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菊花的文章
关于菊花的文章(精选12篇)
在文人笔下赏菊
文/钟芳
天气渐凉,秋意渐深,黄叶纷飞,白露凝霜,正是山寒水瘦的季节,菊花却傲霜怒放,香溢四野。文人爱菊,不仅因为它花色缤纷、晶莹明艳,而且清隽高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更由于它开放在深秋季节,坚贞不屈,绚丽于万里霜天的凛然风采,展示出它生命内涵的魅力。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一生爱菊,他在辞官归隐,躬耕园田以后,便以种菊、采菊、赏菊、咏菊为乐,并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创作了许多颂菊名篇。“采菊东篱下,晨光犹熹微。繁霜拂我帽,零露沾我衣。”写尽了他悠然自得的生活情态。他在《饮酒》诗中写道:“秋菊有佳色,浥露辍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天生一副傲骨的菊花,是诗人隐居中最好的伴侣。与菊花在一起,他暂时淡忘了对世情的烦恼。
最早携菊花入诗的是战国时期大诗人屈原,他的名篇《离骚》里面就写到“朝饮木兰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气节。三国时代的钟会在《菊花赋》中赞叹“百卉凋瘁,芳菊始荣”。他认为菊花“早植晚登”,有君子之德性;“冒霜吐颖”,有刚直的品质。晋代袁崧在菊花诗中写道:“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形象表现了菊花不畏惧秋霜的寒冷,面对困境,毫不退缩。
至唐宋,重阳时节赏菊之风更加浓厚,描写菊花的诗词比比皆是。“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的《菊花》抒写自己的爱菊之情,歌咏百花先谢而菊花后凋的神韵,那菊之傲骨与坚贞,不就是诗人不畏权贵耿直敢言的化身吗?不就是历尽贬谪心志坚贞的风骨写照吗?“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黄巢的菊花,句句赋菊,又句句言志,花的特征与人的壮志水乳交融,堪称咏菊一霸,也体现了王者之气。这哪里是满城开放、灿烂辉煌的菊花,这分明是披坚执锐、扭转乾坤的英雄战士!菊花是他们身上的盔甲,是头上的黄巾,阵阵香气犹如杀气,轰轰烈烈,弥漫全城,读后使人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叱咤风云、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
蒲松龄也爱菊成癖,读书写作之余,他常踱步到花丛中浏览,称自己“我昔爱菊成菊癖,佳种不惮求千里”。为求得一株菊花佳种,不惜千里跋涉,这是何等挚爱之情哦。
古人爱菊,今人同样爱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元帅曾写过一首《秋菊》诗:“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诗人抒发了菊花傲霜怒放、不畏寒风欺凌的气节。菊花是经得起秋后风霜摧折的花卉,代表着那些意志坚强,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者,很有现实意义,读来让我们不禁对革命先辈肃然起敬。
品读文人笔下的菊花,多姿多彩,诗意美好。
霜里婵娟话秋菊
文/彭兴亮
每逢霜染枫林,云淡秋高的季节,那五色纷呈,冷艳溢香的菊花,也就一枝枝、一朵朵、冒寒威而怒放、迎朔风而盛开了。
菊花与梅、兰、竹齐名,被誉为“四君子”,并被人们冠以“霜里婵娟”、“东篱高士”之美称。在古老的神话传说中,菊花被赋予吉祥、长寿的涵义。菊花和枫树的组合为安居乐业,菊花和喜鹊的组合为举家欢乐,菊花和松树的组合为益寿延年。
菊花是世界闻名的观赏花卉。我国一年一度的赏菊盛事,从晋代一直沿袭至今。
