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美食的文章

2023/01/15经典文章

关于美食的文章(精选11篇)

乡愁里的美食

文/喻柔涓

前几天在办公室收到一份“本公司专业承包各大中小型企业、医院、学校、酒店员工食堂”的传真小广告,其中有段话读来叫人捧腹:“一个好的食堂,可以帮您留住员工,给您的企业腾飞带来无穷的助力。”明明是正经腔调,我却读出很有些调侃意味,有一种拿捏人性、扯下面具、以利相诱的感觉。是呀,我们活着不仅仅是为着上层建筑,也是为着回应内心对许多微小幸福的渴望——比如,美食。

于是当网友们总结出“所有的乡愁都是因为馋”,我简直不能同意更多。美食可以承载将“乡愁”概念操作化的伟大使命。在这个路径下,我内心朦朦胧胧诗情画意的“乡愁”,顷刻就被解构成了热气腾腾的烧饼、滑嫩灵动的豆腐脑儿、金灿灿小花朵一般的芝麻肉、酱油汤的鲜肉小馄饨、香味雄霸一整条街的油豆腐、清甜的散发着酒香的香肠、在芝麻酱和辣酱缠绵中叠着罗汉的炸串、在火锅中可绵柔如云朵的毫无添加剂的纯天然椭圆形白色鱼脯(名唤“芙蓉鱼”)……这些个形象真真十分具体乃至十分感人!胃中空空的人,请轻易不要太过思乡,断不可把自己置身求而不得的试炼中。

回忆起在外读书的那些年,每次回家都把日程安排成带着时间轴的菜单,顿觉许多温馨:吃到熟悉的味道,身体的记忆被唤醒,精神的褶皱被熨帖,身心通畅逍遥。去外面的世界转悠了一圈,如今在距家1小时车程的城市工作,“乡愁”对我而言已不再是三尺口水那般奔涌急迫,甚至渐渐木然到无甚关切,只是借着北漂表弟每一次的归乡,尚可观赏一番他的乡愁巡礼。他有两大原则,一是尽量在家吃熟悉的饭菜,二是只去那些唯家乡小城才有的吃食店。谁要是拉他去吃全国都有的品牌餐饮,他定要露出“你糟蹋了我来回的机票钱”的痛苦表情。我会拿出健胃消食片来打趣,鼓励他加速消化,准备投入几小时后新的美食作战。有一回,姑姑看着狼吞虎咽的亲儿子,费解地问“北京没有吃的么?”表弟来不及伶俐了口齿,裹着满嘴的美味含糊地挤出几个字:“不,是,这个,味。”姑姑就赶紧欣喜地试探:“那就回来吧,回来发展也不错,至少吃得开心。”表弟毅然决然地说:“吃!吃完,我还回北京!”我们纷纷大笑,而美食若有灵性,此刻怕是要哭出声来了。在这个人口流动习以为常的时代,乡愁里的美食,被画意地描述,被诗情地颂赞,仍扯拉不回年轻人志在远方的匆匆步履。是呀,我们活着,内心对某些微小幸福的渴望就像一种美丽的点缀,偶尔为之才愈显珍贵。对着乡愁美食的求而不得,带来了一种感官满足的落差,也竟成就了梦想放飞的一片天地。

我劝乡愁里的美食们不必苦楚失落,因为他们的客走他乡,你们才被惦念铭记。朝夕喂养,恐怕也只有麻木的咀嚼、消化、排泄。在那样的场景里,你不会被称作动人的“乡愁里的美食”,你大约只能被称作“我所习惯的食物”了吧。

一锅炖

文/杜韦慰

炖是中国最古老的做菜方式。镇坪有一道特色美食“乡村土灶一锅炖”,已经流传几千年了,一个土灶一口铁锅,一堆熊熊燃烧的火焰,看着就让人眼馋,吃起来更加过瘾。相传唐宋以来,川陕鄂古盐道就盛极一时。而一锅炖的发明者就是曾经在这条古道上背盐的盐夫们,逐渐形成背盐山民的奇特民俗。

为了路途的便利,采用一锅“炖”这种单一快捷的烹饪手段来处理不同的食物原料,即简单又方便。在具有食物多样性的同时,还可以选择重或清淡口味,常在一起搭伴的人都围着这一锅,每个人均可平等参与和分享,边吃边唱五句子山歌聊家常。盐道崎岖坎坷,漫长艰难,是一条非常危险的路。为了生存,需要大家伙相互鼓鼓劲、加加油。吃一锅炖就意味着彼此的认同、亲近,互帮互助,非常具有包容性。炖在锅里的不仅仅是美食,还有温暖和希望。

来到镇坪,一定要去吃一锅炖,否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镇坪乡村土灶一锅炖的老板叫谭勇,高大帅气,耿直率直,他说做一锅炖的初衷就是为了怀念爷爷和寄托乡愁,爷爷辈都是背盐的,爷爷喜欢吃一锅炖,逢年过节的时候一家人吃着一锅炖,听爷爷讲古盐道那些久远的故事,舒服而惬意。一锅炖伴随着他的成长,有一年他出门在外,想念亲人和家里的一锅炖,跑遍全城都找不到思念中的味道。一个大胆的想法从谭勇的心底萌生:“何不把镇坪古盐道一锅炖这道美食推广开来,让人们都能够品尝到!”他开始了对饮食文化的研究,了解得越多,对一锅炖的兴趣就越浓,越觉得有意义、有价值。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上下五千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食物搭配、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瞬间的想法,改变了谭勇的人生轨迹。说干就干,2013年,他在县城租赁了店面,在乡下设立了食品蔬菜种植基地。热闹的开业了,如他调研和预料的一样,一锅炖很符合秦巴山一带人们的饮食习惯,男女老少皆宜。生意红红火火,经常是晚一点就订不到桌子。2018年他索性买了县城中心位置的一层门面房,扩建开业后依然是座无虚席,生意爆满。

