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端午节优美散文

2022/12/19好文章

端午节优美散文(精选15篇)

端午节里苋菜红

文/隆如

在端午节多彩的色调里,除了碧绿的菖蒲、艾草,以及江南人家宝宝穿戴的红肚兜、绣花帽以外,还有一种颜色是我所深爱的,那就是苋菜红。假如说粽子是端午节的最佳男主角,那么这鲜嫩红艳的苋菜,一定是他绝佳的搭档了。端午节里当之无愧的最佳女主角非苋菜莫属,比之芭蕉和海棠,这粽子和苋菜可以算得上端午节里的怡红快绿了。

苋菜,缤纷五月里走来的红粉佳人,袅袅娜娜舞着,咿咿呀呀唱着,轻染胭脂,淡罩嫣红,活脱脱一个芳华绝代的当家花旦。这就是苋菜,五月里最生动、最鲜活的色彩。

苋菜是端午节的时令鲜蔬,是五月人家餐桌上一道色香味俱佳的清炒。老人说:“端午节吃苋菜最当时,过了这个时间苋菜就会有老的感觉,涩的味道。”难道还有这样的说法?难道苋菜就是因了端午而生?我不必去怀疑这老话的真假,情愿相信这个古老的说法,情愿相信苋菜就好比一个真情的女子,守着千年的誓约,执着地和这个季节相恋,一朝相逢后,芳华尽褪去,老得那么憔悴,老得那么怅然,又那么有风骨。

趁着清早的时光,来到菜园中那一畦苋菜面前,看她们在风中摇曳的姿态,拂去沾湿红裳的露珠,一根根轻轻地掐下来,很快就装了满满一小筐。在中午的饭桌上,一盏白净的瓷盘里,那是苋菜呀,溢满了红汁的苋菜,胃口一下子被吊得老高老高。喜欢用苋菜汁泡饭,白白的米饭,淋上浓浓的汤汁,胭脂般的苋菜汁把每一粒米都染成嫣红,红得那么喜庆,红得如此动情。细细地嚼,缓缓地咽,满嘴都是苋菜香,满心都是苋菜红。每次吃饭时,只要有苋菜,我们一定会抢先把苋菜红汁泡进饭碗里,无奈“僧多汁少”,常常为之争得面红耳赤。不过到底还是玩笑的成分居多,其实大家都在体会这种生活中的小欢喜,小自在,不过由此也足见苋菜受欢迎的程度绝非泛泛了。

苋菜红,是红到骨子里的。鲜艳明媚也就那么几天,之后便是无声寂寥,但,从生到老到枯总是那么红,那么艳,却又那么脱俗,仿佛那红就是眉心的一块胎记,是怎么也擦不去、抹不掉的。这让我想起了张爱玲,绽放光芒只在一瞬,刹那便又恢复平静安宁,那种内敛的、沉寂的美真正惊世而骇俗。遗世独立的姿态,风日洒然的衣着,激烈峻险的文字,对生活和爱情的冰冷与火热,多么像一棵红苋菜呀,就这么热烈却又平常地伫立在无边的翠绿丛中,绽着独特的光。

在街市上遇到卖菜的阿婆,那篾篮里装的正是红苋菜,整整齐齐,细细密密地扎成一小捆一小捆的,像极了束束盛开在初夏的花朵。“卖苋菜啦,新鲜的苋菜了!五月五吃苋菜啦!”熟悉的叫卖声,慈爱的老人,水灵灵的红苋菜,旧的竹篮筐,定格成一幅无比安静的画面,在喧闹的街口独自安静,独自芳菲。

写给端午节后

文/薛洪文河南油田

端午节已过了。

想起前些日子,微信飞转的一句话来;“春天插柳,端午插文”。这八字的余味,我想也是传统吃粽子喝磺酒的新观念,也是人们对一位圣人的至深怀念,期望“柳先知文常生”的情感吧。

节已过了,我的抑郁症仍未减轻。反而,近日有点不可控的小失眠,一个人时常走神在诗句里;偶儿,也会有些稀奇古怪的思维减弱症,特别严重的是沉重压榨着梦的手,梦与诗来访时,我却在思维的峡谷痛苦。哈哈,说这些都是少许的,看来我得了一种彷徨,孤独,忧思的病。

说起病来,估计大家都有经历感受。如皮之伤寒,中医学说阴气入内,需调阳经,去阴毒,于是就有一碗药剂了;再如出现神经的痛症,西医说是精神受刺激失调了,需要静养一段,那好就有安眠之类的镇静药了。可我的病,不属于上述之类,暂且是没有法子调养治疗的。

我只能安于天了,安于痛苦的折寿吧。现在是初夏了,春的艳华只有斑驳几束了,看花开花落的伤感之事,感诗消瘦的眼也过去了,不过写诗的人总是能回忆,也能透支,也能复活那些消瘦的情愫。这些情愫生长在枯萎的枝上,怎能说不是一种病呢?

