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情结的文章

2023/01/11经典文章

关于情结的文章(精选10篇)

雨的情结

文/毕海平

雨,是万物的润滑剂,没有雨的世界将是一片荒芜。大地的芸芸众生都是靠雨的乳汁成长起来的。然而对于雨,历来文人墨客无不喜爱,在每个文人眼中,雨带给他们的不仅是创作的灵感,更多的是心灵的共鸣。这就是雨之所以能够历经风霜还依然被人喜爱的原因,这就是雨的魅力。

(一)喜雨

杜甫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此乃喜雨,经过漫长的干冬,春天里的万物急需雨水,然而春雨稀少,雨就显得格外珍贵。一场“突如其来”的雨,来的及时,来的畅快。好雨,实是作者对少雨时节来的这场雨的喜悦之感。

春雨过后,枯黄的麦苗开始泛青,田野间盎溢着一片生机。干枯的枝头发出新芽,眯缝着好奇的眼睛打量着这陌生的世界。一切的生活从这时开始,一切的人与物都露出一脸探究新世界的神情。

春天,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春雨纷纷,三月细雨,虽下得小气,却足以令人们喜笑颜开。一场春雨将直接影响人们这年的心情,唯有春雨才是人们用来忘记干冷的方式。

春雨无愧于好雨盛名,杜少陵之言实乃众人之心扉。

(二)悲雨、愁雨

与杜甫的喜雨不同,陆游对雨的感情是悲愁的。一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写出了诗人太多太多的悲愁,这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者积聚内心的情感的发泄。所有的愁苦都随这场雨一发不可收拾。然而空有一腔热血到底是无济于

事,诗人只有一个人躺在冰冷的木床上听雨声,其实他听的哪里是什么雨声,他所听到的乃是自己心的呼唤,是心的雨滴。

这是一种大无畏的对雨的一种全新的诠释,虽悲却见壮,振人心肺。有时,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一点气魄。

(三)相思雨

有一种雨叫作相思雨,这是历来文人写的最多最深刻的雨。亲人的分离、友人的远行、思妇的愁怨都与雨结下了不解情缘。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对于我们这些漂泊他乡求学的人来说,一场雨足以勾起对亲人的思念。这种相思就似三月绵绵不断的细雨。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友人将远行,恰逢下雨,雨下出了朋友间不舍的情意,没有太多的挽留,这场雨早已让彼此明白对方的祝福与牵挂。这份高贵的情思随雨一道深深渗透到大地的每一个细胞。

(四)新雨

一个人的心情和处世态度会决定其对景物的判断与感悟。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他对雨的态度是愉快的,一种开阔的胸襟,言之为新雨。空幽深远的山林中,经过雨水的洗礼后,空气清新诱人,仿佛自己也被这场雨水洗浴,把人生的苦闷、仕途的烦恼,把心里一切的杂念统统洗去,心就变得清静了。

一场雨下得时间不同,有着其不同的意味。当你失意时、痛苦悲愁时,雨带给你的是悲痛愁闷,若即若离的雨滴就是你若断若续的泪珠;当你经历各种苦难后,一场雨会洗掉你身上所有的负累,这就是雨的魅力。

我独爱雨,我将和杜甫、王维一道将对雨的喜爱进行到底。

二贤人膺命巧斡旋 大义村重情结命案

文/王继增

王继增每当向粗通文墨的父亲王贤伦请教马家营与萧皮口两村的义和情到底有多深厚时,老人家总是这样说:“两村的义有多厚、情有多深,这是没法说的。不是刘关张胜过刘关张。可能是天底下独一无二的。哟,这样吧,给你说件事,你自己去掂量。”

老人家说道:我十岁左右那年,正是劈高粱叶的时候,天热着呢。一天,村里的人从地里把你老爷爷叫回家。第二天,我就亲自见你老爷爷和萧北的徐近贤被外村派来的新牛车请走了。几天后,你老爷爷和你爷爷在庭院里交谈,我才知道你老爷爷和徐近贤是去马家营村处理人命案的。