他还热心参与各种饮食文化活动,镇坪腊肉节上,在腊味小镇的一整条街上摆满了一锅炖,浓香四溢,吸引了所有人,让各地前来参观的客商大饱口福,赞不绝口。

那一口口大铁锅里的五花肉,腊排骨、乌鸡、干肚片、秘制蹄筋、豆腐皮、豆油皮、农家蔬菜……,每一株白菜、每一根葱蒜,都是绿油油,水嫩嫩的,让人垂涎欲滴。而且都是镇坪纯天然绿色食品,本地特色。荤菜,素菜都有,可以选择清淡可口型的,也可以选择麻辣鲜香型的,各种口味应有尽有。吃起来热呼呼、香喷喷的,配不配调味料都是一番美味。

谭勇介绍说,一锅炖里面的食材是最讲究的,要想汤香味美,口味独特,镇坪乌鸡、洋芋都是国家地标产品,镇坪腊肉,蔬菜选用绿色有机的农家菜。鸡是放养养殖,在保证肉源、菜园安全情况下也保证了菜品质量。具有超高的营养价值,且安全可靠。乌鸡,腊肉加上各类配菜,经大厨的烹饪,再放入锅中炖,使得土鸡充分吸收其中的精华,汤更是整锅菜的味觉核心,口味集聚升华、回味无穷。

一锅炖还开发配套的有各种各样的小吃和酒水,小零食是地道的镇坪风味:炸酥肉,芝麻汤圆、花椒叶、天星米粑粑、苦荞饼、浆巴馍,还有黄金洋芋……,酒水是自酿的苞谷酒、高粱酒、五味子酒、猕猴桃酒等,每一款都是美味,让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镇坪是长寿文化之乡,长寿老人多。药膳一锅炖是根据长寿老人的食谱总结而成的,大山里中药材众多,金钗石斛、野山参、称筋草等等都可入锅。吃了强筋壮骨,美容养颜,延年益寿。

一锅炖不仅是美食,还蕴含着丰厚饮食文化的内涵,为人们品尝倍添雅趣。吃一锅炖时,男女老少、亲朋好友围着热气腾腾的一锅,把臂共话,举箸大啖,温情荡漾,洋溢着热烈融洽的气氛,符合了红红火火团团圆圆这一中国传统文化。

一锅炖店铺和食材基地里解决了50多名农民工的就业问题,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赚钱。谭勇说自己也是农民的儿子,很想带领父老乡亲们共同富裕。看着大家对一锅炖的喜爱,决定扩大经营规模,让更多的人能够品尝到一锅炖的美味,在安康、岚皋、汉阴、竹溪、巫溪等周边地区都逐步开起了连锁店。

一锅炖来源于古盐道,升华于民间。承载了镇坪人太多的记忆,那独特的味道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积淀着浓郁的乡愁。现在又成为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好产业。作为一种特色饮食,亦是一种文化的符号,记得住乡愁,挂得住乡情,一锅炖已成为大巴山一带的代表美食。

新年滋味

文/邓迎雪

每年元旦,我和家人都是在飘香的美食中迎接新年到来。

这两年,儿子喜欢上了吃火锅,于是元旦家宴就以火锅为主了。

我提前做好胡萝卜丸子、水氽丸子,在菜市场买了新鲜的牛、羊肉,让店家加工成薄如纸片的肉卷。又准备了海带、豆腐、粉条、鸭血,还有几样青蔬,再用半个上午的时间熬制了香辣牛肉锅底,至此,所有吃火锅的食材都准备完毕了。

元旦这天,全家人围桌而坐,在火锅的氤氲香气里,一边享用美食,一边闲话家常,说说新年的打算,回顾一下过去一年的收获和不足。火锅越吃越有滋味,新年的努力方向也越来越明了。

新年第一天,是一个崭新的开始,蕴含着人生希望。在这充满喜庆和憧憬的日子里,饮食与往日相比自然丰盛了许多。

小时候,每到元旦,母亲总会在这一天,精心包顿饺子。在母亲心里,元旦的饺子和春节的饺子一样,都有喜庆团圆、吉祥如意的意思。吃了饺子,一年会有一个好的开端。母亲往往在元旦前一天就从菜窖里拿出贮藏的青皮萝卜和芥菜疙瘩,擦成细丝,在开水里焯一下,挤出水分剁碎。然后放入肉馅和盐、葱姜末、花椒面、酱油、香油一起搅拌调制。萝卜肉馅的饺子是最普通的农家水饺,咬一口,入口鲜香,带有萝卜独有的清香。

我在洛阳读书时,每年元旦都过得极其热闹。元旦晚上,班里组织有联欢晚会,同学们风华正茂、多才多艺,歌曲、小品、相声应有尽有。不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元旦聚餐。学校食堂在这天以寝室为单位给同学们发放聚餐菜肴,大家拿着干净脸盆,喜滋滋地去食堂领菜。聚餐菜品样数不少,有油炸花生米、凉拌腐竹、红烧茄子、白菜海带炖豆腐,还有凉拌耳丝、烧鸡、蒸鱼。我们寝室的碗碟齐上阵,把桌子摆得满满当当,小小的房间里香味四溢,让人垂涎欲滴。那时,同学们天天吃大食堂,饭菜缺乏油水。面对这桌美食,大家兴高采烈、大快朵颐,这也成了我多年后最难忘的回忆。

在我对元旦美食的记忆里,难以忘怀的还有邻居陈阿姨做的美味元旦年糕。

陈阿姨是父亲的老同事,对我像女儿一样慈爱可亲。每到元旦,她都会在家做年糕。陈阿姨说,在她豫北老家,有元旦吃年糕的风俗,年糕有“年年高”的寓意,吃了年糕,新的一年会事事如意、生活步步高。那些年,每年元旦前,陈阿姨都会给我送来年糕。那些糯米年糕质白如玉,粟米面年糕色泽金黄,用油煎好后,外焦里糯、细滑甜香、滋味悠长。

后来,陈阿姨回乡下养老,我再也没吃过那么好吃的元旦年糕了。如今十几年的时光过去了,不知她现在一切还好吗?