其实,文之字中的事物,大多都是思想打磨的锉刀声,也是锻造熔铸的焰熔。可见文学不是破坏的笔刀,再翻找一下“离骚”、“满江红”“史记”之句子,可见文之治病的药理了。文学发展至今,有古之博大,有今之发展,总的说来,目前出现三大文学载体:诗歌,散文,小说。这三种是否可看成:穿透历史,还原历史,讲述历史,我不是学文学的,不敢大论,暂且,我有此一说吧(有待理论研究)。这三种文学的宗旨,我想与历史,现实的鲜活分不开吧,如若这说法成立,那就有了我下一说法。

字是有脸的,有脸就有医学的健康标准了。我们寻根历史,大多不都是从字的脸开始吗?这样说来,字是有生命特征的,有了生命特征,自然就有了喜,悲,怒,骂了。我想近段我所写的诗作里,战斗,抨击,呐喊,痛诉黑社会的喉咙应该看成一张脸吧。

我的脸形铁青,我的脸色苍白,端午节已过了。看来我得了一种彷徨,孤独,忧思的病。

我只能安于天了,安于痛苦的折寿吧。我居住在村之城,城之郊村,脚踩痛着这城与村的狭隘与裂缝,更为可怕的是城与村之间思想交汇的固封势力,这里虽没有古城的城堡,可时时有残破的城楼,点着历史古黄的刀剑之光。人总是会死的,可不能死于这消了活性的旧势力,更不能死于消亡的“城头王”思想的绞架。

哈哈,我的病不轻呀。我在苦闷中,梦到佛陀的禅语,物我所悟,物我所空。是呀,佛祖在伏虎洞超渡了虎性。可如念的是,如今法治天下,怎么教化不了那些隐匿的狼豸,容不得韦陀的浇花人呢?

初夏了,夜深了,独自一人坐在院中,看着树梢上零星的星子,思绪万千一陈后,思维开始休眠了,夜色更深了,月儿呢?

薄薄的睡意来了,天空一片寂静,层层的黑云从月亮边飘过,一朵失眠症又飞来,我看到灯下的诗卷,正卷着发白光的心,如一棵种在泥地的卷心菜,它是泥根上正画着生命的造型。

我坐在书桌前,又构思一首端午的失眠症了。

端午节的遐想

文/傻子比亚

日月运行,四季推移,春鹃的婉转啼鸣刚刚从人们的耳鼓中消隐,初夏已迫不急待地点燃了炽烈的阳光。天空的明镜下,新兴的城市洋溢着丰沛的喜悦。她以街道、广场、桥梁的简洁线条,以秧田、茶山、桔林的粉光黛影,把自己装扮得如此靓丽、自豪和动人。

经过平静的蛰伏,长江改变了清癯的容颜。大江痛饮上游雨季催生的流水,在河床上绷紧了古铜色的胸肌,波涛如同绸缎随风张扬,潮汛在夏日多情的心头澎湃。

这是大众庆典的时辰,明亮的节日正在五彩丝带上呈现。

记忆深处响起了隐约的鼓点。

在盛大的集会上,我们思慕你,西陵氏之女。你的心上人是东方未来的盟主,民族生命的共同祖先。当他在北方浴血征战,待字闺中的你驯养了野蚕,培植了桑树,制作了第一支纺锤。五千年的风俗和谣谚,歌唱着你的美貌、你的冰雪聪明和繁盛的生殖力。

敬佩你,勇敢的部落。你来到群山环绕的旷野,穿着麻片草缕的粗劣衣裳,推挽荆条竹木的简陋车辆,砍伐榛莽,驱散蛇豹,在蛮荒之地建立了一个新的疆域。在历史熔炉的五种元素之中,你是南方不熄的火;列国的上空横亘着七曜星,你是最夺目耀眼的那一颗。

缅怀你,一切时代中伟大诗人的原型!当大地危机四伏,个体饱经忧患,你将满腔幽愤化作馥郁的香草,缀饰着高洁的胸襟和长长的剑铗,依依不舍地去国离乡,一路行吟着真理之歌,直至遥远的潇湘,把生命托付给洞庭湖水。

歌舞是最虔诚的祭奠,欢笑是最嘹亮的招魂,你看,你听!

窗台插上了艾蒿。饮食之中微微散发着新竹笋衣的洁净味道。阳雀在晴空下欢叫——端午节快到了。大众的庆典起程了,一个明亮的节日正在桔树的白色花丛中绽放。

一条条龙舟静候在水边,高昂的龙首披挂着吉祥的红绸。

各种肤色的健儿来自不同国度,齐聚在横空出世的高坝下,近距离感受动力心脏的脉搏和磁场,交流着力量、速度、美感和坚韧,比较着卓越的类型。

世界投来青睐的目光。

当锣鼓声猛然奏响,江流沸腾,风生水起,波涛上回荡着昂扬的旋律。

龙舟竞渡,迅如离弦之箭,疾行在两岸青山之间,搏击在激流浪尖之上。

从健儿们臂膊绷紧的筋腱,从整齐用力的桨叶和飞逝的漩涡,从龙舟向前跃进的颤栗的节奏,我联想到亲爱的你——古老而年轻的宜昌,你曾在秦楚之争和蜀吴之战的烈火中烧制最初的墙砖,如今,你把岿然的基石浇筑于中堡岛、葛洲坝和隔河岩的不朽地质。哦,弄潮者的家园,崛起中的都市!

在浩荡的时光之河畔,我曾经见证了你矫健奋发的英姿,你跨越式的扩张和发展。而在这千舟齐发的水面,你的人民难道不是那些最优秀的桨手?他们在急促的鼓乐声中发起新的冲刺,正把你划向一个更加辽阔壮丽的新境界。

粽香幽幽

文/王友明

早晨,我和老伴来到菜市场,满眼都是粽叶和粽子。淡绿色的粽叶,一沓挨一沓,整整齐齐,干干净净;造型各异的粽子,一筐挨一筐,香味淡淡的、幽幽的,沁人心脾……

看着淡绿的粽叶,闻着扑鼻的粽香,我便不由地想到了母亲。一想到母亲,充满心窝的除了久违的温馨之外,就是隐隐的疼痛和无尽的思念。因为,十三年前,母亲故去的日子正是端午节。按照乡俗,端午节的当天,我们便让母亲入土为安了。送别的时刻,我特意在母亲的坟头,放了几个粽子。那淡淡的、幽幽的粽香,不仅飘溢在母亲的身旁,而且永远飘溢在我的心里。

