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文章
月亮文章(精选19篇)
月,就这样来临
文/王剑冰
我总是看不到周庄的月亮是怎么升起来的。
但每天晚上它都会悬在高高的空中,将一轮银灰洒在屋顶上,洒在树尖上,继而洒在船篷上,洒在水面上。
那种冷色调的灰光洒得有些不动声色,不像早晨的阳光有些兴师动众,总是搅动起一些声响。
月光的洒过,就像洒水车的喷壶,倒是将一些尘埃似的声响渐渐压住了。
夜就这样来临了。
月亮总还是不如太阳,能够把一切都照得明亮,即使照不到的地方,也靠它的影响和张扬而变得光亮起来。
月亮则显出了实在,照得到的地方就照,照不到的就由它暗下去。
这样,越照得到的地方就越明朗,越照不到的地方就越黑暗。
这便是太阳与月亮的区别。
但我还是忍不住要看一个完整的月亮升起形象。
我叫了一只小船,顺着水动脉络一直向外划,实际上也是顺着月光最初的光芒向外寻觅。
当船儿的尖头划出了最后一堵灰白的屋脊,我便看到了一轮明月在那里等待着我。
它那般硕大、圆满,在湖面的网子上架着,似被网住的一个银色收获。
而在我这惊羡的瞬间它便上升了许多。
我猛然想起那句“海上生明月”的诗,意境是多么的一致。
湖波像海浪般汹涌,周庄则小成了一艘船,被月照着,照成了一幅古人的画。
而我也全然不知地成了这画中的一点。
这幅画我是在哪里见过呢?当月亮渐渐升高的时候,我想起来了,我在一枚邮票中见过呀,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中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这水、这月、这庄子,那是故乡的回忆,是绝版的印记。
我这才记起,今天是十六了,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十五的昨天,有多少人拥拥挤挤在周庄的小桥上,沐浴着一层层的辉光。他们说着各式各样的家乡话,唠唠叨叨到很晚才消失。
船儿在轻轻地划动着,为这枚邮票增加了一道道水印。
月是故乡明
文/金惠
“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请温暖他心房,看透了人间聚散,能不能多点快乐片段”。每当听到这首略带忧伤的旋律的时候,心中总是不免一颤。秋日落寞的夜,一个人,长窗外霓虹的灯火,无法看清月亮的脸,无论它如何悄悄地改变,但无法改变的还是那份在异乡的梦幻。城里的月光下有着城市人们的脚步,也有那些为改变自己命运的漂泊者们的步伐。沐浴在同一片月光下,却有着不一样的心情和故事。
每年的中秋节,妈妈都自己用面做月饼,虽然没有买的月饼花俏,但很香甜。那圆圆的月饼,黄橙橙的外衣,再沾上几粒芝麻,还未吃到嘴,口水就流了出来。我们往往都是围在妈妈身边,看她娴熟地制作,慢慢地在锅里煎烤,然后看厨房里冒起阵阵白烟,一股芝麻浓烈的香味夹带着蔗糖的甜味弥漫着我们家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弥散在童年的月光里,弥漫在整个童年的记忆里。
小时候的月饼不一定最香,但吃月饼一定是最快乐的事情。香甜的月饼吃了几口,还没有品味出芝麻的浓烈,就被小伙伴叫去摇火把。顾不上妈妈的唠叨,就手拿月饼和火把,冲出院子,来到了熙熙攘攘的马路上。那时的马路不特别宽,却是最热闹的,最明亮的。每人手里都有火把,火光照得马路和天空都是透明的,和着空中的月光,把夜空照亮,而我们总是疯狂地玩耍,直到妈妈的呼唤把我们喊回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季羡林先生曾说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故乡里都有个月亮”。是的,我们每个人都爱自己故乡里的月亮,这不仅仅是故乡的月亮像妈妈的手,把自己送出家门,还把在外漂泊的游子,在梦里牵回了故乡。因为故乡有最美的童年生活,有妈妈做的香甜月饼,还有那故乡的天空上,轻移漫步,挥酒自如的月亮。城市的月光是含蓄谨慎的,故乡的月亮是清纯,明亮的,她肆意地燃烧着我对家乡的思念,时刻化着一缕缕炊烟和母亲的呼唤。
踏着月光回故乡
文/香月
住在这高楼耸立的闹市,感觉月亮很容易被这些钢筋水泥遮挡挤压,它瘦瘦扁扁,毫无生气,时隐时现,摇晃欲坠,能多看几眼都是奢望。因而,常常念叨故乡的月亮。故乡的月亮,又圆又大,充满诗意与灵气,让人感到亲切与怀念。这次回故乡,让我深深地体验了一次故乡之月的静谧与神韵。
凉爽的秋夜,月亮早早地挂在树梢,静静地挥洒着泛金的光芒,散发出凉悠悠的灵气。行走在弯弯曲曲的石板路上,圆圆的玉盘,仿佛会跟着你的脚步移动,走了很长一段路,你会发现月亮还是忠诚的跟在你的身边。就这样牵着月亮的手儿,哼着舒心的曲调,行走在回家的路上,完全没有了白日里坐在空调车里也感到的那种炙热之感。充满灵气的月光把高低错落的树影如图画般的描绘在石板路上,曼妙无比,令人浮想联翩。沐浴在如此宁静的的月光中,身心自然舒坦,此时,你会觉得月光如诗如画,圣洁灵气。远处偶尔传来了几声梦呓般的狗吠,近旁的草丛中虫鸣如吟,小溪边天籁般的哇声时起时落,此时,流淌的月光更像音乐的旋律,弹奏出乡村的幽静与神秘……
城里的月亮,被林立的高楼大厦挤得扁扁的,完全失去了灵气。它的光芒,被精美的装饰灯追杀得四处逃窜,即使偶尔露一下脸,也散发出浓烈的汽油味。它的清辉被霓虹灯淹没得若有若无,即使偶尔爬上窗台,也被吊灯壁灯淹没。它的身影被卡拉ok吼到云层中不停地颤抖,它的灵气永远也穿不透厚厚的窗幔。总感觉城里的月亮缺少情趣,在高楼的映衬下,变得小小的,瘦瘦的,很难露出真诚的笑脸,让人看到它,十分压抑!只有故乡的月亮,大大的,圆圆的,原汁原味的照在人们的心里,那千尘不染的光芒,静静地洒在床前,让疲劳的人们平静地酣然入梦,仿佛安然地熟睡在母亲的怀抱中。
时光如梦,再也追不回。行走在这样梦幻般的月光中,重温那时的春夏秋冬,别有一番滋味。
春天里,故乡的月亮,带着青草的涩味照在女孩的心里。当大地刚刚开始回暖,百草丛生,树儿的枝头开始吐出鹅黄的嫩芽,你看那天上的月亮,它用空灵的光芒细心地抚摸着这些新的生命,好像要把自己一生的理想与愿望都托付给它。依在窗前读书的女孩,幻想着高中马上就毕业,考入城里面的大学是她一生的梦想。此时,女孩的思维借着月光的引力散发,她仿佛来到繁华的都市,行走在充满幻觉的霓虹灯下。依偎在窗前的月儿,就这样默默地陪着充满青春期幻想的女孩。此时,只有月儿才理解女孩的心思。
夏天里,故乡的月亮,带着稻谷的清香照在父亲的心里。丰收的时节就要到了,行走在田间陌上,身边的谷穗被皎洁的月光抚摸着,发出窃窃的私语,那其实是父亲的心声。就要丰收了,辛勤的汗水就要变成金钱了!父亲仿佛看到自己住了三四十年的老屋,就要变成一幢小洋楼了!此时的月光,照在父亲的心中,他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是啊,盖房修楼,多年的愿望就要实现了。此时的月儿悬挂在树梢,陪着父亲遐想,只有月儿明白父亲的心事。
秋天里,故乡的月亮,带着莲子的芳香扑进母亲的怀里。在月亮高悬的夜晚,母亲就坐在院坝里,一边纳鞋底,一边与邻家大妈唠嗑着家长里短。又圆又大的月儿像一盏明灯挂在天空,晚风送来荷塘里青莲的幽香,荷塘里的莲花已经结籽了。她知道,儿女长大了,就要离家高飞了,心中虽有万般不舍,还是不断地给女儿准备着一双又一双鞋子,生怕女儿忘记了回家的路。她的心中是一阵酸楚,一阵甜蜜。此时的月儿又圆又亮,散发着迷人的清辉,只有月儿懂得母亲的心情。
冬天里,故乡的月亮,带着雪花坠落的期盼撞击在外婆的心上。寒冷的夜晚,月亮无声地在窗外行走,外婆常常让母亲掀开窗帘,张望着窗外石板路上厚厚的积雪,她多么期望那洁白的雪花上有一长串活泼的足印,她在等她的孙女回到她的身边。她感觉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睡梦中也在叨叨着孙女的小名。那一年,外婆带着没有看到孙女的遗憾,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离开了我们。那时,我在心中不停地祈祷:月亮啊月亮,让我快快的回到外婆的身边。
想起从前,只觉得有月亮的夜晚最开心,大家可以在老槐树下捉迷藏,在院坝里追逐嬉戏,玩得很开心。只是对明亮而有灵气的月亮,常常是熟视无睹。离家多年后,才感觉到故乡的月亮是那么的亲切。
天上挂着月亮,一个声音在耳边回荡:归来吧,归来吧。我想,那些远离家门的游子,也许梦中都会踏着明亮的月光回家吧……
元宵月亮
文/李山