我的老同学云说,她家每年的元旦聚餐都是放在晚上,我询问原因,她说,虽然正值寒冬,农田里没有什么活计,但她闲不住,又在镇上找了份临时工作,中午没有时间做饭。所以,就把元旦这天的丰盛饭菜放在晚上做了。我能想象到,在那个宁静的冬日夜晚,一盏温暖的灯火下,菜香酒浓,她和家人围桌而坐,聊着天,说着新年的打算。农家生活因为有了希望而美好,因为有了美食,日子也变得活色生香起来。

过了元旦,春节的脚步就越来越近了,一年的工作生活又有了一个崭新的开始。元旦这天,让我们在香味缭绕的美食里,好好享受生活的安宁和美好,积聚能量,重新出发,迎接新年的到来吧。

童年美食

文/何海芳

母亲节刚过,又即将迎来端午节,我想我是有口福了。每逢端午粽香飘,我却寻找不到儿时特有的味道。

每年此时,最让我忆起的是童年的美食——鸭母粽,那永远忘不掉的味道。

“鸭母粽”,雷州特有的美食,清香可口,造型独特,形似鸭母,儿时非常喜欢。除了它的形状非常吸引人之外,它的粽叶显得更加特别,不同于一般的粽叶,而是由一种橹罟刺代替,饱含清香。最有特色的是,里面的辅料由当地特有食材蛤蒌叶,经过切碎、炒香,装在里面,味道非同寻常。当舌头滑过它的馅料,口水不约而同地滴出来,连呼吸都有它的香气。

记得小时候,我是一个嘴馋的人,经常让母亲包粽子,而且非得是这种“鸭母粽”才行,母亲都拿我没办法。“鸭母粽”,我对它情有独钟,觉得很新奇,既可以吃,又可以玩,而且充满着人生百味中最好的味道。

在雷州半岛一带,都有“五月五,提鸭母”的习俗。以前每到端午节前几天,农村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去野外摘橹罟刺 。每次我都跟着母亲去,想着能够吃上美味香甜的“鸭母粽”,口水都禁不住往外流。

有一次,母亲摘回橹罟刺叶,让我撕掉叶子上的刺并且洗干净,我可乐意了。我慢慢地撕着叶子,小心翼翼的,怕叶子的刺伤到手,嘴里时不时还念念叨叨着“鸭母粽”、“最爱的鸭母粽”。一会儿,母亲把馅料准备好了,开始把粽叶织成“鸭母”形状,再往里面装入糯米、猪肉、腊肠、香菇、虾米等馅料,最后放在锅里蒸煮。“鸭母粽”的清香缓缓地从锅中溢了出来,我贪婪地嗅着这一丝丝、一缕缕粽香,垂涎三尺。

有时,母亲做的“鸭母”形状多了,就约上几个小伙伴,把它当成玩具放在盆里游,貌似鸭子在游水;母亲做的“鸭母粽”多了,就拿一两个和小伙伴分享,你一口,我一口,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甚至“鸭母粽”粘到手上都舍不得浪费,舔得一干二净,“吧唧吧唧”的声响穿过每根手指头,至今回味无穷。

“鸭母粽”,儿时最忆的美食,最美的味道,是那永远挥之不去的甜美记忆。我想我忆的不是端午,而是快乐;吃的不是粽子,而是心情。

半饱就好

文/彭佩

曾经,我也算得上是一个嗜书者。可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我也像大多数阅读者一样,渐渐被这个手机碎片化阅读时代绑了票。好多年以来,我都不曾完完整整地看过一部纸质的书籍了。

然而,我的一个爱书的朋友,却一直保持着持书阅读的良好习惯。一本再厚实的书,他总有毅力把它读完,写出的书评精致出彩,着实让人钦佩。

朋友说,他看书从不一气呵成。每每看到精彩处,他便会合上书页,留到下次再读。20多年,概莫能外。

如此的阅读方式,让人奇怪。包括我在内的无数书籍热爱者,初捧新书时,都有着如饥似渴的热烈,恨不得一目十行,一气读完。可人的精力是相当有限的,长久的阅读粗糙了原本丰盈的内容,也磨去了兴致的棱角。最终,落得自己把自己逼到意兴阑珊的地步。渐渐地,坚持捧书阅读便无从谈起了。

朋友的感悟让我感怀。看似无足轻重的阅读习惯,却让他在浩瀚的书海里阅尽千帆。对于阅读,他总能恰到好处地在高潮处停驻眼光。于是,悬念藏在了书中,兴致便沸腾在了心中,继而为下一次的续读埋下了不可抗拒的伏笔。

