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关于老鼠的文章

2022/12/28好文章

关于老鼠的文章(精选15篇)

鸟和鼠

文/和风

鸟把窝安在树上。不时会有鸟爸或鸟妈衔来食物,喂食嗷嗷待哺的幼鸟。喂完之后,它们又飞了。鸟没有余粮,它们每天觅食,聊以果腹。它们把家安在半空中,享受充足的阳光和清洁的空气。鸟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劳动来养活自己和儿女。它们活得光明坦荡,心情舒畅。

鼠喜囤粮。它们每晚出来活动,觅了食物,藏到洞里。老鼠洞里的贮藏丰富,鼠子鼠孙世世代代也享用不完。即便这样,老鼠们仍不停止窃盗的脚步。由于偷偷摸摸,见不得人,它们永远不能在阳光下生活,只能趁着夜色贼眉鼠眼,慌慌张张——人人喊打,抱头鼠窜,永无宁日是其生活常态。最终,它们还是逃不脱被剿灭的命运。

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一些贪官被调查,其非法敛取房产几百套、上千万上亿的钞票、数不清的玉器珍玩古董字画……这些贪官在攫掠财物时,也像老鼠一样,似乎只为了满足一种囤积的癖好,却把自己的人生变得像鼠辈一样暗无天日。

做人何不像鸟儿一样?不流连于富贵,不汲汲于名利;身居陋室,勤劳养家,两袖清风,襟怀磊落。像鸟儿一样,坦然享受属于自己的阳光吧。

失而复得的猫咪

文/经典

八几年的时候,家里养了一灰黑相间的麻色猫,如果发现一只老鼠,它不逮到就不死心,不管等多长时间,直到把老鼠逮到为止,因此,自养了这只猫,不但我家没见一只老鼠,而且隔壁家里也不见老鼠,邻居都说我家这只猫,威力太大了,从没见过也没听说过有这么利害的好猫,所以家里跟粮食相关的东西也就随便放置,不用耽心老鼠搞破坏。

当我拿一根绳子逗它玩的时候,它玩得可认真了,不厌其繁,摆出各种抓老鼠的敏捷动作,显示它那高超的本领,很是有意思。时不时还抓只小鸟带回家来。

可是很遗憾的是,突然好几天也没见我家可爱的猫咪回家了,是被狗咬死了?还是被吃了耗子药的老鼠毒死了?也曾怀疑被人偷去了,不得如知,好好的没了踪影。眼看半年多了,猫也没回来,虽过去几个月了,家里也还没有老鼠的动静。

无巧不成书,我母亲到一个亲戚家去喝酒,这个亲戚家离我家约有2里多地,在没开饭之前,没事就和几个同伴到亲戚的一个远房邻居家串门,刚进门,就听到房间里一只猫在喵、喵连续叫唤着,我母亲一听,这猫的叫声怎么这么熟悉啊,急忙朝猫叫的地方快步走过去,这不正是我家丢失的猫吗,猫的脖子上用铁丝做的一个圈,用绳系着的,我母亲高兴坏了,立马把猫抱起来,小猫也高兴的不得了,用尾巴贴在母亲身上不停的摇摆,原来可爱的猫咪是听到了母亲熟悉的声音,知道是主人来救它了,高兴的叫起来。

经过打听原来是这家的孩子夜晚打手电筒在田垅里捉青蛙,路过我们村时不知用什么方法把猫给逮着带回家了。这家人感觉很不好意思,连说对不起,不好意思。当即,我母亲就把可爱的猫咪送回家来。

捉鼠记

文/周书养

初秋的一个晚上,我在院子里散步,走第二圈的时候,一只白色的小猫悄悄地跟在我身后,我停下,它停下。

我绕五排楼房走一圈,大概四百米。那只猫跟着我先走了三圈,我站住,它坐下,我蹲在它面前,它也不跑不躲。看着它的眼睛在路灯下闪烁着幽幽的光,胳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我很少与不会说话的动物近距离的对视,在昏暗的灯光下,在深夜,与一只猫对视,反而有点发怵。我就问它:你上辈子是人吗?它喵喵地叫了几声,好像很生气的样子,转身走了。

隔了一天,晚上回家后,发现厨房里放的一块豆腐缺了半角,且有明显的啃咬痕迹。经过反复查验,断定,是老鼠干的。我突然想起了那只猫。那只猫,是在告诉我,老鼠进我家了,或者老鼠是被它撵进我家的。它是问我要猎物呢,还是要告诉我,让我防着老鼠?可惜,我当时没懂它的意思。

世上的事儿真是奇妙,任何事物的出现,看似偶然,也未必不是必然。就像那只猫和老鼠的出现,谁又能说清它们之间的关联呢?

岳父听说我家进了老鼠,便买了铁夹和一个笼子送了过来。

笼子不大,有网密布,网眼比黄豆小点,内有一钩,专挂诱饵,钩子的另一端在笼外,弯曲成环,笼门有弹簧,翻起来用一根铁丝压着,铁丝穿在诱饵连接的钩端环内,老鼠一旦进去,只要触碰诱饵,笼门便瞬间关上。岳父给我教了使用方法,还要我亲自操作一次。我在设置老鼠夹时,差点把自己的手夹了,岳父又反复叮咛了一番,说千万别抓不住老鼠反伤了自己。

睡觉前,我把老鼠吃过的豆腐掰了一块挂在笼中的钩上,小心翼翼地设置好,放在阳台通往室内的门口。阳台上有一道推拉门,我把门关到只能放置笼子那么大的距离,老鼠如果想从阳台进入室内,除了从笼门爬进来,或跳起来从笼子上空飞过,别无出路。心想,这老鼠是逃不掉了,它误闯我家,成不了硕鼠,也成不了精,要是被关进笼子,一命呜呼,岂不冤枉?但又想,现在万物互联,生物、病毒日益进化,今年又是鼠年,老鼠是主角,它能上当吗?

