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人性的文章

2023/01/31经典文章

关于人性的文章(精选11篇)

人性中最柔软的部分

文/翟学聪

最近因为工作的需要,针对一些课程主题进行了一些思考:人的一生应该恪守的人性底线应该是什么?于是和身边的一些朋友同事进行了沟通,过程中发现,在关于这个问题的见解中,大家反复谈到的就是“感恩”,“感恩”成了人们最初始的良心。由此我想到,或许“感恩”之心就是人性中最柔软最美好的部分,因为“感恩”,我们开始尝试为别人付出;因为“感恩”,我们开始用真诚的方式对待身边的人;因为“感恩”,我们也开始放下自我而去回报爱我们的每个人…

一位朋友给我倾诉了他的一段不痛苦但有些酸楚经历,因为青年丧母,后随父亲与继母生活。感情的疏离在所难免,继母的鄙视让他长期生活在压抑当中,但表面都各自保持着恰当的相处方式,几年之后,这样的平衡被打破,继母生病入院,因为常年劳累积攒下的一身疾病随着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顷刻间激发出来,生命垂危,肝脏造血功能衰退,急需大量的输血才能保住生命,于是在关键时刻,这位朋友站了出来。他后来这样说:当时的行为,一是出于人性最初的善良,同时也想,借此换来双方的和解。

但随着继母的康复,原以为的结果并没有随之到来,到来的是为了争抢生父房产的一出又一出闹剧。

后面的情势这位朋友并没有向我表露,但是能想到,双方在现实面前,过往的一切都变得无足轻重,当身体康复,人们对疾病的敬畏就会丧失,也就无从想起再施生命之人。由此我也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就是人性中的“本我”,这个部分是令人可怖的,很多时候,“本我”中的“自己”是看不到别人的。而今天我们思考的“人性底线”恰恰就源自这个部分。“感恩”就是由人性的本我中激发出的一种少之又少对良善的原始冲动,这种冲动可以是虔诚,可以是扞卫,可以是放弃…但更多的时候体现的是回馈,虽然很多时候人们不苛求获得别人的感恩,但是遇到知恩的人,会欣慰,会满足。

“感恩”有时很沉重,有时又很轻盈。在生活中,也常常遇到施恩与人,反受其害的情况,多数会笑笑了事。后来这位朋友告诉我,很长一段时间他觉得继母是个忘恩负义的人,很狠她,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渐渐的放下这些沉重的包袱。用一种豁达的心态去面对,发现已经烟消云散。

我想,就个体而言,“人性底线”的恪守应该体现的是一种自觉自化的醒悟,它可以是意识的一瞬间,可以是表达的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具体的行为。这种醒悟会伴随生活蔓延,让人不再暴戾,不再狭隘。而“感恩”之心恰恰是这样一种自觉自化的意识,因为有了“感恩”,在面对一些人和事的时候,内心变得柔软而温情,学会体谅与平和,也懂的宽容和接纳。人在这样的氛围中,也会更加的豁达,生活自然也就轻松起来。

人性的光辉

背景:夜很深了,没有灯的小巷里,伸手不见五指。空气在这里,时而沉寂如水,时而呼啸而过,周围几幢矮矮的民宅更赋予了这巷子一种死寂。

序幕:巷角传来些许脚步声,轻轻的,仿佛害怕被人发现的小偷。脚步声近了,近了,隐约看出那是一个背着一团东西的女人。她走到墙根,轻轻拍了两下那团东西,发出一声幽幽的、若有若无却无比沉重的叹息。她放下了那包东西,又踮着脚尖匆匆离去……

合金轧辊一位衣着整齐、帽檐微翘的先生走近了,尚能听见远处赶车人赶着车离开的声音。马铃儿叮叮当当,在这寂静的夜幕里传得很远,然后渐渐消失。

这位绅士走进小巷,一阵寒风刮过,吹得裹着皮衣的他一阵瑟瑟发抖。转而他听见前方传来了一阵婴儿的啼哭声,虽然细柔,在一片寂静中却也十分引人注意。绅士走过去,发现了那团“东西”。打开一看,是一个几个月大的婴儿。绅士似乎犹豫了一下,便缓缓将婴儿放回原处,从身上掏出一沓钱,小心地塞在襁褓里。又从包中拿出纸笔,摸黑在上面写了点儿什么,也塞进襁褓,就放在那沓钱边上。