还有一个朋友,是个人人艳羡的美食家。他有着浓重的口舌之欲,却从不“暴饮暴食”。一道再美味的菜,他最多只品尝四五口,从不逾越。

在大家看来,他如此走马观花般的吃法,实在品不出菜肴的精髓。可恰恰相反,美食在他口里融化升华,他写的美食专栏圈粉无

数,寥寥几语便直戳读者味蕾,让人观之垂涎。

在这个物质丰裕的时代,被各种美食宠坏了的人们,个个都在抱怨美味难觅。可在他的口舌之间,却流连着数之不尽的饕餮之味。即使吃过多次的一道老菜,他也能品出别样的滋味。

他说,胃有空间,心灵才有空间。面对再美的一道菜,都要给味蕾留一点余地,只有做到不贪恋,那菜肴才会对味蕾产生醇厚而长久的吸引力。正所谓,恰到好处的品尝才是美食之道。凡暴饮暴食者,皆是囫囵吞枣,吃饱了就想着如何让阻塞在胃里食物快点消化,却忘记了回味美食入口时的那份美好。于是乎,再美的食物,在暴食之下,也印象平平,惊不起任何的波澜了。

半饱就好。呵护好自己的肠胃,让精神处于一种半饥渴状态,能让每一口美味的食物到达口中时得到最大的享受;因为半饱,当你在下一个街口发现了新的美食的时候,你才不至于胃口没有了容量。同理,半饱是一种生活智慧。对现实保持一种满足,对未来保有一分好奇,相信生活里头总有更好玩的事情,会在下一个阶段出现。

俗话说:吃饭要吃七八成,做事要留三四分。无论是读书者恒久坚持的感悟,还是美食家给味蕾留有余地,皆诠释的是同一个道理。半饱其实就是一种面对诱惑的不贪恋,短暂的驻留之后,前方会是更好的风景。半饱更是一种对待生活的不苛求,将所做之事度以分寸,不多不少,适可而止。回首看时,你会发现人生里面,容驻的是一个丰润的世界。

寺庙的美食

文/清风旷野同行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让我陶醉不已。再次踏入时正炎夏,山中清新的空气,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树,青草鲜苔的幽径,潺潺流水,亭台楼阁的情境,无不让人留连忘返。

正值中午,半日游览早已肌肠辘辘,路过大明寺门前,两三村民正在做饭,茅屋下放着小方桌,上面摆着碗筷酒杯,见他们从厨房端出几道时蔬,又端出一盆鱼,并拿出一瓶美酒,飘溢的香气,在寂静的林间传得尤快,将饥饿感打到最高峰值,想必这是山间最好的鱼,最天然环保的蔬菜。可是他们不卖,无奈只好继续前行,进庙后,忽然看到一侧门楼上写着:素餐厅,于是拐头便走了进去。

也许不是旅游旺季,大厅无人,听到我们呼唤,从里面走出一个农家妇女般的服务员,听说我们要吃饭,便将我们引入一间侧厅,仿红木太师椅和圆桌,靠窗户放着一张长方桌,上放文房四宝,墙上挂着禅语字画,风扇开着,火热的心一下子宁静下来。

服务员拿来菜单,让我们点餐。接过菜单一看,竟然和外面的餐厅一样,浑素全有。有鱼、红烧狮子头、糖醋排骨、烧鸡公、油煎春卷等。我觉得奇怪,刚要问,服务员却笑着说:“吃了您就知道了”。

先上来的是一份红烧狮子头和红烧鱼,我用筷子轻轻夹了一块,非常松软,下口一尝,原来是豆腐所制,但润滑爽口,且和着名的扬州狮子头味道非常相似。那鱼煎得不老不嫩,恰到好处,夹一块品尝,原来也是豆腐所制,只不过鱼是由老豆腐所制,而狮子头所用的嫩豆腐,鱼的外皮用紫菜贴上,做工精细考究,若不细细分辨,根本无法看出,虽为豆制品,但品出的却是鱼的味道。

“怎么样?”中年妇女问道。

“好吃!好吃!”“如果不品尝,真不敢相信这是豆制品”。

“我们虽为寺庙,同样有美食”。中年妇女笑道:“我们师傅的水平很高呢,你们来得巧,没人,要是旺季来,想吃都吃不到,早就被预订了”。

糖醋排骨上来,大家都抢着品尝。“是什么做的?”我问在坐。

没有一个答出来。

中年妇女向我们解密道:“排骨肉是用藕经打碎而成,中间的骨头用的是芋头。制作时,将着色的藕泥裹着芋头,然后下油锅炸,最后烩乳勾芡所成”。

“原来如此”。真是不敢相信,寺庙师傅的手艺如此精湛。记得多年前,我曾在栖霞寺吃过斋饭,那是一碗有香茹、豆芽、金针菜以及青菜的杂烩素面,那时就感觉别有味道。没想今天更大开眼界,品尝了寺庙特有的美食,直到回去的路上,口中依然留有余香。

回去上网搜索,方知自己孤陋寡闻。早在汉代,寺庙就“持斋吃素”,并推动了民间的素食风俗。“寺院僧人平日汪刖酱瓜、腌萝卜过粥,午餐吃黄米饭、大烩菜,逢到“佛欢喜日”(佛教节日)办素席,吃香粳米饭。寺院的厨房,称为斋厨、香积厨,除管和尚们的膳食外,还要为各地接踵而来的行脚僧解决就餐问题;香火旺盛的寺院,常年进香拜佛的施主、香客很多,寺院要为他们供茶供饭,这样,促使斋厨素食烹调日趋讲究”。

梁武帝时,南京建业寺有一僧厨,素菜烹调技艺精湛,“一瓜可做数十肴,一菜可变数十味”。唐代湖北梅山五祖寺的煎春卷、烫春芽、烧春菇和白莲汤(甜食),制作精美,是佛门子弟的美食。五祖寺的春卷是采用寺院山上的野菜,配上豆腐干、豆豉汁、面筋泡及各种调料,外用青菜叶或豆油皮包好煎成的。