早上起来,去看笼子,果然有老鼠彷徨笼中。老鼠见我,疯狂地在笼中冲撞,不停地用压咬、用爪子抓着笼子,想冲破牢笼,重获自由。它折腾了一阵,抓住那个诱它入笼的铁钩,咔咔地咬着,还看着我,一副不甘的态度。

我又想到了那只跟我走了三圈的猫。

至于这笼中的老鼠,岳父说,他来处理。他是老革命,当过兵,打过仗,老虎都不怕,还会怕关在笼中的老鼠?

捕鼠记

文/王建章

1968年秋,我投亲靠友来到大同市南郊四老沟大队插队。每天干完农活回到小屋,自己动手生火做饭,劳累又艰辛。其间还发生过人鼠之战,尽管过去近半个世纪,依然记忆犹新。1970年初夏的一天收工后回家,打开房门,突然看到地上有只老鼠,走到跟前它才逃掉。上前查看,原来墙角有一个小洞,无疑是它的窝。准备做饭时,发现小米口袋被老鼠咬破。“好个令人厌恶的家伙,竟偷吃我宝贵的粮食,看我怎么收拾你!”要知道,那时粮食十分紧缺,我插队的地方是山区,靠天吃饭,产量很低。每年分给每个社员的粮食只有300斤,每家每户都要精打细算,人人惜米如金,岂容老鼠糟蹋!我向邻居借来老鼠夹,第二天早晨出工前放上诱饵,支起铁夹。中午到家后忙上前查看,果不其然,夹住了一只!铁夹子卡在它的脖子上,早已毙命。初战告捷,让我信心大增。第三天出工前又把鼠夹支了起来,不曾想接连三天都一无所获,而且面口袋又被咬破,真让人恼火又郁闷!和人们说起此事,一社员告诉我:“这些家伙们精得很呢,当夹住一只后,会在木板上留下了死老鼠的气味,其它老鼠能闻出来,就不会再上当了。”原来如此!可老鼠必须消灭,该如何是好?

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我迈进家门,又看到这讨厌的家伙,靠近它时就溜回自己的窝,我想,干脆动手捉它!不过,须先断其后路。不久后的一天推开门,又见地上有鼠。我疾步上前,用早已准备好的石块把老鼠洞堵上,然后返身捉拿。尽管它跑得快,但已无洞可钻,在地上惊恐地窜来窜去。几个回合后被我捉住,我用三个指头捏着它的后背,老鼠拼命挣扎,吱吱地叫,不停地扭动着身体,四条小腿晃来晃去。欲拎到外面“就地正法”,刚出房门,它突然返过身来,冷不防朝我的右手拇指狠狠地咬了一口,顿时呈现两个小口,并有鲜血渗出。我本能地松开了手,老鼠掉在地上,似离弦之箭,一下子钻进了木柴堆里。功亏一篑,还付出了血的代价,令人好不懊悔!

教训要接受,老鼠虽小,但也不愿束手就擒,须改变策略。一天迈进家门,一个尖嘴猴腮的家伙又映入我的眼帘。我急忙堵住洞口,戴上手套,迎头而上——从它的前面下手。它和我来来回回地在地上兜圈子,无奈入地无门,最终被我一把抓住。它的两条后腿又蹬又踢,但脑袋和前半身握在我手中,咬是咬不了,逃也逃不掉……

我感觉,活捉老鼠很有成就感,之后半个多月的时间又擒拿了3只,据此分析,这个鼠家“人”口众多,打持久战事倍功半,把鼠洞堵死,方为上策,可一劳永逸。我找来些河卵石,一颗颗地塞进了洞中,堵了个严严实实,然后把洞口抹上黄泥。从此后,家中再无老鼠踪迹。

骑楼旧街

文/梁惠娣

家乡的小城有一条骑楼旧街,像一位睿智沧桑的老人,走过百年的风雨,见证着小城的繁华与变迁。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骑楼街是小城最热闹繁华的一条街,街道两边是仿欧风格的骑楼,一律弯弯的门、镂空的窗,门口立着两条四方的门柱,门柱连着长长的回廊,各家的回廊彼此相通,下雨天出行或串门,是可以不打伞的。街道中间的道路用红砖铺就,充满简朴古意。街道两旁的人家便在门口摆摊做买卖,卖各种各样别具特色的东西,成为骑楼街的特色。

街口有两间陶瓷铺,卖五花八门的陶碗瓷碟砂锅瓦盘,有的简朴,有的精美,物美价廉,每一个瓷器里,装着的都是人间烟火里的一汤一饭一菜一蔬,装的是生活的各种滋味。

往里走,有一间打铁铺。打铁的是一位戴着眼镜的老人,他就像身怀绝技的江湖老艺人,他与铁块打了一辈子交道,一块铁片在他的叮叮当当的敲打下,变成各种各样精巧的什物,铁桶、铁箱、铁锅、铁铲、铁锁、铁链、铁钉,还有老鼠笼、老鼠夹。小时候我家里有老鼠,父亲就叫我来这里买过老鼠笼和老鼠夹。

有个旧书摊,里面全是旧书,散发着旧书特有的浓浓的书香味。小时候我一有空就往旧书摊里扎,坐在地上,埋头在旧书堆里,翻看着我喜欢看的小人书、连环画、童话。稍长大一些,我看席慕蓉、鲁迅、苏童,也学着啃《西游记》、《红楼梦》等大部头。那时候我小小的心灵在旧书香的浸淫中,埋下了爱好文学的种子。旧书摊的老板是个慈眉善目的中年男人,常常捧一个大大的紫砂茶缸,坐在门口的太师椅上,慢悠悠地一边喝茶,一边看着我们这帮只看书不买书的小鬼,他也不恼,一直在用他的宽容收留着我们渴望看书的童心。那时候感觉骑楼街的旧书摊就像一个大大的花园,而我们就像饥渴的蜜蜂和蝴蝶,尽情地在百花中飞舞流连,汲取知识的滋养。

骑楼街的尽头,有一间糖水铺,卖各种各样的特色糖水。有粘稠的糯米糖水,有绿豆薏米糖水,有红豆黑米糖水,有红薯粉条糖水,有芋头糖水,有木瓜银耳糖水,有芝麻糊,还有最特色地道的毛薯羹。毛薯羹香甜软滑,令人食之难忘。毛薯羹是骑楼街特有的糖水,在别的街吃不到。

