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生的文章
关于考生的文章(精选8篇)
考场外的面孔
文/谢观荣
一年一度的高考是举国关注的大事,对于高考,每个人都直接或间接参与过,都有自己的故事。
他是一位六旬老人,青春年少时由于特殊原因,失去了高考机会。他有一点儿遗憾,但没有抱怨,那时整个社会是热火朝天的,年轻人热血沸腾。他响应号召,到了最艰苦的乡村,为改变国家面貌而奋斗。后来恢复高考,他也曾努力过,可毕竟丢开书本多年,他失败了。但是乐观的他并没有沉沦,而是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后来,他辛辛苦苦把儿子培养成一名大学生,接到通知书那一刻,他流泪了,自己多年的心愿终于得尝。今年,他的孙子参加高考,退休的他比谁都紧张,每天陪着孙子一起去考场,然后守候在外,为考场中的孙子加油打气。
她是一位老师,当了多年高三班主任,从她手里出去的大学生数不胜数。高考对她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她不为自己的学生担忧,她对他们有信心。但高考毕竟是压力最大的一场考试,对年轻人来说,是最重要的成长考验。她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们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可惜,由于更多的心血放在学生身上,自己的孩子管教不够,成了高考失利者,也成了她心中永远的痛。
他是一名警察,从警校毕业不久,当年参加高考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如今,每到高考,他都会为考生们作出最大的理解和支持。他和同事们一起疏导交通,引导车辆和行人,为考场周边的交通环境提供最大便利。每年,他都把自己的工作当成又一次高考,当成再一次拼搏,当成证明自己和报效社会的良机。
他是一名出租车司机,高考也给他留下美好记忆,他多次有幸为考生们服务。印象最深一次是有个粗心的考生忘记了准考证,后来搭他的车赶回去拿。那一天,他疯了似的开车,似乎完全当成是自己的高考。一向沉稳的他第一次闯了红灯,第一次有了逆向行驶,最终,他帮助考生拿回准考证,在开考最后一刻赶到考场。令他欣慰的是,他那天的违章没有受到处罚,相反,警察了解原因之后,还帮他用警车开道,成为他职业生涯最引以为豪的一刻。
他是一个民工,来自偏僻的乡村,为这个城市的很多高楼大厦添砖加瓦。每年高考这几天,他心中是有些抱怨的,因为上面有规定,高考期间,工地晚上不准加班,不加班让他减少了挣钱的机会,而一个民工的目标就是挣钱,就是为了改善贫困的生活。当然,他心中也是理解并且有一点欢喜的,因为有了充足的休息时间,在一天辛苦劳作过后,有机会去逛逛夜市,把自己融入到这个城市当中去。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高考的参与者。我们尊重高考,就是尊重知识,我们呵护高考,就是呵护人才,我们祝福高考,就是祝福美好未来!
家有高考生
文/乔兆军
时光荏苒,眼看着高考时间越来越近,倒计时牌一页页翻得人心发慌。记得写过一篇《家有中考生》,仿佛没过几天,女儿就要参加高考了。
女儿就读于本市一所示范高中,成绩在年级属于中不溜儿,但女儿很要强,不甘心屈居二本,学习一直很努力,这让我感到欣慰。
高三是关健的一年,我们一家人也早早地进入了紧张的陪考状态。妻除了上班外,重点就是搞好服务保障工作,每天变着花样为女儿准备一日三餐。不仅如此,她还从书店买了本《家常小炒菜谱大全》,学着去做,在网上收集了大量高考生的营养食谱作为对照,严格分量比例烹制,比做科学实验都严谨。为保证女儿能吃饱、吃好,且达到营养均衡,妻可谓煞费苦心。
在家里,为保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电视不开,电脑声音设为静音状态。节假日更没有请人到家里来做客的计划,也不接受别人的宴请,连走路都必须放轻脚步不能穿硬底鞋。每天晚上,妻子备课、批改作业,我则在电脑上写一会儿文章,或坐着陪女儿看书复习……
我和妻在日常生活中还做到了“谨言慎行”。约定在女儿面前不讲大道理、不唠叨,对女儿的不满意发脾气要尽量忍让、迁就。不提她的成绩和名次,甚至“高考”二字,也被列为日常“禁语”,很少提及……
我和妻每天累得像狗,女儿却对我们的“特别关照”不领情。一个阶段下来,平时有说有笑的她变得不爱吱声,看上去神色凝重。一次女儿对我说:“爸,考得好真得很重要吗,你们这样如临大敌真让我不习惯,是不是在暗示我一定要考好,万一考不好呢?”
