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安逸的文章

2023/01/18经典文章

关于安逸的文章(精选6篇)

释放自己

文/菲儿

上班下班两点一线的生活很安逸,但安逸的有点迷失自己…

22岁,一个花一样的年纪,应该充满朝气与活力,可是自己呢?大学毕业已经两个月了,目前的生活状况是自己想要的,可是不是现在想要的。我想挣脱束缚,想为自己而活,想去旅游,想…太多想去完成的事始终停在了脑海里,有时真的不敢去想自己的未来到底在哪里?

我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充满理想与抱负的人,甚至想要的很简单,能在未来有一个宠爱自己的他,有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小家,养有一只叫沫沫的狗狗,种一些花花草草…不希望大富大贵,只希望平平安安,可是这是老了以后的想法,现在的我如果就过上了安逸的生活,人生会缺失了很多色彩。不要以为人的一辈子很长,到现在已经过了四分之一的时间里,发现它其实很快的,快的我们忘记了曾几何时纯真的自己。

人生总要去经历一些,成长一些,才会越来越了解自己是什么样子的,到底想要什么样子的,也只有经历过、痛苦过、开心过,才会明白自己的心,才会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大一,习惯走过

文/楚嫣然一笑

人越成长,越容易习惯!——孟非

都说时间如隙,眨眼间,从大一开学小鲜肉到如今的大二师姐,日子真的越过越少,越过越快。前段时间,有师妹问我,大一到大二的感觉是怎样的,我沉默,只说了两个字“习惯。”

是的,渐渐的习惯,慢慢的麻木,悠悠的中毒,从大一到大二,中了安逸的毒。

大一刚接触大学,对未来抱着无数的憧憬和抱负,想象着自己在大学中叱咤风云、锻炼能力、策划人生,憧憬着自己在未来一展才华、脱颖而出,或者幻想着自己在学校中简单学习,邂逅美女帅哥,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一切的希望,一切的向往,一切的渴望,或许是一切大一学生刚刚开始的憧憬。

或许慢慢地,在大学生活的安逸轻松下,没有高中考试的压力,没有家长老师的具体期待,我们放开了曾经的雄心壮志,只剩下安逸;或许,大学中突如其来的社团活动,没有以前的单调学习,没有以前的三点一线,我们放开了励志奋斗,留下了丰富;或许,大学学习时间的充裕让人猝不及防,没有高三的紧张压迫,没有学习的规定镣铐,我们放开了规划人生,取下了轻松……

有时候感概,那句话什么着什么着就习惯了真的是真理,大一,玩着玩着就习惯了。当时间从我们看视频的键盘间走过,我们不在意,当时间从我们玩聚会的酒杯旁溜过,我们没感觉,当时间从我们逛街的人行道上走过,我们没注意,或许,大一,就是这么过的,或许可以说,就是这么颓废的。 现在,站在大二的时间轴上,真的好想给大一的安逸自己扇几个响亮的耳光,并狠狠骂一顿,“说好的努力奋斗呢?说好的规划时间呢?说好的掌握未来呢?就这么安逸,这么颓废,对得起曾经在校门前的信誓旦旦吗?……”好想说好多,但是没有用,或许就算说了也不一定做得到,道理谁都懂,只是一般人都会屈服于大学生活的丰富,在渐渐的安逸中磨平了我们的暂漏锋芒,我们总是会习惯。

七堇年说:“人生如路,需在荒凉中走出繁华的风景来。”无数的大一同学们会在生活节奏急转的大学学习中松懈下来,大一,很多时候会是一个大学真真成功的第一步,迈出去了,未来四年,你的奋斗,会是习惯,迈不出去,以后生活,你的颓废,也会是习惯,需要你用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改变的艰难阻碍。

不知不觉说了一大堆废话,但是,如今大二的我只想跟大一的师弟师妹们说一句:“大一,不要松懈,不要安逸,记得我们曾经的豪言壮语,去实现它,不要让轻松成为我们的习惯。”