打那时起,母亲、端午、粽叶、粽子这几个词句,便牢牢地镌刻在了我的心扉。老伴同样也没有忘记,每每端午节前,都要买粽叶、包粽子,并供奉在母亲的遗像前,感念母亲,永怀慈恩。

记得小时候,尽管我家的生活境况很差,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但是,每到端午节,母亲总要想方设法包点粽子,让我们兄弟三个解解馋。那时候,两个弟弟还小,只知道自己享受美食,却从来没有注意过母亲是不是舍得吃上一个她亲手包的粽子。稍大一点的我,见母亲不吃,就说啥也不肯吃。母亲含着眼泪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快吃吧,我做的时候就已经吃过了。”信以为真的我,才笑眯眯地几口便将一个大粽子吞了下去。吞咽下这人间温暖的时候,我真切地感受到,在母亲的枝头,再艰难的岁月也能流光溢彩。后来,我长大当了兵,家里的生活条件依然比较差,可只要是端午节前后回家探亲,母亲就会想方设法地包粽子给我吃。我真的不能想象,在那艰难的岁月,母亲是用了怎样的法力变出那些香喷喷的粽子的!

又是一个端午节,又闻到了粽子香,又想到了母亲,我难过得心都快碎了,早已是泪眼婆裟。我知道,今生今世再也吃不到母亲包的粽子、再也享受不到母亲的关爱了。不过,每年的端午节,老伴会包粽子,我照样可以吃到粽子。可吃粽子的时候,不管是大肉粽、蛋黄粽,还是蜜枣粽、豆沙粽,我总感觉缺少了一点味道,增添了一点感伤。对国家来说,端午节已经成为一个弘扬传统文化、激发爱国热情、凝聚民族力量、振奋民族精神的载体。对我来说,却是一个每逢端午想母亲的感伤时刻。

青粽飘香又端午

文/吴建

农历五月,水清清,草青青,粽叶也青青。儿时端午的记忆中,有挂在屋檐的艾草,有佩戴在胸前的香囊,更有那粽子飘香的甜蜜。这些多姿多彩的节日习俗,总是让人怀念。如今端午节又已来到,节日的味道随着粽子的清香沁入肺腑。于是,五月的思绪又一次随着纷飞的忆念梦回童年。

端午节这天,大人们忙完了田里的农事就开始忙家里的节事。母亲一大早就去河边采艾草和其他一些野草,父亲则在家打扫卫生,除蚊驱蝇,让屋里屋外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母亲回来后就将艾草挂在屋檐上。据《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我母亲讲,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解毒的药草,悬在门口,可使驱魔除病。所以,村里人世代相传,在这一天一定要在门上插上新鲜的艾草,以求平安。端午这天,母亲把艾草放在我家那口大锅里,放满水,再在锅里放些鸡蛋,然后就开始烧,一直把水烧开。烧开的水,是青绿色的,水烧开了,鸡蛋也煮熟了。艾草我们不稀罕,我们稀罕的是煮鸡蛋。因为平时鸡蛋是卖钱换日用品的,只有端午这天才能吃到煮鸡蛋。当然鸡蛋是舍不得立即吃掉的,我们总是把圆滚滚热乎乎的鸡蛋捧在手里把玩。鸡蛋壳也沾染上了青绿色,看起来更加诱人。直到傍晚,才把鸡蛋壳磕碎,慢慢地把鸡蛋吃掉。水烧开以后,捞出里面的艾草,把水舀到洗澡用的木桶里,待温了后我们就洗澡。洗好澡以后,母亲就在我脖子上系上丝线。端午前后,镇上到处都有卖丝线的,五颜六色,煞是好看。戴的丝线,一直到七月七那天才剪下,扔在屋檐上,让喜鹊衔去为牛郎织女晚上的相会搭建七彩桥。奶奶把她亲手缝制的香囊挂在我胸前,说能避邪除祸。虽说那香味怪怪的,但我很喜欢。

当然,端午这日,对于乡亲们来说,最繁忙的事莫过于包粽子了。袁枚在他的《随园食单》中记载:“洪府制粽,取顶高糯米,捡其完善长白者,去其半颗散碎者,淘之极熟,用大箬裹之,中放好火腿一大块,封锅闷煨一日一夜,柴薪不断。食之滑腻温柔,肉与米化。”故乡人家在制作上可做不到如此讲究。记得母亲裹粽子时,三片苇叶并排,手指间缠绕几下,做成漏斗形,舀进一小碗糯米,加放红枣、莲子等馅,然后用长长的苇叶后半部覆盖住漏斗口,再用一片小叶子裹住口边的两只角。最后的扎绳极为重要,不但要扎得紧还要扎得巧,松了容易散,不巧不好看。就像变魔术似的,很快变成一只只小巧玲珑的塔式粽、斧头粽。裹好后将四五只粽子串在一起,打个结。煮粽子时,那股浓浓的清香飘逸得满街满巷都是,诱得人涎水盈盈,故乡有“一锅粽子香十里”之说。翌日晨起,母亲已将粽子剥好搁在碗里。糯米被染得绿莹莹的,粽子的尖尖处顶着一颗红枣,就如一颗红宝石镶嵌在翡翠上。这画面,多少年来,从没有离开过我的记忆。吃粽子时,蘸上红糖,咬上一口,甜香甘醇,回肠荡气,是那么的令人心醉。

故乡地处苏中,虽然也是名符其实的水乡,但不知为何没有赛龙舟的习俗,更没人喝雄黄酒。夜晚在屋外乘凉,夏天的夜空是那么深邃而恬静。做小学教师的父亲给我讲端午节的来历,我才知道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父亲绘声绘色地讲《白蛇传》里的白娘子就是喝了雄黄酒才现了真身。那优美动人的故事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点亮了我懵懂的心田。

艾草萋萋,粽香悠悠,端午节厚重的民俗文化韵味,还在无声地传承着,那是一种民族精神,那是一段悠久历史,使端午节的民俗文化在岁月的长河里绵延不绝弥足珍贵!