宋元至明清,寺院素菜已能配成品位甚高的全素席。许多菜肴,以荤托素,如素鸡、素鸭、素鱼、素火腿等,不但与荤菜形似,而且味道也略有一点相近。寺院斋厨可以用白萝卜或茄子加发面等原料制成“猪肉”,可以用豆制品、山药泥烹制出“油炸鱼”,可以用绿豆粉掺水仿制成“鸽蛋”,用胡萝卜加土豆仿制成“蟹粉”,厨师的巧思和手艺满足了人们饮食情趣上的需要。当时,佛教中有人反对素菜荤名,认为这样是犯了“意杀戒”,因而称素鱼为“如意”,称素香肠为“玛瑙卷”。

寺院素菜中的一种名菜“罗汉斋”,是用十八种原料做成的,喻意对佛教十八罗汉的虔敬。上海玉佛寺的罗汉菜是用共菇、口蘑、香菇、鲜蘑菇、草菇、发菜、银杏、素鸡、素肠、土豆、胡萝卜、川竹笋、冬笋、竹笋尖、腐竹、油面筋、黑木耳、金针菜加调料做成的,外形丰肥,吃口清鲜,可以大鸡鸭鱼肉之味相媲美。此外,扬州大明寺的“笋炒鳝丝””(主料香菇)、重庆慈云寺的“回锅腊肉”(主料面筋)等均属素斋中的名菜,其形、色、味和质感都可乱真。

寺院美食在民间一直很受欢迎。明清时江苏人喜吃的什锦豆腐羹(又叫“文思豆腐”),原是天宁寺文思和尚做出来的。清代美食家袁枚称赞的醋渍萝卜和腌大头菜,原是承恩寺僧人的过粥菜。这些素什锦如今成为普通百姓的家常菜。

比起寺庙的香火,他的美食更让我留连不已。

美食的苦滋味

文/姚文冬

乡间的虫鸟被做成美食的,以知了猴和麻雀为多。原以为这是缺粮少肉的年代,既能饱腹又可解馋的权宜,孰料在营养过剩的今天,仍被人们追逐。这两种虫鸟我都吃过,是简单的油炸、火烤,不如餐馆讲究,而且早就不吃了,因为这两个小生灵,先后触痛了我的心灵。

知了猴是蝉的幼虫,活在暗黑的地下,修炼十几年,才有机会钻出洞穴,爬上柳树蜕变成蝉,这是知了猴命运的重大转折,更是生命的质变,但是蝉的生命很短,所以它才会在炎夏声嘶力竭地歌唱吧。但并非所有的知了猴都能达到这一目标,还有大多数,刚破土而出就被逮住了,爬到树上也被戳了下来,甚至被直接从洞里挖出来,然后,扔进了油锅或冷藏到冰柜储存。

夏夜,行道树下、郊外的树林,都是打着手电筒捕捉知了猴的人,既有休闲的乐趣,又有美味的诱惑。

漫长的岁月,知了猴在黑暗中,专心做一件事——挖一条通往地面的通道,爬出去,做一个在阳光下会唱歌的蝉。那通道就像一眼垂直的井,手指粗细,工程浩大,工期漫长。知了猴每掘进一厘一寸,就“千里迢迢”返回到起点——大树的根部,吸食树根的汁液增补体力,还有个更重要的目的——排尿,它需要大量的尿液把松软的浮土和成泥,再用泥浆像抹墙一样,抹在洞壁上,所以,知了猴的地道光滑、结实,不会塌方。年复一年,它们不厌其烦地重复这件事。

当我从法布尔的《昆虫记》中读到这些,就再也不想吃它们了。我还劝阻别人别再去捕捉。知了猴太像我们那一代的乡村孩子,在穷日子里面壁受苦,努力挣扎,都在夏天从那个狭窄的通道向外冲,可结果呢,出人头地的只是少数,大多数则成为生活的负重者。

对麻雀的垂怜,也出于相似的情愫。

在乡村,没人去心疼一只麻雀,更谈不上尊重。我目睹过一次对麻雀的屠杀,真是触目惊心。那天我正上晚自习,被窗外的响动惊扰,跑出去一看,是物理老师端着气枪、体育老师攥着手电筒,俩人在打树上的麻雀。冬夜的杨槐光秃秃的树枝上落满了麻雀,凡是被手电光罩住的,都成了活靶子,那没被光照到的也不敢妄飞,乖乖等死。物理老师弹无虚发,中弹的麻雀就像褐色的落叶从高处落下来。他说,明天用这些麻雀包一顿饺子吃。

我羡慕老师的枪法,并被麻雀馅饺子馋得直咽口水,还为知道了麻雀怕光而惊喜,却没有一丝对麻雀的同情,直到多年后的一天——

母亲去买菜了,我躺在炕上歇息,一只麻雀从敞开的窗户撞进来,我翻身迅速关上门窗,挥舞着笤帚,从炕上追到地下,从椅子跳上桌子,赶着它满屋跑。终于,这只累晕了的麻雀被逼到了墙角,它浑身发抖,仰着脑袋和我对峙,脖子上的一圈羽毛奓起来,眼里放出恐惧的光;它的嘴半张着,不知是在喘气,还是想咬我。我缩回了手。

一刹那,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我心上狠狠一撞——这只麻雀多像我,丑陋、矮小、敏感、易怒,会飞,但飞不高,也飞不远,总爱围着故乡打转……那年,我进城有几年了,还没站稳脚跟,有很多疑惑,也经常碰壁,因过度自尊而对人设防……真如同这只误入人居的麻雀。我感觉是在和自己的灵魂对峙。从此,我再也不捉麻雀,更不吃麻雀了。