思 梦

文/轻狂小生

人,不在平淡中奋起,就会在安逸中迷失…

接近六十个日夜,想过奋起,但更多的是享于知足享于安乐,迷失过但更多的是在迷恋那份佳人相伴的闲云野鹤的随遇而安…

悄然间有种错觉,我已到人生暮年,感觉就这样终其一生也是一大幸事…但总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疑问生于心间…内心一场场战争不断上演,奋起与安逸拼死搏杀似乎从没停止,双方永远不分伯仲,但每次安逸总能占到上风…就这样六十个日夜打了不下百场…

昨夜突然梦到了我的葬礼,追悼会上人群稀稀拉拉。悼词是些“一生勤劳朴实…”等等的全民悼词,人们有抽着烟说笑的,有叉着腰点着脚抬头张望的,但更多是来回挪动着的三三两两的纠结着,一副不耐烦的表情。会场中偶尔飘出一句“这人活着时还不错”让我饱受摧残的内心有了一丝安慰,就这样追悼会在大家的不屑与不耐烦中草草收场…

这一切的一切结束后我被埋在了一处碧水青山之地,子孙还算孝顺,高大的青石碑屹立在土坡前显的格外肃穆…而后日子照常,生活的秩序根本没有因为我的离去而有丝毫改变…孩子们的打闹声和着大人们的笑声夹杂着机器的轰鸣声是这个世界给我最大的羞辱…

时光荏苒,两个甲子不知不觉悄然而过,昔日高大的坟堆已被时光雕琢成平坦的小土堆。风雨也早把石碑吹散,洒落在漫山的黄土中…一辆耕地的拖拉机缓缓驶过…小土堆也化成犁下一掊普通黄土…我哭了,哭的歇斯底里…我不甘心,我好后悔…

一阵寒风把我从梦境中刺醒,看着眼前这熟悉的一切我暗自窃喜…回想梦中的结局我又心生恐惧…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不求名垂青史只求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成一颗小小的鹅卵石以供后人或欣赏或批判,或收藏或摒弃,也不枉这世间一行…

时间如白驹过隙,彷徨间自己已虚度二十余载…不禁额头又沁出冷汗,遥想昔日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学有所成,著有《六国论》等传世大作,顿时又心生希望…

成功不只需要侃侃而谈的豪气,更需要悬梁刺股的刻苦,走遍天下的阅历和学富五车的才气…希望今后的自己能少一份轻狂多一份沉着;少一份惰性多一份勤奋;少一份寡闻多一份见识;少一份幼稚多一份知识…

是什么让你放弃安逸,选择为梦想放手一搏?

文/陈欣/索亚/魏小Q

1

朋友马泉是一名瑜伽教练,性别男。回到老家之前,他一个人在广州打拼了5年。

刚到广州时,他加入了当地最大的连锁瑜伽店,每天训练12个小时,只想快点成为一名瑜伽老师。可培训完,到了该给他排课的日子,却总是没有消息,他心里非常无助。

那段时间,马泉经常站在珠江边,问自己“我真的适合这里吗?我的未来究竟在哪里?”在最孤单无助的时候,他认识了来自同乡的女友。生活不再是一个人,在一起打拼了几年后,俩人决定回老家发展。

在他们家乡那座北方小城,练瑜伽的多是全职妈妈,因此常有人笑着问他:瑜伽能减肥吗?男人怎么也教瑜伽?