听女儿如是说,我第一次有了种羞赧的感觉。诚然,我们对她的格外关心目的并不单纯,而是带着一种期盼,或者说有一种“逼”的成份,情感的逼迫。看着女儿的目光,我这样回答她:“即使考砸了也没关系,爸妈照样疼你爱你,只要你健康快乐,比什么都好,你永远是父母眼中最优秀的女儿。”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可以试试种豆子;豆子也长不好的话,可以种瓜果;如果瓜果也不济的话,撒下一些荞麦种子,一定能够开花。因为一块地,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终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一切顺其自然吧,只要努力了,相信明天会有收获的。
我们将一切又恢复到常态,不刻意在生活和学习上为女儿做过多的改变,女儿反而很轻松,又开始笑了,笑得很灿烂。
每天陪着女儿一起冲刺高考,看着她能放下思想包袱,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这就足够了,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不会太在意。
家有高考生
文/徐晟
晚饭后散步,偶遇一亲戚。见他一脸倦怠,就停下来聊了几句。他说孩子马上高考了,全家压力山大。趁孩子上晚自习,他出来透透气,正好遇到我,可以取点经。
家有高考生,个中滋味,我自有体会。
女儿进入高三,家里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像打一场硬仗,老师在前线指挥,家长在后方保障,学生是冲锋陷阵的战士。
孩子读高三,有条件的家庭都有专人照料。我和妻子都上班,单位请不动假。妻子在城里,我在乡下。为解决好女儿吃饭的问题,妻子每天上班经过菜市场时都提前将菜买好,中午早半个小时回家给女儿做饭。掐算着时间,女儿进门,正好饭熟,从不误点。
晚饭时间短,女儿不能回家,要将饭菜送到学校。妻子一周有两天时间安排不过来,我就每周中途回家两次,给女儿做饭送饭。
高三除了拼智力,还要拼体能。时间再紧,饭菜马虎不得。为搞好营养搭配,妻子特意从书店买回一本营养科学方面的书和两本菜谱,对照着安排每周每餐的生活,米饭面食、蔬菜水果、鱼肉蛋奶,蒸炒炸煮,轮流变换,一周绝不重复,力求色香味美。
每到周末放假,妻子都特意叮嘱我从乡下买回土鸡、鳝鱼、汪丫鱼、土鸡蛋等,说这些是绿色食品。周末时间充足,她不是煲汤就是炖鸡,弄一大桌菜,像待客一样。女儿却不领情,总是挑挑拣拣,还不停埋怨浪费食材。
为了给女儿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我们取消一切娱乐活动,电脑网线拔了,电视只在女儿上课去了才开。女儿回家,不管是我爱看的新闻联播,还是妻子爱看的电视剧,都立马停止。
因为害怕影响女儿的心情,我们做每件事都小心翼翼,连走路都刻意轻手轻脚,生怕触动孩子敏感的神经。给女儿开门,总是先看看女儿的脸色。一脸轻松,我们就跟她聊几句;面色凝重,我们就识相地闭嘴。
女儿洗完澡关上房门学习,我们在浴室一边洗衣服一边小声嘀咕:“她今天好像不高兴,是月考没考好,还是哪儿不舒服?”“要不要进去问问?”心里着急,却始终不敢敲开女儿紧闭的房门。有时削好水果想给女儿送进去,又怕打扰她的学习,手举起来又放下,犹豫几次才硬着头皮把水果端进去。
我们越是小心翼翼,女儿越是心事重重。不会是学习滑坡了吧?不行,我和妻子商量,一定要化开女儿心里的结。
周末,借着吃晚饭的工夫,我故意逗乐:“今天是5·20,我是先给老婆发红包呢,还是先给‘小情人’发红包呢?”
