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子女的文章

2023/01/01经典文章

关于子女的文章(精选10篇)

悲苦的“溺爱”

文/孟国

如今,有些家长对孩子的爱有些过分,以至成为“溺爱”;不过因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这似乎就得到了人们的理解。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溺爱”已延伸到成年子女,而这种变了态的“溺爱”有百害而无一利。这种“溺爱”既有悖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也为西方文明所不齿。

本来子女已成年,有自理能力,即使经验不足,也应给他们锻炼的机会,可是父母对其却是一百个不放心。他们忘了自己在这个年龄的状态:上山下乡、背井离乡,过上了艰难的贫下中农生活;成家后上有老、下有小,工资微薄仍要孝敬老人。

而今,老人们挂在嘴边的话是:此一时彼一时,社会变了,不能跟那时比。老人们说现在的孩子们太忙、太累。可是,我们年轻时比他们轻松吗?与过去比,今日生活相当富足,以上这些都不是“溺爱”成年子女的理由。

对成年子女的溺爱,表现在多方面:整日呵护有加,嘘寒问暖——吃早点了吗、喝蜂蜜了吗……使得孩子不胜其烦;不让孩子干家务,做饭、洗碗、洗衣、打扫卫生全部自己承包,有的甚至主动到儿女家做家务,使得自己不胜疲惫;孩子考大学,宁上三本、高职也不到外地读本科,影响了孩子的发展;成年子女有点儿小灾小病,跑前跑后、无微不至,而自己有病却瞒着孩子;特别是有了孙辈,老人们同时“溺爱”两代人而不考虑自己的身体和经济条件,“所有问题都自己扛”。这种“溺爱”的延伸和变态,不会因子女成人而终止,甚至会延伸到老人们实在“溺爱”不动为止……这是何等的悲苦!

他们的好心,得到的是什么呢?有些年轻人乐得自在清闲,没有责任感,好吃懒做,无所事事,成为长不大的一代;有的怕伤老人的心,表面上接受这种溺爱,心里则不胜其烦;有的子女甚至拒绝接受这种“溺爱”,使得双方关系紧张,各自不快。实际上,老年人在干着一件受累不讨好的事。老人们忽略了子女已经成人,到了该负责任的时候了。

我的怀念

文/漠北雪莲

母亲的遗像被七十八朵白花围成了两颗“心”,大“心”里面环抱的小“心”,好像母亲将她的子女镶嵌在了心的最深处。那慈祥的目光,含满了热情与包容。微微翘起的嘴角,仿佛还有话叮嘱。

想起母亲躺在病床上的样子,我心如刀绞。病危中的母亲嘴被呼吸机罩着,她难受得直摇头。只是吃力地伸出手,将我的手攥紧,并不停地揉捏,像是在传递信息。我附在她耳边“妈,你会好的,看,血都输上了”。我指着挂在输液架上的血浆袋,努力安慰母亲,更多的是安慰我自己。

被注定在病床上的母亲,身上好几处插了管子。液体、血浆不间断地输入她的体内。检测机、心电图机不停地“滴、滴、滴”叫着,机子屏幕上显示着弯弯曲曲的线条和密密麻麻的数字。我看不懂那些医学术语,我只期盼母亲的病情能有所好转,坚持能和我们多待些日子,坚持等她大洋彼岸的儿子回来。我期盼能再次偎依在她的肩头,再闻一次世上绝无仅有的母亲味道。我希望再被她拥入怀中,让她再亲我一口,抱我一次。

四年前,母亲被查出患有糖尿病,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然而腿脚极不灵便的她,顶着苍苍白发,仍一如既往地为子女操持家务,用那双颤抖的手做着一锅一锅热腾腾的饭菜。

那一顿一顿,一碗一碗香喷喷的饭菜里,浸透着母亲的汗水,溢满了她对子女们深深的情怀。在她生病期间,尽管自己乏困无力,但一想到忙忙碌碌上班的子女,她拄着拐杖,挣扎着坐起来,一步一挪到厨房,和面、摘菜、再坐下来歇一歇,揉面、切菜。

母亲为子女们烹调出的不仅仅是美味,而是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当我们吸哩呼噜,砸吧着嘴往肚里下咽饭菜的时候,坐在一边的母亲眉宇间露出的是欣慰与满足,而她只能吃定量的饭菜,多半还是粗粮。

尽管医生一再吩咐,要母亲多吃蔬菜、水果,但原于母亲牙齿松动、脱落较多,许多蔬菜也只能熬成汤或煮烂食用。母亲一辈子喜欢吃的食物,如,洋芋、馍馍、粉条、还有许多面食和小吃都被禁忌。看着母亲饭碗里清淡的主食,我违心地撺掇母亲“妈,干脆抛开医嘱放心吃吧,都这岁数了还忌什么忌啊……”哥哥姐姐也赞同,唯独作为医生的弟弟严厉制止,“胡说!血糖太高会引发多种综合性疾病”。他的批评让我们哑口无言。坐在一边的母亲看看这个,瞅瞅那个,总是息事宁人地“都别吵吵了,即便我没病,也吃不动了……”她端起饭碗,用嘴抿一下碗边“恩,香着哩……”

我明白,要强了一辈子的母亲,不愿将脆弱的一面留给子女,更不愿看到子女们为她难过。

母亲终于被病魔折腾得倒下了。时而昏迷时而清醒的她,只要一睁开眼睛,就会伸出手将我的手紧紧攥住,并怔怔地注视着我,那充满母爱深情的目光里,是她无奈的期盼和割舍不下的牵挂。我强忍着泪水,附在她耳边“妈,坚强些,您一定会好起来的!”