事情原委是这样的:马家营村的一个姑娘嫁到辛兴屯村,姑娘严守母训,遵从三从四德,尊老爱幼,任劳任怨,勤恳俭朴,深受辛兴屯村街坊邻居的赞许。就是这样一个好媳妇,在辛兴屯却自缢身亡。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啊。马家营人大闹辛兴屯,辛兴屯自知理亏,他们也为平息事态,向马家营人许诺:事情既然如此,人死不能复生,后事怎样处理都行,要什么样的棺材、要什么样的寿衣都行……,马家营人就是不答应,就是要告官,要一命偿一命。辛兴屯既作工作不要告官,又不能满足马家营人的条件,两方僵持半月有余,逝者不能得安,生者耽误生产。在这种情况下,辛兴屯在高人的指点下,通过凡与辛兴屯有亲戚又与萧皮口有亲戚的人反复商榷,决定请萧皮口的人出面调解,看看怎样。萧皮口的村长里长当然知道出面调解这样的事是很棘手的,怎么能让自己兄弟马家营村受委屈。便本着了解情况的想法委派你老爷爷和徐近贤两个人前往了解情况。当马家营的人一看萧皮口的人到了时,便说:俺萧皮口的兄弟来了,俺一切听萧皮口兄弟的话。就这样,事情很快调停完毕,让逝者入土。

想一想,为自己亡女讨公道、讨正义的事,马家营人都这样信服萧皮口的人,世间“情义”还能有比这再深的、再厚的么!亘古未有啊!即使是同村同族同院的人也未必能做得到。老人十分动情。

王继增听罢父亲的讲述,不由自主口占一绝,云曰:

两村结义不知年,义厚情高地与天。

汉末桃园难相比,美谈啧啧世人传。

【附记】老爷爷 --- 王瑞堂,萧皮口萧南人,马家营、萧皮口竖两座义

和碑的参与者。

徐近贤 --- 萧皮口萧北人,萧皮口为马家营竖义和碑的参与者。

王贤伦 --- 2015年时已是85岁高龄的老人。

中国结

文/李学民

踏进腊月门,过节日的气氛愈来愈浓。大街小巷,充斥着鲜红的“中国结”;倘若节日里串门走走,差不多家家户户也悬挂着大大小小的“中国结”,那紧紧扭在一起的图案,配搭着长长短短的流苏,给人一种力量之感、祥和之感。“中国结”,其实就是一种中国人的“情结”,就像中国古老的春节,它为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独有。中国人与外国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中国人归属感强烈。外国人过节出门多为休闲旅游,中国人过节出门多是急着回家。春节临近了,最心神不定的当是他乡的游子,无论海角天涯、东西南北,人们携儿带女、大包小裹地蜂拥着赶车挤船,全都为了一个目的——回家,哪怕仅仅在家吃一顿团圆的饺子、住上三两天。而每次踏进家门,仿佛在外的一切宠辱和一路的鞍马劳顿,都在瞬间了然而去,滞留下的,只有对亲人的无限欢欣和喜悦。

这种独有的中国人的情结,把一代一代的中国人紧密联结在了一起,毗邻的国人,普天同庆,其乐融融;羁旅的华裔,远隔千山万水,亦为之欢呼,为之流泪。这种情结,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有一段淋漓尽致的描绘:“大陆是母亲,不用多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那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不但是那片后土,还有那上面正走着的,那下面早歇下的所有的龙族。还有几千年下来还没有演完的历史,和用了几千年似乎要不够用了的文化。”

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赤子情怀!

我身为一个中国人,生于斯、长于斯,亦必将归于斯。我生活的每一天里,无时无刻不被这种情结所感动着,所力量着,所奋斗者,所充斥着。事实上,这种中国人的情结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冰封雪盖的北国,到春暖花开的南疆;从驻守塞外大漠的哨所,到青山丽水的内陆;从叱咤风云的体育竞争赛场,到看不见硝烟的商海角逐,每一处,每一个中国人或中国人的集体,都充斥着这种中国人的情结,并为这种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情结而不畏艰险、前赴后继!

这就是我们中国人,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中国结”,这就是我们中国结的一种内在的真实情愫,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力量源泉!

单车情结

文/寂寞沙漠

单车又叫自行车,是七八十年代家庭的三大件之一。那时,谁家拥有一辆单车,无异于现在的私家轿车。

丢下单车已经二十余年了,原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与单车绝缘,想不到清华大学的一个短期培训,又让我与单车再度重逢。

进入清华园是我们这些八十年代高中毕业生的梦想。但在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黑色七月”里,不要说如天堂般的清华园,就是能够进入普通大学的校园都属难能可贵。原以为,清华园将平衡机,是自己的终身遗憾,但上天惠我,让我在天亮前终于做了这样一个黄粱梦。

进入清华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也许就是清华大学的校训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它无处不在,无处不深入人心,无时不激发人们蓬勃向上。其次,最让我难以相信的就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无处不流动的单车了。真的难以想像,象牙塔里的清华园,竟然还拥有这样一个单车王国。

在我的印象中,即便偏僻如我所在的小县城,单车都几近绝迹。何以在天子脚下的全国最高学府,它却如鱼得水呢?我不想探求它存在的原因,一件东西存在一定有它存在的理由吧!