菊花韵花色极为丰富、灿若云锦。由白、粉红、雪青、玫红、紫红而至墨红;由淡黄、黄、棕黄而至棕红。此外,还有少见的淡绿、红面粉背、红面黄背以及一个花序中两种显着:不同色彩的“乔色”,其观赏价值更为高贵。菊中珍品很多。有碧如翡翠的“绿荷”,红绿相衬的“绿衣红裳”,妩媚动人的“绿水长流”,洁如新雪的“白十八”,别具风韵的“墨荷”,雍容华贵的“锦都春”,姿媚韵高“湘妃鼓瑟”,灿若纯金的“金龙须”等,都是天姿国色,无与伦比。
菊花的香尤具特色。有人把夜来香的香味比作浓醇的烈酒,那么菊花的香则是淡雅的清茶。如白色的“梨香菊”、橙色的“黄香梨”、菊黄色的“苹果香”等,均香味清雅,令人有出尘绝俗之思。
菊花枝柯婀娜,碧如翡翠。品种繁多,花型各异,常见的有宽瓣型、反卷型、球型、管盘型、勾环型、垂丝犁、龙爪型、舞针型、松针型、毛刺型等。不论哪一种,均婆娑俊秀。具有挺拔的茎、上举的花,因此常被当成威武不屈、贫贱不移、情操高尚的志士的象征。夜间赏菊,菊影淡秀如画,更具诗情雅趣。
菊花的气韵,使历代文人高士赞赏不已,留下无数佳话。陶渊明爱菊成癖,写下许多咏菊名句。一直流传至今,如“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朱淑真诗“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东风”,尤为脍炙人口,被誉为咏菊绝唱。此外如自居易的“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陆游的“开迟愈见凌霜操”,杨万里的“菊花自择风霜国”,韩琦的“莫嫌老圃秋容淡,犹看黄花分外看”,所吟唱的都是傲霜秋菊的风韵。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也借菊以寄托豪情,写诗云:“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域尽穿黄金甲。”
菊花的高尚品格,也博得许多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由衷敬爱。朱德同志生前就常借菊抒怀,他写道:“奇花独立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且盼和平共处日,愿将药酒解前仇。”陈毅同志也有诗日:“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染。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由此可见,菊品之所以贵重如此,不仅在于姿色,更重要的在于她那种不畏寒威、不惧冷风,堪与“月中霸里斗婵娟,”同青女素娥相比的高尚品格。
为你绽放的野菊花
文/子隽
农历的九月,大地最为丰硕。农历的九月,总会派生些许感动。
曾接近霜冻的天气,终又一次远离了寒流的纷扰,在季节的深处,再现了一抹温暖的时光。
多么的期待,流逝了若干年后的岁月,也能复制出曾经季节的模样:在五谷归藏,山野空旷的秋,绵绵秋雨默默飘落,一夜接着一夜,滋润着将要冬眠的生灵。深秋里的人们,怀揣丰收的喜悦,坐在窗前,数着一叶一叶的飘落,想着一桩一桩的往事,固化的思维在秋雨中会成为永恒。
期待多半是美好的,现实,往往又不随人愿。久不落雨的深秋,竟有些干燥,时而会出现沙尘和雾霾,这样的天气,在邢台这座古城已经不鲜见。还好,七天假日,天气晴好,人们欢心,纷纷出门郊游,置身于原野的怀抱,去感知又一场秋的盛宴。
像逃离般的穿越了破损严重的路段,灰尘肆虐的武安地界,终来到了京娘胡深处。碧水幽深,群山环抱,瞬间心旷神怡。峻峰的遮挡,使天空成为一条带状。那样的湛蓝,营造了天水一色视觉。湛蓝的天空,偶尔有一朵白云,也是那样的雪白、厚重,懒洋洋的不见浮动。
游人如织,破坏了一处山水原本的幽静。便沿着蜿蜒的山间小径,登上了武当山。极目远眺,满目秋色。所有的庄子散落在山腰,三五户,十来户人家就是一个村落,它们守候着各自的小院,也守候着美到心底的秋色。
一座座洒满秋色的小院,屋顶上,院子里晾晒着一片片黄澄澄的玉米,红红的柿子,紫色的大枣,刚出土的花生,显得有些拥挤。墙根,一排圆滚滚的大南瓜,慵懒地晒着太阳。
群山的植被,由于节气的威严,已有些稀疏。山风刮过,一些瘦弱的叶子默默的飘零,洒洒脱脱,满怀深情地追寻着远方的秋水。红叶正在燃烧,铺天盖地的红,宛若华美而柔软的绸缎,栗子树的点缀,像极了隐隐的暗花,美得惊心,却又不动声色。
