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文章精选
哲学文章精选(精选18篇)
在哲学里体验隐居
文/赵丰
五十岁以后,我一直在寻找着一种安静的生活方式:隐居,于是,秦岭的终南山,便成为最佳的选择。把一颗心安顿在荒僻的山野,远离红尘喧嚣,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终南山,一双脚要穿透它,并非易事,于是,我选择了在某一条沟里小住,或者选择山民的家,或者是一所小学校,或者是一座寺庙。寺庙是最佳之地,安静清雅,吃饭无忧,偶尔也会如僧人一般盘腿打坐。当然,大多时间是读书写字,偶尔也会刨出一块泥土种菜,到坡上去捕捉蝴蝶,在溪水里泡泡脚,或者聆听山虫的歌唱,在山川草木里平静自己的内心。
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下,研读哲学,就成为我躲避清冷、驱除寂寞的唯一方式。这是五十岁以后的事情。之前,浅薄的我无法进入哲学的文本。
在终南山北麓,皂峪不是一条大沟,可也十里漫沟,清澈的溪水成潭成瀑,成片的山石或大或小散布于溪流之中,黑色的蝴蝶过着快乐的生活。这是一条不加任何修饰而又风景天成的山沟,它的得名,源于峪中多生皂角树。峪中的山民并不成群居住,而采取着散居的方式,这为我的隐居提供了惬意的环境氛围。我是在春暖的日子走进它并小住了数日的。视野里,蛰伏了一冬的山坡透露出片片绿意,花喜鹊在石上漫不经心的徜徉,长尾摇摆不定,时而又“咂咂”叫着飞上树梢,小黑脑袋左晃右摆,好奇地打量着我这个不速之客。
我的手上,捧着一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出版的费尔巴哈的《未来哲学原理》,缓缓地翻过一页页书页,头颅低垂,再低垂。面对哲人的字句,我无法高扬起头颅,仿佛如此就可以捕捉到那一闪而过的思想。
这本书的扉页上有费尔巴哈的头像,凝视着他深邃的眼神,草丛一样的胡须,我的心头总是一片温馨。《未来哲学原理》是费尔巴哈在完全隐居的状态下写成的,应该更闪烁着思想的火花。果然,在费尔巴哈的感觉之中,我感知到了人对事物的爱,对思想的爱,并且在爱里面,体会出了真理的存在。
隐居在荒僻的乡村,费尔巴哈踽踽独行,忽然就来了感觉,在地上捡起一根树枝,在泥土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是人,人所具有的我无不具有”。这句被认为是新哲学口号的名言,后来就进入了他书里的字里行间。
在《未来哲学原理》一书中,费尔巴哈阐述了自己所要建立的“新哲学”的基本原理,他认为新哲学是以人和自然为唯一的最高对象的哲学,只有人性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实在的东西,人乃是理性的尺度。
脚下就是小溪的流水,坐在光滑、平展的石头上琢磨费尔巴哈的哲学见解,那些有别于华语规范的文字不再那么艰涩,似溪水一样从我的眼前潺潺流过。比如他认为,人是从自己出发来看待自然的。所谓自然界,它的特征是有形体的、物质的、可被感知的。如果坐在温暖的空调房间里阅读这样的文字,头皮可能要发胀,而此刻,一切都是明晰的,皂峪沟的山水草木,哪一个不具备着具体的形态呢。哪一个不被我感知着呢?坚硬的石头,柔软的溪水,绿色的藤草,黑色的蝴蝶,细碎的黄花,而我的存在和意识又被山水草木主宰着,像费尔巴哈说得那样:人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自然转化的有意识有理性的实体。人是肉体与灵魂的统一,肉体是基础,灵魂不能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它们的共同源泉是自然。
清晨或者黄昏,望着乡野农舍上空的缕缕炊烟,费尔巴哈便知道,人是不能只依赖精神活下去的;看见田野里正在生长的庄稼和蔬果,他便叹息道:人是依赖于物质而生存的;迎面来了一股风,他挥挥手说: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相互作用的,就如这风,它吹走了我的呼吸,又从我身上感知到了温暖……
如此,费尔巴哈的隐居便烙印着哲学的方式,具备着哲学的意义。我的隐居终南山,在山水间读完了一本本哲学原著,应当是费尔巴哈所赞赏的生命存在方式。
哲学文本的阅读很累人,于是合拢了书页,继续向皂峪的深处行进。中午11时许,我抵达终灵山庙,再朝上走,就是皂峪与竹峪的分界梁,此处向左为下竹峪,右方为上九华山的路。在此处修整自己的体力,是再合适不过了。我随地而坐,从背包里取出矿泉水和面包,狼吞虎咽起来。山坡上,布满迎春花、连翘花,细碎的花几乎均为庄重的黄色,点缀着我的眼目,心里顿时隐隐涌起朝拜之意。座座高峰俏丽的身姿遮挡了迎面呼啸而来的山风。林涛澎湃,花香飘逸,倒也不觉寂寥。
鸟不甘寂寞,跟随了我一路的一只花喜鹊大约也累了,在我上方的一棵铁匠木的树枝上欢快的啼叫。它懂得费尔巴哈吗,它能感知到自然在人心灵里的地位吗?费尔巴哈说,人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一只鸟呢?它难道不是大自然的其中之一吗?
对大自然的崇拜,成为费尔巴哈生命里不可取舍的情结,他在《宗教本质演讲录》一书中这样直言不讳地说:“人所依赖的东西,就是自然界。自然界就是你所看见的、不是由人的双手和思想创造出来的一切。”是的,就如我身处的皂峪,人的力量无法创造它,而人必须依赖它而生存,而生活。对大自然心怀感恩,是人类至为纯真的情感。
那只花喜鹊自然不可能悟出我的心思,它只有飞翔,更高地、更远地飞翔,在翅膀的扑棱里,在不倦的叫声中体现它的存在和价值。费尔巴哈既然隐居在乡下,就不能不感知到鸟儿存在的意义。我不知道他隐居的地方有着什么品种的鸟儿,但他绝对会在写作和思考的间隙注视着一只鸟儿在窗外的飞翔,或者是在散步的途中凝视着一只鸟的飞行轨迹。
在哲学的关照下,终南山的一株树、一棵草、一片石、一滴水、一只鸟都仿佛染上了思想的影像,我眼前的一切,不再是那么浅显直露。成片的金黄,透露出哲学的味道。
山风就这样来了。伸手触摸溪水,冰凉。要是夜里,冰凉的水中有轮温暖的月。有时会生出如是怪诞的念头:将自己活成终南山的一棵树、一棵草,该有多好。
谢谢您,老师!
文/萧倩
惊闻翁老师逝世,尽管不算突然,因之前同学发来老师状态不是很好的微信;加之老师已属高龄,如果按照潮州虚岁算,就91岁了。当确知这个消息,心里很过意不去。在老师最后的日子里,一直只忙着出游的事情,没有前往看望。那时,心里暗想,等回来再去,还来得及。
然而,世事难料,当我空暇的时候,却得知老师走了。值得安慰的是,老师走之前没有病痛,走得安详。这也许上天给予老师的弥补吧!他生前就嘱咐家人,到时不要发讣告,从简办后事,老师一生总是不要给人添麻烦。
就这样,老师悄悄地走了。
翁老师出生在上海,大学就读于上海,毕业于上海,工作也在上海。他青年时代命运多舛。正当他意气风发的时候,却被划分右派,并发配到遥远的青海。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夕,才得以平反,送回他父亲的家乡潮州。怀才的他,竟被分配到潮州鼓厂,学非所用,才能一直得不到施展。后来,他才到职工学校任教。也就在那个时候,我才有幸认识翁老师,他成为我的哲学老师。
让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老师,竟然能将枯燥的哲学,讲得灵动而有趣。他对哲学研究得相当透彻。也许他的经历,他对世间诸事洞察分明,将自己人生的体悟融会到教学上来。年轻的我们,对一些事物还不大明白,如今回想起来,老师那时已经大彻大悟。
也正是那个时候,对哲学几乎空白的我,开始喜欢哲学,觉得哲学太有用了。慢慢地,知道“黑格尔”,知道“厚黑学”。原来,懂哲学竟可以自圆其说,可以从明白到糊涂,从糊涂到明白。更可以与心灵对话,使“心无挂碍”。
那时,我就惊讶老师的博学多才。当我第一次登门拜访老师的时候。眼前所看到的一切让我明白,博览群书这句话用在老师身上一点都不为过!
那天,忘记什么事我前往老师家里。老师当时住在市总工会的宿舍,就在一楼,很好走。一踏进老师家,老师不大的客厅,墙上几乎被各类书籍占据,书籍之多令人咋舌。客厅并排安置着二张写字桌,案头各有一盏台灯。一楼光线有点暗,翁老师和他古稀之年的母亲各自在灯光下看书……
这一幕至今难忘。那瞬间,我被深深地感动着。老师年迈的母亲,还在灯下阅读着。以后每次去老师家,依然看到这样的情景。如今我喜欢阅读,难道不正是受到老师影响吗?
在以后跟老师的接触中,都与书有关。在八十年代中期,我们这些成长在特殊年代的人,最缺少的就是知识。最读无书的就是这个年龄段的人。因此,那时的成人教育风靡一时。我们才有边工作边接受业余教育的机会。刚参加工作不久,我们的工资不高,没有那么多零花钱用来买书。而老师的家,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图书馆。几乎你想看什么书都能从老师家里看到。记得刚开始跟老师借书,还有点忐忑不安。老师说,买书就是用来读的,他愿意将书借给爱书的人。但每次将书带回家,都小心翼翼。因为老师很爱书,他的书不随便借出的。每次借出的书,老师都会用小本子登记着。而我一般对借来的书,都会最快看完。
偶尔,我也会去书店买书。但总会遇见老师。老师就会告诉我,最近书店又来了什么好书。当知道老师买了什么,就知道这本书我不用买了。当然,一些喜欢的书,我还是会买下,留着慢慢看。在我印象中,看书,买书,是老师最大的嗜好。尽管后来老师搬了新家,书籍依然占据他所有的空间。
可以说,老师爱书如命。但那一次,老师无私地待我,让我一直记得。那时候,报社刚成立,我从工厂改行到新闻单位当记者。还来不及告诉老师,老师不知道从哪获知了消息,当即打电话向我祝贺,并说他准备几本书送我。当我到老师家,老师已经将他珍藏的有关如何当一名新闻记者,记者的写作技巧等书籍送我。我顿时愣住了,老师说,你是“半路出家”,这些对你也许有用,都拿去吧!