端午节的“五大功能”

文/汪金友

自从2006年5月国务院确定端午节为法定假日后,端午节的气氛,就越来越浓厚。时间还差半个月,商家就忙着推出各式各样的粽子,火车站就忙着增加列车和售票窗口。无论南方北方城里乡下,都有很多人打起行包准备出发,或探亲,或访友,或展演,或旅游。

其实,端午节只有五月初五这一天,即便加上双休日,也就三天时间。在近处,尚能看点景色。走远了,就只剩赶路。但就是在这数以亿计的匆匆人流中,却蕴含着巨大的文机和商机。需要我们开动脑筋,积极开发端午节的各种功能。

其一是文化传承功能。端午是中国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又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端午不仅起源悠久,而且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这是中国文化的传统,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精髓。通过这个节日,让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记住屈原,记住伍子胥,记住曹娥,记住秋瑾,记住那些独特的民俗和美好的传说,记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其二是经济发展的功能。端午节前几天,家人就开始张罗包粽子,买芦叶、泡糯米、煮大枣。一锅香喷喷的粽子捞出来,东家送几个,西家送几个。“黏吗?”“黏!”“甜吗?”“甜!”“香吗?”“香!”端午粽飘香,九州共品尝;屈原若有知,当羡今人强。我在想,一个端午节,中国人会吃掉多少粽子?为了给亲人送粽子和跟亲人一起吃粽子,又会有多少人要乘飞机、赶火车和坐汽车?端午节不仅拉动了消费,而且促进了经济信息的交流。

其三是丰富生活功能。人活着,既要创造生活,又要享受生活。而且创造生活的目的,就是改善和享受生活。劳动是我们需要,工作是我们需要,奉献是我们需要,幸福和快乐,更是我们需要。而统一的节日和假期,则是放松身心和寻找快乐的最佳时机。利用端午节,爬一次名山,游一次郊野,划一次龙舟,会一次亲朋,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共飘香,不仅可以愉悦身心,而且能够陶冶情操。

其四是弘扬爱国主义的功能。端午节的主题,就是爱国。人们之所以怀念和纪念屈原,也在于他的爱国。虽然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但屈原的爱国之心不渝。他在流放途中,仍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是在五月五日这一天,抱石投汨罗江而去。无论什么时代,爱国都是一种高尚的情操。爱国者,人皆敬之。

其五是扶正压邪的功能。端午节的很多风俗,都与驱邪有关。在我们家乡,就流传着这样的谚语:“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为此每到端午这一天,大人小孩耳朵上都要戴一片艾叶。还有的地方,以菖蒲和黄酒驱邪。如今虽然浩然正气和美好道德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但歪风邪气依然存在,有时甚至会非常严重。而端午节的复兴,最终体现的也是社会文明的进步。只有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才能为人民群众造福。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是唐代诗人文秀在《端午》诗中对屈原的感叹。但我觉得,屈原并没有白死。人们对他的怀念,不仅已经形成一种传统风俗。而且过节的规模和功能,也“更上一层楼”。

端午节情思

文/张翅翔天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站在过山中心小学教师宿舍楼里眺望远处的田野时,到处是一片夏收农忙的景象。几处早收的田块里,已栽满新秧了,同环抱村庄的树影一起,涂抹成一幅淡淡的农村田园风景画,我的身体里一时也沉静下来,思绪飘飞到儿时的记忆里。

童年的时候,这样的季节,在我的家乡,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村庄里、河堤上、堰塘边,树草都拥来满目肥厚的绿色,同远山一起,勾勒出村庄的轮廓。田野中,待收的麦子,成熟得羞下了头,宛然一位即将出嫁的新娘,只等心仪的人来掀起她头盖,顽皮的风儿却等不及了,提早来撩开真容,她们便含情脉脉闪眼滚动起一道道长睫麦芒的金光,欢跃向前,惹人满眼的欢悦和怜爱。不久之后,麦子收尽,勤恳的农民就魔法般很快地变换出遍布的秧苗嫩绿了,漠漠水田的上方时而还翔来几只闲逛的鹭鸟,播下声声悠啼;村舍中,四处溢满着童趣,红黄的蜻蜓穿梭飞来禾场的上空,追跑得伙伴措手不及,彩蝶停歇在墙角的草丛里,蹑足静守起几处好奇的孩子们;菜地里,各色蔬菜滋滋竟长,红苋绿蕹伸展出手掌似的叶片,紫茄青椒藏掖着叶底下不断膨胀的果实,黄瓜藤攀爬到高端,金银花缠绕篱墙,绽出满鼻馥郁的幽香…,无处不是令人欣喜的田园景象。

最欣喜的还是我们孩子。陶醉在这无限美景中的孩子们早掐指算好,一日后,端午节就要到了,那时自然就有很多口腹的享受,甜软的糯米粽子,喷香的新麦馒头,醇浓的米酒,泛光的油条…然而我那时最难忘却是随母亲到自家竹园里采摘新鲜的粽叶来包粽子,母亲便给我重复讲述她所知道的这端午节来历:屈子和他的行吟泽畔,昏聩的楚君,以及奸佞的小人等等,我却不能理解这么美好的世界里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险恶的事情,于是小心眼里又生发出许多悲天怀古的忧思。