母亲一生养育了我们姊妹5人。那时正逢困难时期,物质匮乏,食物稀缺,而且白面很少见,就青稞面、糁子、豌豆面也是有限的。母亲在粗粮里垫补上自家种的萝卜、洋芋、白菜,想尽办法让我们吃饱。

无数个夜晚,母亲坐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为我们缝缝补补,锥绑纳底。她将一件件破旧的衣衫拆洗干净,大的改小,破烂的缝补囫囵。哥哥、姐姐穿烂的衣衫,经母亲的巧手改制,分别穿在我和弟弟的身上,她和父亲穿过的,翻新一下哥哥姐姐也能再穿一冬或是一夏。母亲用她那枚银针,甩着细细的长线,为子女们缝制着温暖,缝制着快乐,缝制着对未来生活的期盼和向往。那一件件破的不能再补的衣服,也被她一块块扯下来,洗得干干净净,压得平平整整,用浆糊一层一层贴成做鞋的褙子。那些破衣烂布,经母亲的手千针万线缝制、锥纳,成了我们脚上结实的鞋帮、厚底。我们穿着母亲做的布鞋,走过了一段又一段坎坷不平的人生路。

那些年,罩在母亲身上的那件蓝花布衣服洗得发白不说,肩膀、前襟、胳膊肘是补丁摞着补丁。她总是舍不得给自己缝一件像样的衣服。

记得有一次父亲回家多放了十元钱,并特意叮嘱母亲缝件新衣服。然而母亲却把扯来的布给我缝了一件新棉袄。我穿着母亲为我缝制的棉袄,不论是坐在教室里,还是站在雪地上,再寒冷的风都没能穿透我的心身。

坚强的母亲,用她柔弱的肩膀挑着家庭重担,为我们子女撑起了一片宁静的天空。

由于母亲年轻时不惜力气的劳作,晚年的她受了许多病痛的折磨。先是腿痛,膝盖骨关节因长期缺钙,造成骨缝中软组织部分额外长出了骨刺,这就需要刮掉骨刺,才能缓解疼痛。这是母亲身上开始动的第一次手术,那种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她被抬出手术室,脸色苍白,双眉紧锁,汗水从发丝浸出,枕头浸湿了一大片……

这次手术让母亲的一条腿弯曲了,但她的胆管又是结石,迫不得已再次进行手术。看着母亲头上浸出的汗珠,我问 “妈,痛吗?”她咬着牙“疼啊,人身上动刀子,哪有不疼的”,“那你为啥不出声?”“我出声会吓着你们的……”母亲惨白的脸上荡着勉强的笑意。

接二连三的手术,使母亲身体元气大伤。但她依然表现得那么坚强,那么乐观,这让我们揪起的心得到了极大的宽慰。

身体日渐衰弱的母亲,嘴边长挂着一句口头禅:人生就怕老来难!老了难活啊!是的,看着母亲蜷缩在床上的样子,昔日那轻盈矫健的身影,在她身上荡然无存。母亲整日被禁锢在钢筋水泥的牢笼中,孤独地守着清冷。

在母亲最后的日子里,由于多种综合病症的反应,她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患有难以忍受的疼痛,使她痛苦不堪。

先是牙疼不能咬嚼食物。一日三餐她只能喝点流食,多半是稀饭,且将米粒用豆浆机绞碎,放在火上熬一阵,才能一小口一小口,小心地下咽。即使这样,咽下去的食物,在穿肠过胃时,母亲显得异常的难受,常常是身子蜷缩着,一只手放在心口揉搓。实在支撑不住,只好用药缓解。降血糖的,止疼消炎的,润滑胃肠道的等,大剂量施用各种药物,给母亲身体带来的损害极大,渐渐地她的手脚开始浮肿。

母亲已有了预感,送她上医院的那天早上硬是不下床。她坐在床上淡然地嘱咐我们“娃呀,人活千岁,终有一亡。你们都这岁数了,我也该走了。我不去医院,我要躺在自己家里……”经我们反复劝说最终她被强行送进了医院。

进入重症监护室的母亲,一直拉着我的手不停地念叨“我的病好不了,送我回家吧,我要回家……”母亲的意识虽然很清楚,但她的病情始终不稳定,医生再次从母亲体内抽出血样做进一步化验。

这次的化验让我们大吃一惊,母亲得了血癌。

我仿佛被击晕了,听不清医生在说什么,只感到大脑一片空白,两腿打颤,牙齿硬是磕碰在一起。

当我清醒过来的时候,从医多年的弟弟坐在我的对面发呆。我声泪俱下地质问“你救了那么多病人,为什么就救不了自己的妈妈?为什么?”

一个月前,鉴于母亲的身体原因和糖尿病的发作,弟弟让母亲住院,为她做了一次全面系统的体检。通过一项一项的检查化验,母亲的糖尿病史不算太长,问题不是很大。医生乐观地告诉我们;好好调理,你们准备为老人过八十大寿吧!