“看你这穷酸样,你还有‘小情人’?快说,‘小情人’是谁?”妻子用手拧着我的耳朵。
“没听说‘女儿是父亲的前世小情人’吗?跟女儿还吃醋?真是个醋坛子!”我赶紧解释,女儿“咯咯”笑出声来。
“云开雾散,咱们宝贝女儿终于笑了!”我借机套话。
“不是我不笑,是你们让我压力太大了。你们整天围着我转,小心翼翼的,搞得我心里压力好大,万一没考上重点大学,会觉得特别对不起你们的付出。”女儿撇着嘴说。
我和妻子吃了一惊,为给女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连吵嘴都强忍着,没想到这样反而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我和妻子商量,除了保障女儿的营养,其他方面按照往常的生活习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再因为家里有个高考生而刻意改变。每天见到女儿,给她一个微笑,让她轻装上阵。晚上该看电视还看电视,只是把音量调小一点。
我们的生活又回到了从前。周末晚饭后,一家三口出去打打羽毛球,散散步,聊聊天,放松一下心情。有时妻子还带着女儿逛逛街,让她挑选一些自己喜爱的食品。
女儿的笑声又回到了家里,我们全家心情舒畅。那年高考,女儿顺利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
今年的高考马上就要到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高考确实是一件重大的事情。只是建议家长们,家有高考生,保持一颗平常心,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蚂蚁一点,救高考生
文/王珉
弹指一挥又是一年高考季,受疫情影响,2020年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2020年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难高考年,因为高考延期学生在家复习上网课学习效率低,但我依旧要为莘莘学子们鼓劲打气!回想起我的高考,庆幸有母爱的陪伴,让我在失败后走向成功!
高考最后一次模拟考,我发挥失常,从班级前二十跌到谷底。原本和我成绩相仿的同学都考了理想分数。一轮又一轮的复习,大考小考的锤炼,伴随着黑板倒计时的减少。绝望的我,在所有人面前抬不起头,陷入恐慌的泥淖……
这一切,都被租住在学校附近的母亲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是夜,我喝着补品像啃着鸡肋。“最近食量少,发现你瘦了,我下班后特意到某基,买了你最爱吃的鸡块。”我提不起兴致,怔怔地看着她“妈,这次我没考好……”唇角僵硬“过去就过去,我知道你没发挥真实水平。重头戏在高考,相信自己,不要气馁!”
回想那些天,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我强忍的泪终于溃堤。每当我看书,她就学着猫步,蹑手蹑脚地倒咖啡,悄然无声地在我脚边喷驱蚊水。房东爱看电视,母亲为了不让声音分散注意力,还找房东沟通。每天满满的课程和堆积成山的书使我疲倦不堪,经常10点就打盹,母亲会捏胳膊将我弄醒。而当我奋笔疾书到凌晨,卧室那盏灯永远亮着,我劝她早休息,却答报纸多没看可惜,其实她是在帮我收集作文素材。
2008年6月8日,是我今生难忘的日子,母亲有说有笑地把我送到高考考场外。道别时,她伸出手对我说:“来,使劲握一握,传递力量!”我朝她粲然一笑,用双手紧握她温暖的手心,头也不回地步入考场。
高考一锤定音,十二年寒窗苦读,却在两天内“被贴上标签”,容不得任何闪失。而考后同样不轻松,那年政策是采取先估填志愿,后出成绩的录取模式。高考和我开了一个玩笑,我踩了线却比预估低。忍不住放声大哭的我,那种前途渺茫的伤怀,只有复读的冲动。
母亲为我做好了复读准备,然而就在报名当天,我却被中国传媒大学的分校录取了。在我心情十分矛盾,纠结着是否复读时,母亲道出“蚂蚁一点救书生”的典故,让我豁然开朗。古代一名书生赴京赶考文采斐然,却因文中“太”字少了一点,变成“大”字,让批文官心痛不已。不料蚂蚁爬上考卷,弥补了这个不足,也使其中了状元。因而,母亲认为我在大学同样可以发挥特长。至此,我的高考圆满落幕。
如今,许多00后也走上了高考的舞台,家庭条件比我们90后更优越,求学道路也更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学子不再笃信“一考定终身”,他们不认同“高考改变命运”,觉得高考只是一种经历,不必上升到“改变命运”的高度,因为现在还有出国、自主招生和艺考等途径上大学。00后也不曾想过,上了大学,被动的生活还要继续。“少年不识愁滋味”的他们认为,高考是人生最苦的时光。殊不知,那只是逆境的一次预演。其实高考的意义,在于年轻人为梦想全力以赴!