在屋旁的蒿草地里拔起青艾时,我看到欢快的鸟儿叽喳蹦跳在高枝,碎碎散散的阳光从葱茏的树叶里筛下来,林下幻出缕缕七彩的光丝,这世界是多么的美好啊,千古里的忠臣为什么要悲凄地赴死呢,为什么有那么多只有用艾叶才能插门避趋的鬼魅呢,那该是多么不可理解啊,我惘然了,许多个黄昏,我就一个人仰着小脸呆看天空,疑惑这世界的纷繁复杂,在吃着端午节殷殷母亲做的蛋汤油条时,在慈爱奶奶无微不至的呵护当中,在兄弟互勉的温暖里,在父爱如山的关爱下,我终于深信这绚丽世界没有理由也不应该不美好。

在这个充满欢乐的端午节,忆起幼稚童年的端午节,寄托了太多美好的愿望,将是我一生回味不尽的根源。

包粽子

文/崔一心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我唱起这歌,便会想起端午节包粽子的趣事。

那是端午节的前一天,奶奶可忙了,她先把买回来的粽叶洗好后放在锅里煮,煮好后把粽叶捞出来放到一个盛满了水的大盆子里,接着把洗好的糯米放在一个大脸盆里,再在盆里放了一些酱油、味精和盐,搅拌均匀。准备工作做好后就开始包了,奶奶熟练地拿起几片粽叶,把粽叶卷成空心锥体,先放了一些糯米,接着放了两块肉,然后奶奶又把糯米装进去,直到装满为止。最后用粽叶把口封好,用线牢牢地系住,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好奇地问奶奶:“奶奶,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奶奶笑眯眯地说:“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赛是为了捞救含泪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里,是让鱼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懂了吗?”我点了点头,原来是这么回事。奶奶包得可真快呀,一会儿的工夫,许多小巧玲珑的三角粽就诞生了。我也来了兴趣,学着奶奶的样子开始包了,可粽子在我手里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不是米哗哗地往外掉,就是粽叶破了,怎么也包不像。奶奶笑着说:“包粽子可不是件简单的事,你还小,长大了再学。你还是给我打下手吧。”我把粽子用红线系起来,十个一串,然后拿剪刀把多余的线和粽叶剪掉,最后小心翼翼地放到篮中。

到了端午节那一天,我一边吃着香喷喷的粽子,一边回味着包粽子的过程,心想:这真是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端午节的礼物

文/曹少华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代诗人文秀这首咏端午的千古绝唱,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深切同情,还使人们对端午节和屈原有了更深的印记。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每到端午节,人们就会别出心裁,用各种形式缅怀屈原,赛龙舟、包粽子、插艾草……不一而足。

关于包粽子和赛龙舟,还有个古老的传说:原来屈原是楚国三闾大夫,由于奸臣诽谤,昏庸的楚王不但不采纳他联齐抗秦的主张,反而将他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的国都。屈原听到这一消息,非常悲痛,于五月五日怀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人们从四面八方划船赶来抢救,并把粽子投入江中给鱼虾吃,以免伤害屈原的尸体。这就是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来历。

千百年来,人们用各种形式缅怀屈原,本无可非议,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赛龙舟吃粽子这些事上,只有身体的愉悦,没有心灵的升华,这绝不是屈原当年投江唤醒民众的初衷;若仅仅是传承历史文化,也是远远不够的。缅怀屈原,也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特别在全国人民向中国梦阔步前进的今天,更应该赋予其新的内涵。

年轻的父母,当你们剥开粽子,将香甜的粽肉喂给孩子时,千万莫忘了:讲讲屈原的故事,让粽子不仅香在孩子的嘴上,还要甜在孩子心里,让爱国的种子在孩子心田发芽,生根,成长,使他们成为明天的希望……这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也是送给屈原最新的礼物。

博学的老师,当你们领着学生在大湖大江边观看龙舟比赛时,千万莫忘了:引领学生目睹龙舟飞浪和耳闻《离骚》天籁的同时,还要引发出他们“上下求索”的激情,让他们成为明天的科学巨人……这是送给学生最好的礼物,也是送给屈原最新的礼物。

虔诚的人们,当你们门插艾草,手捧雄黄酒时,千万莫忘了:抵御病毒侵害的同时,更要抵御邪恶的入侵,像屈原那样,多一点刚正不阿的正气,少一点同流合污的劣根,让我们共同创造美好的人间……这是送给你们自己最好的礼物,也是送给屈原最新的礼物。

端午节,亲爱的朋友,莫忘给屈原送新礼。

奶奶的端午节

文/张君燕

又到了五月端午,看到大街上叫卖的粽子,闻着粽子散发出的香甜的味道,我不由得想起了奶奶,想起了有奶奶陪伴的端午节。对于一直生活在北方的奶奶来说,端午节有三件事必不可少。第一是给孩子们搓五色线,第二是泡雄黄酒,第三才是包我们爱吃的粽子。

奶奶说,五色线又叫“长命缕”,在端午当日给孩子们戴上能辟邪、防止五毒近身。不过,我们哪懂这些,只是看五色线花花绿绿,很漂亮,况且女孩子本来就爱美,对这些东西也就更有一种本能的喜爱。每次奶奶要搓五色线时,我们都会围坐在奶奶身边,帮奶奶整理丝线。丝线一般由红、黄、白、青、黑组成,不过大部分时候受条件的限制,能找到几种颜色的丝线就用几种。把不同颜色的丝线整理好后,奶奶用牙齿咬住丝线的一头,另一头用双手拉紧开始向同一个方向拧。等奶奶把丝线拧成一股时,我们早已伸出自己的手臂,迫不及待地等奶奶给我们戴上。奶奶一边笑着说“别着急”,一边忙不迭地把五色线系在我们的颈间、手腕和脚腕上。一戴上五色线,我们立刻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氛,也感觉比平日漂亮了不少。

