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关于葡萄的文章

2023/01/09好文章

关于葡萄的文章(精选18篇)

奶奶的葡萄

文/何小琼

秋意款款来,正是葡萄上市的季节。这天,我买了好几串黑得像黑玉,挺括诱人的葡萄,一颗颗葡萄那么紧簇亲密地挤着挨着。不由得心里一阵酸楚,每年八月,是我最想奶奶的时候,还有她种的葡萄。

老家那棵奶奶最珍爱的葡萄种在大大的院子里,虬劲苍颜,老藤已是盘根错节相互缠绕,似乎在诉说着沧桑岁月的故事。奶奶的脸仿佛是一张织得很精致的蛛网,笑起来时堆成了一朵灿烂的花。曾经,这温暖的笑容承载了我多少童年和少年欢笑啊。

这株葡萄有好多年了,茎比人的手臂还粗,枝条弯曲错节爬满了葡萄架。盛夏时节,金光灿烂的阳光挥洒在架子上,葱翠碧绿的葡萄叶泛着亮光,几只彩蝶欢快地起舞翩翩。无论夏季多么炎热,葡萄架下永远凉爽怡人。我和小伙伴们就在这里玩耍、嬉戏。五月,我回来过周末,看到了颜色淡黄微绿的葡萄花,花儿很小,在轻风中微颤,惹人怜爱。花期很短,很快会结出绿豆大的葡萄粒。看着我们兴奋地在花下指指点点,奶奶走过来说:“好好读书,八月就有葡萄吃了。”于是,我们的笑声总能穿透那密密的叶子,直冲云霄。

一放暑假,我就迫不及待地回到了老家。最美的八月终于来了,葡萄架上一串串红得发紫的如风铃般的葡萄,是那么让我着迷。我和一群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兴奋地数着,一串,两串,三串……当然,没有一次能把似紫水晶诱人,让我们垂涎欲滴的葡萄数清楚。奶奶是最了解我们的,她一伸手,摘下几串让我们尝。于是,又一轮欢笑声弥漫开来。一口一个,酸甜的味道是那么解渴。初秋的夜,风轻柔地扯了一层薄纱挂在夜空,月色皎洁,星星闪耀。“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我们手拿着葡萄,听奶奶讲百听不腻的嫦娥的故事。奶奶说,在下个月中秋月圆之夜,在葡萄架下望着天空,可以看到白玉一样的月亮上有一个美丽的身影,抱着玉兔在独自哭泣。她在后悔吃了灵药,让自己孤独寂寞,看到人间家家中秋团圆而伤心难过。于是,我们带着美好的幻想,数着日子等待中秋。

我总是以为,美好的日子会一年年重复。葡萄可以年年新绿年年红。我也会年年吃到奶奶为我摘的葡萄。可是在渐行渐远的岁月中,奶奶越来越苍老,伛偻的身子,颤颤巍巍的脚步。一双枯瘦而痉挛的手不再有力气伸手摘葡萄给我吃,而每次我回老家,只要是葡萄季节,奶奶都会示意我摘葡萄。奶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多吃啊,对身体好。”我赶紧背过身去,不忍看她日渐虚弱的身子,更不让她看到我流泪的眼。在奶奶的眼里,葡萄包含着她对我所有的爱,这爱是那么深,那么真,又那么淳朴。

那年正是八月,奶奶离开了我们。无数次在梦里,那一颗颗珠圆玉润、晶莹剔透的紫玛瑙是那么亲热地挤在起。初秋的暖阳轻悄地从葡萄架的空隙洒下,显得那么温馨宁静。奶奶就坐在那里,说着嫦娥的故事……我知道,这浓浓的亲情,会永远萦绕在我心中。

老家有座大泽山

文/江北乔木

在我的老家山东平度市以北大约25公里处,有座著名的大山,名字叫大泽山,又名九青山。据《平度县志》记载:“近人多以明代龙文明之说为据,即‘群山环而出泉 ,汇为大泽,山以此名也。’”大泽山久负胶东明珠之誉,是山东省风景名胜,是名扬海内外的秀美高山、书法名山、佛教圣山、葡萄富山。

大泽山主峰海拔736.7米,向南与西南方向伸展约20公里,向东与东南方向伸展约20公里,群山连绵,层峦叠嶂,气势雄伟,风景秀丽。以雄、险、奇、幽扬名海内外。大泽山有大小山头2000余座,就是比较有名的山峰也有100余座,明代,就有“二十八景”和“续增八景”的记载,现在人们所熟知的的山峰和奇景有西峰、天柱、御驾、明堂、珍珠泉、杀马涧、流云峡、智藏寺、乳泉、甘露泉、邀月台、日照庵、瑞云峰、北峰顶、飞仙洞、一线天等,天然奇趣,风姿诱人,山险涧深、石怪洞奇、瀑高林秀、壑幽泉清、雀啼莺啭,佳景美不胜收。遍山奇松怪石,风姿各异;山中多奇泉,分布于岩腰涧顶,独具深润秀姿,泉水叮咚,似流淌着音乐。不雨而润,晴日生烟。“海上千山大泽奇,雨余云白更相宜。”被称为“大泽晴云”,为平度八景之首。

史称“自秦汉以来,高人胜士多隐于此。”号为“神仙窟宅”;宋、金以降,更多游人遗踪;至明、清两代,山中庵院香火极盛,登临者常年不绝。我曾查阅《平度县志》,记载有北齐郑道昭之子郑述祖作《天柱山铭并序》,刻石历一千四百年而字迹清晰,《序》中记载有“始皇游而不返,武帝过以乐留。”“凡诸身历灜、赵、沧、冀、怀、及、兖、光、徐、武十州刺史,北豫州大中正,三登常伯……”秦皇、汉武及北齐高官胜士都登临过大泽山,并留下墨迹。

我老家就居住在大泽山南麓,可以说是在大泽山的怀抱里,一如母亲在怀抱着她的儿女般亲近。老家的主峰廓落崮、险峰青石劈都与大泽山紧紧相连,同属大泽山脉,被山东省划为“大泽山林区”。我少年时代就曾登临老家的最高峰,想站到高高的山巅北望大泽山最高峰,可山外还有连绵的大泽山峰隔挡,怎么看也看不到大泽山主峰,只可远眺海拔619米高的“619电台”处,越看越感到神秘,越看不到大泽山主峰更感到神秘,又心不甘。于是便萌生了我的少年梦想,长大以后,一定要登临大泽山主峰,一睹大泽山的真容、尊容,让美好的梦想化为成功的甘甜。

经历了青年从军、转业安置几番周折,我是过了而立之年才与大泽山亲密接触的。让时光追溯到一九九六年的那个春天,我刚调到单位办公室当秘书,工作的如意舒适、从小就爱爬山的习惯,撩拨起我登山的心绪,少年的梦想诱使着我一心想登大泽山。我便欣然邀约三五男女同事,可都是给大泽山长脸的帅哥美女,驾车的小伙是刚从部队转业的专业司机,去登山的兴致便更高了。红男绿女们乘着和煦春风,携着满目春光,盛装着春意,满载着好心情,疾驶在通往大泽山的宽阔柏油公路上,一路欢声笑语荡漾在观光路上。

车环绕山间公路一路行走,在驶上一个很陡斜坡后的一块平地停了下来。我和男女同事走下车来,一路攀登,拾级而上,溪水潺潺,一路相伴,惬意极了。行至不远处,抬头见一座雄伟壮观的庙宇,我们便加快了脚步,从近处看,见庙宇上写着“日照庵”三个大字,我当时猜想是“阳光普照的地方”,其实不完全对,后来高人指点是:“日出即照”的意思,因而得名。我不由觉得先人起名的高明,洞察之细微,借机而生景。我现对游日照庵的细节大多已忘记,只记得它气势雄伟,古香古色,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庵内供奉着碧霞之君、观音菩萨、送子娘娘等女神。

出日照庵不远,就见一“书法走廊”,几块巨石赫然立起一个天然胡同,巨石上雕刻着历代高人胜士的墨迹,留下了历史的遗迹,成为大泽山上一大文化景观,我不由得驻足观赏。我惊叹于几块巨石的奇立,我更惊叹于书法瑰宝的瑰丽。从这个奇美的书法走廊里,我猜测着历代圣贤游山留墨的莫大用意;从清晰与模糊相间的字迹里,我窥探出了年代的久远和历史的沧桑。我在一一向这些大师的墨迹行注目礼。

接着往上攀登,山势越来越陡,景色越来越美。我们一行时而直立行走,时而匍匐攀爬,时而跳跃过去。在险中越,在秀中思,在奇中悟,一路风光,一路遐想。先前游过大泽山的老者同事就是我们的热心导游,一路讲解着“邀月台”“日照庵”“瑞云峰”“八步紧”“上天梯”“张飞大骗马”等风景佳处,听来真是奇妙。当登临“哈乎哈”“吓乎吓”等奇险处时,三名女同事都有点胆虚,不敢冒然前行,我正要跃跃欲试。先前登过此处的五十多岁的老同事却一步跨上前去,站在跃动的石头上泰然自若,一边“哈乎哈”“吓乎吓”,一边讲解着它的来历,是多么的有趣和生动形象,我们几个在他的讲解和示范下,也都一个个“哈乎哈”“吓乎吓”地过去了,身后荡起历险过后的释然笑声。攀至“鹞子大翻身”时,又遇一次惊险,都迟迟不敢过,只好弯腰反转,前扯后扶,钻过一个仅勉强能容一人的弯曲山洞,真是奇险无比,妙哉,妙哉!

