在新的一年中,“勤”字是必不可少的。

岁月的流逝如轮回的石碾,一圈又一圈从起点又回到终点。但碾盘上留下的一道又一道深浅不一的印痕,清晰地记载着我们成长的历程和成熟的代价。风风雨雨的日子教会了我们勤学苦练,勤奋工作,勤于事业。在新的一年,我祝福祖国的明天更美好,我们全体市民在建设美丽港城、文明社会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衷心祝福全体市民新年幸福安康,成就喜人!

新年随想

文/施向军

沐浴着2011年的曙光,在岁末的钟声中走来,用一腔激情推开新年的窗户,让绿色的希望踏上新的征程,让一种祥和传递着爱的温馨,让国门卫士坚守把关的神圣职责。

聆听着2011年的脚步,在万物伊始的春天中走来,用美妙的旋律演绎一串串七彩的音符,让报春的燕子唱响甜美的交响,让一种呢喃盘旋在期盼与向往之间。

走进新年,所有的日子都在和谐中更加鲜艳,所有的超越都在酝酿中诠释了全新的活力,所有的色彩都在闪烁中充满了生命的顽强,让国门卫士履行服务的庄严使命。

走进新年,新年是一幅幅欢快的油画,每一笔的涂抹都充满一种温暖的气息。

走进新年,新年是一行行押韵的诗句,每一句灵感的迸发都饱含一种殷切的心愿。

走进新年,新年是一首首缠绵的歌谣,每一段的吟唱都凝聚着一种给力的精神。

走进新年,新年是一篇篇精彩的故事,每一次的讲述都在谛听领悟到一种思想的升华。

披着节日的盛装,我们在永恒的时间中祈祷,我们在灵魂的净化中促膝谈心,我们在国门一线把快乐保存,把痛苦删除。

举目凝望远方,内心总有一种祝福油然而生,那是生生不息的情感,那是撩拨情怀的牵挂,那是青春的千般情结。

挥手昨天,我们的梦幻不再遥远。总有一种过去的拼搏,让我们无怨无悔,总有一种汗水的流淌,在海纳百川的胸怀中延续。

把握今天,我们的思绪豪情万丈。总有一种未来的展望,让我们如饥似渴,总有一种渴盼的绽放,飘动在感恩生命的坦荡路途。

墙上的新年

文/疏泽民

农家人喜欢串门,走进邻家客厅,最先映入眼帘的,往往是墙上的新年。

可不是么,墙上泛黄的山水画不见了,被虫蛀成千疮百孔的挂图不见了,缺了角的年历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年画、崭新的中堂、崭新的挂历,贴满了整面墙。人靠衣妆,墙靠画妆,崭新的年画贴上墙,屋子里顿时蓬荜生辉。

年画是农家新年里奢侈的装潢。腊月里,集镇上摆出不少卖年画的摊子。摊主将不同主题、不同图案的年画用木夹吊挂在拉线上,就成了显目的招牌。庄稼人赶集,看中了哪一张,谈好价,付过钱,便将年画卷成圆筒,外面裹上废纸,用线绳扎紧,放进竹篮里,或吊在扁担上。买回来的新年画,总被孩子偷偷展开,瞧一瞧栩栩如生的图案,闻一闻散发着油墨味的清香,便盼着新年早一天到来。

贴年画选择在大年三十。先将墙上的旧年画揭下来,用图钉将新年画钉上墙。一般将大幅面的山水画贴在堂屋正中间:一人在凳子上按图钉,另一人后退到大门边,看是不是缝中,有没有贴正。排好了正中位置,其余的年画就围着它对称排列。

挂中堂的,通常是庄子里的大户人家。中堂差不多有一扇门板那么大,上下带轴,两边配上同样带轴的对联,挂在堂屋正墙,显得气派。中堂的图案通常是山水画,或是松鹤延年图,或是喜鹊登梅、丹凤朝阳彩绘。孩子们对中堂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中堂两边的年画,尤其是一幅多图、如连环画配有文字说明的年画,一幅画就是一个故事,一张图就是一部电影。孩子们最喜欢看的,是革命历史题材和武打电影的年画,如《江姐》《智取威虎山》《红旗渠》《上甘岭》《少林寺》《自古英雄出少年》等。去邻居家,在亲戚家,见到这类年画,便端条板凳,跪上去,趴在墙上,摸着画面,一张图挨着一张图仔细看,看完了图画,就读配图文字,一直读到年画右下方的版权说明、定价、印制日期,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农家有孩子在学校读书的,墙上往往多了一项内容:奖状。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单科或综合考试成绩排上前几名,演讲比赛、作文比赛等,都能获得一纸奖状。奖状通常贴在中堂的左右两侧下方,一旦贴上,便不再更换,只有添加或移位。奖状是孩子在学校表现的一种证明,在农家人眼里,它是最值得骄傲的年画。