他轻轻地将襁褓合了合,轻拍着孩子让他停止了啼哭,婴儿很快睡去了。他踮起脚尖,悄悄走远……

拐角处有一点儿光闪了闪——谁提着灯笼走过来了?那人轻哼着小曲儿走近,面目在灯光的照耀下清晰可见。他头发凌乱,脸上似有刀伤,嘴边还挂有一丝痞痞的笑。他看到前方隐约有一团东西,眼里立刻冒出欲望的火焰。他走过去,呼啦一下打开了襁褓。婴儿被这突如其来的寒冷惊醒,哇哇大哭。那人厌恶地瞪了婴儿一眼,刚准备离去,眼中刚刚熄灭的火焰又开始熊熊燃烧——他看到了那沓钞票!他如获至宝地取出那沓钞票,在贪婪的念想下蘸着口水点了两遍,毫不掩饰白捡这么多钱的欣喜,毫不理睬那张飘落在地上的苍白的纸。

那人正捧着钱乐,谁知一个不小心踹到了墙根下细细哭着的婴儿,“哇——”的一声,婴儿凄惨的哭声划破了夜的宁静。纸片也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仿佛对那人充满了恐惧。那人慌忙灭了手中的灯,摸着黑,踮着脚尖一溜烟跑开了……合金轧辊

婴儿的哭声没有停止,老宅中一扇窗内忽地亮起了光,窗里一阵骚动。不一会儿,楼内投射出一个人影,脚步声直朝哭声靠近。是个男人。他抱起那婴儿轻拍着,用襁褓将婴儿裹紧,轻哼起摇篮曲哄着婴儿入睡。他想:这是谁家的孩子?怎么被人丢在这个地方?忽然,他发现了脚下那张因在风中颤抖而发出“”声音的纸片,他俯下身捡起那张纸,连同婴儿一起带回了家。

借着屋子里的灯光,他看到了纸上的字:“家贫,不得已弃此婴,现附少许酬谢金,望善人相助,感激至深!”

他轻轻打开襁褓,将婴儿放入自己和妻子的被窝中,又细细检查了一遍襁褓——没有一分钱。妻子愁容满面地轻声说道:“我们……我们也没有多少钱……老三上学的事还没着落呢……”男人凝视着婴儿稚气未脱却像是饱经风霜的小脸,叹道:“他也是条命啊……”

尾声:窗子里的灯还亮着,说话声也彻夜不停。漆黑的巷子终于从窗子中获得了一点点的光亮,一阵风吹过,树叶在窗前响动着,仿佛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动物的人性情感

文/庞秋波

呆呆,是底楼主人喂养的一只宠物猫。几个月前,呆呆生下了五只猫崽,主人留下了一只自己喂养,并给他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七月”。

七月在主人和呆呆妈妈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母子俩感情甚笃,形影不离。呆呆时不时跳出阳台,去林中逮上一只山老鼠或其他小果子什么的,供儿子练爪子玩乐享用。七月也隔三差五跟随妈妈,不是去林中抓蝴蝶、扒拉蚯蚓,就是在主人面前打滚撒娇,各自争宠,日子悠闲惬意。

最初,楼上邻居十分讨厌半夜偶尔传来的猫叫声,总觉着扰了一家人的酣梦,可时间久了,也就成为了一种习惯。还别说,楼上为防老鼠安装的铁纱窗,再也不用白天黑夜关得严严实实,而是可以长时间开启了。因为自从楼下喂了猫,家里就再也没有老鼠光顾过。

昨,夜深回家,楼上邻居闻悉底楼主人正焦急地在寻找小猫咪。原来,七月已于两天前失踪,至今未归。主人担心得不行,一家三口几乎拔遍了整个小区院落。该找的地方找了,该打听的人也打听了,可依然杳无音讯;而猫妈妈呆呆的反应更是让人心疼,她不吃不喝,还一直叫唤不止,同时也和主人一样,甚至比主人更尽心,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寻找。那穿越院落庭院、山林草丛时的悲伤叫声,如同声声血泪呼唤,决不亚于人类父母寻找自己一不小心走失了的宝贝孩子。

楼上邻居目睹着这一切,只能跟着痛心惋惜,然后也就没有过多地往心里去。

清晨,起床,下楼,上班,恰遇底楼主人早起。于是关心地问上一句“七月找到没?”“回来了,今日凌晨三点多,是呆呆带回来的。”主人看似平静的言辞里有着无法掩饰的喜悦,“七月饿坏了,之前不吃不喝的呆呆,也陪着他一道,吃了好多猫粮”。

楼上邻居不甚惊讶,也跟着为这只失而复得的猫咪欣喜备至。放眼吊床猫房,只见呆呆安静地躺在中间一层的吊床中,儿子七月早已吃饱了肚子,又恢复了以前的调皮劲,正从底层往猫架上爬。来到妈妈身边停留了片刻,又继续往上窜,然后在顶层的吊床里躺了下来。原本睡得好好的呆呆,在七月攀爬的整个过程中一直回过头来,把慈祥的目光专注地投向儿子,直到听到儿子在上一层躺好,才又安然地闭上眼睛睡去!