接着一口气登上了大泽山最高峰的北峰顶,顿见巨大的“巨峰”二字,真是攀上了巨峰,站在北峰顶上,感到是那样的豪迈,不由四处远眺,众山皆在脚下,此时真正体验到了“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的感觉,也有了“山高人为峰”的感触。我们侧身斜坐在大泽山顶峰,也堪称一景,想想是多么的有趣啊!我们在一边观赏着群山的景致,一边谈论着登山的感受,谈笑间涌动着无比的情趣,我便沉浸在对大泽山的深深思考里……

在大泽山脉南麓有一座山叫天柱山,誉贯古今、蜚声中外的天柱山魏碑就在这座山上,天柱山魏碑,又称天柱山摩崖石刻,是我国稀有的书法刻石艺术瑰宝,是珍贵的文物古迹。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孤峰秀峙,高冠霄星。”千百年来,它作为北魏书法艺术中的代表作一直倍受中外著名书法家关注;它作为历史悠久灿烂文化的见证一直为世人所喟叹。吸引着数不清的海内外游客莫名而来,络绎不绝。

天柱山过去称高宝山,海拔280多米。山峰秀美,如柱擎天。从一个角度望去,还真像一根圆锥形的石柱,直指苍穹。远看孤峰秀峙,高冠霄星;近观鹤岭横悬,怪石突兀,云岩凌空,鸾峰直上,气势非凡。正如古书所记载:“齐之山海天下冠,而东莱之间,山水形势雄深伟丽又为齐冠,而大泽之秀又为东莱之最”。天柱山不雨而润,青日生烟,有“神窟仙宅”之说。据说“秦皇汉武”把这里看成神域仙乡,先后多次到这里求神拜仙,曾在《平度县志》记载有:“始皇游而忘返,武帝过以乐留”的千古佳话。从秦始皇、汉武帝驾临以来,这里就成了志士名流求仙访道之所,迁客骚人挥毫吟咏之地。而这座山闻名于世的最重要原因是北魏时期的郑道昭在山上留有《郑文公上碑》和“海鸥云鹤之致”的书镌,使天柱山成为名扬天下的书法名山。

在山南半坡上有一摩崖巨碑,就是用山上的一块圭形的巨石刻成的,这是北魏后期光州刺史郑道昭为其父郑羲所刻。碑文内容是为郑氏家族歌功颂德,且歪曲事实。但此碑以其书法之朴拙苍茫保存之完好,在书法艺术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我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登临天柱山,刚进山门,映入眼帘的就是“平度八景之一—天柱魏碑”的牌坊,引领着一路登山,行至半山腰,就见矗立着一尊巨大的郑道昭石雕像,让人仰慕,为之震撼!旁边就是郑道昭所书镌的碑文,“郑道昭,官至中书侍郎、国子监酒、通直散骑常侍、秘书监司州大中正。”据文管所朋友介绍,郑道昭晚年失宠,在天柱山附近的光州(今莱州市)出任刺史,他一改“崇儒敦学”的儒风,公务之暇,率僚佐,携道俗,求仙访道,流连山水。他便经常登临天柱山这仙域神乡,在山上镌刻了多处刻石,留下传世瑰宝。

公元511年,郑道昭在天柱山半山腰上,选择了一块天然碑状巨石,稍加琢磨,便镌刻了《魏故中书令秘书监郑文公之碑》,因郑道昭在附近莱州文峰山上又镌有相似的一块碑,后人就把天柱山魏碑称之为《郑文公上碑》。此碑碑体略微前倾,高3.5米,宽1.5米,文19行,每行50字左右,计881字,碑文内容记载其父—兖州刺史郑羲的生平事迹。通篇碑文格调高雅,文采华丽,书法宽博,笔力雄健,是不可多得的宝贵书法艺术珍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碑文至今沿袭1400余年,仍清晰可辨,并留下了历史的斑驳,给人以苍老、厚重之感,在千年岁月的沉淀中更折射住历史文化的灿烂光辉。

郑道昭是北魏时期最著名的书法家,其书写的魏碑体,突出体现了我国书法由隶书到楷书的转变,故此碑理应受到古今书法家所推重。然而,在清代以前,《郑文公上碑》没有得到重视,只是北宋金石学家赵明诚(李清照夫),将郑道昭父子的刻石记入他的权威著作《金石录》中。到了清代,“尊碑、备魏、取隋、卑唐”主张的提出,这才惊醒了沉闷麻木的书法界,自此突破了帖学一统天下的局面,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充满活力、视野开阔的天地,《郑文公上碑》因而受到尊崇。

游览天柱山,游人会感到其有一派仙风道骨,浑然而不食人间烟火的超尘脱俗之境。著名艺术大师刘海粟先生时已89岁高龄还专程登上此山,并题写了“瑰玮博达,绝壁生辉”八个大字。2007年5月,中央委员、总后勤部原政委张文台上将亲自登临天柱山,并要求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各地书法名家的联系,真正这座书法名山彰显出无穷魅力。面对雄奇瑰丽的天柱山魏碑,张文台题写了“国宝”二字,并咏诗一首:“泽山奇峰柱擎天,东汉刻石写诗篇。父子同碑话晋魏,翰墨飘香世代传。”表达了欣喜之情。著名作家李存葆经常登临天柱山,并在散文《呼伦贝尔记忆》中专门提到了天柱山魏碑:“位于胶东半岛的莱州市和平度市,山河壮丽,阡陌如绣。莱州的文峰山、大基山,平度的天柱山,也因有了郑道昭的碑刻及多处摩崖石刻,而名重域内海外。郑公之书法,被奉为‘隶楷之极’,在中国书法史上,享有南王(羲之)北郑之誉。”

前些年,出于对书法名山的热爱和宣传工作需要,我经常陪同外地客人参观天柱山魏碑,受到他们的啧啧称赞:“不登临天柱山,不知道魏碑的价值所在,今日有幸能亲自到实地考察,对魏碑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记得在一次攀登天柱山时,我出于关心一位老者的安全,建议他不要登山了,而这位老者哪里肯听,“我来一趟天柱山不容易,不看天柱山魏碑,那多遗憾?”这位老者满意而归。

为写这篇小文,我还专门翻阅了2014年第1期《中国书法》杂志,书中专门刊登了“东堪石石铭”全文:“天柱山上东堪石室铭魏秘书监司州大中正平东将军光州刺史荥阳郑道昭作其辞曰:孤峰秀峙,高冠霄星。室曰天柱,镇带莱城。悬崖万仞,峻极霞亭。接日开月,丽景流精。朝晖岩石,息曜松清。九仙仪彩,余用栖形。龙游凤集,斯处斯宁。渊绵言想,照烛空溟。道畅时乘,业光幽明。云门烟石,登之长生。”

山不在高,有文则名。天柱山因有了魏碑而成为中国书法名山,将彪炳中国书法史册,引领中国书法界走向一个新高度。我为家乡拥有这座书法名山而骄傲和自豪,我也发自内心在期盼家乡人民能以天柱山魏碑为依托,打造出真正的书法名山。