进入清华园来,第一需要学的就是学骑单车。因为清华大学的学生公寓与教学楼都相距甚远,校园内又杜绝机动车辆,步行上课那是肯定会迟到的,于是单车在校园里也就兴盛了起来。

我学骑单车始于八十年代末,那时单车还是身份的具体体现。作为一个国家工作人员,单车是安徽平衡机,必备的交通工具。只是由于那时都还没有通村公路,下村或回家往往不是人骑车,而是车骑人。虽显示身份,有时也很难看。用了一两年后,随着工作的调动就弃之不用了。因此,我学用单车的时间并不长,技术也不到位。

这一次猛然又接触这东西,还真的适应不了。骑上去几次都不成功,后来勉强骑上去了,没走几步,一遇到人又慌忙停下来,有几次还差点与迎面而来的单车相互拥抱。独自骑车行走在校园的十字路口,看着车来车往的人流,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往那里走,最后只好下来推车。看着那些子女辈的学生,一个个在单车上潇洒自如,洒下一路的铃声。我不由得感慨万千:是我忘记得太快?还是把不该失落的东西失落了呢?

我决定重新拾起那些即将失去的东西,比如单车,英语,还有书法。可是,当我在校园里跌落得鼻青脸肿时,单车仍像一头教了三个早上都还不会转弯的小牛犊,任凭我扬鞭追赶,它只是原地打转动平衡机。我不由得一声叹惜。

单车,我曾经的最爱,终于与我渐行渐远了。

母亲的情结

文/林小明

母亲退休前在林科所工作,与苗圃、与三角梅结下不解之缘。

记得小时候放学后,我时常邀约三五好友,悄悄溜到母亲工作所在的林木花草试验场去,捉虫子,扑草蜢,追蝴蝶……玩得不亦乐乎。第一次看到三角梅,我就被她的娇艳怒放所吸引,所震撼!那一团团,一簇簇红得发紫的花瓣,与缓缓西下的夕阳争辉,与漫天铺展的红霞竞妍,美得你不禁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微风中她抖擞身枝,盈耳的花言花语,通鼻的清香幽远,濯心润脾,传达给人的讯息,满满的都是爱恋与不舍。

母亲告诉我,苗圃里的三角梅大都剪接培育而成,一个个塑料薄膜装填土杂肥充当营养袋,三角梅便安插在如此方寸逼仄之地,不断吸纳阳光、空气、水分,慢慢地生根发芽,伸长枝叶,茁壮腰身,直至移植到稍显宽裕的土壤环境中,葳蕤繁茂,攀援覆盖,开花吐蕊。苗圃里那几株盛大开放的三角梅,便是林科所的招牌花木与活广告之一。市里、省里大部分地区的公共道路、街心拐角、广场、公园等园林园艺,甚或民宅前庭后院绿化美化,所需三角梅苗木,几乎都是从林木花草试验场走出去的,泰然谈吐间,母亲自豪与慈爱之情溢于言表。

现如今母亲已退休多年,颐养天年,却依旧闲不住,仍保持侍弄花草的好习惯。我家的近十米长的前后阳台上,一字儿摆开,母亲都种上些许盆三角梅及其他花草植物,尽管大小高矮不一,然而一年四季滴翠飞红,芬芳飘逸,煞是怡人。无论是清晨抑或傍晚,总能目睹母亲浇水施肥,修剪扶植的身影。

有一年冬天母亲在下楼梯时不慎一脚踏空,腿脚挫伤骨裂。医生建议静卧休养半个月,以利尽早康复。母亲就是放心不下养育在阳台上的那些花花草草,尤其是那六七盆三角梅,硬要撑着下床忙碌,最后在家人的劝慰下,才勉强同意暂且由我代劳。

母亲让我采摘下一把新鲜碧绿的三角梅叶子,洗净捣烂后,用纱布裹敷在她受伤的脚板上,如此这般,两天一换,加之按时口服从医院带回来的消炎药,散瘀祛肿效果颇为明显,伤情恢复得比预想的要好得多,不出两周,母亲便能下地悠悠地行走了。

母亲为人热情大方,性格朴实厚道,就像那街头巷陌随处可见的三角梅。刚退休那阵子,无论家里家外、居住大院的大情小事,只要力所能及,她都愿意帮衬,古道热肠,浑身有使不完的劲。熟识她的人都说,与她相处,很舒服,有一种温润的感觉。潜移默化中,我也受到了影响,着实获益匪浅。现如今,母亲渐渐年高体弱,但仍然与居住大院里的大妈们一道,结伴散散步,抑或跳两下广场舞,热忱不减当年。还有,对三角梅的那份情感,始终未变,历久弥深。

哦, 敬爱的母亲,可爱的三角梅!