进入正月,年的气息达到最浓。那月也从初几的小芽儿,一点点丰满,不知不觉间圆亮如镜。在这宁静祥和的气氛中,人们迎来农历一年中第一轮满月,心中的欣喜是可以理解的。
人们对光亮有一种本能的敬畏,太阳自不必说,月亮可是旧时人们夜晚的眼睛和指针啊!尤其是朗明的满月,又在春节喜庆团圆的浓浓氛围中,就更使人兴奋。一家人不管天南地北,雨隔雪阻,能够在春节团圆,是一年中的幸事。故值此圆月团团、亮如明昼的元宵之夜,是要庆祝一番的。
得于圆月的启示, 人们仿照月亮的形状,早早制作了各种各样的花灯,悬挂在门前和大街小巷;也早早做了饱满香甜、圆润如月的元宵,以喻示团圆的美好可贵和值得珍惜。
吃过香甜软糯的元宵,人们纷纷来到大街小巷的最热闹处,观赏动静有致、美奂绝伦的圆月和异彩纷呈的花灯,春节和谐团圆的寓意被表达、渲染到极致,也把节日里人们接春纳福的欢快情绪推向高潮。只有崇尚和平美满、注重人伦幸福的中华儿女才有这种美妙的创意、恒久的坚持和虔诚的奉行。这是完全中国式的文化、中国式的祈福,中国式的和谐与狂欢。
想想还有哪个时段能比十五、十六圆月当空的这两天,在时空与心理上庆祝团圆与喜庆更合适的呢?这是圆满的吉日,也是传递和乐与幸福的良辰。于是,几乎所有的人不约而同地到街上舞龙弄狮,击鼓鸣锣,释放一年的激情与兴奋。此时,千灯竞放,皓月当空。人们聚在热闹处,观灯赏月,图的是热闹,看的是人气。正是这种民俗成就了春节与元宵节的鲜亮美好。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让雪来凑一下热闹岂不更好,这是天意,更是一种心理期盼。圆月、红灯、白雪本身就是诗意的存在,把它们连在一起,不失为自然与人文相谐的另一个美好创意。
从腊月开始,不,原则上从冬至的那顿饺子开始,年味渐浓,至腊月二十三祭灶,那年也就翩然眼前了。幸福祥和的10多天,祭祀、祈福、串亲、访友,在一片喜悦中完结后,要有一个收尾。人们意犹未尽,一下子结束,弯拐得太陡,无法适应,需要一个仪式再表达、展示一下喜乐,然后与“年”挥手,回复常态。
春节走到此,便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那勤快的农人此后便脱了棉袄,为心爱的麦苗浇水、施肥,侍弄田亩;上班族也收了心,回到有些生疏的办公室,正儿八经地盘算全年的大事了。春节大戏至此落幕,尽管还有稀疏的爆竹声,春联依然鲜红,一些人家的灯笼依然挂在门楼。但毕竟春意渐浓,布谷传唱,属于忙碌的季节已悄然到来。
新的一年开始了。
雨夜的黄月亮
文/张伟婷
“花好月圆”、“明月千里寄相思”,这或许是很多人的中秋印象吧?可今年的中秋节,大雨滂沱,并没有皓月当空,但我却隔着雨中的夜色,分明看到了一枚黄色的月亮,执着地闪烁在夜雨中……
今年爸爸厂里忙得不可开交,妈妈赶去帮忙,把我一个人孤零零地留在了家里。在这陌生的城镇,父母打拼不容易,我能体谅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可此刻正逢中秋佳节,举国欢庆,举目无亲的我顿感说不出的郁闷。
“笃、笃、笃”,传来了敲门声。打开门,舅舅一家子浑身湿透、笑容灿烂地站在了我家门口。因为担心我孤独,父母特意交代舅舅来陪我过节了!舅舅带来了精致的月饼,舅妈带来了她亲手烧制的菜肴,表弟带来了他最心爱的小狗。家里顿时热闹起来了!觥筹交错声、狗狗汪汪的撒娇声、舅舅爽朗的欢笑声、弟弟悠扬的歌声在家里此起彼伏。我感到说不出的感动: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舅舅也带给了我同样的快乐……雨还在不停地下,勤劳的舅妈清理了我们的“战场”,他们该回去了。我把他们送出了门,站到阳台前,看他们一家人钻进车里,缓缓地驶出了小区。一栋栋高楼都静默地伫立在中秋的雨夜中。远处的十字路口,那闪烁黄色的不是交通信号灯吗?朦胧的夜雨中,信号灯就像一枚黄色的月亮,风吹不走,雨淋不灭,执着地闪烁着。灯下,交警叔叔还在冒雨执勤,指挥着来去匆匆的行人,为这些赶着与家人团聚的居民保驾护航!交警叔叔们为了百姓的安全和团圆,放弃了与自己家人的团聚。他们像极了这雨中的黄月亮,鲜亮、执着……
感谢这个下雨的中秋节,让我看到了一枚黄月亮,让我懂得去理解和感恩每一个陪伴和帮助我们成长的人,我爱你们!
一阵鞭炮声打破了这静谧的雨夜,那枚黄月亮依然执着地闪烁在雨夜中……
塞外的月亮
文/蔡淼
我一直觉得月亮是个神奇之物。
小时候听老人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总是觉得不可思议,心想那么小的一个月亮怎么能建起一座宫殿呢,嫦娥住在月亮里掉下来可该怎么办?婆婆还说月亮弯弯的时候,不能用手指着月亮,否则月亮晚上就会等我睡着了到床上来割我的耳朵。有一次我一不小心用手指了指苍穹之上的月亮,心里害怕极了,晚上窝在被子里不敢闭眼睛,生怕月亮进来把我的耳朵割走了,于是双手握着耳朵,趴在床上警惕地听着四周的动静,可最后还是睡着了。在村里,有人去世了,按照风俗要唱孝歌,唱孝歌总要等月亮出来,即使没有月亮也要算好月亮升起的时间。领唱的人总是用高亢的方言喊道:月亮弯弯照九州,孝子请我开歌头……世间事物仿佛总能和月亮搭上关系。
月亮本一平常之物,但是随着几千年文化的沉淀,它产生了诸多的象征。去年中秋,我在菜籽沟参加了刘亮程先生的作品研讨会。国内十几位评论家齐聚菜籽沟,恰恰是月圆之夜。晚饭过后,大家都有了醉意。这时圆月高悬,蛩鸣渐消,凉风吹落松针,松塔应声落地。按照之前的准备,由王彬彬教授操刀,将孔子画像案前供奉的西瓜杀开,大家再对着孔子三叩首。想来这么冷的天气,孔子应该是不会吃瓜的吧。杀开的瓜一分为二,按照议程由李敬泽和王跃文手捧西瓜领着我们一众人等到院里祭月。月光下,人影在风中婆娑,向月而拜,这倒是生平第一次。回房子里吃瓜,喝酒,聊天,写字,大家来了兴致,每人在书桌前铺好的宣纸上画一笔,轮流下来自然就形成了一幅画。画的内容如何暂且不说,人人在酒精的作用下显得特别亢奋,加上中秋和国庆重叠,没了公务和城市的喧嚣,所有人都回到童心深处,不再是身披各种头衔的主席呀,评委呀,教授啦,都变成了一个孩子,格外好玩。
当我们再从院子里出来的时候,已有那么两三人醉得迷迷糊糊了,连路都走不稳了,你很难想象谁谁就是那著名的作家谁谁。原来他们和我们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也会醉呀。前脚刚迈出门还没有走完三步台阶,不知是谁大声喊了一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你一句我一句的就吟诵起来,勾肩搭背,路是歪着走的,但是诗句却是没有一句念错的。
借着醉意,有人想要上山,原因竟然是为了离月亮更近,看得更清。路都走不稳了还要上山,人在清醒的时候是断然不会提出这种貌似无理的要求的,但在中秋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又多了几份可爱。月亮冷白的光投射下来,绕着山路有树木的地方还是看不见,借着月光和手机发出的灯光才勉强把路照明。我们三三两两搭着肩缓慢朝着山顶出发,到了山顶,又把“明月出天山”给念了好几遍。人一旦喝醉了,话就变得多了。大家讨论起《关山月》的写作背景,刘亮程说,李白是在哪里写的这首诗呢,是在木垒县,是在菜籽沟村,为啥呢,东天山横亘在木垒的跟前,只有站在木垒站在菜籽沟才能够看到明月出天山。李白有没有到过菜籽沟已经没法考证,但是现如今活跃在文坛的大家倒是在菜籽沟留下了踪迹。首届丝绸之路木垒菜籽沟乡村艺术奖就颁给了贾平凹,至今刘亮程自建房里还挂有为其书写的“浔道”两字。
下山的时候有一截陡坡,我扶着一位作家,一个趔趄,我们俩倒在了蔷薇丛里。下意识赶紧摸脸,完好无损,这才想着把他扶起来。酒精在我的血液里横冲直撞,我忽然间觉得那月亮掉在了地上,就连我自己也是倒着在走路。心里感到奇怪,却又能每一步踏在路中央,没能跌到山下去。很难想象,两个沉醉之人是如何搀扶着彼此回到了住所的。
中秋的月亮已经被无数人谈及,团圆似乎是恒定的话题。在菜籽沟的那几天,我们远离了亲人,在一个小山沟里聚会,却没有丝毫的悲伤与哀婉。他们大多都是蜚声文坛的大家,却又是那么的平易近人。我们的友谊如菜籽沟里的油菜籽一样,风吹在哪里就在哪儿就地生根。我们来自四面八方,每一个人的身后都有一个故乡,每一处故乡都有自己的月亮,每一处月亮都有自己的故事。
听着那首翻译于《诗经》的《月亮之上》,我在睡梦之中又一次回到故乡。
石落务的月亮
文/宋力行
一天晚上,我和几个小孩在外婆家打沙包。月光倾泻,把卧在树枝上睡觉的鸡的影子清清楚楚地投到地上来,我边跑边踩,可惜鸡一声都不叫。我抬头想看看鸡的动静,却看到了月亮,好大好圆的月亮哦!