接下来就开始抹雄黄酒了。雄黄酒是奶奶提前泡好的,在自酿的黄酒中加入一些雄黄,泡一段时间后,黄酒里就有一种浓浓的雄黄的味道了。其实,我们是不太乐意抹雄黄酒的。一是味道太重,有时刺激得眼睛都睁不开;二是抹在身上会留下黄色的印记,不太美观。但奶奶说了,雄黄酒必须要抹,“抹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且不说病魔,驱蚊虫的效果却是明显的。于是,我们只好乖乖地排成一排,任奶奶用棉球蘸着雄黄酒,在我们的额头、耳孔、鼻孔、腋下和手心脚心都涂抹一遍。虽然味道不太好闻,但涂抹过后,顿觉一阵凉爽,便也开心起来。

包粽子是奶奶最擅长的手艺,也是我们最期盼的事情。用来包粽子的粽叶是春笋生长时脱落的叶子,这种叶子宽大柔软,而且有一种特别的清香,用来包粽子再合适不过了。奶奶先把粽叶的一端卷成一个圆锥形,然后把泡好的糯米填进去,接下来从另一端卷起来,卷到最后的时候要把糯米全部遮盖住,然后用棉线把粽子捆成菱形。在煮粽子的时候,奶奶会给我们讲端午节的来历,讲屈原的故事,常常让我们听得入了神。直到闻到粽子浓浓的香甜味儿,我们才回过神来,急切地想要一饱口福。

如今,已经为人妻母的我早已不再戴五色线,不抹雄黄酒,对粽子也没有了幼时的期盼,但每到五月端午,看到这些东西,我就会不可抑止地想起奶奶,奶奶的一颦一笑似乎仍在我眼前。原来,每一种物品背后,都不单单是一种物品,而是一份思念、一份牵挂,一份浓得化不开的情感。

端午尝新麦

文/杨晓江

我的老家在大巴山南麓,阆中市东兴镇的一座大山背后,祖辈在层层叠叠的田地里种植小麦、水稻和玉米。每年小麦收割后,就迎来了端午节。在我们那里,端午节称为“过端阳”,农历五月初五为小端阳,五月十五为大端阳。

送端阳,是阆中民间的一个重要习俗。它传递着千百年来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亲情和爱情。以前在农村,刚刚定亲或正在相亲的农村青年男女,特别是男方,必须在端午节这天到女方家探望女友或未来的岳父母,以显示亲事的牢固性;而当年刚结婚的小俩口,则必须回娘家探望父母亲,以表示对美满婚姻的回报。当未来的女婿或小俩口离开女方家时,女方的父母亲会送给事先准备好的新伞、草帽、扇子、手帕、背心、衬衣等礼物,表示对他们深深的祝福。

除了青年男女对爱情、婚姻的期许,乡村人过小端阳最厚重的礼仪便体现在吃食上。

从我记事开始,就和爷爷、婆婆生活在一起。那些年,生活物质匮乏,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如离巢大雁,纷纷飞向沿海,家成了他们迁徙的驿站。老人们在大山里守着家园,守着几亩田地,春种夏耘秋收冬藏。

端午节前,是最忙碌的时候,很小我就背着背篓跟在爷爷后面,把金黄的麦穗背回家,收获着满满的希望。割麦、打麦、晒干,赶在端午节前磨成面粉。在阆中农村,端午节用新麦子做包子和馒头,称为尝鲜。

端午节前一天,爷爷拿出储存好的酵母面团捣烂,用水泡上,然后调入面粉发酵,在搪瓷盆里洁白的面团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悄悄地长大,变得松软,一摁一个坑。爷爷总是知道,什么时候面团“熟”了。

“成熟”的面团被擀成面皮,包入腊肉、豇豆,做成包子,饱尝生活艰辛的老乡总会多发酵一些面,用来蒸馒头,这样接下来的几天都可以吃到松软回甜的馒头。

还记得小时候,每年端午节,爷爷总会给我做一只斑鸠,面团像被施了魔法了一样,经过爷爷的巧手,一只栩栩如生的斑鸠就呈现在我眼前。那时候,对斑鸠的期待,要大过包着肉馅的包子,等到白白胖胖的包子和馒头从蒸笼里端出来时,嘴馋的我总是最先吃掉那只可爱的斑鸠。

“十里不同风,八里不同俗。”阆中农村端午节大多都吃包子和馒头,直到高中时我才吃到粽子。民间传说,包子是诸葛亮发明的,四川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极其爱戴,诸葛亮去世后,四川人男女老少头上都包白色和皂色的帕子,俗称“戴天孝”,而蒸包子馒头也是纪念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地,平定南蛮之功。而今,除阆中之外,营山、南部等地仍保留着端午做包子馒头的习俗。

在农村,包子还会在端午节这一天作为礼物送给邻居,让大家都尝尝新麦子的味道,邻居也会用自家的包子和馒头回礼,一来二去,感情就更深了。

后来,到南充求学,端午节回家的机会少了,包子被粽子代替。那份怀念之情在心底慢慢酝酿、发酵,化着浓浓的思乡之情。2011年端午节,身体瘦弱的婆婆在厨房里操持了半天,端出了一笼热气腾腾的包子馒头。此时已重病的爷爷拿着包子大口吃起来,高兴得像个小孩,仿佛回到了童年。

无数个夏天,熬上一锅清水粥,夜晚坐在院坝里一边吃包子,一边数星星。平庸的梦编制着简单的生活,那些简单的时光,是多么幸福美好的过往。

生活越丰裕,怀念越沉重。如今,我们天天都可以吃到香喷喷的包子和大白馒头,而家乡的味道却在唇齿之间渐渐消失。今年端午提前一周,母亲就打来电话,当然有我爱吃的包子馒头在等着我。挂掉电话,眼眶里沉默的泪水再也无法抑制,泛滥成灾。