家有高考生
文/钟芳
十年寒窗苦,一朝定命运。高考就像一根敏感的神经,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再过些天,我家儿子也要走上高考的战场。
家有高考生,我们全家也提前进入了紧张的陪考阶段,处处以儿子为中心,想方设法为他营造温馨轻松的氛围,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我首先在儿子的饮食上颇费一番心思。考试是关键,营养得全面,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只要吃饱就能了事的。为这我专门委托同事在乡下购买土鸡和鸡蛋;特地跑到书店买回菜谱,上网查找高考生的营养食谱作为对照;米饭面食、蔬菜水果、鸡鸭鱼肉,煮炒蒸炸轮换着来,力求做到色香味形俱佳,一星期内绝不重复,保证儿子吃饱、吃好、营养均衡。
因为怕给儿子增加压力,我们做每件事都小心翼翼,说每句话都小心谨慎;怕打扰他,我们谢绝一切来客,电视、电脑不开,娱乐全取消,连走路都轻声轻脚。即便如此,我还是从儿子的脸上看出了焦虑,平时有说有笑的他变得不爱吱声,看上去神色凝重,一副心事重重、很疲惫的样子。
难道他在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实际上儿子的成绩一向不错,如果正常发挥的话,考个理想的大学不成问题。但他的状态让我们感到焦虑,于是晚饭时我故意和他找话说,还讲了一个笑话。儿子笑过之后,放下碗筷深呼吸了一下,笑着对我们说:“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的良苦用心,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可你们越是这样,越让我感觉心理压力很大,万一我没考上好的大学,会觉得特别对不起你们的。”
我和老公都吃惊不已,虽然我们尽量不想给儿子施加压力,没想到无形中还是让他承受了过重的心理负担。最后我们决定,学会用平常心来对待,只要做好后勤工作,照顾好儿子的身体健康,帮助儿子合理规划作息时间,其他方面还是按照往常的生活习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因为家里有个高考生就搞特殊化,每天在见到儿子时就给他一个微笑,通过微笑传递我们的温暖,给予他力量,增强自信。这样他方能轻装上阵,马到成功。
于是,我们的生活又回到了以前,每天晚饭后,一家三口一起去外面呼吸新鲜空气,散散步,聊聊天;有时双休日还带着儿子去逛逛街,做些有益身心的运动。儿子是个体育迷,我们并没有因为考试而一味地禁止,而是让他适当地看看体育节目,到户外打打球,以此舒活一下筋骨,放松一下绷紧的大脑,同时身体也得到了锻炼,晚上能睡个好觉。
现在,儿子的笑声又回到了家里,有时听到他哼着歌曲时,我们一家人感到高兴极了。昨天晚上吃饭时,儿子面带笑容地看着我们:“谢谢爸妈,你们放心,这次高考我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看着儿子自信轻松的神态,全家的心也就放了下来。
高考,只是再“试”一次
文/李格珂
“我会的,别人可能不会!”
“我不会的,别人一定不会!”
“别人会的,我一定会!”
以上是高考最后阶段,某校老师给出的决胜“秘籍”。同学们自然牢记老师的教导。走在路上念叨,放下饭碗念叨,临睡觉前念叨,睡觉醒来念叨,反复默念几遍,给自己减压,给自己宽心,给自己信心。
一年一度高考的日子转眼就到了。高考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高考早已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个家庭,一个学校,甚至是全社会一年一度的头等大事。是国民心目中最有分量,最具权威,最严肃的国家级考试,意义重大。考生和家长、老师在这一年里,心理承受的压力是可以想象的沉重。
高考这一天,考场附近的街巷交通突然被考生家长们“管制”起来,这一天,人们走路脚步都变得无比轻柔,说话都压低嗓门,唯恐一丝一毫的动静惊扰到考场里的考生们。考生家长们这一天更是放下一切,严阵以待,谨小慎微,如履薄冰。
“高考免费接送车”那些爱心出租车和私家车主动担当起责任。
“高考季,一切给考生让路!”