但仅仅过了一个月,母亲的病情就发生了变化,这让我们始料未及。

母亲的主治医生再次去糖尿病科调查,病理报告清晰明了,他们也发出了重重的长叹,因为在他们的病例中,七、八十岁老人得血癌实属少见。

守在母亲身边的我,曾数次默默祈祷,希望奇迹能在母亲身上出现,希望生命的脚步走的慢些,再慢些。我知道,我能拥有母亲的日子是有限的,为母亲尽孝的日子屈指可数。我不能松开母亲的手,母亲更是舍不得放下我的手。就吃饭的时间我也不忍心离开,我怕我的转身变成终身的遗憾。

那天早上,我靠在母亲的病床前,用棉签蘸着开水,轻轻涂抹在她干裂的嘴唇上。母亲再次睁开眼睛,动了一下右手,我赶紧丢下棉签,紧紧握住了那双曾经握了数次的,温暖的手掌。母亲又捏了一下我的手,我感觉母亲已经没有力气了,接着母亲握我的手缓缓松开……

我终于将积压了好久的泪水倾泻出来,不管不顾重症监护室的规定,声嘶力竭地呼喊“妈,您睁开眼睛,睁开眼睛再看我一眼,您不是说要等他们回来吗……”母亲的双眼再也没有睁开,回答我的是从眼角挤出的两颗清莹的泪珠。

我扑在母亲身上,近乎是哀求“大夫,请你们想办法,再想想办法……”护士用力拉扯我“姐,别冲动,我们已经尽力了”。我紧紧抓住母亲温存未尽的手“妈,您咋能撇下我们就这样着急走了呢? 您的儿孙们还没有回来,我们姊妹还没到齐呢。”

我不顾众人的劝阻,再次扑在母亲身上,握住那双失去了温度的手,一种透骨心扉的冰凉从脚刺入我的心底。

我跪在地上,双手死死搬住推着母亲遗体的板车“妈,您别走……”

十年前,我目睹着父亲坐在病床上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当时我感觉身后的大树突然之间倒了,我有一种虚幻的失控感。但,天没有塌下来,因为有母亲在,有她为我们支撑着头顶的天!

然而,母亲的离去,犹如失去了我生命的一部分,让我彻底失去了依恋,失去了一个温暖的怀抱。我仿佛跌进了万丈深渊的冰窖,除了透骨心寒的疼痛外,好像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和方向。

沉痛的哀乐伴着我的泪水,在这寒冷的日子里,凝成了一道道冰棱。

经历了78年风霜雨雪的母亲,就这样悄然长逝了。留给我的是无尽的追思与永远的怀念……

拉直一根天线

文/赵宾

在一座城市生活久了,便看到一些家庭的兴衰悲欢;在一家医院工作久了,便看到一些患者的生老病死。20多年前,一些中年子女陪伴刚刚老年的父母就医,现在,是年轻的老人照顾年迈的老人,鲜有不抱怨的子女。

中国不少家庭,父母不过50来岁,子女结婚后便以老人自居起来,又因为帮忙带孩子,更是缺少自我生活内容,早早并入子女家庭,两代人共同关注第三代成长。本来一头牛可以完成的耕地,非要两头牛劳作,很是浪费彼此的精力。

前段时间科室一位80多岁的老人病逝。要说老人的确多病可怜,子女的确孝顺忙碌,但是相互间怨言相向,述说起来各有各的心酸。老人所持自然是曾经的付出,但性格出奇怪异,子女离开就咒骂哭闹;子女照顾多年,从挺拔的壮年到微微佝偻的老年,耐心早已磨尽,经济也不允许常年请护工,彼此陷入焦灼的泥潭。

老人病情危重,那天轮值的女儿告诉老人,离开一会下楼买件物品,女儿前脚走,老人就开始寻找,哭闹喊叫说所有人都不管他,然后气喘大汗、面色青紫,我们一边安慰一边抢救,通知女儿赶回来。女儿回来后老人立即停止哭喊,但是女儿赶到后第一件事是让我们停止用药、拒绝抢救,她说再也受不了这种折磨。那一天,他们父女缘尽。

看到这一幕,内心实在感慨。对外都是些善良通情理的人,为什么轮到自己家人,就相互埋怨、禁锢、不放过彼此每每看到这样的老人,我便由衷庆幸自己80高龄的父母,不但身体健康,精神尤为独立,尽量不给他人增加麻烦的严格自律,给半百的我们极大空间,有机会他们还在给我们小小的帮助和照顾。

记得小时候半导体收音机吗?一侧有根银色的金属天线,套叠着粗细不同的三截,叠起来便于携带,需要接受频道时把它拉出来,调整角度就能听到清晰的声音。天线越长,接受信号的范围和功率就越大。常想,人和人之间就如同这天线,套叠起来就会变短、功率缩小,彼此放开延伸,范围和距离就会更宽更远。

赵医生不反对老年父母和子女的套叠,也不赞成中年父母和孩子的套叠,关于陪读,我一贯持保留态度。谁来到世上一遭都不容易,生命长度有限,总是希望有更多的内容和经历,绑着儿女学生生涯重复演绎一段历史,我很惋惜这些时间的浪费。当然,如果发现孩子天资聪慧、禀赋过人,从小立青云之志,倾父母之力栽培孩子,那是很值当的。

但是对于芸芸众生,大多平凡家庭,每一辈人都不过在完成生命的重复。陪读,犹如武侠剧中,师傅把功力输注给徒儿,以期增加徒弟的功力打败敌人,如愿以偿便好,只是生活中不尽如人意者也多。就像《带着爸爸去留学》中的孙红雷,陪读出一连串毫无逻辑、匪夷的惊喜,从此赵医生默默在喜欢的男演员中,划掉了那个小眼睛的名字。

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陪伴,但不失去自己的生活,这是我的原则。所以当孩子高考结束,长出一口气调整重心。据为娘多年观察,咱家小子就不是禀赋超常之徒,不能把全部功力输注给他,得留着自己练功提升,他有多大的修为看他的造化。