动物的世界,人类或许很难猜透读懂。没有人知道呆呆究竟花了多少心血、用了什么办法、具体在什么地方找回了七月;也没有人敢去想象,如果找不回七月,呆呆还会做出什么令人痛心的举动?时常听到或看到身边的猫啊狗啊什么的忠于主人的感人故事,终于更加理解动物虽然不会说话,但它们的智慧和思想,绝对与人类无异。正是有了这样一份情感的牵绊,才让绝大多数人对于“养宠物”这一念想望而却步罢!

看着吊床里安然入睡的母子,楼上邻居突然有一种想流泪的感动!

爱的凝望

文/高穹

“家是什么?”有一天,女人指着后园一棵杏树上刚搭建不久的喜鹊窝,言不由衷地问在那里忙着做事的男人。

男人抬头瞅了一眼喜鹊窝,一脸无趣地低下头继续做着事,没回答女人。

“你说建造一个家需要付出多少代价呀。你看那粗细长短格局相宜的材料,需要怎样的独具匠心才能错落有致地把它搭建成一个巢穴?家从此高悬在枝杈间,风撼不动它,雨淋不塌它,这就是家,你说不是吗?”女人自顾在那泛泛圆满一个家的概念,说到即兴处,似乎能感应到男人也跟着自己入了情境般,已从自我屏障里慢慢走出来。

的确,男人再次抬起头,望向那个喜鹊窝。那时他不再用被斥为蜀犬吠日的目光打量着它,其中竟流转并跌宕着一抹类似倦鸟归巢般怀往的情愫。

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凝望一只喜鹊窝,其中竟藏玄纳妙。“是啊,我们人类的智慧也比不过一只喜鹊,”男人在心里思忖着,喜鹊除了择良木而栖之,且懂得三足鼎立才能固本宁家的安身之道。你看它选择的那三根傲指穹苍的枝桠不仅遒劲舒展,而且彼此间距疏密得当,就像夯实了稳固的地基而建造起来的摩天大厦一般,岂需担忧倾巢之下,完卵焉存之危?

于是在那个接近黄昏的午后,“家”的概念在这对夫妻心里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起来。“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他们就这样溯源寻根将家的念想由层层叠叠,枝节交错的鸟巢延展到休戚与共,祸福相依了二十多年的家园的共建上。那一帧帧裱衬着流年岁月不同时期的兴家建业的画面,曾经在他们奔波劳顿,匆匆赶往一个个生命驿站过程中虚与委蛇,缥缈如烟。那一刻那些画面如一团祥云,又飘移进他们心头,氤氲弥合着因那些年视家形同虚设的缺憾。

前几天,我在“开讲了”这档栏目里,有幸听到了一堂开智益性的演说课。演讲者是着名台湾演员张艾嘉。若不熟悉她不要紧,相信听过《爱的代价》这首歌的人一定不在少数。这是她92年推出同名专辑里的其中的一首主打歌,也是90年代初曾风靡一时但如今亦耳熟能详的歌曲。无需赘言,只想让一些人更详实的了解张艾嘉的同时也更容易走近她。走近她是为了她的那堂能闻言心动的演讲。

她在那堂演讲课中说,当一个人只有在不说话时,心是最安静的时候。她还借用一个女行为艺术家的话说,“世上最难做的事就是什么也不做。”她用自己的演艺经历验证一个事实:一个人可以什么不用做,只需凝视,互相对望就可以走进对方的心灵。她问在座的嘉宾朋友,是否与父母或与自己最亲的人这样对望过?坐席上一片唏嘘。

张艾嘉的话如石落浪起,涟漪般在每个人心海里荡漾拓展,由此波彼,直达灵性最柔软最荒僻的一隅。是啊,我们为什么往往总是对自己最亲近的人熟视无睹?譬如,爱人、父母、兄弟姐妹?甚至在我们经历每一个非常时期,诸如年幼期与弟兄姊妹打闹分合,叛逆期与父母忤逆对抗,更年期与爱人相看两厌,为什么往往是我们生命中最难割舍,彼此最爱的人却是我们最容易伤害,最过意不去的那个人?人性是互通的,我们面对这样的问题往往是迟疑后的闪烁其词,或者默认后的缄默不语。这如同长在每个人身上无关痛痒的一个痼疾,人性的共病,与盘古开天一起盘根错节在我们灵魂深处。我们因无知而无罪孽感,因被揭穿而一脸无辜。就像善小而不为,恶小而为之的人性悖论,人们都认为是常理一样。

两个风风雨雨走过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五十年,一辈子的夫妻,家是他们爱的发源地,也是种植并播撒爱,繁衍众生的最原始的生源地,他们为建造家业修修补补,兢兢业业,由夫妻演变成父母,然后甘愿为子孙后代的千秋伟业锁定一生的命运。当一切既成事实,看着由自己缔造的生命在轮回演绎着自己也曾经历的剧目,感觉又回归了自我。在这过程中,他们何时停下脚步静下心来悉数一下置办起的家业,有多少不是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叠床架屋的累积?又何时怀揣感激与自己最爱的人执手相望,无语凝噎过?