后来,农家的土坯房换成小洋楼,水泥白粉墙替代了泥土墙,白净的墙壁,再也不用年画去装潢,若张贴年画,反而弄脏或弄坏了墙面。堂屋的后墙上,挂起带时钟的牌匾,或是用相框装裱的油画,经年不换。而更多的人家,则什么也不挂,一面白墙显得素雅而简约。走进农家新楼,看不到墙上的年画,也就感受不到岁月的更替。

色彩斑斓、内容丰富的年画,曾经带给我们无限欢乐和喜庆的年画,如一面旗帜,在岁月的深处猎猎招展……

欢欢喜喜过新年

文/毛伊新

每年春节前爸爸、妈妈都要打扫卫生,把家里的每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床单、沙发罩、窗帘都洗一遍,甚至家里布局都要改变一下。今年我自告奋勇,承担布置家居的任务,增添节日喜庆氛围。

我去小商品批发城买了大红灯笼、红红的中国结、春联;去花卉市场买了两盆鲜花:一盆红红的杜鹃花,一盆三四层小塔式的蟹爪莲。

一切准备就绪,按照我的创意,我立即行动起来。我的小卧室里摆放着书橱,书橱很高,正好把一串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来,一盆杜鹃花摆在窗前的书桌上,阳光照进来,杜鹃花像一个小火球,花簇繁茂瑰丽夺目。布置了我的小天地,又开始装饰客厅,把红红的中国结挂在窗户上,电视桌上摆上一盆蟹爪莲,绿叶中花朵有的已盛开,有的含苞待放,像害羞的小姑娘,充满了春的气息。爸爸、妈妈的卧室里,我在窗户上贴上自己的手工作品——剪纸,惟妙惟肖的三羊开泰显示出羊年的吉祥如意。

大年三十,我把春联贴上,一家人吃着丰盛的年夜饭,迎接春节的到来,欢欢喜喜、红红火火过大年。

翻篇,再铺开一页素笺

混沌中,如烟昭华已在转角处静候,小龙女的芊芊背影风中摇曳着,显得有些单薄纤弱,一双美女肩微微颤抖着,似乎在用眼泪诉说她的不舍与依恋……令人动容,欲靠近拽住裙角,裙角却屡次在指尖间滑落,无奈中,将手缓缓松开,默默送别,任由那个倩影在凛冽寒风中渐行渐远……

慢慢将目光收回,轻步书房,书柜中那本二零一二年的旧宗静静肃立,很是醒目,轻轻掸去旧宗浮尘,信手翻开,只见那片片素笺画满了圈圈点点,沟沟道道,用手抚摸这些凹凸不平的圈点和沟道,些许旧年陈事从手心徐徐展开……

这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静寂中渡过的,常在静寂时用文字慰藉也略感静寂的心情,似乎找到了心灵的另一个出口。我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能动能静,似火似水,可以滔滔不绝,也可以沉默不语,偏爱文字是天性,喜欢乐享驾驭文字时的那份酣畅淋漓,喜欢在文字中感受那种虚幻的、缥缈的、洁净的、静谧的、淡然的、雅致的、如入无人之境,超越时空的景致,并借助文字,记录平淡生活的曲折轨迹,书写平凡生命的坎坎坷坷,编辑浮华背后的世态炎凉,抒发藏匿心中的情思眷恋,撰写另类视角下的所思所想,拟写善意禅意的拙见拙文,用此佐证那些曾经出现在我生命中的美好、温暖、快乐、感动、痛苦、哀伤、酸楚、苦涩,在文海中畅游,搏击文浪,以文会友,尽情享受文字带来的喜悦与甘甜。这一年,依然真实平淡,日子如白开水般,虽然无滋无味,但无添加剂,环保又解渴,生活日趋平稳,衣食无忧……足矣

合上旧宗,再开启新宗,那一页页素笺,洁白如初,新年的诗画待由淡墨泼写,未知可否?岁末年首,最值得庆贺的莫过于新生命的诞生,幽静的血脉将再次得以延续。龙宝蛇宝尚未知,兵马已先行,迎接工作早就准备就绪,幽静将由奶奶准字中转正上岗,重操三十年前的那些旧兵器,再玩上一把佘太君出征,届时,恐怕就再也没有太多的时间供我潇洒挥霍,但我依然会在某一个角落,默默注视着你,念着你,关注你的文字,你的喜乐,并不时送上我的祝福。

铺开一页素笺,笔墨备齐,新年涂鸦又将开笔,新年,淡然生活是主线,缤纷四季是素材,真情善意是主题,风花雪月是点缀,诗情画意是装饰,笑声欢语是情怀……在那页属于自己的素笺,卓见真情,随意涂抹,以悦为本。此刻,一抹冬阳从窗户挤进,撒落在书桌上,色泽斑斓,顺手撮一捻西湖龙井,放入晶莹的玻璃杯中,冲上沸水,茶叶缓缓舒展,上下沉浮,一缕茶香袅袅飘出,贪婪地允吸着……笔,凝情,思,蔓延,茶,飘香,一页素笺,一支素笔,一杯香茗,一位素颜,临窗静穆,定格于冬阳和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