我从院子西头跑到东头,又从东头跑到西头,我往东的时候她在我前面,我往西的时候她在我后面。舅舅送我回家,从村南到村北,她还是在我头顶,不远不近地跟着我,就像是牵在我手里的一个风筝!我很奇怪,她干嘛老跟着我?舅舅说,石落务的月亮么,就得照着石落务的娃。
有一天下午放学后,我和伙伴们去村西挖荠菜,正是“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的暮春光景,但我们那时候还不知道啥叫诗意,光知道玩。野菜能盖住笼底,就开始撒丫子疯跑,捡土疙瘩打仗,越跑离村子越远。后来有人提议玩捉迷藏,我藏在了一个由玉米秆和田垄搭起来的小三角里,身边还长着几丛红红的小灯笼似的野草莓,我一个一个摘来吃,不知不觉竟睡着了。
醒来的时候已经暮色四合——我藏得真是太好了。我站起身向四下眺望,几个村庄都是一团苍黑,分不清哪个是石落务,哪个是白家凹,哪个是戚家庄。偶尔能听到车辆疾驰的声音,我知道有公路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但我却看不到公路在哪。我有些惊慌,直到一弯新月慢慢升起。
她慢慢升起,淡淡的月光笼罩了四野,远处村子的轮廓清晰了许多,那条横贯南北的省道也渐渐显出了银灰的身影,石落务,就在那里!我的心平静了下来,挎起小篮子,踩着松软的麦田,朝着公路走,耳畔还伴着叽叽咕咕的虫鸣。月亮就像一只笑眯眯的眼睛,温柔地看着我,给我照亮,一路引着我回到了家。
我心里最初的那点诗意,恐怕就是那晚得来的。
再长大,我知道了“海上生明月”,知道了“江清月近人”,知道了“明月出天山”,知道了“山月照弹琴”,也知道了“月是故乡明”只是一种一厢情愿。无论我曾经多么想走远,远到只消半句“明月何时照我还”就能落泪,可惜哟,半生已过,我还是没能走出石落务的月亮。
石落务无海无江无山无琴。
很遗憾,我没有乡愁。
我就在离石落务不足十公里的县城结婚生子了,头顶上,明月圆圆缺缺,照见我浪迹天涯的少年梦碎了一地,照见我在日复一日的庸常生活里青丝变华发,有了月光的痕迹。
我家离城墙公园很近,公园有一个很大的广场,铺着光滑的大理石地板。孩子刚学会轮滑那会,几乎每天下班都带她去玩。暑假的一天,妈妈和我带她玩到很晚,公园里几乎没有人了。孩子绕着广场遛圈,我在旁边台阶宽宽的栏杆上溜滑滑梯,妈妈和我说着闲话,笑我三十多岁了,还像个孩子一样。
小丫头飞快地从我们眼前掠过,咯咯地笑着,过一会就大喊几声“妈妈,快看我!”声音清亮,月光一样。而月亮,仿佛这阔大舞台上的顶灯,照着我的小孩子,照着她弯腰、伸展、旋转……就像在冰面上跳芭蕾舞的小天鹅,扎头发的丝带在她亮晶晶的笑声里飘摇。
那晚的月色,让我一想起来,就不由得露出微笑、心怀感激。
几年前的一个腊月十八,我从外地回来,到宝鸡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老公接我回家。车拐上战备路,过了连村,眼前开阔起来,我恹恹欲睡的情绪也消退了不少。页渠再往北,是一马平川的平畴沃野,我把眼光投向了车外,惊奇地发现在车头东北角,就是我们石落务村那个方向,暗沉沉的村庄一角出现了一团白亮的东西,就像黑色剪纸下衬了一方白纸,我盯着她,一时反应不上来是什么,惊诧地问老公:“看,那是什么?”老公笑了:“你不认识石落务的月亮了么?”
月亮慢慢脱离了树梢的牵绊,一抖一抖就升上了天空,从圆弧变成半圆,又从半圆变成一个满圆,像银盆、像玉盘。离地面好像只有一拃的距离,并不很亮,却非常非常大,是我从未见过的大;又非常非常近,好像我一伸手就能捧起她。月亮徐徐上升,慢慢变小了,但月光却越来越明亮、越来越皎洁。漆黑的天幕变淡了,几点星星也隐去了,远处的村庄、近处的树木,都笼在这水一样柔、纱一样软的光华里。我们把车停下,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我们和脚下的每一株麦苗一样,都沐浴在月光里!那一刻,我想哭,想跪倒在地上,想在麦田里打个滚,沾满这一身月光再回家!
石落务的月亮就是圆!
我没有乡愁,一点也不遗憾。
像月一样皎洁
文/张华梅
也许,你很久没看月亮了。父母的脸庞已经衰老,月亮的面容依旧,你从孩童变为成人,还有什么不能面对呢?也许,你在营造自己的家,只有每个房间都亮起温馨的灯,才是你所需要的幸福。也许,你觉得月亮太过冷清,会让你泪水盈眶,会让你心中的热情随风飘散。但从小到大,你的每一声欢笑,你的每一次哭泣,月亮总在默默地陪着你,就像家人和朋友,有空还是看看月亮吧!