“西有吐鲁番,东有大泽山。”大泽山葡萄闻名遐迩。大泽山葡萄就产于大泽山脚下。在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丘陵地形可谓比比皆是,然而像大泽山这样独特的自然条件并不多见。风景秀丽的大泽山绵亘一百多平方公里,方圆大概有30平方公里,呈东西走向,横贯在胶东半岛中部。山坳的中心地带有泉水汇涌的大泽山水库,一如镶嵌在山涧的明镜。史料可鉴:“群山汇而出泉,汇为大泽。”现实可见:一库碧水流,一群白鹭栖。在山与水之间散落着十七八个错落有致或大或小的村落,在山、水、村、路之间横亘着曲曲弯弯高高低低的梯田。群山自然环绕成了一个酷似簸箕形的盆地,造就了一个适合葡萄生长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小气候区,春季气温回升早,利于葡萄生长,6、7月份雨水多,适合葡萄上水分,在8、9月份葡萄成熟季节,大多数年份天晴少雨,昼夜温差大,利于葡萄积累糖分。绵延的大泽山区特殊的小气候、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造就了大泽山葡萄优良的质地,群山秀美,土地肥沃,水丰泉甘,光照充足,又滋润添补着葡萄的品质。因而国外专家到大泽山考察时,都翘起大拇指,对大泽山葡萄说“OK”。

大泽山葡萄种植始于何时并没有详细的文字记载。而当地传说唐太宗李世民为避讳将龙眼葡萄赐名狮子眼,也无史料可考。说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督师途经青龙山(大泽山前身)时,当地乡民受宠若惊,献上“龙眼”葡萄让皇帝尝鲜。不料,唐太宗大怒,因皇帝乃“真龙天子”,食“龙眼”犯大忌,于是他就将“龙眼”葡萄改为“狮子眼”葡萄。从此以后,大泽山外的葡萄一直叫“龙眼”葡萄,唯独大泽山里的葡萄叫“狮子眼”,一直延续至今。为了纪念唐太宗为“龙眼”葡萄改名,最正宗的葡萄产地大泽山镇尹家村村头上矗立着李世民品尝葡萄的雕像,让人思绪万千,浮想联翩。这个民间传说不足于信,不过,编撰于清康熙五年的《平度州志》,已把葡萄作为主要水果之一。据此推算,大泽山葡萄栽培历史在300年以上。大泽山脚下的三山东头、谭家夼、潘家、团石子、韭园等村是种植最早的村庄。到了清末,已大面积种植,品种主要是龙眼、柳子等。

大泽山葡萄有着历史的传承,又经历了多少的风霜雪雨,经过了多少次的品种改良,逐步发展起来。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起,对葡萄进行品种改良,陆续引种栽培的达300余个,广泛栽培的有十几个。鲜食品种中泽稥、玫瑰香栽培最多,产量最大;龙眼、甲州、玫瑰露、巨峰、红提、黑提、红鸡心等零星栽培;酿造品种赤霞珠、莎当妮、北醇等品种偶有栽培。到了上世纪60年代就以色泽艳丽、风味醇厚、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品质上佳而享誉省内外。到了上世纪80年代,葡萄种植成为大泽山果农的主业,已停止了粮食作物种植,那时的酿酒葡萄品种发展较快,烟台张裕、青岛华东、中粮等葡萄酒厂家纷纷在大泽山设立种植基地。大泽山葡萄栽培面积达3万余亩,拥有200多个品种,年产量达1000万斤以上,葡萄棚架几乎覆盖了大泽山,整个山谷就是一个美丽的葡萄园。此时的大泽山葡萄已闻名遐迩,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的著名地方特产,成为“中国葡萄之乡”,后发展成为我国六大葡萄产区之一,全镇已有8000多户果农种植葡萄,户均种植葡萄4亩多,大泽山葡萄成为一方百姓赖于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大泽山葡萄红了,整个大泽山、平度、青岛……都红火起来了,纷纷引来了领导视察、专家指导、游客参观。就是在这个山坳里,迎接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省市县领导,接待过社会各界名人及游客,最多的年份竟达10万人之多,给风景秀丽的大泽山又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大泽山葡萄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许多到过大泽山的社会名流,写下了无数优美篇章。著名诗人贺敬之来到大泽山并欣然题词:“宝石异域,葡萄仙乡”。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曾感慨题词:“西有吐鲁番,东有大泽山”,首肯了大泽山葡萄在全国的知名地位,大泽山葡萄真敢与吐鲁番葡萄相媲美。著名军旅作家李存葆,这位当年写出引起全国轰动的《高山下的花环》的胶东汉子,他的老丈人家就在毗邻大泽山的莱州湾,他借助这个地域自然优势,常常到了大泽山葡萄熟了的时候,就亲临大泽山考察、采风,这里也成了他文学创作的源泉。他在散文《渐行渐远的滋味》中写道:“让我们顺着‘探海神龟’的脖儿西行,来到平度市的大泽山镇,这里以出产大泽山葡萄而名扬中外。大泽山因‘群山环而出泉,汇为大泽,而得名。该镇北、东、南三面峰峦起伏,西面是渤海小平原,有莱州湾的海风不时吹来。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环境,与法国靠近地中海的区域相似。外国专家每年来平度考察,都称誉这里是’中国的波尔多‘。当地民谣有云:’眼看穗头美,刀切不流水。入口胜蜜糖,满口清香味‘。这些年来,我每届仲秋,都能品尝到正宗的大泽山葡萄,足证此言不虚。”

大泽山正像李存葆将军形象描绘的那样,我也深有感触。我与大泽山葡萄有约,前些年,每逢大泽山葡萄节的时候,我都欣然前往。在山坳里观看过大型文艺汇演,欣赏过全国著名演员演唱;在民间文艺汇演现场,抢拍过老两口的精彩表演,还获过什么奖;在吃葡萄比赛现场,我观赏过男女老少各类吃相,丰富了我参加葡萄节的经历;在茫茫的葡萄园里,我走进了葡萄架下,看着一嘟噜、一嘟噜五彩斑斓的葡萄,伸手摘下那么三粒、两粒,放进嘴里,慢慢咀嚼,甜在嘴里,美在心里;我还站在乌龙埠上,俯瞰周围的群山、葡萄长廊、葡萄园、吃葡萄的游客,这是一幅幅多么美丽的山水画,我举起相机,“咔嚓、咔嚓……”不停地按着快门,定格这美丽的瞬间。

我还驱车沿着大泽山区一路前行,映入眼帘的是满山遍野的葡萄园,色泽鲜艳的五彩缤纷的葡萄挂在枝头,一路观赏着大泽山的秀丽风光。沿着闻名的3000米大泽山葡萄长廊一路前行,长廊两旁到处挂着“大泽山葡萄生态园”“XX葡萄庄园”“大泽山葡萄观光园”“中国葡萄之乡”等牌子,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在尹家村还精心立了一块照壁,两边对联写的是“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看着、看着,心情惬意极了。

我一路观光,一路听到的是葡萄种植户朗朗的笑声。我乘着兴致来到了大泽山葡萄最闻名的一家葡萄园里,这位女主人是大泽山尹家村老支书的女儿,名叫尹芳娟,就像大泽山的葡萄一样秀美,前些年她就当上了私营企业老板,当她看到种植葡萄火起来后,就决然辞掉了老板职务,回家发展葡萄庄园,她发展起来的“大泽山葡萄生态园”就在美丽的大泽山景点五龙埠脚下,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就顺势做起了从葡萄种植、销售、创品牌这篇“大文章”, 种植的葡萄色泽最鲜艳,引来中央、省、市等多家媒体采访,我们还没落座,就看到多家媒体的记者慕名来到这里。当我们说起他的老父亲时,小尹忙不迭地说:“快请坐、请坐,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便剪下了几嘟噜红艳艳的玫瑰香葡萄,装进小框里,摆到桌上,催促着让我们品尝,摄影师老马不停地“咔嚓、咔嚓”按着快门,把美丽的葡萄园定格在相机里。在大泽山的家家葡萄园里,我们看到的都是丰收的喜人景象,家家果农的笑容就像花儿一样。

我们不觉来到了东岳石村,这个村因最早发现我国岳石文化而得名,不仅文化扬名,这里的葡萄也远近闻名,葡萄园一片又一片,一个挨一个,谈笑间,走进了一位胡姓果农的葡萄园里,葡萄架下面挂满了一嘟噜、一嘟噜鲜艳的葡萄。红的、紫的、淡黄的、碧绿的,似珍珠、赛玛瑙,晶莹剔透,十分诱人。胡老汉顺手摘下了一串熟透了的葡萄递给我们品尝。我们一边吃着甘甜的葡萄,一边闲聊着丰收的景象,一边观赏着周围的美丽景色,心里美滋滋的。

在大泽山葡萄园一路走来,感触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如今的大泽山不再是单一的葡萄,已形成了集葡萄采摘、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园。许多葡萄掩映的生态园里设立宾馆、酒店,涌动着浓浓的乡村田园气息。我偶尔也光顾这些宾馆、酒店,从内心深处给人一种别样的感受。咀嚼着大泽山里的野菜,品尝着大泽山葡萄酿造的美酒,品味着大泽山葡萄,观赏着窗外的大泽山风光、美丽的葡萄园……此景仙境?还是人间?