我的罐头情结

文/梁征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童年吃过的面包、蛋糕、罐头等食品的味道总是让我回味无穷。我最喜欢吃罐头,尤其是橘子罐头,每每看到它,就会勾起我童年的甜蜜回忆。

印象中的童年,家家户户都很穷,平时是没有罐头吃的,只有感冒发烧生病了,才能尝到罐头的味道。那个年代,罐头是个稀罕物,它是探亲访友或看望病人送的“礼品”,平时有客人拜访时带来两瓶,大人们也舍不得吃,都会好好保存,下次走亲戚时用来还礼。

小时候,我经常盼着自己生病,因为病了就能吃上罐头。生病后,父亲就会打开一瓶橘子罐头,母亲一勺一勺喂给我吃。橘瓣吃在嘴里,甜在心里。说来也奇怪,那酸酸的橘瓣、甜甜的糖水就像灵丹妙药一样,往往一瓶罐头吃下去,我的病就好了一大半。

有一年,二叔到我家做客,带来一瓶罐头。二叔走后,父亲打开罐头倒进碗里,父母谁也没有舍得吃,我一个人津津有味地吃着,那甜甜的滋味一直流到了心里。父亲对我说:“你要想将来能经常吃上罐头,就要好好读书,长大后像二叔一样到城里成家立业。”听父亲这么说,我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

几年后,我真的考上了大学。同寝室的室友从广东带来了一个鱼罐头,中午,我们一起在食堂吃饭,同学打开了鱼罐头,我们几个人一口气便把那盒罐头消灭得干干净净,那是我第一次吃鱼罐头,也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美食。后来,每当回想起这件事,我都会想起当年的同学,那份友谊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罐头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我对吃罐头的热情早已不似当年,偶尔也去超市买一瓶,也吃不出以前那种酸酸甜甜的味道。

锅灶情结

文/余本德

世上有许多东西,当你拥有的时候并不在意,一旦离去了会常常念想。在老家用的锅灶就有这种情结,只要提及那锅灶的事,就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

我对锅灶最早的记忆是从每年一度的祭灶礼开始的。据说,受万家灶火供奉的灶神,在春节这一天要上天去向玉皇大帝呈报人间万民的情况,所以,人间百姓总是不忘向灶神诉说心愿,希望灶神把这种愿望带上天去,告之上天各路神仙,以求来年能获得神灵的庇佑。于是 ,在每年过年时,总不忘记祭灶仪式,而且也把这种仪式搞得很庄重。

对我来说,像是与身俱来一样,自从有了认知,就有了关于灶神的记忆。每年春节一到,我便怀着对灶神的无比敬畏之心,与父辈们一起庄重地祭天、祭灶神。那陈放灶神的橱格两边,写有“上天呈好事,下地保平安”的红字幅,格外醒目,伴以炉灶蒸气缭绕,一家老少排成一列,摆上贡品,行完磕头礼,许上心愿,插上祭香,仪式方结束。而在所有的程序中,我们不敢大声说话,也不敢说脏话或不吉利的话,因为长辈们说这会让神灵不高兴,所以虔诚至极。

灶火用的是干柴木屑。在灶火间,总备有一条矮长的木凳子,木凳子往往设计成可以坐两个人。在天气寒冷时,我特别乐意去做添柴的事,灶内的烈火把人烘得暖洋洋的。听着哗啪的燃柴声,看着不时冒出的火苗,脱下自己的鞋子,在灶口烘一会,把湿气驱走,再穿上,脚底一下子似有一股热流往上涌,舒服惬意得很。母亲的姐妹们来家里做客时,一般也都不坐在客厅,总喜欢坐到灶火间,帮着一边添柴,一边与母亲絮叨,煮一顿饭的时间里,我想那更是让灶火所炙着的一种温情吧。