乡村的酒席味道

文/谢新正

进入冬天,日子仿佛一下子飞起来。特别是在乡下,日子更快。人情多得一个接一个,酒席一场接着一场吃。七姑八姨喜得孙子新添人丁,老舅过寿,老表过三十六,老小外家,左邻右舍,红白喜事,一家挨一家排列组合着。秦岭大山里人,永远打不倒的乡俗与人情世故,千年约定,捆绑一起,舌尖率先,钞票开路。即使砸锅卖铁,也得凑个人气,人情世故,断然不可忽略省却。

前几天,堂弟打来电话,说准备给叔父过八十三岁大寿。虽然说只是让我知道一下,不必回去,只是怕后面我知道了会埋怨他云云。那怎么行呢?叔父勤劳辛苦一生,在我的记忆里,热闹操办过生日,这还是第一次。七十三,八十四是老年人的门坎儿,借此冲冲喜,让老人家乐一乐,安度晚年,也是做儿女者应尽的孝心。老人能吃多少?还不是让客人们吃吃喝喝,让儿女们风光体面,顺便赚得孝子美名!操办红白喜事儿,早已成为乡俗,为人晚辈者,及时回去,为老人祝寿,责无旁贷。

走进村子,强劲的吃喝风扑面而来,漫游涌动,风速不减往昔平常。对于主家,是自家吃自己;对于客人,也算是为地方经济振兴做一点贡献嘛。五千年中华文明,从麦子的记忆,到稻梁的陶醉,到果蔬的漂香,再到农耕民族对于美食依恋与不断推陈出新,令人一提起酒席就胃口大增,精神亢奋。在记忆深处,总希望天天有酒席吃。乡间美食的强烈诱惑力,扎根在童年的记忆里,有了美食回味,不论走到天涯海角,谁还会生发浓浓的乡愁?对于乡村酒席美食的记忆,总是遗憾多于感叹,感叹自己非天才作家,如若是的话,发誓一定写出欧洲人引以为骄傲的万卷羊皮书,令全世界的美食家为之倾倒,蜂拥而起羡慕嫉妒恨去吧!

在小镇的酒楼待客,客人们须赶上十多里路程。从自己村子到小镇,多是乘摩托出行。比起在农村待客坐大席,一坐一大场、一村全聚集、一家祖孙三代齐上阵,往往一家人就坐一桌子的强大阵容,显得精练多了。来客多是大男人,男女聚桌而坐,水酒饮料,爪子糖果香烟,一样也不能少。菜肴是八凉八热,满盘子满碗。说是给耄耋老人过生日,还不如说是给客人嘴巴过生日;说是过喜事儿,还不如说给各自兜里的钞票开欢送会。

酒席上菜肴色味香型量,颇合客人胃口,味道不错,经济实惠,虽与城市大酒店饭菜味道没法比,终究是在小镇文明的窗口,品尝文明的菜肴。客人们大都是一个村子的,为了一个共同革命目标,吃好喝好,酒满心诚,菜香留客。客人大老远的来了,不让其吃好喝好,就是主家缺位,会令主家心里不安的……

坐在席上,吃着喝着,我立马心猿意马起来。回味起儿时的乡下红白喜事场面。虽然物质匮乏时代,富裕人家操办酒席,总还是会办得风光一些。客人们坐满一大场,熙熙攘攘,那是最令人向往、称做十三花子的酒席,八凉五热,色彩斑斓,香味香形诱人,上菜开席,筷子舞动,只听得一片咂咂声。人人满脸红光,个个嘴角泛油,喜洋洋的乐;醉得像红脸关公一样者,东倒西歪,满嘴胡说,肯定是好一口的中年人。白酒是纯粮酿造,也许店小二偷偷掺兑了一些水份?怎奈白酒是个融合力极强的东西,与大肉相生相克,与主食为伍,与蔬菜为伴,不在乎水来占自己便宜,偷自己风光,不妒恨菜肴抢占自己镜头。

经济条件稍差者,能弄出个豆腐席,也不赖。纯粹的豆腐菜,上一碗豆腐,下一碗豆腐,干的湿的,汤的炸的,烩的炒的,煎的炖的,所用调料,不过食油食盐生姜辣椒大蒜大葱柿子醋。菜品林林总总,出神入化,令人感叹困难时期舌尖中国,照样魅力无穷,光芒四射。乡下土厨子,正儿八经土生土长土农民,将一大块豆腐能弄出个满盘满桌豆腐宴,白里透红,青红相间,红汤耀眼,五光十色,令人拍手叫绝,腮腺涌动。

想想看,这乡村美食,单一道菜的名字,就令人浮想联翩。白菜烩豆腐,青菜小炒油炸豆腐丝,烩豆腐丸子,麻辣豆腐,菜豆腐……酒饱饭足,再来一碗热气腾腾的菠菜豆腐汤,红油在汤里闪亮,菠菜在其间冲浪,葱花在汤上漂香,生姜调合面在里面散发热量。寒冷的冬天,正坐着吃酒席,猛然间狂风大作,温度骤降,大雪飘零,一碗滚烫豆腐汤,足令人周身热血沸腾,末梢神经通上电流一样暖和脉动,御寒祛冷,心口暖融融的舒服。

那豆腐家族集体亮相,不亚于当今任何一场选秀赛美大荟萃,吸引人眼球。豆腐家族秀一秀好身段,亮一亮好成色,品一品美滋味,即使已经醉眼朦胧,神志飘飘忽者,仍然会回味一桌美食的力量,一道豆腐菜的色味香形。客人虽不能具体概括出一桌美食的文化特长,胃口却知道那道菜早已穿行于胃肠的深处,胃肠已隆重欢迎他们的到来;那道菜勉强被胃肠接纳……

农人自种的大豆小麦谷子高粱还有荞麦绿豆红小豆,自已种植的红白萝卜大白菜,土豆红薯。那时还没有太多的农药,也不会有今天谈虎色变的转基因食品,人虽然活得比较清苦,但却生活得健康放心……