晚霞渐浓,平添了山川一抹神秘。穿越武安地界,一架盛开着野菊的山脉映入眼帘,随着风儿的蔓延,菊香醉人。一朵朵,一簇簇,红的,白的,玫瑰红的,淡绿的,在这深秋,甚至初冬,不畏凄风苦雨,在山腰,在径畔默默的绽放。你走你的路,我开我的花,为这萧瑟的时节平添了一抹暖色与生机。
就在这晚霞浸染的山川,就在这山川村落的路畔,一位满头银发老人,沐浴着晚霞的花香,专心地采着各种颜色的菊花,蹒跚地走向一旁的轮椅,放到目光有些呆痴,且那样清瘦的老者手中,俯首低问:喜欢吗?他轻轻地嗅嗅,露出了一丝笑意:谢谢你老婆子……老夫人也笑了。
耄耋老者,满载着浓郁的菊香,朝着幽静的村落,渐行渐远。我想,秋风里,有多少盛开的菊花,就一定会有多少深情的故事。
今年的菊花不再飘香
文/子虚乌有
每年的九月是菊花盛开的时节,漫山遍野都是,黄的,白的。菊给秋天定义了一种新形象。那泛黄的的骨朵竞相开放,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
前几日与阿爸聊天,聊到姥姥姥爷曾经住过的那个院落,随意问了姥爷的那片菊园,却被告知那片菊园莫名其妙的枯死了,于是心不在焉的聊了几句就挂了电话,心中无限惆怅。
年幼时,父母忙于工作,姥爷和姥姥便将我还好他们身边照顾,三间土房,加上一个不大的院落,那便是我孩提时代的天堂。姥爷是个极爱花草的人,尤其是他的那片菊园。秋天万物凋零之时,菊花便成了秋天的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童年的生活五彩斑斓。
由于姥爷的熏陶,我也逐渐爱上了诱人的香。姥爷经常抱着我我打理那片土地。年幼的我更喜欢的是那阵阵扑鼻的醇醇浓郁。
九月,正是姥爷最忙的时候,即使家里来了客人了,他也不忘记收拾园子,好多时候让客人在家等着,客人知道姥爷有这个习惯,倒也不介意,还笑着说:“老爷子的身体还是那么棒!”姥爷很好客,客人来了总是很热情的招待,谁家有小孩了,他还不忘问:“***怎么没有带上一起来呀?”(***是指客人家的小孩)客人要走的时候,姥爷给人家塞上一包干菊花,说是这个泡茶喝味道不错,还有祛火的功效呢。客人不好意思拿,姥爷脸往下一沉,非要让让人拿上。客人走后,他又开始忙活了。
姥爷酷爱他的菊园,每年秋天,总要给菊园换上一套新装,他说:“这菊园和人一样也需要经常换衣服。”菊园在姥爷的精心照料下,长势很好。
童年的记忆与菊园结下了不解之缘。
幸福终止于2011年腊月二十四,那时我还在学校复习备考,家人为了不影响我的复习,一直没有把姥爷病危的消息告诉我,直到姥爷辞世的那天中午。后来听姑姑们说,姥爷去世的头一天晚上还挂念着我,嘴里还不停的念叨我的小名……
姥爷去世后,原本很精神的姥姥也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整个人都是无精打采的,有时一个人跑到姥爷的坟地里念叨个不停,然后又掏出手帕擦眼泪,有时对着姥爷的遗物一直发呆。姑姑们看着揪心,为了不让姥姥触景生情,就把姥姥接到城里去了,今年10月的一天,姥姥送我一些菊花,对我说:“奶奶知道你爱菊,可自从你爷爷去世了后我搬到城里,再也没有心情去管那些花花草草,由于无人照料,大部分都枯死了勉强摘了一些好的过来。你要好好学习照顾好自己,注意安全,一个人在外面放心上当受骗。”她一再叮嘱我。和姥姥告别,没想到这一别却成了永诀。
同年冬月,我收到姥姥也心脏病突发去世的噩耗……
自此,我再也没有去过姥爷姥姥曾经的居住地,并且伴有我童年记忆的那几间土房。而如今菊园里的菊花株全都枯死了,想必它们一定是陪姥爷姥姥去了吧!今年的菊花不再飘香,那一地的金黄已经烟消云散,抹不去的却是留在我内心深处永恒的记忆,还有那两张慈祥的面孔。
记忆里,忘不了的是那醇醇扑鼻的浓郁和那泛动的金黄,灵动的骨朵就像可爱的蝴蝶,一点点的点缀在秋色里,阵阵微风拂过,十里飘香……
而如今才明白,最终深爱的只是当年的那千般疼爱万般呵护,而也将成为我永远思念的人……
作者:何仕德
菊爱
文/怡然含笑
古代文人雅士,多有雅爱。像宋代林逋(bū)植梅养鹤,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成就一典故“梅妻鹤子”。像宋代周敦颐爱莲,“出淤泥而不染”,酿成美篇《爱莲说》。他们托物寄情,借以安放凡尘中疲惫的身心,找到灵魂的栖息点。
但他们对物的喜爱,更多是在精神层面。像陶渊明对菊,则是既爱菊的食用价值、观赏价值,又爱菊的内在意蕴。这样实虚完美相融,恐怕也仅此一人。这种爱是一种终老的爱、渗入肠胃骨血的爱。就像庄周的化蝶,陶公与菊也合为一体。