手捧老师的书,我掂出了重量,那是老师对我殷切的期望。
如今,老师永远地走了,但老师的教诲却让我得益一生。在这里,我要对您说一声:谢谢您,老师!
同学告诉我,那天送别翁克庚老师,同学们为老师送上了挽联:
一生献忠贞南山松柏长青翠
九天含笑意故园桃李又春风
种地的哲学
文/人在天涯
-----此篇文章写在刚刚毕业,刚刚参加工作的时间。那时爷爷是我的骄傲,我是爷爷的自豪。在爷爷深刻的皱纹里我读懂了哲理,在他稀少的话语里我明白了人生。爷爷现在已经离开我两年了,但我还是感觉他还生活在老家,音容笑貌是那么清晰,把这篇文章拿出来,聊慰我想念的心
一年黑土地种花生,沙土地种玉米。玉米只长瘦瘦的秸儿,花生疯长了叶子,收获简直不能提及。第二年,还未动手,我就完全失去了希望。我对爷爷说:“徒劳无获,没什么价值。”
可是,爷爷老骥伏枥地种着自己的地,并语重心长地我这个毛头小伙说:“孩子,你知道玉米,花生的脾气,黑土地,沙土地的秉性吗?试着交换一下,放弃了播种,就等于放弃了第二年的收获。”
第二年,我黑土地种玉米,沙土地种花生,玉米和花生获得了空前的收获。
当我背着行囊从师范学校,回到已别三年的家乡土地上。我凭着自己的满腔热情,上我的课,批改自己学生的作业。只要你“成绩好”,只要学生“你听我”,就行。学生见我如见猫,老远就逃避我。学生更不敢说自己喜欢什么,什么。后来一考试,成绩平平。
正当我脾气烦躁,心灰意冷的时候,再也不敢想象美好的前景。这时,爷爷又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交换一下,多锄草,施肥,会有希望的。”
爷爷的话如一块滑石,在沉寂的水面激起涟漪;如一股清泉,流入我干枯的心田;如一块火石,再我的心灵深处撞击出希望的火花。我想起了欲放弃的两块地。现在,我如果放弃了,失去的不仅仅是两块地,还有……
我马上换了“武装”,放下自己所谓的“尊严”.我把笑脸给学生,还给他们快乐的天空,和他们聊天,谈心;一起讨论,做游戏,分别给他们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让他们在浓厚的兴趣中去耕耘。
他们在我的引导下,在属于他们的那块土地上,空间里,尽情地畅游探索耕耘。不久,一声声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声在课堂上徜徉,一篇篇文章飘香在他乡;一双双灵巧的手,一枝枝五彩的笔在大赛中屡屡获奖;……
这时,我由衷地想说一句话:“感谢爷爷,感谢两块地,我知道‘交换’意味着什么……”
家是温暖的心
文/绿苔
《围城》里,钱钟书写过这样的话:家庭是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子内的鸟想飞出去。是多么形象而又贴切的家庭成员的心理。但是,当家里有一颗温暖的心,时时将你牵挂,时时期待你的归航时,你是否还会像那只挣脱笼子的鸟?!
当我坐在办公桌前面对电脑疲惫不堪时,我想脱下疲惫的铠甲,回到那个叫家的地方,好好放松自己;当我在秋天的大漠被漫天的黄沙席卷时,我想回到那个叫家的地方,打开水龙头冲掉满身的沙尘;当我在冬天的荒原行走时,我想走完这个荒原,回到那个叫家的地方,让橘色的灯光温暖我被寒风吹疼的脸庞……家,总在这样那样的时候,在我的脑海里出现。快乐时,家是我回家释放情怀的地方;忧伤时,家是我寄居思绪的地方;幸福时,家是我哼唱小曲的地方;痛苦时,家是我放心流泪的地方……家,是那样普通,又是那样神奇。或许,你的家是一栋华丽厚重的别墅,或许,你的家只是几十平米的公寓,再或许,你的家仅仅是租居的一室,只容得下一张床一颗心。但是,有了家,便有了安放身心的场所,有了互相取暖的屋檐,有了心与心碰撞的轨道……家,真是一个充满魅力充满无限向往的字眼。其实,我真的想说,家,是一颗温暖的心。哪怕家是一座白天无人的大宅子,哪怕只是夜晚才能归去的帐篷。有了那颗温暖的心,家,便有了全部生活的意义。
有时,我真的觉得自己是一个简单得一目了然的人,在这尘世,不求大富大贵,不求人中翘楚,不求物质丰盈,不求人上之人,只要一颗心,足够。其实,我又是那样地贪婪,要的是那样的一颗心,虽小,却内涵甚厚。向心取暖,向心索情,谁又敢说这样的要求小呢,委实是比荣华富贵要贵重得多的要求。能给我这样一个家的人,我便认定了他。因为他的心为我而暖,他的情为我而生,这样的家有了家的实质意义,有了家的全部内涵,有了我敢于安放的空间,有了我愿意为之拣枝筑巢的信心。林语堂说:女人是水,兑入酒中是酒,兑入醋中是醋。足以说明女主人对家是何等的重要。或许,你住着超豪华的宫殿式房子,却茫然不知生活的情趣在哪;或许,你在门前的绿坪上,牵着萨姆耶却不知思维在哪放飞。也许,你在那顶帐篷里旁边贴着一颗温暖的心,你便会快乐百倍地和他一起数星星;也许,你在那低矮的屋檐下做着粗茶淡饭,也会满心欢喜。因为,夕阳西下倦鸟归林时,你的那颗温暖的心就要回归,谁说这不是家的温馨和实沉呢。
童年时,家是一声呼唤,母唤儿归的声音是天下最动听的音乐,不管草庐还是鱼鳞瓦,都有着无与伦比的美妙,因为那是儿时的全部。童年,是我们一生最质朴、最纯洁、最崇高的时候,那时候,我们自在地笑,自由地梦,一幕幕总是那么温柔,烦恼与麻烦离我们是那么遥远。长大了,儿时的那个家再也圈不住放逐的脚步,可是,在世事的喧嚣和自我的冲突中,家召唤着我们心中的童真。它就似一只看不见的手,轻抚着我们安然进入甜美的梦乡;也似那强壮的臂膀,可以承载起我们无尽的负担;还似一盏看不见的明灯,温暖着我们的内心深处。它抚平我们已经凌乱的翅羽,烙平岁月的沧桑在我们脸上印下的纹路,修补我们久经杀场的盔甲上的裂纹。它让我们忘掉现时的恐惧,超越时空带我们回到了童年。家是一个感情的港湾,家是一个成长的摇篮,家是一个灵魂的栖息地,家是最能让自己放纵的地方,家是一个精神的乐园,家是这一颗温暖的心和那一颗温暖的心共同安放的地方。拥有它时,它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失去它时,掏心掏肺也找不回。家,真的就是那颗温暖的心哪!