我们皖南山区的人叫厨房为“灶下”,锅灶叫“锅台”,锅台在多户家都是砖砌起一大一小两口铁锅,大铁锅平时煮饭,逢年过节煮粽子、蒸糯米、烩猪肉老鸭之类;小铁锅专门炒菜,一年四季应时的鲜菜可口香嫩与铁锅的效用是分不开的。在老家都香椿炒鸡蛋,泥鳅下挂面,肉烧萝卜……这些滋味至今还难以释怀。用铁锅煮饭,饭底锅巴倒下米汤稍煮一下叫“锅巴汤”,我每每都要盛个一大碗,那味道虽不是“人参汤”,胜过“人参汤”,连城里人也都争相到乡村去吃“锅巴汤”。

先前农家锅灶大多数是土砖垒起的平头灶,那灶膛一生火,浓烟呛得主妇睁不开眼睛,甚至咳嗽不止,后来改为烟囱灶,当然现在是省柴灶。这烟囱自然就成了乡村的一道风景,每当夕阳西下,村中袅袅升起,田间做事的人象见到时钟那样,开始收犁挑捅准备收工,放牛的孩子骑在牛背上,跚跚行在回家的路上,“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情景可能就是这个时间段发生的。烟囱与村庄的人丁兴旺也有很多记载,据说百户烟囱的村子就算是榜上名庄,千户烟囱的村庄一定会出巡抚之类的大官,“人烟”之说也就在这锅灶烟囱中形成。

离开锅灶做饭的时光已有三十多年了,可锅灶的记忆时不时想起来犹在眼前,仍然有着温馨而质朴的感觉,那么历久弥新。

瓦房情结

文/魏春明

瓦房是一块游子心头的隐痛,瓦房是一副描写历史的水墨画,瓦房是一支撑依生命的歌谣,瓦房是一坛醉倒游子的陈酒。

—题记

上世纪六十年代,原兴隆公社机关设在吕楼村一家地主家院中,院里有几座青砖灰瓦大瓦房。在当年偏远的农村,这几座瓦房很是显眼。公社撤销后,在该院成立了社办厂—钢管厂,主要业务是打造、修理农具之类的事,按现在说就是服务“三农”。母亲曾当过社办厂负责人,住在带有出前檐的北屋大砖瓦房,我和祖母、哥哥住在没有出前檐的西屋砖瓦房。

记得,母亲住过的北屋瓦房,外墙用规距的大青砖砌墙,砖间粘的白石灰逢都很细。墙里用土胚垒砌,白石灰粉表。瓦房的檩条、椽子都是杉木的,檩条又圆又粗通根一条,椽子是通直半圆形的木棍,椽间上面铺着一指厚的小方砖当房里子。地面一色青砖铺就,平坦宽阔,素雅大方。这种房子用土砖土瓦土胚多墙壁较厚,住着感觉冬暖夏凉,舒适惬意。房脊上疙疙瘩瘩,残缺不全,当时,也不知是啥。后来,我在书上查了查,才知道在房正脊两端置放的是“龙吻”,在垂脊上安放的是“螭吻”,分别是狻猊、斗牛、獬豸、凤、押鱼五条兽,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五脊六兽”。屋顶灰瓦上面顺着瓦缝长满了成片的瓦松,这平常的瓦松还是一种药,性味酸,平,有毒。有通经络,散风,清热,止血等功效。治口干,大便下血,血痢,疮口不敛等症。有一次,我流鼻血,祖母就用棍子捅掉些瓦松,放在蒜臼中捣碎。然后,把碎瓦松糊在我眉头和鼻子上面,止血效果很好。房屋东西山墙有一多边形窗户,山墙檐和窗户檐雕有砖花,造型别致,典雅古朴。前墙窗户阁子是直木条,上下竖着几根,中间横着一根,阁子下面用青砖做个出台的窗台,典型的清代风格。瓦房前檐下有几根圆圆的柱子,柱子下面是石头做成的鼓型柱础,前檐地面也用青砖铺设,檐下边围绕着柱础长了一层绿油油的苔藓。房子一有年代就有灵性了,每当天要下雨前,柱础就先潮润,这种天地相通的情景我亲身经历过,很准确。刚开始祖母说,我不相信,验证几次,我信了。至今,我回忆起此事还感到我惊奇。其实,前人早有总结。古人曰:“象天法地的古代建筑是与天沟通,以知天意,得天之命,循天之道,邀天之福。”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唐代着名易学家孔颖达说:“若天欲雨,而础柱润是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房檐是带着花纹图案的瓦当,夏天,雨水似珍珠顺着房檐的瓦当往下流着,煞是好看。少年时,我不知这雨水从哪里来,常常对着天空发呆,总想着这水在地上,咋能跑到天上呢?这天明明是空的,咋能掉下水来哪?理解不了。冬天,雪后上冻,房檐边会挂着一行长长的冰棍条。待雪霁之日,在冬日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招人喜爱。为了玩耍忍受着天寒地冻,专挑又粗又长的冰棍摘下来,拿在手中玩耍,冰冷的冰棍把手冻得发红还舍不得扔掉,直到化细断掉为止。