所以暑假里小子制定了系列计划,呆在家里的时间很短,心里一阵暗喜。好不容易走过和儿子的半套叠时期,正享受着努力工作、专心生活的好时光,规划出N个事项,不能因他的假期打破我的安排。儿子在外晃荡了一段时间,突然觉出家的好处,电话里迟疑着想回来,为娘一口拒绝:男子汉说话算话,不能变上变下。

不相互套叠羁绊,不只是父母、子女之间,也是夫妻、亲人、朋友之间。特别是夫妻,虽然秤不离砣,只要不是修炼双剑合璧,就需独自修炼,提升各人门派的武功。亲朋之间,自己能完成的事情,不轻易麻烦他人,就是最大限度地延伸每个人的生活空间和距离。

一根天线拉直了,才能接受信号;一把折叠伞伸出去,才能遮挡风雨。一个家庭,80岁的爹娘、50岁的我们、20岁的孩儿,过好了150年的内容,有老年的睿智、中年的从容、青年的精彩;过不好80年的长度,中年时套叠着父母、老年时套叠着子女,三代人都缺少自由的发展。

拉直一根天线,过好一世光阴。

家风

文/刘霄骁

“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街坊邻里常相敬,一段佳话永流芳。”这是猴年春晚歌曲《六尺巷》的一段歌词,说的是安徽桐城张氏家族“里仁为美,谦恭礼让”的故事。

相传张英任宰相时,其老宅前有块空地,与吴姓为邻。吴家建房时越界侵占,家人驰书到京城,希望张英出面干预,可是这位宰相肚里能撑船,写了四句打油诗寄回,诗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阅罢豁然开朗,主动让出三尺空地。邻居吴家觉得奇怪,张家人便拿出张英的书信,吴家见信之后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让他三尺”的谦让美德,让出了一条溢彩流光的六尺巷,它彰显了乡邻之间、亲朋之间、人与人之间互敬礼让、和谐共处的传统美德。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华民族历来讲究修身养性、家风传承和家国情怀的关系。曾子杀彘,示儿不欺;孟母三迁,断杼教子;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古往今来,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经历几多变迁,我们中国人始终把家庭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始终注重良好家风的培育和养成。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对人格操守的塑造、志向品行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风犹如不熄之火种,延续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谱系。

教先从家始。梁启超先生九个子女中有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个院士,其他子女也几乎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号称“一门三院士,满庭皆才俊”。像这样九个子女在各个不同的领域崭露头角,皆源自良好的家庭教育,仰赖于优良的家风家训。他教导子女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做谦虚礼仪之人;要多读书、增长知识。最重要的是他为父随和,尊重子女的选择,让子女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和职业,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意识、担当意识,虽然梁启超深知梁思成当时主修的建筑史是一个冷门专业,但是因为梁思成真心喜欢且对社会有益,他还是全力支持。他更是用《孟子》中的话教导子女“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些优良家风和家训都是满门俊杰的奠基石。

家是浓缩的国,国是放大的家。家风是无形的教育,个体从家庭走向社会,家风的影响亦会随之远播,成为社会风气和道德水准整体拔节的力量之源。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一破,污秽尽来。家风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的风格。对于不少人来说,家风甚至会影响和决定他的一生。在一位优秀青年的身上,能折射出优良家风对他的影响,会让人看到父母对子女成长精心抚育的印记。可以说,优良的家风就是后代高尚人格的精神滋养。

家风是社会价值的缩影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

雏燕会飞了

文/飞翔

两个外外从庐山来我家玩,看见堂屋的燕子无比喜悦。

奥瑛说:“燕子,燕子。”一脸的微笑,燕子也蹲在窝里,张开着小嘴,望着我们。

小孩喜爱燕子出于天性,燕子喜欢人类出于本性。

燕子确实是我们的好朋友。

家里飞来两只燕子,做窝,下蛋,孵燕子,喂燕子,教会燕子飞翔,总共的时间不到两个月。

燕子在我家,一家人每天喜气洋洋。大门若要关闭,我们就把东边的一个门窗打开,让燕子从窗户飞进来。燕子很聪明,十分引人喜欢。

当雏燕会叫时,堂屋里时而传来唧唧的欢叫声。人与燕子和谐,真是不假!

我们欢迎燕子安家落户,特地不开堂屋的一盏日光灯,担心开灯惊吓着燕子。燕子在家生活,不做一点坏事,成天唱着歌儿。“不吃你家谷,不吃你家米,只在你家梁上生窝子。”熟悉的童谣,几十年不变,我每次聆听燕子唱歌,心里总有说不出的喜悦。

燕子是勤劳的,像人一样,对待子女如父母一般。大燕子孵出小燕子后,每天飞出飞进,用嘴吧食物亲口喂在雏燕嘴里。不讲疲倦,不计回报。燕子抚养后代,不溺爱,不歧视,让子女翅膀长硬了,就传授飞翔的本领,然后让子女们各自去寻找自己的新家。

看着愉快的燕子,我常思考人活得太累。人喜欢攀比,喜欢虚荣,喜欢出人头地。可是燕子喜欢默默无闻,传宗接代,自食其力,不危害社会。燕子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雏燕会飞了,我们很高兴。一旦几只燕子离开我家的时候,我们一定非常难舍的。特别是好奇心很强的小外外,每天一起床,就看堂屋的燕子。奥琳对着它们说:“燕子朋友,我爱你们!”外婆笑了,外公笑了,舅舅也笑了。