家是一种文化,家是一段时光,家是一种情怀。从童年、少年、青年一路走来,父母的家,自己的家,以至将来儿女的家,离的开是那些家里的陈设,离不开的是家里的温情。男人和女人是家的永恒,男人是哲学,女人是诗。没有诗的哲学是枯燥的,没有哲学的诗是肤浅的。哲学理性而诗感性,男人要想读懂诗,要先弄明白自己的哲学;女人想要理解哲学,就要先明白自己这首诗,深度的哲学只有配上适当韵味的诗才能共鸣。有了那颗温暖的心,才会有那三生石上的不变情怀,也才将家的文化发挥得璀璨,也才将这段时光打磨得珠圆玉润,生活也才有活色生香的趣味。
有人说,家是温馨、宁静、安全的港湾;也有人说,家是清新、甜蜜、丰润的田园;还有人说,家是远方游子漫漫长夜里心灵的牵挂,是温暖的源泉;更有人说,家是一首浪漫的歌,吟唱的是家人甜蜜的爱,是一个美丽的梦,描绘的是家人的和睦和幸福;是一栋温暖的草屋,让每一个家人在这里倾情释怀,享受生命的璀璨。
我说,家是那颗温暖的心。有了这颗心,家,便有了温情,有了实质,有了全部。
鸡和鸭的哲学
文/徐亚斌
鸡和鸭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两种家禽。毫不夸张地说,我童年和少年时代的大半时间要和鸡鸭为伴,母亲每年总把喂养小鸡小鸭的任务交由我。
说不清是什么原因,我喜欢鸭子要多一些。在我看来,和鸡相比,鸭子乖巧温顺,合群友善,同伴间几乎没有抢食和争斗的时候。它们对食物的要求也不高,无论精粗饲料,还是鱼虾蚯蚓,都吃得津津有味。更多的时候,鸭子喜欢自己觅食。如果有江河、湖泊、水沟,那更是它们的乐园,在那些地方,他们可以一呆就是一整天。
鸭子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守纪律,似乎很容易接受调教。记得那时我用一根竹竿,并扎上一片布条,把鸭群赶到离家不远处的那条小河,或者是收割完麦子,已经灌上水,但还没有耕翻的大田里去。傍晚,还是用这根竹竿把它们赶回家。奇怪得很,要不了几天,那竹竿简直就成了引领它们的旗帜,对它们有着很强的暗示作用。只要看到这根竹竿,它们总是特别乖巧。说起来真是不可思议,如果你有事要做,暂时无暇顾及,只要把那根扎上布条的竹竿往边上一插,它们一准乖乖地在那有限的区域内自己觅食,不越雷池一步。吃饱了,就安静地围着“旗帜”闭目养神,或梳理羽毛。
说起鸭子的友善合群,有一件事让我感动至今。记得那是麦收时节,队上正在陆续收割麦子,也准备着灌水翻耕,莳插秧苗。那天,一块地里的麦子收割完了,下午开始灌水。久旱的麦田地下,蛰居着无数的蚯蚓,面对突如其来的大水,纷纷钻出地面试图逃命。这样的机会哪能错过,我急忙从家里拿了一只洋铅桶,赶上鸭群往地里走。对鸭子来说,这实在是幸福时光,它们欢快地散开,大快朵颐去了,我则抓紧时间捡蚯蚓,一直到夜幕降临,才想起回家。
我一手拎着沉重的铅桶,一手拿着竹竿,迎着渐浓的暮色,将鸭子赶回家。由于田埂又窄又滑,在经过一只沤肥坑时,有鸭子跌入坑内了。坑内的绿肥刚挖走,坑深足有两米,且四壁陡峭,任凭它如何努力,都无法爬上来。而此时,感人的场面出现了,走在前面的鸭群,竟齐刷刷地站在原地,一动也不动,有的还焦急地回首张望,也似乎在向我求救。天已经完全黑了,坑内的鸭子折腾得精疲力尽,我只有跳下深坑,把它捞了上来。就在它回到鸭群时,几乎所有的鸭子都走过来,有的用头,有的用嘴,摩挲它的脖子,以示慰问。处在远端的那几只,一时无法挤过来,就伸长脖子和它打招呼……
坦白地说,很久以来,我对鸡的印象不好,感觉它们好斗、挑剔、懒惰。为了争食,它们用身子护着食物,也有的把食物踩在脚下,甚至互相争斗,各不相让,直到鸡冠上血肉模糊才罢休;鸡对饲料的要求也高,常常要用上好的谷物伺候,而自我觅食的本领又不如鸭子;鸡的懒惰更不要说了。一只成年的母鸭,除了酷暑那几天不产蛋外,一年差不多要产蛋三百枚,难怪母亲把它们誉之为家里的“油盐船”——卖掉鸭蛋,换回一年的油盐酱醋。而且,对我们孩子来说也绝对是福音,母亲可以隔三差五煮一个咸鸭蛋让我们解馋。但鸡就不一样了,扭扭捏捏,下两三个蛋,就要停一两天,当产蛋满二十多枚时,就干脆窝着歇息了……
读大学那阵看到过一篇文章,完全颠覆了我对鸡的认知。作者对鸡是大为赞美,说它是一种“德禽”,并归纳了鸡有“五德”,什么“文、武、勇、义、信”云云。尽管内心受到震撼,却不以为然,仍死抱住儿时的理念不放,坚持认为鸭比鸡可爱。
现在想想,儿时的偏执多少有点浅薄、有点可笑。其实,纵然鸭有再多的优点,也还是有某些不足的,譬如,它们对“家”的认同没有鸡强烈,很多时候,鸭没有“回家”的慨念,心很野,常常需要强行驱赶才会归棚。鸭最致命的短板是不负责哺育后代,它们不会牵挂“孩子”。鸡就不是这样的啦,它们“恋家”,热爱自己的窝,每天太阳一下山,就早早地钻进窝内待着,无需主人操心。尤其让人感动的是,母鸡不仅用自己的体温孵育后代,而且会尽自己所能呵护这些小生命。
这一番有关到底是鸡可爱还是鸭可爱的重新审视,以及我们到底应该更喜欢鸡还是更喜欢鸭的反思,再次让我感慨万千。是啊,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辩证法呀……
做饭的哲学
文/左右
前段时间跟朋友说了一句有点偏执的话,大意是:我从不和不会做饭的人谈生活。
不怕得罪人,我愿意为这句话买单。
爱生活的人,不一定爱做饭;但爱做饭的人,一定很爱生活。
将每一顿饭做得那么仔细、暖心,又那么充满爱意、创意,绝对是一个心灵善美的人。女厨就不多说了,今天要说的,是我这个男厨。在做饭这件事上,我自认还是很有魅力的。
十二岁那年,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大姐顾家又要务农,二姐上学,没人给我做饭。为了解决肚子饿的问题,我凭着贫乏的想象与有限的观察,开始了做饭生涯。刚开始是为了解决温饱,不顾饭菜美味与否。这一干就干了很多年,直到大学毕业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厨房,才开始细心研究起厨艺来。不学不要紧,一学才发现,自己以前做的饭菜,实在难吃。
饭菜越做越好是后来的事,从第一顿最难吃的米饭到经常做出让朋友赞叹的家常菜,转眼之间,已经数十年。做饭经历让我明白:懂做饭的人,才懂每一天来之不易的日子,才懂盐米油茶的细水长流,才懂粒粒皆辛苦的节俭。懂得坚持每隔几天给你做一两顿饭的人,绝对是珍惜你的。
做饭是一件麻烦事。不但要去菜市场买新鲜的蔬菜,择菜、洗菜、切菜、炒菜,还要把主食做好,前前后后得花掉一两个小时。愿意花时间给你做一顿好饭的人,绝对是爱你的。
做饭不但要心灵手巧,拥有极佳的味觉,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能把每一种食材搭配到极致,每一种调料用到极好处,并把自己所有的心情,灌溉进每一道菜里。懂得把饭菜不断做出新意和花样的人,把你的胃养得舒舒坦坦、身体养得白白胖胖的厨子,在这快速高效的工业社会,已不多见。
我爱做饭并不是很闲,而是每天写作很累,后来发现,写累了与其午睡半小时,不如花时间去做一顿饭。做完之后不仅困意全无,心情也轻松了许多、开朗了许多。饭后一杯茶,继续写作时,灵感便天马行空般溢出来。在我看来,一个人怀着怎样的心情去生活,那么生活也会以怎样的心情回报他。做饭有时对作家来说,是最好的午休。
张曼玉说:到了我这个年纪,最喜欢的是一个煮得一手好菜的男人。
从做饭这些事上悟到很多哲学。但愿等我把厨艺练到炉火纯青时,我依旧还是姑娘们眼中喜欢的那类人。
一把刀的哲学
一把刀生锈了,被放置在一角。又有谁能想到它曾经是多么的锋利,任何树木在它的面前都显得那么不堪一击,银白色的刀锋述说着曾经的辉煌。可令它未曾想到的是当它劈进树木,享受着飞溅的木片从两旁划过的同时,它的刀锋也一点一点地被磨蚀着,直到有一天他再也砍不动树木,它就被主人闲置在这湿暗的墙角。一天天的闲置和恶劣的环境加速了刀身的腐蚀,渐渐地,绣斑爬满了整个刀身,最后连它特有的金属光泽也消失了。如今的它就像一个病重的人,明知自己处在危境之中,却对此无奈为力,只能不安地等待着死亡的审判。
这把刀会感到悲伤吗?,曾经的它是那么的辉煌,再坚硬的树木,再柔软的杂草在它的面前也只能俯首听命,可如今它却躺在一角苟延残喘。当它看到其他的刀被宠幸时,它会感到嫉妒吗?