劝酒的来了,一个村的,虽然不胜酒力,也只好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以尽客主之宜,否则会被误认为看不起客人。该喝不喝,是要被客人怪罪的。

平淡

文/固镇张芳

刚参加工作那年,生活过得紧紧巴巴,缺吃少喝,嘴就馋,遇到吃流水席,便狠狠地去吃上一顿,改善生活嘛。

日子渐渐富足了,吃多了,腻歪了,满嘴大鱼大肉,吃就成了一种负担。觥筹交错之间,最想吃的却是酱豆子、咸菜。白粥、馒头,萝卜干,在我看来,乃人间至味。

过年前,朋友少不了聚会。潮汕菜、客家菜尝遍了,吃得毫无胃口,面对着一桌子丰盛的菜肴,筷子却直奔酸菜而去。酸酸的芥菜开胃消腻,还有普宁豆腐,潮州芥兰,都比鱼肉美味。

古人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实际上也是,吃多了,人昏昏噩噩,没精神。这也是科学上可以解释的——饱餐,血液都流到胃里了,整个人昏昏沉沉。有人提倡半饱,有人提倡过午不食。美学家朱光潜强调“少吃多动”,认为“少吃多动”,情绪不会低落,吃得少,动得多,身心俱佳,何乐而不为呢?

过年时,桌上的鸡鸭鹅不会少。这些东西以前是祭祀祖宗的,自己哪里舍得吃?现在好了,吃喝不愁的年代,讲究也没那么多了。我有个雷州朋友汪耿,对吃颇有研究,吃鸡都有多种吃法,什么卤鸡、白切、盐焗、泥焗、水晶、葱爆、滑鸡……想想也是,吃什么不重要,怎么吃才是需要动脑筋的。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少而特才是美食的价值所在。东西多了,容易造成味觉疲劳,吃着吃着就饱了。比如,我也爱吃鸡,我爱吃清淡的白切鸡,入口爽滑,亲切如山野的风;再比如,吃鹅,我爱吃柏塘的白切鹅,沾上酸辣汁,也是罕见的美味。当然,只能少量,吃撑了,那就毫无意义了。因此,做美食,追求的是特色。我百吃不厌的淮南牛肉汤,也是颇有地方特色,只要你吃过一碗,就进入了你的乡愁,便会在某个时刻突然想起,想来一碗。

简单,也是美食的必不可少的特征。这些年,经常念及的菜肴,都是儿时的小食。春天,我爱吃腌蒜苗,放点芫荽、干辣椒、生抽、陈醋;夏天,我爱吃清炒瓠子,爱吃面筋稀饭;秋天,我忘不掉腌萝卜缨子,不知道为啥,经过腌制的萝卜缨子,那么开胃;冬天,酱豆子、萝卜干也是我最爱吃的菜,滴点麻油,香喷喷的,胜过大鱼大肉。

除夕这天,我烧了鳜鱼,炒了个芹菜肉丝,切了两个咸鸭蛋,还有凉拌菠菜……虽然至简,但,是我所爱。我在这平淡中感到满足。

美食在精不在滥

文/朱国南

《归田琐记》中《小炒肉》载:杭州某秀才,娶得原明大将军年羹尧家败时遣散的一位侍女为妻。她在年府专司饮馔人员中只管“小炒肉”一菜。他得知小炒肉美味异常,流涎不已:“夫人何不炒来一尝,享享大将军的口福?”夫人笑他:“小炒肉,要取全猪中某部位精肉精烹而成。你一介穷书生,买肉论斤,我何以做得?”秀才无奈。不久,村里神社秀才值会首,分得供神的全猪。他喜冲冲抬回家让夫人一试身手。夫人一看说:“小炒肉用现宰鲜猪方可,此猪宰已近天,怕做不出年府那样的味道了。既你嘴馋如此,我不妨试试。”

她挑来拣去,割得一些精肉勉强为之。小炒肉烹好端上,阵阵奇香扑鼻,秀才谗涎欲滴。夫人说:“你先尝着,收拾一下我再来陪你。”谁知当她回来时,秀才委顿于地,翻着白眼,张口难语,奄奄一息。那小炒肉已吃了精光。也许秀才因其味道太妙不可言,吃得太肆意忘情,囫囵把舌头吞了下去,给噎昏了。

故事虽似夸张,但小炒肉美味之了得亦可想而知。也说明了美食在精不在滥这个常识性道理。我们以美食闻名于世,这倒是一份了不起的荣光。“八大菜系”推陈出新,“满汉全筵”时作炫耀,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但,近些年也渐有了些异化的倾向。吃完鲍参熊鹿又嘴向蛇虫鼠蚁。除了人,地球上凡有生命之物几可入食,越食越滥且越食越粗野:把活猴夹在特制的餐桌中,破头生食脑髓说是滋补;把活鹅赶上烧热的铁板上,取烹烤灼充血肥厚的鹅掌谓之可口;将活驴固牢,随意割取血淋淋的肉作烧烤图是鲜美;将刚生无毛的婴鼠上碟做菜,筷夹、蘸酱、入口各一“吱”,曰“三叫”新奇有趣……这等食法,还有人冠之为“文化”。其实,这是一种茹毛饮血的倒退,是食的野化或兽化,与“文化”绝无关系。

食,不过品味、饱腹。那滥而粗野的食、暴殄天物作趣的食、比奢斗刁铺张的食,是对食文化食文眀的反动。饱腹解决了,多在烹调技艺下功夫,使“味”之精致、精细和精美,才是食文化发展的方向。精烹细脍有专攻、有创新,就可化腐朽为神奇,萝卜土豆猪牛鸡鸭,都可以做出令人食指大动的美食。猪身上一块肉,就可烹出教人把舌头吞下去的精奇美味,这又何必挖空心思海陆空大搜索,有脚无脚一网打尽,去满足这个方圆一寸难厌之欲?