我们可以像草木一样秀美,也可以像月光一样柔情。小时候,我常幻想自己是朵盛开的花,我喜欢恣意开放的张狂,我喜欢不拘一格的芬芳。我在春光里摇曳,我在夏阳下舒展,我喜欢花好月圆的感觉,喜欢一群孩子围着我叽叽喳喳地指指点点。我曾用白纸画一个圆月贴在窗上,希望能够吸引星星钻进我的房间。我曾以为月亮是挂在天上的灯泡,还曾痴痴寻找连接它的电线,我以为月亮暗了缺了以及无月的夜晚,是谁关了月亮的电源。慢慢长大,我知道人永远成不了盛开的花,只能努力地像草木一样生活,人永远不能避开生活的苦痛,但可以拥有月亮的柔情。
我们可以像河流一样执着,也可以像月亮一样圆润。河流永不止息地一路奔流,它是我们顽强执着的榜样,河水曾打湿我的鞋袜,也给了我面对波涛的勇气。每个人都可以在河水中看到自己的倒影,那种头下脚上的感觉非常奇妙,把人生倒过来看,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但,月亮因为圆润,在河水里还和平常一样,只是多了一些波光潋滟的诗情画意。如果我们能够像月亮一样活着,像月亮一样看淡阴晴圆缺,心中自当释然。我们可以为自己圆润,为家人圆润,为一切心中充满美好愿望的人圆润,那么不管河里还是地上,不管白天还是黑夜,不管现实还是理想,都会一样真实。
我们可以像山川一样巍峨,也可以像月亮一样高远。我总盼望月亮跨过山巅,我总担心月亮撞上山峰,我总盼望能够突飞猛进,我又担心跌得头破血流。其实,生活非常简单,就是生下来然后活着,理想也并不抽象,只是理性地想一想。在我眼中,很多人像山川一样巍峨,例如父亲,例如老师,例如我所崇拜的伟人,他们因为理性、因为坚强、因为责任而像山川一样屹立。我们的生命历程,就像爬山,不是在山脚,就是在山腰,要不就已到达山巅,其实在哪都一样,我们不会因为地点的改变而改变,不会因为成功或者失败而改变我们的目标,不会因为富贵或者贫穷而改变我们的品格。我们可以像月光一样高远,照耀群山,包括所有的亲人。
我最想像月光一样皎洁,做个温柔似水的妻子,做个慈爱有加的母亲,做个从容真诚的朋友。没有月亮的夜晚,让我成为他们的月亮,听他们诉说衷肠。
那些远去的月光
文/魏玉升
又到中秋月圆时。夜幕降临,圆月高挂,朦胧的夜色潮水一样隐退。我走向阳台,让月光沐浴我的全身。抬头仰望,思绪如月光一样弥散开来。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在农村,中秋节是个忙节,即使在这一日,父母也要忙到很晚才回家。这让盼着吃月饼的我无心赏月。终于等到全家都聚在一起,大家围坐在院中的圆桌边,开心地说笑着,如水的月光照得每个人脸上都很灿烂。父亲开始分月饼了,我的眼睛紧紧地盯着父亲的手。月饼不多,每人只能分到一个,奶奶说她咬不动,只尝了一小口,把大半个又都给了我。
那是一个怎样的月圆之夜啊。蟋蟀和蛐蛐们在墙角奏着欢快的交响乐,夜蛾在墙灯下扇动着轻盈的翅膀,微凉的夜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邻家的桂花树上飘来幽幽的香气。黄橙橙的玉米棒子像小山一样堆放在院子里,散发着成熟的味道。那一轮白玉盘一样的月亮,一声不响地挂在幽蓝幽蓝的天上,毫不吝啬地将它的银辉洒向整个大地。我贪婪地咀嚼着香甜可口的月饼,目光久久地注视着纤尘不染的夜空,那皎洁神圣的月亮,就那样默默地和我对视着。月宫该是一个多美的地方呀,我似乎看到了美丽的嫦娥正挥舞着长袖和飘带翩翩起舞。
童年的月光,曾给我留下了那么美好的记忆,可我还是渐渐地远离了它。为了成长为了梦想,我离开故乡又回到故乡,话别亲人又重逢亲人。童年的月亮,它挂在故乡的夜空,挂在我纯净的心上。
夜色浓重,花影游移。不知从何时起,墙角处的蟋蟀们开始了“月光曲”的弹奏,让我记起了又一个中秋之夜。
那次,相约去见一位已多年未曾谋面的旧友,我们在一起谈远逝的理想,谈如梦的人生,谈让我们又爱又恨的文学,颇多伤感和颓废。起身告辞时不觉已是深夜。走在静悄悄的大街上,月朗星稀,白亮如昼,一个富丽堂皇、放射着钻石辉光的高大天花板上,悬挂着一盏耀眼的灯。在微微秋风的吹拂下,空气中流淌着一股凉爽清新的久违气息,我似乎又回到了童年的中秋之夜,心情一时变得愉悦起来。更让我欣喜的是,在这被柔光浸润的世界里,我居然听到了一只蟋蟀的鸣叫!我停下脚步,屏住了呼吸,不是一只,是一对蟋蟀的合鸣!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轻手轻脚地向发出鸣声的地方靠近,最后干脆在一个角落蹲了下来。鸣唱在继续,忘情而投入,它们全然没有描述中的哀婉和凄切,却似一对情人的低声呢哝,时而柔情蜜意,时而缠绵悱恻,时而欢快流畅,时而断断续续……是蟋蟀有意,选择了这样一个多情的夜晚?还是月光有情,催响了一曲动人的情歌?我仰望夜空,哪有一丝的阴霾?唯有银光挥洒,无声地渗透到这至美的乐音中。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次陷入低谷,情感的、生活的……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我有幸遇到了月亮,它让我又依稀看到了黑暗中的光亮。
夜深人静,冷露无声。一团黑云飘来,竟然遮挡了月亮的银辉,如同洁白的纸上泼了一瓶墨汁。我这才意识到,月圆的夜晚,并不都洋溢着相聚的喜悦。异乡的孤旅、亲人的离散、遗失的爱情……一位至爱的亲人——我的岳母就在月圆之前(农历的八月十三日)悄然离去的。
我不知该如何表达我的哀思。那个静悄悄的日子,岳母在和我爱人的交谈中安静地、永远地睡着了。爱人泪流满面,把母亲抱在怀中,像抱着自己的孩子,不允许任何人碰触。其实,我们又何尝不希望那只是暂时的睡着啊。三日后,岳母的灵柩被安放到几里外的坟冢,和岳父又相聚到了一起。夜幕袭来的一刻,悲声四起,明月悬空,竟是传统的中秋佳节。我谢绝大家的挽留,拼命地联系回家的车辆——此地离我家还相距近百里。爱人的身体和精神承受已到了极限,我必须尽快带她走出这种悲伤。岳母永远也不会知道,她的女儿,身患重病,陪伴她度过了幸福的晚年。那时那刻,我的内心是一种怎样的纠结!逝者已安,生者还要顽强地活下去。
中秋的圆月,清冷如腮边的泪滴。
就这样久久地静立阳台的窗前,对朗朗月光满怀着无限的感激感慨和感动。无论你贫穷还是富贵,无论你身在何方,慷慨无私的月亮都会让你分享这黑暗中的明亮。只要你用心凝望,只要你有所牵挂。天上人间,忧伤快乐,月亮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月光是纯净的水,或温热,或清冷,都晶莹剔透,尽洗尘埃。
月思
文/木易霜霜
月亮像一瓣透亮的橘子,嵌在瓦灰色的穹幕,周围稀疏散落着眨眼调皮的星星,月下桉树在地上投下婆娑的影子,夜风时而透过盘错交织的树枝,穿梭飞旋刮拉得树叶儿唰唰直响。凉凉的风顺着衣领的缝隙灌进颈背,春天的风虽然温和了许多,但陡然的冰凉不禁让人一颤。
?月光并不是很明,一切都沉浸在夜色里,小镇的灯火,千盏万盏亮着柔和的白光,装点了突兀沉坠的黑夜。凉风和着朦胧的月色,慢慢哄睡白日里沸腾喧闹的乡村小镇,一切将归于宁静。不管我们身处何地,月亮总有时会掀开云层,露出她的脸庞,瞧着我们,这人一辈子也会看多少次月亮,沐浴多少次月光呢,可谁也没有见过月宫里美丽的嫦娥。
夜色尽管会如黏稠的墨,似水的月光总能化解消融。今晚又是月光时,不知道你的城市,你的天空,似乎也只留着点点的灯火,清淡的月色。你也可曾望着月亮,想起我,如同我想起你一样。时间永远比距离遥远,日落月出,昼夜变换,那山还是山,水还是水,而我们的日子已经不再是昨天的时间。一天天,模糊了多少情意呢,丢失了多少诺言呢,也许那些只是镜中的花,水中的月,只是自己看得太真,忘了现实。
月光下寒风咋起,吹醒梦中人,梦再美,也只是一个炫彩旖旎的气泡,总有破灭的时候。蝴蝶有破茧的勇气,却也飞不过时间这片沧海,有些情感只能永远做一颗不能孵化的茧蛹,不能翩然花枝流水间,却能守护好最初的美好。渐渐遗忘,让风带走,掩于苍茫,一份情感不应是割人心痛的利刀,痛就舍去,伤痕填得再多,并不意味爱得多伟大。
当今晚月儿如钩,我放下你给的迷惘,你给的怨念,心淡如水,原来以前那些千丝万缕不及一束明月清辉。宁静的夜,散落的星,月亮静静看着人间,而我的心不再有纠结的痛。
夜
文/吾爱三生
黄昏,在一幅画卷里肆意泼墨,挥舞出万丈光芒,置身于画卷的人还来不及慨叹大自然的美妙,月亮已跌进黄昏,溅起千古诗意。
夜是造物主的杰作,空灵灵,漆黑黑的画卷上,涂抹着精灵,只消一丝光芒,便可以在漆黑的夜里曼妙妖娆,何况是嫦娥和玉兔,尽管它们只是是月亮的美丽注脚。于是,月亮是夜空中的女神。她温婉娴静,注视着夜空。
当你还在凝神,一颗流星已经划过,瞬间的美丽震撼了永恒。巨大的陨石作别云彩,遥看星空。诗人的眼泪滴落在夜空,吟唱床前明月光。滴落在边塞,吟唱秦时明月汉时关。
从古至今,夜是诗人笔下唯美的诗行。夜的神秘浩瀚,大概对应的是中国诗歌文化的璀璨夺目。夜空的浪漫迷人,也许是因为它的深邃未知和神秘无垠。
夜是作家眷恋的时光,一盏孤灯,一卷书,一炉香,偶有灵感,铺陈纸张,晕开的诗篇大概就是心中的纸月亮。
夜是书法家驰骋的时光。磨墨挥洒,似乎总是被白天的琐事困扰,那流畅的线条岂能被俗世兜转。夜的宁静,线条洒脱,浑然天成,黑色的线条书写几千年的文明古国,点染的神秘色彩大概无它物能企及。夜,许是张大千,颜真卿等书法大师都热爱的时光。
夜是品茶者喜好的时光。建盏里漂浮的红茶氤氲几许陈香,任丝丝幽香冲淡浮尘,让其香润泽心灵,让其味超尘脱俗。把玩手中的建盏,揣摩宋人斗茶的心绪,竟有留待残荷听夜雨的浪漫。
夜里,院落梧桐飘落几许枯叶,我的笔端就盛满萧瑟的秋意。
月亮偷走我的心
文/m1314520m
深夜的风吹进我的窗台,拂过我身旁,时间的钟声一步一步地走向黎明的倒计时,我把手机的音乐关掉,让夜归如安静。天上的星星也是那样的黯然,那段曾经美好的片段反复在我脑海里播放,我们之间的故事好像就在昨天一样。翻开你熟悉的相片,是你陪我经历了风雨,与彩虹见面,缘分注定了我们不能在一起,因为我们是注定了要分离。
夜深深地笼罩着整座城市,在心里大声呼喊着你的名字,尽管我知道无边的夜无法将我的心声传递到你的身边,但我相信心中的你一定能够听到,能够听到我真挚的呼声!我也习惯了这样静静的想你,虽然不知道自己这样的静静想你,你是否能真切地感受到?你也曾常常说在我想你的时候,你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心动,不知现在的你是否能感应到在远方的我静静的想你呢?