时至初冬,怒放的菊花,成为家中的一抹亮色。这抹亮色,仿佛让我看到了陶公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自得。
菊花盈园,陶公兴奋而忙碌。他忙着“挹露掇其英”(采菊),忙着“空服九华”(食菊),忙着酿菊花酒,忙着用菊花茶、菊花点心招待赏菊的客人,忙着吟菊花诗,忙前忙后像一只不亦乐乎的蜜蜂。
他说菊花是“贞秀姿”,是“霜下杰”,为“忘忧物”。菊花,成为陶公的寄托与知己,生命中不可或缺之物、陪伴之物,既满足了陶公的口腹之欲、眸中之美,也满足了精神升华。真是三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而我爱菊的理由,也是实在的。我生在九月,也是菊月。有同月生的朋友,她的网名叫“白菊花”,有时竟叫“菊次郎”。她一现身,我总心灵神会,会心而笑:菊次郎,日本影片中可爱的大叔,也像极了一朵菊花,悠悠然地率真绽放着。
爱菊花,也因它的冷香。虚热的体质,总让我体内的土壤,被小火苗烘烤,目赤枯涩。有时几个不雅观的痘痘大胆地拱出来,左右着我的心情。如果此时用几朵菊花泡水,加几粒冰糖,适时饮下,就像搬来了救兵,火苗哧溜一下就无影踪了,痘痘也跑到爪哇国了。因此,一年四季,我靠菊花扑火,靠菊花找回一个神清气爽的自己。菊花茶就像是薛宝钗服的冷香丸,世人大多是需要的。
爱菊花,还因它的纤姿。菊花的瓣,虽不像牡丹的硕大雍容,但它却如工笔的细描,显得清秀细腻而耐看。尤其是那种丝绦样的花瓣,总让我走神。它们有的像千鸟飞翔,龙须飘舞;有的像礼花绽放,绿水秋波……
当然,我也深爱菊的精神意蕴。读《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我的视点就被一朵雏菊所吸引,长久地停留。那是在焚尸炉旁的一片废墟上,令人窒息的灰色背景,竟有一朵雏菊在无言怒放。这个简笔的点缀,长时间在我脑海里回放。那明晃晃的雏菊,仿佛一束光、一面旗帜,给世界以亮色、以希冀。
时光飞逝,长江后浪推前浪。远去了林逋、周敦颐,我走至当下。
倘若林逋说,梅鹤之爱,同予者何人?我不敢出声。
倘若周敦颐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我仍不敢出声。
如果陶公说,菊之爱,同予者何人?我会抬起头来问,我能否算半个?因为我的另半个,还眷恋尘世,依然走在爱它的路上,含着泪也含着笑。
野菊花
文/俞云杰
路旁,田埂,山坡,野菊花哗啦啦地疯长盛开,像一群少男少女互相追逐。一团团、一簇簇,被清风围绕,它们偎靠着,多么像姐妹在谈心呀!
野菊花的丛生与萌动,让小径迷失了方向。一个无法停止行走的人,不知不觉就会被她的明亮的色彩与淡淡的清香吸引,那花瓣中夹着的一个个“盘子”斟满了整个秋天,怀想每一朵,都酷似自己的故乡。一颗淡泊的跳动的心,不由得想起了陶渊明那句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实,这种悠然,也是我最想要的。
野菊花年年在开,年年在长,花尽情地开,香尽情地放。远远看去,如繁星,这一朵迟迟不肯谢去,那一朵又探出半个脸来。我从来没有停止对她的朦胧爱。野菊花是大自然的天使,她在哪里扎根哪里就是最亮丽的风景线。午后的阳光,花香清淡,花色悦眼,背靠着时光与河流,我还是不能一日看尽野菊花,但多少回梦中的跋涉,始终看见一张张“盘子”脸总是写满怜爱,梦境中野菊花慢慢亮起来了,那些野性的精灵醺醉了我。难得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但这种清瘦、憔悴、婉约,正中我的心怀!
无菊不成秋。有了野菊花的秋天,那味道是幸福的。惊喜之余,无限靠近野菊花,绿叶间,有的正羞涩地打着骨朵,含苞待放;有的花儿半开半合着,花瓣尾部露出一丝笑意;有的全开了,露出花蕊,落落大方;有的花瓣已落,挺立着向日葵似的圆盘。秋风送来一些声音,从我的心滴落,那都是爱——土生土长,无所需求,默默开放。它为人们奉献,却不求回报;它质朴平凡,任凭风霜雨打也坚强。即使我俯下身子,也无法摸到爱的根,但是我还是屏住呼吸,然后静到淡淡的馨香中,感受野菊花的心生向往和宁静。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在或深或浅的时光里,一串串足迹踩醒了野菊花。路见的一切,给我带来清心、带来温馨、带来高洁。我就是想与野菊花说说话,我的行走永远不会是一场徒劳!