若有一天,正如那个男人因为一只喜鹊窝醍醐灌顶,找回了倦鸟归巢的初心,即便是行至人生的终途,或即将抵达生命的终点,也算是人性尚存,从未走失。我们能在有生之年,通过身边这些箴言诲语的潜移默化并以心性修复,达到独善其身,人性的折损何患无度?

人性

文/微笑樱桃盛夏888

(一)

静能生智。静思默想:有些社会现象,看起来是道德层面的问题,但实际上是人性、人心层面的问题。所谓人类历史,“不过是一个写满人性坏话的记事本”。然历史,有了人性的温度,那是清明。哲人言,“山水”同在为清,“日月”同在为明。一个同字,道尽了天地秘密。

确乎,唯有农家子弟,深知农耕是最朴素、最基础、最简易的活命方法,与天地共栖,与日月同辉。诚如,托尔斯泰到临死都信奉:“劳动,只有劳动中才包含着真正的幸福。”盖因“人类,充满劳绩,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诗意,无疑是对苦难和现实的一种超度与救赎。

然而,商品经济社会,面对物欲横流,还有多少人尚能做到心灵的“清明”?

(二)

一个人的德性与他的内心良知同在。因为中外的哲学精髓,其深刻的哲学思维大多蕴含在日常的生活细节中。故细节看人品呵!

“山一程水一程、清风一阵朗月一阵、侠骨一段柔肠一段”的慷慨之人,因为你呵,有了人情味,富有人性美的温度,所以这个世界方有最珍贵的1℃。故而,抚平心灵皱纹,抚平心绪波澜,让上个年龄段的花香诗意复盖下个年龄段的诗意花香。

(三)

在有限的气象里,面对韬养太久、城府太深、阴气太沉者,盖因其常常“示人以虚,呈人以假,应人以空”,每每“冷暖转换于一瞬,喜憎流变于刹那”。于是乎,人性成了一片昏黄的月色,人心成了无涯的荒漠。呵呵,朦胧复朦胧,苍茫复苍茫,哪有正直坦荡可言。

哲人云:人能吃亏,是心灵的富有,是心灵的营养,是心灵的修炼。然那“内怀水清,外涵玉润”、“内不自诬,外不诬人”者,聊将虚声作赞声,且把讽刺为鞭策,律己重以周,行善重以周,确乎是:本分本色本然本心的坚守,化入干净干净再干净、纯朴纯朴再纯朴的境界。索性来个心隐退吧,让心灵获得天人合一的宁静;与其退到大海边,不如退到心海里。

(四)

庸人活着是为了吃饭;哲人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的人认识自己难,且认识自己的不足更难。揆情度理,“黄连树下弹琴”,苦中作乐。苦,人生体验;苦,澄清心智。人生好有一比,正是苦难和喜悦串起来的。恰如草木应季生长,四季更替岂能永远是春天。理想在山峰,现实在山谷。这人,行于人世,在所面对的苦难面前,是做一个仁者乐山呢,还是做一个智者乐水呢?人这一生哪,需要有山有水,才算是美丽的风景。

生命的分量就是心的分量。眼界短浅、襟怀窄小、肚量偏狭者,“大多心性泥淖,难以清丽出尘,救人于危难之时,成人于发达之日”。这人呵,心若一潭清水,容量无限;心若一潭浊水,翻腾脏污。是呵,拥有一颗有分量的心,势必是个心重之人。

(五)

人到古稀之年,曾经沧海,阅人无数,见惯春风秋月,历尽是非成败,顺乎天,应乎人,一生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然这生命的秋天呵,虽说多了几片生命落叶,少了几片生命花朵,但却多了几分淡定和从容。

在这人世间,人性当善,然“人性里边永远有A面B面,且总不是固定的,抑或因时间而更改,抑或因境遇而更改,抑或因一时的春风秋雨触动而更改”;在这人世间,人心当红,故为人要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俗说,人心昼夜转,天变一时间,脸在变,身在变,心在变。

此生阅人无数,不如面壁开悟:一个领导者,要善于寻找刚与柔之间的平衡,展示其自身如水的魅力和力量。故在下试问在位诸君:何以立身自处?何以为民行事?还是用心为上呵!心若清水乎?心若浊水乎?