缘起缘灭

文/秋窗风雨夕

昨天,把我的浅蓝色的暖水瓶磕了一个小口子,我看着刚刚打出来的热水汩汩地从小口冒出、流出,渐渐汇聚成一片小湖。我呆愣了一小会儿,不太开心的把小暖瓶放在了黑色的垃圾桶旁边,开水瓶站立在黑色的垃圾桶旁边,孤苦伶仃,茕茕独立。

这只暖水瓶是我刚开学的时候,爸妈千里迢迢送我来学校的时候,在旁边的超市里精挑细选的。但是还没有用够一年,他居然就受到这样的无妄之灾。矫情的我内心其实有一点淡淡的忧伤。

没有热水瓶的日子是十分艰难的,洗个脸还要借朋友的热水,所以今天下了课我就去超市里再买一个热水瓶。但是我找遍了超市,只找到同款的水瓶,但是却没有浅浅的蓝色热水瓶,于是我只好将就地选择了一个不太好看的深蓝色热水瓶。想寻一个一模一样的水瓶来睹物思瓶,聊慰我心都做不到啊。

总之,我和那个热水瓶的缘到此时就算是彻底走到了尽头,没有一点点防备。

我总觉得,所有的相遇相知拥有失去,在冥冥之中有一根线在牵引着我们去经历。我们纵是叛逆地想挣脱,即使微微偏离了道路,但最后还是会殊途同归的。有人来,有人走,有人出现,有人消失……就想《仙剑奇侠传四》里面柳梦璃说的那样:“或许人与人之间缘分,都是注定的,等到上天要收回的时候,连一天一刻都不会多等。”

缘分是最不可控的,无论是父母子女间的,还是兄弟姐妹之间的,无论是知己挚友间的,还是亲密爱人之间的,甚至连生死仇敌之间的缘分都是极为难得的。试想,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的人,还有万万亿的尘埃,除了空间的限制,还有时间的拘束,而你偏偏在一个地方一个时间点遇见了谁,又恰好和那个谁发生了些什么或喜或悲,或平淡或不凡的故事。

父母子女的缘分,最为深又最为浅,父母的后半身,子女的前半身,因为血缘羁绊深深地联系到了一起。但其实,父母和子女真正相处的日子集中在子女的前18年甚至更少。直至子女成长离家后,渐渐聚少离多,子女与父母相处的日子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终有一天,生离成死别,此生缘尽。

父母子女的缘分,始于相识,终于离散

朋友之间的缘分,始于相识,终于离散。

恋人之间的缘分,始于相识,终于离散。

大部分的缘分终于生离,极少部分的缘分终于死别。缘起缘灭,留下来的是思念,是情感上的羁绊,即使缘尽,这些东西会一直陪伴到你走到最后,即使得了阿兹海默症的人,也不会忘记一切,最深刻的记忆早已入木三分,不会忘怀。

其实能到死别而终的缘分,已经不仅仅是缘分,而是缘份了。

最后的那段路还是得自己走,带着你专属的印记。

你来到这个世界,与这个世界缘起,不知道在缘灭的时候能留给这个世界什么。

可怕的轮回

文/邱蕾

孩子跟我说一件事,有个12岁男孩杀了自己的妈妈,就因为他抽烟、***妈打他。出事后他一点不后悔,还说什么他错了,但他杀的不是别人,他杀的是***。

他的意思是什么?他不觉得自己有罪,因为他没杀别人,他杀的是***妈呀!突然想到很多家长在打骂自己的孩子,甚至涉嫌犯罪后,面对他人的质问时,他们满不在乎地回答:“我是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我打的是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我爱怎么管怎么管,别人管不着!”这是多么惊人的相似,又是多么可怕的轮回。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对待孩子总是棍棒教育,只要孩子不让自己满意,便动辄打骂,不是这样的热暴力,就是那样的冷暴力,对孩子不闻不问,对孩子的期待渴望视而不见,对孩子的需求漠不关心。诸如此类的对待孩子,孩子早晚会出问题,而且,这不也是一种家庭欺凌?而欺凌对孩子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是既深且重甚至伴随终生的。

父母若拿孩子当私有财产,潜意识里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思想、选择、决定、理想,只要它们与父母想要的不一致,父母就会不高兴,就要横加干涉,强行阻止,激烈反对,甚至不择手段,以死相逼。如此,孩子长大后就会变成父母那样的人,也会把老去的父母当私有财产,内心并不允许父母有与自己不同的想法与选择,如果父母恰好有这样的选择,儿女就会很不开心,就会制止,有如父母当初对待他们时那样。孩子年少时父母打着爱他们的旗号,逼他们做他们不愿做的事,学并没兴趣的辅导班,选自己并不中意的专业,甚至工作、对象,如果他们不照办,就会被冠以不孝、不知好歹的帽子。人言可畏,子女不想戴这顶帽子,不想辜负这颗可怜的父母心,于是委曲求全自虐般地迁就顺从,但内心却并不快乐,是沉闷压抑憋屈的。

父母老了后,当年,他们怎样逼迫儿女的,此时可能就会一样样给还回来了。有的父母想住养老院,子女强烈反对,因为怕别人说闲话,说自己不孝顺。那些旁人眼里孝顺的子女,自己进了城就想把父母接过去,觉得城里的生活是享受的,乡下的生活是不好的,不管父母乐不乐意,把父母老家的一切都给处理掉,把老人带进城,让老人过上自己认为的最好的晚年生活,并沾沾自喜于此,感动于自己的孝心。而当他看到父母并不因为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天天锦衣玉食的美好生活而开心,相反却闷闷不乐时,子女还百思不得其解甚至认为父母老了不懂事不知享福,辜负了自己的孝心善意。曾经,父母总是以满足自己的愿望为主,并不考虑子女的感受,而今,子女也多以感动自己为乐事,没想过父母是否真喜欢。