糖水铺的对面是一间老牌点心店,店主一家现场制作各种糕点,点心的香味飘遍了整条街。有各种各样的蛋糕和面包,还有小城特色的田艾籺、豆沙芝麻圆堆、马蹄糕、红枣糕、沙琪玛、葱油饼、绿豆饼、肉松饼……小城人们喜欢叫上三五知己,往糖水铺里一坐,点一碗糖水,然后冲对面的点心店喊一声:“来几个田艾籺红枣糕豆沙包。”对面“哎”地应一声,一会儿点心就端了过来。人们便在一碗糖水、一碟点心中甜蜜地度着安闲乐悠的时光。

家乡小城的骑楼旧街,就像一张古老的明信片,记载着小城曾经走过的足迹,盛载着小城人们最深厚最质朴的记忆。骑楼旧街的岁月,就像一条河,依然在静静地流淌。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文/小小的希望

现在的世界纷繁复杂,外界环境日新月异,社会万象丰富多彩。我们可以用一双明亮的眼睛和一颗明净的心灵去认识外面的世界,审视世间的万物。但很难认识自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说过“认识你自己”。

《伊索寓言》中有一个关于乡下老鼠和城市老鼠的故事。讲了两个老鼠都对彼此生活的世界充满好奇,但由于不同的个性,不同的习惯,它们最后还是都回归到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圈子中去,并且因自己原来简单的生活而快乐。

每个人都想取得非凡的成就,但前提是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个人不可能样样都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扬长避短,将自己的天赋发挥的淋漓尽致,才能有所成就。

没有主见,那你将会在众多人的参考意见中无所适从,会走投无路,最终会有“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惆怅。

我有一个朋友江涛,当初听家人的话,认为高中学理科,大学可选的专业比较多,毕业后比较有前途。尽管他喜欢文科,并且文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也许是虚荣心“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也许是没有主见,不愿违背家人的意愿。总之,他选择了理科。然而理科对他而言,简直就是一种折磨。最终他高考名落孙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之所以不能充分的认识自己,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吧!

经过这件事,他逐渐成熟,有了自己的主见。最终选择复习一年文科,因为对文科的兴趣,他丝毫没有感到复习的困难。经过一年的痛并快乐着的努力,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在复习的一年,他认识到了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美的。

生活中许多人之所以不能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条件,结果很多人盲目地去做不适合自己的事,失败就成为必然了。

我们中的许多人总是围绕他人的期望设计自己的人生,永远都不愿花点时间发现自己真正的需求,难道你们愿意永远活在别人的设计中吗?难道我们不该在短暂的人生做些自己认为快乐的事吗?

用一生的时间走回来

文/陈博伦

一缕炊烟被突如其来的漫天的雨打碎,与此同时我的目光被一声呼唤击落,直扑扑地掉下来。“噗”地在地上拍起一阵充满怪味的烟尘。我听到母亲在唤我,像在呼唤一个迷途的孩子,她的声音被风一下子吹散在荒野里。荒野中我的一截目光歪着头一动不动地横在一块裸露的岩石上,像只死掉的野物,被风撕咬得支离破碎。

我七岁的时候个子还是矮矮的,在人踩起的尘土中慢慢长大,吹不到高处的风,也看不到高处的人,只能望见他们的衣襟和后脑勺。我能跟着一只老母鸡在柴草中钻来钻去,找到它偷偷在外面下的蛋。柴草都长在风里,在地上给我留下足够的空间,我低着头,目光扫过厚厚的落叶,偶尔抬起头看看被遮挡得密不透风的天。那时候我走过了很多路,走到哪里目光就跟到哪里,看清每一粒蚂蚁和石子,每一步都实实地踩在目光经过的地方。

哪一天我突然长大了,个子也长了。我在高高的空中看到许许多多的目光交错着飞来飞去。那是很多事物的目光:人、树、老鼠、一条老掉的黑狗、一只不知疲倦的候鸟。我把自己的目光接了上去,像稻子的旧茬抽出新芽一样。用一只麻雀的眼睛,我第一次从天上看到了我们家的房子:低矮的土房子、黑漆漆的烟囱、暮色压住的屋顶摇摇欲坠。它是那么陌生,一点都不像我们的房子。

我把目光一茬一茬地接上去,由一丛溪边的野草,到荒草中蹲伏的野兔,再到山顶的松树,我看到城市,看到视线尽头的天空,看到悬在一大群人头上的梦。那些目光经过的路,再也不能用脚去走。或许那些事物的目光骗了我,那些路都是虚的。我看到的,也都是假的。

后来我的目光一直在很远的地方游荡,我甚至不知道自己又长高了没有。长不长高都无所谓了,我能一直看到山那边的东西,个子对我来说没有用了。哪一天我的身体跟春天的虫子一起躺在草地上,肚皮朝天晒着太阳,目光却在一个很远的地方,看着黑暗中的雪漫天漫地落。又有一天我的身体面向村庄外面的路,让风穿过每一节骨缝,目光却一直钻到了地底下,触摸着植物的根须。当我目光在远处游移的时候,耳朵好像也听不真切身边的声音,朦朦胧胧的反而像离得很远,传到耳边只剩下呼呼的风。

这时候我听到母亲在叫我了,我吃了一惊,目光断成了两截,啪地掉在一片荒芜的风里。我的目光走得太远了。这些年,我的目光一段一段被我接出去很远,我把长个子的劲儿全都用在这上面了,无法再把它收回来。目光的尽头像纤细的柳枝在风里飘飘忽忽,我快控制不住它。现在我想把它接回来,把目光重新投在母亲身上,看看她要叫我做什么。可是离得这么远,目光越来越难以续上。我渴望遇见一只我家院子里的老鼠,它外出觅食恰好被我碰见,我的目光就可以像一截绳子一样让它牵回家里。可目光所及之处的老鼠我一只也不认识,我也不知道我家的老鼠长什么样。我原以为我的目光在院子里停留了那么久,任何一只老鼠一块石头都能被轻易地认出。现在我发现我错了。我还没有熟悉这个家,就迫不及待地让目光顺风跑远了。