他乡的城市满腔哀愁,坐在窗下,放飞自己的思念,多想知道在远方的你在做什么?是不是同样在凝望,在思念我们一起快乐的时光;多么想知道你凝夜空的时候,你的眼前也像我一样的播放着我们曾经快乐的画面;多么想知道漫漫的长夜你是怎么入眠的,是不是那样的不会照顾自己?天空微微的星光,静静地笼罩这个平淡的夜晚,因为想起了远方的你,这个夜晚变得浪漫而忧伤,多想回到曾经的日子中,彼此的双手缠绕的两个心形,手心里的温暖,微笑的弧度,拥抱的温暖!想你自己心里会感到疼痛与甜蜜,很多时候,我都会深情地呼唤你的名字,想起和你一起上班的身影,想你甜甜的微笑和你在雨中的飞奔;想念在夜色中携手相依,承诺一起慢慢变老!我愿意做一只心灵的白鸽,飞越你身边,守候你一生。那轮皎月也是寂寞的,但是我不会寂寞,因为我可以思念你,可以想你,心里面满装的都是你,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你的气息,我梳理着自己被风打乱的羽毛,打理着自己心里面的空间,一丝不染地把你放在我心里!
可是你如月亮一般,离我是如此的远,我只能在心中思念着你,却永远也走不进你的心里。只能站在远处静静的守着你,看着你笑面如花的容颜时多想我能在你身边和你一起分享你的快乐。看着你伤心的时候多希望你是靠在我的肩上。是我为你挡住风雨。可是你的一切我都不能参与,只能远远的看着你,看着你为他哭为他笑,而我只能在远方独自思念你。
想起你我初识的时候,记得那晚的月亮很圆很亮,而你远远的向我走来,就像是月宫中的仙子般空灵飘逸,经历了那么多事却保持一颗童心,也许正是你的单纯可爱吸引了我,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深陷其中而不自知。你就像那美酒,时间越长越纷香。
明知道你对我只是朋友,可是我却希望能拥更多,最终让你远离我而去。看到你伤心的样子,我真的很难过,我不想伤害你,只想让你幸福,却不知是我的爱让你失去了快乐的源泉,放开你让你去寻找你的幸福,寻找你的快乐,所有的忧伤让我来承受,只是想告诉你,初见你的那时我的心已让你偷走。
酿月
文/邹娟娟
月,如梦似幻,是旖旎明媚的春光,是清丽俊朗的秋叶。
小时候,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月亮,只觉有它在,便是芳华泄地,绝胜人间。我们曾多次在秋天的夜晚追过月亮,两臂高高地举着,边跑边唱歌。追累了,喘口气,只道那月比狐狸还狡猾。月亮走,我也走,这样的情景成了童年画卷的底色,沉淀岁月的酒酿。酿月是最迷人的沉香。
秋风摇曳,送来缕缕沁人的稻香。虫鸣低吟,河水安详。月亮的清辉落满大地,映出我们小小的影子。几朵云偎着莹莹的玉盘,就像瑶池仙子的丝裙。万籁俱静,唯云丝绕月,清幽淡远的水墨画般。
咚——河水立刻激起几朵水花。回头见小东昂首挺立,右臂远掷。“你把月亮吵醒啦!”蓉嘘声示意。“嗯,你难道不知道月亮里住着神仙吗?有嫦娥、玉兔、吴刚……”我想起父亲给我讲过的神话故事,指着月亮,慢慢说道。偶尔卡壳,但妨碍不了我们对月亮的喜爱。不知何时,小东坐在我们旁边的草垛上,睁大晶亮的眼睛仔细研究起月亮来。
月华如水,波澜不惊。遇到江河湖泊才停住脚步,在里面投下大大的影像。就像种子遇到泥土,我们遇见月亮一样。“快过来看,呶!那是河里的月亮!”蓉往河里一指。我们小心地将身子往下探,试着用手撩了撩,很快撩起小水花。小水花在河面溅出道道波纹,月亮跟着扭动、变身。
月光下的庄稼和树木肃立,形如剪影,我们也静静地站立。良久,想到给这场月事取个名。大人常在月光下喝酒,我们也当是喝了月亮酒,就叫“酿月”吧。酿月为酒,馥郁芳香。玉桂、冰轮、蟾蜍、顾兔……月儿本就是丰富多彩,引人遐思的。韶华似箭,明月朗照。我们只愿月香氤氲,让欢喜在时光中持续发酵。
我的寂寞,挂在月亮上
文/储杏元
也许,我的前世是一朵莲。我远离喧嚣的岸,亭亭于粼粼清波之中。静静地听风拂过,观雨绵绵,望月皎皎,升起,升起……
此时,我收拾起自己素净的花瓣,清幽的芬芳,满怀的情思。凝思静气的望着你,望着你淡淡的忧伤,淡淡的落寞,洒在我身旁的一池碧水里。
月的眼神,缠绕着莲的目光,莲感受到了月光的温存,温柔的月光伴着莲倾心而语,沉静千年的莲心泛起了丝丝涟漪。
莲醉了,满怀的柔情,为月光流溢;满心的依恋,为月光倾情。莲感觉,从来没有,这样的默契,这样的甜蜜,这样的心动。
时光,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只是一个转身,莲从美丽的梦中醒来,惊慌失措,因为她发现月亮不见了,她的月亮不见了,从此,不再有温馨的笑容,从此,不再有贴心的陪伴。
莲哭了,晶莹的泪珠,滴落在深深的碧海里,谁也看不到。那些恬淡的时光,那些与月光起舞的快乐,再也找不到。莲把心深深的藏匿,独自品尝,那苦。莲心,苦。莲心,也许,注定,独自寂寞。
今世,月亮升起来了,那样皎洁,那样圆满。轻轻地,我向着时光深处,款款走来,只为了今生与你相遇,在缱绻的时光里,与你深情对望。
我的寂寞,是如此的温柔;我的寂寞,是如此的美丽。
夜,渐渐深了,我又有了月的静随,思绪,可以不必遥远;夜,渐渐沉了,我又有了月的清辉,心绪,可以不必沉重。月光如水,可以涤尽,尘世蒙尘的心,可以泻去,心间的忧伤与寂寞。
浩瀚的天宇,没有尽头,月,却让我有了圆心。月光洒落,我起舞弄清影。月光陪伴,夜的黑,不再让我害怕,心,也不再冷寂。
走过几世,这一世,终于修得圆满。我恍然发现,以为自己不能忍耐的,已经懂得忍受;以为自己不能失去的,已经学会了放手;以为自己不能吃苦的,已经学会了坚强。
其实,人生就是月,月就是人生,是深谙一切过后的通明。正如,月懂得了安静,恬然,而又坚韧,熬得了数日的残缺,才修得最后的圆满,人生最后的练达和通透也是如此。
天上,澄澈的月光,懂得退让和隐忍,才会如此的皎洁,如此的清澈。我凝望你,明白了很多很多的事情,有些事情,不是无法争取,也不是不愿意,而是不能!