一首诗离一朵花很近。这人世,唯有诗歌,唯有野菊花,随微风细雨。
佳节又重阳
文/韩振远
中国传统节日众多,如果将几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做比较会发现,春节最喜庆,红红火火,张灯结彩,浑身上下都充满笑意。清明最哀伤,细雨蒙蒙,柳絮飞扬,带给人的是丝丝愁绪。端午最伤感,天渐热,树渐绿,悼先贤,带给人的是无尽的哀思。中秋最美满,天朗气清,皓月当空,团圆的日子带给人的是浅浅的笑意。重阳是最具个性的节日。紧随中秋而来,秋更深,天更凉,大地苍茫,黄花凝霜,晚烟笼细雨,新雁咽寒声,带给人的,有对秋的眷恋,对冬的畏惧,有怀乡之情,思亲之叹,更多的是随秋风飞扬的思绪。
其他节日没来之前,很早就被人惦记着,提前做出种种铺垫。重阳节总是悄悄来临,西风渐起,落叶飘零,重阳节就来了,脚步轻盈,无声无息,没人刻意准备,没人刻意装扮,大自然却将一切铺排得妥妥当当,茱萸新熟,菊花灿烂,山色翠微,四野飘香。人们只需陶醉在深秋的气氛中,头插茱萸,登高望远,赏秋菊之雅致,品美酒之醇香,抒胸中之块垒,解思乡之忧伤,这个节就过了。一切都平平常常,自自然然。
在我看来,重阳节是格调最高的一个节日。如果每个节日都有主色调,那么,春节是喜庆的大红,清明节是朦胧的新绿,端午节是浓郁的墨绿,中秋节是璀璨的金黄,重阳节呢?是淡淡的浅黄,带几分秋天况味,飘几丝薄薄云烟。菊花的高洁,落叶的沧桑,被诗人用愁绪交织,能吟成清新高雅的诗句,经画家用水墨调和,可描作浓淡相宜的画面。
中国的传统节日,往往用一种特定的美食铺排气氛,庆祝节日,又犒劳肠胃,节日气氛之间,就氤氲出几分烟火味。重阳节是与美食无关的节日,与中秋一样被称为素节。在秋风落叶、遍地黄花中,怀乡思亲,品味重阳之意趣,感受生命之轮回就足够了。
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让我每至重阳节,总会一遍遍地想,茱萸到底是什么样的植物,会有那么大的魅力,让文人们一次次寄托思乡怀亲之情,查相关资料才弄清:这是一种带有淡淡药香味,如春节的柏枝、端午的艾叶一样,可以驱病避邪的植物。《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这么说,茱萸还是一种节日饰品。惜乎明清迄今,这种带有红色果实的植物,已从重阳节消失。
没有了茱萸,重阳节还有菊花、美酒和满眼的秋色。在诗人们看来,菊花孤标亮节、高雅傲霜,代表着名士风流。陶渊明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黄花,就成为文人清高傲世的标识。酒则象征着诗人的狂放,“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重阳节赏菊而无酒,不知少了多少雅兴。
有菊花美酒,诗人抒怀,重阳节才带上几分高洁,弥漫出几分酒意,飘浮着几分仙气。
诗人陶渊明超然尘外,将重阳节过得飘逸潇洒。这天,秋菊盈园,黄花灿烂,陶渊明在茅庐旁采得菊花,端坐良久,苦无酒饮,远远望见一位白衣人飘然而至,走近了,才知道是江州刺史王弘来送酒。有了酒,临菊启坛,醉卧黄花下。这场景不知羡煞多少文人墨客。苏轼一生历经坎坷,却挡不住豪放满怀,过重阳节也不例外。“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多么洒脱的意趣。
无论怎样的心境,怎样的诗句,有这么多诗人吟菊花、品美酒、咏重阳,古代的重阳佳节就格调高雅,诗意满满。
秋意已深,遍地洒金,重阳本身就是香醇的美酒,可催诗意,可抒情怀,过完后,诗人们仍意犹未尽,第二天,还要接着过,古人把这天称作“小重阳”。虽不算节日,对于诗人们来说,一样可以赏菊饮酒,品味秋的况味。李白曾有诗曰:“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似为菊花叹息,实发胸中快意。
明清迄今,文人笔下先没了三月三,接着少了九月九。菊花依然灿烂、美酒依然飘香,诗人颂重阳的雅兴却淡了。如今国家规定九九重阳为老人节,就将重阳节过成了老人节。
我住的小城,每到重阳节,附近的村子会连唱三天大戏,搭起戏台,请来名角,为老人的节日助兴。去年,我陪北京的一位客人住在附近宾馆,听得外面乐声悠扬,不知道怎么回事,赶过去看,只见戏台下坐满了皓首老者,突然想起,这天是重阳节,我忘了,老人们忙忙碌碌的儿女们也忘了。直到老人们相伴看戏时,才想起那天是九九重阳节。然而,菊花呢、茱萸呢、登高远眺呢,还有文人的吟咏唱和呢?