“嘘!安静一点,附近有高三考生。”鲜红的横幅突然就拦住去路。看到大街小巷这些暖心的标语、标记,倍感温馨。不是矫情,是真心感动。
中国高考恢复三十多年来,国人惯常认可“十年磨一剑”,“一考定终身”,这种思维定式基本没变。所以高考才被逐级推演为生命不能承受的沉重。想想看,赢在起跑线上,从小的竞争,小升初,中考,学考,各种竞赛。十二年来各种大考小考,考试历经无数。高三模考尤为甚,等身高度的卷子,堆积案头的资料,反反复复的考练,高考成了最难迈过的大坎。
西方有句谚语:“一次考试没有通过,不等于世界的末日来临。”因此,我们应该西为中用,别把高考太当回事。成功是没有途径的,成长的路子有很多。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认识自己,别太自寻烦恼。把高考看淡、看轻、看空。没必要紧张,学会为自己减压。高考只不过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环节而已。从小到大,参加过那么多考试,站高一点,再回头看,高考,只不过是再“试”一次。
动物行为研究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让饥饿的蚯蚓走T形盒子,大道直行,左边食物,右边电路(小电压),蚯蚓一不小心就走到了右边,连入电路,遭到电击。经过200多次的尝试与失败,蚯蚓准确觅到食物。同样的,将一只饥饿的鸡拴到小树下,绳子足够长,食物足够近,但是绳子缠绕在树上,要想吃到食物,就要环绕小树,绽开绳子。经过20多次的尝试和挣扎,鸡觅到食物。所以,量的积累,质的升华,成功,只是再“试”一次。
高考在即,卸下负担,舒展表情,放空心灵,沉着应战,心想事成,成功在望!
迟了太久,就不必到了
文/佚名
【一】
当年参加高考,见过触目惊心的一幕。
那天下午答完卷子出考场时,发现一位考生晕在地上,父母在旁边呼天抢地。问过路人才知道,原来是这位考生迟到了半个小时,哀求监考老师让他进去,监考老师却不为所动,说了一句:“迟了太久,就不必到了。”
考生最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磕头,磕到头都破了,老师仍坚称绝不破例,拒不放行。考生最终晕倒在地,父母指责老师不通人情,痛哭大骂不已。
这件事始终留在我的记忆中,至今想起那考生血肉模糊的额头仍觉得凄惨无比。我并不觉得那位老师做得有何错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他只是履行职责而已。如果他一时心软,反而会对不起那千千万万按时抵达的考生。
高考是人生大事,想来那一次迟到虽不至改变那位磕头考生的命运,却也必然影响甚大。不知道这一场教训,是否让他铭记终生。
【二】
后来工作,关于“迟到”的话题更是每天上演。北京是名副其实的“堵城”,朋友聚会、工作会面大多会因为交通问题而迟到,我不算苛刻的人,每次哪怕自己早到也愿意多等一会儿并无怨言。
只有一种情况我会变身成“绝不通融”的铁面人——应聘的迟到。
曾有一位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应聘者,却比约定好的时间整整迟到了一个小时。那天我微笑着听他讲完他的工作经历,然后把他送走,在简历上打了个大大的叉。我给人事部门的反馈是:连自己最重要的事情都可以迟到,公司无法把工作放心交给他。
明知今天是关键行程,交通可能会出现拥堵,就该做好准备,早早出门。临到最后才发现时间晚了,气喘吁吁地奔跑,不停道歉……对不起,这不会得到同情。
如果分不清轻重缓急,说明你根本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更难以在这个残酷社会立足。迟到与否,不仅仅体现一个人细心与认真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体现一个人的责任感。
【三】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老犯人布鲁克斯在监狱中被关押了50年,一直担任图书管理员。然而,当他得知自己马上要刑满释放时,不但没有欣喜若狂,却开始惊慌失措,因为他已经完全习惯了监狱体制化的生活,他对于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充满恐惧。
为了不离开监狱,老布举刀杀人,以求得在监狱中继续服刑,然而最终他依然被放出监狱。
他入狱时只见过一两辆汽车,出狱时却满大街都是汽车,他在一家小超市工作,老板看不起他,他也做不好。他怀念在监狱里的生活,受人尊敬,生活稳定。最终他写了封信给狱友们,说宁可拿枪打劫也希望回到监狱,可是自己太老了,已经做不了这种事了。
最后他写:希望监狱不要再放出像我这么老的人。
他最终选择在小旅馆里自尽。
自由来得太迟了,迟得已经没有来临的必要,强制性的来临,只会带来崩溃的结局。