从大泽山归来,我顿然想起了“始皇游而忘返,武帝过以乐留”的千古传颂的佳句,我虽无秦皇汉武的奇思妙想,但我心中有爱,我的眼里装满了美,我的味蕾尝到了甜。整个大泽山都装进了我心里。

深秋时节话葡萄

文/任盈盈

秋天来了,葡萄大量上市,紫色的葡萄好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上面还挂着白霜,好像撒了一层糖,看着就心情大好。买上几串,回家用面粉水洗一遍,再用清水漂洗干净,就可以吃了。那酸酸甜甜的滋味,沁入心房,让人感觉生活都是美好的。

葡萄还可以酿酒,按照一斤山葡萄,两斤家葡萄的比例,洗干净,放进酒罐里面,十斤葡萄加二斤冰糖,再将酒罐放在阴凉的地方,二十天以后,葡萄酒就酿成了。

打开盖子,就会闻到一股葡萄酒的清甜,葡萄已经渗出了紫红色的酒汁,品尝一下,那甘甜醇厚的滋味萦绕在舌尖上,久久不能散去。

我是喜欢葡萄的,既喜欢吃,也喜欢喝葡萄酒。每年的秋天我到会酿造几罐葡萄酒,够一年喝的了。

那年在网上,遇上了一个叫葡萄的文友,她正在微信群里发她公众平台的作品,她的平台叫乌鸦窝,这个新奇的名字引起了我的注意。

名字叫葡萄的女人,一定是喜欢葡萄的吧,那么我们还真的有些像。至于她那个乌鸦窝,充满了诗意的灵动。葡萄是写诗歌的,她给她的平台取名字也那么别出心裁。她把她的诗歌叫做乌鸦,每次发表出来,就会说,十只乌鸦出来了。诙谐幽默的语言,让人觉得很亲切。

于是我加了葡萄,邀请她来清风书苑投稿,她答应送给我几只乌鸦。

她的乌鸦都是那么美好,都是她用心写出来的诗歌,带着灵性的文字,凝聚着诗人的智慧。

可惜,葡萄投稿在清风书苑后台的小乌鸦,我还没来得及看见,就被撤回去了。

我找到葡萄问她缘故,她说她没有撤回去投稿给我们的小乌鸦,那是八一墨林给撤回去的,并且为了独占她的小乌鸦,墨林拿去了她的江山密码,从她的空间里源源不断的拿走她的乌鸦。

她的乌鸦就这样被垄断了去。葡萄不再继续往江山投稿,墨林拿着她的乌鸦代替投稿,她乐得清闲,就专心做起了微信公众平台。

江山是有规定的,代人投稿不加精品,而且三令五申的强调这个。曾经的百味文学社团的总编就是因为代人投稿而被处分过,葡萄的乌鸦被墨林拿了去源源不断地发往八一,又是怎么逃过江山领导的眼睛的?只能说他们早就知道这件事情,只是不予理睬罢了。

所谓规定,也不过是给一定范围之内的人制定的,有些人,就完全不用遵守,大搞特权,真是让人觉得好笑,就这样连规定都不能严格执行下去的地方,还谈什么正文学,真是荒唐!

葡萄一脸的无辜,谁爱把小乌鸦拿哪去就拿哪去,注明作者就行,发哪里还不是多一些读者呢?

葡萄的话想想也有道理,小乌鸦本来就是为了给更多的人看的,在哪里还真的都是一样。

葡萄的淡泊名利,让她的小乌鸦越来越好,要问葡萄是何人?她是李家诗人名玉霞。

美味的葡萄

文/郑景瑜

夏天到了,水果都上市了,有西瓜、桃子、葡萄、李子……这节课,李老师带来了一大串葡萄!

这一串葡萄远远看上去有点紫中泛青。小葡萄们你挤我,我挤你,身体都被挤扁了。老师先给葡萄洗了个澡,然后给我们每人发了一颗葡萄,葡萄的形状像椭圆形能吃的微型炸弹,真有趣!光看着它就让我直流口水!!

我剥开葡萄皮,果肉是碧绿碧绿的,吃起来甜津津、酸溜溜,酸甜可口,非常美味!不一会儿功夫,葡萄就被我消灭了,吐出来的葡萄籽像一粒粒小石粒。

葡萄真美味!

醉美葡萄沟

文/秦东风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流传于上世纪70年代的这首歌,早已使我对吐鲁番的葡萄有了几分神往。

前不久,我和儿子来到了位于吐鲁番东北11公里的葡萄沟。这是一条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的峡谷,两侧是连绵不断的火焰山,峡谷沟内流淌着清澈的布鲁克河水。这可不是一般的河水,此乃天山冰雪融化之后流淌的雪水。出租车一直载我们到达峡谷最远的景点葡萄沟。刚一下车,滚滚热浪扑面而至,瞬间便热得让我们有些难以招架。

行走在五颜六色的葡萄搭起的绿荫长廊里,清风拂面,人也感到轻松了许多。放眼望去溪流两侧葡萄架层层叠叠,郁郁葱葱,果实累累,煞是可爱。周遭茂密的白杨树、众多的花草点缀其间,农家乐与葡萄干果销售生意火爆。

我们选择了路边一家宽敞洁净的农家乐落座,维族姑娘立刻微笑着给我们端上了自产的葡萄、西瓜。随后拉条子、烤肉也端了上来,喝一口卡瓦斯,就一口烤羊肉,吃一碗拉条子,羊肉香嫩可口,拉条子筋道爽滑,卡瓦斯清凉润喉。一碗拉条子吞下肚,竟然毫无感觉,我与儿子径直又添了两次面。维族大婶笑着问道:我们的面比西安的咋样?我们连连说,好吃,筋道。大婶说,那就多吃上些!维族人热情、友善与厚道溢于言表。

说话间,成熟的葡萄就在头顶的藤上悬挂着,这个叫无核白葡萄,那个是马奶子、红葡萄、喀什哈儿、日加干,维族兄弟如数家珍,让我们这批游人既饱了眼福,也饱了口福。细数周边的葡萄大约有10多种,球形、卵形、椭圆形的葡萄应有尽有,有的貌如珍珠,有的形似玛瑙,有的绿若翡翠,五光十色,晶莹剔透,大多到了采摘季节,令人垂涎不止。

吐鲁番自西汉以来就是祖国西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千余年前的先民就有种植葡萄的记载。9年前这里就已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里海拔300米,夏季每天的气温都在42℃以上,冬冷夏热,晴天多,日照充足,高山雪水顺溪而下,给葡萄灌溉提供了充沛的水量。白昼的高温可加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养分聚集,夜间低温减少了养分的消耗,这便是葡萄沟的葡萄之所以十分甘甜的缘由。

顺着溪流往沟外走,随处可见一间间用土坯或砖块砌成的带有花孔墙的葡萄干荫房,既保持了葡萄干晾晒时通风,又避免了阳光直射给葡萄干“毁容”。葡萄沟这条享誉中外的峡谷,靠着质优价廉的鲜葡萄与杏、哈密瓜、大枣、核桃、坚果等,让世人对中国的果业刮目相看。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中国的葡萄沟,也是世界的葡萄沟。我们一边欣赏维族歌舞,一边品尝甘甜的葡萄、咀嚼民族美食,简直就是神仙下凡,其乐融融。

葡萄园

文/潘银璋

长官司的葡萄园,在水头河畔轻轻摇曳。

潺潺的河水流淌着春的旋律,阳光下,我们迈着轻盈的脚步,在绿道葡萄园轻轻走着。

我看见,微风中嫩叶飘渺的葡萄杆,沿着古树攀援。葡萄酒的芬芳弥漫天空,闪烁的葡萄通灵、圆润、纯净。这富硒的色彩,思想得更加熟透,仿佛在我们面前若隐若现,刘氏土司成为它最后的乡愁。