接纳人性的谎言

虽然我一直努力的在跟自己说要说真话,但是我也深知,即使如此,我仍然有可能,一直都在说谎。

说谎可能就是人类的原罪,以前我时常在一边对自己的自我说谎监督,一边不停地摇头,看到自己一直难以逃脱的原罪。让我渐渐理解到,基督教里面,所说的赎罪。

从老师那里我认识到我最大的谎言,就是不知不觉地想要像老师一样呈现一种生命的美好:美好的思想、美好的心灵、美好的生活态度、美好的爱。而我得到的真相却是,永远都会有某些不美好的事情出现。

也许生命原本就无法完美,对于人来说,无论你怎么努力,你都是人而不是神!你始终无法摆脱你作为人所存在的特质:“携带着野性、扮演着人性、追求着神性”每一个人实际上都有许许多多的盲区,许许多多的误区,就这样,在看似很明白,实际却又不明白的人间生活着。

我想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想在努力表现得自己很完美,并且隐藏我们的缺点、缺陷。可惜,无法隐藏,总会暴露出来,总会筋疲力尽,总会失算,总会在某一个时刻,做出失控的事情。

我想这个就是人的原罪!你可能会做错误的决策,可能会做出轨的事情,可能会做离谱的举动,可能会发不该发的火,说原本不想说的话!

我们一直努力地掩盖自己的无知、鲁莽、幼稚、懦弱!总是表现为一种美,一种力量,一种正面!表现只在表现的时候,一旦离开了那个表现的舞台,私底下,我们会发现我们并不完美,我们和正常人没有什么区别。

我们一直努力维护自己的形象,因为我们需要各种支持,我们需要一种信誉来换取各种信任!所以,我们包装自己,我们炫耀自己,我们给自己的脸上贴金,并且在各个方面尽量做得滴水不漏,一丝不苟,我们赢得很多分数,并获得喝彩!

呵呵,但是,你会发现,那并不是我们,不是真实的我们,那只是正在表演的我们,我们并非如此,我们只是血肉之躯,我们其实连自己是谁,连自己要往哪儿去,连自己的命运,其实都无法真正驾驭、掌控、知晓!我们的脆弱,我们不肯坦白!我们的傻帽,我们不肯承认,我们的无能,我们不愿意面对!我们一如既往,穿上盔甲,武装一个好看的自己。一个虚假的自己,一个爱讲谎话的自己。

呵呵,累,好累,我想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累,这也是很多人累的原因,因为这一场戏,一直演,从不落幕的话,你就没有休息的机会,即使有休息,你依然要演给你的家人看,亲戚看,朋友看!戏,一直演,连角色,都换不了,你有没有发现很痛苦呀。

佛说:你要有出离心,然后,才有菩提心。

出离,就是知道人间一切都不完美,佛说:是苦!脱离苦海,即使出离,怎么样脱离苦海,就是你终于知道,无论你怎么努力,人生都不完美,生命都有缺憾,无论你怎样修饰,你总是无法避免,人生总有遗憾。

有正面就有反面,如影随形!有白天就有黑夜,彼此相伴!有无相生,长短相形,美丑相较,彼此不可分割。

佛说,脱离苦海,耶稣说,赎罪!而我又能说什么?我只能够说,我请不要忘记,我的血肉之躯,来到人间,已经注定无法完美,因为,你已经经由神造就,你已经完美,无需再造,无需有任何作为。

都看透了的时候,静下来,就知道,何谓慈悲,何谓普度众生!其实,只有一个,就是接纳!

接纳!没有任何评判!只是接纳。

诚明与现实

晚上骑着自行车穿行在学校周遭马路的车辆行人中间,看到路边烧烤摊生意十分火爆,年轻的人们围坐在白色的塑料桌旁,不顾车鸣人攘,旁若无人地喝酒咥肉,忽然就想起前些年刚到这座城市时的日子。那时经济压力虽然很大,但几乎每晚都呼朋引伴,在路边烧烤摊上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畅谈海侃。时间像流水一样逝去,回想起来,竟已无法判断当时是否真的快乐,亦或空虚。我原本是一个很怀旧的人,只不过对那段日子却逐渐丧失了怀念的情愫。缺心少肺的几许欢乐夹杂着诸多不堪,诸多遗憾,推杯换盏之际,有多少真情实意值得感念,又有多少虚情假意借酒发酵,幻作烧烤炭火的轻烟。仔细想来,真正的快乐或许并不在觥筹交错中的大话连篇里,却掩藏在飘着书香的书桌边。

日复一日的沉思默想令我头脑益发冷静,内心平静而对未来充满期待,这都拜书本所赐,而不是称兄道弟的江湖意气所能给予,更不能在一口一个哥们的虚假承诺里发现未来。虽然迄今为止我还相信在那脱口而出的一瞬间里,人也许是真诚的,但这种真诚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就过了这么几年工夫,所谓的“真诚”已然现了原形。