【四】
某天看电视,看到一位弃婴在孤儿院长大成人后与亲生父母相见。亲生父母接受访问时声泪俱下,称当年是因为家境贫寒,万般无奈才放弃了孩子,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希望可以找回孩子,补偿孩子。
镜头一转,那位已经生出青色胡茬儿的小伙子一脸漠然。记者问他:你愿意与父母相认吗?他点点头:愿意。记者又问:那你愿意跟他们回家吗?他说:不愿意。
记者问他为什么,他说:好多年以前我期待过跟他们相认,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这个念头在我的心里想了太久太久,几乎每天都要想一遍,想起来就想哭。可是特别奇怪,想着想着,这个念头居然就渐渐淡了,而且越来越麻木。到最后,我自己也不觉得这是多大个事了。
他摇摇头:我现在觉得自己就这么自由自在,没爹妈管着,也挺好的。如果他们再来照顾我,我还真不习惯,所以还是算了吧。
记者追问:那你是在恨他们吗?他笑了一下:以前有过,现在确实是没有了。没有爱哪来的恨?我就是觉得,有些东西来得太晚了,并不一定没有它存在的意义,只是,我不想要了。
一杯热腾腾的茶,放到凉透,再喝已没有必要,只会伤身。一件加厚的外衣,穿得太晚,寒气已经侵入体内,感冒无法避免。儿女的孝顺,在父母去世以后才表现,那是失德与伪善。朋友的关怀,在事过境迁后再开口,只会得到礼貌的回应,很难得到知己的情谊、交心的温暖。
当年监考老师的一句话道出了真理:迟得太久,不必到了。
迟到,本身就说明了缘分的不足与付出的欠缺,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不该再续前缘。你若真在乎,必然早早追求,早早拥有,怎会等到对方心已死,情已逝,才迟迟到来。
在某场人生约会时,如果迟到,只能说明从未重视。即使“到”了,也无法抵消“迟”的负作用。请问问自己的心,是真的需要这场相逢吗?还是下一次才值得严阵以待,准时出现?
不曾重视的相约,失去时莫道遗憾。
家有考生
文/王晓玲
十年寒窗苦,一朝定命运。高考就像一根敏感的神经,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再过几天,我家儿子也要走上高考的战场。
家有考生,我们全家也提前进入了紧张的陪考阶段,处处以儿子为中心,想方设法为他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做妈妈的我首先在儿子的饮食上就颇费一番心思。考试是关键,营养得全面,这可不是什么随随便便只要吃饱就能了事的。为这我专门委托同事,在乡下购买土鸡和鸡蛋,要以最丰富的绿色营养给儿子补充大脑。特地跑到书店买回菜谱,上网查找高考生的营养食谱作为对照,然后米饭面食、蔬菜水果、鸡鸭鱼肉、煮炒蒸炸轮换着来,一星期内绝对不会有重复,保证儿子能吃饱、吃好,且达到营养均衡。
因为害怕影响他学习,我们做每件事都小心翼翼,生怕触动孩子敏感的神经;说每句话都小心谨慎,唯恐伤到孩子脆弱的心灵。因为害怕打扰他,我们谢绝接待一切来客,不看电视。即便如此,我还是从儿子的脸上看出了高考前的焦虑,平时有说有笑的他变得不爱吱声,看上去神色凝重,一副心事重重,很疲惫的样子。
难道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实际上儿子的成绩一向不错,如果正常发挥的话,考个理想的大学不成问题。但他的状态让我们为之着急,于是晚饭时我故意和他找话说,还特地讲了一个笑话。儿子笑过之后,放下碗筷深呼吸了一下,笑着对我和老公说:“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的良苦用心,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可你们越是这样,越让我感觉心理压力很大,万一我没考上好的大学,会觉得特对不起你们的。”
我和老公都吃惊不已了,虽然我们尽量不想给儿子施加压力,没想到无形中还是让他承受了过重的压力。最后我和老公决定,学会用平常心待之,还是按照往常的生活习惯,该怎样就怎样,不要因为家里有个高考生就搞特殊化,每天在见到儿子时就给他一个微笑,通过微笑传递我们的温暖、给予他力量,增强自信。
于是,我们的生活又回到了以前,有时一家三口还一起去外面散散步、聊聊天,儿子是个体育迷,我们并没有因为考试而一味地禁止,而是让他适当地看看体育节目,以此放松绷紧的大脑。
现在,儿子的笑声又回到了家里,有时听到他哼着几句轻松歌曲时,我们一家人感到高兴极了。昨天晚上在吃饭时,儿子面带笑容地看着我们:“谢谢爸妈,你们放心,这次高考我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看着儿子自信轻松的神态,我们全家的心也就放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