在本地,这种精致的瓦房,赊店镇保存的较多,大部分属于清代建筑,经过近几年的修葺,其建筑规模恢弘庞大、建筑艺术精美绝伦,让游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至于镇内“山陕会馆”与我说的民用砖瓦房不是一个概念和层次,在此不能相提并论,无法赘述。而现时,农村精美的砖瓦房已经留存不多很少见了。除住过这几座瓦房外,我见过太和镇有座二层楼的“转楼”瓦房,典型的欧洲建筑风格,号称“洋楼”算不算瓦房,我不敢肯定。太和镇还有一座二层七间瓦房,号称“七间楼”,我敢肯定它是瓦房;桥头镇明张村有座二层砖瓦楼;下洼镇石子村有座几间大瓦房。估计其它乡镇也有,但,我没有见过。这类砖瓦房是过去地主、财主家盖的房子,盖得结实,经久耐用,随后保护好的才留存下来。

如今,农村砖瓦房大多是近几十年建造的,比较普通简易。我少年时生活在农村,见过农民建造砖瓦房。那时,农村经济落后,农民贫困盖不起瓦房,后来,经济稍有好转,就操心盖瓦房,能盖起一座砖瓦房是农民一生最大的追求,最大幸福的事。当时,农村提媒有句俗语:“不怕没有粮,只要有三间大瓦房”意思是说娶媳妇先要有瓦房,无瓦房媳妇就难娶到。多数农户为了给儿子娶上媳妇,一家人省吃俭用,多年集赞点钱备料盖房。农闲时,先脱坯制瓦,选天晴之日,几位壮劳力择一平地,开始和泥制造砖和瓦。制砖工艺简单,先将泥巴和好,在平地上撒一层细沙子,把砖木模放在地上,再将和好的泥巴塞进模里,用手摁实在,用一根铁丝顺着砖模上面一拉,把多余的泥巴去掉,慢慢提起模框,一块土砖坯就制成了。砖土坯在地上晒上一两天,经手了,起起来一摞一摞垒集在一起。而制瓦工艺较为复杂专业,要请制瓦师傅制作。制瓦的泥巴有讲究,不能掺杂石头、树枝之类的硬物,还要多和几遍,达到细腻均匀。泥巴和好后,制瓦师傅取一团泥巴放在制瓦旋盘上,绕瓦模粘糊一圈,厚薄均匀后,左手旋转瓦盘,右手拿着刀具修整瓦泥,待规矩后,在瓦模泥上竖着划三道,稍硬后取下来,就制成了三只瓦坯。制作砖、瓦坯达到预算数量后,还要风干晾晒一年半载,干透后再进行入窑烧制。而烧制砖、瓦需要煤炭,有的上县城拉煤,有的为了省钱,拉上架子车远行几百里地,走到平顶山或密县拉煤,砖、瓦烧成了,便开始张罗建房。

盖房子揭力,尤其是砖瓦房,一座三间砖瓦房落成后,往往花光一家子的积蓄,有的还要东借西凑,欠一屁股债。操心劳累常常会累倒人,一病卧床不起。俗语说“俩人不睦,劝你修房建屋。”不知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尽管花钱、劳累,然而,谁家瓦房建成后,家人走路都显得腰直了,脸也扬了起来,光彩无比。背后村民还夸奖,瞧,谁谁家真有本事盖起了大瓦房,从话语中就能听出羡慕的很。邻居有事无事都爱上瓦房屋里坐坐,明亮敞快,出气顺当,连说媒的也踏破门槛,乞求事成。