“九九”与“久久”同音,有长久长寿之意,即使只是老人节,重阳之日,与老人一起阖家出游,踏秋色,赏秋菊,品美酒,尽孝道之余,又何尝不是一种雅趣?
野菊花…
文/海中粟
每次经过这里,都会为这一带的野菊花而目光惊艳。这条路,我周末回家的必经之路。多少年了,这条路上的风景,让我感到好奇,新鲜,惊诧。喜爱上了这幅山水画卷,清粼粼的金溪玉带一样流淌在山回路转之间,山水相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神奇的仙境,充满着神秘的梦幻。
孔头电站将金溪拦腰横截,蓄起一面蓝色的飞天镜,青山倒影,一叶扁舟清悠飘荡在湖上,渔民扬手撒网,收网,绝好的风景。我的脑海里立刻奏鸣起《渔舟唱晚》。走在河边,心灵异常的平静,安详,悠闲,淡泊。
路的一边清澈的河水清新地洗涤着目光,一边是四季葱茏的青山,浓浓绿绿,一幕绿色的流瀑。路沟,山边,长满了密密匝匝的野菊花。密密点点,高高低低,烈烈辣辣地盛开着,一片橘黄色。它们随地而生,哪怕是路边岩上,只要一点隙地,一星泥土,就能随遇而安,泰然地生长起来。
它们的身骨子看起来很孱弱,纤细,耐不起风雨。可它们硬是拥挤着相生,密密麻麻相依,织成一条纯黄的锦缎。在这样无人问津的地段热热闹闹的,寂寞地各自开放着,少有人惠顾,少有人欣赏,占领者自己的一袭舞台,仿佛是一群孤芳自赏的隐者。
野菊花自有野菊花不惑无悔的性格和气质,她不禁锢自己。有花就尽情地开,有香就尽情地放。这一朵迟迟不肯谢去,那一朵挣出半个脸来就开了,从茎顶,从胁下,一下子冒出那么多花骨朵,仿佛一夜之间被风雨唤醒,就一齐把眼睁开,睁得又圆又亮,再也不想闭去。白天盯住太阳,夜晚盯住星星月亮。那份野性,连日月星辰也只能轮番伺候;她把她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饰地宣泄成河成瀑,又把琥珀色的药香毫无保留地聚散如云如雾。
我最初是为他们的色泽而吸引,热闹着我匆匆、孤独的旅途。对它们知之不多。后来我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是这样介绍的:“野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菊的头状花序,外形与菊花相似,野生于山坡草地、田边路旁。以色黄无梗、完整、气香、花未全开者为佳。野菊花含可广泛用于治疗疔疮痈肿、咽喉肿痛、风火赤眼、头痛眩晕等病证。同时又有很好的降压作用,可用于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藏掖着如此深刻的药理作用,我深感惊叹。我为自己最初蛊惑于表象,孤陋寡闻而惭愧。
岁月渐老,人心淡漠。我已经厌倦了这样的旅途。路上的很多的风景渐渐熟视无睹,见而不奇。可就是这样的季节,这样淫雨霏霏的日子,很容易让人心灵伤感。可这片野菊花,这条黄色锦缎,依然取悦着我的眼球,激起我冷漠孤清的心湖,轻柔地抚平我褶皱的颓丧的情绪。我感觉到,我等凡夫俗子,不就是挺立在滚滚红尘中的一棵野菊花吗?
我爱菊花
文/吴蕊希
我家阳台上养了几盆菊花,它们不仅美丽端庄,而且它们的品质更值得我去学习。
菊花的形状千姿百态,娇艳多姿。有的像高山流水,逶迤而下;有的半开半闭,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含苞欲放,似一个魔球;有的昂着头,像个贵妇人;有的弯着腰,像个驼背老爷爷;还有的是个花骨朵儿,好似一个还在沉睡的小娃娃。
菊花的颜色五彩缤纷,白的像雪;红的似火;粉的如霞;黄的赛金;那绿色的呢?就跟翡翠一般。真是万紫千红,美不胜收。
谈香。菊花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每当我心烦意乱的时候,只要闻到它的香味,顿时就会感到心旷神怡,把一切烦恼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如果有一阵微风吹过,菊花的那一股淡淡的清香就会扑鼻而来,使我如痴如醉!