有些东西,你不可以拥有,一如这清亮的月光,可以照在脸上,可以驻进心田,但是,却不可以把他握在手心,他是属于天空,属于宇宙,偶尔,他会投影到你的湖中。
有些话,是不能言,永远不能。我知道,有一种结局会自然滋长,那就是向往,不断的向往,向往着你的方向。那个方向,只能让目光去凝望,去追随。
缄默,不代表遗忘,恰恰是为了更深切的铭记。飘散在时空里的碎碎念念,如同月光,总是清清淡淡地安安静静地在夜色中弥漫,弥漫。
我把我的寂寞,挂在月亮上。就像喧嚣过后的沉寂,没有了太阳般灼人的光芒,却如明镜高悬,世情,了然于心,没有了烦躁和不安,有的只是月光润泽过后的清明与澄澈。
一滴晶莹的泪珠,在夜幕中被月光反射,像是永恒的灵魂,被钉在永远的天空,柔情万千的注视着从前,注视着现在,注视着未来的自己……
月光筏
文/风情晓晓
走入秋天,仰望天心一轮美轮美奂的月亮,总有一丝春夏时节未曾感知的欣喜,燃烧在瞳孔的火焰,可能比红叶更灼热。
--题记
锦城烟絮飞花万户,常常不仅要扪心自问:秋天,是不是月光最美的时候?
当伫立层林尽染的阡陌深处,或漫步映掩绿荫下的山涧小道,登高望远,环视浩瀚的天空与广袤的大地,那一刻,映入眼帘的是真空与空间重合交叠;光彩与光影互相辉映;声光与天光纵横捭阖;外空与时空遥相呼应……浑圆的天体,以其独有的魅力,酝酿了光怪陆离的自然奇观。天上地下,无所不在的月光,在冲击视觉的刹那,从地球的高端就着手编织一个色彩斑斓的光环,一个万花筒的世界。一旦你身临其境的融入期间,仿佛穿梭于漫漫的时光隧道中。
视觉上产生的艺术效果,构成了一幅梦幻月色的图案。美丽如斯的月光,究竟是万能的上帝恩赐予世界的礼物?还是大自然演绎的旷世杰作?你,不要清浅的认为:不就是一次简单的赏月吗?不要忘了,传统的赏月习俗,自人类起源之初,就有了赏月的习惯。赏月,在人类历史上一直延续了千百年。写到这里,我不禁要弱弱的问一句:“你能表述月光的形态与结构么?”,我知道你不能答!也相信没有几个人能回答清楚。因为每个人赏月的角度、视觉、认知程度,还有特殊条件下的个性、自然、融入环境,是没有办法用准确来形容月色的结构与形态。
看星光闪烁的星空,浩瀚如一张天幕,紧紧的,严丝无缝的包裹着隐形的大地。地球,昼夜不歇的自转并环绕太阳旋转着,在一望无际的月光抚摸下,形同一颗硕大的水晶体,晶莹剔透的向着远方的景色敞开着内部的结构。或许有人不喜欢太阳,因为太阳有时炙热、甚至暴烈;但没有人不喜欢月亮。从开天辟地的炎黄时期,就广泛流传着后羿射杀九个太阳的传说,但人们对月亮的崇尚、膜拜,从“秦时明月汉时关”起,已经有了详实的历史记载,到唐宋,也备受推崇的达到了极致。那些时代,无论在茶驿酒肆,还是花街柳巷,都创造了月亮不老的神话。
暖暖低眉的风,柔柔黛眼的月,那一抹的娇羞,给予心灵深处的震撼,是无法言说与比拟的。无论月亮如何演绎它的形态,是弯月如勾的上弦,还是弯月如牙的下弦;抑或是月盈月缺的莹莹如玉,还是满月如银盘的丰满,都形似诗经里不染风尘的虞美人。天干地支,不管经纬度如何转换,月亮,独与地球有约,总是不早不晚的趁着夜幕,轻移莲步,凤摆一缕儿香魂,云翳一丝儿媚态,柔弱无骨的挥摇一柄香罗桂花扇,一路袅娜聘婷的从远古自然流泻,一旦驻足于时光的渡口,柔指轻捻,堆砌了一座座离离原上草的香冢,深埋下吟风弄月的勾栏青楼;罗扇轻挥,翻转大漠深处滚滚尘烟,湮灭了西子湖畔吴侬软语的不夜画舫。
享受月光如炼的光顾,有着更柔、更美、更精妙的感觉。偌大的地球,是生命诞生的摇篮;环绕地球运行的月亮,也自然成为了天体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浩淼如烟的月华,吸纳了天地至纯至美的颜色,融入了时代与远古的气息,传记了生命繁衍与消亡的全过程,自然,也成了历史岁月的的博物馆。月亮,既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也是一部社会发展变革盛衰史。
墨染星空,嫣然诗意的江南。唯美的月亮,俨如一位古色古香的清纯少女,撑一把油纸伞,沿一路丁香雨的石板小巷,击节引歌,袅袅而行的穿过墨韵书香的诗海词章,飞身融入黄河源头一刻,跳跃在壶口瀑布的浪花里浅吟低唱,莞尔,云蒸霞蔚的腾空一片水云,托起一条七彩霞光的虹,一端扎在黄河里,一端径直延伸到蓉蓉月色的天际,一支歌,一首心歌的潜行在蓝天白云心脏,寻求古老东方的神韵。
一枚颤栗的落叶,翻飞在清明的月色里,经过月华的漂染,仿佛也脱胎换骨的有了一丝灵气,旋转、轻盈、斜斜地飘落身前,当我走进倾耳细听,依稀听到的是千折百转的执着,也依稀看到的是千姿百态的妖冶,如果无视它悄悄走过,身后流落一地的,将不是因一季秋风而流红的花瓣,而是一颗被月色晕染后枯萎、凋零的心。
我以白云的姿态端坐月中央,拢一帘天青烟雨。雨碎残影,青灯孑然,这样的夜晚怕是只能月色清明为幕了。天上的月亮,明镜高悬;水中的月亮,美仑美幻;我心里的月亮、那一首叙事诗的月亮却不知停泊在了何方?十丈软红,心钵为台,存贮些许月色往事曾现,是流动身体里天性的使然,还是月盈人生的无奈?
隽永的月光,崇尚自然,追求简单。看月亮穿云破雾的缓缓西行,纤巧且柔弱的月色,形体柔美的线条看似不堪一击,但她刚柔相济,谦和与内敛的气息,以及在夜幕折射下半透明的幕墙,既弥漫着古典传奇的色彩,又闪耀着现代摩登的光环。细细品鉴夜幕下白练一般的月光,洋洋大观,潇洒自如,时而月辉一抹,时而荧光琉璃,纵使每一个细枝末节,都有着不凡的艺术魅力。
月光与星光交织,天光与夜光交汇,仿佛让我穿行在曼妙的星河空间,如一位远道而来的隐士,在唯有月光才具有的如此幽静的秘境里,久久徘徊,细细揣摩,一直不愿归去。因为,无论是否端坐在月光之上,还是徜徉于月色之下,毋庸置疑,这都是一个宁静的世外桃花源,仿佛空气也浸着梨花的味道。
看月光柔美形似做人,月华的内敛、文静,高雅、清丽,既有着传统东方美的温文儒雅,也有着现代西方美的贵族气质。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社会理念,不同的种族皮肤,都把“真,善,美”当作最高追求境界,因此,“真,善,美”不仅属于遥远的天国,而且也属于充满智慧又极富创造力的人类。
恬静的时光,豆蔻的年华,多想,让我驾一轮弯弯的月弦,用意念作筏,心叶作浆,悠悠穿行于碧波蓝天之上……那一刻,邀约你一道,驾舟美丽的月光筏,撷两三片白云,为你剪裁美丽的婚纱;摘一天星星,点亮爱意缠绵的烛光,神仙伴侣的遨游太空,何等的逍遥,又何等的快乐……
夜已深沉,月色,依然浩淼、清远;月亮,依旧清艳、妩媚,那一低头的娇羞,一回首的温柔,让我畅想在无垠的月色之中,久久回味,久久、又久久不愿离去……
老家的月亮
文/都市农夫
有故乡的人总会有乡愁,这是宿命。乡愁如影随形,成为游子身体的一部分,许多陈年往事,在忙碌的白天无论如何想不起来,可当夜深人静时,那熟悉的场景熟悉的人物纷至沓来,没来由地进入梦中。即使在梦里,意识里也隐约知道曾经的村庄已经拆迁了啊,那房子那大树那小河已经没有了啊,我应该在南京啊,怎么还会生活在这里呢?努力想留住,努力想看真切,努力想靠近,却离我越来越远,心越发焦虑,梦醒了,心有点疼,眼角湿湿的。周遭是黑黑的安静,乡愁一下子弥漫开来。
乡愁是淡淡的忧伤,能体味,却不易表达,来自于深深的牵挂和对旧时光的留恋。有人说,你梦里出现的那个人,那个人也在想你。对,年老的父母一定正在想我,老家一定正在想我,又到中秋了,老家的月亮一定正在想我,我要回家!虽然泰州不远,也经常回去,但与父母弟兄还是聚少别多,短暂的相聚对于刻在心底的乡愁,永远是杯水车薪,只要一踏上返回南京的路程,新的一轮乡愁又开始了。他乡是职场,故乡是港湾,就这样我奔波于故乡与他乡,没有感到辛苦,相反内心有满满的欣慰,回家,心灵能获得一种力量。