现在回到老家,经过屋后小路,看到的是凸起的土堆,长满了青草。爷爷离开我们已经两年多,端午尝新麦,再也吃不到他亲手做的斑鸠。

端午节

文/潇湘

端午节

我们一下车,便匆匆地奔向祁阳大码头,已是夕阳西沉,满江碧透,观礼台的栏杆上攒满了围观的人,只见江中有一队龙舟航标的船队,它们都抛了描,在船头插上红旗,排成整齐的一条,赛龙舟的队员把舟翻转,从水中抬上大码头。

在河埠头的右边,有一条渡船停泊在那里,船上几乎坐满了过渡的人,我看见一个绿树环抱的半岛,那是一片沙滩,长满绿茵茵的草,人们在上面踏出了几条交叉白色的路。

“走,我们过河去吧。”我对同来的两个女伴说。

我们走下那青石砌的台阶,有两尊石狮,注视着江面。彭不小心伴着那棍钢丝船缆。陈说:“你缓点走,不要摔倒了。“

我们来到船边,船在波浪中一颤一颤的,那跳板的一端浸在水中,在岸边。一对衣着时髦的恋人,正在那里扭捏地等待着,船老大便把跳板搭到岸上,他们便上去,我们也跟着上去。

我们便从在船舷边,我便划着水,清凉的江水使我旅途的疲劳消失骀尽,船启碇了。我听到了一阵“嘭嗵嘭嗵”的鼓声。

我看见那江面上,红青两条龙舟在水中箭一般疾驶过来,十幅船桨在拼命地划着,在有节奏的鼓点声中,同心协力,朝一个目标划去。在这场力和技巧的竞赛中,每一位对手都使尽了浑身的解数,在拼命地划着,啦啦队坐在机动船上,尾追鸣炮呐喊助威。大有翻江倒海之势。

我坐在船上,以动态的心情,从多维的角度,来观看这场龙舟赛。

龙舟,宛如两条游龙,在水中游动,十幅白色的船桨象一字是龙五双有力矫健的脚,在划水,在鼓点声中,向前奋飞。

龙舟超过我坐的船与码头的界线,我站起身来,扶着船上的柱子,从那些黑色的竹船篷顶上看过去,龙舟象两条遨游的龙。一会前,一会后,在水中你追我赶,远处有沙洲,再远处是湘江大桥和浯溪公园。

我的目光一直驱赶着两条游龙,它们都到了终点,几乎是同时到达,但是红船以两秒的优势而获胜。我又想到人生的许多事,在末到达之前,有谁能分得出胜负之数呢。

船头操着河沙靠了岸,我便收住思想野马的缰绳。

我们上了岸,走在灰色的河滩小道,走过草地,走过灌木丛。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现代田园风光,辣 椒,茄子,挂满了树,豆角象是挂穗子一样,那扁豆的红花,一丛丛,一簇簇,是那样逗人喜爱。丝瓜已经爬满棚架。

我看见一对情人走在那儿。

从一片竹林的小路走下一个小码头,那里停泊着小木船,有许多男孩在洗澡,两个女孩只顾看风景,根本没有注意那些全身裸露的男人。我对她们说:

“从这边走。”

我们又跟一对情人相遇。我突然觉得这个岛是情人岛,一个充满阳光,树林,爱情和友谊 的地方。

我们沿着河滩走,走向渡江的地方,看见一群鹅,可是船在对岸,我们一边等船一边吃粽子。

一只小船靠上岸,从船上跳下一对夫妇,他们进入小岛。

大渡船开过来,又下来几对情人,他们都沿着河滩走。

我们上了船,过了江。

1992年于七宝山

端午诗话

文/黄健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自然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创作的题材,古往今来,涌现出了大量吟咏端午节的优秀诗篇,令人回味无穷。

相传端午节是因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逐渐形成的,因而在呤咏端午的诗篇中,有不少是歌颂与缅怀屈原的。唐代诗人文秀的《端午》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有洗得直臣冤。”此诗既反映了广大人民对屈原的深切同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昏君奸臣的无比愤懑;北宋诗人张耒《和端午》诗说:“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此诗凄清悲切、情意深沉。

端午节吃粽子,千百年来盛行不衰。特别是到了唐宋时代,粽子已成为名食。唐代诗人郑谷有诗“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宋代陆游也写过“端午数日间,更约同解粽”的诗句,说明当时吃粽子已经很普遍了。

龙舟竞渡也是端午节的一项主要活动。这一习俗,在唐代诗人张建封的《竞渡歌》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湖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抡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那紧张热烈的竞渡气氛,跃然纸上。清代诗人陈维崧的《五月词》:“雪片崩涛飞彩帜,妙高台下龙舟戏”,生动地描绘了龙舟竞渡紧张热烈的场景。唐代诗人徐寅则写道:“竞渡岸旁人挂锦,彩芳城上女遗簪。”把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写得有声有色;刘禹锡的《竞渡曲》与徐寅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写了赛后女子们在水中嬉戏,与岸边的彩旗相映生辉,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生趣。

端午节还有其他一些习俗,如插艾叶、挂菖蒲、饮雄黄酒、佩香包等等。唐代诗人殷尧藩的《端午日》:“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动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再现了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挂艾枝、悬菖蒲、饮雄黄酒,祈福平安的情景;元代诗人舒由页的“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度端阳”,以白描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端午时节家家门前挂艾叶和菖蒲的情景。此外,明朝庄昶的“蓬莱宫中悬艾虎,舟满龙池竞箫鼓”、宋代朱松的“煮酒无寻处,菖蒲在水中”等诗句,都对这些习俗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谈端午节吃粽子