我费劲地把一棵一棵树的目光接起来,再后来,目光弱得只能在一粒粒泥土之间传过去。我就这样沿着早些年的路,让目光一寸一寸地走向家的方向。快没力气的时候,我把目光从路上的尘土中抬了抬,看到了熟悉的院子和柴房。我用最后一丝力气把目光接在了门前那棵只剩一口气的老榆树上,看到了我自己------我的身体站在空荡荡的院子里,矮得仿佛只有七岁,一片死寂,一双空洞洞的眼眶,面无表情。然后,眼前的一切暗下去。

难忘那只麻鸭

文/嘉民

1960年国庆、中秋两节期间,我排了近两小时的队,凭“计划”买回了一只鸭子,只有3斤多重。父亲拎着鸭脖子,左右转着看了看,说:“这是一只高邮麻鸭,蛮好的,养着吧,说不定能下蛋的,反正一只鸭子,全家十多口人也不够吃。”

经人指点,我先到居委会开了一张证明,然后到粮食局的一个部门,排了长队,领到了一本“饲料证”。京畿路左侧的一条巷子里有一个饲料供应点,每月一次在那里可凭证买到糠皮、麸子等饲料若干。每次去买饲料都是一场“战斗”,至少要准备3小时左右的排队时间。

我家养鸭子有一个好“条件”。我家紧邻宴春酒楼的“后作”,母亲又在宴春工作,因此隔几天就可以拿到制作“白汤大面”的“鱼渣子”。制作“汤料”的传统工艺十分考究:先是用新鲜的小杂鱼(每天天不亮就有江边上的渔民专人送到店里来)熬一大锅汤;然后将鱼渣灌到洋面口袋里用力挤压,挤过汁水的干鱼渣再放到锅里用豆油煸炒至金黄色,再放到大锅里熬煮出第二锅浓汤;如是者三,剩下的残渣就不要了。因此,过去的“大面”端上来,面碗中央就会自动形成一层薄薄的金黄色的“膜”,用筷子可以“挑”起来,好吃!现在用骨头汤下的面可差远了,完全没有资格称为“大面”。

店里的员工争抢着要这些鱼渣子,所以不是每天都能弄到手的。好在母亲近水楼台,所以总能拿到一些。鱼渣拿回来,干净些的煨一锅汤,放点萝卜、白菜什么的,一大家子人吃得很过瘾;脏一些的就喂给鸭子吃。

另外,有时看到便宜的小螺蛳,也买回来敲碎了放在水盆里给鸭子吃。鸭子的本事很大,片刻功夫就能把螺蛳的肉子吃得一干二净,盆里只留下螺蛳的碎壳壳。

天热的时候,母亲还指挥我们给鸭子洗澡。将我们洗澡的大澡盆抬到大院子里阴沟口边上,到对过人家打上几吊桶井水,鸭子不等井水打够,就迫不及待地跳到澡盆里扑腾起来,有时还惬意地游上两圈。洗过以后,鸭子就跳出来,振翅六七下,引吭四五声……在鸭子跳出来之前,大家必须敏捷地远远躲开,否则就会被溅得一身是水。

这是一只漂亮的鸭子。由于吃得好,侍弄得干净,鸭子全身的毛羽长得油光水滑,两翼末端的羽毛被阳光照得乌蓝蓝的,煞是好看。

这是一只勇敢的鸭子。经常有几只老鼠前来偷食,围着鸭食盆子,与鸭子共进午餐。鸭子能忍则忍,实在到了忍无可忍之际,就看准某只老鼠,迅疾地叼过去。老鼠被鸭子吞到喉咙管里,尾巴还在鸭嘴外面扫来扫去。我们每看到这种情况,就赶紧奔过去,帮鸭子慢慢朝下“顺”。捕食到老鼠之后,鸭子就趴在那里,两三天都不进食,有时摇摇晃晃地走到阴沟口喝两口水,过几天就又恢复正常了。按同样的程序,这只鸭子还吃过好几只麻雀。不同的是,吃麻雀比较顺溜,不像吃老鼠那么受罪。

这是一个还债的鸭子。自1961年开春起,每年产蛋期可达320天以上,有时还生双黄蛋;有时一天生两个蛋,早晚各一个。我经常揣着两只鸭蛋到京口闸自由市场上去偷偷地(刚建立的自由市场还未放开,来这里卖菜的贩子都持有“摊贩证”,且缴纳过费用)卖掉。运气好的时候,可以卖得1元1角钱,最不济也在9角钱以上。这是一笔很大的数目,能在自由市场上买回一家人一天的菜蔬,有时还有富余。

这只鸭子是我们全家的福星,大家都把它当宝贝似的“供”着,但灾难终于还是降临了。1963年春天,鸭子不肯吃食了,当然也就不下蛋了。在我家整整养了两年半的“功臣”,眼看着一天天瘦下去。万般无奈之下,我只好把它杀了。清理内脏的时候发现,在它的肫里,赫然斜插着一枚注射用的针头……

鸭汤炖得了,每人分到一碗,里面有3小块鸭肉。鸭肉很瘦很柴,但汤的汁水还是很浓的。好久没有吃到过这样的美味了,但大家就是高兴不起来。没有一个人说话,只听见小口吸溜的声音。我吃得很慢,舍不得一口气喝下去。良久,我听到自己的一滴眼泪掉到碗里……

两只猫

文/余罗生

在都市养花,尤其是在阳台种菜,要防天上飞的鸟雀的伤害,当然更要防地上跑的“窃贼”老鼠的祸害。但千防万防,老鼠最难防。 老鼠喜欢晚上出来活动,而人们晚上都在家中呼呼睡大觉,不可能熬夜来对付老鼠。为什么说人是万物之灵呢?知道“一物降一物”的道理,养一只猫,既可以防天上飞的,又可以对付地上跑的,万事大吉。