谁都知道,刀是越用越快,这是刀的品质。刀一旦被闲置,那它离生锈的日子也就不远了,而刀一但变钝,主人也就更不愿使用它了,很快它就会彻底变成一堆废铜烂铁,也就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
人说用进废退流水不腐不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吗?一个人要是贪图享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那它就会像这把刀一样变得锈钝。可如果你真的身怀大志,即使因为一时犯错而生锈,你也不必感到绝望,因为你可以通过严格要求自己,勇于接受生活的磨练,你就能恢复锋利的本质。只有那些彻底失去斗志的刀才会成为一堆废铁。
我的“黄昏哲学”
文/王蒙
一位朋友对我说,人老了之后,最重要的有三点:一是要有自己的专业;二是要有朋友;三是要有自己的爱好。我认为她讲得很对。
我愈来愈感觉到老年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候,成熟、沧桑、见识、自由(至少表现在时间支配上)、超脱。可以更客观地审视一切特别是自己,已经有权利谈论人生,谈论青年人中年人和自己这一代人了。可以插上回忆与遐想的翅膀让思想自由地飞翔了。可以力所能及地做不少事,也可以少做一点,多一点思考,多一点回味,多一点分析,多一点真理的寻觅了。也多了一点享受、休息、静观、养生、回溯、读书、个人爱好,无论是音乐书画,是棋牌扑克,是饮酒赋诗,是登山游海……
而老了以后,毕竟相对少了一点争拗,少了一点竞争,少了一点紧张和压力。
人生最缺少的是什么?是时间,是经验,是学问,更是一种比较纯净的心情。老了以后,这方面的“本钱”便多起来了。
人生最多余的是什么?是恶性竞争,是私利计较,是鼠目寸光,是浪费宝贵光阴,是强人所难,是蛮不讲理。老了,惹不起也躲得起了。
老年是享受的季节,享受生活也享受思想,享受经验也享受观察,享受温暖爱恋也享受清冷直至适度的孤独,享受回忆也享受希望,享受友谊趣味也享受自在自由,更重要的是享受哲学。人老了,应该成为一个哲学家,不习惯哲学的思辨,也还可以具备一个哲学的情怀,哲学的意趣,哲学光辉笼罩下的微笑、皱眉、眼泪,至少有可能获得一种哲学的沉静。
老年又是和解的年纪,不是与邪恶的和解,而是与命运,与生命、死亡的大限,与历史的规律,与天道、宇宙、自然、人类文明的和解。达不到和解也还有所知会,达不到知会也还有所感悟,达不到感悟也还有所释然,无端的非经过选择的然而又是由衷的释然。
和解并不排除批评、抗议、责难,直到愤怒与悲哀。但老年人的种种不平毕竟与例如“愤青儿”们的不同,它不再仅仅是情绪化的咒骂,它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必然即无法不然,知其如若不然也仍然会有另一种遗憾,另一种不平,另一种缺陷。它不幻想一步进入天堂,也就不动辄以为自己确已坠入地狱。它的遗憾与愤懑应该是清醒的而不是盲目的,是公平的有据的从而是有限制有条件的,而不是狂怒抽搐一笔抹杀。它可能仍然无法理解生老病死天灾人祸历史局限强梁不义命运打击冤屈痛惜阴差阳错……然而它毕竟多了一些自省一些悔悟一些自责。懂得了除了怨天尤人也还可以嗟叹自身,懂得了除了历史的无情急流以外毕竟还有自身的选择,懂得了自己有可能不幸成为靶子成为铁钻,也未必没有可能成为刀剑成为铁锤,懂得了有人负我处也有我负人处,懂得了自己有伟大也有渺小有善良也有恶劣有正确也有失误有辉煌也有狗屎,懂得了美丽的幻想由于其不切实际是必然碰壁的,懂得了青春的激情虽然宝贵却不足为恃……懂得了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舞台,有自己的机遇,有自己的限制,有自己的悲哀,有自己的激烈。你火过我也火过,你尴尬过我也未必没有尴尬过。所有这些都会使一个老人变得更可爱更清纯更智慧更光明更哲学一些。
当然也有老年人做不到,老而弥偏,老而弥痴,老而仇恨一切,不能接受一切与时俱进的发展的人也是有的,愿各方面对他们更关怀更宽容一点,愿他们终于能回到常识、常规、常情上来。而如果他们有特殊的境遇有特殊的选择,只要不强迫他人臣服听他的,也祝愿他们最终自得其晚年的平安。
我们常常讲不服老,该不服的就不服,例如人老了一样能够或更有条件学习,不能因一个自命的“老”字就满足于不学无术。该服的就一定服,我年轻时扛过二百多斤的麻袋,现在扛不动了,我没有什么不安,这是上苍给了我这样的豁免,我可以不扛二百斤以上的麻袋了,我感谢上苍,我无须硬较劲。我年轻时能够一顿酒喝半斤,现在根本不想喝了,那就不喝,这也是上苍给我的恩惠,我可以也乐于过更不夸张也更健康的生活。
这就是鱼
文/丁肃清
“碾子是碾子,缸是缸,爹是爹来娘是娘……”这是一句歌词,也是颠扑不灭的实话。世事本简单,都让人弄得复杂了。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其样板是“杞人忧天”,说是有个人时时担心天会塌下来,为此弄得吃不好饭、睡不着觉。这就是想入非非,闲得没事干了,才这样。
人和动物的区别,除语言、除能制造工具外,还会“思想”。所谓思想,也就是胡思乱想。都认为自己思的、想的是对的,这样便产生了形形色色的人类现象,水火不容的争论、层出不穷的计谋、高低贵贱的区分、尔虞我诈的买卖、弱肉强食的战争……文明,把人类一步一步地送上天梯。大脑的发达使得人类高高在上,而从高高在上的太空俯瞰地球,不过就是一个蓝色的圆体,并没有那么绚丽多彩。即便是科学,滋养人类生活,也在人类生活中埋藏了危机。核反应堆产生动力,可以把生活照耀得更亮,但它也可以是杀人的武器,原子弹就是悬在人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动车、高铁、飞机、飞船、至少还有私家车,代替了人的腿,日行千里乃至巡天遥看,已不是一句空话和神话。但是,法国人马克的《动物的哲学》早就有过“用进废退”的论证,为了不使器官逐渐退化,人们才有了另类的嗜好:跑步、骑游、爬山、太极拳、广场舞……与衰老和退化抗争。
人们向前走多远,留在身后的留恋就有多长。越是久远了的事物,也就越弥足珍贵,这些事物叫经历,或者叫历史。譬如,名车豪宅已不是富有的象征,于是就到天涯海角,到深山老林徒步,体味风餐露宿的奢侈。又譬如,海参鱿鱼也不稀罕了,走到乡村嚼嚼菜根、尝尝“农家乐”已成了时髦。收藏,其潜台词是对陈旧、稀有、残缺或将要残缺的挽留,哪怕只是拽住过往黯然而去的尾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距离产生美丽,最美的,不是在面前,而是在身后。曾经的票证,粮票、油票、糖票、煤票、香烟票……标记着一种“痛并幸福着”的情愫怀念。
那个时候叫生活,这个时候叫活着。
生活是油盐酱醋,活着是喜怒哀乐。
富有,对人的意义,就像是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喜怒哀乐也是富有的一种。“思想”太多了,“满则溢”,就会大河决堤般洪荒横流,流淌得没有了方向,这就叫任性、叫肆虐。这般情况一旦发生,官人就贪污,名人就吸毒,商人就卖假,文人就无病呻吟……种种情态,都是从这个肆虐的“思想”中疯长出来的。生活被思想淹没了。
像《东方红》、《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这些不可复制的韵律,都是从“生活”的泥土里产生的,都是绝唱,都具有《诗经》般的意义。幸好,至今人们抒情着、吟唱着的时候,记忆得以复活。
思想可以是文化,也可以是垃圾。
有个小学生问爹妈、问老师:“菜叶、鸡肉不是垃圾吧?”答曰:“不是。”又问:“为什么和面饼合到了一块叫做肯德基,就成了垃圾食品呢?”问得家长和老师们傻眼。把正的想歪,把好的想坏,把简单的想成了繁杂,矫枉过正的逻辑始终统治了生活的现实。
思想太多了,就一塌糊涂。
“舍得”二字,一目了然,真正可参悟或践行者却是寥寥。说说、唱唱高调,这容易,真正做起来就难了。雷锋是偶像,是因为雷锋少、因为大都做不成雷锋。又有谁只想“舍”而不想“得”呢?即便有时为之披上一层伦理的外衣,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那也是为“得”而找个理由。比比谁的钱财多、谁的权利重、谁的学问大、谁的威望高、谁妻贤子孝、谁说话掷地有声、谁做人可青史留名?一个“比”字,折腾的人们苦辣酸甜、神伤体惫。
干嘛非要比呢?老百姓说,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比,就是一种不服输、不平衡的情绪,“思想”就这样产生了。差不多任何思想,都源于这些思想之外的事物。看似人在享受事物,实则是人在不知不觉中当了事物的车马奴婢。庄子《逍遥游》里写大鹏鸟往南飞,一飞九万里,要飞到天边。斥鴳笑它说:“这是去哪儿啊?我也能腾跃而上,不过数尺就飞到蓬蒿之上,蓬蒿之上也算是尽头了。”它们的聪明之处是不比,谁有谁的能耐,谁有谁的目标,所以就谁有谁的其乐融融。萝卜就是萝卜,白菜就是白菜,环肥燕瘦,根本没必要再论证出个环为何而肥、燕为何而瘦的结案。勿要像“博士买驴”,此君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张纸的契约,却没有一个“驴”字。
“无欲则刚”,耳熟能详,但除了史上极少的几个圣贤外,芸芸众生根本无法做到。当然也没必要完全做到,“食色性也”,只不过对此无需过于痴迷、贪婪、固执就行了。
犹太民族有句格言: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谁知道上帝在笑什么呢?
茶道,而今玄乎其玄,不就是用开水冲出的几片叶子啊?也就是喝杯水。哲学,特别是远离我们一段距离的哲学,其“粉丝”多多,其实那不过就是一个思想着的人在自言自语、痴人说梦般的絮叨。哲学就是哲学,没有其中一种能成为哲学的上帝。真正读得懂哲学的人是少数,而绝大多数都被那些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词句蒙骗了。听听就算了,看看就算了,不必过分解读或盲目崇拜。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佛心无边。读书的终极目标不是背书,而应是书中人和书外人的对视和对话,谈心一样,谈心的目的是解惑释疑,而不是在背上背起沉沉的东西。
庄子梦蝶,他做一梦,梦到自己变成了蝴蝶,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自己还是蝴蝶?也就是一个轻松的梦呓,让后来人弄得复杂了再复杂、玄妙了再玄妙。一部《红楼梦》,连带出了一个红学派,争来论去多少年,越争越远、越论越玄。其实很简单,曹雪芹最大的功劳是解决了千百万人的就业饭碗,连他自己也根本就没有想到,他只是想写一本小说,且还没想得稿费。
无病呻吟、无事生非、闲着没事吃饱了撑的,这都是老百姓对“思想者”的不屑。
有这样一件实事,一位到海南采风的作家逛鱼市,问卖鱼的老妇:“这是什么鱼?”答曰:“是从海里打出来的鱼。”又问:“我知是海里的鱼,问你这是什么鱼?”老妇停顿稍许,不悦且大声回答他:“这就是鱼!”