很遗憾,我从城市来,不是南江人,根本不懂得长官司葡萄的奥秘。这紫色的精灵,头枕富硒葡萄产业园,浮沉于水头河两岸,沐浴在长官八卦的营养里。温暖大地,洞彻人生。

从长官司出来,看着那片渐行渐远的葡萄林。

心灵的火焰燃烧着,眼前顿觉一片明亮……

姥姥的小院

文/郭小郭

每逢假期总要回农村老家转转,回到老家总要尽量抽出时间去十里地之外的姥姥家看看,除了给八十五岁的姥姥买点她爱吃的东西,陪她聊聊天,帮忙收拾一下屋子,我还会在姥姥的小院里静静地呆一呆。

姥姥的小院虽小,但总是生机盎然。小院的西墙根儿自北向南依次是兔子窝,葡萄园,柿子树,枣树。姥姥养兔子,养得认真,她说兔子嘴刁得很,爱干净,别的草都不吃,只认一种。记得今年端午假期,我看见兔子窝里那只老兔子一动不动,就喊姥姥过来看,只见姥姥手脚利索地打开窝门,一把拎出兔子,将近10斤的大兔子奄奄一息,是被活活热死了。姥姥嘴里说着“没事,没事”,手却在兔子身上不由自主地反复抚摸着,停了一会儿她又恨恨地说:“这个小冤家,把水放到它嘴边,就是一口也不喝,热死活该!”我连忙把其余几只兔子从窝里捉到笼子里,然后搬进屋子,给它们吹电扇,姥姥在边上坐着,一句话也不说,像个孩子一样委屈又故作坚强。

这次国庆假期,午饭时候几个妗子说笑着聊到几天后姥姥的生日,小妗子说:“不如到那天杀一只兔子吧,我看个头都不小。”其他两个妗子也随声附和,不久便忘记了这件事。过了一会儿,姥姥将一只兔子拎到屋子里,一边将兔子拎起来给大家看,一边说:“看,兔子皮厚,瘦得很呢。”小妗子忍不住笑,捂着嘴说:“不杀你的兔子,不杀你的兔子,逗你呢!”姥姥如释重负,一改认真的模样,脸上换作了孩子般的笑容:“不是怕杀,兔子是真的瘦,没什么肉。”

兔子窝边还时常放有一个笸箩,晴天的时候晾晒一些东西,都是姥姥从地里捡回来的,比如一把麦穗,几个玉米棒子,或者几个棉花桃。地里总有捡不完的东西,似乎什么东西到了姥姥手里都是宝贝。望着笸箩里晾晒的一些玉米粒,我用手轻轻翻动它们,秋日阳光下它们金光闪闪,像是被姥姥捡回来的一群无家可归的孩子,既幸福又满足。

说是葡萄园,其实只有三株葡萄。因为时机的原因,我往往不能在葡萄成熟的时候恰好来看姥姥,但是老人总有把好东西保留起来的习惯,留着,一直留着,不惜烂掉。记得上次来时,葡萄刚刚长出来,像米粒一样大,我开玩笑说,还没有尝过姥姥种的葡萄是甜是酸呢!不想这句话竟被姥姥记了下来,这次我来,刚一落座,姥姥便钻进她的小屋,神神秘秘的,不一会儿手里拿着一串“葡萄”乐呵呵地出来了。葡萄已然失去了水分,差不多像葡萄干了,我差一点儿没认出来。捧着这串坏掉的“葡萄”,仿佛真的放在嘴里吃了,内心酸酸的,又甜甜的。

葡萄架旁边的柿子树和枣树都还“年轻”,可是每年结果不少,尤其是柿子树简直有点自虐,本来枝条很细,一条上面却要结四五个柿子,远远看上去极不协调。但是,却并不妨碍每一个柿子都长得很好。记得去年来时,恰好有一个柿子熟透了,软软的,成几乎透明的橙红色,像精致的艺术品,更像是姥姥小院里的一盏小小的灯笼。今年来时,那几十个柿子却是各自青绿着,只在鼻尖稍稍透露一点黄,执拗地跟深秋堵着气。姥姥见我站在树下望着柿子发呆,俯身到我耳边小声说:“别怕,等柿子软了我给你留着。”我想说,在城市已经买过熟柿子吃了,或者说我家院子里的柿子树上也结了不少柿子的,可是,我更加小心地将脸贴近姥姥的耳朵,悄悄地说:“一定得给我留着最大最甜的那个啊,下次来的时候咱俩一人一半,分着吃。”顿时小院里荡漾我们欢乐的笑声。

姥姥的小院就是这样简单,却容纳了四季和几十年的光阴。姥姥的小院又是如此寂静,却让我的心灵获得激情和感动。

葡萄沟

文/杜鹏霄

我和你是同时到达葡萄沟的。不同的是,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第一次看到坎儿井,第一次闻到葡萄的清香弥漫在沟底,听到左公柳、林则徐的历史故事,也领略维吾尔族同胞的风土人情。那个秋天何等美妙,天山山巅,堆满积雪,一派圣洁;金黄的树木,散布在天山脚下,那一串串状如玛瑙石的葡萄,金光闪闪,竟像维吾尔族少女脖子上的珍珠项链,闪烁着珠光宝气。多美的秋季,这是吐鲁番盆地中才有的绝佳景象。

你就走在我们旁边的那条小路上,相向而行。身上穿着一件极具维吾尔族特色的连衣裙,花团缀满裙身,像被鲜花簇拥着,风摆杨柳,婀娜多姿,头上戴一顶小圆帽,颜色艳得夺人眼目;脚下悄无声息,踩着草地,绿绿的青草淹没着你的腿脚,就像半淹在绿色的河水中,轻轻地向前飘移。我花眼了,以为是山神的女儿,下凡到一片绿色的果林间,品尝这里的特产。定眼看准了,你背着一个小包,是女学生常背的那种,才知道你是维吾尔族姑娘中的一员,所有的特征都一样,只有一样不同,漂亮和苗条的身姿,无可比拟。你是我见过的维吾尔族姑娘中最漂亮的一位,花儿一样,见到了,总免不了让人啧啧赞美。

你似看见了我们,但你绝无意多看一眼,也许来这里的客人多了,不足以让常住这里的人们好奇张望。真的,你是徜徉着金秋的美景,向着葡萄园中的一个地方走着,心无旁骛。这天的阳光灿烂,你的笑容灿烂,你的心灵也灿烂,自然美和心灵美不期融化在这一片金色的秋季。

我们在一个岔路上分手后就看不见了,你走向了那条道的深处,我们走向了这条道的尽头。你的身影在绿树红花中一闪,悄然不见了,让我们的心头,不禁留下一点遗憾,这样貌若天仙的姑娘,怎不能让我们多看一眼。

我们走进了葡萄沟展室,在偌大的沙盘前,我们看到的是,在天山脚下,一片肥沃的土地,平展展地伸向远方,火焰山,坎儿井,葡萄园,还有成群的牛羊,组成了一个美丽的家园,在这美丽的家园中,生活着勤劳智慧的维吾尔族同胞。从这沟沟坎坎中,似听到一声声热瓦甫、冬不拉的琴音,古丽和巴郎子的歌声,舞蹈的踢踏声。这沙盘给我们带来多少憧憬和遐想,也给我们留下多么美妙的快乐,让我们如痴如醉。这地方美如仙境。

从展室出来,我们钻进了一片葡萄林里,林子里栽着两排水泥桩,上边搭着木架,葡萄藤从水泥桩上蜿蜒爬上,两厢虬接,枝枝蔓蔓垂挂在木架上,形成了一道美丽的景观。阳光正艳,从架上直射下来,穿过藤蔓葳蕤的空间,落在地上,构成斑驳的树影。那本是绿色的叶子和紫白色的葡萄,经阳光的照射,就成绿中带黄、黄中带绿晶莹玉润的模样。伸手摘下一串,放进嘴里,从嘴角流出一股汁液,黏黏的,有粘连异物的质感,流进嘴里是沁人肺腑的甜,别处不曾尝过的,比蜜还甜,这是一个充满神奇味道和景象的花果沟。