说来真的巧,正所谓“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我们想要一只猫的时候,第二天早上,我从烈士公园晨练回来,在宿舍停车坪的汽车下面,就听到有一只小猫在弱弱地叫,一点也不怕人。所以我手到擒来,就捉到这只小猫——这应该是一只断奶不久的小猫。不知它是走失还是被人丢弃的,我喊了几声:“谁家丢了小‘猫记’?”“猫记”,是长沙人对可爱的小猫的一种昵称,但四周除了有我喊声的回音外,完全无人答白。我跟守传达室的梁大伯讲:“如果有人来找小猫,请对方直接打我的手机,我马上把小猫还给对方,现在我先养着吧。”

说来也怕莫是有点缘分,这只小猫来到我家十分好养,不挑食,我用小鱼仔拌饭喂它,它吃得津津有味。

小猫虽然还不大,但天不怕地不怕的老鼠子却还是畏惧它的。看来真是“一物降一物”,大自然的客观规律还是十分管用的。

我家阳台上的花和菜,虽然还会时不时有点损失,但比以前好多了。我家屋顶上面面积很大,小猫当然不可能全部照顾到,房子的西边是小猫活动和住宿的地方,老鼠子一般不敢来,它们就在东边偷偷摸摸打打游击。随着小猫一天天长大,它的活动范围也扩大了,生龙活虎地在楼顶四处巡视,动作也快如闪电了。养花的棚子上以前常有小鸟在上面停歇,梳理下羽毛,十分安逸,现在可不行了,这只猫会轻手轻脚对小鸟发动突然袭击,吓得鸟儿四处乱飞。我想,这可能是猫在向鸟儿们宣布:“我的地盘我做主,对任何侵犯者决不留情。”动物也是有灵性的,有一天傍晚,我们发现猫蹲守在老鼠子经常往上爬的地方,第二天早上我去楼顶送猫饭,看到猫正在津津有味地吃晚上捕获的猎物——老鼠子,对于平常十分喜欢的、有鱼仔的早餐,它已不屑一顾。

皇天不负有心人,原来成群结队、大白天也敢出来逛的老鼠子,此时在我家已销声匿迹了。花盛开,菜茂盛,有种有收了。

养了三年多、有了感情的猫,在今年开春不久的一天早上,忽然不见了,任我们千呼万唤也没有回应,以前只要我们喊几声,它就会从一个角落里向我们欢快跑来。怪了,不见了,一连几天都没有它的踪影。

最后我们得出结论:是它找老公当“新娘”去了,但几年的喂养,怎么能说走就走呢?

算了吧!去了的,是不会再回来的,但对付天上飞和地上跑的,可是我们家刻不容缓的“大事”。我们只好四处打听谁家有刚断奶的小猫,正好桂姐姐宿舍有位娭毑有一窝断奶不久的小猫要送人,得到信息后我急忙赶去讨要来一只。猫的主人告诉我,她老人家一直用猫粮来喂猫的,猫粮超市有买。我去家乐福买了中号和小号共三袋,差不多花去20元人民币。太贵了,这猫真的养不起,只能逐步减少专用猫粮,用钓来的小鱼仔拌饭来代替。问题是,几个月了小猫变成了中等大的猫,它就是不吃小鱼仔拌饭,甚至用绝食来抗拒。我心软,生怕饿坏了这只大猫,只好买猫粮来喂,还好,同事打听到批发市场有12元一公斤的散装猫粮买,问题不大了。奇怪的是,我们现在养的这只猫不吃鱼,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世界上竟有不偷腥的猫。真的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不知它以后会不会吃鱼,甚至十分喜欢吃鱼呢?要知道我们以前养的那只猫可是嗜鱼如命,只要看见我就沾身不走,每次没有两条小鱼,我是无法脱身的。

两只猫,爱好有天壤之别,最后会不会殊途同归呢?我不知道。

活成一只老鼠

文/秦延安

“灯火乍熄初入更,饥鼠出穴啾啾鸣。啮书翻盆复倒瓮,使我频惊不成梦。”明代学者龚诩的《饥鼠行》,形象地描述了自己饱受鼠害的情形。其实,大多数人对老鼠都没有好感。这不仅因为它长相丑陋,一直与人类争抢粮食,还传播疾病,爱搞破坏,所以古人在造字时,给“鼠”上放一个“臼”寓意打击,这便有了“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不仅猫捉老鼠,狗拿耗子,就连马也捉老鼠,足可见大家对老鼠的厌恶与痛恨。

虽然老鼠口碑不佳,但其机警和超凡的智慧,却不得不让人佩服,所以老鼠又有“子神”、“社君”的别称。在中国“四大家”、“五大门”的动物原始崇拜中,老鼠一直榜上有名。古人认为,老鼠具有非凡的灵性,代表着上天和鬼神的意志,是穿行于天地人间神秘而聪慧的神灵。《山海经》中有“状如鼠而鸟翼”的寓鸟、“状如兔而鼠首”的飞鼠。《西游记》既有二十八宿之一的虚日鼠,六丁六甲之一的鼠神将,又有灵山脚下得道的黄毛貂鼠精,跟托塔李天王套干亲的金鼻白毛老鼠精。灰头灰脸的老鼠能获得如此尊崇,并不是空穴来风。

“一日时辰子为首,十二生肖鼠占头”。小老鼠缘何占首位,明代《七修类稿》说:“子虽属阳,上四刻乃昨夜之阴,下四刻今日之阳,鼠前足四爪象阴,后足五爪象阳故也。”“阴阳说”认为老鼠是阴阳兼备的动物,其解说着眼于子夜连着昨日与今日。清人刘献延在《广阳杂记》中提出了“开天僻地”说:“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以老鼠习惯性的磨牙撕咬、建功立业来解释其位置,似乎也有一定道理。但不管何种缘由,都不影响老鼠独占鳌头,这不仅丰富了民俗文化,也告诉我们,做事时有时拼的不是外貌和体力,而是智慧。

老鼠的聪慧不仅传说于十二生肖中,还被尊奉为“财神”,是吉祥富裕的象征。俗话说,“仓鼠有余粮”。老鼠异常勤劳,只要一息尚存,每天夜间都在不停地寻找搬运食物,并且建有多个仓库。旧时乡村,每到秋冬时节,口粮紧张闲来无事的人们,便掮着铁锹在田地里找鼠穴。每找到一个鼠窝,便获得许多粮食。故谚语有“老鼠有三年余粮”之说。天晴防下雨,早思量常备存。人们根据老鼠勤奋储粮的习性,延伸为积财之意,即老鼠“驾到”,财富即来。