文/春雪

粽子是从超市买的,刚从超市的冰箱里取出来,硬邦邦的。买回家搁笼篦上蒸熟了,剥开墨绿色的艾叶,透过缕缕乳白色的热汽,就看见白白的糯米团,夹裹着几颗红红的蜜枣。吃起来香美无比。

五月五。端阳节,是一个并不多起眼的小节日,而民间大多数人家都牢牢记着这个日子,凡是有条件的人家,都要亲手做一些粽子,过一过端午节。把糯米。红糖。蜜枣用艾叶包个鸭蛋大的四角形,然后用细细的丝棉线扎紧,一个粽子就做成了。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屈原是个诗人,著诗章【天问】【九歌】【离骚】等,流传至今。他是当时楚国的三闾大夫,忠君爱民,主张抗击贪虐。强暴的秦国。楚王昏庸,心胸狭窄,偏听偏信,更有妇人妖邪,颠倒放浪,弱子无知,沉溺于财色女人,再有奸臣当道,欺骗妇孺,迷惑圣心,蛊惑朝众。屈原倍遭陷害。打击。他像一只铩羽的鹰,踌躇满志,满腔热忱。他满腹才华,却无处施展,反倍遭伤害。摧残。他峨冠博带,放声高歌,问天。问地。问日月;辈国。悲家。悲志士。他一腔热血,奔走于三楚大地上,访疾问苦,无数次向楚王进言,游说朝臣,名士……最后,在恶势力的威逼下,走投无路,就在端午节那天忧愤地投汨罗江而死。

那天,江边来了许多老百姓,那都是爱戴屈大夫的平民百姓和一些正直的官员。他们感戴屈大夫的博爱。真诚的道德品行,缅怀屈大夫爱民如子的为官作风。为表达他们的感情,纷纷把粽子等食物抛到江里。以后,屈原的故事流传下来,老百姓为纪念他,每逢端午节,就有了吃粽子的习俗。

屈大夫立在高高的云端,佑护着他心爱的子民百姓,繁衍后代,一步一步从

涡流艰难中走出来,有了现代都市的文明,现代村庄的进步。几千年过去了,屈原已被作为历史上一个正面人物,一个忠臣,一个传奇,让人纪念。今天,端五节老百姓吃粽子,不乏一些时尚的因素,同时,也有一些追怀的心愿。我们都希望,现实社会中,屈原这样的人物多一些。我们都希望遇上一个明智。善良的上级或竞争对手,之间有一个人道的公平公正的科学文明的环境秩序和事业法则。在乡下,人们更需要一个解民意,知民心公仆似的好干部,一个心地坦荡。不贪不虐的好村官。芸芸众生中,好有一些英雄主义者,他们要驾驭世界,掌控权力,统治财富,结果哪,他们成了世界的败类,权力的垃圾,财富的仆役。城市离庙宇很远,佛心就在民中。百姓之中亦有一种心愿一股凝聚力,当强暴压顶的时候,他门即保持一种沉默和淡然;当强暴被消灭,他们即表示一种热情和祝愿。

屈原去了。他带着深深的遗憾和无奈。他失败了。或许,那个时代我们的祖先会在黑暗之中多摸索一段时间,会多承受一些苦难,可是,屈大夫的精神已经深深铭刻在中华民族后人们的心里。他的品德,他的精神永远被人们所敬慕,所向往。

屈原性情飘逸。潇洒,为人纯真善良。平生好乐。好诗,追求一种神仙般的干净与真实的境界,有竹子般刚直不阿的品性,疾恶如仇,纤尘不染。是一个世人敬慕的大贤人,真君子。端午节。忆屈原。只是我们希望,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有越来越多的人有屈原大夫那样的品性和境界。

守护端午

文/汪学金

粽情粽意粽飘香,龙舟竞渡迎端午。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民间俗称“小端阳”,这一天,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从洒扫庭除、悬艾叶菖蒲、饮熊黄酒,到佩香囊、吃咸鸭蛋、赛龙舟等,端午节蕴藏的深厚传统文化内涵越来越受到大众认可,并加速融入现代人的生活。

端午节,饱含了赤胆忠心的爱国文化。提起端午节,人们总会联想起中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他一生举贤授能,心里时刻装着百姓,却遭馋去职,流放到沅、湘流域,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千百年来,保全了中国人的铮铮铁骨和精神之钙。在楚国灭亡后,毅然投身汨罗江中以身殉国。百姓感念他的恩德,将煮熟的粽子沉入江中,以免鱼龙伤害他的躯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端午节蕴涵着的爱国精神,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在将来,都是无价之宝。

端午节,传递了积极向上的健康文化。在全民越来越关注健康、越来渴望亲近自然的当下,正视并且提倡端午的健康文化,有利于增强对端午节的文化认同。号称国粹四大经典之一的中医,以其“治未病”的先进理念在国际上声名远播,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过去,采草药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端午节也是唯一以民俗方式弘扬传统中医药的节日。民间流传至今的沐兰、捣大蒜、洒熊黄水等端午节传统习俗,都非常有益于卫生防疫和人体健康。此外,在端午小长假,不妨来一场诗和远方的随心旅行,寄情于山水大自然间,欣赏大自然的绮丽风光,放松身心,释放压力。

端午节,弘扬了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一座时代,一座丰碑,翻阅中国文化历史,端午节的由来有纪念伍子胥、屈原以及曹娥之说,伍子胥尽义、屈原尽忠,曹娥尽孝,毫无疑问,他们都是中华好儿女,好榜样。2008年,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近年来,在国家和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下,人们所熟悉的包粽子、戴香包、挂菖蒲、挂艾蒿、赛龙舟等端午节传统习俗在各地显得有声有色,洋溢着浓浓的民俗味,通过这些有形的活动,端午节的民俗文化内涵正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