时近中午,好客的维吾尔族朋友把我们接进葡萄园中的一户人家,让我们坐在早就摆好的台子上,坐完后才看到:台子的一边放置着各种品种的葡萄,红的、黄的、紫的、白的,大的小的,如马奶般,如玛瑙般,形状各异。正看得入神,一阵器乐响起,从房子中走出一位婀娜多姿的维吾尔族少女,在曼妙的音乐中,翩翩起舞。身上的一袭红裙在风中卷成蘑菇状,上下飘动。一双别具特色的高腰靴子,在急速跳动,敲响一串极有节奏感的音节。我不知道这舞叫什么,可是直看得让人赏心悦目。我举起双手想鼓一下掌,定眼一看,怎么也不会想到舞者竟是你呀——我们从树林丛中隔路相望的那位貌如天仙的姑娘。此时的你,已经是一个纯粹的维吾尔族姑娘了,因为近距离地看了,那双大眼睛,藏在长长的睫毛下,眼睛中汪着一池清波,四肢做着优美的舞姿,在音乐的伴奏下轻轻律动,那身随之旋动的花裙,洋溢着热情,直叫我们大呼感动。

歌舞一毕,和你拉了几句闲话,才知你叫依仙古丽,是当地卫校的一名学生,适逢星期天,回家来帮父母做点家务,不期遇到了我们。依仙古丽,多美的名字,从你口中得知,在新疆,这样的名字再多不过,犹如内地的姑娘、女子那样,前边加一个名字,大家就知道是一位活泼可爱的姑娘了。小伙子呢,就叫了巴郎子,多有趣的叫法。我出行时带了一架小相机,行走时挂在脖颈下边,左右晃荡,见了美景拿出来照照,以资留念。你看见我的相机,大大方方地说,能给我来一张照片吗?洗出来寄给我?我的摄影技术太差,可倒是很愿意为你照一张的,于是你摆了一个pose,一手提起花裙,一手放在花帽上,微屈了身子。这形象被我摄进镜头里了。那个美,在内地,是无论如何也不曾见到的。依仙古丽,你,一个青春少女,以一个优美姿势,永远定格在镜头中。

挥手自兹去,踏上新征程。但我时刻未曾忘记,按照你的地址,将我的作品寄与你手中,让这永恒的纪念带给你一丝欢乐。车到奎屯,我打问了宾馆前台服务生,照着服务生的指点,匆匆去了照相馆,将依仙古丽的照片以加急的速度洗了出来。不错,照片中的依仙古丽,正以优美的姿势,站立在葡萄架下,那明亮的大眼睛微微向着天空,是做着青春的遐想,还是展望美丽的未来,那姿势美得无与伦比。

我很快交给导游说,见了姑娘,一定亲手交给她,别让她对一个远方而来的朋友心存失望。言必信、行必果,这是一位远方朋友信守的诺言,永远不会变的。

有五六年了吧,我再未到过那里,也不知道那张照片是否送到依仙古丽的手中?春夏秋冬,四季更替,草绿了,草黄了,葡萄绿了也黄了,没有人告诉我,那张照片的下落。

葡萄沟,那个美丽的地方!

乡村的秋

文/萧晓

季节的更替,向来是有着某种征兆的。譬如,一场绵绵细雨,便给田野里的庄稼涂抹上一片金黄。虽是已凉天气未寒时,秋天还是这样真切地来了。

乡村的秋,总是别有一番韵味的。秋的色,秋的味,秋的意境与姿态,总会带给人一种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享受。秋夜里,村外田野上偶尔传来少有的几只秋虫窸窸窣窣的哀鸣,那是生命的绝唱和眷恋呵,它们用生命弹奏出的乐曲,带给秋天几多感动与感怀?

秋日的旷野上,阳光温暖而柔和,就像慈祥的老人抚摸孩子一样,那笑容灿烂如花。一望无垠的田地里,农人们紧张、忙碌着收秋。偶有三两儿童或欢快地奔跑着,或在那收获后的玉米堆里将一个粗大的玉米棒子高高地举过头顶。他们那是在展示秋收的果实,展示父辈辛勤劳作的结晶。望着那几个奔跑的孩童,我情不自禁地笑了。是啊,从他们身上,我仿佛找回了自己童年的影子。

小时候,跟着父母去地里收秋。我带着弟弟、妹妹在田野上疯跑,他们哭闹了,我就带着他们在田野里寻找野葡萄。那是一种野生的植物,果子青豆大小,熟透了的果子呈紫色,甜甜的,还有点儿涩。见了“野葡萄”,弟弟、妹妹的哭声戛然而止,那诱惑一点儿不亚于一块儿水果糖。饿了,我就带着他们找来嫩玉米棒子,架在火上烤,香气飘荡在田野上,馋得直流口水,还没等烤透,就忙不迭地送到嘴里,吃得满嘴黑乎乎的,像是长了一撮胡子。跑累了,我们就躺在玉米秸上酣然入睡。我不知道,现在田地里那种被我们叫做“野葡萄”的植物还有没有。这么多年了,我还常常回味着“野葡萄”带给我们的甜蜜。是啊,正是乡村的秋,带给了我童年的无限乐趣。怎能不怀恋童年时代的秋天,怀恋那一段逝去的美好的岁月呢?

行在秋天的旷野上,我深一脚浅一脚踩碎了些许的惆怅与感伤。人生就如同四季,走过春夏秋冬。中年如秋。已近中年的我,不再为年轻而狂妄不羁,不再为得失而斤斤计较,也不再为名利场上的利益之争而处心积虑。人生就像这秋叶之静美,内心所拥有的除了从容,就是淡定了。我想,这或许就是心态的一种成长,确切地说,更是一种历练后的成熟与豁达吧。

乡村的秋,总是这样来得轻,来得静,来得悲凉,来得又如此匆匆。生命过往中,迎来了季节的一个秋,又送走了人生的一个秋。

漳河,我把你追寻

文/贾沛哲

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第一阵微风,我们坐上了旅游大巴,来到了风景如画的漳河风景区。

我们先来到葡萄采摘园,那里的葡萄可有名啦!那一串串葡萄晶莹剔透,让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我忍不住摘下一串,酸甜可口,令人回味。我立即向阿姨借来一把剪刀,剪下一串串红得发紫的葡萄解馋。

下午,吃完丰盛的午餐,我们坐上巴士来到漳河水库乘船。哇,水库一眼望不到边,水面清澈见底。登上船,船平稳地行驶在水面上,一阵风拂过,水面荡起波纹,一圈圈向外扩散,好看极了。水库中心有两个小岛,一个叫观音岛,一个叫常青岛。不可思议的是,这两座小岛竟然是用一座浮桥连接起来的。

听导游介绍,常青岛的景色秀丽,春天繁花似锦,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遍地野果,冬天银装素裹。岛中央有一座不知名的大亭子,晨练的人们可以来这里练武术、打太极,成为一处难得的休闲娱乐场所。另外,水库旁还有阳光沙滩,是一个照相留念的好地方。

愉快的旅程很快就要结束了,伴随着夕阳西下,皎洁的月亮慢慢升起,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漳河。

青青的葡萄,生长着疼痛

文/杨红国

葡萄叶青翠欲滴,一丛丛的爬在棚架上。悄悄的结着细小的貌不惊人的果粒。

一些星星偷窥着秘密。

晚风柔柔的抚摸着洒满月光的绿叶,梳弄粘附的尘埃。棚架上好像有壁虎在攀爬,忽明忽暗,若隐若现。心里痒痒的,隐隐的,好像有东西在蠕动着。

索性搬来一把躺椅,静静的躺着,听花开的声音,听果粒生长的声音,听月夜的呢喃。

朦朦胧胧中,一个熟悉的声音由远及近,恍恍惚惚中,一个身影渐渐的明晰。知道是你,总会这样的静静的走来,带着疼痛,然后悄悄的离开,带着沉重。

抚摸你的疼痛,我更痛。

你突然随风而去,没有告别,没有留恋。正如你千万次的模样,正如你一贯的任性。

你是任性的。

那时我们相遇你门前的葡萄架下,就一览无遗。乃至我们偷食了早恋的禁果,你也任性的相约离开学校,任性的把爱弄得满城风雨,轰轰烈烈。

轰轰烈烈的小诗,在你我之间炙热的燃烧,那些猝不及防的暴风雨,噼噼啪啪的将火浇灭,将你淹没。

你暴怒的父亲,断绝父女关系要挟,改变不了你的倔强。可是你父亲变本加厉的以死相逼,你选择了永恒的逃避,选择了人间的消失,

选择了你任性得不能再任性的方式。

青青的葡萄掉落一地。

没有哭泣,只有疼痛。

晚风忽然急了,月亮不知道什么时候藏了起来,葡萄叶惊慌失措的翻滚,起身察看那些青青的细小的葡萄果粒,想不出好方法去保护,呆呆的任雨水冲洗,心里默默的祈祷,但愿能挺过难关。