最近一直在思考这是为什么?《中庸》里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自诚明”是下降之路,“自明诚”则属上升之路,天道下降而禀人以性,人尽其性而知天道之诚,在这相互之间的天人感应中,人性得以落实,此即是“诚”——真实不虚的人性彰显。《中庸》还说:“诚则形,形则着,着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真实不虚的人性必然要显现出来,否则难说其为真实不虚,其为“诚”,所以这个“形”字颇值得推敲。孟子有“践形”的思想,但将“形”字无限拔高,径自提升至圣人的境界,所以他说:“形色,天性也。唯圣人然后可以践形。”这就似乎使得“形”这个人人本具的天赋品质得以超拔,变成了一个超越的理想形态。但必须注意的是,孟子用的是“践形”,所谓“践形”就是将天性真实无虚地加以表现,在他看来,“形色”是人的天性,而真正能将天性毫无遮掩地表现出来的只能是圣人,普通人做不到这一点。所以《中庸》中的“诚则形”给我们揭示,“诚”是“形”的前提条件,结合孟子的“践形”观可知,这个“诚”并非那么容易的事情。但是从人之为人的角度来说,必须“自诚明”才能是一个人,否则,你连自己的本性都弄虚作假,怎么展现你作为一个人的资格?正因为“自诚明”是有难度的,所以才给出“教”之道——“自明诚”的上升之路,从人性而上达天道,是一个教化的过程,用柏拉图的话来说,是一个从地下洞穴攀爬到阳光之地的灵魂转向过程。而这样一个过程,并非人人都会经历,有些人甚至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将自我拘束于洞穴内,自满于洞穴内壁上的影子世界,丝毫无意于充满风险的辛苦攀爬。

或许人性都是相同的,亦或许人性都有善端,即使这种善端只是一个原则性的假设也罢,不然无法解释人如何会有道德行为,纯粹的功利主义不能圆满地解释这个问题,但人性之善端却又不能保证现实中的每一个人在每件事上都能完全地行善而去恶,这即是金岳霖先生所说“理有固然,事无必至”,人性之善端只是一个理,理是必然的,具有必然性,但却并非事事都能体现这样的必然性。这也是斯宾诺莎所理解的必然性。而孔子所说“随心所欲不逾矩”则已经是完全认识了必然性(矩)之后所达到的圣人(自由)境界了,也即孟子“唯圣人然后可以践形”之意。

思考至此,人之不“诚”的原因已显然可见:虽然孟子一再强调“圣人与我同”以及“人人皆可成尧舜”,但这种“同”是在人性意义上的“同”,也即在“理”上的“同”,而非事事相同,或事事表现(践形)上的相同;“人人皆可成尧舜”也只不过是“皆可”而已,却并非“皆是”,即孟子是在存在论意义上来谈“人人”与“尧舜”的关系,而并不是在存在者意义上来谈这个问题。说白了,这就是“理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异,而我不可能生活在纯粹的“理世界”里去,那么,我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人性的弱点

文/任平生

团购软件的热潮,总是倏忽来去。

一些本不热衷“团购”的朋友,最近开始分享链接,过去的“帮砍”(好友点开链接能帮忙砍价)变成了措辞更温柔的“助力”。我逐一帮朋友们点开链接,也见识到全新的广告套路:

首先,是一个大大的开屏红包,同时文字说明有多少人已经领到红包;点开红包,则是抽奖转盘,无论你转多少次,指针都会指向“全额免单”;所谓的“免单”则是不同额度的红包“三选一”,选定红包后进入购物页面,告知你购物后有机会全额返现,同时还会告诉你这样的机会极为稀有……

如果你决定关闭页面,那么就会有新的“巨额”红包弹窗跳出,并且确保大多数用户找不到关闭的按钮;而这个弹窗将继续带你走上“分享好友——帮忙助力——进而招新——不停分享”的老套路。如果有意志坚定的人不断尝试关闭或者退出,这时平台新弹出的红包额度就会小得多,并且肯于实打实地“发”给用户几分钱;金额到账后,用户往往很难拒绝新的红包消息,相当于回到了最初那个开屏红包的“死循环”中。

那段时间里,不断有新的朋友分享链接,每看到一次,每点开一次,每循环一次……都让我感慨:人性的弱点竟然如此容易捕捉,以至于一个商业圈套可以像病毒一样在人群中扩散。团购软件正是依靠这样精心设计的、针对人性的阳谋,增加MAU(月活跃用户人数),以让业务数据变得更好看、更具竞争力。

过去,这样的做法一而再再而三地获得成功。但最近,有律师起诉了团购软件,认为其在提供网络服务时,涉嫌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已构成欺诈且严重影响社会风气。消息传出,网友拍手称快。可见,天下苦“帮砍”“助力”久矣!把电商做成社交,商家有投机取巧之嫌;把社交做成电商,用户也透支了人际关系。网络商业模式应该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开拓新的、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提升产品、服务的品质和用户的体验感,而不是设计圈套、玩弄人心,以攫取一时之利。

愚笨的人易有耐心,聪明的人容易短视。强调“智慧”的网络商业,却屡屡摔倒在对短期利益的过分追求中,这何尝不是另一种人性的弱点呢?