上帝又笑了。
简单为好。金子就是一种稀有金属,水的化学符号即H2O,对其它事物的认知,以此类推。
母亲的蛋糕哲学
文/吴昆
小时候我长得比较消瘦,性格也属于沉默寡言的那种,所以在学校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当时班里有个男生特别调皮,经常带着班里的同学一起笑话我,叫我不会打鸣的小黑鸡,我说不过他们,便只能受闷气,有一次他们又来欺负我了,我终于没忍住,哭着跑回家了。
母亲问我为什么哭跑回来,我说明了原因,求母亲明天去学校去帮我教训他们,母亲没有表态,只是说让我先回房休息。我也只好回去了,第二天早上母亲递给我一只盒子,我打开一看竟是母亲亲手烤制的蛋糕,满满的装了一盒子,母亲说:“去把蛋糕分给那些欺负你的孩子吧。”我很惊讶,当即就不干了,但是母亲一直坚持要我那样做,我也只能照办了。
到了教室里,我捧着盒子走到那个男生桌前,他疑惑地看着我,问我想干什么,我说:“我母亲烤了一些蛋糕,叫我带一些来给你们吃。”说着我便招呼其他同学过来,那个男生惊讶的看着我,我又对他说道:“尝尝吧,很好吃的。”于是他便拿起一块尝了尝,然后向我说真好吃,然后他又向我道了歉。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同学欺负我了,反而更多同学愿意主动和我玩耍,帮助我,我自己也慢慢变得开朗了些。
一天晚上我忍不住问母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母亲说道:“要想别人好好对你,首先要想想自己是怎么对别人的,你天天沉默寡言,不和其他同学交流,自然会被孤立起来,被欺负了。但是你被欺负后不仅没有报复,反而送给了他们蛋糕,他们就会觉得不好意思,并且觉得你是个不错的人,和你的交流也就多了,你们的关系自然也就好了,这就是我的蛋糕哲学啊。”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遵循着母亲的蛋糕哲学,做事尊重别人的意愿,乐于替别人想一想,乐于帮助别人,待人接物诚恳真诚。时间长了,别人也同样的真诚待我,当我有危难的时候也会帮我一把。母亲的蛋糕哲学让我懂得了:要想别人善待你,首先你要善待别人。
该知道的十大人生哲学
1、活在当下。
生命并不是从出生到死亡的这段时间,而是你呼吸着的时时刻刻。现在——此时此地——就是你所有的人生。所以在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应该生活在充实、善良和平静之中,而不是恐惧和遗憾。此刻你可以尽你所能做到最好,因为谁都指望不住,包括你自己。
2.一辈子并不长。
这是你的人生,你必须为之奋斗。为你认为对的事情奋斗,为你的信仰奋斗,为那些对于你来说重要的东西而奋斗,为你爱的人而奋斗,记得告诉他们:他们对你很重要。要知道此刻你是幸运的,因为你仍然有机会。因此停留片刻,好好思考一下你还有什么事情需要去做,今天就开始行动。不要等到明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3.今天的牺牲和努力未来都会有回报。
为梦想而奋斗——学位,创业,或其他任何需要时间和投入才能实现的个人成就——你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否愿意过几年大多数人都不愿过的苦日子,只为拥有大多数人无法企及的幸福余生?”
4.拖延会让你成为昨天的奴隶。
当你积极主动的时候,昨天就好像一个好朋友,帮你卸下背上的负担。所以要做什么事现在就开始吧,以后你会感激你自己的,相信我,明天你会为今天就开始行动而感到高兴。
5.失败只是成长的课堂。
那些受过挫折却仍然怀有希望的人,那些尝过失败滋味却仍然拥有信仰的人,那些受过伤害却仍然相信真爱的人,美好的东西终会降临到他们身上。因此,永远都不要为生活中已经发生的事情后悔;这些事情已经无法改变、抹去或遗忘。把这些经历都当做教训,继续有风度的前进。
6.最重要的朋友是自己。
幸福是自己的感受,无需他人的批准。在和周围人建立健康的关系前,你首先得和自己建立一种健康的关系。你要觉得自己眼中的自己是有价值和受欢迎的,这样你在他人的眼中就是一个自信的形象,才能自信的与他人交往。
7.行为见人心。
生活中有一些人总是说话很得体,但是最后你认清他还是通过他的行为。因此要注意人们的行为。他们的行为会告诉你你需要知道的所有东西。
8.小小善举成就美好世界。
对那些辛苦度日的人们报以微笑。善待他们,善意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会失败的投资,只要有人类就有爱。要学会给予,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微笑,不是因为你拥有的太多,而是因为这世界上有很多人觉得他们一无所有。
9. 破茧成蝶的美好生活都有伤痛。
你会失败,会成功,会犯错误,你活着,你在学习。你是人,就不会十全十美。你会收到伤害,但你还活着。想想你还活着,这是多么珍贵的权利——能呼吸,能思考,能享受,能追寻你喜欢的东西。人生的旅途中难免会有悲伤,但也有很多美好。即使受到伤害,我们也要保持前进的姿态,因为我们永远也不知道在人生的转角处会有什么在等待着我们。
10.时间和经历会抚平一切伤痛。
对于你来说,负面事件之所以这么难以承受,是因为你的人生经历还太少。我并不是说这些经历不重要,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它们。你要明白的是,现在在你看来足以压垮你的痛苦,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终会成为过去的一部分,在你的记忆中逐渐淡化。
学会放弃的哲学
许多的事情,总是在经历过以后才会懂得。一如感情,爱过了,才会懂得世间的人情冷暖;痛过了,才会懂得如何珍惜自己;恨过了,才会懂得适时的坚持与放弃,才会在生活的得与失中慢慢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升华自己。其实,生活并不需要什么无谓的执着,没有什么就真的不能割舍。学会放弃,反而会觉得神清气爽,生活会更加简单容易。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不要白活每一天。是啊,学会放弃,在我们落泪以前转身离去,只留下简单的背影;学会放弃,将我们的昨天埋在心底,留下最美好的回忆;学会放弃,也许让我们能有个更轻松的开始,遍体鳞伤的痛并不一定就刻骨铭心。经历过一程的情深缘浅,已经很不容易,但我们能走到今天,不要只说“再见!”,还要伸出我们友谊的双手,再说一句“真的很感谢,这一路上有你”。因为放弃不等于失去。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它是我们追求的源泉和故乡,它能使我们的心灵变得博大和丰富,它可以给我们的生命赋予奇异的色彩。它像一条波光粼粼的河流,像晓岚初开、旭日东升的晨曦,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照耀我们在生活的坐标中去选择,去放弃。
我们喜欢一样东西不一定非要得到它。有些人为了得到他喜欢的东西,殚精竭虑,费尽心机,甚至可能不择手段走向极端。也许他得到了他喜欢的东西,但是在追逐的过程中,失去的东西也无法计算,他付出的代价是无法弥补的,是沉重的。其实喜欢一样东西,不一定要得到它,得到它并不是你最明智的选择。
选择是生活给予我们的一种权利,放弃是我们在更新自己。学会放弃会使你的生活更加美丽!
简陋租房有道风景
文/容我浅醉稍眠
我的租房,十个平方,没有窗户,狭窄阴暗。床上堆有不少书,其中三本我情有独钟,闲静下来经常翻看,忘了看电视,忘了吃饭,忘了周围的一切喧哗和宁静。它们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我平淡的生活因此尽显生机和蓬勃。
三本书分别是《外国短篇小说选》、《金刚经》、《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概论》。小说属于艺术,我在艺术的天空下傲游,我的感情常常为小说中的情节和主人公的命运所感化。我悲我喜,我忧我怒,但我快乐我兴奋,心灵常如清泉洗过一般的清澈。
《金刚经》,佛教经典读本,像一座大山,每一位想接触佛教的人都不可以逾越。如梦如幻,亦真亦假的佛教文化让我超脱人生,醒悟人生,世上之人你争我抢的功名利禄权势地位在佛家看来,全是浮云,多好的人生悟化。
人一辈子需要哲学,依靠哲学,我们懂得智慧,学会智慧人生。哲学给我一种高瞻远瞩的气势和胸襟,我看问题思考事情常常会比一般人看得远想得多深理解深,不为眼前的枝枝节节所羁绊,人生岂能不豁达和从容吗?
父亲的“人情”哲学
文/张耀宗
父亲是个普通的农民,斗大的字也不识几个,更不会口若悬河地讲些大道理。然而,邻居都夸父亲有本事:他一个人支撑着一个家,除了下地种田,每日要服侍行走不便的母亲,供着我和哥哥相继读完了大学。
其实,父亲的本事对有些人来说,还真是不屑一顾呢。由于要照顾我的母亲,他不可能像别人那样,外出打工挣大把的钱。农闲时,他只能在街道帮助一些店铺装卸货物,或者为邻居东家的果园施肥除草,或者为西家建房搬砖运沙。父亲诚实厚道,从不挑肥拣瘦讲价钱,因而找他干活儿的人特别多。
村里喇叭大叔常坐在村头晒太阳,显得无事可做,而父亲天天有做不完的活儿。一次,喇叭大叔找父亲借钱说:“没活儿干,手上零花钱都没有了。以后有啥活儿记得叫老弟一声啊。”父亲说:“只要你愿意干,就有干不完的活!”
去年夏天,我们这里天遇大旱,大部分人家的水井干涸了,生活用水成了问题,上门找父亲挖井的人络绎不绝。父亲就去找喇叭大叔合伙为人挖井。夏天深井里空气稀薄,工作面小,干起活来又累又危险。父亲不让喇叭大叔下井,总是自己下去挖,上来时冻得牙齿咯吱响。人家付工钱时出了200元,父亲说:“别的挖井人挖口井都收200元,我们只收150元。”那人看着浑身湿淋淋的父亲觉得他出了力,一定要付给父亲200元,父亲坚决不多收,说:“都是一个村的,谁不用谁帮个忙啊!收个钱就有点儿不好意思了,咋能一分不少全收呢?”
喇叭大叔埋怨父亲收钱少,父亲说:“钱再多也不够花,什么也没有人情金贵!我们只是出了点儿力。”他接着笑笑,说:“力气是奴才,歇歇就回来了!”
我回味着父亲的话,朴素而富有哲理:人世间,人情永远高于金钱。今天累了歇一晚上,第二天劲儿又回来了,但失去了人情怕是难以再买回来了啊!