父母认为子女的命都是自己的,打骂算不得什么,认为是家事,连警察法律也没权管。同样,子女也这样认为,觉得父母是自己的,父母的一切都是自己的。愚蠢的父母认为打自己的孩子不犯法,无知的孩子也就认为杀了自己的爸妈不算有罪。什么时候,父母不再把子女当私有物品,学会真正尊重孩子,和孩子划清应有的边界,彼此尊重不干涉,那些荒唐的理所应当天经地义才会消失。

给母亲带菜的女人

文/李莹

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婚宴,同桌的一位中年女人引起了我的注意,她略施脂粉,穿一件碎花的旗袍裙,举止优雅大方。席间服务员端上来一盘四喜丸子,一共四个,大家纷纷伸了筷子品尝,评论着菜的味道,她却只是定定地看着这道菜,表情复杂,并不动筷子。忽然她涨红了脸,迟疑着开了口:“剩下的这一个,我可不可以带回家?”大家疑惑不解地看着她,她接着说:“我想带给我的母亲尝尝,她最爱吃这道菜,可是我每次做的都不成功。”说完,她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脸红红的。

一桌的人都愣住了,七嘴八舌地说:“拿吧,拿吧,难得你有这份孝心。都记得给自家孩子带好吃的,像你这样记挂着自己母亲的,还是第一次见到。”的确,大家细细回味后,都觉得惭愧,一桌人,只有这个女人记得给自己的母亲带菜回家品尝。

前几天我在公交车上听到两个老人聊天,其中一个抱怨说:“周末孩子们都过来吃饭,这么热的天,我一个人在厨房里忙活,他们一人拿一个手机,自己玩自己的,真是累得我够呛。”我在一旁听了,脸上一阵阵发烧,我不也是这样吗?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母亲汗流浃背做好的饭菜,却挪不动手脚去帮忙,也不说一句感恩的话。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那样无私,无论自己年老还是身有病痛,都希望给子女最完整的关爱与照顾。而做子女的,却常常忘记回报他们。那个吃到女儿带回的四喜丸子的母亲是幸福的,而为玩手机的成年子女忙碌晚餐的母亲则劳累中带着无奈。父母用尽一生为孩子撑起了一片天空,在父母的晚年,做子女的也许只需体贴地嘘寒问暖,父母便会欣慰不已。

别忘记孝敬父母,趁双亲健在,为时不晚。

父亲节独思

今天是父亲节,尽管我不太喜欢过洋节,但唯有父亲节或是母亲节却让我备受关注,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父母,父母对儿女的恩泽是无偿的。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如今已过不惑的我,上有恩重如山的父母,下有尚待成人的犬子,身临其境,感知切切。

我的父母是平凡而伟大的,当我们年幼时,他们怀着对子女的希望,力求为子女的成长而不惜透支自己的体力和精力;当我们成家立业后,可敬的父母,为了儿女的事业发展,而义无返顾的把培育第三代的重任担在了肩上;当我们步入中年,正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他们更是理解自己的子女,没有大事不轻易惊动儿女,还时不时提醒自己的儿女们要注意好自己身体,健康第一。多么可爱而可敬的父母啊!

父爱如山,高大而巍峨,让我望而生怯不敢攀登;母爱如河,细长而源源,让我淌不敢涉足。他们是孺子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在力求最好的同时,总是把最好的给予他们的子女;他们是黑暗中的油灯,为自己的子女们点亮人生道路上的光明,油尽灯枯,在耗尽人生的一切后黯然消失在这个世界之中;父母是铺路石,为儿女们对儿女们没有一丝苛求,为了儿女们的前程,甘愿自己的儿女们踩在他们的身上,为子女们铺平人生的道路。

孝敬父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应该代代相传,因此不管是母亲节也好,父亲节也罢,把它作为孝敬父母的机会之一,让自己的父母品味儿女的一点孝心,是每一个做儿女的最起码的孝道,当然孝敬父母无需时间的约束,应该是永久的。

温暖空巢,让爱回家

文/秦谷涯

前些时日,我国进行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订工作,其中增加了“精神慰藉”等内容,将子女“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这则消息一经传开举国哗然,一场关于亲情回归、关爱老人的讨论铺天盖地,遍布了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在很多人看来,将“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可谓是啧啧怪事。单就做人的基本伦理而言,回家看望父母实属人之常情,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靠一部法律来维系,多少让人感到有些尴尬、有些心酸。

事情何至于此?我想,我们应该从现实出发,从根本上找到答案。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我国人口生育的高峰期,六十年后的今天,那一代人已经开始步入老年,并且在当今人口结构中占据很大的比例,而且比重在迅速扩大,来势之猛已成不可逆转之势,我们国家正处在发展阶段却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显然是未老先衰,这是我国现阶段及未来几十年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

也就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国开始提倡计划生育,每个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经济发展、物质的丰富、住房的改善,子女与父母分室而居独立生活已成趋势。家庭规模不断缩小,使四世同堂、三世同堂的传统模式逐渐消失,老人们儿孙满堂、享乐天伦的情景鲜以重现。取而代之的是二人世界、三口之家。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人口的流动性与竞争的压力却在不断地增强,年轻人自发地选择离开家庭去外地发展来应对竞争,成为一种趋势,“父母在、不远游”这种封建社会小国寡民的理念,在社会竞争日渐激烈的今天,已经不太适用,甚至只能成为一种理想。