面对“质疑”,马泉没有过多解释。他每天早晨5点起床,晚上10点回家,用自己的行动告诉顾客瑜伽是什么,私教课又是怎么回事。

靠着自己在广州积攒的经验和这股不服输的韧性,马泉渐渐被当地人接受。

刚从广州回到老家的马泉是迷茫的,他不知道这个小地方能不能容下这个刚从“一线城市”回来的他。但现在他发现,小城市也可以实现他的梦想。离开北上广回到老家,并不是逃避和认输,而是开辟了一片新的战场。

2

认识一个东北姑娘花花,她说家乡太安逸了,安逸使她变胖。她选择只身前往北京,拉上七八个小伙伴,在东五环租了一个60平的小房子,开启了自己的互联网影视创业之路。

“每天都要加班到凌晨,第二天还要早起赶公交打卡上班。”花花笑着分享她的日常,这样的日子她已经过了大半年。

有一次全组人加班到凌晨4点钟,正打算回家,花花突然接到通知8点钟就要展示提案,大家只好打起精神继续工作。清晨6点终于完成了方案,几个人挤在公司的沙发上眯了一会儿就去见客户了。提案的效果很好,他们顺利接到了新项目。

“那一瞬间,觉得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花花开心地说,“如果年轻的时候不打拼、不奋斗,那和咸鱼又有什么区别呢?”

是啊,我们的人生只有一次,那为什么不在自己还可以冒险的时候勇敢地走出去。无论结果怎样,至少在我们回首的时候可以说“我试过了,我不后悔。”

3

“很多人说小地方没有高审美,可是如果没有人把新东西、新观念带回去,那小城市是不是就永远没有这些东西了?”子富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回到贵州老家的。

子富是搞摄影的,他发现在他的家乡,大家想拍照只能去影楼,影楼都是流水线制作。而他会给顾客看一些更好看的照片,或者提供一些更新奇的拍摄方式。

有客户拿着从网上下载的照片满怀期待地来问他,可不可以拍成这样。得到肯定的回答后,这些客户是那么开心。子富坚定地说:“不是只有那些大城市才能拍出好看的照片,我们小地方也可以,而且风景更美。”

去年,子富终于攒够钱开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他还组织了一个摄影爱好者的俱乐部,用照片记录美好。

他从不因为回到小城而遗憾,因为这个城市每天也在发展变化。而只要有发展有变化,就有无限的可能性。

变化,是一个能让人感到兴奋的词,它让我们觉得一切皆有可能。只要太阳每天还照常升起,那我们就要继续去做我们想做的事。

4

当然,不是没有困难。

直到现在,马泉仍然会遇到很多人,觉得瑜伽就是给想减肥的女人练的;

留在北京的花花说自己患上了一种叫“热闹的孤独恐惧症”的病,已经习惯一个人做一切的事;

子富说周围没什么像他一样的摄影师,也没有什么竞争,感觉思想渐渐就停滞了,也很难再有那种逼自己一把的冲劲了。

但他们都没想过放弃。

追梦的路上即使有坎坷,你也不是孤独一个人。在这片土地上,有千千万万平凡又不平凡的年轻人,他们在工厂里、在马路上、在格子间、在会议室,用自己的热爱与执着,为自己的梦想添砖加瓦。

有人的地方就有梦想,有梦想就会有希望。

愿你不再苦苦追寻,能在努力拼搏中收获人生的灵感;愿你不再碌碌无为,能在日升月落中拥抱崭新的未来。

愿不懈奋斗的你,终有一天会和你的梦想不期而遇。

春夏之交

文/箴云

2015年已经过去将近一半,在一片青黄不接的景象中,我们来到了五月,马上就是春夏之交了,翻开自己的博客,上一篇博文到这一篇,居然已经隔了这么久。

是的,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有点多,以至于此刻的心境,就像一个踌躇满志的旅人却在半路上摔了许多跟头,然后觉得自己是不是该歇会儿。于是,我歇了……知道有一天,有一个声音问我:你歇够了吗?于是,我仔细感受了一下,嗯,确实歇够了,这种歇息甚至产生了某中新的疲倦,姑且称之为“休息疲劳”,和所谓的“审美疲劳”一个揍性。

人需要歇息,适当的安逸会让一个颓丧的生命重新焕发光彩。但过分贪安图逸,只会让人越陷越深,这样的教训,我吃的够多。

就像《我的团长我的团》里死啦死啦说的那样:“中国人爱安逸,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命都不要,就要安逸。”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现在不起来,更待何时?