推开家门,妈妈迎上来,笑着说:才讲到你,这么快就到家了。爸爸患病多年,行动不便,坐在椅子上朝我挥挥手。看到儿子回来了,他们很开心。父母岁数越来越大,可我能陪他们的时间却不多,他们恨不得想天天看到儿女,我们只恨分身无术。珍惜眼前,陪好当下吧。三个人坐在一起闲聊,妈妈说得多,我听得多。虽然小城镇化了,原来庄上各户人家的消息还是有的。妈妈一一道来:张家的儿子不孝顺,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李家的老人很高寿,九十几岁了,身体还很好;王家的生意很厉害,如今发大财了;赵家的孩子很争气,今年考上大学了……我边听边笑笑,插几句嘴,这些人过去的情况我清楚,现在的情况只能靠妈妈介绍了。我问爸爸妈妈最近的身体状况,妈妈报喜不报忧,连声宽慰我:很好很好,你安心工作。想帮他们找个钟点工,爸爸颤巍巍地说:不要找,我们能行,钱要省着用,要惜福。
东说说,西说说,想到哪儿就聊到哪儿。忽然,我想到个事,问妈妈:过去中秋节晚上吃什么的啊?妈妈这一段说了好长好长,把我带回到遥远的过去。那时月饼有限,再穷再苦,中秋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做一些糖烧饼,调面发酵包馅,拍扁贴到锅里,孩子欢天喜地,大人累得不行。晚饭前烧饼做好,大人舍不得粘在面盆上的边角料,再加点水加点面加点青菜,煮成一锅咸疙瘩汤。可现在几乎没有人家自己做糖烧饼,想吃,到店里买现成的。
下午兄嫂侄子都来了,每次在外地的人回来了,就是家里的节日,人人动手忙晚上的饭菜。两桌人坐定,向父母敬酒,父母看着四代同堂,成就感很强,心满意足。晚饭后,妈妈到楼下敬月亮,几个月饼,几个烧饼,一杯茶,一炷香。天空云多,月亮时有时无,妈妈对月鞠躬作揖,嘴里还不停祷告。昨天我就找好赏月的地方,高港生态公园,那里人少灯暗,场地开阔。
现在叫生态公园,低洼处是水面,堆土处是山坡,有模有样,可三十年前这里是荒地,杂草乱长,小河小沟交叉,白天人迹罕至,晚上一盏马灯移动,我跟着两个哥哥钓虾钓螃蟹,挣几个油盐钱。抬头看,乌云散去,月亮露脸。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河已不是那时的河,景也不是那时的景,时空交错,我浮想联翩,感慨万千。面对故乡的拆迁变化,我不认同“谁人故乡不沦陷”的咏叹,当年一个又一个人义无反顾离乡,是为了见识外面世界的精彩,总不能只许你活在霓红灯闪烁的城市,而要求故乡几十年一直亮着煤油灯?父母弟兄在哪里,哪里就是老家,旧友故交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口音、土地,还有今晚的月亮都是真真切切的故乡。今月曾经照古人,但古人出门时间太长,少小离家老了才回,往往认不出变化中的故乡,“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即使问了儿童,也是白问;而现代交通发达,条件许可时,尽可能抽空常回家看看,随时感知故乡的变化,让我们慰藉父母,让故乡抚摸漂泊。夜深了,父母已经熟睡,小区寂寂无声,我推窗凝视月亮,清辉洒在我的身上,轻轻打开音响,齐豫那天籁之音开始吟唱佛经,“莲花处处开,一花一净土……”。老家的月亮,让我心静如水。
那时山月拈函经
文/书洛
当东山的月再升起时,我将"今又七夕"这一个消息再次打包成一个人的礼物,安然地放在你那个永不可能再开启的信箱底。
七夕,当星星的闪烁像喜鹊叫喳喳一般的搭肩成银河,我依然还俗成一个乞巧的女子,还俗成一个葡萄架下听私语的孩童。可是,我的微笑早已著上了你手腕间的拈珠檀香。
你一直不曾理会七夕,在相识里当我为你讲牛郎和织女,你说那比不上诺尔桑和莹婵玛的故事。我直至现在仍记得你讲的那王子对仙女说,即使天路再长,用桑烟架起桥梁。那夜满月当空,一步一行地拨开云儿要玩捉迷藏的手。我说嫦娥是个皎洁的姑娘,裹着轻纱的模样,你说她或许穿的是清清亮亮的氆氇衣袍,那满城的月色是她在煨桑。我听到大昭寺里悬挂的风铃声,我说或许那是小白兔在树下捣药声,你说风铃下悬刻着经文,那声音可以除疾,所以,小白兔其实可以捏着芬芳的酥油花。
我从来不提与你的分别,也不计分别的日子有多少了。自离开你后,我耳边常响的是那一年我们一同听到的歌唱,你为我解释一句句,你说她们唱着:下一场怎样的雪,可以将经幡连接月亮。那一年,我经过山崖,经过桥头,经过垭口,经过湖泊,看到了无数的风中呼猎猎的经幡,送我来与你相遇。今时,我微微笑,何来与你的分别呢,我原本就下不起那样的一场雪,所以,挂满白色经幡又如何,哈达成堆又如何,我也只能仰望着触你绛红僧袍的月亮。
那一年,大昭寺的月光里依然盛着好多的朝拜,在那么虔诚的俯身揖地的长磕中,夹杂着我的身姿,一如初次听法的跪姿小鹿。我想不起我的祈愿,我悄悄问你世界和平算不算。你笑了,俊秀的脸明亮的眸波,月光下清晰分明。身边有一个绾髻的女子,一个长磕,几声经语,而后,低首掩面而泣,我侧头只看到她髻边簪着亮亮的银篦梳。那时我俯地不起,亦听不到她的心声,而今我月下清身而立,却能够深深理解世间那些泪流满面的理由。
我学会了长磕了,一次次朝着记忆的方向,双手合十结印,举过头顶,再停过眼前、胸前,再弯腰伏身,手触地,向前滑动,全身伏地,叩头以额着地。记忆里有翠绿的青稞,你的脚步从其间走过,你绛红的背影像炫亮的唐卡,常常在某个纪念日里在我心墙上晾晒。我终于知道了那青莲之下的清泥是以怎样的姿态生长,不是仰望,是长磕。
此时的你,可是走在布达拉宫的红墙下?那么,这一场七夕便如一场你曾带我看过的法会藏戏,那月亮便是一位轻抹白粉的姑娘,请你在布达拉宫的红墙下,听她用山梁间的风声唱诵那位公主如何进藏伴王。
你曾告诉我,草原上有许多叫卓玛的姑娘,雪山下有很多叫扎西的青年。你带我看一场喜嫁,你说,这一场良缘的主角就是卓玛和扎西。那一次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金玉良缘。卓玛很美丽,可是被硕重的从头到脚的金银珠宝累得抬不起头来。扎西很健壮,锦袍之上前后披着金盘挂饰,腰间束着纯银带,胸前腕间也尽是玉石珠串,坐成脊背挺直威武轩昂已是不容易。他和他的新娘,身间唯一的轻盈便是活佛送予的哈达,我对你笑说,金玉良缘需要体力,童话里面原来也有重量。
而有些缘,便是轻的,就如你送我的嵌着月亮的嘎乌,它轻得在我胸前一直跟着行走摆荡,我能嗅到药香,而风能听到你的诵经。菩提树下那不能出口的特别的爱啊,其实化成这般的重量恰好,可以一同亲吻阳光,可以一起点亮月亮。
你的茶箱之上,今晚可是铺上了月光?像一方洁白的帕子,像一件丢不掉的信物。你曾用雪山清泉为我沏茶,向我讲述茶马古道的运茶。我依然会每年寄给你新茶,还是那个老地址,虽然我永远不会准确的掌握你的行踪。或青朴或喇荣,或天葬台处,或山间洞壁前,我知道你从不会停下你清修的脚步,可是,我依然想做那个多少年前的汉家女,一路以心声做马铃儿响不停,运来清茶。总有一种福分可以共修,就如茶香与澈泉,总有一种盟誓是淋漓的,就如茶魄与水魂。
你从来不曾让我留下,因为你从来都知道,我不是佛堂前的蜀葵,亦不是眷上经幡的格桑花。而我从来不曾向你流露,请跟我走吧,因为,你走了,谁来添佛前灯里的酥油,谁在香台处焚香。佛说轮回,那我们便仅仅是前世的偶而一瞥,今生的一时路过。我走的时候,听到雪山下草原上骏马彩鞍上的情歌三番唱,多少待嫁和迎娶的心都拥趸着驰骋,而我们也只是默默送予彼此微笑。其实这样也好,恰可以摇落掉他们那般等待的心慌。
不知这样的七夕你是否会偶尔有一刻终于信了我说的牛郎与织女。就如那首歌中所唱:太阳是雪山的新娘,不信你看日照金山,月亮是水的新娘,不信你看满池月光。而织女真的是牛郎的新娘,不信,你问明早青稞里的露珠。歌中的最后一句被我打散了:我是你的新娘。打散在月光里,换上度母的脸庞,端端的在青年喇嘛的经文里,亮亮无霜。