母亲的哲学
文/kuan天下
今年的春节,母亲是在泰安过的。
为减轻她心灵的漂泊感,从节前购买年货到过节时的礼仪习俗,我们都尽量注意去适应老人传统的习惯。坐在客厅聊家常的时候,我也会想办法找些陈年话题,帮着母亲去捡拾那些清苦却温馨的岁月记忆。
按照妻子开玩笑的说法:有具备大学校长身份的儿子陪聊,研究员职称的儿媳妇做饭,再加上哈佛大学博士的孙子视频请安,我们接待老太太的规格应该还算可以,估计她这次多过几天没有问题。
实事求是的说,因为我们的努力,母亲的心情一直很愉快。除夕的时候,老人家一直坚持着看完春晚,等我放过了鞭炮,摆上供品,上好香,她面对泰山磕了个头,才去睡觉。
初三的时候,三弟和三妹一家都过来吃饭,老太太自然很高兴。初四初五气温上升,天气比较暖和,她一个人出去,到小河边转了转,看了看整个大院的环境。回来和我们聊起自己的所见所闻,也表露出少有的主动开朗的神情。
抓住这一机会,我就劝她,现在住宿条件好了,至少住到过了十五再换地方。她听后还是过去那句话:来过个年就行了,不能多住。再继续劝说,她便不置可否地答应着:到时候再说吧。
初六那天,妹妹和妹夫又过来了,说是来接母亲去他们家。按照过去的习惯,母亲换了地方,就不再回来了,到三妹、三弟家住几天,接着就会回老家。
“不是说好在这里多过几天吗,怎么今天就来接了?”我问三妹。
“过多少才算多哎,这就不少了。”三妹还没回答我的话,母亲急忙就把话头抢了过去。
我明白了,看来初三聚会时,老太太早就私下把来接她的日子给三妹说好了。早晨吃饭的时候,我们还劝她过了元宵节再挪地方呢,谁知她早就排好了自己的行程。妻子有点不高兴,认为早饭聊起挪地方的事儿,老太太一点信息都未透露,好像跟我们隔一层似的。
我告诉妻子,老太太就这性格,别跟她计较了。以前一直都这样,我们又不是不知道。除非在自己的老家里,其他任何地方,即使是住在自己的子女家,她都觉得缺乏生活的归属感,不踏实。找不到心安理得的感觉,人自然就待不住。
我曾经专门就这个话题给母亲交流过,问她干吗到哪里都是住不安稳,过几天就想走?她的解释是,在哪里都不如自己在老家里坦然、随便。
“那有什么不坦然的,又不是别人家,自己养大的子女,给你养老不是应该的?”
“儿子是亲生的,那儿媳妇呢,人家又不歉你的,干嘛要伺候你。”她那意思,人老了干什么都不行了,住谁家里都是个累赘,“人家对你好那是面子,掏里子说,你就是个负担,人心里得有数。别人咋样我不知道,反正时间一长,我心里就犯嘀咕。”
母亲说的“面子”,我理解就是指那些处于表面的抽象道理,譬如孝敬老人、赡养父母等等;她所说的“里子”,则是指感受、直觉等情绪方面的东西。事实确也如此,很多的时候,大道理谁都会讲,然而要把道理真正熔铸到情感里,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说到底,母亲之所以不管到哪里都待不住,过几天就想走,就是想在别人还没产生厌烦情绪的时候,自己见好就收,免得把关系搞僵了,连累了各家的小日子。
正是因为母亲有这个想法,在父亲去逝后,关于她的生活安排,我们曾经提出两个方案让她选,一是在三个儿子家轮流过,二是住在一个儿子家,采取一人出力大家出钱的方式。最后她都没同意,依然坚持自己一个人住在老家里。为了防止过年过节的时候,我们兄弟姊妹都往回跑,她才答应春节到三个儿子家里轮流过。
父亲去逝后的第一个春节,母亲是在我们家过的。那时候我们还住在文化路,楼层比较高,上下也不方便,过了春节,就同意她搬到了三妹那里了。母亲在三妹家住了几天,便回了老家。
针对母亲到谁家里都过不安稳的心态,我们曾经多次劝说,都效果不佳。把道理掰开了打碎了,一点点地给母亲分析,到最后她还是那句话:到哪里都不如自己在老家随便。
实在无话可说了,大家就挨家逐户地给她找榜样:“你也学学前门的大娘,你看人家,不管对哪个孩子,都是理直气壮的。”
“各人有各人的品性,你们也别劝了,我学不了。”母亲坚持说:“如果像××××似的,到最后惹得谁也不喜,那日子过个什么劲儿。”母亲说的也是实情,由于观念上的差别,她身边的老人里,在婆媳关系甚而母子关系的处理上,矛盾不断甚至闹得不可开交的例子,不在少数。“你们也别让我犯难,我自己在家里,没有任何顾虑,过着舒坦。”
不管自己如何辛苦,也不愿麻烦别人,母亲这脾气,到老都没有任何改变,包括对自己的儿女。今年又该到我们家过春节,她早就告诉过我,过了腊月二十三再去接她,不能太早了。凑巧我妹妹妹夫腊月二十二回老家有事,母亲为了让我省一趟,就自作主张跟着他们过来了。
我们嘉和的宿舍有个小院,进出很平坦,居室里也很宽敞,母亲也觉着很方便。原来想这次能够多过几天的,哪知道她仍是不改老主意,春节一过,就准备挨家点个卯意思意思,便打道回府。
临出门,看到我愕然不解的表情,母亲悄悄给我说:这样热乎乎、香甜甜地走,正好。
说到底,她还是怕时间长了相互之间产生厌烦情绪,再处起来就没意思了。
母亲的这种心态与性格,是多少年独特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积淀形成的,不是你讲道理就能够让她转变的。既然如此,看来我们要尽孝,遵从她的意愿就变得至关重要了。
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的“新春走基层”栏目,曾在各地就“什么是孝顺”进行采访,受访者纷纷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给我的感觉是,凡是讲得到位的,都是贴近生活实际远离空洞概念的大实话。
落实到生活实际中的孝顺,真得是要因人而异。因为尽孝不只是让老人在物质上得到满足,更重要的还要感受到精神上的充实。让孝敬达到身与心的和谐统一,应该是最高的追求境界,而能让老人感受到一种顺心如意的快乐,比什么都重要。
再具体来说,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文化背景下走过来的老人,身心需求是不一样的,难以用抽象空洞的大概念来一概规范。像母亲这样的性格,自己忙碌一辈子,到自己该享清福的时候了,反而怕麻烦别人,甚至亲生骨肉伺候她,她都心有不安。这是与她的处世哲学直接相关的。
从本质上说,一个人的文化水平高低,与识字多少甚而识不识字没有直接关系。无论思想认识、思维模式是复杂还是简单,最终抵达的,都是一种哲学境界。母亲的哲学,也即她对生活的基本看法,她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以及过日子当中体现出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等,已经凝结为一种基本信仰和人生态度,不可能随着几句解言劝语所改变。
如何认识母亲的哲学,我这几天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想来想去,我觉得放在母亲身上最恰当的,是“慎独”两个字。
当然母亲不识字,从小也没受过私塾的教育,不可能知道语出《中庸》的“慎独”有什么深切含义。但这并不耽误她受“慎独”思想的影响熏陶,在独特的生活环境里,逐渐形成自我的人格修养。表现在言语行为中,概括起来那就是:依理顺情,无愧于心;以身为范,慎独寡言。
就我所了解的母亲,以上十六个字,放在她身上,恰如其分。
我父亲弟兄三个,一直没有分家,母亲嫁过来,不但上有公婆,每天还要面临着三兄弟所形成的微妙关系。在这样的家庭里,她要想做一个好女人,赢得全家人的尊重,就不但要做到勤劳善良、吃苦耐劳,还必须以身为范、忍让寡言。不论人前还是人后,首先想着别人,无论大事还是小情,都抱着自己吃亏的原则。一句话,宁愿委屈自己,也想办法让别人心里得到平衡。多少年来,母亲就是这样安身立命的。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母亲刚强、自尊、忍耐、内敛的个性。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的大环境下,要沉下心来维持好一个家,就必须舍弃自身很多的现实利益,以追求心理上满足的方式来平衡自我。慢慢地,便逐渐形成了母亲不善或者更准确的说是不屑于空泛地表述,而以实际行动昭示众人的秉性。无论对谁,她都会省去空洞俗套的表白,坚持着自己认定的那个理儿,甚至有时会表现出一种不容商量的执拗。
我早看出来了,母亲生活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用自我牺牲所换来的那种内心的自豪感。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是我们国家最困难的时期,这个阶段,恰恰是母亲操持着一个大家庭,供养着三叔读完高中,成为我们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三叔在山东医学院还没毕业,放假回家,就有村里人来找他看病。每每这时候,我就会从母亲脸上看到最兴奋最欣慰的表情。
到70年代末,我毕业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再后来弟弟也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在这每一个生活转变的节点上,母亲都会品尝到人生的满足与欣慰的感觉,只是她不便得瑟不善表达,而悄悄地把自我安慰深藏在心底。对于自己一辈子的付出,母亲没有更多的奢望,只要大家都顾家,都想着她,都过得好,这就足够了。
母亲的这种人生追求看似平凡,实际上却体现了很高的境界,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上讲,它也达到了尊重需求甚而是自我实现需求的心理层面。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村里婚丧嫁娶,要请主事的人,父母往往都是被邀请的对象。被邀请主持管理红白事务的人,在我们老家被称之为总理。好多的时候,父亲是男总理,母亲是女总理,老两口各指挥着一帮人,共同运筹着别人家的红白喜事。我们家在当地的辈份并不高,父母能有这样的待遇,足以说明他们在村人心里的地位与威信。我经常这样想,父母共同接受了邀请,当老两口晚上倚着床头为主家筹划事务的时候,是不是有点开常委会的感觉?!