于是,我爬起来了,然而,前路却依旧茫然。

之前的一些事件,虽算不上什么致命的大事,却也让人深觉损失惨重,就像一个人丢了魂儿,他的魂儿却在九霄云外对着他大声嘲讽。好在魂儿还愿意回来,愿意换一副嘴脸重新附在你的身上,让你多少恢复了些许精气神儿。这是恩惠,是馈赠。人要对得起这些恩惠与馈赠。

于是,接下来就是沉痛的反思。可以面壁思过,也可以捶胸顿足,但没必要。生活本来没有什么语调和风格,看你自己去怎么调和。所以我庆幸我还有那么些幽默感,可以自嘲。带着调侃的却有些恶毒的自嘲,虽然苦口,却是良药。

人在思考的时候就不想干其他的事,比如写作,比如吹牛,比如胡编乱造,再比如想入非非。所以我会读书。这段时间买了许多书,也读了十之七八,不敢说大彻大悟,至少也是获益匪浅。

五一放假之前,我买了一本精装版的《谁动了我的奶酪?》,很薄,却很精致。但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内容。内容很简单,其中,主体故事语言甚至有些幼稚,但是这个幼稚,只是个某种程度上的形容词,相对于那些极力展示作者逼格的“精神污染”。我要说的是,这本书真心好,让人如沐春风,我甚至想再买一些送朋友,但这是后话,姑且不论。

有时候,人会犯一个毛病,明明自己做的是一件天底下最愚蠢的事,还沾沾自喜地以为自己在拯救世界,在唤醒民众,以为自己志在四方。实际上,不过是窗户上的苍蝇,眼前一片光明,就是飞不过去……

没人愿意做一只玻璃上的苍蝇,就像隔窗看鱼的猫,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所以,开始期盼着改变,也许也是受了《谁动了我的奶酪?》的影响,我开始空前地渴望着改变,甚至不加区分的期盼一切的改变,不论好的还是坏的。因为,只要是改变,就是一种运动。只要有运动,我这颗年轻的心就不会死。

五月到了,三天的小长假已经足够,这将是这段时间产生的“休息疲劳”的高潮。然后,我会重新走进周而复始的亢奋中。我渴望这种亢奋,穷开心好歹也是开心。摆一副苦瓜脸,没人爱看,而且,也不知应该给谁看。所以,在这个春夏之交,心灵也应该来一次同步的交替。顺便说一句。我感觉我的“冬季情结”正在渐渐淡化,我想这也算是一种进步吧,活在当下,哪怕炎炎夏日,也可以看看花团锦簇,绿草如茵,夏天的黄昏也有着别样的美,而且美得更惊艳,不是吗?

我的夏天就要来了,我能感觉得到……同时,也衷心祝愿看到这篇博文的你们,也将迎来自己的夏季。

无安逸 不蓉城

文/杜妮娜

第一次来成都,下地铁,坐出租,的哥热情似火地跟人打电话,时不时一句“安逸”在耳边响起。我很好奇,安逸的成都人哟,你们到底是咋个安逸的嘛?带着这样的疑问,慢吞吞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无所事事地晃荡了几天后,我终于不算深刻地理解了什么叫成都式的“安逸”。

成都的公园里安逸。岸柳石栏,波光楼影,翠竹夹道,抬眼便是各种露天茶馆。说是露天,其实既有亭台,亦有茶棚,数以千计的竹椅木桌,漫天铺开,那阵势,先就让你有些惊叹震慑。时为春日,稍有凉意,茶客不算多,座位尚未满,但熙熙攘攘之势已成。阳光星星点点,从树丛中筛下来,气氛十分愉悦。刚落座,女堂倌就来了,“喝啥子?有沱茶,有普洱……”我以为沱茶时髦且贵,女堂倌眼中流露出讶异和不以为然,原来沱茶只要10块钱,花茶15块。配的一大包葵瓜子又香又饱满,将所有的炒货店都比了下去。