岁月嬗递,光阴荏苒。我从农村出来后,一直住在城里的钢筋水泥楼房,尽管干净舒服方便。但,这么多年了,对瓦房却情有独钟,脑子里时常萦绕着砖瓦房素雅的影子。总感觉苍穹下的瓦房是安身立命之地,存福之处,它承载了太多的人文情怀和浓浓的思乡情结,想起它,心中就会涌起绵绵无尽的乡愁。精巧绝妙的瓦房沉淀着厚厚的文化底蕴,读懂它,会使你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韵味。瓦房散发着幽幽的蓝光,看懂它,能让你产生无数的遐想。它如身着一袭青衣的女子,撑着一把油纸伞在雨巷中走动,无意间会把你引入江南朦胧的烟雨中,微风拂拂,细雨芊芊,细数着岁月的斑斓和时光的变迁。它像一位朴实安详的老人,接近他时,他会向你慢慢诉说着一些陈年往事,让你神思邈远,生发思古之幽情,很容易勾起怀旧的情结。瓦房实实在在凝结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和情愫。

2014年,因事开车回吕楼村转了一圈,想看看住过的老瓦房。然,记忆中的村落面貌全非,老公社院内的瓦房已不复存在,原址上都盖成了混凝土的楼房。回来的路上,我细想何止这里没有了瓦房,现在农村其它地方瓦房都少了,大多是混凝土楼房。这些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乡下的劳动力被商品大潮席卷而去,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挣钱回来后,在村外或大路边比着盖起了楼房。散见村中一些砖瓦房,要么只有老人、小孩居住,要么封门闭户,无人居住,要么残垣半壁,破烂不堪。偶尔,报头刊登一处偏远山区或地区,保留百把几十年的砖瓦房群落照片,感到少有罕见。一次,我和几个文友结伴淅川旅游,走至一个小山村,见到几座老式砖瓦房,文友们觉得稀奇停了下来,围着房子观看多时,临走又相互拍照留念。这些文友可能住过瓦房,对瓦房都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依恋和割舍不了的情结。

深秋月圆夜,烟花情结

文/夜雨凉

烟花绽放的那一刹那,是瞬间的永恒。

---------题记

寂静的夜,任秋风肆虐,任枫叶凋谢,那些枯残的花瓣,散落在这花园,我的眼睛,模糊不了同情,无奈的叹息,游曳在苍穹里,被风吹得不知去了哪里?我没有去挽留,就让它随着如烟的往事一起消逝,那些人,那些事,曾经的是永恒的回忆,亦是卑微的无法忘记,浅笑浅叹,不再回首。

楼月平眸,霜颜横对,帘角屋檐,栊窗台边,浅浅的月色与风共舞,最后闲洒在枫叶间,闪动着波光般的微亮,映入眼帘。岁月更替,宦海沉浮,在尘世渡留,沧桑了容颜,弹指间,流走的往事一圈一圈的沉淀在年轮上,我伸开双手,拥抱一抹如梦幻的月光,拂去沧桑,拍落衣角的灰尘。只是这秋风太过活跃,肆意的吹,我感到寒冷,渴望谁来把岁末的烛火点燃,温暖思念,炉火旁睡意昏沉的那一幕,是最温暖的回忆,鬓残颜衰的这一刻,我何去何从?问黑暗的夜,何处是心灵的归宿?

步踟蹰,秋夜残念,催人泪下,霜天孤夜寒,几许忧伤唤醒几多乡愁,萦绕心头,未把乡愁折袖回,翘首望,月上柳梢头。柳丝对柳叶没有半点挽留,任它被风追求,摇曳在空中,给秋夜充斥着几分孤独,生命由盛到衰的演变,在此刻演绎的如痴如醉。孤身一人,思乡心切,我拘一把月,手揽回忆怎么睡,人生怎奈悲欢离合,怎奈月的阴晴圆缺,我摇头轻叹,一个人的深秋,一个人的夜,一个人的幽月,一个人的掩袖含泪。

不知何时,我望见烟花绽放,照亮如墨的苍穹,有人喜欢绽放时候的艳丽,谁会迷恋绽放后的冷却?所谓烟花易冷,人事易分,美好的总是短暂的,许多人在前世修炼了多少年,唯恐倾尽一生,只为今生在尘世间,期待一场美丽的邂逅,哪怕如烟花般短暂,但绽放的时刻,积累了多少辛酸,保留着多少苦涩的痛,把一生的价值,寄托在这绽放的瞬间,短暂的有可能是永恒,因为其中蕴含着对生命更好的诠释,不好想象一生一世的相伴,只希望那一刻的世界,属于我们两个人。