年夜饭

文/林海

英国首相卡梅伦访问中国时,驻英大使刘晓明引了两句诗来形容卡梅伦的到访:“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这首诗出自史青的笔下。

一千多年前一个除夕的夜晚,“五步成诗”的史青在大唐帝国的金殿上,写下了这首除夕的景象。这也是他留下的唯一的诗篇,题目叫作《应诏赋得除夜》。“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摧。风光人不觉,已入后园梅。”史青眼里看到的只有后园的梅花,看不到的却是除夕夜的美食。

(一)

小时候,物资贫乏,在吃肉还需凭票的岁月里,一日三餐更难言惊喜。好在每到过年时,大人们总会像变戏法似的弄出些平常难见的美食来,所以我们对年的渴望是如此的强烈。那时住在宜宾的一幢筒子楼里,除夕的前一天,鞭炮声中,阳光灿烂了,大人的脸变得明亮了,家家户户也开始准备年夜饭了。

煮香肠腊肉、炸酥肉、炸丸子、炸年糕等,各色的美味香气弥漫在整个走廊,对于我们这群味蕾蓬勃、嗷嗷渴食又饿不死的小男孩来说,那是一种致命的诱惑。

我的外公曾是大厨,从小耳濡目染,母亲自然烧得一桌好菜。可最难忘的春节美食仍是母亲蒸的咸烧白:五花肉和宜宾芽菜在大碗中层次铺开,配上剁细的泡椒、泡姜和花椒,蒸好后还必须隔上一夜,第二天再蒸一次才能上桌。一夜时间的洗礼,芽菜在脂肪的浸润下变得更加缱绻,而渗入芽菜芬香的肉块晶莹饱满,颤巍巍地趴伏在最上面,夹起一块送入口中,满嘴的肉香在口腔内翻滚融化,那感觉,真是一生只为这几秒。

现在回想起来,如今这个不太符合饮食健康标准的食物,在那个肥胖和糖尿病绝迹的特殊年代,绝对是一种令人心尖发颤的极品美食。

(二)

每一方故土的草木风雨,熏染出每一方山水滋味的独特食物。比如我们达州——大山松柏连天,熏出的腊肉无论放多久,吃起来都有浓浓的松烟柏香,一入口中油水浸牙,豪放的感觉油然而生;而我的出生地——川南,温婉清秀,用竹叶、麦草熏烤的腊肉,自然味长香细,总有一种农家炊烟的气息,妙在口中的是那份轻轻袅袅。在我的老家福州,虽然不吃腊肉却仍有春节那味传统的食物——鱼丸。

说到鱼丸,在老家真是家常得到了乏味的地步,但大伯做的绝对是一道化平凡为神奇的年夜菜。

除夕一大早,大伯就开始在厨房忙活,深海黄鱼先刮骨去刺除去血丝,得到雪白的鱼茸,再和五花肉混在一起,为了让这两种不同食材中的胶原蛋白充分融合,得用木棒反复捶打,直到打成肉泥,这还只是第一步。由于不放芡粉等黏合剂,为了让鱼肉成形,放盐后还要用手顺时针方向不停搅拌半个小时,让鱼肉中挤进无数的气泡,而盐又加深了凝固,这时,松散的鱼茸渐成极其松软的鱼肉团,用手在肉团上一挤,一个漂亮的鱼丸掉进半开的水中。

除夕的夜晚,再配上新鲜的鸡肉、海虾、白菜、粉丝,加入骨头汤,在火上熬半小时,再热气腾腾地端上桌,一道精心制作的年夜菜大功告成。吃时,不松不紧的鱼丸颤抖在筷子尖上,却不往下掉,白嫩的一团,而清淡的白菜和粉丝就像水墨画一样,经过上面食材的层层晕染,鲜味也变得格外浓艳。

(三)

美好的时光总是匆匆而去,三百多天等待换来的区区三天转瞬即逝。

随着初一那张红色的日历被撕去,敏感的小孩开始变得忧伤起来。年渐行渐远,鞭炮声黯淡了;阳光也在黯淡中,大人的脸也逐渐乏味起来。

可对蛋白质的不懈追求,让每个小孩都无师自通地学会了自我开发“美食”的能力,用没写过的作业纸包上蜻蜓在火上烤,虽然不敢吃,但四溢的香气也足以安慰在饥饿中成长的神经。当然最好的食物,是趁大人们上班后,将家里的香肠偷出来,在大火上烤。记得一次,烤香肠时将邻居家发火的刨花烧了个精光,结果,邻居回来后挨家挨户告状。那晚,小孩的哭声在家属院中此起彼伏。

希腊神话里有个叫坦塔罗斯的人,因为得罪了宙斯,他被罚站在没入下颔的水中,各色甜美的水果环绕其脸,但他却什么也吃不到。年少时的我觉得这个惩罚简直太残酷、太惨无人道了。不过,现在我不这么看了,如今美食环绕触手可得,生活自然少了许多乐趣。给女儿讲我们小时对“吃”的狂迷,对美食失心疯的追逐,在物资泛滥中长大、天天如过年的她会哑然失笑,她永远也无法理解,在我们饥肠辘辘的童年,会为了一片香肠或腊肉,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如今过春节的意义,对我来说更多的是对逝去亲人的思念,是对儿时伙伴的记忆;是一大家人聚在一起的守岁,是对所爱的人的深深祝福,是从日渐淡漠的人际中,重新感觉这个世界和生活的美好。至于,吃什么,真的已不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