论品。菊花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它乃花中四君子之一,它那优雅、高洁、清新的品格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菊花爱慕者。深秋时节,百花都开始凋落,而菊花却还傲立在习习秋风之中,不畏严寒、凌霜怒放,在大自然中尽显它的风采。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也要像菊花一样,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克服、不能退缩。
菊花,你不仅有美丽的外形、迷人的芳香,还有你那高贵的品质更是令人敬佩。我爱菊花!
冬天 那一簇野菊花
文/樊树岗
不经意间,我被台阶下一簇野菊花深深地吸引住了!一小簇野菊花,开着淡淡的黄花,在寒风中摇曳着身姿。尽管微小,但那是冬天的一丝绿,足以让我感动。
时下已是冬天,百花凋谢、万物枯萎。这簇无人顾及的野菊花,竟在门前台阶下独自盛开着,那么渺小,那么微不足道,但它却真真实实地在那里绽放着,在一个角落享受阳光,显示着绚丽多姿。
它的根扎在台阶砖缝里,很少有人注视。这簇野菊花何时在此落脚我都不得而知,它一直生活在几乎被人遗忘的角落里,隐藏着踪影、默默地生存。它的茎并不是很粗壮,叶子也不是很肥硕,然而就是这簇野菊花,经霜沐雨、不畏严寒,生存在寂静中。几朵淡淡黄花,沉默不语,兀自开放,那是生命盛开的花朵,依然绽放着美丽,彰显着生机。唯在冬天,更加意蕴悠长、清新靓丽!
那簇野菊花,开在别的季节就不足为奇了,然而它就开放在百花箫落、早木枯黄的冬季!在无人欣赏的角落里,静静地开着。惊喜之余,蹲下身子,目光拂过这簇矮矮的野菊花,嗅一阵清香气息。
尽管相距咫尺,忙忙碌碌中,谁会停下急急的步履,来欣赏一下这簇野菊花?它地位低微,或许我都在它身上无情踩踏过去,只是脚步匆匆,无心留意。而这簇野菊花,无人浇灌,只是吸取一些雨水后,享受着角落的阳光,默默生长、顽强不息,点缀成冬天绿色的风景!
那一簇野菊花,无人青睐,只要一息尚存,就争取生命的阳光,吐露一丝新绿!看到那簇野菊花,我的心震颤起来,一种坚强攫住了我,让我激动不已。
冬天,一簇野菊花,开放在心里!
秋风倾菊酒
文/吴海明
初秋的风吹散了夏季的炎热,驱赶走了潮闷。清晨行走在野外的阡陌上,看着两旁野菊花挂满了晶莹的露珠,露珠儿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一颗颗眨眼的星星闪闪发光。沉浸在一缕缕醉人的菊香中,感觉秋色渐浓,菊花酒的美味也仿佛在我舌尖跳动。
小时候我体质不好,一到秋天便常常头晕目眩,夜里还盗汗,脸色蜡黄。母亲带我去医院看过很多次都不见好。父亲有个老乡是老中医,一次他到我家作客,父亲顺便请他为我把把脉,老中医为我把完脉后对父亲说:“入秋后孩子肝气不足,每天喝两次菊花酒,每次三汤匙,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好。”
那时我家屋后正好有一座小山,满山遍野都是野菊花。从此母亲每周清早都会到山上为我采摘还挂着露珠的野菊花。一般人会选择颜色洁白、花朵硕大的菊花来做酒,母亲告诉我,其实又小又不起眼且颜色泛黄的菊花才是做菊花酒的上选。野菊花摘回后母亲把它们洗净,连同叶和茎一起入锅加水煎汁,药汁煎好后用纱布过滤备用。
母亲再把浸好的糯米蒸好,在竹簸箕里摊开,用勺子把糯米拌均匀,边拌边洒过滤好的菊花药汁,直到糯米饭冷却,再把酒曲撒在上面。母亲最后把糯米饭装进陶制的坛子里,封口,过上三天,掀开坛口上的盖碗,清冽的菊花酒香便在房间里弥散开来。
每天早晚两次,母亲都会从坛子里舀上三汤匙菊花酒给我喝,菊花酒清凉醇美,那年秋天过后我肝气不足的毛病渐渐痊愈,也是那个时候我爱上了喝菊花酒,母亲依然在每个秋天为我做菊花酒,一做就是十几年,伴随着我读书、求学直到成家立业。
“朝饮木兰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早在屈原笔下就已有服食菊花瓣的记载。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我国酿制菊花酒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据文献载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陶渊明诗云“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颓龄”便是称赞菊花酒的祛病延年作用。
前些日翻阅杂志才知道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味甘苦,性微寒,含有挥发油、菊甙、黄酮类及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物质,素有“药膳佳肴、饮中极品”的美誉。菊花酒有明目、清热解毒、降血压、补肝气、延缓衰老等功效,难怪我儿时的“沉疴”能够痊愈,中医的博大精深可见一斑。
现在我家院子里的菊花已经开了,金黄色的花朵在秋日的阳光下随着微风轻轻摇摆,院子中充满了花儿所带来的芬芳。秋风倾菊酒,不可负韶华,在这个秋意渐浓的时节,我也按照母亲的做法亲手为她酿造了一坛菊花酒。经年沐浴在温暖的母爱下,品尝着带着母亲味道的芬香的菊花酒,沉醉于浓浓的亲情之下,我也为母亲献上醇香甘甜的菊花酒,算是对母爱的反哺吧!