总之,长此以往,老太太被众人抬得越高,就越不好意思找梯子下来了。年纪越大,她只好越不能掉以轻心,宁愿继续苦自己,也不能有损于自我的尊严。这样,辛苦自己,成就别人,也就慢慢成了一种做人的境界,一种行为的习惯。
这种习惯和脾气结合在一起,表现在对待自己孩子的身上,也就形成了一种任性。从我们的角度看,母亲过得有些太认真,太刻板,太不随性了,然而它既然成了一种秉性,要转变也难,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我所概括的依理顺情、无愧于心,以身为范、慎独寡言,体现在母亲身上,完全是出于生活中的自然,成了她生命的一种纯然表现状态。不论什么情况下,都能够始终如一,这就形成了“慎独”的高境界。
“慎独”的根本在于“慎心”,这一点从母亲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认准了那个理儿,就心有所主,无论别人怎么说,都不改变主意,换个角度说,再大的诱惑摆在眼前,都不为所动。
前年的时候,嘉和的宿舍刚收拾好,我们请母亲来新家过中秋。她来了,过得也很高兴很欣慰,可是只过了一周多的时间,就嚷嚷着该回老家了。我私下悄悄问她为什么,她说在这里时间长了,耽误儿媳妇上班。自己年纪大了,啥忙也帮不上,整天等吃坐喝的,心里不舒服。
我和妻子好劝歹劝,说她在这里一点都不麻烦,平时吃什么还是吃什么,这么大的房子,能有个老人住着说说话,多好啊。
“你想想那天晚上,彭市长两口子散步看到你,还很眼热我们呢。说都退休的人了,老母亲还这么壮实,多幸福啊。”
母亲却说:“别糊弄我了,谁不捡好听的说。再怎么说,我在这里只能是个累赘。”
别管你怎么劝,她心里守着的都是自己的老主意。母亲的哲学很简单,很朴实也很具体。遵从自我的感受来选择生活方式,只有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里,她才能找到脚下有根的感觉:心有所依,情有所寄,踏实从容,心里坦然。
离开故土她就有一种飘泊感,就是住在亲生儿子家里,“慎独”意识也会转化为一种自律情态,约束着自我的一言一行。每次来这里,母亲都会专门交代: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看她鱼肉都不吃,一天早晨妻子给她多煮了几个鹌鹑蛋,好说歹说,她只吃了两个,剩下的要我们两个分着吃了。而且事后还不忘提醒说:千万不要再给她专门做饭了,早晨吃鸡蛋就行,多煮那几个鹌鹑蛋,让她心里不好受。
我们家平时吃水果就多,假期里就更不用说了,按妻子的说法 ,吃水果不但要日常化,关键是还要多样化。苹果、柑橘、梨子、柚子等等,每天都会洗上满满两小筐。让母亲吃,她说冬天不敢随便吃东西,不是这个太凉,就是那个上火。没办法,我就会把香蕉剥好亲自陪着她吃。第二天,再拿两粒金桔给她,告诉她这是止咳的,让她没理由拒绝,她才不得不吃。
妻子吃水果的时候,也不能总是自己吃,有时让让她,她总是那句话,你吃你的,不用管我。端几颗草莓给她,她最多也是只拿一两颗,意思意思就算了。妻子回到餐厅小声问我:老婆婆是真不愿意吃,还是谦虚啊?我只好回答,你都问过她了,意思到就行了,谦虚不谦虚就别管了。她有自己的想法,顺着她才是明智的。
晚上睡觉前,她端着洗脚盆出来倒热水,我跑过去提起暖瓶帮她倒上,想顺便给她端到卧室里,她态度坚定、甚至有些不耐烦地告诉我:“你甭管!我自己能端。”
老太太,就这么任性!
从慎心开始,严谨自律,慎始慎终,这可能就是“慎独”的精髓吧。这种精髓表现在生活中究竟会怎么样,我从母亲身上好似感受到了。在一般情况下,她自己能打理的事情,就不愿去麻烦别人。她内心里向往着一个心神自由的能动性世界,只要是自己还能够亲力亲为,就不愿意别人去破坏它。我只能这样来理解。
母亲是一个在大家庭里熬出来的“成功”女人。而她的成功完全是以自我的牺牲精神,超强的自我消解委屈的能力换取的。嫁到我们家后,先送走了追求精致生活的公公,又伺候生病卧床的婆婆,好几年如一日。老人都不在了,还要为丈夫、大伯哥、小叔子打理日常的吃喝穿戴,加上抚养自己的孩子,这不但需要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更需要坚强的毅力。特别是在农村合作化以后,女人需要和男人一样去地里干活,收工回家,男人能够休息了,可母亲还必须围着窝台忙前忙后,五冬六夏,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没有“慎独”的自觉意识和牺牲精神,是坚持不下来的。
到现在我都还记的,一家人吃饭改善生活,萝卜炖草鱼,家里所有人每人一条,可吃饭的时候,母亲分到最后总是没有自己的,因为她根本不把自己算在内。八月十五吃月饼,每家只能分得一斤,用刀切开,每人一片,弟妹们拿在手里高兴地跑出去了,谁也不会想到母亲自己从来吃不到,最后只是把切掉的月饼渣放进嘴里。还有端午节煮鸡蛋,等等,凡是按人头分的稀罕东西,她总是把自己排除在外。尽管她的高风亮节没有得到过任何人的肯定和赞美,她也没有抱屈过。
随着年纪的不断增大,我有时候就在想,母亲一生遵从着“慎独”的哲学,她是不是需要刻意地抑制着自己的种种欲望,甚至有时候会有意地压抑着自我?最起码,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母亲会将自己的行为放置于大环境、小环境中反复衡量,进而设身处地的多为别人着想,以尽可能的满足对方心理作为处理事情的依据。
母亲的哲学的伟大,表现在她年老以后,则更值得钦佩。
老一代人吃过的苦,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实。所以我们看到有不少的人,会很容易把自己的委屈当成资本,借助岁月的积累编织成长长的绳索,一旦时机成熟,便用它对亲人进行道德绑架,以此来达到心理的平衡。体现在现实中,便形成了两代甚至三代人之间的严重矛盾。在进行社会文化道德评价的时候,我们的一些所谓理论工作者,也往往会到传统论理道德里去找依据,要求新时代的人去上演旧的“故事”。
母亲没有文化,但她从自我的人性体验出发,明白这是不可取也是不可能的。
母亲也会回忆过去,也会讲当年自己做儿媳做妻子做母亲所受的艰难,但她从来都只是感叹,不会埋怨,更不会想着通过下一代来自我找补。有时候妹妹们会给她开玩笑,说你看你,小媳妇的时候只会伺候人,现在自己熬成婆了,却开始怕儿媳妇了。母亲听了也只会说:那是什么时候,这是什么时候。
我觉得就这一点,母亲就比那些满肚子文化的卫道士们有见识的多。
越到后来我越才发现,我的一些秉性,更多是从母亲那里遗传来的。那种隐忍、内敛,那份缘之于骨子里的自尊,那种情愿委屈自己也不会多作解释的沉静心态,成就了自己,也限制了自身。有时候名利就在眼前,哪怕送出个媚笑,躬一下腰或者伸一伸手,就能得到。但就是超越不了内心里的那份自尊。作为熔铸于血液里的生命元素,你就是喊一千遍战胜自我,关键时刻还是依然固我。这样的秉性,限制了客观外在很多应该得到的东西,别人看起来有点可惜,可却也更好地维持着整个生命的平衡,因为到什么时候都无愧于心,所以人的内心永远轻松。
总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省事的母亲。她的自我苛刻,她的沉静隐忍,她那宁愿委屈自己也要让别人高兴的品性,在长久的岁月里逐渐凝固成不给别人找麻烦的性格脾气。作为一种母爱,它是静默深潜的,难能可贵的。可当我们自身足够强大的时候,就不再注意细细体味随着年老越来越处于弱势的母爱了。我们会自觉不自觉地从自我出发,按照自我的需要来实践所谓的孝道,甚至很多时候将行孝变成了自我心理的满足过程,把老人当成了纯粹的自我实现的载体。一旦自己的行为得不到迎合,还会对老人产生误解,甚至在心理上生发出某种程度的怨气。
这种带有自以为是的霸道之孝,一不注意,往往就会出现在生活中。真是值得每个人认真反思。
初八的时候,因为带着母亲去医院看眼睛,我们中午又聚集在三妹家里吃饭。提起了除夕的春晚,聊起来才知道,母亲陪着看了整整一个晚上,实际上什么也没看懂。她只是觉得过年了,心里高兴,所以坚持到12点之后才去睡觉。
我问母亲:那一个冬天里,老太太们都去你那里看电视,每天一坐就是一屋子,你们看什么?