雨来的急,去的也急。地上掉落的果粒并不多。不管暴风雨有多猛烈,不慌里慌张,多一点从从容容,一定会度过难关。怨恨起那时候的我,怎么就不能懂得,怎么就没有和你一起度过难关。

睡在床上。

朦朦胧胧中,一个声音由远及近,恍恍惚惚中,一个身影渐渐的明晰。知道是你,总会这样的轻轻的走来,带着忧伤,然后悄悄的离开,带着疼痛。

葡萄架上的绿叶在风中摇曳,悄悄的开着花,悄悄的结着青青的果粒。

一些星星偷窥着秘密。

难忘的秋天

文/张志祥

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真漂亮啊,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秋姑娘来到森林里,一片片黄叶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只有松树和柏树的叶子是绿色的,他们挺直了身体,威武地站在山坡上。

秋姑娘又来到果园里。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葡萄架上挂满了一串串紫红紫红的大葡萄,他们互相掩映着自己的身体。太阳出来了,照射在葡萄上,葡萄就像一颗颗透明的紫色宝石。桔子树上,一个个金黄色的桔子,让人看了忍不住想咬一口。假如你剥开桔皮,你就可以看见一瓣瓣桔子就像一弯弯的月亮,晶莹剔透。远远望去,还有一些看似珍珠的圆果子,这些是龙眼。

秋姑娘走进田野,啊!田野真美呀,雄伟的高粱像无数的士兵保卫着祖国一样,傲然挺立。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让人不禁感叹道:“真是大豆摇铃千里金啊!”

啊!秋天真是一个奇妙的季节呀!

大泽印象

文/谭永强

大泽山,古名“九青山”,距市区约30公里。大泽山历史悠久、古迹棋布、轶闻迭起、名胜荟萃,据《史记》记载:早在秦汉时期,大泽山就被誉为全国八大名山之一。现被山东省政府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森林公园”,而关于葡萄据载始于汉代这里就有零星的葡萄种植。

虽年近四十,但实在愧为大泽山人。终于,在一个山水如歌的午后,我有幸翻开了厚重的大泽史书,渐渐步入了这条充满神秘的历史长廊。清泠的湖水泛着粼粼波光在身边静静地流淌,满眼淳朴的果园散发着清新的气息,乡间的水泥路撒下斑驳的树影,山脚下红瓦绿树掩映着静谧的山村……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远眺灰蒙蒙的群山环抱着绿水,好似一幅清淡幽雅的山水画。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和浮躁,到了大泽山,人也仿佛一下子清爽了起来,犹如品一壶上等的茗茶,鼻息间幽幽地浮动着清雅的暗香。经年的葡萄品质同时在历史文化中积淀,长久浸润出大泽山的古典和丰满。

一晃,车子不觉到了大泽山久负盛名的五龙埠葡萄观光园,自下而上只见人头攒动、车行如流,放眼望去层层叠叠、熙熙攘攘,如同波浪随风滚滚而去,打扮光鲜的城里人纷纷开着私家车纷至沓来。相比之下那葡萄园里的老农,没有刻意的修饰和做作,黑黝黝的肩膀上搭一条细碎的毛巾,笑呵呵地一边匆忙不迭地招呼进园的客人,一边随手剪下那一串串如玛瑙般的葡萄。“大爷,今年您又发财了!啊呵呵呵”城里的小伙恭维着和老农打着招呼。“啊,你说啥……?啊哦,还行啊!咱赶上了好日子啊!哈哈哈……”老农爽朗地笑了,那额头的皱纹也随之舒展开来。

信步走上埠顶,天蓝水碧,泽山湖静静地仿佛一位清纯的少女,向人们展示着她靓丽迷人的肌肤,一座座民居错落有致地依偎在她的身边。侧目移步,满目清凉、绿色相拥,甜润的空气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思想也一下子变得空灵起来。却又怎一个“寂寂性天无障翌,明明心底尽融通”了得?真可谓是“目尽长空杳翠烟,直堪搔首问青天”。

来大泽山,她的每一个角落都那么值得驻足,且不说那肃穆的宗教寺庙、历代文人墨客赋诗题咏的摩崖石刻……单单这里雄伟的山、静谧的水、淳朴的百姓,就足以让你如醉如痴、流连忘返。你只有慢慢寻觅和感受,才能体味到蕴涵其中的文化意韵、幽兰吐馨般的清新自然,还有淡淡的历史沧桑感。

落日寻空谷,林深万壑开。鸟鸣山意动,云度水香来。入寺花分径,闻钟月满台,悠然罢尘想,身世隔蓬莱。

如梦如歌的大泽山,云卷云舒的刹那间,早已深深地印在你我的心上……

葡萄初熟

文/张凤翔

几乎成了一种习惯,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推开窗户,看看缠绕在窗棂上那条碧绿的葡萄藤,呼吸来自室外的第一口新鲜空气。

这些葡萄藤是从邻居姐姐家窜上来的,我称它为留守葡萄。姐姐去武汉居住多年,厨房边上的那株葡萄虽无人打理,却也恣意生长。去年,有一枝细细的藤蔓顺着两家围墙,越过栀子树,爬到墙角的月季上,最后攀附到我家二楼的窗台。想必植物也怕寂寞,也需要有人与它亲近。不然,邻居家葡萄藤怎么会越过重重障碍投奔到我家来呢?

我不会因它的不请自来而轻视它,相反,把它当作无人疼爱的宝贝一样宠爱着。既然投靠了我,就是生命中的缘分。

对这根纤细的藤条,我呵护有加,慢慢地,长势喜人,越长越粗壮。秋季来临,可葡萄藤上碧绿的叶子在秋霜中片片凋零,最后只剩下一条枯枝。春风吹来,看似枯死了的葡萄藤一节节发芽了,几场春雨过后,就长出一根根新枝,新枝上嫩嫩的叶片像熟睡的婴儿睁开惺忪的眼。新枝一边生长,一边抽出细丝一样的蔓藤。刚抽出的蔓藤像蜗牛的触角,一夜之间就会变得很长很长,紧紧缠绕着窗棂。有时,它的小触角伸不到窗棂上,我会借势帮它轻轻牵引。随着枝蔓的延伸,葡萄叶越长越大,越来越多,从嫩绿到翠绿,渐渐占满了窗棂的半截。

那一抹绿,就像一幅美丽的窗帘。微风吹来,摇曳多姿,又像一群妙龄少女在起舞。月光如水的晚上,窗外的葡萄藤浮光掠影般投射到室内,别有一番情致。自从有了那一抹绿,我对阳台多了一份牵挂,有时一天甚至要推窗看几次,如痴如醉。

一天早上,我又去看葡萄宝贝。尚未推窗,暗香阵阵袭来,精神为之一振。四处寻找,原来是葡萄开花了!平生第一次见到葡萄开花。葡萄花很小,嫩绿色,花瓣被淡黄色发丝样的花蕊举起,看着就像一顶顶小坤士帽,极其美观。我仔细闻闻,香味是从花蕊中散发出来的。

葡萄花期很短,前后只有几天时间。它不争宠,不张扬,不惊艳,淡雅而质朴,就像朴实的山姑。花谢了,米粒般大小的葡萄便钻出叶面。不忙的时候,我会驻足窗前静静地看葡萄长大了多少。亦如看着自己的孩子,从咿呀学语到日渐长大,每次成长都是一个惊喜。偶尔,会念起远在武汉的邻居姐姐,感谢她的空巢让我看到葡萄的成长,让心灵经历一次次喜悦的收获。

葡萄仔一天天长大,最后如玻璃球大小,状如翡翠,晶莹剔透。藤条弯下去了,用手托一下,沉甸甸的。不知从哪里飞来几只鸟儿,一天到晚蹲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喧闹着。难道这些鸟儿想与我争食?我的视线急切在茂密的藤蔓间搜索,一串又一串,竟然发现绿叶遮掩下,有一颗葡萄变紫了,我轻轻摘下,剥开紫色外衣,把碧玉般的肉汁塞进嘴里,酸甜可口。我惊喜:葡萄初熟了!