老鼠不仅勤奋,而且还是个通灵的动物。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老鼠不仅能听懂人的语言,而且还能掐会算,有先知先觉的特异功能。旧时,农村老鼠成灾,人们在灭鼠过程中,十分隐蔽,就连“夹老鼠”、“药老鼠”的话都不敢说,唯恐老鼠听到或算到。因为老鼠的嗅觉灵敏性特别高,一旦嗅到便再不会重蹈覆辙。

这一种通灵在矿难预警中更为神异。每年的腊月十八,就是祭奠窑神的节日,而他们祭拜的窑神就是老鼠。这是因为老鼠的听觉和嗅觉非常灵敏,对于井下冒顶、塌方、透水、瓦斯超标或爆炸等灾害,都能够比人类更敏感地察觉到,一旦有险象,就会仓皇逃命。于是,在地下与窑工朝夕相处的老鼠,就成了他们心中的保护神,并有“老鼠在,安全在,老鼠走,快快逃”之说。实践证明,老鼠确实知地灾,对将要发生的特大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水灾、旱灾等均有一定的反应。古人认为,如果家中老鼠突然离去,便是不吉利的象征。湖北一带俗称“失鼠”为“失水”,可能有洪灾发生。在唐山大地震前夕,人们惊异地发现鼠群向郊外逃窜,或者三五成群地蜷缩在路边或相对空旷安全的地方。

“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虽然老鼠有许多不是,但它的机灵、勤奋、聪明和适应环境、勇于拼搏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择善而从”,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活得如老鼠般强大。

一只拒绝的猫

文/李克红

有一只小花猫,住在豪华的别墅里。它的主人每天都给它买最高档的猫粮,它在这里幸福地度过每一天。小花猫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好玩了,更没有什么东西比主人买回来的猫粮更美味了。

有一天,一只小翠鸟叼着一条小鱼飞到别墅的窗户上,它敲了敲玻璃窗后放下鱼说:“小花猫,打开窗户吧,我们一起来吃鱼!”小花猫跳上桌子看了一眼那条还在活蹦乱跳的鱼,惊诧地说:“天哪,鱼?这是一个能吃的东西?太恶心了,我才不要。”小翠鸟又说:“鱼是最美味的食物呀,猫们都很喜欢吃,你难道不想尝尝吗?”小花猫摇摇头说:“谢谢你,不过我真的不想品尝,你自己吃吧。”说完,小花猫不屑地跳下桌子吃它的猫粮去了。小翠鸟摇了摇头,叼起小鱼飞走了。

那天夜里,月亮非常美,小花猫就在窗户边欣赏外面的夜景。突然,一只猫头鹰叼着一只老鼠飞到了这里,它把老鼠放下来用脚踩住后啄了啄玻璃窗说:“小花猫,打开窗户吧,我们一起来吃老鼠。”“什么?老鼠?你居然吃老鼠?我的天,我快要吐出来了。”小花猫把头扭向一边,还伸出一只爪子捂住自己的眼睛。猫头鹰见它实在不愿意打开窗户,只能摇了摇头叼起老鼠飞走了。

就这样,小花猫因为不愿意打开它的窗户,不愿意去尝试和接受,甚至不愿意去了解鱼儿和老鼠究竟是什么。而事实上,这些才是小花猫真正喜欢吃的,但它的拒绝使它错过了这一切,所以它总是认为——天下最好吃的东西是主人从超市里买回来的猫粮。

是的,想要领略世界的另一种美妙,就必须要打开自己紧闭的窗户。有时候,你拒绝的是别人,其实损失的却是自己。

与鼠共舞的知青岁月

文/万伯翱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从北京下放到河南省西华县黄泛区农场园艺场第二生产队当知青,前后整整十个春秋。我已满怀深情地在《人民日报》上写过我的生产队长们,今天第一次写与野生动物的交往,这种交往也是没齿难忘的。

那时我们二队农工和知青统一住集体宿舍,是一大间自己动手打好地基,先垒砌在自挖自夯的地基上,因为砖当时较为稀罕金贵,所以常常不到一半以上的墙就改用泥坯了,当然也没钱买瓦,是用麦秸或草苇做屋顶了。地面当然无任何铺设,直接是潮湿的黄土地。这种房屋构造十分简陋,大都市现代人是无法想象的,我们建起的这种房屋两三年后必会“通风透光”加漏雨了,在老泥瓦匠指导下,我们就上房再修补。

我记得开始我们宿舍紧挨着队里一个粮仓,为了保证粮仓安全可靠,基本上上下下都是砖瓦结构和水泥地面了。但晚上,一吹灭了灯麻烦就来了。

俗话说:“老鼠生来会打洞。”那时职工因穷困大多没有蚊帐,我母亲让我带有一单人绿色小蚊帐,真派上了用场,当然防蚊蝇还没有问题,但晚上只要吹灭如豆煤油灯不久,这种哺乳动物啮齿目的耗子大军从洞穴中爬出来,就开始沿着墙根,从“总部”隔壁粮仓发着“吱吱”呼叫声,成群结队潮水般出动到我们屋里了。