凌霄花
文/欧阳朔
水陆草木之花,要说霸气,那还是木棉花、荷花与白玉兰。若论朴素如邻家小妹,那就非野菊花、槐花、油茶花、栀子花莫属了。花瓣大了,不一定味香。木棉花灿若红霞,荷花绯红如少女,玉兰花圣洁,都没有香味,多少有点遗憾。倒是小花小卉,看着不起眼,却香气扑鼻。菊花清芬,槐花馥郁,油茶花和栀子花则洁白而浓烈,不但好闻好看,还可以当吃食!
花食之事,风雅,好玩,略有讲究。譬如:菊花是晾干入药,可作茶饮。槐花槐米俗一点,熬粥,煮饭,做包子,都行。油茶花是垂髫挚爱,拿一根丝毛管,啜起嘴巴,对着花芯唆一唆,像采蜜一样,先吸蜜汁,再吃花瓣,要吃鲜的。
唯独栀子花可以做菜吃!家父执勺,必去掉花蕊,留下花瓣,焯一下水,放一些青辣椒,一顿爆炒,出锅的花瓣早已失去本色,但是清芬犹在。家母有耐心,花样也多一些,洗净花瓣之后,裹一层米浆或面粉浆糊,油炸,炸成金黄色,用洁白的瓷盘盛着,黄白相衬,好看又好吃。吃不完的,下次蒸软了再吃,也不失为一款轻奢妙品。
纵使如此,生而为花,一旦朴素,即使急可救荒,饥可救命,也是不待见的。卖不了钱,也没人稀奇,即使山民野夫也未必珍惜,仿佛自家阿妹,粗布短褐,素面赤足,上不得台面,懒得去炫耀。这个时候,朴素一词,与其说是褒义,毋宁说是暗讽,等同于可有可无。
还有一种花,比荷花小,比栀子花大,也没有油茶花那么香甜,其气质介乎于硕大肥美与邻家阿妹之间,大名凌霄花。
凌霄花,郴州很常见。我院子里也有四五棵,准确地说,是四五丛,有一棵一丛的,也有几棵合并一丛的。初始,明明是分开栽的,一旦攀上廊柱,就抱成一团了,让人傻傻地看不懂。一丛有多大呢?摊开了,至少铺满一间房。假如阳光充足,土壤肥沃,水分充沛,或许可以挤满一个操场。
这花有点奇特。木藤像榕树,长气根,又细又白,密密麻麻,如百足之蛇;其叶对生,脉落清奇;其色翠绿,远望如黛色;其干皲裂,其肤粗糙,如农夫手足,如蟒蛇蜕皮;其攀援之态,如巨龙隐伏奔走;其花形如悬钟,五瓣外张,内赤而外黄,令人内心温暖。干花则可入药,有凉血之功。花娇而干粗、枝纤而叶柔,明明很不匹配,却又非常协调,令人讶异。
五月仲夏,六月热浪,七月酷暑,正是郴州暴热时节。这凌霄花大约觉得绿屏太单调,急急赶来凑热闹,先开出一两朵,探头探脑的,接着又跳出三五朵,站在枝头上卖弄风姿,如果碰上一场阵雨或一阵南风,不消一个夜晚,整个廊架上忽然变成了花海!那气势,那劲头,那气场……何止一个盛开了得?应该叫怒放!
这花就在我楼下,趴在飘窗上俯瞰,一览无余。作为邻居,我们一起生活了十四年,至少给了我十次惊艳。说起来惭愧,我却没想过为她写一篇短文!这是为什么?要知道,这可是献给母亲的花呀!不用说,我应当低头反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