在人口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无论是现代家庭模式的变化,还是子女迫于生计离开故土,父母们常常是出于不愿给子女造成经济负担或留恋故土等原因,选择安守家园,他们孤独寂寞,这就是“空巢”老人。我们要非常重视“如何对待老年人”的问题,比如:养老、孝道。

在我国“空巢”老人的规模大得惊人。很多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接近一半,北上广等大城市已经超过三分之二。所幸的是,城市老人的业余文化生活相对丰富,各类社会保障相对完善。这样,老年人在生活照顾和医疗保障以及精神生活方面还相对齐全。到农村情况则有很大不同,农村年轻人到城市打工,留在身后的被称之为“386199”部队的老少妇孺。当打工族渐成趋势时,很多年轻人甚至携妻带子远走他乡,昔日那个熟悉的归宿,一个养育了自己几十年的家,却只剩下了形单影孤、步履蹒跚的老人。他们有的孤独寂寞,心中的郁闷无以排解;有的生灾病难,无依无靠;有的甚至还得打拼口粮,省吃俭用为儿孙积攒。多少次站在村口依石远望,曾经倍加疼爱疼爱的儿子还不回来,一月、两月、半年、一年……

不可否认,给年轻人提出过高的道德要求,在众多尤其是“四二一”家庭结构模式的独生子女而言,也许很不现实。因为面对如今这激烈的生存与竞争环境,他们对空巢老人的问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是不是就是说,我们就可以完全回避这个问题,而使之放任自流呢。时至今日,面对着这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面对他们养儿却不能防老,生病却难以就医,苦闷而无一倾诉的现象,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认真考虑这种现象。在这些客观原因的背后,当代年轻人是不是在传统道德上丢失了什么。我想,是缺失了!缺失的还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

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中,“孝道”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传统观念与文化表象。一个“孝”字几乎贯穿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上至帝王将相、仁人志士,下至平民百姓、布衣白丁,无不在“孝”的道德理念下求生存、谋发展。上有以孝治天下,下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论走到中国社会的哪个层面,都在讲“孝”。在科举制度之前,出仕要被举孝廉,其中首推“孝”,可见“孝”为为人之道,出仕之基,晋身之本。不孝则被视为忤逆,被世人唾弃。

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在与弟子的交谈中,曾经多次提到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也”。首先强调在家孝敬父母,孝乃仁之本。仁者,人也。也就是说,孝乃为人之本。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这句话虽然现在看来已太过偏颇,不适于人的个性化自由化发展,但是起码可以看出“孝”在那个时代的重要性。

孔子对“孝”还有非常深刻的见解。他认为子女对父母最难做到的是经常保持和颜悦色,即为色难。正如所云: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他认为子女对父母最难做到的是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既为“色难”。有事时晚辈能替父母操劳,有了酒肴,能先让长辈享用,这还达不到真正地孝,于是他告诉子游: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孔子看来,能够赡养父母,仅仅是孝的最低层次。行孝道要做到“敬”。“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才是孝的最高境界。

有一次宰予问孔子:三年的服丧期是不是太长了,那样不是礼坏乐崩、万事荒废吗?于是孔子就问宰予:不到三年,你就吃着白米,穿着锦衣,能安心吗?宰予就有说:我觉得没什么,我已经服丧一年,当然应该没什么。孔子听了以后大为失望,认为宰予不够仁德,他认为儿女生下来三年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他们死后自然应该守孝三年才算是能尽最后的孝道。于是孔子就很不客气的指责宰予:“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予也有三年之受于其父母呼?”

可见传统儒家文化中“孝”的重要性。不遵孝道是一件被谴责被唾弃的事。

在中国古代,“孝”是一种强制性的礼教。“孝”的名目之繁多与方式之夸张,简直叠床架屋。从小孝顺父母,不可少其敬,长大要赡养父母,不可忘其尊,父母去世要三年服丧,三年素食,三年寡欢,甚至三年守墓。不把人搞得形如枯槁、泣泪如血,不搞出一个悲痛欲绝的样子来誓不罢休。当然,这些封建社会的“孝”道名目,有时候已经脱离了子女对父母的真实感情,将一份真爱扩充到非常虚伪的程度,实属不可取。但是无论怎样,孝道观念,在那个久远而漫长的时代,是人们内心自我强制不可僭越的道德底线。或许多少也带有一些功利主义的色彩,因为一旦赢得孝名,或以孝闻于天下,至少会被认定这个人是一个贤德的人、品行高尚的人,很有可能成为国家官员的候选人,一旦被推举,则便步入了上流社会。但这也恰恰说明,在那个重视“孝”的漫长岁月,繁衍了一代代重孝道的仁人志士。无论是天子还是布衣,赢得了孝名,就赢得了一半的事业与前程。

元代郭守敬辑录的《二十四孝》,流传甚远,成为世代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从姚重华孝感动天到朱寿昌弃官寻母,从黄香扇枕温衾到王祥卧冰求鲤,无不感动上苍,育泽后人。尽管故事大多是虚构夸张,荒诞不经,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大多属于愚孝,但是有一点我们应该明白:“孝”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如今我们讲“孝”,不是模仿“二十四孝”故事那样去做,而是让它启迪我们如何去对待给与我们生命的父母。无论我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当中承受什么样的压力,我们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关心与照顾父母。无论我们身在何方,都不要忘了“常回家看看”。