当地的朋友说,在成都,工作之余的休闲时光,大都在茶馆度过。正因此,喝茶之环境及座椅,不可不讲究。成都茶馆,以竹椅居多。竹椅,比普通座椅稍矮,后有斜斜靠背,旁有弯弯扶手。靠背扶手,皆按人体比例设计,微微后仰,轻轻相扶,不宽不窄,恰到好处。“安逸的你坐上去就不想起来。”半仰半坐之间,可喝茶,可打牌,可聊天,实在累了,还可舒舒服服眯上一觉。一边品茶,一边东张西望,我示意朋友去看身后那位在竹椅上睡姿夸张表情享受的大叔,他眼皮也不抬地告诉我,在成都这很正常。

在树荫下的茶馆躲过最热的午后,可以去填饱肚子了。成都安逸,食物也有着川西平原的缓慢,没有重油重辣,而是悠长委婉。与重庆相比,成都菜更像成都的姑娘,说话轻巧,不着急,慢悠悠展示着自己的味道。从家常小馆到豪华大餐,从清晨的早点到凌晨的夜宵,无论是串串香还是老妈蹄花,无论是牛油火锅还是回锅肉,它们分布在成都大大小小的街道两侧,等待着吃货们去发掘,去品尝。

作为外地游客,若要探寻真正的美味需深谙此道的本地人做向导,穿街走巷,或转过街角时撞见一家其貌不扬的小店,或穿梭高楼之中寻到天井深处的馆子。抬头看那牌匾上的店名,常常会心一笑,这个叫“张老二凉粉”,那个叫“老妈兔头”,更有甚者干脆叫“大师傅”。入到里面,环顾狭小的周遭,绝对与“窗明几净”无缘,甚至还有几分埋汰--这便是成都人所说的苍蝇馆子。然而,人气丝毫不受环境的影响,去得晚了,店内无处可坐,便要坐到店外的街道上,一张小矮桌配几个小方凳,大大咧咧地就座便是。

我纳闷:既然生意如此之好,为何不精心装修一番,非要顶个邋遢的门面?为何不换个客流更大的地段,偏躲在这犄角旮旯里?又为何不多开几家分店,赚它一大笔?我费解店老板的不求上进,但答案就在老板的一笑一颦和与食客们的调侃打趣中,那里面透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自信和知足常乐的人生智慧。食客和店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淡然着、笃定着,大概这就是人们常说成都生活安逸的原因吧。

美酒、美食下肚,茶馆龙门阵一摆,麻将馆麻将一搓,这种浓烈的、华美的、精致的、享乐的、欢快的、现世的、自由的、温文尔雅而又充满激情的趣味也成为成都人的一种底色。平和,不浮躁,是成都人的普遍特点。从外形你就看得出来,成都人大都慈眉善目,平平和和,一脸的气定神闲。成都街头,很少见到有人吵架闹事。即使有,也不必担心,更不用去劝,十有八九是吵着吵着就算了,散了,决打不起来的。不像有的城市,火辣暴躁,话没几句,“格老子”一拳就打过去了。

短暂的几天,我爱上了这座城的安逸。每晚夜风熏得游人醉,和家人朋友享受着在成都的不夜天里继续着一轮又一轮的美食寻访,喝点夜啤酒,来点兔头、串串,尝尝冷淡杯,最后托共享单车的福,骑上几公里回到酒店,一来消食,二可吹着锦江飘来的凉风,看深夜人间百态。

第二天早上,趴床上一翻手机,另一位成都朋友发了条朋友圈:早晨刷牙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中午吃小郡肝串串,晚上要吃一碗红油水饺和一份热凉粉……

在成都生活,硬是好安逸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