守岁人性

文/宝树永安

守岁,年年要写的命题,却感觉越来越难写,越来越不想写,然不想写,还得写,否则也枉对这一年,枉对这一年虽庸庸碌碌却也真真实实的人生。

说难写,是因为这守岁标题,按常规总是盘点这一年,展望来年,庆丰收,盼来年。然碌碌无收,茫茫无盼,无所新意写,无所分量写,自然就难。

说不想写,是这守岁文章,本当清醒自身,也能振奋志同道合;给自己良心一个交代,也给这朗朗乾坤,给这上天看着的大千世界一个交代!然回顾365天,总感混混沌沌,厘不清头绪。

说起自家小事,这一年,还算是在预期之中。年初的时候,彻底淡出江湖,处置了公司资产;岁末最后一天,宅院宝树苑易手交割完毕,银货两讫。年中,生平仅有的一次化了五个月修整牙齿,然后精神气爽的走访了西欧,一睹隐藏着不友好势力那个世界的蓝天、谦让和友好,无意中也荡涤着灵魂。

然家国大事,却常被这时髦的雾霾吞没,以至于或隐或现、是非难分。是灾难时起还是歌舞升平?刚刚看到的东方之星报告显示风强雨暴,船合格,人无责;天津爆燃大火,热闹媒体三四天便销声匿迹,迅速遗忘;而深圳堆场吞没厂房大楼,更是今古奇观,拍案惊奇!不见详情,如雾霾红色预警,吞没了一切。

也有雾霾除、空气净之天日,媒体醒目位置,大字标题,贪污犯刘铁男悔罪痛哭流涕语重心长教育大众,杀人犯谷氏认真改造获表扬两次且减刑!刘志军劳改几次评模范减刑等等,大有号召学习之冲动,猛回首,哭笑皆不得!

说什么好?谗言?尽现丑恶嘴脸;媚言?脑残又没自尊;诤言,世上所剩无几;大实话?小心!

人心不古,世道浇漓,既得利益者贪婪成性,站台金融、保险,涉足电力、石油,霸占运输、物流,通吃一切,全然没了人性,进而操纵口舌,民拼命辛苦所得点滴,皆俯首以为恩赐叩谢……

所见不平,无以为计,遂仅能修身自己,修性本心,思本认正,勿谗勿媚勿脑残,神马皆烟云。

愿普天之下,众生向善。

在这岁末之际,面对漫天雾霾,守岁人性。

人性在约束下产生

文/杨进峰

人是高级动物,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感,能够有效地约束自己言行,尽量做到不做错事,不引起误会,不为自己的利益伤害别人的利益。但这些都是要在有效的约束机制下才能做到,人一旦失去了约束,人的欲望就会无限放大,人自私的天性就会显露出来。

我高考落榜后,曾在一家建筑工地打过工。这家建筑工地需要大量的沙石,便雇了几十辆大卡车拉运。一开始工地按照卡车拉运的趟数付费,然而,司机为了多跑几趟能够多挣到钱,每次只装大半车沙石便上了路。于是,建筑工地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沙石场丈量装沙石的体积,按装运的体积给司机付费。

司机虽然在沙石场往卡车上装的沙石已经到了满得不能再装的程度,但运输途中,司机为了加快速度,多跑几趟,一路上沙石洒漏严重,不但污染了环境,而且运到工地后,所装的沙石体积明显减少。

此时,工地把在沙石场丈量装运沙石的体积改变为将沙石拉运到工地后再丈量。同时,地装运沙石时由司机先给沙石场自己付费,等沙石运到了工地,丈量了体积后再由工地按照所拉运的沙石体积给司机付费。如此一来,这些司机都非常小心谨慎,如果卡车上装运沙石过多,怕途中洒漏自己遭受损失,如果装得过少,挣的钱也会少,于是一切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我的朋友在一家杂志社工作,说杂志社有七名校对工作者,在杂志印刷前,要由七名校对人员对每个版面的文字进行认真地校对,找出文章中的别字病句和逻辑不通的地方并进行改正。然而,杂志的每个版面上的文字始终不会一样多,一些版面还配有大插图,而有大插图的版面文字会明显会少许多,校对起来非常轻松。

于是,每次杂志清样一出,七名校对人员争着抢去校有大插图的版面,而抢不到有插图版面的校对人员会满脸不高兴,时间久了,七个人经常为此而引发矛盾发生口角。

七名校对人员原本都是有着高学历的文化人,但为了少看文字减少工作量而闹得很不愉快。于是,杂志社立下一条制度,把七个校对人员编成固定的七个号,周一,一号看一版,二号看二版,三号看三版,以此类推。而到了周二,一号看二版,二号看三版……七号看一版。这个制度出台后,七名校对人员再也没有为看版面发生过矛盾,大家很快又一团和气,友好相待。

人有自私的一面,而且是天生具来的。人之所以能与人谦让、产生友谊、不为自己的利益而去伤害别人的利益,其实都是通过后天培养和有效的约束机制才有了这些美德,人一旦失去有效的约束,那么,人自私的天性就会显露无遗。

感动来自于人性的初衷

文/温筱鸿竹

有些事总是将我的心感动,让我流泪,甚至让我深思!