今夜无眠,怀乡的思绪如琴弦般弹奏着忧伤,以前经历过得,现在又想起来,不经意间,一颗饱含沧桑的泪珠滑过脸颊,多少恨,今夜梦魂中,还忆当年风花日,一人一杯酒,品尽夜微凉。

深秋月夜,子时花开,素香凋落,人影寒单,弥望咸阳城,有多少与我一样的人,独举杯,愿这一杯酒,洗尽浮华,把乡愁蛊惑,让天边的月,照亮家的方向。

忆往昔,浅墨素笺,醉今宵,沉沦旧梦,梦幻楼宇倚栏沉思,寥乱空旷的夜,书写我的一纸乡愁,记忆的沟壑收寻季节的妩媚,一直执着的认为,曾经家乡的故事,总是百花齐放,柳暗花明。

一个深秋残余多少流年的伤,一个月夜搁浅多少缤纷的思念,沉默不语的夜,繁华落尽,风摇疏影,摇曳的烛火里,缠绵着自己烂漫的一帘幽梦。

我的M情结

时下,一提起“麦当劳”便被人们归类于垃圾食品的行列,但是,我对“麦当劳”却情有独钟,我留恋的并非是它的美味,而是它带给我的恋爱情结。

“麦当劳”是我和爱人种下爱情种子的第一方田地,在那个冬日少有阳光的午后,我们相约和平街北口的“麦当劳”,在咖啡和热巧中开始了我们的相识。一杯浓浓的咖啡,一种苦尽甘来的醇香滋味,一份渐渐开启的心扉,一种畅快淋漓的超脱,铸造了两颗越来越亲密的心。

就是这样的一个开始,便注定了我们的爱情于“麦当劳”的不解缘分。记得有段时间我面临一个考试,为了成绩的提高,我们便约定不见面,但正处于热恋中的两个人实在无法逃脱思念的困扰,于是在安定门的“麦当劳”见了面。没有激烈的音乐,没有嘈杂的声响,有的只是彼此的相思之苦。

一年后的同一天,我们为了纪念交往的特殊日子,又一同来到那家“麦当劳”里,碰巧原先那个座位上的客人刚走,这似乎就是老天刻意安排的一样,坐在那里,聊着一年前在这里聊过的话题,回忆着当年那心动的感觉,一切好象刚刚发生的一样。一时间,两人感慨万千,更加珍惜彼此的情素不禁自心底油然而生,这是种无以伦比的幸福感啊。

于是我们带着这种幸福和对彼此坚定不一的爱情走进了婚姻的的店堂。在婚礼上,主持人也把我们从相遇、相识、相知到相恋的过程向亲朋好友讲述了一番,当将到我们的M情结时,我和老公不禁相视一笑,那里毕竟是我们爱情的见证。

婚后不久,老公因公出差到了杭州,这一小别就是两月有余,禁不住天天电话诉衷肠的苦恼,我便搭上了南下的火车,追随着梦魂牵绕的爱情到了杭州,由于他还要工作,第一餐我只好自己吃了。杭州是个典型的南方城市,我打着伞,漫步在杭州的街上,融合在雨丝的飘落中,忽然间,看见了M的标志,我没有丝毫的犹豫走了进去,点了一份我雷打不动的食谱,在二楼靠窗的位子上坐了下来,啃着麦辣鸡腿、喝着咖啡、吃着薯条、望着窗外匆匆的行人,内心的悠闲自得和身心的格外放松,使我如同走进了世外桃源一般,顿时间,我发觉我喜欢上了这座城市,更迷恋上了M.然而短短几日相聚后,我又不得不挥泪告别了爱人,独自踏上归程。

一个月后,老公打电话告知要于第二日中午到,兴奋的我竟一夜没有阖眼,本来说好是不去接他的,但按捺不住喜悦的情绪,我还是决定给他一个惊喜。在城市中最繁华的东单了无生趣的闲逛了一通后,我便坐在了东方广场的一家“麦当劳”餐厅里,看着手表上的指针虽然如同蜗牛爬一样慢,而我的内心却是止不住的躁动。我飞奔着去坐车,去买站台票,在月台上左顾右盼地等待着团聚的那一刻……

我的M情结啊,那是我们爱的开始,它承载着我们最美好的回忆,它的存在,让我们的爱在孕育,在成长,那里有相识的心跳,相恋的甜蜜,等待的烦躁,相聚的欢欣,离别的泪水……而现在,也许“麦当劳”已不是我们常去的地方了,但我仍然迷恋它的心却不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