月是故乡明
文/独赏寒冬雪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搬一张小板凳坐在家门口和奶奶唠唠家常,看晚风想要偷偷溜走却被地上的小石子绊了一跤,跌倒在地上哎呦哎呦地叫唤。我不扶晚风起来,捂嘴嘲笑它的笨手笨脚,奶奶总爱问我在傻笑什么,我却扭头不答,将右手举高落在眼前环成一个圈。“我把月亮圈住了!”我欣喜地扯着奶奶的衣袖左右摇晃。奶奶摸着我的头对我说;“只有故乡的月才能被圈住,旁的圈不住,圈不住……”
故乡的月好像一直都没变过。但奶奶说以前的月亮是弯的,像农民肩上背着的镰刀。我疑惑不解地问她:“现在的月亮也是弯的,只有十五的月亮才是圆的!”奶奶眯着眼睛陷入了沉思当中,她的眼睛像是一座桥,后来的我用了一个童年才想到那是卢沟桥,那是饱受折磨和残忍蹂躏的卢沟桥,也是它开启了中日战争的序幕。七十年前的中国是条奄奄一息的龙,它被折断掌牙,拔裂鳞片,当它坠入浅滩的时候,中国人民遭受了血洗故乡的劫难,鲜血淋漓的历史没有穿任何可以蔽体的衣服,就这样赤裸裸地站在七十年前的路口,被来来往往的帝国主义肆意嘲笑。
长时把月望,才知意中意。
奶奶慢慢张开她沉默的嘴,那干瘪的字眼一个接一个跳出:“以前的人圈不住故乡的月,因为世道太黑太暗了,没有人看得见光,也没有人会觉得月亮是圆的……”是啊,流离失所的人,家破人亡的人怎么会觉得月亮圆呢?“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时此刻,我倒也懂得了杜甫那满腔黍离之悲。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乱草丛生,林木荒芜。昔日繁华长安,游人迤逦,已荡然无存,留下颓垣残壁供诗人忧伤落泪。
七十多年前的中国,贫穷落后,所有国人都在为今日能否果腹而忧心忡忡,没有人会秉烛夜游,更别提有雅兴赏月了。瘦骨嶙峋的中国跪在贫瘠的黄土地上,支离破碎的胸膛勉强起伏吐出几口浊气,然而正当所有人都以为中国会就此消沉的时候。无数志士仁人挺身而出,他们也许一文不名但却心忧天下。星星之火,就此燎亮了黑暗的社会,驱散国人的迷茫不安。
巍巍中华,泱泱大国,汇聚五千年文明,纵横九万里风云。七十年来祖国正在变得愈加繁荣昌盛,七十年来中华儿女共同见证了中国的“沧桑巨变”,从圆梦工程到创新科技。在七十年后的时代洪流中,中国摇身一变,长成了一棵巍然不动的红树。红的是它的根,深埋地下数千尺,纵横地表数百里。一树新叶,一树硕果,一树的理想与信念,一树的正气与力量,还有不言的美,无尽的光明。既可震撼中华儿女的心,鼎沸激情,又能鼓舞中华民族去开创一个大胸襟,大气魄的新时代。
大时愿做月,低头把国照。
学,不必拘于一室之中;行,不必追求万里之路。历史的轱辘不停歇地向前奔去,穿过漫长的岁月走廊,我们在追忆过往的同时,也要弘扬祖国七十周年的奋斗精神。如果有一天我要去远方,那我会叠好故乡的月,放在枕边,睡一个冬天。故乡欲坍的瓦片矮房长成了高楼大厦,冷峻的玻璃,层层叠叠,显出城市的倒影。故乡的崎岖小路蜿蜒出了油柏马路,待到夜黑万家放光,车流身着橙红火光摇曳出故乡热闹的身影。故乡并不是改革开放的唯一宠儿,无数人的无数故乡都在改革开放的熬煮之中变得温热,在火光闪烁之中变得喧哗,贫穷的故乡开始了她的骚动。
时维九月,序属中秋。今年是新中国建国七十周年,我从小时不识月的孩童成长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将对蓝图的盼望插进未来七十年的光阴罅隙,我将对祖国的祝福揉入故乡的一轮明月,摇挂天际。
当时的月亮
文/冻凤秋
一
那晚,秋空明净,遥望一轮皓月,我们情不自禁发出一声声慨叹。
彼时,我和剑冰老师、乔叶老师挤在出租车后座,温厚的潘松安先生坐在副驾驶位置。
要去哪里,去见谁呢?
夜已深。刚刚在瓦库成都店吃过晚餐,舌尖上还留着那道空灵罗汉斋淡淡的清香味,喝了点黄酒,微微的醉意。
车行了很久,像是穿越大半个城市。
终于,看到一排排木窗雕花、挑檐垂柱的中式建筑,一楼商铺大抵闭店了,也许是道路两旁树木蓊郁的缘故,灯光暗暗的。
一个女子就站在街角处的暗影里。
我还是一眼看到了她,叫道:娟!她欢喜地迎过来,手里提着四个点心袋子,一一分给我们,笑着说:这是成都很有名气的宫廷桃酥,我刚排队买的,你们尝尝。
五个人前前后后,踩着青石板路,慢悠悠地逛着。街上很安静,一颗心也似乎安静下来。
二
想起日间,从郑州飞抵成都,正午十分,在瓦库见到牛放、蒋蓝等成都文学界的朋友。川豫两地名家相聚,谈地域文化论文学创作,气氛热烈的一席谈中时有智慧火花飞溅。
一抬头,看到小青瓦。
它们似乎睡足了午觉,在茶香袅袅里醒来,微笑着,面容柔和。
怎么中原质朴厚实的瓦,到了天府之国,竟平添了几分翩然优雅的风度!
手拿一片瓦,心咚咚地急跳起来,颤抖着,歪歪斜斜地写下:听见瓦的心跳,它在呼唤我!
它呼唤我,从紧张疲惫的状态离开,到一方清凉幽雅的世界来,哪怕只是浮生半日闲;
它呼唤我,从眼前的琐屑芜杂抬头,与光影中的浮尘交换心事,哪怕只是讲给自己听;
它呼唤我,从冷漠麻木的惯性逃逸,看见青箬笠绿蓑衣的诗意,哪怕只是田园的幻梦;
或许,它只是知道我们在人潮中孤独地行走,带着对所谓亲密无间的疑惑,带着对所谓肝胆相照的失望,它唤我来!
或许,它只是知道我们在欢声笑语中硬撑着,带着对生活不过如此的喟叹,带着对你还能怎么样的无奈,它唤我来!
或许,它只是知道我们在心底藏着一份渴望,带着对乡村生活最初的惦念,带着对生命底色频频的回望,它唤我来!
三
和娟挽着胳膊慢慢走,听她断断续续地讲自己这一两年的经历。
因为承受不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她辞掉了让很多人羡慕的媒体工作。身体不好也是原因,一年中做了两次手术。
淡淡的话语间,我听得惊心动魄。我们算不得多么熟悉的朋友,只是在采风活动中同行,谈天说地,甚是欢畅。分别后,在微信朋友圈里偶然瞥见彼此的日常分享,也没有热烈的互动。
只是,都还记着有这么一个远方的友人。
我到成都,发短信给她,她迅速地回:来看看我这个下岗妇女吧!
人到中年,放弃、中断、离开,无论是工作、婚姻还是一种生活状态,都需要无比的决心吧,那也许是痛楚,也许是痛快,但痛过之后会有释然和轻松。
她依旧爽朗开心,清亮的眼睛,明媚的笑容,像是一阵温柔的风,能抚慰所有跌宕的心。
我们就这样走着,直到看见文殊坊高大的牌楼。挥手说再见时,心里总觉得忘了些什么,是什么,终归也没想起来。
四
那个夜晚似乎无限漫长,返回的路上,不知谁先提议K歌,大家都响应着。
嗓音似乎有种神奇的魔力,当你开口,它便不属于你,它独自在夜空中盘旋、飞翔,另一个世界打开了。
于是,那个嗓音甜美清脆的乔叶不见了,取而代之是田震般的低沉、磁性,绵密厚实,带着内敛的深情,像是瓦的吟唱!
于是,那个爱笑的略显疲惫的潘松安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颗心还留在青春岁月里的大男孩,带着一份温暖,几许惆怅。
像是奇迹般,从来缄默的王剑冰先生也拿起了话筒,天边飘过故乡的云,那声音悠悠、颤颤,丝弦般,竟弹奏出江南的烟雨和诗意。
是的,烟雨和诗意!
即便在这遍地都是茶馆的成都,当我们走过繁华的街区,走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走过散落着瓜子壳的茶摊,走过芭蕉叶掩映的铁像寺,我们依然渴望有一个地方,存放心底的烟雨和诗意。
那或许是一份淡如水的友情,或许是虽天涯之遥却时在念中的牵挂,又或许只是一个记忆中那样的夜,那样的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