所谓的感动就是打动人们心弦,触动人们心声的事情,感动事无大小,而感动的事却往往有事不只限于一草一木的物象上,即使是一个举动,一个眼神,一样都会让你难忘!这或许就是我们常常谈到的感动吧?

走在人生的中年,我的心似乎依然是那么的脆弱,常被一些事感动的泪流满面。难道我的心脆弱的如此的叫人堪忧吗?所谓的人性,往往就是一个善恶的标准,是一个人对事物理解认识的态度。谈到感动的话题,我不是在标榜自己,而是在内心深处我用心去领悟一份被人与事触动了的心跳。感动的对象就是人情感的趋向,我们人是一个最优情感的动物,但是人的冷漠与残酷在有的时候一样不容忽视,不过,我们可以这样认可一份事物,只要是有意于我们人类自身的发展,我们感动的心一样要去赞扬这些美好、善良与纯真!

因为喜欢,就在几年前,我家养了一只小猫,于是我们给之起名为“咪咪”,我家的咪咪虽然很一般,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却渐渐的融入了我们的家庭生活。之后咪咪长大了,每每在我们下班的时候都会跑在在小区的门口围墙上等着我们,起初我以为是偶然的遇见,可之后却发现,这只咪咪竟然是对我们的等待,此景就心感动了我的心,因为我没有想到,这只咪咪心里的那份期待。因而每每走在小区门口,我都会刻意去听它的叫声,而最让我感动的是做了妈妈的咪咪!

咪咪第一次做了妈妈,是在今年的六月,小猫的出生再次体现了咪咪做为妈妈的一份担当与一份爱,或一份责任。做了妈妈的咪咪不在像从前一样的贪玩了,用儿子的话讲:咪咪成为一只成熟的母亲。在哺乳期的最初,猫妈妈总会按时到小猫身边,陪着小猫一天天走过它们儿时的光阴,一个月过去,小猫长大了,一天,我家的小猫竟然跑到院子的外面,跟着猫妈妈爬到了靠着围墙的一棵树上面,下班回家的我正好撞见这个情形,小猫爬在树上咪咪的叫个不停,两只爪子发抖,我的心很着急,猫妈妈亦在树下咪咪的叫着,还不时的把期望的目光投给我,那可怎么办呢?望着树上的小猫愈来愈爬的高,我束手无策,无计可施,最后还是猫妈妈,它爬山树去,从上至下,经过几次的演绎,就把小猫从树上带下来,小猫跟着妈妈快乐的跑回到我家院子,那刻,我的心一直被猫妈妈的一份举动而感动着,从此,对猫妈妈的认识亦更加的深刻了。

生活中感动的事情很多,我们不能发现,只是我们疏忽而已。感动来自生活,我们只要要融入生活,用心去感悟生活,就能在第一时间去接触生活中最真最美最善。人生最美丽的不只是有一个美丽的脸庞,更要具有一颗善良的心。善良是人性的本质,没有年龄、宗族与文化的区分,而是人性最柔软的一面。我们为什么会被这份善良心感动,那是人们不惜为自己的利益而去亵渎善良的本质,导致我们对善良人性的欲求与渴望!

前些天,我去送儿子上学,把儿子放在路口,扭头回家,就在我转身的一刻,走远的儿子被一个乞丐模样的人截住,儿子没有躲藏,也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走开,而是从口袋里掏出几元钱递给那个人,儿子消逝在学生里,我的心在那一刻被感动了。虽不知道那个乞丐模样的人究竟需要不需要帮助,是不是一如人们常说的那样在劫取孩子们善良的一面,这个且不说,起初我的只觉得儿子太实诚了,但转念之后,被儿子此举感动的是一份善心。于是我在心里默默的对儿子说:孩子,你真的长大了!

感动不仅可以触动我们的情感,一样能让我们在认识事物的善恶中逐步得到成长。我们不想屈从自己的心,不只是我们懦弱,更是我们对事物不去关怀的一份处世态度。我们不断的回避缺点,张扬自己的长处,而这些最可惜的就是丢弃掉我们人性的初衷!

生活就是一首诗,我们拿什么样的心态去欣赏,就能在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这是一个对等的获得。在生活的今天,我们之所以渴望一份被感动的人性,那因为我们在阅读生活这篇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渐渐远离了人性初衷的缘故!

苦闷的时候看看天空,寂寞的时候去听听音乐,当遇到一份感动的时候,我们就用心去好好的领悟它的初中,我们脚下的路就不会迷失方向!