我身边有许多老人,虽然他们情况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属于“空巢”老人。王老伯子女常年在外打工,只有春节回来一次,长则呆一周,短则呆上两三天,就又打工出门,他们守着家、守着地,早成六点起床,去田里、集市上溜达,中午晒太阳、聊聊天,晚上看会儿电视,8点半就睡觉,生活显得很“规律”。杨大爷虽然两个儿子,却经济条件都不好,在家又不会务农,只有在外打零工,儿媳身体又不好,把孙子留给老人,老两口不但指望不上子女,还得捡破烂供孙子上学,看着两个每天忙碌的身影,谁又会知道,他们都已年逾七旬。

将“常回家来看看”写入法律,在民意调查中可以发现大部分人还是能够理解并赞同的,有些年轻人却流露出自己的无奈:“我们都不得不为了生计常年蜗居在外,拿什么常回家看看”。“后悔嫁远了,我家没有车,从车站转车回一次娘家就得5个小时,再带着3岁的孩子,孩子也受不了啊!一边是孩子,一边是爸妈,我心疼啊!”……

听着这些可怜的声音,我们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是生存的无奈,还是人性的悲哀。

孝道,在中国讲了几千年,然而在当今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今天,随着物质基础逐渐丰厚与孝道理念的慢慢丢失形成了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许多年轻人在激烈的竞争中变得突出自我,自私自利,只求向父母索取,继承父母财产,却不言感恩,不愿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或许这个结论让许许多多年轻人难以接受,毕竟有些强词夺理,没有考虑他们的实际情况。但是无论怎样,当今社会,重建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孝道文化刻不容缓。将“常回家看看”写进法律,不仅是对传统孝道和当代法制精神的有力彰显,更是基于维护老年人权利和督促儿女关怀父母的综合考量。

曾几何时,一首《常回家看看》唱红了大江南北,它那优美的旋律,至今仍让我们记忆犹新。每每想起,仿佛妙音环绕不绝于耳。他真正打动人的地方不仅是它的旋律,更是那段触人心弦的歌词,让人回味无穷,思绪万千。“……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父母不求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啊……”是啊!或许这是许多远方游子的心声,更是家乡父母的呼唤。

每个人都将老去,而我们每个人都期望着在晚年能够享受天伦之乐,让自己的子女能够孝敬我们。到那个时候,谁也不愿意做盼子归巢望眼欲穿的空巢老人。那我们现在就要重新树立“孝”的观念,把这一美好传统与现代文明结合起来,将其发扬光大。

“羊羔跪乳尚知孝,乌鸦反哺孝亲颜”,自然界没有文明的动物尚能如此,何况人乎?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孝敬父母的生活点滴做起,那些远方的游子们无论你们又多么忙,多么难,都不要忘了,家中的父母牵挂着你们,多回来看看他们、陪陪他们,以给他们心灵的慰藉。孝敬父母原本就是人性自然的光辉,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我们要身体力行,并传给后人。只有这样,在我们年老的时候,才能够顺理成章的享受子女的照顾。

将“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其目的不是为了惩戒,更多的是唤醒年青一代的良知,倡导孝道价值观,重塑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文明国度的必然趋势,是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我们年青一代人应该躬下身来认真行孝,在孝敬父母的过程中找到生活的乐趣,体现生存的价值;在尽孝的过程中领悟做人的真谛,领略仁者境界。一个真正懂得尽孝的人,才会建立一种非同寻常的责任感,才能有资格担当更多更大的社会责任,才能成为当今之“孝廉”,进而成为国家之栋梁,社会的基石。而一个不懂得“孝”的人,或经常以这样或那样的困难理由,逃避尽孝,甚至连回家看看父母的时间都没有的人,必定是一个自私自利没有责任感的庸人,也许他的确很忙碌,真的很困难,但是却因为这些看似充分的理由,而忽略了将他带到人世间的父母的感受,他忘记了感恩,丢失了人性。他代表了一种低劣的人格,终将被时代所遗弃,他的晚年能否享受晚辈的孝顺,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好。

但是,无论怎样,我们应该承认当今社会人口去向老龄化在家庭模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年轻人的竞争压力以及他们势单力薄而带来的养老压力,在呼唤孝文化的同时,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在提倡子女尽孝之余,需要国家、社会的力量。

首先,政府应当加大投入,建立起更加统一、规范、完善的养老医疗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对城乡高龄老人、无保障老人的养老津贴发放制度,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积极推动社会投资,积极推进老年服务事业,使更多的有社会责任感的组织与志愿者积极投身到养老、敬老、助老的服务中来,积极推进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会养老为依托的养老模式。

第三,呼吁社会弘扬爱老美德,共建和谐氛围。一方面是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倡孝文化,使广大子女更加深刻的体会”孝道“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每个做子女的都要索取少一点,感恩多一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另一方面,关心身边老人,尤其是关爱身边的空巢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投身到社区志愿者服务当中去,广泛开展生活料理、心理慰藉、医疗保健、法律援助等志愿者活动,为有困难的老人办理好事、事实,让他们真正享受社会发展成果,感受人情的温暖。

总之,提倡孝道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关爱“空巢”老人更是科学发展、以人文本的具体体现。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老人们献出一份爱心,增添一份温暖。我们相信,将“常回家看看”入法是我们倡导价值观,探索如何更好地养老的开始而非结束,在此基础上集各方之合力,建立更加科学的养老模式,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