望着窗外那抹醉人的绿和一串串初熟的葡萄,我得到的不仅仅是舌尖上的甜蜜。

感念张骞

文/林远华

汉朝时,为了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汉武帝派遣具有探险精神的张骞历尽艰险,克服重重困难,长途跋涉,从古长安出发,一路向西……

张骞出使西域时到过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大宛西距汉长安约万里之遥,位于中亚阿姆河之南岸(现土库曼斯坦)。大宛人以耕田为业,种植水稻、小麦、葡萄等,且会酿造葡萄酒。

葡萄是最古老的植物之一。欧洲的希腊是最早开始种植葡萄并进行葡萄酒酿造的国家之一。种植于关中的葡萄,就是张骞最早从西域引进的。

如今在关中平原,能看到大片大片的如诗如画的生态葡萄园。父老乡亲们不但学会了种植葡萄,还学会了酿造葡萄酒。这种葡萄酒不但甜美可口,而且具有养颜活血、养生保健、延年益寿功效。

每当品饮自家酿造的葡萄酒时,我就想到了张骞,眼前就出现了张骞和他的团队走荒滩,趟大漠,忍饥挨饿,顶风冒雪,艰难前行情景。

感念张骞!向先贤致敬!

心田深处的雨景

文/林素墨

守着窗儿,望着灰暗的天际;听着雨声,思着久远的记忆。

我忽然想起了多年前的一场雨,也是唯一一次进驻我心田的雨,而在这之前,我从不认为下雨也会如此之美,不是凄美,更不寂寞,那恍若一幅活生生的油画色彩。

黄昏将至,天气渐凉,我站在门坎边,望着天际的灰暗。

门前的田地里种了许多葡萄,已经熟了,葡萄架的远处有一片稻田,翠绿色的,密密地挤挨着,当风一吹,它便左右摇摆,轻柔慢舞。

这里的空气很湿,却异常清新自然,我仿佛闻到了土壤和葡萄的香气,淡淡的,和着风向我吹来。然而风有点凉,我不禁打了个颤。

过了一会儿,雨终于“嘀嘀嗒嗒”地下了起来,我往门里退了一步,靠在门缘边。我本无心观雨,也不大喜欢下雨,但此时闲来无事,离晚饭时间又还有一些时候,于是我便决定在这里发发呆、看看雨,毕竟第一次来这里,觉得赏赏自然风光,闻闻雨水味也是不错的。

雨越下越大,它们争先恐后地往下掉,一点也不谦让。而天色又暗了一度,越发朦胧。雨似织线般交错在天地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我眼前的一切景物都被网在了其中,似乎离我甚远,但它们的味道却又是如此浓郁,没有一丝浑浊。

葡萄叶“啪啪嗒嗒”地响着,屋顶的瓦片也“啪嗒嗒’的响着,还有里屋那从瓦片缝中滴落在铁盆里的”嗒嗒“声,让我觉得这似乎是一场盛大的音乐会。仔细聆听,那些“啪啪嗒嗒”的音符好比宫、商、角、徵、羽,融合在一起就犹如古筝所弹的《高山流水》,但不同的是这首曲子是柔和、自然、清脆的,不若《高山流水》那般有气势。

当雨渐渐变小了的时候,我才注意到葡萄架左后方的那片稻田,不!那不是稻田,那是一片翠绿色的湖水,风一吹,便起层层浪纹,一波接一波,柔柔的,那感觉就像母亲处处呵护我的双手。

心中似有一粒石投下,泛起阵阵涟漪,久久不得平息。

我突然想起了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然而此情此景却呈现出了与她截然相反的景色与情感。我想应吟“细雨更兼筝音,到黄昏,铿铿锵锵,这次第,怎一个美字了得”。

雨依旧淅沥地下着、下着,我则静静地感受着,以至忘却了时间。直到有人叫我吃晚饭了,我才回过神。

在这儿住了一晚便离开了,此后就再也没来过,但至今我仍记得那场雨,那场进驻我心田的雨。虽事过五年之久,它却依然如昨日一般清晰地在我脑海里。

守着窗儿,望着天际的灰暗;听着雨声,思着久远的记忆。

我仿佛又看见了,那雨,感受到了,那风,还闻到了——土壤和葡萄的香气……

快乐的一家

文/朱艺

我的家是个水果之家,爸爸——“哈密瓜”,妈妈——“葡萄”,而我呢是个“水蜜桃”。

爸爸叫“哈密瓜”,是因为他就像个老顽童,一看到零食就跟我抢,就像老鹰捉小鸡!而且整天乐呵呵的,虽然他不是厨师,但是可喜欢做饭菜啦,三天两头就能翻出新花样,烧菜时还唱着:喜羊羊,美羊羊……每次吃饭的时候都会开心地说:哈哈哈,吃饭啦!而哈密瓜也是甜的,就像爸爸一样,所以爸爸就是哈密瓜啦。

为什么妈妈叫葡萄呢?妈妈对着我生气时,我就会鼻子一酸哭了,就像吃了未成熟的葡萄,酸得挤出眼泪来了。而妈妈夸奖我时,我就会嘴巴一弯笑了,又像吃了成熟的甜葡萄变得很开心,所以妈妈就是那颗让我酸让我甜的葡萄。

而我是为爸爸妈妈带来快乐,带来甜蜜的女儿,就理所当然是水蜜桃啦!水润润,甜滋滋!比如:我考试成绩好,我跟爸爸妈妈一起玩……爸爸妈妈看到我开心就笑了,你说我是不是个欢乐星?

这就是我快乐的一家!哈密瓜、葡萄、水蜜桃组合!羡慕吧?

葡萄架下是故乡

文/宋莺

记得小时候,奶奶在院子里种了棵葡萄树,虬劲苍颜的老藤盘根错节地缠绕着岁月的沧桑,如奶奶那布满皱纹的脸,笑成一朵不老的花儿,盛开在我的童年,给我几多欢趣,几多芬芳。

每年夏秋之际,葡萄架上就垂下串串如紫色风铃的葡萄,摇响童年的欢歌笑语!那时的夏夜,我们最爱在葡萄架下纳凉,望着那一串串紫水晶似的葡萄,垂涎欲滴,奶奶懂得我们的心思,总会摘几串给我们解馋,若问“风窗冰碗谁消暑”?那是“琥珀圆实骊珠滑,入口甘香冰玉寒”啊,那酸酸甜甜的味道不仅消暑解渴,还滋养了幸福的童年!绿浸浸的葡萄叶儿如奶奶的手掌悠闲自得地摇着蒲扇,丝丝凉风拂面而来,心却是暖暖的!偶有萤火虫如流星闪过,和天上的星星相互递着眼神,调皮地对眨着眼,一唱一和地闪耀着莹莹的光亮,照亮了整个童年!“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那时,奶奶最爱给我们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还说七夕夜在葡萄架下能听到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的脉脉情话。每到七夕夜,我们就会早早地来到葡萄架下,盼望着奇迹出现,奶奶给我们指认着天上的牵牛织女星,我们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中,却屏住呼吸,不敢吱声,怕扰了牛郎织女的相会,就听不到他们的脉脉情话了。

总以为美好时光会永远停驻,可葡萄年年新绿年年红,奶奶却在一天天老去,渐行渐远,直到我再也牵不到她的手,再也吃不到她亲手给我摘下的葡萄,只能泪流满面地唱起这首歌:“那年我回到老家,天空仍有雨在下,葡萄架下空空的啊,没有奶奶讲童话,恍惚中我又见到她,微笑着对我说话,温暖的手轻轻的抚摸我,抚过我流满泪的脸颊……”

后来我从小长大的那个老院子拆迁了,那葡萄藤太大了,移不走,我和妈妈只留下葡萄的种子,那是生命的血脉和祖辈情结的延续,妈妈在老家的阳台上种下,我在异乡的园子里种下,也种下了一棵乡愁,年年抽枝散叶,结下一串串紫红的思念,永不老去,那些关于葡萄的往事也缠绕在岁月的枝桠,绿绿地萦绕不散,真是“情牵紫络漫争新,剔透晶莹不老身。地旱瘠薄因不择,藤长蔓远古延今”,“寄生老干攀老枝,全凭老藤来扶持;若无枯树身上血,尔等怎能有琼汁”,从葡萄鲜红的血脉中,我看见自己生命的源头,看见在自己不能撕裂的皮肤中,所包裹的祖辈深恩和所有情愫,仿佛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故乡,重回到老屋,重见到奶奶!我将葡萄酿成醇酒,醉倒在昔日时光里,一醉不归!

又是一年葡萄爬满窗,一架葡萄满园香;又是一年七夕夜,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在葡萄架下看奶奶指着牵牛织女星,讲着牛郎织女的故事!“土育灵根珠百串,人思旧物酒千觞。秋情短暂休伤感,明岁依然紫玉芳”,情寄葡萄思乡浓,我将灵魂安放在葡萄架下,此心安处是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