那时三夏三秋后体力劳动十分繁重,都是在龙口夺粮嘛,煤油灯下读了个把小时书后,很快上下眼皮打架,支撑不住就上到我们自制的床上青纱帐里进入梦乡。开始入睡时也听不到耗子大军前呼后应的出动声音了。但是这些白日胆小嗅觉性十分高的地下部队在这黑夜中却大显身手,它们不但熟练高超地沿着拉蚊帐的铁丝飞快奔跑来回,到了我小帐顶放开手脚放肆地手舞足蹈起来,更有甚者还钻帐而入,碰到我时还能感到了它们扎人的胡须。让我骤然惊梦而起,拳打脚踢击退帐内帐顶大小鼠军,像京剧“三岔口”夜斗中,我手掌曾接触到他们毛茸茸、呈锥形、拖着大尾巴的身体,这些嚣张贼鼠虽小却也绿豆眼闪着怕人的绿光。第二天我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和酸痛的双眼随保管员打开粮仓门查看它们的大本营;在梁上,竟还有昨夜欢舞的大小老鼠在随时准备逃窜,却壮胆在有高空优势且贼目警惕张望着,这又正如唐诗所写:“官仓老鼠大如牛,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难遣朝朝入君口!”,更古老的诗经曰:“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无食我麦,无食我苗”,可见同伙田鼠也是很可恨的。上世纪五十年代除四害中:如今麻雀已正了名,但你这老鼠耗子和贪盗国家人民的物品一样的贪官污吏,必遭全民人人喊打呢!但当时怕下药后污染屯粮,我们改用鼠夹鼠笼应战,也狠狠打击了不可一世的鼠敌,着实让我们夜晚消停放心入睡了一阵子。我回忆当时农场都没有养狗养猫的农户,鸡鸭等家禽也绝对在“割掉资本主义尾巴”之列。

据说全世界老鼠耗子种类竟有450多种,始祖“东方晓鼠”据查竟有五千万年的历史,当然供人类做各种科研的特种定向培育的小白鼠毛白肤红,体长不过15厘米左右,因为老鼠基因序列和我们人类差不多,故这些鼠类对人类温顺易捕亦可爱对人类大有用处。1986年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出了大事故,近9.5万人死亡,但动植物皆死亡后的三年后,老鼠不知从何洞穴内爬出复活了,据说更加肥硕壮大了。

活着,真好

文/徐春

今天早上进办公室,刚坐下,见桌上一堆老鼠屎,气得我皱眉大叫:“好讨厌的老鼠……”低下头来见桌下地板上也有一大堆,如此看来,老鼠昨晚在我们办公室里聚会了。

“这些小家伙真不懂事,前些天我还专门大扫除了的。”和我同室办公的顶头上司郝主任倒是安然自若:“应该是老鼠太爱我们这个办公室了!”在打扫了老鼠屎后我突然开悟:“老鼠要是有文化就好了,咱们就写一个牌子放桌上。”主任很默契地配合说:“亲,请勿在桌上随意大小便!”办公室里一阵哈哈大笑,刚见老鼠屎的郁闷心情也烟消云散……

秋雨绵绵,不想出门,中午便叫了两个盒饭,见主任吃得津津有味,我却没有胃口:“我想到昨晚成群结队的老鼠在桌上跑来跑去的,都吃不下饭了。”他一边吃一边说:“这有啥子哇,这样反而能增加我们的免疫力。”我一听哈哈大笑,然后跟他一起开心地吃起午饭。

这个曾得过淋巴癌的帅哥,面对一切都是这么乐观开怀。不然怎么能打败癌细胞成为抗癌英雄呢?当年刚过而立之年的他被诊断为癌症时,人生事业刚有起色,孩子也才两岁多,那得承受多大的心理压力,常人难以想象。得病之前,他是记者部副主任,骑着摩托风风火火穿行在达城的大街小巷。带着记者奔赴在采访的最前线,采访回来常常是吃碗方便面或盒饭充饥,然后伏案赶写稿子。他从不关心自己写了多少稿分,也不关心是否完成了写稿任务,但每月考核都名列前茅。

还记得有年记者节单位举行的“爱岗敬业,爱社如家”演讲比赛,他说:“无论爱岗敬业,还是爱家人和朋友,首先要爱好自己!所谓爱自己就是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还要有乐观向上的心态,感恩生命,感恩工作带来的快乐。”感人至深的演讲,感动了在座的每一位同事,也让我泪湿眼眶。

回想起他刚从医院化疗回来,头戴鸭舌帽,遮住因放化疗而掉光了头发的秃顶,一张年轻而又苍白的脸上还留着放疗时的黑色印记,但是他的眼神里却透露出坚毅和顽强。同事和好友来看他,都避讳说到“癌症”二字,反倒是他经常哈哈大笑着拿自己的癌症来开涮,“莫和我挨近了哈,小心癌细胞转移给你们!”那一年夏天,蚊子将他手臂叮了好几个包,他边擦风油精边自言自语道:“你吸我的血,胆子大哈,也不怕被传染上癌症。”旁人一点看不出他经受的那些痛苦和伤痛。

他热爱记者职业,曾经在“非典”时期深入疾病防护区采访,曾接到乡亲求助穿行大山,差点被突然垮塌的巨石砸中,曾冒着大雨在洪水抢险的第一线采访……在肿瘤医院配合医生治疗大半年后,他回到单位,一边工作一边接受后续治疗。领导把他调到总编室主任的位置上,工作相对轻松一些。但总编室也算是报社的一个窗口,每天都会接到许多读者来电,提出诸多问题,更有各种倾诉者,他都一一耐心解答,像心理医生一样引导抚慰倾诉者,对来访的读者更是热情友好,总是用自己的快乐来感染身边的人。年终评选先进工作者,同事们投票选举了他。因名额有限,领导找到他希望能将先进个人让给一线的同事,他没有丝毫怨言,欣然相让,经历过生死之人早已淡泊名利,看透一切。他说,每天清晨醒来看见窗外的亮光,就庆幸自己还活着,活着,多好的一件事啊,如果再背负着过多的身外之物负重前行,岂不太傻太笨!