她说:“放碟,看戏。”
怪不得一次电视上放往年的小品《打工奇遇》,母亲很兴奋地给我说:那不是赵丽蓉吗!原来,她们那个时代过来的人,心里也有自己的明星。这里的生活环境再好,也没有她所希望的那种人文环境。她熟悉的人文环境在老家,在那个住了几十年的村子里,离开得太久,她的内心就会找不到感觉,就会不适应。
正因此,我坚定了这样的想法,随母亲的心愿,她愿意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回去,都随她。
正月十六那天,我和妻子把母亲送回了老家。当她走进自己家门的那一刻,看着她的背影,满文军《懂你》那深情的倾诉之声,在我心中腾跃而起:
你静静地离去
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
多想伴着你
告诉你我心里多么地爱你
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颜
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
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
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
把爱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
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
多想靠近你
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
把爱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
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
多想靠近你
依偎在你温暖寂寞的怀里
母亲的谚语和哲学
文/吴海明
母亲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她的智慧大多来自乡间的文化传承。她以非凡的记忆力和领悟力系统地吸收,然后灵活地运用在生活中。
母亲的一大爱好是到镇上卖菜,她不用以此为生,但在越来越冷清孤寂的乡村,这是她与人交往和收获劳动成果的重要方式。我只能一遍遍地叮嘱她适可而止,权当锻炼身体。她总是骄傲地说,多少年了,她卖菜只收进过一张20块的假钞。任何陌生人拿一百块、五十块的大钞,要买她两斤菜啥的,她是坚决不做这桩生意的,因为她直觉不正常。
农村里也有花样百出的理财产品营销。母亲是不相信的,她只相信“定期储蓄”。近期有亲戚中了理财圈套,而这位亲戚曾经几次鼓动母亲参与。母亲婉拒了,她的说法是,“隔桥过水”的,不便当。待到东窗事发,母亲和我说,她看了亲戚的合同,更加确定她是不会买的,只有几张纸、几个章,怎么能相信?对她来说,靠谱的储蓄必然是要有个写着国家银行名号的本本的。
家里也有亲戚上传销的当的,母亲当时都表示了明确的反对。她的理由很简单,你们这点脑子的人都能随随便便地发财,那岂不是人人都能发财了?母亲一辈子也没上啥大当。我总结她的经验,主要是她的心里没有“贪”字。
母亲的记忆力很好。关于传统农业的一切技能,各种典故、俗语、节俗、礼仪,母亲都烂熟于心,而且能脱口而出。背“二十四节气歌”是母亲的看家本领。对于农民来说,天气是最要紧的事。母亲能预测天气,比如说,看见日晕,意味着要起风,有月晕,就是要下雨,而有月晕时看不到星星,那雨马上就会落下来了。太阳落山时,掉进天边厚厚的乌云里,晚上就要下雨了。西南风突然转了北风,那就是大风要来了。端午节当天下雨不要紧,后一天下雨,那就要绵绵不停了。西南部的天边有闪电,第二天恐怕是晴热天。
母亲还知道许多关于天气的谚语,比如:“八月田鸡老先生,叫一声落一场。”农历八月,青蛙应该不叫了,如果叫,就意味着要下雨。“九月田鸡叫,犁头朝上抄。”农历九月,青蛙叫是不祥之兆,预示干旱可能会发生。“六月里晒得黑,十二月里有得吃。”这两句是说,农历六月天热,光照多,那么秋天的收成会很好,一直到腊月里都不愁吃了。
关于人生和世事,乡下人有不少精辟的总结,比如母亲常说:“先看头,慢看脚。”即便是旧时的标准,头脸打理得精神也是第一位的,而身上的衣服相对可随意些。“做人难做中年人,做天难做四月天,秧要日头花要雨。”这是对人到中年艰难处境的描述,上有老下有小,经常要受“夹板气”,就像四月的老天一样为难,在那个季节,稻秧需要阳光以生根发芽,而棉花苗却需要雨水的滋润。“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并不是母亲说人要拍马屁,而是她用这句“老话”说明,人其实都是喜欢被表扬的。“叫人不折本,舌头打个滚。”这句话是讲做人要讲礼貌和礼节。
关于长辈和小家庭之间关系的处理,我觉得母亲讲的“六字真经”是非常有价值的,那就是“若要好,老做小”。什么意思呢?很简单,长辈和子女一起生活,老年人要记得一个原则,那就是要尊重子女的意见,不倚老卖老,极端点说,就是和孙辈一起乖乖听话,如此,家里就太平了。这句话在当下更有现实意义,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在生活、育儿、健康等方面,知识面和科学素养往往是超过长辈的。长辈们需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孙辈要不要多穿衣服、吃饭要不要喂等方面,多听听小辈的意见和道理。
在这方面,母亲贯彻得非常坚决。她从不和儿媳妇争执,基本儿媳妇说什么她都说好。这么多年下来,婆媳未红过一次脸。这是母亲的聪明之处和明白之处,虽然有一点点不讲原则的意思,但家庭之中又有多少大是大非的事呢?
母亲每天晚上八九点钟睡,早上三四点钟就起床了。她每天只要睁开眼睛,就开始不停地忙碌,脏活累活难不倒她,刮风下雨,酷热严寒,不能阻挡她的脚步和小三轮车。在我眼里,她是世界上最勤劳的人,也是最充实的人。她几乎没有时间发愁或做无谓的空想,她的人生就是行动、行动、行动。
也许是上天感念于她的勇敢和乐观,七十多岁的人了,母亲没有任何慢性病。我在想,对于预防疾病来说,身心的舒适与和谐,是最重要的吧。写到这儿时,我回想母亲说过的俗语乡谚,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啥好吃?饿好吃。”就是说,饿了的时候,什么东西都会觉得好吃。
我童年时对这句话体会尤其深。我放学回家,饿得要命,从锅里盛了剩饭,加点凉水,就着桌上的几块咸瓜,一大碗饭几分钟就下肚了。要是当时还翻得出几筷子带“冻”的鱼或肉,那简直是人间至味了。等到你成长,回想这句话,似乎又像在说,世间并无荣华富贵的标尺,也无幸福的刻度,人生的幸福,只在于你某时某刻的需求得到满足,感到快乐……
老妈的生活哲学
文/赤涛万顷
老妈虚岁八十,屈指算来退休已经快30年了。
老妈原来工作的单位是中央直属企业,各方面福利待遇一直不错,使老妈颇具一定的经济实力,加之多年生活阅历的积累,老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生活哲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买东西一定要去大商场、大超市,只买大品牌、老字号的商品。
为此,老妈和子女们要是不约而同买了同一种商品,经常是老妈买的商品能贵上好几块钱。这时候,老妈自然要落下子女们的一番埋怨。老妈自知此时弱势,可也要最终抵抗几句:“是真的吗?快看看你们买的保不齐快过期了吧?”如果抵抗没有奏效的话,老妈就和盘托出自己的一套生活哲学:常言道:没有花钱的不是。你看,卖我东西的那个营业员我认识,回回见到我“大妈长大妈短的”,就冲她对我这个热情的服务态度,我就特别相信她。说什么她也不会糊弄我这个老主顾了。
每每遇到这种情况,作子女的还真没法跟老妈继续掰吃儿,最后,只有随她去吧。
可是,现在商品经济发展多么迅速。网店、团购等销售模式不仅呈雨后春笋之势,还将商品价格大大地拉下来不少。可是老妈依然我行我素,还是认为到大商场、大超市买大品牌、老字号的东西就是放心。
平常给自己买些馒头、给孙辈们买些饼干之类的商品,贵也就贵了,至多能多花上几块钱。可要是买家用电器什么的,那价钱相差就海了去了。那天,老妈要换一套燃气灶和抽油烟机,我自告奋勇要为老妈置办。我当然是通过上网购买,通过查阅网店人气、价格、评论……一番比较后,两件商品加起来还不到1000元,然后,刷卡付款,最后,又敲定送货和安装时间,只用了一个来小时就全部搞定。
当我把这个事儿搞定后兴冲冲地告诉老妈时,老妈不冷不热地说,它们不是那个“什么什么尔的”?也不是“那个什么什么乐的”?接着,将信将疑地又补充道,是不是太便宜了?质量行吗?于是我马上反驳道:都什么年代了,又不是什么高科技特殊产品,其他品牌也不错的。要知道,那些大品牌在广告上也不少花钱,还得加在产品价格上,最终还得让消费者买单。
老妈想想也是,就不言语了。我也?等最后安装,用事实向老妈证明商品经济是如何迅速发展的,网购能给人们带来多大的好处。
两件商品安装的确很快,师傅用不了不到一个小时。老妈打来电话说安完了,晚饭时候就能用上了。嗯,怎么着?老妈的那套生活哲学不灵光了?心里想的可嘴上没说。想着过几天看老妈的时候再正式批判一下老妈的那套生活哲学。
第二天早上八点不到,老妈就打来电话,燃气灶出问题了,一个火眼点不着火。看来,这质量还的确有问题。
我说,不会吧。昨天不还好好的吗?就一宿的工夫就掉链子了?
于是,赶紧给安装师傅打电话反映。安装师傅也说不可思议,干了好多年安装了,这还是头一次听说,明天给看看是什么毛病。
又赶紧给老妈打电话,甭急,联系好了,安装师傅明天来看看。撂下电话,忽然觉得,是不是燃气灶的打火电池没电了。
马上又给老妈打电话,也许是电池没电了吧?
老妈说,安装师傅说现在打火都不用电池了。
我说,万一人家事先装好电池了呢?又赶上电池正好没电。您还是买两个1号电池备着吧。
安装师傅挺负责任,检查了一番后,给我打来电话,还真不知道原因出在哪里?只好联系售后维修了。
老妈来电话,甭急,实在不行,还是买那个“什么什么尔的”或者“什么什么乐的”。
我一听敢情老妈还真认准了那套自己的生活哲学,就认那些品牌。
真上火。我就不信现在的一套燃气灶有多复杂。赶紧联系网店——投诉,联系厂家——投诉,联系售后——投诉;几板斧轮出去,网店、厂家、售后还都当回事,一阵安慰后,承诺马上派出维修师傅上门修理。
维修师傅上门后,只5分钟就搞定了。原来,燃气灶内部的一根连接导线松了,导致点火不畅。
怎么样了?修好了吗?我在电话一头迫不及待地问。
修好了。维修师傅说,小毛病。这款机器还是不错的。老太太您就放心用。维修师傅说得一定没错。老妈在电话另一头说。
怎么着,我办事就不灵了,我说的肯定,就不行?但是,无论如何,能得到老妈的认可还真不容易。
对了,忘了跟各位大虾言语一声了,在老妈的生活哲学中,还有一条就是,人家说好,那才是真好。
看来,对老妈的改造那就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够了”的哲学
文/蒋勋
许多人喜欢比较,比身上是不是穿名牌的服装,开的车子是不是名牌车子。也有人是比精神方面的,最近上了谁的课,看了哪一本书。听起来是不同的比较,精神的比较好像比物质的比较还高尚一点。
其实不一定。我认为,有比较之心就是缺乏自信。有自信的人,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是一种充满而富足的感觉,他可能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会觉得羡慕、敬佩,进而欢喜赞叹,但他回过头来还是很安分地做自己。
西方的工业革命比我们早,科技发展比我们快,所以他们已经过了那个比较、欲求的阶段,反而回来很安分地做自己。他不会觉得赚的钱少就是不好,或是比别人低贱,也不会一窝蜂地模仿别人、复制别人的经验。在巴黎从来不会同时出现四千多家蛋塔店,这是不可能会发生的事。可是,你会在城市的某一个小角落,闻到一股很特别的香味,是咖啡店主人自己调出来的味道。二十年前,你在那里喝咖啡,二十年后,你还是会在那里喝咖啡,看着店主人慢慢变老,却还是很快乐地在那里调制咖啡。
这里面一定有一种不可替代的满足感吧!
我觉得每一次重回巴黎最大的快乐,就是可以找回这么多人的自信。每一个角落都有一个人的自信,而且安安静静的,不想去惊扰别人似的。
譬如冰淇淋店的老板,他卖没有牛奶的冰淇淋,几十年来店门前总是大排长龙。但他永远不会想说多开几家分店。他好像有一种“够了”的感觉,那个“够了”是一个很难的哲学:我就是做这件事情,很开心,每一个吃到我冰淇淋的人也都很快乐,所以,够了。
这种快乐是我一直希望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