有一天我对他说:“你是中文系的才子,文字功底那么深厚,别丢了你所学,现在不写新闻稿件了,你可以像秀品老总那样写文章出书吧!”“出书倒没啥必要,不过记录下自己的生活倒是可以的。”他的文章文风纯朴自然,没有华丽的词藻,却感人至深,让人感受到文字的特有魅力。那一年,随心而写的他竟然不知不觉出了两本书。一本散文集《雀鸣啾啾》,一本小说《尘世》。《尘世》以一个在生死边缘挣扎的癌症记者和几个命运不济的盲人按摩师为题材,深入到盲人的情感世界,他们为生存艰辛卑微地活着,但他们同样有尊严,也生活在爱恨情仇和人情世故中。小说先后在《达州晚报》、《自贡晚报》和《巴山文学》上连载,读者对这部半纪实文学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赞赏。

古人云:爱人者,人恒有爱,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相对而坐几年,在他的潜移默化中,饱受疾病困扰和琐事烦忧的我也学会了“放下”与“接受”。如同《尘世》序中写的一样,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一花一佛,一叶一秋,一人一世界。学会接受命中注定的一切,家庭、事业、友情、亲情、爱情,也包括坎坷与疾病。该来的欣然接受,该走的释然放下。那些喧闹和嘈杂离心越来越远,名利和成败都是虚妄的东西,活着就是幸福。

是啊,同一件事,想开了就是天堂,想不开就是地狱。乐观豁达的人,能把平凡的日子过得丰富多彩,能把苦难的生活变得轻松活泼。爱与被爱都是幸福,唯有好好活着才能去爱,而活着就要简单随心快乐地活!由老鼠屎引发出来的这篇显得有些唠唠叨叨的文字,也算是一次小小的感悟,随笔记之。

橱柜

文/伍中正

我家的橱柜是父亲跟娘结婚时置下的。我仔细算了一下,从它的制作到它的消亡,刚好五十年。

橱柜全部用杉木制作。住在老屋时,地面不平,橱柜也摆不稳。父亲便在一只腿下垫了一块半寸厚的木板。橱柜有两扇门。一呼啦就开了,一呼啦又可以合上。门上钉得有门环,两扇门合在一起,就可以锁上。锁橱柜门的总是娘。娘是细心之人,每次出门前,便用小锁锁住,钥匙放在睡觉的床头。

橱柜高两米。我小时候,看橱柜很高,高得我打不开它的门,想看柜内的世界,只好在柜前搭了椅子,站在椅子上开门。有一次,让娘撞见了,她嗔怪我,柜里有啥好看的?后来,我听见了自己成长的声音,感觉到了自己成长的过程。慢慢地,我就能像娘一样的呼啦打开橱柜的门。

门上有字。字是我从书本上学来的生字,也是用那种白色粉笔写的。门上的字,写了又擦,擦了又写。娘一次次警告我,不要在门上写字。我却在娘擦得干净的门板上,写下了一句名人的话: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门里又是一个世界。

橱柜里是娘放着的衣、鞋,还有黄豆、绿豆之类的种子。橱柜有三层格子。上面一层放着衣服。中间一层一头放衣服,另一头放鞋子。下面是一个斗,掀开垫板,种子放在斗里。

娘除了把种子放在斗内外,还把能吃的东西,不论生的熟的,硬的软的,全放在斗里。斗内的世界,因了一年四季的变化,也全然不同。我见娘从斗里拿出花生来,我见娘从斗里拿出软软的柿子来。那些花生、柿子成为我童年、少年目光里的惊讶。

斗内的食物一多,老鼠就使劲啃斗的底部。娘有时候拍着床板吼,有时候模仿猫的声音吓唬老鼠。最终,大小的老鼠,却能在斗内行走自如。那以后,所有能吃的东西,要不转移在缸里,要不转移在仓里。

多年使用之后的橱柜,两扇门打开时,转轴处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响声。娘将纯净的菜籽油用棉絮蘸了,滴在转轴上,转轴就不响了。

新房里没有老鼠,父亲在老鼠啃出的洞口,要不钉上薄软的铁皮,要不钉上木板。橱柜又放进了吃的、喝的。那时候,橱柜一肚子的货物,它接纳了乡村的物质世界。我经常抚摸它,每一次,都有一种温暖的感觉,都有一种幸福的感觉。

橱柜像一位逐渐老去的亲人,再没有当年精神和气色。

2009年,搬进新修的楼房,橱柜像一只不能归窝的鸟,歇在楼的西侧。娘搬出柜内的衣、鞋。橱柜空了,我走近它,用手轻摇,我感觉到了它的弱不禁风。2012年早春,特别寒冷。父亲整天坐在楼头低矮的棚子里烤火,我看见曾经的橱柜在火塘里跳跃出一团团火焰,生出一阵阵青烟,那一刻,我什么也说不出来。

其实,猫 也可以 不吃老鼠

文/老唐

我在匈牙利的批发市场遇到一位来批发货物的匈牙利妇女,她说:我很喜欢中国货,但是中国货总降价,你永远不知道这些东西值多少钱,也不知道别人拿到的货物是不是比你的更便宜。如果别人拿到的价格比你的更低,你的货就可能卖不出去。匈牙利妇女说,阿拉伯人的货并不比中国人的好,但他们所有的摊位都是一个价,结果很多阿拉伯人很快就发了财。

这个匈牙利妇女的话反映了一个客观事实。商界有句古训:同行是冤家。这条古训一直被某些中国商人视为亘古不变的真理。所以,为了能将对手打败甚至打垮,他们将很多精力用在了使绊子上,同行的不团结与恶性竞争直接破坏了市场的“游戏规则”,结果,市场做不起来,大家都没钱赚,两败俱伤。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笑话:有一户人家养了一只猫,猫很可爱,但是不逮老鼠,因为反正逮不逮老鼠都有东西吃。主人希望改变这种状况,于是给猫定了一条规则,逮到一只老鼠赏一条鱼吃。猫想吃鱼但已经不会逮老鼠了,于是它就跟老鼠商量,让老鼠装死,然后猫就叼着老鼠让主人看。主人见猫逮到了老鼠,于是就赏给猫一条鱼。接着,猫和老鼠就把鱼分而食之。这个笑话叫《猫鼠同盟》。

当然,笑话本身并不具有真实性,但是,通过它揭示了一些道理。猫和老鼠是一对天敌,它们能够达成同盟关系的根本原因是共同的利益。猫并非一定要吃老鼠,它可以吃鱼。老鼠则十分乐于和猫同盟,因为老鼠不仅少了一个敌人,而且还能分到鱼吃。猫鼠同盟的结果是主人不仅养猫,同时也养了老鼠。

“主人”就是市场,猫与鼠是对手。所以,竞争对手可以成为利益共享的朋友。

我们需要对手,有对手才会有进步;我们需要竞争,竞争会让人学会相互欣赏、相互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